CN1362927A -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 Google Patents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2927A
CN1362927A CN 00810680 CN00810680A CN1362927A CN 1362927 A CN1362927 A CN 1362927A CN 00810680 CN00810680 CN 00810680 CN 00810680 A CN00810680 A CN 00810680A CN 1362927 A CN1362927 A CN 1362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amping
stamping systems
band
value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8106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幡明宏
今井荣治
高泽清继
松田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2107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3046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2107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3046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483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00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2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2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ticket printing or like apparatus, e.g.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f printed paper tickets or payment car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uplication Or Mar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全息箔等复制在票据等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装置,能获得小型化。该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3);卷绕烫印箔带的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8),该烫印部(8)具有根据其轮廓形状使支臂转动的凸轮和驱动该凸轮的烫印用电动机。

Description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烫印装置、利用它的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在该烫印装置中使用的烫印箔用带盒。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小型化的烫印装置、利用它的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在该烫印装置中使用的烫印箔用带盒。
背景技术
图42中表示以往的烫印装置的概略结构。以往的烫印装置是预先设置在附加价值媒体(票据、信用卡等)的制造流水线上、同时对许多枚附加价值媒体复制全息箔等烫印箔的大型的装置。该烫印装置,利用开放式滚筒状的卷出滚筒101和卷绕滚筒102依次放出烫印箔103,并利用导向件104、105引导至用加热器106加热的热版107和台座108之间。在热版107和台座108之间还引导有未图示的附加价值媒体,并在使烫印箔103与附加价值媒体重合的状态下利用加压装置109将热版107强力地推向台座108而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
使用该烫印装置的制造流水线的单位批量(一次所烫印的附加价值媒体的数量)是从数百至数千甚至数万枚的大批量,故在烫印装置上同时对许多枚的附加价值媒体进行烫印。为了获得对于许多枚的附加价值媒体的整体能获得高质量的烫印,就必须利用加压装置109产生吨单位的压力。因此,烫印装置是重量达到从数百公斤至数吨的大型的装置。并且,由于热版107的热容量大,作为加热用的加热器106使用电热丝型式的加热器。
可是,在上述烫印装置中,由于装置重量重、且体积为大型,而且同时对许多枚的附加价值媒体进行烫印,因此在自助服务终端那样的一位使用者要求发行仅1枚的附加价值媒体的场合,要适用于在该现场对1枚附加价值媒体进行烫印的使用是困难的。
并且,由于同时对许多的附加价值媒体进行烫印,故存在着热版也变为大型、该热版的加热花费时间、作为自助服务终端等的应用从有烫印要求至实际上能进行烫印需要很长时间、使用者就要等待很长时间的问题。
还有,由于装置为大型,故存在着耗电(能量)多且不利于地球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于进行1枚1枚烫印等少量烫印的小型烫印装置、利用它的卡片发行装置及自助服务终端、在该烫印装置中使用的烫印箔用带盒。
发明概述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该烫印部具有根据轮廓形状使支臂转动的凸轮和驱动该凸轮的烫印用电动机。
因此,利用供给、排出机构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在烫印部复制烫印箔后被发行。供给、排出机构将附加价值媒体例如每1枚地搬送,烫印部将烫印箔复制在每1枚附加价值媒体上。在烫印部,由于利用烫印用电动机驱动凸轮,利用该凸轮使支臂转动而复制烫印箔,故即使采用小型电动机作为烫印用电动机,也能获得复制所必须的加压力。即,可使用小型电动机,可使装置小型化。
又,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该烫印部具有:安装在支臂上的加热器组件、支承复制时的反力的支承组件、使球夹装在与该支承组件间并受支承的台座,在利用加热器组件和台座将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夹住时,能使台座相对支承组件的角度进行变化。该场合,利用供给、排出机构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在烫印部被复制烫印箔后被发行。供给、排出机构将附加价值媒体例如每1枚地进行搬送,烫印部将烫印箔复制在每1枚附加价值媒体上。在烫印部,由于通过使支臂转动将加热器组件推向台座而进行复制,故加热器组件相对支承组件的倾斜随着支臂的转动而变化。然而,由于通过在台座和支承组件之间夹有球而使台座相对支承组件的角度能变化,故随着加热器组件相对支承组件的倾斜的变化而台座相对支承组件的角度也变化,可在加热器组件与台座紧贴地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复制。同样,即使在零件的加工精度有误差、或复制时零件产生变形的场合,也能在加热器组件和台座紧贴地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复印。因此,没有必要为了增大零件的刚性而使零件大型化,能使零件薄壁化、小型化而使装置小型化。并且,由于能降低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故可使装置的制造成本下降。
又,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用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将支臂作成能以其基端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在支臂的前端上安装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加热器组件,在支臂的比该加热器组件还靠基端侧的位置上通过使支臂转动而将支臂的前端作成开放端。该场合,利用供给、排出机构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在烫印部复制烫印箔后被发行。供给、排出机构将附加价值媒体例如每1枚地进行搬送,烫印部将烫印箔复制在每1枚附加价值媒体上。在烫印部,由于将安装加热器组件的支臂的前端作成开放端,即,由于在进行复制的加热器组件及台座的周围未配置驱动支臂的机构,故烫印箔带的调换作业变得容易。因此,烫印箔带的调换作业的作业性提高,烫印装置的使用方便性提高。
又,权利要求4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利用卷绕用电动机驱动供给、排出机构。该场合,利用供给、排出机构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在烫印部复制烫印箔后被发行。供给、排出机构对附加价值媒体例如每1枚地进行搬送,烫印部将烫印箔复制在每1枚附加价值媒体上。由于利用卷绕用电动机驱动供给、排出机构,故不必分别地设置用于卷绕烫印箔带的电动机和成为用于供给、排出附加价值媒体的驱动源的电动机,从而能使装置小型化并降低制造成本。
