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1874C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1874C
CN1321874C CNB028275098A CN02827509A CN1321874C CN 1321874 C CN1321874 C CN 1321874C CN B028275098 A CNB028275098 A CN B028275098A CN 02827509 A CN02827509 A CN 02827509A CN 1321874 C CN1321874 C CN 13218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ody
car
lifting
brake equipment
b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275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5264A (zh
Inventor
森田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5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18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18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28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 B66B5/284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mounted on cars or counterweights
    • B66B5/286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mounted on cars or counterweights between two cars or two counterwe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井多厢式电梯装置,包括:升降道(2);上下配置在此升降道内并在升降道内升降的多个升降体12a、12b);使多个升降体独立升降的驱动装置(20a、20b);配置在多个升降体中的一个升降体(12a)与该升降体正下方的另一升降体(12b)之间升降的升降体间制动装置(30)。该升降体间制动装置(30)在紧急时刻可在一个升降体(12a)与另一个升降体(12b)之间独立停止。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井多厢(one shaft multicar)电梯的舒适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一种被称为单井多厢(one shaft multi car)的电梯装置被特别广泛地使用于高层建筑。该电梯装置是在升降道内部上下多个配置多个轿厢,依靠独立驱动各轿厢的驱动装置使轿厢升降。使用这种电梯装置,在电梯使用频率高的时段,比如下班时段,午休时间等,可以使多个轿厢升降,同时避免相互间的冲突,而在使用频率低的时段,可以只使一个轿厢移动。如此一来,不但能使电梯高效率运行,而且可以减少设置多台电梯装置所需的设置空间和费用。
关于这种单井多厢电梯装置的构造,在日本特开昭60-19769号公告中有记载。
具体说来,在这种电梯装置中,比如,卷绕在上下配置的两个轿厢中位于下侧的下轿厢的起吊滑轮上的下轿厢用钢索卷绕在下轿厢用卷扬机上。然后下轿厢用钢索从卷扬机出发,卷绕在上下配置的两个平衡锤中位于上侧的下轿厢用平衡锤的吊滑轮上。另外,下轿厢用钢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升降道上方。
另一方面,固定于配置在上侧的上轿厢天顶上的上轿厢用钢索卷绕在上轿厢用卷扬机上。然后,上轿厢用钢索从卷扬机出发,穿过设在下轿厢用平衡锤上的钢索通孔并固定于配置在下侧的上轿厢用平衡锤上。
即,下轿厢配置在下侧,而该下轿厢通过钢索而被连接,在升降的时候保持与下轿厢间的平衡而升降的下轿厢用平衡锤配置在升降道上侧。相反,上轿厢配置在升降道上侧,上轿厢用平衡锤配置在升降道下侧。
另外,在升降道底部的下轿厢下方和上轿厢平衡锤下方设置有2个缓冲器。在发生故障时,下轿厢下方的缓冲器可以缓和下轿厢对升降道底部的冲击力。另外,上轿厢用平衡锤下方的缓冲器,在上轿厢上升、对升降道上部造成冲击的情况下,可缓和由此而来的上轿厢用平衡锤对升降道底部的冲击,由此而间接地缓和上轿厢的冲击力。
但是,上述电梯装置上没有设置可抑制下轿厢在升降道中过度上升、或者上轿厢在升降道中过度下降,或者上轿厢和下轿厢相互靠近的装置。因此,在控制系统等发生故障,无法控制轿厢或是平衡锤的情况下,轿厢之间或平衡锤之间会发生直接冲撞,使轿厢和平衡锤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可在轿厢过度上升或下降等情况下,避免轿厢之间或平衡锤之间的冲撞,或缓和冲撞导致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含:升降道;在前述升降道内升降的多个升降体;使前述多个升降体独立升降的驱动装置;升降体间制动装置,该装置配置在前述多个升降体中的一个升降体与配置在该升降体正下方的另一个升降体之间升降,在紧急时刻,能够在前述一个升降体与另一个他升降体之间独立停止。
