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7207C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7207C
CN1197207C CNB001314343A CN00131434A CN1197207C CN 1197207 C CN1197207 C CN 1197207C CN B001314343 A CNB001314343 A CN B001314343A CN 00131434 A CN00131434 A CN 00131434A CN 1197207 C CN1197207 C CN 11972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or
memory module
balladeur train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14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3468A (zh
Inventor
安福薰
保坂泰司
宫泽雅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93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3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72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2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02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05K7/1409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y lever-typ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一盖以可绕一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一主体上,并以可转动方式在其自该轴偏移的位置与一滑架相连。一连接物体(例如记忆模块)以可拆卸方式支撑于该滑架上。当盖转动时,滑架随着盖的转动相对于布置在主体上的触点往复运动,使得记忆模块可与触点相连接。由此,可简化记忆模块的装入和卸下,且在操作过程中可防止连接器或记忆模块损坏或变形。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诸如记忆模块或电池的连接物体电连接到接线端子的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连接器,用于以简单操作将连接物体装载就位,以与接线端子电连接。
背景技术
对于个人计算机的扩展记忆模块连接器或类似元件,有些设有卡钩,用于将记忆模块固定地夹持在自其壳体的相对端延伸的两臂的端部。该卡钩具有与设置于记忆模块的两侧的切口相接合的凸起和使卡钩横向向外运动的耳件。
当记忆模块装载到具有这种卡钩的连接器上时,先将该记忆模块以预定的角度插入该连接器,直至连接器的接触件和记忆模块的导电垫相互接触,然后向下朝向连接器倾转记忆模块。于是,卡钩的凸起和记忆模块的切口相互接合,从而将记忆模块固定到连接器上。当松开或自连接器卸下记忆模块时,使用者必须将记忆模块自其装载位置拉出,操纵耳件使卡钩向使其相互横向分离的方向运动。
日本特许公报专利出版物No.Hei 8(1996)-241754描述了一种用于取某种卡状的连接物体的连接器,该物体要插入以开闭关系安装在其底上的开闭盖的卡固定架。根据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开闭盖的打开操作引起卡自开闭盖的卡固定架弹出,从而能够简化卡的弹出操作。
当记忆模块装载到具有卡钩的连接器上时,该连接器和记忆模块易于因为局部施加到其上的过大的力而损坏或变形。当记忆模块自连接器上卸下时也会造成同样的情况。特别是记忆模块自连接器上卸下涉及在操纵耳件使卡钩向使其相互横向分离的方向运动的同时要将记忆模块自其装入位置拉出的繁琐操作。
另一方面,在公开于上述日本特许公报专利出版物No.Hei8(1996)-241754中的案子中,向连接器的装载卡需要三个步骤,首先将卡插入具有开闭盖的卡固定架,而后压入预定位置,且随后关闭开闭盖,因此有些麻烦。同样,卡借助盘簧的弹性弹出连接器,所以每次关闭开闭盖时必须有相对较大的力施加到卡上以抵消盘簧的弹性,而对于使用者卡的装入更加麻烦。再者,需要至少两个盘簧,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当连接物体装入和卸下时,它不需要任何繁琐的操作,不造成连接器和连接物体,例如记忆模块的损坏或变形,而且结构还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使连接物体和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连接器如此构成,它使连接物体能够随着一操纵件的运动而相对于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这就产生这样一种结果,通过使用者操作操纵件,连接物体可以相对于接线端子往复运动。这能够将连接物体置放在其中连接物体不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状态,以及其中连接物体通过操作操纵件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状态。换言之,通过简单地操作单独一个最好是由使用者手工操作的操纵件可以实现连接物体在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的有选择切换。而且,当连接物体被放入其相对于接线端子的连接模式或非连接模式时,使用者不需要直接触摸连接物体,防止了有过大的局部力施加到连接物体或连接器上,从而防止了这些部件的损坏或变形。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将一连接物体和一接线端子电连接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一主体;一布置在主体内、与连接物体电连接的接线端子;一与主体相关布置的操纵件;和一支撑件,其使连接物体能以可拆卸方式支撑并随着操纵件的运动能相对于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这就产生这样的结果,使用者进行连接物体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所需要做的全部工作仅仅是在将连接物体支撑在支撑件上后,简单地移动操纵件。而且,当卸下操纵件时也同样,使用者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只是沿相反方向操作该操纵件,直至连接部分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断开,然后自支撑件上取下连接物体。因此,没有诸如必须打开卡钩的繁琐操作,且向连接器上装入和自其卸下连接物体可以通过简单的一步操作来完成,从而使操作非常简便。再有,除了主体、操纵件和支撑件外,对于操作不需要特殊部件,所以机构也非常简单。
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连接物体可能包括其中有布置在卡状基底上的电子芯片的电子模块、电池(无论其种类、干电池、钮扣电池等)、熔断器和各种类型的卡((CF、紧凑式闪烁卡)、MMC(多媒体卡)、智能媒体、SIM、和PCMCIA卡)。只要能与布置在连接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它们均可作为连接物体。
附图说明
随着下面结合附图所做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更加完全地显现出来。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其盖打开的状态;
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其盖关闭的状态;
图3是要装入图1所示连接器的笔记本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透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连接器靠近其壳体的截面图;
图5是图1所示连接器中所用滑架的透视图;
