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4902A - 读出控制设备、再现设备、记录设备和读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读出控制设备、再现设备、记录设备和读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4902A CN1264902A CN00103839.7A CN00103839A CN1264902A CN 1264902 A CN1264902 A CN 1264902A CN 00103839 A CN00103839 A CN 00103839A CN 1264902 A CN1264902 A CN 12649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rror correction
- signal
- data
- code block
- error 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0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11B2020/18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using a product code which has inner and outer parity symb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读出控制设备,用于在从记录媒体中读出以预定的码块为单位编码的数据时控制读出条件,通过使用在纠错器的纠错中已经完成外部码纠错的字节数并控制读出条件,从而使差错率变小,在即使当再现条件差时,仍然能够以高度可靠性执行纠错。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字盘或其它记录媒体的读出控制设备、播放器和记录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读出控制方法。
当回放数字多用盘(DVD)时,DVD播放器等将从DVD读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8到16解调。然后它将一个相当于由8到16解调得到的数字信号的纠错码(ECC)块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将其读出,检测它的错误,并对纠错了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这里,以ECC块为单位对从DVD读出的数字信号纠错。
图1是用于解释ECC块格式的示图。
图1中所示的BM,N(0≤M≤192,0≤N≤171)是信息数据,由16个扇区构成,每一个扇区由172字节×12行构成。
BM,N(0≤M≤207,172≤N≤181)是Reed-Solomon码的内部码奇偶性。
即,内部码奇偶性BM,N(172≤N≤181)是信息数据BM,N(0≤N≤171)的内部码奇偶性。
还有,BM,N(192≤M≤207,0≤N≤171)是Reed-Solomon码的外部码奇偶性。
即,外部码奇偶性BM,N(192≤M≤207)是信息数据BM,N(0≤M≤192)的外部码奇偶性。
在上述纠错中,以相应于图1所示的列的码块为单位执行外部码纠错,而以相应于图1所示的行的码块为单位执行内部码纠错。
在这种情况下,在以码块为单位执行的纠错中,根据奇偶性的字节数确定可以纠错的字节数。
相应地,当DVD的再现条件差,并且有比预定的字节数更多的字节数含有错误时,就有一个缺点,即,有字节无法被纠错,由此,数字信号再现的质量恶化。
还有,当在DVD中记录数字信号时,如果记录条件差,一个缺点是记录在DVD上的数字信号的质量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读出控制设备,它能够以良好的质量从记录媒体中读出数据,还提供一种读出控制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播放器,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从记录媒体再现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器,能够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读出控制设备,用于在从记录媒体读出数据时控制读出条件,它包含用于对读出数据纠错的纠错装置;用于计算纠错的差错率的差错率计算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读出条件以使差错率小的控制装置。
即,在本发明的读出控制设备中,从记录媒体读出的数据在纠错装置中纠错。然后在差错率计算装置中计算纠错的差错率。读出条件由控制装置控制,从而使差错率小。
较好地,以预定的码块为单位对数据编码;纠错装置以码块为单位纠错;差错率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中的至少一种,计算所述差错率
较好地,差错率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对至少一个码块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的至少一个累加结果,计算所述差错率。
更好地,读出控制设备还包含一个累计码块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码块数的累加数。较好地,数据包含安排在二维平面的行与列中的所述信息数据,内部码奇偶性表示每一列的行方向中的纠错码,外部码奇偶性表示每一行的列方向的纠错码,信息数据与纠错装置使用所述内部码奇偶性执行内部码纠错并使用外部码奇偶性执行外部码纠错。
较好地,读出控制设备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内部码纠错的累加结果,和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外部码纠错的累加结果。
较好地,差错率计算装置以预定的顺序,读出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累加结果。
较好地,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相互串联,从而存储在前级中的数据可以连续地输出到后级,并且差错率计算装置访问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一个存储装置。
较好地,记录媒体是光盘;并且控制装置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光量、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频率、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幅值、光敏二极管的增益、滤波器特性、聚焦条件、跟踪条件、RF信号特性、所述光盘的倾斜和所述光盘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播放器,包含用于从记录媒体再现数据的再现装置;用于对所述再现数据纠错的纠错装置;用于计算所述纠错的差错率的差错率计算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再现装置的再现条件从而使差错率变小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器,包含,用于将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记录装置;用于读出所述记录数据的读出装置;用于对所述读出数据纠错的纠错装置;用于计算所述纠错的差错率的差错率计算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条件从而使所述差错率变小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读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从记录媒体读出数据时的读出条件,包含步骤:对读出数据纠错;计算纠错的差错率;和控制读出条件从而使差错率变小。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用于解释ECC块的格式的示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DVD播放器的配置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纠错器的配置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纠错部分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参数错误信号的偏置和差错率的关系;
图6是图2所示的微计算机中产生参数指令信号的流程图;
图7是产生图2所示的微计算机中产生参数指令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DVD播放器的配置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纠错器的配置图;
图10是用于使图8所示的微计算机初始化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由图8所示的微计算机产生主轴变速指令信号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DVD播放器的配置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微计算机初始化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由图12中的微计算机产生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的处理的流程图;及
