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4016C - 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记录媒体制造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记录媒体制造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4016C
CN1314016C CNB011236116A CN01123611A CN1314016C CN 1314016 C CN1314016 C CN 1314016C CN B011236116 A CNB011236116 A CN B011236116A CN 01123611 A CN01123611 A CN 01123611A CN 1314016 C CN1314016 C CN 13140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s
ridge
track
groove track
ridge p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36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0812A (zh
Inventor
加藤正浩
村松英治
山口淳
谷口昭史
大岛清朗
松川真
田切孝夫
山登一广
米龙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40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0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40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40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85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1Preparing a master, e.g. exposing photoresist, electroform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媒体,包括:在周期性弯曲的同时并排在基片上提供的槽轨道和脊轨道对;多个预先形成在脊轨道上并携带关于槽轨道的信息的脊预置坑;以及至少形成在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脊预置坑具有一个平均曲率半径,其小于不存在脊预置坑的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槽轨道的边(sides)的平均曲率半径,并通过从槽轨道的边(sides)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限定。与脊预置坑的连续弯曲表面相对的槽轨道的这些边(sides)是限制槽轨道的弯曲表面。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槽轨道的深度。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记录媒体制造设备和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和记录媒体,如光盘或光卡,的制造设备和方法。
(二)背景技术
已经制造出可记录的记录媒体,尤其是一次写入DVD-R(可记录的数字多用盘)和可再写入的DVD-RW(可再写入的数字多用盘)(后面这些媒体将统称DVD)。原来记录在DVD上的是在记录数据时查找目标位置所需的地址信息,如图像信息,以及用于控制盘的旋转的旋转控制信息,如摆动信号。(以后该信息被统称为预置信息)。
通过在制造时以预先格式(preformat)相位按预定频率(摆动频率)先把数据记录轨道(槽轨道或脊轨道)摆动成给定振幅的波形来记录旋转控制信息。
从而在实际在DVD上记录数据时,检测摆动轨道的摆动频率。根据摆动频率提取控制DVD的旋转的参考时钟,并且产生控制用于根据所提取的参考时钟旋转DVD的主轴电机的旋转的驱动信号和包括与DVD旋转同步的定时信息的记录时钟信号。
另外,DVD上的代表在记录数据时所需要的地址的地址信息通过形成与预置信息对应的预置坑而被记录。地址信息形成在位于两个轨道(如,脊轨道)之间的轨道上。而且,在DVD的整个表面上几乎均匀地形成预置坑,使得在需要时甚至可从预置坑再现参考时钟。
图1表示DVD上记录层的一个例子和DVD的横截面。如所示那样,凸出的槽轨道GV和凹进的脊轨道LD预先和交替地螺旋或同心地形成在DVD上的例如相变材料的记录层上。即,两个轨道成对反复并排放置。
提前形成在脊轨道LD上的是代表槽轨道GV上的位置的地址和相关信息,如携带记录定时的多个脊预置坑LPP。每一个脊预置坑LPP以将两个相邻的槽轨道GV相连的方式形成,并且每个脊预置坑LPP的表面与相关的槽轨道GV的表面平齐。
图1表示在通过信息记录和再现设备记录要被记录的数据(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和计算机数据)之前的模式。尽管图1线性地表示了各个槽轨道GV,但槽轨道GV实际上是按对应于DVD旋转速度的频率摆动的。即,脊轨道LD和槽轨道GV对在周期性弯曲的同时并排排列。
在DVD上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和再现设备根据图2所示的槽轨道GV上的数据照射并聚焦记录光束,同时通过从DVD检测脊预置坑LPP来识别槽轨道GV上的位置。此时,照射记录光束的位置被加热,从而形成反射率不同于槽轨道GV的那一部分的周围反射率的记录标记部分M。作为携带信息,如地址的脊预置坑LPP,在槽轨道的外轨道侧上形成大约1个槽轨道,如图2所示,检测在各个轨道的外轨道侧上的脊预置坑LPP。
信息记录和再现设备具有检测脊预置坑LPP的预置坑检测单元。预置坑检测单元包括四象限光电检测单元1,如图3所示。四象限光电检测单元1包括具有被沿着DVD的槽轨道GV的方向和垂直于槽轨道GV的方向分割为4部分的4个光接收表面1a到1d的光电转换装置。光接收表面1a和1d定位于DVD外轨道侧上,而光接收表面1c和1d定位于DVD内轨道侧上。
读出光束发生器把读出光束照射在通过主轴电机旋转的DVD上,从而在记录层上形成束斑。光电转换装置在4个光接收表面1a到1d从DVD检测信息读出光斑的反射光并输出接收信号Ra到Rd或与分别经光接收表面1a到1d检测到的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与定位于DVD外轨道侧上的光接收表面1a和1d相关的接收信号Ra和Rd被提供给加法器2,与定位于DVD内轨道侧上的光接收表面1b和1c相关的接收信号Rb和Rc被提供给加法器3。加法器2把接收信号Ra和Rd相加,加法器3把接收信号Rb和Rc相加。而且,减法器从加法器2的输出信号中减去加法器3的输出信号,并提供一个输出信号作为径向推挽信号。
当如图2所示,照射的束斑在位于中心未携带数据的槽轨道GV的中心并包括一个脊预置坑LPP的位置时,光束衍射减少了向光电检测器1的光接收表面1a和1d反射的光量并增加了向光接收表面1b和1c反射的光量。结果,加法器2的输出信号的电平落至加法器3的输出信号电平以下。因此,与脊预置坑LPP的位置相关的从减法器4输出的径向推挽信号具有带有如图4所示的波谷的波形。径向推挽信号被提供给二进制化电路5并用预定临界值对径向推挽信号进行二进制化来检测脊预置坑LPP。
