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4050A -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 Google Patents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4050A
CN105284050A CN201480033491.8A CN201480033491A CN105284050A CN 105284050 A CN105284050 A CN 105284050A CN 201480033491 A CN201480033491 A CN 201480033491A CN 105284050 A CN105284050 A CN 105284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 wave
surface acoustic
filter
comb electrodes
propa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34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4050B (zh
Inventor
高峰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4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4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4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4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2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725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3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one acoustic track only
    • H03H9/003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one acoustic track only the balanced terminals being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trac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hree acoustic tr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88Horizontally-split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03H9/644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 H03H9/6456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being electrically coupled
    • H03H9/6469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being electrically coupled via two connec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89Compens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6496Reducing ripple i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54Filters comprising resonators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声表面波滤波器(2、3),声表面波滤波器(2)包含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1滤波器部(4)和第2滤波器部(5),第2滤波器部(5)在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至少一方的信号侧,与第1滤波器部(4)电并联或串联连接。第1滤波器部(4)具有包含3个IDT(41、42、43)的第1IDT群(40),第2滤波器部(5)具有包含3个IDT(54、55、56)的第2IDT群(50)。声表面波滤波器(3)具有与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分别级联连接且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排列的IDT(31、32、33、34、35)的第3IDT群(30)。

Description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尤其涉及具备多个纵耦合谐振型的滤波器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surfaceacousticwavefilterdevice)以及具备该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双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在例如国际公开第2006/049000号(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在上述文献中,公开了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构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4900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与对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构成相比,存在在通频带内产生波动,或者在通频带附近产生乱真信号(spurious)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以及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具备:压电基板;设置在压电基板上的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和设置在压电基板上的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包含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1滤波器部、和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2滤波器部。第2滤波器部在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的至少一方的信号侧,与第1滤波器部电并联或串联连接。第1滤波器部具有第1IDT群和一对第1反射器。第1IDT群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排列的3个IDT。一对第1反射器配置在第1IDT群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第2滤波器部具有第2IDT群和一对第2反射器。第2IDT群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排列的3个IDT。一对第2反射器配置在第2IDT群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具有第3IDT群和一对第3反射器。第3IDT群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1IDT、第2IDT、第3IDT、第4IDT以及第5IDT,与第1滤波器部以及第2滤波器部分别级联连接。一对第3反射器配置在第3IDT群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
在上述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对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与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连接的一对布线,在一对布线的一方传输的一个信号的相位、和在一对布线的另一方传输的其他信号的相位彼此反相。
在上述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中,优选为,第3IDT具有被分割到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的第1分割IDT部和第2分割IDT部,第1分割IDT部和第1滤波器部被级联连接,第2分割IDT部和第2滤波器部被级联连接。
在上述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中,优选为,第3IDT具有与第1分割IDT部以及第2分割IDT部对置的梳齿电极,在第1分割IDT部与第2分割IDT部之间配置的梳齿电极的条数为偶数条。
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工器具备上述任意一种方式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能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以及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双工器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传输特性的第1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传输特性的第2图。
图5是表示在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中产生波动以及乱真信号的原理的第1图。
图6是表示在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中产生波动以及乱真信号的原理的第2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其说明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双工器200的示意俯视图。本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能够合适地用作在通频带附近需要较大的衰减的双工器用途。
参照图1,双工器200具有与天线连接的天线端子230。在天线端子230上经由相位调整用的声表面波谐振器210,连接有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接收侧频带滤波器由连接在天线端子230与作为输出端子20的接收端子之间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构成。
