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9888A -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9888A
CN1209888A CN97191927.5A CN97191927A CN1209888A CN 1209888 A CN1209888 A CN 1209888A CN 97191927 A CN97191927 A CN 97191927A CN 1209888 A CN1209888 A CN 1209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pressure
developing device
mentioned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19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五味正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colo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TECH Ltd filed Critical PRITECH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9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2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crocapsules; Preparing or processing such materials, e.g. by pressure; Devic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G03F7/0022Devices or apparatus
    • G03F7/0027Devic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pressure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边在Cycolor介质的表面移动一边加压显像的加压显像装置中,设有与台板对峙并能对记录用纸进行加压显像的第1旋转构件和把该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传递给滑架轴的第2旋转构件。使该加压显像装置沿着滑架轴移动时,第1和第2旋转构件分别在记录用纸和滑架轴上朝行进方向旋转,所以,不产生滑动摩擦,对于滑动轴也仅产生滚动摩擦地移动加压显像装置。因此,可以使移动用的马达小型化,能实现小型的、电力消耗少的记录装置。

Description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Cycolor介质(美国Cycolor公司生产的感光用纸)那样的在制造彩色印件过程中需要加压显像的记录用纸进行加压显像的装置及备有该装置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进行加压显像处理的彩色打印方法是公知的。该方法中,对涂敷在含有显色物质的微小囊体表面的感光性介质曝光,根据图像使囊体活性化或不活性化,对曝光后的介质加压,破坏活性化了的囊体而显像。图14所示的Cycolor介质1为其一例。Cycolor介质1是在聚酯等形成的薄膜2上涂敷无数个称之为サイリス(CYliths)3a~3c的微小囊体而形成的介质。在各サイリス3a~3c内,封入蓝绿色、深红色、黄色的显色物质中的一种和对特定波长具有感光度的称之为光激发剂的感应物质。封入各サイリス3a~3c的光激发剂被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例如被各サイリス的补色光照射时就会硬化。因此,可利用照射光的波长,使封入サイリス内的显色物质的显色反应不活性化。
Cycolor介质1,在对该3色的サイリス3a~3c照射了光后,施加高压力,破坏活性化状态的サイリス3a~3c,进行加压显像。通过采用该显像方法,サイリス3a~3c的显色物质和涂敷在其上面的称之为接受层4的、由透明聚酯等形成的受像层起化学反应,可将规定的彩色图像记录(印刷)在记录介质即Cycolor介质1上。例如,仅照射红光时,只有蓝绿色的サイリス3a被光激发剂硬化,施加了压力后,深红色、黄色的サイリス3b和3c被破坏,深红色和黄色的显色物质显色。结果,这些显色物质混合显出红色。同样,照射绿光时,蓝绿色和黄色的サイリス3a和3c破坏,显出绿色。照射蓝光时,蓝绿色和深红色的サイリス3a和3b破坏,显出蓝色。
这样,象Cycolor介质1这样的感光性介质,在曝光后必须加压显像,作为其加压显像装置,通常是采用上下配置的一对辊作为加压机构。把Cycolor介质(介质)1送入这些辊之间,全面地加压,进行加压显像。
为了用这样的辊对介质施加足够的压力,需要能经受住非常大显像压的强化辊、轴承、架子等构成部件。另外,为了对整个介质施加均一的压力,必须在至少一方的辊上实施鼓凸加工,形成鼓形。基于这些因素,使加压显像装置加大、加重,并提高造价。
另外,也曾考虑过用下述的加压显像装置代替已往的采用辊的加压显像装置,即,用小型球(显像球)在介质(印刷用纸或记录用纸)的表面一边沿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一边加压记录用纸进行加压显像。显像球与记录用纸的表面是点状接触,其接触面积非常小。因此,用小的力在单位面积的压力非常高,所以,与辊相比,可以使加压显像装置小型、轻量化。另外,采用显像球时,不需要鼓凸加工等特殊的加工,可减低加压显像装置和采用该加压显像装置的记录装置的造价。
图15表示记录装置(打印机)之一例,该记录装置采用了带有显像球的加压显像装置。该记录装置10备有曝光装置20、加压显像装置30、平板状支承板(支承板或台板)11和送纸机构60。曝光装置20对上述Cycolor介质1进行曝光而形成图像。加压显像装置30在被曝光装置20曝光了的介质1的表面沿着与送纸方向A直交的扫描方向移动,进行加压显像。支承板11配置在该加压显像装置30的上方侧。送纸机构60中,主辊61和辅助辊62挟住介质1,把由曝光装置20曝光后的介质1送到加压显像装置30。曝光装置20和加压显像装置30,搭载在滑架53上,该滑架53由马达6和定时皮带7等的驱动机构驱动,沿着设置于扫描方向的滑架轴51和52往复移动。曝光装置20一边沿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一边以点为单位对介质1曝光而形成图像。加压显像装置30对曝光后的介质1依次加压显像,可输出彩色打印的Cycolor介质。台板11和加压显像装置30的配置也可以上下倒置,另外,也可以把台板11和加压显像装置30沿水平方向配置。
曝光装置20可采用LED头21,该LED头21备有可对介质1照射红(R)、绿(G)、蓝(B)3色光的LED。借助于滑架53一边移动,一边对形成介质1各点的サイリス3a~3c照射适当的光。因此,根据从个人电脑等送来的图像数据,可以由曝光装置20对每个点使サイリス3a~3c不活性化,可将图像记录(曝光)在Cycolor介质1上。
加压显像装置30与曝光装置20一起移动,对送纸机构60送来的已曝光介质1进行加压显像。加压显像装置30备有盒体31和显像球39。盒体31是朝着介质1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显像球39的一部分从盒体31的靠介质1一侧突出。显像球39被盒体31内的弹簧37朝着台板11推压,由该显像球39和台板11挟入介质1,可对介质1加压显像。
