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046U - 一种层门安全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门安全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5046U
CN212425046U CN202022174287.3U CN202022174287U CN212425046U CN 212425046 U CN212425046 U CN 212425046U CN 202022174287 U CN202022174287 U CN 202022174287U CN 212425046 U CN212425046 U CN 212425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mounting plate
elevator guid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42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me Sp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me Sp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e Sp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e Sp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42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5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5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5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层门安全钳,包括轿厢、电梯导轨、安装板、安装块、自动升降组件、滑块、制动块以及联动器,安装板设置于轿厢的底部,滑块设置于安装板上且可上下滑动设置于电梯导轨上;滑块上设有滑孔,制动块滑动设置于滑孔内;联动器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万向球,制动块上远离电梯导轨的一端通过一个万向球设置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另一端通过另一个万向球设置于安装块上;安装块设置于自动升降组件的上端,自动升降组件下端设置于安装板上;当控制自动升降组件驱动安装块上下移动时,可迫使制动块在滑孔内滑动;且当制动块向内滑动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时,可限制轿厢移动。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全性高,稳定性好,联动控制难度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层门安全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安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层门安全钳。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钳装置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当电梯速度超过电梯限速器设定的限制速度,或在悬挂绳发生断裂或松弛的情况下,将轿厢紧急制停并夹持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它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一般将其安装在轿厢架或对重架上。
但是,由于现有的安全钳的启动条件是电梯的速度超过电梯限速器设定的限制速度,因此,在上下客的过程中,一旦悬挂绳发生断裂或松弛,都会导致电梯失速坠落一段距离后才开始启动安全钳进行制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安全钳大多采用双钳或者四钳配合制动,联动控制难度大,稳定性较差,而且制动过程中对轿厢没有缓冲作用,轿厢承受的冲击的大,大大增加轿厢内乘客的危急感、恐惧感,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乘客的隐疾(如心脏病、昏厥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全性高,稳定性好,联动控制难度较低,且制动过程中对轿厢的缓冲性能好的层门安全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层门安全钳,包括轿厢、电梯导轨、安装板、安装块、自动升降组件、滑块、制动块以及联动器,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滑块可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电梯导轨上;所述滑块上水平贯穿设有滑孔,所述制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孔内;所述联动器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万向球,所述制动块上远离所述电梯导轨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万向球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万向球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自动升降组件的上端,所述自动升降组件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当控制所述自动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安装块上下移动时,可迫使所述制动块在所述滑孔内滑动;且当所述制动块向内滑动,直至与所述电梯导轨接触时,可限制所述轿厢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电梯导轨为四条,所述安装块布置于四条所述电梯导轨的正中心。其优点是:当所述电梯导轨的数量为四条时,所述滑块与所述电梯导轨之间滑动的稳定性越好,且所述制动块的制动效果越好。另外,由于所述安装块布置于四条所述电梯导轨的正中心,因此,所述安装块可以通过多个联动器同时驱动多个所述制动块进行制动,且联动方式比较简单,易于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梯导轨的断面包括第一直段以及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段的中部;所述滑块上沿上下方向贯穿设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垂直连通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中部,所述第二滑槽上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滑块外部的让位槽;所述第一直段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直段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每个所述滑块上设置的所述滑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孔布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滑孔均连通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制动块上靠近所述电梯导轨的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孔内。