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3536A - 光盘记录道跳跃检测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道跳跃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3536A
CN1333536A CN01119044.2A CN01119044A CN1333536A CN 1333536 A CN1333536 A CN 1333536A CN 01119044 A CN01119044 A CN 01119044A CN 1333536 A CN1333536 A CN 1333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channel
data
fluctuation
data line
lin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90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7064C (zh
Inventor
J·霍甘
C·R·韦劳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P Inc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Co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Co
Publication of CN1333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70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0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on during external perturbations not related to the carrier or servo beam, e.g. vib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Abstract

在使用光盘如一个数字通用盘(DVD)中,如果一个记录道跳跃出现,有时期望记录道跳跃出现后尽可能快地检测到。光盘格式包括一个预凹槽记录道结构,它提供数据能被写入盘或被从盘读出的帧。预凹槽记录道的结构被用于尽可能快地和在比仅使用盘定址数据检测记录道跳跃要求的时间短的时间内检测一个无意记录道跳跃的可能出现。预凹槽记录道结构可以被调整以增强记录道跳跃检测,如通过在记录道的数据行段中的位置编码,或对于定址数据双位的周期的编码方案。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道跳跃检测
本发明涉及读和/或写光盘期间记录道跳跃检测的领域。
当使用光盘数据记录器驱动器,如DVD+RW,读和/或写数据时,由于机械或其它扰动有遭受非有意的记录道跳跃的可能性。光盘如数字通用盘(DVD)或致密盘(CD)典型地被格式化成带有由单一螺旋槽组成的多个记录道,每个记录道被认为是螺旋的360度旋转。这些记录道为在盘上写数据和从盘读数据提供了帧。读数据时,例如,读头被与盘的期望的记录道对准,随着盘旋转过读头,记录道上的数据被读出来。记录道跳跃可被看作是读/写头离开期望记录道的相对位移。在光盘运转,以将读/写头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期间,记录道跳跃作为必然的结果而发生。在盘驱动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的有意的记录道跳跃包括准确确定读/写头关于盘面的位置,以便在一个已知的时刻头与另一个已知的记录道对准。非有意的记录道跳跃会发生,例如,当盘驱动器的一个机械扰动引起读/写头在一个不可预知的时刻与盘的期望的记录道失去对准,并且位移为一个未知的径向位移时。因为定时和离开期望的记录道的位移不是有意的,盘驱动器控制装置不知期望的记录道对准已失去,并且控制装置可能不能确定发生了什么位移,以便校正或补偿它。
如果无意的记录道跳跃发生时数据被写入盘,会产生不期望的结果,即重写读/写头跳到的盘记录道上的数据。于是,期望提供方法,利用它记录道跳跃能被检测。特别地,希望能够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检测到这种跳跃的发生,在该时间内,被重写过的有效数据的数量足够小,可以被数据错误纠正方案恢复。
在便携的数据存储/取回应用中防止无意的记录道跳跃会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可携式摄像机,在那里对于可变比特率记录的利用可能有机械噪声和频繁的有意的记录道跳跃。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记录道跳跃检测在便携式数据读应用中是有价值的。一种可能的情况(为了例证性的目的)可能是记录在一张(8厘米)DVD+RW盘上的MP3音乐标题的许多小时长的编辑。在那种情况下准确的记录道跳跃检测能减小重放期间对音乐中断的可能性,并且还能减小数据缓冲的数量,数据缓冲是在读头和输出之间使用的。播放器能够利用波动定址信息检测和纠正无意的记录道跳跃,并且这可以帮助对从相变盘可得到的较低数据信号的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提供了一种在读/写光盘期间检测无意的记录道跳跃的方法,该光盘由具有可检测结构的记录道形成,使用光盘时数据在此结构内被读或写。该方法包括检测光盘记录道结构的一个特征,在读或写盘期间数据被从该结构读出或被写入该结构。然后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被与一个期望的结构特征作比较。如果在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和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之间产生否定的比较结果,于是,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存在被标记。