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2442C -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 Google Patents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2442C
CN1202442C CNB001373862A CN00137386A CN1202442C CN 1202442 C CN1202442 C CN 1202442C CN B001373862 A CNB001373862 A CN B001373862A CN 00137386 A CN00137386 A CN 00137386A CN 1202442 C CN1202442 C CN 12024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density
obtains
silver halide
sil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73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1981A (zh
Inventor
横沢晶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7465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8832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7468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8832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1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1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24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24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7/00Multicolou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or agents therefor; Regeneration of such processing agent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multicolour processes
    • G03C7/30Colour processes using colour-coupling substances; Materials therefor; Preparing or processing such materials
    • G03C7/3041Materials with specific sensi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e.g. gamma,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005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Physical treatment thereof;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erein
    • G03C1/06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Physical treatment thereof;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erein with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G03C1/08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005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Physical treatment thereof;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erein
    • G03C1/035Silver halide emuls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Physical treatment thereof;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the crystal form or composition, e.g. mixed grain
    • G03C2001/03517Chloride cont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7/00Multicolou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or agents therefor; Regeneration of such processing agent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multicolour processes
    • G03C7/30Colour processes using colour-coupling substances; Materials therefor; Preparing or processing such materials
    • G03C7/3022Materials with specific emulsion characteristics, e.g. thickness of the layers, silver content, shape of AgX grai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lver Salt Photography Or Processing Solution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在载体上包括至少一层含有黄色成色剂的感蓝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层含有品红成色剂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层含有青色成色剂的感红卤化银乳剂层,其中所述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卤化银乳剂,该乳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mol%或更高的卤化银晶粒,和其中,对于由所述感光材料在曝光后彩色显影得到的每一个特性曲线,满足由密度和曝光量限定的特定关系式。

Description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本发明涉及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该材料不但具有极好的快速加工适应性,而且擅长在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上的高密度区域色彩重现(shading representation),而且其适用其传统的“表面(surface)”曝光(传统的泛光(flooding)曝光)。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具有极好的快速加工适应性;其抑制了由于扫描曝光在彩色相片的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中的变化,而且还具有高的最大着色密度;其还适用于表面曝光。
通过改进感光材料和改进显影加工技术,流行广泛的彩色相片已经变得更加快捷而容易地得到。特别是在彩色印相领域,根据各种目的已经进行了彩色相片的制备,来代替如集中加工体系的显影,由于制作设备不但具有高速印相机来大量制作,还具有大尺寸的冲洗加工装置或类似的,其被称作“彩色实验室”,以及使用小尺寸印相机自动显影机的分散加工系统,其被称作“微实验室”,并位于工作室的前面。
至于快速加工,U.S专利No.4,840,878公开了一种加工含有高氯化银含量的卤化银乳剂的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的技术,用基本上既不含亚硫酸根离子也不含苯甲醇的彩色显影液。事实上,这种含有高含量氯化银的卤化银乳剂的感光材料,及其根据上述技术的加工方法,已经投入到实际使用中了。因此,彩色印相已经变得更加快捷和容易地得到。
近来,除了通过传统的表面曝光印相之外,已经开始实施生产彩色印相,该彩色印相是通过用扫描仪读取负像或正像的数字图像数据而得到的。图像的数字化能够修正,例如层次润色(gradation retouching),遮光(闭光(shutting light)法),在制备明信片时进行字母印刷,在计算机的控制器上,而不需制备石印膜,且其数字化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和彩色印相的质量。而且,图像的数字化能够通过互联网接收图像数据,并使用相同的方法生产彩色相片。上述方法被认作是在将来会变得普遍化。为了由数字化图像数据得到彩色相片,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扫描曝光装置,其中将象素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来自例如阴极射线和激光器光源的曝光,来代替通过常规底片的表面曝光。
如上所述,对于制备彩色相片的技术,通过传统的表面曝光和扫描曝光的印相都已付诸实施,而且对于每一专用的彩色印相材料也已投入到实际使用中了。因此,在彩色相片的制备中,两种类型的印相材料是必要的。然而,如果这些不同的印相技术能够只用一种印相材料进行处理,那就方便了。结果,最好是生产一种具有表面曝光和扫描曝光适用性的彩色印相材料。
对于既具有表面曝光又具有扫描曝光适用性的感光材料,美国专利No.5,869,228描述了一种技术:其中铁离子局部地包含在高卤化银乳剂晶粒的表层区,而且邻氢醌系列化合物或对氢醌系列化合物被加入到感光材料中,因此由扫描曝光得到的照相性能变得与通过表面曝光得到的那些相同。本发明人研究了通过使用上述技术生产的感光材料。结果发现,关于由扫描曝光得到的彩色相片,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高密度区域的着色变得不自然地浓。有可能只修正着色部分的数字化数据,因为扫描曝光数据已被数字化。然而,修正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劳力,事实上一般的彩色实验室不能够接收它。而且,对于使用上述美国专利No.5,869,228的技术生产的感光材料,发现关于由扫描曝光得到的彩色相片,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在周边部分(例如,对于六分之一尺寸(20.3cm×25.4cm),从底部到约5cm的区域)的彩色平衡的变化变大了。通过只修正周边部分数字化数据,有可能抑制彩色平衡的变化,因为扫描曝光已被数字化。然而,因为扫描曝光装置产生的彩色平衡时的变化程度相互不同,所以对于每一装置的修正都是必要的,这需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事实上数字化数据的修正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该材料不但具有极好的快速加工适用性,而且擅长在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上的高密度区着色显像(shading representation),而且其适用其传统的“表面(surface)”曝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具有极好的快速加工适用性;由于扫描曝光,其抑制了在彩色相片的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中的变化,而且还具有高的最大彩色密度;其还适用于表面曝光。
本发明的其他和另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更加清楚。
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本发明人已经发现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完成:
(1)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包含在载体上制备的至少一层含有黄色成色剂的感蓝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层含有品红成色剂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层含有青色成色剂的感红卤化银乳剂层,
其中至少一层该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包含含有其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高的卤化银晶粒的卤化银乳剂,和
其中,关于由该感光材料曝光后的彩色显影得到的每一特性曲线,满足如下关系式:
0.65≤D1’/D1≤0.85
1.1≤log(E2/E1)≤1.4
其中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其中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E1表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在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和
在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E2表示产生密度为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的最大密度的0.92倍的所需曝光量。
(2)如上述条件(1)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条件(1)定义的关系在由该感光材料红光曝光之后的彩色显影得到的特性曲线中得到满足。
(3)如上述条件(1)或(2)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该乳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多且掺入至少两种周期表中VIII族中的金属配合物的卤化银晶粒。
(以下,如上述(1)-(3)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称作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4)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包含在载体上生成的至少一层含有黄色成色剂的感蓝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层含有品红成色剂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层含有青色成色剂的感红卤化银,
其中至少一层该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包含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高的卤化银晶粒的卤化银乳剂,和
其中,关于由该感光材料曝光后的彩色显影得到的每一特性曲线,满足如下关系式:
0.65≤D1’/D1≤0.85
0.90≤D1”/D1’≤1.00
0.90≤D2’/D2≤1.00
0.90≤D2”/D2’≤1.00
