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2793A - 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2793A
CN1342793A CN01131311A CN01131311A CN1342793A CN 1342793 A CN1342793 A CN 1342793A CN 01131311 A CN01131311 A CN 01131311A CN 01131311 A CN01131311 A CN 01131311A CN 1342793 A CN1342793 A CN 1342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core
fibre
axis body
spin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1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4177C (zh
Inventor
重山昌澄
泽田晴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2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2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41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1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6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6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 D02G3/367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using a drawing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进行实捻状芯丝的自动地排丝的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它设有纺丝部,其是由沿轴向形成丝通路的中空导引轴体14、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上述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部的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构成的;它是将被牵伸而导入纺丝部4的纤维束、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卷绕在与上述纤维束F一起供给纺丝部4的芯纤维C周围来制造芯丝的;设有如下所述的构件:使发生从上述中空导引轴体14的入口、朝丝通路内部的吸引力的吸引力发生机构15;对纺丝部4供给芯纤维C的芯纤维供给装置3;对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吸引力发生机构15和芯纤维供给装置3的动作和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丝(コ ァヤ-ン)的制造装置和芯丝的制造方法,通过作用在中空导引轴体及其前端部的回旋气流来制造实捻状芯丝;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地进行排丝的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作用在中空导引轴体及其前端部上的回旋气流制造实捻状芯丝是这样的,例如:把聚酯等构成合成纤维的复丝作为芯纤维,将棉纱等纤维束卷绕在上述芯纤维的周围,从表面几乎看不到芯纤维,使芯纤维集中在中心部。
这种使用回旋气流制造的实捻状芯丝、与使用环锭纺丝机制造的芯丝相比较,具有能使芯纤维的粗细提高50%以上,扭转(丝沿轴向卷缩程度)较小的优点。
使用环锭纺丝机制造的芯丝是使丝在卷取的筒管周围一边回旋,一边加捻,由此形成实捻状芯丝,但是,从表面看能看见芯纤维,芯纤维处在中心部以外的周边部。
已知的制造实捻状芯丝的芯丝制造装置,其具有空气式纺丝部,它是用于供给芯纤维和被牵伸的纤维束。
上述纺丝部由中空导引轴体和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构成,前者沿轴向形成丝通路;后者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中空导引轴体的前端部。
上述芯丝制造装置是将经过牵伸后被导入纺丝部的纤维束、在中空导引轴体的前端部、一边卷绕在与上述纤维束一起供到纺丝部的芯纤维周围,一边制造芯丝的。
这种方式的芯丝制造装置,它使用了作用在中空导引轴体及其前端部上的回旋气流,但是,其有没考虑到芯纤维的自动供给,及芯丝的自动排出。
芯丝制造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把纤维束引入到丝通路里,使从这纤维束分离而反转的纤维卷绕在芯纤维的周围,从而形成实捻状芯丝;因而即使想要在与通常纺丝时相同的状态下、进行自动的排丝,由于只靠回旋气流发生喷嘴的回旋气流,不会产生将纤维束引入到中空导引轴体的丝通路里的力,因而形成芯丝后不能从纺丝部的丝排出口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进行实捻状芯丝的自动地排丝的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芯丝制造装置,设有如下所述的构件:使发生从上述中空导引轴体的入口、朝丝通路内部的吸引力的吸引力发生机构;对纺丝部供给芯纤维的芯纤维供给装置;对回旋气流发生喷嘴、吸引力发生机构和芯纤维供给装置的动作和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若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芯丝制造装置,则能产生从丝通路的丝入口朝丝通路内部的强吸引力,能将芯纤维和纤维束引入到丝入口里,使其穿过丝通路后,从丝排出口进行自动的芯丝排出。
