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3465A -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3465A
CN106993465A CN201610064235.6A CN201610064235A CN106993465A CN 106993465 A CN106993465 A CN 106993465A CN 201610064235 A CN201610064235 A CN 201610064235A CN 106993465 A CN106993465 A CN 106993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eurotus nebrodensis
bottle
cultivated
liquid spaw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42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增
李伟鹏
周高丽
丁志敏
李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Shijix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Shijix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Shijix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chang Shijix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642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3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3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3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针对分散型农户种植白灵菇在菌种生产、接种后暂理过程中存在的固体菌种培养速度慢、人工接种速度慢、菌丝生长速度慢、效率低,接种后生长速度慢,而且在管理中易发生病害,造成白灵菇的产量低、质量较差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液体菌种扩繁、液体生产菌种培养、实现自动装瓶盖盖、起盖、喷淋接种、生产管理等,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后,将白灵菇生产由人工操作的作坊式生产推进到遥控控制的工厂化生产,使白灵菇菌种生产由原来的40天缩短至20天,白灵菇子实体生产由原来的45天缩短至25天,大大缩短白灵菇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一年至少可以生产3批次白灵菇,大大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及质量。

Description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属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与采用液体白灵菇菌种瓶栽工厂化生产的速生技术有关。
背景技术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百灵芝菇、阿魏蘑、阿威侧耳、阿魏菇、雪山灵芝;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含有真菌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白灵菇还具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防治妇科阴道肿瘤等功效的医药价值,因此,白灵菇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白灵菇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一种稀有食用菌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产量非常稀少、市场缺口大。为满足市场需求,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工种植白灵菇。公知的人工种植白灵菇是分散型农户种植,其种植的步骤包括:固体菌种培养、培养基加工、人工接种、菌丝生长管理、大棚生长管理。这种分散型农户种植白灵菇的缺陷如下;一是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它包括前期固体菌种培养速度慢、效率低、培养基加工、人工接种速度慢、效率低,菌丝生长速度慢、效率低,接种后大棚生长速度慢、效率低等,而且在后期管理中极易发生病害,因此造成白灵菇的产量低、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使白灵菇的菌种培养、接种、菌丝生长管理等环节实现远程遥控工厂化管理,大大缩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白灵菇市场质量。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远程遥控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
一、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包括白灵菇液体一代液体菌种繁育、液体菌种扩繁、液体生产菌种培养。
白灵菇液体一代液体菌种繁育
(1)、取野生白灵菇240~280份,水1000~1300份,于容器内煮沸30~40分钟过滤备用;
(2)、在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葡萄糖0.1%~3.0%份、蛋白冻0.1%~3.0%份、酵母粉0.1%~3.0%份、硫酸镁0.1%~3.0%份、磷酸二氢钾0.1%~3.0%份、维生素B10.1%~3.0%份煮沸30~40分钟过滤,过滤后将滤出液置于高压容器内,在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100~120℃温度下保持40~50分钟,然后降温制成液体菌种培养基备用;
(3)、当步骤(2)制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温度降到23~25℃,分开装入试管,每试管20~25ml,于每试管接入0.1~0.2g白灵菇母种,在20~25℃环境中培养6~10天,试管长满有气生菌丝,制备成白灵菇一代液体菌种。
白灵菇液体菌种扩繁
(一)、取上述步骤(3)繁育的一代繁育菌种6%~8%份,放入灌装50~70份液体培养基的抽滤瓶内(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同上述步骤1、步骤2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基的制备方法)接种备用;
(二)、将步骤(一)接种后的抽滤瓶移至24~26℃的恒温箱中,悬浮静止培养40~50小时备用;
(三)、当步骤(二)培养的气生菌丝蔓延伸到培养液面上时,将抽滤瓶移至磁力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磁力摇床的振荡频率为156-230转/分,培养3-7天,制成白灵菇液体扩繁菌种,备用;