其中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 0.02]所需的10倍,在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2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30倍,在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2’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30倍,在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2”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30倍,在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5)如上述条件(4)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以上条件(4)定义的关系满足由该感光材料红光曝光后的彩色显影得到的特性曲线。
(6)如上述(4)或(5)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至少一层该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高且掺入至少两种周期表VIII族中的金属配合物的卤化银晶粒,掺入的配合物的摩尔数使其相互差别20倍或更多。
(以下,以上(4)-(6)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称作本发明的第二
实施例。)
这里,本发明指的是既包括第一实施例又包括第二实施例,除非另有说明。
下面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由关于如下方法得到的每一特性曲线特征限定:
将感光材料进行分层(gradation)曝光用于感光度测定,使用蓝光、绿光或红光,接下来进行彩色显影加工。测量这样得到的着色密度,而得到对应于蓝光、绿光或红光的每一特性曲线。而且,通过将上述曝光时间改变成10-1秒,10-4秒和10-6,便得到了对应于10-1秒,10-4秒和10-6的特性曲线。本发明的感光材料需要满足如下关系(1)和/或(2),对于这样得到的对应于蓝光、绿光或红光的特性曲线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对应于红光的特性曲线,优选满足如下关系(1)和/或(2)。
关系式(1)
0.65≤D1’/D1≤0.85
1.1≤log(E2/E1)≤1.4
其中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1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其中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4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E1表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曝光量,在10-4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E2在10-4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表示产生密度为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的最大密度的0.92倍的所需曝光量。
在log(E2/E1)小于1.1的情况下,在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高密度区的着色变得不自然地浓。而且,在log(E2/E1)大于1.4的情况下,在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高密度区的着色变得淡,导致模糊图像(浓度不够)。相反地,在log(E2/E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定义的1.1-1.4范围内的情况下,由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高密度区的着色深度(清晰)极好。更优选log(E2/E1)在1.15-1.35的范围内。在D1’/D1大于0.85或小于0.65的情况下,即使log(E2/E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定义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着色的关系是低等级的,导致暗淡色泽显像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将D1’/D1调整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定义的范围内。更优选,D1’/D1的范围从0.68-0.82。
关系式(2)
0.65≤D1’/D1≤0.85
0.90≤D1”/D1’≤1.00
090≤D2’/D2≤1.00
0.90≤D2”/D2’≤1.00
其中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1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4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1”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10倍,在10-6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2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30倍,在10-1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2’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30倍,在10-4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D2”表示曝光得到的密度,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的密度+0.02]所需的30倍,在10-6秒曝光时间得到的特性曲线中,
此处使用的得到由本发明定义的特性曲线的曝光指的是上述的“表面”曝光。
如果D2’/D2小于0.90,由扫描曝光得到的最大着色密度降低了。在D2”/D2’小于0.90的情况下,当使用一些类型的扫描曝光装置时,得到的最大着色密度有时降低。这种感光材料不适合广泛应用。只有在D2’/D2和D2”/D2’都是0.90或更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最大着色密度的令人满意的数量,而不考虑扫描曝光装置的类型。然而,在D1’/D1小于0.65或大于0.85的情况下,即使D2’/D2和D2”/D2’都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定义的范围中,也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周边处彩色平衡的变化有时变得更大。至于接近基色的图像,几乎观察不到彩色平衡中的变化。然而,对于非彩色平衡的图像,即灰色,彩色平衡中的变化是显著的。控制D1’/D1在0.65-0.85的范围内,能够抑制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中的变化在允许的范围内。在D1”/D1’小于0.90的情况下,一些类型的扫描曝光装置有时不能够控制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这种感光材料不适用于广泛应用。控制D1”/D1’在0.90-1.00的范围内,能够控制由每一类型的扫描曝光装置产生的图像在其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D2’/D2更优选在0.93-1.00的范围内。D2”/D2’更优选在0.93-1.00的范围内。D1’/D1更优选在0.68-0.82的范围内。D1”/D1’更优选在0.93-1.00的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只由曝光时间秒(sec.)定义的曝光一般指的是表面曝光,除非另有说明。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光源,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它们能够提供每一次曝光所需的发光强度。例如,可以使用一般的卤素灯和水银灯。为了得到由特定波长的曝光而得到的特性曲线的曝光,如本发明所述,可以根据常规方法通过使用滤色器得到的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因此,光源本身可以含有对感光层感光的波长的光,而不是对特定波长区感光的感光层。
为了得到由本发明确定的特性曲线,优选含有两种或多种具有照相速度相互不同的卤化银乳剂,在与上述相同的卤化银乳剂层中。使用由曝光和彩色显影感光材料得到的特性曲线,该感光材料包含只含有一种乳剂的卤化银乳剂层,测量所需产生着色密度为例如由10-1秒曝光得到的最大密度60%的曝光量(E)和所需产生着色密度为例如由10-1秒曝光得到的最大密度10%的曝光量(E’)。log(1/E)可称作中密度感光度,log(1/E’)称作低密度感光度。在该情况中,在包含在同一卤化银乳剂层中的两种或多种乳剂中,最高感光乳剂和最低感光乳剂之间的感光度的差值优选在0.05-0.6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0-0.50的范围内,就由10-1秒曝光得到的低密度感光度和中密度感光度而言。而且,优选由10-4秒曝光得到的中密度感光度的差值比由10-1秒曝光得到的中密度感光度中的差值大至少0.05。而且,更优选由10-4秒曝光得到的低密度感光度中的差值几乎与由10-1秒曝光得到的低密度感光度中的差值相等(在0.05内)。
而且,至于由10-4秒和10-6秒曝光得到的感光度的关系,在10-4秒曝光时感光度的差值和在10-6秒曝光时感光度的差值,优选具有的差值分别在0.05内,既在中密度感光度的差值中,也在低密度感光度的差值中。
为了改变卤化银乳剂的照相速度,通常卤化银乳剂晶粒的尺寸是变化的。通常,通过使晶粒尺寸变大来增强照相速度,或者可以通过使晶粒尺寸变小,可以使其降低。更优选这些具有不同尺寸的卤化银乳剂晶粒中的每一种是单分散(mono-dispersed grains)晶粒。
为了得到卤化银乳剂,其由于每一次曝光时间的照相性能具有本发明定义的特征,而且在乳剂的制备中,例如还优选使用以下技术:调整增感剂的数量、调整增感条件(PAg,PH,温度,时间等),和/或添加包含在卤化银乳剂中的周期表中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和调整配合物的数量等,除了(与之组合)选择如上所述的卤化银乳剂晶粒的尺寸外。在这些技术中,更优选的是使用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加入到卤化银乳剂中结合改变晶粒尺寸的技术。
例如,在卤化银乳剂层含有两种卤化银乳剂的情况下,每一种卤化银乳剂都既含有周期表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又含有其晶粒尺寸相互不同的增感的卤化银晶粒,通过改变加入到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的乳剂中的周期表VIII族金属配合物的数量,可以改变log(E2/E1)的值,而基本不改变D1’/D1的值。相反地,通过改变加入到具有较大的晶粒尺寸的乳剂中的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的数量,可以改变D1’/D1,而基本不改变log(E2/E1)的值。即,通过单独地变化加入到具有较小或较大的晶粒尺寸的卤化银乳剂中的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的数量,几乎可以分别地改变D1’/D1和log(E2/E1)的值。
而且,例如在卤化银乳剂层含有两种卤化银乳剂的情况下,每一种卤化银乳剂都既含有周期表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又含有其晶粒尺寸相互不同的增感的卤化银晶粒,通过改变加入到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乳剂中的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的数量,可以对应于D1’/D1和D1”/D1’的值的变化而改变D2’/D2和D2”/D2’的值。相反地,通过改变加入到具有较大的晶粒尺寸乳剂中的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的数量,可以改变D1’/D1和D1”/D1’的值,而基本不改变D2’/D2和D2”/D2’的值。即,通过单独地变化加入到具有较小或较大的晶粒尺寸卤化银乳剂中的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的数量,几乎可以分别地改变D1’/D1,D1”/D1’,D2’/D2和D2”/D2’的值。
在本发明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中,优选将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掺入卤化银晶粒中。金属配合物可以在生成卤化银晶粒时加入到卤化银晶粒中,而使它们存在于明胶或另一种保护性的胶体聚合物的水溶液中,作为分散介质,卤化物的水溶液,银盐的水溶液或其他的水溶液。而且,在通过添加溴化银细晶粒和/或氯溴化银细晶粒形成溴化银局部相的情况下,也可以有选择地将金属配合物加入到溴化银局部相中,通过使用事先已经含有金属配合物的细晶粒。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周期表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加入到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卤化银晶粒中,更优选,在感红乳剂层中。金属配合物的例子包括铁、钴、镍、钌、铑、铱或铂。其中,铁、铱或钌的配合物优选使用。更优选铁或钌的配合物集中在容积为卤化银晶粒的50%或更小的表层上,从而比卤化银晶粒的其他部分更丰富。此处使用的术语“晶粒容积的50%或更少”指的是表层区等于一个晶粒容积的50%或更小。表面部分更优选40%或更小的容积,更优选20%容积或更小。还优选铱配合物包含在富溴化银相中,如上所述,除了在生成卤化银晶粒时添加而使其含有的实施例。
而且,最优选用于本发明的VIII族的金属配合物其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在同一乳剂晶粒含有两种或多种VIII族金属配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以相互不同的摩尔数含有两种这样金属配合物。更优选含有的一种配合物的摩尔数分别是另外一种的20倍或更多,更优选30倍或更多,以及10,000倍或更小。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分别是铁和铱的配合物组合,或者是钌和铱的配合物组合。
用于加入卤化银晶粒中的铁、钌和铱的具体例子如下所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铁化合物)
砷酸亚铁,溴化亚铁,碳酸铁.一水化物,氯化亚铁,柠檬酸亚铁,氟化亚铁,甲酸亚铁,葡糖酸亚铁,氢氧化亚铁,碘化亚铁,乳酸亚铁,草酸亚铁.二水合物,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七水合物,硫氰酸亚铁.三水化物,硝酸亚铁.六水合物,硝酸铁(II)铵,碱性乙酸铁,清蛋白化铁,乙酸铁(III)铵,溴化铁,氯化铁,铬酸铁,柠檬酸铁,氟化铁,甲酸铁,甘油磷酸铁,氢氧化铁,酸式磷酸铁,硝酸铁.九水合物,磷酸铁,焦磷酸铁,焦磷酸铁(III)钠,硫氰酸铁,硫酸铁.九水合物,硫酸铁(III)铵,硫酸铁(III),柠檬酸铁(III)铵,六氰合高铁酸(II)钾.三水合物,五氰氨合高铁酸(II)钾,亚乙基二次氮基四乙酸基高铁酸(III)钠,六氰基高铁酸(III)钾。
(钌化合物)
氟化钌(IV),氯化钌(IV).七水合物,六氯钌酸(IV)钾,氯化钌(III),溴化钌(III),碘化钌(III),溴化钌(III)六氨,氯化钌(III)氯五氨,氯化钌(II)六氨,六氰基钌酸(II)钾.三水合物。
(铱化合物)
