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427A - 纸背衬和使用该背衬的粘合片 - Google Patents

纸背衬和使用该背衬的粘合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9427A
CN1299427A CN99805660A CN99805660A CN1299427A CN 1299427 A CN1299427 A CN 1299427A CN 99805660 A CN99805660 A CN 99805660A CN 99805660 A CN99805660 A CN 99805660A CN 1299427 A CN1299427 A CN 1299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ly
backing
wood pulp
bl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5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2310C (zh
Inventor
榊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Co
Original Assignee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filed Critical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299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23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23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30Multi-ply
    • D21H27/38Multi-ply at least one of the sheets having a fibrous composition differing from that of othe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1Paper; Textile fabr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as a masking tape for pa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8Presence of paper
    • C09J2400/283Presence of paper in the substrate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5/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fibres or web-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ir chemical constitution
    • D21H15/02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fibres or web-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ir chemical constitution characterised by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pe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支承第二层并可有利地用于制造粘合片的纸背衬,该纸背衬具有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双层纸结构,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各自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其中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具有不同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

Description

纸背衬和使用该背衬的粘合片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背衬,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支承第二层的纸背衬。本文中,术语“第二层”是指支承在该纸背衬上的层,换句话说,是指附加地或偶尔形成在纸背衬上的层。其例子包括各种类型的层或膜,例如粘合剂层、涂层或油墨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纸背衬的用途,具体地说,涉及使用本发明纸背衬的粘合片。本发明粘合片(尤其将其用作掩蔽材料时)能撕开成所需的形状,并适当地用于掩模用途,而不会损害其手撕性能。另外,使用后,仅一次操作就可干净地剥离之,而不会产生裂口、断裂或碎裂等现象。此外,术语“手撕性能”是指当用手撕该纸背衬时,能沿所需的撕裂线很好地撕开,因此,不会产生例如纸层中上下层分离,结果仅撕开上层而至少部分残留下层这种问题。
发明的背景
在现有技术中已提出了各种产品用作粘合剂片,并且这些产品可从市场上购得。同样,已知各种背衬在这些粘合剂片中作为用于支承粘合剂层的背衬。若由于某些目的要将粘合片粘合在被粘物上,在达到该目的以后又要将该粘合片剥离除去的话,在各种类型的背衬中,通常使用多孔背衬(将打好的木浆和合成短纤维等掺混在一起,随后浸渍合成橡胶如丁基橡胶,再定型后制得)。但是,在这种类型的多孔背衬中,如果合成橡胶的含量太低,在剥离粘合片时背衬的强度不能战胜粘结强度,就会导致撕裂或断裂的问题。相反,当合成橡胶的含量太高时,尽管改进了物理强度而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会出现导致粘合带起皱的新问题。
日本专利2589357涉及一种多孔背衬,用于解决现有的粘合片多孔背衬的上述问题。在这种多孔背衬中,其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具有不同的纤维物质密度,橡胶和/或合成树脂浸渍在由纤维物质组成的多孔组织材料(其中第一表面层的纤维物质密度大于第二表面层的纤维物质密度)中,并且第一表面层的浸渍量大于第二表面层的浸渍量。当将这种多孔背衬用于粘合片时,由于第一表面层的橡胶等物浸渍量大于第二表面层的橡胶等物浸渍量,因此可改进物理强度,并由于存在这第二表面层,因此可抑制其刚性。结果,在粘合片粘结于被粘物的过程中改进了粘合片与被粘物之间的贴合性,可施加粘合片而不会起皱,并且可剥离粘合片而不会发生碎裂或断裂。