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读/写光盘期间检测无意的记录道跳跃的系统,该光盘由具有可检测结构的记录道形成,使用光盘时数据在此结构内被读或写。该系统包括一个能够检测光盘的记录道结构的一个特征的光学读/写头,在读或写盘期间数据被从该结构读出或被写入该结构。此系统还包括连接到读/写头的一个光盘驱动器控制装置,它通过读/写头控制从光盘读数据和向光盘写数据。光盘驱动器控制装置将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与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作比较,如果在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和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之间产生否定的比较结果,标记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存在。
-优选地,如果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被标记,对盘的数据读或写操作被停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记录道结构包括一个记录道波动。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记录道结构包括在定址单元中编码的定址信息,光盘记录道被排列成一连串的数据行段,每个数据行段的记录道结构有一个同步单元和一个定址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定的形式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包括关于至少一个数据行段的定址单元的波动编码结构。定址单元,例如,对于相邻的数据行段能被不同地编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光盘记录道被进一步排列成一连串数据块段,每个数据块段包括一连串连续的数据行段,在那里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一个波动编码结构,各个相邻数据块段之间的波动编码结构是不相同的。在每个数据行段中波动编码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反相的波动,其中,对于不同数据块段的数据行段该至少一个反相的波动的位置是不同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段的同步单元的出现的一个定时。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记录道波动相位的一个不连贯变化和持续变化。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盘,它被构造得能够在读或写期间检测无意的记录道跳跃。该光盘由预凹槽记录道形成,预凹槽记录道有一个可检测的结构,使用光盘期间在预凹槽记录道内数据被读或写。预凹槽记录道包括在定址单元中编码的定址信息,预凹槽记录道被排列成一连串的数据行段,每个数据行段的记录道结构有一个同步单元和一个定址单元。预凹槽记录道被进一步排列成一连串数据块段,每个数据块段包括一连串连续的数据行段,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一个波动编码结构,各个相邻数据块段之间的波动编码结构是不相同的。这允许盘驱动器控制装置,在使用光盘时,通过比较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和一个预先确定的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检测一个可能的盘记录道跳跃,在那里如果两者不相同,一个可能的无意记录道跳跃的出现被指出。
使用在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一些或全部技术能减少记录道跳跃在一个对于ECC恢复太长的距离内以不可检测的方式出现的可能性。这些技术可以与其它处理结合在一起,如从预测的地址位(基于先前的地址序列)检测偏差,以减少无意记录道跳跃的不合意的结果。
在下文中通过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和参照附图,只是以举例的方式,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一种DVD的一种数据块格式的一个概念图;
图2是一个框图,它说明对于一种DVD,存储的数据和记录道定址信息之间的关系;
图3是一个时间安排图,它说明一种DVD的一个定址信息;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的典型过程的一个流程图。
在光盘的读和/或写期间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的一种方法和设备在这里被公开。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具体的术语和具体的实施细节被提出,以提供一个本发明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一个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了实施本发明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不需要的,这是显然的。例如,优选实施例是在DVD+RW盘情况下被描述的,但是本发明的技术同样可应用于其它形式的光盘。
如上所述,数据被存储在一种典型的涉及记录道的光盘上,这些记录道在制造过程中被生成在盘上。在制造时在盘上生成的螺旋形记录道有时被称为预凹槽。在数字通用盘(DVD)情况下,例如,这些记录道从单个螺旋槽生成,每个记录道被认为是螺旋的360度旋转。记录道间距是在径向测量的相邻记录道的平均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0.74微米。
