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4714C -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 Google Patents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4714C
CN1214714C CNB021028613A CN02102861A CN1214714C CN 1214714 C CN1214714 C CN 1214714C CN B021028613 A CNB021028613 A CN B021028613A CN 02102861 A CN02102861 A CN 02102861A CN 1214714 C CN1214714 C CN 12147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upport member
fishline
line bundle
bund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28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6815A (zh
Inventor
森濑泰生
人见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155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829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155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534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66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6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7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7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在旋转卷线器的线捆臂中,难以产生由于线松弛引起的不适合现象。旋转卷线器的线捆臂(7),在第1及第2旋转臂(5)、(6)的前端可自由摇动地设成线引导姿势及线释放姿势,并具备有:第1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8)、(9),可自由摇动地设置于第1及第2旋转臂的前端;线滚筒(12),设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前端;固定轴(10),可自由旋转地支持线滚筒;固定轴盖(11);线捆(13),用以连结固定轴盖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的间;以及线摩擦抑制部(37)。线松弛抑制部,具有用以将钓线引导到线滚筒的钓线诱导面(37a),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固定轴突出侧比其它部分更突出地配置。

Description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线引导机构,特别是涉及将钓线引导至设于旋转卷线器的1对旋转臂的前端的卷线筒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背景技术
旋转卷线器设有用以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的钓线引导机构。钓线引导机构具备有:1对的自由摇动地支持于一对旋转臂的前端的线捆支持构件;将其一端固定在一方的线捆支持构件的前端的固定轴;固定于固定轴的他端的固定轴盖;一端安装在固定轴盖的线捆;以及线滚筒。线捆的他端被安装于线捆支持构件的他方的前端。该线捆的一端弯曲并被插入固定于固定轴盖的侧顶部。线滚筒在固定轴盖及线捆支持构件之间自由旋转地被支持于固定轴。
在具有如此的钓线引导机构的旋转卷线器中,在将钓线卷取于卷线筒时,使线捆摇动于线卷取姿势侧并旋转摇柄。于是,钓线被诱导于线捆并通过固定轴盖被引导于线滚筒的外周进行接触。而且,被引导于线滚筒并使钓线的方向改变被卷取于卷线筒外周。
在前述先前的钓线引导机构中,在线卷取时由装置使鱼离开使钓线的张力变弱时,由线滚筒使钓线分离,会产生所谓线松弛。如此的钓线,在管理钓场如进行钓鱼使用细的钓线在钓鱼发生为多。线松弛一旦产生,则比卷线筒的线卷部更后方,进而侵入卷线筒的内部使线纠缠掉落或线扭转产生经纬稀密等现象。在产生如此现象的状态下一旋转摇柄,则在线捆支持构件或卷线筒容易形成钓线纠缠。在线捆支持构件或卷线筒使钓线纠缠,则不能使摇柄旋转,使钓线拉断或进而纠缠于其它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中,难以产生由于线松弛引起的不适合现象。
根据发明1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在被配置于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的前方的旋转器的第1及第2旋转臂前端可自由摇动地设成线引导姿势及线释放姿势,在线引导姿势时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1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可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所述第1及第2旋转臂的前端;线滚筒,用于将设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前端的所述钓线引导至所述卷线筒;固定轴,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前端突出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持所述线滚筒;固定轴盖,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前端,具有比所述线滚筒的外径更大的外径;线捆,用以在所述固定轴盖及所述第2线捆支持构件之间进行连结并将所述钓线引导至所述线滚筒;以及线松弛抑制部,具有用以将钓线诱导到所述线滚筒的钓线诱导面,配置在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所述固定轴突出侧。