但是,在上述日本专利2589357的情况下,尽管可通过增加在第一表面层中橡胶等物的浸渍量,相应地增加其强度来改进物理强度,防止粘合片撕裂和断裂,但是缺点是不能容易地用手撕开粘合片。换句话说,这种粘合片的缺点是手撕性差。就粘合的工作性能、容易操作等方面来说,容易用手撕开粘合带是相当重要的性能。
另外,在上述日本专利2589357中,尽管组成所述多孔背衬的多孔薄纸材料的第一表面层是由纤维物质形成的,并且该纤维物质的密度高于第二表面层的纤维物质密度(即牛皮纸、皱绸纸或日本纸,较好由打好的木浆和合成短纤维组成的日本纸),但是在这种纤维物质中,在试图改变木浆与合成短纤维的掺混比时,有几个问题难以避免。例如,在将粘合剂层施涂在多孔背衬的一面,将所得产品用作粘合片时,若该背衬中合成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太低,会造成背衬的物理强度不足,从而当剥离粘合片时,粘合层相对于被粘物的粘结强度大于背衬本身的强度,导致粘合片发生撕裂或断裂,就无法很好地剥离粘合片。相反,如果合成短纤维的掺混比太高,尽管由于撕裂强度的改进而解决粘合片的上述撕裂和断裂问题,但是同时该粘合片难以用手撕开或撕断。因此,产生“手撕性”下降的新问题,如上所述这意味着粘合工作性能的下降。
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背衬,当它用作粘合片的背衬时,可用手对其撕开或撕断而不影响其手撕性能,并且在粘合片使用后能干净地剥离之而不会使该粘合片碎裂或断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有利地用作掩模材料的改进的粘合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承第二层的纸背衬,它具有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双纸层结构,所述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各自是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的,其中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具有不同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粘合片,它包括纸背衬和在该纸背衬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所述纸背衬具有双层纸结构,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所述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各自是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的,其中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具有不同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所述粘合剂层位于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上,该第一纸层中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大于所述第二纸层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
在本发明粘合片中,除了整个纸背衬浸渍橡胶和/或合成树脂以外,所述纸背衬在所述第一纸层背面的所述第二纸层的表面上较好还具有顶涂层。所述粘合片还较好有利地用作掩蔽材料。
如上所述,本发明纸背衬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中构成纸层的木浆与短纤维具有分别不同的短纤维掺混比。本文中,术语短纤维“掺混比”是指在用短纤维和木浆制造纸张时包含在木浆液中的所述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纸张是用木浆和短纤维按如下步骤制得的:将水加入打好的木浆中形成一种糊浆后,加入短纤维制成木浆液,随后用造纸机将该木浆液制成纸。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纸背衬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第一纸层的短纤维掺混比大于第二纸层的,而现有的纸背衬是单纸层的。
发明的详细描述
下面描述实施本发明的较好方法。
如前面所述,本发明纸背衬是特别设计用于支承第二层的。因此,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双纸层结构,所述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是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的,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具有不同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
在第一和第二纸层的每一层中,作为第一掺混组分的木浆可以是造纸领域中常用作造纸原料的木浆,一般是打好的木浆。
另外,作为第二掺混组分的短纤维可以与造纸领域中常作为造纸原料的短纤维相似,包括各种天然的和合成的短纤维。合适的短纤维的例子(尽管不限于这些)包括合成短纤维例如通称为维尼龙的聚乙烯醇纤维、聚酰胺纤维(如以尼龙商品名购自美国杜邦公司的聚酰胺纤维)、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和聚丙烯腈;半合成的短纤维,如纤维素;再生的短纤维如人造纤维;天然短纤维,如韧皮纤维、种子纤维、筋(nerve)纤维、水果纤维、毛皮纤维和石棉纤维;和无机短纤维,如玻璃纤维和金属纤维。当制造本发明纸背衬时,合成短纤维可首先有利地用作第二掺混组分。通常,这种短纤维的长度较好为约3-20mm。
通常,在分别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的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中,短纤维对木浆的掺混比较好约为50%或更低。
