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2543C - 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2543C
CN1282543C CNB031457541A CN03145754A CN1282543C CN 1282543 C CN1282543 C CN 1282543C CN B031457541 A CNB031457541 A CN B031457541A CN 03145754 A CN03145754 A CN 03145754A CN 1282543 C CN1282543 C CN 12825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fabric
spindle
winding
axle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457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2857A (zh
Inventor
原瑛
小柳津秀夫
矶部茂夫
后藤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ldwin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ldwin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80857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831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3022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044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aldwin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Baldwin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2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2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25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5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5/00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adjustable in configuration, e.g. expansi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adjustable in configuration, e.g. expansible
    • B65H75/242Expansible spindles, mandrels or chucks, e.g. for securing or releasing cores, holders or packages
    • B65H75/243Expansible spindles, mandrels or chucks, e.g. for securing or releasing cores, holders or packages actuated by use of a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8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securing ends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35/00Cleaning
    • B41P2235/10Clea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r devices
    • B41P2235/20Wiping devices
    • B41P2235/24Wiping devices using rolls of cleaning clo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35/00Cleaning
    • B41P2235/10Clea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r devices
    • B41P2235/20Wiping devices
    • B41P2235/24Wiping devices using rolls of cleaning cloth
    • B41P2235/244Rewinding the cleaning clo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4Winding
    • B65H2301/41419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 B65H2301/41422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involving mechanical means
    • B65H2301/414225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involving mechanical means fixed to shaft or mandrel, e.g. clamping or pinching leading edge to shaft or mandrel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包括:第一步:从卷取轴上松开与卷取轴的接合装置相接合并绕在其上的用过的清洗织物;以及第二步:在沿轴向抽出所述的卷取轴之后移走呈卷形的所述的用过的清洗织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废的清洗织物能从一卷取轴移走并且以一卷废的清洗织物的形式被移走,从而使工人的工作变得安全和容易,大大优胜于现有技术。

Description

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采用一清洗织物来清洗胶印机的橡皮布滚筒等的表面的普通滚筒清洗装置中,清洗织物从一清洗织物供给件被喂入,并被压在滚筒的外圆周上以便清洗它,其中,清洗织物供给元件被制成一个卷或者可逆向折叠。此后,当清洗滚筒的表面时,用过的清洗织物被卷绕在一卷取轴上。如图95所示,采用绕在一芯上的或被扇形折叠的带状清洗织物3。为了形成清洗织物辊子,清洗织物3被绕在一卷取轴6上,该卷取轴在其表面上具有许多微小尖头凸出物6a。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Hei 5-60843中已揭示了这种卷取轴组件。
当清洗织物从与一滚筒清洗装置相连的一清洗织物供给件被卷绕在一卷取轴上以便准备清洗时,滚筒清洗装置必须这样在工作,即被安装在一印刷机的滚筒附近。特别是由于电流印刷机被制成很紧凑的,因此只有窄的空间可适用,以便进行上述工序。另外,在正卷绕清洗织物时不移动卷取轴上的清洗织物,卷绕通过滚筒表面以及滚筒清洗装置之间的小间隙(约3cm)的一宽的清洗织物(例如报纸用约170cm),而围绕卷取轴不出现松驰部分,并且使清洗织物的纬向侧边对齐是困难的。也就是,当使清洗织物的侧边保持与轴相垂直(保持直角)时把清洗织物绕在卷取轴上是不容易的;如何很好地进行该程序这要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能了。
当把绕有用过的清洗织物的卷取轴从滚筒清洗装置移走时,为了处理织物辊,必须手工退卷清洗织物。由于用过的清洗织物带有墨,在退卷期间,工人被弄得很脏,并且由于退卷的用过的清洗织物易于被污染且松散,处理起来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废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由此,废的清洗织物能从一卷取轴移走并且以一卷废的清洗织物的形式被移走。
根据本发明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包括:第一步:从卷取轴上松开与卷取轴的接合装置相接合并绕在其上的用过的清洗织物;以及第二步:在沿轴向抽出所述的卷取轴之后移走呈卷形的所述的用过的清洗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清洗的卷取轴的正视图;
图2A是一轴构件的部件分解正视图;
图2B是轴构件的部件分解侧视图;
图3是说明由轴构件所得的一直径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轴件固定部分的示意图;
图5A是沿图中线A-A剖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5B是沿图1中线B-B剖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说明当把一清洗织物卷取轴从一清洗织物辊子上移走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正视图;
图8是一轴构件的平面图;
图9是说明如何把一清洗织物卷取轴从一清洗织物辊子上移走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的直径的卷取轴的变型的正视图;
图11是说明把一清洗织物卷取轴从一清洗织物辊筒上移走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侧正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卷取轴的前平面图;
图14是一插塞的正视图;
图15是插塞的平面图;
图16是插塞的左侧视图;
