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1180C - 眼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眼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1180C
CN1281180C CNB2004100004827A CN200410000482A CN1281180C CN 1281180 C CN1281180 C CN 1281180C CN B2004100004827 A CNB2004100004827 A CN B2004100004827A CN 200410000482 A CN200410000482 A CN 200410000482A CN 1281180 C CN1281180 C CN 12811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ye
pupil
tested
tested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04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8948A (zh
Inventor
正木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259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366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259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366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290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366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18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11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11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02Folding limp material without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06Folding webs
    • B65H45/08Fol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alig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1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or diameter of pupils
    • A61B3/1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or diameter of pupils for measuring diameter of pup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22Longitudinal folders, i.e. for folding moving sheet material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4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by video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5Folding, unfo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4Wrapping or pack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装置,在该眼科装置中,求出从由二维摄像元件拍摄的前眼部图像求得的3点的角膜反射图像的亮点的坐标和瞳孔直径,从前眼部图像求出瞳孔的重心位置。当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小时,根据与瞳孔中心的偏离进行对准。当比预定值大时,根据与角膜反射图像的亮点的偏离量进行对准。并且,根据角膜反射图像的亮点位置与瞳孔的重心位置之差,切换控制方法。此外,根据瞳孔直径的大小,可以改变对准的允许范围。

Description

眼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对被检眼和检眼部进行位置对准的眼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测定光束投射到被检眼的瞳孔,用来自其眼底的反射光进行检查的已有的眼折射率测定装置的与被检眼进行位置对准的方法中,根据被检眼的角膜顶点进行位置对准。但是,取决于被检眼,存在着瞳孔和角膜顶点发生偏心的情形。当偏心较大时,有时会发生测定所必需的光束被虹膜遮蔽而难以得到正确的测定值的情况。
另外,关于正确的折射率的测定,在作为本来的视轴的瞳孔中心进行测定时的精度较高,据此,已知这样一种装置,即,日本特开平9-66027号公报所示的使测定光轴与瞳孔中心对准来进行折射率的测定的装置。但是,在该已有技术例中,如果被检眼的瞳孔较大,则眼睑容易覆盖在瞳孔区域上,在眼睑覆盖在瞳孔区域时,借助于诸如通过求得瞳孔的重心来求得瞳孔的中心的简单运算,难以求得正确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并存在在与瞳孔中心不同的位置上进行测定的可能性。
另外,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眼睑对瞳孔区域的覆盖方式不同,瞳孔中心的检测位置并不是确定的,在每次测定时,测定的位置发生变化,测定值不稳定。进而,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要在眼睑覆盖瞳孔区域的状态下正确地求得瞳孔中心需要复杂的运算,运算时间变长,并且,测定时间也变长,给被检者增加额外的负担。