如上所述,采用该显像球39的加压显像装置30,可以以视为点这样极小的(局部的)面积对介质1加压,并且,随着加压显像装置30的移动,其加压点连续地移动。因此,可以用细弹簧等简单的弹性体或弹性机构得到的较小力确保显像所需的充分的压力。这样,不需要大型的辊,可以使整个记录装置小型化和轻量化。另外,由于显像球39在介质1的表面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所以,可以不损伤介质1地进行加压。因此,采用该加压显像装置30,可以使记录装置10小型化和轻量化,并可以降低能输出质量良好彩色打印品的记录装置的造价。
为了使上述记录装置更加小型化和更降低造价,考虑着对上述的加压显像装置30作进一步的改进。例如,在图15所示的加压显像装置中,进行加压显像时的反力通过滑架53由滑架轴52承受,并且加压显像装置30沿着滑架52移动。因此,加压显像的反力使得滑架53与滑架轴52之间的工作摩擦力增大,为了使滑架53沿着滑架轴51和52灵活地往复移动,必须设置能抵抗摩擦阻力的具有充分大功率的驱动马达。驱动力大的驱动马达,其尺寸也大,为此需要能收容该马达的大空间。因此,为了确保收容该大功率驱动马达的空间,记录装置的小型化成为问题。
另外,大功率驱动马达消耗的电力也多。采用Cycolor介质1的记录装置中,曝光装置是非接触的,可以小型化。另外,不需要色带和调色剂等消耗品,可做成便于携带的尺寸。为了实现携带式记录装置,必须能够用电池等的电力长时期驱动,为此,必须尽量减小驱动马达消耗的电力。另外,大型马达的造价高,为了减低记录装置的造价,最好能使用功率小的马达。
这样,为了使记录装置小型化和低造价化,为了减少电力消耗,必须使驱动马达小型化。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更小的力驱动并且能得到足够压力的加压显像装置。即,本发明提供的加压显像装置,在扫描方向以轻的力移动,并且用足够的力对介质加压,能显像质量良好的彩色打印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将加压显像装置收容在小的空间内,可以使记录装置小型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减低滑架(包含加压显像装置)移动所需的马达动力,实现小型、低造价、减少电力消耗、便于携带的记录装置。
发明内容概要
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设有显像球等对记录用纸一边加压一边移动的第1旋转构件和沿着滑架轴等支承部件可旋转移动的第2旋转构件,把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通过第2旋转构件传递给支承部件。即,本发明的一边沿支承部件移动一边对记录用纸加压显像的加压显像装置中,设有第1旋转构件和第2旋转构件,第1旋转构件旋转移动地加压记录用纸,第2旋转构件相对于支承部件旋转移动并将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传递给支承部件。通过在加压显像装置中设置第2旋转构件,可以使第1旋转构件相对于支承部件不是以滑动摩擦、而是以第2旋转构件的滚动摩擦进行移动。因此,可以用小的力使加压显像装置沿着支承部件移动。
另外,由于与支承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小,可以用小的力使第1旋转构件沿着支承部件以一定的速度灵活移动。因此,可以减少第1旋转构件的移动速度的不均匀或施加在记录用纸上的压力的不均匀,能更加均匀地对记录用纸施加足够的压力。因此,可显现出质量良好的彩色印件。
可以用低功率的马达使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沿着滑架轴这样的支承部件移动,所以,能得到质量良好的图像。由于采用小型且低功率的马达构成性能良好的记录装置,所以,可以使记录装置小型化,减少电力消耗。即,在具有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对感光性记录用纸曝光的曝光装置、把被曝光装置曝光后的记录用纸送到加压显像装置的送纸装置、使加压显像装置沿着与送纸装置的送纸方向几乎直交的扫描方向延伸的支承部件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的记录装置中,可以减低驱动装置的功率,实现大幅度的小型化。因此,可提供小型的、电力消耗少的、便于携带的记录装置。另外,由于电力消耗少,所以,能使包括有收容电池等的电源部记录装置更加小型化。
本发明加压显像装置中的第1旋转构件,是以极小面积与记录用纸连续接触的形状,例如,可采用球形、宽度窄的辊、盘形等形状的部件。另外,为了以更狭窄面积与记录用纸连续接触而容易得到高压力,也可以采用表面设有环状突起的旋转构件。通过减小与记录介质接触的面积,可提供更加小型且显像能力优良的加压显像装置。另外,在第1旋转构件在纸支承部件(该纸支承部件相对于第1旋转构件从记录用纸的反面支承记录用纸)上移动的区域内,设置沿着第1旋转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突起,可以减小第1旋转构件加压的面积。这样,可提供小型且显像能力高的加压显像装置。
第2旋转构件配置在第1旋转构件与支承部件之间,一边与第1旋转构件及支承部件接触一边旋转移动。该加压显像装置,当移动加压显像装置时,第1旋转构件一边加压记录用纸一边朝行进方向旋转移动,随之第2旋转构件一边与支承部件接触一边朝同样行进方向旋转移动。由于第1旋转构件不直接与第2旋转构件滚动接触,所以,在加压显像装置移动时没有产生滑动摩擦的部分,可以用非常小的力使加压显像装置移动。因此,可更加减低驱动加压显像装置所需的驱动马达的功率。
该加压显像装置中,虽然第1旋转构件相对于支承部件的旋转方向与行进方向相反,但相对于支承部件朝行进方向旋转的第2旋转构件从支承部件直接支承着第1旋转构件。因此,可简单地确保压力,并且,不需要象弹簧那样的把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传递给支承部件的中间部件。因此,可省去用于收容弹簧的空间,可以使加压显像装置更加小型化。
考虑到加压显像装置或记录装置的组装公差、旋转构件等的磨耗等因素,为了能长期地用稳定的压力对记录用纸加压,最好采用弹簧等弹性部件,以确保或补偿规定的显像压力。另外,由于记录用纸有一定的厚度,在使加压显像装置横穿记录用纸地从端部移动到端部时,加压显像装置与纸支承装置(该纸支承装置相对于第1旋转构件从记录用纸的反面支承记录用纸)之间的间隙,根据记录用纸的有无而变动。因此,需要第1旋转构件与纸支承部件之间的间隙即使有些变动也能以预定的压力加压。为此,对于上述那样的第1和第2旋转构件直接接触的加压显像装置,最好做成备有加压支承装置的加压显像机构,该加压支承装置弹性地支承纸支承部件使其对第1旋转构件加压。
但是,弹性地支承纸支承部件时,加压显像装置通过记录用纸的边缘时,有时纸支承部件上会产生微小的振动。这样,由于对记录用纸的压力变动,所以,在记录用纸的边缘部分图像中可能会产生色斑。为了抑制该色斑的产生,最好设置把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弹性地传递给第2旋转构件的传递装置。这样,由于能在质量小的旋转构件一侧吸收记录用纸边缘部分的台阶,所以,能抑制压力变动,可将显色良好的彩色图像一直形成(显像)到边缘。另外,由于用质量小的第1旋转构件吸收边缘的台阶,所以,有着可减低用于移动加压显像装置所需的动力优点。
