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4618C - 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4618C
CN1254618C CNB011371412A CN01137141A CN1254618C CN 1254618 C CN1254618 C CN 1254618C CN B011371412 A CNB011371412 A CN B011371412A CN 01137141 A CN01137141 A CN 01137141A CN 1254618 C CN1254618 C CN 12546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box casing
unit
axletree
oi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371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1027A (zh
Inventor
平冈实
内孝广
法田诚二
日田定范
中田昌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965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19297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996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6072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1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1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46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46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6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9/00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 F16H39/04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36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业机,能够获得结构紧凑的、将发动机的输出通过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进行变速后传递给左右车轴的作业机的走行用传动装置。为实现该目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30)的泵单元(33)和马达单元(34)容纳于以变速箱体(10)的侧壁15a所形成的单元室内。泵单元(33)的输入轴(11)横置并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动连结。马达单元(34)的输出轴(31)通过位于变速箱体(10)内部的传动机构(60)连动连结在车轴(13a、13b)上。单元室设置在一方的车轴(13b)的位于变速箱体内的部分的正上方。

Description

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发动机,对受之于所说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具有泵单元及马达单元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接受经所说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变速后的动力的变速箱体,横架在所说变速箱体左右的左右车轴,以及分别与所说左右车轴连动连结(operativelyconnected)的左右的走行装置的作业机,在所说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连动连结有所说泵单元的输入轴,并且,在所说左右的车轴上连动连结有所说马达单元的输出轴。更具体地说,涉及这种作业机的走行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走行动力传动装置一般这样构成,即,在变速箱体上附设静油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以下称作HST),将来自发动机的转动力输入给HST,并将HST的旋转输出传递给车轴。这样构成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将HST的输出轴放入变速箱体内之类的、结构简单的传动结构将HST的旋转输出传递给变速箱,而且,能够以只对HST进行操作的简单变速操作实现走行装置前进后退的切换和无级变速。
将HST如上所述附设在变速箱体上的现有的作业机例如在特开平11~220933号公报中已公开。该作业机中,HST从整体上来说,是作为变速箱体之外的装置制成后再与变速箱体进行连结的。
现有的带HST的传动装置中,其传动装置整体的横向宽度较宽,或者传动装置整体的上下长度较长。即,要想将传动装置整体的长度做得较短,就必须将HST不从变速箱体向上方或下方突出地安装在变速箱体的侧壁上。于是,由变速箱体与HST构成的传动装置整体的横向宽度将变宽。
相对于此,要想将传动装置整体的横向宽度做得较窄,则必须在变速箱体的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上设置宽度较其它部分窄的HST连结部,将HST在该连结部上安装成从变速箱体向横向的外侧不太突出。于是,HST将从变速箱体向上方或者下方突出,使得传动装置整体的上下长度变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传动装置整体无论上下长度还是横向宽度均尽可能减小并且能够通过HST改变走行装置进退和进行变速驱动的作业机的走行用传动装置。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具有:发动机;对受之于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具有泵单元及马达单元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接受经所述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变速后的动力的变速箱体;横架在所述变速箱体左右的左右车轴;以及分别与所述左右车轴连动连结的左右的走行装置;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连动连结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连动连结在所述左右的车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左右的车轴平行延伸设置,并且连结在内装有将所述泵单元和马达单元连接起来的油路的端块上;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是所述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入轴;所述变速箱体由分离线形成可分开的左右一对的分体变速箱体;容纳所述泵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单元室的整体,以不从所述分离线向另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的内部。