另外,在本发明纸背衬中,这两层纸层各自的掺混比是不相同的。两者的掺混比之差并无特别的限制。掺混比之差可以较小,如在数个百分点量级,也可以较大,大约差20-30%。但是,由于两层的掺混比之差超过50%会形成很差的手撕性,因此掺混比之差较好小于50%。另外,当将本发明背衬制成用作掩模的粘合片时,在将粘合片施加在被粘物上后的剥离过程中发生撕裂(也称为碎裂)的情况会受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掺混比之差的影响。例如,当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最终掺混比的大小差别发生颠倒时,即使提高这些掺混比,一般也会发生糟糕的碎裂现象。过去,防止碎裂的方法包括提高整个纸层的掺混比,而不分上表面和下表面。
在本发明中,较好根据最终所需的掺混比通过改变木浆与短纤维的加料比例而在各纸层的制造过程中实现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掺混比差异。
下面将要详细描述,当将本发明纸背衬具体用于支承粘合剂层时,即在使用本发明背衬制造粘合片时,第一纸层较好具有较高的短纤维掺混比,并且粘合剂层施涂在该第一纸层的表面上。
通常,较好使用下列方法通过结合制造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来形成双层复合结构:在分别制造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后,根据例如使用用于制造卡纸的装置(如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应使得两个纸层的界面不能分辨。另外,在用这种方法制造本发明纸背衬时,最好调节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基重(g/m2),使得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基重比为95∶5-5∶95。以这种方法调节基重比的纸背衬,能在第一纸层中表现出改进的物理强度,包括撕裂强度、断裂强度和层间强度。
本发明纸背衬可有利地用于制造支承各种附加层的产品,尤其可有利地用于制造粘合片。粘合片的构造通常含有本发明纸背衬和在其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较好在第一纸层的表面上,与第二纸层相比,该第一纸层具有较高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所述粘合片中纸背衬的厚度、背衬表面上粘合剂层的厚度、粘合剂的类型等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或者可根据最终用途挑选之。另外,在与粘合剂层同一侧或与粘合剂层相反侧,本发明粘合片可具有另一层。这种层的一个例子是剥离层。
本发明粘合片可有利地在涂覆等工艺中用作掩模材料。另外,对于该用途,纸背衬较好还含有一种浸渍在整个纸背衬中的水分散的浸渍剂,更好是含有橡胶、合成树脂或其混合物作为主要组分的水分散的浸渍剂,并且在第一纸层背面的第二纸层的表面上具有一层顶涂层。
在制造本发明粘合片中可有利地作为水分散的浸渍剂的橡胶的例子,包括天然橡胶、合成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丁苯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另外,同样可有利地使用的合成树脂的例子,包括丙烯酸树脂。按其固体重量计,这些浸渍剂的较好的浸渍量通常为1-30g/m2,较好为5-20g/m2。当纸背衬中浸渍剂的浸渍量小于1g/m2时,纤维粘结不够,不利于用作掩模的粘合片的背衬。另外,纸背衬会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撕开,并会残留下一部分的层,从而阻止了纸背衬的再次剥离。相反,当浸渍剂的浸渍量超过30g/m2时,由于背衬的刚性变得相当强,因此撕裂强度会下降,导致失去加入短纤维的效果。换句话说,背衬最终主要是由纸组成的树脂膜。可使用各种技术将所述浸渍剂施加至纸背衬中,其较好的例子包括涂覆、上浆压制和浸渍。
用于施涂在第二纸层表面上的顶涂层的材料可以是各种顶涂料。顶涂料的较好例子包括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聚丙烯酸乳液。对这类顶涂料,可有利地使用各种涂覆方法进行涂覆。
可以根据各种程序使用上述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起来,然后再浸渍橡胶和/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纸背衬来制造用于掩模的粘合片。但是,较好是先将上述顶涂料施涂在纸背衬的第二纸层的表面上,形成顶涂层,随后在该层的表面上施加一层弱粘性材料层(如硅树脂或长链烷酯树脂)作为背处理剂。接着,如上所述将常规粘合剂(如天然橡胶或丙烯酸橡胶)施涂在纸背衬的表面中的第一纸层表面(与第二纸层不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粘合剂层。
实施例
下面参照一些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制造纸背衬
将20重量%(按总量计)聚乙烯醇(维尼龙)短纤维(长约3-20mm,购自Kurare,Japan)与打好的木浆混合在一起,随后将制得的糊浆用造纸机制成基重为20g/m2的纸作为第一纸层。另外,重复同样的方法,但是不加入维尼龙短纤维,得到基重为20g/m2的第二纸层。接着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用丙烯酸树脂乳液型浸渍剂浸渍整个形成的纸背衬,浸渍的条件使得固体浸渍量为5g/m2。为了评价用这种方法制得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P8116规定的方法,测定该纸背衬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撕裂强度。结果列于下面的表1。
制造粘合带
将用作掩模的丙烯酸粘合剂(产品名MT TACK5268ER,购自MitsuiChemical,Japan,是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施涂在以上述步骤制得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第一纸层(含维尼龙短纤维)表面上,制成膜厚为30微米的粘合剂层。另外,将Sumikaflex(注册商标,购自Sumitomo Chemical,Jaoan,是一种聚醋酸乙烯乳液)以3g/m2的涂覆量施涂在不含维尼龙短纤维的第二层表面上,然后干燥。接着将长链烷基丙烯酸树脂(作为分离促进剂)以0.05g/m2的涂覆量施涂在上述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表面上,然后干燥。结果,制得纸背衬一面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带。