为了把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弹性地传递给第2旋转构件,考虑用弹簧等弹性部件连接第1和第2旋转构件。但是,如果将弹性部件直线地配置在第1和第2旋转构件之间,则会加长第1和第2部件之间的距离,这样,就难以缩小加压显像装置的尺寸。因此,为了使收容加压显像装置的记录装置减薄、紧凑,最好将第2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相对于第1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偏置,使旋转中心以变位状态配置。另外,为了将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传递给第2旋转构件,例如,可以采用传递装置,该传递装置中设置分别支承第1和第2旋转构件的臂,用弹性部件将这些臂连接起来。
另外,设置2个第2旋转构件,使1个第1旋转构件常时地与它们一边接触一边旋转移动地将第1和第2旋转构件组装起来也是很有效的。这样,由于第1和第2旋转构件的中心呈变位地配置,所以,与上述同样地,可实现能够配置在狭窄空间内的加压显像装置。当然,也可以设置若干个第1旋转构件,或者将第1和第2旋转构件两者都设置成若干个。另外,还可以设置朝着缩窄若干个第1或第2旋转构件之间间隔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保持装置,通过设置该保持装置,可以用平滑的移动吸收记录用纸边缘的台阶。
另外,在第1旋转构件与记录用纸之间,沿着第1旋转构件的移动方向,设置沿记录用纸断面形状可变形为平滑形状的导引部件也是有效的。第1旋转构件在通过记录用纸的边缘时,因为在平滑形状的导引部件上动作,所以,纸支承部件或加压显像装置的振动减小,可防止色斑的产生。导引部件虽然可用金属线或细的金属制带状部件等做成,但是,通过这样的导引部件施加压力时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必须增加第1旋转构件的压力。因此,导引部件最好采用沿第1旋转构件移动方向分割的多个小片连接而成的导引部件,用第1旋转构件对每个小片加压,可避免压力分散。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模式地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加压显像装置和加压显像机构的记录装置概略构造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记录装置的滑架概略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用垂直于扫描方向(移动方向)的断面表示图1所示加压显像机构的概略构造的图。
图4是从上方看图1所示加压显像装置的图。
图5是用沿扫描方向(移动方向)的断面表示图1所示加压显像装置概略构造的图。
图6是用垂直于扫描方向(移动方向)的断面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另一例的图。
图7是说明采用了图5所示加压显像装置的加压显像机构的边缘部分动作的图。
图8是模式地表示防止在记录用纸的边缘部分产生显像加压变动的一例的图。
图9是模式地表示可抑制记录用纸边缘部分的加压变动的加压显像机构之一例的图。
图10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之另一例的图。
图11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之另一例的图。
图12是模式地表示采用了导引部件的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之一例的图。
图13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之另一例的图。
图14是模式地表示Cycolor介质的说明图。
图15是模式地表示记录装置概略构造的图,该记录装置备有采用显像球的加压显像机构。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图1表示安装着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90的记录装置的概略构造。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0,与图15中所说明的记录装置同样地是Cycolor介质1的记录装置,曝光装置20和加压显像装置70载置在同一个滑架53上,可沿与送纸机构60的送纸方向A垂直的扫描方向移动。曝光装置20借助于滑架53沿扫描方向移动,对记录用纸即Cycolor介质(介质)1曝光。曝光后的介质1,被朝着加压显像机构90运送,该加压显像机构90备有台板11和在其表面沿扫描方向运动的加压显像装置70,加压显像装置70在介质1的表面一边加压一边往复移动,被曝光的彩色图像被显像。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图15中的记录装置相同的部分,注以相同标号,其详细说明从略。
本实施例记录装置10中采用的加压显像装置70,备有上下配置着的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这些旋转构件71、72收容在盒体79内,与曝光装置20一起搭载在滑架53上,可沿扫描方向移动。第1旋转构件71与纸支承部件即板状的台板11一边接触一边移动,将介质1挟入台板11与第1旋转构件71之间,进行加压显像。第2旋转构件72在支承部件即滑架轴52与第1旋转构件71之间,一边与第1旋转构件71和滑架轴52接触一边旋转移动,将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传递给滑架轴52。
该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可以将一边加压记录用纸1一边移动的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由在滑架轴52上旋转移动的第2旋转构件直接承受。因此,第1加压部件71进行加压显像时,不是通过滑动摩擦、而是借助第2旋转构件72的滚动摩擦,使加压显像装置70沿着滑架轴52移动。由于从第1旋转构件71对台板11作用的压力的反力由旋转移动的第2旋转构件72传递给移动架轴52,所以,摩擦阻力非常小。因此,能确保显像所需的加压力,并且使滑架53在扫描方向移动的动力与图15所示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中采用滑动摩擦的加压显像机构)相比是非常小的。因此,可以降低沿扫描方向驱动滑架53的驱动马达6的功率,使马达小型化,从而可减小记录装置10的马达设置空间。另外,由于使马达低功率化,可以使马达及其电源装置费用降低。因此,使记录装置10小型化、轻量化和减低造价。由于可用输出功率小的驱动马达驱动滑架53,所以,可大幅度降低电力消耗,可用电池驱动记录装置。这样,可实现便于携带的、小型的、电力消耗少的记录装置。
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第2旋转构件72相对于滑架53一边沿行进方向旋转一边传递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因此,不必先用弹簧等接受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再传递到滑架轴52上。这样,可以省略得到弹簧等加压力用的中间部件的设置空间,所以,可以使加压显像装置70更加紧凑。这样,可以将整个记录装置的记录机构50做得更薄,使记录装置10小型化,减低造价。