图6(a)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侧视图,在该连接部分处滑架和盖连接在一起,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6(b)是相同的侧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7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记忆模块支撑在滑架上的状态;
图8(a)是图1所示连接器靠近壳体处的局部截面图,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8(b)是相同的截面图,是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9(a)、(b)和(c)是表示记忆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于滑架上的不同形式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其盖打开的状态;
图11是图10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12(a)是图10所示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侧视图,在该连接部分处滑架和盖连接在一起,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12(b)是相同的侧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4(a)是图13所示连接器的截面图,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14(b)是相同的截面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15是图13所示连接器和钮扣电池处于盖打开状态时的电路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17是图16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18是图16中由虚线围绕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20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21是图19所示连接器中所用滑架的透视图;
图22(a)-(e)是图19连接器沿底的臂截取的剖面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24是图23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25是图23中由虚线围绕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
图27是图26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28是图26所示连接器略去主体、以不同于图26的方向所视的透视图;和
图29是图28中由虚线围绕的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中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所示分别为盖打开和盖关闭的状态。图3是要装载到此实施例连接器中的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透视图。图1和图2所示类型的连接器1具有一包括壳体2和底3的主体4,以离开和朝向壳体2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底3上的滑架5,和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底3上的盖6。
图3所示的记忆模块30一般呈矩形的平面结构,且在其两侧安装有多个芯片31,它包括DRAM记忆芯片。该记忆模块在其插入连接器的一侧的前面中心部分附近有两个键槽33、34,且在键槽的两侧其正面和背面有许多个导电垫32。键槽33的形式为在其尖端有半圆形的凹槽。键槽34的大小和形状与键槽33的相同。根据记忆模块30的类型,键槽33和34的至少一个的位置要有所变化。在连接器1上提供有要配装在键槽33、34中的凸起(后面将提及的键16、25),以防止类型不符的记忆模块错误装入到连接器1上。
在布置有导电垫32的区域附近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圆孔35。在记忆模块30的相反两端分别提供有切口36。该切口36使记忆模块30能够装入在先有技术的说明书部分所讨论的具有卡钩的连接器中。
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的结构将进一步参照图4-图6进行说明。图4是连接器靠近壳体的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滑架的透视图。图6是滑架和盖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分的侧视图。图6(a)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而图6(b)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如图1和图4所示,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2的两个相互分开的区域内以规则的间隔布置有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许多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当记忆模块30装入连接器1时,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与导电垫32电连接。在布置有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的两个区域之间与记忆模块的键槽33相对应的位置上提供有尺寸和结构与键槽33相匹配的键16。
底3由两个相间隔开的臂3a、3b和一个在其端侧边与两臂3a、3b相连的连接部分3c组成。臂3a、3b和连接部分3c均由合成树脂制成。壳体2在靠近连接部分3c的部分与两臂3a、3b相连接。臂3a、3b有能与下面将提到的在其靠近端部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凸起11相接合的凹槽12。臂3a、3b在其内表面具有沿臂3a、3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13。滑架5的端部插入到槽13内,使得滑架5可在槽13内滑动。在底3靠近上端的连接部分3c上形成有一沿延伸方向延伸的孔,而轴14插入该孔中。
如图5所示,滑架5设有一围绕开口22形成的矩形框架21和在宽度方向上自框架21的两端延伸的臂23a、23b。框架21具有两个在与记忆模块30上所形成的孔35相对应的位置构成的凸起24。凸起24插入孔35中使记忆模块30能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在滑架5上。框架21的上表面构成记忆模块30的支撑表面。此外,在对应于记忆模块30的键槽34的位置,框架21还具有一大小和结构与所形成的键槽34相配合的键25。臂23a、23b在靠近端部的位置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26和在弯曲部分的外侧形成的圆柱状凸起27。
如图1所示,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盖6形成为具有当盖关闭时能覆盖记忆模块整个面积的尺寸。盖6在其两端分别设有向底3弯曲的弯曲部分10。该弯曲部分10在其内侧提供有凸起11,其在盖6关闭时与底3的臂3a、3b上的凹槽12相接合。
如图2、图6(a)、6(b)所示,在盖6的两端与弯曲部分10相反的部分处,盖6有朝向端部向内弯曲的两个弯曲臂28a、28b。弯曲臂28a、28b在其靠近弯曲部分的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与轴14相连接。因此,使盖6可以绕轴14在两个方向上转动。弯曲臂28a、28b在靠近其端部处形成有大体椭圆形的孔29。滑架5的圆柱状凸起27配装在孔29内,从而使滑架5和盖6以可转动方式相连接。