在该钓线引导机构中,是在线卷取姿势将线捆关闭的状态下旋转摇柄,则钓线被诱导至线捆并通过固定轴盖被引导至线滚筒的外周面进行接触。在此时钓线使张力进行作用时是藉由线滚筒顺利使钓线被引导至卷线筒,但使钓线的张力变弱则由线滚筒使钓线能分离。可是,使线松弛抑制部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固定轴突出侧比其它部分更突出地被配置且在该线松弛抑制部上设有钓线诱导面,用以诱导钓线到线滚筒,所以使钓线由线滚筒分离,即使产生线松弛,但在钓线上若使张力作用则立刻被引导到原来的线滚筒。其结果,使钓线的张力变弱,即使产生线松弛,由此引起的不适合现象难以产生。
根据发明2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所记载的机构中,线松弛阻止部具有对置于线滚筒的钓线引导部分被配置的线松弛阻止部。该情形,系使线松弛阻止部被配置成对置于线滚筒的钓线引导部分,所以即使使钓线的张力变弱但也使线松弛难以产生。
根据发明3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2所记载的机构中,线松弛阻止部具有对置于线滚筒而配置的可卡止钓线的卡止凹部。该情形,是藉由卡止凹部由对置于线滚筒的部分在线滚筒的轴方向因为容易阻止钓线分离,所以使线松弛更难以产生。
根据发明4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或2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具有:圆形的安装部,可自由摇动地安装于第1旋转臂上;圆形的滚筒支持部,使固定轴被固定并使线滚筒被安装;以及连结部,被形成为略呈均匀壁厚用以连结安装部及滚筒支持部;而线松弛抑制部,是在连结部上沿突出于固定轴的突出方向突出而形成的肋。该情形,是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成一体形成线松弛抑制部,所以比起以另外构件进行构成时可减低重量的增加,使旋转平衡难于崩溃,且以廉价可抑制线松弛。
根据发明5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或2所记载的机构中,线松弛抑制部,是在被配置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卷线筒侧,在第1旋转臂上、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同轴地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并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连动而进行摇动的摇动构件。该情形,系使线松弛抑制部以别体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一起进行摇动,所以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比一体乃至设置成一体性更增加形状设计的自由度,同时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形成不需要用于进行固定或卡止的构造。
根据发明6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5所记载的机构中,摇动构件,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线引导姿势摇动成线释放姿势时,比第1线捆支持构件滞后预定角度地进行摇动。该情形,使线松弛抑制部迟缓进行摇动,所以将钓线引导机构进行摇动于线释放姿势侧时,在与线松弛抑制部使产生位相差以线释放姿势由线滚筒可不妨碍钓线分离。
根据发明7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或2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被设于使外周部及预定的基准点的距离变成最大的第1距离作为半径的球体内部,且使外周部及基准点的距离朝向外方比前述第1距离逐渐变小而形成曲面形状。该情形,系譬如将有可能引起线纠缠的任意位置定为做为预定的基准点,由该基准点将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为止之间的最大距离作为半径用以定义球体,并在该球体内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被配置。而且,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使钓线朝向可引导的外方,使基准点及外周部之间的距离慢慢能变成更小而形成曲面形状。于此,譬如在预定的基准点引起线纠缠,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即使使钓线挂住时,藉由卷取动作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的挂住位置将基准点为中心进行移动到外方,终于拔出,与此同时在基准点也使线纠缠被解除。而且,在外周部使硬质被膜被形成,所以使钓线一边进行接触一边进行移动时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形成难以擦伤。
根据发明8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7所记载的机构中,基准点是前述固定轴盖与线捆的接合点。该情形,将容易引起线纠缠的固定轴盖与线捆的接合点定为基准点,在基准点即使引起线纠缠时,也使线纠缠的解除成为容易。
根据发明9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或2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是可自由摇动地支持在第1及第2旋转臂的外侧。该情形,可用以缩小卷线筒及两旋转臂的间隙。
