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4323A - 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4323A
CN1294323A CN00135322A CN00135322A CN1294323A CN 1294323 A CN1294323 A CN 1294323A CN 00135322 A CN00135322 A CN 00135322A CN 00135322 A CN00135322 A CN 00135322A CN 1294323 A CN1294323 A CN 1294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guide rail
main body
body side
hand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5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48C (zh
Inventor
野田晋弥
寺田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9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84Projections on process cartridge for guiding mounting thereof in main mach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将处理盒安装到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安装位置的安装机构,所述处理盒安装机构包括:一个盖部件;第一主体侧导轨,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第二主体侧导轨,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第一盒导轨,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第一被支承部分和第一被推动部分;第二盒导轨,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第二被支承部分和第二被推动部分;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Description

处理盒安装机构, 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本发明涉及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这里所说的电照相成像设备是通过电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该电照相成像设备包括电照相复印机、电照相打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和文字处理机。
处理盒是一个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或清洁装置的盒形单元件,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处理盒可以是包含电照相光敏件以及至少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之一的盒形单元件,该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处理盒可以是包含电照相光敏件以及至少显影装置的盒形单元件,该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
这种处理盒已经普遍地使用。使用这种处理盒类型,用户不需要专门服务人员就能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所以其可操作性能非常好。因此,这种类型的处理盒被广泛地用于成像设备领域。
为了用处理盒在这种电照相成像设备中制作好的图像,应使处理盒在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的预定位置正确安装,各种电接点和驱动传送机构的接口部分也应正确地连接。
首先参看图23-25,图中示出了进行安装的实例,其中为了相对成像设备主体P安装和拆卸处理盒CR,设置与处理盒CR中感光鼓同轴的定位凸台CB,用于引导和定位该定位凸台CB的导轨GL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P中。当操作者沿安装导轨GL将处理盒CR插入到预定位置时,如众所周知地,设置在设备主体P中的定影部件(未示出)连接到处理盒CR、且其不能围绕定位凸台CB转动。
再如众所周知地,设备主体P的盖部件C设有沿安装方向推动安装在主体P内处理盒CR的弹簧。
还是已经知道的,后盖UC(图25)设置在盖部件C内侧,闭合盖部件C则处理盒CR被推入正常位置。
本发明将提供进一步的改进。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一个处理盒安装方法,一个处理盒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电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将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体时的安装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一个处理盒安装方法、一个处理盒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电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盒可基本上自动地安装到设备主体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一个处理盒安装方法、一个处理盒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电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盒可以与盖部件的闭合操作相互关联地安装到设备主体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一个处理盒安装方法、一个处理盒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电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盒可以自动地在设备主体的安装位置上安装或拆卸。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一个处理盒安装方法、一个处理盒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电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盒相对设备主体的安装和拆卸的操作性得到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个将处理盒安装到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安装位置的安装机构,其中,所述处理盒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可作用于所述光敏件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盒包括:一个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可开启的盖部件,当所述处理盒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被开启和关闭;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主体侧导轨,其中第一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二主体侧导轨,其中第二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第一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的第一被推动部分;第二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的第二被推动部分;其中,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个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并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照相成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a)一个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可打开的盖部件,当所述处理盒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被打开和关闭;(b)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主体侧导轨,其中第一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c)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二主体侧导轨,其中第二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d)安装处理盒的安装装置,所述处理盒包括:可作用于所述光敏件的处理装置;第一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的第一被推动部分;第二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的第二被推动部分;其中,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能可拆卸地安装到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照相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一个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可打开的盖部件,当所述处理盒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被打开和关闭;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主体侧导轨,其中第一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二主体侧导轨,其中第二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电照相光敏件;可作用于所述光敏件的处理装置;第一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的第一被推动部分;第二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的第二被推动部分;其中,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被安装到安装位置。根据本发明,可利用能与打开/关闭部件或盖部件的打开关闭操作相关的运动的第一主体侧导轨和第二主体侧导轨、将处理盒移动到安装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说明将使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作的说明将使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电照相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处理盒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6表示设置在处理盒右侧的盒导轨和定位部分。
图7表示设置在处理盒左侧的盒导轨和定位部分。
图8表示图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9表示图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10表示图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11表示图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12表示图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13表示当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时、处理盒浮动的右侧盒导轨离开主体侧导轨。
图14表示当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时、处理盒浮动的左侧盒导轨离开主体侧导轨。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7表示图1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18表示图1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19表示图1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20表示图1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21表示图13所示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操作。
图22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定位导轨。
图23是能可拆卸地安装到常规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的盒安装导轨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24表示常规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的盒安装导轨。
图25表示常规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的后盖和安装导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处理盒的纵向是横跨(基本垂直于)处理盒相对设备主体安装拆卸时方向的方向,该安装拆卸方向平行于记录材料表面并横跨(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的供给方向。对于处理盒和设备主体,“左和右”是沿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从记录材料上方观看的,在说明书中,右被称作“第一”,左被称作“第二”。在处理盒中,处理盒的“上表面”是指当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体时构成上部位置的表面,“下表面”是指当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体时构成下部位置的表面。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打开和关闭部件处于打开位置时、通过电照相成像设备安装拆卸机构的开口将处理盒安装到盒安装机构。