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培养
取取可溶性淀粉3~5%份、玉米粉2~3%份、豆粉1~2%份、硫酸镁0.1~0.15%份、酵母膏0.1~0.15%份、磷酸二氢钾0.1~0.2%份、维生素B10.1~0.15%份、水92~94%混合,置入磁力摇晃培养罐内煎煮,ph值调至7,煮沸后保持25~35分钟,配制成液体培养基;然后降温,当培养基降温至23~25℃时,取上述扩繁步骤第(三)款制备的扩繁菌种8~10%份于液体培养基中,磁力摇晃培养罐的振荡频率为156-230转/分,于24~26℃无菌车间培养3-7天,制成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
二、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发酵的阔叶木屑20~25%、玉米芯20~25%、棉籽壳20~25%、麦麸8~10%、玉米粉6~8%、豆粉4~5%、石膏1.5~2%,与上述原料1∶1.3~1.5:的水拌料均匀制成培养基料,在自动装瓶机内自动装瓶、盖盖,每瓶生产基料重0.75~1kg,将装有培养基料的瓶子置于高压容器内,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125~130℃高温高压下灭菌2.5~3小时,然后降温至70~80℃取出高压容器,传至净化无菌车间冷却,制成瓶装生产基料。
2、待步骤制备的瓶装生产基料在净化无菌车间降温到20~25℃时,将装有生产基料的瓶子置于自动起盖、喷淋机内,对瓶子自动起盖、自动喷淋上述“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一款培育的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25~35ml接种,接种后传输至自动调控无菌车间进行培养;
3、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化调控管理,将无菌培养车间的温度自动调控到10~25℃,相对湿度在60~70%,光照80~1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3%、散射光连续照射6~10h,对步骤②制备的接种后的瓶装培养料培养20~25天,使瓶内发满菌丝;接着将无菌车间调温到21~23℃,培养28~30天,待菌丝生理成熟时,每瓶补无菌水20~30ml、且按照测定碳氮比30∶1补充养分10~15ml(碳素缺用糖补充,氮素缺用有机氮补充),补充后转入无菌催蕾室,在0~5℃的低温环境中处理3~5天,利用车间的制冷设备和LD灯光照设备、对其进行10度以上温差刺激和黑暗10小时和用1000勒克斯光照14个小时刺激催蕾、出菇,出菇后将车间温度自动调至10~16℃、相对湿度85%~95%、光照800~12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3%,在此环境下促使白灵菇生长,生长期全过程CO2浓度不超过0.04%,使瓶栽白灵菇于出菇后20~25天,长成子实体白灵菇;待长成的白灵菇采摘后接着进行下一代白灵菇种植,从而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
本发明所用的磁力摇床、温控设备和通风、光照及自动起盖、喷淋机是市场上已有的食用菌生产用机械。
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从白灵菇菌种培养到白灵菇子实体生产,均可以实现工厂化连续生产,一年至少可生产、收获三批次白灵菇,与分散型一年生产、收获一次白灵菇相比,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白灵菇产量、而且可保证白灵菇的生产质量;本发明还具有减少生产用地,便于管理,生产中无三废排放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1
A、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
(A)、白灵菇液体一代繁育菌种制备:
(a)、取野生白灵菇260g,水1000g于容器内煮沸30分钟过滤备用;
(b)、在步骤(a)制备的溶液中加入葡萄糖3g、蛋白冻0.3g、酵母粉0.2g、硫酸镁0.1g、磷酸二氢钾0.2g、维生素B10.15g煮沸30分钟,制成液体菌种培养基过滤备用;
(C)、当步骤(b)制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温度降到25℃,分开装入试管,每管25ml,于每管接入白灵菇母菌种0.2g,在25℃环境中培养7天,试管长满有气生菌丝,制备成白灵菇一代繁育菌种。
B、白灵菇液体菌种扩繁
(D)、取上述白灵菇一代繁育菌种8g,放入灌装60kg液体培养基的抽滤瓶内接种备用;
(E)、将步骤(D)接种后的抽滤瓶移至25℃的恒温箱中,悬浮静止培养40小时备用;
(F)、当步骤(E)培养的气生菌丝蔓延伸到培养液面上时,将抽滤瓶移至磁力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磁力摇床的振荡频率为200转/分,培养7天,制成白灵菇液体扩繁菌种,备用;
C、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培养
(G)、取可溶性淀粉5kg、玉米粉3kg、豆粉2kg、硫酸镁0.15kg、酵母膏0.15kg、磷酸二氢钾0.2kg、维生素B10.15kg与水92.35kg置入磁力摇晃培养罐内煎煮,使ph值调至7,煮沸后保持30分钟,配制成液体培养基,当培养基降温至25℃时,取上述步骤B的第(F)款制备的白灵菇液体扩繁菌种10kg于液体培养基中,磁力摇晃培养罐的振荡频率为156-230转/分,于24~26℃无菌车间培养5天,制成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
二、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生产基料制备
选取发酵6个月的阔叶木屑,按照阔叶木屑25kg、玉米芯25kg、棉籽壳25kg、麦麸10kg、玉米粉8kg、豆粉5kg、石膏2kg,与水150kg搅拌均匀,制成生产基料,在自动装瓶机内自动装瓶、盖盖,每瓶生产基料重1kg,将装有生产基料的瓶子置于高压容器内,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125~130℃高温高压下灭菌2.5小时,然后降温至70度左右取出高压容器,传送至净化无菌车间冷却备用;
II、待步骤I制备的生产基料在净化无菌车间降温到25℃时,将装有生产基料的瓶子置于自动起盖、喷淋机内,对瓶子自动起盖、自动喷淋由上述第C条第(G)款培育的白灵菇生产液体菌种25毫升进行接种,接种后传输至自动调控无菌培养车间;
III、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化调控管理,将无菌培养车间的温度自动调控到25℃,相对湿度在70%,光照8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3%、散射光连续照射8h,对步骤II制备的接种后的瓶装培养料培养25天,使瓶内发满菌丝;发满菌后培养30天使其生理成熟时,每瓶进行无菌补水25ml和补充养分15ml,转入无菌催蕾室,在3℃的低温中处理5天,利用车间的设备、对其进行10度以上温差刺激和黑暗10小时和用1000勒克斯光照14个小时刺激催蕾、出菇,出菇后将车间温度自动调至116℃、相对湿度905%、光照10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3%,在此环境下促使白灵菇生长,生长期全过程CO2浓度为过0.35%,使瓶栽白灵菇于出菇后23天,长成子实体白灵菇,即可进行采摘。