图17A是沿图12中线C-C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17B是沿图12中线D-D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18是说明如何把清洗织物卷取轴从清洗织物辊筒上除去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具有一壳形件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一变型的示意图;
图20是沿图19中线F-F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21是沿图19中线G-G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22A和22B是说明如何把清洗织物卷取轴从清洗织物辊子上移走的示意图;
图23是示出具有壳形件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另一变型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具有壳形件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又一变型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横截面图;
图26是沿图25中线H-H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27是说明如何把清洗织物卷取轴从清洗织物辊子上移走的横截面图;
图28是图2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变型的剖视图;
图29是沿图28中线I-I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30是说明如何把清洗织物卷取轴从清洗织物辊子上移走的横截面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平面图;
图32是杆件装置的透视图;
图33是一轴件的透视图;
图34是沿图31中线J-J看的示意图;
图35是沿图31中线K-K看的示意图;
图36是清洗织物定位的说明示意图;
图37是已完成清洗织物定位的说明示意图;
图38是说明采用图3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示意图;
图39是沿图38中线L-L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40是取出一杆件的工序说明示意图;
图41是通过由清洗织物辊筒所施加的卷绕力使杆件移动的说明示意图;
图42是说明图31所示的实施例的一变型的示意图;
图43A和43B是另一变型的说明示意图;
图44A和44B是又一变型的说明示意图;
图45A和45B是再一变型的说明示意图;
图46A和46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一部分的侧视图是从轴的一端看的;
图47A和47B是具有方形横截面的杆件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8A和48B是具有椭圆横截面的杆件的清洗轴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平面图;
图50是沿图49中线M-M看到的示意图;
图51是被连到图49中所示的清洗织物卷取轴上的杆件装置的透视图;
图52是连接有杆件装置的清洗卷取轴组件的平面图;
图53是图49中的实施例的一变型的平面图;
图54是沿图53中线N-N剖取的剖视图;
图55是图49中的实施例的另一变型的平面图;
图56是被连接到图55中的清洗织物卷取轴上的杆件的透视图;
图57是杆件的连接结构的另一实例的侧视图;
图58是沿图57中线P-P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59A和59B是杆件的连接结构的另一实例的顶视图和侧视图;
图60是沿图59B中线Q-Q剖取的剖视图;
图61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透视图;
图62是包括清洗织物织物卷取轴的轴接收部分的正视图;
图63是说明滚筒清洗织物的示意图;
图64是说明清洗织物固定件的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65是说明清洗织物固定件的另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66是说明清洗织物固定件的又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67是说明清洗织物固定件的再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68是说明清洗织物固定件的再一实列的示意图;
图69A,69B和69C是说明清洗织物固定件的又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70A,70B和70C是说明组装清洗织物卷取轴及清洗织物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71A,71B和71C是说明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外周边的结构的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72A-72D是说明滚筒清洗织物的其它实例的示意图;
图73是位于清洗织物与卷取轴之间的接合机构的透视图;
图74A-74F是要被接合的清洗织物部分的各种变型的示意图;
图75是接合机构的一变型的透视图;
图76是接合机构的另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77是接合机构的又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78是接合机构的再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79是接合机构的又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80是接合机构的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81是接合机构另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82是接合机构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83是接合机构的又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84是接合机构的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85是示出图84中的接合机构的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86是示出图84中举例说明的接合机构的另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87是位于清洗织物与卷取轴之间的脱开机构的侧视图;
图88是脱开工具的透视图;
图89A,89B及89C是说明脱开工序的示意图;
图90是举例说明的接合/脱开机构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91是图9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2是接合/脱开机构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93是图92中的机构的左侧视图;
图94是接合/脱开机构的一变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95是示出普通清洗织物卷取轴的说明性示意图;以及
图96是滚筒清洗装置的示意设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较好实施例。图96是根据本发明的滚筒清洗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横截面视图。滚筒清洗装置作为清洗机构2,它朝向印刷机的滚筒1安装,该清洗机构2包括用于喂入清洗织物3的一清洗织物供给件4;一清洗织物卷取轴部分5,用于卷绕来自清洗织物供给件4的清洗织物3;以及一滚筒加压部件,用于把在清洗织物供给件4与清洗织物卷取轴部分5之间处于拉紧的清洗织物3压在滚筒1的表面上。这些零件由多个侧板9支承,这些侧板9是构成清洗机构2的机架的各个部分。
如图96所示,滚筒加压部件把压缩空气供入充气件7a,当它被充气时,就把清洗织物压在滚筒1的表面。接着,滚筒加压部件把空气从充气件7a中释放出来以便使其排排气,如虚线7b所表示,这样就把清洗织物3从滚筒1的表面分开。
清洗织物供给件4采用卷清洗织物3,或扇形折叠的清洗织物3。尤其是,采用具有管芯或杆芯的清洗织物辊子,或采用没有芯的辊子。清洗织物3由机织或无纺织物,纸或薄膜,或由已进行某种加工的它们当中的一种,或由其它类似材料组成。被加工的清洗织物可以是用液体浸渍的材料或是用液体浸渍而后在真空中封装的材料。清洗织物3也可以包括用清洗胶体或清洗膏涂覆的材料。
清洗织物卷取轴部分5由一清洗织物卷取轴6以及一恒距卷绕机构(未示出)构成,该恒距卷绕机构把围绕卷取轴6以恒定距离来缠绕清洗织物3所需的转力施加到卷取轴6上,用于供给清洗织物供给件4的清洗织物喂入轴8,清洗织物卷取轴6以及恒距卷绕机构都被组装在侧板9内。
根据本发明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组件包括许多机构零件以提供一组件用来机械地改变在卷取轴与清洗织物相互接触的地方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清洗织物卷取轴组件被称作“清洗织物卷取轴”。