六氯铱酸(IV)钾,六溴铱酸(IV)钾,六氯铱酸(IV)氨,溴化铱(III).四水合物,碘化铱(III),六氯铱酸(III)钾.三水合物,六溴铱酸(III)钾,三(oxarato)铱酸(III)钾.四水合物,六氰铱酸(III)钾,氯化铱(II)。
在这些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六氰基高铁酸(II)盐,六氰基高铁酸(III)盐,六氰基钌酸(II)盐,六氯铱酸(IV)盐,六溴铱酸(IV)盐,六氯铱酸(III)盐和六溴铱酸(III)盐。
这些属于VIII族的金属离子的添加数量,虽然它可以根据其所期望的用途进行广泛的变化,但优选10-9摩尔-10-3摩尔,更优选10-8-5×10-4摩尔,每摩尔的卤化银。
除了属于周期表中的VIII族的金属离子,也可以包含其他金属,例如铜、金、锌、镉和铅。在同一层中可以含有这些金属以及VIII族的金属,或者它们可以包含在无VIII族金属的层中,根据它们的用途。这些金属离子的添加量,虽然可以根据它们的用途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但通常优选10-9-10-2摩尔,每摩尔的卤化银。
将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乳剂通常进行增感。至于增感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特征为添加不稳定硫化合物的硫增感法,特征为金增感的惰性金属增感法和还原增感(reduction sensitization)法。作为增感法使用的化合物,优选使用如JP-A-62-215272(“JP-A”指的是未审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18页右下栏-22页右上栏。
优选将本发明使用的卤化银乳剂以通常的方法进行金增感。为了进行金增感,可以使用例如氯金酸及其盐,硫氰酸金和硫代硫酸金的化合物。添加的化合物的量可以根据需要分布在很大范围。然而,数量优选在5×10-7-5×10-3摩尔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10-6-1×10-4摩尔的范围内,每摩尔的卤化银。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金增感与其他的增感法组合使用,例如硫增感,硒增感,碲增感,还原增感,或惰性金属增感,使用惰性金属,而不是金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材料中,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高的卤化银晶粒包含在至少一层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优选在感红光乳剂层中含有其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高的氯化银晶粒。更优选,蓝感光乳剂层,绿感光乳剂层和感红光乳剂层中含有其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高的卤化银晶粒。
氯化银的含量优选为96摩尔%或更高,还优选97摩尔%或更高,但低于100摩尔%。
在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中,优选向其氯化银含量为95摩尔%或更多的卤化银晶粒提供富溴化银相。优选富溴化银相是通过外延生长成其溴化银含量为10摩尔%或更多的局部相而制备的,就富溴化银相中总溴化银的含量(百分数)而言。富溴化银的溴化银总含量优选为10摩尔%或更高。然而,如果溴化银的含量过高,那么富溴化银相有时会对照相感光材料赋予不期望的特征,从而使当向感光材料加压时,便会发生减感的现象,并且感光度和/或层次本质上是由增减加工溶液组合物而变化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富溴化银相中的溴化银含量优选在10-60摩尔%的范围内,最优选在20-50摩尔%的范围内。可以根据X-射线衍射方法(例如,Shin-Jinkken Kagaku Koza t,Kozo Kaiseki(New Experimental Chemistry Course 6,Analysis of Structure),由Nihon Kagaku Kai主编,Maruzen出版)来计算富溴化银相的溴化银含量,或类似的。富溴化银相优选由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晶粒的总的银量的0.1-5摩尔%,更优选0.3-4摩尔%组成。
制备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乳剂的步骤由以下步骤组成:用水溶性的银盐和水溶性的卤化物间的反应形成卤化银晶粒的步骤,脱盐步骤,和化学成熟步骤,如现有技术中所熟知的。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步骤中的任一过程都可以产生富溴化银相。然而,优选在脱盐步骤之后产生富溴化银相,特别优选在完成脱盐步骤之后而完成化学增感作用之前。优选在富溴化银相中加入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离子,例如Ircl6 2-。而且,当在卤化银乳剂晶粒的富溴化银相中加入铱化合物,优选该富相与在制备卤化银晶粒时添加的总的铱的至少50摩尔%一起淀积。更优选该富相与添加的总的铱的至少80摩尔%一起淀积。最优选该富相与添加的所有的铱一起淀积。此处使用的短语“该富相与铱一起淀积”指的是在供应银或卤素时,正好在供应银或卤素之前,或者在供应银或卤素之后马上供应铱化合物,用于制备该富相。在通过将卤化银晶核晶粒和比该晶核晶粒具有较短的平均晶粒尺寸和较高的溴化银含量的卤化银细晶粒混合,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成熟,而制备富溴化银相的情况下,优选将铱盐事先加入到其溴化银含量高的溴化银细晶粒中。
用于本发明的溴化银晶粒可以是在外表面积上,具有(100)晶面(planes)的那些,或者是具有(111)晶面的那些,或者是既具有(100)晶面又具有(111)晶面的那些,或者它们可以含有更高尺寸的晶面。然而,优选立方体和四十面体,其中的每一个都主要由(100)晶面组成。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晶粒的尺寸可以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晶粒尺寸的范围内。然而,平均晶粒尺寸优选在0.1-1.5μm的范围内。晶粒尺寸的分布可以是多分散或单分散的。后者是优选。表示单分散程度的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优选为0.2或更少,更优选为0.15或更少,就统计标准误差(s)与平均晶粒尺寸的比例(s/d)而言。而且,为了制得所需的层次,优选在同一卤化银乳剂层中可以使用上述其感光度不同的单分散乳剂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关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卤化银晶粒的形状,可以使用具有规则晶体形状的那些,例如立方体或四十面体以及八面体,不规则晶体形状的那些,例如球面体,平片状的,或类似的,或者是这些形状的复合形状。而且,也可以使用具有各种晶体形状混合的晶体。本发明优选具有如上所述规则晶体形状的晶粒与所有晶粒的比例为50或更多,优选70%或更高,更优选90%或更高,就wt%而言。而且,除了具有规则晶体形状的晶粒之外,还优选使用这种乳剂,其中平均长宽比{当量圆直径(这指的是等于晶粒投影面积的圆的直径)/晶粒厚度的比值}一般为5或更大、优选8或更大的平片状晶粒与所有晶粒的比例为50%重量或更多,作为投影面积。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乳剂可以根据以下公开的方法制备,例如由Glafkides,在Chimie,et physique photographique,paul Montel(1967),由G.F.Duffin,在 Photographic Emulsion Chemistry,Focal Press(1966),由V.L.Zelicman,et al.,在 Making and Coating Photographic Emulsion中,Focal Press(1964)等。即,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如酸法,中性法,和氨法。可以使用单喷射法、双喷射法和它们的组合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作为可溶性银盐与可溶性卤化物反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在过量银离子的环境中形成卤化银晶粒的方法(所谓的逆混合法)。而且,也可以使用所谓的控制双注法(双注法中的一种形式),其中在形成卤化银的液体相中的pAg保持恒定。根据该方法,可以得到具有规则晶体形状和基本均匀的晶粒尺寸的卤化银乳剂。
在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乳剂中可以包括多种化合物,为了在照相材料的生产、贮存或照相过程中防止发生灰雾,或者稳定照相功能。即,作为可以添加到卤化银乳剂中的化合物,有多种已知的抗灰雾剂或稳定剂的化合物,例如吡咯,例如苯并噻唑盐,硝基咪唑,硝基苯基咪唑,氯苯基咪唑,溴苯基咪唑,巯噻唑,巯基苯并噻唑,巯基苯咪唑,巯基噻二唑,氨基三唑,苯并三唑,硝基苯并三唑和巯基四唑(特别是1-苯基-5-巯基四唑等);巯基嘧啶,巯基三吖嗪;硫代酮化合物例如唑啉硫酮;氮茚,例如三氮茚,四氮茚(tetrazaindene)(特别是4-羟基-取代的(1,3,3a,7)四氮茚(tetrazaindene)),和五氮茚;苯硫代磺酸,苯亚磺酸和苯磺酰胺。特别优选巯基四唑。优选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是可以进一步加强高光照强度速度,除了抗灰雾性和稳定性之外。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的亲水粘合剂,通常使用明胶。然而根据用途的要求,可以将明胶与其他的任何亲水胶体一起组合使用,例如其他的明胶衍生物,明胶的接枝共聚物和其他高分子,除明胶之外的蛋白质,糖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以及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例如均聚物或共聚物。
用于本发明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中的明胶,可以是石灰加工的明胶,或者是酸加工的明胶。而且,它可以是通过使用牛骨、牛皮和猪皮的任一种作为原料生产的明胶。优选使用牛骨或猪皮作为原料生产的石灰加工明胶。
在本发明中,包括在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和感光亲水性胶体层的亲水性粘合剂的总量优选为8.0g/m2或更小,最优选为7.0-4.0g/m2,从载体延伸到亲水性胶体层,并且从载体的涂覆卤化银乳剂侧,从快速加工的观点考虑。少量的亲水性粘合剂在彩色显影和冲洗速度方面具有积极的特殊效果。
在本发明中,含有黄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可以置于载体上的任何位置。例如,当卤化银平片状晶粒用于含有黄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中时,含有黄色成色剂的层优选被涂覆在比含有品红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和含有青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中的至少一层更远离载体的位置。然而从促进彩色显影、加速除银和由感光染料降低残余颜色的观点考虑,与其他的卤化银乳剂层相比,含有黄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优选涂覆在离载体最远的位置。而且,从降低漂白定影脱色的观点考虑,含有青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优选是在其他卤化银乳剂层之间的中间层,并且从降低光脱色的观点考虑,含有青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优选在最低层。而且,黄色、品红或青色中每一形成颜色的层都可以由2或3层组成。例如,优选,使不含有卤化银乳剂的成色剂位于与卤化银乳剂层相邻处,而形成颜色层,如JP-A-4-75055,JP-A-9-114035,JP-A-10-246940,美国专利NO.5,576,159等所述。
在含有黄色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层中,亲水性粘合剂的数量优选为1.55g/m2或更少,更优选1.45g/m2,最优选1.35g/m2或更少,只有0.60g/m2或更多。而且,关于卤化银乳剂的厚度,在使用立方体晶粒的情况下边长优选0.80μm或更少,更优选0.75μm或更少,最优选0.70μm或更少,只有0.30μm或更多,侧边长度在使用平片状晶粒的情况下优选0.40μm或更少,除0.02μm之外或更多,更优选0.30μm或更少,还优选0.20μm或更少,最优选0.15μm或更少,只有0.05μm或更多。平片状晶粒的长宽比优选为2-10,更优选3-8。具有不同尺寸和/或形状的卤化银乳剂的混合物优选用于控制感光度、层次和其他的照相功能。
在本发明中,将被涂覆的卤化银乳剂的数量优选为0.70-0.10g/m2,更优选0.65-0.20g/m2,最优选0.55-0.25g/m2
当在形成青色层和形成品红层中使用立方体卤化银乳剂晶粒时,其边长优选0.70μm或更少,更优选0.50μm或更少,只有0.10或更多。
在本发明中,在构成照相层中的膜厚指的是在载体之上的照相层的构成中加工前的厚度。特别地,膜厚可以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方法得到。在第一种方法中,膜厚可以通过在垂直于载体的方向切割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断面而得到。第二种方法是从涂覆量(g/m2)和照相层的组成中的每一组分的比重计算膜厚的方法。
例如,一般用于照相的明胶的比重为1.34g/ml,卤化银的比重为5.59g/ml,在涂覆前事先测量其他亲油的添加剂,从而可以用第二种方法计算出膜厚。
在本发明中,在照相层组成中的膜厚优选10.0μm或更少,更优选9.5μm或更少,最优选9.0μm或更少,只有3.5μm或更高。
在本发明中,疏水的照相材料是油溶性组分,形成染料的成色剂除外,油溶性的组分是加工后保持在感光材料中的亲油性组分。油溶性组分的具体例子包括形成染料的成色剂,高沸点的有机溶剂,混合颜色的抑制剂,紫外线吸收剂,亲油性添加剂,亲油性聚合物或聚合物胶乳,消光剂,润滑(sliding)剂等,通常将它们作为亲油性细晶粒添加到照相组成层中。因此,水溶性染料,坚膜剂,水溶性添加剂和卤化银溶剂没有包含在油溶性的组分中。而且,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于制备亲油性细晶粒,在本发明中不将表面活性剂当作油溶性组分。
在本发明中油溶性组分的总量优选5.5g/m2或更少,还优选5.0g/m2或更少,最优选4.5g/m2或更少,只有3.0g/m2或更多。在本发明中,通过把包含在形成染料的含有成色剂的层中的疏水照相材料的重量(g/m2)除以该形成染料的成色剂得到的值,优选在4.5或更少,更优选3.5或更少,最优选3.0或更少。
在本发明中,在照相层组成中的油溶性组分与亲水性粘合剂的比例可以任意选择。其在照相层组成而非保护层中的重量比优选为0.05-1.50,更优选0.10-1.40。选择每一层的最佳比例,可以调整膜强度、耐磨性和翘曲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中,为了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等,能被欧洲专利申请No.337,490A2,27-76页所述的方法脱色的染料(特别是oxonol类型的染料),优选添加到亲水性胶体层中,从而使感光材料在680nm的光学反射密度变成0.50或更多,或者优选在载体的耐水性树脂层中含有12wt%或更多的(更优选14wt%或更多)用二-四-元醇(例如,三羟甲基乙烷)处理过的二氧化钛。
在本发明的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中,可以使用其他已知的传统的照相材料和添加剂。