根据发明10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在外周部具有硬质被膜。在该钓线引导机构中,使钓线引导机构摇动于线释放姿势侧进行线抛出。此时,由于风等的影响使产生线松弛并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会使钓线进行接触。于此,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形成有硬质被膜,所以使外周部的硬度变高,使线松弛后的钓线即使接触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也变成难以擦伤。又,藉由金属的硬质被膜在取得圆滑的表面时,第1线捆支持构件使钓线变成容易滑动,使线松弛后的钓线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成为难以纠缠。尚有,金属硬质被膜,是藉由电解镀法或非电解镀法等的各种镀法,真空蒸镀法或溅镀法或离子镀法等各种物理蒸镀法(PVD),及等离子体CVD或有机金属CVD等各种化学蒸镀法等的各种薄膜形成法来形成。
根据发明11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0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合成树脂制成,硬质被膜是通过金属镀处理而形成。该情形,是藉由金属镀处理可容易形成硬质被膜。
根据发明12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0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合成树脂制成,硬质被膜是通过涂装处理形成的涂膜硬化处理而形成。该情形,系藉由涂膜的硬化处理以廉价地形成硬质被膜。
根据发明13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0所记载的机构中,固定轴盖由合成树脂制成,在表面上形成有硬质被膜。该情形,系在固定轴盖也被形成有硬质被膜,所以在线抛出后将钓线引导机构形成线引导姿势使钓线由线捆经由固定轴盖被引导于线滚筒时,使固定轴盖变成难以擦伤。
根据发明14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0所记载的机构中,固定轴盖由金属制成,与固定轴成一体形成。该情形,是使固定轴盖及固定轴成一体形成,所以使零件件数变少可削减成本。
根据发明15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3或14所记载的机构中,固定轴盖的前端呈大致圆锥形状,线捆的一端与圆锥的顶点附近的棱线部圆滑地接合。该情形,是使线捆及固定轴的接合部分的台阶变成难以产生,所以由线捆在固定轴盖使钓线被引导时使钓线形成难以挂住,进而使钓线的滑动良好。
根据发明16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1或12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或固定轴盖,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PC(聚碳酸酯),聚酯树脂,聚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其中之一或将它们混合的合成树脂制成。该情形,比起其它合成树脂,譬如藉由非电解镀法将硬质被膜在表面容易形成。
根据发明17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6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或固定轴盖,是由将ABS及PC按40∶60~60∶40的范围进行混合的合成树脂制成。该情形,系将强度加以维持并在表面容易形成硬质被膜。
根据发明18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1或13所记载的机构中,硬质被膜是通过非电解镀处理法而形成的钯(Pd)镀层。该情形,系藉由电解镀法比铬电解等以更廉价地形成硬质被膜,同时使表面变成更平滑使钓线容易形成滑动。
根据发明19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发明10所记载的机构中,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轻金属制成,硬质被膜是将金属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陶瓷。该情形,是使用较软质的金属也可简单地取得硬质被膜。
附图说明
图1系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旋转卷线器的侧视图。
图2系线捆臂的前端部的要部半截剖面图。
图3系线捆臂的前端部的平面图。
图4系第1线捆支持构件侧的剖面部分图。
图5系第1线捆支持构件侧的线捆臂的要部斜视图。
图6系图4的VI-VI剖面图。
图7系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剖面模式图。
图8系相当于其它实施形态的图4的图。
图9系相当于其它实施形态的图5的图。
图10系相当于其它实施形态的图7的图。
图11系相当于其它实施形态的图2的图。
组件标号的说明
      2...卷线器本体,
      3...旋转器,
      4...卷线筒,
      5、6...第1及第2旋转臂,
      7...线捆臂,
      8、9...第1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
      10...固定轴,
      11...固定轴盖,
      12...线滚筒,
      13...线捆,
      18...镀层,
      31...安装部,
      32...滚筒支持部,
      33...连结部,
      36...外周部,
      37、137...线松弛抑制部,
      37a、137a...钓线诱导面,
      37b...线松弛阻止面,
      137b钓线卡止凹部,
      137c...连动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旋转卷线器,具备有:卷线器本体2,具有摇柄1;旋转器3,以自由旋转被支持于卷线器本体2的前部;及卷线筒4,使被配置于旋转器3的前部的钓线被卷取。
在卷线器本体2的上部,形成有竿安装部2a用以将旋转卷线器安装于钓竿。又,在卷线器本体2的内部,设有:旋转器驱动机构,用以使旋转器旋转;及水平卷紧机构,将卷线筒4沿着旋转轴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将钓线均匀卷取。