另一方面,在天线端子230上连接有构成发送侧频带滤波器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220。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220具备梯子型的电路构成,该梯型的电路构成具有:连接在天线端子230与发送端子240之间的串联臂;设置于该串联臂的多个串联臂谐振器S1、S2、S3;设置在该串联臂与接地电位之间的多个并联臂谐振器P1、P2。在发送端子240与天线端子230之间连接有多个串联臂谐振器S1、S2、S3。串联臂谐振器S1、S2、S3以及并联臂谐振器P1、P2分别由单端口型声表面波谐振器构成。
双工器200通过在压电基板6的主表面上形成图示的电极构造而构成。另外,接收侧频带滤波器和发送侧频带滤波器不需要形成在相同的压电基板上,也可以构成在不同的压电基板上。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参照图2,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作为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声表面波滤波器2(以下,也称作SAW(SurfaceAcousticWave)滤波器2);和作为与声表面波滤波器2不同的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声表面波滤波器3(以下,也称作SAW滤波器3)。声表面波滤波器2、3通过在图1所示的压电基板6的主表面上形成图示的电极构造而构成。声表面波滤波器2、3被2级级联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声表面波滤波器2中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与声表面波滤波器3中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被设为相互平行的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
SAW滤波器2具备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1滤波器部4、和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2滤波器部5。第1滤波器部4和第2滤波器部5与输出端子20并联连接。第2滤波器部5排列在第1滤波器部4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
第1滤波器部4包含第1IDT(InterDigitalTransducer,叉指换能器)群40。第1IDT群40包含多个IDT,即作为第1IDT的IDT41、作为第2IDT的IDT42、以及作为第3IDT的IDT43这3个IDT。IDT41、IDT42以及IDT43依次排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相对于第1IDT群40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一方配置有反射器48。相对于第1IDT群40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另一方配置有反射器49。反射器48、49构成了相对于第1IDT群40配置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第1反射器。第1滤波器部4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
第2滤波器部5包含第2IDT群50。第2IDT群50包含多个IDT,即作为第1IDT的IDT54、作为第2IDT的IDT55、以及作为第3IDT的IDT56这3个IDT。IDT54、IDT55以及IDT56依次排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相对于第2IDT群50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一方配置有反射器58。相对于第2IDT群50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另一方配置有反射器59。反射器58、59构成了相对于第2IDT群50配置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第2反射器。第2滤波器部5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
SAW滤波器3包含第3IDT群30。第3IDT群30包含多个IDT,即作为第1IDT的IDT31、作为第2IDT的IDT32、作为第3IDT的IDT33、作为第4IDT的IDT34、以及作为第5IDT的IDT35这5个IDT。IDT31、IDT32、IDT33、IDT34以及IDT35依次排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相对于第3IDT群30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一方配置有反射器38。相对于第3IDT群30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另一方配置有反射器39。反射器38、39构成了相对于第3IDT群30配置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第3反射器。SAW滤波器3是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
第3IDT群30中的中央的IDT33沿着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在中央部被分割为2份。即,IDT33具有被分割到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的第1分割IDT部33a和第2分割IDT部33b。第1分割IDT部33a和第2分割IDT部33b依次排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还具备输入端子10和输出端子20。IDT31、32、33、34、35具有被对置配置使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彼此的电极指分别相邻的一对梳齿电极。IDT41、42、43具有被对置配置使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彼此的电极指分别相邻的一对梳齿电极。IDT54、55、56具有被对置配置使得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彼此的电极指分别相邻的一对梳齿电极。
若将压电基板6上的输入端子10侧作为第1侧、将与在附近配置了输入端子10的压电基板6的一条边对置的压电基板6的另一条边的附近所配置的输出端子20侧作为第2侧,则IDT3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1与IDT4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3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2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3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不被分割而公用,且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3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被分割,形成了第1分割IDT部33a和第2分割IDT部33b。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被分割的梳齿电极中的接近IDT32的一侧构成了第1分割IDT部33a,接近IDT34的一侧构成了第2分割IDT部33b。第1分割IDT部33a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3与IDT4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第2分割IDT部33b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4与IDT5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3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的电极指中的位于第1分割IDT部33a与第2分割IDT部33b之间的电极指的条数被设为偶数条。详细来说,第1分割IDT部33a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第2分割IDT部33b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所夹着的IDT14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的条数为偶数条。
IDT3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4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6与IDT56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
IDT4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1与IDT3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4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2与输出端子20连接。IDT4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3与第1分割IDT部33a连接。IDT43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5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4与第2分割IDT部33b连接。IDT5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5与输出端子20连接。IDT56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6与IDT3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56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31和IDT41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1而被级联连接。第1分割IDT部33a和IDT43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3而被级联连接。第2分割IDT部33b和IDT54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4而被级联连接。IDT35和IDT56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6而被级联连接。在被级联连接的各IDT中,电极指的条数被设为相同数目,由此,容易取得阻抗的匹配,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滤波器特性。