该特征结构所具有的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当对HST进行变速的操作时,通过该HST,将来自发动机的转动力向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进行切换。无论切换到哪个方向,均能够将转动力无级变速后传递到车轴上,在向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驱动走行装置的同时,该驱动的速度也能够无级变化。
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说单元室设置在变速箱体的内部,因此,HST的功能部件(泵和马达)是内装于变速箱体内的。因此,不需要HST的外壳,可使机体结构紧凑。
此外,泵输入轴和马达输出轴和左右车轴是彼此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因此,设置在马达输出轴与左右车轴之间的齿轮组与两轴相垂直即可,能够尽量避免动力在两轴之间迂回。因此,与此相应地,变速箱体乃至机体的结构能够更加紧凑。
此外,在所说端块上连结有泵单元的输入轴和马达单元输出轴。因此,该端块不仅能够起到内装有将泵单元和马达单元连接起来的油路的原本具有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泵输入轴及马达输出轴的固定手段的作用,以及用来将变速箱体的内部分隔为单元室和其它部分的分隔部件,及作为HST外壳的外壳壁的结构部件的作用。这样,在本发明中,还能够使端块成为多功能部件。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紧凑地进行走行动力传动装置的组装。这一点对于小型的作业机特别有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结构是,所说单元室设置在所说左右的车轴的上方,并且偏向左右之一方的车轴进行设置。
由于将单元室设置在左右车轴的上方,可使得单元室尽可能深入变速箱体的内侧形成。随着单元室深入变速箱体的内侧,即使为了容纳HST而导致变速箱体的上下长度或横向宽度增大,其所增大的程度也能够与深入的程度相应地得到低消。此外,还能够将马达输出轴紧挨着(例如在正上方)左右车轴进行配置,因此,可使变速箱体内的动力传递机构变得紧凑。
而且,由于将单元室偏向左右之一方的车轴设置,因此例如能够将变速箱体的侧壁作为单元室的一个侧壁形成。此时,由于兼作两个侧壁,可实现零部件数量的减少。此外,即使为了容纳HST而增大变速箱体的上下长度或横向宽度,与变速箱体的侧壁作为HST的外壳相应地,其增大程度可得以得到抵消。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结构是,所说变速箱体分成左右一对的分体变速箱体而形成,所说单元室的整体设置在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的内部。
由于单元室的整体设置在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的内部,故单元室不会从与另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相连接的端部向外侧突出。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的形状可因此而变得简单。因此,具有单元室的该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可做成简单的形状,从而能够尽可能容易地且低廉地进行制造,由此,还能够有利于经济地获得结构紧凑的带HST的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结构是,在所说变速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容纳所说泵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凹部,通过将所说端块连结在所说侧壁上而将所说凹部封闭。
根据该特征结构,变速箱体的侧壁作为HST的外壳得到有效利用,故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此外,不需要用于成型HST外壳的专用的模具,而能够以成型变速箱体的侧壁的模具成型出HST的外壳。因此,不仅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有利于零部件的管理。
而且,由于HST装入变速箱体的内部,故能够使变速传动装置整体小型化。此外,由于端块位于变速箱体的外侧,因此,能够促进因高压而温度容易升高的端块进行散热,限制油温上升。
并且,能够从变速箱体的外方进行组装而构成HST,故使得HST在变速箱体上的组装变得容易。此外,不必分解变速箱体便能够进行HST的维修,而且不必分解HST便能够对内装于变速箱体内的走行用传动系等进行维修。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仅实现了作业机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而且有利于HST的冷却和零部件管理以及便于进行组装和维修的动力传动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若进一步使所说泵单元的输入轴以所说HST的输入轴构成,在该轴上装备有朝向所说端块供给冷却风的冷却风扇,则具有以下优点。即,由于因高压而温度容易升高的端块上作用有冷却风,故能够高效率地降低油温。因此,能够提高HST的冷却效率。
对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结构及其作用和效果,可参照附图阅读与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有关的以下的说明获悉。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的一个例子而示出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的、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及走行用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1实施形式的变速箱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变速箱体的HST设置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图3的变速箱体的、走行用副变速装置及转向离合制动器的设置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第1实施形式的转向离合制动器的剖视图。
图7是图3的变速箱体整体的侧视图。
图8是第1实施形式的液压回路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的、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第2实施形式的变速箱体的纵剖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变速箱体的上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12是图10的变速箱体的下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13是图10的变速箱体的纵剖侧视图。
图14是图10的变速箱体的侧视图。
图15是对图10的变速箱体的枢轴和收割离合器的位置关系加以展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6是第2实施形式的液压回路图。
