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1804C - 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1804C
CN1281804C CN 200310102883 CN200310102883A CN1281804C CN 1281804 C CN1281804 C CN 1281804C CN 200310102883 CN200310102883 CN 200310102883 CN 200310102883 A CN200310102883 A CN 200310102883A CN 1281804 C CN1281804 C CN 12818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ft yarn
reed
handle part
welf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28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7085A (zh
Inventor
高桥荣利
角谷和人
泽田茂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HARA CORP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IHARA CORP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HARA CORP,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HA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7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18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18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8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 D03D47/3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by gas jet
    • D03D47/3066Control or handling of the weft at or after arrival
    • D03D47/308Stretching or holding the we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10),包括:是在筘(12)的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之间具有接受并把持与该筘(12)一起移动的纬纱(80)的纬纱把持部(58、60)的一对把持构件(32、34)、利用驱动装置(30)可在它们接离的方向有选择地和相对地移动的一对把持构件(32、34);对在所述纬纱把持部(58、60)中接受的纬纱(80)进行卡止并对两把持构件(32、34)进行定位的卡止构件,故能提高对把持指令的响应性,能可靠地把持纬纱。

Description

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尤其涉及配置在反投纬侧的纬纱把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已知有在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30999号公报)及日本专利文献2(特开2000-19915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
在日本专利文献1和2上记载的以往技术,在把持纬纱的一对把持构件的一方,都具有以旋转轴为中心、在某个角度内进行转动的所谓的铰链那样的机构。
又,在两项以往技术中,向投纬方向看时的纬纱把持部的长度尺寸、尤其可把持部分的长度尺寸,都超过筘的摆动范围(筘的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之间的范围。)
在那样的两项以往技术中,由于作为旋转轴的轴线的支点轴线位于筘的摆动范围外,故从一对把持构件的支点轴线至把持纬纱的把持位置距离较长。因此,在两项以往技术中,当把持构件的摆动范围小时,在把持构件之间就难以接受纬纱,而当把持构件的摆动范围大时,把持指令输出后至实际上把持纬纱为止的时间差大,纬纱把持装置的响应性差。
又,在两项以往技术中,由于一对把持构件不足以把持纬纱,故在筘的摆动运动时,尤其在筘比纬纱把持部更向前方移动时纬纱会从把持构件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对把持指令的响应性,能可靠地把持纬纱。
