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9708C - 车载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车载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9708C
CN1249708C CNB031328261A CN03132826A CN1249708C CN 1249708 C CN1249708 C CN 1249708C CN B031328261 A CNB031328261 A CN B031328261A CN 03132826 A CN03132826 A CN 03132826A CN 1249708 C CN1249708 C CN 12497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aforementioned
player
clamper
al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328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4393A (zh
Inventor
加藤一成
加藤市郎
福岛俊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7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4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97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97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15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2Servo control
    • G11B17/0404Servo control with parallel drive roll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配有:至少具有转盘和拾波器的驱动盘架、可以相对于该驱动盘架向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夹持器支撑构件、可以在与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该夹持器支撑构件上的前述转盘之间夹持盘片的夹持器、与从插入口插入的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以使该盘片与前述转盘位置重合的两个定位构件,在前述定位构件上分别设有与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的接触部和从该接触部延伸至前述插入口侧的限制部,将该定位构件支撑在前述驱动盘架和前述夹持器支撑构件中的任何一个构件上,同时,使限制部与另一个构件接触;限制部由弹性体形成,并使该弹性体与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盘片与转盘正确地位置重合,可靠地防止夹紧不良。

Description

车载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CD(压缩盘)或DVD(数字化视频盘)等盘片上进行记录和/或将记录在盘片上的信息再生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特别涉及用于使插入盘片相对于转盘位置重合的盘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载用光盘播放机中,在装载光拾波器和转盘等的驱动盘架上可升降地支撑臂状夹持器,利用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该臂状夹持器上的夹持器和转盘夹紧(夹持)盘片。臂状夹持器被推向始终与驱动盘架接近的方向,但是在盘片未装到光盘播放机中的弹出时(待机状态)和盘片的输送时,在驱动盘架的上方待机且将夹持器保持在与转盘相分离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当盘片被输送至播放位置时,臂状夹持器向着与驱动盘架接近的方向下降,如前面所述,利用夹持器和转盘夹紧盘片。并且,在驱动盘架上设置盘片定位机构,利用该盘片定位机构使输送至播放位置盘片相对于转盘正确地位置重合。并且,在这种车载用光盘播放机中,对例如直径8cm和小直径盘片和直径12cm的大直径盘片均可进行记录/再生操作。因此,盘片定位机构可以使直径不同的盘片分别与转盘位置重合。
作为这种盘片定位机构,过去,利用臂状夹持器可移动地支撑一对定位构件,在这些定位构件上垂直设置向盘片的输送路经内突出的销。在大致这样构成的盘片定位机构中,在插入小直径盘片的情况下,通过将销保留在规定位置上,使盘片的外周边缘与该销接触并位置重合;在插入大直径盘片的情况下,在将盘片输送至播放位置的过程中,前述一对销与该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然后,定位构件与盘片一起移动。而且,在大直径盘片被送至播放位置的时刻,为了停止具有销的定位构件的移动,大直径盘片的中心可以与转盘正确地位置重合。
但是,在前述的现有盘片定位机构中,在输送盘片时若从外部施加振动和冲击等,则造成在输送至播放位置的过程中的盘片不与销接触地从该销的下方通过,结果,存在由于定位构件操作不正常而产生夹紧不良的问题。另外,在驱动盘架侧设有定位构件的情况下,也同样会产生这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由于振动而造成盘片从销的上方通过的夹紧不良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输送盘片时施加振动或冲击也可以可靠地定位并夹紧盘片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具有:至少具有转盘和拾波器的驱动盘架、可以相对于该驱动盘架向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夹持器支撑构件、可以在与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该夹持器支撑构件上的前述转盘之间夹持盘片的夹持器、与从插入口插入的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以使该盘片与前述转盘位置重合的两个定位构件,在前述定位构件上分别设有与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的接触部和从该接触部延伸至前述插入口侧的限制部,将该定位构件支撑在前述驱动盘架和前述夹持器支撑构件中的任何一个构件上,同时,使前述限制部与另一个构件接触。限制部本身由弹性体形成,并使该弹性体与前述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
