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4746A - 表面声波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表面声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4746A
CN1314746A CN01101748A CN01101748A CN1314746A CN 1314746 A CN1314746 A CN 1314746A CN 01101748 A CN01101748 A CN 01101748A CN 01101748 A CN01101748 A CN 01101748A CN 1314746 A CN1314746 A CN 1314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 wave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
filt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01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1075C (zh
Inventor
远藤刚
川内治
上田政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4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4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10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0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hree acoustic tr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3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one acoustic track only
    • H03H9/0042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one acoustic track only the balanced terminals being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trac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47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 H03H9/0066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being electrically parallel
    • H03H9/0071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being electrically parallel the balanced terminals being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tr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85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four acoustic tr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表面声波滤波器,包括:压电基片;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及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入IDT由一根连接导线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入IDT上,并且从该连接导线延伸的一个终端用作不平衡终端。一个输出终端从未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上的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出IDT延伸,而另一个输出终端从未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上的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出IDT延伸。这些输出终端构成一个平衡终端35。

Description

表面声波装置
本发明一般涉及表面声波滤波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诸如可携带电话之类的无线装置的高频电路中使用的表面声波滤波器。
一般,表面声波装置广泛用作在诸如可携带电话之类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高频电路中的滤波器。图1是包括作为一个接收滤波器4和一个传送滤波器8的表面声波装置的可携带电话的高频终端的方块图。
在接收侧,一个经天线1输入的信号由一个分路滤波器2滤波,以便得到具有一定频率的信号。滤波信号然后在一个低噪声放大器3中经受放大,并且供给到由一个表面声波装置组成的接收滤波器4。信号经受接收滤波器4中的通带限制,并且然后在一个混频器IC5A中叠加在由一个局部振荡器6产生的载波上。叠加信号传送到一个中间频率单元。另一方面,来自调制器的传送信号在一个混频器IC7中叠加在由局部振荡器6产生的载波上。叠加信号然后经受在传送滤波器8中的通带限制,并且然后由一个功率放大器9放大。放大信号然后由分路滤波器2滤波,并且经天线1传送。
在最近几年,在无线通信装置的这样一种高频电路中,已经使用带有平衡输入和输出、或差分输入和输出的混频器IC。图2是带有平衡混频器IC5B的可携带电话的高频单元的电路方块图。如图2中所示,平衡混频器IC5B包括一对输入终端11A和11B。使用平衡混频器IC5B,能减小来自噪声的不利影响,并且能稳定输出。因而,能改进可携带电话的特性。
然而,构成接收滤波器4的常规表面波滤波器,需要在接收滤波器4与平衡混频器IC5B之间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的一个平衡-不平衡转换变压器10或一个独立转换电路,因为接收滤波器4的输入和输出终端是不平衡的。
而且,构成接收滤波器4的表面波滤波器具有50Ω的通常阻抗,而包括平衡输入终端11A和11B的平衡混频器IC5B具有100至200Ω的较高阻抗。因此,也需要一个阻抗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滤波器4和平衡混频器IC5B。
由于以上原因,借助于平衡混频器IC5B,能改进可携带电话的特性,但元件数量增加。结果,不能满足对尺寸小、重量轻和价格便宜的可携带电话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其中消除以上缺点的表面声波装置。
本发明的更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平衡-不平衡转换功能和阻抗转换功能的表面声波装置。
本发明的以上目的通过一种表面声波装置实现,该表面声波装置包括:
一个压电基片;
一个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形成在压电基片上,并且带有交替排列在压电基片上的表面声波路径上的至少一个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和至少一个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及
一个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形成在压电基片上,并且带有交替排列在压电基片上的表面声波路径上的至少一个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和至少一个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在第一表面波滤波器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相位差近似为180°。
在这种表面声波装置中,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电气连接,或者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电气连接。从在第一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连接点延伸的终端用作不平衡终端。在布置到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指状组合型换能器中,未连接在第一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那些具有从其延伸的终端,并且终端用作平衡终端。
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发明,表面声波装置带有在输入侧的不平衡终端和作为输出侧的平衡终端。借助于这种结构,已不需要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的电路或元件。因而,能减小电子设备(如带有一个平衡混频器IC的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和成本。
本发明的以上目的也由一种表面声波装置实现,该表面声波装置包括:
一个压电基片;和
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布置在压电基片上的表面声波路径上。
在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中,从装置一端计数的第一、第三、和第五指状组合型换能器是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并且在一侧的电极处电气连接,及从在第一、第三、和第五指状组合型换能器之间的连接点延伸的一个终端用作不平衡终端。另一方面,从装置一端计数的第二和第四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用作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并且在另一侧的电极处电气连接。在第二和第四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一侧的电极与另一侧的电极之间的相位差是180°。一个第一终端从在第二和第四指状组合型换能器一侧上的电气连接电极之间的连接点延伸,而一个第二终端从在第二和第四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另一侧上的电气连接电极之间的连接点延伸。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构成一个平衡终端。
本发明的表面声波装置带有一个在输入侧的不平衡终端和一个在输出侧的平衡终端。因而,已不需要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的电路或元件。因而,能有效地减小其上安装有表面声波装置的电子设备(如包括一个平衡混频器IC的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和成本。
而且,借助于包括五个组合型换能器的表面声波装置(5-IDT滤波器),能在较宽通带内得到稳定的特性。
由联系附图所作的如下描述,将使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和特征变得更明白。
图1是包括常规表面声波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可携带终端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包括常规表面声波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可携带终端装置的方块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的电路图;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7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8表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的特性;