在打开和关闭部件从全开状态进行关闭操作的第一半中,保持安装部件的保持装置使盒安装机构从处理盒被可拆卸安装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处理盒进行成像操作的第二位置。在从全闭位置进行打开操作的后一半中,保持装置将盒安装机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于是,处理盒能够与处理盒的打开和关闭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在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
(第一实施例)
参看图1和2说明处理盒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的电照相成像设备。图1是安装有处理盒的常规电照相成像设备的一般结构,图2是处理盒的示意图。
首先,说明处理盒和电照相成像设备的一般结构、以及用于将处理盒相对电照相成像设备的主体进行折装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
(一般结构)
如图1所示,在电照相成像设备(激光打印机,成像设备)中,根据图像信息调制的信息光从作为光学装置的光学系统1施加到电照相光敏件(感光鼓)7而在感光鼓7上形成静电潜像,用显影剂(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可见图像)。在调色剂图像形成(f)的同时,搓纸辊3b和与其接触的压力接触件3c使记录材料(记录纸,OHP片,纺织品等)从纸盒3a输出,之后记录材料由对准辊3e传送。通过给用作转印装置的转印辊4施加电压而将形成在处理盒B的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2上。沿着传送导轨3f将记录材料2传送到定影装置5。定影装置5包括驱动辊5a和可转动定影部件5d,可转动定影部件5d中包括由支承部件5c可转动支撑的筒形片和加热器5b。定影装置5给穿过其中的记录材料2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对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记录材料2进一步由一对排纸辊3g和3h传送、并借助反向传送通道排出到排出部分6。在这个实施例中,传送装置3由搓纸辊3b、压力接触部件3c、对准辊3e等构成。
(处理盒)
另一方面,处理盒B包括电照相光敏件和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以是给电照相光敏件充电的充电装置、使形成在电照相光敏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除去电照相光敏件上剩余调色剂的清洁装置等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在这个实施例的处理盒B中,具有光敏层的作为电照相光敏件的感光鼓7被转动,电压施加给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8,其中充电辊8给感光鼓7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发自光学系统1的根据图像信息调制的信息光(光图像)穿过曝光口9对已均匀充电的感光鼓7曝光,从而感光鼓7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0使静电潜像显影
显影装置10利用构成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可转动的第一供给件10b2和第二供给件10b1供给调色剂储存部分10a中的调色剂。其内含有固定磁铁10c的可转动显影部件(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辊10d被转动,显影片10e使具有摩擦电荷的调色剂层形成在显影辊10d的表面,调色剂根据静电潜像被转印到感光鼓7从而使调色剂图象显影成可见的图像。
给转印辊4施加与调色剂图像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压、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2。之后,剩余在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被清洁片11a刮除,除去的调色剂由接收器片11b接收,用于将除去的调色剂收集到除去调色剂储存部分的清洁装置11从感光鼓7上除去剩余调色剂。
这个实施例的处理盒B包括可转动地支承感光鼓7的清洁框架13、清洁装置11和充电辊8、以及支承显影装置10和调色剂储存部分10a的调色剂显影装置框架12。被支承的调色剂显影装置框架12可相对清洁框架13转动,使得显影装置10的显影辊10d平行于感光鼓7并可以它们之间的预定间隙与感光鼓7相对,保持显影辊10d与感光鼓7之间间隙的隔层承受预定压力。
感光鼓7、充电辊8、显影辊10d、清洁片11a等部件容纳在盒框架CF中,盒框架CF通过连接清洁框架13与调色剂显影装置框架12而构成,调色剂显影装置框架12通过将显影装置框架12a、下框架12b和盖部件12c焊接在一起而构成盒形状,该盒能沿箭头X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到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14。
(处理盒的安装拆卸机构)
下面结构图3和7,说明用于将处理盒B在成像设备主体14上安装和拆卸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
图3是从处理盒安装方向右侧看到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透视图;图4是处理盒的透视图;图5是图3所示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6表示设置在处理盒右侧的盒导轨和定位部分;图7表示设置在处理盒左侧的盒导轨和定位部分。
处理盒B的安装拆卸通过开启如图3所示的打开和闭合部件(打开盖)15而进行。当部件15打开时,允许处理盒B安装拆卸的开口W曝露出来。开口W由沿处理盒B的纵向伸展的前板43和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固定件(左和右内板)40限定,第一和第二固定件40是沿成像设备主体14中处理盒B的纵向(感光鼓7的轴向)彼此相对的侧板。开口W大得足以使处理盒B沿箭头X方向从清洁框架13安装。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固定件40(左和右)的内表面上设置用作盒安装机构的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安装拆卸导轨)41、和用作进入导轨的前导轨42,它们分别对称设置。
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41设有导向槽41a,导向槽41a用作限定开口W表面上的导轨部分。导向槽41a向下倾斜到设备内部、以便处理盒B沿与记录材料2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安装。当处理盒B通过开口W安装时,处理盒B的(被引导部分)第一和第二盒导轨(导向肋)18b啮合到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中。于是,导轨41保持处理盒B。主体侧导轨41包括位于导向槽41a边缘的凹槽41a1、和位于盒导轨18b前端的易于啮合到凹槽41a1中的凸起18b1。借助这种结构,导轨41能稳定地保持处理盒B。在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41的每一个中,a表示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b表示第一和第二推动部分,c表示导轨调整部分。
前导轨42沿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X设置在主体侧导轨41的上游。它在面对开口W的侧面、提供沿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X与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连续的导向槽42a。当通过开口W插入处理盒B时,前导轨42用于将处理盒B的盒导轨18b导入导向槽42a。在这种方式中,导轨42将处理盒B导入主体侧导轨41。
前板43设置在开口W的下游。它提供面对开口W的带有倾斜面43a的上表面,倾斜面43a的斜度基本与主体侧导轨41和前导轨42的导向槽41a、42a的斜度相同。
转印辊4设置在沿处理盒B安装方向X的设备主体14的后侧。在转印辊4轴端附近上方设置用于将处理盒B正确定位和支承在处理盒B的成像操作位置(安装完成位置(第二位置))的定位导轨44。定位导轨44固定到设备主体14的主体40的第一或第二固定件。导轨44包括将在下文说明的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定位部分44a,其中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定位部分44a可与处理盒B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定位凸台)18a啮合,主体的第一和第二调整部分(凸起)44b向着主体侧定位部分44a进入定位部分18a的运动轨迹。g表示主体侧定位部分44a的入口。主体的调整部分44b设置在向着成像操作位置的处理盒B运动轨迹的上游,即相对从主体侧导轨41的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方向的主体侧定位部分44的上游。调整部分44b具有的高度使定位部分18a抵靠它并跨在它上面。
如图5所示,主体侧导轨41在与导向槽41a相对的侧面上具有第一啮合件(凸出的导轨)(凸台)41c和第二啮合件(凸台)41b。第二啮合件41b沿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X设置在导向槽41a的下游。第一啮合件41c沿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X设置在导向槽41a的上游。第一啮合件41c比第二啮合件41b高。在第二啮合件41b前端,具有沿啮合件41b径向伸出的凸起41e。在第一啮合件41c前端,具有能沿啮合件41c径向弹性变形的锁紧装配爪41d。
主体14的固定件40设有两个用作安装件保持装置的导轨40a、40b,导轨40a、40b可彼此独立地与主体侧导轨41的啮合件41b、41c滑动啮合。导轨40a、40b的宽度(沿短侧测量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啮合件41b、41c的直径。主体侧导轨41借助主体侧导轨41的两个啮合件41b、41c和两个导轨40a、40b在光学系统1与记录材料2的传送通道之间运动。与第二啮合件41b啮合的第一导轨40a是线性的、并从定位导轨44上方沿着与处理盒B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与第一啮合件41c啮合的第二导轨40b设有向外伸出并弧形地接触转动轴15a的第一主体通孔部分(第一弧形部分)40b1,转动轴15a是打开和闭合部件15的转动中心。导轨40b具有第二主体通孔(第二弧形部分)40b2,其中第二主体通孔40b2的中心(未示出)靠近第一导轨40a的定位导轨44侧端,其半径等于主体侧导轨41的两个啮合件41b、41c之间的间隙、并与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连续。
靠近部件15的相对纵向(处理盒B的纵向)端,设有板形的第一和第二板15b(扇形板),该板具有用于部件15的转动轴15a。扇形板15b设有凸轮槽15c,其中凸轮槽15c具有相对转动中心(转动轴15a)沿圆周伸展的第一板通孔部分(弧形槽)15c1,和从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的闭合方向侧端延续而形成的第二板通孔部分(线性槽)15c2,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从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半径方向的闭合方向中倾斜。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的半径小于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前端与转动轴15a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的半径。
打开闭合部件15和主体侧导轨41装配到主体的固定件40。
通过沿处理盒B的纵向弹性地变形扇形板15b、并将转动轴15a啮合到主体固定件40的啮合孔40c(图5)而使打开闭合部件15可转动地支承在设备主体14上。部件15相对转动轴15沿图1所示箭头Q转动,以打开和闭合开口W。
主体侧导轨41以下述方式安装。将位于第二啮合件41b前端的凸起41e与第一导轨40a的槽准直(纵向)并插入第一导轨40a的槽,而后转动。于是,凸起41e与主体固定件40后侧啮合、并成为制动器。之后,第一啮合件41c穿过第二导轨40b、并与部件15的凸轮槽15c啮合。这样,设置在第一啮合件41c前端的锁紧装配爪41d在扇形板15b的后侧锁紧。
另一方面,处理盒B的盒框架CF的侧面(左和右)设有与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啮合的第一和第二盒导轨18b和位于感光鼓7转动轴的延长线上的用于与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44a啮合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18a。
在第一和第二盒导轨18b中,d表示被支承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被支承部分),e表示第一和第二被推动部分。它们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被支承部分a及第一和第二被推动部分b对应。
下面结合图8-14说明关于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处理盒B的安装拆卸操作。
当设备主体14的打开闭合部件15完全打开时(全开状态),前导轨42和主体侧导轨41相继曝露出来,如图8所示。这里,前导轨42的导向槽42a和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是连续的。借助这种连续状态,操作者插入处理盒B使盒导轨18b依次沿导向槽42a、41a被引导。该插入持续到盒导轨18b抵靠导向槽41a的后边缘为止。主体侧导轨41沿安装方向向下倾斜。因此,处理盒B的重量有效地使处理盒沿插入方向移动。
换言之,处理盒的插入、直到导轨18b的抵靠部分f抵靠主体侧导轨41的导轨调整部分c为止。而后,导轨18b的凸起18b1(图8)与导向槽41a的凹槽41a1啮合,使导轨18b的被支承部分d由主体侧导轨41的支承部分a接收。导轨18b的推动部分e的定位与主体侧导轨41推动部分b相对应,于是,处理盒B稳定地相对主体侧导轨41而定位。