旋转器3具有第1旋转臂5及第2旋转臂6沿着旋转轴向前方延伸,该两旋转臂5、6相互对置配置。在两旋转轴5、6的前端使作为钓线引导机构的线捆臂7自由摇动地被安装。线捆臂7在线释放姿势及线引导姿势之间进行摇动,且藉由线捆反转机构(未图示)与摇柄1的线卷取方向连动并由线释放姿势返回到线引导姿势。
〔线捆臂的构成〕
线捆臂7具备有:第1线捆支持构件8自由摇动地被安装于第1旋转臂5的前端;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9,自由摇动地被安装于第2旋转臂6的前端。进而,线捆臂7,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固定轴10,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前端使一端被固定;固定轴盖11,在固定轴10的他端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8隔着间隔被设置;线滚筒12,自由旋转地被支持于固定轴10;线捆13,跨越第2线捆支持构件9及固定轴盖11之间被设置。第1线捆支持构件8,自由摇动地被安装于第1旋转臂5的前端外侧。第2线捆支持构件9,自由摇动地被安装于第2旋转臂6的前端外侧。此等的两线捆支持构件8、9,由高强度合成树脂制成。
第1线捆支持构件8,如图4及图5所示,具有:圆形的安装部31,在第1旋转臂5藉由固定螺栓30被安装成可自由摇动;圆形的滚筒支持部32,使固定轴10被固定并使线滚筒12被安装;连结部33,被形成为略呈均匀壁厚用以连结安装部31及滚筒支持部32。滚筒支持部32,与安装部31被配置于弯曲的位置,在此被形成有阶梯的贯通孔34(参照图2)。在贯通孔34中,使固定螺钉35贯通以将固定轴10固定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8。
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外周部36的长度方向的棱线36a,如图5所示,将由固定轴盖11及线捆13的接合点(产生台阶的点)的基准点P到棱线36a为止的最大距离的第1距离R1做为半径被配置于球体内。由基准点P到棱线36a为止的距离R1a、R1b是朝向于外方比第1距离R1被形成慢慢变成更短。即,距离R1b是比距离R1a被形成更短。又,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外周部36的长度方向进行交叉的方向的棱线36b,是如图3所示,由基准点P到棱线(上方视剖面中的外周部)36b为止的最大距离的第2距离R2作为半径被配置于球体内。由基准点P到棱线36b为止的距离R2a是朝向于外方比第2距离R2被形成慢慢变成更短。另外,第2距离R2及第1距离R1是同样长度。
在如此的范围内设定外周部36的形状时,譬如在基准点P引起线纠缠,并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外周部使钓线挂住时,也藉由卷取动作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外周部的挂住位置将基准点P为中心进行移动到外方,终于拔出,与此同时在基准点P也使线纠缠被解除。因此使线纠缠的解除变成容易。
如图6所示,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连结部33,以大致均匀壁厚被一体形成,于此,以一体形成有线松弛抑制部37,其具有用以将钓线诱导到比其它部分更向内侧突出而配置的线滚筒12的钓线诱导面37a及线松弛阻止面37b。线松弛抑制部37是在连结部33上沿固定轴10的突出方向突出而形成的肋,钓线诱导面37a是在肋的前端朝向线滚筒12的外周面倾斜而形成。线松弛抑制部37b,是与线滚筒12对向地配置。如此的线松弛抑制部37,即使在产生线松弛使钓线由线滚筒12进行反离时,也可将反离后的钓线朝向线滚筒12进行引导,所以使由于线松弛引起的不适合现象可防患于未然。
如图7所示,第1线捆支持构件8,具有:本体部17,由合成树脂制成作为母构件;及镀层18,作为形成于本体部17的外周部的硬质被膜。本体部17是譬如以ABS树脂及PC树脂各50%混合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构件。ABS树脂及PC树脂的混合比率,由40∶60到60∶40为止的范围为较佳。在如此的范围内,则使被取得合成树脂制的第1线捆支持构件8用以维持强度并在表面容易形成镀层18。镀层18,是譬如藉由非电解镀法的化学镀法被形成的钯(Pd)镀层。如此的钯镀层,比起铬镀层更廉价,且使表面变成圆滑,所以使钓线的滑动变成更佳,进而使硬度变成比合成树脂更高所以变成难以擦伤。又,可取得金属光泽所以可表现出高级感,耐久性也变高。
于此,镀层18,系譬如藉由非电解镀处理法而形成的钯(Pd)镀层。该情形,系藉由电解镀法比铬镀等以更廉价可形成硬质被膜,同时使表面变成更平滑并使钓线形成容易滑动。因此在产生线松弛而使钓线即使与外周部接触也难于使外周部形成擦伤。
线捆13,系由具有Ni Ti合金等的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制的线材所构成,在第2线捆支持构件9及固定轴盖11使两端譬如被铆钉固定。线捆13,在卷线筒4的周方向外方进行弯曲成凸形被配置,并将钓线引导到固定轴盖11。
固定轴10,系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构件,如图2所示,使基端由固定轴盖进行延伸,并使前端在被形成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滚筒支持部32藉由固定螺钉35被固定。该滚筒支持部32,系使固定轴盖11的顶点能朝向预定的方向进行定位于旋转方向并被嵌入于滚筒支持部32。
固定轴盖11,系合成树脂制的构件,在固定轴10进行定位于旋转方向并被连结。固定轴盖11,系如图2所示,使顶点由中心偏倚的略呈圆锥形状,该顶点11a,系将固定轴10的轴芯为基准在卷线器的后方向且朝向卷线筒4的径方向外方。在该圆锥的顶点11a附近使线捆13与棱线部11b被接合成圆滑。该线捆13及固定轴盖11的接合部的中心,是定位于圆锥的顶点11a。又,与固定轴盖11的钓线引导侧在相反侧的棱线部11c,是被形成有凹入的缺损部11d。