最好,上述吸引力发生机构是将压力空气喷射到上述中空导引轴体的丝通路里的压力空气喷射喷嘴。若采用此结构,则能用简单的结构、在中空导引轴体入口里产生强的吸引力。
最好,上述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是根据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能自由地将它的喷射压高低转换的。由此,能在中空导引轴体入口附近,将回旋气流发生喷嘴的回旋气流引起的卷起芯纤维和纤维束的回旋力减小,从而使排丝成功率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芯丝制造方法,是在适当的时间,回旋气流发生喷嘴开始动作;开始发生从中空导引轴体的入口朝丝通路内部吸引力;开始对纺丝部供给芯纤维和开始对纺丝部供给纤维束,而从纺丝部的丝排出口将芯丝排出。
若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芯丝制造方法,则能产生从丝通路的丝入口朝丝通路内部的强吸引力,能将芯纤维和纤维束引入到丝入口里,使其穿过丝通路后,从丝排出口进行自动的芯丝排出。
最好,在进行芯丝的排出时,上述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最初进行低压喷射;在芯丝通过中空导引轴体的丝通路、从纺丝部的丝排出口排出之后,转换成高压喷射。
若采用此结构,则由于在中空导引轴体入口附近,能减少卷起芯纤维和纤维束的回旋力,由吸引力发生喷嘴产生的吸引力能更有效地作用,因而能提高向丝通路供给芯纤维和纤维束的供丝成功率,能提高从丝能路排丝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纺丝部的断面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纺丝部的A-A线取得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中的排丝控制时间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纺丝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芯丝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和各部分的连接关系的方框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芯纤维是构成芯的丝,不只是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复丝,还包括那些将短纤维捻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短纤维丝。芯丝是中心部有构成上述芯的丝、在这丝的周围卷绕短纤维而形成的。纤维束是把短纤维汇集而构成的。
先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整体结构。
如图6所示,芯丝制造装置1设有:将条子S牵伸成规定粗细程度的纤维束F的牵伸装置2;供给芯纤维C的芯纤维供给装置3;供给芯纤维C和经牵伸过的纤维束F的纺丝部4;卷取从纺丝部4排出的实捻状芯丝Y,使其成为卷装P的卷取部5。这些构件形成1个制造组件。芯丝制造装置1是将多个制造组件并列地设置而构成。
实捻状芯丝Y是把例如由聚酯等的合成纤维复丝作为芯纤维、将棉纱等纤维束作为包芯纤维而卷绕在上述芯纤维周围的。
卷取部5设有下列一些构件,即、把从上游侧的纺丝部4排出的芯丝Y送到下游侧的输出罗拉6和夹持罗拉7;在接头时将芯丝Y吸入,以确保丝的减速管8(丝储存构件);检测芯丝Y的粗细程度,在通过的不是所要求粗细程度的芯丝Y时将芯丝Y切断的清纱器9等。
沿着芯丝装置1的纵长方向、设置着可以行进的1台或多台接头装置10。即、接头装置10沿着与制造组件并行设置的方向行进。接头装置10具有能沿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吸引管11、接头部12和能沿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吸引管41。
在某个制造组件发生断丝时,上述接头装置10行进到指定组件的背面而停止,作为纺出侧的丝吸引捕捉装置的吸引管11的前端移动到纺丝部4的丝排出口,吸引从纺丝部4排出的芯丝Y,此后,使吸引管11移动,将芯丝Y导入接头部12;在接头部12中,由作为卷取侧的丝吸引捕捉装置的吸引嘴41与从卷装P引出的芯丝Y进行接头。
接头部12可使用那种进行机械式打结的打结器或者使用回旋气流将丝加捻而进行接头的接合器。
图1是表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芯丝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芯丝制造装置1的主要部分具有牵伸装置2、芯纤维供给装置3、纺丝部4。
本发明的芯丝制造装置1设有由中空导引轴体14和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构成的纺丝部4,前者在轴向形成丝通路;后者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部;本发明的芯丝制造装置1是将被牵伸的、导入到纺丝部4的纤维束F、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部卷绕到与纤维束F一起供到纺丝部4的芯纤维C的周围的同时,来制造芯丝的;其设有吸引力发生机构15、对纺丝部4供给芯纤维C的芯纤维供给装置3、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对吸引力发生机构15和芯纤维供给装置3的动作、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70。上述吸引力发生机构15从中空导引轴体14的入口产生朝丝通路内部的吸引力。