图9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0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2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3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4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5表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6表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7表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8表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19表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0表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1表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2表示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3表示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4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5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6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7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三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8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29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图30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六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及
图31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七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
如下是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该表面声波装置20A包括一个压电基片21、一个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及一个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
压电基片21是具有在40° Y和44°Y之间的切割角的LiTaO3旋转-Y单晶板。压电基片21能防止寄生波峰的出现,并且有助于高质量表面声波装置的实现而不会引起表面声波在GHz频带中的衰减。借助于具有在66°Y至74°Y之间的切割角的LiTaO3旋转-Y单晶板,能实现相同的效果。
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包括一个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24(此后,“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将称作“IDT”)、及夹持在输入IDT 24之间的两个输出IDT 25和26。IDT 24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即,由图3中箭头X指出的方向)上。
IDT 24至26由第一电极24A至26A和第二电极24B至26B分别形成。电极24A至26A和24B至26B的每一根具有梳形形状。输入IDT 24的第一电极24A接地,而输入IDT 24的第二电极24B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上。输出IDT 25的第一电极25A通过一根连接导线30连接到输出IDT 26的第一电极26A上。而且,输出IDT 25和26的相应第二电极25B和26B接地。
同时,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基本上具有与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相同的结构,包括一个输入IDT 27和夹持在输入IDT 27之间的两个输出IDT 28和29。IDT 27至29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即,由图3中箭头X指出的方向)上。
IDT 27至29由每个具有梳形形状的第一电极27A至29A和第二电极27B至29B构成。输入IDT 27的第一电极27A接地。输入IDT 27的第二电极27B通过一根连接导线32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的输入IDT 24的第二电极24B上。输出IDT 28的第一电极28A由一根连接导线31连接到输出IDT 29的第一电极29A上。输出IDT 28和29的相应第二电极28B和29B接地。
如上所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然而,输入IDT 24的第一和第二电极24A和24B的方向相对着输出IDT 27的第一和第二电极27A和27B的方向。因而,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相位差近似为180°。
在以上结构中,不平衡输入终端34布置到电气连接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的输入IDT 24和27连接导线32上。更具体地说,输入导线36的一端连接到连接输入IDT 24和27的连接导线32上,而输入导线36的另一端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
同时,未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的输出IDT 25和26的第一电极25A和26A由连接导线30连接。输出导线37A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30上,而输出导线37A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A。
未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的输出IDT 28和29的第一电极28A和29A由连接导线31连接。输出导线37B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31上,而输出导线37B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B。
在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中,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之间的输出相位差近似为180°,如以上描述的那样。因而,从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的第一电极25A和26A延伸的输出终端35A、和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的第一电极28A和29A延伸的输出终端35B,构成一个平衡终端(此后,输出终端35A和35B将称作“平衡终端”,而平衡终端对35A和35B将称作“平衡终端”)。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带有在输入侧的不平衡输入终端34,并且带在在输出侧的平衡终端35A和35B(差分终端)。当本发明的表面声波装置20A例如用在带有平衡混频器IC的可携带电话中时,已不需要对进行不平衡至平衡转换(见图2)常规要求的电路或元件。因而,表面声波装置20A能减小如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现在参照图4以及图3,将描述表面声波装置20A的操作和电气特性。图4是表面声波装置20A的电路图。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表面声波装置20A中,把从不平衡输入终端34输入的高频信号对半划分,并且分配到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输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中的信号由输入IDT 24转换成表面声波,并且然后在压电基片21上在垂直于梳齿的方向(即由图3中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传播。由输出IDT 25和26接收的表面声波然后转换成电信号,并且输出到平衡输出终端35A。
同样,输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中的信号由输入IDT 27转换成表面声波,并且然后在压电基片21上在垂直于梳齿的方向(即由图3中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传播。由输出IDT 28和29接收的表面声波然后转换成电信号,并且输出到平衡输出终端35B。
输出IDT 25、26、28和29的方向是相同的。然而,输入IDT 24和27的方向彼此相反。结果,在两个输出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近似为180°,并且两个平衡输出终端35A和35B构成平衡终端35。
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不平衡输入终端34并联电气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上,如图4中所示。如果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的输入阻抗等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的输入阻抗(使每个输入阻抗是R1),则不平衡输入终端34的阻抗(RIN)近似为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每一个的阻抗的一半(RIN≈R1/2)。
同时,平衡终端35A和35B显得为串联连接。因而,如果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2的输出阻抗等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3的输出阻抗(每个输出阻抗是R2),则平衡终端35A和35B的阻抗(ROUT)近似是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每一个的输出阻抗的两倍高(ROUT≈2×R2)。
如果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每一个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相等(即R1=R2),则平衡终端35A和35B的阻抗(ROUT)是不平衡输入终端34的阻抗的四倍高(ROUT≈4×RIN)。以这种方式,在表面声波装置20A中完成阻抗转换。这种阻抗转换能通过任意设置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每一个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和/或任意改变在IDT 24至29中的连接任意实现。