所以,当导向槽41a与前导轨42(第一位置)的导向槽42a连续时,处理盒B被安装到主体侧导轨41。这里,主体侧导轨41沿处理盒B装入导向槽41a的安装方向X向下倾斜,使其在导向槽41a与导向槽42a连续的位置与供纸装置3(第一姿态)所传送的记录材料2的传送方向交叉。
当部件15完全打开时,通过将第一啮合件41c定位在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的前端部或引导端部、以及将第二啮合件41b定位在第一导轨40a的下端(开口侧W端)则可完成这一安装。如图8所示,导轨18b从处理盒B的底面(下表面)起的高度h基本等于前板43的斜面43a与导向槽41a之间的间隔1。所以,当盒B的底面位于板43的斜面43a上时,盒导轨18b由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自发地引导。
另外,导向槽41a、42a向前下方倾斜。因此,当盒导轨18b由导向槽41a、42a引导时,处理盒B被盒B的重量导向主体侧导轨41的后面。
下面说明导向槽41a、42a的倾斜。如果导向槽41a、42a的倾斜太小,处理盒B就不能被导向主体侧导轨41的后侧。反之,如果该倾斜太大,则操作者在沿主体侧导轨41的插入半途中松开盒B时所产生的冲击太强。基于这些考虑,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优选为10°-70°。在这个实施例中,导向槽41a、42a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约40°。
本实施例中的主体侧导轨41与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操作相关地被移动。所以,如果主体侧导轨41被盒B推压,则主体侧导轨41移动。因此,盒B底面相对导轨18b的高度根据导向槽41a与板43的斜面43a之间的距离而变化。这会使操作性变差。此外,如果主体侧导轨41移动较大的距离,处理盒B的导轨18b会滑出主体侧导轨41的下表面,于是盒B将会落入设备主体14。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与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连续的前导轨42,前导轨42沿盒的安装方向X固定到位于主体侧导轨41上游位置的主体固定件40。通过设置前导轨42,则可解决这个问题,并可将导轨18b可靠地插入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尽管前导轨42有效改善了操作性,但它不是必需的。
下面结合图8-12说明处理盒B的运动,处理盒B的导轨18b在打开闭合部件15的闭合动作的同时被主体侧导轨41支承。
当部件15相对转动轴15a转动而闭合时,第一啮合件41c沿位于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前端处的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运动。如前所述,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的中心位于部件15的转动轴15a、其半径等于到达凸轮槽15c的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前端的距离。所以,第一啮合件41b也沿第一导轨40a向盒B安装方向的后侧移动。此时,主体侧导轨41向后侧移动并沿时针方向转动,于是盒B的姿态向成像操作的姿态转变。
随着部件15进一步的闭合运动,盒B接近水平状态,同时接近到设备主体14后侧的成像操作位置。而后,盒B定位部分18a的外圆周靠近在盒B到达成像操作位置的轨迹中主体定位部分44a上游位置处的主体侧调整部分(凸起)44b(图10)。
当部件15进一步闭合时,主体侧导轨41进一步接近成像操作位置,导向槽41a的凹槽41a1推压导轨18b的凸起18b1。即,位于主体侧导轨41处的推动部分b压靠位于盒导轨18b侧的被推动部分e,使定位部分18a位于定位导轨44的主体侧调整部分44b之上。在定位部分18a超出主体侧调整部分44b后,借助处理盒B的重量、定位部分18a下落通过主体侧调整部分44b的顶点44b1与主体定位部分44a之间的差距。
之后,已经被导向槽41a中的导轨18b支承的盒B现在借助主体定位部分44a由设置在感光鼓7转动轴的轴线上定位部分18a支承如前所述,通过用主体中固定到主体14的主体固定件40的定位部分44a支承设置在感光鼓7轴线上的定位部分18a而使处理盒B正确地在主体14中定位。于是,处理盒B以正确地位置与光学系统1、转印辊4等需相对处理盒中的感光鼓7正确定位的部件对准。
下面说明主体侧导轨41和打开闭合部件15的运动。如图10所示,当盒B的定位部分18a位于主体侧调整部分44b之上时,借助主体侧导轨41的凹槽41b1可基本完成对盒B的推压。此时,第一啮合件41c在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与第二主体通孔部分40b2之间的接触处(交叉部分)露出。第二啮合部分41b位于第一导轨40a的上端(盒B安装方向的后侧端)。于是,主体侧导轨41处于这样的位置、即导向槽41a基本平行于盒B成像位置处由供纸装置3传送的记录材料2的传送方向。也就是,主体侧导轨41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姿态不同。
这样,部件15进一步闭合。之后,如图11所示,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的倾斜使第一啮合件41c移动到第二主体通孔部分40b2。如前所述,第二主体通孔部分40b2的中心位于第一导轨40a、且其半径等于主体侧导轨41的第一和第二啮合件41c、41b之间的间隔。所以,当第一啮合件41c抵靠第二主体通孔部分40b2的下端时,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停止。
到目前为止,盖部件15已经通过了一个完整的可转动角。部件15的转动量因以下原因被限制。例如图8所示,当将盖部件15向其全闭位置闭合而移动主体侧导轨41、进而使盒B被压入到成像位置时,在盒B插入后、操作者沿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方向推动盒B。于是,部件15可能开始关闭。
为了避免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盒B以盖部件15的全部可能转角转动的大约1/2被移动。这样,既使操作者将盒B推向重复使用侧,仍能在部件15和部件15在其全闭合位置所接触的设备主体14外壳之间保持足够的间隙。
当盒B的定位部分18a跨在主体侧调节部分44b上时所受到的阻力会使操作者感到卡嗒声,卡嗒声表明盒B在部件15的闭合操作中安装到位(成像操作位置)。于是,操作者能够知道盒B安装到正确位置。
如前所述,当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完成时,第一啮合件41c移入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图12)。如前所述,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是一个相对部件15转动轴15a的弧形,其宽度(沿短侧的内径)略大于第一啮合件41c的外径。所以,当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完成后、部件15进一步闭合时,第一啮合件41c沿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移动。这样,部件15不接触主体侧导轨41或不接触盒B而继续转,并如图12所示,它完全地闭合开口W(全闭合位置)。
当部件15以这种方式完全地闭合时,成像指令在设备主体14的控制器(未示出)中产生。而后,主电机(未示出)被驱动,并经驱动传送机构(未示出)驱动感光鼓7。此后,设置在盒B前端的转动制动器20抵靠到设备主体14中所设置的用作转动制动器的支承部分19(图1)。在这种状态下,盒B由转动制动器20和被主体定位部分44a支承的定位部分18a定位在设备主体14中。导轨18b漂浮地设置在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中。即导轨18b不接触构成导向槽41a的壁。
在图13和图14表示,当盒B安装到设备主体14时,盒B的左右侧盒导轨18b漂浮在主体侧导轨41中(分离状态)。
用定位部分44a支承盒B的定位部分18a的原因是需要以高精度将盒B定位在设备主体14中,以便提供高质量和高精度的图像。如果设备主体14的主体侧导轨41的位置不能保障,则不能理想利用主体侧导轨41使盒B正确定位。
下面说明通过打开部件15而将盒B从主体侧导轨41拆卸。该操作与前述操作相反。
当打开闭合部件15从图12所示的闭合位置打开时,第一啮合件41c在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中移动。对我们来说,在部件15打开动作的第一半中,只产生部件15的打开操作。随着部件15进一步打开,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和第二主体通孔部分40b2按图11和图10的顺序向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提升。此时,盒导轨18b抵靠到导向槽41a,且定位部分18a开始从定位部分44a分离。随着部件15进一步打开,借助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和第一主体通孔部分40b1的前端,第一啮合件41c移向用于盒的安装拆卸的开口W。借此,第二啮合件41b在第一导轨40a中移动到操作者可抓握盒B的位置。如图8所示,当部件15完全打开时,导向槽41a与导向槽42a连续(第一位置)。于是,操作者可将盒B从开口W取出。
这时,第一啮合件41c位于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的前端,所以可避免部件15进一步打开。
在本实施例的处理盒安装拆卸机构中,部件15从全开位置起的闭合操作使第一和第二啮合件41c、41b在导轨40a、40b上移动。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第一半中,盒B从盒B可被安装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盒B可进行成像操作的第二位置。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后一半中,主体侧导轨41的啮合件41b在凸轮槽15c中滑动、以使闭合操作到达打开闭合部件15的全闭合位置。借助部件15从全闭合位置的打开操作,主体侧导轨41的一个啮合件41b在部件15的凸轮槽15c中滑动、并使部件15可被打开到打开行程的一半。在部件15打开操作的后一半中,主体侧导轨41的两个啮合件41b、41c在导轨40a、40b中滑动,主体侧导轨4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于是,盒B可与打开闭合部件15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相关地被移动。因此,既使盒B在设备主体14中被置于很深的位置,盒B的安装拆卸操作也很容易。盒B的移动可在部件15打开操作第一半以及闭合操作的后一半中进行,盒B的安装拆卸可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第一半以及打开操作的后一半中进行。所以,既使盒B被较深地放入设备主体14,当盒B在安装或拆卸时、也不需要设备主体14提供为使操作者的手便于进入的空间。因此,在可操作性维持和改善的同时并不需要增加设备主体14的尺寸。另外,由于盒B可较深地放置在主体14中,所以电照相成像设备A内部件设置的宽容度得到改善。
此外,主体侧导轨41在光学系统1与供纸装置3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构成这样的姿态、即沿盒B向着导向槽41a的安装方向X向下倾斜(第一姿态),并构成与第一位置的姿态不同的姿态。
因此,盒B能够在光学系统1与供纸装置3之间移动。当盒B安装到位于第一位置处的主体侧导轨41时,由于主体侧导轨41向下倾斜的重量使盒B抵靠到导向槽41a后侧。同时,主体侧导轨41移动到第二位置,处理盒B停止在该位置。
当主体侧导轨41位于第一位置、且当主体侧导轨4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盒B的导轨18b由导向槽41a保持。当主体侧导轨41到达第二位置时,盒B由主体的定位部分44a定位和支承在被定位部分18a定位的成像操作位置。因此,盒B可以放置在成像操作的精确预定位置。
具有用于移动主体侧导轨41的凸轮槽15c的扇形板15b与部件15是一个整体。所以可避免增加盒B安装拆卸机构所需的部件数目,因此可减少装配步骤,从而使成本增加最小化。
盒B设置有由主体侧导轨41支承的盒导轨18b和由主体定位部分44a支承的定位部分18a,盒导轨18b与定位部分18a相互分离。这样,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41(左和右)和定位部分44a可位于沿盒B纵向的相同位置。所以不需要增加盒B的长度。
定位导轨44设有能与盒B的定位部分18a啮合的定位部分44a和主体侧调整部分44b,其中主体侧调整部分44b相对主体侧导轨4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方向设置在定位部分44a的上游、并横跨到达定位部分44的定位部分18a的运动轨迹。因此,已被主体侧导轨41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移动的定位部分18a抵靠到主体侧调整部分44b、并跨在主体侧调整部分44b上而将定位部分18a导向定位部分44a。在这个位置,处理盒B可以从主体侧导轨41传递到主体中定位导轨44的定位部分44a。
前导轨42设置在主体侧导轨41沿安装方向X的上游,所以,位于第一位置的主体侧导轨41不会被盒B移动。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安装拆卸机构具有整体安装到打开闭合部件15的扇形板15b,扇形板15b设有用于引导主体侧导轨41的凸轮槽15c。下面说明盒安装拆卸机构,其中,具有用于引导主体侧导轨41的凸轮槽50a的凸轮板50与打开闭合部件15分开设置,因此设计宽容度得到改善。相同标号表示具有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功能的本实施例的部件。
图15是本实施例中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凸轮板50设置有凸轮槽50a、转动轴50b和连接孔50c,其中凸轮槽50a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作为第一板通孔部分的弧形槽通孔50a1和作为第二板通孔部分的线性槽50a2,转动轴50b可转动地与主体固定件40的啮合孔40c啮合、并用作凸轮板50的转动中心,连接孔50c位于转动轴50b的轴线方向。打开闭合部件15在离开主体固定件40啮合孔40c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转动地与转动轴(未示出)啮合的支承孔15e、并在沿盒B纵向伸展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孔15d。支承孔15e和连接孔15d具有沿转动轴50b轴向伸展的轴线。凸轮板50经连接板51(连接件)连接到部件15。连接板51以与导轨40a、40b相对的位置设置在主体固定件40中。在其相对的端部设置连接轴51a、51b。连接轴51a在一端可转动地啮合在部件15的连接孔15d中。连接轴51b在另一端可转动地啮合在凸轮板50的连接孔50c中。