下面,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的加压显像装置70。图2用斜视图表示加压显像装置70的概略构造和曝光装置20。本实施例记录装置的记录机构50,备有沿扫描方向B约并行延伸的2根滑架轴51和52,滑架53支承在该滑架轴51和52上,可沿扫描方向B往复移动。加压显像装置70和曝光装置20搭载在该滑架53上。曝光装置20备有曝光头21,该曝光头21配置着红(R)、绿(G)、蓝(B)各色的LED22。该曝光头21借助于滑架53沿扫描方向B移动。曝光头21借助于柔性电缆线23与图未示的控制基板连接,根据个人电脑等供给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用纸的每个点上以规定强度使各色LED22亮灯,照射介质1的サイリ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由于曝光头21在扫描方向B一边移动一边使构成各点的サイリス曝光,所以,与把LED沿扫描方向排成阵列状的记录装置相比,可大幅度减少LED的数目,另外,也不需要控制LED固体差的机构,所以,能以低价格印刷高质量的图像。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备有约长方形筒状的盒体79,盒体79支承于从滑架53的一方延伸出的臂53a上,与曝光头21一起动作。本实施例中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2组第1旋转构件71和第2旋转构件72沿扫描方向B并排配置在盒体79内。当然,也可以仅由1组的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对Cycolor介质1进行加压显像。但是,由于盒体79内部的晃动或行走中的微小错位等公差,有可能产生局部不能加压或加压力不足的区域。考虑到上述问题,最好将若干个第1旋转构件71和第2旋转构件72组合,进行加压显像。
图3是用与移动方向即扫描方向B直交的断面表示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的概略构造,该加压显像机构90备有加压显像装置70和台板11。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在盒体79内部上下地配置着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第1旋转构件71备有本体73和加压环74。本体73大致呈球状,可一边与盒体79的内壁面接触一边自由旋转。加压环74呈环状地沿上下方向突出于本体73的外周面。加压环74的前端75渐渐变细,第1旋转构件71旋转时,与记录用纸1以大致为点状的极小面积接触,通过第1旋转构件71的移动,以连续的细线状对介质1加压显像。因此,用台板11和加压环74将介质1挟入,通过极小(局部地)地施加高压力,可用小的力生成显色良好的、质量好的彩色图像。
本实施例的第2旋转构件72备有本体76和沟槽77。本体76是球状,可以与盒体79的内壁一边接触一边自由旋转。沟槽77沿上下方向延设在该本体76的外周面。把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上下地配置在盒体79内部后,第1旋转构件71的加压环74嵌入第2旋转构件72的沟槽77内。当第1旋转构件71朝一个方向旋转时,第2旋转构件72朝相反的方向旋转,在滑架轴52上移动。
图4表示从上方看本实施例加压显像装置70的样子。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收容着2组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用从盒体79内壁突出到内部的角78保持各球状本体73和76,使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能在规定位置旋转,并且第1旋转构件彼此之间或第2旋转构件彼此之间不干扰。
图5中,用沿着加压显像装置70的扫描方向B的断面表示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的构造。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当滑架53朝图中右方向B1移动时,第1旋转构件71一边朝反时针方向旋转一边移动。结果,记录用纸1被挟在加压环74的前端75与台板11之间,局部地被非常强的力加压。这样,活性状态的サイリス被压坏,进行显色加压显像过程。另一方面,第2旋转构件72一边朝与第1旋转构件71相反的时针方向旋转,一边在支承部件即滑架轴52上朝右方向B1移动。因此,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都一边朝着加压显像装置70的移动方向旋转,一边在记录用纸和滑架轴52的面上移动。加压环74加压记录用纸1的反力通过第2旋转构件72直接传给滑架轴52,由于第2旋转构件72在滑架轴52的面上朝移动方向B1滚动,所以在与第2旋转构件72之间不产生滑动摩擦,成为加压显像装置70移动时阻力的是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的滚动摩擦。因此,即使加压环74对印刷用纸1作用大的压力,也能用小的动力使加压显像装置70沿扫描方向B移动。加压显像装置72朝图中左方向B2移动时也同样,第1旋转构件71一边朝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进行加压显像。第2旋转构件72一边朝反时针方向旋转一边把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传递给滑架轴52。这样,可以用小的动力使搭载着本实施例加压显像装置70的滑架53移动,所以,可采用功率小、轻的、小型且低价的马达作为驱动用马达。
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把负荷传递给滑架轴52的第2旋转构件72朝行进方向旋转。因此,不必用弹簧等中间部件先承受相对于滑架轴52朝相反方向旋转的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负荷),再滑动地传递到滑架轴52上。因此,不会因某种条件导致摩擦系数变化而使加压显像装置70的速度不稳定,也不会随之出现作用在记录用纸1上的压力变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可以对记录用纸1稳定地作用强的压力。因此,可以显现出均匀的、色斑少的彩色图像。另外,由于可省掉支承第1旋转构件71的弹簧和支承弹簧用的部件,所以,能使加压显像装置70结构紧凑,实现小型化。
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由于不与滑架52产生滑动摩擦,没有滑动磨损部分。因此,可延长寿命,发挥稳定的加压力。采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可以提高显像能力,实现得到美丽的彩色印件,提供寿命长、可靠性高、小型化且低造价的记录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是把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上下配置,但并不限定于该配置,也可以从印刷用纸1朝着滑架52依次地配置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例如,滑架52相对于印刷用纸1配置在上方时,可以将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的配置反转,从下方起配置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另外,本实施例中,是用一个第2旋转构件72支承一个第1旋转构件71,但也可以用若干个第2旋转构件72支承一个第1旋转构件71。反之,也可以用一个第2旋转构件72支承若干个第1旋转构件71。〔第2实施例〕