采用这种结构,在将盘片输送至转盘上的过程中,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和冲击等,由于可以利用限制部将盘片可靠地导向至接触部,所以可以防止盘片通过接触部。因而,可以使盘片与转盘正确地位置重合,可以可靠地防止夹紧不良。
在上述结构中,将限制部可旋转地支撑在定位构件上,可以采用扭转该限制部的盘簧等弹性体使其与前述另一个构件接触,但是优选为限制部本身由弹性体形成,并利用其弹性力与前述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具体而言,可以按下述方式构成,即,限制部由板簧形成,将该板簧的基端部固定在与定位构件的接触部上,同时,该板簧的自由端部与前述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构件的数目,同时,可以防止限制部的弹性减弱并可靠地与前述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固定地设置定位构件,但是优选以使直径不同的两种盘片均与转盘位置重合的方式将定位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前述构件中的任意之一上,以在定位构件移动时限制部与前述另一个构件接触地滑动的方式构成。若采用这种结构,则由于定位构件从与小直径盘片的位置重合位置向大直径盘片的位置重合位置移动时,盘片与接触部分离并且不会通过该接触部。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将定位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驱动盘架上,同时,将限制部向夹持器的外侧延伸并且与没有设置拾波器等的夹持器支撑构件的下面弹性接触,采用这种结构,限制部的移动轨迹不必脱离拾波器的移动轨迹,可以容易地确保移动限制部所必需的空间。
并且,设置一对定位构件,设置在各定位构件的接触部上的齿部相互啮合,并且在以两个定位构件在前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步旋转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若其中一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由合成树脂形成,另一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由金属板形成,则前述齿部彼此的摩擦力减小,可以使两个定位构件彼此平滑地旋转。
并且,在插入小直径盘片的情况下,使该小直径盘片的外周边缘与位于前述第一位置的两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的前端接触并位置重合;在插入大直径盘片的情况下,通过使大直径盘片与旋转至前述第二位置的两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位置重合,可以采用同一定位构件对直径不同的各种盘片可靠地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从该光盘播放机中将顶盘架去除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从该光盘播放机中将顶盘架和导向构件去除的透视图。
图4是配置在该光盘播放机中的驱动单元和导向构件和滑动构件等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配置在该光盘播放机中的连杆机构和滑动构件等的透视图。
图6是在弹出时该连杆机构的平面图。
图7是在播放时的该连杆机构的平面图。
图8(a)、(b)是配置在该播放器中的滑动构件的弹出位置的说明图。
图9(a)、(b)是该滑动构件的半锁定位置中的说明图。
图10(a)、(b)是该滑动构件的播放位置中的说明图。
图11是弹出时该滑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2是半锁定位置中的该滑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3是播放时的该滑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4是配置在该光盘播放机中的盘片定位机构的平面图。
图15是该盘片定位机构的正视图。
图16是该盘片定位机构的右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小直径盘片的装填状态的该盘片定位机构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小直径盘片的装填状态的该盘片定位机构的正面图。
图19是表示大直径盘片的装填状态的该盘片定位机构的平面图。
图20是表示大直径盘片的装填状态的该盘片定位机构的正面图。
图21是表示大直径盘片的定位操作的该盘片定位机构的平面图。
图22是配置在该光盘播放机中的导向构件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半锁定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可以同时采用直径8cm和直径12cm的大小两种盘片D。以下,根据需要对直径为8cm的小直径盘片采用符号SD,对直径为12cm的大直径盘片采用符号LD。
如图1~图3所示,该车载用光盘播放机配有形成装置的外部轮廓的盘架1和顶盘架2,盘架1和顶盘架2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构成的。在设置于盘架1前方的前面板1c上,对其上部进行切口并开设狭缝状的插入口1d,从插入口1d将盘片D(SD、LD)插入/排出装置主体。顶盘架2在其中央部分切割成大的切口并形成框状,螺栓固定在盘架1的上面上,在顶盘架2的下侧配置构成盘片输送机构的导向构件3和辊4。
如图4所示,导向构件3具有平板部3a和向该平板部3a的左右两侧弯曲形成的一对侧板部3b,在侧板部3b上,嵌入设置每侧两个、共计四个驱动销3c。平板部3a的下面为从左右大致中央部向着两侧板部3b向下方倾斜的平缓的锥形形状,在其左右两侧部分上,形成从下面向上面突出的一对细长形状的退避部3d,并且,在平板部3a的前面侧和后面侧的边缘部上,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弯曲部3e。另外,各驱动销3c分别配合到形成于后面所述的左右一对滑动构件上的凸轮槽中,当这两个滑动构件向着前后方向同步移动时,滑动构件3相对于盘架1保持平行状态地进行升降操作。
如图22所示,该导向构件3是对在金属板3A的表面上预先涂覆有树脂层3B的复合材料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的,通过压力加工形成前述侧板部3b和退避部3d以及弯曲部3e。金属板3A只要具有可以确保导向构件3所必需的机械强度的刚性就可以,并且,树脂层3B只要具有在利用导向构件3和辊4夹持并输送盘片D时可以防止该盘片D表面划伤的光滑性即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作为金属板3A采用利用三价的铬进行镀铬处理的厚度1mm的钢板,并且,作为树脂层2B采用厚度为20μm的氟类树脂薄膜(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将该氟类树脂薄膜预先粘接到钢板上形成复合材料。并且,由于通常ETFE具有难以与其它构件粘接的性质,所以对ETFE薄膜的单面进行底漆(プライマ)处理,通过加热使底漆和薄膜化学结合,并且通过使底漆和钢板熔合这样的热熔合,将作为树脂层3B的氟类树脂薄膜粘接到作为金属板3A的钢板上。
