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8217C -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8217C
CN1298217C CNB011220333A CN01122033A CN1298217C CN 1298217 C CN1298217 C CN 1298217C CN B011220333 A CNB011220333 A CN B011220333A CN 01122033 A CN01122033 A CN 01122033A CN 1298217 C CN1298217 C CN 12982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rotor
lead ring
support arm
r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0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9824A (zh
Inventor
佐藤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896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595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408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5341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29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9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2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2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Abstract

转子制动机构(54)为一种对应于摆动至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的导环支撑臂(17)的摆动而制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2)上的转子(3)的制动装置,可稳定地制动转子和顺利地移动移动构件。具有制动构件(65)及移动构件(51)。制动构件设在面对卷线器本体的转子的前部,至少在外观的一部分上具有制动面(65a)及由制动面渐渐地凹入的导入面(65b)的弹性体制的构件。移动构件为沿着与制动构件的压缩方向交差的方向移动自如地安装在转子上的构件。

Description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特别是根据使可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的上转子在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之间摆动的导环支撑臂的摆动而制动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旋转卷线器的转子上设有将钓线导引至卷线器用的导环支撑臂。导环支撑臂采取:当卷取钓线时将钓线朝卷线器外周导引的卷线姿势、及从卷线器将钓线放出时无阻碍地从卷线姿势倒下的放线姿势。为了将导环支撑臂维持在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并且,与转子的卷线方向的旋转连动地从放线姿势回到卷线姿势,而在转子上设有导环反转装置。
作为以往的导环反转装置,已知有揭示于特开平10-4839号公报的装置。此导环反转装置具有:其前端卡止在导环支撑臂的摆动中心的附近,且安装在转子上的肘式弹簧;及其前端卡止在导环支撑臂的摆动中心附近,且其基端朝向卷线器本体前后移动的移动构件;及与移动构件接触地设在卷线器本体上的切换突起。
肘式弹簧使导环支撑臂为2个姿势之间,将导环支撑臂保持在2个姿势。肘式弹簧具有收纳在形成于转子的转子支撑臂的凹部的螺旋弹簧、及由螺旋簧弹施力的连杆构件。连杆构件具有由连杆构件紧压的轴构件、及在轴构件的前端可在预定范围内摆动自如地安装的连杆。此连杆的前端卡止在导环支撑臂的摆动中心的附近。
移动构件在向放线姿势摆动导环支撑臂时后退至接触切换突起的位置。而且,转子朝卷线方向旋转的话,前进至接触切换突起。利用此前进使肘式弹簧收缩,并利用肘式弹簧使导环支撑臂回到卷线姿势。
在这种结构的导环反转装置中,在向放线姿势摆动导环支撑臂时,移动构件后退至接触切换突起的位置。这时,在肘式弹簧上,连杆摆动直到轴构件后退至超过死点,超过死点的话轴构件则利用螺旋弹簧施力而前进。而且,转子朝卷线方向旋转的话,移动构件接触切换突起而前进。利用此前进,连杆摆动,并且,轴构件后退至超过死点。而且,前进至超过死点并将导环支撑臂回复至卷线姿势。
在这种旋转卷线器中,进行钓鱼而放出钓线时,在禁止转子逆转的状态下,将钓线以食指的中部钩挂后将导环支撑臂呈放线姿势反转。这时,为了可容易钓挂钩线而使直线转子位于钓竿侧来旋转转子。而且,在将钓竿挥出途中将钓线从食指放开等待钓饵入水。钓饵入水后,在钓饵沉下至适当的地方再稍微地卷取把手利用导环反转装置将导环支撑臂回复至卷线姿势。
且,当钓鱼后或船钓时等利用钓饵的自重放出钓线时,进行:将导环支撑臂呈放线姿势反转后以食指的前端部压卷线器的前端并将食指的中部接触钓线来防止钓线摆动的所谓卷线的操作。这时,使转子旋转到导环支撑臂不碍事的位置。
在前述以往的旋转卷线器中,将导环支撑臂呈放线姿势时,只要利用逆转防止机构禁止逆转,转子即不会朝放线方向旋转。但是,在卷线方向转子可以旋转。这几年,因为为了达成高卷线效率而提高旋转平衡,所以转子容易旋转。因此,提高了旋转平衡的旋转卷线器很容易朝卷线方向旋转。转子旋转的话,即使分别适于竿或卷线的旋转位相而旋转转子,转子的旋转位相也容易偏离。
为了防止如此,在前述以往的结构中,在移动构件上安装接触卷线器本体、制动转子的制动构件。制动构件在移动构件移动至接触位置时,接触卷线器本体的前面而制动被压缩的转子。当如此的导环反转时弹性地制动转子的话,可以防止转子的旋转,并且,依据需要可以朝转子的卷线方向旋转。
在前述以往的结构中,安装在移动构件上的制动构件由接触卷线器本体而被压缩来制动转子。因此,因制作误差或安装误差等使移动构件的接触位置前后变动的话,制动构件的压缩量变动。压缩量变动的话,转子的制动力变动,变得无法稳定地制动转子。
在此,可考虑将制动构件设在卷线器本体上,并且,使移动构件在与制动构件的压缩方向交差的方向上从制动构件的端部朝向外侧面移动,使其接触制动构件。由此,可以移动构件的移动量的变动无关地稳定地制动转子。但是,如此结构的话,当移动构件接触制动构件的端部时,移动构件有可能不容易平滑地移动。当移动构件不易平滑地移动时,成为不容易将导环支撑臂从卷线姿势平滑地切换至放线姿势。
而且,在前述以往的结构中,当肘式弹簧向导环支撑臂施力而回复至卷线姿势时,轴构件不摆动,只有连杆对于轴构件摆动。因此,螺旋弹簧的施力方向、及连杆紧压导环支撑臂的方向成为不同的方向。所以,从轴构件通过连杆传递至导环支撑臂的力会减小连杆的摆动角度量,使肘式弹簧将导环支撑臂回复至卷线姿势的力变弱。为了防止如此而将螺旋弹簧的弹性力变强的话,当将导环支撑臂从卷线姿势朝放线姿势反转时,反转所需的力变大,变得不易反转导环支撑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在放线姿势时可制动转子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可与移动构件的移动量的变动无关地稳定地制动转子,且朝制动构件接触时可以将移动构件平滑地移动。
本发明的其它课题为:在具有转子制动装置的导环反转装置中,使可以将肘式弹簧的弹性力有效率地传递至导环支撑臂。