因而,即使表面声波装置20A的输入阻抗不等于连接到表面声波装置20A上的电子部分(如图2中表示的平衡混频器IC 5A)的阻抗,也已不需要执行阻抗转换的电路或元件,由此减小提供有表面声波装置20A的电子装置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B。在图5和随后的图中,与图3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指示,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解释。
构成图3中所示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的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带有作为输入IDT的IDT 24和27、及作为输出IDT的IDT 25、26、28、和29。表面声波滤波器22和23是所谓的1-输入和2-输出型表面声波滤波器。另一方面,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B包括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38和39,其每一个带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在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B中,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38的输入IDT 25和26的第一电极25A和26A由连接导线30彼此连接,连接导线30由输入导线36A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同样,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39的输入IDT 28和29的第一电极28A和29A由连接导线31彼此连接,连接导线31由输入导线36B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输入IDT 25、26、28、和29的第二电极25B、26B、28B、和29B接地。
同时,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38的输出IDT 24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39的输出IDT 27这样设计,从而在他们之间的输出相位差是180°。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38的输出IDT 24的第二电极24B由输出导线37A连接到平衡输出终端35A上,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39的输出IDT 27的第二电极27B由输出导线37B连接到平衡输出终端35B上。以这种方式,平衡输出终端35A和35B构成一个平衡终端35。输出IDT 24和27的第一电极24A和27A接地。
如上所述,在包括2-输入和1-输出表面声波滤波器38和39的表面声波装置20B中,不平衡输入终端34用作输入,而平衡终端35A和35B(差分终端)用作输出,如在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波装置20A中那样。因而,当电子部分(如图2中所示的平衡混频器IC 5B)连接到表面波装置20B上时,不再需要执行不平衡至平衡转换的电路或元件,由此减小电子装置(例如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而且,即使表面声波装置20B的输入阻抗不等于连接到表面声波装置20B上的电子部分(如图2中所示的平衡混频器IC 5A)的阻抗,也不再需要执行阻抗转换的电路或元件。因而,提供有表面声波装置20B的电子装置包括较少的元件,并且尺寸小、重量轻及成本低。
现在参照图6,将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C。除输出IDT 24的第一电极24A由输出导线37A连接到平衡输出终端35A上、和输出IDT 27的第一电极27A由输出导线37B连接到平衡输出终端35B上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20C具有与图5中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B基本相同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C中,输出IDT 24和27的电极24A、24B、27A、和27B都不接地。因而,即使在连接到接地导线(未表示)上的电极25B、26B、28B、和29B中由于外部干扰引起电压变化,输出IDT 24和27也没有来自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产生稳定的输出。
图7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D。除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20D具有与图3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类似的结构。
该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包括一个IDT 41和夹持IDT 41的一对反射器42和43。IDT 41由都具有梳形形状的第一电极41A和第二电极41B组成。第一电极41A由一根连接导线45连接到输入IDT24和27的第二电极24B和27B上,在压电基片21上形成为图案。第一电极41A也由输入导线36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IDT 41的第二电极41B接地。
借助于具有以上结构的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在表面声波装置20D的通带中,特别是在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能突然下降。图8表示本发明的表面声波装置的通带特性。如由箭头A1所指示的那样,借助于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衰减在低频侧突然下降。
因而,借助于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D,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改进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9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E。除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E在不平衡终端侧带有一个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20E具有与图3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类似的结构。
该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包括一个IDT 51和夹持IDT 51的一对反射器52和53。IDT 51由都具有梳形形状的第一电极51A和第二电极51B组成。第二电极51B由连接导线45连接到输入IDT 24和27的第二电极24B和27B上,在压电基片21上形成为图案。IDT51的第一电极51A由输入导线36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
在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中,在表面声波装置20E的通带中,特别是在高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能突然下降。如由图8中箭头A2所指示的那样。因而,借助于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E,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改进高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10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F。除梯形滤波器6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20F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类似的结构。
该梯形滤波器60包括第一和第二IDT 61和62、和四个反射器63至66。第一IDT 61插入在反射器对63和64之间,而第二IDT 62插入在反射器对65和66之间。第一IDT 61由第一电极61A和第二电极61B组成,而第二IDT 62由第一电极62A和第二电极62B组成。电极61A、61B、62A、和62B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
第一IDT 61的第二电极61B由一根连接导线67连接到第二IDT62的第二电极62B上。该连接导线67由连接导线32和连接导线45连接到输入IDT 24和27的第二电极24B和27B上,在压电基片21上形成为图案。第二IDT 62的第一电极62A接地,并且第一IDT 61的第一电极61A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
借助于具有以上结构的梯形滤波器60,在表面声波装置20F的通带中,特别是在高和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能突然下降,如由图8中箭头A1和A2指示的那样。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F,能执行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改进在高和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G。除一个双模式滤波器7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20G具有与图3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类似的结构。
该双模式滤波器70包括两个反射器74和75、及插入在反射器74和75之间的三个IDT 71至73。反射器74和75、及IDT 71至73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即在由图11中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
三个IDT 71至73分别由第一电极71A至73A和第二电极71B至73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输出IDT 73的第一电极73A由连接导线32和连接导线45连接到输入IDT 24和27的第二电极24B和27B上,在压电基片21上形成为图案。输出IDT 73的第二电极73B接地。
夹持输出IDT 73的输入IDT 71和72的第一电极71A和72A由一根连接导线76彼此连接。输入IDT 71和72的第二电极71B和72B接地。连接第一电极71A和72A的连接导线76由连接导线36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
借助于双模式滤波器70,通带外侧的衰减能较大,如由图8中箭头B1和B2指示的那样。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G,能执行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借助于在通带外侧的较大衰减,能改进通带特性。
图12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H。除一个包括五个IDT 81至85的滤波器IIDT(交指型指状组合型换能器)8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20H具有与图3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类似的结构。