对用于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的直径的结构将作说明,它作为一组件,用于机械地改变在卷取轴接触其上卷绕有清洗织物的清洗织物的地方的状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洗卷取轴的正视图。图2A是一轴件的部件分解正视图,而图2B是轴件的部件分解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许多分开的轴件,例如两个或3个轴件被固定在任何一端以便设置一清洗织物卷取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分开的轴件来说明用于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的直径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三根分开的轴件。
清洗织物卷取轴6具有两个分开的半滚筒轴件6A和6B。轴件6A和6B的两端由被连接到侧板9上的轴件固定装置来固定。如图2所示,轴件6A和6B具有大致为半圆形横截面,通过切通一滚筒并且切除具有预定宽度a的部分来获得所述半圆形横截面。当轴件的切面彼此相靠时,滚筒的直径d小于直径D,如图3所示。在每个轴件6A和6B的任一端形成削减部分6a和6b。
轴件固定部分10包括用于固定每个轴件的一端的第一轴件固定部分10A,以及用于固定每个轴件的另一端的第二轴件固定部分10B。现在将参照图4来描述用于第一和第二轴件固定部分10A和10B的通用的结构。每个轴件固定部分10A和10B具有用于支承轴件6的两端的轴端支承部分11以及被装入一支承件20的插头13。在轴端支承部分11内设置有一环形凸出部11a以及直楔形凸出部12,其中,轴件6A及6B的削减部6a及6b被插入环形凸出部11a,而直楔形凸出部12具有横跨由环形凸出部11a形成的环的中心延伸的预定宽度。多角插头13被设置在轴端支承部分11的背面以便插入轴接收部分20中。在插头13内形成销孔14。为图1中的左轴接收部分20A设置一个用于连接销26的一操作按钮21,该按钮21被插入插头13内的销孔14中。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B所示,形成插入插头13的一多角插头接收孔28以用于一右轴接收部分20B。一弹簧27用来把连接销26嵌入一槽25中。
图5A和5B是轴接收部分的实例。轴接收部分20A和20B由固定到侧板9上的一轴支承件22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到轴支承件22上的一转轴23构成。转轴23具有连有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一轴联接器。为了把清洗织物3喂入一恒定距离,通过一臂把轴接收部分20B的转轴23与用于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一转动机构(未示出),即用于气缸的一活塞相连。在轴联接口24内形成一水平开口槽25,以用于左轴接收部分20A。形成连接销26以便缩回到与槽25相垂直的一槽内。操作按钮21被连接到连接销26的端部。
现在将描述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装配以及拆卸。首先,为了装配卷取轴6,轴件6A和6B的两端都被插入轴件固定部分10A和10B的环形凸出部11a中。这时,如图1所示,在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间隙g并形成一较大直径的轴件6A和6B之间插入楔形部分12。在此状态中,右轴件固定部分10B的插头13被装入轴接收部分20B。然后,移动轴件固定部分10A的插头13的位置,使其靠近轴接收部分20B,并从该侧被插入槽25中。随后,把连接销插入插头13的孔14中以便把轴件固定部分10A的插头13与轴接收部分20A连在一起。
通过从轴接收部分20上移走轴件固定部分10从而除去绕在清洗织物卷取轴6上的用过的清洗织物3。具体来说,通过操作按钮21使连接销26从销孔14缩回并从轴接收部分20中拆下插头13。然后,把在另一端的轴件固定部分10的插头13从轴接收部分20上除去。此后,除去轴件固定部分10,并且楔形部分12从轴件6A和6b间拔出。结果,轴件6A和6B彼此接近,即,它们移至把它们定位在如图6所示的位置,并且减小了卷取轴6的直径。接着,当轴组件的端部碰上时,清洗织物卷取轴6突然伸出清洗织物辊筒100,然后通过抓紧其端部可被拉出。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清洗织物辊子100移走,此后易于去除。
图7中示出用于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直径的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8是轴件的平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相互对置的分开的轴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改变直径的装置。用于改变直径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30,以及凸出部31,在一轴件6A上形成所述凹部30,而在另一轴件6B上形成凸出部31。适当地确定凸出部的形状及大小以使它们能装入凹部30中。如图7所示,当由轴件固定部分10固定轴6的两端时,可变换凹部30以及凸出部31的位置。由于当移动这些凸出部31时它们接触对面的轴件6A外面的区域,在轴件6A与6B之间形成一间隙,它等于凸出部31的高度,并且增加了卷取轴6的直径。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的方式基本上实现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装配以及拆卸。仅不同的是沿轴向移动轴件6A和6B从而减小了直径。当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清洗织物辊筒100上移走时,如图9中所示,除去轴件固定部分。然后,朝箭头所示方向移动轴件6A和6b其中之一或两个,并且把凸出部31插入凹部30中,减小了直径。此后,抓紧从清洗织物辊子100伸出的轴的端部并且从辊子100中拉出卷取轴6。
图10中示出了改变涉及轴件之一或两个沿轴向移动的直径的结构的变型。该变型提供了用于通过采用具有相互对置的斜面的轴件来改变直径的装置。通过以相对中心线呈预定角度纵向切割实芯滚筒来形成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楔形轴件可获得改变直径的装置。
为了从清洗织物辊子100上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6,如图11所示,移走轴件固定部分10,并且朝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轴件6A和6B其中之一或两个。因为由于沿斜面移动改变了轴件6A和6B的相对位置,所以减小了直径。然后,抓紧并拉出从清洗织物辊子100伸出的轴的端部。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轴件6B上整体形成凸出部31,这些凸出部31可分开形成,然后由小螺钉固定到轴件上。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中的卷取轴的左侧视图。清洗织物卷取轴6具有一长实轴部分40以及一半圆形壳型件50,所述的实轴部分40与要被清洗的滚筒的长度相应,而所述的壳型件50几乎包覆了轴部分40的整个外围。相对于轴部分40转动地设置壳型件50。在轴部分40的中心的任何一端形成插头插孔41。插头42被插入插头插孔41内并可沿轴向移动。
如图14所示,每个插头42具有装入轴部分40中的一芯型插入部分42a;一连接部分42b,用于靠近一侧板的一轴接收部分;以及位于芯型插入部分42a与连接部分42b之间的一爪部分42c。该爪部分42c靠在轴部分40的端面上。如图15所示,在芯型插入部分42a内形成一销孔42d,它沿与使插头42移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通过该芯型插头部分42a。一插头连接销43(见图12)被插入该销孔42d中,并这样被固定在其中,以致其两端都伸出插头42的芯型插入部分42a的外围。
如图12所示,在轴部分40内形成的长通孔44沿其纵向延伸,并且插头连接销43的端部向外伸入槽孔44中。受长通孔44及连接销43相约束,仅沿轴部分40的中心线移动插头42,并且在插头42与轴部分40的联接处没有活动。一弹簧45被置于芯型插入部分42a与轴部分40之间,并且朝其从轴部分40伸出的方向恒定推动插头42。在图12中,示出把插头向内完全推到轴部分40上,即压缩了弹簧45。
在插头42的连接部分42b内是连接孔42e,在轴联接器24上形成的连接销被插入连接孔42e中。把连接部分42b可拆卸地固定到轴接收部分的轴联接器24上以用于侧板9。为了把插头42连接到轴联接器24上,一或两个插头42抵抗由弹簧45所施加的压力压向轴部分40内。然后,使轴联接器24之一与插头42的连接部分42b对正,并且通过弹簧45所施加的压力把插头42装入轴联接器24中。然后,把另一插头42从侧面插入另一轴联接器24的槽25内。随后,把在轴联接器24内形成的连接销26(见图5)插入插头连接孔42e中并加以固定。插头连接部分42b具有多角形状42f,如图16切割外表面以形成多角形状42f,并与轴联接器24的形状相应,从而能把卷绕的转力精确地传递到插头42上,即在插头连接部分42b与轴联接器24之间无转动。
在爪部分42c上相对置形成一对楔形物42g,并沿轴部分40的轴向延伸。如图14和15所示,把楔形件42g斜削,并在芯型插入部分42a的侧面上,与楔形部分42g相邻形成导向部分42h,从而控制壳型件50的运动。
参照图13和18将详细描述壳型件50的结构。壳型件50由两个半滚筒部分,一壳型件50A及一壳型件50B构成。连接到壳型件50A和50
B的外围上的零件是多孔金属,其表面被设计成确保织物卷绕,即,在其上形成的易于捕捉清洗织物的许多孔。把壳型件50a和50B与各自的滑销51相连,并可移动沿轴部分40的纵向在几处形成的滑销51。
如图17A和17b所示,每个滑销51的一端具有一延伸部51a,在滑销51的端部设置具有大于延伸部分51a的直径的头部51b。与其轴线相垂直形成轴部分40内的滑销孔40a。在滑销孔40a的对侧,与滑销孔40a同心形成具有较大直径的孔40b。通过把滑销51从孔40b插入滑销孔40a中把弹簧52设置在头部51b与芯40之间。压缩弹簧52,从而滑销51从轴部分40向外伸出。在此状态下,用一螺钉53固定壳型件50,从而使壳型件50与滑销51连成一体。通过弹簧朝轴部分40的外围推动壳型件50A和50B。
