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6820A - 2,6-二甲苯酚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2,6-二甲苯酚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6820A
CN1346820A CN01140625A CN01140625A CN1346820A CN 1346820 A CN1346820 A CN 1346820A CN 01140625 A CN01140625 A CN 01140625A CN 01140625 A CN01140625 A CN 01140625A CN 1346820 A CN1346820 A CN 1346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xy compound
aromatic hydroxy
ortho
alkyl alcohol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0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39347C (zh
Inventor
太田等
阿贺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346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6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93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93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1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37/1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condensation involving hydroxy groups of phenols or alcohols or the ether or mineral ester group derived therefr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高产率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发生气相催化反应制备在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方法。所述芳族羟基化合物是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混合物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是0.6摩尔或更少。

Description

2,6-二甲苯酚的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和有利的制备在邻位烷基化了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下文中记为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方法。
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例如邻位烷基化的酚)可用作塑料材料,关于它们的制备方法已有许多已知的技术。
已知包含铁、钒、锰、镁等作为主要组分的催化剂可用于制备这些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例如,已提出一种利用氧化镁作为催化剂的方法(USP 3,446,856),但是因为许多副产物的产生使这种方法有难于烷基化邻位的缺点,也就是说,邻位选择性是低的,从而使目标产物的产率较低。
作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已提出(JP-B-47-37943)使用含有氧化钒和氧化铁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并能使反应在相对低的温度(300-400℃)下进行。这种催化剂也具有相对高的邻位选择性。然而,对于切实可行的工业化方法来说这种催化剂仍然不能提供足够的邻位选择性。
而且,上面所述的两种方法都有缺点,即反应中所用的烷基醇(如甲醇)在反应过程中趋于分解,产生大量的如CO2、CO、CH4和H2的气体。这使可用于与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反应的烷基醇的量减少。
USP 4,097,411公开了回收没参加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制备反应的、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和再循环利用回收的化合物用作原料。然而,这个申请没有提到从回收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中除去低沸点杂质。
发明概述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高选择性地烷基化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以高产率制备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同时还增加与芳族羟基化合物邻位反应的烷基醇的量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适合于一种制备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方法,它是通过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所述的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存在下,且混合物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为0.6摩尔或更少时,使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发生气相催化反应。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1和2中的参考数字表示如下:1、2、4、6、7、8、9、12、13、14、16、17、18、19:管线;3:反应器;5:初步蒸馏塔;10:第一蒸馏塔;11:侧馏分;15:第二蒸馏塔。
发明详述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原料)
在根据本发明的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制备中,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用作材料。