该IIDT 80包括两个反射器86和87、及插入在反射器86和87之间的五个IDT 81至85。反射器86和87、及IDT 81至85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即在由图12中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如图12中所示,IDT 81插入在IDT 83与84之间,而IDT 82插入在IDT 84与85之间。
五个IDT 81至85分别由第一电极81A至85A和第二电极81B至85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IDT 83至85的第一电极83A至85A由连接导线32和连接导线45连接到输入IDT 24和27的第二电极24B和27B上,在压电基片21上形成为图案。第二电极83B至85B接地。
IDT 81和82的第一电极81A和82A由一根连接导线88彼此连接。该连接导线88由输入导线36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IDT81和82的第二电极81B和82B接地。
借助于具有以上结构的IIDT滤波器80,通带外侧的衰减能较大,如由图8中箭头B1和B2指示的那样。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H,能执行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借助于在通带外侧的较大衰减,能改进通带特性。由于IIDT滤波器80和双模式滤波器70在不同的通带中呈现优良的特性,所以在IIDT滤波器80与双模式滤波器70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要求的通带。
图13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象图3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那样,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带有形成在一个压电基片91上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然而,表面声波装置90A与表面声波装置20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
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92包括两个反射器100和101、及插入在反射器100和101之间的三个IDT94至96。反射器100和101、及IDT 94至96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即在由图13中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
三个IDT 94至96分别由第一电极94A至96A和第二电极94B至96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输入IDT 94的第二电极94B由连接导线32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3上,在压电基片91上形成为图案。输入IDT 94的第一电极94A接地。第二电极95B至96B接地,而第一电极95A和96A由连接导线30连接。
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3包括两个反射器102和103、及插入在反射器102和103之间的三个IDT97至99。反射器102和103、及IDT 97至99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即在由图13中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
三个IDT 97至99分别由第一电极97A至99A和第二电极97B至99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输入IDT 97的第二电极97B由连接导线32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92的输入IDT 94的第二电极94B上。输入IDT 97的第一电极97A接地。
夹持输入IDT 97的输出对IDT 98和99的第一电极98A和99A由连接导线30彼此连接。输出IDT 98和99的第二电极98B和99B接地。
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92的IDT 95和96的电极95A、95B、96A、和96B在与其中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3的IDT 98和99的电极98A、98B、99A、和99B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因而,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92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3之间的相位差近似为180°。
在以上结构中,电气连接输入IDT 94和97的连接导线32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更具体地说,输入导线36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32上,而输入导线36的另一端作为不平衡输入终端34。
同时,没有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3上的输出IDT 95和96的第一电极95A和96A由连接导线30彼此连接。输出导线37A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30上,而输出导线37A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A。
没有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92上的输出IDT 98和99的第一电极98A和99A由连接导线31彼此连接。输出导线37B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31上,而输出导线37B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B。从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92延伸的输出终端35A(平衡终端35A)和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3延伸的输出终端35B(平衡终端35B)构成平衡终端35。
如果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用在带有例如平衡混频器IC的可携带电话装置中,则不再需要对于不平衡至平衡转换常规所需要的电路或元件,由此减小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等效于图4中所示的电路图。因而,不平衡输入终端34的阻抗(RIN)近似是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每一个的阻抗的一半(RIN≈R1/2),而平衡终端35A和35B的阻抗(ROUT)近似是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每一个的输出阻抗的两倍(ROUT≈2×R2)。如果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每一个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相等(即R1=R2),则平衡终端35A和35B的阻抗(ROUT)是不平衡输入终端34的阻抗(RIN)的四倍高(ROUT≈4×RIN)。这证明,在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中完成阻抗转换。因而,即使表面声波装置90A的输入阻抗与连接到表面声波装置90A的电子部分(如图2中表示的平衡混频器IC 5A)的阻抗不同,也已不必采用执行阻抗转换的电路或元件。因而,能减小对其安装表面声波装置90A的电子设备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所以在通带外侧的衰减能较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能执行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借助于在通带外侧的较大衰减,能改进通带特性。
图14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B。在图14和随后的图中,与图3和13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指示,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解释。
除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90B具有与图13中所示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所以在通带外侧的衰减能较大。而且,借助于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在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侧能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B,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在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15表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C。除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90C具有与图13中所示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类似的结构。
由于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所以在通带外侧的衰减能较大。而且,借助于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在高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侧能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表面声波装置90C,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在高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16表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D。除梯形滤波器6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90D具有与图13中所示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类似的结构。
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梯形滤波器60,在高频侧和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D,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在高频侧和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17表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E。除包括插入在两个反射器74与75之间的三个IDT 71至73的双模式滤波器7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90E也具有与图13中所示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类似的结构。