本发明的纬纱把持装置,是被安装在与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筘座不同的构件上的纬纱把持装置,包括:一对把持构件,在筘的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之间具有接受并把持与该筘一起移动的纬纱的纬纱把持部,所述纬纱把持部具有比所述筘的摆动轨迹的长度尺寸短的经纱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利用驱动装置可沿它们接离的方向选择性地和相对地移动;对在所述纬纱把持部中接受的纬纱进行卡止并对两把持构件进行定位的卡止构件。
由于经纱的移动方向的把持构件的长度尺寸比所述筘的移动轨迹的长度尺寸短,故即使在把持构件直线移动或在某角度旋转移动的场合,把持指令输出后至实际上把持纬纱为止的时间差小,能提高响应性。
又,把持构件,在随着筘的前进在纬纱把持部接受在经纱开口处投纬的纬纱的反投纬侧的端部、两把持构件利用驱动装置直线地移动并把持纬纱的纬纱把持装置的场合,与两把持构件在某角度旋转并把持纬纱的装置相比,即使把持构件的移动范围较小、纬纱把持部也能可靠地接受纬纱。因此,从把持指令输出后至实际上把持纬纱为止的时间差变小,能提高响应性。
投纬后的纬纱的张力,通常,越靠近反投纬侧越小,纬纱照原样地打纬而成为布疵。但是,在纬纱把持部位于筘的摆动范围内时、两把持构件相依地进行直线移动,故能瞬时地把持刚投纬后延伸的纬纱,能保持该纬纱的张力。因此,在纬纱被把持构件把持后,由于筘再前进,从而纬纱的反投纬侧的部分伸长而被打纬。其结果,纬纱的两端部的张力变得相同,能防止发生布疵。
被纬纱把持部接受的纬纱,被卡止构件卡止,相对两把持构件被定位。因此,纬纱被把持构件可靠地把持,故能防止纬纱从随着筘的前进的把持构件中被拔出。
又,这时,能对纬纱施加一定的张力,还通过对卡止构件的位置前后地进行调整,能对施加的张力进行调整。
在经纱的移动方向上的所述纬纱把持部的长度尺寸,能做成比所述筘的摆动轨迹的长度尺寸小。如这样作,使把持构件减小而能进一步提高响应性。
所述纬纱把持部,从所述纬纱的飞行方向看,也可以作成位于将所述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上的所述筘的纬纱飞行通道连接的纬纱摆动轨迹的高度位置。如这样作,能更可靠地在纬纱把持部接受纬纱,并能更可靠地把持纬纱。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向它们互相靠近的方向和互相分离的方向中任一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源、和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向它们互相靠近的方向和互相分离的方向的另外方向相对移动的弹簧。还可包括对该弹簧的压靠力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如这样作,通过调整弹簧的压靠力,能将把持力调整成适当的值,故能防止对纬纱施加过分的张力。又,也可通过替换弹簧来调整压靠力。
纬纱把持装置,还包括向利用所述一对把持构件所把持的纬纱喷射压力流体的吹气喷嘴。如这样作,利用从吹气喷嘴喷射的压力流体,由于能可靠地从把持构件排出纬纱,故能防止纬纱缠绕在纬纱把持装置上。
纬纱把持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纬纱的飞行方向的、配置在所述纬纱把持部附近的纬纱缠绕防止构件。如这样作,由于利用纬纱缠绕防止构件形成向纬纱把持部的纬纱的导向口,故能在筘的摆动运动时能可靠地将纬纱向把持构件引导,防止纬纱缠绕在把持构件上。又,即使将纬纱缠绕防止构件配置在把持构件的反纬纱导入侧附近,也能防止纬纱缠绕把持构件。
所述纬纱缠绕防止构件,也可以作成相向配置在所述吹气喷嘴的喷射口的两侧的板状构件。如这样作,
由于从吹气喷嘴喷射的压力流体的喷射扩散被纬纱缠绕防止构件限制,故即使吹气喷嘴的压力流体为低压、压力流体也能以吹飞纬纱的足够强的状态对纬纱起作用,能使吹气喷嘴的流体压缩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纬纱把持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纬纱把持装置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纬纱把持装置的纬纱把持部附近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纬纱把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纬纱把持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模式地表示图5所示的纬纱把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纬纱把持装置10,被配置在空气喷射式织机的反投纬侧,并进行投纬,用于把持被投入并通过筘12向织口前进的纬纱80(参照图4)。
纬纱把持装置10,被配置在比对投入的纬纱80进行打筘的筘12更靠近反投纬侧,另外利用支持臂14并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与筘座(未图示)不同的构件、例如可旋转地支承边撑16的边撑基座18上。但是,如不妨碍织造及纬纱的把持,则纬纱把持装置10的安装位置及安装状态可是任意的。
筘12,具有在织物宽度方向留有间隔的带状的多个筘片20。各筘片20,在长度方向中央附近具有向织口侧突出的凸部22,并在凸部22的中央具有在织口侧开口的凹部24。筘12,将多个筘片20在其厚度方向留有间隙地平行排列,将由多个筘片20的凹部24所形成的槽作为纬纱80的飞行通道。
