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1343C - 避雷器 - Google Patents

避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1343C
CN1201343C CNB011097566A CN01109756A CN1201343C CN 1201343 C CN1201343 C CN 1201343C CN B011097566 A CNB011097566 A CN B011097566A CN 01109756 A CN01109756 A CN 01109756A CN 1201343 C CN1201343 C CN 12013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arrester
silicone resin
electrode terminal
resistance body
nonlinear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97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7807A (zh
Inventor
石崎义弘
菅雅弘
深野孝人
岛上圭祐
佐野福男
铃木洋典
成田广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861990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201343(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17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7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13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13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4/00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0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visual means, e.g. scarecrows, moving elements, specific shapes, pattern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0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visual means, e.g. scarecrows, moving elements, specific shapes, patterns or the like
    • A01M29/08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visual means, e.g. scarecrows, moving elements, specific shapes, patterns or the like using reflection, colours or films with specific transparency or reflec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24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electric shocks, magnetic fields or microwaves
    • A01M29/2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electric shocks, magnetic fields or microwa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rds, e.g. electrified rods, cords or 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01C7/12Overvoltage protection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01C7/12Overvoltage protection resistors
    • H01C7/126Mean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excessive pressure or for disconnecting in case of fail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rd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雷器,可充分释放内部压力,不会爆炸分散,并且水分不侵入避雷器内部。在氧化锌元件(1)的周围设置多个强化纤维塑料(FRP)制成的有刚性的细长的板状绝缘支撑物(4),分别固定在两侧的电极端子(2)上,并形成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部(3)。用流动性良好的硅酮树脂来模压氧化锌元件(1)和绝缘支撑物(4)的周围,形成壳体部(5a)和盖部(5b)组成的硅酮树脂容器5。

Description

避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非线性电阻体的避雷器,特别涉及使用树脂(聚合物)材料作为绝缘容器的那种类型的避雷器中的绝缘容器结构和容器内部的绝缘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电力系统中因雷击等而发生异常电压(雷击过电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免于异常电压的危害,使用避雷器使电力系统和大地之间连接。在该避雷器中,使用了在正常电压下显示绝缘特性、而在施加异常电压时显示低电阻特性的非线性电阻体。利用该非线性电阻体的特性,在发生异常电压的情况下,通过避雷器来流动放电电流,限制异常电压。而且,如果电压复原到正常状态,则立即停止放电,返回到原来的绝缘状态。