上述加压显像机构90中,是以备有本体为球状的第1和第2旋转构件71、72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为例进行说明的,但该第1和第2旋转构件不限于球形,只要具有能双方接触着或啮合着旋转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辊状或盘状的第1及第2旋转构件,或采用以齿轮啮合着的第1及第2旋转构件。图6即为其一例。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中采用的加压显像装置80,在盒体89的内部,上下配置着2个辊状的第1旋转构件81和第2旋转构件82。该第1及第2旋转构件81、82备有轴83、87和辊部84、88,辊部84、88借助该轴83、87配置着,可相对于盒体89旋转。
第1旋转构件81的辊部84,在两侧形成向圆周方向突出的台肩部85,被该台肩部85挟住的中央部分是从台肩部85凹入的沟槽部86。两侧的台肩部85与台板11对峙,具有挟住印刷用纸1加压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中所用的支承板即台板11侧,设有沿加压显像装置8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2排突起12。由这些突起12和台肩部85挟入印刷用纸1,可以用点状的极小面积进行加压,对印刷用纸1局部地施加高负荷。因此,可以采用小型的辊81,以显像所需要的足够压力对印刷用纸1加压,切实地进行加压显像,从而可得到美丽的彩色印刷。另一方面,沟槽部86与第2旋转构件82的辊部88啮合(接触),使第2旋转构件82朝相反方向旋转的同时,通过第2旋转构件82将负荷传递给支承部件即滑架轴55。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80中,第1旋转构件81和第2旋转构件82也分别相对于台板11和滑架轴55沿加压显像装置80的行进方向旋转。因此,可大幅度地减小使加压显像装置80移动的动力,可以用小的马达驱动加压显像装置80。另外,本实施例的显像装置80中,上下2个旋转构件81、82也是重叠地简单构成,可提供小型、低价、故障及产品缺陷少的可靠性高的加压显像装置。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80,在滑架轴55的表面一边滚动一边移动,所以,不必采用圆柱形的滑架轴,如图6所示地,也可采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多边柱状的滑架轴55。另外,在滑架轴55的表面设置供第2旋转构件82滚动的沟槽56,具有使加压显像装置80的移动方向精确定位的功能。〔第3实施例〕
Cycolor介质1,通常沿着其四个边缘的区域形成一定宽度白框地曝光。因此,介质的边缘部分的显像几乎不必考虑。与此相反,正在考虑把介质的整个面积即包括沿着介质边缘的区域作为记录装置可曝光的区域向用户开放,从介质的角部到角部都有效地利用,并且能得到更大的彩色像片。因此,加压显像装置中,沿着介质的边缘区域也希望得到均匀压力的加压显像。
如图7所示,台板11被螺旋弹簧14等具有弹性力的构件朝第1旋转构件71推压,具有厚度的介质1插入台板11表面时,能以适当的压力对介质1加压。另外,通过弹性地加压支承该台板11,即使介质1的厚度不均匀,也能以适度的压力显像,即使第1旋转构件71等在组装上有公差,或者即使第1旋转构件71等有一些磨耗,也能得到不妨碍显像的压力。
如图7所示,当加压显像装置70从介质1通过边缘1a时,台板11被螺旋弹簧14推压,补偿介质1的无厚度部分,保持着与第1旋转构件71接触的状态。反之,当加压显像装置70从边缘1a乘上到介质1上时,螺旋弹簧14被压缩,补偿介质1的厚度,可以以适当的压力对介质1进行加压显像。加压显像装置70通过边缘1a乘上到介质1上时,螺旋弹簧14压缩,这时,在台板11上有时会产生微小的振动。沿着边缘1a的区域形成白框的介质,由于不必对沿着该边缘1a的区域加压显像,所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向用户开放到边缘1a附近的介质,在边缘1a的附近,当台板11振动时,由于压力变动而产生色斑,显现出的彩色图像上有时会出现沿着边缘1a的条形的颜色的浓淡。
如图8所示,把与介质1约相同厚度的导板15沿着边缘1a配置在台板11的表面,可基本消除第1旋转构件71通过介质1的边缘1a时的台板11的振动影响。因此,在边缘1a的附近,也可以用均匀的压力进行加压显像,能防止色斑的产生。但是,该方式中,必须高精度地送入介质1,以使导板15与边缘1a之间没有供第1旋转构件71落入的间隙。但是,在送入介质1时,一旦产生微小的角度偏差,则会引起介质1的边缘1a与导板15重叠,或者,边缘1a与导板15之间产生旋转构件71能落入的间隙。因此,图8所示的方法,难以抑制色斑的产生。
图9为模式地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90的另一例。在下述的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中,各实施例的相同部分注以相同标号,其详细说明从略。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在加压介质1的第1旋转构件71与在支承部件即滑架轴52上旋转移动的第2旋转构件72之间,配置着螺旋弹簧91,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由该弹性弹簧91弹性地传递到第2旋转构件72。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当第1旋转构件71乘上到介质1的边缘1a上时,螺旋弹簧91压缩,可对介质1施加适当的压力,进行显像。当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乘上到介质1的边缘1a上时,螺旋弹簧91压缩,所以,虽然第1旋转构件71振动,但沿着边缘1a的区域不产生色斑,可得到无浓淡条纹的清晰彩色图像。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被弹性地支承着的是第1旋转构件71,与台板11不同,第1旋转构件71的质量非常轻,所以,振动很快衰减,压到边缘1a上时的振动不影响加压显像。
这样,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通过将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弹性地连接,在加压显像装置70侧吸收介质1的纸厚,即使有组装公差或磨耗,也能以适当的压力对介质1进行加压显像。因此,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中,不必从第1旋转构件71相反侧弹性地支承台板11(推压记录用纸1的纸支承件),就可以固定。因此,可防止台板11的振动。结果,可防止在介质1的边缘1a附近产生色斑,可以曝光到沿着边缘1a的区域。因此,在Cycolor介质1上可以没有白框,可提供用户能自由地从角部利用到角部的介质1、其记录装置和印刷方法。因此,用户可得到在大面积内有图像的彩色印件。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也与上述加压显像装置同样地,由在滑架轴52上沿行进方向旋转的第2旋转构件72支承第1旋转构件71的负荷。因此,驱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的动力可以非常小。这样,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可实现小型、轻量、电力消耗少、便于携带的记录装置,并且,可提供使用Cycolor介质1、并得到无白框彩色印件的记录装置。