本实施例的盒安装拆卸机构由主体侧导轨41和凸轮板50构成滑块曲柄机构,并由凸轮板50、部件15、连接板51和设备主体14构成四杆曲柄机构。于是,凸轮板50通过连接板51接收部件15的打开闭合动作,并与部件15的打开闭合动作相关地相对转动轴50b转动。借助凸轮板50与部件15的打开闭合动作相关的转动操作,主体侧导轨41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盒安装拆卸机构中,部件15从全开位置的闭合操作使两个啮合件41b、41c在导轨40a、40b上滑动。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第一半中,盒B从盒B可安装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盒B可进行成像操作的第二位置。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后一半中,一个啮合件41b在凸轮槽50a中滑动以使闭合动作到达部件15的全闭合位置。借助部件15从全闭位置的打开操作,一个啮合件41b在凸轮槽50a中滑动以使部件15的打开操作到达打开操作的第一半。在部件15打开操作的后一半中,两个啮合件41b、41c在导轨40a、40b上滑动、以将主体侧导轨4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提供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作用的优点。当例如为满足特殊需要、具有部件15的外壳被更换时或外壳因改变型号而更换并且部件15转动位置的中心改变时,如果连接板51的内轴线距离和部件15的连接孔15d的位置被改变,则设备主体14中的盒安装拆卸机构仍能按原样被使用。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盒安装拆卸机构中的部件15或凸轮板50构成曲柄,滑块曲柄机构中的主体侧导轨41是滑块。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主体侧导轨41由部件15或作为曲柄的凸轮板50的转动直接推动。因此,力损失很小,且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的盒安装拆卸机构的优点在于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轨迹和被主体侧导轨41移动的盒B的运动轨迹的宽容度。
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第一实施例相应功能的部件。
图16是本实施例的盒安装拆卸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6中,打开闭合部件15具有带凸轮槽15c的扇形板15b,凸轮槽15c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准确相对转动轴15a的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和从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连续的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相对部件15的径向向下倾斜。部件15在靠近扇形板15b扇形中心的前端设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在转动轴15a(图17)上的支承孔15e。主体侧导轨41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形状。
设置导向槽41a,其中,盒B的导轨18b在开口W侧面被引导。与导向槽41a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一和第二啮合件41c、41b。主体14的内板62设有通过与主体侧导轨41的啮合件41b、41c啮合而用作确定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轨迹的保持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导轨40c、40d。导轨40c、40d可以设计成使由主体侧导轨41引导的盒B能够避开设备主体14内的部件。
在与导轨40c、40d相对的内板62的侧面设置有凸轮件,该凸轮件是连接第一啮合件41和部件15的凸轮槽15c的连接凸轮板60。用于保持连接凸轮板60姿态的凸轮轴61固定到内板62。轴61穿过内板62并向连接凸轮板60伸出。连接凸轮板60设置在板的主体60d的一端、板上设有可转动支承第一啮合件41c的啮合孔60a,在另一端设有用于滑动地与部件15的凸轮槽15c啮合的、作为凸出引导物的凸起60b。在凸起60b的前端,设置用作保持器的锁紧装配爪60b1。连接凸轮板60在啮合孔60a中可转动地支承主体侧导轨41的第一啮合件41c,且凸起60b与部件15的凸轮槽15c可滑动地啮合。
凸轮槽60c形成在啮合孔60a与连接凸轮板60的板主体60d中的凸起60b之间。凸轮槽60c可滑动地与固定到内板62的凸轮轴61啮合。
结合图17-21说明本实施例的盒安装拆卸机构中的部件15的打开闭合操作和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本实施例中的盒B在主体侧导轨41上的安装、主体定位部分44a与盒B定位部分18b之间的啮合、以及后续图中设备主体14中盒B的支承等情况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为简要起见,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17表示部件15完全打开的状态(全开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盒B插入开口W。此时,第一啮合件41c抵靠第二导轨40d的部件15侧端。在第二啮合件41b与第一导轨40c的闭合件侧端之间保持小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凸轮板60的一个端侧由第一啮合件41c和啮合孔60a支承。在连接凸轮板60的另一侧端,凸起60b抵靠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的前端。
如图18、19所示,当部件15闭合时,凸轮板60移向设备主体14的后侧,同时始终抵靠在凸起60b与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的端部之间。在连接凸轮板60保持连接关系的运动期间,凸轮槽60c从一端60c1到弯曲部分60c2的部分与内板62的凸轮轴61的轨迹相对应。
当部件15进一步从图19所示位置闭合到图20所示位置时,主体侧导轨41的移动达到最后阶段。这时,凸轮槽60c与内板62的凸轮轴61之间的邻接从弯曲部分60c2变化到凸轮槽60c的另一端60c3。当凸轮轴61在弯曲部分60c2与另一端60c3之间移动时,连接凸轮板60相对第一啮合件41c在啮合孔60a上方转动。设在连接凸轮板60另一端的凸起60b从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的前端移动到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与弧形槽通孔15c1之间的连接侧(相交侧)。如图20所示,当凸起60b移动到弧形通孔15c1时,主体侧导轨41完成其在导轨40c、40d上的移动。于是,盒B被定位导轨44支承。这时,打开闭合部件15处在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似的闭合操作全行程的1/2处。当部件15进一步闭合时,凸起60b在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中滑动。因此,不需要给连接凸轮板60施加外力,部件15就可闭合到如图21所示的全闭合位置。
下面说明抽拉到可将盒B从部件15闭合位置方便地取出的位置的操作。
该操作与前述操作相反。当部件15位于闭合位置(图21)到图20所示位置之间时,连接凸轮板60、主体侧导轨41和盒B不移动,只有部件15被打开。这是因为相对于半径等于连接凸起60b与部件15转动中心的线的距离的部件15的转动中心的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是圆形的。直到图20所示的部件15打开的位置,凸起60b与第一板通孔部分15c1接触、而后与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接触,并启动主体侧导轨41向开口W的移动。之后,承载在主体侧导轨41上的盒B从定位导轨44分离、并开始与主体侧导轨41一起移动。凸起60b与凸轮槽15c之间的邻接向着第二板通孔部分15c2的前端侧变化(图20到图19)。此后,随着部件15的打开操作,主体侧导轨41在导轨40c、40d上滑动(图18到图17)。如图17所示,当部件15完全打开时(全开位置),盒B被拉出到操作者能达到的位置。于是,操作者沿主体侧导轨41的导向槽41a拉出盒B,从而将盒B取出。
因而,在本实施例的安装拆卸机构中,部件15从全开位置的闭合操作使主体侧导轨41的两个啮合件41b、41c在两个导轨40c、40d上滑动。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第一半中,盒B从其可安装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其可以进行成像操作的第二位置。在部件15闭合操作的后一半中,凸轮轴61在凸轮槽60c中滑动,凸起60b在凸轮槽15c中滑动,以使部件15的闭合动作到达全闭位置。在部件15从全闭位置的打开操作中,凸轮轴61在凸轮槽60c中滑动,凸起60b在凸轮槽15c中滑动,以使部件15的打开动作到达打开动作的第一半。在部件15打开操作的后一半中,两个啮合件41b、41c在导轨40a、40b中滑动,从而将主体侧导轨4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盒安装拆卸机构可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良好效果,另外,与部件15的打开闭合操作相关的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通过连接凸轮板60起作用。所以,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轨迹和由主体侧导轨41移动的盒B的运动轨迹不受限制,因此,设计宽容度得到改善。
上述的实施例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概括用于处理盒的安装机构。
提供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用于将处理盒(B)安装到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14)中的安装位置,其中,所述盒(B)包括电照相光敏件(7)和能对所述光敏件(7)起作用的处理装置(至少是8、10和11之一),所述处理盒安装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到设备主体(14)的可打开的盖部件(15),当所述盒(B)在设备主体(14)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15)打开闭合;第一主体侧导轨(41)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它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而被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包括第一支承部分(a)和第一推动部分(b);第二主体侧导轨(41)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它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而被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41)包括第二支承部分(a)和第二推动部分(b);第一盒导轨(18b)设置在所述盒(B)的盒框架(CF)一纵向端,它用于将所述盒(B)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18b)包括被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a)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d)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b)的第一被推动部分(e);第二盒导轨(18b)设置在所述盒(B)的盒框架(CF)一纵向端,它用于将所述盒(B)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18b)包括被支承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a)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d)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b)的第二被推动部分(e);其中,所述盒(B)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闭合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关于电照相成像设备:
提供一个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照相成像设备,一个处理盒(B)能够在该设备上可拆卸地安装,所述的设备包括(a)一个安装到设备主体的可打开的盖部件(15),当所述盒(B)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15)打开闭合;(b)第一主体侧导轨(41)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它可与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相关地被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包括第一支承部分(a)和第一推动部分(b);(c)第二主体侧导轨(41)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它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而被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41)包括第二支承部分(a)和第二推动部分(b);(d)用于安装处理盒(B)的安装装置,所述处理盒(B)包括:能对所述光敏件(7)起作用的处理装置(至少是8、10和11之一);第一盒导轨(18b)设置在所述盒(B)的盒框架(CF)一纵向端,它用于将所述盒(B)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18b)包括被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a)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d)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b)的第一被推动部分(e);第二盒导轨(18b)设置在所述盒(B)的盒框架(CF)一纵向端,它用于将所述盒(B)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18b)包括被支承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a)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d)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b)的第二被推动部分(e);其中,所述盒(B)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闭合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关于处理盒:
提供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处理盒(B),其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包括一个安装到设备主体(14)的可打开的盖部件(15),当所述盒(B)在设备主体(14)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15)打开和闭合;第一主体侧导轨(41)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它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而被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包括第一支承部分(a)和第一推动部分(b);第二主体侧导轨(41)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它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而被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41)包括第二支承部分(a)和第二推动部分(b);一个电照相光敏件(7);能对所述光敏件(7)起作用的处理装置(至少是8、10和11之一);盒框架(CF);第一盒导轨(18b),设置在所述盒(B)的盒框架(CF)一纵向端,它用于将所述盒(B)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18b)包括被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a)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d)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b)的第一被推动部分(e);第二盒导轨(18b),设置在所述盒(B)的盒框架(CF)一纵向端,它用于将所述盒(B)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18b)包括被支承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a)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d)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b)的第二被推动部分(e);其中,所述盒(B)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闭合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移动第二盒导轨18b并用第一推动部分b推动第一被推动部分e,和用第二推动部分b推动第二被推动部分e,则盒B可随着部件15的闭合操作相关地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在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盒导轨(18b)包括用于抵靠设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a)中的导轨调整部分(c)的抵靠部分(f),所述抵靠部分(f)沿盒(B)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18b)的前端;另外,所述第一盒导轨(18b)包括用于抵靠设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a)中的导轨调整部分(c)的抵靠部分(f),所述抵靠部分(f)沿盒(B)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18b)的前端。
在又一方面,如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e)与所述第一被支承部分(d)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e)与所述第二被支承部分(d)整体地模制。
在又一方面,所述第一盒导轨(18b)从位于所述盒框架(CF)一纵向端的盒框架(CF)部分机构向外伸出,所述第一盒导轨(18b)与所述盒框架(CF)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盒导轨(18b)从位于所述盒框架(CF)一纵向端的盒框架(CF)部分机构向外伸出,所述第二盒导轨(18b)与所述盒框架(CF)整体地模制。
在又一方面,在所述盒框架(CF)一纵向端设置用于将所述盒(B)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一定位部分(18a),在所述盒框架(CF)另一纵向端设置用于将所述盒(B)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分(18a),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8a)和第二定位部分(18a)与设置在主体中的主体侧定位部分(44a、44a)啮合。
在又一方面,所述光敏件(7)是鼓形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8a)和第二定位部分(18a)与所述的感光鼓同轴。
在又一方面,所述第一盒导轨(18b)和所述第二盒导轨(18b)的设置使得在所述盒(B)安装到安装位置时,第一盒导轨(18b)沿垂直方向处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8a)之上,所述第二盒导轨(18b)处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分(18a)之上。
在又一方面,在所述盖部件(15)闭合到预定角度之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b)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e),所述第二推动部分(b)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e)。
在又一方面,所述盒(B)完全安装到安装位置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b)和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e)彼此分离,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分(b)和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e)彼此分离。
在又一方面,所述设备的主体设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8a)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18a)进入到安装位置的主体侧调整部分(44b),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8a)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18a)接触到所述主体侧调整部分(44b),所述第一推动部分(b)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e),所述第二推动部分(b)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e),于是所述第一定位部分(18a)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18a)进入主体侧定位部分(44a、44a)。
在又一方面,所述调整部分是位于所述主体侧定位部分(44a、44a)入口处的凸起(44b)或弹簧(45)。
在又一方面,在所述盖部件(15)相对设备主体的闭合完成之前,所述盒(B)安装到安装位置。
在又一方面,所述盒(B)的安装随着所述盖部件(15)从全开位置到达预定角度的闭合操作而到达其安装位置,在超过预定角度的闭合操作中、所述盒(B)不移动;在所述盖部件(15)从闭合位置到达预定角度的打开操作中、所述盒(B)不移动,在超过预定角度的打开操作中、所述盒(B)移动到取出位置。
在又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和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41)基本上向着安装位置向下倾斜。
在又一个方面,可以使用一个第一板(15b),它可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闭合操作、相对第一主体固定件(40)围绕转动中心(15b)而转动,第一弧形槽(15c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15b)中,所述槽是具有第一半径的弧形,第二槽(15c2)在所述第一板(15b)中以第二半径从所述第一弧形槽(15c1)端部向外沿径向伸展,第一弧形槽(40b1)形成在所述主体固定件中,第二槽(40b2)以所述第一半径从所述主体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弧形槽(40b1)端部沿径向向内伸展,第一啮合件(41c)可在所述第一板(15b)的第一弧形槽(15c1)、所述第一板(15b)的第二槽(15c2)、所述主体固定件的第一弧形槽(40b1)、和所述主体固定件的第二槽(40b2)中移动;其中,通过沿闭合方向从其全开位置移动所述盖部件(15)、而在所述第一板(15b)的所述第二槽(15c2)和所述第一板(15b)的第一弧形槽(15c1)中移动所述第一啮合件(41c)、而使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移动;其中,当所述啮合件(41c)到达主体的所述第二槽(40b2)时,所述第二槽(15c2)与处于静止的所述第一啮合件(41c)一起被移动,使得不需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移动即可闭合盖部件(15)。
在又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一盒导轨(18b)支承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41)、所述第二盒导轨(18b)支承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41)的同时,随着所述盖部件(15)的打开操作、所述盒(B)移动到取出位置。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装置的操作如下所述。首先,盖部件15被打开。这使第二主体侧导轨41移动到盒插入位置(盒安装拆卸位置或第一位置)。之后,操作者抓握盒B并将处理盒的第一盒导轨18b放置第一主体侧导轨41上。操作者还将第二盒导轨18b放置第二主体侧导轨41上。借助操作者推力和/或盒B的重量,第一和第二盒导轨18b在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41上滑向后侧。第二盒导轨18b的抵靠部分f与导轨调整部分c的接触使盒B停止。这时,第一被推动部分e与第一推动部分b相对。类似地,第二被推动部分e与第二推动部分b相对。当盖部件15闭合并通过预定角度时,定位部分18b抵靠到主体侧调整部分45。这将运动负载施加到盒B。随着盖部件15进一步闭合,第一推动部分b推动第一被推动部分e。类似地,第二推动部分b推动第二被推动部分e。于是,盒B进一步向后移动。盒定位部分18a与主体定位部分44a啮合。这样,盒B被安装到设备主体14的安装位置。
当将盒B从设备主体14取出时,其相反的操作如下所述。随着盖部件的打开操作,第一和第二主体侧导轨41移动到盒插入位置(盒安装拆卸位置或第一位置)。操作者手握盒B并将它从主体14取出。
这样,随着盖部件的闭合操作,盒B可从盒插入位置移动到安装位置。随着盖部件的打开操作,盒B可从安装位置移到盒插入位置。通过操作者将盒B插入到设备主体前侧(较靠近操作者一侧),闭合盖部件15可将盒B从前侧移向后侧。另外,操作者打开盖部件15时,盒从后侧移向前侧(较靠近操作者)。
(其它实施例)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主体侧调整部分44b使定位部分18a的运动轨迹移入到设在导轨44上的定位部分44a、以便处理盒B的定位部分18a与设在主体固定件40、62上的定位导轨44的主体定位部分44a啮合。但是,为了使处理盒B的定位部分18a更稳定地与主体定位部分44a啮合,定位导轨44可以设置扭曲螺旋弹簧45(具有弯曲部分45a的弹性件(“L形弯曲”,如图22所示))、以使弯曲部分45a进入定位部分18a的运动轨迹。
在这种定位导轨44中,当定位部分18a随着处理盒B沿主体侧导轨41的运动到达定位导轨44的主体侧定位部分44a时(图22,(a)),定位部分18a的外径接触到扭曲螺旋弹簧45弯曲部分45a的弯曲点。处理盒B的运动使扭曲螺旋弹簧45弯曲部分45a向上弹性变形,因而离开定位部分18a的运动轨迹。当定位部分18a通过扭曲螺旋弹簧45弯曲点45b时,由弯曲部分45a的恢复而储存在扭曲螺旋弹簧45中的恢复力(弹性力)将定位部分18a推压到定位导轨44的定位部分44a(图22,(c))。扭曲螺旋弹簧45的臂部45c使定位部分18a以预定压力紧密地压靠到主体定位部分44a,以便借助转印辊4对感光鼓7的接触力使处理盒B的定位凸起2从定位导轨44升起。使用这种定位导轨44,处理盒B的定位部分18a可更加稳定地固定到定位导轨44。
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用于形成单色图像。但是,本发明不仅可优选地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处理盒,也可用于具有多个显影装置、形成多色图像(例如,双色图像、三色图像、或全色图像)的处理盒。
另外,电照相光敏件不只限于感光鼓。例如,还可包括下面的内容。首先关于光敏材料,可包括诸如非晶硅、非晶硒、氧化锌、氧化钛、或有机光导材料的光导材料。关于涂覆光敏材料的基底结构可包括诸如鼓形的旋转结构、和诸如带形的平面结构。
同样,本发明可优选使用各种已知的显影方法,例如使用双组分调色剂的磁刷显影法、瀑布显影法、触着显影法、云雾显影法。
另外,本发明可使用例如电晕充电的另一种方法,其中,用铝等金属屏蔽将钨丝从三个侧面封闭,给钨丝施加高压而产生正或负离子,将正或负离子移向感光鼓表面而使该表面均匀充电。
除了后述的辊型之外,充电装置可以是板型(充电板)、垫型、块型、杆型、或丝型。
将剩余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清除的装置可以是板型、毛刷型、磁刷型等。