使用这种装置,就可以防止上下配置的升降体之间的直接冲撞,从而进一步确保电梯装置的安全性,还可以防止升降体之间因为冲撞而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主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侧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轿厢间制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轿厢间制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轿厢间制动装置的油压系统的概念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轿厢间制动装置运行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轿厢间制动装置运行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轿厢间制动装置运行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轿厢间制动装置运行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梯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简化或省略说明。
首先用图1到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和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100的示意图。图1表示从正面看到的情况,图2表示从侧面看到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设有轿厢出入口的一侧(图2中左侧)称为正面侧,相反的一侧(图2中右侧)称为背面侧。
参照图1、2,电梯装置100包含:升降道2、竖立在升降道2内部的一对轿厢导轨4和一对平衡锤导轨6,在升降道2内部各自独立升降的下轿厢电梯100a和上轿厢电梯100b。
下轿厢电梯100a包括在升降道2内升降的下轿厢12a和下轿厢用平衡锤14a。在下轿厢12a的下方设置吊滑轮16,在下轿厢用平衡锤14a的上部设置吊滑轮18。另外,在升降道2的上方设置下轿厢用卷扬机20a。下轿厢用钢索22a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道2上部的钢索固定部24上。下轿厢用钢索22a从固定于钢索固定部24的一端起卷绕到下轿厢12a的吊滑轮16上而通过下轿厢12a的底部,并卷绕到升降道2上方的下轿厢用卷扬机20a上。并且,下轿厢用钢索22a又从下轿厢用卷扬机20a卷绕到下轿厢用平衡锤14a的吊滑轮18上,并将另一端固定在钢索固定部上。
这样,下轿厢电梯100a就是以2∶1绕绳方式卷绕钢索。并且,在下轿厢用平衡锤14a的中心部分设有沿升降方向贯通的钢索通孔26。
另外,在升降道2底部的下轿厢12a的下方设有下轿厢用缓冲器28a。
另一方面,在上轿厢电梯100b上设有在升降道2内升降的上轿厢12b和上轿厢用平衡锤14b。在升降道2的上方设置上轿厢用卷扬机20b。上轿厢用钢索22b的一端固定于上轿厢12b的顶面的中央附近,另一端固定于上轿厢用平衡锤14b的顶面的中央附近。另外,上轿厢用钢索22b的处于上轿厢12b与上轿厢用平衡锤14b之间的部分卷绕在上轿厢用卷扬机20b上。换言之,上轿厢用钢索22b的一端固定于上轿厢12b的天顶,并从上轿厢12b卷绕到上轿厢用卷扬机20b之后,穿过下轿厢用平衡锤14a的钢索通孔26而将另一端固定于上轿厢用平衡锤14b的天顶。
这样,上轿厢电梯100b就是以1∶1绕绳方式卷绕钢索。
另外,在升降道2底部的上轿厢用平衡锤14b的下方设置有上轿厢用缓冲器28b。
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下轿厢电梯100a与上轿厢电梯100b在升降道中的位置关系。
上轿厢12b与下轿厢12a沿升降方向上下配置在升降道2内部。即,下轿厢12a配置在上轿厢12b的正下方,始终在上轿厢12b的下方升降。
下轿厢用平衡锤14a与上轿厢用平衡锤14b沿升降方向上下配置在升降道2内部,即,下轿厢用平衡锤14a配置在上轿厢用平衡锤的正上方,始终在上轿厢平衡锤14b的上方升降。
另外,在下轿厢12a与上轿厢12b之间设置有轿厢间制动装置30。
图3以及图4是说明轿厢间制动装置30的模式图,图3表示从正面看到的情况,图4表示从侧面看到的情况。
如图3、图4所示,在轿厢间制动装置30中,在抓轨装置34上设置有1根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缓冲器32a。另外,在下侧缓冲器32a的两侧,在抓轨装置34上分别设置有2根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缓冲器32b。
另外,抓轨装置34的两端与导向装置36连接,并通过导向装置36而可沿轿厢导轨4移动。另外,在抓轨装置34上,在上侧缓冲器32b的两侧设有支持部38。各支持部38上分别设有向下方突出的下侧冲击检测器40a以及向上方突出的上侧冲击检测器40b。支持部38中用油充填,通常,依靠充填在支持部38中的油的油压,使各冲击检测器40a、40b分别向下方及上方突出。
在下轿厢12a顶面上设有动力部件42。
抓轨装置34具有垂直于轿厢导轨4配置的下侧支持板48a和上侧支持板48b。
下侧支持板48a两端与轿厢导轨4连接的部分分别设有下侧卡盘零件50a。如图4所示,各下侧卡盘零件50a上分别设置有上侧变窄的下侧楔形槽52a。当设置在下侧支持板48a两侧的下侧楔形槽52a与轿厢导轨4楔合时,下侧支持板48a与轿厢导轨4相垂直。
再次参照图3及图4,在下侧支持板48a正面侧的两端部分分别设有L型的下侧控制杆54a。各下侧控制杆54a由纵柱部分以及与此纵柱部分的一端连接、并垂直于纵柱部分的横柱部分构成。各下侧控制杆54a的纵柱部分分别依靠下侧旋转销56a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下侧支持板48a的两端。另外,各横柱部分分别沿着从正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配置。在各下侧控制杆54a的横柱部分背面侧的一端分别设有下侧滚子58a。各下侧滚子58a和轿厢导轨4一起嵌在下侧楔形槽52a中。
在各下侧控制杆54a的纵柱部分上,在与横柱部分连接的部分的相反侧的端部,分别固定着下侧弹簧60a的一端。各下侧弹簧60a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导向装置36上。各下侧弹簧60a的弹力将下侧控制杆54a向下推压。
在各下侧控制杆54a的与设有下侧弹簧60a的一面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油压式下侧按压装置62a。各下侧按压装置62a的内部充填油而产生压力,依靠该油压,使各下侧弹簧60a的弹力向相反侧、也就是向上侧施加反作用力。