发明1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一种与在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之间摆动的导环支撑臂的摆动相对应,对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转子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具备:移动构件,其与从前述导环支撑臂的前述卷线姿势朝前述放线姿势的摆动相连动,并从前述转子内朝前述卷线器本体侧移动自如地安装在前述转子上,设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的弹性体制的制动构件,其具有制动面和倾斜的导入面,前述制动面沿着前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形成,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为放线姿势时与前述移动构件接触,前述导入面与前述制动面相连续地设在前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上流侧,前述移动方向上流侧较下流侧远离前述移动构件。
此转子制动装置中,导环支撑臂从卷线姿势朝放线姿势摆动的话,与其连动,移动构件从导入面一侧与制动面接触而制动转子。在此,因为在制动面的移动方向上流侧使上流侧较下流侧远离移动构件地形成导入面,且制动面沿着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形成,所以即使移动构件的移动量变动其制动力也不会变化,可以稳定地制动转子,并且,因为朝向制动面渐渐地接近移动构件并从导入面一侧接触制动面,所以移动构件的移动变得平滑。
发明2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1所记载的装置中,制动构件为在前述卷线器本体的前部上可接触移动部件、为环状地形成的断面为大致矩形的弹性体制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扩大对于转子的旋转相位的制动范围。
发明3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1所记载的装置中,制动面在制动构件的外周面由平坦的圆周面形成;导入面在制动面的前部由朝向前方一侧渐渐缩径的倾斜面形成;移动构件的前端部卡止在导环支撑臂上,且其后端部在从与导环支撑臂的摆动相连动、对应于卷线姿势的卷线器本体离开的第1位置、及接近对应于放线姿势的前述卷线器本体、经由导入面接触在前述制动面上的第2位置,至少可前后移动自如地设在转子上。在这种情况下,导环支撑臂从卷线姿势朝放线姿势摆动的话,移动构件从第1位置朝第2位置移动,并从导入面一侧接触制动面。在此,因为是利用移动构件的前后移动接触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外周面上的制动面的结构,所以移动构件的结构简素。
发明4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3所记载的装置中,导入面是以朝向前方一侧渐渐地缩径的圆锥梯形状的锥面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导入面的形状简素,所以导入面容易形成。
发明5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3所记载的装置中,导入面是由与前述制动面连续的且的含有圆的半径面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导入面以含有圆的半径面形成,所以移动构件一边移动一边从导入面接触制动面而可以平滑地移动,使导环支撑臂的姿势的切换变得更平滑。
发明6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3所记载的装置中,移动构件为前端部朝外周侧弯曲,其后端部朝向转子的旋转轴心弯曲,其间为沿着转子的旋转轴心配置的构件,后端部可前后移动自如地卡止在前述转子上,前端部可向摆动方向移动自如地卡止在形成于导环支撑臂的卡合凹部上。在此,将弯曲形成的移动构件的前端部卡止在导环支撑臂上,只将后端部可前后移动自如卡止,即可简单地将导环支撑臂的摆动运动变换成移动构件的后端部的前后运动。
发明7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6所记载的装置中,卡合凹部为沿着导环支撑臂的摆动方向形成的圆弧状的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导环支撑臂摆动而使移动构件的前端部接触圆弧状的凹槽的摆动方向上流侧的端部的话,移动构件开始移动。而且,即使移动构件的移动结束,导环支撑臂由肘式弹簧机构所施力,使移动构件的前端部直到接触凹槽的摆动方向下流侧的端部为止进一步摆动。因此,可以使导环支撑臂的摆动量比移动构件的移动量大。
发明8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6所记载的装置中,接触移动构件的制动面的后端面含有圆。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接触制动构件的移动构件的后端面含有圆,所以移动构件一边移动而接触制动构件时或从制动构件分离时可以平滑地移动,且在两姿势下的姿势切换变得平滑。
发明9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3所记载的装置中,还具有:前端部可转动自如地卡止在导环支撑臂上的肘式弹簧机构,使前述导环支撑臂成为卷线姿势的第1位置和成为放线姿势的第2位置;及设在卷线器本体的前部,当转子朝卷线方向旋转时,接触朝第2位置移动的移动构件的突出的后端部,并将移动构件朝向第1位置移动的切换部。在这种情况下,可由导环的反转装置及转子的制动装置兼作构成要素,而可以实现紧凑的旋转卷线器。
在这种情况下,导环支撑臂从卷线姿势朝放线姿势反转的话,移动构件的另一端移动至第2位置。这时,肘式弹簧机构一旦收缩至死点后伸长而使导环支撑臂朝放线姿势依附。在此状态下转子朝卷线方向旋转的话,切换部接触移动至第2位置的移动构件的前端,使移动构件紧压在第1位置侧而移动。如此,导环支撑臂朝卷线姿势摆动。而且,超过肘式弹簧的死点的话,肘式弹簧机构伸长而将导环支撑臂向卷线姿势一侧推压。其结果,导环支撑臂反转至开放姿势且在其姿势下保持。当朝此卷线姿势的摆动时,肘式弹簧机构的施力方向对应于导环支撑臂的弹性力变化。在此,当导环支撑臂摆动时,因为肘式弹簧的弹性力对应于导环支撑臂的摆动而变化,所以可以有效率地将肘式弹簧机构的弹性力传递至导环支撑臂。
发明10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9所记载的装置中,肘式弹簧机构具有一端卡止在导环支撑臂上的杆件,可将杆件进退自如地导引且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转子上的导引构件,及安装在导引构件上、使杆件朝进出侧依附的施力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当导环支撑臂摆动的话,因为肘式弹簧机构的导引构件随着导环支撑臂的摆动而摆动,所以推压导环支撑臂的方向对应于导环支撑臂的摆动而变化,螺旋弹簧的弹性力通过杆件有效率地传递至导环支撑臂。
发明11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9所记载的装置中,肘式弹簧机构具有一端卡止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上的杆件,及由转子导引、一端及另一端分别卡止在杆件及转子上、向杆件施力的施力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肘式弹簧机构的构成变得简素,而可谋求肘式弹簧机构的轻量化。