其优点是:首先,所述电梯导轨的这种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其次,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以及所述第二直段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得以保证所述滑块与所述电梯导轨之间滑动的稳定性以及精度,而且所述第一直段可以与电梯导靴进行滑动配合,从而无需单独设置导轨;最后,由于每个所述滑块上设置的所述滑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孔布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因此,制动时,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可以从所述第一直段两侧同时接触所述第二直段,得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制动效果以及制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段上靠近所述滑孔的一边设有防滑层,且所述防滑层与所述第二滑槽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其优点是:在制动时,所述防滑层可以提高与所述制动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制动效果;而且,电梯在正常运转时,由于所述间隔的作用,得以避免所述防滑层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接触,既可以避免增加正常运作时的阻力,又可以避免对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造成较大的磨损,还可以避免对所述防滑层的本身造成磨损消耗,从而延长所述防滑层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制动块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安装板上沿所述制动块的滑动方向设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轨上。其优点是:得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制动块滑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制动块上远离所述电梯导轨的一端设有斜面结构,且所述斜面结构呈朝向所述安装块方向布置。其优点是:由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万向球之间的连接部位会影响所述万向球的转动调节;而在所述斜面结构的作用下,得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万向球之间的连接部位影响所述万向球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轿厢的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减震器。其优点是:在所述制动块进行制动,使所述安装板停止移动的瞬间,在所述缓冲减震器的作用下,所述轿厢仍然可以向下位移一段距离,并最终缓慢停止移动,该过程中,所述轿厢承受的冲击小,其稳定性高,大大降低对乘客的冲击。
优选的,所述轿厢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挂杆,至少两个所述挂杆之间呈对称布置,且所述挂杆的下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且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轿厢向下移动。其优点是:当所述轿厢上行时,由于所述轿厢的底部通过所述缓冲减震器与所述安装板相连,因此所述安装板会相对于所述轿厢向下发生位移,从而会造成所述安装板的晃动。但是在所述挂钩的作用下,得以限制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轿厢向下移动,从而提高所述轿厢上行过程中,所述安装板的稳定性。当所述轿厢下行时,由于重力做功,因此所述轿厢与所述安装板同步下移,它们之间不具有相对位移。当所述制动块进行制动时,由于所述轿厢可以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向下位移,所述缓冲减震器得以对所述轿厢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自动升降组件为液压缸或者气缸或者蜗轮蜗杆升降机构或者丝杠升降机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优选的,还包括自启动开关,所述自启动开关包括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以及配重块,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上,且所述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自动升降组件之间为电性连接。其优点是:当所述轿厢失速下坠的瞬间时,由于配重块随同轿厢等同于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因此,所述配重块对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瞬间降至几乎为零,而且在此瞬间可以通过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及时检测出来,并可以传递信号到所述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得以及时作出反应,从而控制所述自动升降组件进行升降,从而迫使所述制动块进行制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制动块以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块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万向球,得以通过上下移动所述安装块即可控制所述制动块进行滑动;且当所述制动块向内滑动,直至与所述电梯导轨接触时,可限制所述轿厢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起到制动作用;
(2)由于所述联动器包括所述连接杆以及两个所述万向球,其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3)由于可以通过所述自动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安装块进行上下移动,当电梯失速坠落或层门打开时,可以通过所述自动升降组件自动所述安装块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进行制动或者解除制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层门安全钳的立体图;
图2为联动器与制动块之间的联动原理图;
图3和图4为制动块的制动原理示意图;
图5为缓冲减震器以及挂钩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轿厢;11、挂杆;12、挂钩;2、电梯导轨;21、第一直段;22、第二直段;23、防滑层;24、间隔;25、安装架;3、安装板;31、限位滑轨;4、安装块;5、自动升降组件;6、滑块;61、滑孔;62、第一滑槽;63、第二滑槽;64、让位槽;7、制动块;71、U形结构;72、限位滑槽;73、斜面结构;8、联动器;81、连接杆;82、万向球;9、缓冲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照图1-5,一种层门安全钳,包括轿厢1(附图中仅画出了轿厢1的外底板)、电梯导轨2、安装板3、安装块4、自动升降组件5、滑块6、制动块7、联动器8、缓冲减震器9以及自启动开关(自启动开关在附图中未画出)。