这样,当盖6自其图6(a)所示的打开状态绕轴14转动直至如图6(b)所示的关闭状态时,处于其端部和轴14之间的部分的弯曲臂28a、28b向图中的右侧移动,伴随着圆柱状凸起27在孔29内以往复形式垂直运动,同时向图中的右侧运动。结果,滑架5朝向壳体2上的上下触点7a、7b运动。当盖6自其如图6(b)所示的关闭状态绕轴14转动直至其如图6(a)所示的打开状态时,处于其端部和轴14之间的部分的弯曲臂28a、28b向图中的左侧移动,伴随着滑架5移动离开壳体2上的上下触点7a、7b。简言之,滑架5随着盖6的转动相对于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往复运动。
下面将进一步参照图7和图8对向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装入和自其卸下记忆模块30所涉及的操作进行说明。图7是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盖处于打开状态的透视图,所示为记忆模块30支撑于滑架5的状态。图8是连接器1靠近壳体的部分的截面图,图8(a)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而图8(b)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在将记忆模块30装载到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时,在盖6打开的状态下,将记忆模块放置在滑架5上,如图7所示,使得它可支撑在其上。此时,滑架5处于自壳体2移开的位置,所以记忆模块30可以比较容易地放置在滑架5上。在将记忆模块30放置并支撑在滑架5上时,只需要使滑架5上的凸起24插入记忆模块30上的孔35内。这时,如图8(a)所示,记忆模块30远离壳体2,且导电垫32不与上下触点7a、7b接触。在记忆模块30支撑在滑架5上的同时,滑架5的键25配装在记忆模块30的键槽34内。
如上所述,随着将盖6自图8(a)的状态向下推至其关闭状态,滑架5朝向上下触点7a、7b(在图中向右)运动。结果,如图8(b)所示,支撑在滑架5上的记忆模块30的尖部插入壳体2,并楔入上下触点7a、7b之间。因此,设于记忆模块30的两侧的导电垫32与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接触,且从而使记忆模块30与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相连接。就在此连接之前,壳体2上的键16配装到记忆模块30的键槽33内。然后,如图2所示,关闭盖6,从而完成记忆模块30向连接器1的装入。
另一方面,在自连接器1上卸下记忆模块30时,将盖6自图8(b)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5自上下触点7a、7b移开(图中向左)。结果,由滑架5支撑的记忆模块30被置放在如图7和8(a)所示的不与上下触点7a、7b相连接的状态,而且键槽33和键16之间的接合也脱开了。在这种状态下,简单地拿起记忆模块30即可将记忆模块30自连接器1上卸下。
因此,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设计为具有如此简单的结构,盖6由轴14支撑并可绕其转动,而滑架5和盖6以可转动方式在自轴14偏移的位置相互连接,滑架5和记忆模块30因而可以随着盖6的转动相对于上下触点7a、7b往复移动,以有选择地在记忆模块30的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切换。如此,记忆模块30向连接器1的装入只需要两个步骤,即将记忆模块30支撑在滑架5上,然后关闭盖6,没有繁琐的操作。从连接器1上卸下记忆模块30也是同样。另外,由于记忆模块30在不向其施加较大的力压它以抵消盘簧的弹力的情况下即可装载在位,所以记忆模块的装入工作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再进一步,由于不需要有诸如盘簧之类的弹性件,所以使得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降低。
另外,在打开和关闭盖6时,不需要用人的手直接触摸记忆模块30,所以避免了过大的局部力作用到连接器1和记忆模块30上,这样可以防止这些部件损坏或变形。
再有,在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当记忆模块30与上下触点7a、7b相连接时,记忆模块30的整个面积为盖6所覆盖,所以在处于连接状态时,记忆模块30可受到了防尘保护。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连接松脱或短路所造成的故障。
由于盖6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所以即使在不希望有的电磁波自记忆模块30或记忆模块与触点7a、7b之间的连接部分产生时,它也可以屏蔽该电磁波,不使其泄漏。同样,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可以借助盖6屏蔽,所以可以防止记忆模块30的工作受到外界电磁波的不利影响。
同样,在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由于盖6绕大体平行于记忆模块30的支撑表面的轴14转动,所以当记忆模块30和触点7a、7b相互连接时(即盖6关闭时),盖6不会凸出到盖6所确定的平面区之外。因此,即使在该平面区以外没有多余的空间时,记忆模块30和触点7a、7b之间的连接也可通过转动盖6来实现。
现在参见图9(a)、(b)和(c),下面将对此实施例所用的滑架5和记忆模块30的几种变化形式进行说明。图9(a)、(b)和(c)是一些透视图,示出了记忆模块以可拆卸方式支撑于滑架的几种变化形式。由于这些变化形式在滑架和记忆模块的结构上除以下几点外与上述实施例是一致的,所以此处略去对其的详细解释。
首先对图9(a)所示的一种改变形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这种变化形式中,滑架50与图5中所示的滑架5相同。而记忆模块51不同于图3所示的记忆模块30,它在对应于凸起24的位置设有凹槽52而不是孔。凸起24和凹槽52之间的接合使记忆模块51能以可拆卸方式支撑于滑架50上。采用凹槽52来代替孔,是为了避免由于孔在底上靠近边缘的部分形成时可能造成的孔的损坏。
在图9(b)所示的另一种变化形式中,在滑架53的相反两端设有一对大体U形的凸起54a、54b,代替图5中所示的滑架5上的凸起24。记忆模块55配装在凸起54a、54b之间,以可拆卸方式支撑于滑架53上。归因于此,记忆模块55上并未提供孔和凹槽。
再有一种变化形式示于图9(c),滑架56设有一对向内朝向要与记忆模块57的相对两端接合的尖部突出的接合爪58a、58b。记忆模块57与一对接合爪58a、58b接合,以可拆卸方式为滑架56所支撑。归因于此,记忆模块57上既无孔也无凹槽。在图9(a)、9(b)的变化形式中,不需要在记忆模块上提供任何孔和凹槽,这有一个优点,即一般用途的记忆模块不经加工即可使用。
接下来,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说明。在此实施例中,应注意,尽管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但共同的参考标记所指为那些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零件。
参见图10和11,图中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0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而图11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图12是连接部分的侧视图,滑架和盖在该部分处连接在一起。图12(a)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而图12(b)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
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的连接器60有一包括壳体2和底43的主体44,以可离开和朝向壳体2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底43上的滑架45,和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底43上的盖46。底43包括两个相互间隔开的臂43a、43b和一个在其一端与两臂43a、43b相连接的连接部分43c。壳体2在与连接部分43c相反的一侧平行于该连接部分43c与两臂43a、43b相连。臂43a、43b在其内侧表面具有沿臂43a、43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63。滑架45的端部插入槽63,从而使滑架45可以滑动。在底43朝向上端的连接部分43c上形成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孔,且轴64插入该孔中。