辊4形成直径从中央部向两端逐渐增大的锥形形状,利用从图中未示出的马达而来的动力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旋转驱动。辊4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辊托架5的后端部上,这些辊托架5的前端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弯曲形成于盘架1的底面上的左右固定板1b(参照图3)上。另外,辊4的两端部也分别配合到后面所述的两个滑动构件的凸轮槽中,这两个滑动构向前后方向同步运动时,辊托架5以与固定制动板1b的固定配合部为支点旋转,并使辊4做升降操作。借此可以利用导向构件3的下表面和辊4夹持从插入口1d插入的盘片D,这时,通过使辊4的大直径部分与导向构件3的两个退避部3d相对向,可以用导向构件3和辊4可靠地夹持盘片D的中央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一对检测杆6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盘片1的底面上,同时,将回路基板7(参照图11至图13)固定在这些检测杆6下方。检测销6a竖立设置在各检测杆6的前端,这些检测销6的上端被分别插入到贯穿设置在顶盘架2上的圆弧状的导向孔2a中(参照图1)。各检测杆6被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向着两个检测销6a相互靠近的方向加载,在图示左侧的检测杆6的后端上形成驱动部6b。并且,在回路基板7上安装图中未示出的开关,当从插入口1d插入的盘片D的外周边缘部与至少一个检测销6a接触且检测杆6向外侧旋转规定角度时,伴随着该检测杆6的旋转槽上述开关动作,并起动前述辊4的驱动用马达。
在装置主体的内部配置驱动单元8,该驱动单元8具有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成的驱动盘架9。该驱动盘架9由多个缓冲器(damper)10(参照图6、7)和图中未示出的盘簧等弹性构件弹性支承在盘架1的底面上,在其左右两侧分别突出设置有锁定销9a、9b,并且在右侧面上突出设置有导向销9c,进而在下面上突出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锁定销。在驱动盘架9上装载光拾波器11和主轴马达12等,将转盘13固定在主轴马达12的旋转轴上(参照图15)。并且,在驱动盘架9上配置臂状夹持件(夹持器支撑构件)14,该臂状夹持件14的形成于其左右两侧面上的导向槽14a、14a与驱动盘架9的锁定销9a和导向销9c配合,并且可向上下方向平行移动地支撑。并且,在臂夹持件14的左侧面上成一体地弯曲形成图中未示出的凸片,同时,在右侧面上前后突出设置一对驱动销14b、14b。夹持器15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该臂状夹持件14上,并且,臂状夹持件14的驱动销14b、14b被插入到驱动臂16的凸轮孔16b、16b(参照图16)中。该驱动臂16可向前后方向滑动地支撑在驱动盘架9的右端部上,利用弹簧17向插入口1d的方向弹性加压。另外,设置在驱动臂16上的配合凸起16a可接合、脱离地与后面所述的右侧滑动构件的凸部相对向。
如图14~图16所示,一对定位构件18、19可旋转地支撑在驱动盘架9上,这些定位构件18、19具有使直径不同的盘片SD或盘片LD的中心孔与各转盘(turn table)13位置重合的功能。左侧定位构件18由在后端具有齿部18a的合成树脂制的臂杆(接触部)18b、和用基端部固定在臂杆18b的前端侧上并被悬臂状支撑的板簧形成的限制臂(限制部)18c构成,该限制臂18c的自由端部与臂夹持件14的下面弹性接触。右侧定位构件19由在后端具有齿部19a的金属板制成的臂杆(接触部)19b、和用其基端部固定在臂杆19b的前端侧上并被悬臂状支撑的板簧形成的限制臂(限制部)19c构成,该限制臂19c的自由端部与臂状夹持件14的下面弹性接触。两个定位构件18、19通过齿部18a、19a相互啮合而同步旋转,利用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向前端侧的距离相互靠近的方向加压。
并且,在驱动盘架9上可旋转地支撑第一端部检测杆36,同时,可向左右方向移动地支撑锁定杆20。第一端部检测杆36具有可与直径8cm的盘片SD的外周边缘接触的检测部36a,该检测部36a位于两个臂杆18b、19b的中央位置上。定位构件18的臂杆18b和第一端部检测杆36经由长孔与图中未示出的销连接起来,当左侧定位构件18向外侧旋转时,与其连动地向驱动盘架9的内侧旋转第一端部检测杆36。进而,在与检测部36a的相反侧的第一端部检测杆36的端部上连接图中未示出的中继构件,第一端部检测杆36的旋转经由该中继构件有选择地传递给后面所述的第二端部检测杆。形成于锁定杆20的后端部上的锁定部20a可以与左侧定位构件18的臂杆18b接合、脱离,该锁定杆20借助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向驱动盘架9的左侧方向加压。在锁定杆20的前端侧上设置与前述左侧检测杆6的驱动部6b相对向的推压部20b,在插入直径12cm的盘片LD时,驱动部6b推压推压部20b,使锁定杆20向右方移动,解除上述锁定部20a对定位构件18的约束。
前述两个滑动构件配置在盘架1的左右两侧板1a的内侧,以下根据需要将左侧滑动构件称为第一滑动构件并采用符号21,将右侧滑动构件称为第二滑动构件并采用符号22。两个滑动构件21、22均由合成树脂成型而成,可向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撑在盘架1上。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盘架1底面的左侧内部可旋转地支撑第二端部检测杆37,同时,设置作为第一滑动构件21的驱动源的马达23。第二端部检测杆37具有可以与直径12cm盘片LD的外周边缘接触的检测部37a,利用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向顺时针方向加载。并且,马达23的动力经由齿轮列传递给最终级的齿轮38,与该齿轮38对向的齿条24以可向前后方向移动规定距离的方式支撑在左侧第一滑动构件21的底板部上。利用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向着离开齿轮38的后方对齿条24加压,而第二端部检测杆37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利用与该第二端部检测杆37的检测部37a相反侧的端部向前方推压时与齿轮38啮合。然后,当利用马达23的动力使齿条24向规定距离的前方移动时,齿条24的移动力传递给第一滑动构件21,形成于第一滑动构件21底板部上的齿条部21h与齿轮38啮合。借此,马达23的动力经由齿轮38传递给左侧的第一滑动构件21,该第一滑动构件21的动力经由连杆机构25传递给右侧的第二滑动构件22。