图17是图10的变速箱体的变型例,是收割离合器配置在变速箱体的左侧时的外壳上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18(a)是示出位于中立位置时牵制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原理图,(b)是示出位于预定的前进低速位置时牵制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原理图,(c)是示出位于前进高速位置时牵制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原理图。
图19(a)是示出作业离合器接合状态下解除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原理图,(b)是示出作业离合器切离状态下解除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原理图。
图20(a)是示出牵制机构工作状态下走行速度与收割速度之间的关系的附图,(b)是示出牵制机构非工作状态下走行速度与收割速度之间的关系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8对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之后,结合图1和图12~图20对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所有的实施形式中,作为作业机的一个例子均以联合收割机进行说明,其整体的侧视图共用图1。因此,对于图1仅在第1实施形式中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形式中不再重复。
第1实施形式
图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中,编号1是收割前处理装置。该收割前处理装置1由对稻子和麦子等竖立生长的穗杆进行扶起处理的扶起装置1a、对扶起的穗杆进行收割处理的推剪式收割装置1b、以及将收割的穗杆向机体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1c等构成。输送装置1c由作用于株杆根部的夹持输送部和作用于穗端的卡止输送部构成,对它们的详细说明省略。该收割前处理装置1连结在自行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前部能够自由升降。
自行机体具有: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具有驾驶座席3的驾驶部,在驾驶座席的下方具有发动机4的原动部,脱粒装置5,以及谷粒箱6。通过它们,从自行机体向收割前处理装置1进行动力传递,并且将来自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收割后的穗杆送向脱粒装置5的脱粒部进行脱粒,从脱粒装置5的分选部送出的谷粒向谷粒箱6输送而贮留在那里。
又如图2、图3、图7所示,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及走行用传动装置具有变速箱体10。该变速箱体10被配置成其下端侧位于左右履带走行装置2a、2b的前端部之间。作业及走行用传动装置设在自行机体的前端部,将所说发动机4的旋转输出传递给收割前处理装置1及左右走行装置2a、2b。
即,在所说变速箱体10的上端侧横架有输入轴11和作业输出轴12。在变速箱体10的下端部横架有呈同心配置的左右一对车轴13a、13b。并且,通过变速箱体10内的上部具有传动轴21的作业用连动机构20,将输入轴11连动连结在作业输出轴12上。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1兼作走行用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以下称作HST)30的输入轴,还兼作泵单元33的输入轴。
变速箱体10具有左右侧壁14、15。所说输入轴11和作业输出轴12的一端从一方的侧壁14伸出。HST30附设在与所说侧壁14相反一侧的侧壁15上。该HST30的输出轴31通过设置在变速箱体内下部的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和具有一对转向离合器50的走行用连动机构60而连动连结在所说左右一对车轴13a、13b上位于变速箱体内的端部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说作业用连动机构20由所说传动轴21、分支传动齿轮22、传动切换齿轮23构成。分支传动齿轮22外嵌于所说输入轴11上位于所说变速箱体侧壁14与HST30的端块32之间的部分上,通过花键连接与输入轴11相连结而能够一体自由转动。在传动轴21的一端上,具有与该分支传动齿轮22相啮合的可一体自由转动的输入齿轮21a,而另一端上,具有可一体自由转动的输出齿轮21b。所说传动切换齿轮23外嵌在作业输出轴12上,通过花键连接而能够自由滑动且一体自由转动地进行接合。通过对该传动切换齿轮23进行移动操作而使之与所说传动轴21的输出齿轮21b相啮合,使得输入轴11与作业输出轴12二者经由传动切换齿轮23、传动轴21等而连动连结,由此,可将输入轴11的转动力传递到作业输出轴12上。
此外,HST30的结构为,由以变速箱体10的所说输入轴11作为输入轴的、由可变容量型柱塞式液压泵构成的泵单元33,以及以所说输出轴31作为输出轴的、由柱塞式液压马达构成的马达单元34所构成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即,通过所说变速箱体10的所说侧壁15的一部分15a、一体成型于该侧壁的一部分15a的内面的周壁15b、以及在变速箱体10的内部被设置成固定在所说周壁15b的端部上的一块板状的所说端块32等而容纳泵单元33和马达单元34的单元室19形成于变速箱体10的内侧。该单元室19形成于左右一对车轴13a、13b的正上方。在变速箱体10的内部,所说单元室19的部分和其它部分之间是以所说端块32进行分隔的。即,所说侧壁15的所说一部分15a成为形成单元室19的壁。
HST30的泵单元33以HST30的所说输入轴11作为输入轴,并具有缸体33a、多根活塞33b、可自由改变角度的斜板机构33d。该输入轴11沿机体横向延伸设置,并且,其一个端部与端块32相连结,并从该处向单元室19外伸出。此外,泵单元33的缸体33a固定在端块32上。HST30的马达单元34以HST30的输出轴31为输出轴,并且具有缸体34a、多根活塞34b、斜板机构34d。该输出轴31沿机体横向延伸设置,并且,其一个端部与端块32相连结,并从该处向单元室19外突出。马达单元34的斜板机构34d受到侧壁的一部分15a的支持,进而缸体34a被固定在端块32上。液压泵的压力油给排部和液压马达的压力油给排部二者经设置在端块32内部的驱动油路35相连接。此外,在作为HST9的输入轴11的泵单元33的输入轴11上,安装有朝向变速箱体10的侧壁15供给冷却风的冷却风扇36。
如上所述,HST30构成了以变速箱体10的侧壁的一部分15a作为液压马达及液压泵的外壳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通过改变液压马达的斜板角度的操作,可将输入轴11的转动力改变为前进或后退的转动力,并且,无论改变为前进还是后退的转动力,均可经过无级变速后从输出轴31输出,或者停止对输出轴31的驱动而停止输出。
如图3、图5、图6所示,所说走行用连动机构60由在HST30的输出轴31的从端块32伸出的部分上可一体自由转动地安装的传动齿轮61;在与该传动齿轮61啮合的传动齿轮41a上可一体自由转动地连结有输入轴41的所说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与该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的输出轴42的输出齿轮部42a相啮合的中心传动齿轮62;在该中心传动齿轮62的轮毂部的中间部分通过花键连接可一体自由转动地与之连结的分支传动轴63;在该分支传动轴63的一端上可一体自由转动地连结有输入侧回转体51的所说左侧的转向离合器50;外周侧与该左转向离合器50的输出侧回转体52的端部相啮合的、轮毂部外嵌于所说左车轴13a的端部上并且通过花键连接而可一体自由转动地相连结的左车轴驱动齿轮64a;输入侧回转体51可一体自由转动地连结在所说分支传动轴63的另一端上的所说右转向离合器50;以及外周侧与该右转向离合器50的输出侧回转体52相啮合的、轮毂部外嵌于所说右车轴13b上并且通过花键连接可一体自由转动地相连结的右车轴驱动齿轮64b构成。