处理盒包括电照相光敏件和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一种处理盒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充电装置、并作为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单元或盒。另一种处理盒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显影装置、并作为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单元或盒。再一种处理盒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清洁装置、并作为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单元或盒。又一种处理盒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至少两个处理装置、并作为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单元或盒。
例如,处理盒可以包含电照相光敏件和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它们一起构成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盒。另一种类型的处理盒包含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并作为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单元或盒。另外,再一种类型的处理盒可至少包含显影装置和电照相光敏件,并作为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单元或盒。使用者可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该处理盒。这意味着使用者可有效地进行维修操作。
在前述实施例中,电照相成像设备是以电照相激光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必限于前述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也可用于诸如电照相LED打印机、电照相复印机、电照相传真机、或电照相文字处理机等其它电照相成像设备。
如上所述,本发明改进了处理盒相对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的安装操作性。
本发明已结合文中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将覆盖位于改进目的或后续权利要求范围之内的那些改型或变化。

Claims (43)

1.一个处理盒安装机构,用于将处理盒安装到电照相成像设备主体的安装位置,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电照相光敏件和能作用于所述光敏件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盒安装机构包括:
一个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可打开的盖部件,当所述处理盒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被打开和关闭;
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主体侧导轨,第一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
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二主体侧导轨,第二主体侧导轨可与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地移动,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
第一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的第一被推动部分;
第二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的第二被推动部分;
其中,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2.一个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用于抵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中导轨调节部分的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沿所述盒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的前端;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用于抵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中导轨调节部分的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沿所述盒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的前端。
3.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和所述第一被支承部分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支承部分整体地模制。
4.一个如权利要求1、2或3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从位于所述盒框架一纵向端的盒框架部分向外伸出,所述第一盒导轨与所述盒框架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盒导轨从位于所述盒框架另一纵向端的盒框架部分向外伸出,所述第二盒导轨与所述盒框架整体地模制。
5.一个如权利要求1、2、3或4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在所述盒框架的一纵向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一定位部分,在所述盒框架的另一纵向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分,其中,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与设置在主体中的主体侧定位部分啮合。
6.一个如权利要求5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光敏件是鼓形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与感光鼓同轴。
7.一个如权利要求5或6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和所述第二盒导轨的设置使得当所述盒安装到安装位置时,第一盒导轨沿垂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分的上方、第二盒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上方。
8.一个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在所述盖部件闭合到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所述第二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
9.一个如权利要求8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盒到达安装位置之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与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彼此分离,所述第二推动部分与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彼此分离。
10.一个如权利要求5、6、8或9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设备主体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进入到安装位置的主体侧调整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接触到所述主体侧调整部分,所述第一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所述第二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因此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进入主体侧定位部分。
11.一个如权利要求10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调整部分是位于所述主体侧定位部分入口的凸起或弹簧。
12.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10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在所述盖部件相对设备主体的闭合完成之前,所述盒向安装位置的安装被完成。
13.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10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随着所述盖从其全开位置到预定角度的闭合操作、所述盒向安装位置的安装被完成,在闭合操作超出预定角度时、所述盒不移动;在所述盖从闭合位置到预定角度的打开操作中、所述盒不移动,在打开操作超出预定角度时、所述盒移动到取出位置。
14.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13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和第二主体侧导轨基本上向着安装位置向下倾斜。
15.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13的处理盒安装机构,还包括第一板、该板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闭合操作可相对第一主体固定件绕转动中心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中的第一弧形槽,所述槽具有第一半径的弧形,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端部沿径向向外向第二半径伸展的第二槽,第一弧形槽形成在所述主体固定件中,第二槽从所述主体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端部沿径向向内伸展到所述第一半径,第一啮合件可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槽中、所述主体固定件的第一弧形槽中和所述主体固定件的第二槽中移动;其中,借助所述盖部分从其全开位置沿闭合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第一啮合件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二槽中和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弧形槽中移动、从而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其中,当所述第一啮合件到达主体的所述第二槽时,所述第二槽与静止的第一啮合件一起移动,则盖部件被闭合而不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
16.一个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个权利要求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当所述第一盒导轨支承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上、所述第二盒导轨支承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上时,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操作,所述盒被移动到取出位置。
17.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照相成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a)一个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可打开的盖部件,当所述处理盒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被打开和关闭;
(b)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主体侧导轨,第一主体侧导轨可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被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
(c)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二主体侧导轨,第二主体侧导轨可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被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
(d)安装处理盒的安装装置,所述处理盒包括:
可作用于所述光敏件的处理装置;
第一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的第一被推动部分;
第二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的第二被推动部分;
其中,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18.一个如权利要求17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用于抵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中导轨调节部分的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沿所述盒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的前端;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用于抵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中导轨调节部分的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沿所述盒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的前端。
19.一个如权利要求17或18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和所述第一被支承部分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支承部分整体地模制。