图15是用于解释图13中所示的纠错器的修改的示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较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DVD播放器的配置图。
如图2所示,DVD播放器1包含读系统3、解码系统4、输出系统5和微计算机19。
DVD播放器1在微计算机19根据纠错器17中的结果计算差错率,并根据差错率控制光学传感器13中的聚焦伺服机构。
读系统3
读系统3包含主轴电动机10、进给电动机11、伺服控制器12、光学传感器13、RF放大器14和伺服滤波器40。
伺服控制器12控制主轴电动机10、进给电动机11和光学传感器13。
例如,伺服控制器12根据来自微计算机19的参数指令信号S19a和来自伺服滤波器40的聚焦错误信号S40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并将所产生的聚焦伺服信号S12a输出到光学传感器13。
具体地说,伺服控制器12通过将由参数指令信号S19a表示的偏移给予聚焦错误信号S40,产生新的聚焦错误信号,并根据新产生的聚焦错误信号产生聚焦伺服信号312a。
主轴电动机10在伺服控制器12的控制下驱动DVD2的旋转。
伺服滤波器40以预定的滤波器特性对来自RF放大器14的聚焦错误信号14b滤波,并将滤波后的聚焦错误信号S40输出到伺服控制器12。
注意,例如,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数字滤波器用作伺服滤波器40。
进给电动机11在伺服控制器12的控制下,驱动光学传感器13在DVD2的直径方向的移动。
光学传感器13通过物镜将激光发射到DVD2的表面,接收反射光,并根据接收到的光的结果将读信号输出给RF放大器14。
还有,光学传感器13对来自伺服控制器12的聚焦伺服信号S12a执行焦距控制。
RF放大器14放大从光学传感器13读出的信号,并将其作为RF信号S14a输出到AD转换器15。
另外,RF放大器14将根据从光学传感器13读出的信号产生的聚焦错误信号S14b输出到伺服滤波器40。
解码系统4
解码系统4包含AD转换器15、8到162解调器16、纠错器17、缓冲存储器18、流信号分离器20、子图像解码器21、“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解码器22、音频解码器23、基准时钟发生器27和图像混合器28。
AD转换器15根据来自基准时钟发生器27的基准时钟信号,将模拟RF信号S14a转换为数字再现信号S15,并将其输出到8到16解调器16。
8到16解调器16通过将包含在再现信号S15中的8位图案解调为16位图案产生再现信号S16,并将其输出到纠错器17。
缓冲存储器18的存储容量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纠错码块,即ECC块,相当于来自8到16解调器16的再现信号S16,并在微计算机19的控制下,将存储的再现信号输出到纠错器17。
数据流信号分离器20对来自再现信号S17的子图像信号S20a、视频信号S20b和音频信号S20c加以分离,并将它们分别输出到子图像解码器21、MEG解码器22和音频解码器23。
子图像解码器21对子图像信号S20a解码,并将解码的子图像信号S21输出到图像混合器28。
MEG解码器22通过MEG系统对视频信号S20b解码,并将解码的视频信号S22输出到图像混合器28。
音频解码器23对音频信号S20c解码,并将解码的音频信号S23输出到DA转换器26。
图像混合器28将子图像信号S21和视频信号S22混合,以产生视频信号S28,并将它输出到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NTSC)编码器24。
纠错器17对从图1所示的以ECC块为单位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的再现信号执行内部码纠错和外部码纠错,并将纠正的再现信号S17输出到数据流信号分离器20。作为纠错码,使用例如Reed-Solomon码。
下面将详细解释纠错器17。
图3是纠错器17的配置图。
如图3所示,纠错器17包含纠错部分171、计数器S1721到1726、寄存器S1731到1736,以及复位信号发生电路174。
纠错部分171
首先,将解释纠错部分171的处理。
图4是纠错部分171的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1:纠错部分171判断相当于图1所示的再现信号S16的一个ECC块是否已经写到图2所示的缓冲存储器18中。当判断已经写了时,执行步骤S2的处理,而当没有写时,重复步骤S1的处理。
步骤S2:纠错部分171使用内部码奇偶性,以PI码块为单位(由数据B0,M到B207,M(M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1)构成,)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数据B0,0到B207,181(如图1所示),作为纠错单元,并以PI码块为单位执行第一次内部码纠错。
具体地说,首先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数据B0,0到B207,0,然后读出数据B0,1到B207,1。然后按照数据B0,2到B207,2,数据B0,3到B207,3,数据B0,181到B207,181的顺序,以PI码块为单位读出数据,从而执行内部码纠错。
纠错部分171以字节为单位检测在第一次内部码纠错时是否正确地执行了内部码纠错,产生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1,该信号在每一次检测到正确地完成了内部码纠错的事实时产生脉冲,并将该脉冲输出到计数器1721。
另外,纠错部分171检测其中在执行第一次内部码纠错时未正确执行内部码纠错的PI码块,在每一次检测到这样的PI码块时产生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2,并将其输出到计数器1722。
步骤S3:纠错部分171使用外部码奇偶性,从由数据BN,0到BN,181(N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07)构成的PO码块为单位的缓冲存储器18中读出如图1所示的数据B0,0到B207,181作为纠错单元,并以PO码块为单位执行外部码纠错。
具体地说,首先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数据B0,0到B0,181,然后读出数据B1,0到B1,181。然后,按照数据B2,0到B2,181,数据B3,0到B3,181…,数据B207,0到B207,181的顺序,以PO码块为单位读出数据,从而执行外部码纠错。
纠错部分171以字节为单位检测在执行外部码纠错时是否正确执行了外部码纠错,产生在每一次检测到正确执行了外部码纠错的事实时产生脉冲的PO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3,并将信号输出到计数器1723。
另外,纠错部分171检测PO码块,其中在执行外部码纠错时正确执行了外部码纠错,在每一次检测到PO码块时产生PO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4,并将信号输出到计数器1724。
步骤S4:纠错部分171使用内部码奇偶性,从由数据B0,M到B207,M(M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1)构成的PI码块为单位的缓冲存储器18读出图1所示数据B0,0到B207,181作为纠错单元,并以PI码块为单位执行第二次内部码纠错。
具体地说,首先从缓冲存储器18中读出数据B0,0到B207,0,然后读出数据B0,1到B207,1。然后按照数据B0,2到B207,2,数据B0,3到B207,3,…数据B0,181到数据207,181的顺序以PI码块为单位读出数据,从而执行第二次内部码纠错。
纠错部分171以字节为单位检测在第二次内部码纠错时是否正确执行了内部码纠错,产生PI(2)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5,该信号在每一次检测到正确执行了内部码纠错的事实时产生脉冲,并将该信号输出到计数器1725。
另外,纠错部分171检测其中在第二次内部码纠错时未正确执行内部码纠错的PI码块,并在每一个检测到PI码块时产生PI(2)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6,并将该信号输出到计数器1726。
步骤S5:纠错部分171在输出到复位信号发生电路174的ECC块纠错完成信号S171b中产生脉冲。
计数器S1721到1726
计数器1721计算包含在PI(1)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1中的脉冲,并将数值输出到寄存器1731,作为PI(1)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
计数器1722计算包含在PI(1)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2中的脉冲,并将数值输出到寄存器1732,作为PI(1)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2。
计数器1723计算包含在PO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3中的脉冲,并将数值输出到寄存器1733,作为PO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3。