图5表示现有的避雷器一例的示意剖面图。如图5所示,通过层积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多个氧化锌元件(非线性电阻体)1来形成层积体,通过在该层积体的上下端部配置电极端子2来形成避雷器内部元件。然后,将该避雷器内部元件装入在侧面具有放压开口部3的绝缘筒21内,通过用聚合物树脂制的树脂容器22来覆盖该绝缘筒21,从而构成避雷器。
在具有这样结构的避雷器中,在氧化锌元件1因过载通电而破损,并且接地电流流过避雷器内部的情况下,最初流到避雷器内部元件的氧化锌元件1的电流变为电弧23。此时,随着电弧23的产生,绝缘筒21的内压上升,通过从放压开口部3将树脂容器22打破放压,来防止避雷器爆炸。
这样,将在绝缘容器上使用聚合物树脂的避雷器专门称为聚合物形避雷器。这种聚合物形避雷器与使用陶瓷制的绝缘容器的避雷器相比,具有设计的自由度高、可以减少避雷器内部的间隙等优点,所以在生产率和性能两方面被看重,期望进一步开发。
但是,在图5所示的现有避雷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如图5所示,放压的开口部3具有作为树脂容器22内部产生的电弧的出口的功能,但在被设置在绝缘筒21上的这样的结构方面,从确保绝缘筒21的轴向强度等理由来看,其位置被严格限制。这样,仅在限定的位置设置开口部3不能充分发挥放压功能,所以有可能因树脂容器22内部的高压造成电极端子2脱落,氧化锌元件1等避雷器内部元件从绝缘筒21中飞出,使绝缘筒21破裂。
此外,如图5所示,在将树脂容器22接合在绝缘筒21周围的结构中,随着长期使用,潮气从该接合面侵入,水分滞留在避雷器内的空间,存在使避雷器的特性下降的危险。
而且,在使用树脂容器的避雷器中,乌鸦等鸟类啄啃树脂容器的盖部,因而有绝缘特性下降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非线性电阻体因过载而破损,避雷器内部接地电流流动的情况下,可充分地放出内部的压力,使避雷器不爆炸飞散,而且水分不侵入到避雷器内部,放压特性和耐煮沸特性优良、安全且长期可靠性高的避雷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除了防止爆炸飞散和防止水分侵入之外,还可以防止乌鸦等鸟类造成的破坏、可靠性更高的避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层积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至少一片以上的非线性电阻体,在该层积构造的两端部配有电极端子,形成避雷器内部元件,由绝缘支撑物来绝缘支撑该避雷器内部元件,并装入绝缘容器内,在这样构成的避雷器中,对绝缘容器和绝缘支撑物的结构实施改善。
本发明的避雷器的绝缘容器和绝缘支撑物的特征为,所述绝缘支撑物是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而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的周围的,而且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端的电极端子上的多个带有刚性的细长的板状绝缘支撑物;而所述绝缘容器是断面大致被形成多角形,并且包括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绝缘支撑物周围模压的硅酮树脂容器。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绝缘支撑物之间可以形成在避雷器轴向上延伸的开口部,所以在非线性电阻体因过载而破损,在避雷器内部接地电流流动的情况下,可以从在其轴向延伸的开口部将内部的压力充分地放压。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放压特性,防止避雷器的爆炸飞散。
此外,在结构简单方面,由于使用流动性优良的硅酮树脂,所以对避雷器内部元件不施加过大的力而可以容易地模压成各种形状,可以减少避雷器内部的间隙和气泡。因此,可以得到优良的耐煮沸性,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可以防止水分侵入到避雷器内部。
第2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案的避雷器中,绝缘支撑物和电极端子之间的固定部具有以下特征。即所述绝缘支撑物和所述电极端子的固定部使用从下述方法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固定方法来进行固定,即从利用螺栓固定、利用在绝缘支撑物的端部设置的突起与电极端子上设置的孔之间的嵌合的固定、以及利用绝缘支撑物和电极端子之间粘接的固定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固定方法来固定。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以尽量简化固定部的结构,所以避雷器的组装作业容易。特别是在仅通过嵌合和粘接来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部件数目。此外,没有螺栓栓固步骤,除了组装作业更容易以外,经济性也良好。
第3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的避雷器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端子上设有螺栓孔,并将螺栓插入该螺栓孔;将金属挡板配置在电极端子和非线性电阻体之间;通过用螺栓来挤压金属挡板而具有千斤顶功能。
根据该结构,对电极端子间固定的绝缘支撑物产生轴向的拉应力,可以将非线性电阻体压缩固定。
第4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3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将强度不同的多个弹簧配置在一个电极端子和非线性电阻体之间,在另一个电极端子和非线性电阻体之间留有压缩余量。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强度不同的多个弹簧,可以用多个弹簧来吸收因热膨胀率大的绝缘支撑物的温度变化产生的伸缩而施加在非线性电阻体上的压缩负荷,因而可适当地控制施加给非线性电阻体上的压缩负荷。在该情况下,有对避雷器的高度尺寸影响小的优点。