现参见图12和13描述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装配与移走。当把插头42朝方向n从轴部分40向外伸出并且已达到其运动的极限时,把楔形件从壳型件50上拆下来,并且通过弹簧52使壳型件50靠近轴部分40移动(见图17A和17B)。这时,使纵向上的壳型件50A及50B的边缘靠近,即减小了直径。当朝M方向移动插头42时,即,当把插头42装入轴接收部分20时,如图12所示,楔形件42进入壳型件50A与50B之间。结果,随着楔形件42g的斜面沿壳型件50a和50b滑动,使壳型件50A和50B抵抗弹簧52的推力向外移动。由于此时壳型件50A和50B的端部处的角沿导向部分42b移动,从而可平滑地改变直径。
为了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清洗织物辊筒100上拔出,把插头42从轴接收部分20上除去,并且通过由图12所示的弹簧45所施加的力把该插头42从轴部分40向外伸出。当沿把楔形件42g从壳型件50之间拔出的方向移动插头42时,如图18所示,朝轴部分40移动强迫分开的壳型件50A和50B,从而减小了直径。然后,朝图18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拉动插头42,因此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清洗织物辊子100上移走。
图19是示出具有壳形件的清洗卷取轴6的一变型的示意图。在本变型中,通过铰接把两个分开的壳型件的一侧上的边缘连接起来,而用另一端推压到织物上。在一壳型件50的两端,在壳型件50A的边缘上形成一管状部分60A,而在壳型件50B的一边缘上形成一管状部分60B。然后经这些管状部分60A和60B插入一直销61,从而可转动壳型件50。
把直销61的一端装在一销接收部分62内并由一小螺钉63来固定。如图20所示,长于轴部分40的一杆形织物夹持器65被夹在壳型件50A和50B的另外的边缘之间。虽然由于杆形织物夹持器65使壳型件50A和50B之间的间隙有点扩展,该扩展由在插头42处的一环形凸出部加以限制,同时把清洗织物固定地夹在壳型件50与织物夹持器65之间。如图21中所示,在插头42的爪部分42c内形成口部分42i。把织物夹持器65的端部装入凹口部分42i内以便定位。在本变型中,织物夹持器65作为一楔件以便增加其直径。而且织物夹持器65还作为用来形成在轴部分40的外圆周壳型件50的内圆周之间的间隙且保持较大直径的装置。
当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图22A中所示的清洗织物辊筒100上移走时,碰撞在一端插头42的凹口部分42i内暴露的织物夹持器65的端部,从而使织物夹持器65在另一端从插头42的凹口部分42i向外伸出。然后,拉动伸出的端部以便除去织物夹持器65。如图22B中所示,壳型件50A和50B向轴部分40内转动,并且在壳型件50与清洗织物辊子100之间形成一间隙。这样,把壳型件50从清洗织物辊子100上脱开,从而可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清洗织物辊子100上移走。
现在将要描述由轴件和壳型件构成的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结构。图23是与图17中一致的一部分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横截面视图。该清洗织物卷取轴6是由具有图1中所示的一半滚筒形状的一轴件以及图12中所示的一壳型件组成的一组件。由于基本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因此仅描述有特点的部分。
具有一半滚筒形状的实芯结构的一轴件70在其中心具有一伸出的半圆形轴部分71,并且具有与先前的实施例相同的、被连接到轴部分71的两端上的插头。与轴件70相对设置一壳型件72,从而它能覆盖轴部分71。壳型件72由滑销73支承,沿轴件70的纵向在许多处设置这些滑销,并且这些滑销跨越轴部分71运行,以致它们是可伸缩的。壳型件72相对于轴件70是可移动的。若干弹簧74被设置在轴件70侧滑销73的端部。弹簧74一直作用以便把滑销73拉入轴件70中。
在轴件70与壳型件72之间插入一楔件以增加其直径,使壳型件72抵抗弹簧74所施加的力朝外移动。为了从清洗织物辊筒上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拔出楔件,并且弹簧74朝轴件70拉动壳型件72,从而减小了直径,并且可从清洗织物辊子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在图24中示出了清洗织物卷取轴,其中,一壳型件的一端通过铰接与一轴件相连。基本结构与图19中所示的变型相同。具有一半滚筒形的实芯结构的一轴件70具有在其中心伸出的一半圆形轴部分71。插头被连接到轴部分71的两端。一壳型件72被设置在轴件70的对面以便覆盖轴部分71。通过一铰接75把壳型件72的一边缘可转动地连接到轴件70上。具有杆状的一楔件76位于壳型件72与轴件70的另外边缘之间,由此增加了直径。为了把清洗织物固定到轴上,在楔形件76与轴件70或壳型件72或要被接合的装置之间夹持清洗织物,以下将要描述用于清洗织物的所述装置,它被卡在沿轴件70的外圆周的纵向形成的一槽77内。
对用于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形状的结构将作说明,它作为用于机械地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与绕在该轴上的清洗织物相接触的状态的一机构。
图25中示出带有上述结构的清洗织物卷取轴。一清洗织物卷取轴6包括一空心圆筒形轴件80,设置在滚筒80内的一充气件81以及凸出接合件82,相对于滚筒80的外圆周的表面可伸缩地设置这些凸出接合件82。在滚筒80的外圆周中形成许多通孔83。把凸出接合件82经通孔83向外伸出。通过在轴件80的一端供入/排放空气使充气件81膨胀/收缩。当充气件81膨胀时,如图26所示,伸出接合件82。当充气件81收缩时,接合件82缩回轴件80内,如图27所示。
当通过使充气件81膨胀把凸出接合件82从轴件80向外伸出时,卷绕清洗织物。当要从清洗织物辊筒100上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6时,通过从中排放空气收缩充气件81,并且,把从凸出接合件82上脱开清洗织物。这样,如图27中所示,在轴件80与清洗织物辊子100之间形成一间隙,从而可易于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6。
在图28中示出了一变型。在此变型中,一可膨胀/□收缩的圆筒形接合件84位于轴件80的外圆周上。把接合件84与一移动件85相连,通过膨胀/收缩充气件81来移动所述移动件85,□移动件85被设置在轴件80的内部。接合件84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图29中所示,通过伸缩移动件85使接合件84(一部分被切掉)变形,并且增加或减小了直径。接合件84的外圆周表面是平滑的以确保接合件接合清洗织物。
为了从清洗织物辊筒100上除去清洗织物卷取轴6,通过由此排放空气收缩空气件,并且清洗织物与接合件84脱离接合。当在轴件80与清洗织物辊筒100之间形成一间隙时,如图30所示,可易于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6。
图31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图32是杆件装置的透视图,且图33是一轴件的透视图。图34是从图31中线J-J看的示意图,而图35是从图31中线K-K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机械地改变与轴上卷绕的清洗织物相接触的状态的机构,把两杆件的端部装入轴件的端部。在轴件的外圆周内沿轴向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一槽。杆件被装入轴件内的槽中。为了卷绕清洗织物,形成清洗织物接触杆件部分外圆周这种状态。
在图31中,清洗织物卷取轴6包括一轴件110以及沿轴件110的全长或几乎全长延伸的杆件111A和111B。在轴件110的外圆周内沿轴向形成一槽112。杆件111A和111B位于槽112内。在轴件110的一端形成接合孔113,并且一端板114被固定到在槽112位置处的另一端上。在与槽的端部相应的位置处,在端板114内形成多个接合孔115,并且把杆件111A和111B的端部111a和111b插入接合孔115中。所以,端板114作为一钩件用于固定杆件111A和111b的端部111a和111b,而接合孔115作为杆件接合部分。
杆件111A和111B用螺钉固定到一支承板116上。通过整体形成杆件111A和111B以及支承板116来提供一杆件装置111。当把支承板装到轴件110上时,杆件111A和111B以其间预定间隔并且平行于轴件110的的底部来定位。在一侧,在杆件111A和111B的端部形成接合凸出部111a和111b,从而把它们装入端板114中的接合孔115中。在一支承板116上形成多个接合凸出部117并且它们被插入接合孔113中,这些接合孔113形成于轴件110的端部内。通过把杆件111A和111B的接合凸出部111a和111b插入端板114中的接合孔115中并且通过把在支承板116上的接合凸出部117插入轴件110的端部上的接合孔113中把杆件装置111连接到轴件110上。
现在说明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使用。首先,从轴件110上移走杆件装置111,然后,把清洗织物3的前缘(首先绕在清洗织物卷取轴上的前部分)置于槽112之上,如图36所示。随后,如图37所示,杆件装置111被连接到轴件110上,从而清洗织物3被夹在槽112的底部与杆件111A和111B之间。当转动清洗织物卷取轴6时,把清洗织物3卷在清洗织物卷取轴6上,如图38所示。当卷取清洗织物3时,清洗织物3与部分杆件111A和111B即与槽112的底部相对的部分接触,如图39所示。
为了把清洗织物卷取轴6从已卷绕的清洗织物3上取走,如图40所示,沿轴向拉动杆件装置111,并且杆件111A和111B的端部与端板114脱离接合。然后,由清洗织物3把图41中箭头所表示的力施加到杆件111A和111B上。由于把杆件111A和111B用侧边敞开的结构连接到支承板116上,使杆件的自由端偏转并且相互靠近,从而减小了其间的距离。当按此方式移动杆件时,减轻了清洗织物3与杆件111A和111B间的接触,从而可易于拉出杆件111A和111B。当已取出杆件111A和111B时,减小了轴件110与清洗织物3之间的接触力,以便可易于除去轴件110。