计数器1724计算包含在PO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4中的脉冲,并将数值输出到寄存器1734,作为PO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4。
计数器1725计算包含在PI(2)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5中的脉冲,并将数值输出到寄存器1735,作为PI(2)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5。
计数器1726计算包含在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6中的脉冲,并将数值输出到寄存器1736,作为PI(2)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6。
这里,当在复位信号S174中产生脉冲时,计数器1721到1726使它们的计数为零。
复位信号发生电路174
复位信号发生电路174计算包含在ECC块纠错完成信号S171b中的脉冲,当数值达到预定值时,在复位信号S174中产生脉冲使计数复位。复位信号发生电路174将复位信号S174输出到计数器1721到1726、寄存器1731到1735和微计算机19。
注意,预定的值显示了由计数器1721到1726累加的ECC块数,并由来自微计算机的置位信号S19b设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它是例如“1”。
寄存器1731到1736
寄存器1731到1736串联,从而将存储在最后的寄存器1731中的数据输出到微计算机19。同时,从寄存器1731输出到微计算机19的数据成为纠错赋值信号S17a。
在每一次在复位信号S174中产生脉冲时,寄存器1731到1736将存储数据输出到后面的寄存器,并存储从前面的寄存器输入的数据。
寄存器1731存储从计数器1721输入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
寄存器1732存储从计数器1722输入的PI(1)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2。
寄存器1733存储从计数器1723输入的PO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3。
寄存器1734存储从计数器1724输入的PO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4。
寄存器1735存储从计数器1725输入的PI(2)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5。
寄存器1735存储从计数器1725输入的PI(2)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5。
输出系统5
输出系统5包含NTSC编码器24、DA转换器25和26,以及扬声器31。
NTSC编码器24以NTSC制式对视频信号S28解码,并将解码的视频信号S24输出至DA转换器25。
DA转换器25将视频信号524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S25,并将其输出到显示器30。
DA转换器26将数字音频信号S23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S26,并将其输出到扬声器31。
微计算机19
微计算机19用来自纠错器17的纠错赋值信号S17a产生差错率,确定聚焦错误信号的偏置,以根据所产生的差错率抑制散焦,并产生表示偏置的参数指令信号。
下面,将解释在微计算机19中计算差错率的方法。
这里,当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PI(1)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2、PO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3、PO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4、PI(2)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5和PI(2)不能纠错码块数指令信号S1725分别是a,b,c,d,e和f时,差错率ER由例如下面的公式(1)表示。
ER={(a+c+e)/(包含在1EEC块中的字节数×3}×1/5+{d/(PO码块数)+(b+f)/(PI码块数×2)×4/5(1)
即,在公式(1)中,差错率ER是这样计算的,即使用
在一个外部码纠错和两个内部码纠错中完成纠错的字节数和不可能纠错的码块数,并和完成纠错的字节数相比把较大的权给予不可能纠错的码块数。
下面解释在微机19中产生参数指令信号S19a的方法。
如上所述,参数指令信号表示准备供给聚伙错误信号的偏置。该偏置采用参数错误信号产生。
这里,参数错误信号不同于偏置的最佳值。
注意,如图5所示,偏置的最佳值是差错率为最小的偏置值。
首先,将解释微计算机19中的参数错误信号的产生方法。
图6是在微计算机19中产生参数错误信号的流程图。
通过将一个幅值“amp”加到中心值“cent”或从中减去,确定参数“prt”。从改变参数到读取差错率的时间表示为“周期”。另外,参数错误信号的累计值表示为“mes”。参数信号的累加数表示为“cnt”。
步骤S101:微计算机19将参数信号的累计值“mes”设置为初始值0。
步骤S102:微计算机19判断累加值“cnt”的数量是否是0。当是0时,结束处理,当不是0时,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微计算机19将幅值“amp”加到中心值“cent”,并将加的结果分配给参数“prt”。
步骤S104:微计算机19等待精确的周期/2的时间。
步骤S105:微计算机19使用从寄存器1731(如图3所示)输入的纠错赋值信号S17a,以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差错率ER,并为变量“mes2”插入差错率ER。
步骤S106:微计算机19从中心值‘cent’减去幅值‘amp’,并为参数‘prt’插入减去的结果。
步骤S107:微计算机19等待精确的周期/2的时间。
步骤S108:微计算机19使用从如图3所示的寄存器1731输入的纠错赋值信号S18a,以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差错率ER,从变量‘mes2’中减去差错率ER,并为变量‘mes2’插入减去的结果。
此时,变量“mes2”指示的值就是参数信号累加一次的值。
步骤S109:微计算机19判断在步骤S108得到的变量‘mes2’是否大于预定值‘prt_errth’。当判断是大于时,它返回步骤S102的处理,当判断是小于时,它进行步骤S110的处理。
这里,变量‘mes2’在正常的测量条件下变成低于预定‘prt_errth’,但是,当在DVD2的表面上有刮痕、灰尘等等时,它在某些情况下变成高于预定值‘prt_errth’。因此,判断不小于预定值‘prt_errth’的变量‘mes2’为错误数据,并且不将这个变量’mes2’的值加到参数错误信号的累计值‘mes’上。即,将其丢弃。
步骤S110:微计算机19将在步骤S108得到的变量‘mes2’的值加到参数信号的累计值‘mes’,并使加的结果为累计值‘mes’。
步骤S111:微计算机19将参数信号的累加值‘CNT’的数量减少1。
即,在图6所示的处理中,当变量‘mes2’(表示在参数‘prt’是‘cent+amp’减去参数‘prt’是‘cent-amp’的情况下的差错率ER的情况下的差错率)小于预定值‘prt_errth’时,将变量‘mes2’加到参数错误信号的累计值‘mes’(即,变量‘mes2’用于累加),在加上‘CNT’中表示的次数后的累计值‘mes’成为最后得到的参数错误信号。
这里,从上述步骤S102到步骤S111的处理循环表示相乘并取出方波。
例如,假设有取样的数据行’d1,d2,d3,d4。如果用一个方波乘,它变成“d1,-d2,d3,-d4……”。
另外,当累加时,累计值‘sum’变为下面的公式2。
这里,公式(2)中的‘sum’相应于图6中的累计值‘mes’,并且d(i-1)-di)相应于图6中的变量‘mes2’。
虽然上面解释了通过用方波乘来累加的方法,但是,还可以用正弦波来乘。下面,将解释通过反馈由图6所示在微计算机19中的处理产生的参数错误信号,产生参数指令信号的方法。
图7是在微计算机19中产生参数指令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201
微计算机19进行初始化。具体地说,将参数的中心值‘cent’设置为0,幅值‘amp’设置为‘PRT_ANT’,“周期”设置为1/2调制循环时间“PRT_PRE”的两倍,并将‘CNT’设置为“PRT_CNT”。
步骤S202
微计算机19根据图6执行处理,并产生参数错误信号‘mes’。
步骤S203
微计算机19比较步骤S202得到的参数错误信号的绝对值和一个自动调节完成条件,即,阈值‘PRT_E’。当它小于‘PRT_E’时3,它执行步骤S204的处理,而不小于时,它执行步骤S205的处理。
步骤S204
微计算机19通过将步骤S202使用的参数的中心值‘cent’设置为参数‘PRT’,完成处理。
步骤S205
微计算机19将在步骤S202得到的参数错误信号乘一个预定的增益‘PRE_G’,将结果加到参数的中心值‘cent’,将得到的相加结果代入中心值‘cent’并返回步骤S202的处理。
接着,微计算机19通过改变参数的中心值‘cent’继续测量,直到参数错误信号‘mes’小于步骤S203处的阈值‘PRT_E’。
注意,可以在步骤S205减去增益‘PRT-G’。通过这样做,可以逐渐地减少增益,以防止处理被噪声干扰。
注意,可以在回放DVD2时或在此之前产生上述参数,还有,可以在重播条件恶化时产生。下面将参照图2解释DVD播放器1的整个工作。首先,DVD2由主轴电动机10在伺服控制器12的控制下驱动旋转。然后由光学传感器13从DVD2中读出的信号被输出到RF放大器14。读出信号由RF放大器14放大,并作为RF信号S14a输出到AD转换器15。