固定轴盖11,也如图7所示,系具有:本体部17,做为母构件;及镀层18,做为被形成于本体部17的表面的硬质被膜。本体部17,譬如,用以混合ABS树脂及PC树脂各50%的合成树脂制的构件。ABS树脂及PC树脂的混合比率,系由40∶60到60∶40为止的范围为较佳。在如此的范围,则使被取得合成树脂制的固定轴盖11也用以维持强度并在表面容易用以形成硬质的镀层18。
线滚筒12,是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的略呈筒状构件,在固定轴10通过轴承20被支持成可自由旋转。轴承20,是在滚筒支持部32及固定轴盖11的间被嵌入于固定轴10。轴承20的内环20a的一端,是进行挡接于滚筒支持部32,而他端,系进行挡接于被配置在与固定轴盖11之间的衬垫21。藉此,使内环20a被定位于轴方向。
又,线滚筒12嵌入轴承20的外环20b,在固定轴盖11的方向上不能移动,并且用于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4的引导部的周沟12a被形成于外周面。线滚筒12,在内周面具有向内方突出的卡止部12b,以卡止于轴承20的外环20b的滚筒支持部32的端面。藉此,线滚筒12变成在固定轴盖11的方向上不能移动,在其与固定轴盖11之间成为经常形成微小的间隙。
在线滚筒12的滚筒支持部32侧的端面,及滚筒支持部32之间配置有聚缩醛等合成树脂制的拉力承受环22。拉力承受环22防止线滚筒12与滚筒支持部32进行直接接触。
〔钓线的引导动作〕
在线抛出时,是将线捆臂7倒向于线释放姿势并将钓竿向前方摇出。于是,藉由假饵等装置的自重使钓线由卷线筒4被输出。此时,由于风等的影响使钓线产生线松弛,将线捆臂返回到线卷取姿势时,会进行接触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8。即使在如此的情形,但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外周部36被形成有硬质被膜的镀层18,所以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8形成难以擦伤。又,由于线松弛在与基准点P之间使线纠缠产生,但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外周部36的形状慢慢使外径变小,所以使钓线变成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8上难以挂住。
线抛出后藉由摇柄1使旋转器3旋转,则线捆臂7,藉由线捆反转机构返回到线卷取姿势。而且使旋转器3藉由旋转而钓线系由线捆13经由固定轴盖11被引导于线滚筒12并被卷取在卷线筒4。此时,钓线系通过线滚筒12的周沟12a被引导于卷线筒4。于此,在固定轴盖11的表面使镀层18被形成,所以使表面形成圆滑使钓线被引导成顺畅。又,使表面的硬度变高,使钓线即使在表面上滑动并移动,但使固定轴盖11的表面变成难以擦伤。
尚有,随着钓线的通过而线滚筒12靠轴承20的作用轻轻地进行旋转,所以在钓线上不会受到很大的抵抗力可顺畅通过。
又,即使由于风等的影响使钓线由线滚筒12脱落而使线松弛,但由于设有突出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卷线筒4侧的线松弛抑制部37,所以使反离的钓线再度朝向线滚筒12被引导,使由于线松弛引起的不适合现象难以产生。
〔其它的实施形态〕
(a)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藉由肋将线松弛抑制部37形成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8,但一体形成的线松弛抑制部37的形态并不限于肋。
(b)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将第1线捆支持构件8配置于第1旋转臂5的外侧,但将第1线捆支持构件8配置于第1旋转臂5的内侧也可。
(c)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将线松弛抑制部37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8成一体形成,但如图8及图9所示分别设置也可。线松弛抑制部137,是藉由固定螺栓30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8一起自由摇动地安装于第1旋转臂5。线松弛抑制部137,是沿着第1线捆支持构件8的内侧面的形状的板状构件,具有钓线诱导面137a将钓线朝向线滚筒12进行诱导。钓线诱导面137a,是突出于固定轴10的突出方向且与轴方向进行交叉的面。线松弛抑制部137,还具有钓线卡止凹部137b,及连动凹部137c。钓线卡止凹部137b,是在线松弛抑制部的前端由突出部分被设置成凹入,被形成可卡止线掉落的钓线。钓线卡止凹部137b,是在线卷取姿势时由第1线捆支持构件8进行稍微露出。连动凹部137c,是与第1线捆支持构件8在进行对置的面以预定角度α在被形成的圆弧状被形成的长沟,由第1线捆支持构件8被卡止于突出的卡止突起39。于此,是使第1线捆支持构件8由线卷取姿势到线释放姿势进行预定角度α摇动,则使线松弛抑制部137用以开始摇动。因此,线松弛抑制部137及第1线捆支持构件8是以预定角度α的位相差进行摇动。另外,在由线释放姿势返回到线卷取姿势时,是藉由未图示的卡止构造以相同位相返回。因此,向线释放姿势摇动时则使钓线卡止凹部137b大大地露出并使钓线变成难以妨碍从线滚筒12的分离。
(d)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在本体部17的表面形成镀层18,但如图10所示,在镀层18上作为表面被膜层进而藉由硬质的电解镀层或各种薄膜形成法用以形成金属或非金属的薄膜层19也可。譬如,在镀层18上进而藉由电解镀法用以形成由镍铬镀所构成的薄膜层19也可。
(e)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藉由非电解镀法的镀层作为硬质被膜来例示,但金属薄膜层的形成方法并不限于此,还包含电解镀法或非电解镀法等的各种镀法,真空蒸镀法或溅镀法或离子镀等的各种物理蒸镀法(PVD),及等离子体CVD或有机金属等各种化学蒸镀法等的各种薄膜形成法。又,将硬质被膜藉由涂装处理根据被形成的涂膜的硬化处理进行形成也可。该情形,是藉由涂膜的硬化处理以廉价形成硬质被膜。
(f)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使用ABS树脂,PC树脂和聚酯树脂的混合树脂作为合成树脂,但用以混合此等的单体或聚丙烯树脂或氯乙烯树脂的其中之一或此等的合成树脂制也可。