如上所述,下侧支持板48a上设有下侧卡盘零件50a、下侧楔形槽52a、下侧控制杆54a、下侧旋转销56a、下侧滚子58a、下侧弹簧60a及下侧按压装置62a。另外,以与下侧支持板48a成水平方向线对称的形式,在上侧支持板48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侧卡盘零件50b、上侧楔形槽52b、上侧控制杆54b、上侧旋转销56b、上侧滚子58b、上侧弹簧60b、及上侧按压装置62b。各上侧楔形槽52b与下侧楔形槽52a相反,形状为下侧逐渐变窄。上侧弹簧60b与下侧弹簧60a相反,将上侧控制杆54b向上推压。从而,上侧按压装置62b也与下侧按压装置62a相反,对应上侧弹簧60b的制动力而对上侧控制杆54b施加向下侧方向的反作用力。
另外,设置有以上各部件的下侧支持板48a和上侧支持板48b,沿垂直于轿厢导轨4的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构成抓轨装置34。
图5是说明动力单元42、支持部38以及按压装置62a、62b之间连接状态的概念图。
参照图3~图5,设置在下轿厢12a天顶上的动力单元42与各支持部38之间分别用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连接。另外,动力单元42与各下侧按压装置62a之间分别用下侧按压装置用油压配管66a连接。动力单元42与各上侧按压装置62b之间分别用上侧按压装置用油压配管66b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在动力单元42内部,各下侧按压装置用油压配管66a与各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之间分别通过下侧阀68a连接。各上侧按压装置用油压配管66b与各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之间分别通过上侧阀68b连接。图5中只表示一侧的支持部38与按压装置62a、62b的连接,实际上另一侧也以相同的构造连接。
图6、图7说明电梯装置100中下轿厢12a冲撞上轿厢12b的情况。图6是从正面看到的情况,图7是从侧面看到的情况。图8、图9说明电梯装置100中上轿厢12b冲撞下轿厢12a的情况,图8是从正面看到的情况,图9是从侧面看到的情况。
以下,用图1~图9说明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100的运作。
首先,参照图1、图2,电梯装置100的下轿厢电梯100a依靠下轿厢用卷扬机20a的运转而使下轿厢用钢索22a移动。随着该下轿厢用钢索22a的移动,下轿厢12a以及下轿厢用平衡锤14a保持着下轿厢用钢索22a上的张力平衡地升降。
上轿厢电梯100b依靠上轿厢用卷扬机20b的运转而使上轿厢用钢索22b移动。随着该上轿厢用钢索22b的移动,上轿厢12b以及上轿厢用平衡锤14保持着上轿厢用钢索22b上的张力平衡地升降。
此时下轿厢用卷扬机20a以及上轿厢用卷扬机20b分别独立驱动,可使下轿厢12a与上轿厢12b升降。因此,电梯装置100可根据使用频率运行,比如使下轿厢电梯100a的下轿厢12a停止在升降道2的最下层的下方,只运行上轿厢电梯100b。另外,电梯装置100在各电梯100a、100b都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会控制各轿厢12a、12b,避免互相冲撞。
在由于卷扬机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下轿厢12a下降到升降道2最下层的下方后仍无法停止的情况下,下轿厢12a会与下轿厢用缓冲器28a发生冲撞。依靠下轿厢用缓冲器28a,可缓和下轿厢12a对升降道2底部地板冲撞时的冲击力。
在上轿厢12b上升到升降道2最上层的上方后仍无法停止的情况下,上轿厢用平衡锤14b相反地下降到升降道2的最下层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上轿厢用平衡锤14b将与设置在升降道2底部的上轿厢用缓冲器28b发生冲撞。依靠上轿厢用缓冲器28b来缓和上轿厢用平衡锤14b对升降道2底部地板冲撞时的冲击力。并且间接地缓和上轿厢12b对升降道2顶部冲撞时的冲击力。
当由于控制系统的故障导致比如上轿厢12a的制动失灵而接近停止中或减速中的上轿厢12b时,如图6所示,下轿厢12a的顶面与上轿厢12b底面之间的距离会变得很近。使各冲击检测器40a、40b夹在下轿厢12a的顶面与上轿厢12b的底面之间受到挤压。
参照图5,一旦各冲击检测器40a、40b受到挤压,各支持部38内部的压力就会上升,使充填在各支持部38内部的油排出到各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一旦排出的油使各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内部达到规定压力,各阀68a、68b就会开放。使各支持部38内部的油通过各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排出到动力部件42,各冲击检测器40a、40b成为收纳到各支持部38内部的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各阀门68a、68b都被打开,因此充填在各按压装置62a、62b中的油就通过各按压装置用油压配管66a、66b被排出。如此一来,各按压装置62a、62b中的油压力就被解除了。
再参照图6、图7,一旦各按压装置62a、62b的油压力被解除,被各按压装置62a、62b按压的弹簧60a、60b就会伸长,使各控制杆54a、54b以各旋转销56a、56b为中心旋转。因此,各滚子58a、58b被推向各楔形槽52a、52b的变窄的一侧,并嵌入轿厢导轨4与楔形槽52a、52b之间。如此一来,轿厢间制动装置30就受到轿厢导轨4的支撑而停止在升降道2途中。
在由于譬如上轿厢用卷扬机20b的故障等导致无法停止上轿厢12b下降的情况下,上轿厢12b会与已停止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的上侧缓冲器32b发生冲撞,一边缓冲冲击力一边停止。