在AD转换器15中将RF信号S14a转换为数字再现信号S15,并作为再现信号S15输出到8到16解调器16。
再现信号S15在8到16解调器16中接受8到16的解调。
然后,如上所述,将经过解调的再现信号S16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8中,然后在图3所示的纠错器17的纠错部分171中以ECC块为单位纠错,以产生再现信号S17。
还有,如上所述,在纠错部分171中,产生PI(1)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1、PI(1)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2、PO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3、PO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4、PI(2)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5和PI(2)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6。
接着,在计数器1721到1726中计算检测信号S171a1到171a6中含有的脉冲。将计数存储在寄存器1731到1736中,然后作为纠错赋值信号S17a输出到微计算机19。
然后,在微计算机19中通过使用纠错赋值信号S17a计算差错率,确定聚焦错误信号的偏置,以根据计算的差错率抑制散焦,并将表示偏置的参数指令信号S19a输出到伺服控制器12。
在伺服控制器12中,根据来自微计算机19的参数指令信号S19a和来自伺服滤波器40的聚焦错误信号S40,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并将产生的聚焦伺服信号S12a输出到光学传感器13。
结果,执行焦距控制,以抑制光学传感器13中的散焦。
另一方面,从纠错器17输出到数据流分离器20的纠错再现信号S17被分离为子图像信号S20a、视频信号S20b和音频信号S20c,它们分别输出到子图像解码器21、MEG解码器22和音频解码器23。
然后在子图像解码器21中对子图像信号S20a解码,并将解码的子图像信号S21输出到图像混合器28。
在MEG解码器22中对视频信号S20b解码并将解码的视频信号S22输出到图像混合器28中。
在音频解码器23中对音频信号S20c解码,并将解码的音频信号S23输出到DA转换器26。
在图像混合器中将子图像信号S20a和视频信号S22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视频信号S28输出到NTSC编码器24。
然后,在NTSC编码器24中按NTSC制式对视频信号S28解码,并将解码的视频信号S24输出到DA转换器25。
通过DA转换器25将视频信号S24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S25,并将视频信号S25输出到显示器30。
还有,在DA转换器26中将音频信号S23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S26,并将音频信号S26输出到扬声器31。
如上所述,根据DVD播放器1,产生聚焦伺服信号S12a,并控制光学传感器13,以根据在DVD2再现信号的纠错时得到的差错率抑制散焦。
因此,即使当光学传感器13中在DVD2上的聚焦状态差,由于这里的改进,仍然可以精确而稳定地回放DVD2。
另外,根据DVD播放器1,由于在纠错器17中产生纠错赋值信号S17a,故可以减小微计算机19的负担。
还有,根据DVD播放器1,如图3所示,通过将微计算机19访问的寄存器限制到纠错器17中的寄存器1731到1736中的寄存器1731,可以减小微计算机19访问寄存器的开销。
第二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DVD播放器201的配置图;
图8中,具有和图2中相同标号的部件和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即,DVD201的特征在于其伺服控制器212、纠错器217和微计算机219。
伺服控制器212
伺服控制器211控制主轴电动机10、进给电动机11和光学传感器13。
在本实施例中,伺服控制器211根据来自微计算机19的主轴变速指令信号S219a控制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
纠错器217
图9是纠错器217的配置的示图。
在图9中,具有和图3中相同标号的元件和第一实施例中解释的纠错器17相同。
如图9所示,纠错器217包含纠错部分171、计数器1721到1726、寄存器1731到1736、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和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
这里,在纠错器217中,纠错部分171、计数器1721到1726和寄存器1731到1736和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相同。
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根据来自微计算机219的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219b,改变设置在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中的累积块数。
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计算包含在ECC块纠正完成信号S171b中的脉冲,当计数达到累积块数时,在复位信号S274中产生脉冲,使计数复位。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将复位信号S274输出到计数器1721到1726、寄存器1731到1736和微计算机219。
还有,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在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的控制下改变累积块数。
微计算机219
微计算机219使用来自纠错器217的纠错赋值信号S17a计算差错率,并产生主轴变速指令信号S219a,用于根据计算的差错率指令主轴电动机10变速。
图10是微计算机219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301:微计算机219为累积块数设置初始值。
步骤S302:微计算机219为目标差错率‘ER_PI1_THR’设置初始值。
图11是由微计算机219产生主轴变速指令信号S219a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所示的处理在完成图10所示的初始化后进行。
步骤S401
微计算机根据例如来自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的复位信号S274,判断纠错器217中的累加是否完成。当判断完成时,进行步骤S402的处理,而当没有完成时,重复步骤S401的处理。
这时,为相当于由纠错器217中的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设置的ECC块的累积块数执行处理,以累加纠错已经完成的字节数和不可能纠错的码块数。
步骤S402
微计算机219收到作为纠错赋值信号S17a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作为输入。
步骤403
微计算机219判断由在步骤S402输入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表示的完成纠错的PI(1)字节数是否为0。当判断为0时,执行步骤S404的处理,而当不是0时,执行步骤S406的处理。
步骤S404
微计算机219将表示要增加累积块数的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219b输出至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
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根据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219b,对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中设置的累积块数增加一预定的数量。
步骤S405
微计算机219用根据在步骤S404增加的累积块数的某个值更新目标差错率‘ERR_PI1_THR’。
步骤S406
微计算机219判断由在步骤S402输入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表示的纠错完成的PI(1)字节数是否大于目标差错率‘ERR_PI1_THR’。当判断大于目标差错率‘ERR_PI1_THR’时,执行步骤S407的处理,当判断小于时,执行步骤S408的处理。
步骤S407
微计算机219将用于指令减小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的主轴变速指令信号S219a输出到伺服控制器212。
结果,主轴电动机的速度减小。
步骤S408
微计算机219将指令增加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的主轴变速指令信号S219a输出到伺服控制器212。
结果,增加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
如上所述,根据DVD播放器201,根据DVD2的再现信号纠错时得到的差错率,控制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