第5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4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绝缘支撑物是纤维强化塑料(FRP)。
第6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5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避雷器内部元件被网状的纤维强化塑料(FRP)覆盖。
根据第5方案和第6方案的结构,通过使用FRP,可以提高避雷器内部元件的绝缘支撑强度。特别是如第6方案那样,在用网状的FRP来覆盖避雷器内部元件的情况下,即使在非线性电阻体因短路电流而破损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其破损的氧化锌元件的小碎片从绝缘支撑物的开口部飞出。
第7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6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在非线性电阻体的侧面有模压的环氧树脂层。
第8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7方案的避雷器中,在除了避雷器内部元件的通电部以外的部分和绝缘支撑物的周围有模压的环氧树脂层。
根据第7方案和第8方案的结构,利用环氧树脂和硅酮树脂之间的优良的粘接性,在避雷器内部元件和绝缘支撑物的周围、以及硅酮树脂容器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和气泡。因此,可以提高煮沸特性,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水分侵入到避雷器内部。
第9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8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在硅酮树脂容器的周围,按从配置在多角形的每一个边、和配置在多角形的各顶点中选择的配置条件来配置所述绝缘支撑物。
第10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9方案的避雷器中,对于非线性电阻体和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未夹有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比夹有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薄。
第11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9方案的避雷器中,非线性电阻体和硅酮树脂容器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在最薄部分是2~5mm。
根据方案9~11的结构,使有多角形的硅酮树脂容器的顶点部分和有绝缘支撑物的边部具有强度,而使没有绝缘支撑物的开口部的边部薄,可以提高放压特性。硅酮树脂厚度如第11方案那样,即使是最薄的部分也期望是2~5mm。其理由是:不足2mm容易破损,相反地,如果超过5mm,则短路电流通电时的内压上升大。
第12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11方案的避雷器中,硅酮树脂容器有长度为5cm以上、间隔为5cm以下的盖部。
第13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12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在所述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上,显示有从条纹状图案、将有补色关系的颜色交替配色的图案、可能飞来的鸟的天敌的图案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类型的图案。
第14方案所述的避雷器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13方案的任何一个避雷器中,在作为避雷器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部,设有包括角部的凹凸部。
根据方案12~14的结构,由于可以防止乌鸦等鸟类造成的硅酮树脂容器的损伤,所以可以防止水分侵入到避雷器内部。即,通过使盖部的长度为5cm以上、间隔为5cm以下,可以使鸟嘴够不到硅酮树脂容器的壳体部,所以可以防止硅酮树脂容器的损伤。此外,通过在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显示条纹状的图案、将有补色关系的颜色进行交替配色的图案、表示可飞来某些鸟的天敌的图案等,通过这些图案,可以在视觉上防止鸟接近硅酮树脂容器。而且,通过在以避雷器为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部上设置包括过度部的凹凸部,可以物理地防止鸟停留在避雷器的附近。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避雷器的图,图1(A)是示意剖面图,图1(B)是图1(A)的X箭头观察的剖面图,图1(C)是图1(B)的Y箭头观察的放大剖面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避雷器的图,图2(A)是示意剖面图,图2(B)是平面图,图2(C)是图2(B)的X箭头观察的放大剖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避雷器的图,图3(A)是示意剖面图,图3(B)是平面图,图3(C)是图3(A)的X箭头观察的放大剖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避雷器的示意剖面图。
图5表示现有避雷器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来具体说明应用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应用本发明第1~6方案的避雷器的一个形态的图,图1(A)是示意剖面图,图1(B)是图1(A)的X箭头观察剖面图,图1(C)是图1(B)的Y箭头观察的放大剖面图。如图1(A)所示,通过按规定层数层积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的氧化锌元件(非线性电阻体)1来形成层积体,通过将固定部2a和板部2b组成的电极端子2分别配置在该层积体的上下端部,来形成避雷器内部元件。