本发明的芯丝制造装置1能以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产生的回旋气流使例如由复丝构成的芯纤维C稍稍分散,使纤维束F的纤维插入到芯纤维C的间隙(构成芯纤维的丝之间)里并卷绕在芯纤维C的周围,制造成非常耐刮浆的实捻状芯丝。
牵伸装置2是使由喇叭头16供给的条子S通过多个牵伸罗拉,拉伸成规定粗细程度的纤维束F。牵伸罗拉从上游侧起、按次序由后罗拉17、第3罗拉18、挂着皮圈带的第2罗拉19、前罗拉20组成。
芯纤维供给装置3配置在牵伸装置2的上侧方,设有夹紧切刀23,把规定张力加到从上游侧的筒管B开松的芯纤维C上的张力器21、把经过张力器21的芯纤维C吸引而输送到下游侧的吸气管22、将芯纤维切断和把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张力器21和吸气管22之间还设有用来检测有无芯纤维C的检测器24。在因某种原因而把芯纤维C切断时、检测器24都能将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70,接受这信号的控制装置70就停止芯丝制造装置1的运转。
这个芯纤维供给装置3把从筒管B开松的芯纤维C供到纺丝部4。从芯纤维供给装置3的上游侧开始、使芯纤维C依次通过张力器21、检测器24、吸气管22、导纱管25、夹紧切刀23、前端导纱管26、漏斗状导纱器27。
在本实施例中,漏斗状导纱器27配置在前罗拉20的上游侧。因此芯纤维C就从前罗拉20上游侧开始、与纤维束F一起供到纺丝部4。
下面,说明纺丝部4。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的纺丝部4的断面图。
如图2所示,纺丝部4由回旋气流发生喷嘴(纺丝喷嘴)13、前端部插入在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内的中空导引轴体14构成,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前端(纤维束导入口)配置在前罗拉20的下游侧出口附近。
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由整体大致形成圆筒状的喷嘴本体28构成。入口帽29稍许突出地安装在其前端。在入口帽29的轴向形成通路30,其用于收受从前罗拉20供给的芯纤维C和纤维束F;通路30的出口附近设有套筒31,用于将芯纤维C和纤维束F的分散范围缩小。
在喷嘴本体28的上游侧形成环状流路32,其用于使空气沿周向流动;还形成多个喷嘴孔33,其用于将空气从环状流路32引导到径向、使空气朝套筒31的下游侧喷射。在喷嘴本体28内、各个喷嘴孔33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稍微倾斜地形成。另一方面、在喷嘴本体28的下游侧形成空间部34,它是用于使喷嘴孔33喷射出的空气向外部逸出的。
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做成这样,例如、环状通路32与空气供给装置相连接,能使它的喷射压力能高低自由转换,使回旋气流发生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附近。
中空导引轴体14是前端部稍微做成较尖细、而整体大致成棒状,沿其轴向贯通地形成断面大致呈圆形的丝通路35。丝通路35由上游侧丝通路35u、中游侧丝通路35m、下游侧丝通路35d构成,其断面积是从上游到下游侧逐渐增大的。
这个中空导引轴体14,其前端部插入在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内,使其前端部与喷嘴本体28之间形成一些间隙,而且使丝通路35的丝入口36即是喷嘴孔33的出口附近下游侧。
由于本发明为了从中空导引轴体14的排出口自动地引出芯纤维C和纤维束F,因而设置着吸引力发生机构15,用于产生从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通路35的前端侧入口朝内部的吸引力。例如,可将压力空气喷射到丝通路35内的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出丝喷嘴)用作这吸引力发生机构15。用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在中空导引轴体14内的丝通路35里产生吸引流,由此将芯纤维C和纤维束F吸引到丝通路35内,形成具有用吸引管11引出所要求强度的芯丝;使丝通路35插通,就能从丝通路35的丝排出口40进行排丝。
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可采用将与丝喷嘴13产生的回旋气流相反方向的回旋气流在丝通路35内产生的喷嘴,这时使用相反方向的回旋气流的结束纺丝原理就可进行排丝,可不一定要使用产生回旋气流的喷嘴。
本发明通过控制装置70的控制,在适当时间使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开始动作,开始产生从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入口36向丝通路35内部的吸引力、开始对纺丝部4供给芯纤维C和开始对纺丝部4供给纤维束F;并从纺丝部4的丝排出口40排出芯丝Y。
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是通过控制装置70的控制,能自由地把喷嘴孔33喷射空气的喷射压力进行高低转换的,在排出芯丝Y时,在动作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之前、进行低压喷射,此后转换成高压喷射。更具体地说,在排出芯丝Y时,最初进行低压喷射的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在开始供给芯纤维C和纤维束F之后,在通过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通路35的芯丝Y从丝排出口40排出之后转换成高压喷射。