当把记录光束照射到脊预置坑LPP以形成携带数据的记录标记部分M时,由记录光束的照射所产生的热从槽轨道GV被传送到脊预置坑LPP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一种记录标记部分M1,其具有比图2所示的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槽轨道的记录标记部分M更大的面积。
因此当从记录有数据的DVD再现信息数据时,在读出靠近脊预置坑LPP的记录标记部分M1时所得到的读出信号的波形可能有失真,这导致更高的读出出错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这种传统问题,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媒体,其在再现信息时提供具有更小波形失真的读出信号,还提供一种制造记录媒体的设备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在一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所述记录媒体具有一基片;槽轨道和脊轨道对;多个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的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光束点照射在所述脊轨道上以在其上形成一光束点;检测由于自所述光束点反射的光所导致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及根据所检测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在覆盖有所述记录层的所述槽轨道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以便以摆动频率周期性地摆动,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脊预置坑有一个具有平均曲率半径的侧面,该平均曲率半径小于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所述无脊预置坑区域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以便形成脊的圆形凹槽部分;其特征在于每个脊预置坑也具有从槽侧面伸出到圆形凹槽部分的一相对侧面;以及其特征在于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媒体的另一方面,所述槽轨道具有第一振幅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的侧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又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远离相邻的槽轨道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再一方面,设置在轨道切向上所述脊预置坑的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宽度的值,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另外一方面,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信息记录设备,用于在一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所述记录媒体具有一基片;槽轨道和脊轨道对;多个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的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将一光束点照射在所述脊轨道上以在其上形成一光束点的装置;用于检测由于自所述光束点反射的光所导致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的装置;及用于根据通过使用所述照射光束点的装置所检测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在覆盖有所述记录层的所述槽轨道上记录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以便以摆动频率周期性地摆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脊预置坑有一个具有平均曲率半径的侧面,该平均曲率半径小于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所述无脊预置坑区域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以便形成脊的圆形凹槽部分;其特征在于每个脊预置坑也具有从槽侧面伸出到圆形凹槽部分的一相对侧面;以及其特征在于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另一方面,所述槽轨道具有第一振幅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再另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远离相邻的槽轨道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又另一方面,设置在轨道切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宽度的值,该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再另一方面,其中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造记录媒体的方法,其中该记录媒体具有槽轨道和脊轨道对,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一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并携带关于所述槽轨道的信息的多个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把相对于记录母盘移动的切割(cutting)光束的光斑照射在形成于所述记录母盘上的光刻胶层上而形成所述槽轨道;和
提高所述切割光束的强度并且同时在垂直于所述槽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切割光束的所述光斑,把所述移动的光斑返回到所述槽轨道应延伸的位置上,由此形成所述脊预置坑,其具有由从所述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所定义的侧面,并形成与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相对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具有限制所述槽轨道的弯曲表面,以使得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以及