20.一个如权利要求17、18或19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从位于所述盒框架一纵向端的盒框架部分向外伸出,所述第一盒导轨与所述盒框架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盒导轨从位于所述盒框架另一纵向端的盒框架部分向外伸出,所述第二盒导轨与所述盒框架整体地模制。
21.一个如权利要求17、18、19或20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盒框架的一纵向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一定位部分,在所述盒框架的另一纵向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分,其中,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与设置在主体中的主体侧定位部分啮合。
22.一个如权利要求21的设备,其中,所述光敏件是鼓形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与感光鼓同轴。
23.一个如权利要求21或22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和所述第二盒导轨的设置使得当所述盒安装到安装位置时,第一盒导轨沿垂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分的上方、第二盒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上方。
24.一个如权利要求17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盖部件闭合到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所述第二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
25.一个如权利要求24的设备,其中,所述盒到达安装位置之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与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彼此分离,所述第二推动部分与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彼此分离。
26.一个如权利要求21、22、24或25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主体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进入到安装位置的主体侧调整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接触到所述主体侧调整部分,所述第一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所述第二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因此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进入主体侧定位部分。
27.一个如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所述调整部分是位于所述主体侧定位部分入口的凸起或弹簧。
28.一个如权利要求17或26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盖部件相对设备主体的闭合完成之前,所述盒向安装位置的安装被完成。
29.一个如权利要求17或26的设备,其中,随着所述盖从其全开位置到预定角度的闭合操作、所述盒向安装位置的安装被完成,在闭合操作超出预定角度时、所述盒不移动;在所述盖从闭合位置到预定角度的打开操作中、所述盒不移动,在打开操作超出预定角度时、所述盒移动到取出位置。
30.一个如权利要求17或29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和第二主体侧导轨基本上向着安装位置向下倾斜。
31.一个如权利要求17或29的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一板、该板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闭合操作可相对第一主体固定件绕转动中心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中的第一弧形槽,所述槽具有第一半径的弧形,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端部沿径向向外伸展到第二半径的第二槽,第一弧形槽形成在所述主体固定件中,第二槽从所述主体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端部沿径向向内伸展到所述第一半径,第一啮合件可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槽中、所述主体固定件的第一弧形槽中和所述主体固定件的第二槽中移动;其中,借助所述盖部分从其全开位置沿闭合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第一啮合件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二槽中和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弧形槽中移动、从而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其中,当所述第一啮合件到达主体的所述第二槽时,所述第二槽与静止的第一啮合件一起移动,则盖部件被闭合而不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
32.一个如权利要求17-31中任一个权利要求的处理盒安装机构,其中,当所述第一盒导轨支承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上、所述第二盒导轨支承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上时,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操作,所述盒被安装到取出位置。
33.一个能可拆卸地安装到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包括:
一个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可打开的盖部件,当所述处理盒在设备主体上安装或拆卸时、所述盖部件被打开和关闭;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主体侧导轨,第一主体侧导轨可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被移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一推动部分;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二主体侧导轨,第二主体侧导轨可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被移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包括第二支承部分和第二推动部分;
电照相光敏件;
可作用于所述光敏件的处理装置;
盒框架;
第一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上的第一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一推动部分的第一被推动部分;
第二盒导轨,它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盒框架的一个纵向端、用于将所述处理盒导向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第二盒导轨包括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上的第二被支承部分和被推动到所述第二推动部分的第二被推动部分;
其中,所述处理盒随着所述盖部件的关闭操作而被安装到安装位置。
34.一个如权利要求33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用于抵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中导轨调节部分的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沿所述盒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的前端;所述第一盒导轨包括用于抵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中导轨调节部分的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沿所述盒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盒导轨的前端。
35.一个如权利要求33或34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和所述第一被支承部分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支承部分整体地模制。
36.一个如权利要求33、34或35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从位于所述盒框架一纵向端的盒框架部分向外伸出,所述第一盒导轨与所述盒框架整体地模制;所述第二盒导轨从位于所述盒框架另一纵向端的盒框架部分向外伸出,所述第二盒导轨与所述盒框架整体地模制。
37.一个如权利要求33、34、35或36的处理盒,其中,在所述盒框架的一纵向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一定位部分,在所述盒框架的另一纵向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盒定位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分,其中,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与设置在主体中的主体侧定位部分啮合。
38.一个如权利要求37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光敏件是鼓形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与感光鼓同轴。
39.一个如权利要求37或38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盒导轨和所述第二盒导轨的设置使得当所述盒安装到安装位置时,第一盒导轨沿垂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分的上方、第二盒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上方。
40.一个如权利要求33的处理盒,其中,在所述盖部件闭合到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所述第二推动部分推动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
41.一个如权利要求40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盒到达安装位置之后,所述第一推动部分与所述第一被推动部分彼此分离,所述第二推动部分与所述第二被推动部分彼此分离。
42.一个如权利要求33的处理盒,其中,随着所述盖从其全开位置到预定角度的闭合操作、所述盒向安装位置的安装被完成,在闭合操作超出预定角度时、所述盒不移动;在所述盖从闭合位置到预定角度的打开操作中、所述盒不移动,在打开操作超出预定角度时、所述盒移动到取出位置。
43.一个如权利要求33-42中任一个权利要求的处理盒,其中,当所述第一盒导轨支承在所述第一主体侧导轨上、所述第二盒导轨支承在所述第二主体侧导轨上时,随着所述盖部件的打开操作,所述盒被移动到取出位置。
CNB001353225A 1999-10-08 2000-10-08 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94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923/1999 1999-10-08
JP28792399 1999-10-08
JP2000281861A JP3787487B2 (ja) 1999-10-08 2000-09-18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機構、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81861/2000 2000-09-18
JP281861/200 2000-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4323A true CN1294323A (zh) 2001-05-09
CN1149448C CN1149448C (zh) 2004-05-12

Family

ID=2655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53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9448C (zh) 1999-10-08 2000-10-08 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735406B1 (zh)
EP (1) EP1091266B1 (zh)
JP (1) JP3787487B2 (zh)
KR (1) KR100404411B1 (zh)
CN (1) CN1149448C (zh)
DE (1) DE60045434D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2169C (zh) * 2003-08-29 2008-12-1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其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807036A (zh) * 2009-02-16 2010-08-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540814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显影单元抽屉的成像设备