将多个强化纤维塑料(FRP)制的具有刚性的细长板状的绝缘支撑物4配置在氧化锌元件1的周围,分别固定在两侧的电极端子2上,并形成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部3。然后,通过用流动性良好的硅酮树脂来模压氧化锌元件1和绝缘支撑物4的周围,形成壳体部5a和盖部5b组成的硅酮树脂容器5。
更详细地说,如图1(B)和图1(C)所示,绝缘支撑物4和电极端子2的固定部2a之间的固定由螺栓6来进行。最好该固定通过用锤敲打而使金属以铆钉状向内部空间扩展,即通过所谓的定位销方式固定。在使用该定位销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螺丝孔等空隙,所以可以没有偏向地稳定的固定。
此外,螺栓6的这种固定在图1中示出了仅对绝缘支撑物4的上下端的各一个地方的固定,但最好在上下端各两个地方进行固定。其原因是:在将来自正侧面的负荷施加到电极端子2上的情况下,在上下端仅固定一个地方的情况下,对应的固定部分作为销钉并旋转,存在使避雷器变形的可能性,而在上下端各两个地方以上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对于来自正侧面的负荷,因对应的固定部分作为销钉不旋转,所以可以防止避雷器的变形。
此外,在两侧的电极端子2中设有螺栓孔,地脚螺丝7穿过该螺栓孔。这里,将金属挡板8a配置在上端部的电极端子2和氧化锌元件1之间,通过用螺丝顶压金属挡板8a来具有起重器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下端部的电极端子2和氧化锌元件1之间配置强度不同的多个弹簧板8b。而且,在上端部的电极端子2和金属挡板8a之间留有弹簧板8b的压缩余量。
而且,如图1(A)所示,用强化纤维塑料(FRP)制的网来覆盖氧化锌元件1。
再有,图中标号10表示以避雷器为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10。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实施例的避雷器中,为了具体地验证其作用,在实际制作避雷器并进行放压试验和盐水煮沸试验时,都得到了良好的结果。以下,依次说明这些试验的条件和结果、以及获得这些试验结果的原因。
首先,在放压试验中,根据国际规格IEC,在施加短时间过电压,对避雷器的元件进行电气破坏后,使10kA的短路电流通电0.2秒。在该放压试验中,硅酮树脂容器5的侧面破裂,可以顺利地释放内压的上升。
接着,在盐水煮沸试验中,在0.1%的煮沸盐水中浸渍40小时以上,评价试验前后的电气特性变化的工作开始电压(流动1mA的DC电流时产生的电压)、限制电压(流动10kA的雷击电流时产生的电压)。在该盐水煮沸试验中,电气特性的下降都在1%以下。
在这样的试验结果中,放压特性良好的原因可大致为以下几点。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细长的板状绝缘支撑物4,所以形成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的开口部3,在短路电流通电时,没有压制内压的上升的因素,不会产生内压异常上升。即,在放压时,氧化锌元件1的碎片等不会飞出外部,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的开口3可以充分地对内部的压力进行放压。
特别是氧化锌元件1被FRP制的网9覆盖,所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因短路电流造成的破损的氧化锌元件的小碎片从绝缘支撑物的间隙中飞出。
此外,耐煮沸特性良好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即,本实施例的避雷器结构简单,特别是由于使用流动性良好的硅酮树脂,所以不对避雷器内部施加过大的力就可以容易地模压成各种形状,可以减少产生硅酮树脂容器5内部的间隙和气泡等侵入的水分滞留的场所。因此,即使浸渍在煮沸水中,电气特性仍然不下降。
但是,如本实施例那样,在使用热膨胀率大的绝缘支撑物4的情况下,由于因绝缘支撑物4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有可能将大的压缩负荷加到氧化锌元件1上。对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极端子2和氧化锌元件1之间配置强度不同的多个弹簧板8b,通过这些弹簧板8b可以吸收因这些绝缘支撑物4的伸缩造成的压缩负荷,可以适当地控制在氧化锌元件1上施加的压缩负荷。通过使用本结构的弹簧板8b,还具有减少对避雷器的高度尺寸产生影响这样的优点。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氧化锌元件1周围配置的网9和绝缘支撑物4是FRP制成的,所以还具有可以提高避雷器内部的绝缘支撑强度的优点。
此外,对于将绝缘支撑物4配置在氧化锌元件1的周围,在其周围使用流动性优良的硅酮树脂来形成硅酮树脂容器5,将绝缘支撑物4固定在电极端子2周围这样的简单结构,由于是使用螺栓的简单结构,所以避雷器的组装作业非常容易。
如以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FRP制的细长板状的绝缘支撑物4固定在电极端子2的周围,形成在避雷器轴向延伸的开口部3,在氧化锌元件1因过载而破损,在避雷器内部有接地电流流动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从开口部3充分地释放内部的压力,所以不会产生避雷器爆炸飞散。此外,使用流动性良好的硅酮树脂来形成硅酮树脂容器5,可以减少避雷器内部的间隙和气泡,所以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没有水分侵入到避雷器内部。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放压特性和耐煮沸特性优良、安全并且长期可靠性高的避雷器。
[变形例]
作为以上的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通过应用本发明的第7方面,可考虑在氧化锌元件1的侧面上实施环氧涂敷。实际上,在除此以外的部分,对具有与第1实施例完全相同结构的避雷器,进行同样的煮沸试验时,电气特性的特性变化比第1实施例还小。