另外,当被检眼的瞳孔较小,接近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直径时,即使对准偏离在允许的范围内,由于偏离,也存在着测定光束被虹膜遮蔽的可能性。如果测定光束被虹膜遮蔽,则存在着产生测定误差,测定值的可靠度较低的问题。
另外,在严格要求对准的精度时,由于要达到对准需要花费时间,所以,在不影响测定值的范围内设定允许范围。在一般情况下,该对准允许范围是固定的。但是,如日本专利第3161544号公报所述的装置那样,能够通过手动来变更对准精度的装置是众所周知的。
此外,在日本特开平11-19040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是在测定光束不被虹膜边缘遮蔽,尽可能接近角膜顶点的位置上,实施对准并进行测定。但是,在上述的已有技术例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从结束对准到完成测定,由于消除被检眼的调节能力的云雾操作(fog operation)等需要花费时间,在此期间内被检眼运动,或者在进行云雾操作时瞳孔直径发生变化等原因,即便在完成对准时测定光束未被虹膜遮蔽,但是,在实际的测定中,测定光束落在虹膜上,也会发生不良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并且迅速地进行位置对准并进行测定的眼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装置,包括:测定用投光机构,为了测定被检眼,将测定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瞳孔内;检眼部,接受上述测定光束,进行被检眼的测定;对准光投光机构,将对准光束投光到被检眼的角膜上;检测机构,由上述对准光束的角膜反射光束检测角膜顶点位置;摄像机构,对被检眼的前眼部进行摄像;运算机构,根据来自上述摄像机构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被检眼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瞳孔直径;以及控制机构,比较由上述运算机构计算出的被检眼的瞳孔直径和预定值,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切换上述检眼部的控制方法,当上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大时,检测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角膜顶点位置与检眼部的位置偏离,并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当上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小时,检测上述被检眼的瞳孔中心与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偏离,并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科装置,包括:测定用投光机构,为了测定被检眼,将测定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瞳孔内;检眼部,接受上述测定光束,进行被检眼的测定;对准光投光机构,将对准光束投光到被检眼的角膜上;检测机构,由上述对准光束的角膜反射光束检测角膜顶点位置;摄像机构,对被检眼的前眼部进行摄像;运算机构,根据来自上述摄像机构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被检眼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瞳孔直径;以及控制机构,对上述计算出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角膜顶点位置之间的偏心量进行计算,比较上述偏心量、上述计算出的瞳孔直径和预定值,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当上述偏心量比预定值小时,用上述角膜顶点位置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当上述偏心量比预定值大时,用上述瞳孔的中心位置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科装置,将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瞳孔内,用来自被检眼的眼底的反射光进行测定或检查,包括:摄像机构,对被检眼的前眼部进行拍摄;运算机构,根据来自上述摄像机构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被检眼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瞳孔直径;以及控制机构,根据由上述运算机构计算出的瞳孔中心和检眼部的位置偏离,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其中,上述控制机构,根据由上述运算机构计算出的被检眼的瞳孔直径的大小,变更上述检眼部与被检眼的位置对准的允许范围,当上述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小时,减小上述允许范围。
关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和构成,将在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变得更加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眼折射率测定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检眼部的光学结构图。
图3是6分割光圈(six-division stop)和6分割棱镜(six-divisionprism)的斜视图。
图4是对准棱镜光圈的斜视图。
图5是方框电路结构图。
图6A、6B及6C是与对准状态对应的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7是第1实施例的自动对准的流程图。