由于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双模式滤波器70,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更大。因而,借助于表面声波装置90E,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较可靠地保持通带外侧的衰减。
图18表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F。除带有五个IDT 81至85的IIDT滤波器8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90F也具有与图13中所示第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A类似的结构。
由于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92和93是双模式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IIDT滤波器80,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更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90F,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较可靠地保持通带外侧的衰减。
图19表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象图3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具有都形成在一个压电基片111上的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与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
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包括两个反射器124和125、及插入在反射器124和125之间的五个IDT114至118。反射器124和125、及IDT 114至118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即在由图19中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
五个IDT 114至118分别由第一电极114A至118A和第二电极114B至118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三个输入IDT 114至116的第一电极114A至116A由连接导线32彼此连接,在压电基片111上形成为图案。第一电极114A至116A也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上。输入IDT 114至116的第二电极114B至116B接地。输出IDT 117和118的第一电极117A和118A由连接导线128彼此连接,而输出IDT 117和118的第二电极117B和118B接地。
同时,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包括两个反射器126和127、及插入在反射器126和127之间的五个IDT 119至123。反射器126和127、及IDT 119至123排列在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即在由图19中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上)。
五个IDT 119至123分别由第一电极119A至123A和第二电极119B至123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三个输入IDT 119至121的第一电极119A至121A由连接导线32彼此连接,并且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的输入IDT 114至116的第一电极114A至116A上。
输入IDT 119至121的第二电极119B至121B接地。输出IDT 122和123的第一电极122A和123A由连接导线129彼此连接,而输出IDT 122和123的第二电极122B和123B接地。
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的IDT 117和118的电极117A、117B、118A、和118B在与其中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的电极122A、122B、123A、和123B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因而,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之间的相位差近似为180°。
在以上结构中,电气连接输入IDT 114-116和119-121的第一电极114A-116A和119A-121A的连接导线32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更具体地说,输入导线36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32上,而输入导线36的另一端作为不平衡输入终端34。
没有连接到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上的输出IDT 117和118的第一电极117A和118A由连接导线128彼此连接。输出导线37A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128上,而输出导线37A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A。
没有连接到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上的输出IDT 122和123的第一电极122A和123A由连接导线129彼此连接。输出导线37B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129上,而输出导线37B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B。以这种方式,从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延伸的输出终端35A(平衡终端35A)和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3延伸的输出终端35B(平衡终端35B)构成平衡终端35。
如果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用在带有平衡混频器IC的可携带电话中,则不再需要对于不平衡至平衡转换常规所需要的电路或元件,由此减小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等效于图4中所示的电路图。因而,不平衡输入终端34的阻抗(RIN)近似是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的阻抗的一半(RIN≈R1/2),而平衡终端35A和35B的阻抗(ROUT)近似是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出阻抗的两倍高(ROUT≈2×R2)。因而,如果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相等(即R1=R2),则平衡终端35A和35B的阻抗(ROUT)成为不平衡输入终端34的阻抗(RIN)的四倍高(ROUT≈4×RIN)。以这中方式,在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中完成阻抗转换。
因而,即使表面声波装置110A的输入阻抗与连接到表面声波装置110A上的电子部分(如图2中表示的平衡混频器IC 5A)的阻抗不同,也不必采用执行阻抗转换的电路或元件。因而,能减小电子装置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能执行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通带特性。
图20表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B。除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10B具有与图19中所示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所以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在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侧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B,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在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21表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C。除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10C具有与图19中所示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在高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C,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在高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22表示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D。除梯形滤波器6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10D具有与图19中所示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梯形滤波器60,在高和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D,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增大通带外侧的衰减,并且能改进在高频侧和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23表示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E。除双模式滤波器7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10E也具有与图19中所示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双模式滤波器70,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更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E,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较可靠地保持通带外侧的衰减。
图24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F。除IIDT滤波器8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10F也具有与图19中所示第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112和113是IIDT滤波器,所以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较大。而且,借助于IIDT滤波器80,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更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10F,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较可靠地保持通带外侧的衰减。