此外,如图5所明白示出的,所说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这样构成,即,通过对外嵌于所说输入轴41上并通过花键连接而能够一体转动及自由滑动地相卡合的移动齿轮43进行移动操作,使之与可一体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所说输出轴42上的三个变速齿轮44~46分别挂合,从而,将从HST30的输出轴31传递给输入轴41的转动力进行高速、中速、低速三级变速而传递到输出轴42上,并从输出齿轮部42a向所说中心传动齿轮62传递。
这样,作为走行用连动机构60,通过对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进行使之处于高速、中速、低速的某一种传动状态的操作以及对左侧和右侧的转向离合器50进行使之接合的操作,可使HST30的输出轴31经由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和转向离合器50等与左右的车轴13a、13b连动连结。此外,作为走行用连动机构60,通过进行将HST30的输出轴31的转动力传递给左右的车轴13a、13b、使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变速的操作,可使得HST30的旋转输出经三级变速传递给左右车轴13a、13b,并且,通过对左转向离合器50进行切换操作,可实现向左车轴13a进行的传动的离合,对右转向离合器50进行切换操作,可实现向右车轴13b的传动的离合。
如图2、图3所示,在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1上,在其伸出于外部的端部上外嵌有输入皮带轮11a,通过键(未图示)可一体自由转动地相连结。传动皮带16绕在该输入皮带轮11a与发动机4的输出轴4a之间。通过输入皮带轮11a和传动皮带16,将输入轴11连动连结在发动机4的输出轴4a上。换言之,HST30的输入轴11经由传动皮带16连动连结在发动机4的输出轴4a上。
作业输出轴12经由外嵌于该作业输出轴12之伸出于变速箱体10的外部的端部上并通过键(未图示)可一体自由转动地连结的输出皮带轮12a,以及绕在该输出皮带轮12a与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皮带轮1d之间的传动皮带17,而连动连结在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皮带轮1d上。
在左车轴13a的、伸出于变速箱体10的外部的端部上,通过花键连接而可一体转动地安装有左走行装置2a的履带驱动链轮18a,由此,左车轴13a连动连结在左走行装置2a上。在右车轴13b的、伸出于变速箱体10的外部的端部上,通过花键连接而可一体转动地安装有右走行装置2b的履带驱动链轮18b,由此,右车轴13b连动连结在右走行装置2b上。
根据以上的结构,将作业及走行用传动装置将发动机4的转动力如下所述地传递给收割前处理装置1和左右的走行装置2a、2b。
即,发动机4的输出轴4a的转动力通过传动皮带16传递给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1,该输入轴11的转动力通过所说分支传动齿轮22和输入轴11分配为作业用的转动力和走行用的转动力,作业用的转动力通过作业用连动机构20传递给作业输出轴12,从该作业输出轴12经传动皮带17传递给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皮带轮1d。走行用的转动力传递到HST30的输入轴11上,通过HST30被切换为前进或和后退的转动力,并且无论是切换为前进还是后退的转动力,均可经过无级变速而从输出轴31经传动齿轮61、41a传递给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的输入轴41,通过该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进行高中低三级变速后从输出轴42的输出齿轮部42a经由中心传动齿轮62传递给分支传动轴63,通过该分支传动轴63分配为左走行用的转动力和右走行用的转动力。走行用的转动力通过左转向离合器50和左车轴驱动齿轮64a传递给左车轴13a并向左走行装置2a传递,而右走行用的转动力通过右转向离合器50和右车轴驱动齿轮64b传递给右车轴13b并向右走行装置2b传递。
即,通过对左侧及右侧的转向离合器50进行使之接合的操作并对HST30进行变速操作,可使得左走行装置2a和右走行装置2b一起受到向前进或后退方向的驱动,并且两个走行装置2a、2b的驱动速度相同,在机体向前进或后退方向直行的同时能够改变其走行速度。
通过对左转向离合器50和右转向离合器50中的一方进行接合操作而对另一方进行切离操作,可将左走行装置2a和右走行装置2b中的一方向前进侧或后退侧进行驱动而对另一方停止驱动,使机体向左或右转向。此时,若对HST30进行操作,则可改变一方的走行装置2a、2b的驱动速度,无级改变回转半径实施转向。
如图4所示,所说传动切换齿轮23这样构成,即,当对所说作业用连动机构20的所说传动切换齿轮23进行移动操作时,该传动切换齿轮23能够在与所说传动轴21的输出齿轮21b啮合而将所说作业输出轴12连动连结在所说输入轴11上的状态,以及与设置在所说走行用连动机构60的所说啮合传动齿轮41a的旁侧可一体自由转动的输出齿轮65啮合而通过所说啮合传动齿轮41a和62连动连结到HST30的输出轴31上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即,通过预先将传动切换齿轮23操作至位于与传动轴21的输出齿轮21b啮合的位置,即使通过HST30改变左右走行装置2a、2b的驱动速度,传递到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皮带轮1d上的转动力的速度也不会改变,能够在对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扶起装置1a、收割装置1b、输送装置1c保持一定的驱动速度的情况下改变走行速度。
而通过预先将传动切换齿轮23操作至位于与走行用连动机构60的所说输出齿轮65啮合的位置,以使得HST30的输出轴31的转动力传递到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皮带轮1d上、通过HST30改变左右走行装置2a、2b的驱动速度时,可使得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传动速度也与之相连动地改变,能够在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扶起装置1a、收割装置1b、输送装置1c的驱动速度随着走行速度的改变而相连动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改变走行速度。
如图6所示,所说左侧及右侧的转向离合器50由外嵌于所说分支传动轴63的端部上并通过花键连接而可一体自由转动地连结的所说输入侧回转体51,以及可相对旋转及自由滑动地外嵌于所说分支传动轴63上的所说的输出侧回转体52构成。在位于输出侧回转体52内部的离合弹簧53的作用下,输出侧回转体52趋于向输入侧回转体51一侧滑动,使得输出侧回转体52的离合爪52a趋向于与输入侧回转体51的离合爪51a啮合,从而使离合器趋向于接合。