为了评价制得的粘合带的抗碎裂性,根据JIS Z2307的程序制得7块铝板(宽30mm×长100mm),随后将切割成15mm宽的一些粘合带试条分别固定在各块铝板上。接着将一个2kg负荷的压辊以300mm/min的速度来回碾压该粘合带。由于压辊施加的压力使粘合带完全粘合在铝板上以后,在室温将铝板静置16小时。在预定的静置时间后,用手沿180°剥离方向将粘合带快速从铝板上剥离。目测确定压粘在铝板上的5片粘合带中发生碎裂的粘合带片数。得到的抗碎裂性(以未发生碎裂的粘合带片数表示)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于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如表1所示将第一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增至30重量%。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于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虽然将第一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仍保持在20重量%,但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却将维尼龙短纤维掺入第二纸层中,如表1所示得到的掺混比为10重量%,而以前第二纸层的维尼龙加入量为0%。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将第一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增至30重量%,并且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将维尼龙短纤维掺入第二纸层中(以前第二纸层的维尼龙加入量为0%),如表1所示此掺混比为10重量%。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1-1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制得单层组成的纸背衬而不是具有双层复合结构的纸背衬,以便进行比较。即将20重量%维尼龙(购自Kurare)与打好的木浆混合制得一种糊浆,随后用造纸机将该木浆糊浆制成基重为20g/m2的纸张。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随后使用该纸背衬用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1-2
重复上述比较例1-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如表1所示将纸背衬中维尼龙短纤维的含量由20重量%增至30重量%。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进行下列处理后,制得与上述比较例1-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2-1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改变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使得其在具有双层复合结构的纸背衬的第二纸层中的含量高于在第一纸层中的含量,以便进行比较。也就是说,由打好的木浆制得一种糊浆,并用造纸机将该糊浆制成基重为20g/m2的纸张,制得不含维尼龙短纤维的第一纸层。另外,将20重量%(按总量计)聚乙烯醇(维尼龙)短纤维(长约3-20mm,购自kurare)与打好的木浆混合成一种糊浆,随后用造纸机将该糊浆制成基重为20g/m2的纸张,制得第二纸层。随后,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
接着,用丙烯酸树脂乳液型浸渍剂浸渍整个形成的纸背衬,浸渍的条件使得固体浸渍量为5g/m2。随后用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评价用本方法制得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施涂在用上述步骤制得的不含维尼龙短纤维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第一纸层表面上,形成膜厚为30微米的粘合剂层。将聚醋酸乙烯乳液以3g/m2的涂覆量施涂在含维尼龙短纤维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第二层表面上,然后干燥。接着将长链烷基丙烯酸树脂以0.05g/m2的涂覆量施涂在上述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表面上,然后干燥。结果,制得纸背衬一面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带。最后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评价形成的粘合带的手撕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2-2
重复上述比较例2-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如表1所示将第二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含量由20重量%增至30重量%。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制得与上述比较例2-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2-3
重复上述比较例2-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虽然将第二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仍保持在20重量%,但是根据上述比较例2-1所述的方法将维尼龙短纤维掺入第一纸层中,如表1所示得到的掺混比为10重量%,而以前第一纸层的维尼龙加入量为0%。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比较例2-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2-4