现在描述上述实施例的几种变型。在第一变型中,在轴件的外圆周形成许多槽,为每条槽设置一杆件装置。在图42中的变型中,在一轴件110内形成两条槽112A和112B。如图42所示,由于在许多处设置用于机械地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与其轴上绕的清洗织物的接触状态的机构,可更容易从清洗织物上除去轴件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第二变型中,为了从清洗织物上容易移走轴件,朝一槽的底部移动这些杆件以减小与清洗织物相接触的力或形成无接触状态。一槽112有如此之深以致于当杆件被连接到轴件上时可在其底部与杆件111A和111B之间形成间隙,如图43A所示。清洗织物3被夹在杆件111A和111B与槽112的侧壁之间。当沿轴向拉出杆件时,杆件与轴件脱离接合,并且如图43B所示,把杆件111A和111B移至槽12的底部,使杆件与清洗织物3分离。这样,从轴件处易于拔出杆件111A和111B,并且从清洗织物,可移去轴件。与第二变型同样的深度来形成第一变型中的槽112A和112B。
在第三变型中,槽具有浅的底部以及深的底部,并且当杆件与轴件脱离接合时,把杆件从浅的底部移到深的底部,这样易于移走杆件。在图44中,轴件中的槽112具有浅的底部112a以及深的底部,在卷取清洗织物期间杆111A被固定在浅的底部112a内,所述深的底部与浅的底部112a相邻,并且当杆件111A要被拉出时加以使用。了拉出杆件111A,使杆件与轴件脱离接合,并且如图44B所示,把它们移到深底部112b。由于杆件111A与清洗织物分离,能易于除去它们。
第四变型具有的结构是,槽(从该槽要拔出杆件)的一端是浅的,其深度朝另一端增加。当杆件的一端与轴件的端部脱离接合时,使杆件朝槽的底部移动,并且杆件进入相对于清洗结构无接触的状态。当随着杆件接合轴件已卷取清洗织物时,在杆件与轴杆脱离接合之后,朝槽的底部移动杆件,如图45B所示。因此,杆件与清洗织物分离,以便易于移走清杆件。
现在对这种结构作说明,该结构是,具有多角形或长方形横截面的杆件与轴件脱离接合,并落入一槽中以进入与清洗织物无接触的状态。在图46A和46B中的变型中,采用矩形横截面的杆件。如图46A所示,在与矩形的短边相符合的杆件的表面平行于槽的底部期间,把杆件装在轴件中内以便卷绕清洗织物。为了移走杆件,杆件与轴件脱离接合。然后,如图46B所示,转动杆件,并与矩形长边相符合的杆件的一面接触槽的底部以便把杆件与清洗织物分离,从而易于移去杆件。
同样,图47是示出具有方形横截面实例的杆件之示意图,而图48是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另一举例的杆件之示意图。当采用任何一种杆件时,能获得与图46中相同的效果。虽然在这些实施例中,仅使用一个杆件,但也可采用许多杆件。
当要被清洗的滚筒的宽度较大时,相应地增加清洗织物卷取轴的长度。对于在滚筒处整个轴向长度或几乎整个轴向长度上设置较长的杆件的结构来说,处理具有连接到一支承板上的杆件的杆件装置是困难的,并且在杆件趋于弯曲,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由于弯曲的杆件会卡住清洗织物或轴件,因而除去是困难的,这是特别严重的问题。
作为上述问题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一或多个钩件适用于在一轴件中的槽的中部钩住杆件的端部,从而可从轴件的两侧移去杆件。在图49中,轴件110具有被固定到槽112的中部的一钩件118。如图50所示,在钩件118内形成多个孔119,因此,在两侧能钩住杆件。
杆件111A和111B的末端具有凸出部111a和111b,如图51所示,把凸出部111a和111b插入钩件118的119中。孔119作为用于钩住每个杆件的一端的杆件钩住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与清洗织物卷取轴的轴向长度一致,轴件由许多杆件部分构成,沿轴向且朝轴的中部设置这些杆件部分。两个杆件形成一对杆件单元。在图52中,通过用一支承板116A把一杆件单元111(1)可拆卸地连接到轴件的左侧。用一支承板116B把一另杆件单元111(2)连接到轴件的右侧。杆件单元111(1)和111(2)在连接单元的端部要被拉出。在本实施例中,在杆件上已形成凸出部111a和111b,在钩件118内已形成凸出部插入的孔119。然而,可以采用相反的设置。换言之,可在杆件的末端形成孔,并且可在钩件上形成凸出部。
图53示出了钩件的一变型,钩件在形成槽112的方向的两侧具有斜面120。如图54所示,钩件118为梯形横截面。由于在钩件118的两侧形成斜面所以当从清洁织物上拆下轴件110时,在清洗织物卡在钧件的地方可消除故障,并不会松驰或松开比较困难。应当注意的是,与杆件单元的结构相应来选择钩件的适当数量。关于杆件的数量及形状,可采用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规定,并按需进行结合。
图55示出了在轴件的槽的中部连接杆件的结构的另一变型。在杆件单元111(1)和111(2)被连接到轴件110之前,在杆件的末端在一连接部121处连接杆件111(1)和111(2)。在图56中,在杆件的一侧的端部形成凸出部111a和111b,而在其它的杆件的端部内形成孔111c和111d。为了把各个单元连接到轴件110上,在连接部121处沿纵向移动这些杆件,并且把凸出部插入孔中,加以固定。
在图57中的用于连接杆件的结构中,沿与杆件111的纵向垂直的方向把这些杆件111连在一起。要被连接的杆件的末端具有沿纵向相互平行的表面。在杆件一侧的表面上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而在与它们相对的其它杆件的表面上形成接合部。为了把各个单元连接到轴件上,采用接合部分来接合要被接合的这些部分,以便连接杆件对。
在图58中,在杆件111的末端处形成尺寸几乎与半个直径相同的一切割部。切割部内表面作为凹部111e,该凹部111e为要被接合的一个部分,以及在另一杆件111上作为一接合部形成凸出部111f。凹部111e与凸出部111f接合,从而把杆件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结构不限于示意图中所示的结构,而且可以应用各种其它的连接技术。
在图59A和59B中的杆件的连接结构中,在杆件的末端分别形成一连接部121以便连接它们。如图60所示,把具有要被接合的部分130a的连接件130连接到杆件111的末端。为了设置钩131a而具有接合部分的连接件131形成于另一杆件111的末端。这些钩部131a接合要被接合的部分130a以便连接这些杆件。
当具有要被接合的部分的连接件以及具有接合部的连接件中的一个或两个由弹性材料制成时或当棘轮运动机构被用于要被接合的部分或接合部时,当把这些杆件连接在一起时固定部分131a和130a的接合。虽然在该变型中要被接合的部分设置为一槽,可作为凹部或作为凸出部来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131a的钩应当具有与凹部或凸出部相符合的形状。
顼在对采用多角横截面的轴件的结构作说明,一杆件至少位于一角处。图61示出了杆件位于方形横截面的轴件的一角处的结构。通过沿全长切去轴件的一角部分来形成部分122。在切割的部分中一端板114与支承板116相互对置。把端板114固定到一轴端以便沿轴的纵向固定杆件111A的一边。连接有杆件111A的一支承板116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轴的另一端。在把杆件111A连接到轴件110上期间,在轴件的切割面122与杆件111A之间形成一间隙。
为了从清洗织物上移去杆件,当拉动支承板116以致杆件111A的一端与端板114脱离接合时,朝切割部122移动杆件。由于杆件111A这样与清洗织物分离时,可易于移走杆件111A。
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已采用实芯轴件用于清洗织物接收组件,也可采用空心轴件。当一空心轴件例如一管轴用于组件时,该组件轻且易于加工。特别是在图3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清洗织物卷取轴组件中,当采用在其外圆周内有一槽的轴件时,可采用覆盖空心轴件开口的一板来形成一装置以便接合杆件的一端。结果减少了所需要零件的数量。
现在对具有一组件的滚筒清洗装置作说明,其中,清洗织物卷取轴由分开的轴件构成,这些分开的轴件被支承在轴接收部分处。图62示出一滚筒清洗装置中的清洗织物卷取轴。在本实施列中,形成轴座部分13a和13b用于第一和第二轴件固定部分10a和10B,第一和第二轴件固定部10a和10B构成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轴件固定部分10。轴座13A和13B被支承在侧板9的轴接收部分20处。可转动地支承轴座部分13A并可沿轴向移动它。可转动地支承轴座部分13B。通过一弹簧15向第二轴件固定部分10B推进第一轴件固定部分10A。
朝侧板9移动轴件固定部分10A以增加轴件固定部分10A与10B间的间隔。轴件6A和6B被设置在轴件固定部分10A与10B之间,并且通过移动轴件固定部分10A被夹在其间。在此状态下,由于弹簧15带动轴件固定部分10A,可稳定地把轴件6A和6B固定在轴件固定部分10A与10B之间。为了除去清洗织物,其中,清洗织物已被钩到轴件上并卷绕在轴件上,朝侧板9移动第一轴件固定部分10A同时握着一个清洗织物辊子。首先,轴件6A和6B从第二轴件固定部分10B脱开,然后从第一轴件固定部分10A脱开。在此程序中,由于除去插入在清洗织物辊筒中的轴件6A和6B之间的楔形物12,因而轴件6A和6B相互接近,并且减小了卷取轴6的直径。所以,把清洗织物与轴件分离并且可从清洗织物辊子上移走清洗织物卷取轴6。
滚筒清洗织物被用于一种滚筒清洗装置,该滚筒清洗装置具有清洗织物固定件被装入轴件的外圆周中的一组件,一壳型件,或带有一轴部分的一构件,所有的这些部件构成了清洗织物卷取轴。
在图63中,清洗织物固定件90被装入在一接合槽89中,在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外圆周中形成该槽89,并且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所述固定件90,从而卷绕清洗织物3成一卷。清洗织物固定件90在尾端(图64)的区域或在清洗织物3的尾端(图65)处形成卷曲部分102。通过只卷起织物或绕芯卷绕织物来形成该卷曲部分。