IDT32、34的各一端通过信号线12、14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入端子10连接。从输入端子10分别传输至IDT32、34的信号的相位被设为同相。输入端子10是输入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信号输入端子。
IDT31、35以与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正交且穿过SAW滤波器3的中心的线(即,沿着图2中的上下方向延伸,且穿过第1分割IDT部33a和第2分割IDT部33b之间的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第1分割IDT部33a以及第2分割IDT部33b也相对于上述对称轴对称地设置。另一方面,IDT32、34相对于上述对称轴非对称地设置。具体来说,若将IDT32相对于上述对称轴进行了对称移动之后,在该对称轴延伸的方向上使上下颠倒则与IDT34一致。
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IDT41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IDT56以与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正交且穿过SAW滤波器2的中心的线(即,沿着图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且穿过反射器49、59之间的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IDT43以及IDT54也相对于上述对称轴对称地设置。另一方面,IDT42和IDT55相对于上述对称轴非对称地设置。具体来说,若将IDT42相对于上述对称轴进行了对称移动之后,在该对称轴延伸的方向上使上下颠倒则与IDT55一致。
声表面波滤波器2中包含的第1滤波器部4、和声表面波滤波器3,通过作为一对布线的信号线91、93而连接。在信号线91中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和在信号线93中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彼此反相。声表面波滤波器2中包含的第2滤波器部5、和声表面波滤波器3,通过作为一对布线的信号线94、96而连接。在信号线94中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和在信号线96中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彼此反相。对IDT的朝向进行调整,使得相对于在信号线91、94中传输的信号而言,在信号线93、96中传输反相位的信号。
因此,经由信号线91、94向SAW滤波器2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和经由信号线93、96向SAW滤波器2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在声表面波装置1的通频带频率中相差大致180°。信号线91、94和信号线93、96具有作为向SAW滤波器2输入平衡信号的平衡信号输入端子的功能。另一方面,IDT42、55的各一端通过信号线22、25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出端子20连接。输出端子20是从SAW滤波器2输出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信号输出端子。声表面波滤波器2构成为平衡信号输入-不平衡信号输出滤波器。
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第1IDT群40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第2IDT群50电并联连接。SAW滤波器2具有将2个滤波器部、即第1滤波器部4和第2滤波器部5并联连接的构成。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的第1图。图3所示的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在图3中,用实线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相对于频率的传输特性。图3中还作为比较例而用虚线图示了从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将第2级变更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并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构成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相对于频率的传输特性。
若特别关注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包围的区域,则在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比较例中,在通频带内产生波动。另一方面,在将第1级设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将第2级设为并联连接了2个元件的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几乎不产生通频带内的波动。因此,可知在具备实施方式1的构成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能够有效地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的第2图。图4所示的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在图4中,与图3同样地,用实线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相对于频率的传输特性,用虚线图示了比较例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的相对于频率的传输特性。
若特别关注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包围的区域,则在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比较例中,产生了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另一方面,在将第1级设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将第2级设为并联连接了2个元件的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2中,乱真信号变小。因此,可知在具备实施方式1的构成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能够获得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降低效果。
图5是表示在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中产生波动以及乱真信号的原理的第1图。图6是表示在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中产生波动以及乱真信号的原理的第2图。参照图5以及图6,说明在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中波动以及乱真信号增大的原因。
图5所示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假想取出了图2所示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中的第1级的声表面波滤波器3,是具备与声表面波滤波器3同样的构成的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IDT31以及第1分割IDT部33a的一端虚拟地通过信号线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出端子90(90a)连接。第2分割IDT部33b以及IDT35的一端虚拟地通过信号线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出端子90(90b)连接。
图5所示的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可以认为与将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并联连接了2个元件的构成大致等效。在图6中,将图5所示的5IDT型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虚拟地分割为两份而得到的2个3IDT型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图示为由双点划线包围的虚拟滤波器VF1、VF2。可以将把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分割为两份中的一方视为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虚拟滤波器VF1,将另一方视为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虚拟滤波器VF2。
虚拟滤波器VF1包含由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排列的IDT31、IDT32以及第1分割IDT部33a构成的IDT群、和反射器38。虚拟滤波器VF1具有相对于IDT群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一方配置有反射器38,而在另一方没有反射器的构造。因此虚拟滤波器VF1被设置为左右非对称。
虚拟滤波器VF2包含由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2分割IDT部33b、IDT34以及IDT35构成的IDT群、和反射器39。虚拟滤波器VF2具有相对于IDT群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一方配置有反射器39,而在另一方没有反射器的构造。因此虚拟滤波器VF2被设置为左右非对称。
由于虚拟滤波器VF1、VF2左右非对称的影响,在虚拟滤波器VF1、VF2产生谐振模式的偏差,这可以认为是在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中产生波动以及乱真信号的原因。进而,若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2级级联连接,则由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在第1级和第2级也产生谐振模式的偏差,因此可以认为波动以及乱真信号进一步变大。
因此,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如下构成: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并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被2级级联连接。通过该构成,与对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了2级级联连接的构成相比较,谐振模式的偏差所引起的波动以及乱真信号仅在第1级的SAW滤波器3中产生。进而,通过将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并联连接2个元件,从而交叉宽度与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大致等同,不会产生较大的插入损耗的劣化。因此,能够无较大的插入损耗的劣化地降低波动以及乱真信号。