滑架45设有围绕一开口62形成的矩形框架61和自框架61的相反两端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臂65a、65b。臂65a、65b于靠近端部的位置具有向上弯曲成阶梯形的弯曲部分66,且在弯曲部分的外侧形成的圆柱状凸起67。
如图11所示,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盖46具有当其关闭时可覆盖记忆模块30的整个面积的尺寸。盖46在其两端设有两个朝向端部向内弯曲的弯曲臂48a、48b。弯曲臂48a、48b在其靠近端部的位置以可转动方式与轴64连接。因此,盖46可以在两个方向上绕轴64转动,弯曲臂48a、48b在靠近其弯曲部分处形成有两个大体椭圆形的孔49。滑架45的圆柱状凸起67插入孔49内,从而使滑架45与盖46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
这样,当盖46自其图12(a)所示的打开状态绕轴64转动直至如图12(b)所示的关闭状态时,处于孔49和轴64之间的部分处的弯曲臂48a、48b向图中的左侧移动,伴随着圆柱状凸起67在向图中右侧运动的同时在孔49内以往复形式垂直运动。结果,滑架45朝向壳体2上的上下触点7a、7b运动。当盖46自其如图12(b)所示的关闭状态绕轴64转动直至其如图12(a)所示的打开状态时,处于孔49和轴64之间的部分处的弯曲臂48a、48b向图中右侧移动,伴随着滑架45移动离开壳体2上的上下触点7a、7b。简言之,滑架45随着盖46的转动相对于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往复运动。
当将记忆模块30装载到此实施例的连接器60上时,需要做的只是在盖46打开时将记忆模块30放在滑架45,使其能为滑架45所支撑,然后关闭盖46。这使滑架45能向上下触点7a、7b移动,使得设于记忆模块的两侧上的导电垫32与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相接触,从而使记忆模块30能与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连接。然后,如图11所示,关闭盖46,从而完成记忆模块30向连接器60的装入。
当自连接器60上卸下记忆模块30时,将盖46自图11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45移动离开上下触点7a、7b。结果,记忆模块30被置放在不与上下触点7a、7b连接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简单地拿起记忆模块30即可将记忆模块30自连接器60卸下。
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60设计为具有如此简单的结构,盖46由轴64支撑并可绕其转动,而滑架45和盖46以可转动方式在自轴64偏移的位置相互连接,滑架45和记忆模块30因而可以随着盖46的转动相对于上下触点7a、7b往复运动,以有选择地在记忆模块30的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切换。
另外,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其中布置有上下触点7a、7b的壳体2和有盖46绕其转动的轴64处于底43的臂43a、43b的相反两侧,所以当出现振动时,绕触点7a、7b摆动的记忆模块在轴64一侧的振幅增大,而在壳体2一侧振幅减小。换言之,记忆模块30在锁定部分的振幅相对减小,当记忆模块30和触点7a、7b相连接时,随着盖46与底43上的凹槽12相接合,盖46借助凸起11在该锁定部分处锁定。因此,由于振动所造成的较大的力不会施加到盖46锁定到主体44的锁定部分上,这样就提供了一个优点,可以防止盖46与主体44的锁合不必要地松脱。
下面将参照图13-15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装载有钮扣电池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3是第三实施例连接器在盖打开时的透视图,表示钮扣电池支撑于滑架上的状态。图14是此实施例连接器的截面图,图14(a)所示为盖打开的状态,而图14(b)所示为盖关闭的状态。图15是本发明连接器和钮扣电池在盖打开状态下的电路图。
此实施例的连接器80具有一个包括壳体82和底83的主体84,一个以能够离开和朝向壳体82往复滑动方式安装在底83上的滑架85,和一个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底83上的盖86。
如图13所示,底83包括两个间隔开的臂83a、83b和一个在其一端与两臂83a、83b相连的连接部分83c。壳体82在靠近连接部分83c的部分处与两臂83a、83b相连。臂83a、83b在其内表面具有沿臂83a、83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93。在底83靠近上端的连接部分83c上形成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孔,而轴94插入该孔中。盖86可绕轴94转动。再者,设于滑架85的两端的圆柱状凸起98在自轴94偏移的位置处以转动关系与盖86相连接,如图6(a)、(b)所示。因此,滑架85随着盖86的开关动作相对于壳体82往复运动。
滑架85包括下滑架85a和上滑架85b。下滑架85a设有两个凸起96(在图13中只示出了一个凸起),而上滑架85b在对应于凸起96的位置处设有两个孔97(在图13中只示出了一个孔)。凸起96插入孔97使上滑架85b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于下滑架85a上。钮扣电池101的底配装在上滑架85b的顶表面上的一个凹槽(未示出)内,因此钮扣电池101是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于上滑架85b上的。
如图13和14(a)所示,当盖86关闭时,与钮扣电池101的负电极102接触的负极触点87a处于壳体82内。当钮扣电池101放置在上滑架85b上时,钮扣电池101的正电极103与固定在上滑架856上的第一正极触点87b接触。第二正极触点87c处于壳体82内。当盖86关闭时,第一正极触点87b的尖端插入壳体82,且与第二正极触点87c接触。一电解电容通过导线104连接在负极触点87a和第一正极触点87b之间。
因此,当盖86自图14(a)所示的状态压下直至关闭时,滑架85朝向壳体82(图中所视向右)运动。结果,如图14(b)所示,由滑架85支撑的钮扣电池101部分地配装到壳体82内,使负电极102能与负极触点87a接触,而也能使第一正极触点87b与第二正极触点接触。当盖86如图14(b)所示关闭时,钮扣电池101向连接器80的装入就完成了。
此时,如图15所示,钮扣电池101处于与电解电容105并联的状态,电能向电解电容105的存贮能防止在连接之后大的电流瞬时通过具有连接器80的设备,从而防止了设备中电路元件的损坏。
当从连接器80上卸下钮扣电池101时,将盖86自如图14(b)所示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85移动离开壳体82(图中所视向左)。结果,如图13和14(a)所示,由滑架85支撑的钮扣电池101的负电极102被置于不与负极触点87a接触的状态,且第一正极触点87b也被置于不与第二正极触点87c接触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简单地拿起钮扣电池101即可容易地将钮扣电池101自连接器80卸下。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80,滑架85和钮扣电池101因而可以随着盖86的转动相对于壳体82往复运动,以有选择地在钮扣电池101的连接模式和其非连接模式之间切换。如此,钮扣电池101向连接器80的装入只需要两个步骤,将钮扣电池101支撑在滑架85上,然后关闭盖86,没有繁琐的操作。从连接器80上卸下钮扣电池101也是同样。此外,由于没有采用盘簧之类的弹性件,所以不需要下压钮扣电池101以抵消盘簧的弹力之类的繁琐操作,因此提供了使装置结构简单化的优点。另外,当盖86关闭时,钮扣电池101的整个面积为盖86所覆盖,如图14(b)所示,因此为该钮扣电池提供了免遭尘土的保护和屏蔽效果,即如第一实施例的状况。
正如此实施例所指出的,本发明的连接器不仅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示可以适用于个人计算机的记忆模块的连接器,而且通过适当地改变针对连接物体的触点的布置和结构,也可用作电池的连接器,例如钮扣电池、gum pack电池和干电池。同样,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用作熔断器或各种类型的卡(CF卡、智能媒体、PCMCIA卡和MMC)的连接器。