筘12,将卷绕成螺旋状的细线26配置在筘片20的各端部,将各筘片20的端部插入细线26的相邻的线匝部分,将相邻的筘片20保持成规定的间隔,并利用上下的配帽28防止筘片20的相对位移。筘12通过下部的配帽28被安装在筘座(未图示)上。
纬纱把持装置10,对随着筘12的前进运动、而与筘12一起前进的纬纱80、用可与驱动装置30接离的选择性地移动的一对把持构件32、34进行把持,并用多个螺钉构件38将配置在织物宽度方向(纬纱的飞行方向)上的配置在把持构件32、34的前后的板状的一对支承构件36安装在支承臂14上。
两支承构件36,呈倒L形,并且,在织物宽度方向(纬纱的飞行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在上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承臂14上,使把持构件32、34位于织物宽度方向的两者之间,再利用多个螺钉构件42将托架40可拆卸地安装在上部。
驱动装置30、将螺线管、电动机等的电动执行机构作为驱动源4使用,并在其可动销46向下方伸出的状态下,利用多个螺钉构件48可拆卸地将驱动源44安装在托架40上。因此,驱动源44、乃至驱动装置30,通过托架40、支承构件36、支承臂14可调整位置并可拆卸地牢固地安装在边撑基座18上。
作为驱动源44,可使用内藏螺旋弹簧的单侧励磁式的螺线管。向该螺线管的励磁指令(驱动指令)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向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供给。由此,从该驱动电路向驱动源44供给励磁电流(驱动电流),驱动源44被励磁(驱动)。
螺线管的可动销46,在螺线管的非励磁时(非驱动时),利用驱动源44的内藏螺旋弹簧向下方反弹,在螺线管的励磁时,克服内藏螺旋弹簧的压靠力(弹簧力)被吸向上方。
在各支承构件36的下端部,利用多个螺钉构件52可拆卸地安装着板状的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两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从织物宽度方向看具有L形的形状。在上端部被安装在支承构件36上。
两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将把持构件32、34夹在中间,在织物宽度方向留有间隔,并在顶端部具有为接受与筘12一起前进的纬纱80的顶端部而向反织口侧(在经纱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口的U字形的导向口54。
导向口54的反织口侧(顶端侧)部分的上下间隔越靠近反织口侧越大,使能可靠地接受与筘12一起前进的纬纱80的端部。
把持构件32,具有在反织口侧开口的呈コ字形或U字形的托架的形状,且不能移动地安装在支承构件36上作为固定侧把持构件起作用。
与此相对,把持构件34不能移动地安装在贯通把持构件32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与把持构件34分体的可动轴56的下端部,起到可动侧把持构件的作用。可动轴56,使其上端面与可动销46的下端面抵接。把持构件34,在把持构件32的下方留有间隔,又,把持构件32、34既可以作成其中任一个可动,也可以作成两者都可动。
可动轴56,与筘12一起前进的纬纱80抵接,起到阻止该纬纱80进一步前进的卡止构件的作用。可动轴56的轴线,与可动销46的轴线一致。
纬纱把持部,利用把持构件32的水平的下端面58和把持构件34的水平的上端面60而形成,并在反织口侧开口。纬纱把持部58、60的高度位置位于导向口54的高度位置(参照图2)。
在比纬纱把持部58、60更靠反织口侧的部位,上下间隔做成越靠近反织口侧越大的纬纱接受口,使能可靠地接受与筘12一起前进的纬纱的端部。
筘12的在摆动方向的纬纱把持部58、60的长度尺寸(从可动轴56的位置至纬纱把持部58、60的反织口侧的前端部的距离)L,比经纱的移动方向上的筘12的摆动轨迹(实际上是随着筘12的摆动的纬纱飞行通道的摆动轨迹)的长度尺寸(最前进位置与最后退位置之间的距离)短。
把持构件34和可动轴56用的导向轴62,在与可动轴56平行地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上下不能移动地贯通着把持构件32。
将纬纱把持力施加于把持构件32、34的把持弹簧64和66,在图示例中是压缩螺旋弹簧,并在利用把持构件32所形成的コ字形或U字形的区域内分别被配置在可动轴56和导向轴62的周围。
可动轴56和导向轴62,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贯穿弹力调整构件68,并利用调整螺钉70与弹力调整构件68连接。弹力调整构件68,可调整把持弹簧64和66的压靠力,配置在把持弹簧64和66的上方,并利用调整螺钉70使安装位置可变地安装在可动轴56上。
把持弹簧64和66,始终将弹力调整构件68向上方压靠。但是,把持弹簧64和66的弹力(压靠力)比驱动源44的内藏螺旋弹簧的弹力小。
因此,在驱动源44非驱动时,把持构件34利用内藏螺旋弹簧的弹力向下方压靠,使纬纱把持部60离开纬纱把持部58。通过在上下方向上改变可动轴56的弹力调整构件68的安装位置,可变更把持弹簧64和66的弹力(压靠力)。