(实施方式2)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在实施方式2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在第1IDT群40与第2IDT群50之间配置的反射器构成为一体化的公共反射器61。SAW滤波器2具备如下构成:对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一对反射器中的在接近第2滤波器部5的一侧配置的反射器、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一对反射器中的在接近第1滤波器部4的一侧配置的反射器进行共用(通用)。即,实施方式2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由1个公共反射器61来置换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反射器49、59的构成。公共反射器61的条数被设为9以上的奇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共反射器61的条数被设为25条。
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一对第1反射器具有公共反射器61和反射器48。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一对第2反射器具有公共反射器61和反射器58。反射器48相对于第1IDT群40配置在远离第2滤波器部5的一侧,被设置为没有与第2反射器一体化的非公共反射器。反射器58相对于第2IDT群50配置在远离第1滤波器部4的一侧,被设置为没有与第1反射器一体化的非公共反射器。
在具备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2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并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也被2级级联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并且能够降低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实施方式3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一对输出端子20a、20b。IDT42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2与输出端子20a连接。IDT55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5与输出端子20b连接。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第1IDT群40、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第2IDT群50,在输出端子20a与输出端子20b之间经由接地电位而被电串联连接。
从IDT42向输出端子20a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和从IDT55向输出端子20b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在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通频带频率下相差大致180°。一对输出端子20a、20b是从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输出平衡信号的平衡信号输出端子。因此,在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能够从输出端子20a、20b取出平衡输出。声表面波滤波器2构成为平衡信号输入一平衡信号输出滤波器。第1IDT群40与一对平衡信号端子的一方、即输出端子20a连接。第2IDT群50与一对平衡信号端子的另一方、即输出端子20b连接。
在具备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3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串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也被2级级联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并且能够减低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
(实施方式4)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IDT3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1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2与IDT4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
IDT3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3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3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没有被分割,并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5与IDT5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3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5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4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1与输出端子20a连接。IDT4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2与IDT3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4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3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3与输出端子20a连接。
IDT5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4与输出端子20b连接。IDT5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5与IDT3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5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6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6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6与输出端子20b连接。
IDT31、33、35的一端通过信号线11、13、15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入端子10连接。从输入端子10分别传输至IDT31、33、35的信号的相位被设为同相。IDT32和IDT42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2而被级联连接。IDT34和IDT55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5而被级联连接。IDT41、43的一端通过信号线21、23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出端子20a连接。IDT54、56的一端通过信号线24、26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出端子20b连接。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第1IDT群40、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第2IDT群50,在输出端子20a、20b之间,经由接地电位而被电串联连接。
在信号线92中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和在信号线95中传输的信号的相位彼此反相。信号线92和信号线95具有作为向SAW滤波器2输入平衡信号的平衡信号输入端子的功能。另一方面,一对输出端子20a、20b是从SAW滤波器2输出平衡信号的平衡信号输出端子。声表面波滤波器2构成为平衡信号输入一平衡信号输出滤波器。
在具备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4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串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也被2级级联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并且能够降低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
(实施方式5)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实施方式5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4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大体相同的构成,仅在输出端子20的构成不同。
具体来说,在实施方式5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IDT41、43、54、56的一端通过信号线21、23、24、26而被公共连接,并与1个输出端子20连接。即,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第1IDT群40、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第2IDT群50,与作为不平衡信号端子的输出端子20电并联连接。输出端子20是从SAW滤波器2输出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信号输出端子。声表面波滤波器2构成为平衡信号输入一不平衡信号输出滤波器。
在具备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5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并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也被2级级联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并且能够降低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