在所说左侧及右侧的转向离合器50的输出侧回转体52上附设有转向制动器70。各转向制动器70由安装在输出侧回转体52上可一体旋转及自由滑动的多片活动制动片,以及外周侧能够与变速箱体10的具有离合制动器安装孔的部分10a自由滑动地进行卡合的多片固定制动片构成。要进入制动状态,可通过操作将活动及固定制动片推压在所说变速箱体的部分10a的受止部上。这样,将对转向离合器50的输出侧回转体52上施加摩擦制动力,经由车轴驱动齿轮64a、64b、车轴13a、13b使制动力施加在走行装置2a、2b上。而要进入制动解除状态,可通过解除各制动板对所说变速箱体的部分10a的受止部的推压而解除对输出侧回转体52施加的制动力,由此解除对走行装置2a、2b的制动。
在所说左车轴13a与右车轴13b之间,设有以一方的车轴驱动齿轮64b兼作离合器外壳的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所构成的回转辅助离合器71。作为该回转辅助离合器71,在所说一对转向离合器50中的一方被操作到切离一侧时,将左右的车轴13a、13b连结,使得转向离合器50被操作到接合侧的一方的车轴13a、13b的转动力传递给转向离合器50被操作到切离侧的一方的车轴13a、13b上。由此,能够防止转向离合器50被操作为切离的一方的走行装置2a、2b的驱动急剧停止而产生回转冲击。
左右的所说转向离合器50及转向制动器70这样构成,即,可通过在变速箱体10的对分支传动轴63进行支持的部分10b的内部所设置的液压活塞54进行操作。即,当向活塞室提供油压时,液压活塞54将在该油压的操动下向转向制动器70一侧滑动。受到操动而滑动时,对转向离合器50的输出侧回转体52的端部上所设置的操作部52b产生推压作用,使得输出侧回转体52克服离合弹簧53的作用力而向从输入侧回转体51上脱离的一侧滑动,从而将转向离合器50切换到切离侧。当进一步受到操动而滑动时,通过所说操作部52b对转向制动器70的操作部70a进行推压操动,操动转向制动器70向接合一侧切换。对于所说回转辅助离合器71,可通过设置在车轴驱动齿轮64b内部的液压活塞72进行操作。
图8示出使机体转向的转向操作装置的结构。对于左右的转向离合器50及转向制动器70的所说液压活塞54以及所说回转辅助离合器71的液压活塞72,可通过对设置在驾驶部的一根转向杆73进行操作,从而使机体转向。
即,对于所说液压活塞54以一个转向阀75进行操动,并且,该转向阀75经具有溢流阀77的给油油路78连接在兼作向所说HST30补充工作油的液压泵76上。此外,在左侧及右侧的转向离合制动器的活塞室上连接有具有可变溢流阀79的排油油路80。
回转辅助离合器71的液压活塞72经具有减压阀81的给油油路82而与所说给油油路78相连接,减压阀81的操作部经操作油路83连接在所说给油油路78的所说溢流阀77与转向阀75之间。所说转向杆73可向机体的横向进行摇动操作,并且,通过连接机构84与所说转向阀75及可变溢流阀79的操作部相连接。
即,当将转向杆73操作到直行位置N时,转向阀75将处于直行位置上而停止向所说液压活塞54供给压力油,液压活塞54操动转向离合器50至接合一侧,操动转向制动器70至切离一侧。这样,左右的走行装置2a、2b在从HST30经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及转向离合器50进行传递的转动力的驱动下,向前进侧或后退侧以相同的驱动速度受到驱动,机体将向前进侧或后退侧直行。
当将转向杆73从直行位置N向左侧摇动操作到第1回转位置L1或者向右侧摇动操作到第1回转位置R1上时,转向阀75将位于左或右回转位置上,仅向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对应的一方的液压活塞54供给压力油,该液压活塞54操动转向离合器50至切离一侧。此时,可变溢流阀79变成低压侧,液压活塞54一直滑动到将转向离合器50切离的位置而使活塞室与所说排油油路80连通之后,压力油将从活塞室排向排油油路80。因此,液压活塞54将保持在仅操动转向离合器50切离的位置而不会进一步滑动而操动转向制动器70进行制动。另一方的转向离合制动器的液压活塞54进行使转向离合器50接合、转向制动器71切离的操动。而此时,减压阀81受到来自操作油路83的压力油的操动,回转辅助离合器71的液压活塞72与离合弹簧71a的驱使接合的作用力相平衡,从而使回转辅助离合器72处于半离合状态。由此,对于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反一侧的走行装置2a、2b通过来自HST30的转动力以与HST30的速度状态相对应的驱动速度进行驱动,对于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同一侧的走行装置2a、2b,利用经由回转辅助离合器71传递的、从另一方的走行装置2a、2b的车轴13b、13a传递过来的转动力,以使之不停止的状态缓缓地进行驱动。利用该左右的走行装置2a、2b的速度差,使机体向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回转。
当将转向杆73从左侧的第1回转位置L1进一步向左侧摇动操作到第2回转位置L2,或者从右侧的第1回转位置R1进一步向右侧摇动操作到第2回转位置R2时,转向阀75将处于左或右回转的位置上,仅向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对应的一方的液压活塞54供给压力油。此时,可变溢流阀79因所说连接机构84而处于高压一侧,液压活塞54从仅操作转向离合器50的位置进一步滑动,使转向离合器50为切离,同时操作转向离合器70至接合。此时,减压阀81受到来自操作油路83的压力油的操动,回转辅助离合器71的液压活塞72操动回转辅助离合器71切离。由此,对于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反一侧的走行装置2a、2b通过从HST 30经由走行用副变速装置40、转向离合器50传递的转动力,以与HST30的速度状态相对应的驱动速度进行驱动。而对于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同一侧的走行装置2b、2a上,停止传递动力并且通过转向制动器70施加制动,机体将向与转向杆73的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制动回转。此时,转向杆73从第1回转位置L1、R1向第2回转位置L2、R2的操作行程越大,可变溢流阀79的溢流压力越向增大一侧变化而转向制动器50的制动力越大,使得回转半径越小。
如图3、图4等所示,所说变速箱体10由能够沿机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分离线L分离为所说左右一对的分体变速箱体10d、10e而构成。在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10d上,形成有供所说输入轴11、作业输出轴12以及一方的车轴13a穿过的各个通孔。另一方的、由另一个部件构成的分体变速箱体10e上设有所说单元室19,并且,形成有供另一方的车轴13b穿过的通孔。两个分体变速箱体10d、10e,以其端面之间对接的状态沿机体横向排列,彼此间通过螺栓连结。
所说单元室19的整体位于所说分体变速箱体10e的内部,以使得具有该单元室19的该分体变速箱体10e的形状尽可能简单。
第2实施形式
下面,对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如图9~图15所示,该联合收割机这样构成,即,发动机4的动力经由皮带张力式主离合器110向在位于其左前方的变速箱体108的左前上部上所装备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以下称作HST)109传递,变速后的动力经由内装于变速箱体108的下半部的走行用传动系统111向左右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传递,通过与HST109相连接的未图示的主变速杆的操作,进行前进后退的切换以及无级变速。
作为走行用传动系111,具有对来自HST109的动力进行传递的齿轮式变速装置112以及对左右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以操作走行机体的方向的液压式转向装置113,可通过与齿轮式变速装置112相连接的未图示的副变速杆的操作,对经HST109变速后的动力进行二级变速。