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后端连接着例如压力空气供给装置39,在中空导引轴体14内、从中游侧丝通路35m开始、沿着下游侧丝通路35d形成圆筒状的压力空气流路37,它用于流过由压力空气供给装置39供给的压力空气。这个压力空气流路37,其内径大于丝通路35,外径小于中空导引轴体14。
丝通路35的断面积是从上游侧到下游侧逐渐加大地形成的。因此,从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喷射到丝通路35里的压力空气,在丝通路35里产生回旋气流的同时、从中游侧丝通路35m流向下游侧丝通路35d,从丝排出口40排出。另一方面、从喷嘴孔35喷射的空气,在丝入口36附近产生回旋气流之后,流过间隙g、从形成在喷嘴本体28和中空导引轴体14的支承部之间的空间部34向外部排出。
在本发明中,产生从丝通路35的丝入口36朝向丝通路35内部的强吸引力,能把芯纤维C和纤维束F、从丝入口36引入到丝通路35内,与由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和中空导引轴体14通常时的纺丝动作协同地动作,能使实捻状的芯丝插通过丝通路35,由吸引管11引出的方式,从丝排出口40自动地将丝排出。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纺丝部4的沿A-A线取得的断面图。
如图3所示,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沿着中空导引轴体14内的丝通路35的切线方向形成多个,它们与上游侧压力空气流路37和丝通路35相连接,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对流过压力空气流路37的压力空气进行导引、将这压力空气喷射到丝通路35里,例如,产生回旋气流,而它的方向是与由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形成的回旋气流相反的。
下面,参照图7来说明控制装置70和各部的连接关系。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70与各部分的连接关系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在控制装置70与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之间连接着能分别开关的高压供给阀71和低压供给阀72。高压供给阀71和低压供给阀72借助压力调整器与图中没表示的压力空气源相连接,由控制装置70输出的高压供给信号a或低压供给信号b,将高压力空气气HA或低压力空气气LA供给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因此,通过转换控制装置70输出的供给信号,就能自由地转换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喷射压的高低。
在控制装置70与压力空气喷射喷嘴(丝排出喷嘴)38之间连接着转换阀73,在使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通路里产生吸引力时,借助由控制装置70输出的吸引力发生信号c,将空气A供给丝排出喷嘴38。
同样,在控制装置70和吸气管22之间也连接着转换阀74,在将芯纤维C供给牵伸装置2(前罗拉20上游侧)时,借助由控制装置70输出的芯纤维供给信号d,将空气A供给吸气管22,使输送力作用于芯纤维C上。
控制装置70还与离合器75相连接,离合器75是用于转换后罗拉17和第3罗拉18的驱动;在将牵伸装置2内停止着的纤维束F供给纺丝部4时,借助由控制装置70输出的纤维束供给信号e,将离合器75连接上,使停止着的牵伸罗拉(后罗拉17和第3罗拉18)再驱动。
控制装置70还与夹持切刀23相连接,在停止芯纤维C的供给时,借助从控制装置70输出的丝切断把持信号f,使夹持切刀23动作,将供给中的芯纤维C切断并把持。在再次供给芯纤维C时,如上所述地、使吸气管22动作,同时将控制装置70输出的丝切断把持信号f解除,打开由夹持切刀23形成的把持。
这样,借助从控制装置70输出的各种信号g~f,控制作为吸引力发生机构15的丝排出喷嘴38、吸气管22、夹持切刀23(芯纤维供给装置3)、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后罗拉17和第3罗拉18(牵伸装置2)等的各个动作。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图5是图2所示纺丝部4的放大断面图。
如图5所示,在通常运转时,芯纤维C经过张力器21后,从前罗拉20上游侧供给纺丝部4,通过丝通路35并由输送罗拉6引出。
另一方面,由牵伸装置2牵伸的纤维束F,由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回旋气流(图中表示的是朝右方向)、将其导入纺丝部4的通路30里(参照图2)。如图5所示,纤维束F中的纤维前端受芯纤维C拉曳而从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入口36导入到丝通路35内部。纤维束F中的纤维后端一旦不受到纺丝部4的入口附近处的前罗拉20的束缚,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回旋气流的轴向分力就起作用,使其卷绕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部外周上那样地、从丝入口36开始反转,同时将纤维束F中的纤维前端引入丝通路35里,由此卷绕在芯纤维C的周围上,成为芯纤维C不露出在表面上的实捻状芯丝Y。
实捻状芯丝Y从丝通路35排出,经过由夹持罗拉7和输送罗拉6构成的输送部,由卷取部5卷取而形成卷装P。在这样的通常纺丝时,不从作为吸引力发生机构15的压力喷射喷嘴38喷射压力空气。
在断丝时,通过使后罗拉17和第3罗拉18停止,停止条子S的供给,与此同时使芯纤维供给装置3内的夹持切刀23动作,将芯纤维C切断,将被切断的芯纤维C的前端夹持。在接头装置10到达这组件并准备好接头时,再开始纺丝。