其中,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的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再一方面,在形成所述槽轨道的所述步骤中使所述光斑按第一振幅摆动,并且在形成限制所述槽轨道的弯曲侧面和限定所述脊预置坑的弯曲侧面的所述步骤中使所述光斑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摆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又一方面,设置在轨道切向上所述脊预置坑的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宽度的值,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外一方面,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造记录媒体的设备,其中该记录媒体具有槽轨道和脊轨道对,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一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多个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并携带关于所述槽轨道的信息的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包括:
轨道形成单元,用于通过把相对于记录母盘移动的切割光束的光斑照射在形成于所述记录母盘上的光刻胶层上而形成所述槽轨道;和
脊预置坑形成单元,用于提高所述切割光束的强度并且同时在垂直于所述槽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切割光束的所述光斑,把所述移动的光斑返回到所述槽轨道应延伸的位置上,由此形成所述脊预置坑,其具有由从所述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所定义的侧面,并且形成与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相对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具有限制所述槽轨道的弯曲表面,以使得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以及
其中,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方面,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的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再一方面,在所述轨道形成单元中使所述光斑按第一振幅摆动,并且在所述脊预置坑形成单元中使所述光斑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摆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又一方面,设置在轨道切向上所述脊预置坑的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宽度的值,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外一方面,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四)附图说明
图1是DVD的局部切除的立体图;
图2是DVD的局部平面图;
图3是表示预置坑检测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径向推挽信号的曲线;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DVD的局部切除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DVD上的槽的局部平面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DVD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沿着图7所示的线A-A的横截面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用于光盘的母盘的光盘切割设备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预置母盘上的潜在图像的局部切除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母盘的局部切除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从光盘获取的脊预置坑信号的电平范围的曲线;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由获得的脊预置坑引起的RF信号电平与光盘的脊预置坑/槽预置坑深度的深度比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参考附图来具体说明。
图5表示可再写入相变型光盘的例子。光盘(DVD-RW)11包括具有由相变材料,如Ag-In-Sb-Te形成的媒体层的记录层15和例如ZnS-SiO2构成的夹住媒体层的玻璃保护层。槽轨道12和脊轨道13形成在记录层15上。并排提供的脊和槽轨道对将激光束B引导为再现或记录光。光盘11具有用于反射光束B的反射层16、透明基片(聚碳酸酯)18和粘结层19。保护这些层的透明膜(聚碳酸酯)17位于光束入射侧。
对应于预置信息的脊预置坑14提前形成在光盘11的脊轨道13上。如图5所示,各个脊预置坑14的侧面14a具有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脊预置坑的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各个槽轨道12的侧面12a的平均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并且该弯曲表面与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槽轨道12的侧面12a是连续的。由于槽轨道12按预定频率摆动,如图6所示,在槽轨道12的侧面上近似平坦地切割或以比盘平坦表面上的大曲率半径12R相对平缓的曲率切割,并且把预置信息的一部分作为摆动频率记录在无脊预置坑区域中。因此,槽轨道12的侧面12a的平均曲率半径变得相对较大。根据这个实施例,脊预置坑14的侧面14a以比槽轨道12的大曲率半径12R小得多的尖锐曲率(脊预置坑14的曲率半径14R)切割,如图6和7所示。显然,各个槽轨道12具有距离中心线(双点划线)第一振幅A1的侧面,各个脊预置坑14具有距离中心线大于第一振幅A1的第二振幅A2的侧面。
与脊预置坑14的侧面14a相对的槽轨道12的侧面12b是限制槽轨道12或使其变窄的弯曲表面。最好使槽轨道12的侧面12b被限制为达不到槽轨道12的相对侧面的延长线(图7中虚线表示)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当后面要被记录的记录标记M形成在与脊预置坑相邻的部分中时,从记录标记M反射的光量减少。
本实施例的再一特征是如图5和8所示,脊预置坑14的深度Gr大于槽轨道12的深度Gd。这个特征提高了再现信号的特性,即实现其RF偏置电平的降低。
现在讨论相变型光盘的操作。在把用户数据(除预置信息外的数据,如后面由用户记录的图像信息)记录到光盘11上时,如图5所示,信息记录设备提取槽轨道12的摆动频率,使得光盘11按预定旋转速度旋转。同时,检测脊预置坑14来得到预置信息,根据该预置信息,记录光束B的最佳功率等被设定。当检测到脊预置坑14时,得到表示用户数据要被记录在光盘上的位置的地址信息并且根据地址信息把用户数据记录在相应位置上。把记录在光盘11上的用户数据记录在槽轨道12的中心线上,作为具有不同反射率的记录标记部分。