(g)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将第1线捆支持构件8作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但使用铝合金等较软质的金属,将硬质被膜藉由阳极氧化处理将被生成的金属氧化物作为主成分以陶瓷进行形成也可。该情形,是使用较软质的金属也能简单地取得硬质被膜。
(h)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是将固定轴盖11作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将固定轴10作为由不锈钢合金制成的,但如图11所示,将固定轴盖11作为金属制成的并与固定轴10成一体形成也可。该情形,在固定轴盖11的表面形成硬质被膜也可。
有关本发明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使线松弛抑制部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固定轴突出侧比其它部分更突出地配置,并且在该线松弛抑制部上设有用以将钓线诱导到线滚筒的钓线诱导面,所以使钓线即使由线滚筒分离但也立刻被引导到原来的线滚筒。其结果,使钓线的张力变弱,即使产生线松弛,但由此引起的不适合现象变成难以产生。
有关别的发明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是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形成硬质被膜,所以使外周部的硬度变高,使线松弛的钓线即使接触于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也难以将其擦伤。又,藉由金属的硬质被膜取得圆滑的表面时,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上使钓线变成容易滑动,使线松弛的钓线在第1线捆支持构件变成难以纠缠。

Claims (19)

1.一种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在被配置于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的前方的旋转器的第1及第2旋转臂前端,可自由摇动地设置成线引导姿势及线释放姿势,在线引导姿势时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所述引导机构包括:
第1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可自由摇动地分别安装于所述第1及第2旋转臂的前端;
线滚筒,用于将设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前端的所述钓线引导至所述卷线筒;
固定轴,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前端突出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持所述线滚筒;
固定轴盖,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前端,具有比所述线滚筒的外径更大的外径;
线捆,用以在所述固定轴盖及所述第2线捆支持构件之间进行连结并将所述钓线引导至所述线滚筒;以及
线松弛抑制部,具有用以将钓线诱导到所述线滚筒的钓线诱导面,配置在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所述固定轴突出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松弛抑制部具有对置于所述线滚筒的钓线引导部分而配置的线松弛阻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松弛阻止部具有对置于所述线滚筒而配置的可卡止所述钓线的卡止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具有:圆形的安装部,可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所述第1旋转臂上;圆形的滚筒支持部,使所述固定轴被固定并使所述线滚筒被安装;以及连结部,被形成为呈均匀壁厚用以连结所述安装部及滚筒支持部;
而所述线松弛抑制部,是在所述连结部上沿所述固定轴的突出方向突出而形成的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松弛抑制部,是在被配置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所述卷线筒侧,在所述第1旋转臂上、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同轴地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并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连动而进行摇动的摇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动构件,使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从所述线引导姿势摇动成所述线释放姿势时,比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滞后预定角度地进行摇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的外周部,被设于使所述外周部及预定的基准点的距离变成最大的第1距离作为半径的球体内部,且使所述外周部及所述基准点的距离朝向外方比所述第1距离逐渐变小而形成曲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点是所述固定轴盖与所述线捆的接合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及第2线捆支持构件是可自由摇动地支持在所述第1及第2旋转臂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在外周部具有硬质被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合成树脂制成,而所述硬质被膜是通过金属镀处理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合成树脂制成,而