将纬纱从纬纱把持装置10除去的吹气喷嘴72,位于两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之间并被配置在纬纱把持部58、60的织口侧,使压缩空气那样的压力流体从喷射口74向反织口的方向水平地向纬纱把持部58、60喷出。吹气喷嘴72与将支承臂14的上方延伸的软管76气密地连接着。
吸引投纬的纬纱80的端部的拉伸喷嘴78,如图4所示,被配置在把持构件32、34的反投纬侧,以形成吸引纬纱80的端部的空气流。纬纱80的高度位置,通过将纬纱80的端部向拉伸喷嘴78吸引,被大致保持在纬纱把持部58、60的高度位置。
以上的纬纱把持装置10,如以下那样地进行动作。
首先,在驱动源44未驱动的状态下,开始投纬。当驱动源44未驱动时,可动销46,利用驱动源44的内藏螺旋弹簧的弹力,克服把持弹簧64、66的弹力,将可动轴56和可动侧把持构件34往下推,由此纬纱把持部58、60可接受纬纱80地分开。
接着,在拉伸喷嘴78被驱动的状态下,筘12从图4的上方所示的最后退位置向图4的下方所示的最前进位置前进。由此,被投纬的纬纱80,其反投纬侧的前端部一边被拉伸喷嘴78吸引、一边与筘12一起前进,被导入纬纱把持部58、60之间。
这时,纬纱80,由于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的导向口54和纬纱把持部58、60的各反织口侧的部位的上下间隔越靠近反织口侧的部位越大,故能可靠地被导向口54和纬纱把持部58、60所接受。但是,纬纱80通过与可动轴56抵接能防止过分地前进。
接着,纬纱80被可动轴56卡止后驱动源44被驱动。由此,由于可动销46上升,可动轴56和纬纱缠绕防止构件34利用把持弹簧64、66的弹力上升,纬纱80被纬纱把持部58、60把持。这时,由于纬纱80与可动轴56抵接,纬纱80相对两把持构件32、34被定位,而可靠地被把持构件32、34把持。
驱动源44的驱动开始定时,与投纬定时、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打纬运动的开始定时等一起,根据织机的主轴的旋转角度预先进行设定。
在纬纱把持装置10中,由于把持纬纱80时的把持构件34的运动是直线运动,故与把持构件在某角度旋转并把持纬纱的装置相比,即使把持构件34的移动范围较小,也能在纬纱把持部58、60可靠地接受纬纱80。其结果,从把持指令输出后至实际把持纬纱80为止的时间差变小,响应性提高。
又,从纬纱的飞行方向看纬纱把持部58、60,由于位于将筘12的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的纬纱飞行通道连接的纬纱摆动轨迹的高度位置,故纬纱80能更可靠地被纬纱把持部接受,能更可靠地被把持。
接着,筘12再前进,纬纱80被投入织口。由于这样的筘12进一步前进,还在纬纱80上作用着张力。这时,由于纬纱80被把持构件32、34可靠地把持,故能防止纬纱80从随着筘12的前进的把持构件32、34中被拔出。
又,由于把持构件34利用把持弹簧64、66可调整压靠力,故能对纬纱80施加一定的张力。
又,纬纱80,在与可动轴56抵接并阻止其过分前进的状态下,由于与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抵接,故能防止从纬纱把持部58、60附近开始被缠绕。
又,由于纬纱把持部58、60位于筘12的摆动范围内、把持构件32、34作直线移动,故能瞬时地把持刚投纬后延伸的纬纱80,能保持该纬纱80的张力。其结果,在纬纱80被把持构件32、34把持后,由于筘12再前进,故纬纱80的反投纬侧的部分伸长而被打纬。由此,纬纱80的两端部的张力变得相同,能防止发生布疵。
然后,驱动源44停止,由把持构件32、34产生对纬纱80的把持被解除,筘12的后退开始,开始进行下次的投纬。这时,利用筘的摆动运动,纬纱80从把持构件32、34被去除,在下次的纬纱到达前,压力流体从吹气喷嘴72的喷射口74向纬纱把持部58、60喷出。
来自喷射口74的压力流体,相对纬纱把持部58、60从织口侧向反织口侧大致水平地喷射,通过纬纱把持部58、60。由此,缠绕在纬纱把持部58、60及两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上的纬纱80和灰尘等从纬纱把持装置10除去。
又,由于来自喷射口74的压力流体的喷射扩散被相向设置在喷射口74的两侧的板状的纬纱缠绕防止构件50限制,故即使吹气喷嘴72的压力流体为低压、压力流体也能在吹飞纬纱80的足够强的状态下对纬纱80起作用,使吹气喷嘴72的流体压缩装置小型化。
采用纬纱把持装置10,驱动装置30,由于包括:使把持构件32、34沿互相靠近的方向和互相分离的方向的任一方向相对地进行直线运动的驱动源44;使把持构件32、34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和互相分离的方向的另一方向相对地进行直线运动的把持弹簧64、66;调整把持弹簧64、66的压靠力的弹力调整构件68;及调整螺钉70,通过调整把持弹簧64、66的压靠力,能将纬纱把持力设在适当的值,其结果,能防止对纬纱80施加过分的张力。
又,将驱动源44设在例如筘的摆动范围外的纬纱把持装置10的前后,使可动销46沿水平方向移动,与可动销46抵接的可动轴56,在水平方向移动,通过将可动轴56的水平运动变换成把持构件34的角度的旋转运动的机构,也可以与把持构件34连接。
参照图5和图6,纬纱把持装置90,在使用棒状的纬纱缠绕防止构件92的一点上,与图1所示的纬纱把持装置10不同。纬纱缠绕防止构件92,在纬纱80的飞行方向的纬纱把持部58、60的前后,被配置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