通过借助以光束B的中心与槽轨道12的中心匹配的方式照射光束B而在槽轨道12上形成与用户数据相对应的记录标记部分来记录用户数据。此时,束斑SP的大小被设置成束斑SP的一部分被照射到脊轨道13和槽轨道12上。
使用照射到脊轨道13上的部分束斑SP的反射光,通过一个径向推挽系统从脊预置坑14得到预置信息,所述径向推挽系统利用了一个使其光接收表面被与例如切向线(轨道方向)平行的分割线分割的光电检测器,如图3所示,并且从槽轨道12提取摆动信号来检测与盘的旋转同步的记录时钟信号。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9表示用于制造相变型光盘所用母盘的光盘切割设备。Kr激光振荡器201产生曝光光束。从激光振荡器201发出的光束在反射镜面203和204处被反射并进入物镜205。通过物镜205的光束被照射到记录母盘206上。AO调制器(声光调制器)207a设置在反射镜面203和204之间以根据从FM调制器207提供的要被记录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来调制光束。
其非平行侧为光入射和出发侧的楔形棱镜、AOD(声光偏转器)207a或旋转镜面被用作AO调制器。AOD207a接收例如具有大约300MHz的中心频率的高频电信号并通过利用因改变中心频率而改变主衍射光的衍射角的现象来执行调制。使用楔形棱镜或旋转镜面类型的调制器控制旋转楔形棱镜或旋转镜面的驱动系统,如直流(DC)电机、步进电机或压电元件,并使用反射光的偏转和反射光。调制曝光光束曝光旋转记录母盘206上的正光刻胶层。把光束扩展器208设置在反射镜面203和204之间,以放大光束大小,使得填充到物镜205的光束进入透镜205。
光盘切割设备使用包括HeNe激光振荡器210的聚焦伺服光学系统,以驱动用于聚焦伺服的物镜205。从激光振荡器210发射的光束由反射镜面211和二分色镜面212反射并与曝光光束合并。合成的光束进入反射镜面204。已经通过物镜205的光束被照射到记录母盘206上。以不曝光记录母盘206的方式选择来自激光振荡器210的聚焦光束的波长和强度。偏振束分离器213设置在反射镜面211和二分色镜面212之间。来自记录母盘206的反射光通过物镜205,被反射镜面204和二分色镜面212反射,然后由偏振束分离器213反射。结果得到的反射光经柱状透镜214被提供给四象限光电检测器215。光电检测器215的各个输出信号被提供给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16,该聚焦伺服控制电路根据光电检测器215的输出信号依序驱动物镜205的致动器217。
光盘切割设备还包括一个控制用于旋转转台219的主轴电机220的旋转的主轴伺服电路221,该转台219旋转安装其上的记录母盘206,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222的旋转的光头供给伺服电路223,该驱动电机222在记录母盘206的径向上移动携带包括物镜205的光学系统等的光头。
控制器260控制光盘切割设备中的激光振荡器201、FM调制器207和伺服系统216,221和223。在控制器260的控制下,通过用由与LPP信号叠加的摆动信号调制的单一光束曝光记录母盘206的正光刻胶层并把正光刻胶层的曝光部分蚀刻和洗印为坑来形成至少一个轨道。
换言之,光盘切割设备包括轨道形成单元,用于形成槽轨道;和脊预置坑形成单元,用于形成具有由从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限定的侧面的脊预置坑。
用作轨道形成单元的控制器260在与LPP信号叠加并输入到调制器207中的摆动信号内的摆动信号分量周期期间向激光振荡器201提供用于恒定输出光发射的信号。另外,用作轨道预置坑形成部分的控制器260提高切割光束的强度并且同时在垂直于槽轨道12延伸的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切割光束的照射光斑,然后把移动的光斑返回到槽轨道应延伸的位置上,以形成脊预置坑,该脊预置坑具有由从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限定的侧面,从而形成与具有限制槽轨道的弯曲表面的脊预置坑的侧面相对的槽轨道的这些侧面。同时,如从图9上部所示的两幅图中明显看出,控制器260还和与LPP信号叠加的摆动信号内的LPP信号分量周期同步地把用于强度调制的信号提供给激光振荡器201,以按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槽预置坑深度的方式形成潜在图像。
这样,描述一种记录方法,用于使用这种光盘切割设备制造母盘。
首先,把具有整个形成在玻璃盘206a的主表面上的光刻胶层206b的空白记录母盘206安装在激光切割设备的转台219上。把光刻胶层206b设计成具有一个厚度,以与照射充分反应来避免照射的光束穿透该层的不敏感状态。接着,如图9所示,在螺旋或同心地在母盘上移动切割光束La的同时旋转转台219并且把用与LPP信号叠加的摆动信号调制的切割光束La聚焦到光刻胶层206b上来,以对槽轨道12形成潜在图像。在预定时间,将切割光束La的光斑在垂直于槽轨道12的纵向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之后把移动的光斑返回要延伸槽轨道12的位置,从而在光刻胶层206b上形成轨道的潜在图像。由于此时使用叠加摆动信号的LPP信号,切割光束光斑按给定的间隔以第一振幅(A1)和大于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A2)摆动。
如图10所示,把强度调制光束照射到未曝光区域以局部改变光刻胶层206b。在形成摆动槽轨道12的周期中,低强度的光束La1被提供到光刻胶层206b以在浅位置处穿透其表面(图8表示出深度Gd)。在形成脊轨道14的周期中,高于激光束La1的强度的光束La2被提供到光刻胶层206b以在靠近玻璃盘206a的较深位置处更深地穿透其表面(图8表示出深度Gr,Gr>Gd)。激光束具有中心为最大强度的高斯光强度分布。光束La1的最大强度低于光束La2的最大强度。因此,如图10所示,光刻胶层206b上光束La1的光斑直径小于光束La2的直径,从而摆动槽轨道12的潜在图像宽度W1比脊预置坑14的潜在图像宽度W2窄。而且,槽轨道12的摆动部分在深度和宽度上可与脊预置坑14不同。脊预置坑14的宽度可比槽轨道12的摆动部分的宽度宽。
接着,曝光的光刻胶母盘被放置在洗印设备(未示出)并被洗印来消除潜在图像部分,从而产生经过洗印的母盘。
如图10所示,在母盘上形成具有由从槽轨道12的侧面连续弯曲的表面限定的侧面的脊预置坑14,作为限制通过槽轨道12的侧面与脊预置坑14的侧面相对的槽轨道12的弯曲表面。因此,在无脊预置坑区域中,脊预置坑14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槽轨道12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与深度Gd较浅和宽度W1较窄的摆动槽轨道12相比,脊预置坑14具有较深的深度Gr和较宽的宽度W2。
接着,执行后期烘制,以固定母盘,之后,通过溅射或气相沉积,在光刻胶层206b上形成镍或银的导电膜,并通过例如电铸形成镍压模。镍压模与玻璃盘206a分开。使用压模,通过例如注模或所谓的2P方案制成具有与图10所示之一相同的预定的预信息的树脂光盘基片的复制品。
例如保护膜、相变材料的媒体层、保护膜和反射膜一个接一个地形成在获得的光盘基片上并且把另一个基片通过粘结层粘到所得到的基片上,从而产生图5所示光盘。