(实施方式6)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6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IDT3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1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1与IDT4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并且,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3与IDT4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
IDT3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3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3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没有被分割,并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3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4与IDT5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并且,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6与IDT56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3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15与输入端子10连接。IDT3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41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1与IDT3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41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2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4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2与输出端子20a连接。IDT43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3与IDT32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43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54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4与IDT3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5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5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IDT55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信号线25与输出端子20b连接。IDT56的第1侧的一方的梳齿电极经由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6与IDT34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连接。IDT56的第2侧的另一方的梳齿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
IDT31、33、35的一端通过信号线11、13、15而被公共连接,并与输入端子10连接。从输入端子10分别传输至IDT31、33、35的信号的相位被设为同相。IDT32和IDT41、43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1、93而被级联连接。IDT34和IDT54、56使用作为级间连接布线的信号线94、96而被级联连接。IDT42的一端与输出端子20a连接。IDT55的一端与输出端子20b连接。一对输出端子20a、20b是从SAW滤波器2输出平衡信号的平衡信号输出端子。第1滤波器部4中包含的第1IDT群40、和第2滤波器部5中包含的第2IDT群50,在作为平行信号端子的一对输出端子20a、20b之间,经由接地电位而被电串联连接。
在具备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6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串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也被2级级联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并且能够降低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
(实施方式7)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实施方式7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具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6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大体相同的构成,仅在输出端子20的构成中不同。
具体来说,在实施方式7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IDT42、55的一端通过信号线22、25而被公共连接,并与1个输出端子20连接。输出端子20是从SAW滤波器2输出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信号输出端子。
在具备这种构成的实施方式7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中,作为5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级的SAW滤波器3、和将作为3IDT型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第1滤波器部4以及第2滤波器部5并联连接而成的第2级的SAW滤波器2,也被2级级联连接。由此,能够降低通频带内的波动,并且能够降低通频带附近的乱真信号。
另外,参照图1所说明的双工器200,也可以取代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而具备实施方式2~7的任意一者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此外,不限于双工器200,也可以在任意的分波器、例如三工器、多工器或同向双工器等中,应用各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1。
如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适当组合。此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说明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示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符号说明:
1、220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
2、3声表面波滤波器;
4第1滤波器部;
5第2滤波器部;
6压电基板;
10输入端子;
11~15、21~26、91~96信号线;
20、20a、20b、90、90a、90b输出端子;
30、40、50IDT群;
31~35、41~43、54~56IDT;
33a、33b分割IDT部;
38、39、48、49、58、59反射器;
61公共反射器;
200双工器;
210声表面波谐振器;
230天线端子;
240发送端子;
P1、P2并联臂谐振器;
S1、S2、S3串联臂谐振器;
VF1、VF2虚拟滤波器。

Claims (5)

1.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具备:
压电基板;
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其设置在所述压电基板上;和
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其设置在所述压电基板上,
所述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包含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1滤波器部、和纵耦合谐振器型的第2滤波器部,所述第2滤波器部在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的至少一方的信号侧,与所述第1滤波器部电并联或串联连接,
所述第1滤波器部具有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排列的3个IDT的第1IDT群、和在所述第1IDT群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配置的一对第1反射器,
所述第2滤波器部具有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排列的3个IDT的第2IDT群、和在所述第2IDT群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配置的一对第2反射器,
所述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具有第3IDT群和一对第3反射器,所述第3IDT群与所述第1滤波器部以及所述第2滤波器部分别级联连接,包含在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1IDT、第2IDT、第3IDT、第4IDT以及第5IDT,所述一对第3反射器配置在所述第3IDT群的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其中,
还具备对所述第1声表面波滤波器与所述第2声表面波滤波器进行连接的一对布线,
在所述一对布线的一方传输的一个信号的相位、与在所述一对布线的另一方传输的其他信号的相位彼此反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3IDT具有被分割到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的两侧的第1分割IDT部和第2分割IDT部,所述第1分割IDT部和所述第1滤波器部被级联连接,所述第2分割IDT部和所述第2滤波器部被级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3IDT具有与所述第1分割IDT部以及所述第2分割IDT部对置的梳齿电极,
在所述第1分割IDT部与所述第2分割IDT部之间配置的所述梳齿电极的条数为偶数条。
5.一种双工器,其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