此外,作为第1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通过应用本发明第8方面的发明,可考虑不仅在氧化锌元件1的侧面,而且在除了氧化锌元件1和电极端子2组成的整个避雷器内部元件的通电部分以外的部分、以及绝缘支撑物4的周围都实施环氧涂敷。在除此以外的部分,对具有与第1实施例完全相同结构的避雷器进行同样的煮沸试验时,可得到电气特性几乎没有下降的良好结果。
如以上那样,通过环氧涂敷避雷器内部元件而使煮沸试验结果良好的原因被认为大致如下。即,环氧树脂和硅酮树脂在粘接性上优良,所以在避雷器内部难以产生水分可滞留的间隙、气泡。
[第2实施例]
图2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应用本发明第1~6方面的避雷器的一个形态的图,图2(A)是示意剖面图,图2(B)是平面图,图2(C)是图2(B)的X箭头观察的放大剖面图。如图2(A)~图2(C)所示,第2实施例是在上述第1实施例的避雷器中,作为绝缘支撑物4和电极端子2的固定部2a之间的固定方法,在绝缘支撑物4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突起11,并且在电极端子2的固定部2a中设有孔来使两者嵌合,从而代替螺栓6。除此以外的部分与第1实施例完全相同。
在实际制作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例的避雷器,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放压试验和煮沸试验时,同样得到良好的结果。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也可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此外,如本实施例那样,在使用嵌合的固定法的情况下,由于部件数目少,此外没有螺栓插入步骤,所以具有经济性、作业性更优秀的优点。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考虑在电极端子2和绝缘支撑物4之间的嵌合部上涂敷粘接剂,粘接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在实际制作避雷器,进行同样的试验时,也获得同样良好的效果。
[第3实施例]
图3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应用本发明发明第1~6、第12、第14方面的避雷器的一个形态的图,图3(A)是示意剖面图,图3(B)是平面图,图3(C)是图3(A)的X箭头观察的放大剖面图。如图3(A)~图3(C)所示,第3实施例是在上述第1实施例的避雷器中,使电极端子2和硅酮树脂容器5的外形为多角形,在多角形的每一个边部上配置绝缘支撑物4。
更详细地说,与氧化锌元件1和硅酮树脂容器5的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有关,未插入绝缘支撑物4的边部12的硅酮树脂厚度比插入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薄(薄硅酮树脂层13)。在这种情况下,硅酮树脂厚度即使在薄硅酮树脂层13的最薄部分也为2~5mm。如果是接近圆形的多角形,则与插入绝缘支撑物4的边部的树脂厚度相比,未插入绝缘支撑物4的边部12的树脂厚度(薄硅酮树脂层13的厚度)多出绝缘支撑物4的厚度。因此,所说的多角形,最好在结构和制造上是图3所示的三角形。但是,即使是图中未示出的四角形,通过在绝缘支撑物4的两端上实施倒角,在结构上可以使未插入绝缘支撑物4的边部12的树脂厚度(硅酮树脂层13的厚度)变薄。
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例完全相同。
在实际制作(对3kv、77kv、154kv三点)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例的避雷器,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放压试验和煮沸试验时,同样得到良好的效果。尤其在放压试验中,在多角形的硅酮树脂容器5内,在绝缘支撑物4的无开口部3的边部12形成薄的硅酮树脂层13,所以得到优良的放压特性。即,在放压试验中,利用过载工作而使氧化锌元件1破损,而且,即使伴随电弧产生的气体使内压上升,也因开口部3的薄硅酮树脂层13破裂,气体喷出,将硅酮树脂容器5部分地破坏,所以可以防止避雷器爆炸性地飞散。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可获得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以外,还可以提高放压特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还可以在多角形的顶点部配置绝缘支撑物4,使多角形的边部的硅酮树脂厚度变薄。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制作避雷器,进行同样的试验时,可得到同样良好的放压特性。
此外,在多角形边部和顶点部的某处配置绝缘支撑物4的情况下,最好也使该厚度是整个避雷器的聚合物的最薄部分,为2~5mm。其理由是:在不足2mm时,容易破损,而如果超过5mm,则短路电流通电时,内压上升大。
此外,在模压硅酮树脂容器5时,预先准备上下延伸的带状的硅酮橡胶,在硅酮树脂层13的适当位置上,将硅酮树脂容器5模压并将该带状硅酮橡胶包含在内,来进行制造。这种情况下,由于都是硅酮树脂的材料,所以未预先准备带状橡胶的产品和最终产品相同。但是,在预先准备带状橡胶的情况下,由于在其表面上形成边界面,所以能够以该边界面作为放压的起点。因此,可以防止避雷器爆炸性地飞散。再有,如果带状硅酮橡胶的配置位置是放压起点的位置,则在硅酮树脂层13的哪里都可以,但最好配置在中央附近。这是因为越靠近中央,放压越容易。
或者,也可以在未插入作为元件间隔板的绝缘支撑物4的边部12的一部分上设置具有直径不断增大的突起。这种情况下,对硅酮树脂容器5进行模压后,覆盖该突起部的硅酮橡胶变薄,所以覆盖该突起部的硅酮橡胶为放压的起点,从而可以防止避雷器爆炸性地飞散。
[第4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应用本发明第1~6、第12、第14方面的避雷器的一个形态的示意剖面图。第4实施例是在上述第1实施例的避雷器中,使硅酮树脂容器5的盖部5b的长度为5cm、间隔为5cm,并且在以避雷器作为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10上设有包括角部的凹凸部10a。而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例完全相同。