另外,下轿厢12a与上轿厢12b接近时的冲击力由于与下侧缓冲器32a冲撞而被吸收。在下轿厢12a由于下轿厢用卷扬机20a等的故障而下落的情况下,会与下轿厢用缓冲器28a发生冲撞,可缓和冲击力并停止。
另一方面,在无法控制电梯装置100的上轿厢12b的下降而导致上轿厢12b与下轿厢12a发生冲撞的情况下,轿厢间制动装置30的运作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图9所示,一旦由于下轿厢12a的顶面与上轿厢12b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而使各冲击检测器40a、40b受到挤压,各支持部38内部的油就会排出到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阀门68a、68b就会开放。这样一来,各控制装置62a、62b的油压力就被解除,各弹簧60a、60b就会伸长。这样一来,各滚子58a、58b就嵌入各楔形槽52a、52b,由于楔形的效果,轿厢制动装置30停止。
此处,上轿厢12b与下轿厢12相互靠近发生冲撞的情况下产生的冲击力被上侧缓冲器32b吸收。在由于下轿厢用卷扬机20a等的故障导致下轿厢12a下落的情况下,会与下轿厢用缓冲器28a发生冲撞,冲撞产生的冲击力被吸收。
在轿厢间制动装置30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滚子58a、58b与轿厢导轨4之间的摩擦力向下作用。因此,下侧滚子58a受到与下侧弹簧60a施加的向上弹力相反的、与轿厢导轨4之间的摩擦力,下侧滚子58a嵌入下侧楔形槽52a中的力略有减弱。与此相反,在上侧滚子58b上,由于在上侧弹簧60b施加的向下弹力上施加了与轿厢导轨4之间的向下摩擦力,故更强力地嵌入上侧楔形槽52b。
相反,在轿厢间制动装置30向下移动的情况下,由于各滚子58a、58b与轿厢导轨4之间的摩擦力向上作用,故下侧滚子58a嵌入下侧楔形槽52a的力更强。
即,在轿厢间制动装置30上升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上侧滚子58b与上侧楔形槽52b之间的楔形效果而停止上升,在下降的情况下,则主要依靠下侧滚子58a与下侧楔形槽52a之间的楔形效果而停止下降。
如上所述,实施例1依靠设置在下轿厢12a与上轿厢12b之间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可缓冲冲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另外,由于轿厢间制动装置30可独立地停止在升降道2的途中位置,因此可以使下降的上轿厢12b停止在那个位置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上下轿厢之间由于冲撞造成的损伤。
另外实施例1是依靠油压来检测冲撞,以使轿厢间制动装置30停止。使用此装置,无须特别设置电动控制装置即可检测冲撞,使轿厢停止,或者缓和冲撞时的冲击力。因此,即使发生停电或制动系统故障的情况,也能够继续运作。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利用油压运作,也可利用传感器等来感知冲撞,将电气信号传达给按压装置,以释放各弹簧60a、60b的弹力,由此使轿厢间制动装置等多种装置停止。
另外,实施例1是将轿厢间制动装置30设置在下轿厢12a上。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其他形式设置在上轿厢12b的底部。
另外,在实施例1中,下轿厢电梯100a以2∶1绕绳方式卷绕钢索,上轿厢电梯100b以1∶1绕绳方式卷绕钢索。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使用其他绕绳方式。
另外,本实施例1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上有1根下侧缓冲器32a和2根上侧缓冲器32b。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用其他数量或其他方式配置,比如各设置1根缓冲器。
另外,实施例1中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依靠抓轨装置34的各滚子58a、58b与各楔形槽52a、52b之间的楔形效果,可以停止在轿厢导轨4的途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用其他方法停止。
另外,本发明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以及其他部件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只要能发挥同样效果,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和结构的部件。
以下,用图10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电梯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图。
电梯装置200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电梯装置10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电梯装置200中没有设置轿厢间制动装置30,而是在上轿厢用平衡锤14b上部设置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来代替轿厢间制动装置30。