又,权利要求5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作为烫印箔带,使用容纳在烫印箔用带盒内的烫印箔带,并具有检测是否安装着烫印箔用带盒的检测装置。该场合,利用供给、排出机构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在烫印部复制烫印箔后被发行。供给、排出机构将附加价值媒体例如每1枚地进行搬送,烫印部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每1枚附加价值媒体上。将烫印箔带预先容纳在烫印箔用带盒中,可简单地进行烫印箔用箔带的调换。并且,由于具有检测烫印箔用带盒安装的检测装置,故不会在未安装烫印箔用带盒的状态下误用烫印装置。
又,权利要求6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确认烫印箔是否被正常地压紧的检验部。该场合,利用供给、排出机构所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在烫印部复制烫印箔后被发行。供给、排出机构对附加价值媒体例如每1枚地进行搬送,烫印部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每1枚附加价值媒体上。而且,在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后,检验部确认该复制是否正常。因此,能防止烫印不良的附加价值媒体的发行。
又,权利要求7所述的烫印装置,加热器组件具有热版、加热该热版的加热器、检测热版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配置在加热器与支臂之间的隔热体,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版上,在热版的背面配置支承体及加热器,还在加热器和支承体的背面配置隔热体。该场合,加热器组件由加热器加热。即,加热器的热量传递给热版和支承体,该热版和支承体具有贮蓄加热器的热量的蓄热体的功能。隔热体防止加热器热量逃逸至支臂,防止热量的浪费。通过对加热器组件的预先加热,能将加热器组件快速地加热至对于烫印箔的复制要求的复制温度。
又,权利要求8所述的烫印装置,是在热版与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中充填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的装置。当组装加热器组件时,在加热器的周围产生间隙。该间隙成为空气层,在该状态下就会妨碍加热器的热量向热版传递。然而,由于在该间隙中充填有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故没有妨碍热传导的空气层,能高效地将加热器的发热传递给热版。因此,能快速地将热版加热至能复制的温度。
又,权利要求9所述的烫印装置,加热器组件的朝向支臂的安装面和支臂的加热器组件安装部分别具有互相卡合的卡合部,将卡合部的至少一方作成磁性体,加热器组件利用磁力而被安装在支臂的加热器组件安装部上,并成为可拆卸。该场合,加热器组件利用卡合部而与支臂的头部安装部对准位置,并利用磁力进行安装,另外,根据需要也可将加热器组件拆卸。并且,加热器组件与支臂通过由卡合部进行卡合,则在烫印箔的复制中即使有力作用在与加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复制面也不会偏移,可防止加热器组件从支臂上脱落。
又,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烫印装置,在台座的压模上实施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该场合,防止烫印箔带附着在对烫印箔带加压的台座的压模上,在烫印箔复制后可使烫印箔带容易从压模上剥离。
又,权利要11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利用卷绕用电动机进行旋转而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轴,在卷绕轴上设有转矩限制器。该场合,由于在烫印箔复制后卷绕用电动机使卷绕轴旋转,卷绕烫印箔带使用后的部分,能使未使用部分露出。另外,在烫印箔带被卷绕至最后的情况下,转矩限制器防止卷绕用电动机的旋转传递给卷绕轴,以保护烫印箔带等。
又,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烫印装置,转矩限制器具有能相对卷绕轴旋转的支架、不能相对卷绕轴旋转地被安装着的摩擦板、将支架压贴在该摩擦板上的弹簧构件。该场合,利用弹簧构件被压贴在支架上的摩擦板与支架摩擦卡合,将卷绕轴的旋转传递给支架。另一方面,在烫印箔带被卷绕至最后的场合等下,在支架上就作用着较大的旋转阻力,由于在支架与摩擦板之间产生打滑,故能中断旋转力的传递。
又,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检测设于烫印箔用带盒的控制滚轮的旋转并检测烫印箔带的结束的检测装置。该场合,能根据控制滚轮的旋转来检测烫印箔带的结束,能防止在烫印箔带未使用的部分为无的状态下进行烫印箔的复制。
又,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检测设于烫印箔用带盒的控制滚轮的旋转并检测烫印箔带的卷起动作的状态的检测装置。该场合,能根据控制滚轮的旋转来检测烫印箔带的卷起动作的状态。
又,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烫印装置,具有将利用卷绕用电动机而旋转的供给、排出机构的旋转力传递给卷绕轴的齿轮组,齿轮组具有上驱齿轮(駆け上がりギア)。该场合,卷绕用电动机的旋转力利用齿轮组而从供给、排出机构传递给卷绕轴,卷绕烫印箔带。在此,当为了使供给、排出机构逆转而卷绕用电动机向逆方向旋转时,齿轮组的上驱齿轮移动而离开相邻的齿轮并中断旋转力的传递。因此,能防止烫印箔带的卷绕部分向返回方向送进而松驰。
又,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烫印装置,加热器是陶瓷加热器。陶瓷加热器是小型的且对于通电的温度响应性优异。因此,能使加热器组件小型化,并能使热版的温度迅速上升至能复制的温度。
又,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明是卡片发行装置,其具有:卡片的供给、排出机构;对卡片的数据读出、写入部;在卡片上刻印压印文字的压印器;与主机(ホスト)的通信部,还具有:进行数据的写入和压印文字的刻印后的卡片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卡片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卡片上的烫印部;确认烫印箔是否正常地被压紧在卡片上的检验部。因此,能提供具有进行烫印箔复制的功能的卡片发行装置。
又,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明,是具有自动票据、优惠券发行功能的自助服务终端,其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烫印箔带和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而从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确认烫印箔是否正常地被压紧在附加价值媒体上的检验部。该场合,能提供具有进行烫印箔复制的功能的自助服务终端。
又,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明,是容纳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烫印装置的烫印箔带的烫印用带盒,具有:将烫印箔带的卷绕滚筒和卷出滚筒设在与卷绕轴的同轴上、与卷绕轴卡合地形成在卷绕滚筒上的卡合部;设在卷出滚筒上的制动机构;相对带盒棱线设成倾斜一定角度的导向滚轮;设在烫印箔带的通路上并卷绕烫印箔带的控制滚轮。该场合,烫印箔带为盒式的结构。在带盒内由于将卷出滚筒与卷绕滚筒配置在同轴上,故从卷出滚筒出来的烫印箔带由导向滚轮倾斜地导向而卷绕在卷绕滚筒上。使卷绕滚筒旋转的驱动力如下地传递:烫印装置的卷绕轴→卡合部→卷绕滚筒。由于烫印箔带被卷绕在控制滚轮上,故随着烫印箔带的移动,控制滚轮也旋转。制动机构防止卷出滚筒空转。
而且,由于将烫印箔带作成盒式,烫印箔带的调换作业就变得简单。并且,由于将烫印箔带容纳在带盒内,故不能将烫印箔带简单地拿出,能防箔带被盗用。另外,由于将卷出滚筒与卷绕滚筒配置在同轴上,故能使带盒小型化。
又,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烫印箔用带盒,控制滚轮的结构是与检测设在烫印装置上的烫印箔带的结束的检测装置相卡合、并控制烫印箔带的送出量。因此,烫印装置可作成检测烫印箔带结束的结构。