转向装置113由对于从齿轮式变速装置112向对应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的传动实施离合的左右的爪式离合器114,对相对应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制动的左右的多片式制动器115,克服弹簧116的作用力以操动相对应的爪式离合器114切离和操动多片式制动器115进行制动的左右的油压缸117,以及克服弹簧118的作用力以使左右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的车轴119二者相连接的多片式液压离合器120等构成。
转向装置113工作状态的切换可通过对左右油压缸117及液压离合器120的工作油即以液压泵121压送的变速箱油进行流量调节而实现。该流量调节可通过控制安装于转向用的油路122中的溢流阀123、切换阀124、可变溢流阀125、以及减压阀126的动作进行。对它们的动作的控制,可通过与切换阀124及可变溢流阀125相连接的操作杆127的操作进行。在将操作杆127操作到中立位置N时,切换阀124被切换到阻止向左右的油压缸117供给工作油同时允许从左右的油压缸117中排放工作油的中立状态。作为在将操作杆127操作到左右某一侧的、自第1回转位置L1、R1到第2回转位置L2、R2之间的回转操作区域内时,切换阀124被切换到允许向与该操作方向相对应的油压缸117供给工作油同时允许从相反方向的油压缸117中排放工作油的向左右某一方向回转的状态。可变溢流阀125这样设计,即,当将操作杆127操作到中立位置N或左右某一侧的第1回转位置L1、R1时,溢流压为零;从左右某一侧的第1回转位置L1、R1向第2回转位置L2、R2侧操作得越多溢流压越大。
根据这种结构,作为转向装置113,当将操作杆127操作到中立位置N时,由于切换阀124被切换到中立状态,故从左右油压缸117中排放工作油而处于左右爪式离合器114接合和左右多片式制动器115非制动的状态,此外,向液压离合器120供给工作油而处于使左右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的车轴119相连接的液压离合器120接合状态。由此,处于对左右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等速驱动的直行状态。
当将操作杆127从中立位置N操作到左侧的第1回转位置L1时,由于切换阀124被切换到左回转状态,故向左侧的油压缸117供给工作油而使左侧的爪式离合器114处于切离状态。之后,由于可变溢流阀125的溢流压仍为零,故向左侧油压缸117供给的工作油将直接从排油油路部分排放而使得左侧的多片式制动器115维持非制动状态。由此,将处于对右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驱动而使左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从动的左缓回转状态。
反之,当将操作杆127从中立位置N操作到右侧的第1回转位置R1时,由于切换阀124被切换成右回转状态,故向右侧的油压缸117供给工作油而使右侧的爪式离合器114处于切离状态。之后,由于可变溢流阀125的溢流压仍为零,故向右侧的油压缸117供给的工作油将直接从排油油路部分排出而使得右侧的多片式制动器115维持非制动状态。由此,将处于对左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驱动而使右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从动的右缓回转状态。
在左右的缓回转状态下,随着该状态的出现,减压阀126的入口侧的内压降低,故液压离合器120内的工作油被排出。由此,液压离合器120将被慢慢地切换为切离状态,从受驱动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向从动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的传动逐渐变弱。由此,即使在松软的田地里,也能够从直行状态平滑地转变为缓回转状态。
当将操作杆127从左侧的第1回转位置L1向第2回转位置L2进行操作时,该操作量越大,可变溢流阀125的溢流压将越大,故而向左侧的油压缸117供给工作油,使左侧的多片式制动器115慢慢地被切换为制动状态。由此,能够平滑地出现对右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驱动而对左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制动的左急回转状态。
反之,当将操作杆127从右侧的第1回转位置R1向第2回转位置R2进行操作时,该操作量越大,可变溢流阀125的溢流压将越大,故而向右侧的油压缸117供给工作油,右侧的多片式制动器115被慢慢地切换为制动状态。由此,能够平滑地出现对左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驱动而对右侧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制动的右急回转状态。
图中虽未示出,右侧的多片式制动器115与主离合器110一起与制动踏板相连接,通过对该制动踏板进行踩踏操作,可处于走行停止状态,即,主离合器110切断自发动机7向HST109的传动,多片式制动器115经转向装置113对左右的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进行制动。若以锁定金属件将该制动踏板保持在下踏位置,则能够处于使多片式制动器115作为泊车制动器而起作用的泊车状态。
如图9~图15所示,变速箱体108为可左右分离的两分结构,在其左侧的侧壁128的前上部部位形成有朝向变速箱体108的内部凹入的凹部129。HST109是在变速箱体108的凹部129内形成容纳有以可变容量型柱塞式液压泵所构成的泵单元130和由柱塞式液压马达所构成的马达单元131的单元室156而构成。HST109具有端块134,其内形成有连接泵单元130和马达单元131的前行油路132和后行油路133等。马达单元131的输入轴135也是HST109的输入轴135,马达单元131的输出轴131a也是HST109的输出轴131a。这些轴135、131a的各自的一端连结在端块134上。并且,通过该端块134与变速箱体的侧壁128的连结,将所说凹部129封闭。
即,将变速箱体108的侧壁128作为HST109的外壳而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利用侧壁128的凹部129构成HST109,使得HST109能够深入变速箱体108的内部,减小安装它们所需要的空间,故能够实现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因具有高压的油路132、133而温度容易升高的端块134位于变速箱体108的外侧,故能够促进端块134散热从而限制油温上升。
除此之外,HST109以能够从外方相对于变速箱体108进行组装地构成,故使得HST109在变速箱体108上的组装变得容易,不必分解变速箱体108便能够对HST109进行维修。而且,不必分解HST109便能够对内装于变速箱体108中的走行用传动系统11等进行维修,因此还能够提高可维护性。
在作为HST109的输入轴135的泵单元130的输入轴135上,装备有朝向端块134供给冷却风的冷却风扇136,这样,能够有效地冷却端块134,以良好的效率降低油温。
在变速箱体108的后上部内装有从HST109的输入轴135对其进行传动的作业用传动系统137,在其输出轴138与设置在变速箱体108的后部上方的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轴139之间,架设有皮带张力式的收割离合器140。作业用传动系统137这样构成,即,通过操作与之相连接的未图示的作业用操作杆,能够对来自发动机7的动力进行以与中低速走行相适应的作业速度驱动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低速传动状态,以及以与高速走行相适应的作业速度驱动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高速传动状态的两级变速。由于能够处于与走行速度相适应地驱动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状态,故能够良好地进行竖立生长的穗杆的收割与输送。