即,在DVD播放器201中,当差错率大于目标差错率时,通过减小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改进重播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当主轴电动机10的速度减小时,传送率变得更低,但是可以避免由于无法从DVD2中读出数据而重新试读出操作,从而缩短了读出时间。
另外,在DVD播放器201中,当差错率小于目标差错率时,通过增加主轴电动机的速度,可以在能够达到目标差错率的范围内使传送率更高。
注意,在DVD播放器201中,解释了仅仅通过使用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产生主轴变速指令信号S219的情况,但是,还可以通过增加复位信号S174中所产生的脉冲数量,使用指令信号S1722到S1726。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按照从寄存器1731到1736重要性的顺序存储指令信号S1721到S1726,可以根据来自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的复位信号S274中包含的脉冲数,相比于重要性较低的指令,可按照更高的优先级向微机219提供更重要性的指令信号。
注意,根据例如重播条件确定指令信号S1721到S1726的重要性。
具体地说,当差错率小于预定值(当重播条件良好时)时,由于除了完成纠错的PI(1)字节数外每一个计数都是0,故使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最为重要。当差错率超过预定值(重播条件差)时,使PO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3最为重要。
另外,除了根据指令信号S1721到S1726确定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219b,微计算机219可以确定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219b以在即时差错率重要时减小累积块数,而在某一周期的平均差错率重要时增加累积块数。
第三实施例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DVD播放器301的配置图。
在图12中,和图2以及图8中具有相同标号的部件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
即,DVD播放器301的特征在于其伺服滤波器340和微计算机319。
伺服滤波器340
伺服滤波器340以预定的滤波器特性对来自RF放大器14的聚焦错误信号S14b滤波,并将滤波后的聚焦错误信号S34c输出到伺服控制器12。
注意,例如,将DSP数字滤波器用作伺服滤波器340。根据来自微计算机319的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a,从滤波器特性中为有刮痕的盘选出一组滤波器特性,并为无刮痕的盘选出一组滤波器特性,以对聚焦错误信号、跟踪错误信号(来自RF放大器14)等等进行滤波。
微计算机319
微计算机319通过使用来自如图9所示的纠错器217的纠错赋值信号S17a产生差错率,并产生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a,根据产生的差错率指令伺服滤波器340的滤波器特性。图13是使微计算机319初始化的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501
微计算机319为累积块数设置初始值。
步骤S502
微计算机319为差错率‘ERR_PI1_IMP_THR’设置初始值。
步骤S503
微计算机319为无刮痕的盘滞后‘CNT_ND’设置初始值‘CNT_ND_MAX’。
步骤S504
微计算机319为有刮痕的盘滞后‘CNT_D’设置初始值‘CNT_D_MAX’。
步骤C505
微计算机319将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输出到伺服滤波器340,指令为无刮痕的盘选择滤波器特性。
结果,伺服滤波器340以无刮痕盘的滤波器特性对来自RF放大器14的聚焦错误信号S14b等等进行滤波。
图14是由微计算机319产生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a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所示的处理在完成图13所示的初始化后进行。
步骤S601
微计算机319根据例如来自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的复位信号S274,判断在纠错器217中是否完成累加。当判断完成时,进行步骤S602的处理,当判断未完成时,重复步骤S601的处理。
这时,在纠错器217中,为相当于设置在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中的ECC块的累积块数,累加完成纠错的字节数和不可能纠错的码块数。
步骤S602
微计算机319将作为纠错赋值信号S17a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作为输入接收。
步骤S603
微计算机319判断在步骤S602输入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所表示的已经完成纠错的PI(1)字节数是否为0。当判断是0时,进行步骤S604的处理,当不等于0时,执行步骤S606的处理。
步骤604
微计算机319将表示增加累积块数的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319b输出到纠错器217的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
累积块数控制电路275根据累积块数变化信号S319b,对复位信号发生电路274中设置的累积块数增加一准确的预定数。
步骤S605
微计算机319根据在步骤S604增加的累积块数,使目标差错率‘ERR-PI1_IMP_THR’修正一个值。
步骤S606
微计算机319判断由在步骤S602输入的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表示的完成纠PI(1)字节数是否大于目标差错率‘ERR_PI1_IMP_THR’。当判断大于目标差错率‘ERR_PI1_IMP_THR’时,执行步骤S609的处理,当判断小于目标差错率‘ERR_PI1_IMP_THR’时,执行步骤S607的处理。
步骤S607
微计算机319从无刮痕盘的滞后值‘CNT_D’中减去1。
步骤S608
微计算机319为有刮痕盘滞后‘CNT_D’设置初始值‘CNT_D_MAX’。
步骤S609
微计算机319从有刮痕盘的滞后值‘CNT_D’中减去1。
步骤S610
微计算机319为无刮痕盘滞后‘CNT_D’设置初始值‘CNT_D_MAX’。
步骤S611
微计算机319判断有刮痕盘的滞后‘CNT_D’是否为0。当判断为0时,执行步骤S612的处理,当不是0时,执行步骤S613的处理。
这里,当按初始值‘CNT_D_MAX’表示的次数连续判断已经完成纠错的PI(1)字节数大于目标差错率‘ERR_PI1_IMP_THR’时,判断有刮痕盘的滞后‘CNT_D’是0。
步骤S612
微计算机319将表示为有刮痕盘选择滤波器特性的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a输出到伺服滤波器340。
结果,以有刮痕盘的滤波器特性对来自RF放大器14的聚焦错误信号S14b等等滤波。
步骤S613
微计算机319判断无刮痕的磁盘滞后‘CNT_ND’是否为0。当判断为0时,执行步骤S614的处理,当不是0时,返回步骤S601的处理。
这里,当按达到由初始值‘CNT_ND_MAX’表示的次数连续判断,已经完成纠错的PI(1)字节数小于步骤S606的目标差错率‘ERR_PI1_IMP_THR’时,无刮痕的磁盘滞后‘CNT_D’判断为0。
步骤S614
微计算机319将表示为无刮痕盘的选择滤波器特性的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a输出到伺服滤波器340。
结果,以无刮痕盘的滤波器特性对RF放大器14输出的聚焦错误信号S14b等滤波。
如上所述,根据DVD播放器301,根据在对DVD2的再现信号执行纠错时得到的差错率控制伺服滤波器340的滤波器特性。
即,在DVD播放器301中,在伺服滤波器340中,当差错率大于目标差错率时,以有刮痕盘的滤波器特性对聚焦错误信号等等滤波,而当差错率小于目标差错率时,以无刮痕盘的滤波器特性对聚焦错误信号等等滤波。
相应地,可以产生高度精确的聚焦错误信号S34c等等,并且可以改进伺服控制器12的伺服性能。
注意,在DVD播放器301中,解释了这样的情况,即,通过仅仅使用PI(1)纠错完成字节数指令信号S1721来产生滤波器特性指令信号S319a,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复位信号S174中产生的脉冲数,使用指令信号S1722到1726。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释了这样一种情况,即由DVD播放器再现记录在DVD2上的数字信号,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样的情况,即,在DVD2上记录数字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另外要将一个记录装置加到图2所示的配置中。在通过记录装置将数字信号记录到DVD2上后,通过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将记录的数字信号从DVD2上读出以得到差错率,并控制记录装置的记录条件使差错率较小。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解释了一种情况,其中将来自计数器S1721到1726的指令信号S1721到S1726分别输出到寄存器S1731到1736,但是,如图15所示,通过在计数器1721到1726和寄存器1731到1736之间设一选择器180,可以根据来自微计算机19的切换信号S19c,将指令信号S1721到S1726从计数器1721到1726输出到任何寄存器1731到1736。