重复比较例2-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将第二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增至30重量%,并且根据上述比较例2-1所述的方法将维尼龙短纤维掺入第一纸层中(以前第一纸层的维尼龙加入量为0%),如表1所示掺混比为10重量%。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比较例2-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
比较例2-5
重复比较例2-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改变掺混比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将第二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增至30重量%,并且根据上述比较例2-1所述的方法将维尼龙短纤维掺入第一纸层中(以前第一纸层的维尼龙加入量为0%),如表1所示掺混比为20重量%。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比较例2-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表1
    实施例 比较例1     比较例2
  1   2   3   4   1   2   1   2   3   4   5
纸背衬的维尼龙掺混比  第一纸层  20  30  20  30   20   30   0   0   10   10   20
 第二纸层  0  0  10  10  -  -   20   30   20   30   30
层间强度(gf/15mm)  200  200  200  210   220   235   200   200   200   210   230
垂直撕裂强度(g)  25.6  32  30  48   42   48   25.6   32   30   48   45
横向撕裂强度(g)  63  65  65.7  68   76   96   63   65   65.7   68   80
抗碎裂性  0/5  0/5  0/5  0/5   0/5   0/5   4/5   3/5   4/5   3/5   0/5
由上面的表1的结果可见,尽管在实施例中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具有良好的抗碎裂性和良好的横向撕裂强度(用于评价手撕性),但是当使用比较例1单层结构的纸背衬时,尽管它具有良好的抗碎裂性,但是横向撕裂强度过分高,导致手撕性较差。另外,在比较例2对调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情况下,尽管它具有良好的手撕性,但是抗碎裂性较差。此外,在比较例2-5的情况下,抗碎裂性较好,但是横向撕裂强度过分高,导致手撕性较差。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评价在制造粘合带时水分散的浸渍剂的浸渍量对形成的粘合带的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进行评价试验,使用单层纸背衬而不是具有双层复合结构的纸背衬。也就是说,将10重量%维尼龙(购自Kurare)与打好的木浆混合制得木浆糊浆,随后用造纸机将该木浆糊浆制成基重为30g/m2的纸张。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
随后,使用丁苯橡胶型浸渍剂利用浸泡方法浸渍形成的纸背衬,浸渍的条件使得浸渍的固体量如下表2所示分别为0.5、1、5、15、30和45g/m2。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测定用本方法制得的橡胶浸渍的纸背衬的垂直方向拉伸强度、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测定的结果列于下表2。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抗碎裂性评价方法进行抗碎裂试验。在将粘合带剥离铝板时发生粘合带碎裂和未发生粘合带碎裂的情况分别记为“好”和“差”。结果列于下表2。表2
  橡胶浸渍量(g/m2)  垂直拉伸强度(kg/15mm)   伸长率(%)  水平撕裂强度(g)  垂直撕裂强度(g)   碎裂试验
    0.5     4.1     6       58      33  差(层间分离)
     1     4.2     6       56      33       好
     5     4.5     7       53      30       好
    15     5.2     7       50      28       好
    30     7.1     4       30      24       好
    45     8     3       24      20    差(碎裂)
由表2的结果可见,由于浸渍量低于0.5g/m2时纤维之间的粘结不够,最终粘合带在背衬层之间发生断裂,无法干净地剥离。
另外,当浸渍量为45g/m2时,撕裂强度显著下降,导致粘合带碎裂,也无法干净地剥离。当浸渍量在1-30g/m2时,纤维之间粘结充分,并且撕裂强度又未明显上升,从而使粘合带能干净地剥离而不发生碎裂。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评价平均掺混比(第一纸层的掺混比和第二纸层的掺混比的平均值)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将第一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降至10重量%,如表3所示平均掺混比为5重量%。采用使用多层成形机的造纸方法,将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复合的程度为不能分辨两纸层的界面,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浸渍丙烯酸树脂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3。另外,将上述实施例1的结果也列于表3进行比较。