如图5所示,该连杆机构25由第一连杆26和第二连杆27构成,第一和第二连杆26、27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盘架1的底面上。第一连杆26的左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滑动构件21的后端部上,第二连杆27的右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滑动构件22的后端部上,嵌入设置在第一连杆26的右端部上的销26a插入到贯穿设置在第二连杆27的左端部上的凸轮孔27a中。因而,当第一连杆26伴随着第一滑动构件21的前后移动而旋转时,通过销26a在凸轮孔27a内移动而使第二连杆27旋转,可以使第二滑动构件22向着与第一滑动构件21相同的方向前后运动。即,第一滑动构件21是以马达23为驱动源进行运动的驱动侧,第二滑动构件22是与第一滑动构件21同步运动的从动侧。
并且,在盘架1的左侧板1a的内侧可旋转地支撑着锁定杆28,该锁定杆28借助第一滑动构件21的前进和后退而进行旋转运动,与此相伴地进行设置在驱动盘架9左侧上的锁定销9a的接合、脱离操作。另一方面,锁定滑动构件29可向前后方向运动地支撑在盘片1的右侧板1a的内侧上,同时,可旋转地支撑连杆臂30。利用第二滑动构件22的前进和后退旋转操作该连杆臂30,与此相伴地使锁定滑动构件29在前后方向上向着与第二滑动构件22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该锁定滑动构件29上贯穿设置有锁定孔29a,利用该锁定孔29a进行设置在驱动盘架9右侧上的锁定销9b的接合、脱离操作。进而,在盘架1的底面上可旋转地支撑具有锁定臂31a的中心锁定杆31,该中心锁定杆31与第一锁定杆26连动地旋转,伴随与此进行设置在驱动盘架9的下面中央部上的图中未示出的锁定销的接合脱离操作。
如图8~图13所示,在左侧第一滑动构件21的内面上形成多个凸轮槽21a~21e,同时,在其内底部上成一体地形成第一驱动部21f和第二驱动部21g。并且,在第一滑动构件21的内面上形成凸轮形状的推压片21j。该推压片21j位于可以相对于形成于臂状夹持件14上的上述凸片潜入到其下方的位置上,借此发挥使臂状夹持件14升降的力。另一方面,在前述回路基板7中安装有第一检测开关32和第二检测开关33,第一检测开关32的促动部32a从回路基板7的左侧面突出,第二检测开关33的促动部33a向回路基板7的上方突出。在第一滑动构件21前进时,通过第一驱动部21f推压促动部32a使第一检测开关32进行操作,第一驱动部21f和第二检测开关32具有作为可以检测后面所述的半锁定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的功能。在第一滑动构件21前进时,通过第二驱动部21g推压促动部32a使第二检测开关33进行操作,第二驱动部21g和第二检测开关33具有作为装载结束检测机构的功能。右侧第二滑动构件22上也形成有多个凸轮槽22a~22c,在其上面形成凸部22d。另外,图8~图10表示从装置主体内侧观察各滑动构件的状态。
对于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辊4的两端部接合到两个滑动构件21、22的凸轮槽21a、22a上,导向构件3的左右两个驱动销3c分别接合到两个滑动构件21、22的凸轮槽21b、22b和21c、22c上。并且,驱动盘架9的左侧锁定销9a接合到第一滑动构件21的凸轮槽21d上,嵌入设置在锁定杆28上的销28a接合到第一滑动构件21的凸轮槽21e中。进而,驱动臂16的接合突起16a可接合、脱离地与第二滑动构件22的凸部22d相对向,将臂状夹持器14的驱动销14b、14b插入到凸轮孔16b、16b中。并且,经由连接臂30将驱动盘架9的右侧锁定销9b接合到向着与第二滑动构件22相反方向移动的锁定滑动构件29的锁定孔29a上。因而,当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向同一方向前后运动时,辊4和凸轮构件3与此相伴地做升降运动,同时,进行驱动盘架9的锁定/解除锁定的切换操作、和臂状夹持件14的升降操作。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借助臂状夹持器14的驱动销14b、14b及凸片、第一滑动构件21的推压片21j、驱动臂16,使臂状夹持器14向着相对于驱动盘架9接近、远离的升降方向运动,并且构成在夹持器15和缓冲器13之间对盘片D进行夹持/解除夹持的夹持机构。并且,利用驱动盘架9的锁定销9a、9b及下面的锁定销、第一滑动构件21的凸轮槽21d、锁定杆28、锁定滑动构件29、连接臂30以及中心锁定杆,构成使驱动单元8相对于盘架1被锁定/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进而,利用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和连杆机构25,构成进行上述夹持机构和锁定机构的切换操作的切换机构。
并且,如图3所示,在盘架1的左侧板1a上贯穿设置定位孔34,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第一滑动构件21上也形成同样的定位孔或定位凹部。并且,通过从盘架1的左侧板1a的外侧将临时固定销35插入、接合固定到这些定位孔34或定位凹部中,使第一滑动构件21在后面所述的半锁定位置中相对于盘架1不能移动。另外,通过使第一滑动构件21的定位凹部形成螺纹孔,由螺栓构成临时固定销35,借助将临时固定销螺纹接合到凹部中,则可以牢固地固定第一滑动构件21。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盘片D(SD、LD)未插入到装置主体内的弹出状态(待机状态)下,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位于盘架1最内侧的后退位置。如图8(a)、(b)所示,在这种弹出状态下,辊4的两端部位于凸轮槽21a、22a的近前侧的上级位置,导向构件3的各驱动销3c位于凸轮槽21b、22b和凸轮槽21c、22c的近前侧的中间位置。因而,导向构件3保持在与插入口1d对应的下降位置上,辊4保持在压接在导向构件3的下面上的上升位置上。并且,驱动盘架9的左侧锁定销9a借助第一滑动构件21的凸轮槽21d和锁定杆28从前后方向受到约束,同时,右侧锁定销9b接合固定到锁定导向构件29的锁定孔29a的内边缘上,并且,通过将驱动盘架9下面的图中未示出的锁定销接合固定到中心锁定杆31的锁定臂31a上,驱动单元8保持沿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相对于盘架1被固定支撑的锁定状态。进而,驱动臂16的接合突起16a被推压在第二滑动构件22的凸部22d上,该驱动臂16也位于后退位置上,因而,如图16所示,臂状夹持器14的驱动销14b、14b沿着驱动臂16的凸轮孔16b、16b上升,并且,第一滑动构件21的推压片21j潜入到臂状夹持器14的凸片的下侧,借此将凸片向上方抬起,从而,将臂状夹持器14保持在与驱动盘架9分离的上升位置上。因而,如图15所示,夹持器15在转盘13的正上方待机,并且确保盘片D的插入空间。这时,两个定位构件18、19的限制臂18c、19c从臂杆18b、19b沿着靠近夹持器15的方向与臂状夹持器14的下面弹性接触,并且,锁定杆20的锁定部20a配合到臂杆18b上并且约束定位构件18的旋转。