例如,可以将透明型或反射型的基底用作照相基底(载体)。作为透明型基底,优选使用透明膜,例如纤维素硝化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膜;和优选使用带有信息记录层例如磁性层的例如2,6-萘二甲酸(NDCA)和1,2-亚乙基二醇(EG)的聚酯膜,或者NDCA、对苯二酸和EG的聚酯膜的那种。作为反射型基底,特别地,优选其中层压物具有多个聚乙烯层或聚酯层,并且至少一层这样的耐水性树脂层(层压层)含有白色颜料,例如二氧化钛的反射型基底。
而且,以上的耐水性树脂层优选含有荧光增白剂。而且,荧光增白剂可以分散在感光材料的亲水胶体层中。作为荧光增白剂,优选使用苯并噁唑系荧光增白剂,α-苯并吡喃酮系荧光增白剂,或者是吡唑啉系荧光增白剂,更优选苯并噁唑基萘系荧光增白剂或苯并噁唑基均二苯代乙烯荧光增白剂。使用的数量没有特别地限定,但优选1-100mg/m2。当它与耐水性树脂混合时,优选与该树脂的混合比例为0.0005-3%重量,更优选0.001-0.5%重量。
反射型基底可以是将含有白色颜料的亲水性胶层施加到上述透明型基底或反射型基底上的那种。
而且,反射型基底可以是具有镜反射或第二类型的漫反射金属表面的基底。
对于以上的反射型基底,卤化银乳剂以及掺入到卤化银乳剂中的不同的金属离子种类,卤化银乳剂的防翳剂或贮存稳定剂,用于卤化银乳剂的增感方法(感光剂)和光谱感光方法(光谱感光剂),青色、品红、和黄色成色剂以及乳化和分散它们的方法,染料图像可保持性改进剂(防染色剂和防图像减弱剂),染料(着色层),明胶,感光材料的层结构,感光材料的涂层的PH等,那些在专利中所述,如表1和表2中所示,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表1
  成分   JP-A-7-104448   JP-A-7-77775   JP-A-7-301895
  反射型基底   栏7,行12-栏12,行19   栏35,行43-栏44,行1   栏5,行40-栏9,行26
  卤化银乳剂   栏72,行29-74栏,行18   栏44,行36-栏46,行29   栏77,行48-栏80,行28
  不同的金属离子种类   栏74,行19-44   栏46,行30-栏47,行5   栏80,行29-栏81,行6
  贮存稳定剂或抗翳剂   栏75,行9-18   栏47,行20-29   栏18,行11-栏31,行37(特别地,巯基杂环化合物)
  增感方法(增感剂)   栏74,行45-栏75,行6   栏47,行7-17   栏81,行9-17
  光谱感光方法(光谱感光剂)   栏75,行19-栏76,行45   栏47,行30-栏49,行6   栏81,行21-栏32,行48
  青色成色剂   栏12,行20-栏39,行49   栏62,行50-栏63,行16   栏88,行9-栏89,行16
  黄色成色剂   栏87,行0-栏88,行3   栏63,行17-30   栏89,行17-30
  品红成色剂   栏88,行4-18   栏63,行3-栏64,行11   栏31,行34-栏77,行44和栏88,行32-46
  成色剂的乳化和分散液   栏71,行3-栏72,行11   栏61,行36-49   栏87,行35-48
作为本发明中辅助使用的青色、品红、和黄色成色剂,而且例如在下述的成色剂也是有用的:JP-A-62-215272,91页右上栏,第4行-121页,左上栏,第6行;JP-A-2-33144,第3页,右上栏,第14行-18页,左上栏,最后一行和30页,右上栏,第6行-35页,右下栏,第11行;和EP-A-0355660(A2),4页,15-27行,5页,30行-28页,最后一行,45页,29-31行,47页,23行-63页,50行,JP-A-8-122984和JP-A-222704。而且,作为青色成色剂,焦吡咯三唑(pyrazolotriazole)成色剂优选使用。在这些成色剂中,特别优选使用在JP-A-5-313324中由公式(I)或(II)表示的那些,以及在JP-A-6-34796中公式(I)表示的那些,和在这些专利公开中所例举的成色剂。
                                       表2
  成分 JP-A-7-104448 JP-A-7-77775   P-A-7-301895
  染色图像保持改进剂(防污剂) 栏39,行50-栏70,行9 栏61,行50-栏62,行49   栏87,行49-栏88,行48
  防衰减剂 栏70,行10-栏71,行2
  染料(着色剂) 栏77,行2-栏78,行41 栏7,行14-栏19,行42,和栏50,行3-栏51,行14   栏9,行27-栏18,行10
  明胶 栏78,行42-48 栏51,行15-20   栏83,行13-19
  感光材料的层结构 栏39,行11-26 栏44,行2-35   栏31,行38-栏32,行33
  感光材料涂层的pH 栏72,行12-28
  扫描曝光 栏76,行6-栏77,行41 栏49,行7-栏50,行2   栏82,行49-栏83,行12
  显影液中的防腐剂 栏88,行19-栏89,行22
作为本发明中辅助使用的青色、品红、和黄色成色剂,而且例如在下述的成色剂也是有用的:P-A-62-215272,91页右上栏,第4行-121页,左上栏,第6行;JP-A-2-33144,第3页,右上栏,第14行-18页,左上栏,最后一行和30页,右上栏,第6行-35页,右下栏,第11行;和EP-A-0355660(A2),4页,15-27行,5页,30行-28页,最后一行,45页,29-31行,47页,23行-63页,50行,JP-A-8-122984和JP-A-222704。而且,作为青色成色剂,焦吡咯三唑(pyrazolotriazole)成色剂优选使用。在这些成色剂中,特别优选使用在JP-A-5-313324中由公式(I)或(II)表示的那些,以及在JP-A-6-347960中公式(I)表示的那些,和在这些专利公开中所例举的成色剂。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已知的防混色剂(color-mixing preventing agents)。在这些试剂中,在如下专利公开中所述的那些是优选。
例如,可以使用JP-A-5-333501所述的高分子量氧化还原化合物,日本专利申请NO.9-140719和美国专利NO.4,923,787所述的芬宁东-或肼系列的化合物,和JP-A-5-249637,JP-A-10-282615和德国专利NO.19629142A1所述的白色成色剂。为了特别提高显影溶液的PH和促进显影速度,优选使用氧化还原化合物,例如如德国专利NOs.19618786A1和19806846A1,EP专利NOs.839623A1和842975A1,以及法国专利NO.2760460A1所述。
在本发明中,具有高摩尔消光系数的紫外线吸收剂优选用作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作为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含有三嗪骨架的化合物。优选例如在以下所述的化合物,JP-A-46-3335,JP-A-55-152776,JP-A-5-197074,JP-A-5-232630,JP-A-5-307232,JP-A-6-211813,JP-A-8-53427,JP-A-8-234364,JP-A-8-239368,JP-A-9-31067,JP-A-10-115898,JP-A-10-147577,JP-A-10-182621,JP-T-8-501291(“JP-T”指的是已公开检索的专利申请),欧洲专利申请NO.711804A,和德国专利NO.19739797A。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防真菌剂/防霉菌剂,JP-A-63-271247所述的那些是有用的。作为用于构成感光材料的照相层中的亲水胶体,优选明胶,特别是优选含有重金属作为混合物,例如铁、铜、锌和锰是5ppm或更少,更优选3ppm或更少。
而且,在感光材料中的钙含量优选20mg/m2或更少,更优选10mg/m2或更少,最优选5mg/m2或更少。
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不仅用于使用通常的底片印相机的印相系统,而且还适用于使用阴极射线(CRT)的扫描曝光系统。
在与使用激光器的装置的比较中,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是简单和紧凑的,并且使成本降低。而且,光轴和颜色的调整是容易的。
对于用于图像曝光的阴极射线管,使用各种发射出所需的光谱区的光的发射极。例如,可以使用红色发射极、绿色发射极和蓝色发射极的任何一种或其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特别地,通常使用通过将这些荧光混合发射出白光的阴极射线管。
当阴极射线管在多重光谱区具有显示出光辐射的荧光物质时,多重颜色可以同时曝光;即,多重颜色的图像信号可以输入到阴极射线管,而从管的表面发光。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中曝光是以这样一种方法进行的:将颜色相应的图像信号连续输入而连续发出相应的颜色,且它们通过膜用于切断其他的颜色(表面连续曝光),并且通常优选表面连续曝光使图像质量高,因为可以使用高分辨率阴极射线管。
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优选用于数字扫描曝光系统,其可以使用单色高密度光,例如第二谐波发光源(SHG),其含有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半导体激光或固态激光的组合,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气体激光、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
为了使系统紧凑和廉价,优选使用半导体激光或第二谐波发光源(SHG),其含有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半导体或固态激光的组合。优选,为了设计紧凑、廉价、寿命长、和高稳定性的装置,优选使用半导体激光,而且优选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至少一个曝光源。
在通过组合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半导体激光或使用半导体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的固态激光而得到的SHG光源中,由于激光的发射波长可以减半,所以可以得到蓝光和绿光。因此,感光材料的光谱感光度最大值可以存在于每一个常见的三个波长区,蓝光区、绿光区和红光区,而得到图像。
如果在该扫描曝光中的曝光时间被定义为对于其象素密度为400dpi的象素尺寸的曝光时间,优选曝光时间为10-4秒或更少,更优选10-6秒或更少。
优选本发明可以使用的扫描曝光系统在下表所列的专利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而且,为了加工本发明的感光材料,可以优选使用在JP-A-2-207250,26页,右下栏,第1行-34页,右上栏,第9行,和在JP-A-4-97355,5页,左上栏,17行-18页,右下栏,第20行所述的加工材料和加工方法。而且,作为该显影液的防老剂,优选使用在以上表格中所列专利中所述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作为感光材料曝光后进行显影的系统,可以使用湿法系统,例如传统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含有碱剂和显影剂的显影液进行显影,和其中显影剂混入到感光材料中,并使用活化液进行显影的方法,例如无任何显影剂的碱溶液,以及不使用加工溶液的热显影系统。特别地,由于活化方法在加工液中不含有显影剂,所以加工溶液的控制和处理是容易的,减少了废液处理时的负担,从环保的观点来看,活化方法是优选。
在活化方法中,作为混入到感光材料的显影剂或其前身,例如,优选在JP-A-8-234388,JP-A-9-152686,JP-A-9-152693,JP-A-9-211814,和JP-A-9-160193所述的肼型化合物。
而且,优选使用这样一种显影方法:其中感光材料中的银的涂覆量减少,和使用过氧化氢进行图像增强加工。特别地,优选使用该方法用于活化法。具体地,优选使用如JP-A-8-297354和JP-A-9-15269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使用含有过氧化氢的活化液。
在活化法中,在用活化液加工之后,通常进行脱银处理,但在使用其银量降低的感光材料的图像增强处理中,可以省略脱银处理,以及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例如冲洗加工或定影加工。而且,在通过扫描器等从感光材料阅读图像信息的系统中,可以使用不需脱银处理的加工方法,甚至当使用具有大量银的感光材料时,例如用于拍摄(照相)的感光材料。
作为用于活化液的加工材料和加工方法,在本发明感光材料加工中使用的脱银液(漂白/定影液)、冲洗水以及定影液,可以使用已知的那些。优选使用在检索公开Item 36544(1994.9),536-541页和JP-A-8-234388所述的那些。
在本发明的感光材料的加工中,术语“彩色显影时间”指的是从开始将感光材料浸入到彩色显影液中直到感光材料被浸入到其后加工步骤中的漂白定影液中的一段时间。在使用例如自动显影机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彩色显影时间是感光材料被浸入到彩色显影液的时间(所谓的“在溶液中的时间”)和离开彩色显影液后的感光材料在空气中沿着彩色显影步骤后的漂白-定影槽方向被输送的时间(所谓的“在空气中的时间”)的总时间数。相同地,术语“漂白-定影时间”指的是从开始将感光材料浸入到漂白定影液中直到感光材料被浸入到其后加工步骤中的冲洗或稳定槽中的一段时间。而且,术语“冲洗或稳定时间”指的是感光材料停留在冲洗或稳定液直到它开始沿着干燥步骤(所谓的“在溶液中的时间”)的方向被输送。
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优选通过快速冲洗加工而加工,且彩色显影时间优选为60秒或更少,更优选在50-6秒的范围内。相同地,漂白显影时间优选为60秒或更少,更优选在50-6秒的范围内。而且,冲洗或定影时间优选为150秒或更少,更优选在130秒-6秒的范围内。
作为用于本发明感光材料加工步骤中的干燥方法,可以采用任何一种传统已知的快速干燥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的方法。从本发明的目的来看,优选在20秒内干燥彩色照相感光材料,更优选在15秒内,最优选在5-10秒。
作为干燥系统,可以使用接触加热系统和吹热空气系统的任何一种,接触加热系统和吹热空气系统的组合结构能够比以上独立的系统进行更迅速的干燥,因此该组合是优选的。根据本发明,在关于干燥方法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用加热辊将感光材料接触加热,然后用从多孔板或喷嘴向感光材料吹出的热空气进行吹气干燥。优选,在吹气干燥部分,感光材料每接收热的单位面积上吹的热空气的质量速度为1000kg/m2.hr或更高。进气口(吹气的出口)优选具有的形状为压力损失减少,其形状的例子在JP-A-9-33998中的图7-图15给出。
本发明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感光材料不仅具有快速加工的适应性,而且在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高密度区域具有极好的着色图像。另外,通过传统的表面曝光也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彩色相片图像。
本发明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在以下方面产生了一种优异的效果:快速冲洗加工适应性是极好的;抑制了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彩色照相的周边区域的彩色平衡时的改变,并且通过扫描曝光得到了高的最大着色密度,而且,通过通常的表面曝光也形成了高质量的彩色照相图像。
本发明将参考如下例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它们。
例子
实施例1-1
乳剂的制备
溶液I
水                               1000ml
氧化钙加工的明胶                 58g
NaCl                             63mmol
PH(使用硫酸调节)                 2.9
溶液II
硝酸银                           1.70mol
组成的水                         617ml
溶液III
NaCl                             1.80mol
组成的水                         617ml
溶液IV
硝酸银                           0.42mol