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的构造与实施例1中轿厢间制动装置30的构造相同。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和轿厢间制动装置30同样运作,在上下平衡锤14a、14b互相接近的情况下运作,通过使滚子嵌入与平衡锤导轨6楔合的楔形槽,使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固定于平衡锤导轨6。另外,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上,设置有下侧及上侧缓冲器32a、32b,在各平衡锤14a、14b与停止的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发生冲撞时,会与缓冲器32a、32b发生冲撞。这样就可以缓和上下平衡锤14a、14b之间发生冲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另外,通过缓和平衡锤14a、14b之间的冲撞,可避免分别用钢索22a、22b连接的轿厢12a、12b之间的冲撞,或者缓和冲撞时产生的冲击力。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一样,因此省略。
另外,实施例2是将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设置在上轿厢用平衡锤14b天顶上。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设置在下轿厢用平衡锤14a的底部。
另外,实施例2只在平衡锤14a、14b之间设置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可在轿厢12a、12b之间设置实施例1那样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这样一来,即使发生钢索断裂,也能适当缓和轿厢或者平衡锤之间由于冲撞产生的冲击。
另外,本发明的升降体譬如为实施例1、2中的下轿厢12a、上轿厢12b或者下轿厢用平衡锤14a、上轿厢用平衡锤14b。本发明的驱动装置譬如为下轿厢用卷扬机20a、上轿厢用卷扬机20b。升降体间制动装置譬如为实施例1中的轿厢间制动装置30、或者实施例2中的平衡锤间制动装置70。
另外,本发明中的缓冲器譬如为实施例1、2中的下侧缓冲器32a、上侧缓冲器32b,检测装置譬如为冲击检测器40a、40b。
另外,本发明中的制动部件譬如为实施例1、2中的各滚子58a、58b。突出部件譬如为冲击检测器40a、40b。推压部件譬如为各弹簧60a、60b。按压部件譬如为各按压装置62a、62b。检测装置用配管譬如为支持部用油压配管64。按压部件用配管譬如为各按压装置用配管66a、66b。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上下配置的升降体之间设有使升降体独立停止的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因此能够避免上下配置的升降体发生直接冲撞,从而确保电梯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可抑制升降体之间的冲撞导致的破损等。因此,本发明适用于电梯装置。

Claims (8)

1.一种电梯装置,包含:
升降道;
在所述升降道内升降的多个升降体;
使所述多个升降体独立升降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所述多个升降体中的一个升降体与配置在该升降体正下方的另一个升降体之间升降、紧急时刻能够在所述一个升降体与另一个升降体之间独立停止的升降体间制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具有设置在与所述一个升降体或者所述另一个升降体对应的位置上、可缓冲所述一个升降体或者所述另一个升降体的冲撞导致的冲击力的缓冲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具有当所述一个升降体与所述另一个升降体之间接近到规定距离时检测到该情况的检测装置,
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升降体间接近情况而停止升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道具有引导所述升降体移动的导轨,
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具有设置在与所述导轨互为相对的位置上的制动部件,
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在紧急时刻将所述制动部件向导轨推压,由此使升降停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包含:
内部充满液体、具有由于被施加压力而突出的突出部件、在所述一个升降体与所述另一个升降体之间接近到规定距离时由于所述突出部受到推压而检测到升降体之间接近情况的检测装置;
对所述制动部件施加向所述导轨推压的力的推压部件;
内部装满液体而施加压力、并利用这个压力在所述制动部件上施加与推压部件相反方向的力的按压部件;
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突出部件受到按压时可排出所述检测装置内部的液体的检测装置用配管;
与所述检测装置用配管连接、当液体排出到所述检测装置用配管时打开的阀门;
与所述按压部件以及所述阀门连接、一旦所述阀门打开就使所述按压部件内部的液体排出的按压部件用配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设有与所述导轨组合的楔形槽,
所述制动部件为嵌入所述楔形槽中的滚子,
所述推压部件将所述滚子压入所述楔形槽,并将所述滚子向导轨推压,由此使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停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升降体至少设置两组,每组包含互相用钢索连接的轿厢与平衡锤,
所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体中一组升降体的轿厢与另一组升降体的轿厢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升降体至少设置两组,每组包含互相用钢索连接的轿厢与平衡锤,
前述升降体间制动装置设置在前述升降体中一组升降体的平衡锤与另一组升降体的平衡锤之间。
