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2419C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2419C CN1232419C CNB021435286A CN02143528A CN1232419C CN 1232419 C CN1232419 C CN 1232419C CN B021435286 A CNB021435286 A CN B021435286A CN 02143528 A CN02143528 A CN 02143528A CN 1232419 C CN1232419 C CN 123241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blower
- charging
- mentioned
- gas
- gas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 B62J27/20—Airba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由于安装空间的制约而使气囊单元小型化了时,也可以充分确保展开气囊的充气机的容量。在机动二轮车V的燃料箱(24)的前部配置气囊单元(27),在车体中心线(L)的左右对称地配置一对充气机单元(26),将收容在各充气机单元(26)内部的充气机通过供气软管(44、44)与气囊单元(27)连接。由此,即使在气囊单元(27)不能确保收容充分容量的充气机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来自多个充气机单元(26)的充气机的气体合流而无障碍地展开气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具有收容折叠的气囊的气囊单元和产生使气囊膨胀的气体的充气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车辆用的气囊装置的气囊组件的内部收容着折叠的气囊和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将充气机产生的气体直接供给到气囊的内部。与此相对,在由于安装空间的制约而需要气囊组件小型化时,提出了在气囊组件的内部只收容气囊,通过供气软管将配置在与气囊组件远离的位置的充气机与气囊组件连接的技术方案(参照日本特开平8-301031号公报)。
但是,即使在气囊组件的外部配置充气机的情况下,在其充气机的设置空间窄时,也不能设置足够容量的充气机,结果,存在难以展开大容量的气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使气囊装置即使由于安装空间的制约而使气囊单元小型化了时,也可以充分地确保展开气囊的充气机的容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一种气囊装置,具有收容一个折叠了的气囊的气囊单元和产生使上述气囊膨胀的气体的多个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充气机分散地配置在车体上,并且通过上述多个充气机使上述气囊膨胀。
根据该构成,由于将用于向收容着折叠的气囊的气囊单元供给气体的多个充气机分散地配置在车体上,因此,即使在气囊单元不能确保收容充分的容量的充气机的空间时,也可以无障碍地展开气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充气机中的一个充气机收容在上述气囊单元的内部,将其余的充气机配置在上述气囊单元的外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将一个充气机收容在气囊单元的内部,将其余的充气机配置在气囊单元的外部,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气囊单元的内部空间可以减少配置在气囊单元外部的充气机的数量和尺寸。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地配置上述多个充气机。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地配置多个充气机,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充气机的重量而破坏车体的左右平衡。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技术方案中,将上述多个充气机中的配置在上述气囊单元外部的充气机配置在车体重心位置的附近或该重心位置的下侧,同时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地配置上述多个充气机。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将气囊单元外部的充气机配置在车体重心位置的附近或该重心位置的下侧,因此可以将由气囊的重量对车体的运动性及稳定性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气囊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图1的2方向向视图。
图3是图1的3部放大剖面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
图5是图1的5部放大剖面图。
图6是与图5对应的作用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与上述图5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表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搭载了气囊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图1的2方向向视图,图3是图1的3部放大剖面图,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图5是图1的5部放大剖面图,图6是与图5对应的作用说明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机动二轮车V的车身构架F由头管11、从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并从中间部再向下方弯曲的主构架12、从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并从中间部再向后方弯曲的下降管13、从主构架12的中间部向后方延伸的车座轨14、从下降管13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后与车座轨14的中间部连接的下管15构成,在由主构架12、下降管13及下管15围成的空间内搭载着使发动机E和变速器T一体化的动力单元P。
在支承于头管11上的前叉16的下端轴支承着前轮Wf,在上端设置操纵手柄17。在主构架12的后端通过枢轴18枢支承着后叉19的前端,轴支承着后轮Wr的后叉19的后端附近通过后缓冲器20与下管15连接。设在变速器T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链轮21和设在后轮Wr的车轴上的从动链轮32由环形链23连接,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Wr。在动力单元P的上方跨主车架12地设置着燃料箱24,在燃料箱24的后方配置着支承在车座轨14上的车座25。
气囊装置由左右一对充气机单元26、26和气囊单元27构成,该左右一对充气机单元26、26配置在由主构架12、车座轨14及下管15夹着的空间中,该气囊单元27配置在由头管11及燃料箱24夹着的空间中。