CN102530587A (zh) * 2010-12-15 2012-07-04 株式会社理光 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639660B (zh) * 2003-08-29 2012-09-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7243B2 (ja) * 2000-12-01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機構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31156B2 (ja) * 2001-03-16 2005-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25431B2 (ja) 2001-03-16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着脱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45437B2 (ja) * 2003-03-28 2007-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92991B2 (ja) * 2003-12-26 2009-07-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55748B1 (ko) * 2004-06-12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4803994B2 (ja) * 2004-11-12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753B2 (ja) 2005-04-27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035609B2 (ja) * 2006-05-01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241865B2 (ja) * 2006-12-08 2009-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05408B2 (ja) * 2008-04-22 2012-03-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05709B2 (ja) * 2009-01-13 2012-08-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50148A (zh) * 2010-09-06 2011-01-19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KR20120064766A (ko) * 2010-12-10 201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5321629B2 (ja) * 2011-03-30 2013-10-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02126B2 (ja) 2015-09-16 2019-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に用いられる部材
CN110355965B (zh) * 2019-06-25 2024-03-19 宁波长飞亚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8966A (en) 1988-11-10 1991-07-0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Image-forming machine
US5404198A (en) 1989-12-15 1995-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828928A (en) 1990-04-27 1998-10-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in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leaning device
US5623328A (en) 1990-04-27 1997-04-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on which process cartridge is mountable
JPH0490561A (ja) * 1990-08-03 1992-03-2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方法
JPH04333066A (ja) * 1991-05-08 1992-11-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200150B2 (ja) 1991-05-20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82122A (ja) 1992-04-16 1994-10-07 Canon Inc ブレード部材、ブレード部材取り付け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43702A (ja) * 1992-05-22 1994-02-18 Minolta Camera Co Ltd 作像装置
EP0577893B1 (en) 1992-06-30 1997-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on which process cartridge is mountable
JPH0619230A (ja) 1992-06-30 1994-01-2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0586033B1 (en) 1992-06-30 1998-03-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drum,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70120B2 (ja) 1992-06-30 2002-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70121B2 (ja) 1992-06-30 2002-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157610B2 (ja) 1992-06-30 2001-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75439A (ja) 1992-06-30 1994-03-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0625729B1 (en) 1993-05-20 1998-1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 process cartridge
JP3304180B2 (ja) * 1993-12-27 2002-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54862A (ja) * 1995-03-15 1996-10-01 Fujitsu Ltd 像形成装置
JP3453450B2 (ja) 1995-04-26 2003-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着脱ガイド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94465B2 (ja) 1995-04-28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943528A (en) 1995-04-28 1999-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with a gripping cover feature usable with a process cartridge, a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and an apparatus us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JP3774488B2 (ja) 1995-04-28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154642B2 (ja) 1995-04-28 2001-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現像枠体とクリーニング枠体の結合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68162B2 (ja) 1995-04-28 2002-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056A (ja) 1995-06-30 1997-01-1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72719B2 (ja) 1995-07-11 2003-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23754B2 (ja) 1996-08-30 200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54328A (ja) * 1997-03-10 1998-09-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554164B2 (ja) 1997-11-07 2004-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ル部材
JPH11167333A (ja) 1997-12-02 1999-06-22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63766B2 (ja) * 1997-12-09 2003-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347686B2 (ja) 1999-04-02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押込み機構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2169C (zh) * 2003-08-29 2008-12-1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其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639660B (zh) * 2003-08-29 2012-09-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807036A (zh) * 2009-02-16 2010-08-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807036B (zh) * 2009-02-16 2012-09-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540814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显影单元抽屉的成像设备
CN102540814B (zh) * 2010-12-09 2017-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显影单元抽屉的成像设备
CN102530587A (zh) * 2010-12-15 2012-07-04 株式会社理光 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30587B (zh) * 2010-12-15 2014-07-30 株式会社理光 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175147A (ja) 2001-06-29
KR20010067301A (ko) 2001-07-12
KR100404411B1 (ko) 2003-11-05
EP1091266A2 (en) 2001-04-11
EP1091266B1 (en) 2010-12-29
DE60045434D1 (de) 2011-02-10
US6735406B1 (en) 2004-05-11
EP1091266A3 (en) 2003-01-08
CN1149448C (zh) 2004-05-12
JP3787487B2 (ja) 200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48C (zh) 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061763C (zh) 显影框、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
CN1074145C (zh) 遮光板,处理卡盒和成像设备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154887C (zh) 处理卡盒的再加工方法
CN1122191C (zh) 处理盒及电照相成象装置
CN1072815C (zh) 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
CN1191507C (zh) 处理盒再制造方法
CN1308780C (zh) 成像设备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处理盒
CN1217241C (zh) 处理盒及电照相成象装置
CN1049987C (zh) 可安装处理盒的成象系统
CN100339773C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244026C (zh) 处理盒及成象设备
CN1155858C (zh) 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058794C (zh) 光敏鼓、处理盒、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CN1158582C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165824C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90768C (zh) 显影盒及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452033A (zh) 处理盒及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258865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装置
CN1677261A (zh)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508638A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以及显影盒
CN1049988C (zh) 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
CN1940775A (zh)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CN1333484A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BB1A Publication of app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