为了使盘驱动器控制装置能确定读/写头对准的是那个记录道,记录道被构造以便定址信息能从记录道获得,定址信息独立于可能与记录道相联系的数据。在DVD上伴随着周期性的径向扰动记录道被生成,该扰动标称为离开记录道的真实螺旋路径的正弦偏离。这种记录道路径偏离被称为波动,每个正弦周期被称为一个波动周期。光盘的定址信息通过波动的相位调制被传送,它能被盘驱动器控制装置检测和解码。
在DVD标准中,依照一种错误纠正(ECC)方案数据被组织成块,因此如果块中的数据被毁坏,数据恢复是可能的。一个错误纠正块包含32k字节数据,ECC方案能够恢复数量略大于2k的区间误差。写在盘上的数据和在记录道波动中的定址信息的相应关系是这样的,在超过读或写一个EC数据块的持续时间内定址信息可用于盘驱动器控制装置4次。
图1是一种DVD+RW格式的一个错误纠正数据块的一个概念框图。如所示的那样,数据块包含32千字节组织成208行的数据。每个行包括两个同步帧,其中每个同步帧有一个被数据跟随的同步头。当被存储在盘上时,每个同步帧包括1488个信道位(信道位是元素,调制后,二进制值“0”和“1”通过它被表示)。以每个存储数据行一位定址信息为基础,定址信息(在预凹槽中的地址或ADIP)通过盘记录道被表示。每个ADIP字包括52个ADIP单元,其中第一个单元被用作一个ADIP字同步头。因此,在一个32K EC数据块的208行范围内定址信息重复四次,所以一个单独的ADIP字被沿着一个盘记录道的一部分散布,该部分盘记录道占据四分之一个数据块(8K存储数据)。
使用上面描述的位置定址格式,显然在控制装置确定头在盘上的位置地址所要求的时间内,至少8k数据将通过光盘驱动器的读/写头。因此,如果在写操作期间出现一个无意的记录道跳跃,例如,在盘驱动器控制装置确定记录道地址并确定头与错误的记录道对准之前,至少四分之一的数据将被写在一个非有意的记录道上。如果那记录道上已经装有数据,在记录道跳跃之后这些数据被重写,于是在通过观测ADIP信息记录道跳跃被检测之前,至少8k那部分数据将被重写。使用ECC方案该数量的数据不能被恢复。
考虑到前面所述的内容,为了记录道跳跃检测最有效,在短于写错误纠正方案能恢复的最大量的数据所需的时间内,记录道跳跃应能被盘驱动器控制装置检测。在上面的例子中,最大数据量为2k字节。
图2是一个简化的方框时间安排图,它说明存储在一张DVD+RW光盘上的数据和包含在其波动记录道结构中的定址信息之间的关系。一行数据被在图中10处以方框图的形式简要地说明,它包含两个同步帧,每个同步帧有一个被数据跟随的数据头。一行数据沿着被存储的光盘记录道的长度有93个波动周期,波动记录道结构在图20处被简要地说明。每个波动相应存储在记录道上的32信道位数据。在一个被提议的DVD+RW标准格式中,ADIP定址信息被包含在相应各个数据行10的记录道的前8个波动周期中。8个波动周期传送一个ADIP单元,一个ADIP单元是一位定址信息。如提及的那样,52个ADIP单元组成一个ADIP字,一个单元用于同步,51个单元用于地址。沿着每个数据行的剩下的85个波动周期不携带定址信息,而是被盘驱动器控制装置用于时间安排目的。
图3是一个概略的时间安排图,它说明定址信息被编码到相应于一个数据行的记录道的93个波动长度的前8个波动的波动周期的方法。波动周期编号被显示在图3a中,开始于前一行的最后一个周期#92,跟随着来自在考虑中的行的周期#0~#9。图3b描绘对一个ADIP字中的第一个单元的波动周期调制,第一个单元是一个专用的同步单元,它标识一个EC数据块信号区的开始。图3c说明对于ADIP字同步的解调信号。对于一个二进制“0”的波动结构和对于一个二进制“0”的代表一个ADIP单元的解调信号分别在图3d和3e中被显示。类似地,对于一个二进制“1”的波动结构和对于一个二进制“1”的代表一个ADIP单元的解调信号分别在图3f和3g中被显示。
通过波动的相位调制,以在前八个周期中反相特定的波动周期的方式,在记录道波动中的ADIP数据编码被获得。预凹槽记录道的波动标称为正弦波,此正弦波具有在此被称为正波动(PW)相位的相位。例如,如果不用于定址的85个波动没用携带信息,那么它们都有相同的PW相位。参照图3,可以看出每个ADIP单元的第一个周期(周期#0)总是一个反相的周期,称为一个负波动或NW。在一个ADIP字同步单元(图3b和3c)的情况下,周期#1~#3也是反相的,NW,周期,这标识一个EC数据块信号区的开始。ADIP字同步单元的剩余四个周期是PW周期。
对于ADIP位单元,第一个NW周期被3个PW周期跟随,前四个周期共同组成一个ADIP位同步。剩余的四个波动周期被用来传送定址数据,一个二进制“0”或一个二进制“1”。对于一个二进制“0”(图3d和3e)周期#4和#5是PW相位,周期#6和#7是NW相位。对于一个二进制“1”(图3f和3g)图形相反,周期#4和#5是NW相位,周期#6和#7是PW相位。剩余的85个波动周期(周期#8~#92)没有被分配用于数据编码,标称都是PW相位,如上面提到的那样。
52个ADIP单元被组到每一个ADIP字中。包含在ADIP位单元中的信息如下:
位0:此位没有包含有效的位调制,被用于同步。该内容被解释为二进制“0”。
位1:此位被保留并设为二进制“0”。
位2~23:这22位包含一个物理地址。数据位2是最重要的位,数据23是最不重要的位。对于每个下一个ADIP字地址增加1。
位24~31:这8位可被用来包含关于盘的辅助信息。例如,来自256个连续的ADIP字的位24~31可形成一个ADIP帧,该ADIP帧具有与盘有关的256字节的物理格式信息。
位32~51:此20位包含对于ADIP信息的错误纠正奇偶检验。
为了ADIP错误纠正的目的第52 ADIP位被分组到13个四位的半字节。五个奇偶半字节N8~N12包含ADIP位32~51,依照一种基于半字节的里德-所罗门(13,8,6)错误纠正编码方案它们从半字节N0~N7(包含ADIP位0~31)被确定。
当数据被存储在光盘上时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编码,例如致使读操作期间得到最可靠的数据恢复。一张DVD+RW格式的光盘使用边缘检测取回存储的数据,限制记录的信道位中连续的二进制数“0”和“1”的数目,边缘检测工作更加可靠。为了得到期望的限制,一个长度限制编码方案被使用,如一个反相二进制扩展加重平均(IBEH)编码。这种编码能,例如,以一种预先确定的方式将一个8位数据字转换为一个16位编码字,以便编码字的二进制表示,和编码字的任何可能的串联,满足运行长度限制。许多不同的编码“形式”能被用来得到运行长度限制,其中依赖于编码形式,每个8位数据字能被编码成多个不同的16位编码字。从一个数据字到下一个数据字,编码形式可以以一种可预知的方式被改变以满足运行长度限制。