比较例1-3
重复比较例1-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平均掺混比(第一纸层的掺混比和第二纸层的掺混比的平均值)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如表3所示,将第一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降至5重量%。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单层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比较例1-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3。
比较例1-4
重复比较例1-1的步骤,但是作如下变化。在本比较例中评价平均掺混比(第一纸层的掺混比和第二纸层的掺混比的平均值)对手撕性和抗碎裂性的影响,如表3所示将第一纸层中维尼龙短纤维的掺混比由20重量%降至10重量%。制得具有日本纸外观并且基重为40g/m2的单层纸背衬。结果,得到与上述比较例1-1相似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
根据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分别评价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浸渍的纸背衬的手撕性和抗碎裂性。得到的结果列于表3。表3
实施例6 实施例1 比较例1-3 比较例1-4
纸背衬的维尼龙掺混比(%) 第一纸层 10 20 5 10
第二纸层 5 10 - -
平均掺混比(%) 5 10 5 10
层间强度(gf/15mm) 290 200 205 200
垂直撕裂强度(g) 25 25.6 28 29
水平撕裂强度(g) 66 63 58 61
抗碎裂性 0/5 0/5 3/5 0/5
由表3的结果可见,尽管在实施例中得到的浸渍的纸背衬和粘合带具有良好的抗碎裂性和良好的水平撕裂强度(用于评价手撕性),但是当纸背衬具有比较例中的单层结构时。虽然这种纸背衬中维尼龙的掺混比等于实施例中的平均掺混比,但是其抗碎裂性较差。
如上所述,当本发明背衬具体用作粘合片的背衬时,该粘合片可粘合在被粘物上而不会起皱,并且当从掩蔽区撕扯时,能撕开和撕断该粘合片而不会影响其手撕性,从而能获得良好的界线效果和掩蔽效果。另外,该粘合片使用后,可容易并干净地剥离之而粘合片不会碎裂或断裂,所以本发明的纸背衬是一种良好的纸背衬。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纸背衬和粘合片可因此有利地用于制造用于掩蔽目的的粘合带。

Claims (4)

1.一种用于支承第二层的纸背衬,它具有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双层纸结构,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各自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其中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具有不同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
2.一种粘合片,它包括纸背衬和该纸背衬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所述纸背衬具有包括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的双层纸结构,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各自由木浆和短纤维制成,其中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具有不同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所述粘合剂层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纸层中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大于所述第二纸层的短纤维与木浆的掺混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背衬除了全部浸渍橡胶和/或合成树脂以外,在所述第一纸层背面的第二纸层的表面上还具有一层顶涂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片,它用作掩蔽材料。
CNB99805660XA 1998-05-01 1999-04-16 纸背衬和使用该背衬的粘合片 Expired - Lifetime CN12023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214598A JP4149559B2 (ja) 1998-05-01 1998-05-01 粘着シート
JP122145/1998 1998-05-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427A true CN1299427A (zh) 2001-06-13
CN1202310C CN1202310C (zh) 2005-05-18

Family

ID=14828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5660XA Expired - Lifetime CN1202310C (zh) 1998-05-01 1999-04-16 纸背衬和使用该背衬的粘合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149559B2 (zh)
KR (1) KR100582046B1 (zh)
CN (1) CN1202310C (zh)
DE (1) DE19983171B4 (zh)
WO (1) WO199905737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0183B (zh) * 2007-06-07 2011-06-29 株式会社可乐丽 树脂浸渍的平面纸以及使用该平面纸形成的粘接胶带
CN102300946A (zh) * 2009-01-30 2011-12-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回收纸的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0459A (ja) * 2004-11-09 2006-05-25 Nagoya Oil Chem Co Ltd マスキング材