结果,可以以任何次序将PI(1)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1、PI(1)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2、PO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3、PO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4、PI(2)纠错完成字节检测信号S171a5和PI(2)不能纠错码块检测信号S171a6输出到微计算机19,作为纠错赋值信号S17a。
结果,在微计算机19中,可以通过使用指令信号S1721到S1726中的任何一组指令信号产生差错率。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释了一种情况,即连续执行PI(1)纠错、PO纠错和PI(2)纠错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PI纠错和PO纠错的的各种情况,例如连续执行PI纠错和PO纠错、仅执行PI纠错和仅执行PO纠错。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释了一种情况,即通过使用上述公式(1)得到差错率的情况,但是,计算差错率的方法没有限制,只要使用正确执行了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执行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执行纠错的码块数、未正确执行纠错的码块数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通过使用公式1中用过的a,b,c,d,e,和f,可以分别地根据计算a和b差错率ER1、根据c和d计算差错率ER2和根据e和f计算差错率ER3。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规则,以差错率ER1、ER2和ER3为基础控制再现条件。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将DVD解释为记录媒体,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高密度盘、光磁盘等等回放的情况。
还有,由微计算机根据差错率控制的对象不作特别限制,只要它是关于记录媒体的读、回放和记录的参数即可。
例如,本发明可以控制由激光二极管产生的光量、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频率、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幅值、光敏二极管的增益、跟踪条件、RF信号特性、光盘的倾斜度和光盘速度,从而使差错率变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读出控制设备和方法,可以稳定和精确地(高质量)从记录媒体上读出数据。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播放器,可以稳定而精确地回放记录媒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器,可以稳定和精确地在记录媒体上记录。
虽然已经参照选出用于说明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显然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在从记录媒体读出数据时控制读出条件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用于对所述读出数据纠错的纠错装置;
用于计算所述纠错的差错率的差错率计算装置;和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读出条件,以使所述差错率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以预定的码块为单位被编码;和
所述纠错装置以所述码块为单位对所述错误进行纠错;
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中的至少一个计算所述差错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对于至少一个码块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中的至少一个的累加结果,计算所述差错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读出控制没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累计码块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码块的累计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含安排在二维平面的行与列中的所述信息数据、表示每一列的行方向中的纠错码的内部码奇偶性和表示每一行的列方向中的纠错码的外部码奇偶性,以及
所述纠错装置使用所述内部码奇偶性执行内部码纠错和使用外部码奇偶性执行外部码纠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内部码的纠错累加结果和
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外部码纠错的累加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以预定的顺序读出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累加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相互串联,从而存储在前级中的数据可以连续地输出到后级;和
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访问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一个存储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媒体是一光盘;和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光量、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频率、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幅值、光敏二极管的增益、滤波器特性、聚焦条件、跟踪条件、RF信号特性、所述光盘的倾斜和所述光盘的速度中的至少一个量。
10.一种播放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从记录媒体再现数据的再现装置;
用于对所述再现数据纠错的纠错装置;
用于计算所述纠错的差错率的差错率计算装置和
用于控制所述再现装置的再现条件,从而使所述差错率变小的控制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以预定的码块为单位编码;
所述纠错装置以所述码块为单位对错误纠错;
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中的至少一个计算所述差错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对至少一个码块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的至少一个累加结果,计算所述差错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累加码块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码块数的累计数。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含安排在行和列方向的二维平面中的所述信息数据、表示每一列的行方向中的纠错码的内部码奇偶性和表示每一行的列方向的纠错码的外部码奇偶性,并且
所述纠错装置使用所述内部码奇偶性执行内部码纠错和使用所述外部码奇偶性执行外部码纠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内部码纠错的累加结果和
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外部码纠错的累加结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按预定顺序读出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累加结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串联,从而存储在前级中的数据可以连续地输出到后级中;并且
所述差错率计算装置访问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播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媒体是光盘;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光量、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频率、重叠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信号上的信号的幅值、光敏二极管的增益、滤波器特性、聚焦条件、跟踪条件、RF信号特性、所述光盘的倾斜和所述光盘的速度中的至少一个量。