所述硬质被膜是通过由涂装处理形成的涂膜的硬化处理而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盖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在表面上形成有硬质被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盖由金属制成,并与固定轴成一体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盖的前端呈大致圆锥形状,而所述线捆的一端与所述圆锥的顶点附近的棱线部圆滑地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或所述固定轴盖,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酯树脂,聚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其中之一或由将它们混合的合成树脂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或所述固定轴盖,是由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及所述聚碳酸酯按40∶60~60∶40的范围进行混合的合成树脂制成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被膜是通过非电解镀处理法而形成的钯镀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捆支持构件由轻金属制成,而所述硬质被膜是将金属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陶瓷。
CNB021028613A 2001-01-24 2002-01-24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7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598/01 2001-01-24
JP15597/01 2001-01-24
JP2001015598A JP4582919B2 (ja) 2001-01-24 2001-01-24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JP15598/2001 2001-01-24
JP2001015597A JP4553494B2 (ja) 2001-01-24 2001-01-24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JP15597/2001 2001-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6815A CN1366815A (zh) 2002-09-04
CN1214714C true CN1214714C (zh) 2005-08-17

Family

ID=2660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286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714C (zh) 2001-01-24 2002-01-24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572041B2 (zh)
EP (1) EP1226754B1 (zh)
KR (1) KR100782247B1 (zh)
CN (1) CN1214714C (zh)
AT (1) ATE282308T1 (zh)
DE (1) DE60201919D1 (zh)
MY (1) MY117235A (zh)
SG (1) SG96678A1 (zh)
TW (1) TW5043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553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株式会社岛野 线辊以及使用该线辊的钓线引导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1166A (ja) * 2002-10-07 2004-04-2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US7568650B2 (en) * 2005-04-20 2009-08-04 Kore Gear, Inc. Level wind mechanism
JP2013202006A (ja) 2012-03-29 2013-10-07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KR20210065036A (ko) * 2019-11-26 2021-06-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노 스피닝 릴의 줄 안내 기구
US11317614B2 (en) * 2019-11-26 2022-05-03 Shimano Inc.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40496A (fr) * 1947-02-13 1948-12-14 Mepps Crochet de récupération dit <au doigt> pour moulinets de pêche à tambour fixe
US3834644A (en) 1972-11-28 1974-09-10 C Stackawicz Fishing reel and appurtenance
US4982912A (en) * 1989-01-23 1991-01-08 Urso Charles L Line control device for axial delivery reels
US5379958A (en) * 1990-05-11 1995-01-10 Daiwa Seiko, Inc. Fishline guide mechanism in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US5669565A (en) * 1992-07-15 1997-09-23 Zebco Corporation Anti-jamming mechansim for bail assembly on fishing reel