又,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烫印箔用带盒,控制滚轮的结构是与检测设在烫印装置上的烫印箔带的卷起动作的状态的装置相卡合、并控制烫印箔带的送出量。因此,烫印箔带能每规定量地进行卷绕。因此,能作成可靠地卷绕烫印箔带的使用完的部分,并能防止未使用部分的额外的卷绕。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烫印装置实施形态一例子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该烫印装置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从该烫印装置正面侧看到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从该烫印装置的投出口侧看到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表示该烫印装置待机状态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待机状态下的挡块与停止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7是表示该烫印装置加压状态(烫印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8是在加压状态下的挡块与停止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9是全息箔带在卷绕状态下的挡块与停止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10是全息箔带在卷绕结束状态下的挡块与停止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作为附加价值媒体的票据的俯视图,表示进行烫印前和烫印后的状态。
图12是表示该烫印装置的烫印部的概略构成图。
图13是表示该烫印装置的烫印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该烫印装置的带盒的概略结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该烫印装置带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盒内的烫印箔带呈倾斜状态的概念图。
图17是卷绕滚筒的主视图。
图18是卷绕滚筒的侧面图。
图19是从该烫印装置的投入口侧看到的内部结构图。
图20是表示检验部的剖视图。
图21是检验部电路一例子的示图。
图22是表示CPU等的连接关系的方框图。
图23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烫印装置的网络的概念图。
图24是对票据等进行烫印并发行的作业流程图。
图25A和图25B是表示作为附加价值媒体的信用卡的俯视图,表示进行烫印前和烫印后的状态。
图26A和图26B是表示作为附加价值媒体的信用卡的俯视图,表示利用烫印形成磁条前和形成磁条后的状态。
图27A和图27B是表示作为附加价值媒体的信用卡的俯视图,表示利用烫印形成署名箔前和形成署名箔后的状态。
图28A和图28B是表示作为附加价值媒体的信用卡的俯视图,表示利用烫印形成磁条和全息箔之前及之后的状态。
图29是对磁卡进行烫印磁条和全息箔并发行的作业流程图。
图30是对磁卡进行烫印磁条并发行的作业流程图。
图3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烫印装置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概略构成图。
图32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的实施形态一例子的概念图。
图33A和图33B是表示本发明烫印装置的第2齿轮移动状态的概念图,图33A表示在逆转时第2齿轮与第3齿轮的啮合被脱开的状态,图33B表示在正转时第2齿轮与第3齿轮啮合着的状态。
图34是表示加热器组件的第2实施形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具有图34的加热器组件的烫印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36是表示保持图34的加热器组件的支臂的概略侧视图。
图37是表示图34的加热器组件的概略主视图。
图38是表示烫印装置的其他形态的概略构成图。
图39是表示加热器组件的第3实施形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40是表示加热器组件的第4实施形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41是表示加热器组件的第5实施形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42是以往的烫印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最佳形态对本发明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图1-图10中,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烫印装置的实施形态的一例子。烫印装置1的结构,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2的供给、排出机构3;卷绕烫印箔带4的卷绕用电动机5;具有加热器6和支臂7并对烫印箔带4和附加价值媒体2施加压力而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的烫印部8;确认烫印的按压是否被正常压紧的检验部9,并用罩10对这些构件加以覆盖。
附加价值媒体2,是例如图11所示的票据、或优惠券、信用卡、居民身份证等的原件及作为电子文件被保管的原件的印刷物(二次的原件)等。另外,供给、排出机构3,由用前述的卷绕电动机5驱动的搬送滚轮构成。即,卷绕用电动机5还是作为供给、排出机构的搬送滚轮3的驱动源,以下,将卷绕用电动机称作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
烫印部8示于图12和图13。在以支轴11为中心旋转的支臂7的前端,作为隔热体安装有由绝缘板12、加热器6、热版13、支承体81、保持板82构成的加热器组件14。
隔热板12,使用例如烘板那样的隔热性及耐压性优异的材料。由此,能防止热量传递至将加热器组件14安装在支臂7上的保持板82上,并可抑制热能的浪费。并且,即使烫印时强大的压缩力施加于隔热板12上也能足以承受。支承体81,是例如金属制的支承组件(以下,称作支承组件81)。通过夹住加热器6来配置2个支承组件81、81,烫印时的强大压缩力就不会直接施加于加热器6上,可防止加热器6的损坏。加热器6可利用例如温度响应性好、容易控制的小型陶瓷加热器。由此,就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加热。热版13具有在烫印时与烫印箔接触的金属的压模13a。并且,对压模13a的表面进行镜面精加工,以确保良好的复制质量。
在该加热器组件14中,支承组件81、81和热版13具有在陶瓷加热器6的加热时作为蓄热体的功能。因此,能使加热器组件14的热容量增大并能抑制烫印时的温度变动。
加热器组件14,被如下地组装成一体化。也就是说,在热版13的背面即与具有压模13a的刻印面相反的面上,通过2个支承组件81、81,螺钉紧固有隔热板12。并且,在2个支承组件81、81间构成的空间中夹入有陶瓷加热器6。保持板82,以配置在隔热板12与支臂7之间的状态被安装在隔热板12上。在热版13上设有安装作为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21用的孔,热敏电阻21被插入该孔中。
另外,在支臂7的中途,旋转自如地安装着相对凸轮15滚动的轴承16。因此,当烫印用电动机17的旋转通过齿轮18、19传递给凸轮15时,支臂7根据凸轮15的轮廓形状而相应地上下动作,在加热器组件14与台座20之间夹入附加价值媒体2和烫印箔带4并产生大的压力,将烫印箔71复制到附加价值媒体2上。这时的压力为30-100kgf/cm2程度,温度在附加价值媒体2为纸的情况下最好为100-140℃程度。并且,热版13的温度利用热敏电阻21进行检测。另外,凸轮15的旋转角即加热器组件14的上下位置用限位开关22进行检测。
在烫印部8的台座20上实施聚四氟乙烯涂层。由此,使附加价值媒体2从台座20的剥离变得良好,防止附加价值媒体2附着在台座20上。台座20通过压板93被安装在承受复制时的反力的支承组件23上。台座20在与支承组件23之间夹有球24地被支承,能使台座20相对支承组件23的角度进行变化。由此,台座20相对支承组件23的角度就能跟随复制时以支轴11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支臂7前端的加热器组件14的倾斜的变化。另外,台座20的位置可根据附加价值媒体2的厚度而上下地调整。
烫印箔带4被容纳在具有卷绕滚筒25和卷出滚筒26的带盒27中,成为不暴露在带盒27外面的结构。带盒27示于图14和图15中。该带盒27的结构具有:设在与烫印装置1的卷绕轴28同轴上的烫印箔带4的卷绕滚筒25和卷出滚筒26;与卷绕轴28卡合并形成于卷绕滚筒25上的卡合部25c;设在卷出滚筒26上的制动机构30;相对带盒棱线设成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导向滚轮31、32;设在烫印箔带4的通路上并卷绕烫印箔带4的控制滚轮33。另外,烫印箔带4是例如全息箔带。通过使用全息箔带,能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简单地复制安装性高的全息箔。