在图66和67中,把清洗织物固定件90做成一杆或条形件103,它被设置在靠近清洗织物3的尾端的地方(或在尾端),并垂直于喂入清洗织物3的方向。较好的是,杆或条形件103由比较软的材料象纸或布制成。采用长度像织物宽度或比织物宽度更长些的杆或条形件103,或图68中所示的块形件104用作条形件103。虽然在本实例中设置一杆或条形件,或一排块形件,但可采用许多杆或条形件,或许多排块形件。虽然在清洗织物3上直接形成杆或条形件103,或块形件104,但可以把一附加构件连接到清洗织物上,从而形成条形件103或块形件104。
对于另一种结构,如图69所示,把清洗织物3的尾端(图69A)或靠近尾端处(图69B)局部地折叠成风箱的形状。图69C中的清洗织物固定件105具有从清洗织物3的一表面伸出的扇形折叠部分。
图70A,70B及70C中示出用于把清洗织物夹到清洗织物卷取轴上的一组件以及清洗织物固定件结合体实例。图70A中的清洗织物卷取轴6具有一接合槽91,该槽91沿轴6的纵向从其中心朝任一端倾斜延伸。在清洗织物3上形成要被装在接合槽91内的、被提升的清洗织物固定件106。图70B中的清洗织物卷取轴6具有许多凹形接合部分92,沿轴6的纵向形成所述的接合部分92。在清洗织物3上设置要被装在凹形接合部分92内的块形清洗织物固定件107。图70C中的清洗织物卷取轴6具有长的接合凹部93,沿轴向6的中部形成所述凹部93。在清洗织物3上形成要被装在接合凹部93内的长块形清洗织物固定件108。
图71A,71B及71C示出用于把清洗织物钩到清洗织物卷取轴上的结构的一种变型。在该变型中,在清洗织物卷取轴6的外圆周内形成沿轴6的纵向延伸的凸出部和/或凹槽。图71A所示的钩住机构具有一凸出线94。图71B中的钩住机构具有一对凸出线94和凹线95,它们彼此相邻。图71C中的钩住机构具有在整个圆周上连接且交替地许多凸出线94以及凹部95。
当用于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圆周的组件被用于机械地改变清洗织物卷取轴与绕在轴上的清洗织物相接触的地方的状态时,如果在轴件的槽的中部设置一钩件,如图49或53所示,并且在杆件以及轴件的槽的底部之间夹持并钩住清洗织物,该钩件会妨碍钩住杆件,且不能确保清洗织物的钧住。在本实施例中,在清洗织物的前边缘或在其区域内在钩件的位置形成一开口,长缝等。
图72A-72D示出了用于钩住清洗织物的各种过程:在清洗织物3(图72A)的前边缘附近形成钩件通过的孔3a;在清洗织物(图72B)的前边缘处形成钩件通过的凹槽3b;在清洗织物(图72C)的前缘形成一切口3C;以及在清洗织物附近的一部分,设置钩件的地方形成多个条(图72D)。
在本实例中,当要从已卷绕的清洗织物上去除轴件时,清洗织物加工部分例如孔或槽会妨碍钩件并被钩件钩住,或钩件产生的阻力可以阻止轴件平滑地被拉出。因而,较好的是钩件的两侧具有斜面,如图53所示。
图73示出了清洗织物和卷取轴的接合结构。考虑到各种实际条件如清洗织物的拉伸强度以及相对于清洗织物卷取轴的外圆周的摩擦,因此,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例如由厚纸片或合成树脂片制成并被加到清洗织物3上。对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可进行表面加工。与上述加工不同,用不同于清洗织物3的一构件(一连接件)来形成织物端侧部分140,然后加到织物端侧上,在端侧部分140上直接进行特殊加工,例如用低摩擦材料或固化剂加强或涂覆或浸渍,以便满足上述条件。
在这样制成的前边缘,在或靠近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设置要被接合的部分。
要被接合的装置包括端侧部分140,在该端侧部分140内形成许多接合孔141。在卷取轴6的侧面设置用于钩住接合孔141的装置。沿卷取轴6的轴向形成一凹部160。沿卷绕清洗织物3的方向在凹部160的表面上布置多个凸出部161,并且它与清洗织物3的接合孔141相应。
卷取轴6具有一轴连接部分162,用清洗装置2的侧板9可转动地支承轴连接部分162。伸出的轴连接部分162具有多角形状,如图73所示。
虽然在本实例中为清洗织物形成六个接合孔并且在卷取轴上形成六个凸出部,可选择任意数量。当形成许多凸出部及孔时,在开始卷绕时,易于获得清洗织物相对于卷取轴成直角。
图74A-74F示出要被接合的清洗织物的部分的几种变型:在清洗织物(图74A)的端侧部分140内形成一单接合孔141;一加强部分(阴影部分)142被设置在清洗织物3的一端侧部分140上;以及一接合孔141形成于加强部分142(图74B)内;形成一环143;以及形成一钩A144(图74D);独立地形成具有一接合孔141的一构件145(图74E);以及形成一钩件B146(图74F)。
图75示出了清洗织物相对于卷轴轴的接合结构的另一实例。作为要被接合的清洗织物的装置,设置要被接合的部分,它在清洗织物的端侧具有一弯曲部分。把要被接合的部分钩入一凹部内,沿纵向在卷取轴的外圆周内设置所述凹部。
在图75中,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由硬材料制成,例如厚纸。通过弯曲端侧部分140的端头来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147。沿纵向在卷取轴6的外圆周内形成具有槽形状的凹部163。当清洗织物要被绕在卷取轴6上时,把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的要被接合的部分装入卷取轴6的凹部163中。
现在说明上述结构的变型。在图76中,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通过折叠清洗织物3来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148。把要被接合的部分148装入具有槽形状的凹部164,沿纵向在图6中的卷取轴6的外圆周内形成凹部164。
较好的是,在要被接合的部分148的折叠部分处预先做多个孔3a。在卷取轴6中,形成孔165,凹部164与孔165相连通并且孔165沿轴6的纵向穿通。要被接合的部分148在多个孔3a处被折叠并被装入凹部164中。在此状态下,要被接合的末端148向内伸入孔165中,从而确保清洗织物的卷绕。当要从卷取轴6上除去已卷绕的清洗织物时,把在末端具有刀片的一工具(未示出)插入孔165中并在多孔3a处切割要被接合148的部分。
在图78的结构中,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上形成具有波纹形状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9。在卷取轴6内形成槽166,它与清洗织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9的波纹形状相应。在要被接合的波纹部分的根部预先形成多孔3b。当清洗织物3要与卷取轴6相接合时,要被接合的部分149在多孔3b处被折叠并卡紧地装入槽166之中。通过把要被接合的波纹部分149装入槽166之中,可同时进行清洗织物相对于卷取轴成直角以及横向定位。
在图79中的接合结构中,为了对正要被接合的部分,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处设置一位置作为清洗织物3要被接合的装置。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装在一凸起部上。
在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形成要被接合的U形部分150,U形部分150在其前缘开口。一凸起部167从卷取轴6的外圆周凸出。
为了把清洗织物绕在卷取轴上,把凸起部167装入清洗织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50。当确定清洗织物为直角时,随其转动,把清洗织物3绕在卷取轴6上。
在图80所示的接合结构中,成为独立构件的要被接合的部分作为清洗织物的要被接合的装置被连接到清洗织物的端侧上。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装在一凸起部分上。(在卷取轴上形成该凸起部)。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151,并在其中形成孔151a,孔151a沿垂直于清洗织物3的表面的方向开口。一凸起部168被形成在卷取轴6的外圆周上并被装入要被接合的部分151的孔151a中。
在图81所示的结构中,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上形成具有球形凸出部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52。在卷取轴6的外圆周内形成球形凹部169。
根据图80和81的结构,通过把要被接合的部分与接合部分接合起来可容易地实现清洗织物相对于卷取轴成直角以及其横向定位。
在图82的接合结构中,把要被接合的部分作为清洗织物3的要被接合的装置连接到清洗织物3的端例部分上。卷取轴具有一壳型件,在壳型件上形成许多凸出部。把壳型件上的凸出部装入清洗织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通过采用图73所示的结构来说明清洗织物的要被接合的部分。
图82中的套管件200,壳型件具有一开口部201,该开口部分201不与外圆周相连接。沿纵向在整个开口边缘形成接合部分202,并向内延伸。在连接部分202上形成凸的接合部分203,在把套管200向连接部分202定位的、卷取轴6的部分内形成凹部160。通过绕套管件200卷绕清洗织物3来减小套管件200的内径(而套管件200的内径大于卷取轴6的直径),并且把套管200紧密地连接到卷取轴6上。
把套管件200装在卷取轴6上,连接部分202被定位在凹部160处,并且清洗织物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1接合接合部分203。然后,当经套管件200把清洗织物绕在卷取轴上时,由卷绕力来减小套管件200的直径,因此把套管件200紧密地连接到卷取轴6上。在转动卷取轴6以卷绕清洗织物期间,由凹部160固定在套管件200的连接部分,从而套管件200不含滑越卷取轴6。
在图83的接合结构中,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的侧边缘上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作为清洗织物3的、要被接合的装置。把要被接合的部分装在接合部分上,该接合部分形成在卷取轴的端部。用图74E的结构来说明清洗织物3的要被接合的部分。应当注意的是按预定间隙来形成具有接合孔141的许多独立的构件145。