发明12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11所记载的装置中,施力构件为配置在杆件的外周一侧且卡止在杆件的一端的卷径比其它部分小的螺旋弹簧。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螺旋弹簧的一端的卷径小而其它部分大,所以即使将一端卡止在杆件上也可以在与杆件之间形成大的间隙。因此,即使在螺旋弹簧内部改变杆件的姿势螺旋弹簧也不容易变形。
发明13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11所记载的装置中,还具有配置在施力构件及转子之间且导引前述施力构件的合成树脂制的薄片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施力构件不直接接触转子,所以即使施力构件伸缩也不会伤到转子。因此,即使将转子以镁合金等的比较容易腐食的金属形成,也可以防止转子的腐食。而且,由于合成树脂制的薄片构件使施力构件变得容易伸缩。
发明14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9所记载的装置中,制动构件为由没有切换部的部分朝径方向内侧迂回的D字状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可将切换部及制动构件并列配置呈同圆弧状,而可缩短移动构件后端部的长度。
发明15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9所记载的装置中,切换部具有第1倾斜面,所述第1倾斜面的位于转子的卷线旋转方向下流侧的部分与位于上流侧的部分相比,从卷线器本体的前面朝转子一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当转子开始朝卷线方向旋转时,移动构件接触切换构件的第1倾斜面,渐渐地紧压在转子一侧。如此,导环支撑臂回到卷线姿势。在此,可以利用第1倾斜面平滑地将导环支撑臂回复至卷线姿势。
发明16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15所记载的装置中,切换部具有第2倾斜面,所述第2倾斜面与第1倾斜面的突出部分连续地形成,且其突出量从前述第1倾斜面的突出部分开始,随着朝向卷线旋转方向下流侧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与第1倾斜面以山形的倾斜面形成。通过形成这种第2倾斜面,当转子朝线放出方向旋转时,即使移动构件接触切换构件也可以以第2倾斜面平滑地导引至切换构件,而变得不容易损伤。
发明17所涉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为在发明1所记载的装置中,制动面在制动构件的前端面以平坦的环状面形成;导入面在制动面的前部外周侧以朝向后方一侧渐渐地扩径的倾斜面形成;移动构件具有:前端部卡止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上,与导环支撑臂的摆动相连动、在从对应于卷线姿势的卷线器本体分离的第1位置及接近对应于放线姿势的卷线器本体的第2位置移动自如地安装的连动部,及与连动部的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移动相连动、朝径方向移动地设在转子上,当连动部从第1位置朝第2位置移动时经由导入面接触制动面的移动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制动面形成于制动构件的前端面上,所以可以容易地维持制动面的平面度,并使制动力更稳定。
依据本发明,由于在制动面的移动方向上流侧形成上流侧较下游侧远离移动构件的导入面,且制动面沿着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形成,所以即使移动构件的移动量变动,制动力也不变化,可以稳定地制动转子,并且,因为从朝向制动面渐渐地接近移动构件的导入面一侧接触制动面,所以移动构件的移动变得平滑。
依据别的发明,当导环支撑臂摆动时,由于肘式弹簧机构的弹性力相对应于导环支撑臂的摆动变化,所以可以将肘式弹簧机构的弹性力有效率地传递至导环支撑臂。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卷线器的右侧面图。
图2是显示其左侧面的断面图。
图3是显示第1转子臂的平面图。
图4是显示第1转子臂的扩大断面图。
图5是显示导环反转机构的卷线器本体的正面图。
图6是显示导环反转机构的卷线器本体的底面部分图。
图7是显示相当于其它的实施形态的第3图的图。
图8是显示相当于其它的实施形态的第5图的图。
图9是显示相当于其它的实施形态的第6图的图。
图10是显示相当于其它的实施形态的第4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旋转卷线器具有把手1、可旋转自如地支撑把手1的卷线器本体2、转子3和卷线器4。转子3可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卷线器本体2的前部。卷线器4是将钓卷线在外周面上的,并可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
卷线器本体2具有:含有内部空间的卷线器外壳2a、及供阻塞卷线器外壳2a空间用的可装卸自如地装置在卷线器外壳2a的盖构件2b。
卷线器外壳2a例如为镁合金制,在上部朝前后延伸的T字形的竿安装脚2c一体形成。如第2图所示,在卷线器外壳2a的空间内设有使转子3与把手1的旋转连动地旋转的转子驱动构件5、及使卷线器4朝前后移动来供钓线均一地卷取用的摆动构件6。在卷线器外壳2a及盖构件2b的前部形成有圆形的凸缘部2d、前端以比凸缘部2d小径地开口的圆筒部2e。圆筒部2e的断面如图5所示,形成圆的一部有缺口的D字状。
盖构件2b例如是为镁合金制的构件,以3处螺栓固定在卷线器外壳2a上。在凸缘部2d上,在卷线器外壳2a及盖构件2b的分割部分如图5及图6所示,可装卸自如地安装着切换构件52。
转子驱动构件5如图2所示,具有:不可旋转地安装有把手1的把手轴10、与把手轴10一起旋转的正面齿轮11、和咬合在正面齿轮11的小齿轮12。小齿轮12形成筒状,其前部12a是贯通转子3的中心部,利用螺帽13与转子3固定。小齿轮12是其轴方向的中间部及后端部分别通过轴承14a、14b可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卷线器本体2上。
摆动构件6是用于使通过肘式机构71连结在卷线器4的中心部上的卷线轴15朝前后方向移动并将卷线器4朝同方向移动用的机构。转子的结构
转子3如图2所示,具有转子本体16、在转子本体16的前端可朝放线姿势和卷线姿势摆动自如地安装的导环支撑臂17、及用于将导环支撑臂17回复至卷线姿势而安装在转子本体16上的导环反转机构18。
转子本体16具有在卷线器外壳2a上可绕卷线轴15旋转自如地安装的圆筒部30、及在圆筒部30的侧方相互面对设置的第1及2转子支撑臂31、32。圆筒部30及两转子支撑臂31、32例如为镁合金制且为一体成形。
在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有轮毂部33a。在轮毂部33a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将此贯通孔贯通小齿轮的前部12a及卷线轴15。在前壁33的前部配置有固定转子3用的螺帽13。
第1及第2转子支撑臂31、32如图2~图4所示,具有:分别配置在圆筒部30的后部外周面上的第1、第2连接部31a、32a,分别从第1、第2连接部31a、32a外凸地弯曲且朝前方延伸的第1、第2臂部31b、32b,及分别覆盖两连接部31a、32a及两臂部31b、32b的第1、第2盖构件31c、32c。第1、第2连接部31a、32a朝周方向分别平滑地与圆筒部30连续形成。
第1、第2臂部31b、32b与第1、第2连接部31a、32a连续形成、与圆筒部30隔有间隔地朝前方延伸。第1、第2臂部31b、32b从前端部朝向与圆筒部30的连接部分平滑地弯曲。在两连接部31a、32a及两臂部31b、32b的两外方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开口31d、32d,第1、第2盖构件31c、32c分别将开口31d、32d从外周侧阻塞。在此第1盖构件31c及第1连接部31a及第1臂部31b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48。