在这种待机状态下,当盘片D(小直径盘片SD或大直径盘片LD)卡时从插入孔1d的大致中央部插入到装置主体内时,盘片D的插入方向中的前端侧的外周边缘与两个检测杆6的检测销6a接触,利用盘片D的插入力使两个检测杆6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旋转。而且,当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到至少一个检测杆6旋转了规定角度时,同样在图中未示出的马达开始工作以旋转辊4。而且,当进一步推入盘片D时,盘片D插入方向的前端部被导向构件3的下面和辊4所夹持,利用辊4的旋转力向装置主体内输送盘片D。其间,驱动盘架9保持锁定状态,由于臂状夹持器14保持在驱动盘架9上方的待机位置上,所以可以在驱动盘架9和臂状夹持器14之间(转盘13和夹持器15之间)确保盘片D的输送路径。另外,在上述开关检测到插入盘片D的时刻,设置在盘架1内的左侧内部的马达23也开始旋转。
在此,在插入的盘片D为直径8cm的小直径盘片SD的情况下,由于两个检测杆6向外侧扩展的角度小,在盘片SD的输送过程中,锁定杆20的推压部20b不与检测杆6的驱动部6b接触,两个定位构件18、19形成以规定的开口角度(第一位置)受到约束的锁定状态。或者,在从插入口1d的左侧插入盘片SD的情况下,暂时利用检测杆6的驱动部6b使锁定杆20向右侧方向滑动,但是由于在盘片SD向内侧移动的途中检测杆6返回到初始状态,因而,在将盘片SD输送至盘片SD的中心孔位于转盘13正上方的位置上的时刻,两个定位构件18、19返回锁定状态。因而,当盘片SD从驱动盘架9和臂状夹持器14之间通过向内侧输送时,如图17和图18所示,盘片SD的输送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外周边缘的两个部位与两个臂杆18b、19b的前端接触,盘片SD的中心孔正确地与转盘13位置重合。这时,两个定位构件18、19的限制臂18c、19c从各自的臂杆18b、19b的前端延伸并与臂状夹持器14的下面弹性接触,因而,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和冲击,输送中的盘片SD也不会通过两个臂杆18b、19b的上方,而是被限制臂18c、19c引导,可以借助两个定位构件18、19对盘片SD进行正确的定位。
并且,在盘片SD与转盘13位置重合(对准)的时刻,盘片SD的前端与检测部36a接触且第一端部检测杆3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经由图中未示出的中继构件,第二端部检测杆37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使齿条24与齿轮38啮合。而且,当齿条24在第一滑动构件21的底板部上移动至移动边界位置时,由于齿条24和第一滑动构件21实际上形成一体,所以第一滑动构件21开始向前方移动,齿条部21h与齿轮38啮合。结果,马达23的旋转动力经由齿轮38传递给左侧的第一滑动构件21,同时,第一滑动构件21的运动经由连杆机构传递给右侧的第二滑动构件22,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开始从盘架1的最内侧的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进而,在盘片SD相对于转盘13位置重合的时刻,两个检测杆6与盘片SD分离并返回到初始位置,因而前述开关检测出这些情况并停止辊4的旋转。或者,也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第二端部检测杆37的旋转,停止辊4的旋转。
另一方面,在被插入的盘片D为直径12cm的大直径盘片LD的情况下,由于两个检测杆6向外侧扩展的角度比盘片SD时的大,所以在盘片LD的输送中,锁定杆20的推压部20b被推压在检测杆6的驱动部6b上且锁定杆20向右方移动,两个定位构件18、19形成解除由锁定杆20的锁定部20a施加的约束的状态。因而,通盘片LD从驱动盘架9和臂状夹持器14之间通过并向内侧输送时,如图21(a)~(d)所示,在盘片LD输送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外周边缘的两个部位与两个臂杆18b、19b的前端接触之后,两个定位构件18、19借助盘片LD的输送力向着相互打开的角度扩大的方向旋转,两个限制臂18c、19c与此相伴地在臂状夹持器14的下面上滑动。而且,当两个定位构件18、19借助图中未示出的制动件停止在规定的打开角度(第二位置)上时,如图19、20和图21(d)所示,盘片LD的外周边缘与两个臂杆18b、19b的内周面接触,借此使盘片LD的中心孔正确地与振动器13位置重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定位构件18、19的限制臂18c、19c也从各自的臂杆18b、19b的前端延伸并与臂状夹持器14的下面弹性接触,所以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和冲击,由于盘片LD输送方向的前端侧被限制臂18c、19c引导,所以输送中的盘片LD不从两个臂杆18b、19b的上方通过,可以借助两个定位构件18、19对盘片LD可靠地定位。
另外,如前面所述,第一端部检测杆36和定位构件18的臂杆18b经由图中未示出的销和长孔连接起来,所以第一端部检测杆36与定位构件18连动,检测部36a以从盘片LD上退开的方式旋转,但是第一端部检测杆36的旋转力被中继构件切断,而没有传递给第二端部检测杆37。但是在盘片与转盘13位置重合的时刻,输送中的盘片LD的外周边缘与检测部37a接触且旋转第二端部检测杆37,因而,齿条24被压在第二端部检测杆37上并且与齿轮38啮合。之后,与前述小直径盘片SD一样,马达23的旋转动力经由齿轮38传递给左侧的第一滑动构件21,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开始从盘架1最内侧的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并且,在盘片LD与转盘13位置重合的时刻,使辊4的旋转停止。
这样,在盘片D(盘片SD或盘片LD)与转盘13位置重合之后,当马达23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左侧的第一滑动构件21时,如前面所述,第一滑动构件21的运动经由连杆机构25(第一连杆26和第二连杆27)传递给第二滑动构件22,因而,左右两个滑动构件21、22从后退位置至前进位置几乎不产生相位偏差,向着图6的箭头E的方向同步移动。
