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6014C -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6014C
CN1256014C CN 02148808 CN02148808A CN1256014C CN 1256014 C CN1256014 C CN 1256014C CN 02148808 CN02148808 CN 02148808 CN 02148808 A CN02148808 A CN 02148808A CN 1256014 C CN1256014 C CN 12560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production method
production
flower bud
bacter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488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0377A (zh
Inventor
薛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488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56014C/zh
Publication of CN150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0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60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60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灵菇的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制作菌种、栽培、养菌、催蕾、出菇和采收、包装几个步骤。本发明采用冷房技术、工厂化手段模仿白灵菇的有利生长环境,从而达到白灵菇的周年生产,无季节性限制,生产风险性较小,而且生产效率高。另外,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便于产品质量的统一监控,能够保证成品菇的形态、重量、品质基本一致,使产品更具规范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白灵菇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白灵菇学名阿魏侧耳(pleurotus ferulae)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白灵菇为亚热带及欧亚干旱草原地带常见的菌类,分布于南欧.中非.北非.印度等地。野生白灵菇在我国分布于新疆的木垒、青河、托里等气候恶劣的沙漠戈壁里极少数阿魏滩上,专一性生长在腐烂的阿魏植物根茎上,每年早春四月底至五月初为自然生长期,被民间誉为“西天白灵芝”。
白灵菇子实体洁白如雪,肉质细腻、脆滑,浓香袭人,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白灵菇营养丰富,每百克子实体含蛋白质15.72克,粗脂肪11.06克,灰分5.63克,粗纤维3.54克。白灵菇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子实体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比金针菇高1-6倍;脂类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含多种维生素,尤其维生素D的含量比其它菇类高3-4倍;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并含有较高的阿魏多糖,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但目前白灵菇的生产或者依靠野生天然生长的方式或农户采用日光大棚进行栽培。这种采用日光大棚进行栽培的技术,基本上依靠天气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进行白灵菇栽培,每年只生产一季。而且,采用人工拌料、装袋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量为每人每小时生产80袋左右。单袋培养基重量误差率20%,不利于产品等级的统一监控。
白灵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一般包括制作菌种、栽培、养菌、催蕾、出菇和采收、包装几个步骤。农户大棚用日光温室进行养菌,因受昼夜温度变化的影响养菌时间一般为90天,如遇天气变化较大,养菌时间就须延长。且由于大棚内各部位温度、湿度不均匀,须经过人工倒袋二到三次。易造成菌丝体生产不均匀,而且极易感染杂菌。在催蕾和出菇过程中,大棚主要依靠昼夜温差对菌丝体进行温度刺激,并附助人工加湿,由于上一个生产环节造成菌丝体生长的不一致性,使这个环节的操作难度加大,后生长的幼菇极易受到损伤,死菇率上升,出菇参差不齐,直接影响采收和出菇的品相。农户大棚栽培白灵菇生产周期140-150天左右,生产周期长,一年只能生产一季。而且,易受天气变化或光线变化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灵菇的工厂化生产方法,其中采用工厂机械化手段控制白灵菇的生长环境,实现白灵菇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白灵菇的生产对环境的依赖性,实现白灵菇的反季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灵菇的生产方法,包括制作菌种、栽培、养菌、催蕾、出菇、采收和包装几个步骤,其中,养菌、催蕾、出菇中的一步或几步是在工厂化控制的生产条件下完成的。
制作菌种过程可采用任何现有方法以及常规的母种培养基及原种培养基。如:母种培养基可采用马铃薯200克(去皮、煮汁),葡萄糖20克,蛋白胨1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原种培养基可采用棉籽壳79千克,麸皮15千克,玉米粉5千克,碳酸钙1千克,尿素0.2%(以培养基重量计),混合并加入清水而得到,其中料水比1∶1.25。
栽培过程包括三步,即:作菌和灭菌和接菌。栽培过程的工厂化控制生产条件为,作菌过程即将原种培养基装瓶的过程,最好采用装瓶流水线进行搅拌、传送和装瓶。灭菌过程最好采用低压釜内进行不低于120℃高温灭菌,持续不低于2小时。
养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2500-4000ppm,使菌丝体在此条件下连续生长达到生理成熟,时间一般为55-65天,通常为60天左右。
在催蕾过程中进行受控的温差刺激,保持在3-10℃至菌丝体扭转后(此过程一般需要15-25天),升温至8-20℃,湿度控制在85-95%,此过程中保持光照为200-1500勒克斯的散射光,直至显蕾,一般需7-15天左右,等菇体长到1-2.5cm时进行疏蕾。
疏蕾后即进入出菇阶段,此阶段温度控制在10-20℃,湿度控制在80-85%,光线控制在1000-40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ppm以下。此过程所需时间通常为20-30天。
待菌体长到适宜的大小时即可进行采收和包装。
通过以上的各项指标控制和工序生产,使得本发明的白灵菇的生产过程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作菌:农户大棚生产方式是利用塑料袋,人工拌料、装袋,生产量为每人每时生产80袋左右。单袋培养基重量误差率20%。工厂化生产采用装瓶流水线进行拌料、传送、装瓶的一系列生产工序,生产量为每人每小时1800瓶左右,每瓶培养基重量误差5%之内。生产量提高了22.5倍,填装料精度提高4倍,所以保证了通过生物转化后出菇的重量、大小的一致性。
2.灭菌:农户大棚采用90℃蒸汽和拌料中加“灭菌灵”进行保温35小时以上灭菌。而且培养基还需进行发酵3天以上。