图8是求出瞳孔直径的说明图。
图9A及9B是眼睑下垂状态中的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0是第2实施例的自动对准的流程图。
图11是瞳孔与角膜顶点、测光光束的说明图。
图12是视轴偏离时的前眼部的说明图。
图13是第3实施例的自动对准的流程图。
图14A及14B是瞳孔直径较大时的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5A及15B是瞳孔直径较小时的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表示了眼折射率测定装置的外观图。在基台1的上部,可自由移动地载置检眼部2。在基台1的操作面上,配置着:选择测定值和被检眼图像等的显示以及各种装置的设定的、由液晶监视器或CRT监视器构成的显示部3;用于操作它的显示画面,使检眼部2与被检眼大致位置对准的跟踪球4;滚柱5;配置了打印机打印开关、测定开始开关和选择设定开关等的开关面板6;以及打印测定结果的打印机7。被检者将面部置于被设置在基台1的与操作面相反的一侧的未图示的脸放置部分上,使被检眼置于检眼部2的物镜部的前面,由此,可以进行测定。
图2表示了检眼部2的内部的光学结构图。在与被检眼E的视轴位置对准的检眼部2的光轴O上,从被检眼E一侧,依次排列配置有:使可见光全反射,使波长880nm的光束部分反射的二向色镜11;物镜12;开孔镜13;光圈14;投影透镜15;投影光圈16;以及射出880nm的光束的测定光源17。而且,在开孔镜13的反射方向上,依次配置有:6分割光圈18;6分割棱镜19;受光透镜20;以及二维摄像元件21。6分割光圈18和6分割棱镜19具有图3所示的形状,实际上,6分割光圈18和6分割棱镜19是紧贴在一起的。
另一方面,在二向色镜11的反射方向上,配置有固视目标投影光学系统、和兼用于前眼部观察和对准检测的受光光学系统。作为受光光学系统,依次排列配置有透镜22、二向色镜23、对准棱镜光圈24、成像透镜25、以及二维摄像元件26。对准棱镜光圈24,具有图4所示的形状,在圆板状的光圈板上将3个开口部分设置为一列,在两侧的开口部分的二向色镜23的一侧,粘合着只透过波长为880nm附近的光束的对准棱镜24a、24b。
作为固视目标投影光学系统,在二向色镜23的透过一侧,依次排列配置有全反射镜27、固视引导(fixation guide)透镜28、固视图29以及固视投影光源30。而且,在被检眼E的前方的光轴O的两侧,设置外部眼照明光源31a、31b。
图5表示了眼折射率测定装置的方框电路结构图。跟踪球4、滚柱5、开关面板6和打印机7连接在进行控制运算等的CPU41上。此外,用于驱动检眼部2的上下驱动电机42、前后驱动电机43、左右驱动电机44分别经由电机驱动器45、46、47连接在CPU41上。进而,固视目标光源30、外部眼照明光源31、测定光源17经由D/A变换器48连接在CPU41上,用于驱动固视引导透镜28的固视引导透镜用电机49经由电机驱动器50连接在CPU41上。
二维摄像元件21、26的输出连接在视频开关51上,可以根据来自CPU41的信号来切换向A/D变换器52的输出。由A/D变换器52变换的图像数据被保存在图像存储器53。图像存储器53连接在CPU41上,CPU41可以存取被保存在图像存储器53中的图像数据。此外,二维摄像元件21的输出,与来自CPU41并经由字符发生装置54的信号进行合成,连接在显示部3上。
在这样构成的眼折射率测定装置中,首先,操作者使被检者的面部载置在脸放置台上之后,为了相对于被检眼E使检眼部2的光轴O对准,操作跟踪球4和滚柱5。跟踪球4的操作使检眼部2相对于被检眼E在左右和前后方向移动,滚柱5使检眼部2在上下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实现位置对准。
在上述操作中,在装置一侧,用CPU41接受来自内藏在跟踪球4和滚柱5中的各脉冲计数器和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能够检测出操作量和速度。进而,根据该操作量和速度,通过电机驱动器45、46、47,来驱动上下驱动电机42、前后驱动电机43和左右驱动电机44。
在固视引导时,点亮的固视投影光源30的投影光束从背侧对固视图29实施照明,通过固视引导透镜28、透镜22投影在被检眼E的眼底Er上。固视引导透镜28,借助于固视引导透镜用电机49的旋转,在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以使得与被检眼E的视度的变化相对应。
用于对准检测的光源被兼用作测定光源17,来自测定光源17的光束在被检眼E的角膜Ec上被反射,该角膜反射光束被二向色镜11反射,通过透镜22,被二向色镜23反射,被导入到对准光学系统。在对准光学系统中,使透过对准棱镜光圈24的对准棱镜24a的光束向下方向折射,而使透过对准棱镜24b的光束向上方向折射。此外,通过中心的开口部分的光束直接地透过,经由成像透镜25在二维摄像元件26上成像为3个亮点。
另外,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和由波长880nm的外部眼照明光源31a、31b产生的角膜反射图像也被二向色镜11反射,通过透镜22,进而被二向色镜23反射,被导入对准光学系统,只通过对准棱镜光圈24的中心的开口部分,通过成像透镜25成像在二维摄像元件26上。
由二维摄像元件26拍摄的前眼部图像的图像信号,通过视频开关51,由A/D变换器52变换成数字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CPU41根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的图像,进行对准亮点的抽取和瞳孔抽取等的图像处理。另外,由二维摄像元件26拍摄的前眼部图像的图像信号与来自字符发生装置54的信号进行合成,在显示部3上显示出前眼部图像和测定值等。此外,根据需要,在打印机7上打印出测定值等。
图6A~6C表示了显示部3的画面的说明图,表示了由二维摄像元件26拍摄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和外部眼照明光源31a、31b的角膜反射图像,借助于透过对准棱镜光圈24的中心的开口部分的光束,成像在瞳孔图像的左右。另外,由测定光源17产生的角膜反射图像也成像为纵向一列的3个亮点。也就是说,透过对准棱镜光圈24的对准棱镜24a的光束形成上侧的亮点,透过对准棱镜24b的光束形成下侧的亮点,通过中心的开口部分的光束形成中心的亮点。