在再开始纺丝时,将接头装置10的吸引管11的吸引口位于纺丝部4的出口附近,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牵伸装置2的停止着的罗拉再驱动,将纤维束F供到纺丝部4。与后罗拉17和第3罗拉18的再驱动相配合,由芯纤维供给装置3的吸气管22、从前罗拉20的上游侧、开始将芯纤维C供到牵伸装置2内。这点在开始纺丝时也是同样的。
通过牵伸装置2的前罗拉20而供到纺丝部4的芯纤维C和纤维束F,与通常纺丝时同样地、纤维束F的纤维卷绕在芯纤维C的周围,由此形成实捻状的芯丝Y。
这时,在本发明中,从作为吸引力发生机构15的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喷射压力空气,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的动作与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动作大致同时地进行。
丝通路35是从上游侧到下游侧、断面积逐渐加大地形成。因此,从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喷射到丝通路35里的压力空气,在丝通路35内是朝下游侧流动,从丝排出口40排出。另一方面,从喷嘴孔33喷射的空气在丝出口36附近发生回旋气流之后,流过间隙g而从空间部34向外部排出。
在本发明中,在纺丝开始时(丝排出时),就产生从丝通路35的丝入口36朝丝通路35内部的强吸引力,能把芯纤维C和纤维束F吸引到丝入口36里,能穿通过丝通路35而从丝排出口40自动地将芯丝Y排出。
如上所述,在把那种能产生与纺丝喷嘴13形成的回旋气流方向相反的回旋气流的喷嘴用作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时,在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动作时,从纺丝部4把结束纺丝的丝状芯丝Y排出。由吸引管11将芯丝Y引出,在具有由输送罗拉6形成的喂给力之后,即、由输送罗拉6形成的引出力作用在通过纺丝部4的芯丝Y上之后,停止作为吸引力发生机构15的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的动作,转换成通常的纺丝。当转换成不受压力空气喷射喷嘴38影响的通常纺丝时,从纺丝部4排出的不是纺丝结束的丝状,而是实捻状芯丝Y。由于在接头装置10进行的接头动作中,被吸引到吸引管11上的结束纺丝的丝状芯丝Y全被除去,因而在停止压力空气喷射喷头38动作之后,通过在接头部12把排出的实捻状芯丝Y与从卷取卷装侧P引出的实捻状芯丝Y接上,能只把实捻状芯丝Y形成卷取卷装P。
图4是举例表示本发明的排丝的控制时间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纺丝开始时的T0时刻,先大致同时地接通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吸引力发生机构15、牵伸装置2的后罗拉17。由此,将纤维束F从牵伸装置2供到纺丝部4,同时由吸引力导引到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通路35里。
这时,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喷射压PL比通常纺丝时的纺丝压PH低。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喷射压P,从开始供给纤维束F起,经过规定时间ΔT之后,在时刻T1,转换成通常纺丝时的纺丝压PH
在时刻Tc开始驱动芯纤维供给装置3,Tc时刻是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以喷射压PL进行动作的时刻T0开始,至T1时刻的这段时间内的时刻;这时,将芯纤维C从前罗拉20上游侧、与纤维束F重叠地供给。
后罗拉17只要在时刻T0开始到T1的这段时间里接通就可以,也可将芯纤维C在纤维束F之前供到纺丝部4。
在时刻T1开始、经过规定时间的T2时刻(从纺丝部4排出的芯丝Y具有由运输罗拉8形成的喂给力的时刻)以后的时刻T3将吸引力发生机构15关闭。
这样,由于在开始对纺丝部4供给芯纤维C时,使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的喷射压比通常纺丝时还低,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入口附近、将芯纤维C舞起的回旋力也就较小,因而,由吸引力发生机构15形成的吸引力就更有效地起作用。由此能将芯纤维C确实地吸入到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通路35里,能提高芯纤维C向丝通路35供给的供丝成功率,从丝通路35排丝的成功率也能得到提高。被牵伸的纤维束F也是与此同样的。
另外,在将芯纤维C比纤维束F先供给的场合下,即使是处在使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停止的状态(喷射压P为0),也可只用吸引力发生机构15将芯纤维C穿到丝通路35内。
如上所述,用本发明中的吸引力发生机构15的简单结构就能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入口产生强的吸引力。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例子说明的是,由于芯纤维C位于纤维束F的中心部,由回旋气流阻止加捻传播到前罗拉20,能制造由构成纤维束F的许多纤维成为卷绕纤维的实捻状芯丝Y,所以在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前端部没设置与中空导引轴体14的入口相对着的针(织针)。即、由于芯纤维C起到与针同样的作用(即把纤维从喷嘴本体28的通路30导引到中空导引轴体14的丝通路35内,同时由回旋气流阻止对纤维的加捻传播到上游侧)。因而不使用织针也能制造实捻状的芯丝。可见,本发明有没有织针都可以适用。
从上面说明可见,若采用本发明,则具有如下的优良效果。