组成的水                         200ml
溶液V
NaCl                             0.042mol
KBr                              4.2mmol
六氰基高铁酸(II)钾               0.06mmol
三水合物
组成的水                             200ml
将溶液II和III同时加入到50℃的溶液I中,一边用力搅拌(溶液II的添加速率为:6.2ml/min,溶液III的添加速率为:6.9ml/min.)。在开始添加之后的22分30秒内,将溶液II和III的添加速率都提高,并且当提高添加速度时,溶液II和III的每一种的总量在开始添加后53分钟添加完毕。而且,一边用力搅拌,溶液IV和V的每一种的总量经12分钟添加完毕。将所得的混合物在50℃保持10分钟后,冷却,然后进行脱盐、淀积并用水冲洗。而且,在将温度加热到50℃之后,添加170g石灰加工的明胶,调节明胶混合物使其PH为5.3和PAg为7.5。向所得的乳剂中,分别顺序加入0.04mmole的苯硫代硫酸钠,0.03mmole的感红的感光染料G,0.015mmole的氯金酸,0.2mmole的硫氰酸钾和0.006mmole的三乙基硫脲,每摩尔的银。一旦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到70℃,然后冷却到50℃。然后,以以上的顺序加入1.7mmole的氯溴化银细晶粒(Br60mole%,掺入六氯铱酸钾(IV)),7.1mmole的氯溴化银细晶粒(溴30mole%),0.2mmole的1-(3-甲基脲基苯基)-5-巯基四唑,0.2mmole的1-苯基-5巯基四唑和1.5mmole的KBr,来制备感红乳剂1-R1。感红乳剂1-R1是高氯化银立方晶系乳剂,具有如下特征:晶粒的边长:0.41μm,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0.09,溴化物含量:0.66mole%。
用于感红乳剂层的增感染料
增感染料G
(感红乳剂1-R1使用的卤化银数量为3×10-5mole/mole,感红乳剂1-R1’使用的卤化银的数量为3.5×10-5mole/mole)。
以与乳剂1-R1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1-R2-1-R4,除了氯溴化银细晶粒中的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和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变成如表3所示。而且,以与乳剂1-R1相同的方法制备下述的乳剂1-R1’,除了溶液I的温度和溶液II-V的添加速率改变,而且在PAg调节之后添加的化学试剂的数量也改变了。即,乳剂1-R1’是高氯化银立方晶系乳剂,具有如下特征:晶粒的边长为:0.34μm,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为:0.08,和溴化物含量为0.80mole%。以与乳剂1-R1’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1-R2’-1-R4’,除了氯溴化银细晶粒中六氯铱酸钾(IV)的数量和晶粒尺寸和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如表3所示的变化。这些乳剂中的每一种的晶粒尺寸、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和铱含量如表3所示。
                           表3
感红乳剂的名称   晶粒尺寸(边长,μm)   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     铱含量(mol/Agmol)
1-R1   0.41   0.09     1.0×10-7
1-R2   0.41   0.08     2.2×10-7
1-R3   0.41   0.09     3.4×10-7
1-R4   0.41   0.09     4.4×10-7
1-R1’   0.34   0.08     1.0×10-7
1-R2’   0.35   0.08     2.0×10-7
1-R3’   0.34   0.09     4.4×10-7
1-R4’   0.34   0.08     4.9×10-7
以与感红乳剂1-R1相同的方法制备感蓝乳剂1-B1和1-B1’,和感绿乳剂1-G1和1-G1’,除了溶液I的温度和溶液II-V的添加速度改变了,而且溶液V中的六氰基高铁酸(II)钾的数量也改变了,调节PAg后化学试剂添加的数量和氯溴化银细晶粒中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都改变了,并且加入感蓝感光染料A,B和C,或感绿感光染料D,E,F来分别代替感红感光染料G。
用于感蓝乳剂层的增感染料
增感染料A
增感染料B
增感染料C
Figure C0013738600283
(向大尺寸乳剂1-B1中,使用感蓝感光染料A,B和C,其数量分别为2.2×10-4mol,3.0×10-5mol和1.8×10-4mol,每摩尔的氯化银,向小尺寸乳剂1-B1’中,使用感蓝感光染料A,B和C,其数量分别为2.5×10-4mol,3.4×10-5mol和2.1×10-4mol,每摩尔的氯化银。)
用于感绿乳剂层的增感染料
增感染料D
Figure C0013738600291
增感染料E
Figure C0013738600292
增感染料F
(向大尺寸乳剂1-G1中,使用感绿感光染料D,E和F,其数量分别为3.0×10-4mol,6.0×10-5mol和1.0×10-4mol,每摩尔的氯化银,向小尺寸乳剂1-G1’中,使用感绿感光染料D,E和F,其数量分别为3.7×10-4mol,7.4×10-5mol和1.2×10-4mol,每摩尔的氯化银。)
样品(1101)-(1108)的制备
在纸基底的两个侧面用聚乙烯层合的表面进行电晕放电。该基底配置有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明胶胶层,并涂覆下述的各种照相结构层,来制备样品(1101)。向在照相结构层涂覆侧的聚乙烯层合层添加3mg/m2的K-1,12mg/m2的K-2和14%质量的二氧化钛。
(层结构)
每一层的组成如下所示。数字为涂覆量(g/m2)。在卤化银乳剂的情况中,涂覆量是以银为单位的。
第一层(感蓝乳剂层)
氯溴化银乳剂(立方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71μm的大尺寸乳剂1-B1和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62μm的小尺寸乳剂1-B1’(根据银的摩尔数为3∶7)的混合物。晶粒尺寸分布的偏差系数分别为0.08和0.10,每一种乳剂分别具有0.28mol%和0.33mol%的由氯化银组成感光胶层的晶粒表面部分局部含有的溴化银。)0.25
明胶                                1.35
黄色成色剂(ExY-1)                   0.41
黄色成色剂(ExY-1)                   0.21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               0.08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2)               0.04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3)               0.08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8)               0.04
溶剂(Solv-1)                        0.23
第二层(防止混色层)
明胶                                0.95
混色抑制剂(Cpd-4)                   0.12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6)               0.007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7)                           0.14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3)                          0.006
溶剂(Solv-1)                                    0.06
溶剂(Solv-2)                                    0.22
第三层(感绿乳剂层)
氯溴化银乳剂(立方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42μm的大尺寸乳剂1-G1和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33μm的小尺寸乳剂1-G1’(根据银的摩尔数为3∶7)的混合物。晶粒尺寸分布的偏差系数分别为0.10和0.08,每一种乳剂分别具有0.69mol%和0.81mol%的由氯化银组成感光胶层的晶粒表面部分局部含有的溴化银。) 0.12
明胶                                             1.20
品红成色剂(ExM-1)                                0.10
品红成色剂(ExM-2)                                0.05
紫外线吸收剂(UV-1)                               0.05
紫外线吸收剂(UV-2)                               0.02
紫外线吸收剂(UV-3)                               0.02
紫外线吸收剂(UV-4)                               0.03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2)                            0.005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4)                            0.002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7)                            0.08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8)                            0.015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9)                            0.03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0)                           0.01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1)                           0.0001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3)                           0.004
溶剂(Solv-3)                                     0.10
溶剂(Solv-4)                                     0.19
溶剂(Solv-5)                                     0.17
第四层(防止混色层)
明胶                                             0.71
混色抑制剂(Cpd-4)                                0.09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6)                      0.005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7)                      0.10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3)                     0.004
溶剂(Solv-1)                               0.04
溶剂(Solv-2)                               0.16
第五层(感红乳剂层)
氯溴化银乳剂(立方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41μm的大尺寸乳剂1-R1和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34μm的小尺寸乳剂1-R1’(根据银的摩尔数为6∶4)的混合物。晶粒尺寸分布的偏差系数分别为0.09和0.08。)      0.18
明胶                                       1.00
青色成色剂(ExC-1)                          0.05
青色成色剂(ExC-2)                          0.18
青色成色剂(ExC-3)                          0.024
紫外线吸收剂(UV-1)                         0.04
紫外线吸收剂(UV-3)                         0.01
紫外线吸收剂(UV-4)                         0.01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                      0.23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9)                      0.01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2)                     0.01
彩色图像稳定剂(Cpd-13)                     0.006
溶剂(Solv-6)                               0.23
第六层(紫外线吸收层)
明胶                                       0.34
紫外线吸收剂(UV-1)                         0.08
紫外线吸收剂(UV-2)                         0.03
紫外线吸收剂(UV-3)                         0.03
紫外线吸收剂(UV-4)                         0.02
紫外线吸收剂(UV-5)                         0.01
紫外线吸收剂(UV-6)                         0.03
溶剂(Solv-7)                               0.10
第七层(保护层)
明胶                                          1.00
聚乙烯醇的丙烯酰基改性共聚物(改性度17%)      0.04
液体石蜡                                      0.02
表面活性剂(Cpd-14)                            0.01
表面活性剂(Cpd-15)                            0.01
(ExY-1)黄色成色剂
Figure C0013738600331
(ExY-2)黄色成色剂
Figure C0013738600332
(ExM-1)品红成色剂
(ExM-2)品红成色剂
Figure C0013738600334
(ExC-1)青色成色剂
Figure C0013738600341
(ExC-2)青色成色剂
Figure C0013738600342
(ExC-3)青色成色剂
Figure C0013738600343
(Cpd-1)彩色图像稳定剂
Figure C0013738600351
数均分子量60,000
(Cpd-2)彩色图像稳定剂
(Cpd-3)彩色图像稳定剂
n=7~8(平均)
(Cpd-4)混色抑制剂                     (Cpd-5)混色抑制剂
Figure C0013738600354
(Cpd-6)抑制混色助剂
(Cpd-7)稳定