由于将卷绕滚筒25与卷出滚筒26配置在同轴上,故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2根导向滚轮31、32使烫印箔带4的行走线路倾斜。即,在带盒27内设置着相对带盒的棱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2个导向滚轮31、32,通过将烫印箔带4绕挂在导向滚轮31、32上并倾斜地移动,使卷出滚筒26与卷绕滚筒25能配置在同轴上(图16)。
在卷绕滚筒25上,如图17和图18所示设有凸缘25a,以防止卷绕后的烫印箔带4与带盒27的壳体内面的摩擦。并且,在比卷绕滚筒25的凸缘25a更外侧的部分设有突出部25b,通过使该突出部25b在壳体内面上滑动,可防止凸缘25a与壳体内面的摩擦以抑制卷绕滚筒25的成为旋转阻力的摩擦力。由此,就能防止卷绕时乱卷的发生、直至最后也能以一定的转矩而无阻塞地进行卷绕。
带盒27的壳体为不透明或透明的都可以。在用不透明的树脂制作带盒27的壳体的情况下,能防止从外部看到全息箔的模样。由此,可起到心理上防伪效果的作用,以防止票据的伪造。另外,在用透明的树脂制作带盒27的壳体的情况下,就能从外部看到烫印箔带4的剩余量。由此,在全息箔带4全部用完前就能进行下一次带盒27的准备,能防止因烫印箔带4用完所引起的烫印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损失。另外,即使在用不透明的树脂制作带盒27的壳体的情况下,通过在卷出滚筒26的侧面设置透明窗,则虽然不能看到烫印箔的模样,但能确认烫印箔带4的剩余量。
带盒27的壳体,在工厂里容纳烫印箔带4并组装成带盒后,通过热熔接来封闭。由此,能防止带盒27内的烫印箔带4被不正当地偷换、或是正宗的烫印箔带4被盗窃。
卡合部25c被设置在卷绕滚筒25的内周面的面对面的2处。卡合部25c被插入形成于卷绕轴28上的2个卡合突起34之间,以将卷绕轴28的旋转传递给卷绕滚筒25。
控制滚轮33被配置在卷出滚筒26的侧方。从卷出滚筒26送出的烫印箔带4从带盒27的内侧卷绕在控制滚轮33上并向外侧折返后,再从外侧卷绕在滚轮35上进行折返地向导向滚轮31的方向拉出。因此,在控制滚轮33与烫印箔带4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控制滚轮33随着烫印箔带4的行进而旋转,并且,如果控制滚轮33不旋转,烫印箔带4就不能前进。在该控制滚轮33的内周面的2处设有突起33a,如图19所示,就能与设在装置本体侧的挡块37一体旋转的旋转体38的销38a卡合。因此,控制滚轮33的2处突起33a能在与旋转体38的销38a卡合为止的约180°的范围内自由旋转,突起33a在与销38卡合后,如果挡块37不旋转就不能旋转。
另外,如上所述,烫印箔带4利用控制滚轮33而在滚子35的前后折返,夹住烫印箔带4的滚轮35的前后的部分一边互相向相反方向前进一边被控制滚轮33推压,与制动机构30相结合而产生卷出滚筒26的旋转阻力。由此,在对烫印箔带4赋于张力的同时防止卷出滚筒26的空转。制动机构30是例如安装在卷出滚筒26的端面上的板弹簧,与带盒27的壳体内面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在卷绕轴28上设有转矩限制器36。转矩限制器36包括可由相对卷绕轴28旋转的支架39、固定在卷绕轴28上的摩擦板40、将支架39推向摩擦板40的作为弹性构件的弹簧41。在支架39上,形成有与带盒27的卷绕滚筒25的卡合部25c卡合的卡合突起34。因此,卷绕轴28的旋转力,通过摩板40与支架39摩擦卡合而进行如下传递:卷绕轴28→摩擦板40→支架39→卡合突起34→卡合部25c→卷绕滚筒25,并且,在卷绕滚筒25成为不能旋转时,摩擦板40相对支架39空转,卷绕轴28的旋转力的传递就中断。
在烫印装置1的装入带盒27的位置,设有检测带盒的有无、即作为检测带盒27的装填的检测装置的限位开关29,在带盒27装入后,限位开关29的状态产生变化。在从未图示的主计算机等的上位发来烫印的执行命令时,图22所示的CPU50进行该限位开关29的状态检查,仅在有带盒27的情况下进行烫印动作,在无带盒27的情况不进行烫印动作,将信息发送给上位。
搬送滚轮3的旋转力如下地传递:皮带42→第1齿轮43→第2齿轮44→第3齿轮45→卷绕轴28。在由各齿轮43-45构成的齿轮组中第2齿轮44是上驱齿轮,在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向卷绕烫印箔带4的方向旋转时,第2齿轮44与第3齿轮45啮合而进行旋转力的传递,在向相反方向旋转时第2齿轮44脱离第3齿轮45而不传递旋转力。即,当在烫印失败、为了将附加价值媒体2向逆方向搬送而使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进行逆旋转时,由于第2齿轮44与第3齿轮45脱开,故卷绕轴28不逆旋转。因此,在带盒27内已卷绕的烫印箔带4不会从卷绕滚筒25离开带盒27内而松驰,能防止阻塞。另外,第2齿轮44被支承于杠杆73上,通过杠杆73以第1齿轮43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进行转动,第2齿轮44就能移动(图33A、图33B)。
在烫印装置1本体上,设有能与挡块37卡合的停止杆46。该停止杆46利用支臂7的上下动作而从图6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8所示的位置,对限位开关72进行开关操作。即,如停止杆46不移动至上位置(图6的位置),限位开关72就不被断开。停止杆46的突起部46a在与挡块37的缺口部37a相对时移动至上位置。因此,能用限位开关72通过挡块37和停止杆46来检测控制滚轮33的旋转。也就是说,挡块37和停止杆46和限位开关72是检测控制滚轮33的旋转并检测烫印箔带4的结束的检测装置。并且,该检测装置也是检测控制滚轮33的旋转并检测烫印箔带4的卷起动作的状态的装置。
检验部9配置成与例如用搬送滚轮3搬送的附加价值媒体2上所复制的烫印箔71的位置相对,具有能检测烫印箔71的光反射的例如图20所示的反射型光发光受光零件47,构成能检测烫印箔的位置和反射率。反射型光发光受光元件47,由例如用图21的电路图所示的白色发光二极管(LED)48和光敏晶体管49组合构成的反射型光传感器所构成,由此,能检测贴附于附加价值媒体2表面上的烫印箔71等的反射光。由光敏晶体管49检测出的光变换成电流进行输出,这时的反射光的输出根据其光量的大小而变化,例如,来自白色LED的光在反射率高的烫印箔上进行反射与在反射率较低的纸部的表面上进行反射当然会构成不同的输出。
如图22所示,在CPU50上连接着ROM51、RAM52、定时器53、通信驱动器54、IO接口55。并且,在IO接口55上连接着驱动陶瓷加热器6的晶体管56、检测由陶瓷加热器6加热的热版13的温度的热敏电阻21、驱动用于使加热器组件14上下的烫印用电动机(加热器组件上下用电动机)17的驱动器57、检测加热器组件14位置的位置传感器58、驱动用于搬送附加价值媒体2和在带盒27内卷绕烫印箔带4的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的电动机驱动器59、检测附加价值媒体2的位置的多个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60和61、检测带盒27的有无的带盒传感器(限位开关)29、烫印箔的结束的终端传感器(限位开关)72、确认烫印能否正常完成的检验传感器(反射型光发光受光元件)47。并且,通过使用通信驱动器54,能从外面对烫印装置1进行控制。另外,不使用通信驱动器54的通信功能,也能使烫印装置1单独地动作。
这样构成的烫印装置1,作如下的动作。
首先,在待机状态下,附加价值媒体2、全息箔(烫印箔)带4、加热器组件14和台座20呈图5和图6所示的位置关系。在该状态下,进行烫印的加热器组件14和台座20避让附加价值媒体通过线62。并且,陶瓷加热器6被预热至例如70-80℃程度。通过预热至该范围的温度,就能在数秒内加热至能进行烫印的例如100℃程度的温度,能迅速地进行烫印。另外,预热不是必须的,在优先考虑防止耗电的场合等,即使不预热也无妨。
在该状态下,当向投入口63投入附加价值媒体2时,第1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60成为ON(接通)状态,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起动。由此,搬送滚轮3旋转,搬送附加价值媒体2。而且,当附加价值媒体2被搬送至第2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61成为ON的位置时,第2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61成为ON状态,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停止,在该位置进行烫印。
也就是说,驱动烫印用电动机17,通过凸轮15使支臂7上升,在将全息箔带4和附加价值媒体2夹入的状态下使与支臂7成为一体的附加价值媒体14向上方的台座20加压(图7)。这时,利用支臂7向上方的移动,停止杆46向图8所示的位置移动,停止杆46的突起部46a从挡块37的缺口部37a脱开,同时停止杆46的一部分使位于下方的限位开关72成为ON状态。
在利用加热器组件14的加热及加压进行的烫印中,当全息箔被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后(图11B),支臂7开始向下方避让,成为一体的附加价值媒体14也就向下方避让。即,加热器组件14避让全息箔带4。