下面将参照图16至图18对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其中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6是此实施例连接器在盖打开时的透视图,表示记忆模块支撑于滑架的状态。图17是此实施例在盖关闭时的透视图。图18是图16中虚线所围部分的放大图。
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10具有一其中壳体112和底113是整体构成的主体114,以可离开和朝向壳体112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底113上的滑架115,和安装在底113上从而可在水平平面内转动的盖116。
如图16和17所示,底113包括两个间隔的臂113a、113b。壳体112在其相反两端与两臂113a、113b相连接。臂113a、113b在其内表面上有沿臂113a、113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123,且滑架115的端部插入槽123内。滑架115设有能与记忆模块140的端部的切口144接合的凸起118,因此记忆模块140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于滑架上。应当注意,由于记忆模块140与第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设置了切口144而非孔,所以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在底113朝向尖部的一臂113b上设有垂直延伸到滑架115的滑动表面的轴124。盖116可绕轴124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当盖116关闭时,盖116的两端均置于臂113a、113b上。与图4中所示的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相同,在壳体112内布置有上触点117a和下触点117b。
如图18所示,在盖116下形成有呈小齿轮126形式的轴124。小齿轮126与设在滑架115的各端处的其侧表面上的齿条128啮合。因此,轴124的转动通过小齿轮126和齿条128转换为滑架115在底113的臂113a、113b的延伸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这意味着当盖116绕轴124转动时,滑架115相对于上下触点117a、117b往复运动。
当将记忆模块140装载到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10上时,如图16所示,在盖116打开的状态下,将记忆模块140支撑在滑架115上,且随后关闭盖116使滑架115朝壳体112运动。于是,由滑架115支撑的记忆模块140插入壳体112,从而使记忆模块140的导电垫142与上触点117a和下触点117b相接触。然后关闭盖116,如图17所示,完成记忆模块140向连接器110的装入。
当从连接器110上卸下记忆模块140时,将盖116自图17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115移动离开壳体112,其结果是记忆模块140的导电垫142处于它们不与上下触点117a、117b接触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简单地拿起记忆模块140即可容易地将记忆模块140自连接器110上卸下。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10,采用了一种由齿条128和小齿轮126组成的齿轮机构,使由滑架115支撑的记忆模块140能随着盖116的转动而相对于壳体112往复运动,从而在记忆模块140的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进行有选择地切换。于是,记忆模块140向连接器110的装入只需要两个步骤,将记忆模块140支撑于滑架115上,然后关闭盖116,没有繁琐的操作。这同样也适用于自连接器110卸下记忆模块140。此外,由于没有采用诸如盘簧的弹性件,所以不需要有诸如下压记忆模块140以抵消盘簧的弹性之类的繁琐操作,因此提供了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另外,如图17所示,当盖116关闭时,记忆模块140的整个面积为盖116所覆盖,这样就提供了保护和屏蔽记忆模块免遭尘土的效果,即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
同样,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10,由于盖116绕轴124的转动使记忆模块140大体平行于记忆模块140的支撑平面运动,所以甚至当在连接器110的上方或在垂直于记忆模块140的支撑平面的方向上没有足够的空间时,也可以移动盖116实现记忆模块140与触点117a、117b的连接。
下面将参照图19至图22,对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其中装载有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9是本发明此实施例在盖打开时连接器的透视图,表示记忆模块支撑于滑架的状态。图20是此实施例在盖关闭时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1是本实施例连接器所用滑架的透视图。图22(a)-(e)是此实施例连接器沿底的臂所截取的剖面图。
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50具有一其中壳体152和底153是整体构成的主体154,以可离开和朝向壳体152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底153上的滑架155(见图21和图22),和以可平行于底153运动的方式安装在其上的盖156。
如图19所示,底153包括两间隔开的截面呈L形的臂153a、153b。壳体152在其相反两端与两臂153a、153b相连接。臂153a、153b在其靠近尖部的位置处设有相互平行延伸的杆162a、162b。自盖156的底表面突出的凸起164(见图22)分别插入臂153a和杆162a之间,以及臂153b和杆162b之间。类似于图4所示的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上触点和下触点(未示出)布置在壳体152内。
如图21所示,滑架155设有围绕开口166形成的矩形框架168。在其相反两端,框架168设有带鼻部158的脊171,该鼻部将与记忆模块180的端部的切口184相接合,从而以可拆卸方式支撑记忆模块180。鼻部158在切口184中的接合使记忆模块180以可拆卸方式支撑于滑架155内。框架168的上表面构成记忆模块180的支撑表面。此外,在其对应于记忆模块180的键槽的位置的部分,框架168设有大小和结构能配装到该键槽内的键169。应当注意,由于除了设置切口184而不是设置孔之外,记忆模块180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中所示的一致,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脊171在壳体152侧其端部处具有向外延伸的凸起172。在脊171的外侧设有较脊171更细且在壳体152侧其端部处与脊171分开的拼合臂173。拼合脊173于尖部174处向下突伸,其下表面渐窄(见图22中各图)。
在滑架155安装在主体154上的状态下,凸起172和尖部174分别处于臂153a和杆162a之间,以及臂153b和杆162b之间。当滑架155离开壳体152时,尖部174与设于臂153a、153b的上表面上的凹槽159相接合,且在壳体152侧具有倾斜的表面,如图22(a)所示。如图22(b)所示,当盖156由此状态向图中右侧滑动时,凸起164与凸起172相抵触,且随后将它们推向壳体152。
因此,滑架155朝向壳体152运动,直至盖156抵触壳体152,且拼合臂173的尖部174穿出凹槽159,在臂153a、153b的上表面上运动,如图22(c)所示。
于是,当盖156自此状态在图中向左滑动时,凸起164抵触尖部174,且随后向与壳体152相反的方向推它们,如图22(d)所示。因此,当滑架1 55在图中向左运动,且尖部174进入凹槽159时,尖部174再次落入凹槽159。结果,尖部174在背离壳体152的方向上不再受到凸起164的压迫,所以即使盖156继续向左滑时,滑架155停止。这样,滑架155随着盖156的打开和关闭相对于壳体152往复运动。