HST109的枢轴141从变速箱体108的前上部向前方伸出而位于比作业用传动系统137的输出轴138更靠前方的位置上。这种构成具有如下优点。作为联合收割机,例如由于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结构等原因,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其一,如图10所示,收割离合器140位于变速箱体108的机体前行方向的右侧(在图10中为左侧),其二,如图17所示,收割离合器140位于变速箱体108的机体前行方向的左侧(在图17中为右侧);而按照本构成,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均能够如图15所示,对自主变速杆至枢轴141之间的连接机构142不形成妨碍地,将收割离合器140架设在作业用传动系统137的输出轴138与收割前处理装置1的输入轴139之间。
如图10、图11中所示,所说变速箱体108由能够沿机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分离线L分离为所说左右一对的分体变速箱体108a、108b而构成。容纳泵单元130和马达单元131的单元室156的整体位于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108b的内部。
如图16所示,在转向用油路122的液压泵121的上游侧的油路部分中,连接有对HST109进行充油的油路143,在该油路143中,安装有充油用的液压泵144、前行油路132的单向阀145、后行油路133的单向阀146、前行油路132的中立阀147、以及溢流阀148,将来自溢流阀148的回油用作冷却油向HST109供给。
图9~图15还示出,转向用的液压泵121和充油用的液压泵144,是以作业用传动系统137的输入轴149进行驱动的次摆线(trochoid)双连泵,是在装备有HST109的变速箱体108的左侧的侧壁128上的后上部处,连结内装有溢流阀148的泵组件150而构成。即,由于将变速箱体108的侧壁128有效地利用于液压泵121、44,故不仅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所说设置部位是在因装备HST109而呈凹入状态的变速箱体108的侧壁128的后上部部位,故将泵组件150连结在该侧壁128上而构成液压泵121、44,而能够避免因其突出而使体积增大。另外,HST109和对其充油用的液压泵144及成为冷却用的溢流阀148装备于相同的侧壁128上,故将它们之间通过油路122、43进行的连接能够简单地实现。
如图16、图18及图19所示,HST109的枢轴141经牵制机构151与所说前行油路132的中立阀147相连接。牵制机构151由与装备在枢轴141上的操作臂152一体成型的扇形齿轮153、与扇形齿轮153啮合的小齿轮154、以及与小齿轮154一体旋转的凸轮155等构成。凸轮155这样构成,即,在枢轴141从中立位置到达既定的低速位置期间,能够克服控制压力而将中立阀147从关断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在变速箱体108与凸轮155之间,中介有能够使凸轮155在对中立阀147进行作用的作用位置和不进行作用的非作用位置之间移动的滑动部件157。该滑动部件157与收割离合器140相连接,从而能够与收割离合器140的接合操作相连动地使凸轮155处于作用位置,并能够与收割离合器140的切离操作相连动地使凸轮155处于非作用位置。
按照该构成,在操作收割离合器140而使之接合的作业走行时,通过牵制机构151的动作,将如图18、图19的(a)及图20的(a)所示,在枢轴141从中立位置到达既定的前行侧低速位置期间,HST109停止工作而阻止向履带式走行装置2a、2b和收割前处理装置1进行传动,故能够避免发生如下情况,即,尽管是在微速走行,收割前处理装置1却受到较高的既定速度的驱动,该速度差导致不能够良好地进行收割和输送。而在操作收割离合器140使其切离的非作业走行时,如图19的(b)所示,HST109因牵制机构151而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被作为解除该状态而起作用的滑动部件157解除,而在后退走行时如图16所示中立阀147不起作用,因此,可如图13所示,实现不行进及微速走行从而能够平滑地走行。
如图13所示,在变速箱体108内设置有分隔壁160,该分隔壁160分隔出可将设置在其下部的转向装置113的传动齿轮158等所溅起的变速箱油贮留于变速箱体108的底部附近的贮留部159,贮留于该贮留部159内的变速箱油经由油过滤器161向HST109和转向装置113等供给。而HST109和转向装置113等处的回油能够返回贮留部159。
即,通过将变速箱油作为工作油加以利用,故不必另外装备工作油专用油箱,因此,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空间的节省。此外,被转向装置113的传动齿轮58等搅拌的变速箱油不是直接供给HST109,而是在被传动齿轮158溅起之后沿着分隔壁160等流下而贮留在贮留部159内,在贮留部159内消除气泡后供给HST109等。此外,气泡已消除了的来自HST109和转向装置113等处的回油返回贮留部159。因如上所述,故而能够进一步减少贮留部159内变速箱油中所含气泡的比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混入工作油内的气泡对HST109等造成不良影响。
其它实施形式
本发明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
例如,可以设置两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并使它们各自连动,以取代与共用的单一HST30连动地连结左右车轴。
此外,本发明的作业机并不限于联合收割机。例如,也能够适用于以洋葱或胡萝卜等各种作物作为收获对象的收获机等中。因此,将联合收割机和这些收获机总称为作业机。

Claims (5)

1.一种作业机,具有:
发动机(4);
对受之于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具有泵单元(33;130)及马达单元(34;131)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30;109);
接受经所述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变速后的动力的变速箱体(10;108);
横架在所述变速箱体左右的左右车轴(13a,13b;119a,119b);以及
分别与所述左右车轴连动连结的左右的走行装置(2a,2b);
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11;135)连动连结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4a)上,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31;131a)连动连结在所述左右的车轴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11;135)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31;131a)相对于所述左右的车轴平行延伸设置,并且连结在内装有将所述泵单元和马达单元连接起来的油路(35;132,133)的端块(32;134)上;
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111)是所述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09)的输入轴;