现在将给出对在轨道切向上脊预置坑14的长度(LPP长度(μm))和在垂直于轨道切向的方向上脊预置坑14的移动量(LPP移动(μm))的最佳值的描述。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记录媒体,通过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急剧地移动槽轨道12来形成脊预置坑14。因此,脊预置坑14的长度和移动量(图7所示)明显影响了记录在槽轨道12上的坑再现信号(RF信号)以及脊预置坑自身的检测信号电平。
根据DVD的记录格式,形成在槽轨道上的坑可采用从3T到11T和14T的任何长度。3T到11T主要通过进行过8-16调制的信息信号给出,而14T通过加到信息信号的每个同步帧的标题部上的同步信号(同步码)给出。
众所周知,RF信号改变的宽度相对3T的坑最小。本发明人通过实验确认,当通过脊预置坑的RF信号的偏置电平(RF偏置)变得等于或大于0.05时,最短的3T坑开始出现错误读出。注意电平1表示当再现未记录的槽轨道时的全部反射光量的电平。DVD格式规定脊预置坑的检测信号电平(LPP电平)为0.18到0.27。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脊预置坑的长度和移动量被设置成使RF偏置小于0.05并且LPP电平位于0.18到0.27的范围内。
图12例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脊预置坑14的长度和移动量的可能范围。在图中槽轨道的宽度Gw和深度Gd分别设置在0.25微米和0.030微米。
图12中,实线A是LPP电平变为0.18的状态线,实线B是LPP电平变为0.21的状态线,实线C是LPP电平变为0.24的状态线。在这个实施例中,没有LPP电平变为等于或大于0.27的状态线。显然允许LPP电平处于0.18到0.27的范围内的脊预置坑14的长度和移动量的可能范围是到实线A右上方的区域。
虚线D是RF偏置变为0.02的状态线,虚线E是RF偏置变为0.05的状态线,虚线F是RF偏置变为0.08的状态线。因此,允许RF偏置小于0.05的脊预置坑14的长度和移动量的可能范围是到虚线E的左下方的区域。
综上所述,满足前述的两个条件(RF偏置<0.05并且LPP电平=0.18到0.27)的脊预置坑14的长度和移动量的可能范围是位于图12中的实线A和虚线E之间的区域,并且脊预置坑14的长度和移动量在这个区域中可自由设置。例如,如点P1所示,脊预置坑的长度被设置到0.80微米并且移动量被设置在0.36微米,或者如点P2所示,脊预置坑的长度被设置到1.2微米并且移动量被设置在0.24微米,或者如点P3所示,脊预置坑的长度被设置到2.0微米并且移动量被设置在0.20微米。
应注意由于图12所示的各个状态线根据槽轨道的宽度Gw和深度Gd的值而移动。当槽轨道的宽度Gw加宽到0.30微米、0.35微米等时,LPP电平的状态线A到C在图中向左下移动,并且当宽度Gw变窄时在图中向右上移动。如果槽轨道深度Gd变得深于0.25微米时,状态线A到C也在图中向左下移动,并且在深度Gd变浅时,向右上移动。当槽轨道的宽度Gw变宽时,RF偏置的状态线D到F在图中向右上移动,并且当宽度Gw变窄时在图中向左下移动。如果槽轨道深度Gd变深时,状态线D到F在图中向左下移动,并且在深度Gd变浅时,向右上移动。
脊预置坑14的优选深度将参考附图来描述。
发明人已经研究了结果得到的光盘的RF偏置电平与脊预置坑14和槽轨道的深度比率(后面称为LPP/Gr深度比率R)之间的相关性。取决于LPP/Gr深度比率R的RF偏置电平是在类似于图12的条件下测定的,即槽轨道12宽度为Gw=0.25微米,深度Gd=0.030微米,并且如图12的点P1所示,脊预置坑的长度设定在0.80微米且移动量设定在0.36微米,或者如图12的点P2所示,脊预置坑的长度被设置到1.2微米并且移动量被设置在0.24微米,或者如图12的点P3所示,脊预置坑的长度被设置到2.0微米并且移动量被设置在0.20微米。
图13表示RF偏置电平对LPP/Gr深度比率R的相关性,其中点P1条件状态曲线位于在LPP/Gr深度比率R为1,即脊预置坑14的深度与槽轨道12相同时,RF偏置大约为0.04的位置。RF偏置电平随着LPP/Gr深度比率R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当LPP/Gr深度比率R达到大约1.15时,RF偏置电平变为0。
图13的点P2和点P3状态曲线基本上类似于点P1状态曲线的变化。当LPP/Gr深度比率R达到1.0时,RF偏置电平大约为0.035。当LPP/Gr深度比率R达到大约1时,RF偏置电平变为0。
即使脊预置坑长度和移动量不满足上面提到的两个条件(RF偏置<0.05并且LPP电平=0.18到0.27),例如,图12的点P4的状态曲线,通过把LPP/Gr深度比率R设置到大约1.3可使RF偏置电平变为0。
另外,图13所示结果可因槽轨道的深度和宽度以及脊预置坑的底部形状而改变。在实际光盘中,脊预置坑的底部形状的横截面可以为V形。为了使RF偏置电平为0,LPP/Gr深度比率R最好处于1.0<R≤2.0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脊预置坑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脊预置坑的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并通过从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限定的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与脊预置坑的连续弯曲表面相对的槽轨道的这些侧面是限制槽轨道的弯曲表面。由于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槽轨道的深度,所以光盘的RF偏置电平被降低。这个结构可确保预置坑的准确检测。
应理解当前前面所述和附图提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在前面的教导指引下,在不背离所公开的发明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进行另外的设计。从而,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在后附权利要求的整个范围内来实施。

Claims (22)

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在一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所述记录媒体具有一基片;槽轨道和脊轨道对;多个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的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光束点照射在所述脊轨道上以在其上形成一光束点;
检测由于自所述光束点反射的光所导致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及
根据所检测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在覆盖有所述记录层的所述槽轨道上记录信息,
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以便以摆动频率周期性地摆动,及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脊预置坑有一个具有平均曲率半径的侧面,该平均曲率半径小于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所述无脊预置坑区域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以便形成脊的圆形凹槽部分;