当要将记忆模块180装入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50时,在盖156打开的状态下,将记忆模块180支撑在滑架155上,如图19所示,而后关闭盖156使滑架155向壳体152运动。于是,由滑架155支撑的记忆模块180插入壳体152,从而使记忆模块180的导电垫182与上触点和下触点接触。然后,关闭盖156,如图20所示,完成记忆模块180向连接器150的装入。
当自连接器150卸下记忆模块180时,将盖156自图20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155自壳体152移开,结果,记忆模块180的导电垫182处于不与上下触点接触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简单地拿起记忆模块180即可自连接器150卸下记忆模块180。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50,以一种其中根据记忆模块是否朝向上、下触点运动或自其离开,滑架155的不同部分受到盖156的压迫的简单结构,由滑架155支撑的记忆模块180可以随着盖156的滑动而相对于壳体152往复运动,从而有选择地在记忆模块180的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于是,记忆模块180向连接器150的装入只需要两个步骤,将记忆模块180支撑在滑架155上和随后关闭盖156,没有繁琐的操作。这同样适用于自连接器150卸下记忆模块180。还有,由于没有使用诸如盘簧之类的弹性件,所以不需要下压记忆模块180以抵消盘簧的弹性这样的繁琐操作,因此提供了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另外,当盖156关闭时,记忆模块180的整个面积为盖156所覆盖,如图20所示,因此提供了保护和屏蔽记忆模块免遭尘土的效果,即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
除此之外,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150,由于盖156的滑动方向和滑架155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提供了一个优点,使用者凭直觉就可很容易地知道如何操作盖156来装入和卸下记忆模块180。
下面将参照图23至图25对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23是此实施例连接器在盖打开时的透视图,表示记忆模块支撑于滑架上的状态。图24是此实施例连接器在盖关闭时的透视图。图25是图23中由虚线围绕部分的放大图。
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00具有一包括壳体202和底203的主体204,以可朝向或离开壳体202往复运动的方式安装在底203上的滑架205,和可折叠成两部分的盖203。
如图23和24所示,底203包括两个间隔开的臂203a、203b。壳体202在其靠近臂203a、203b的端部的部分处与两臂203a、203b相连。各臂203a、203b在其内表面具有沿臂203a、203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槽213、214,且滑架205插入下槽213内。滑架205设有可与记忆模块230的端部处的切口234接合的凸起208,使得记忆模块230能够以可拆卸方式为该滑架所支撑。应当注意,由于除了提供切口234而不是提供孔之外,记忆模块230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中所示的一致,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两个可沿上狭缝214运动的活动件220插入上狭缝214。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上触点(未示出)和下触点207b布置在壳体202内。
两可活动件220通过设于其间的轴215相互连接。轴215可以与活动件220一起在狭缝214的延伸方向上运动。盖206以可转动方式为轴215所支撑,而轴222于其端部固定在臂203a、203b之间。盖206可绕在其宽度中心部分的轴224折叠成两部分206a、206b。因此,当轴215移动靠近轴222时,盖206进一步折叠,而由两部分206a、206b所形成的角变小。
如图25所示,在滑架205的上侧于其相反两端形成有沿狭槽213延伸的齿条216。同样,在两狭槽213、214之间设有向内突出与齿条216接合的小齿轮218。另外,在活动件220的下表面形成有齿条(未示出)。这样,当可活动件220与小齿轮218相对时,小齿轮218可以随着活动件220的运动而转动,且进而齿条216可随着该转动而前后运动。例如当活动件220向盖206关闭的方向运动时,小齿轮218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具有齿条216的滑架205朝向壳体202运动。当可活动件220向盖206打开的方向运动时,小齿轮218沿图中的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具有齿条216的滑架205移动离开壳体202。简而言之,滑架205随着盖206的开闭而相对于壳体202往复运动。
当要将记忆模块230装载到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00时,在盖206打开的状态下,将记忆模块230支撑在滑架205上,如图23所示,且随后关闭盖206,使滑架205朝向壳体202移动。于是,支撑于滑架205上的记忆模块230插入壳体202,所以使记忆模块230的导电垫232与上触点207a和下触点207b相接触。然后,关闭盖206,如图24所示,完成记忆模块230向连接器200的装入。
当从连接器200卸下记忆模块230时,将盖206自图24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205移动离开壳体202,结果使记忆模块230的导电垫232处于它们不与上触点207a和下触点207b相接触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简单地拿起记忆模块230即可将记忆模块230自连接器200卸下。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00,除了设于可活动件220上的齿条外,采用了一种由齿条216和小齿轮218构成的简单的齿轮机构,使支撑于滑架205上的记忆模块230能随着盖206的转动而相对于壳体202往复运动,有选择地在记忆模块230的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切换。因此,向连接器200装入记忆模块230仅需要两个步骤,将记忆模块230支撑在滑架205上,然后关闭盖206,没有繁琐的操作,这同样适用于自连接器200卸下记忆模块230。此外,由于没有采用诸如盘簧的弹性件,所以不需要有诸如下压记忆模块230以抵消盘簧的弹性之类的繁琐操作,因此提供了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另外,如图24所示,当盖206关闭时,记忆模块230的整个面积为盖206所覆盖,这样就提供了保护和屏蔽记忆模块免遭尘土的效果,即为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
同样,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00,由于盖206绕大体平行于记忆模块230的支撑表面延伸的轴222转动,所以当盖206关闭时,盖206并不突出到盖206所确定的平面之外。因此,即使在该平面区域之外没有多余空间时,记忆模块230与上触点207a和下触点207b的连接也可通过转动盖206来实现。此外,因为盖206折叠成两部分,所以即使在连接器230上方没有足够的空间时,可以移动盖来实现记忆模块230和上触点207a和下触点207b之间的连接。
下面将参照图26至图29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要装载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所用记忆模块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26是此实施例在盖打开状态的透视图,表示记忆模块支撑于滑架上的状态。图27是此实施例在盖关闭时的透视图。图28是此实施例连接器从与图26不同方向所视的透视图,省略了主体。图29是图28由虚线所围部分的放大图。