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后,白灵菇接种后的生产实现遥控管理,将白灵菇生产由人工操作的作坊式生产推进到遥控控制的工厂化生产,使白灵菇菌种生产由原来的40天缩短至20天,白灵菇子实体生产由原来的45天缩短至25天,大大缩短白灵菇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工厂化生产可以全年进行,一年能生产至少可以生产3批次白灵菇,大大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及质量。

Claims (9)

1.一种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远程遥控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包括白灵菇液体一代液体菌种繁育、液体菌种扩繁、液体生产菌种培养。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灵菇液体一代菌种繁育包括如下步骤:
(1)、取野生白灵菇240~280份,水1000~1300份,于容器内煮沸30~40分钟过滤备用;
(2)、在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葡萄糖0.1%~3.0%份、蛋白冻0.1%~3.0%份、酵母粉0.1%~3.0%份、硫酸镁0.1%~3.0%份、磷酸二氢钾0.1%~3.0%份、维生素B10.1%~3.0%份煮沸30~40分钟过滤,过滤后将滤出液置于高压容器内,在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100~120℃温度下保持40~50分钟,然后降温制成液体菌种培养基备用;
(3)、当步骤(2)制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温度降到23~25℃,分开装入试管,每试管20~25ml,于每试管接入0.1~0.2g白灵菇母种,在20~25℃环境中培养6~10天,试管长满有气生菌丝,制备成白灵菇一代液体菌种。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菌种扩繁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上述步骤3繁育的一代繁育菌种6%~8%份,放入灌装50~70份液体培养基的抽滤瓶内接种备用;
(二)、将步骤(一)接种后的抽滤瓶移至24~26℃的恒温箱中,悬浮静止培养40~50小时备用;
(三)、当步骤(二)培养的气生菌丝蔓延伸到培养液面上时,将抽滤瓶移至磁力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磁力摇床的振荡频率为156-230转/分,培养3-7天,制成白灵菇液体扩繁菌种。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取可溶性淀粉3~5%份、玉米粉2~3%份、豆粉1~2%份、硫酸镁0.1~0.15%份、酵母膏0.1~0.15%份、磷酸二氢钾0.1~0.2%份、维生素B10.1~0.15%份、水92~94%混合,置入磁力摇晃培养罐内煎煮,ph值调至7,煮沸后保持25~35分钟,配制成液体培养基;然后降温,当培养基降温至23~25℃时,取上述扩繁步骤第(三)款制备的扩繁菌种8~10%份于液体培养基中,磁力摇晃培养罐的振荡频率为156-230转/分,于24~26℃无菌车间培养3-7天,制成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生产基料制备、接种、管理。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基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发酵的阔叶木屑20~25%、玉米芯20~25%、棉籽壳20~25%、麦麸8~10%、玉米粉6~8%、豆粉4~5%、石膏1.5~2%,与上述原料1∶1.3~1.5∶的水拌料均匀制成培养基料,在自动装瓶机内自动装瓶、盖盖,每瓶生产基料重0.75~1kg,将装有培养基料的瓶子置于高压容器内,在1.5 公斤/平方厘米压力、125~130℃高温高压下灭菌2.5~3小时,然后降温至70~80℃取出高压容器,传至净化无菌车间冷却,制成瓶装生产基料。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是待瓶装生产基料在净化无菌车间降温到20~25℃时,将装有生产基料的瓶子置于自动起盖、喷淋机内,对瓶子自动起盖、自动喷淋上述“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培育的白灵菇液体生产菌种25~35ml接种。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调控管理,包括将无菌培养车间的温度自动调控到10~25℃,相对湿度在60~70%,光照80~1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3%、散射光连续照射6~10h,对接种后的瓶装培养料培养20~25天,使瓶内发满菌丝;接着将无菌车间调温到21~23℃,培养28~30天,待菌丝生理成熟时,每瓶补无菌水20~30ml、且按照测定碳氮比30∶1补充养分10~15ml,补充后转入无菌催蕾室,在0~5℃的低温环境中处理3~5天,对其进行10度以上温差刺激和黑暗10小时和用1000勒克斯光照14个小时刺激催蕾、出菇,出菇后将车间温度自动调至10~16℃、相对湿度85%~95%、光照800~12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0.23%,促使白灵菇生长,生长期全过程CO2浓度不超过0.04%,使瓶栽白灵菇于出菇后20~25天长成子实体白灵菇。
CN201610064235.6A 2016-01-22 2016-01-22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6993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4235.6A CN106993465A (zh) 2016-01-22 2016-01-22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4235.6A CN106993465A (zh) 2016-01-22 2016-01-22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3465A true CN106993465A (zh) 2017-08-01

Family