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处形成接合孔141作为要被接合的部分145。在卷取轴6的两端形成具有凸出部的接合部分161,从而把这些凸出部装入接合孔141中。
伸出至清洗织物的侧边的要被接合的部分145被朝轴端弯曲,从而,这些凸出部可通过要被接合的部分145。
在图84的接合结构中,把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夹住到卷取轴上并加以固定。
沿纵向在卷曲轴6内形成宽的凹部160A。在凹部160A可转动地设置一固定件170。一转轴支承着固定件170的一端,由弹簧等沿箭头所表示的方向推进该固定件170。根据此设置,沿与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抗由弹簧等所施加的力移动固定件,并且在凹部160A的一面与固定件170之间形成一间隙。当已插入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时,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固定件170,以夹住清洗织物。
在图85的接合结构中,通过把端侧部分的表面与卷取轴相连来夹持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把例如一平面固定物或一粘附片作为连接器171粘合到卷取轴6的凹部160A的一面上。在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设置一平面固定物作为要被连接的装置,从而易于粘到粘附片上。图86所示的结构采用卷取轴6的表面以构成连接器171。
对用于除去绕在卷取轴6上的已用清洗织物的脱离接合机构的实施例将作说明。
图87中示出清洗织物从卷取轴上脱离接合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卷取轴上设有一机构用于把清洗织物的要被接合的部分从接合部分上脱离接合。
在形成接合部分161的凹部内形成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凹部180。把具有图88中的杆状的脱离接合工具插入凹部180中。
图89A示出已绕在卷取轴6上的清洗织物3的状态。为了从卷取轴6上去除用过的清洗织物,把脱离接合工具181从轴端插入凹部180中。由脱离接合工具180沿图89B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提起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使其与接合部分161脱离接合。在压下清洗织物3期间,朝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卷取轴6,并将其拉出。可以把清洗织物3与卷取轴6分离,同时,保持当绕在卷取轴6上时所获得形状(图89C)。此后,去除清洗织物3。
图90示出脱离接合机构的变型。在凹部设有充气件182。为了从卷取轴6上去除用过的清洗织物3,供入压缩空气以便从虚线(图91)所示的收缩状态膨胀充气件182。所以,提起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140,从而与接合部分161脱离接合。
对这样一种结构将作说明,在此结构中,只用一种机构来把清洗织物与卷取轴相接合并且与绕在卷取轴上的用过的清洗织物脱离接合并加以除去。
图92示出了相对于卷取轴接合/脱离接合清洗织物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其中,由夹在卷取轴侧的其端侧部分来接合清洗织物。另外,通过把固定件从轴上拆下来,改变卷取轴的形状以实现脱离接合。
沿纵向在卷取轴6内形成一槽(锥形槽)190,在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期间改变槽的宽度。设置一固定件,它带有一键件191,该键件191具有与槽190相同的形状,并被插入槽190中。从槽190除去键件191,并且把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插入槽190中。这时,键件191的表面与卷取轴6处于同样高度,从而整体地形成卷绕轴6的一部分表面。为了从卷取轴上去除用过的清洗织物,拆下键件以便清洗织物与卷取轴脱离接合。由于拆下键件191改变了卷取轴的形状,因此,从用过的清洗织物3上可易于移走卷取轴。
在本实施例中,在键件与卷取轴之间夹持清洗织物3的端侧部分。然而,可在任何地方设置清洗织物接合部分,并且键件可以只用于松驰清洗织物3的脱离接合作用。
图94示出了一变型,在卷取轴6的凹部内形成一凹槽部分192。在该凹槽部分192内一棘爪194被固定在一转轴193上,沿轴向设置所述转轴193。通过从轴端操作使棘爪194露出和缩回。棘爪194从图94中的凹槽部分192伸出,从而接合要被接合的部分,在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处形成要被接合的部分。为了脱开接合,朝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棘爪194,以便使带有端侧部分的清洗织物脱开接合。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过的清洗织物保持绕在卷取轴上所获得的形状期间便于除去用过的清洗织物,使卷取轴的外圆周表面平滑,或把聚四氟乙烯树脂涂在卷取轴的表面,从而减小了卷取轴与清洗织物之间的摩擦。另外,使与卷取轴接触的清洗织物的端侧部分的表面平滑也有效的。例如,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或蜡涂覆清洗织物3,低摩擦片例如聚四氟乙烯树脂片用作连接件,或在制造过程中,把低摩擦材料薄膜与清洗织物层压在一起。
在除去清洗织物的过程中,通过朝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只转动卷取轴把清洗织物与卷取轴分离。然后,抽出卷取轴,从而去除用过的清洗织物卷。尤其就具有把清洗织物与卷取轴脱离接合的装置的组件来说,工作会是安全的,并且易于清洗织物与卷取轴脱离接合和抽出卷取轴。

Claims (5)

1、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包括:
第一步:从卷取轴上松开与卷取轴的接合装置相接合并绕在其上的用过的清洗织物;以及
第二步:在沿轴向抽出所述的卷取轴之后移走呈卷形的所述的用过的清洗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是松开所述的卷取轴与所述的用过的清洗织物的连接状态,在所述的清洗织物的要被接合的装置与所述的卷取轴的接合装置之间接合期间卷绕所述的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通过驱动一脱开机构来实现所述的第一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通过转动所述的卷取轴来实现所述的第一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通过驱动一脱开机构以及转动所述的卷取轴来实现所述的第一步骤。
CNB031457541A 1996-03-14 1997-03-13 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5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5711/96 1996-03-14
JP85711/1996 1996-03-14
JP08085711A JP3083131B2 (ja) 1996-03-14 1996-03-14 シリンダ洗浄用洗浄布、シリンダ洗浄装置及び使用済み洗浄布の処理方法
JP22444496 1996-08-06
JP224444/96 1996-08-06
JP224444/1996 1996-08-06
JP307321/1996 1996-10-31
JP307321/96 1996-10-31
JP30732196 1996-10-31
JP330224/96 1996-11-27
JP330224/1996 1996-11-27
JP33022496A JP2904481B2 (ja) 1996-08-06 1996-11-27 シリンダ洗浄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シリンダ洗浄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09206A Division CN1182960C (zh) 1996-03-14 1997-03-13 滚筒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2857A CN1522857A (zh) 2004-08-25
CN1282543C true CN1282543C (zh) 2006-11-01

Family

ID=2746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575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543C (zh) 1996-03-14 1997-03-13 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CNB97110920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2960C (zh) 1996-03-14 1997-03-13 滚筒清洗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0920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2960C (zh) 1996-03-14 1997-03-13 滚筒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0795402B1 (zh)
KR (1) KR100373543B1 (zh)