参照图3及图4,从该图中可知,左右一对充气机单元26、26由于具有夹着车体中心线L左右对称的构造,因此主要对车体左侧的充气机单元26的构造进行说明。
充气机单元26具有收容充气机31的充气机壳体32。充气机壳体32是两端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是用平坦的分割面35将冲压金属板加工成的左壳体半体33和右壳体半体34结合成一体而形成的。分割面35由第一直线部A、一对第二直线部B、B、一对曲线部C、C构成,该第一直线部A沿充气机壳体32的轴线Lc延伸,该一对第二直线部B、B与第一直线部A的两端相连并且向与充气机壳体32的轴线Lc垂直的方向延伸,该一对曲线部C、C与第二直线部B、B的端部相连并向从第一直线部A远离的方向圆弧状地延伸。
在第一直线部A中,在左壳体半体33上形成着多个钩33a...(参照图4),这些钩33a...与形成在右壳体半体34上的多个狭缝34a...(参照图3)结合,该结合部成为铰链,从而使左右壳体半体33、34可以开闭。左右壳体半体33、34具有与分割面35的一对曲线部C、C的外侧相连的各两个连接部33b、33b,34b、34b;相互重叠的左壳体半体33的连接部33b、33b与右壳体半体34的连接部34b、34b由两根螺栓36、36连接。这时,通过在分割面35上夹持平坦的密封构件37,而使充气机壳体32的内部空间密闭。在分割面35的一对曲线部C、C的附近,充气机壳体32的内部空间朝向圆形横截面的出口开口38变窄而成为漏斗状,在其出口开口38上夹着软管式连接管39的上游端而将其固定。
在内部充填着由于燃烧而产生气体的推进剂的充气机31是圆筒状的构件,通过将从其两端轴向突出的一对支承部40、40夹在充气机壳体32的分割面35的第二直线部B、B处而被固定。这时,通过将与充气机31相连的电线束41通过一方的支承部41的内部导出到充气机壳体32的外部,而不需要用特别的垫圈等密封电线束41的导出部,可以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提高了充气机壳体32的密封性。充气机31的轴线比充气体壳体32的轴线Lc更偏向出口开口38的相对侧(即分割面35的第一直线部A侧)。
焊接在主构架12上的两根支承杆42、42由两根螺栓36、36共同与左右壳体半体33、34的连接部33b、33b,34b、34b连接,由此,充气机壳体32被固定在主构架12上。供气软管44的基端从橡胶套筒43向外部延伸出,该橡胶套筒43设在形成在主构架12的侧面上的开口中,该供气软管44嵌合在软管连接管39上并由固定带45固定。
左右充气机单元26、26设在夹着车体中心线L对称的位置,而且位于车体重心位置G的附近或该重心位置G的下方。
从图5中可知,夹在头管11及燃料箱24间地配置在主构架12的上面上的气囊单元27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气囊壳体51、以折叠状收容在气囊壳体51内部的气囊52、保持架53,该保持架53支承着气囊52的基端,围着两根软管连接管54、54地被固定着,该两根软管连接管54、54贯通主构架12的上面。在软管连接管54、54上嵌合着收容在主构架12的内部的两根供气软管44、44的前端并由带55、55固定。由于将供气软管44、44收容在主构架12的内部,因此从外部不能看到其供气软管44、44,提高了外观性。在气囊壳体51的前缘形成着铰链部51a,在与其铰链部51a相连的三方上形成着薄壁的断裂部51b,由铰链部51a及断裂部51b围着的部分划分出盖。
以下,对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机动二轮车V发生冲撞而由图中未示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加速度时,收容在左右充气机单元26、26的充气机壳体32、32中的充气机31、31点火而产生气体。其气体被导引到充气体壳体32、32的漏斗状的内面,从支承在出口开口38、38上的软管连接管39、39供给到两根供气软管44、44,从气囊单元27的软管连接管54、54流入气囊壳体51的内部而使气囊52膨胀。其结果,如图6所示,气囊壳体51的断裂部51b断裂,盖51c以铰链部51a为中心打开,气囊52从形成在其处的开口朝向乘员向后上方展开。
这样,由于用在平坦的分割面35二分割的左壳体半体33和右壳体半体34构成收容充气机31的充气机壳体32,因此可以容易且确实地进行充气机31的收容及密闭。而且,由于在左壳体半体33和右壳体半体34上夹着地支承着突出地设置在充气机31的两端的一对支承部40、40,因此充气机31的支承变容易,可以有助于减少充气机单元26的组装工时数量。
另外,由于充气机壳体32的内部空间朝向出口开口38变窄而形成为漏斗状,因此不用设置扩散器那样的特别的整流构件就可以将充气机31产生的气体顺利地导引到出口开口38。特别是通过使充气机31的轴线Li比充气机壳体32的轴线Lc更偏向出口开口38的相对侧,可以更加顺利地将充气机31产生的气体导引到出口开口38。
另外,由于使来自设在气囊单元27的外部的两个充气机31、31的气体集合来展开气囊52,即使在气囊单元27的内部不能完全确保设置充气机的空间的情况下、或不能确保设置足够容量的充气机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足够量的气体而确实地使气囊52展开。而且,由于将两个充气机31、31对称地配置在车体中心线L的两侧,因此不仅可以使各个充气机31、31,而且可以最佳地保持车体的左右平衡。
另外,由于将两个充气机31、31配置在车体的重心位置G的附近或比该重心位置G低的位置,因此不会损害机动二轮车的运动性和稳定性。
以下,根据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气囊单元27的外部设有两个充气机31、31,但在第二实施例中,除了上述两个充气机31、31之外还在气囊单元27的内部设置第三充气机31′。该第三充气机31′在保持架53的中央部被夹在两个软管连接管54、54之间地配置着,在机动二轮车V发生冲撞时,可以由合计三个充气机31、31、31′产生的气体展开气囊52。
根据该第二实施例,通过在气囊单元27的内部还设有充气机31′,可以使气囊单元27的外部的充气机31、31更加小型化。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的设计变更。
例如,在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充气机31、31或三个充气机31、31、31′,但也可以设置四个以上的充气机。另外,在实施例中是将充气机单元26、26设置在主构架12上,但是也可以设置在其它的任意位置(例如下降管13)。另外,在实施例中,是将气囊单元27设在燃料箱24的前部,但是也可以设在其它的任意位置(例如形成在燃料箱24的上面上的凹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由于将用于向收容着折叠的气囊的气囊单元供给气体的多个充气机分散地配置在车体上,因此,即使在气囊单元不能确保收容充分的容量的充气机的空间时,也可以无障碍地展开气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由于将一个充气机收容在气囊单元的内部,将其余的充气机配置在气囊单元的外部,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气囊单元的内部空间可以减少配置在气囊单元外部的充气机的数量和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由于相对车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地配置多个充气机,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充气机的重量而破坏车体的左右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由于将气囊单元外部的充气机配置在车体重心位置的附近或该重心位置的下侧,因此可以将由气囊的重量对车体的运动性及稳定性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Claims (4)