使用DVD+RW作为例子已经描述了一种光盘存储系统的格式,描述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道跳跃检测方案较为容易,以下作为例子说明了其中的几个方案。
在DVD+RW可重写格式中,地址信息被编码为一个相位调制的高频波动槽。该地址信息每32k数据块可用四次,它被分散到各个信号区。然而,由于一个信号区由8k字节数据组成,依靠地址检测去检测一个无意的记录道跳跃会导致一个重写区间错误,该错误太长不能被ECC恢复。因此,期望提供至少一个方案,用来在一个错误纠正方案的能力范围内的时间周期或盘记录道长度内检测一个无意记录道跳跃的出现。在DVD+RW格式情况下,在一个比跳跃之后2k字节数据能被写的时间周期或记录道长度短的时间周期或记录道长度内,一个记录道跳跃应是可检测的。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波动的预凹槽被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
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中,没被ADIP定址信息使用的预凹槽的波动周期可以和附加的数据一起被编码,附加的数据允许可靠的记录道跳跃检测。如关于图1和2的描述,每一行数据相应于预凹槽的93个波动周期,8个波动周期被用于描述每行的一个ADIP单元。因此,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的附加的数据可以被编码到盘上沿着数据行的剩余的85个波动中。然而,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不在波动预凹槽记录道编码太多信息以便波动周期信息的解码是可靠的是更可取的。例如,因为波动周期信息通过反相特定的波动被描述,如果大量的信息被编码,那么许多波动将被反相,解码器有困难与预凹槽同步和/或有困难确定那一个是正相位和那一个是负相位。
没有被使用的波动可被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的一种办法是将沿着数据行的85个未使用波动中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波动反相,其中被反相的波动对于相邻的记录道是不同的。换句话说,至少一个未用的波动以一种选定的方式被反相,这样的方式使得,对于盘上邻近的记录道,反相的波动出现在沿一数据行(与ADIP位同步相比较)的不同的位置。于是,如果一个无意的从一个记录道到邻近的记录道的跳跃出现,盘控制装置能够检测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反相的波动的位置,这被用来标识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
本发明的这种形式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包括在每个数据行的未使用部分加一个反相的波动,其中对于接连的数据块反相波动相对ADIP位同步的位置不同。在盘可写区的内部圆周上单个32k数据块延伸比1.5稍多个盘记录道。如果全部85个未使用的波动被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方案具有单个反相波动,那么为了结果记录道和源记录道具有相同反相波动位置必须跳跃的最小记录道数约为42。这使得在跳跃匹配,使可靠的记录道跳跃检测可能前或后,在反相波动位置出现一个记录道跳跃是不可能的。它对于用较容易的二进制计算代替每16或32个数据块反相波动位置或方式重复的目的是有用的,这还使能够准确记录道跳跃检测。
当然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项技术不局限在对每个数据块简单地反相不同位置的一个波动。使用一个或多个反相波动多种其它形式的反相波动可以被选择地使用,记住尽可能地留置未使用的波动和解码器的同步在相同的状态。也将意识到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的反相波动编码在数据块的边界被改变是不必要的,尽管数据块描述一个适宜那目的的单元。
图4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图,说明基于上面描述的技术的一种记录道跳跃检测程序400的一个例子。流程程序400,开始于步骤402,涉及在光盘上写数据,这对于记录道跳跃检测是最关键的。一个记录道跳跃检测值y在步骤404被确定,例如描述相应于被写数据块的一个反相波动周期的位置。在数据写过程中,在每个数据行起始位置的ADIP单元在步骤406被检测。在ADIP单元之后,关于行的剩余85个波动周期标称为PW相位周期。ADIP单元之后的PW周期数被计数(步骤408)直到一个NW周期被检测。NW周期是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目的的插入的反相波动(或者如果一个记录道跳跃出现了可能是一个ADIP单元的一个非期望的NW周期)。如果在步骤406检测的ADIP单元标识一个新的数据块开始(步骤410),那么需要计算关于那块的记录道跳跃检测码y应是什么。新的记录道跳跃检测码根据一个预先确定的函数,如y=f(数据块#)在步骤412被产生。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它可以简单地由数据块数对16或32求模确定,尽管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其它函数将是显然的,然后,在步骤414,测量的周期计数x被与关于当前块的记录道跳跃检测码y进行比较,当前块是数据打算被写入其中的数据块。如果参数x和y相互匹配,这被认为是一个正确的数据块正被写的标识,即情况正常。反之,如果参数x和y不匹配,那么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事件被指示。在那种情况下,写数据立即被停止(步骤416),以便如果一个记录道跳跃发生了错误写的数据量被最小化。数据写被停止直到盘上的数据地址被盘控制装置确定和如果需要正确的记录道部分被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的技术能被使用,该技术涉及双位的编码,双位被用在ADIP单元中。如图3显示和此前描述的那样,定址信息被预凹槽波动的相位传送,使用关于每个数据行的记录道的前8个波动周期。每个ADIP单元的前4个波动被用于字或位同步,剩余的4个波动被用于描述定址信息的单个位。用于定址信息的四个波动周期被调制为(如图3所示)两个PW跟随着两个NW以表示一个数据“0”,和两个NW跟随着两个PW以表示一个数据“1”。这种编码有时被称为一个双位。因为四个波动周期被用于表示一个定址数据位,编码中固有的冗余可以被开发用于记录道跳跃检测。