US5662283A (en) * 1992-07-15 1997-09-02 Zebco Corporation Fishing reel with line holding feature
DE69324973T2 (de) * 1992-09-04 1999-09-30 Daiwa Seiko Inc Angelwinde
US5839681A (en) * 1992-10-16 1998-11-24 Daiwa Seiko Fish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JP3032124B2 (ja) * 1994-07-28 2000-04-10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FR2723512B1 (fr) * 1994-08-12 1996-09-20 Mitchell Sports Moulinet de peche a galet de guidage de fil adaptable.
JP3020824B2 (ja) * 1994-12-28 2000-03-1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5845858A (en) * 1996-01-11 1998-12-08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spinning reel
JP3470850B2 (ja) * 1996-10-16 2003-11-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装置
JPH10276629A (ja) * 1997-04-04 1998-10-20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アーム
FR2766664B1 (fr) * 1997-08-04 1999-09-17 Mitchell Sports Moulinet de peche a dispositif de demelage du fil
JP2000236784A (ja) * 1999-02-22 2000-09-05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JP2001061382A (ja) * 1999-08-30 2001-03-13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553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株式会社岛野 线辊以及使用该线辊的钓线引导机构
CN104106553B (zh) * 2013-04-19 2019-02-15 株式会社岛野 线辊以及使用该线辊的钓线引导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82247B1 (ko) 2007-12-05
TW504363B (en) 2002-10-01
SG96678A1 (en) 2003-06-16
EP1226754B1 (en) 2004-11-17
EP1226754A1 (en) 2002-07-31
CN1366815A (zh) 2002-09-04
DE60201919D1 (de) 2004-12-23
ATE282308T1 (de) 2004-12-15
US20020096588A1 (en) 2002-07-25
MY117235A (en) 2004-05-31
US6572041B2 (en) 2003-06-03
KR20020062840A (ko) 2002-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264C (zh) 旋转卷线器的卷筒
CN1209959C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CN1214714C (zh)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CN1682588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组件
CN1193659C (zh) 零件组装体
US20090072065A1 (en) Reel unit of spinning reel
CN1321420A (zh) 旋转卷线器之放线调节逆转装置
JPH10155401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CN1073345C (zh) 具有衡重体的移动及保持机构的鱼饵
CN1202712C (zh)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导引机构
CN1329824A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582652A (zh) 旋转绕线轮
CN1486602A (zh) 旋转绕线轮的往复运动装置
CN1589618A (zh) 旋转绕线轮的摆动装置
CN1381172A (zh) 旋转卷线器的导环反转装置
CN1444851A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572141A (zh) 旋转绕线轮的卷筒支承结构
CN1846486A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
CN1593119A (zh) 用于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
EP1393625B1 (en) Spinning-reel sounding mechanism
CN1488251A (zh)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US6880777B2 (en) Spool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pinning reel
JP2011030461A (ja) ルアー
CN1231120C (zh) 旋转卷线器
TW200421975A (en) Rotor for a spinning re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