其特征在于每个脊预置坑还具有从槽侧面伸出到圆形凹槽部分的一相对侧面;以及
其特征在于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槽轨道具有第一振幅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脊预置坑远离相邻的槽轨道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设置在轨道切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宽度的值,该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7、一种信息记录设备,用于在一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所述记录媒体具有一基片;槽轨道和脊轨道对;多个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的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将一光束点照射在所述脊轨道上以在其上形成一光束点的装置;
用于检测由于自所述光束点反射的光所导致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的装置;及
用于通过使用所述照射光束点的装置,根据所检测的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在覆盖有所述记录层的所述槽轨道上记录信息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以便以摆动频率周期性地摆动,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脊预置坑有一个具有平均曲率半径的侧面,该平均曲率半径小于无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所述无脊预置坑区域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以便形成脊的圆形凹槽部分;
其特征在于每个脊预置坑还具有从槽侧面伸出到圆形凹槽部分的一相对侧面;以及
其特征在于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槽轨道具有第一振幅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脊预置坑远离相邻的槽轨道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设置在轨道切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的宽度的值,该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13、一种制造记录媒体的方法,其中该记录媒体具有槽轨道和脊轨道对,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一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并携带关于所述槽轨道的信息的多个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把相对于记录母盘移动的切割光束的光斑照射在形成于所述记录母盘上的光刻胶层上而形成所述槽轨道;和
提高所述切割光束的强度并且同时在垂直于所述槽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切割光束的所述光斑,把所述移动的光斑返回到所述槽轨道应延伸的位置上,由此形成所述脊预置坑,其具有由从所述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所定义的侧面,并形成与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相对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具有限制所述槽轨道的弯曲表面,以使得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以及
其中,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槽轨道的所述步骤中使所述光斑按第一振幅摆动,并且在形成限制所述槽轨道的弯曲侧面和定义所述脊预置坑的弯曲侧面的所述步骤中使所述光斑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摆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设置在轨道切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宽度的值,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18、一种制造记录媒体的设备,其中该记录媒体具有槽轨道和脊轨道对,所述槽轨道和脊轨道的每个具有并排设置在一基片上的周期性形成的弯曲部分;多个预先形成在所述脊轨道上并携带关于所述槽轨道的信息的脊预置坑;以及形成在至少所述槽轨道和所述脊轨道上的记录层,包括:
轨道形成单元,用于通过把相对于记录母盘移动的切割光束的光斑照射在形成于所述记录母盘上的光刻胶层上而形成所述槽轨道;和
脊预置坑形成单元,用于提高所述切割光束的强度并且同时在垂直于所述槽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切割光束的所述光斑,把所述移动的光斑返回到所述槽轨道应延伸的位置上,由此形成所述脊预置坑,其具有由从所述槽轨道的侧面连续延伸的弯曲表面所定义的侧面,并且形成与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相对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具有限制所述槽轨道的弯曲表面,以使得该脊预置坑的深度大于该槽轨道的深度,以及
其中,所述脊预置坑的所述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小于不存在所述脊预置坑区域中的所述槽轨道的侧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中,所述脊预置坑对所述槽轨道的深度比率R在1.0<R≤2.0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中,在形成所述轨道形成单元中使所述光斑按第一振幅摆动,并且在所述脊预置坑形成单元中使所述光斑按大于所述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摆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中,设置在轨道切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长度和垂直于所述轨道切向的方向上的所述脊预置坑宽度的值,所设置的长度和宽度值允许通过所述脊预置坑从所述槽轨道再现的信息信号的偏置电平小于预定值,以及允许所述脊预置坑的信号电平落在预定范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定值为0.05并且所述预定范围为0.18到0.27。