工厂化生产使用蒸汽在低压釜内进行120℃以上高温灭菌。培养基无需发酵,效率提高10倍以上,且避免了灭菌剂残留的问题,有效保存了培养料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提高了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
3.养菌:农户大棚用日光温室进行养菌,因受昼夜温差,温度变化的影响养菌时间一般为90天,如遇天气变化较大,养菌时间就须延长。且由于大棚内各部位温度,湿度不均匀,须经过人工倒袋二到三次。易造成菌丝体生产不均匀,而且极易感染杂菌。
工厂化生产用专业的独立养菌室进行生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均恒定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的条件下,使菌丝体连续生长迅速达到充分的生理成熟,时间为60天左右,成品率高达98%以上,而且保证了每瓶菌丝生长的一致性,与农户大棚的菌丝生长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4.催蕾和出菇管理:农户大棚在这个阶段的管理和菌丝生长管理一样,在同一个条件下和空间中进行生产,由于白灵菇生长的特异性,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温差刺激,而工厂化生产可控制具体的刺激温度,实现了温差刺激的生产方式。
工厂化生产中,首先采用单独的出菇房管理,当菌丝体生长成熟后,进行搔丝移至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由于是周年批量生产,所以出菇房也需批量生产后进行腾空灭菌消毒,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这一点上,大棚生产是无法实现的。另外在温差刺激环节上,可充分利用冷房技术,持续进行工作,使原本在大棚生产中的20多天的生产过程,缩减至10天左右,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工厂化生产出菇率保证在98%左右,出菇时间25天。且出菇时间整齐,菇态品相基本一致。
5.采收:农户大棚的成品采收时机变化比较大,由于在同一空间内管理,只生产一季,所以采用随成熟随采收的原则,没有严格地时间性,其次没有工厂化生产时的疏蕾环节,同一菌袋2次甚至3次出菇,成品的形态品相差异较大,畸形菇较多,且时间长短不一,等级标准自然无法控制。
工厂化生产由于每个生产环节控制较严格,所以成品菇形态、重量、品质基本一致,加之严格的等级分列,使产品更具规范性。目前A级品率达到85%,B级品率达到13%,C级品率2%。
本发明采用工厂化手段控制白灵菇的有利生长环境,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并且达到白灵菇的周年生产,无季节性限制,生产风险性较小。另外,产品更具规范性,便于产品质量的统一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工厂化生产白灵菇的过程。
实施例1
1.制作菌种:
(1)制作母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母种,所用培养基:马铃薯200克(去皮、煮汁),葡萄糖20克,蛋白胨1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2)制作原种(栽培种):所用培养基:棉籽壳79千克,麸皮15千克,玉米粉5千克,碳酸钙1千克,尿素0.2%(以培养基重量计)混合并加入清水,料水比1∶1.25。
2.栽培:
(1)作菌:将步骤1(2)中的培养基拌料、装瓶;
(2)灭菌:将上述装好瓶的培养基,使用蒸汽在低压釜内进行120℃高温灭菌,持续2小时。
(3)接菌:将步骤1(1)所得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步骤2(2)所得的培养基中,温度控制在15℃。
3.养菌:
用独立养菌室进行生产,温度控制在20℃、空气相对湿度65%、二氧化碳浓度3000ppm,使菌丝体连续生长迅速达到充分的生理成熟,时间为60天。成品率高达98%以上,而且保证了每瓶菌丝生长的一致性,与农户大棚的菌丝生长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4.催蕾: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温差刺激,5℃连续20天待菌丝体扭转后,再升温至15℃,湿度控制在90%,光照为1000勒克斯的散射光,此过程就是催蕾。10天显蕾。等菇体长到2cm时进行疏蕾,剃除多余菇体,只保留其中较强壮的一个。
5.出菇:
温度控制在15℃,湿度控制在80%,光照为3000勒克斯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低于800ppm,维持25天。
6.采收、包装:
当幼菇长到适宜大小时即可采收、装袋。
实施例2
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只是在养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空气相对湿度60%、二氧化碳浓度2700ppm,使菌丝体连续生长,迅速达到充分的生理成熟,时间为61天,成品率达98%。
催蕾过程进行温差刺激,8℃连续18天,待菌丝体扭转后,再升温至18℃,湿度控制在95%,光照为1300勒克斯的散射光,9天显蕾。
出菇过程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85%,光照为4000勒克斯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ppm以下。
实施例3
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只是在养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空气相对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3500ppm,使菌丝体连续生长,迅速达到充分的生理成熟,时间为58天,成品率达98%。
催蕾过程进行温差刺激,5℃连续23天,待菌丝体扭转后,再升温至10℃,湿度控制在85%,光照为500勒克斯的散射光。
出菇过程温度控制在12℃,湿度控制在80%,光照为2000勒克斯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ppm以下。
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缩短白灵菇的生产周期,并使白灵菇的生产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实现了全年365天循环生产。而且由于各个生产环节均采用专用独立生产车间,可以作到每一个生产车间分别消毒灭菌,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生产风险性。另外,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便于产品质量的统一监控,能够保证成品菇的形态、重量、品质基本一致,使产品更具规范性。目前A级品率达到85%,B级品率达到13%,C级品率2%,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Claims (4)

1.一种白灵菇的生产方法,包括制作菌种、栽培、养菌、催蕾、出菇、采收和包装几个步骤,其特征在于,其中养菌、催蕾、出菇中的一步或多步是在工厂化控制的生产条件下完成的:
养菌过程中,工厂化控制的生产条件是指,温度控制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2500-4000ppm,使菌丝体在此条件下连续生长达到生理成熟;
在催蕾过程中,工厂化控制的生产条件是指,进行受控的温差刺激,在3-10℃下至菌丝体扭转后,升温至8-20℃,湿度控制在85-95%,此过程中保持光照为200-1500勒克斯的散射光,直至显蕾,等菇体长到1-2.5cm时进行疏蕾;