而且,按加热器组件14离开全息箔带4的定时,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起动,搬送滚轮3旋转而开始进行排出附加价值媒体用的搬送。同时,卷绕轴28也开始旋转。即,旋转力从搬送滚轮3通过皮带42向第1齿轮43→第2齿轮44→第3齿轮45进行传递,使与齿轮45成为一体的卷绕轴28旋转,卷绕烫印箔带4。并且,即使是附加价值媒体搬送方向为逆转的场合,也仅在搬送滚轮3逆旋转的场合设有通过第2齿轮44与第3齿轮45的啮合脱开而不传递旋转力的机构,以使卷绕轴28不跟随其而逆旋转(使卷绕着的全息箔松弛的旋转)。
烫印之后的全息箔带4以轻微焊接的状态粘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附加价值媒体被搬送后全息箔带4也被附加价值媒体2拉引、呈一体地被搬送。被该附加价值媒体2拉引,全息箔带4就被送出,卷绕着全息箔带4的控制滚轮33也以送出量旋转。并且,该控制滚轮33的突起33a如上所述与和挡块37一体旋转的旋转体38的销38a相卡合,挡块37也与控制滚轮33相同量旋转。
随着支臂7的向下方避让,停止杆46因限位开关72的施力而向上方转动,由于控制滚轮33的微小旋转,挡块37的缺口部37a的位置脱离停止杆46的突起部46a,在该状态下,由于突起部46a对挡块37施力,挡块37是继续能旋转的状态(图9)。
由于全息箔卷绕轴28的进一步旋转,接着,全息箔带4被卷绕,与该箔带4摩擦卡合的控制滚轮33就以与全息箔带4的送出量转动,挡块37也旋转,不久,停止杆46的突起部46a嵌入于挡块37的缺口部37a,成为使挡块37和控制滚轮33的旋转停止的状态(图10)。
在控制滚轮33处于不能旋转的状态下,当继续搬送附加价值媒体时,转矩限制器36的摩擦板40空转而切断卷绕力向卷绕滚筒25的传递。详细地说,控制滚轮33在处于不能旋转的场合,由于全息箔带4与控制滚轮33的摩擦阻力使卷绕全息箔带4所需要的力增大,其结果,前述的转矩限制器36空转而停止全息箔带4的卷绕。
即,在烫印开始至终了的期间,挡块37约旋转与缺口部37a的间隙相当的180度。也就是说,卡合的控制滚轮33也就旋转约180度,以控制滚轮33的周长的一半送出全息箔带4。由于作成这样,为了下一次的烫印,全息箔带4的新的部分就与烫印部8相对。在本实施形态中,由烫印1次所需的长度来决定该控制滚轮33的外径尺寸。
由此,烫印结束。此后,利用检验部9确认烫印箔71是否正常地被复制,若被正常复制,就从投出口64发行附加价值媒体,若复制为异常时,搬送、卷绕电动机5逆转而将附加价值媒体2向投入口63返回地排出。
这里,对全息箔带4的带终端检测进行说明。当全息箔带4在烫印中为无时,由于不能使控制滚轮33转动而不能完全地断开停止杆46,限位开关72继续成为ON。即,继续图9的状态。并且,在全息箔带4被拉出至最后、箔带4的终端被固定在卷出滚筒26上的情况下,由于箔带4不能送出,故控制滚轮33不转动而不能完全地断开停止杆46,同样地,限位开关72继续成为ON状态。如这些状态,由于限位开关72继续成为ON状态,故能检测出带终端,能防止在箔带的未使用部分为无的状态下进行烫印的误动作。
下面,对带盒27是否被装填着的检测进行说明。由于带盒27被装填,限位开关29的杠杆29a被推压,限位开关29呈ON(接通)状态。由此,能检测出带盒27的装填,能防止在未装填带盒27的状态下进行烫印的误动作。
该烫印装置1如图23所示,被放置在综合商店、自助服务终端等的铺面,通过顾客或店员操作通信终端装置65,进行付账处理等,进行与被网络66连接的中央服务程序67的通信,对预先印刷的票据、优惠券等的附加价值媒体2贴附例如全息箔那样的安全性高的烫印箔,再通过利用反射型光敏断路器等的检验部9,进行是否能正常地进行烫印的确认,仅投出正常烫印成的附加价值媒体2。
将该流程示于图24的流程中。由此,使用烫印装置1进行烫印,能防止利用彩色复印件、扫描器及彩色打印机等的伪造票据、优惠券的制造。并且,在票据上烫印全息箔后的状态示于图11。
在该烫印装置1中,由于具有供给、排出机构3、卷绕用电动机5和烫印部8而构成,故能使装置小型化,能提供例如适用于进行每1枚烫印的烫印装置。另外,由于装置被小型化,故能提供节能型的烫印装置1。
在该烫印装置1中,由于利用烫印用电动机17驱动凸轮15,利用该凸轮15使支臂17转动而复制烫印箔71,故即使采用小型的电动机作为烫印用电动机17,也能获得复制时必须的加压力。也就是说,因能使用小型电动机作为烫印用电动机17,就能使烫印装置1小型化。
在该烫印装置1中,由于通过使支臂7转动将加热器组件14推向台座20而进行烫印箔71的复制,故加热器组件14相对支承组件23的倾斜随着支臂7的转动而变化。因此,由于通过将球24夹在台座20与支承组件23之间而能使台座20相对支承组件23的角度变化,故随着加热器组件14相对支承组件23的倾斜的变化,台座20相对支承组件23的角度产生变化,加热器组件14和台座20能在紧贴地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复制。同样地,即使支臂7等的零件加工精度有误差、或复制时有零件变形的情况,加热器组件14和台座20也能在紧贴地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复制。因此,就没有必要为了增大支臂7等零件的刚性而使该零件大型化,就能使零件薄壁化、小型化,从而使烫印装置1小型化。并且,由于能降低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故能降低烫印装置1的制造成本。
在该烫印装置1中,由于将加热器组件14安装在以基端的支轴11为中心转动的支臂7的前端,利用凸轮15上推支臂7的比该加热器组件14更靠基端侧的位置,故能将支臂7的前端作成开放端。即,在配置有进行烫印的加热器组件14和台座20的支臂7的前端附近,可以不配置使支臂7转动的机构。因此,在加热器组件14和台座20的周围能设有配置带盒27的空间,并且使带盒27的调换作业变得容易。因此,烫印置箔带4的调换作业的作业性提高,烫印装置1的使用方便性提高。
在该烫印装置1中,由于利用搬送、卷绕用电动机5驱动供给、排出机构3和卷绕轴28的双方,故与分别设置各个驱动电动机的情况相比,能使烫印装置1小型化,降低制造成本。
在该烫印装置1中,能以ON请求方式进行每1枚的烫印,故能发行难以伪造的安全性高的票据、优惠券。
又,在烫印装置1中,由于将烫印箔带4容纳在带盒27中,故烫印箔带4的调换作业变得简单。因此,在将烫印装置1设置在铺面的场合,在铺面的箔带的调换能简单地完成。并且,由于将电动机带4容纳在带盒27内,故不能简单地将烫印箔带4拿出,能防止伪造等的箔带的盗用。并且,由于使用完的烫印箔带4也被容纳在带盒27内,故能简单且可靠地回收使用完的烫印箔带4。另外,由于将卷出滚筒26和卷绕滚筒25配置在同轴上,故能使带盒27小型化。
又,由于具有烫印箔带4的带终端传感器(限位开关)72,故能容易地知道烫印箔带4为没有的情况,通过操作者的联络、或通过网络能而自动地通知控制中心等的管理者。
又,由于利用带盒有无传感器(限位开关)29的作用能检测出烫印装置1中是否装填有带盒27,故能防止在没有烫印箔带4的状态下进行烫印的失误。
又,通过控制陶瓷加热器6的温度及加热时间,而能始终在最适当的烫印条件下进行烫印。
又,通过使用热容量小的热版13及陶瓷加热器6,而能几乎无等待时间地进行烫印。
又,由于能小型化而能提供适合于设置在铺面的烫印装置1,故能在铺面根据需要进行每1枚烫印的使用方法。
又,由于具有检验部9,故能防止烫印未被加压的附加价值媒体2的发行、或加压后烫印中不适当的附加价值媒体2的发行,能提高发行的附加价值媒体的安全性。
又,只要是用加热及加压进行烫印型式的箔,则无论哪一种箔都能应用。因此,对于附加价值媒体2能增加各种各样的安全功能,能进一步提高附加价值媒体2的安全性。并且,通过使用装饰用的金、银、荧光等其他的箔,能提高对于在铺面的平板状附加价值媒体的附加价值,还考虑娱乐活动目的使用。
又,由于附加价值媒体2的形态只要是纸、塑料等平板状的材料就能进行烫印,故对于各种各样的附加价值媒体2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由于陶瓷加热器6的热容量小,仅在需要时进行加热,故能提供减小能量的消耗量、优化地球环境的装置。
又,由于能将烫印箔带4的卷绕量控制为一定量,故能防止徒劳的卷绕、能更有效地使用烫印箔。
又,由于利用第2齿轮44和第3齿轮45的作用,而使卷绕轴28只朝卷绕方向旋转,即使在烫印失败、不向使用者投出附加价值媒体2等的场合进行逆旋转的驱动,在带盒27内烫印箔带4也不会松驰,能始终漂亮地进行卷绕,能防止发生阻塞。
又,由于在卷绕滚筒25上带有凸缘25a,故不会发生乱绕现象,由于卷绕力始终保持稳定,故不发生装置的阻塞。
又,在烫印装置1中,由于在卷绕烫印用箔带4的卷绕轴28上设有转矩限制器36,故在烫印箔带4拉出至最后而使卷绕滚筒25不能卷绕时,能中断传递至卷绕滚筒25上的驱动力。
另外,上述的形态虽然是本发明较佳形态的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将票据作为附加价值媒体2的例子作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信用卡。即,如图25所示,在信用卡2的发行装置的最终工序中也可以将全息箔71烫印于信用卡2上向顾客发行。
又,如图26所示,作为烫印箔71,即使作成贴附磁条也可以。即,能将记载磁信息的磁条简单地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通过将磁信息写入于该磁条上,能记录使用者的信息等,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又,如图27所示,作为烫印箔71,也可以作成贴附用于信用卡等背面的署名箔。即,能将签名的署名箔简单地复制在信用卡等的附加价值媒体2上。