图25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该表面声波装置130A包括一个压电基片131、形成在压电基片131上的表面声波传播路径上的五个IDT 134-1至134-5、及夹持IDT 134-1至134-5的一对反射器139和140。
五个IDT 134-1至134-5分别由第一电极134-1A至134-5A和第二电极134-1B至134-5B组成。电极的每一个具有梳形形状。在五个IDT 134-1至134-5中,IDT 134-1、134-3、及134-5是输入IDT,而IDT 134-2和134-4是输出IDT。输出IDT 134-2插入在输入IDT134-1与134-3之间,而输出IDT 134-4插入在输入IDT 134-3与134-5之间。输入IDT 134-1、134-3、及134-5的第一电极134-1A、134-3A、及134-5A由一根连接导线141彼此连接,在压电基片131上形成为图案。输入IDT 134-1、134-3、及134-5的第二电极134-1B、134-3B、及134-5B接地。
另一方面,输出IDT 134-2和134-4的第一电极134-2A和134-4A由一根导线142彼此连接。输出IDT 134-2和134-4的第二电极134-2B和134-4B由一根导线143连接。
在以上结构中,电气连接输入IDT 134-1、134-3、及134-5的第一电极134-1A、134-3A、及134-5A的连接导线141连接到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更具体地说,输入导线36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141上,而输入导线36的另一端作为不平衡输入终端34。
输出IDT 134-2和134-4的第一电极134-2A和134-4A由连接导线142彼此连接。输出导线37A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142上,而输出导线37A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A。输出IDT 134-2和134-4的第二电极134-2B和134-4B由导线143连接。输出导线37B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导线143上,而输出导线37B的另一端用作输出终端35B。
因而,在第一电极134-2A和134-4A与第二电极134-2B和134-4B之间的相位差是180°。因而,从输出IDT 134-2和134-4的第一电极134-2A和134-4A延伸的输出终端35A(平衡终端35A)和从输出IDT 134-2和134-4的第二电极134-2B和134-4B延伸的输出终端35B(平衡终端35B)构成平衡终端35。
如果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用在带有平衡混频器IC的可携带电话中,则不再需要对于不平衡至平衡转换常规所需要的电路或元件,由此减小可携带电话的元件数量、尺寸、重量、及成本。包括五个IDT 134-1至134-5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此后,该类型的表面声波滤波器将称作“5-IDT滤波器”)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稳定的特性。而且,由于输入和输出IDT 134-1至134-5都并联布置,所以能降低整个表面声波装置130A的阻抗。
当具有不同阻抗的电子部分(如图2中表示的平衡混频器IC 5B)连接到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上时,将产生阻抗匹配问题。然而,在表面声波装置130A的压电基片131上,通过把一个或多个谐振器和滤波器连接到平衡终端35或不平衡输入终端34上,能容易地实现阻抗匹配。如下实施例将表示这样一种结构的例子。
图26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B。在图26和随后的图中,与图3、13、和25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指示,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解释。
除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30B具有与图25中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借助于5-IDT滤波器,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稳定的特性。而且,由于在该实施例中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所以对于整个表面声波装置130B能实现阻抗匹配,并且在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侧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本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B,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改进外部通带的特性,并且能改进在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27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三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C。除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30C具有与图25中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借助于5-IDT滤波器,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稳定的特性。而且,由于在该实施例中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所以对于整个表面声波装置130C能实现阻抗匹配,并且在高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C,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能在较宽通带中改进特性,并且能改进在高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28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四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D。除梯形滤波器6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30D也具有与图25中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借助于5-IDT滤波器,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稳定的特性。而且,由于梯形滤波器6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所以对于整个表面声波装置130D能实现阻抗匹配,并且在高和低频侧通带的附近衰减突然下降。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D,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优良的特性,并且能改进在高和低频侧的通带特性。
图29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五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E。除双模式滤波器7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30E也具有与图25中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借助于5-IDT滤波器,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稳定的特性。而且,由于双模式滤波器7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所以对于整个表面声波装置130E能实现阻抗匹配,并且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更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E,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在较宽通带中能改进特性,并且能较可靠地保持通带外侧的衰减。
图30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六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F。除IIDT滤波器8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之外,该表面声波装置130F也具有与图25中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A类似的结构。
如上所述,借助于5-IDT滤波器,在较宽通带中能得到稳定的特性。而且,由于IIDT滤波器80布置在不平衡输入终端侧,所以对于整个表面声波装置130F能实现阻抗匹配,并且能使通带外侧的衰减更大。因而,借助于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30F,能实现平衡连接和阻抗转换。而且,在较宽通带中能改进特性,并且能较可靠地保持通带外侧的衰减。
在第二十二实施例至二十六实施例中,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梯形滤波器60、或IIDT滤波器80布置在压电基片131上。然而,这些元件每一个的数量不限于1。当然有可能采用多个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多个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多个梯形滤波器、多个双模式滤波器、及多个IIDT滤波器。而且,能采用奇数个元件和多个元件的组合。
图31表示本发明第二七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50。在该图中,与图3中表示的表面声波装置20A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指示,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解释。
该表面声波装置150在一个压电基片151上带有两个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20A。此后,两个表面声波装置20A的一个将称作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而另一个将称作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0A-2。
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0A-2对称布置压电基片151上。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和20A-2的连接导线32由一根级联导线152彼此连接。换句话说,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0A-2由级联导线152级联。