在第1臂部31b的前端外周侧上可摆动自如地安装有第1导环支撑构件40。在第1臂部31b上,如图4所示,形成有供安装导环反转机构18用的长孔36和安装孔37、及供安装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用的附螺孔的轮毂部38。
在第2臂部32b的前端内周侧上摆动自如地安装有第2导环支撑构件42。
第1导环支撑构件40通过旋入第1臂部31b的前端上的安装销39安装在第1转子支撑臂31上。此安装销39是由不容易被勾到的附六角孔的螺栓所构成,使钓线不容易勾到其头部。
在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前端上,如图3所示,安装有供将钓线导引至卷线器4用的线轮41、及挟住线轮41而固定在第1导环支撑构件40上的固定轴盖47。线轮41可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前端。固定轴盖47是其前端尖锐的变形圆锥形状。在固定轴盖47的前端部及第2导环支撑构件42之间固定有将线材弯曲成略U状的形状的导环43。由这些第1、第2导环支撑构件40、42、线轮41、导环43及固定轴盖47构成将钓线导引至卷线器4的导环支撑臂17。导环支撑臂17可在图3(a)所示的线导引姿势、及从图3(b)所示的线导引姿势反转的放线姿势之间自由摆动。
导环反转机构的结构
导环反转机构18配置在收纳空间48内。导环反转机构18使导环支撑臂17与转子3的旋转连动地从放线姿势返回到线导引姿势,并且,以两姿势保持其状态。
导环反转机构18如图3~图6所示,具有:在收纳空间48内可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臂部31b上的肘式弹簧机构50、可移动自如地安装在收纳空间48内的移动构件51、可与移动构件51接触地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凸缘部2d上的切换构件52、及供制动转子3用的转子制动机构54。
肘式弹簧机构50如图3所示,是为了可取得使导环支撑臂17成为卷线姿势的第1位置和成为放线姿势的第2位置而配置在第1转子支撑臂31内,用于将导环支撑臂17保持在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的机构。肘式弹簧机构50具有:一端卡止在第1导环支撑构件40上、另一端沿着第1臂部31b延伸的杆件55、进退自如地安装有杆件55且中间部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臂部31b上的导引构件56、及使杆件55朝进出侧依附的螺旋弹簧57。
杆件55如图4所示,其前端部55a朝外周侧曲折,且卡止在形成于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卡合穴40a中。而且,在杆件5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弹簧卡止用的突起部55b。
导引构件56是前端为开口的有底角筒动的构件,在轴方向的中间部具有与安装孔37卡合地突出的摆动轴56a。摆动轴56a沿着转子3的径方向配置,导引构件56以摆动轴56a为中心可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转子支撑臂31上。
肘式弹簧机构50配置成对于连结摆动轴56a轴心及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摆动轴心的线段,以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对于杆件55的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卡止位置位于不同的方向。由此,肘式弹簧机构50,使导环支撑臂17向两姿势均等依附并可以保持在两姿势。
移动构件51例如为将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的线材的两端朝90度的不同方向折曲而形成的构件。移动构件51在图3(a)所示的分离位置和图3(b)所示的接触位置,可略前后移动自如地装置在第1臂部31b上。移动构件51如图3~图6所示,其前端部51a朝外周侧折曲,卡止在于第1导环支撑构件40上沿着摆动方向形成的圆弧状的卡合凹槽40b的摆动方向的任一端部。中间部51b在杆件55的径方向内侧沿着第1臂部31b延伸。后端部51c从中间部51b朝内周侧折曲,进而朝向转子3的中心(旋转轴心)折曲。如此地将后端部51c朝向转子3的中心的话,当接触前端部51a并紧压时,力的传递变得平顺。而且,通过将前端部51a卡止在圆弧状的卡合凹槽40b的端部,由摆动时的导环支撑臂的摆动量可以将移动构件51的移动量减少卡合凹槽40b的圆弧方向的长度部分。后端部51c贯通长孔36,直到稍微与构成转子制动机构54的制动构件65的前端面重叠位置为止朝内侧延伸,其后端面稍微含有圆。长孔36的宽度尺寸为与移动构件51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与导环支撑臂17的摆动连动地沿着长孔36朝前后移动。
移动构件51的卡合凹槽40b的卡止端在当导环支撑臂17为放线姿势时位于在连结后端部51c及导环支撑臂17的摆动中心的线段的卷线姿势侧。也就是说,移动构件51是配置成:在从连结位于接触位置(第3(b)图)时的后端部51c的轴心和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摆动轴心的线段向同方向的分离位置和接触位置存在朝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卡止位置。由此,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由切换构件52紧压时,可以使第1导环支撑构件40返回卷线姿势侧。为此接触位置时,后端部51c的端面从制动构件65的前端面在里侧从外周面稍微朝内侧陷入。因此,移动构件51的移动量即使稍微变动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制动力。
转子制动机构54为当导环支撑臂17摆动到在放线姿势时制动转子3的,具有移动构件51、及安装在圆筒部2e的基端部的制动构件65。也就是说,移动构件51,构成导环反转机构18,并且,构成转子制动机构54。
制动构件65是用于当导环支撑臂17呈放线姿势时制动转子3的旋转而设的。制动构件65是断面为矩形的,例如:由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异戊间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尿烷-橡胶等的合成橡胶所组成的弹性体制的环状的构件。在制动构件65的外周面上,除了回避切换构件52的部分,形成有以平坦的圆周面构成的制动面65a。制动构件65安装在断面为D字状的圆筒部2e的基端外周面。所以,制动构件65从正面看来为D字状地安装着。此制动构件65的直线部是供迂回切换构件52而设的。在制动构件65的制动面65a的前端端缘上,与制动面65a连续地形成导入面65b。导入面65b是与朝放线姿势的摆动连动的移动构件51的移动方向上流侧远离下流侧地而形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是由与制动面65a连续的且含有圆的半径面形成。如此形成与制动面65a相连续地倾斜的导入面65b的话,当移动构件51接触制动构件65时,含有圆的移动构件51的前端经由制动构件65的导入面65b平滑地接触制动面65a。因此,导环支撑臂17的姿势切换变得平滑。在圆筒部2e的外周面上,与凸缘部2d隔开间隔而形成环状突起2f,制动构件65安装在凸缘部2d及环状突起2f之间并接触两者。