(1)由于用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各种动作在适当时间进行,因而能进行实捻状芯丝的自动排丝。
(2)由于吸引力发生机构的结构是采用将压力空气喷射到中空导引轴体的丝通路里的压力空气喷射喷嘴,因而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在中空导引轴体入口产生强的吸引力。
(3)由于在排丝、纺丝刚开始之后,就把回旋气流发生喷嘴的喷射压形成低压,因而在中空导引轴体入口附近,减小了由回旋气流发生喷嘴的回旋气流引起的将芯纤维和纤维束卷起的回旋力,能使排丝的成功率提高。
(4)由于通过回旋气流发生喷嘴产生的回旋气流的作用使芯纤维稍微分散,纤维束的纤维挤入到芯纤维的间隙里的同时,卷绕在芯纤维的周围,因而能制造严实的、非常强的实捻状芯丝。

Claims (5)

1.一种芯丝制造装置,它设有纺丝部,并将被牵伸而导入纺丝部的纤维束,在中空导引轴体的前端,卷绕在与上述纤维束一起供给纺丝部的芯纤维的周围,来制造芯丝;该纺丝部由沿轴向形成丝通路的中空导引轴体、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上述中空导引轴体的前端部的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构成;其特征在于,设有如下所述的构件:产生从上述中空导引轴体的入口朝向丝通路内部的吸引力的吸引力发生机构;对纺丝部供给芯纤维的芯纤维供给装置;对回旋气流发生喷嘴、吸引力发生机构和芯纤维供给装置的动作和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丝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力发生机构是将压力空气喷射到上述中空导引轴体的丝通路里的压力空气喷射喷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丝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根据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能自由地将它的喷射压进行高低转换。
4.一种芯丝制造方法,它设有纺丝部,该纺丝部由沿轴向形成丝通路的中空导引轴体、及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上述中空导引轴体的前端部的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构成的;通过将被牵伸而导入纺丝部的纤维束,在中空导引轴体的前端,卷绕在与上述纤维束一起供给纺丝部的芯纤维周围,来制造芯丝;其特征在于,在适当的时间,开始回旋气流发生喷嘴的动作、开始产生从中空导引轴体的入口朝向丝通路内部的吸引力、及开始对纺丝部供给芯纤维和对纺丝部供给纤维束,进行从纺丝部的丝排出口的芯丝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丝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芯丝的排出时,上述回旋气流发生喷嘴最初进行低压喷射;在芯丝通过中空导引轴体的丝通路、从纺丝部的丝排出口排出之后,转换成高压喷射。
CNB011313110A 2000-09-01 2001-08-31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1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69879A JP4062869B2 (ja) 2000-09-01 2000-09-01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及び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
JP269879/2000 2000-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2793A true CN1342793A (zh) 2002-04-03
CN1324177C CN1324177C (zh) 2007-07-04

Family

ID=18756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13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177C (zh) 2000-09-01 2001-08-31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55122B2 (zh)
EP (1) EP1184495B1 (zh)
JP (1) JP4062869B2 (zh)
CN (1) CN1324177C (zh)
DE (1) DE60110981T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041A (zh) * 2010-04-22 2014-10-0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5274664A (zh) * 2014-06-13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CN105274677A (zh) * 2014-06-13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
JP2018507966A (ja) * 2015-03-11 2018-03-22 サンコ テクスティル イスレットメルリ サナイ ヴェ ティカレット アノニム シルケティ エアジェットファンシーヤーン紡糸システム
CN111455505A (zh) * 2020-04-15 2020-07-28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短纤维/长丝交缠复合纺纱装置及方法