图6A表示被检眼E的工作距离被进行了适当的位置对准的状态,图6B表示被检眼E和检眼部2的工作距离比适当位置更远的状态中的前眼部图像,图6C表示被检眼E和检眼部2的工作距离比适当位置更近的状态中的前眼部图像。根据上下的亮点的X坐标的偏离,计算出对准的工作距离方向的对准偏离。根据中心的亮点的位置,计算出上下左右方向的对准偏离。
操作者通过上述操作使检眼部2移动,为了通过显示部3能够在被检眼E的角膜Ec上看到由对准光的角膜反射光产生的3个亮点而进行某种程度的位置对准,在显示部3上确认3个亮点时,通过按下配置在开关面板6上的测定开始开关,开始自动对准。
图7表示了关于自动对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中,通过A/D变换器52使由二维摄像元件26拍摄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的图像信号变换成数字数据,将其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由CPU41从图像存储器53内的前眼部图像抽取由测定光源17产生的角膜反射图像的3个亮点,检测出各亮点的坐标。
图8表示了被取入图像存储器53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在步骤S2中,在步骤S1中检测出的角膜反射图像的3个亮点中的中心的亮点B1的Y坐标上的水平方向的线Ly上,检测瞳孔P和虹膜的边缘E1、E2,计算出边缘E1、E2之间的距离ΔX,从该距离ΔX求得被检眼E的瞳孔P的瞳孔直径。
接着,进入步骤S3,判断在步骤S2中计算出的瞳孔P的瞳孔直径的大小,当瞳孔直径例如小于或等于4mm时,进入步骤S4;当大于4mm时,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4中,从被取入图像存储器55中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计算瞳孔P的重心位置,求得瞳孔的中心。接着,在步骤S5中,计算出瞳孔中心和装置的测定光轴之间的左右上下的XY方向的对准的偏离量,进入步骤S7。
此外,在步骤S3中,当判断出瞳孔直径比4mm大时,在步骤S6中,从在步骤S1中检测出的角膜反射图像的3个亮点中的中心的亮点B1的坐标,计算出与装置的测定光轴的XY方向的对准的偏离量,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中,根据在步骤S1中检测出的角膜反射图像的上下的亮点B2和B3的X坐标的偏离,求得作为工作距离的Z方向的对准的偏离量。
在步骤S8中,判断XYZ的各方向的偏离量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如果偏离量比预定的范围大,则进入步骤S9,与偏离量相应地,驱动上下驱动电机42、前后驱动电机43和左右驱动电机44,使对准的偏离减小,返回到步骤S1。
反复进行以上说明的工序,直到在步骤S8中判断为偏离量在预定范围内为止,在自动对准操作完成后,进行测定操作,计算出测定值。
此外,下面说明在步骤S3中根据瞳孔直径切换XY方向的对准检测方法的理由。图9A表示了被检眼E的瞳孔直径较小,眼睑下垂状态中的前眼部图像。图9B表示了被检眼E的瞳孔直径较大,眼睑下垂状态中的前眼部图像。如图9A所示,当瞳孔直径较小时,即使眼睑稍微下垂,由于眼睑未覆盖至瞳孔区域,所以,瞳孔的本来的中心Pg和计算出的瞳孔P的中心Pg′大体上也是一致的。
但是,如图9B所示,当瞳孔直径较大时,只要眼睑稍微下垂,眼睑就能覆盖至瞳孔区域。在这种状态下,在求得瞳孔P的重心时,计算出的瞳孔中心Pg′和本来的瞳孔中心Pg就会产生偏离。
另外,由于上述偏离因眼睑覆盖瞳孔区域的量而变化,所以,不能在稳定的位置进行测定。从而,即使对相同的被检眼E进行测定,当瞳孔P较大时,每次测定时的测定位置发生偏差,可能难以得到稳定的测定值。
在对准结束后的测定中,从测定光源17发出的光束被投影光圈16集中,由投影透镜15在物镜12的近前一次成像,通过物镜12、二向色镜11入射到被检眼E的瞳孔中心,在眼底Er上成像。在眼底Er上的反射光通过瞳孔周边,再次入射到物镜12,成为粗的光束,被开孔镜13全反射。在开孔镜13上反射的光束,被6分割光圈18进行6分割,并且,在6分割棱镜19上进行折射以便于在二维摄像元件21的受光面区域的适当范围内受光,将6点的点图像投影到二维摄像元件21上。
由二维摄像元件21拍摄的眼底图像的图像信号,通过视频开关51,由A/D变换器52变换成数字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CPU41根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的图像的点图像的位置,进行眼折射率的运算。
本来,折射率是在瞳孔中心进行测定的。但是,当瞳孔较大时,在角膜顶点与瞳孔发生偏心的情形下,即便使得与角膜顶点对准地进行测定,测定光束也很少被虹膜遮蔽。此外,在角膜中心的测定值与在瞳孔中心的测定值之间可能存在着误差,但是,能够解决由于眼睑覆盖至瞳孔区域,而使得在瞳孔上的测定位置发生变化,使测定值不稳定的问题。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眼科装置,即使在被检眼的瞳孔较大时眼睑覆盖至瞳孔区域,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对准,并迅速地进行测定。
(实施例2)
根据图10~图12说明第2实施例。
省略对在实施例1中所述的图1~6的眼科装置本体的说明。
图10表示了关于自动对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01中,通过A/D变换器52将由二维摄像元件26拍摄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的图像信号变换成数字数据,将其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由CPU41从图像存储器53中的前眼部图像抽取由测定光源17产生的角膜反射图像的3个亮点,检测出各亮点的坐标。在步骤S102中,从在步骤S101中被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的前眼部图像求得瞳孔的面积,假定瞳孔是圆形的,计算出瞳孔半径。接着,在步骤S103中,求得瞳孔重心,检测出瞳孔中心的位置的坐标。