Figure C0013738600362
数均分子量    600
                           m/n=10/90
(Cpd-8)彩色图像稳定剂
(Cpd-9)彩色图像稳定剂                    (Cpd-10)彩色图像稳定剂
Figure C0013738600364
(Cpd-11)
(Cpd-12)彩色图像稳定剂                      (Cpd-13)彩色图像稳定剂
(Cpd-14)表面活性剂
             为7∶3(重量比)的混合物:
Figure C0013738600373
(Cpd-15)表面活性剂
Figure C0013738600375
(UV-1)紫外线吸收剂                               (UV-2)紫外线吸收剂
(UV-3)紫外线吸收剂                               (UV-4)紫外线吸收剂
(UV-5)紫外线吸收剂
(Solv-1)                   (Solv-2)
                                   为1∶1(重量比)的混合物
Figure C0013738600391
Figure C0013738600392
Figure C0013738600393
(Solv-3)                   (Solv-4)
                                                为1∶1(重量比)
(Solv-5)                           (Solv-6)
                                                 的混合物
Figure C0013738600397
(Solv-7)
Figure C0013738600398
此外,将下面的化合物I添加到感红乳剂层中,数量为2.6×10-3mol,每摩尔的卤化银。
(化合物I)
此外,向感蓝乳剂层,感绿乳剂层和感红乳剂层添加1-(3-甲基脲基苯基)-5-巯基四唑,数量分别为3.3×10-4mol,1.0×10-3mol和5.9×10-4mol,每摩尔的卤化银。
而且,向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和第七层分别添加的量为0.2mg/m2,0.2mg/m2,0.6mg/m2,和0.1mg/m2
而且,向感蓝乳剂层和感绿乳剂层,分别添加数量分别为1×10-4mol和2×10-4mol的4-羟基-6-甲基-1,3,3a,7-四氮茚(tetrazaindene),每摩尔的卤化银。
向感红乳剂层中,添加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重量比1∶1,平均分子量200,000-400,000)的数量为0.05g/m2
而且,向第二层、第四层和第六层,分别添加数量为6mg/m2,6mg/m2,和18mg/m2的邻苯二酚-3,5-二磺酸二钠。
而且,为了抑制辐射,将以下染料添加到乳剂层(括号中所示为涂覆量)中。
而且,向每一层添加Ab-1,Ab-2,Ab-3,和Ab-4,从而使总量分别为15.0mg/m2,60.0mg/m2,5.0mg/m2,和10.0mg/m2
(Ab-1)防腐剂            (Ab-2)防腐剂                         (Ab-3)防腐剂
Figure C0013738600421
(Ab-4)防腐剂
R1            R2a    -CH3         -NHCH3b    -CH3         -NH2c    -H            -NH2d    -H            -NHCH3
a,b,c,d为1∶1∶1∶1(摩尔比)的混合物
1-氧化(oxi)-3,5-二氯-s-三嗪钠用作每一层的明胶硬化剂。
以与样品(1101)相同的方法制备(1102)-(1108),除了将第五层的感红乳剂改变成表4所述的乳剂。
                        表4
    样品名     感红乳剂高感光度乳剂/低感光度乳剂
    1101     1-R1/1-R1’
    1102     1-R2/1-R2’
    1103     1-R3/1-R2’
    1104     1-R4/1-R2’
    1105     1-R2/1-R3’
    1106     1-R3/1-R3’
    1107     1-R3/1-R4’
    1108     1-R4/1-R4’
对于样品(1101),进行如下的曝光和加工。通过红光滤光器将样品1101进行分层曝光用于感光度测定,使用感光计(FWH型,由Fuji photo Fi 1 mCo.,Ltd.制造;光源的颜色温度:3,200°K)。进行曝光,从而使曝光量为250lux.sec(lx.sec),曝光时间为10-1秒。然后,将样品再进行如下加工。
加工步骤      温度       时间        供给速率*
彩色显影      38.5℃     45秒        45ml
漂白-定影     38.0℃     45秒        35ml
冲洗(1)       38.0℃     15秒        …
冲洗(2)       38.0℃     15秒        …
冲洗(3)      **38.0℃   15秒        …
冲洗(4)      **38.0℃   20秒        121ml
*供给速率是加工每m2的感光材料的数量。
**冲洗清洁系统RC500,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在冲洗(3)中安装,从冲洗(3)中将冲洗液取出,并用泵泵送到反渗透膜组件(RC50D)中。在该槽中得到的渗透水被输送到冲洗(4),将集中的水送回冲洗(3)。调节泵的压力,从而使到反渗透膜组件中的渗透水的数量保持在50-300ml/min,每天进行10小时的循环,控制温度。
(冲洗是从槽(1)-槽(4)的槽式逆流系统。)
加工液的组成如下。
[彩色显影剂]                  槽的溶液       补充物(Replenisher)
水                            800ml          800ml
二甲基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    0.1g           0.1g
(硅氧烷KF351A,商品名:
由Shinetsu Kagaku Kogyo Co.生产)
三(异丙醇)胺                  8.8g           8.8g
乙二胺四乙酸                  4.0g           4.0g
聚乙二醇(MW300)               10.0g          10.0g
4,5-二羟基苯基-1,3-二磺酸钠 0.5g           0.5g
氯化钾                        10.0g          …
溴化钾                        0.040g         0.010g
三嗪基氨基茋系荧光增白剂
(Hakkol FWA-SF,商品名:
由Showa Kagaku Co.生产)         2.5g           5.0g
亚硫酸钠                        0.1g           0.1g
二钠-N,N-二(磺化乙基)羟胺      8.5g           11.1g
N-乙基-N-(β-甲烷亚磺酰氨基乙基)
-3-甲基-4-氨基苯胺3/2
硫酸单水合物                    5.0g           15.7g
碳酸钾                          26.3g          26.3g
使用的水                        1000ml         1000ml
PH(在25℃使用氢氧化钾和
硫酸调节)                       10.15          12.50
[漂白-定影液]                   槽溶液         补充物
水                              700ml          600ml
乙二胺四乙酸铁(III)铵           47.0g          94.0g
乙二胺四乙酸                    1.4g           2.8g
间-羧基苯基亚磺酸               8.3g           16.5g
硝酸(67%)                      16.5g          33.0g
咪唑                            14.6g          29.2g
硫代硫酸铵(750g/litter)         107.0ml        214.0ml
亚硫酸铵                        16.0g          32.0g
二亚硫酸钾                      23.1g          46.2g
使用的水                        1000ml         1000ml
PH(在25℃使用乙酸和氨调节)      6.0            6.0
(冲洗液)                        槽溶液         补充物
氯化异氰尿酸钠                  0.02g          0.02g
去离子水(导电率为
5μs/cm或更低)                  1000ml         1000ml
PH                              6.5            6.5
测量上述加工的样品(1101)的着色密度,并进行对应于感红青色形成层的感光度测定,而得到特性曲线。对于这样得到的特性曲线,读取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然后,分别测量用曝光量为该读取的曝光量的10倍进行曝光得到的着色密度(即D1)。
而且,使用感光计(型号HIE,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通过红光滤光器将样品(1101)进行分层曝光来测定感光度,曝光时间为10-4秒,并用上述方法加工。测量加工过的样品(1101)的颜色密度,并进行对应于感红的青色着色层的10-4秒曝光的感光度测定,而得到特性曲线。对于这样得到的特性曲线,以与以上所示相同的方法得到颜色密度(D1’)。对于通过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读取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E1)。而且,在通过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测量产生密度为在通过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最大颜色密度0.92倍的所需曝光量(E2)。在本文中,上述的感光计型号HIE是设计成能提供来自光源的高强度照射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所需曝光量的感光计。
使用NEXIAH400(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的底片),通过给穿红装的女士照相而得到底片图像,接着进行胶片冲洗加工。通过SUPER FA-238(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的微实验室(minilab))得到的底片,将样品(1101)-(1108)进行表面曝光,接着进行冲洗加工,从而得到缘于表面曝光的彩色相片图像。另一方面,通过FRONTIER 350(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Co.,Ltd.生产的数字化微实验室;输出量:10-7秒每象素(图像元素),蓝光40μW,绿光300μW,红光2mW)将以上得到的底片信息进行数字化。以这些信息为基准,将样品(1101)-(1108)进行扫描曝光同时调制,从而变化来自每一激光源的光量,接着进行冲洗加工,从而得到缘于扫描曝光的彩色相片图像。
评估通过高照射强度短时间曝光的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和缘于传统的表面曝光得到的图像的照相性能差异,关于D1’/D1,log(E2/E1)和由上述技术得到的相片图像。
通过将样品(1101)-(1108)进行表面曝光而得到的每一个彩色相片图像都是极好的。从表5所示的结果可以明白,通过将样品(1101)-(1104)和(1108)进行扫描曝光得到的每一个图像具有不令人满意的红装着色再现。相反地,将样品(1105)-(1107)进行扫描曝光而得到的每一个图像具有极好的红装着色再现性,其中D1’/D1和log(E2/E1)的值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
                               表5
  样品名   D1’/D1     log(E1/E2)   缘于扫描曝光的显色     备注
  1101   0.60     1.71   着色缺乏清晰度,无深度     对比例
  1102   0.66     1.65   着色缺乏清晰度,无深度     对比例
  1103   0.83     1.58   着色缺乏清晰度,无深度     对比例
  1104   0.88     1.45   大部分着色暗淡,不自然,并且着色的清晰度不令人满意     对比例
  1105   0.65     1.36   自然着色,极好     本发明
  1106   0.77     1.29   自然着色,且着色清晰度好,更好     本发明
  1107   0.85     1.12   轻微浓的着色,极好     本发明
  1108   0.98     1.08   着色的高清晰度,不自然     对比例
例1-2
分别以与以上感红乳剂1-R3和1-R3’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1-R5和1-R5’,除了将溶液V中的六氰高铁酸(II)钾省略,改变添加的氯金酸和三乙基硫脲的数量,从而进行最佳的增感。
而且,以与以上感红乳剂1-R5和1-R5’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1-R6和1-R6’,除了添加到溶液V中的六氰高铁酸(II)钾的数量分别为0.03mmole和0.05mmole。
为了评价感红乳剂1-R5,1-R5’,1-R6和1-R6’的制作稳定性,这些乳剂中的每一种都制备3次。在表6中,制备数目表示为#1-#3。
以与样品(1101)相同的方法制备样品(1201)-(1206),除了此处使用的感红乳剂被改变成感红乳剂1-R5,1-R5’,1-R6或1-R6’,分别如表6所示。
也与例1-1相同的方法评价样品(1201)-(1206)。
与例1-1类似,通过将本发明的样品(1201)-(1206)进行传统的表面曝光得到的每一个彩色相片图像是极好的。此外,分别在将它们进行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红装上着色的再现性也是极好的。从表6所示的结果可以明白,其中每一种在感红乳剂中含有两种周期表VIII族金属配合物的样品(1204)-(1206),在乳剂制备的再现性方面具有更稳定的性能,与每一种在感红乳剂中只含有一种周期表的VIII族金属配合物的样品(1201)-(1203)相比。
在该例子中,通过将样品(1201)-(1203)进行扫描曝光得到图像时,为了调整最终图像的彩色平衡,对于这些样品中的每一个每一次都需要安装在数字化微实验室上的校正功能元件进行层次润色。另一方面,在使用样品(1204)-(1206)的情况下,如果对这些样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校正,那么就可以在样品(1204)-(1206)中每一个上得到令人满意的图像。从上述结果也可以明白,样品(1204)-(1206)是极好的,而且其生产率方面是更优选。
                                  表6
    样品名     感红乳剂高感光度乳剂/低感光度乳剂     D1’/D1     Log(E1/E2)     备注
    1201     1-R5#1/1-R5’#1     0.68     1.34     本发明
    1202     1-R5#2/1-R5’#2     0.71     1.25     本发明
    1203     1-R5#3/1-R5’#3     0.76     1.28     本发明
    1204     1-R6#1/1-R6’#1     0.71     1.28     本发明
    1205     1-R6#2/1-R6’#2     0.70     1.27     本发明
    1206     1-R6#3/1-R6’#3     0.72     1.27     本发明