切换构件52是例如锦纶66或聚缩醛等的合成树脂制的构件,如图5及图6所示,在卷线器外壳2a及盖构件2b的分割部分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凸缘部2d。在卷线器外壳2a及盖构件2b的分割部分上形成矩形的缺口53。切换构件52具有:含有倾斜面60a的凸轮部60、与凸轮部60一体形成的颈部61、及柄环62。倾斜面60a为图6中箭头所示的转子3的卷线旋转方向的下流侧从上流侧朝向转子3向前方突出的倾斜面。颈部61具有可嵌入缺口53的大小,在凸轮部60及柄环62之间形成与凸缘部2d的板厚寸法大致相同的间隙。柄环62具有比颈部61大的断面,并接触凸缘部2d的里面。
如此构成的切换构件52在将盖构件2b安装在卷线器外壳2a时,例如只在卷线器外壳2a侧的缺口53嵌入颈部61,并将盖构件2b螺栓固定在卷线器外壳2a上,即可固定在卷线器本体2上。因此,不需另外使用供固定用的构件而可简单地将切换构件52固定在卷线器本体2。而且,即使卷线器本体2为容易腐食的镁合金制,因为移动构件51接触的切换构件52为与卷线器本体2不同构件,所以导环支撑臂17反转时卷线器本体2不会刮伤。因此,可以防止因刮伤引起的腐食加剧。另外,安装在卷线器本体2上的切换构件52因是介质的合成树脂制,所以即使将切换构件52接触卷线器本体2,卷线器本体2也不会电解腐食。
如此结构的肘式弹簧机构50可以取得图3(a)所示的第1位置、及如图3(b)所示的第2位置。第1位置对应于导环支撑臂17的卷线姿势,第2位置对应于导环支撑臂17的放线姿势。而且,移动构件51其后端部51c被长孔36导引而可在图3(a)所示的分离位置、及图3(b)所示的接触位置前后移动。此分离位置对应于卷线姿势,接触位置对应于卷线姿势。在接触位置,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的端面在制动构件65的前端面的后侧,制动面65a稍被压缩地接触。因此,移动构件51的移动位置,也就是接触位置即使变动轴方向制动力也不会变动。而且,在接触位置转子3朝卷线方向旋转的话,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的周面接触切换构件52的倾斜面60a,移动构件51朝向分离姿势向前方紧压。
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如图2所示,配置有供禁止、解除转子3的逆转用的逆转防止机构70。逆转防止机构70具有滚轮型单向离合器,通过将单向离合器切换至作用状态及非作用状态,禁止、解除转子3的逆转。
卷线器4配置在转子3的第1转子支撑臂31及第2转子支撑臂32之间,并通过肘式机构71安装在卷线轴15的前端。卷线器4具有钓线卷在外周的卷线躯体部4a、在卷线躯体部4a的后部一体形成的边缘部4b、及在卷线躯体部4a的前端一体形成的凸缘部4c。
卷线器的操作及动作
抛竿时利用逆转防止机构70将转子3呈逆转禁止状态而将导环支撑臂17反转至放线姿势。将导环支撑臂17反转至放线姿势的话,第1导环支撑构件40及第2导环支撑构件42朝后方侧倒下,导环反转机构18配置在图3(b)所示的第2位置。在导环支撑臂17呈放线姿势倒下状态下,可将钓线从卷线器4容易地放出。
对于从此卷线姿势朝放线姿势的摆动,在肘式弹簧机构50中,利用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旋转使杆件55在图3(a)中渐渐地退入且朝逆时针方向摆动,而至图3(b)所示的第2位置。这时,退入至超过死点。超过死点的话,杆件55由螺旋弹簧57的弹性力进出,将导环支撑臂17切换至放线姿势侧,并且,保持其姿势。
导环支撑臂17摆动至放线姿势的话,且移动构件51的前端部51a接触卡合凹槽40b的摆动方向上流侧的端部的话,移动构件51开始从分离位置朝向接触位置移动。而且,至第2位置的话,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的端面经由制动构件65的导入面65b稍稍陷入制动面65a地弹性接触。此结果,转子3被制动且保持其旋转位相。这时,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的端面因为稍稍陷入制动面65a地弹性接触,所以移动构件51的接触位置即使偏离轴方向,接触状态也不会变动,制动力不会变化。而且,因为移动构件51只由与制动构件65的弹性地接触摩擦制动转子3,所以只要以手旋转转子3或由把手1旋转即可简单地调整旋转位相。也就是说,因为转子3通过摩擦力来制动,维持旋转位相,所以将导环支撑臂17呈开放姿势时转子3不会旋转。因此,可以消解因当竿时或卷线时转子3的不经意的旋转的问题。而且,因为转子3只通过摩擦被制动,所以只要将力加在转子3且简单地旋转即可调整旋转位相。
在此状态下以握住钓竿的手的食指一边勾住钓线一边竿。如此,钓线因钓饵的重量随势被放出。
抛竿后,将导环支撑臂17维持在放线姿势的状态下将把手1例如以左手朝卷线方向旋转的话,利用转子驱动构件5使转子3朝卷线方向旋转。转子3朝卷线方向旋转的话,导环支撑臂17通过导环反转机构18回复至卷线姿势。
具体地说,在图5及图6中,移动构件51与转子3一起朝时针方向旋转。如此,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抵接在固定于卷线器本体2一侧的切换构件52。由此,移动构件51被向前方推压,切换成如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分离位置,并将第1导环支撑构件40朝卷线姿势摆动。随此,肘式弹簧机构50的导引构件56从图3(b)所示的第2位置朝向图3(a)所示的第1位置摆动。而且,超过死点的话,由于螺旋弹簧57的弹性力使杆件55进出,将导环支撑臂17切换至线卷万姿势并保持在其姿势。导环支撑臂17回复至卷线姿势的话,第1导环支撑构件40及第2导环支撑构件42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朝前方一侧立起。导环支撑臂17回复至卷线姿势的话,通过导环支撑臂17使钓线导引至卷线器4而卷绕在卷线器4的外周。
其它的实施例
(a)在前述实施例中,虽以杆件55及导引构件56及螺旋弹簧57构成肘式弹簧机构50,但也可如图7所示,以杆件81及配置在杆件81的外周侧的螺旋弹簧82构成肘式弹簧机构80。
肘式弹簧机构80的杆件81在前端具有朝向第1导环支撑构件40折曲的卡止部81a,以便卡止在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卡合穴40a上。而且,杆件81在中间部具有卡止螺旋弹簧82的前端部的卡止突部81b,其后端部具有稍微弯曲的弯曲部81c。在卡止突部81b上安装有螺旋弹簧82的前端抵接的垫圈83,由此,从螺旋弹簧82的前端部朝杆件81使力量均一地传递至杆件81。
螺旋弹簧82与安装在第1臂部31b上的例如接触锦纶66等的合成树脂制的导引薄片84而被导引。导引薄片84,具有曲折的壁面部84a,以便在导引螺旋弹簧82的一面的同时卡止。壁面部84a具有可接触螺旋弹簧82的侧部及基端部的高度。由此,螺旋弹簧82变得容易伸缩,并且,螺旋弹簧82伸缩时变得不会刮伤第1臂部31b。
卡止在螺旋弹簧82的垫圈83的前端部比其它部分的卷径要小。由此,前端部以外在螺旋弹簧82及杆件81之间产生大的间隙,在螺旋弹簧82的内部即使杆件81改变姿势,螺旋弹簧82也不易变形。而且,在第1臂部31b上形成供安装第1盖构件31c用的附螺穴的轮毂部85。即使具有如此结构的肘式弹簧机构80的导环反转机构,摆动时因为利用螺旋弹簧82变化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施力方向,所以可以获得与前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然而,在这种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接触螺旋弹簧82的基端部内周面的轮毂部或覆盖基端部外周面的盖部等卡止螺旋弹簧82的基端部。而且,也可以将这些轮毂部或盖部安装在臂部31b上,以便绕与第1导环支撑构件40的摆动轴平行的轴摆动。可考虑例如:在轮毂部的基端面形成圆弧凸部并且在臂部31b内形成卡合圆弧凸部的圆弧凹部,由此摆动自如地构成轮毂部。
(b)在前述实施例中,制动构件虽为合成橡胶制,但只要是有弹性的,金属、合成树脂、软木等的木材、皮革材料等也可以。