进而,在步骤S104中,如图11所示,由在步骤S101中检测出的3个亮点中的中心的亮点B1的坐标(Xs、Ys)和在步骤S103中检测出的瞳孔Ep的中心的坐标(Xp、Yp),进行(|Xs-Xp|2+|Ys-Yp|2)1/2的计算,从而计算出中心的亮点B1和瞳孔中心的偏心量ΔC。
接着,进入步骤S105,求出从角膜顶点位置到瞳孔边缘的最短距离。假设瞳孔半径为R,瞳孔Ep与角膜顶点的偏心量为ΔC,用(瞳孔半径R-偏心量ΔC)求出从角膜顶点位置到瞳孔边缘的最短距离d。即,当该最短距离d的值小于或等于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r时,如图11所示,由于测定光束M在瞳孔Ep和虹膜的界线P的外侧,所以被虹膜遮蔽,因此进入步骤S106。此外,如果(瞳孔半径R-偏心量ΔC)大于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r,由于测定光束不被虹膜遮蔽,所以进入步骤S107。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了从角膜顶点位置到瞳孔边缘的最短距离d和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r。但是,也可以是保有余量地与比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r稍大的值进行比较。
在步骤S106中,由在步骤S103中计算出的瞳孔中心的坐标,计算出检眼部2的作为测定光轴的左右上下方向的XY方向上的对准的偏离量,进入步骤S108。
另外,在步骤S107中,由在步骤S101中检测出的角膜反射图像的3个亮点中的中心的亮点B1的坐标,计算出检眼部2的测定光轴的XY方向上的对准的偏离量,进入步骤S108。
接着,在步骤S108中,根据在步骤S101中检测出的角膜反射图像的上下的亮点的X坐标的偏离量,求出作为工作距离方向的Z方向的对准的偏离量。在步骤S109中,判断XYZ的各方向的偏离量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如果偏离量比预定的范围大,则进入步骤S110,与偏离量相应地,驱动上下驱动电机42、前后驱动电机43和左右驱动电机44,使对准的偏离量减小,返回步骤S101。
反复进行以上说明的步骤S101~S110的工序,直到在步骤S109中判断出偏离量在预定范围内为止,在完成自动对准操作后,进行测定操作,计算出测定值。
在对准结束后的测定中,从测定光源17发出的光束被投影光圈16集中,由投影透镜15在物镜12的近前一次成像,通过物镜12、二向色镜11入射到被检眼E的瞳孔中心,成像在眼底Er上。在眼底Er上的反射光通过瞳孔周边,再次入射到物镜12,成为粗的光束,被开孔镜13全反射。在开孔镜13反射的光束,被6分割光圈18进行6分割,并且,由6分割棱镜19进行折射以便于在二维摄像元件21的受光面区域的适当范围内受光,将6点的点图像投影到二维摄像元件21上。
由二维摄像元件21拍摄的眼底图像的图像信号,通过视频开关51,由A/D变换器52变换成数字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CPU41根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的图像的点图像的位置,进行眼折射率的运算。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角膜顶点与瞳孔Ep的偏心量的大小并不成为问题,但是,作为角膜顶点与瞳孔Ep的偏心的原因,有这样两种情形,即,被检眼E的瞳孔Ep真正偏心的情形,以及如图12所示,被检眼E的视线偏离测定光束M的光轴。特别是,当偏心量较大时,视线发生较大的偏离的情形是很多的,由于在这种状态下不能进行正确的测定,所以,当偏心量ΔC较大时,例如当大于或等于2mm时,在显示部3上显示出角膜顶点与瞳孔Ep的偏心量大的警告。或者,也可以在打印机7上与测定值一起打印警告标志等,借此来通知检测者。
(实施例3)
根据图13到图15说明第3实施例。
图13表示了关于自动对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01中,通过A/D变换器52,将由二维摄像元件26拍摄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的图像信号变换成数字数据,将其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由CPU41从图像存储器53中的前眼部图像抽取由测定光源17产生的角膜反射图像的3个亮点,检测出各亮点的坐标。接着,进入步骤202,从在步骤S201中被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的前眼部图像求得瞳孔的面积,由求得的面积计算出瞳孔半径。
图14A和14B表示了被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的瞳孔Ep的半径为1.5mm时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图14A表示了几乎没有对准偏离的状态,图14B表示了对准偏离为0.2mm的状态,该0.2mm是允许范围的最大值。一般情形下,该偏离量的允许范围为0.2mm。此外,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为1.25mm。这时的(瞳孔半径-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为(1.5-1.25)=0.25mm,由于比偏离量的允许范围0.2mm大,因此,即使在允许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偏离,测定光束也不会被虹膜遮蔽。
图15A和15B表示了瞳孔半径为1.4mm时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图15A表示了几乎没有对准偏离的状态,图15B表示了在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对准偏离的状态。允许的偏离量为(1.4-1.25)=0.15mm,由于对准偏离量的允许范围0.2mm较大,所以,如图15B所示,测定光束M可能被虹膜遮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必须使对准的允许偏离量小于或等于0.15mm。