在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从图8(a)、(b)的后退位置向图9(a)、(b)所示的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辊4的两端部从凸轮槽21a、22a的上级位置向下级位置移动,导向构件3的各驱动销3c从导向槽21b、22b和导向槽21c、22c的中级位置穿过下级位置向倾斜部的中级位置移动。结果,导向构件3从上述下降位置一度向着最下级位置进一步下降之后,再次上升返回下降位置,辊4向下降位置移动离开盘片D的下面。并且,锁定销9a在凸轮槽21d内移动,而由于锁定杆28的销28a在凸轮槽21e的平行部中移动,锁定销9a接合固定在锁定杆28上。同样,由于第二滑动构件22在连杆臂30的姿势不变的范围内移动,锁定滑动构件29停止,因而,锁定销9b接合固定到锁定滑动构件29的锁定孔29a上,并且,驱动盘架9下面的图中未示出的锁定销也接合固定到中心锁定杆31的锁定臂31a上,因而,驱动单元8保持固定支撑在盘架1上的锁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滑动构件22的凸部22d前进,驱动臂16的配合凸起16a与凸部22d接触,驱动臂16借助弹簧17的加载力前进规定的距离。因而,臂状夹持器14的驱动销14b、14b沿着驱动臂16的凸轮孔16b、16b下降。同时,利用第一滑动构件21的前进,推压片21j与臂状夹持器14的凸片分离。因而,臂状夹持器14向着与驱动盘架9接近的方向下降。结果,被臂状夹持器14支撑的夹持器15与转盘13接近,盘片D的中心孔的周围卡紧在转盘13和夹持器15之间。盘片D从输送高度至装载到转盘13中的期间,凸轮构件3借助凸轮槽21b、21c和凸轮槽22b、22c的凸轮形状与盘片D的上面接触,并且与夹持器15一起下降,借助两个定位构件18、19位置重合的盘片D可以可靠地卡紧在转盘13和夹持器15之间。并且,两个定位构件18、19的限制臂18c、19c,借助与下降的臂状夹持器14的下面弹性接触的自身弹性俄变形,因而,不会由于限制臂18c、19c而妨碍臂状夹持器14的升降动作。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当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移动至图9(a)、(b)所示的位置时,一边在转盘13和夹持器15之间卡紧(夹持)盘片D、一边形成将驱动单元8固定地锁定在盘架1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位置称为半锁定位置。
在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从图9(a)、(b)所示的半锁定位置移动至图10(a)、(b)所示的盘片1的最近前侧的前进位置的过程中,辊4的两端部向凸轮槽21a、22a的内侧的下级位置移动,导向构件3的各驱动销3c从凸轮槽21b、22b和凸轮槽21c、22c的倾斜部的中级位置向上级位置移动。结果,导向构件3从下降位置向上升位置移动,并且进一步从盘片D的上面离开,由于辊4也保持在与盘片D的下面分离开的下降位置上,所以在这些导向构件3和辊4之间确保不会妨碍盘片D旋转的较宽的空间。并且,锁定销9a相对移动至从凸轮槽21d中脱开的位置上,销28从凸轮槽21e的平行部向倾斜部移动并且锁定杆28旋转,从而解除由锁定杆28对锁定销9a的接合固定。进而,伴随着第二滑动构件22从图9(b)的位置向图10(b)的位置移动,连杆臂30旋转,且锁定滑动构件29向盘架1的内侧移动,因而,解除由锁定滑动构件29对锁定杆9b的接合固定,同时,由于与第一连杆26连动、中心锁定杆31做大的旋转(参照图7),从而解除了由中心锁定杆31对驱动盘架9下面的锁定销的接合固定。结果,驱动盘架9借助减振器10等弹性地支撑在盘架1上,驱动单元8从锁定状态向解除锁定状态切换。
这样便形成了播放状态,当在该播放状态下旋转驱动主轴马达12时,转盘13和盘片D以及夹持器15成一体地旋转,利用光拾波器11进行对盘片D的信息记录和/或再生操作。另外,在两个滑动构件21、22处于盘架1的最内侧的退后位置的弹出时,如图11所示,当第一滑动构件21的第二驱动部21g与第二检测开关33的促动部33a分离、而两个滑动构件21、22移动至盘架1最近前侧的前进位置并形成播放状态时,如图13所示,第二驱动部21g与促动部33a接触并且第二检测开关33执行接通操作。因而,若从该第二检测开关33输出的信号作为加载结束信号停止马达23的旋转,则两个滑动构件21、22停止到移动至盘架1的最近前侧的前进位置的播放位置上。另外,也可以在前述盘片D的送入操作结束的时刻不停止辊4的旋转,而伴随第二检测开关33的接通操作使辊4的旋转停止。在再生等结束之后将盘片D向装置主体的外部排出的情况下,若操作图中所示的弹射钮,则马达23开始相反方向旋转并且进行与上述相反的操作,第一和第二滑动构件21、22从前进位置向后方移动,并返回到图8(a)、(b)所示的后退位置。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在其组装工序或最终检查结束后的出厂之前,形成可以使两个滑动构件21、22停止在半锁定位置的状态。即,两个滑动构件21、22从图8(a)、(b)的后退位置移动至图9(a)、(b)的半锁定位置时,如图12所示,由于第一滑动构件21的第一驱动部21f与促动部32a接触并使第一检测开关32进行接通操作,所以若根据第一检测开关32的操作信号使马达23停止,则可以可靠地将两个滑动构件21、22停止在半锁定位置上。而且,如图3所示,在该半锁定位置上,临时固定销35从盘片1的外侧插入到定位孔34中,若其前端部接合固定到形成于第一滑动构件21上的图中未示出的定位孔或定位凹部中,则限制临时固定销35不被拔出,盘架1和第一滑动构件21可以以相互不移动的方式在半锁定位置处连接起来。
因而,在将例如导航用的CD-ROM或DVD等盘片D装填到组装完成后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中的状态下从工厂出货、输送的情况下,若在半锁定位置上装卡盘片D并且保持驱动单元8的锁定状态,则即使在输送中从外部向光盘播放机施加强的振动和冲击,也可以确保防止在装填状态下的盘片D与盘架1和固定在该盘架1上的构件等发生碰撞并受到损伤。并且,即使在光盘播放机组装的最终阶段一边旋转驱动盘片D一边进行从光拾波器11射出的激光的倾斜角度调整的情况下,若一边在半锁定位置上装卡盘片D一边保持驱动单元8的锁定状态,则由于可以旋转驱动装载光拾波器11的驱动盘架9处于锁定状态下的盘片D,所以可以简单地进行调整操作。另外,若在光盘播放机交货前拔出临时固定销35则解除盘架1和第一滑动构件21的连接状态,因而在将光盘播放机设置在车内的规定场所中使用的情况下,两个滑动构件21、22不停止在半锁定位置上而是前后运动,利用这些滑动构件21、22可以进行夹持机构和锁定机构的切换操作。另外,在光盘播放机交货后,在初次接通电源时,只要以两个滑动构件21、22从半锁定位置向图10(a)、(b)所示的播放位置移动的方式在CPU等中预先设定程序即可。另外,该临时固定销35具有作为将盘架1和第一滑动构件21(和第二滑动构件22)临时固定在半锁定位置上的的连接构件的功能,但是也可以采用粘接带或夹持器等代替临时固定销35,或者也可以与它们一起使用。另外,在图9(a)所示的半锁定位置中,第一滑动构件21的锁定部21h与齿轮38啮合,因而,形成与马达23连接的状态。因而,不必必须使用临时固定销3。但是,通过设置这种连接构件,即使在施加更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保持半锁定状态。