(c)在前述实施例中,移动构件51虽以金属制线材构成,但移动构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后端部前后移动而接触制动构件的制动面的,任何形态皆可。
(d)在前述实施例中,虽将导环反转机构18安装在第1转子支撑臂31一侧,但也可以安装在第2转子支撑臂32一侧。而且,也可以在一方的转子支撑臂上设置除了转子制动机构54的导环反转机构18,在另一方设置转子制动机构54。
(e)在前述实施例中,切换构件52的倾斜面60a虽以从卷线旋转方向上流侧朝向下流侧突出量增加的倾斜面所构成,但也可如图8及图9所示,形成加上倾斜面60a从倾斜面60a的突出部分朝向卷线旋转方向下流侧突出量减少的倾斜面60b。形成如此突出量减少的倾斜面60b的话,切换构件52变成山形的倾斜面。其结果,当导环支撑臂17为放线姿势时,即使勉强加以逆转(线排出方向的旋转)使移动构件51接触切换构件52,导环反转机构18的移动构件51以倾斜面60b平滑地被导引至切换构件52,变得不易损伤。然而,具有如此2个倾斜面60a、60b的切换构件52也可适用于与卷线器本体2一体形成的切换构件。
(f)在前述实施例中,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虽由长孔36前后导引,但也可以将长孔36不完全地前后方向而稍微左右摆动地配置,而将后端部51c倾斜地导引。如此将后端部51c倾斜地导引的话,当放线姿势时,可以将后端部51c朝向转子3的中心。而且,将后端部51c朝向转子3的中心的话,则不需要进一步将后端部51c朝向转子3的中心折曲。
(g)在前述实施例中,虽在移动构件51的后端部51c的前端含有圆,但也可以弯曲后端部51c的前端来接触制动构件65的制动面65a。
(h)在前述实施例中,虽将切换构件52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凸缘部2d上,但也可以在凸缘部2d上一体形成。
(i)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导入面65b以半径面所构成,也可以随着朝前方进行而缩径的锥面所构成。
(j)在前述实施例中,移动构件51虽前后移动,但也可如图10所示,将移动构件151的后端部151c朝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制动构件165的制动面165a形成于前端面。而且,导入面165b不是半径面,而是在制动面165a的径方向外方由随着朝后方进行而扩径的锥面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移动构件51上设有与导环支撑臂17的摆动连动地移动的连动部(未图示)及利用连动部的移动朝径方向移动的移动部151a,并将移动部151a的后端部151c朝径方向移动即可。

Claims (17)

1.一种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与在卷线姿势及放线姿势之间摆动的导环支撑臂的摆动相对应,对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转子进行制动,其特征为:具备:
移动构件,其与从前述导环支撑臂的前述卷线姿势朝前述放线姿势的摆动相连动,并从前述转子内朝前述卷线器本体侧移动自如地安装在前述转子上,
设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的弹性体制的制动构件,其具有制动面和倾斜的导入面,前述制动面沿着前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形成,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为放线姿势时与前述移动构件接触,前述导入面与前述制动面相连续地设在前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上流侧,前述移动方向上流侧较下流侧远离前述移动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制动构件是在前述卷线器本体的前部上可接触前述移动构件、为环状地形成的断面为大致矩形的弹性体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制动面在前述制动构件的外周面由平坦的圆周面形成;前述导入面在前述制动面的前部由朝向前方一侧渐渐缩径的倾斜面形成;
前述移动构件的前端部卡止在导环支撑臂上,且其后端部在从与前述导环支撑臂的摆动相连动、对应于前述卷线姿势的前述卷线器本体离开的第1位置,及接近对应于前述放线姿势的前述卷线器本体、经由前述导入面接触在前述制动面上的第2位置,至少可前后移动自如地设在前述转子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导入面是以朝向前方一侧渐渐地缩径的圆锥梯形状的锥面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其中前述导入面是由与前述制动面连续的且含有圆的半径面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移动构件为前端部朝外周侧弯曲,其后端部朝向前述转子的旋转轴心弯曲,其间为沿着前述转子的旋转轴心配置的构件,前述后端部可前后移动自如地卡止在前述转子上,前述前端部可向摆动方向移动自如地卡止在形成于前述导环支撑臂的卡合凹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卡合凹部为沿着前述导环支撑臂的摆动方向形成的圆弧状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前述移动构件的前述制动面的后端面含有圆。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还具有:
前端部可转动自如地卡止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上的肘式弹簧机构,使前述导环支撑臂成为卷线姿势的第1位置和成为放线姿势的第2位置;及
设在前述卷线器本体的前部,当前述转子朝卷线方向旋转时,接触朝前述第2位置移动的前述移动构件的突出的后端部,并将前述移动构件朝向前述第1位置移动的切换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肘式弹簧机构具有一端卡止在前述导环支撑臂的杆件,将前述杆件进退自如地导引且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前述转子上的导引构件,及安装在前述导引构件上、使前述杆件朝进出侧依附的施力构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肘式弹簧机构具有一端卡止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上的杆件,及由前述转子导引、一端及另一端分别卡止在前述杆件及前述转子上、向前述杆件施力的施力构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施力构件为配置在前述杆件的外周一侧且卡止在前述杆件的一端的卷径比其它部分小的螺旋弹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还具有配置在前述施力构件及转子之间且导引前述施力构件的合成树脂制的薄片构件。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制动构件为由设有前述切换部的部分朝径方向内侧迂回的D字状的构件。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切换部具有第1倾斜面,所述第1倾斜面的位于前述转子的卷线旋转方向下流侧的部分与位于上流侧的部分相比,从前述卷线器本体的前面朝前述转子一侧突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切换部具有第2倾斜面,所述第2倾斜面与前述第1倾斜面的突出部分连续地形成,且其突出量从前述第1倾斜面的突出部分开始,随着朝向前述卷线旋转方向下流侧而减少。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制动面在前述制动构件的前端面以平坦的环状面形成;前述导入面在前述制动面的前部外周侧以朝向后方一侧渐渐地扩径的倾斜面形成;