19.一种记录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记录装置,用于将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上;
用于读出所述记录数据的读出装置;
用于对所述读出数据纠错的纠错装置;
用于计算所述纠错的差错率的差错率计算装置;和
用于控制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条件从而使所述差错率变小的控制装置。
20.一种用于控制从记录媒体中读出数据时的读出条件的读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对所述读出数据纠错;计算所述纠错的差错率;和控制所述读出条件从而使所述差错率变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读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以预定的码块为单位编码,并包含步骤:
以所述码块为单位纠错所述错误;
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至少对一个码块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的至少一个的累加结果,计算差错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读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步骤:
通过使用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数据的字节数、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和对至少一个码块未正确进行了所述纠错的码块数的至少一个累加结果,计算所述差错率。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读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媒体是光盘,并且还包含
控制滤波器特性、聚焦条件和所述记录媒体的速度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051796A JP2000251419A (ja) | 1999-02-26 | 1999-02-26 | 読み出し制御装置、再生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051796/1999 | 1999-02-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64902A true CN1264902A (zh) | 2000-08-30 |
CN1144217C CN1144217C (zh) | 2004-03-31 |
Family
ID=1289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0383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17C (zh) | 1999-02-26 | 2000-02-28 | 读出控制设备、再现设备、记录设备和读出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81175B1 (zh) |
JP (1) | JP2000251419A (zh) |
CN (1) | CN1144217C (zh) |
TW (1) | TW5264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23140B2 (ja) * | 2001-11-26 | 2007-12-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学記録媒体装置、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光学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 |
TWI284889B (en) | 2003-09-26 | 2007-08-01 | Sony Corp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US7730384B2 (en) * | 2005-02-28 | 2010-06-01 | Agere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a read channel |
TWI259443B (en) * | 2005-03-11 | 2006-08-01 | Lite On It Corp | Dynamic speed control method for storage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1575B (en) * | 1979-10-24 | 1984-09-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low redundancy check words from source data |
US4755980A (en) * | 1985-02-19 | 1988-07-0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Optical disk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for optical disk |
JPS61211840A (ja) * | 1985-03-18 | 1986-09-19 | Toshiba Corp | デイスク装置 |
JPS61211842A (ja) * | 1985-03-18 | 1986-09-19 | Toshiba Corp | デイスク装置 |
DE3704718A1 (de) * | 1987-02-14 | 1988-08-25 | Thomson Brandt Gmbh | Geraet zur wiedergabe von daten |
US5237588A (en) * | 1989-03-13 | 1993-08-17 | Sony Corporation | Automatic equalizer |
JP3137119B2 (ja) * | 1989-06-07 | 2001-02-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誤り訂正装置 |
JP3109087B2 (ja) * | 1990-08-24 | 2000-11-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符号化装置及び復号化装置 |
US5233487A (en) * | 1991-06-27 | 1993-08-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unctional measurement of data head misregistration |
US5392273A (en) * | 1992-02-28 | 1995-02-21 | Fujitsu Limited | Optical storage drive controller with predetermined light source drive values stored in non-volatile memory |
JPH05266589A (ja) * | 1992-03-23 | 1993-10-15 | Sony Corp | デイジタル信号再生回路 |
US5715105A (en) * | 1992-09-28 | 1998-02-03 | Hitachi, Ltd.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on and reproducing from disk-typ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ing tracks with sectors each having an ID area and a data area |
JPH06162687A (ja) * | 1992-11-17 | 1994-06-10 | Sony Corp | Cd用信号処理回路 |
TW234182B (zh) * | 1992-11-20 | 1994-11-11 |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
JPH06259891A (ja) * | 1993-03-09 | 1994-09-16 | Sony Corp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EP0640924A3 (en) * | 1993-08-17 | 1997-04-23 | Sony Corp | Data reproducing apparatus. |
US5408367A (en) * | 1993-09-20 | 1995-04-18 | Integral Peripherals, Inc. | Method of optimizing operation of disk drive |
US6483658B1 (en) * | 1994-01-28 | 2002-11-19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read-to-write offset in a disc drive having separate read and write elements |