本发明所用的“芳族羟基化合物”是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其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是0.6摩尔或更少。将邻甲酚的量限制在如上范围内,能使反应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最小并抑制烷基醇分解。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制备中,因为可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所以能通过烷基醇增强邻位选择性并使只在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部分与所供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比率增加。而且,因为烷基醇更不易于分解,所以能使与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反应的烷基醇与所供应的烷基醇的比率增加。而且,在本发明中,混合物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优选为0.25至0.5摩尔,更优选0.3至0.4摩尔。
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使用新鲜苯酚和邻甲酚或再循环的苯酚和邻甲酚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用的烷基醇优选为分子中有1至24个碳原子的烷基醇。在这些烷基醇中,更优选甲醇、乙醇和丙醇,特别优选甲醇。与上面的苯酚和邻甲酚类似,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使用新鲜烷基醇或再循环的的烷基醇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通过气相催化反应将芳族羟基化合物邻位烷基化的方法中,进料中芳族羟基化合物与烷基醇的摩尔比优选为1∶1-20,更优选1∶2-8。
在本发明的气相催化反应中,作为需要可引入蒸汽或惰性气体。
气相催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优选在250-500℃的范围内,更优选280至400℃。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但如果需要,也可在减压或加压下进行。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优选0.5至50秒,更优选1至20秒。(催化剂)
本发明所用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优选为含有至少一种具有选自于铁、钒、锰、镁、铟中的金属的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的催化剂。更优选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具有选自于铁、钒、铟中的金属的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的催化剂。除了以上金属,也可以加入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金属的其它金属。
正如如JP-A-59-65032中所述的,可将催化剂与如矾土、硅石、硅石-矾土、硅藻土等的合适的载体一起使用。可使用或不必使用载体。
可用多种方法制备催化剂。例如,可通过混合法、浸渍法、沉淀法等使用钒的氧化物、铵盐、氯化物、氧氯化物等,或铁的氧化物、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草酸盐等的方法制备催化剂。(制备方法)
参考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首先,通过管线1将用作原料的芳族羟基化合物,该芳族羟基化合物可同后面描述的从第二蒸馏塔15的底部回收的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混合在一起,供给至反应器3。通过管线2将另一种原料烷基醇也供给至反应器3。在所述烷基醇与后面描述的从初步蒸馏塔5的顶部回收的未反应的烷基醇和水混合后可通过管线2将烷基醇供给至反应器3。
在反应器3中,供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在使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烷基化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气相催化反应。反应器可以是流化床型或固定床型反应器。作为反应器3中气相催化反应的结果,能以进一步含有低沸点杂质、高沸点副产物、未反应的烷基醇、水和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
在回收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之前必须除去高沸点副产物、未反应的烷基醇和水的情况下,通过管线4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供给至初步蒸馏塔5。然后从初步蒸馏塔5的顶部回收未反应的醇和水,并通过管线6与初始烷基醇混合在一起。在操作中,可从初步蒸馏塔5的底部除去高沸点副产物并通过管线7排出。
然后,从初步蒸馏塔5回收含有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低沸点杂质和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混合物,并通过管线8和9将其供给至第一蒸馏塔10。可将源自初步蒸馏塔5的混合物与源自第一蒸馏塔10的侧馏分11的馏出液混合在一起,并通过管线9供给至所述的塔10。可将源自初步蒸馏塔5的混合物与源自侧馏分11的馏出液分别供给至蒸馏塔10。
将热源(蒸汽或加热介质)通过管线14供给至第一蒸馏塔10的底部和/或侧面的再沸器。
将混合物供给至第一蒸馏塔10,并从塔的底部回收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而从塔顶回收低沸点杂质和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
源自第一蒸馏塔10底部的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基本没有杂质并是高纯度的,它是通过管线13回收的。
然后,通过管线12将从第一蒸馏塔10顶部回收的低沸点杂质和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供给至第二蒸馏塔15。然后通过管线16从塔顶除去低沸点杂质,而从塔底回收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
与第一蒸馏塔10类似,通过管线18也将热源(蒸汽或加热介质)供给至第二蒸馏塔15的底部和/或侧面的再沸器。
通过管线17从塔底回收的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可再循环用作原料。也就是说,回收的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与进料作为原料的芳族羟基化合物混合在一起,通过管线1将混合物供应至反应器3。
根据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方法,当从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低沸点杂质和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混合物中提纯并回收高纯度的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时,可以减少用于分离蒸馏塔中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蒸汽的量并使从第二蒸馏塔顶部的杂质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损失最小。