例2-1
乳剂的制备
溶液I
水                          1000ml
石灰加工的明胶              58g
NaCl                        63mmol
PH(使用硫酸(sulfric)调节)   2.9
溶液II
硝酸银                      1.70mol
使用的水                    617ml
溶液III
NaCl                        1.80mol
使用的水                    617ml
溶液IV
硝酸银                      0.42mol
使用的水                    200ml
溶液V
NaCl                       0.42mol
KBr                        4.2mmol
六氰高铁酸(II)钾三水合物   0.015mmol
使用的水                   200ml
将溶液II和III同时加入到保持在49℃的溶液I中,一边用力搅拌(溶液II的添加速率为:6.2ml/min,溶液III的添加速率为:6.9ml/min.)。在开始添加之后的22分30秒内,将溶液II和III的添加速率都提高,并且当提高添加速度时,溶液II和III的每一种的总量在开始添加后53分钟添加完毕。而且,一边用力搅拌,溶液IV和V的每一种的总量经12分钟添加完毕。将所得的混合物在50℃保持10分钟后,冷却,然后进行脱盐、淀积并用水冲洗。而且,在将温度加热到50℃之后,添加170g石灰加工的明胶,并调节明胶混合物使其PH为5.3和PAg为7.5。对所得的乳剂,0.04mmole的苯硫代硫酸钠,0.032mmole的感红增感染料G,0.016mmole的氯金酸,0.21mmole的硫氰酸钾和0.006mmole的三乙基硫脲分别以上述顺序加入,每摩尔的银。一旦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到70℃,然后冷却到50℃。然后,以以上的顺序加入1.8mmole的氯溴化银细晶粒(Br 60mole%,掺入六氯铱酸钾(potassium hexachlorobromide)(IV)),6.8mmole的氯溴化银细晶粒(溴30mole%),0.21mmole的1-(3-甲基脲基苯基)-5-巯基四唑,和1.6mmole的KBr,来制备感红乳剂2-R1。感红乳剂2-R1是高氯化银立方晶系乳剂,具有如下特征:晶粒的边长:0.40μm,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0.09,溴化物含量:0.67mole%。
用于感红乳剂层的增感染料
使用上述的感红的增感染料G。
(其被添加到感红乳剂2-R1中,添加数量为3.2×10-5摩尔/摩尔卤化银,向感红乳剂2-R1’的添加数量为3.7×10-5摩尔/摩尔卤化银)。
以与感红乳剂2-R1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2-R2-2-R4,除了氯溴化银细晶粒中的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和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改变,如表7所示。而且,以与感红乳剂2-R1相同的方法制备下述的感红乳剂2-R1’,除了溶液I的温度和溶液II-V的添加速率改变,而且在PAg调节之后添加的化学试剂的数量改变了。即,感红乳剂2-R1’是高氯化银立方晶系乳剂,具有如下特征:晶粒的边长为:0.34μm,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为:0.08,溴化物含量为0.80mole%。以与感红乳剂2-R1’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2-R2’-2-R4’,除了氯溴化银细晶粒中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和晶粒尺寸以及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改变,如表7所示。这些乳剂中的每一种的晶粒尺寸、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和铱含量如表7所示。
                                  表7
感红乳剂的名称    晶粒尺寸(边长,μm)     晶粒尺寸的变异系数     铱含量(mol/Ag mol)
2-R1    0.40     0.09     1.1×10-7
2-R2    0.40     0.08     2.2×10-7
2-R3    0.40     0.09     3.7×10-7
2-R4    0.40     0.09     4.4×10-7
2-R1’    0.34     0.08     1.2×10-7
2-R2’    0.34     0.08     2.3×10-7
2-R3’    0.34     0.09     4.4×10-7
2-R4’    0.34     0.08     5.0×10-7
以与感红乳剂2-R1相同的方法制备感蓝乳剂2-B1和2-B1’,和感绿乳剂2-G1和2-G1’,除了溶液I的温度和溶液II-V的添加速度改变了,而且溶液V中的六氰基高铁酸(II)钾的数量改变了,调节PAg后两种化学试剂添加的数量和氯溴化银细晶粒中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都改变了,并且加入上述感蓝增感染料A,B和C,或上述感绿增感染料D,E和F来分别代替感红增感染料G。
用于感蓝乳剂层的增感染料
使用上述的增感染料A,B和C。
(向大尺寸乳剂2-B1中,使用感蓝增感染料A,B和C,其数量分别为2.2×10-4mol,3.0×10-5mol和1.8×10-4mol,每摩尔的氯化银,向小尺寸乳剂2-B1’中,使用感蓝增感染料A,B和C,其数量分别为2.5×10-4mol,3.4×10-5mol和2.1×10-4mol,每摩尔的氯化银。)
用于感绿乳剂层的增感染料
使用上述的增感染料D,E和F。
(向大尺寸乳剂2-G1中,使用感绿增感染料D,E和F,其数量分别为3.0×10-4mol,6.0×10-5mol和1.0×10-5mol,每摩尔的氯化银,向小尺寸乳剂2-G1’中,使用感绿增感染料E,E和F,其数量分别为3.7×10-4mol,7.4×10-5mol和1.2×10-5mol,每摩尔的氯化银。)
样品(2101)-(2107)的制备
以与样品(1101)相同的方法制备样品(2101),除了将用于第一、第三、和第五层的氯溴化银乳剂分别改变成下示的那些,使用相同的涂覆量。
第一层(感蓝乳剂层)
氯溴化银乳剂(立方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71μm的大尺寸乳剂2-B1和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62μm的小尺寸乳剂2-B1’的混合物(根据银的摩尔数为3∶7)。晶粒尺寸分布的偏差系数分别为0.08和0.10,每一种乳剂分别具有0.28mol%和0.33mol%的由氯化银组成感光胶层的晶粒表面部分局部含有的溴化银。)
第三层(感绿乳剂层)
氯溴化银乳剂(立方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42μm的大尺寸乳剂2-G1和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33μm的小尺寸乳剂2-G1’的混合物(根据银的摩尔数为3∶7)。晶粒尺寸分布的偏差系数分别为0.10和0.08,每一种乳剂分别具有0.69mol%和0.81mol%的由氯化银组成感光胶层的晶粒表面部分局部含有的溴化银。)
第五层(感红乳剂层)
氯溴化银乳剂(立方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40μm的大尺寸乳剂2-R1和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34μm的小尺寸乳剂2-R1’的混合物(根据银的摩尔数为6∶4)。晶粒尺寸分布的偏差系数分别为0.09和0.08。)
以与样品(2101)相同的方法制备(2102)-(2107),除了将第五层的感红乳剂改变成如表8所示的乳剂。
                        表8
    样品名     感红乳剂高感光度乳剂/低感光度乳剂
    2101     2-R1/2-R1’
    2102     2-R2/2-R2’
    2103     2-R3/2-R2’
    2104     2-R4/2-R2’
    2105     2-R2/2-R3’
    2106     2-R3/2-R3’
    2107     2-R3/2-R4’
对于样品(2101),以与样品(1101)相同的方法进行曝光和冲洗加工。
测量上述加工的样品(2101)的着色密度,并进行对应于感红青色着色层的感光度测定,而得到特性曲线。对于这样得到的特性曲线,读取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然后,分别测量用曝光量为该读取的曝光量的10倍和30倍进行曝光得到的着色密度(即D1和D2)。
而且,使用上述的感光计(型号HIE,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通过红滤光片将样品(2101)进行分层曝光来测定感光度,曝光时间分别为10-4秒和10-6秒,并用上述方法加工。测量加工过的样品(2101)的着色密度,并进行对应于感红的青色着色层的对于10-4秒和10-6秒曝光的感光度测定,而分别得到特性曲线。对于通过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读取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然后,分别测量每一次的曝光量为该读取的曝光量的10倍和30倍进行曝光得到的着色密度(即D1’和D2’)。对于通过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读取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然后,分别测量每一次的曝光量为该读取的曝光量的10倍和30倍进行曝光得到的着色密度(即D1”和D2”)。
使用NEXIAH400(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的底片),通过照相而得到底片图像,接下来进行胶片冲洗加工。通过SUPER FA-238(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的微实验室(minilab))得到的底片,将样品(2101)进行表面曝光,接着进行冲洗加工,从而得到缘于表面曝光的彩色相片图像。而且将密度为1.0的灰色图像进行扫描曝光同时调制,从而变化来自每一激光源的光量,通过FRONTIER350(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的数字化微实验室;输出量:10-7秒每象素(pixel)(图像元素),蓝光40μW,绿光300μW,红光2mW)或Lambda 130(商品名,由DURST生产的数字化曝光装置),接着进行冲洗加工,从而得到缘于每一种扫描曝光的灰色相片图像(六分之一尺寸:20.3cm×25.4cm)。此外,使用这些数字化曝光装置在最大曝光量时进行扫描曝光,接下来进行冲洗加工和彩色显像密度测量,从而得到缘于每一种扫描曝光的最大着色密度(Dmax)。
通过高照射强度短时间曝光的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和缘于传统的表面曝光得到的图像的照相性能差异用D1’/D1,D1”/D1’,D2’/D2,D2”/D2’,Dmax和由上述技术得到的相片图像来评估。通过扫描曝光得到的灰色图像的评估通过将它们关于在中心区域和周边部分处的彩色平衡中的变化分类成如下四个等级的评估体系而进行。此处使用的术语“彩色平衡中的变化”指的是青色的增加(青色增加的图像)。
◎-极好,因为观察不到在周边部分彩色平衡的变化。
○-在最大许可范围内,虽然用肉眼观察到在周边部分彩色平衡的轻微变化。
△-不允许,因为观察到在周边部分彩色平衡基本变化
×-不允许,因为观察到在周边部分彩色平衡变化很大
对于样品(2102)-(2107)也进行与样品(2101)相同的评价。
结果,将样品(2101)-(2107)进行表面曝光得到的每一个彩色相片图像都是极好的。从表9所示的结果可以知道,关于样品(2101)-(2103),由每一种扫描曝光装置得到的每个最大密度是非常低的,关于样品(2104),由一种扫描曝光装置得到的着色密度仍然非常低,而且在由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的变化是明显的,因此存在关于彩色相片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关于本发明的样品(2105)-(2107),由每一种扫描曝光得到的图像具有高的最大密度,而且在周边部分具有小的彩色平衡的变化,因此它们在彩色相片材料中是极好的。
                                                      表9
    样品名   D1’D1    D1”/D1’ D2’/D2   D2”/D2’     Dmax 周边部分彩色平衡变化 备注
   *1  *2 *1    *2
    2101   0.60    0.75 0.80   0.58     2.20   2.09     ◎ 对比例
    2102   0.67    0.85 0.82   0.74     2.25   2.11     ◎ 对比例
    2103   0.83    0.92 0.83   0.77     2.27   2.19     ○ 对比例
    2104   0.98    0.95 0.90   0.80     2.55   2.29     × 对比例
    2105   0.65    0.90 0.92   0.91     2.50   2.45     ◎ 本发明
    2106   0.76    0.94 0.94   0.97     2.53   2.51     ◎ 本发明
    2107   0.84    0.96 0.95   0.97     2.53   2.51     ○ 本发明
*1使用FRONTI IR350进行扫描曝光
*2使用Lambdal 30进行扫描曝光
例2-2
以与以上感红乳剂2-R3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2-R5,除了将溶液V中的六氰高铁酸(II)钾的数量从7.0×10-6mole改变成1.4×10-5mole,每摩尔的卤化银,在乳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的氯溴化银细晶粒中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从3.7×10-7mole改变成3.0×10-7mole,每摩尔的卤银。以与以上感红乳剂2-R3’相同的方法制备感红乳剂2-R5’,除了溶液V中六氰高铁酸(II)钾的数量从7.0×10-6mole改变成1.7×10-5mole,每摩尔的卤化银,在制备乳剂的过程中添加的氯溴化银细晶粒中六氯铱酸(IV)钾的数量从4.4×10-7mole改变为3.9×10-7mole,每摩尔的卤化银。
为了评价感红乳剂2-R3,2-R3’,2-R5和2-R5’的制作稳定性,每一种乳剂都制备3次。在表10中,制备数目表示为#1-#3。
以与样品(2101)相同的方法制备样品(2201)-(2206),除了此处使用的感红乳剂改变成分别如表10所示的感红乳剂2-R3,2-R3’,2-R5和2-R5’。
也与例2-1相同的方法评价样品(2201)-(2206)。
与例2-1的结果类似,通过将本发明的样品(2201)-(2206)进行表面曝光得到的每一个彩色相片图像都是极好的。而且,在通过每一种扫描曝光得到的彩色相片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彩色平衡的变化和最大密度也都分别极好。从表10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与样品(2201)-(2203)相比,其中每一种在感红乳剂中都含有周期表VIII族金属的两种配合物的样品(2204)-(2206),在重复制备乳剂中具有更稳定的性能,其配合物数量相互差别20倍或更高。
在该例子中,当通过将样品(2201)-(2203)进行扫描曝光得到图像时,为了调整最终图像的彩色平衡,对于这些样品中的每一个每次需要通过校正功能元件进行层次润色。另一方面,在使用样品(2204)-(2206)的情况下,如果将这些样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校正,在样品(2204)-(2206)的每一个中都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图像。从上述结果也可以看出:样品(2204)-(2206)都是极好的,而且在生产率方面是更优选。