在实际制作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例的避雷器,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放压试验和煮沸试验时,得到同样良好的结果。
因此,即使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硅酮树脂容器5的盖部5b的长度和间隔为适当的尺寸,可以使喜欢啄啃圆柱形状的适度柔软的树干状物体的鸟14的嘴够不到硅酮树脂容器5的壳体部5a。
而且,通过在以避雷器为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10上设置包括角部的凹凸部10a,可以从物理的角度防止鸟停留在硅酮树脂容器5的附近。
因此,可以同时防止避雷器因鸟造成的损伤和因鸟粪造成的污染,可以防止水分侵入到避雷器内部的可能性。如上述那样,决定盖部5b的长度和间隔的理由是: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存在鸟啄啃壳体部5a的可能性,不能获得尺寸设定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通过应用发明的第13方面,在硅酮树脂容器5的表面上,可考虑予以显示条纹状的图案、将有补色关系的颜色交替配色的图案、有可能飞来的鸟的天敌的图案等使鸟在视觉上就避开靠近的图案。具体地说,在硅酮树脂容器5的表面上,描绘作为鸟的天敌的例如蛇的图案或脸、眼等。无论如何,通过显示鸟在视觉上吃惊而不会靠近、自然界中很少存在的配色的图案,或者显示鸟的天敌的图案和配色,可以在视觉上防止鸟靠近避雷器,所以可以防止鸟造成的破坏和鸟粪造成的避雷器的污损。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实施各种各样的形态。即,在至少具有在非线性电阻体周围配置的电极端子上固定的多个细长绝缘支撑物、和在非线性电阻体和绝缘支撑物的周围模压的硅酮树脂容器的条件下,非线性电阻体和绝缘支撑物、硅酮树脂容器等细节部分的结构和其它部分的结构可以自由选择,无论哪种情况下,都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良好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发明中,通过配有在非线性电阻体周围配置的电极端子上固定的多个细长的绝缘支撑物、以及在非线性电阻体和绝缘支撑物周围模压的硅酮树脂容器,可以提供在非线性电阻体因过载而破损,在避雷器内部流过接地电流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可充分释放内部压力、避雷器不会爆炸分散、并且水分不侵入避雷器内部、放压特性和耐煮沸特性良好、安全并且长期可靠性高的避雷器。
在本发明中,除了以上那样的结构以外,通过在硅酮树脂容器的盖部的尺寸和硅酮树脂容器表面的图案显示、以及以避雷器为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部等上想办法,除了防止爆炸分散和防止水分侵入之外,还可以防止乌鸦等鸟类造成的破坏,提供可靠性更高的避雷器。

Claims (14)

1.一种避雷器,层积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至少一片以上的非线性电阻体,在该层积构造的两端配置电极端子,形成避雷器内部元件,由绝缘支撑物来绝缘支撑该避雷器内部元件,并装入绝缘容器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支撑物是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而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的周围的,而且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端的电极端子上的多个带有刚性的细长的板状绝缘支撑物;
所述绝缘容器是断面大致被形成多角形,并且是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绝缘支撑物周围模压的硅酮树脂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物和所述电极端子的固定部使用从下述方法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固定方法来进行固定,即从利用螺栓固定、利用在绝缘支撑物的端部设置的突起与电极端子上设置的孔之间的嵌合的固定、以及利用绝缘支撑物和电极端子之间粘接的固定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固定方法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端子上设有螺栓孔,并将螺栓插入该螺栓孔;
将金属挡板配置在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非线性电阻体之间;
通过将所述金属挡板用所述螺栓来挤压而具有起重器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将强度不同的多个弹簧配置在一个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非线性电阻体之间,在另一个电极端子和非线性电阻体之间留有弹簧用的压缩余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物是强化纤维塑料。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内部元件被网状的强化纤维塑料覆盖。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的侧面有模压的环氧树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除了所述避雷器内部元件的通电部以外的部分和所述绝缘支撑物的周围有模压的环氧树脂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硅酮树脂容器的周围,按从配置在多角形的每一个边、和配置在多角形的各顶点中选择的配置条件来配置所述绝缘支撑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中间未夹有所述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比中间夹有所述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硅酮树脂容器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在最薄部分是2~5mm。