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50具有一包括壳体252和底253的主体256,以可朝向和离开壳体252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底253上的滑架255,和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底253上的盖256。
如图26所示,底253包括两间隔开的臂253a、253b。壳体252在其端部与两臂253a、253b连接。各臂253a、253b在其内表面上具有沿臂253a、253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狭槽263,且滑架255的端部插入狭槽263。滑架255设有可与在记忆模块280的端部的切口284接合的凸起258,使得记忆模块280能以拆卸方式支撑于滑架255上。应当注意,由于除提供了切口284而非提供孔外,记忆模块2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一致,所以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上触点7a和下触点7b,在壳体252内布置有上触点257a和下触点257b。
如图26所示,在底253的一臂253a和壳体252之间设有沿臂253a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轴265。盖256在其一端部由轴265支撑,所以可绕轴265转动。当盖256关闭时,盖256的另一端部置于臂253b上。
如图28和图29所示,小齿轮266安装在轴265上。在其与滑架255的臂252a相对的一侧,滑架255设有齿条270。小齿轮280支撑于臂253a上,所以它可与小齿轮266和齿条270两者啮合。各小齿轮266、268呈具有倾斜扭转齿的涡轮形式。当小齿轮266沿图29中的箭头A方向转动时,小齿轮268沿与箭头B向相反方向转动。
因此,当盖256关闭,且小齿轮266随着轴265的转动而沿着箭头A方向转动时,小齿轮268沿箭头B方向转动,结果使具有齿条270的滑架255朝向壳体252运动。当盖256打开,且小齿轮266随着轴265的转动而沿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小齿轮268沿与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结果使具有齿条270的滑架255移动离开壳体252。简而言之,随着盖256的开闭,滑架255相对于壳体252往复运动。
当要将记忆模块280装载到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50时,如图26所示,在盖256打开的状态下,将记忆模块280支撑在滑架255上,且随后关闭盖256使滑架255向壳体252运动。于是,由滑架255支撑的记忆模块280插入壳体252,从而使记忆模块280的导电垫282与上触点257a和下触点257b相接触。然后关闭盖256,如图27所示,完成记忆模块280向连接器250的装入。
当从连接器250上卸下记忆模块280时,将盖256自图27的状态打开。于是滑架255移动离开壳体252,其结果是记忆模块280的导电垫282被置于它们不与上触点257a和下触点257b接触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简单地拿起记忆模块280即可容易地将记忆模块280自连接器250卸下。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50,采用了一种由齿条270和小齿轮268、270组成的齿轮机构,使由滑架255支撑的记忆模块280能随着盖256的转动而相对于壳体252往复运动,以有选择地在记忆模块280的连接模式和非连接模式之间切换。于是,记忆模块280向连接器250的装入只需要两个步骤,将记忆模块280支撑于滑架255上,然后关闭盖256,没有繁琐的操作。这同样也适用于自连接器250卸下记忆模块280。此外,由于没有采用诸如盘簧的弹性件,所以不需要有诸如下压记忆模块280以抵消盘簧的弹性之类的繁琐操作,因此提供了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另外,如图27所示,当盖256关闭时,记忆模块280的整个面积为盖256所覆盖,这样就提供了保护和屏蔽记忆模块免遭尘土的效果,即为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
同样,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250,由于盖256绕大体平行于记忆模块280的支撑平面延伸的轴265转动,当盖256关闭时盖256并不突出到由盖256所确定的平面之外。因此,甚至当在该平面区域的外侧没有足够的空间时,记忆模块280与上下触点257a、257b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转动盖256来实现。
尽管在此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进行了说明,在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本发明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化和改进,并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例如,装载有钮扣电池的连接器可以如此改进,采用如第二或第四至第七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还有,在所有所示实施例中,操纵件均呈平面盖的形式,但该操纵件可用杠杆构成。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使一连接物体和一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主体;
一接线端子,其置于上述主体上,要与上述连接物体电连接;
一与上述主体相关布置的操纵件;和
一支撑件,其能以可拆卸方式支撑上述连接物体,并随上述操纵件的运动而相对于上述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当上述连接物体与上述接线端子相连时,上述连接物体的全部面积为上述操纵件所覆盖;以及
上述操纵件由导电件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件可绕平行于上述连接物体的上述支撑件的支撑平面延伸的轴转动。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件和上述操纵件在其自上述轴偏移的位置处以可转动方式相互连接,从而使上述支撑件随着上述操纵件的转动而相对于上述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件和上述操纵件通过一齿轮机构相连接,从而使上述支撑件随着上述操纵件的转动而相对于上述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线端子布置于上述主体的一端侧,而上述轴设于上述主体的另一端侧。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件可在平行于上述连接物体的上述支撑件的支撑表面上移动。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件绕垂直地延伸到上述支撑表面的轴转动,且上述支撑件通过一齿轮机构与上述轴相连,从而使上述支撑件能随着上述操纵件的转动而相对于上述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件可沿平行于上述支撑件的运动方向移动,且上述支撑件的相应部分根据上述连接物体是否朝向或离开上述接线端子运动而受到上述操纵件的迫压,从而使上述支撑件能随着上述操纵件的运动而相对于上述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件的两端部分别由一大体平行于上述连接物体的上述支撑件的支撑表面延伸的固定轴和一可平行于上述固定轴运动的活动轴以可转动方式支撑;上述操纵件绕平行于上述固定轴延伸的轴线可折叠成两部分;和上述支撑件和上述操纵件通过一齿轮机构连接,从而使上述支撑件能随着上述操纵件绕上述固定轴的转动而相对于上述接线端子往复运动。
10.一种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如此构成,当上述连接物体与上述接线端子相连时,一电能存贮装置可与上述连接物体并联。
CNB001314343A 1999-10-18 2000-10-18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2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5227/1999 1999-10-18