图23是表示可以检测半锁定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如该图所示,在第一滑动构件21的上面作为第一标记例如成一体地形成凸起39,同时,在固定在盘片1上部的顶盘架2上作为第二标记例如形成槽40,若这些突起39和槽40在半锁定位置上保持一致,则即使不采用第一检测开关32利用目视也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半锁定位置,可以可靠地将第一滑动构件21停止在该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向马达23通电并将第一滑动构件21移动至半锁定位置,所以可以解除马达23的通电,而且通过手动也可以将第一滑动构件21和第二滑动构件22移动至半锁定位置。并且,对于作为半锁定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的标记,不限于突起39或槽40,也可以采用印刷等标记或刻痕。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夹持器15进行升降操作并在其与转盘13之间夹持盘片D,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使转盘侧相对于夹持器进行升降操作并夹持盘片D。并且,对于锁定机构和切换机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做适当的变化。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说明支撑在驱动盘架9上的定位构件18、19的限制部18c、19c与臂状夹持器14的下面弹性接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反过来使支撑在臂状夹持器14侧的定位构件18、19的限制部18c、19c与驱动盘架9的上面弹性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输送中的盘片D从两个臂杆18b、19b的下方通过。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定位构件18、19旋转,使定位构件18、19在使小直径盘片SD位置重合的第一位置和使大直径盘片LD位置重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但是也可以将定位构件18、19可向前后方向滑动地支撑在驱动盘架9或臂状夹持器14上,通过该滑动运动使定位构件18、19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限制部18c、19c与臂状夹持器14或驱动盘架9弹性接触地直线滑动。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根据本发明的盘片定位机构用于可以同时使用大小两种盘片SD、LD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也可以用于固定设置定位机构18、19且仅可对一种盘片(例如大直径盘片LD)进行再生或记录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
本发明以上述形式实施,获得下面记载的效果。
作为使从插入口插入的盘片与转盘正确地位置重合的盘片定位机构,将具有与盘片外周边缘接触的接触部的定位构件支撑在驱动盘架和夹持器支撑构件中的任何一个上,同时使设置在该定位构件上的限制部延伸至比前述接触部更接近插入口侧并与某一另一个接触,从而,即使在输送盘片的过程中从外部施加振动或冲击等,盘片也不会错误地通过接触部,因而,可以使盘片与转盘正确地位置重合,可以可靠地防止夹紧不良。

Claims (7)

1、一种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具有:至少具有转盘(13)和拾波器(11)的驱动盘架(9)、可以相对于该驱动盘架向接近和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夹持器支撑构件(14)、可以在与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该夹持器支撑构件上的前述转盘之间夹持盘片的夹持器(15)、与从插入口(1d)插入的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以使该盘片与前述转盘位置重合的两个定位构件(18、19),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定位构件上分别设有与盘片的外周边缘接触的接触部(18b、19b)和从该接触部延伸至前述插入口侧的限制部(18c、19c),将该定位构件支撑在前述驱动盘架和前述夹持器支撑构件中的任何一个构件上,同时,使前述限制部与另一个构件接触;前述限制部由弹性体形成,并使该弹性体与前述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限制部由板簧形成,并将该板簧的基端部固定在前述定位构件上,同时,该板簧的自由端部与前述另一个构件弹性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板簧的基端部固定在前述接触部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车载用光盘播放机为从前述插入口插入直径不同的两种盘片的光盘播放机;前述定位构件设置成使其可以在将小直径盘片与前述转盘位置重合的第一位置和将大直径盘片与前述转盘位置重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前述限制部在前述定位构件移动时与前述另一个构件保持接触地滑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定位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前述驱动盘片上,前述限制部向前述夹持器的外侧延伸出来,并且与前述夹持器支撑构件的下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对前述定位构件,设置在各定位构件的接触部上的齿部(18a、19a)相互啮合,两个定位构件构成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步旋转,其中一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18b)由合成树脂形成,另一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19b)由金属板形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对前述定位构件,设置在各定位构件的接触部上的齿部(18a、19a)相互啮合,两个定位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步旋转,小直径盘片与位于前述第一位置的两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的前端接触并被定位,大直径盘片与位于前述第二位置的两个定位构件的接触部的内周面接触并被定位。
CNB031328261A 2002-07-19 2003-07-21 车载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97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11550A JP3865664B2 (ja) 2002-07-19 2002-07-19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ディスク位置決め機構
JP2002211550 2002-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4393A CN1474393A (zh) 2004-02-11
CN1249708C true CN1249708C (zh) 2006-04-05

Family