又,如图28所示,也可以将全息箔、磁条等多种的烫印箔71用1台附加价值媒体装置进行贴附。并且,这时的作业流程示于图29。
又,作为烫印箔,也可以将全息箔、磁条、署名箔用1台烫印装置进行复制。即,用1台烫印装置,能将全息箔、磁条和署名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
又,在预先设有磁条的卡片(附加价值媒体)2上,也可以作成在写入磁信息后贴附全息箔71。这时的流程示于图30。
又,如图31所示,也可设置将烫印用附加价值媒体多枚重叠地保管放置的层叠式存贮器68。
又,如图32所示,作为自助服务终端中的自动票据、优惠券发行装置的装置,也可以设置于票据、优惠券的印刷装置(printer unit)69的次工序部,作成对印刷终了的附加价值媒体2进行全息箔的贴附并向使用者投出附加价值媒体。也就是说,在具有自动票据、优惠券发行功能的自助服务终端70中,也可以构成具有下述构件的自助服务终端70: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2的供给、排出机构3;卷绕烫印箔带4的卷绕用电动机5;具有陶瓷加热器6和支臂7、对烫印箔带4和附加价值媒体2施加压力而将烫印箔复制在附加价值媒体2上的烫印部8;确认烫印是否被被正常压紧的检验部9。通过作成这样,就能提供具有进行烫印功能的自助服务终端70。
又,也可以将上述烫印装置1组装于卡片发行装置中。即,在具有作为附加价值媒体的卡片的供给、排出机构3;对卡片的数据读出、写入部(磁头、IC头等);将压印文字刻印在卡片上的压印器;与主机联络的通信部的发行装置中,也可以构成具有以下构件的卡片发行装置:进行数据写入和刻印压印文字后的卡片的供给、排出机构3;卷绕烫印箔带4的卷绕用电动机5;具有陶瓷加热器6和支臂7、对烫印箔带4和卡片施加压力而将烫印箔复制于卡片上的烫印部8;确认烫印是否被正常压紧的检验部9。通过作成这样,就能提供具有进行烫印功能的卡片发行装置。
又,在加热器组件14的间隙中,也可以充填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还有,也可以将热版13通过作为支承体的支承组件81、81而安装于蓄热体83上,并将加热器组件14通过隔热板12安装于支臂7上,另外,作为烫印装置也可以使用将卷出滚筒26的轴和卷绕滚筒25的轴作成单独分开的带盒。
在从图34至图37中,表示在间隙中充填粘弹性物质的加热器组件14的例子,另外,在图38中,表示使用将卷出滚筒26的轴和卷绕滚筒25的轴单独分开的带盒的烫印装置的概略结构。并且,对于与用于上述烫印装置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加热器组件14具有:热版13、加热热版13的陶瓷加热器6、检测热版13的温度的热敏电阻21、贮蓄陶瓷加热器6的热量的蓄热体83,将热敏电阻21安装于热版13中,在热版13的背面上配置支承组件81、81并配置陶瓷加热器6,还在陶瓷加热器6和支承组件81、81的背面上配置蓄热体83,在热版13与陶瓷加热器6之间及在陶瓷加热器6与蓄热体83之间的间隙中充填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再将隔热板12配置在朝向支臂7的安装面上,作成一体化结构。
并且,蓄热体83是热容量大的金属板。因此,可增大加热器组件14的热容量并能抑制烫印时的温度变动。
加热器组件14,如下地被组装成一体化。也就是说,在热版13的背面即在与具有压模13a的刻印面相反的面上通过支承组件81、81螺钉紧固有蓄热体83。并且,将陶瓷加热器6夹入于在2个支承组件81、81间作成的空间中。隔热板12,以配置于蓄热体83和支臂7之间的状态而被安装在蓄热体83一侧。通过将隔热板12夹于蓄热体83与支臂7之间,就能防止加热器组件14的热量传递至支臂7而能抑制热量的浪费。在热版13上设有安装热敏电阻21的孔,热敏电阻21插入于该孔中。
在构成加热器组件14的蓄热体83与陶瓷加热器6之间及热版13与陶瓷加热器6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间隙即空气层。因该空气层而使热传导恶化,不能有效地使陶瓷加热器6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热版13及蓄热体83。因此,将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充填于蓄热体83与陶瓷加热器6之间及热版13与陶瓷加热器6之间的空气层中。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37所示,在陶瓷加热器6与热版13之间作成的间隙中,充填着例如热传导性优异的硅脂84。并且,在陶瓷加热器6与蓄热体83之间作成的间隙中,充填着例如热传导性优异的硅脂84。并且,在陶瓷加热器6与蓄热体83之间作成的间隙中,充填例如具有热传导性、粘接性和耐热性的硅橡胶85并将陶瓷加热器6作成固定。因此,能消除因空气引起的热效率的恶化,可改善热传导的效率。并且,由于将热敏电阻21用具有热传导性、粘接性和耐热性的硅橡胶等安装在热版13中,故能使朝向热敏电阻21的热传导变得良好。由此,能正确地检测热版13的温度,能对进行最适于烫印的温度控制。另外,在附加价值媒体2为票据纸的场合,烫印时的热版13的温度被调整为100℃左右。
在这样构成的加热器组件14中,如下那样地被加热至最适于烫印的温度。
也就是说,当温度响应性良好的陶瓷加热器6迅速发热时,将热量有效地传递至利用热传导性良好的硅脂等而作成无间隙的一体化结构的热版13和蓄热体83。另外,由于将隔热板12配置在加热器组件14与支臂7之间,故热量不会被吸向支臂7而有效地将陶瓷加热器6的热量施加于热版13及蓄热体83上。不久,当蓄热体83达到与陶瓷加热器6相同温度的规定温度并保持该温度时,陶瓷加热器6的热量被有效地分配给热版13。由此,可抑制能量的浪费并能在短时间内使热版13上升至规定温度。
另外,用热传导良好地安装在热版13中的热敏电阻21,检测热版13的正确温度。而且,利用热敏电阻21,当检测出热版13达到规定的最佳温度时,烫印开始。利用加热器组件14的一体化结构,热版13被温度均匀地加热,由于还成为规定的最适当的温度,故能进行复制质量良好的烫印。另外,也可以作成将陶瓷加热器6预热至例如70-80℃的程度。通过预热至该范围的温度,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加热至能烫印的100℃左右的温度,就能迅速地进行烫印。
加热器组件14,被作成用螺钉紧固于支臂7上的结构,故能容易地仅对加热器组件14进行更换。采用这样的结构,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例如在将圆形的压模13a变更为四角形或三角形的压模、或调换已磨损的压模13a的场合,通过调换加热器组件14能相对应。另外,由于将加热器组件14作成一体化结构,与为了仅调换热版13而作成使热版13分离的结构的情况相比较,可提高对热版13的热传导效率。
又,在图36的例子中,将凸轮15的形状作成近似椭圆形的形状,利用该凸轮15使支臂7向图中箭头A方向进行上下动作。
图38的烫印装置,具有包含例如图34的加热器组件14的烫印部8和附加价值媒体2的供给、排出机构3。烫印部8由加热器组件14、支臂7和支承台86构成。
支承台86由高强度的金属制的支承组件23、台座20、及支承台座20并安装在支承组件23上的压板93构成。在台座20的与附加价值媒体2接触的面上,实施有例如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其对附加价值媒体2的剥离变得良好。
又,附加价值媒体2的供给、排出机构3,可由例如能使烫印箔带4与附加价值媒体2重合并搬送的2组滚轮构成的保持机构和未图示的附加价值媒体传感器及能正反转的驱动装置等一起构成。在供给、排出机构3中,通过将保持机构的滚轮在按压状态下面对地配置,能使附加价值媒体2无滑动地移动至规定位置。
当将附加价值媒体2向投入口投入时,未图示的第1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成为ON的状态,供给、排出机构3起动,搬送附加价值媒体2。而且,当将附加价值媒体2搬送至未图示的第2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为ON的位置时,第2附加价值媒体位置传感器成为ON的状态,供给、排出机构3停止。在该位置进行烫印。
另外,在一体化结构的加热器组件14中,高效且迅速地加热热版13。而且,当利用热敏电阻21检测出热版13达到规定的最适当的温度时开始进行烫印。
而在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有必要变更热版13的压模13a的场合,或由于热版13的恶化而必须进行调换的场合,连加热器组件14一起调换。由此,调换作业变得容易,能提高烫印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另外,在作成能仅调换热版13的结构的场合,因热版13与陶瓷加热器6等成为热分离的结构而使热效率变差,然而,由于将加热器组件14作成一体化结构,故能使对于热版13的热传导效率变得良好。
若采用利用这样的加热器组件14的烫印装置,则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节能化,对于在自助服务终端及顾客窗口的进行请求发行(ォンデマンド発行)能提供最适当的烫印装置。
也就是说,由于利用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排除空气层而使陶瓷加热器6与热版13及蓄热体83紧贴,加热器6的热量能均匀地高效地传递给热版13及蓄热体83,并且,热版13的温度检测就能更正确。由此,能缩短使加热器组件14的温度至上升到规定值的时间,可实现节能化。也就是说,由于利用这样结构的加热器组件14,就能提供对于在自助服务终端及顾客窗口的进行请求发行最适合的附加价值媒体装置。另外,由于能降低热版13的温度不均、且能以规定的最适当的温度进行烫印,故能作成复制质量良好的烫印装置。