因此,在步骤S203中,通过(瞳孔半径-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半径)的计算,计算出对准的偏离量的允许范围,进入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与允许范围的上限值0.2mm进行比较,当大于或等于上限时,在步骤S205中,采用允许范围的上限值0.2mm。
在步骤S204中小于上限值时,在步骤S206中,与下限值0.05mm进行比较。当小于或等于下限值时,在步骤S207中,采用下限值0.05mm。
在结束该允许范围的设定时,进入步骤S208,从被取入图像存储器53中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图像计算瞳孔Ep的重心位置,计算出瞳孔中心和检眼部2的作为测定光轴的左右上下方向的XY方向上的对准的偏离量,然后,进入步骤S209,根据在步骤S201中检测出的角膜反射图像的上下的点及X坐标的偏离,求得作为工作距离方向的Z方向的对准的偏离量。
然后,在步骤S210中,判断XY方向的偏离量是否在由步骤S204~S207所设定的允许范围内,Z方向的偏离量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如果XYZ方向的偏离量比允许范围大,则进入步骤S211,与偏离量相应地,驱动上下驱动电机42、前后驱动电机43和左右驱动电机44,使对准的偏离减小,返回步骤S201。
反复进行以上说明的工序,直到在步骤S210中判断出偏离量在允许范围内为止,在完成自动对准的操作后,进行测定操作,计算出测定值。
设定上限值的理由是,如果允许范围过大,不能够稳定地求得正确的测定值。另外,设定下限值的理由是,如果允许范围过小,对准调整所需的时间则过长。
在对准结束后的测定中,从测定光源17发出的光束被投影光圈16集中,由投影透镜15在物镜12的近前一次成像,通过物镜12、二向色镜11入射到被检眼E的瞳孔中心,成像在眼底Er上。在眼底Er上的反射光通过瞳孔周边,再次入射到物镜12,成为粗的光束,被开孔镜13全反射。在开孔镜13反射的光束,被6分割光圈18进行6分割,并且在6分割棱镜19上进行折射以便于在二维摄像元件21的受光面区域的适当范围内受光,将6点的点图像投影到二维摄像元件21上。
由二维摄像元件21拍摄的眼底图像的图像信号,通过视频开关51由A/D变换器52变换成数字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CPU41根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53中的图像的点图像的位置,进行眼折射率的运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眼科装置,即使被检眼E的瞳孔直径较小,与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直径之差较小时,也能够降低测定光束被虹膜遮蔽的可能性,能够稳定地得到正确的测定值。

Claims (5)

1.一种眼科装置,包括:
测定用投光机构,为了测定被检眼,将测定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瞳孔内;
检眼部,接受上述测定光束,进行被检眼的测定;
对准光投光机构,将对准光束投光到被检眼的角膜上;
检测机构,由上述对准光束的角膜反射光束检测角膜顶点位置;
摄像机构,对被检眼的前眼部进行摄像;
运算机构,根据来自上述摄像机构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被检眼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瞳孔直径;以及
控制机构,比较由上述运算机构计算出的被检眼的瞳孔直径和预定值,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切换上述检眼部的控制方法,
当上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大时,检测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角膜顶点位置与检眼部的位置偏离,并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
当上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小时,检测上述被检眼的瞳孔中心与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偏离,并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
2.一种眼科装置,包括:
测定用投光机构,为了测定被检眼,将测定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瞳孔内;
检眼部,接受上述测定光束,进行被检眼的测定;
对准光投光机构,将对准光束投光到被检眼的角膜上;
检测机构,由上述对准光束的角膜反射光束检测角膜顶点位置;
摄像机构,对被检眼的前眼部进行摄像;
运算机构,根据来自上述摄像机构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被检眼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瞳孔直径;以及
控制机构,对上述计算出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角膜顶点位置之间的偏心量进行计算,比较上述偏心量、上述计算出的瞳孔直径和预定值,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当上述偏心量比预定值小时,用上述角膜顶点位置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当上述偏心量比预定值大时,用上述瞳孔的中心位置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装置,其中,
上述预定值是可以测定的最小瞳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装置,其中,
具有警告机构,警告检测者上述偏心量比预定值大。
5.一种眼科装置,将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瞳孔内,用来自被检眼的眼底的反射光进行测定或检查,包括:
摄像机构,对被检眼的前眼部进行拍摄;