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树脂容器有长度为5cm以上、间隔为5cm以下的盖部。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上,显示有从条纹状图案、将有补色关系的颜色交替配色的图案、可能飞来的鸟的天敌的图案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类型的图案。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作为避雷器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部,设有包括角部的凹凸部。
CNB011097566A 2000-04-07 2001-04-06 避雷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13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06788A JP4342078B2 (ja) 2000-04-07 2000-04-07 避雷器
JP106788/2000 2000-04-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7807A CN1317807A (zh) 2001-10-17
CN1201343C true CN1201343C (zh) 2005-05-11

Family

ID=18619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975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1343C (zh) 2000-04-07 2001-04-06 避雷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143460B1 (zh)
JP (1) JP4342078B2 (zh)
KR (1) KR100443447B1 (zh)
CN (1) CN1201343C (zh)
BR (1) BR0101329A (zh)
DE (1) DE60140396D1 (zh)
TW (1) TW5948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12277B1 (ko) * 2001-05-15 2003-12-31 주식회사 에이피케이 피뢰기
KR100440616B1 (ko) * 2003-09-06 2004-07-19 정용기 피뢰장치
JP2005142106A (ja) * 2003-11-10 2005-06-02 Ngk Insulators Ltd 鳥害防止ポリマー碍子
DE102006003579B4 (de) * 2006-01-25 2007-10-25 Tridelta Überspannungsableiter Gmbh Überspannungsableiter mit Käfig-design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diesen
DE602006007864D1 (de) * 2006-12-22 2009-08-27 Abb Technology Ltd Überspannungsableiter
JP5025303B2 (ja) * 2007-03-29 2012-09-12 株式会社東芝 ポリマー避雷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15434B1 (ko) * 2007-11-30 2009-09-03 주식회사 효성 풍력 발전기의 너셀 커버
DE102008050487A1 (de) * 2008-10-01 2010-04-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mit einem Haltegerüst
DE102009008463A1 (de) * 2009-02-09 2010-08-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Überspannungsableiteranordnung
KR200453986Y1 (ko) 2009-05-25 2011-06-10 주식회사 평일 엘보 피뢰기
JP5417060B2 (ja) * 2009-06-30 2014-02-12 株式会社東芝 ポリマー避雷器
JP2011142274A (ja) * 2010-01-08 2011-07-21 Toshiba Corp 避雷器
JP2012151142A (ja) * 2011-01-14 2012-08-09 Toshiba Corp ポリマー避雷器
RU2474901C1 (ru) * 2011-09-06 2013-02-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вод энергозащит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ксидно-цинковых варисторов
JP2014022632A (ja) * 2012-07-20 2014-02-03 Toshiba Corp 避雷器およ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DE102013005393B4 (de) * 2012-10-26 2016-09-15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Blitzschutzeinrichtung mit isolierter Ableitung
CN103022904A (zh) * 2013-01-06 2013-04-03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单柱变压器台避雷器组合支架