在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0A-2延伸的两根输入导线36A和36B的端部处形成的终端153A和153B构成一个平衡终端153。终端35A和35B在从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延伸的两根输出导线37A和37B的端部处形成。因而,该实施例的表面声波装置150是平衡-输入和平衡-输出型的表面声波滤波器。
由于把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和20A-2级联,所以衰减大于(两倍大)由单个表面声波滤波器20A-1或20A-2得到的衰减,如图由图8中的箭头C指示的那样。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梯形滤波器60、或IIDT滤波器80布置在不平衡侧。然而,这些元件可以布置在平衡侧。在这种情况下,在平衡侧的两个平衡输出终端35A和35B需要连接到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40、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50、梯形滤波器60、或IIDT滤波器80上。这种结构可能导致较大的表面声波装置。因此,把他们之一放置在不平衡侧较便利。
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进行变更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基于提出于2000年3月17日的日本优先权申请No.2000-077007,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由此包括。

Claims (27)

1.一种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压电基片;
一个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形成在压电基片上,并且包括交替排列在压电基片上的表面声波路径上的至少一个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和至少一个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及
一个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形成在压电基片上,并且包括交替排列在压电基片上的表面声波路径上的至少一个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和至少一个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相位差近似为180°。
其中:
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彼此电气连接,或者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彼此电气连接;
从在第一表面声波滤波器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连接点延伸的终端用作不平衡终端;及
从未连接在第一与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之间的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延伸的终端,用作平衡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的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或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并联连接,从而平衡终端的阻抗变得比不平衡终端的阻抗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梯形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带有插入在两个反射器之间的三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双模式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包括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IIDT(交指型指状组合型换能器)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是每个包括插入在两个反射器之间的三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双模式滤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梯形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带有插入在两个反射器之间的三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双模式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包括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IIDT(交指型指状组合型换能器)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表面声波滤波器是每个包括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IIDT(交指型指状组合型换能器)滤波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梯形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带有插入在两个反射器之间的三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双模式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包括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IIDT(交指型指状组合型换能器)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20.一种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压电基片;和
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布置在压电基片上的表面声波路径上,
其中:
在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中,从所述装置一端计数的第一、第三、和第五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用作输入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并且在一侧的电极处电气连接,从一侧电极中的连接点延伸一个不平衡终端;
从所述装置一端计数的第二和第四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用作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在第二和第四输出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一侧的电极与另一侧的电极之间的相位差是180°;及
一个第一终端从在第二和第四指状组合型换能器一侧上的电气连接电极之间的连接点延伸,而一个第二终端从在第二和第四指状组合型换能器另一侧上的电气连接电极之间的连接点延伸,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构成一个平衡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并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表面声波串联谐振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梯形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带有插入在两个反射器之间的三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双模式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包括五个指状组合型换能器的IIDT滤波器布置在不平衡终端侧。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基片包括一块具有在40°Y和44°Y之间的切割角的LiTaO3旋转-Y单晶板。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基片包括一块具有在66° Y至74°Y之间的切割角的LiTaO3旋转-Y单晶板。
CNB011017481A 2000-03-17 2001-01-23 表面声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0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77007A JP2001267885A (ja) 2000-03-17 2000-03-17 弾性表面波装置
JP077007/2000 2000-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4746A true CN1314746A (zh) 2001-09-26
CN1221075C CN1221075C (zh) 2005-09-28

Family

ID=18594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174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075C (zh) 2000-03-17 2001-01-23 表面声波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83402B2 (zh)
EP (1) EP1137176A3 (zh)
JP (1) JP2001267885A (zh)
KR (1) KR100711226B1 (zh)
CN (1) CN1221075C (zh)
TW (1) TW47940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889A (zh) * 2009-07-01 2011-01-12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声波器件
CN105284050A (zh) * 2013-06-13 2016-01-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N108631746A (zh) * 2018-04-12 2018-10-09 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0842B2 (en) * 2000-02-14 2004-04-1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device having first through third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elements
US7253702B2 (en) * 2000-11-01 2007-08-07 Hitachi Metals, Ltd. High-frequency switch module
US20020090095A1 (en) * 2001-01-05 2002-07-11 Flowers James E. Module having integr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circui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480445B2 (ja) * 2001-01-10 2003-12-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装置
JP3780408B2 (ja) * 2001-01-26 2006-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