图10表示本发明另一例加压显像机构90。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将第2旋转构件72的旋转中心72o相对于第1旋转构件71的旋转中心71o错开配置。用长度不同的第1臂92和第2臂93分别支承各旋转构件71、72,将这些臂92、93用螺旋弹簧91弹性连接。
图9所示的加压显像装置中,由于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与螺旋弹簧91呈直线配置,所以,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的距离变长。因此,加压显像装置70与往复运动的滑架轴52及台板11的间隔变宽,收容它们的记录装置中需要大的空间。而图10所示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由于采用第2旋转构件72的旋转中心72o相对于第1旋转构件71的旋转中心71o变位了的配置,所以,滑架轴52与台板11的间隔比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相对于台板11沿垂直方向直线配置时狭窄。因此,可将加压显像机构90组装入狭窄的空间内,能提供适合于实现整体薄的记录装置10的加压显像机构90。另外,由于用臂91、93和弹性体即螺旋弹簧91将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弹性连接,所以,与图9所示加压显像装置同样地,在边缘1a可不产生色斑。
图10所示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是将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分开配置的,但也可以将它们接触地配置。另外,也可以用板簧、橡胶或其它材料的弹性构件代替螺旋弹簧91,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其它部件代替螺旋弹簧得到弹性。
图11表示本发明另一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备有2个第2旋转构件72a、72b。使与该两个第2旋转构件72a、72b相接触地配置着第1旋转构件71。各第2旋转构件72a、72b由螺旋弹簧91a、91b弹性地支承着,被朝着缩窄间隔的方向推。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第2旋转构件72a、72b的旋转中心相对于第1旋转构件71的旋转中心也是错开配置,所以,可以缩窄台板11与滑架轴52的间隔。另外,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中,通过第1旋转构件71扩大第2旋转构件72a、72b的间隔,可吸收介质1的厚度。由于2个旋转构件72a、72b被不扩大距离地弹性支承着,所以,可用适度的压力将第1旋转构件71推压在介质1上。
因此,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70,也可以平滑地乘越过介质1的边缘1a的台阶,不产生色斑地对介质1进行加压显像。另外,2个第2旋转构件72a、72b沿着滑架轴52朝行进方向旋转,所以,与上述实施例的加压显像装置同样地可用小的力使加压显像装置70移动。
另外,本实施例中,设置了2个第2旋转构件72,但也可以设置2个第1旋转构件71。这时,最好将第1旋转构件彼此的间隔不被扩大地弹性支承第1旋转构件。另外,也可以采用3个以上的第1或第2旋转构件71、72构成加压显像装置。
图12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90的另一例。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备有加压显像装置70,该加压显像装置70将第1旋转构件71和第2旋转构件72直接接触地收容在盒体79内,沿着滑架轴52在台板11的表面往复移动。沿着第1旋转构件71移动的路径,设置金属线作为导引部件95,第1旋转构件71通过该导引部件95对记录用纸1加压。导引部件95可采用细金属线或塑料制等的可变形细线或薄带状板等。
该可变形导引部件95,当有记录用纸1时,与其断面相应地进行变形。在边缘1a的附近,导引部件95从沿着台板11的形状渐渐变形为沿着记录用纸1的形状,所以,可得到相对于记录用纸1的台阶状边缘1a比较平滑的形状。因此,当第1旋转构件71通过该导引部件95的上面、从台板11乘上到记录用纸1上时,弹性地支承台板11的螺旋弹簧14渐渐地变位。这样,在加压显像装置70乘上到记录用纸1上时,即使台板11振动,其振幅也非常小。因此,可抑制对沿边缘1a的区域进行加压显像时的压力变动,可得到在沿边缘1a区域中无色斑的彩色图像。
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中,由于采用备有第1及第2旋转构件71、72的加压显像装置70,可以用小的动力驱动加压显像装置70。因此,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也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可以采用小型的马达,实现小型的、电力消耗少的记录装置。
图13表示本发明加压显像机构90的另一例。本实施例的加压显像机构90中,导引加压显像装置70的第1旋转构件71在记录用纸1上滑动的导引部件95,是用极细线等将分割成多个的小片96连接而成。图12所示的加压显像机构中,将线等的连续部件作为导引部件使用,可抑制第1旋转构件71通过边缘1a时的压力变动。但是,由于第1旋转构件71通过导引部件对记录用纸1加压,所以,导引部件与记录用纸1的接触面积比第1旋转构件71直接加压记录用纸1的面积大。因此,可能会因压力不足而显色不良。或者,为了显像而将足够的压力施加在记录用纸1上时,必须用更大的力将台板11推压在加压显像装置70上,所以,在驱动加压显像装置70时的滚动摩擦产生的阻力增加。
在图13所示的加压显像机构90中,用小片96的集合体作为导引部件95,这些小片96相互间以能稍微变位的程度地连接着。在第1旋转构件71加压时,可将与记录用纸1的接触面积限定为小片96的面积。采用本实施例的导引部件95,可抑制因接触面积的增加导致压力不足,防止显色不良,或者,防止通过加压台板11使移动加压显像装置70的动力增加。
如以上实施例所述,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和加压显像机构,备有第1旋转构件和第2旋转构件。第1旋转构件用于对Cycolor介质那样的需要加压显像的记录用纸加压。第2旋转构件将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传递给滑架轴等的支承部件、并且朝着与第1旋转构件相反方向旋转。该第1和第2旋转构件,分别相对于记录用纸和支承部件朝着与加压显像装置的行进方向对应的方向旋转,第1旋转构件一边旋转一边对记录用纸施加适度的压力,第2旋转构件一边旋转一边将其负荷传递给支承部件。如上所述,这些第1和第2旋转构件不限于球形部件,只要是可旋转的部件都可以,例如可以采用盘、辊等形状的部件。这样,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和机构,可以消除对记录用纸和支承部件两者滑动移动的部分。因此,可极为圆滑地相对于记录用纸移动,不产生损伤、起皱等不损伤印刷用纸地进行加压显像。另外,由于对于支承部件只产生滚动摩擦,所以磨耗少,并且能用非常小的动力使加压显像装置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驱动加压显像装置的马达可以采用小型、低功率的马达,采用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可以实现小型、电力消耗少的记录装置。