CN104091661A (zh) * 2014-06-12 2014-10-08 宜兴华源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防雷防爆复合柱式绝缘子
US9472327B1 (en) * 2015-12-21 2016-10-18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Hollow core arrester strength membrane
CN106486224A (zh) * 2016-10-18 2017-03-08 合肥浮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通讯器材防雷电干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43639C2 (de) * 1978-10-06 1982-02-18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Farbiges Kunststoffband zum Abschrecken von Tieren
JPS5949178A (ja) * 1982-09-14 1984-03-21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避雷碍子
CA1314949C (fr) * 1989-08-16 1993-03-23 Michel Bourdages Parafoudre pourvu de tuteurs mobiles de maintien de ses varistances
ATE149731T1 (de) * 1993-09-06 1997-03-15 Asea Brown Boveri Überspannungsableiter
SE516123C2 (sv) * 1994-05-13 2001-11-19 Abb Ab Ventilavledare, metod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n sådan samt användning
SE504075C2 (sv) * 1994-08-29 1996-11-04 Asea Brown Boveri Ventilavledare
US5625523A (en) * 1995-04-03 1997-04-29 Nedriga; Walter N. Surge arrester
JP3376774B2 (ja) * 1995-08-25 2003-02-10 株式会社明電舎 避雷器および避雷器の製造方法
FR2747500B1 (fr) * 1996-04-12 1998-06-26 Soule Materiel Electr Parafoudre perfectionne a base de varistances
DE19813135A1 (de) * 1998-03-25 1999-09-30 Asea Brown Boveri Überspannungsableiter
JP2000100544A (ja) * 1998-09-25 2000-04-07 Otowa Denki Kogyo Kk 避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7807A (zh) 2001-10-17
EP1143460A1 (en) 2001-10-10
KR20010091041A (ko) 2001-10-22
JP4342078B2 (ja) 2009-10-14
EP1143460B1 (en) 2009-11-11
KR100443447B1 (ko) 2004-08-23
JP2001291606A (ja) 2001-10-19
DE60140396D1 (de) 2009-12-24
TW594805B (en) 2004-06-21
BR0101329A (pt) 2001-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343C (zh) 避雷器
CN1106653C (zh) 具有开路式机构的电解电容器
EP1067565A2 (en) Arres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229882C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830C (zh) Ptc器件和使用它的电池组
CN1199213C (zh) 熔断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容放熔断器的熔断器箱
CN1860654A (zh) 电位均衡件
CN1278125C (zh) 接触探头、探头插座、电特性测量装置和接触探头的接触方法
CN1707704A (zh) 用于封装式电涌放电器的有源器件
JP5663085B2 (ja) 複合がいし
CN110089509B (zh) 一种导电塑料电极网蚊拍制作方法及其蚊拍结构
US8593775B2 (en) Surge arrester
DE102010023940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und elektrochemische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ES2243974T3 (es) Limitador de sobretension.
CN1877752A (zh) 避雷器
CN1838467A (zh) 可再充电圆柱锂电池
CN1767231A (zh) 充电电池
JP2000021609A (ja) 避雷器
CN1183391C (zh) 震动探测器
CN113690004A (zh) 一种一体化支撑式串联间隙避雷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98030A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CN208508242U (zh) 一种引弧放电二极管
CN2604834Y (zh) 自加热式电视机管座防潮装置
RU2021139442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граничителя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й
CN1294599C (zh) 防爆避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