CN (2) CN1282543C (zh)
DE (2) DE6971382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6726B4 (de) * 1998-03-14 2007-08-2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Reinigungsvorrichtung in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018425A1 (de) * 2000-04-08 2001-10-11 Baldwin Grafotec Gmbh Schmutztuch-Wickelrolle für Reinigungsvorrichtungen
DE10128224A1 (de) * 2001-06-11 2002-12-12 Baldwin Germany Gmbh Antreibbare Tuch-Wickelrolle
SE524551C2 (sv) * 2002-12-03 2004-08-24 Baldwin Jimek Ab Spole för en tvättenhet i en tryckpress
DE102005034041B4 (de) * 2004-08-10 2015-10-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Reinigungsvorrichtung einer Druckmaschine
JP4988415B2 (ja) * 2006-04-19 2012-08-01 ハイデルベルガー ドルツクマシーネ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印刷機の清掃装置
DE102007013804B4 (de) * 2006-04-19 2015-06-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Reinigungsvorrichtung einer Druckmaschine
ITMI20060321U1 (it) * 2006-09-15 2008-03-16 Bisutti Arrio Vavassori Supporto per l'avvolgimento di materiale assorbente per l'impiego negli impianti di pulizia delle macchine da stampa
DE102010023346B4 (de) 2009-09-04 2013-12-19 Claus Simeth Reinigungsvorrichtung an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FR2960228B1 (fr) * 2010-05-20 2012-12-28 Claude Simonin Dispositif a manivelle pour enrouler les sangles de transport
CN103395302B (zh) * 2013-07-25 2016-12-28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印字轮及印字机
CN103462577B (zh) * 2013-09-13 2015-11-11 宁波江北嘉敏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滚筒
JP6185833B2 (ja) * 2013-12-25 2017-08-23 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巻取り軸、およびウエブ加工装置
CN103803351B (zh) * 2014-03-06 2016-09-28 贺州学院 一种卷纸器
CN105384010A (zh) * 2015-11-13 2016-03-09 合肥安奎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内径可调的绕线盘结构
CN105921431B (zh) 2016-05-04 2018-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印板清洗设备及其清洗方法
CN108639817B (zh) * 2018-04-27 2020-05-19 山东帅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
CN109366799B (zh) * 2018-12-06 2023-12-01 安徽财经大学 一种棉田地膜清洗用辊轴及传动结构
CN112223910A (zh) * 2020-10-15 2021-01-15 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橡皮滚筒清理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92321A (en) * 1920-04-06 1921-10-04 William F Gammeter Stock-roll
US1592359A (en) * 1926-02-20 1926-07-13 Wayne K Hawk Collapsible roller for carpets and other fabrics
US1763794A (en) * 1926-11-26 1930-06-17 Hobbs Mfg Company Expanding shaft for winding paper and the like
US1746976A (en) * 1927-05-07 1930-02-11 William H Wendt Collapsible shaft
US2574413A (en) * 1948-09-30 1951-11-06 William J Pugh Collapsible core
US3391878A (en) * 1967-04-25 1968-07-09 Cameron Machine Co Expansible mandrel
DE2157776A1 (de) * 1971-11-22 1973-05-30 Guenther Dr Ing Schick Wickeldorn mit veraenderbarem umfang
US3834641A (en) * 1973-03-01 1974-09-10 Plastrex Manurhin Sarl Retractable winding mandrel
US3863857A (en) * 1973-04-02 1975-02-04 Nim Cor Inc Leaf-type expansible shaft with trapper bar
CA2024054A1 (en) * 1989-09-01 1991-03-02 Yoshichika Murakami Cleaner for rotary bodies such as blanket cylinder, impression cylinder, ink supply rollers and the like
JPH0479377U (zh) * 1990-11-22 1992-07-10
JP2594327Y2 (ja) * 1993-01-11 1999-04-26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機の洗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38404D1 (de) 2008-01-31
EP1176010B1 (en) 2007-12-19
DE69713823D1 (de) 2002-08-14
CN1182960C (zh) 2005-01-05
KR970064923A (ko) 1997-10-13
CN1168836A (zh) 1997-12-31
DE69738404T2 (de) 2008-12-04
CN1522857A (zh) 2004-08-25
EP0795402A1 (en) 1997-09-17
DE69713823T2 (de) 2003-03-13
KR100373543B1 (ko) 2003-05-09
EP0795402B1 (en) 2002-07-10
EP1176010A1 (en) 2002-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2543C (zh) 用过的清洗织物的拆装方法
CN1130165C (zh) 清洁布及清洁工具
CN1095727C (zh) 装备有便于更换砂带的装置的磨削加工设备
CN1310606C (zh) 一种涂刷睫毛用产品的涂刷器及涂刷工具
CN1234575C (zh) 一种包装和涂刷装置及在唇部涂刷化妆品的应用
CN1254635A (zh) 空心铆钉分解装置及分解方法和用该分解方法的生产系统
JP5669535B2 (ja) 切り抜き加工装置
CN1114511C (zh) 连接部件的分解装置及其配件、其分解方法及生产系统
CN1190325C (zh) 纸带打印装置
CN1251752A (zh) 电动吸尘器以及吸尘器用吸头
CN1280532A (zh) 多用途手持器具
CN1289693A (zh) 轻便婴儿车
CN1244450C (zh) 印版更换装置
CN1153503A (zh) 一种为在运转中更换备用纸带卷而准备备用纸带卷端头的方法与装置
JP4615750B2 (ja) コイル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384780A (zh) 制造轮胎带材的方法和设备
CN1131120A (zh) 涂膜输送用具的带盒和涂膜输送用具
CN1597319A (zh) 用于清洗印刷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218579A (zh) 锂箔粘贴方法和装置以及锂电极制作方法
CN1903571A (zh) 印刷机异常状态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324185C (zh) 底线卷绕装置
CN116944562A (zh) 一种具有副切削刃结构的深孔高速涂层合金铣刀
CN1689883A (zh) 轻便婴儿车
CN215035137U (zh) 压装机构用下模治具及压装机构
CN1751427A (zh) 线圈形成插入装置以及线圈形成插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