JP3384403B2 (ja) * 2001-03-01 2003-03-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JP3534080B2 (ja) * 2001-03-23 2004-06-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
JP3509764B2 (ja) * 2001-03-23 2004-03-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JP3509771B2 (ja) 2001-04-18 2004-03-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通信装置
JP3873807B2 (ja) * 2001-06-22 2007-01-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JP4090250B2 (ja) * 2001-12-10 2008-05-28 富士通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JP2003283290A (ja) * 2002-01-21 2003-10-03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通信装置
US7112912B2 (en) * 2004-03-16 2006-09-26 Tdk Corporation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 and branching filter
KR101031692B1 (ko) * 2002-12-18 2011-04-29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방법, 안테나 장치 및 제 1듀플렉서
DE10304470B4 (de) 2003-02-04 2013-09-05 Epcos Ag Mit akustischen Oberflächenwellen arbeitendes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DE10317969B4 (de) * 2003-04-17 2005-06-16 Epcos Ag Duplexer mit erweiterter Funktionalität
DE102004031397A1 (de) * 2004-06-29 2006-01-26 Epcos Ag Duplexer
JP4569325B2 (ja) * 2005-03-04 2010-10-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バランス型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US7274270B2 (en) 2005-04-13 2007-09-25 Avago Technologies Wireless Ip (Singapore) Pte. Ltd. Resonator matching network
JP5068255B2 (ja) * 2006-05-08 2012-11-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US8138858B1 (en) * 2007-10-29 2012-03-20 Rf Micro Devices, Inc. Architectures using multiple dual-mode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JP5344736B2 (ja) 2008-02-20 2013-11-2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基材、通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WO2010052969A1 (ja) * 2008-11-04 2010-05-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モジュール
JP6115646B2 (ja) * 2013-09-06 2017-04-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共振子、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3371A (en) * 1978-08-30 1980-03-08 Toshiba Corp Aft circuit
JPS6243204A (ja) * 1985-08-20 1987-02-25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Saw共振器フイルタ
JP3254779B2 (ja) * 1993-01-05 2002-02-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電極形弾性表面波装置
DE69423062T2 (de) * 1993-08-06 2000-06-29 Kinseki Ltd Akustische Oberflächenwellenanordnung
JP3244386B2 (ja) * 1994-08-23 2002-01-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装置
JPH08265087A (ja) * 1995-03-22 1996-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EP0746095B1 (en) * 1995-05-29 2007-0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JP3239064B2 (ja) * 1996-05-28 2001-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装置
WO1998000914A1 (fr) * 1996-06-28 1998-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posant a ondes acoustiques de surface
JP3186604B2 (ja) * 1996-10-09 2001-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
US5896071A (en) * 1997-05-15 1999-04-20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Surface wave device balun resonator filters
US6104260A (en) * 1997-12-22 2000-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with first and second filter tracks and balanced or unbalanced terminals
DE69936479T2 (de) * 1998-03-06 2008-03-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Kawasaki Akustische Oberflächenwellenanordnung und Kommunikationsgerät
JPH11317642A (ja) * 1998-03-06 1999-11-16 Toshiba Corp 弾性表面波デバイスおよび通信装置
DE19818038B4 (de) * 1998-04-22 2004-07-22 Epcos Ag Dualmode-Oberflächenwellenfilter
JP3607833B2 (ja) * 1999-05-28 2005-01-0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差動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DE19938748B4 (de) * 1999-08-16 2007-02-01 Epcos Ag Dualmode-Oberflächenwellen-Filter mit verbesserter Symmetrie und erhöhter Sperrdämpfung
JP3520413B2 (ja) * 2000-02-14 2004-04-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889A (zh) * 2009-07-01 2011-01-12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声波器件
CN105284050A (zh) * 2013-06-13 2016-01-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N108631746A (zh) * 2018-04-12 2018-10-09 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08631746B (zh) * 2018-04-12 2021-10-29 无锡市好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267885A (ja) 2001-09-28
TW479402B (en) 2002-03-11
US6483402B2 (en) 2002-11-19
KR20010091884A (ko) 2001-10-23
KR100711226B1 (ko) 2007-04-24
EP1137176A2 (en) 2001-09-26
US20010022544A1 (en) 2001-09-20
EP1137176A3 (en) 2003-08-20
CN1221075C (zh) 2005-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075C (zh) 表面声波装置
CN1196259C (zh) 表面声波滤波器装置
CN1196257C (zh) 纵向连接谐振器型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103511C (zh) 声表面波器件
CN1295868C (zh) 具有改进的截止范围压缩的电抗滤波器类型的saw-滤波器和截止范围压缩的最佳化方法
CN1230982C (zh) 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滤波器
CN1183671C (zh) 表面声波谐振器、复合表面声波滤波器和表面声波滤波器
CN1913348A (zh) 分波器和梯形滤波器
CN1171384C (zh) 声表面波滤波器件
CN1118932C (zh) 声表面波滤波器和多级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305171C (zh) 表面声波滤波器、天线双工器和通信设备
CN1241326C (zh) 弹性表面波装置及具有它的通信装置
CN1213535C (zh) 声表面波设备
CN1190008C (zh) 弹性表面波滤波器装置、通信装置
CN1720659A (zh) 声表面波分波器
CN1268155C (zh) 弹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CN1265666C (zh) 表面声波滤波单元、表面声波滤波器和应用这类器件的通信装置
CN1905365A (zh) 谐振电路、滤波器以及天线双工器
CN1921304A (zh) 滤波器以及天线分波器
CN1842961A (zh) 声表面波器件
CN1525640A (zh) 表面声波滤波器和通信设备
CN1860681A (zh) 平衡型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518216A (zh) 弹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CN1288931C (zh)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
CN1292536C (zh) 声表面波器件以及采用该器件的通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50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