运算机构,根据来自上述摄像机构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被检眼的瞳孔的中心位置和瞳孔直径;以及
控制机构,根据由上述运算机构计算出的瞳孔中心和检眼部的位置偏离,进行上述检眼部的位置对准,
其中,上述控制机构,根据由上述运算机构计算出的被检眼的瞳孔直径的大小,变更上述检眼部与被检眼的位置对准的允许范围,
当上述瞳孔直径比预定值小时,减小上述允许范围。
CNB2004100004827A 2003-02-03 2004-02-02 眼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11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5987A JP4136689B2 (ja) 2003-02-03 2003-02-03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025988/2003 2003-02-03
JP025987/2003 2003-02-03
JP2003025988A JP4136690B2 (ja) 2003-02-03 2003-02-03 眼科装置
JP029074/2003 2003-02-06
JP2003029074A JP4136691B2 (ja) 2003-02-06 2003-02-06 眼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948A CN1518948A (zh) 2004-08-11
CN1281180C true CN1281180C (zh) 2006-10-25

Family

ID=32659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48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1180C (zh) 2003-02-03 2004-02-02 眼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78909B2 (zh)
EP (1) EP1442698B1 (zh)
KR (1) KR100603005B1 (zh)
CN (1) CN1281180C (zh)
DE (1) DE602004001140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1455B2 (en) * 2005-03-22 2008-10-07 Amo Manufacturing Usa, Llc Pupilometer for pupil center drift and pupil size measurements at differing viewing distances
JP4181915B2 (ja) * 2003-04-25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システム
GB2451443B (en) * 2007-07-30 2012-12-26 Lein Applied Diagnostics Ltd Optical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GB2458134A (en) * 2008-03-04 2009-09-09 Procyon Instr Ltd Pupillometers
JP5224878B2 (ja) * 2008-04-03 201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
JP5773598B2 (ja) * 2010-08-31 2015-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583619B1 (en) * 2011-10-22 2022-03-16 Alcon Inc.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one or more surgical parameters of the eye
JP5306492B2 (ja) * 2012-01-25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989523B2 (ja) 2012-05-01 2016-09-07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5955193B2 (ja) * 2012-10-18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112846B2 (ja) 2012-12-11 2017-04-1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6009935B2 (ja) 2012-12-26 2016-10-19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FI126928B (en) 2013-06-20 2017-08-15 Icare Finland Oy OPTOMETRIC INSTRUMENT WITH MEASURES TO DIRECT THE INSTRUMENT AND PROCEDURE TO PERFORM THIS
CN103654721B (zh) * 2013-12-27 2016-06-08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角膜顶点精确对准的方法
CN103976708B (zh) * 2014-05-20 2016-08-17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角膜顶点对准方法和系统及眼轴光程长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EP3260040B1 (en) * 2016-06-03 2021-09-08 Nidek Co., Ltd. Ophthalmic apparatus