其中,安装板3设置于轿厢1的底部,滑块6设置于安装板3上,且滑块6可上下滑动设置于电梯导轨2上;滑块6上水平贯穿设有滑孔61,制动块7滑动设置于滑孔61内;联动器8包括连接杆81以及两个万向球82,制动块7上远离电梯导轨2的一端通过一个万向球82设置于连接杆81的一端,连接杆81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万向球82设置于安装块4上;安装块4设置于自动升降组件5的上端,自动升降组件5的下端设置于安装板3上;当控制自动升降组件5驱动安装块4上下移动时,可迫使制动块7在滑孔61内滑动;且当制动块7向内滑动,直至与电梯导轨2接触时,可限制轿厢1上下移动。其中,电梯导轨2的数量优选为四条(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一条或者两条或者三条或者四条以上),得以提高滑块6与电梯导轨2之间滑动的稳定性以及制动块7的制动效果越好。安装块4布置于四条电梯导轨2的正中心,则驱动安装块4上下移动的同时,安装块4可以通过多个联动器8同时驱动多个制动块7进行制动,且这种联动方式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其中,联动器8的工作原理是:由于自动升降组件5控制安装块4上下移动,且连接杆8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万向球82与安装块4以及制动块7相连;因此,当安装块4位于制动块7的上方时,向下移动安装块4可以通过连接杆81推动制动块7向滑孔61内滑动,向上移动安装块4可以通过连接杆81拉动制动块7向滑孔61外滑动;当安装块4位于制动块7的下方时,向下移动安装块4可以通过连接杆81拉动制动块7向滑孔61外滑动,向上移动安装块4可以通过连接杆81推动制动块7向滑孔61内滑动。
如图2-4所示,电梯导轨2的断面包括第一直段21以及第二直段22,第一直段21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二直段22的中部;滑块6上沿上下方向贯穿设有第一滑槽62以及第二滑槽63,第一滑槽62垂直连通于第二滑槽63的中部,第二滑槽63上远离第一滑槽62的一端设有连通滑块6外部的让位槽64(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梯导轨2一般通过安装架25安装固定井道的内壁上,因此,让位槽64可以供安装架25与电梯导轨2正常相连,从而保证对电梯导轨2的安装);第一直段21上下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62内,第二直段22上下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63内;每个滑块6上设置的滑孔61均为两个,两个滑孔61布置于第一滑槽62的两侧,且两个滑孔61均连通于第二滑槽63;制动块7上靠近电梯导轨2的一端为U形结构71,U形结构71的两个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滑孔61内。首先,这种T形的电梯导轨2的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其次,第一直段21与第一滑槽62之间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二直段22与第二滑槽63之间的滑动配合,得以保证滑块6与电梯导轨2之间滑动的稳定性以及精度,而且第一直段21可以与电梯导靴进行滑动配合,从而无需单独设置导轨;最后,由于每个滑块6上设置的滑孔61均为两个,两个滑孔61布置于第一滑槽62的两侧,因此,制动时,U形结构71的两个端部可以从第一直段21两侧同时接触第二直段22,得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制动效果以及制动的稳定性;而且,制动时,第二滑槽63上远离第一滑槽62的内侧壁可以对第二直段22起到支撑作用,防止U形结构71上的两个端部将第二直段22压弯。第二直段22上靠近滑孔61的一边设有防滑层23,防滑层23通过含有石英砂粒或者陶瓷颗粒的粘结剂进行喷涂形成,得以提高与制动块7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制动块7的制动效果。防滑层23与第二滑槽63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24(如图2所示),电梯在正常运转时,由于间隔24的作用,得以避免防滑层23与第二滑槽63的内侧壁接触,既可以避免增加正常运作时的阻力,又可以避免对第二滑槽63的内侧壁造成较大的磨损,还可以避免对防滑层23的本身造成磨损消耗,从而延长防滑层23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制动块7上设有限位滑槽72,安装板3上沿制动块7的滑动方向设有限位滑轨31,限位滑槽72滑动设置于限位滑轨31上,通过限位滑槽72与限位滑轨31之间的限位滑动配合,得以进一步提高制动块7滑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如图2所示,制动块7上远离电梯导轨2的一端设有斜面结构73,且斜面结构73呈朝向安装块4方向布置,由于连接杆81与万向球82之间的连接部位会影响万向球82的转动调节;而在斜面结构73的作用下,得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连接杆81与万向球82之间的连接部位影响万向球82的调节。
如图5所示,缓冲减震器9优选为四个(但不局限于四个,其可以是任意数量),且对称设置于安装板3与轿厢1的底部之间。在制动块7进行制动,使安装板3停止移动的瞬间,在缓冲减震器9的作用下,轿厢1仍然可以向下位移一段距离,并最终缓慢停止移动,该过程中,轿厢1承受的冲击小,其稳定性高,大大降低对乘客的冲击。轿厢1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挂杆11,至少两个挂杆11之间呈对称布置。挂杆11的下端设有挂钩12,挂钩12位于安装板3的下方。当轿厢1上行时,若没有设置挂钩12,由于轿厢1的底部通过缓冲减震器9与安装板3相连,因此安装板3会相对于轿厢1向下发生位移,从而会造成安装板3的晃动。但是在挂钩12的作用下,得以限制安装板3相对于轿厢1向下移动,从而提高轿厢1上行过程中,安装板3的稳定性。当轿厢1下行时,由于重力做功,因此轿厢1与安装板3同步下移,它们之间不具有相对位移。当制动块7进行制动时,由于轿厢1可以相对于安装板3向下位移,缓冲减震器9得以对轿厢1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减震器9的本身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不作赘述。
自启动开关包括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以及配重块,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安装板3上,配重块设置于压力检测装置上,且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以及自动升降组件5之间为电性连接。由于轿厢1在正常是升降过程中,其加速度不会超过重力加速度(g);因此无论轿厢1在加速还是在减速过程中,配置块对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都是存在的,不可能为零或者接近零。但是当当轿厢1失速下坠的瞬间时,由于配重块随同轿厢1等同于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因此,配重块对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瞬间降至几乎为零,而且在此瞬间可以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及时检测出来,并可以传递信号到控制器上,控制器得以及时作出反应,从而控制自动升降组件5进行升降,从而迫使制动块7进行制动。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的本身以及它们与自动升降组件5之间的电路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中,自动升降组件5优选为液压缸或者气缸或者蜗轮蜗杆升降机构或者丝杠升降机构。