                                                      表10
 样品名 感红乳剂高感光度乳剂/低感光度乳剂   D1’/D1   D1”/D1’   D2’/D2  D2”/D2’   Dmax   备注
 *1 *2
 2201 2-R3#1/2-R3’#1   0.75   0.94   0.98 0.98   2.50  2.53   本发明
 2202 2-R3#2/2-R3’#2   0.67   0.90   0.92 0.94   2.49  2.50   本发明
 2203 2-R3#3/2-R3’#3   0.71   0.90   0.92 0.90   2.55  2.49   本发明
 2204 2-R5#1/2-R5’#1   0.74   0.93   0.96 0.96   2.56  2.52   本发明
 2205 2-R5#2/2-R5’#2   0.74   0.95   0.94 0.95   2.53  2.54   本发明
 2206 2-R5#3/2-R5’#3   0.76   0.94   0.94 0.95   2.55  2.54   本发明
*1使用FRONTI IR350进行扫描曝光
*2使用Lambdal30进行扫描曝光
已经描述了与这些例子有关的本发明,我们的愿望是本发明不被说明书的任何描述所限,除非另有说明,而是广义地认作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提出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在载体上包括至少一层含有黄色成色剂的感蓝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层含有品红成色剂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层含有青色成色剂的感红卤化银乳剂层,
其中所述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卤化银乳剂,该乳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mol%或更高但低于100mol%的卤化银晶粒,和
其中,对于由所述感光材料在曝光后彩色显影得到的每一个特性曲线,满足如下关系式:
0.65≤D1’/D1≤0.85
1.1≤log(E2/E1)≤1.4
其中D1表示在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1’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E1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
E2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产生密度为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的最大密度的0.92倍的所需曝光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由权利要求1定义的关系式,在所述感光材料红光曝光后彩色显影得到的特性曲线中得到满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所述乳剂包含氯化银含量为95mole%或更高但低于100mole%且掺入至少两种周期表中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的卤化银晶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周期表中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集中在单个卤化银晶粒的50%或更少容积的表层上,从而变得比卤化银晶粒的其他部分更丰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配合物是铁配合物和铱配合物,或者是钌配合物和铱配合物。
6.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在载体上包括至少一层含有黄色成色剂的感蓝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层含有品红成色剂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层含有青色成色剂的感红卤化银乳剂层,
其中所述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卤化银乳剂,该乳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mol%或更高但低于100mol%的卤化银晶粒,和
其中,对于由所述感光材料在曝光后彩色显影得到的每一个特性曲线,满足如下关系式:
0.65≤D1’/D1≤0.85
0.90≤D1”/D1’≤1.00
0.90≤D2’/D2≤1.00
0.90≤D2”/D2’≤1.00
其中D1表示在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1’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1”表示在由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2表示在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3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2’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3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2”表示在由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3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权利要求6限定的关系式满足在所述感光材料红光曝光后彩色显影得到的特性曲线。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所述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mol%或更高但低于100mol%并掺入至少两种周期表中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的氯化银晶粒,掺入的配合物的摩尔数使其相互差别20倍或更高。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周期表中VIII族金属的配合物集中在单个卤化银晶粒的50%或更小容积的表层上,从而变得比卤化银晶粒的其他部分更丰富。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其中配合物是铁配合物和铱配合物,或者是钌配合物和铱配合物。
11.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在载体上包括至少一层含有黄色成色剂的感蓝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层含有品红成色剂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层含有青色成色剂的感红卤化银乳剂层,
其中所述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卤化银乳剂,该乳剂含有氯化银含量为95mol%或更高但低于100mol%的卤化银晶粒,和
其中,对于由所述感光材料在曝光后彩色显影得到的每一个特性曲线,满足如下关系式:
0.65≤D1’/D1≤0.85
1.1≤log(E2/E1)≤1.4
0.90≤D1”/D1’≤1.00
0.90≤D2’/D2≤1.00
0.90≤D2”/D2’≤1.00
其中D1表示在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1’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E1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
E2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产生密度为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的最大密度的0.92倍的所需曝光量;
D1”表示在由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1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2表示在由10-1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3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2’表示在由10-4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3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D2”表示在由10-6秒曝光得到的特性曲线中,通过在曝光量为产生密度为[未曝光区域的密度+0.02]的所需曝光量的30倍时曝光得到的密度。
CNB001373862A 1999-12-28 2000-12-28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Expired - Lifetime CN12024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465699A JP2001188324A (ja) 1999-12-28 1999-12-28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
JP374656/1999 1999-12-28
JP374681/1999 1999-12-28
JP37468199A JP2001188325A (ja) 1999-12-28 1999-12-28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1981A CN1301981A (zh) 2001-07-04
CN1202442C true CN1202442C (zh) 2005-05-18

Family

ID=2658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73862A Expired - Lifetime CN1202442C (zh) 1999-12-28 2000-12-28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562556B2 (zh)
CN (1) CN120244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8239A1 (ja) * 2003-01-31 2004-08-12 Konica Corporation 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949B2 (ja) 1986-01-23 1994-03-2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ラ−画像形成法
JPH103148A (ja) 1996-06-18 1998-01-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020460A (ja) * 1996-06-28 1998-01-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
JP3904131B2 (ja) * 1999-02-26 2007-04-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US6235455B1 (en) * 1999-04-26 2001-05-22 Konica Corporation Silver halide color photographic light sensitive material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by us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01783A1 (en) 2002-01-03
US6562556B2 (en) 2003-05-13
CN1301981A (zh) 2001-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2442C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CN1356589A (zh) 卤化银乳剂和卤化银感光材料
CN1302335C (zh) 卤化银乳剂和卤化银彩色照相光敏材料
CN1272666C (zh) 卤化银感光材料
CN1211703C (zh) 卤化银乳剂及用其制成的彩色照相光敏材料和成像方法
CN1207624C (zh) 卤化银乳液和卤化银彩色照相材料
CN1308771C (zh) 卤化银乳剂、使用该乳剂的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以及成像方法
CN1173228C (zh) 卤化银乳剂,制备卤化银乳剂的方法,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和成象方法
CN1227566C (zh) 卤化银乳剂,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及其成像方法
CN1266540C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材料和影像形成方法
CN1217231C (zh) 卤化银彩色摄影感光材料,吡咯并三唑化合物及成色的化合物
CN1231811C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及形成影像的方法
CN1266539C (zh) 卤化银乳剂和卤化银感光材料
CN1201201C (zh) 成色剂和卤化银彩色照相光敏材料
CN1315675A (zh) 卤化银乳剂,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和成像方法
CN1206849A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CN1199085C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914559A (zh) 卤化银彩色摄影感光材料和彩色图像形成方法
CN101048699A (zh) 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
CN1129034C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CN1271469C (zh) 用于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的发色显影补充液及其浓缩组合物
CN1530742A (zh) 卤化银乳剂和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CN1299162C (zh) 卤化银乳剂和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
CN101069128A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
CN1245659C (zh) 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及彩色图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West Port, Western linen, two Ding mu, 26 times, No. 30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