ID=5942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4235.6A Pending CN106993465A (zh) 2016-01-22 2016-01-22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346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8778A (zh) * 2018-05-25 2018-10-19 菏泽学院 一种用于阿魏菇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CN108669536A (zh) * 2018-04-18 2018-10-19 传世益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食用菌固体酵素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5309A (zh) * 2021-08-05 2021-10-0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一种控制工厂化生产白灵菇菌瓶或菌袋木霉污染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0377A (zh) * 2002-11-18 2004-06-02 兵 薛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1574042A (zh) * 2009-06-17 2009-11-11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方法
CN103168613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何寒 一种液体菌种快速制作的方法
CN104025903A (zh) * 2014-05-22 2014-09-10 河北绿地久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培养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4585060A (zh) * 2015-01-07 2015-05-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5165400A (zh) * 2015-09-15 2015-12-23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灵菇低温后熟快速出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0377A (zh) * 2002-11-18 2004-06-02 兵 薛 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1574042A (zh) * 2009-06-17 2009-11-11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的方法
CN103168613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何寒 一种液体菌种快速制作的方法
CN104025903A (zh) * 2014-05-22 2014-09-10 河北绿地久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培养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4585060A (zh) * 2015-01-07 2015-05-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5165400A (zh) * 2015-09-15 2015-12-23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灵菇低温后熟快速出菇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9536A (zh) * 2018-04-18 2018-10-19 传世益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食用菌固体酵素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8778A (zh) * 2018-05-25 2018-10-19 菏泽学院 一种用于阿魏菇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CN113475309A (zh) * 2021-08-05 2021-10-0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一种控制工厂化生产白灵菇菌瓶或菌袋木霉污染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475B (zh)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103688751B (zh) 利用段木制作蜜环菌菌种的方法
CN102845219B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
CN108887088A (zh) 一种羊肚菌制种栽培的五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其方法以及配制方法
CN106986712A (zh) 一种羊肚菌培养料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CN103907478A (zh) 平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平菇的培养基
CN104303825B (zh) 一种富硒茶树菇栽培的方法
CN103250554B (zh) 一种核桃壳粉袋料保健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4335820A (zh) 一种天麻伴生菌蜜环菌菌种的制作方法
CN109526552A (zh) 一种羊肚菌的菌核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6993465A (zh)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育及白灵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7652014A (zh) 一种仅对真姬菇使用的栽培袋料
CN101548646A (zh) 一种通过体细胞胚及次生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快繁龙牙楤木的方法
KR100800511B1 (ko) 팽이버섯 재배방법
CN104838886A (zh) 一种食用菌的工厂化培育方法
CN107711285A (zh) 一种栽培瓶工厂化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3782912A (zh) 红桂木组织培养培养基
CN106631278A (zh) 一种草菇全控制工厂化生产方法及其培养基质
CN108419604A (zh) 一种人工种殖香菇的方法
CN109006164A (zh) 姬松茸液体栽培方法
CN105917939A (zh) 一种薄皮甜瓜侧蔓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9321472A (zh) 一种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方法
CN109220522A (zh) 基于铁皮石斛及金针菇原料的白灵菇栽培方法、培养基
CN108782134A (zh) 一种西甜瓜专用型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JP2683775B2 (ja) キノコ類の人工栽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人工培養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