1.一种气囊装置,具有收容一个折叠了的气囊(52)的气囊单元(27)和产生使上述气囊(52)膨胀的气体的多个充气机(31、31′),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充气机(31、31′)分散地配置在车体上,并且通过上述多个充气机(31、31′)使上述气囊(52)膨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充气机(31、31′)中的一个充气机(31′)收容在上述气囊单元(27)的内部,将其余的充气机(31)配置在上述气囊单元(27)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车体中心线(L)左右对称地配置上述多个充气机(31、3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充气机(31、31′)中的配置在上述气囊单元(27)外部的充气机(31)配置在车体重心位置(G)的附近或该重心位置(G)的下侧,同时相对于车体中心线(L)左右对称地配置上述多个充气机(31、3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306259A JP3777318B2 (ja) | 2001-10-02 | 2001-10-02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306259/2001 | 2001-10-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10300A CN1410300A (zh) | 2003-04-16 |
CN1232419C true CN1232419C (zh) | 2005-12-21 |
Family
ID=1912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435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419C (zh) | 2001-10-02 | 2002-09-27 | 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54762B2 (zh) |
JP (1) | JP3777318B2 (zh) |
CN (1) | CN1232419C (zh) |
DE (1) | DE10243561B4 (zh) |
IT (1) | ITTO20020842A1 (zh) |
TW (1) | TW5596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27183A (ja) * | 2002-05-15 | 2003-11-19 | Takata Corp | 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
DE10249375A1 (de) * | 2002-10-23 | 2004-05-19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 Gassackmodul mit Gaslanze |
JP4308586B2 (ja) * | 2003-06-11 | 2009-08-05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
US20050127646A1 (en) * | 2003-12-02 | 2005-06-16 | Takata Corporation | Airbag system |
JP4636935B2 (ja) * | 2005-05-09 | 2011-02-23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鞍乗り型車両 |
US7789416B2 (en) * | 2005-09-08 | 2010-09-07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 bag module cover structure |
JP4684077B2 (ja) * | 2005-10-17 | 2011-05-18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
JP4773832B2 (ja) * | 2006-01-25 | 2011-09-14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
JP5032354B2 (ja) * | 2008-01-31 | 2012-09-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5086831B2 (ja) * | 2008-02-19 | 2012-11-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US8662528B1 (en) | 2013-07-29 | 2014-03-04 | Ali Gh. S. Gh. Abdulaziz | Protective suit |
WO2018042575A1 (ja) * | 2016-08-31 | 2018-03-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6901556B2 (ja) * | 2017-06-02 | 2021-07-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7507740B2 (ja) | 2021-12-08 | 2024-06-28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WO2023119845A1 (ja) * | 2021-12-20 | 2023-06-29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33088A (en) * | 1971-04-09 | 1973-05-15 | Allied Chem | Vehicle passenger restraint system |
US3930667A (en) * | 1975-02-14 | 1976-01-06 | Osuchowski Andrew J | Inflatable garment for crash protection |
US4059852A (en) * | 1976-05-24 | 1977-11-29 | Crane Stanley J | Inflatable suit for cyclists |
US4227717A (en) * | 1979-04-04 | 1980-10-14 | Bouvier Julien J | Motorcycle safety device |
US4825469A (en) * | 1983-10-19 | 1989-05-02 | Dan Kincheloe | Motorcycle safety apparel |
DE4011492A1 (de) * | 1990-04-09 | 1991-10-10 | Alfred Kroiss | Gaskissen-aufprallschutzvorrichtung |
FR2680487A1 (fr) * | 1991-08-23 | 1993-02-26 | Smh Management Services Ag |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securite muni d'un sac de protection gonflable. |