纬纱把持装置90,将纬纱把持部58、60和纬纱缠绕防止构件92配置在筘12与拉伸喷嘴78之间。纬纱把持装置90,如图1所示的纬纱把持装置10那样,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托架被安装在织机上。
在图5和图6所示的例子中,虽然把持弹簧64、66的一端部被安装在托架94上,但也能象纬纱把持装置10的把持弹簧64、66那样对弹力进行调整。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如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将纬纱缠绕防止构件92配置在把持构件32、34的反纬纱导入侧附近。如作成这样,也能防止纬纱80缠绕在把持构件32、34上。
又,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是在驱动的把持构件上、而是在另一方的把持构件上设置把持弹簧。
驱动源44的驱动定时和吹气喷嘴72的喷射定时,能利用来自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等的指令任意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其宗旨,能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0、90……纬纱把持装置
12……筘
30……驱动装置
32、34……把持构件
44……驱动源
46……可动销
50、92……纬纱缠绕防止构件
54……导向口
56……可动轴
58、60……纬纱把持部
62……导向轴
64、66……把持弹簧
68……弹力调整构件
70……调整螺钉
72……吹气喷嘴
74……吹气喷嘴的喷射口
78……拉伸喷嘴
80……纬纱

Claims (6)

1、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被安装在与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筘座不同的构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把持构件,在筘的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之间具有接受并把持与该筘一起移动的纬纱的纬纱把持部,所述纬纱把持部具有比所述筘的摆动轨迹的长度尺寸短的经纱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利用驱动装置它们可在接离的方向有选择地和相对地移动;
在与和所述筘一起移动的纬纱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对在所述纬纱把持部中接受的纬纱进行卡止并在两把持构件的纬纱把持部内进行定位的卡止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纱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把持部,从所述纬纱的飞行方向看,被位于将所述最前进位置与最后进位置上的所述筘的纬纱飞行通道连接的纬纱摆动轨迹的高度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纬纱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在它们互相靠近的方向和互相分离的方向的任一方向上作相对移动的驱动源,和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在它们互相靠近的方向和互相分离的方向的另一方向上作相对移动的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纬纱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向由所述一对把持构件所把持的纬纱喷射压力流体的吹气喷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纬纱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纬纱的飞行方向的、配置在所述纬纱把持部附近的纬纱缠绕防止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纬纱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纬纱把持部的反纬纱导入侧附近的纬纱缠绕防止构件。
CN 200310102883 2002-10-23 2003-10-23 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18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08792A JP4028349B2 (ja) 2002-10-23 2002-10-23 流体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緯糸把持装置