在出菇阶段,工厂化控制的生产条件是指,温度控制在10-20℃,湿度控制在80-85%,光线控制在1000-40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ppm以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过程包括三步,即:作菌、灭菌和接菌。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作菌过程为将原菌培养基采用装瓶流水线进行搅拌、传送和装瓶。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灭菌过程采用低压釜内进行不低于120℃的高温灭菌,持续不低于2小时。
CN 02148808 2002-11-18 2002-11-18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0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48808 CN1256014C (zh) 2002-11-18 2002-11-18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48808 CN1256014C (zh) 2002-11-18 2002-11-18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0377A CN1500377A (zh) 2004-06-02
CN1256014C true CN1256014C (zh) 2006-05-17

Family

ID=3423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488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014C (zh) 2002-11-18 2002-11-18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560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4320C (zh) * 2005-04-23 2008-04-30 玛纳斯县科技服务中心 大棚阿魏菇二茬出菇的栽培方法
CN100419067C (zh) * 2005-12-15 2008-09-17 孔岩 一种阿魏菇复壮培养基
CN103125271A (zh) * 2013-03-06 2013-06-05 王玉良 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及生产菇室
CN104823703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栽培方法
CN105409585A (zh) * 2015-12-03 2016-03-23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含有机硒锌白灵菇休闲食品原料和食品的加工方法
CN10699346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许昌世纪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7173057A (zh) * 2017-06-07 2017-09-1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一种平菇的工厂化瓶式栽培方法
CN107253885A (zh) * 2017-07-27 2017-10-17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
CN109348984A (zh) * 2018-11-09 2019-02-19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空气预处理工艺
CN113396771A (zh) * 2020-03-16 2021-09-17 铱光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巴西蘑菇的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0377A (zh) 2004-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6768B (zh) 姬菇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02786333A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2498937B (zh) 一种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1647370A (zh) 一种基于阿魏菇生物学特性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CN104620856A (zh) 一种桑枝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7089873B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平菇的栽培料及栽培方法
CN108293592B (zh) 一种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4641942A (zh)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3283608B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256014C (zh)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4609943A (zh)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KR20160017880A (ko) 톱밥배지를 이용한 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11713335B (zh) 一种绣球菌高效栽培方法
CN109526552A (zh) 一种羊肚菌的菌核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4303833A (zh) 一种台湾秀珍菇在皖北地区栽培的方法
CN101658102B (zh) 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CN101941866A (zh) 滑菇设施化栽培基质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105379556A (zh) 一种采用温控式出菇管理技术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3880537A (zh) 一种银耳的培养基料及其栽培方法
CN105238699A (zh) 一种茶树菇工厂化栽培液体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305366C (zh) 白灵菇的栽培工艺
CN110583361A (zh) 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5254434A (zh) 一种代料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N1271199C (zh) 白灵菇高温菌种及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731

Pledge (preservation): Pledge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