CN111793863A (zh) * 2019-04-05 2020-10-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方法以及纺纱机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2869B2 (ja) * 2000-09-01 2008-03-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及び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
US6782685B2 (en) 2000-12-22 2004-08-3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core spun yarn
EP1288354A3 (de) * 2001-08-29 2003-07-1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Massnahme zur Beeinflussung der axialen Strömung im Spindelkanal einer Wirbelspinnvorrichtung
ATE507333T1 (de) * 2002-11-14 2011-05-15 Summit Wool Spinners Lt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arn
WO2005007944A2 (en) * 2003-07-10 2005-01-27 Coombs Timothy S Yarns, particularly yarns incorporating recycled material,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m
CZ300483B6 (cs) * 2003-09-04 2009-05-27 Rieter Cz A.S. Zarízení k odvíjení lineárního textilního materiálu pri výrobe složkové príze
DE102004013749A1 (de) * 2003-12-12 2005-08-04 Schramm Gmbh & Co.Kg Kunstrasen
US7299615B2 (en) * 2004-06-18 2007-11-27 Mannington Mills, Inc. Variable twist level yarn using fluid twisting
EP1801271A4 (en) * 2004-09-16 2009-04-01 Murata Machinery Ltd NUCLEAR GRINDING MACHIN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NUCLEAR OF CORE YAR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RE FIBER SPINDING MACHINE
JP4367647B2 (ja) * 2005-05-16 2009-11-1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紡績における芯糸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EP1726694B1 (en) 2005-05-23 2017-03-29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Core yar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DE102011053396B3 (de) * 2011-09-08 2012-08-23 Terrot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JP2013067885A (ja) * 2011-09-21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空気紡績装置、紡績ユニット、紡績機及び空気紡績方法
CN103215701B (zh) * 2013-04-18 2015-07-2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改善涡流复合纺纱成纱结构的方法
FR3008469B1 (fr) * 2013-07-11 2015-08-14 Technip France Roue de guidage pour les ensembles de pose de couches de fils d'armure
CN105339538B (zh) * 2013-07-22 2018-05-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制造装置
CN103556315B (zh) * 2013-10-31 2016-01-20 江南大学 一种40s高强力涡流粘胶纱纺纱工艺及粘胶纱
WO2015156880A2 (en) 2014-01-28 2015-10-15 Inman Mills Sheath and core yarn for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JP2016102269A (ja) * 2014-11-27 2016-06-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CN104805545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棉纺用大卷装长丝直接纺纱装置
CH712663A1 (de) * 2016-07-14 2018-01-15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eines strangförmigen Faserverbands sowie Vorspinnmaschine.