US5568461A (en) * | 1994-04-20 | 1996-10-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
KR970010637B1 (ko) * | 1994-04-27 | 1997-06-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에러율을 이용한 디스크 구동 기록매체의 리드채널 최적화방법 |
GB2295946B (en) * | 1994-12-01 | 1999-09-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Digital signal recording device,digital signal playback device,and digital signal decoding device therefor |
JPH08297849A (ja) * | 1995-04-27 | 1996-11-12 | Sony Corp | スキュー制御装置 |
JPH0973649A (ja) * | 1995-09-04 | 1997-03-18 | Nikon Corp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US5774285A (en) * | 1995-09-06 | 1998-06-30 | Seagate Technology, Inc. | Selection of optimal read/write channel parameters in a hard disc drive |
US5687036A (en) * | 1995-09-29 | 1997-11-11 | Seagate Technology, Inc. | Selection of optimum write current in a disc drive to minimize the occurrence of repeatable read errors |
JP3367807B2 (ja) * | 1995-10-27 | 2003-01-20 | 株式会社東芝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JPH09245436A (ja) * | 1996-03-05 | 1997-09-19 | Sony Corp | 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適応等化装置 |
US5764651A (en) * | 1996-05-17 | 1998-06-09 |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 Bit error rate detection system |
KR100189534B1 (ko) * | 1996-06-27 | 1999-06-01 | 윤종용 | 비트 에러레이트를 이용한 디지탈 영상기록 재생장치의 트랙킹 제어회로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H10302413A (ja) * | 1997-04-25 | 1998-11-13 | Konica Corp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US6392970B1 (en) * | 1997-08-04 | 2002-05-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eproducing light quantity control method for optical memory device, and reproducing light quantity control device,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JPH11110920A (ja) * | 1997-09-30 | 1999-04-23 | Toshiba Corp | 誤り訂正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誤り訂正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
US6252731B1 (en) * | 1997-10-16 | 2001-06-26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using disc drive read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
JPH11161978A (ja) * | 1997-10-31 | 1999-06-18 | Sony Precision Eng Center Singapore Pte Ltd |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又は光ディスクのフォーカス特性測定装置、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又は光ディスクのフォーカス特性測定方法、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並びに、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方法 |
CN1251205C (zh) * | 1997-11-26 | 2006-04-1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聚焦位置调整装置及光盘驱动装置 |
JPH11232681A (ja) * | 1998-02-13 | 1999-08-27 | Fujitsu Ltd | 光学的情報記憶装置 |
US6381088B1 (en) * | 1998-11-06 | 2002-04-30 | Acorn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a dynamic servo signal from data in a magnetic disc drive and method |
US6397369B1 (en) * | 1998-11-06 | 2002-05-28 | Acorn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for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tent of errors in a signal and method |
-
1999
- 1999-02-26 JP JP11051796A patent/JP2000251419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02-11 US US09/503,140 patent/US728117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2-15 TW TW089102543A patent/TW52648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2-28 CN CNB001038397A patent/CN11442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281175B1 (en) | 2007-10-09 |
TW526481B (en) | 2003-04-01 |
CN1144217C (zh) | 2004-03-31 |
JP2000251419A (ja) | 2000-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1204C (zh) | 聚焦位置调整装置及光盘驱动装置 | |
CN1209756C (zh) | 倾斜检测装置,光盘装置和倾斜控制方法 | |
CN1308938C (zh) |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254818C (zh) | 光盘再生装置 | |
CN1154908C (zh) | 数据输入存贮器并对存储器内存入的数据进行运算输出并能高速操作的数据输入输出装置 | |
CN1917074A (zh) | 估算设备、再现设备和估算方法 | |
CN101030411A (zh) | 光信息装置 | |
CN1431658A (zh) | 光盘装置 | |
CN1192369C (zh) | 光盘装置 | |
CN1228775C (zh) | 激光功率控制方法和光盘装置 | |
CN1261934C (zh) | 光盘单元 | |
CN1471709A (zh) | 光盘和物理地址格式 | |
CN1598943A (zh) | 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 | |
CN1144217C (zh) | 读出控制设备、再现设备、记录设备和读出控制方法 | |
CN1249718C (zh) | 位置控制方法 | |
CN1565033A (zh) | 缺陷检测装置和缺陷检测方法 | |
CN1652236A (zh) | 最大似然编码装置、最大似然编码方法、程序和再现装置 | |
CN1101973C (zh) | 磁记录和重放装置 | |
CN1700319A (zh) | 聚焦位置调整装置及光盘驱动装置 | |
CN1558400A (zh) | 地址再现电路、光盘驱动器和地址再现方法 | |
CN1742329A (zh) | 信息记录媒体和信息记录设备 | |
CN101064133A (zh) | 光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