JP2002308792 2002-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085A CN1497085A (zh) 2004-05-19
CN1281804C true CN1281804C (zh) 2006-10-25

Family

ID=32064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28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1804C (zh) 2002-10-23 2003-10-23 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413659A1 (zh)
JP (1) JP4028349B2 (zh)
CN (1) CN12818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7762B (zh) * 2011-11-25 2014-03-05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喷气流携带纬纱稳定性测量系统
CN102634916B (zh) * 2012-04-06 2013-09-18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首纬纱线伸展装置
CN104846520B (zh) * 2015-06-01 2016-08-24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纬纱喷射位置保持结构
CN105671751B (zh) * 2016-04-15 2019-09-13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定位式捕纬器
CN105671750B (zh) * 2016-04-15 2017-12-01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发条式捕纬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98856B1 (en) * 1982-01-16 1986-05-28 Sulzer Brothers Limited Yarn holding device
JPH07138846A (ja) * 1993-11-10 1995-05-30 Nissan Tecsys Kk ジェットルームの緯糸先端保持装置
JPH10130999A (ja) * 1996-10-31 1998-05-19 Tsudakoma Corp 流体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緯糸把持緊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43618A (ja) 2004-05-20
CN1497085A (zh) 2004-05-19
EP1413659A1 (en) 2004-04-28
JP4028349B2 (ja) 200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7144A (en) Tack-in system of shuttleless loom
CN1281804C (zh) 流体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把持装置
CN1712596A (zh) 自动改变纬纱线的导纬针织带机
CN115305640B (zh) 一种高速大幅宽经编机
CN202809134U (zh) 一种旋转电磁式纬纱剪刀装置
CN85109377A (zh) 液体喷射式织机的引纬装置
CN101074513A (zh) 喷气织机的投纬装置
JP7053283B2 (ja) 糸巻取機、紡糸引取装置、及び糸巻取機における糸掛方法
CN101058923A (zh) 锁眼缝纫机
US2004007943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abric and a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fabric
CN1930336A (zh) 织边制作装置、具有织边制作装置的织机和制作织边的方法
CN204646812U (zh) 一种织布机引纬机构的喷射水泵
CN1517460A (zh) 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纬纱张力给予装置
CN1283863C (zh) 织机的纬纱处理方法
CN218175266U (zh) 一种织布机的送经架
CN1439758A (zh) 缝纫机
CN116791267B (zh) 一种圆织机编织用送经辊装置
CN111560695A (zh) 一种喷水喷气两用织机
CN115161856B (zh) 打纬机构及丝网编织设备
CN1453409A (zh) 织机的不良纱除去方法及装置
CN211522515U (zh) 缝纫机
CN219689995U (zh) 弹力纬纱引纬装置
CN214736415U (zh) 一种织布机的引纬装置
CN203530538U (zh) 打底纱机械手
JPH10212641A (ja) レピア織機のよこ糸選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