DE4231522A1 (de) * | 1992-09-21 | 1994-03-24 | Diehl Gmbh & Co | Seitlicher Airbag zum Schutz von Personen in Fahrzeugen |
JPH08301031A (ja) * | 1995-05-08 | 1996-11-19 | Tokai Rika Co Ltd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5542696A (en) * | 1995-07-24 | 1996-08-06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Seat mounted air bag module |
JP3617184B2 (ja) * | 1996-05-15 | 2005-02-02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式乗員保護装置 |
JP3685872B2 (ja) * | 1996-06-11 | 2005-08-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の圧力調整装置 |
JP3592447B2 (ja) * | 1996-07-25 | 2004-11-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SE508095C2 (sv) * | 1996-12-04 | 1998-08-24 | Volvo Ab | Anordning för skydd av åkande i ett fordon |
JP2001171469A (ja) * | 1999-12-13 | 2001-06-26 | Toyota Motor Corp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袋体展開制御方法 |
DE20003652U1 (de) * | 2000-02-22 | 2000-04-20 | Petri Ag, 63743 Aschaffenburg | Strömungsleit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mindestens eines Gasstroms zur Füllung eines Gassacks und Airbagmodul |
US6663141B2 (en) * | 2001-08-09 | 2003-12-16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Inflatable safety restrain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such an inflatable safety restraint assembly |
-
2001
- 2001-10-02 JP JP2001306259A patent/JP377731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9-19 DE DE10243561A patent/DE10243561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9-25 TW TW091122056A patent/TW55960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9-25 IT IT2002TO000842A patent/ITTO20020842A1/it unknown
- 2002-09-27 US US10/255,676 patent/US68547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9-27 CN CNB021435286A patent/CN123241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777318B2 (ja) | 2006-05-24 |
TW559604B (en) | 2003-11-01 |
ITTO20020842A1 (it) | 2003-04-02 |
CN1410300A (zh) | 2003-04-16 |
DE10243561A1 (de) | 2003-05-15 |
DE10243561B4 (de) | 2005-12-22 |
US6854762B2 (en) | 2005-02-15 |
JP2003104153A (ja) | 2003-04-09 |
US20030137137A1 (en) | 2003-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2419C (zh) | 气囊装置 | |
CN1261325C (zh) | 踏板型车辆中的气囊装置 | |
US7530594B2 (en) | Snowmobile with airbag system | |
CN1448294A (zh) | 气囊装置 | |
CN1507397A (zh) | 可充气组合幕布折叠用装置和方法 | |
EP2075165B1 (en) | Low-floor type vehicle with airbag | |
US7578516B2 (en) | Air bag support belt storing structure | |
JPH1111371A (ja) | 不整地走行用車両のフートボード取付け構造 | |
EP2075182B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with airbag | |
CN1193906C (zh) |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 |
US6991254B2 (en) | Airbag system | |
US20070170702A1 (en) | Airbag System and Motorcycle with Airbag System | |
CN1572642A (zh) | 气囊装置和附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 |
CN100376431C (zh) | 气囊装置、设有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和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 | |
JP2004314835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 |
CN1927646A (zh) | 气囊装置和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 |
GB2397806A (en) | Air bag gas generator mounting arrangement | |
US7900955B2 (en) | Airbag device | |
CN1927625A (zh) | 安全气囊支承带收纳结构 | |
CN101172505B (zh) | 机动两轮车 | |
CN101549723A (zh) | 气囊装置及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 |
EP1721818A2 (en) | Airbag apparatus motorcycle with airbag apparatus | |
JP4391377B2 (ja) | マフラ取り付け構造 | |
CN103003137B (zh) | 小型摩托车 | |
JP3837315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0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