KR100751283B1 (ko) 2006-10-31 2007-08-27 고중신 무늬목 시트의 배접지
JP5511042B2 (ja) * 2007-08-09 2014-06-04 カモ井加工紙株式会社 耐溶剤浸透性に優れたマスキングテープ及びマスカー
EP2386614A1 (de) * 2010-04-21 2011-11-16 Neenah Gessner GmbH Umweltfreundliches Klebebandpapier und daraus hergestelltes Klebe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9357B2 (ja) * 1988-12-02 1997-03-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多孔性基材及び接着テープ
EP0402513A1 (de) * 1989-06-16 1990-12-19 Kämmerer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ynthesefaserhaltiger hochverdichteter Papiere mit einem Raumgewicht gleich oder grösser 0,84 kg/dm3
US5204173A (en) * 1990-11-29 1993-04-20 Dvsg Holding Gmbh Paperboard product and proces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0183B (zh) * 2007-06-07 2011-06-29 株式会社可乐丽 树脂浸渍的平面纸以及使用该平面纸形成的粘接胶带
US7985473B2 (en) 2007-06-07 2011-07-26 Kuraray Co., Ltd. Resinous-substance-impregnated planar paper and adhesive tape using the same
CN102300946A (zh) * 2009-01-30 2011-12-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回收纸的带
CN102300946B (zh) * 2009-01-30 2013-09-18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回收纸的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043089A (ko) 2001-05-25
KR100582046B1 (ko) 2006-05-23
JPH11323789A (ja) 1999-11-26
DE19983171B4 (de) 2010-07-29
WO1999057372A1 (en) 1999-11-11
DE19983171T1 (de) 2001-06-13
JP4149559B2 (ja) 2008-09-10
CN1202310C (zh) 2005-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7789B2 (en) Composition for matte layer formation, release sheet using the same, and synthetic leather produced using said release sheet
CN1406178A (zh) 含有黄土的防火板以及用此种防火板制成的防火装饰板
WO2010099290A9 (en) Method for making multi-layer print media by extrusion coating
CN1202310C (zh) 纸背衬和使用该背衬的粘合片
CN1122250C (zh) 粘胶标签
EP3981565A1 (en) Concrete decorating and embossing device
CN1140463A (zh) 可延伸的平底胶粘片
CN1266756C (zh) 用于收纳芯片型电子元件的基带的纸基材及使用该纸基材的基带
CN105755847B (zh) 一种基于真皮纤维再生革的地板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361815A (ja) 離型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合成皮革
CN1450017A (zh) 一种环保型无机内外干墙板制造工艺和配方
CN101039803A (zh) 一面有黏性的聚烯烃薄膜
KR20220042001A (ko) 친환경 발포 벽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1115939A1 (en) Latex coagulation in a thick fabric
CN1272501C (zh) 湿式合成皮革制造用工序膜
SU1028703A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листового кле щ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JP3848439B2 (ja) 多孔性基材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紙粘着テープ
US2007020768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leather
KR20230137722A (ko) 친환경 수분공급타입 수성 점착벽지의 생산방법 및 그 점착벽지
JPH09255923A (ja) 粘着テープ
CN1148005A (zh) 使用装饰预浸胶片的纤维加固塑料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94976B1 (ko) 인조 스웨이드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인조 스웨이드 원단
TWI283634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ermeable web
CN117449105A (zh) 一种轻薄复合型合成革生产方法
CN114438817A (zh) 一种双面防滑纸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