为了使能够检测记录道跳跃,不同版本的双位可以被用于不同的数据行。例如,标准的双位被定义为四个周期,第二对和第一对极性相反。一种供替换的双位版本可以是四个周期,第二和第四周期的极性与第一和第三周期的极性相反。另一种双位编码可以是第一和第四周期的极性与第二和第三周期的极性相反。通过对相邻的数据行的双位进行不同的编码,对各个相继数据行的编码方式被预先确定,因此可以被盘控制装置预知,当从盘检测的双位编码和被盘控制装置预测的编码不匹配时检测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是可能的。
使用这项技术,如果仅仅一个数据行被考虑,那么成功检测一个记录道跳跃的可能性可能仅仅三分之二,这里三个交替的双位码被使用。然而,如果双位编码沿着一连串行以一种较复杂的形式变化而不是交替的双位版本,并且不止一个数据行被检查,成功记录道跳跃检测的可能性被增加。进一步,这项技术可以和这里公开的其它记录道跳跃检测技术组合起来以增加记录道跳跃检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项记录道跳跃检测技术利用ADIP同步波动周期。在各个数据行的开始处(参看图1~3),第一个波动总是一个反相(NW)周期。沿着盘记录道此NW周期每93个波动的有规则的出现可被用作水平飞轮锁。在正常工作期间,盘控制装置能期待在一个预知的间隔检测NW同步周期。然而,如果一个记录道跳跃出现,结果记录道位置匹配先前记录道的水平飞轮锁的可能性是小的。因此,如果没有NW同步周期在盘控制装置预测的时间出现,几个连续的数据行被读或写,这可被认为是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的指示。
如前提及的,沿着记录道的未使用的波动周期标称是同相位的,它们被盘控制装置用来产生同步时钟信号,然后此信号被用于检测调制的波动。然而,如果一个记录道跳跃出现,在结果位置的记录道波动不可能和在先前位置的记录道波动的相位匹配。因此,如果在恢复的时钟中一个不连贯的和连贯的相位不连续被检测,这也可被用来指示一个无意的记录道跳跃的可能出现。
在上文中公开了几种不同的,利用光盘的预凹槽记录道结构的记录道跳跃检测技术。那些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描述的技术可被孤立使用,或者为了增强检测的可靠性可被相互联合使用。优选技术的目标是允许尽可能块地检测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以便,例如,在达到不可恢复的位置之前写数据被停止。一个不可恢复的位置可被认为是重写存在的数据,例如,到一个通过错误纠正处理(ECC)不可恢复的程度。使用一些或全部这些技术能够减小一个记录道跳跃在对于ECC恢复太长的距离内以一种不可检测的方式出现的可能性。这些技术也可以与其它处理联合使用,如检测从预测的地址位的偏离(基于前面的地址序列),以减小属于无意记录道跳跃的不期望的结果。
本发明的前面的详细描述只是以举例的方式被介绍,预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改变和调整本发明的材料和元素的安排。例如,许多具体的处理步骤和参数值细节和优选实施例一道被描述了,但是当然替代的步骤和参数可以被等效地应用,并且对于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能在功能上是等效的。

Claims (21)

1.一种在读或写光盘期间检测无意记录道跳跃的方法,该光盘由具有可检测结构的记录道形成,使用光盘期间数据在记录道中被读或被写,方法包括:
在光盘的数据读或写期间,检测光盘的记录道结构的一个特征,在该记录道数据被读出或写入(406,408);
将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和一个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作比较(414);和
如果在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和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之间产生否定的比较结果,标记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出现。
2.在权利要求1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记录道结构包括一个记录道波动。
3.在权利要求1中被要求的方法,包括如果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被标记,停止光盘的数据读或写(416)。
4.在权利要求2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记录道结构包括在定址单元中编码的定址信息,其中光盘记录道被排列成一连串的数据行段,每个数据行段的记录道结构有一个同步单元和一个定址单元。
5.在权利要求4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包括关于至少一个数据行段的定址单元的波动编码结构。
6.在权利要求5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对于相邻的数据行段定址单元被不同地编码。