另外,搭载着本发明加压显像装置的记录装置中,可将加压显像装置和曝光装置搭载在滑架上并能够移动,从而可以实现用单一的马达进行滑架移动和送纸的全部动作。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可以用低动力使滑架动作,而该滑架动作是马达控制动作中最需要大功率、消耗电力最大的。因此,记录装置的唯一马达或主马达可采用小型、低功率的马达。这样,采用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可以使记录装置小型化和节省电力。另外,也能降低制造成本。由于能大幅度减低电力消耗,所以能实现用电池等的电源长时间工作的记录装置,提供便于携带的小型记录装置。
本发明中,能将加压显像机构收容在薄而狭窄的空间内,所以可使记录装置更加小型化、薄形化。另外,Cycolor介质的彩色印刷不需要墨水等消耗品,把采用本发明加压显像装置的Cycolor介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可以小型化,任何时候都能轻松地得到彩色印件。
工业利用性
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和机构,适用于对记录介质进行彩色印刷的记录装置,上述记录介质是对Cycolor介质等进行加压显像的记录介质。采用本发明的加压显像装置,可提供小型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的、适合于个人使用的记录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加压显像装置,它是一边沿着支承部件移动一边对记录用纸进行加压显像,其特征在于,备有第1旋转构件和第2旋转构件,第1旋转构件旋转移动地对记录用纸加压,第2旋转构件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旋转移动,把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传递给支承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旋转构件一边加压记录用纸一边旋转移动,上述第2旋转构件在上述第1旋转构件与支承部件之间,一边与第1旋转构件及支承部件接触一边旋转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将上述第1旋转构件的负荷弹性地传递给上述第2旋转构件的传递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相对于上述第1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以变位状态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若干个上述的第1或第2旋转构件,上述第1或第2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一边与若干个上述第2或第1旋转构件接触一边旋转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朝着使上述若干个第1或第2旋转构件彼此之间的间隔缩窄的方向施加弹性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件是沿记录用纸的扫描方向延伸的滑架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旋转构件具有以连续狭窄的面积与记录用纸接触的形状。
9.一种加压显像机构,其特征在于,备有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压显像装置和相对于上述第1旋转构件从记录用纸的反面支承记录用纸的纸支承部件,在上述第1旋转构件在该纸支承部件上移动的区域内,设有沿移动方向延伸的突起。
10.一种加压显像机构,其特征在于,备有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压显像装置、相对于上述第1旋转构件从记录用纸的反面支承记录用纸的纸支承部件和加压支承装置,该加压支承装置弹性地支承纸支承部件,使其对第1旋转构件加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压显像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旋转构件与记录用纸之间,沿着上述第1旋转构件的移动方向,设有沿该记录用纸的断面形状可变形为大致平滑形状的导引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压显像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件是沿上述第1旋转构件的移动方向将多个分割的小片连接而成的。
13.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压显像装置、
对感光性记录用纸曝光的曝光装置、
把被曝光装置曝光后的记录用纸送到上述加压显像装置的送纸装置、
使加压显像装置沿着与送纸装置的送纸方向直交的扫描方向延伸的上述支承部件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使曝光装置与上述加压显像装置一起沿着上述支承部件往复移动。
CN97191927.5A 1996-11-29 1997-11-27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Pending CN12098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9561/96 1996-11-29
JP31956196 1996-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9888A true CN1209888A (zh) 1999-03-03

Family

ID=18111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1927.5A Pending CN1209888A (zh) 1996-11-29 1997-11-27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15110A (zh)
EP (1) EP0884643A4 (zh)
KR (1) KR19990082050A (zh)
CN (1) CN1209888A (zh)
EA (1) EA000427B1 (zh)
WO (1) WO1998024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4436A (ja) * 2000-10-04 2002-04-16 Cycolor System Co Ltd プリンタ
US6989068B2 (en) * 2004-04-23 2006-01-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Roller chain for applying pressure