由于液压缸、气缸、蜗轮蜗杆升降机构以及丝杠升降机构的本身以及它们的驱动控制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层门安全钳,包括轿厢以及电梯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安装块、自动升降组件、滑块、制动块以及联动器,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滑块可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电梯导轨上;所述滑块上水平贯穿设有滑孔,所述制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孔内;所述联动器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万向球,所述制动块上远离所述电梯导轨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万向球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万向球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自动升降组件的上端,所述自动升降组件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当控制所述自动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安装块上下移动时,可迫使所述制动块在所述滑孔内滑动;且当所述制动块向内滑动,直至与所述电梯导轨接触时,可限制所述轿厢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导轨为四条,所述安装块布置于四条所述电梯导轨的正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导轨的断面包括第一直段以及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段的中部;所述滑块上沿上下方向贯穿设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垂直连通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中部,所述第二滑槽上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滑块外部的让位槽;所述第一直段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直段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每个所述滑块上设置的所述滑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孔布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滑孔均连通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制动块上靠近所述电梯导轨的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段上靠近所述滑孔的一边设有防滑层,且所述防滑层与所述第二滑槽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块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安装板上沿所述制动块的滑动方向设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块上远离所述电梯导轨的一端设有斜面结构,且所述斜面结构呈朝向所述安装块方向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轿厢的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减震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挂杆,至少两个所述挂杆之间呈对称布置,且所述挂杆的下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且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轿厢向下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组件为液压缸或者气缸或者蜗轮蜗杆升降机构或者丝杠升降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层门安全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启动开关,所述自启动开关包括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以及配重块,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上,且所述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自动升降组件之间为电性连接。
CN202022174287.3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层门安全钳 Active CN212425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4287.3U CN212425046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层门安全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4287.3U CN212425046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层门安全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5046U true CN212425046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9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4287.3U Active CN212425046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层门安全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50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1927A (zh) * 2020-09-28 2020-12-11 时空智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层门安全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1927A (zh) * 2020-09-28 2020-12-11 时空智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层门安全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259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1920546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KR101617572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KR101456403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12061927A (zh) 一种层门安全钳
CN104395220B (zh) 电梯装置
CN111547597A (zh) 一种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
WO2007034587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2425046U (zh) 一种层门安全钳
JP6062009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2356284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KR100569799B1 (ko) 균형추
KR20170132883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457507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3212157U (zh) 曳引机减震器
KR101928678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210457053U (zh) 一种电梯轿顶轮轴处称重结构
CN212198046U (zh) 一种顶矮且无圈梁无机房货梯
KR20190025688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10697539B (zh) 一种电梯防坠用辅助制动机构
CN216336007U (zh) 电梯底坑缓冲装置
CN220131646U (zh)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坠落的减速机构
CN215326276U (zh) 电梯轿厢
CN215558180U (zh) 一种电梯安全防护缓冲装置
CN111994753B (zh) 一种电梯安全辅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