7.在权利要求4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光盘记录道被进一步排列成一连串数据块段,每个数据块段包括一连串连续的数据行段,在那里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一个波动编码结构,各个相邻数据块段之间的波动编码结构是不相同的。
8.在权利要求7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在每个数据行段中波动编码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反相的波动,其中,对于不同数据块段的数据行段该至少一个反相的波动的位置是不同的。
9.在权利要求4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段的同步单元的出现的一个定时。
10.在权利要求2中被要求的方法,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记录道波动相位的一个不连贯变化和持续变化。
11.一种在读或写光盘期间检测无意记录道跳跃的系统,该光盘由具有可检测结构的记录道形成,使用光盘期间数据在记录道中被读或被写,该系统包括:
一个能够检测光盘的记录道结构的一个特征的光学读/写头,在读或写盘期间数据从该结构读出或被写入该结构;和连接到读/写头的一个光盘驱动器控制装置,它通过读/写头控制从光盘读数据和向光盘写数据。其中光盘驱动器控制装置将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与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作比较,如果在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和期望的记录道结构特征之间产生否定的比较结果,标记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存在。
12.在权利要求11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记录道结构包括一个记录道波动。
13.在权利要求11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光盘驱动器控制装置控制读/写头,以便如果一个可能的记录道跳跃被标记,光盘的数据读或写操作被停止。
14.在权利要求12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记录道结构包括在定址单元中编码的定址信息,其中光盘记录道被排列成一连串的数据行段,每个数据行段的记录道结构有一个同步单元和一个定址单元。
15.在权利要求14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特征包括关于至少一个数据行段的定址单元的波动编码结构。
16.在权利要求15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对于相邻的数据行段定址单元被不同地编码。
17.在权利要求14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光盘记录道被进一步排列成一连串数据块段,每个数据块段包括一连串连续的数据行段,在那里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一个波动编码结构,各个相邻数据块段之间的波动编码结构是不相同的。
18.在权利要求17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在每个数据行段中波动编码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反相的波动,其中,对于不同数据块段的数据行段该至少一个反相的波动的位置是不同的。
19.在权利要求14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段的同步单元的出现的一个定时。
20.在权利要求12中被要求的系统,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记录道波动相位的一个不连贯变化和持续变化。
21.一种光盘,它被构造得能够在读或写期间检测无意的记录道跳跃。该光盘由预凹槽记录道形成,预凹槽记录道有一个可检测的结构,使用光盘期间在预凹槽记录道内数据被读或写。预凹槽记录道结构包括在定址单元中编码的定址信息,预凹槽记录道被排列成一连串的数据行段,每个数据行段的记录道结构有一个同步单元和一个定址单元。预凹槽记录道被进一步排列成一连串数据块段,每个数据块段包括一连串连续的数据行段,其中检测的记录道结构的特征包括一个波动编码结构,各个相邻数据块段之间的波动编码结构是不相同的。
CN01119044.2A 2000-05-15 2001-05-15 光盘记录道跳跃检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0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570807 2000-05-15
US09/570,807 US6947364B1 (en) 2000-05-15 2000-05-15 Detecting track jumps during reading or writing of data on an optical disk
US09/570,807 2000-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536A true CN1333536A (zh) 2002-01-30
CN1197064C CN1197064C (zh) 2005-04-13

Family

ID=2428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190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064C (zh) 2000-05-15 2001-05-15 光盘记录道跳跃检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47364B1 (zh)