前述移动构件具有:
前端部卡止在前述导环支撑臂上,与前述导环支撑臂的摆动相连动地、在从对应于前述卷线姿势的前述卷线器本体分离的第1位置及接近对应于前述放线姿势的前述卷线器本体的第2位置移动自如地安装的连动部,
与前述连动部的前述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移动相连动、朝径方向移动地设在前述转子上,当前述连动部从第1位置朝第2位置移动时经由前述导入面接触前述制动面的移动部。
CNB011220333A 2000-06-23 2001-06-22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2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9627/2000 2000-06-23
JP2000189627A JP3759576B2 (ja) 2000-06-23 2000-06-23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189627/00 2000-06-23
JP240809/00 2000-08-09
JP240809/2000 2000-08-09
JP2000240809A JP3753414B2 (ja) 2000-08-09 2000-08-09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9824A CN1329824A (zh) 2002-01-09
CN1298217C true CN1298217C (zh) 2007-02-07

Family

ID=2659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0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217C (zh) 2000-06-23 2001-06-22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609670B2 (zh)
EP (1) EP1166628B1 (zh)
KR (1) KR100745176B1 (zh)
CN (1) CN1298217C (zh)
AT (1) ATE253296T1 (zh)
DE (1) DE60101123T2 (zh)
ES (1) ES2210098T3 (zh)
MY (1) MY130405A (zh)
SG (1) SG134964A1 (zh)
TW (1) TW4747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722A (zh) * 2016-01-25 2017-08-11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CN109619055A (zh) * 2017-10-06 2019-04-16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传递机构及具备其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5343B (en) * 2000-11-13 2002-07-2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rotor
JP2002306032A (ja) 2001-04-16 2002-10-2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4307881B2 (ja) * 2002-08-28 2009-08-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TW562247U (en) * 2002-12-06 2003-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Battery connector
JP4266719B2 (ja) * 2003-06-13 2009-05-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4892416B2 (ja) * 2007-06-15 2012-03-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EP2074885A2 (en) * 2007-12-27 2009-07-0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spinning reel
US20120292416A1 (en) * 2008-04-08 2012-11-22 Gary Bennis Spinning Type Fishing Reel with Manual Bale Lock and Bale Release Mechanisms
CN102550511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宁波羚祐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钓鱼卷线器的导线轮轴结构
JP6964998B2 (ja) * 2017-03-08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7212516B2 (ja) * 2018-12-27 2023-01-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23030443A (ja) * 2021-08-23 2023-03-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9280Y (zh) * 1993-07-20 1994-06-22 王志乐 变速渔线轮
US5601244A (en) * 1993-08-04 1997-02-11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with movable line guide along reel axis
JPH104839A (ja) * 1996-06-20 1998-01-13 Ryobi Ltd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98685A (fr) * 1954-01-25 1955-08-17 Moulinet de pêche
US3045942A (en) 1960-05-20 1962-07-24 Herbert O Henze Spinning reel construction
US3627223A (en) 1967-12-12 1971-12-14 Carpano & Pons Spinning reel with winding drum brake
JPS5436079Y2 (zh) 1976-06-11 1979-10-31
US4095400A (en) 1977-06-06 1978-06-20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Of New Zealand Spinning machine
SE7706721L (sv) * 1977-06-09 1978-12-10 Abu Ab Haspelrulle
FR2462098A1 (fr) 1979-07-26 1981-02-13 Mitchell Sa Moulinet de peche
US4291846A (en) 1979-09-17 1981-09-29 Brunswick Corporation Rotor brake for fishing reel