又,在图34的加热器组件14中,由于将隔热板12配置在保持该加热器组件14的安装面上,并作成一体化的结构,故能防止陶瓷加热器6产生的热向加热器组件14的外部即向支臂7传导,能高效地将陶瓷加热器6的热量施加于热版13及蓄热体83。由此,能以更短的时间使热版13上升至规定温度,并且,能抑制向陶瓷加热器6的额外的电力供给,能实现烫印装置的节能化。
又,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加热器组件14的间隙中当然也可以充填粘弹性物质。即,在热版13与陶瓷加热器6之间、陶瓷加热器6与隔热板12之间、热版13与热敏电阻21之间也可以充填硅脂84及硅橡胶85等。
又,如图39所示,也可以将图34的蓄热体83和支承组件81、81进行一体加工而作成头部支承构件87,作成与陶瓷加热器6和热版13组装式的一体化结构的加热器组件14。陶瓷加热器6与头部支承构件87、热版13的间隙中充填硅脂84或硅橡胶85等。
又,如图40所示,也可以一体加工图34的蓄热体83和支承组件81、81及热版13并作成一体型刻印部88,与陶瓷加热器6组合而成为一体化结构的加热器组件14。在陶瓷加热器6与一体型刻印部88的间隙中,充填硅脂84或硅橡胶85等。
又,也可以安装成为覆盖加热器组件14的间隙的盖的构件,使硅脂84不向外溢出。
又,图41是表示将加热器组件14安装于支臂7上的结构的其他实施形态。在加热器组件14的朝向支臂7的安装面、即隔热板12的向支臂7的安装面上,用螺钉紧固或粘接着加工有作为卡合部使位置对准用的2根程度的凸柱89的金属板90。另一方面,作为卡合部将磁铁91牢固地粘接在支臂7一侧,在安装加热器组件14的位置上预先设有凸柱89的嵌入孔92。在将加热器组件14安装在支臂7上时,只要使凸柱89与嵌入孔92对准利用磁力即可相结合,能更简单地进行加热器组件14的调换。并且,虽然在烫印中对加热器组件施加有压力,但由于将凸柱89插入嵌入孔92中,故即使在与烫印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有力的作用也能防止加热器组件14编移,从而加热器组件14不会从支臂7脱落。另外,也可以将金属板90安装在支臂一侧,而将磁铁91安装在加热器组件14一侧。
也就是说,加热器组件14的朝向支臂7的安装面与支臂7的加热器组件安装部,分别具有相互卡合的卡合部,将卡合部的至少一方作成磁性体,加热器组件14利用磁力而被安装在支臂7的头部安装部上,且由于作成能拆卸,故在因使用者要求的复制形状变更或在因热版13的劣化而进行调换加热器组件14的情况下,调换作业变得容易,能提高烫印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并且,通过加热器组件14与支臂7利用卡合部卡合,即使在烫印中有力作用于与烫印方向正交的方向也不会偏移,能防止加热器组件14从支臂7上脱落。

Claims (21)

1.一种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加热器组件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向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该烫印部具有根据轮廓形状使上述支臂转动的凸轮和驱动该凸轮的烫印用电动机。
2.一种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向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该烫印部具有:安装在上述支臂上的加热器组件;支承复制时的反力的支承组件;以及在与该支承组件之间通过球而被支承的台座,在利用上述加热器组件和台座夹持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加热器组件时,上述台座相对上述支承组件的角度可变化。
3.一种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将上述支臂作成能以其基端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上述支臂的前端上安装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加热器组件,在上述支臂的比该加热器组件更靠基端侧的位置上,通过使上述支臂转动将上述支臂的前端作成开放端。
4.一种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利用上述卷绕用电动机驱动上述供给、排出机构。
5.一种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作为上述烫印箔带使用容纳于烫印箔用带盒中的烫印箔带,并具有检测是否安装着上述烫印箔带用带盒的检测装置。
6.一种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以及确认上述烫印箔是否被正常压紧的检验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组件具有:热版、加热该热版的上述加热器、检测上述热版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配置在上述加热器与上述支臂之间的隔热体,将上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上述热版上,在上述热版的背面上配置支承体及上述加热器,还在上述加热器和上述支承体的背面上配置上述隔热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热版与上述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中充填热传导性良好的粘弹性物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组件的朝向上述支臂的安装面和上述支臂的加热器组件安装部,分别具有互相卡合的卡合部,将上述卡合部的至少一方作成磁性体,上述加热器组件利用磁力而被安装在上述支臂的加热器组件安装部上,且作成能拆卸。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台座的压模上实施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利用上述卷绕用电动机进行旋转并卷绕上述烫印箔带的卷绕轴,并在该卷绕轴上设有转矩限制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矩限制器具有:可相对上述卷绕轴旋转的支架、安装成不能相对上述卷绕轴旋转的摩擦板、将上述支架推向该摩擦板的弹簧构件。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设在上述烫印箔用带盒上的控制滚轮的旋转进行检测并检测上述烫印箔带的结束的检测装置。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设在上述烫印箔用带盒上的控制滚轮的旋转进行检测并检测上述烫印箔带的卷起动作状态的检测装置。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由上述卷绕用电动机旋转的上述供给、排出机构的旋转力传递给卷绕轴的齿轮组,上述齿轮组具有上驱齿轮。
16.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烫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是陶瓷加热器。
17.一种卡片发行装置,具有:卡片的供给、排出机构;对上述卡片的数据读出、写入部;将压印文字刻印在上述卡片上的压印器;与主机的通信部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数据的写入和压印文字的刻印后的卡片的供给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卡片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卡片上的烫印部;确认上述烫印箔是否正常地压紧在上述卡片上的检验部。
18.一种自助服务终端,系具有自动票据、优惠券发行功能的自助服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印刷后的附加价值媒体的供给、排出机构;卷绕烫印箔带的卷绕用电动机;具有加热器和支臂、对上述烫印箔带和上述附加价值媒体施加压力并从上述烫印箔带将烫印箔复制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烫印部;确认上述烫印箔是否是正常地压紧在上述附加价值媒体上的检验部。