所述变速箱体(10;108)由分离线(L)形成可分开的左右一对的分体变速箱体(10d,10e;108a,108b);
容纳所述泵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单元室(19;156)的整体,以不从所述分离线(L)向另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10d;108a)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一方的分体变速箱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室(19;156)设置在所述左右的车轴的上方,并且偏向左右之一方的车轴进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箱体(10)的侧壁(15)作为所述单元室(19)的一个侧壁而构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速箱体(108)的侧壁(128)上,形成有容纳所述泵单元(130)和马达单元(131)的凹部(129);
通过将所述端块(134)连结在所述侧壁上而将所述凹部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单元的输入轴(111)上装备有朝向所述端块(134)供给冷却风的冷却风扇(136)。
CNB011371412A 2000-12-27 2001-10-24 作业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6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96537/00 2000-12-27
JP2000396537A JP2002192972A (ja) 2000-12-27 2000-12-27 作業機の走行用伝動装置
JP99651/01 2001-03-30
JP2001099651A JP3860720B2 (ja) 2001-03-30 2001-03-30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1027A CN1361027A (zh) 2002-07-31
CN1254618C true CN1254618C (zh) 2006-05-03

Family

ID=2660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714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618C (zh) 2000-12-27 2001-10-24 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399706B1 (zh)
CN (1) CN125461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9168A (ja) * 2005-11-22 2007-06-07 Kubota Corp 作業車の伝動構造
KR101475522B1 (ko) * 2007-06-25 2014-12-22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작업차
KR101305270B1 (ko) * 2011-12-23 2013-09-06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듀얼모터타입 전기구동식 다목적 운반차량
CN103291893B (zh) * 2012-02-23 2018-06-15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及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
KR102048136B1 (ko) * 2013-06-28 2019-11-22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수확기
JP6289315B2 (ja) * 2014-09-02 2018-03-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N108518456A (zh) * 2018-03-30 2018-09-11 临沂万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装备花生收获机专用滚筒传动箱
CN108496567A (zh) * 2018-03-31 2018-09-07 临沂万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花生收获机三档变速传动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2256B2 (ja) * 1993-12-13 2004-08-11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伝動装置
JP4060409B2 (ja) * 1997-09-22 2008-03-12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走行駆動装置
JPH11291934A (ja) * 1998-04-10 1999-10-26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移動農機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構造
JP4438112B2 (ja) * 1998-11-10 2010-03-24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コンバイン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1027A (zh) 2002-07-31
KR100399706B1 (ko) 2003-09-26
KR20020053700A (ko) 200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3749C (zh) 液压机械式变速装置及安装了该变速装置的车辆
CN1254618C (zh) 作业机
CN1954654A (zh) 作业用行驶车辆
CN1930938A (zh) 乘坐型水田作业机
CN100337519C (zh) 水田作业机
CN1265983C (zh) 自推进操作机
CN1931623A (zh) 作业车
CN1668184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97428C (zh) 乘坐式水田作业机
CN1668183A (zh) 联合收割机
JP6141085B2 (ja) 収穫機
CN1274197C (zh) 作业机
CN1283486C (zh) 收割机
JP5835868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410291A (zh) 作业机
JP4434791B2 (ja) 作業車の作動油冷却装置
JP2010053951A (ja) コンバインの走行伝動装置
KR101643994B1 (ko) 주행 차량
JP2010054011A (ja) コンバインの走行伝動装置
JP6919006B2 (ja) コンバイン
WO2017065116A1 (ja) コンバイン
WO2017065115A1 (ja) コンバイン
JPH10276565A (ja) 移動収穫機の伝動カウンタ
JPS6146718A (ja) コンバインの走行伝導装置
JP2017073986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