CNB011236116A 2000-08-10 2001-08-10 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记录媒体制造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40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2376/2000 2000-08-10
JP2000242376A JP4136293B2 (ja) 2000-08-10 2000-08-10 光学式記録媒体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0812A CN1340812A (zh) 2002-03-20
CN1314016C true CN1314016C (zh) 2007-05-02

Family

ID=1873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361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4016C (zh) 2000-08-10 2001-08-10 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记录媒体制造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687214B2 (zh)
EP (1) EP1184852B1 (zh)
JP (1) JP4136293B2 (zh)
KR (1) KR100464216B1 (zh)
CN (1) CN1314016C (zh)
DE (1) DE60117326T2 (zh)
TW (1) TW556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9650B2 (en) * 2001-01-12 2004-11-1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ptical disc having land pre-pits and variable groove depths
CN100533564C (zh) * 2001-07-18 2009-08-26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与再现介质制造压模的制造方法
JP2004158068A (ja) * 2002-11-05 2004-06-0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媒体
JP4295998B2 (ja) * 2003-01-22 2009-07-1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トラッキングサーボ制御装置、及びトラッキングサー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CA2519917A1 (en) * 2003-03-24 2004-10-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disc having focus offset area
JP2004342216A (ja) * 2003-05-15 2004-12-02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KR20060133968A (ko) * 2003-10-09 2006-12-27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포커스 오프셋 영역을 갖는 광 디스크
JP5108343B2 (ja) * 2007-03-19 2012-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
JP6049685B2 (ja) 2011-03-23 2016-12-21 ネクステージ メディカ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腹膜透析使い捨てユニット、コントローラ、腹膜透析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3470A (ja) * 1998-01-22 1999-08-06 Sony Corp 光磁気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69852A (en) * 1997-07-08 2000-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asymmetrical magnetic domain on a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879B2 (ja) * 1987-11-07 1995-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用レプリカ基盤,スタンパまたは原盤
US5185732A (en) 1988-06-20 1993-02-09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JP2887296B2 (ja) * 1990-11-28 1999-04-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658905B2 (ja) * 1994-10-07 1997-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情報処理装置
JP3652017B2 (ja) * 1995-08-23 2005-05-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H09102143A (ja) * 1995-10-05 1997-04-15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
TW308689B (zh) * 1995-10-19 1997-06-21 Hitachi Ltd
DE69732728T2 (de) * 1996-01-26 2006-04-06 Sharp K.K.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Optische Aufzeichnungs- Wiedergab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s
JPH09259439A (ja) * 1996-03-19 1997-10-03 Fujitsu Ltd 光記録媒体及びトラックを計数する方法
JP3703569B2 (ja) 1996-04-02 200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装置
DE69729606T2 (de) * 1996-07-09 2005-07-07 Sharp K.K. Optische Platte mit verteilten Wobbelsektion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fahren zur Aufzeichnung und Wiedergabe
JPH11126372A (ja) 1997-10-23 1999-05-11 Pioneer Electron Corp 光記録媒体
KR100319847B1 (ko) * 1998-05-08 2002-04-22 윤종용 광기록매체