19.一种烫印箔用带盒,是容纳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烫印装置的上述烫印用带盒,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烫印箔带的卷绕滚筒和卷出滚筒被设在与上述卷绕轴的同轴上、与上述卷绕轴卡合地形成在上述卷绕滚筒上的卡合部;设在上述卷出滚筒上的制动机构;相对带盒棱线设成一定角度倾斜的导向滚轮;设在上述烫印箔带的通路上并卷绕上述烫印箔带的控制滚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烫印箔用带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滚轮,与设在上述烫印装置上的检测上述烫印箔带的结束的检测装置相卡合、并控制上述烫印箔带的送出量。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烫印箔用带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滚轮,与设在烫印装置上的检测上述烫印箔带的卷起动作状态的检测装置相卡合、并控制上述烫印箔带的送出量。
CN 00810680 1999-07-26 2000-07-26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Pending CN13629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210785A JP2001030466A (ja) 1999-07-26 1999-07-26 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カード発行装置とセルフサービスターミナル
JP210797/99 1999-07-26
JP210785/99 1999-07-26
JP11210797A JP2001030465A (ja) 1999-07-26 1999-07-26 ホットスタンプ箔用カセット及び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
JP2000048322A JP2001240030A (ja) 2000-02-24 2000-02-24 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のスタンピングヘッド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48322/00 2000-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2927A true CN1362927A (zh) 2002-08-07

Family

ID=27329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810680 Pending CN1362927A (zh) 1999-07-26 2000-07-26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362927A (zh)
AU (1) AU6314700A (zh)
WO (1) WO200100732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9542A (zh) * 2012-05-30 2012-09-26 章珩 多功能组合式票据背书机
CN103879615A (zh) * 2014-03-14 2014-06-25 罗后帅 一种贴磁机
CN107244153A (zh) * 2017-06-30 2017-10-13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用印的骑缝章盖章机构
CN107264095A (zh) * 2017-06-30 2017-10-20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浮动式印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7879B1 (en) * 2012-11-09 2019-08-14 Entrust Datacard Corporation Branding inde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8557A (en) * 1981-02-04 1982-08-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Inspection of transfer quality
JPH0668832U (ja) * 1993-03-12 1994-09-27 株式会社ケイ.エイ.ケイ カード用印字機
JPH07290685A (ja) * 1994-04-26 1995-11-07 Konica Corp ホットスタンプ箔カートリッジ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9542A (zh) * 2012-05-30 2012-09-26 章珩 多功能组合式票据背书机
CN102689542B (zh) * 2012-05-30 2014-06-04 章珩 多功能组合式票据背书机
CN103879615A (zh) * 2014-03-14 2014-06-25 罗后帅 一种贴磁机
CN107244153A (zh) * 2017-06-30 2017-10-13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用印的骑缝章盖章机构
CN107264095A (zh) * 2017-06-30 2017-10-20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浮动式印章
CN107264095B (zh) * 2017-06-30 2019-03-26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浮动式印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6314700A (en) 2001-02-13
WO2001007326A1 (fr) 200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3460A (zh) 记录装置
CN1245115A (zh) 理想的卡片印刷设备和理想的卡片印刷方法
US4888617A (en) Sheet feed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236924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以及复印介质盒
CN101038477A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9172453A (ja) 層転写装置
CN1362927A (zh)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US20070273746A1 (en) Multiple media, multiple print head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356207A (zh) 热印箔带用带盒及其管理方法、热印装置的箔剥离机构及方法
CN1232889C (zh) 正本显示作成装置及热压箔组件
JP4808589B2 (ja) 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印字装置
EP1661715B1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US20080217842A1 (en) Substrate Feeding in a Credential Production Device
US7593027B2 (e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KR20160104297A (ko) 포토 프린터
JP4256129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EP1980403B1 (en) Heating unit, era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eras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1030465A (ja) ホットスタンプ箔用カセット及び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
TWI245015B (en) Paper carrying mechanism
JP2001030466A (ja) 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カード発行装置とセルフサービスターミナル
CN1209888A (zh)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JP7414560B2 (ja) インクカセットおよびプリンタ
JP4038748B2 (ja) 熱転写型カラープリンタ装置
US7877042B2 (en) Heating roller with end covers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200817185A (en) Object loading apparatus having pressing cam to control inclination of object loading 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