所述的初步蒸馏塔5、第一蒸馏塔10和第二蒸馏塔15可是任何类型的,例如板式塔(如袍罩塔)或填充柱,并且可在常压或加压或减压下操作它们。多元蒸馏塔也可用作初步蒸馏塔、第一蒸馏塔或第二蒸馏塔。在塔中的材料组合物和进料材料组合物彼此最接近的位置提供进料板是有利的。
第一蒸馏塔10中的侧馏分11是保证产物纯度的稳定性的设备以免随着进料材料组合物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是不必要的。塔侧边的馏分出口位于进料板之上1/4总板数到其之下1/4总板数的区域内,优选与进料板一致。
而且,任何所述的初步蒸馏塔5、第一蒸馏塔10和第二蒸馏塔15可是间歇式类型或连续操作型的,或者将两种类型组合起来。
如果第二蒸馏塔的操作是分批执行的,并不总是需要提供第二蒸馏塔15,第一蒸馏塔10可重新用于蒸馏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和低沸点杂质。也就是说,将从第一蒸馏塔10的顶部回收的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和低沸点杂质存储在罐中然后供给至第一蒸馏塔10代替通过管线8供给至初步蒸馏塔5的混合物。低沸点杂质从第一蒸馏塔10的顶部除去而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由第一蒸馏塔10的底部回收并再循环回反应器。
如上所述,当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时,增强了芳族羟基化合物的反应性并能以高选择性地将化合物的邻位烷基化。而且,可能增加用于在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反应的烷基醇的量,从而可能得到所需的邻位烷基化的芳族化合物。
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
将通过如下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为了评定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反应结果,使用了下面定义的式子。除非另有说明,式中显示的所有的量均为摩尔数。[1]芳族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X(%)[2]只在邻位烷基化的部分芳族羟基化合物与供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比率(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选择性):Y(%)
Figure A0114062500082
[3]同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反应的烷基醇与供应的烷基醇的比率:Z(%)[4]三烷基酚的产率:W(%)
Figure A0114062500091
实施例1-4和对比例1
将偏钒酸铵(NH4VO3)溶于加热至90℃的纯水,足够搅拌下再加入硝酸铁[Fe(NO3)3·9H2O]和含有30重量%二氧化硅的硅胶(NissanChemical Co.,Ltd.生产的Snowtex N)。将产生的淤浆送入并流型喷雾干燥器并随后干燥。通过转盘型窖使所得的干粉在300℃初步煅烧2小时然后在680℃煅烧3小时得到催化剂。
将800g的这种催化剂供应至2英寸直径的流化床反应器,将苯酚、邻甲酚、甲醇和水(摩尔比为1∶0.05-0.7∶3∶1.5)的混合溶液供应至蒸发器使反应进行200小时。控制反应使得每小时每1kg单位的催化剂重量时进料酚为0.075kg。选择反应温度使酚转化率大致为90或更高,而整个反应中始终为大气压力。
使源自反应器的所有废气通过冷凝器,用气相色谱分析通过冷凝器的气体和冷凝液,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5-7和对比例2
执行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反应和分析步骤,不同的是使用摩尔比为1∶0.25-0.7∶5∶1.5的苯酚、邻甲酚、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10和对比例3
执行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反应和分析步骤,不同的是使用摩尔比为1∶0.25-0.7∶7∶1.5的苯酚、邻甲酚、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原料的混合溶液的组成 烷基化反应 反应结果
苯酚 邻甲酚 甲醇  水 接触时间(秒) 反应温度(℃) X(%) Y(%) Z(%) W(%)
实施例1  1  0.05  3  1.5  16  341  98.2  96.4  57.4  1.6
实施例2  1  0.25  3  1.5  15  348  95.0  93.1  59.1  1.8
实施例3  1  0.35  3  1.5  15  344  93.3  91.6  57.8  1.6
实施例4  1  0.5  3  1.5  15  343  90.3  88.8  55.8  1.4
对比例1  1  0.7  3  1.5  15  337  78.0  77.1  42.4  0.9
实施例5  1  0.25  5  1.5  12  334  95.3  94.0  39.8  1.2
实施例6  1  0.35  5  1.5  12  333  93.5  92.3  38.6  1.1
实施例7  1  0.5  5  1.5  12  332  88.6  87.6  36.8  0.9
对比例2  1  0.7  5  1.5  12  331  76.6  75.9  33.3  0.7
实施例8  1  0.25  7  1.5  9  328  94.7  93.6  31.6  1.1
实施例9  1  0.35  7  1.5  9  329  93.1  92.0  28.9  1.0
实施例10  1  0.5  7  1.5  9  330  90.0  88.0  27.7  0.9
对比例3  1  0.7  7  1.5  9  332  81.1  80.1  18.5  0.9
由表1可看出当原料的混合溶液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为0.6摩尔或更少时,只在邻位烷基化的部分芳族羟基化合物与供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比率增加,与芳族羟基化合物的邻位反应的烷基醇与供应的烷基醇的比率也增加。
实施例11
从实施例1得到的反应产物中,将未反应的甲醇和水分离并根据图1的方法将剩余的混合溶液提纯。混合溶液的组成是:64.3重量%的2,6-二甲苯酚、26.3重量%的邻甲酚、6.6重量%的苯酚、0.3重量%的茴香醚、1.3重量%的邻甲基茴香醚和1.2重量%的甲基苯并呋喃。将所述溶液供应至第一蒸馏塔(填充柱)(1880kg/hr),由塔顶回收(520kg/hr)低沸点杂质(茴香醚、邻甲基茴香醚和甲基苯并呋喃)、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而由塔底以99.98重量%的纯度回收2,6-二甲苯酚(930kg/hr)。在操作过程中由与进料板相同位置的塔侧面将2,6-二甲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馏出(430kg/hr)。操作条件是:塔顶压力=340mmHg;回流速率=7;所用蒸汽量=5.2吨/小时。