CN201480033491.8A 2013-06-13 2014-03-07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Active CN105284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4698 2013-06-13
JP2013124698 2013-06-13
PCT/JP2014/055915 WO2014199682A1 (ja) 2013-06-13 2014-03-07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デュプレク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4050A true CN105284050A (zh) 2016-01-27
CN105284050B CN105284050B (zh) 2018-04-27

Family

ID=5202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3491.8A Active CN105284050B (zh) 2013-06-13 2014-03-07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4314B2 (zh)
JP (1) JP6119853B2 (zh)
KR (1) KR101743183B1 (zh)
CN (1) CN105284050B (zh)
WO (1) WO201419968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7064A (zh) * 2016-06-24 2018-01-0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表面波滤波器、双工器及多工器
CN112652871A (zh) * 2020-12-16 2021-04-13 吉林大学 一种三阶环形宽带带通等波纹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5047B2 (ja) * 2016-02-19 2019-02-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共振子、帯域通過型フィルタ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746A (zh) * 2000-03-17 2001-09-26 富士通媒体器件株式会社 表面声波装置
US20020017969A1 (en) * 2000-04-18 2002-02-1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Longitudinally coupled resonator-type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JP2003318700A (ja) * 2001-04-09 2003-11-07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JP2006186433A (ja) * 2004-12-24 2006-07-13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CN101277100A (zh) * 2007-03-30 2008-10-01 Tdk株式会社 纵向耦合谐振器式声表面波滤波器
WO2010119745A1 (ja) * 2009-04-14 2010-10-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及び通信機
US20110063046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Joji Fujiwara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device, duplexer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18038B4 (de) * 1998-04-22 2004-07-22 Epcos Ag Dualmode-Oberflächenwellenfilter
CN1229916C (zh) 2001-04-09 2005-11-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弹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DE10304470B4 (de) * 2003-02-04 2013-09-05 Epcos Ag Mit akustischen Oberflächenwellen arbeitendes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ATE403270T1 (de) 2004-11-04 2008-08-15 Murata Mfg Co Ltd Patent Secti Symmetrie-saw-filter
US7902716B2 (en) * 2005-10-27 2011-03-08 Kyocera Corporation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534990B2 (ja) 2006-01-12 2010-09-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分波器
KR100959992B1 (ko) 2006-04-06 2010-05-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듀플렉서
US8031034B1 (en) * 2007-08-27 2011-10-04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rejection
JP5672420B1 (ja) * 2013-06-13 2015-0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デュプレクサ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746A (zh) * 2000-03-17 2001-09-26 富士通媒体器件株式会社 表面声波装置
US20020017969A1 (en) * 2000-04-18 2002-02-1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Longitudinally coupled resonator-type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JP2003318700A (ja) * 2001-04-09 2003-11-07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JP2006186433A (ja) * 2004-12-24 2006-07-13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CN101277100A (zh) * 2007-03-30 2008-10-01 Tdk株式会社 纵向耦合谐振器式声表面波滤波器
WO2010119745A1 (ja) * 2009-04-14 2010-10-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及び通信機
US20110063046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Joji Fujiwara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device, duplexer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7064A (zh) * 2016-06-24 2018-01-0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表面波滤波器、双工器及多工器
CN107547064B (zh) * 2016-06-24 2020-09-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表面波滤波器、双工器及多工器
CN112652871A (zh) * 2020-12-16 2021-04-13 吉林大学 一种三阶环形宽带带通等波纹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99682A1 (ja) 2014-12-18
JP6119853B2 (ja) 2017-04-26
KR20160009606A (ko) 2016-01-26
US20160094201A1 (en) 2016-03-31
US9774314B2 (en) 2017-09-26
CN105284050B (zh) 2018-04-27
JPWO2014199682A1 (ja) 2017-02-23
KR101743183B1 (ko) 2017-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6841B (zh) 双工器
CN103959647A (zh) 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和利用该梯型弹性波滤波器的天线共用器
CN105531926A (zh) 弹性波谐振器、弹性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N105284048B (zh) 声表面波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N101794924B (zh) 双工器的接收侧滤波器和双工器
JPWO2008146552A1 (ja) 弾性波分波器
CN105493402A (zh) 弹性波谐振器、弹性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US7868716B2 (en) Acoustic wave filter apparatus
JP5045760B2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JPWO2008108113A1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CN105284049A (zh) 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N105284050A (zh) 声表面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双工器
CN105471407B (zh) 接地端子分离的saw滤波器
JP5796604B2 (ja) 分波装置
CN104412510A (zh) 弹性波装置以及分波装置
JPWO2008078496A1 (ja) 弾性波装置
JP2011086997A (ja) 弾性波装置
JP5458738B2 (ja) 弾性表面波装置
CN101529722B (zh) 弹性表面波滤波器装置及双工器
CN209517080U (zh) 复合多工器
US20230223929A1 (en) Longitudinally coupled resonator acoustic wave filter and acoustic wave filter
JPWO2009050988A1 (ja) バランス型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複合フィルタ
KR20160037312A (ko) 접지 단자가 분리된 saw 필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