KR101825928B1 (ko) * 2017-10-11 2018-03-22 박정은 헴프 혼방 단사 제조 방법
WO2020055680A1 (en) * 2018-09-12 2020-03-19 Inman Mills Woven fabric with hollow channel for prevention of structural damage to functional yarn, monofilament yarn, or wire contained therein
US10995430B2 (en) * 2018-11-20 2021-05-04 Amrapur Overseas, Inc. Yarn manufacturing
WO2020159387A1 (en) 2019-01-30 2020-08-06 Tmc Limited Yar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yarn and products formed therefrom
CN110528176B (zh) * 2019-08-23 2022-03-22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多层结构微纳米纤维针织面料、纺纱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10965167B (zh) * 2019-12-02 2020-12-01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喷气涡流纺耐磨包芯纱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30295A (zh) * 2020-09-09 2020-12-04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保形性针织用纱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IT202100020786A1 (it) * 2021-08-02 2023-02-02 Savio Macch Tessili Spa Unità di filatura di tipo air-jet con sistema di avviamento della filatura perfezionato e relativo metodo di avviamento della filatura di tipo air-j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3594A (en) * 1960-02-29 1962-04-11 Lawrence Murray Keel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of and to apparatus for use in concatenating fibrous materials to form a spun yarn or strand
JPS6461528A (en) * 1987-09-01 1989-03-08 Toyo Boseki Polyester thick and thin bulky yarn
JPH07103500B2 (ja) * 1988-07-13 1995-11-08 帝人株式会社 複合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005018A1 (en) * 1988-12-12 1990-06-12 Elbert F. Morrison Vacuum spinning of roving
JP2931600B2 (ja) * 1989-07-12 1999-08-09 東レ・デュポン株式会社 芯鞘構造弾性糸
JPH03152219A (ja) * 1989-11-02 1991-06-28 Murata Mach Ltd 結束紡績糸の製造方法
JPH04352820A (ja) * 1991-05-24 1992-12-07 Murata Mach Ltd コアヤ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658901B2 (ja) * 1994-09-05 1997-09-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装置
JP2708000B2 (ja) * 1995-02-10 1998-02-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装置
CA2178017A1 (en) * 1995-06-06 1996-12-07 John Joseph Matthews Rees System for forming elastomeric core/staple fiber wrap yarn using a spinning machine
JP3341732B2 (ja) * 1999-08-31 2002-11-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空気紡績装置及びその糸継ぎ方法
JP3552618B2 (ja) * 1999-12-13 2004-08-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62869B2 (ja) * 2000-09-01 2008-03-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及び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
JP2002069761A (ja) * 2000-09-05 2002-03-08 Murata Mach Ltd 紡績方法
US6782685B2 (en) * 2000-12-22 2004-08-3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core spun yarn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041A (zh) * 2010-04-22 2014-10-0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5274664A (zh) * 2014-06-13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CN105274677A (zh) * 2014-06-13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
CN105274677B (zh) * 2014-06-13 2019-03-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
CN105274664B (zh) * 2014-06-13 2019-09-2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JP2018507966A (ja) * 2015-03-11 2018-03-22 サンコ テクスティル イスレットメルリ サナイ ヴェ ティカレット アノニム シルケティ エアジェットファンシーヤーン紡糸システム
CN111793863A (zh) * 2019-04-05 2020-10-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方法以及纺纱机械
CN111793863B (zh) * 2019-04-05 2023-09-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方法以及纺纱机械
CN111455505A (zh) * 2020-04-15 2020-07-28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短纤维/长丝交缠复合纺纱装置及方法
CN111455505B (zh) * 2020-04-15 2021-08-10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短纤维/长丝交缠复合纺纱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177C (zh) 2007-07-04
JP2002069760A (ja) 2002-03-08
EP1184495A2 (en) 2002-03-06
DE60110981D1 (de) 2005-06-30
EP1184495A3 (en) 2002-10-23
US20020026781A1 (en) 2002-03-07
DE60110981T2 (de) 2006-04-27
EP1184495B1 (en) 2005-05-25
JP4062869B2 (ja) 2008-03-19
US6655122B2 (en) 2003-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4177C (zh)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CN1354294A (zh) 纺纱装置
JP2007262645A (ja) 紡績装置および紡績方法
CN86107922A (zh) 一种用于纤维纺的方法和装置
CN88101866A (zh)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3022155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filament Composite Thread And Melt Spinning Device
CN1407153A (zh) 纺纱装置
CN111519286B (zh) 一种多捻纺纱装置、多捻纺纱设备及纺纱方法
CN1118388A (zh)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
CN103215701B (zh) 一种改善涡流复合纺纱成纱结构的方法
CN1159493A (zh) 纺纱机的接头方法
CN1379131A (zh) 芯纱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13652774B (zh) 转杯纺包缠纱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360100A (zh) 在纺纱器上捻接纱线或起动纺纱过程方法及所用的纺纱器
CN1445394A (zh) 纺织方法及其设备
CN103215700B (zh) 一种生产花式纱的涡流复合纺纱方法
CN1353218A (zh) 纺纱机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
CN112575417A (zh) 一种高效转杯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1165878A (zh) 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
CN1062039C (zh) 一种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CN113981575B (zh) 短纤须条完全包覆长丝的转杯包芯纺纱方法及装置
CN105316811A (zh) 制造气流纺纱纱线的方法
US7328569B2 (en)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a spun thread from a staple fiber strand
CN1230578C (zh) 纺丝设备
CN110387605A (zh) 一种流水线式的环保气流纺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