EP (1) EP1156481A3 (zh)
JP (1) JP2002008255A (zh)
CN (1) CN1197064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914C (zh) * 2003-12-22 2007-01-24 株式会社东芝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80647A (zh) * 2016-03-09 2017-09-19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再现装置、光盘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电路、光盘的再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29391B1 (ko) * 1999-01-04 2002-03-22 구자홍 디지털 데이터 스트림의 기록방법 및 장치
KR100829013B1 (ko) * 2001-11-06 2008-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폭 편이 변조 방식을 이용한 광디스크의 워블 어드레싱방법
KR100844847B1 (ko) * 2001-12-06 2008-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의 워블신호 기록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광디스크
US7376056B2 (en) * 2002-01-21 2008-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address information from an optical disc medium
JP4115173B2 (ja) * 2002-06-11 2008-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978130B2 (ja) * 2002-12-26 2007-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4303395A (ja) * 2003-03-14 2004-10-28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とそ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4638335B2 (ja) * 2005-11-30 2011-02-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1292728B1 (ko) * 2006-11-17 2013-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 매체, 광 기록 매체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기록 재생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6785A1 (en) * 1987-02-27 1988-09-07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US5208792A (en) * 1987-05-29 1993-05-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opto-magneto media
JP2975191B2 (ja) * 1991-10-30 1999-11-10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カード装置
JP2803420B2 (ja) * 1991-12-09 1998-09-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トラッキング制御装置
JP3264385B2 (ja) * 1992-09-09 2002-03-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イ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970006184B1 (ko) * 1993-04-13 1997-04-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레이저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퍼즈 수행방법
US5677935A (en) * 1995-01-11 1997-10-14 Matsu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ync detecting method and sync detecting circuit
JP3642863B2 (ja) * 1996-02-02 2005-04-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ディスク形成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形成方法
JP3850060B2 (ja) * 1996-02-13 2006-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DE69721718T2 (de) 1996-09-03 2004-03-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formationstrager, lese-/schreibvorrichtung und lesevorrichtung zum lesen und/oder schreiben von informationsblöcken