然后将低沸点杂质(茴香醚、邻甲基茴香醚和甲基苯并呋喃)、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供给至第二蒸馏塔(填充柱),由塔顶除去(25kg/hr)含有包含12.8重量%的茴香醚、37.4重量%的邻甲基茴香醚和13.4重量%的甲基苯并呋喃的低沸点杂质、32.1重量%的苯酚和4.3重量%的邻甲酚的混合物,而由塔底回收(495kg/hr)苯酚和邻甲酚并供应至反应器3以再循环作为原料。操作条件是:塔顶压力=235mmHg;回流速率=20;所用蒸汽量=0.6吨/小时。由第二蒸馏塔的顶部除去的物质中有效成分(苯酚和邻甲酚)的比率为9kg/hr。
实施例12
根据图2的方法执行如下操作。根据实施例11,在第一蒸馏塔中执行混合溶液的蒸馏,源自塔顶的馏分再循环至反应器。将这种操作持续一定时间。供应至第一蒸馏塔的溶液的组成是:51.2重量%的2,6-二甲苯酚、25.2重量%的邻甲酚、5.7重量%的苯酚、3.0重量%的茴香醚、10.1重量%的邻甲基茴香醚和4.8重量%的甲基苯并呋喃。
将溶液供应至(2,260kg/hr)第一蒸馏塔(填充蒸馏塔),由塔顶回收(810kg/hr)含有杂质(包含8.2重量%的茴香醚、25.8重量%的邻甲基茴香醚和41.0重量%的甲基苯并呋喃)、15.0重量%的苯酚和41.0重量%的邻甲酚的混合物。除去部分(35kg/hr)馏出液,剩余物再循环回反应器。同时,由塔底以99.98重量%的纯度回收2,6-二甲苯酚(930kg/hr)。在操作过程中由与第一蒸馏塔中进料板相同位置的塔侧面将2,6-二甲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也馏出。操作条件是:塔顶压力=340mmHg;回流速率=7;所用蒸汽量=7.7吨/小时。由第一蒸馏塔的顶部除去的物质中有效成分(苯酚和邻甲酚)的比率为20kg/hr。
表2所示为实施例11和12的结果。
表2
所用蒸汽的量(ton/hr) 有效成分的损失
第一蒸馏塔 第二蒸馏塔 总数 第一蒸馏塔 第二蒸馏塔
实施例11  5.2  0.6  6.1   -  9
实施例12  7.7   -  7.7  20  -

Claims (6)

1、一种制备在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发生气相催化反应,所述的芳族羟基化合物是苯酚和邻甲酚的混合物,混合物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是0.6摩尔或更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混合物中每1摩尔酚中邻甲酚的量是0.25至0.5摩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烷基醇为分子中含有1至24个碳原子的烷基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具有选自于铁、钒、铟中的金属的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发生气相催化反应后,回收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并再循环用作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将由芳族羟基化合物和烷基醇的气相催化反应所得的反应混合物供应至第一蒸馏塔,从塔底回收生成的邻位烷基化的芳族羟基化合物而从塔顶回收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和低沸点杂质,然后将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和低沸点杂质供应至第二蒸馏塔,由塔底回收未反应的芳族羟基化合物并再循环用作原料。
CNB011406259A 2000-09-18 2001-09-18 2,6-二甲苯酚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93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81126A JP4294209B2 (ja) 2000-09-18 2000-09-18 オルト位アルキル化ヒドロキシ芳香族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81126/2000 2000-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6820A true CN1346820A (zh) 2002-05-01
CN100339347C CN100339347C (zh) 2007-09-26

Family

ID=1876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0625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9347C (zh) 2000-09-18 2001-09-18 2,6-二甲苯酚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93501B2 (zh)
JP (1) JP4294209B2 (zh)
CN (1) CN100339347C (zh)
SG (1) SG956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3614B (zh) * 2009-04-05 2011-04-20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苯酚邻位甲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4892B (zh) * 2003-04-11 2011-12-28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2,6-二甲苯酚的纯化方法以及由其制备聚亚芳基醚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56318A1 (en) 2016-09-28 2018-08-08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 of producing 2,4,6-tri-substituted resorcinol
EP3844136A1 (en) * 2018-08-28 2021-07-07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eparation of a 2,6-di(c1-7 alkyl) phenol composition and a poly(phenylene et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3543A (en) 1968-04-10 1971-11-17 Gas Council Alkylation of phenols
NL6914508A (zh) 1969-02-24 1970-08-26
BE754105A (fr) 1969-08-01 1970-12-31 Gen Electric Preparation de phenols alcoyles en ortho
GB1378179A (en) * 1970-12-11 1974-12-27 Asahi Chemical Ind Selective methylation of phenols
US3972836A (en) 1971-02-11 1976-08-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paration of ortho-alkylated phenols
US3959394A (en) 1972-06-12 1976-05-2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selective methylation of phenols