ID=3149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282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9708C (zh) 2002-07-19 2003-07-21 车载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87261B2 (zh)
JP (1) JP3865664B2 (zh)
CN (1) CN124970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3525B2 (ja) * 2003-10-20 2009-03-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22600A (ja) * 2004-02-05 2005-08-1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ク挿入排出装置
JP2005240770A (ja) 2004-02-27 2005-09-08 Fuji Heavy Ind Ltd 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JP2005285238A (ja) * 2004-03-30 2005-10-1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WO2006028056A1 (ja) 2004-09-07 2006-03-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JP2006202406A (ja) * 2005-01-20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JP2007265521A (ja) * 2006-03-28 2007-10-11 Orion Denki Kk 記録再生装置
JP5532907B2 (ja) * 2009-12-21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車載用オーディオ機器
JP6132790B2 (ja) * 2014-03-11 2017-05-24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902262A (fr) * 1985-04-23 1985-08-16 Staar Sa Dispositif de chargement automatique de disques dans un tourne-disques.
JPS6260164A (ja) * 1985-09-11 1987-03-16 Toshiba Corp デイスクロ−デイング装置
US5022023A (en) * 1987-06-23 1991-06-04 Sony Corporation Disc drive arrangement for CD player and the like capable of loading different size discs
JP2965311B2 (ja) * 1990-03-23 1999-10-18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部保持機構
JP2784971B2 (ja) * 1992-02-25 1998-08-13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3291231B2 (ja) * 1997-11-29 2002-06-10 タナシン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H11265542A (ja) * 1998-03-16 1999-09-28 Alps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排出装置
JP4071410B2 (ja) * 1999-11-12 2008-04-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640174B2 (ja) * 2001-04-09 2005-04-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770119B2 (ja) * 2001-07-30 2006-04-26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TW529752U (en) * 2001-11-09 2003-04-21 Lite On It Corp Linear disk positioning device of sucking type optical disk p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4393A (zh) 2004-02-11
US7287261B2 (en) 2007-10-23
US20040076104A1 (en) 2004-04-22
JP2004055042A (ja) 2004-02-19
JP3865664B2 (ja) 200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9708C (zh) 车载光盘播放机的盘片定位机构
CN1479305A (zh) 车载光盘播放机
CN1538429A (zh) 盘片装置
CN1783280A (zh) 盘驱动设备
CN1169138C (zh) 具有带拉出件及其锁定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395730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0508041C (zh) 盘片设备
CN100472628C (zh) 盘装置
CN1811952A (zh) 具备盘推出装置的换盘器
CN100346416C (zh)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CN1637903A (zh) 载盘设备
CN100590724C (zh) 盘片装置
CN1306511C (zh) 碟式播放机的盘误插入防止装置
JP4076524B2 (ja)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CN1538427A (zh) 用于盘播放器的夹紧装置和盘播放器
EP1087389A1 (en) Disc unit
CN1195417A (zh) 盘片盒的装载装置
CN101171638B (zh) 具有用于保护光学拾取单元的装置的光盘设备
JP2004055040A (ja)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ディスク搬送機構
CN1871649A (zh) 盘装置
CN1637904A (zh) 载盘设备
CN101785060B (zh) 盘片装置
CN1076503C (zh) 唱盘放音装置
CN1831991A (zh) 圆盘装入装置
CN1871650A (zh) 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