KR100319849B1 (ko) * 1998-05-28 2002-03-21 윤종용 광기록매체
JP2000011460A (ja) * 1998-06-22 2000-01-14 Pioneer Electron Corp 光ディスク
JP2000113521A (ja) * 1998-10-09 2000-04-21 Sony Corp 原盤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TW493172B (en) * 1999-02-23 2002-07-01 Taiyo Yuden Kk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therefor
DE60034734T2 (de) * 1999-04-08 2008-01-17 Pioneer Corporation Optischer Aufzeichnungsträger
JP2000353321A (ja) 1999-04-08 2000-12-1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学式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48388A (ja) * 1999-06-04 2000-12-15 Sharp Corp 光記録媒体
JP3929207B2 (ja) * 1999-07-08 2007-06-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のプリピット検出装置
JP4041629B2 (ja) * 1999-10-21 2008-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4060022B2 (ja) * 2000-02-16 2008-03-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情報記録媒体への信号記録装置及びその信号記録方法
JP4136280B2 (ja) * 2000-07-04 2008-08-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2237102A (ja) * 2000-07-07 2002-08-23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50614A (ja) * 2000-11-10 2002-05-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ディス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9852A (en) * 1997-07-08 2000-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an asymmetrical magnetic domain on a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H11213470A (ja) * 1998-01-22 1999-08-06 Sony Corp 光磁気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24925A1 (en) 2002-02-28
JP4136293B2 (ja) 2008-08-20
EP1184852A2 (en) 2002-03-06
KR100464216B1 (ko) 2005-01-03
DE60117326T2 (de) 2006-10-05
EP1184852A3 (en) 2004-02-11
CN1340812A (zh) 2002-03-20
KR20020013789A (ko) 2002-02-21
JP2002056542A (ja) 2002-02-22
TW556172B (en) 2003-10-01
US6687214B2 (en) 2004-02-03
DE60117326D1 (de) 2006-04-27
EP1184852B1 (en) 2006-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4016C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设备、记录媒体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347083A (zh) 光记录介质和用于制造该光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US6930969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licable for improved servo control
CN1185643C (zh) 记录介质以及用于制造该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JP2003085778A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マザースタンパ及び光学記録再生装置
US6611492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ster disc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EP1124220A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ster plate for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WO2004072968A1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JPH09147366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4005916A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4064087B2 (ja) 光学式記録媒体、光学式記録媒体製造装置及び光学式記録媒体製造方法
JP2001216655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2100049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原盤作製方法
JP2001331975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260070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1291282A (ja) 記録型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74469A (ja) 相変化書き換え型光ディスク担体
JP2001291281A (ja) 記録型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IPPON PIONEER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Pione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Pioneer Corporatio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