CNB028275098A 2002-12-24 2002-12-24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18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2/013445 WO2004058621A1 (ja) 2002-12-24 2002-12-24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264A CN1615264A (zh) 2005-05-11
CN1321874C true CN1321874C (zh) 2007-06-20

Family

ID=3267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750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1874C (zh) 2002-12-24 2002-12-24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577250B1 (zh)
JP (1) JP4302062B2 (zh)
KR (1) KR100633948B1 (zh)
CN (1) CN1321874C (zh)
WO (1) WO20040586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5241A2 (en) 2004-12-16 2006-06-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a hoistway
CN102530683A (zh) * 2004-12-16 2012-07-04 奥蒂斯电梯公司 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EP2219983A1 (de) * 2007-12-14 2010-08-25 Inventio AG Auffahrbremse für zwei unabhängig voneinander verfahrende aufzugkörper
CN105967023A (zh) * 2016-07-25 2016-09-28 无锡福镁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升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96776A (en) * 1928-02-17 1933-02-07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Multiple elevator system
JPS59153773A (ja) * 1983-02-04 1984-09-01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
JPH02106570A (ja) * 1988-10-12 1990-04-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
JPH07157243A (ja) * 1993-12-07 1995-06-20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衝突防止装置
JP2004168450A (ja) * 2002-11-18 2004-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02831A (ko) 2005-01-10
EP1577250B1 (en) 2012-12-19
KR100633948B1 (ko) 2006-10-13
JPWO2004058621A1 (ja) 2006-04-27
CN1615264A (zh) 2005-05-11
EP1577250A4 (en) 2011-05-25
JP4302062B2 (ja) 2009-07-22
EP1577250A1 (en) 2005-09-21
WO2004058621A1 (ja) 2004-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6416B (zh) 具有可竖直行驶和水平行驶的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
CN1953926B (zh) 电梯装置
CN101112955B (zh)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电梯
CN101549818B (zh) 电梯制动装置
CN105384039B (zh) 用于关闭电梯的门的方法和配置
CN103339052A (zh) 电梯配置和方法
CN101691180A (zh) 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
CN101172557B (zh) 带有在竖井内两个上下设置的电梯轿厢的电梯
JP201203097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773630A (zh) 一种转角门客梯
CN1321874C (zh) 电梯装置
JP4158306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2741145A (zh) 双层升降机设施
CN103827010A (zh) 电梯系统
KR100569799B1 (ko) 균형추
KR101227639B1 (ko) 승강기용 비상정지장치
CN112027855A (zh) 一种电梯用安全制动装置
EP1928776B1 (en) Frangible buffer for an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a hoistway
CN103269967B (zh) 具有双层轿厢的电梯设备
KR20190025688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212425046U (zh) 一种层门安全钳
CN1907831A (zh) 船用无机房乘客电梯
CN101905830B (zh) 避难用电梯
CN102030234A (zh) 对重安全钳装置
CN215854506U (zh) 一种升降机液压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