JPS58178876U (ja) 1982-05-26 1983-11-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ル
US4703902A (en) 1986-04-29 1987-11-0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rag mechanism for fly fishing reel
JPS644839A (en) * 1987-06-26 1989-01-10 Hioki Electric Works Input/output processor for information data
US5120001A (en) 1989-07-07 1992-06-09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with drag mechanism
FR2664793B1 (fr) 1990-07-20 1992-10-16 Mitchell Sports Moulinet de peche a verrouillage de bobine et de recuperateur.
JP2594253Y2 (ja) 1993-05-14 1999-04-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DE4437651C1 (de) 1994-10-21 1995-10-05 Henschel Karl Heinz Dipl Ing T Bremse einer Angelrolle
JPH08298902A (ja) 1995-05-09 1996-11-19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姿勢切り換え装置
DE19522835C2 (de) 1995-06-23 1998-11-26 Kuntze Angelgeraete Dam Angelrolle
JP3204492B2 (ja) 1995-10-16 2001-09-0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256123B2 (ja) 1995-10-04 2002-02-1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3526200B2 (ja) 1997-06-24 2004-05-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機構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759573B2 (ja) * 2000-04-25 2006-03-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9280Y (zh) * 1993-07-20 1994-06-22 王志乐 变速渔线轮
US5601244A (en) * 1993-08-04 1997-02-11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with movable line guide along reel axis
JPH104839A (ja) * 1996-06-20 1998-01-13 Ryobi Ltd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722A (zh) * 2016-01-25 2017-08-11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CN109619055A (zh) * 2017-10-06 2019-04-16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传递机构及具备其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CN109619055B (zh) * 2017-10-06 2022-03-11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传递机构及具备其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09670B2 (en) 2003-08-26
EP1166628B1 (en) 2003-11-05
TW474782B (en) 2002-02-01
ES2210098T3 (es) 2004-07-01
EP1166628A1 (en) 2002-01-02
KR20020000485A (ko) 2002-01-05
SG134964A1 (en) 2007-09-28
KR100745176B1 (ko) 2007-08-01
US20010054660A1 (en) 2001-12-27
DE60101123D1 (de) 2003-12-11
CN1329824A (zh) 2002-01-09
DE60101123T2 (de) 2004-09-09
ATE253296T1 (de) 2003-11-15
MY130405A (en) 200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8217C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173626C (zh) 旋转卷线器之放线调节逆转装置
CN1226917C (zh) 钓鱼绕线轮的轴承及部件支承结构
CN1243470C (zh) 旋转卷线器的导环反转装置
CN1231119C (zh) 钓鱼用卷线器的密封结构
CN1926978A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682588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组件
CN1209959C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CN1736187A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钓鱼线导向机构
CN1073345C (zh) 具有衡重体的移动及保持机构的鱼饵
CN103988818A (zh) 纺车式绕线轮的线卡定件及使用该线卡定件的纺车式绕线轮的卷筒
CN1212760C (zh) 旋转卷线器的卷筒
CN1572141A (zh) 旋转绕线轮的卷筒支承结构
CN1550135A (zh) 旋转绕线轮的主齿轮
CN1706247A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
CN1369200A (zh)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导引机构
EP2918168A2 (en) Bail support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CN1488251A (zh)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428076A (zh) 绕线轮箍环松脱装置
CN1640250A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摆动机构
CN1530009A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发声机构
CN1572143A (zh)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US6880777B2 (en) Spool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pinning reel
CN1714635A (zh) 渔线轮转子制动装置
CN1214714C (zh)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