US4322566A (en) * 1980-01-21 1982-03-30 Conoco Inc. Magnesium oxide catalyst
DE3048349C2 (de) 1980-12-20 1983-03-03 Union Rheinische Braunkohlen Kraftstoff AG, 5000 Köln Verfahren zur ortho-Methylierung von Phenolen
DE3103665C2 (de) * 1981-02-04 1983-10-13 Union Rheinische Braunkohlen Kraftstoff AG, 5000 Köln Verfahren zur o-Methylierung von Phenolen und Katalysator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4418224A (en) 1981-09-18 1983-1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paration of ortho-alkylated phenols using magnesium compound catalysts
US4900708A (en) 1981-09-18 1990-02-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rtho-alkylation catalysts based on magnesium and prepared by calcining in presence of feed mixture of reactants
US4517389A (en) * 1982-08-10 1985-05-14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methylating the ortho position of a phenol
DE3304663C1 (de) 1983-02-11 1984-06-20 Union Rheinische Braunkohlen Kraftstoff AG, 5000 Köln Verfahren zur Isomerisierung und Transalkylierung von alkylierten Phenolen und/oder Phenolderivaten
US4503272A (en) 1983-05-20 1985-03-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ortho-alkylated phenols
EP0150311A1 (en) 1983-11-28 1985-08-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agnesium-containing catalyst activated under vacuum, in nitrogen, or in air, and use in ortho-alkylation process
US4547480A (en) 1983-12-20 1985-10-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talyst precursor prepared from manganese carbonate and a magnesium compound
US4677089A (en) * 1983-12-20 1987-06-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talyst prepared from manganese carbonate and a magnesium compound
US4661638A (en) 1984-05-22 1987-04-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talyst derived from mixture of manganese hydroxide and magnesium-contain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f use in ortho-alkylation of phenols
CN1199653A (zh) * 1997-05-19 1998-11-25 湖南化工研究院 用于邻甲酚和2.6-二甲酚合成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4892B (zh) * 2003-04-11 2011-12-28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2,6-二甲苯酚的纯化方法以及由其制备聚亚芳基醚的方法
CN101513614B (zh) * 2009-04-05 2011-04-20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苯酚邻位甲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58848A1 (en) 2002-05-16
JP2002088002A (ja) 2002-03-27
CN100339347C (zh) 2007-09-26
JP4294209B2 (ja) 2009-07-08
US6593501B2 (en) 2003-07-15
SG95675A1 (en) 2003-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47C (zh) 燃料级二甲醚的制备方法
CN1088051C (zh) 提高过氧化二枯基分解成α-甲基苯乙烯的选择性的方法
CN1086384C (zh) 催化合成甲硫醇产品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CN1095833C (zh) 制备ε-己内酰胺的方法
CN1160300C (zh) 一种制备乙酸的方法
CN1061588A (zh) 改进的醛化方法
CN1184095A (zh) (聚)(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的制备方法
CN1181024C (zh) 由氢化制备的三羟甲基丙烷通过连续蒸馏来纯化的方法
CN1183096C (zh) 制备六亚甲基二胺的改良方法
CN1095827C (zh) (甲基)丙烯酸与链烷醇的酯化方法
CN1228305C (zh) 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
CN100339347C (zh) 2,6-二甲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31364A (zh) 丁烯-1的制备方法
CN1680036A (zh) 生产ε-己内酰胺的方法和活化用于生产ε-己内酰胺的催化剂的方法
CN1095826C (zh) (甲基)丙烯酸与链烷醇的酯化方法
CN1966476A (zh) 铁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
CN1264799C (zh) 制备(甲基)丙烯酸的方法
CN1765862A (zh) 由酮和乙炔合成炔醇的方法
KR102576403B1 (ko) 인단카르보알데히드의 제조방법
CN1250510C (zh) 分解Michael型加合物的方法
CN1235851C (zh) 制备链烯基醚的方法
CN1043989C (zh) 烷基甲酰胺的制备
CN1202060C (zh) 一种醚类产品的生产方法
CN1635987A (zh) 用于制备1,3-二醇的一步方法
CN1068105A (zh) 乙炔连续羰基化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