US20060092400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ing system for use with microencapsulated media
US7814430B2 (en) * 2005-12-21 2010-10-12 Xerox Corporation Uldesign: WYSIWYG finishing
US7975224B2 (en) * 2005-12-21 2011-07-05 Xerox Corporation WYSIWYG multifunction device finishing op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9209A (en) * 1981-11-12 1983-08-16 The Mead Corporation Transfer imaging system
US4648699A (en) * 1985-10-31 1987-03-10 The Mead Corporation Point contact development of imaging sheets employing photosensitive microcapsules
JPS6370254A (ja) * 1986-09-11 1988-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加圧画像形成装置
EP0354691A3 (en) * 1988-08-09 1991-05-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creating apparatus
US5140378A (en) * 1989-04-24 1992-08-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ressure development unit
JPH03142461A (ja) * 1989-10-30 1991-06-18 Brother Ind Ltd 圧力現像装置
US5077574A (en) * 1989-12-28 1991-12-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3240058A (ja) * 1990-02-19 1991-10-25 Seiko Aikonikusu Kk 感光転写型画像形成装置の圧力現像器
JPH04336857A (ja) * 1991-05-14 1992-11-25 Toshib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US5550627A (en) * 1995-04-06 1996-08-27 Cycolor Imaging, Inc. Exposure and pressure applicator device for printing an image
JPH10123724A (ja) * 1996-10-24 1998-05-1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059284A (en) * 1997-01-21 2000-05-09 Xerox Corporation Process, lateral and skew sheet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15110A (en) 2000-09-05
EP0884643A4 (en) 1999-03-03
EA199800670A1 (ru) 1999-02-25
KR19990082050A (ko) 1999-11-15
EP0884643A1 (en) 1998-12-16
EA000427B1 (ru) 1999-06-24
WO1998024001A1 (fr) 1998-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095C (zh) 打印机感光带控制装置
CN1122202C (zh) 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20118C (zh) 图像读取设备
EP0806297B1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N1915776A (zh) 具有供纸盒自动安装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645894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使用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09888A (zh) 加压显像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85326A (zh) 成像设备及其能与该设备主体分离的成像加工盒
US4837589A (en) Non-contact led-array image printer
CN1320848A (zh) 图象记录装置及全息记录媒体胶片盒
CN1288514C (zh) 显影装置
JPH1039589A (ja) 加圧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印刷装置
CN101450554B (zh) 打印装置
US4782348A (en) Device for high resolution recording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mages
CN2697692Y (zh) 一种激光打印机
US6266135B1 (en) Printer using printing sheet to which photosensitive microcapsule is applied and printing system using printer
CN1362927A (zh) 烫印装置、卡片发行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及烫印箔用带盒
JPH05341635A (ja) プリンタの現像装置
US20020144616A1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exposing photo-sensitive printing plates
JPH0644708Y2 (ja) 磁気カードの印刷装置
CN118175236A (zh) 一种图像处理系统
JPH0374867B2 (zh)
JPH03126573A (ja)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JPS61192580A (ja) 記録装置
JPH01226364A (ja) 印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E PRITECH LTD TO: CYCOLOR SYSTE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Cycolor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Pritech,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83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