JP7221587B2 (ja) 2017-09-28 2023-02-14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7182771B2 (ja) * 2018-05-31 2022-12-05 株式会社トーメ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AU2019281356A1 (en) 2018-06-06 2020-10-29 Alc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lection-based positioning relative to an eye
KR102204112B1 (ko) * 2018-12-05 2021-01-18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동공과 홍채를 이용한 이석증 질병예측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CN114129126B (zh) * 2022-01-29 2022-05-27 北京九辰智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角膜中心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2033A (en) * 1985-02-26 1989-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apparatus
JPH0966027A (ja) 1995-08-31 1997-03-11 Canon Inc 眼科装置
JP3523453B2 (ja) * 1997-06-30 2004-04-26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検眼装置
JP3594466B2 (ja) * 1997-11-05 2004-12-02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4174126B2 (ja) * 1999-03-17 2008-10-29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測定装置
US6494577B2 (en) * 2000-03-17 2002-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JP3709335B2 (ja) * 2000-09-28 2005-10-26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4769365B2 (ja) * 2001-03-29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オート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4694025B2 (ja) * 2001-04-18 2011-06-0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特性測定装置
US7001020B2 (en) * 2001-08-02 2006-02-21 Daphne Instruments, Inc. Complete autorefractor system in an ultra-compact pack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42698A1 (en) 2004-08-04
DE602004001140D1 (de) 2006-07-27
KR20040070441A (ko) 2004-08-09
US7478909B2 (en) 2009-01-20
KR100603005B1 (ko) 2006-07-24
US20040156019A1 (en) 2004-08-12
EP1442698B1 (en) 2006-06-14
CN1518948A (zh) 2004-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1180C (zh) 眼科装置
CN1203804C (zh) 眼科装置和自动对准方法
KR100905734B1 (ko) 안과 측정 장치의 얼라이먼트 방법 및 얼라이먼트 장치
JP4970149B2 (ja) カップ取付け装置
US7703920B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KR101637944B1 (ko) 안과장치 및 얼라인먼트 방법
JP2005349095A (ja) 眼科装置
EP1317899A2 (en) Shape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618394A (zh) 眼科设备
JP2001029316A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2000210257A (ja) 角膜形状測定装置
JP4136690B2 (ja) 眼科装置
JP4136691B2 (ja) 眼科装置
JP5643000B2 (ja) 眼科装置
JP4136689B2 (ja)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653576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5927689B2 (ja) 眼科用検査装置
WO2015072419A1 (ja)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095354A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H1043136A (ja) 眼科装置
JP2002010979A (ja) 眼科装置
EP2116179A1 (en) Optical device for examining the objects, positioning system of optical device for examining the objects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the objects using optical device
JP2004113685A (ja) 角膜形状測定装置
JPH09131314A (ja) 眼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