JPH10159746A (ja) 1996-12-03 1998-06-16 Kawamoto Seisakusho:Kk 可変速ポンプ装置
KR100239347B1 (ko) * 1996-12-18 2000-02-01 구자홍 디스크 재생기의 오디오 데이타 재생 장치
JPH1166563A (ja) 1997-06-11 1999-03-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172952B1 (en) 1997-06-11 2001-0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device with abnormal jump detection
PL197778B1 (pl) * 1999-01-25 2008-04-3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posób wytwarzania nośnika zapisu, urządzenie odtwarzające lub zapisujące nośnik zapisu oraz nośnik zapisu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914C (zh) * 2003-12-22 2007-01-24 株式会社东芝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80647A (zh) * 2016-03-09 2017-09-19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再现装置、光盘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电路、光盘的再现方法
CN107180647B (zh) * 2016-03-09 2020-08-1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再现装置、光盘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电路、光盘的再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47364B1 (en) 2005-09-20
EP1156481A2 (en) 2001-11-21
EP1156481A3 (en) 2003-05-21
CN1197064C (zh) 2005-04-13
JP2002008255A (ja) 200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1519A (en) Address mark generation and decoding method
CN1022870C (zh) 高伺服采样磁盘存储器或磁带机
US63817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on encoding data for storage on a multi-level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N1023922C (zh) 与数据结构无关的扇形扫描伺服
KR100779418B1 (ko) 기록 매체, 기록 방법, 재생 방법, 기록 장치 및 재생 장치
CN1197064C (zh) 光盘记录道跳跃检测
US7038993B2 (en) Optical disc medium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ctor groups, a recording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er
CN86102702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046806A (zh) 实现纠错的增强型数据格式与机器操作
CN1192387C (zh) 读/写光介质的无拼接编辑
US4914535A (en) Synchronization for stored data
CN1286103C (zh) 信息载体、编码装置、编码方法、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
KR100647832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CN1711609A (zh) 用于在光盘上写入标签的方法
CN100409351C (zh) 一种编码数据的解码方法与装置
CN101030425A (zh) 嵌入和检测辅助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记录和重放装置
CN1276428C (zh) 记录载体以及用于扫描记录载体的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
US7477585B2 (en) Error correction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EP1617432A1 (en) Optical disk device
JPH0737335A (ja) セクタ信号形成方法及び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CN1947191A (zh) 用于将次要信道的次要信息编码为主要信道的信道数据流的设备和方法
CN1589473A (zh) 快速存取光盘上物理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36118C (zh) 记录方法、保护方法和再现设备
WO2004057600A1 (en) Method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on an optical disc
CN85103577A (zh) 存储盘的播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