JP29522799A JP2001118618A (ja) 1999-10-18 1999-10-1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3468A CN1293468A (zh) 2001-05-02
CN1197207C true CN1197207C (zh) 2005-04-13

Family

ID=1781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143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207C (zh) 1999-10-18 2000-10-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44061B1 (zh)
EP (1) EP1094564B1 (zh)
JP (1) JP2001118618A (zh)
KR (1) KR100505788B1 (zh)
CN (1) CN1197207C (zh)
DE (1) DE60019059T2 (zh)
TW (1) TW497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6274B2 (ja) * 2001-05-11 2010-06-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用開口部カバーユニット
KR100456582B1 (ko) * 2001-12-06 2004-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퓨터
US7513779B2 (en) * 2003-06-04 2009-04-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nector having a bypass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impedance and length of a return-signal path
US7147514B2 (en) * 2004-02-05 2006-12-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nector providing capacitive coupling
KR100676702B1 (ko) * 2005-03-08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용 회로기판실장패널
EP1871218B1 (en) * 2005-03-09 2012-05-16 Coloplast A/S A three-dimensional adhesive device having a microelectronic system embedded therein
TWM278118U (en) * 2005-05-30 2005-10-1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Card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selection effect
KR100935778B1 (ko) * 2006-08-03 2010-01-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소형화에 용이하게 적응된 커넥터
US7672141B2 (en) * 2006-10-30 2010-03-02 Dell Products L.P. Alignment and support apparatus for component and card coupling
SG148875A1 (en) * 2007-06-08 2009-01-29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Card connector
SG148874A1 (en) * 2007-06-08 2009-01-29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Card connector
US8018729B2 (en) * 2008-02-19 2011-09-13 Ls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housing for memory module including battery backup
CN101662007B (zh) * 2008-08-29 2013-03-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池盖结构
TWM377842U (en) * 2009-10-13 2010-04-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Apparatus for mounting device having electrical terminals
CN103190039B (zh) * 2010-11-05 2015-09-09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控制装置
CN102610276A (zh) * 2011-01-19 2012-07-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Smbus接口存储芯片烧录装置
US9203187B2 (en) * 2014-04-08 2015-12-01 Aic Inc. Hot plu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peripheral device
GB2544032A (en) * 2015-06-29 2017-05-10 Surfaceskins Ltd Liquid or gel delivery devices
CA169446S (en) * 2016-01-22 2017-02-21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Ssd storage module
US11246217B2 (en) * 2016-10-01 2022-02-08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s connectors having power-regulating passive components
DE102019102153B4 (de) * 2019-01-29 2022-02-03 Bjb Gmbh & Co. Kg Anschlusselement
CN114415782B (zh) * 2021-12-13 2023-12-08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628B2 (ja) * 1985-07-12 1995-03-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4893405A (en) * 1987-04-29 1990-01-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correcting connectors to leads on PcBs
JPH01248877A (ja) * 1988-03-30 1989-10-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メモリ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装置
US5119269A (en) * 1989-08-23 1992-06-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with a battery unit
US5110301A (en) * 1989-12-22 1992-05-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Multi-way connector requiring less inserting force
GB2257580B (en) 1991-07-02 1995-10-04 Amp Inc Electronic module socket with resilient latch
US5325263A (en) * 1991-07-22 1994-06-28 Silicon Graphics, Inc. Rack and pinion retaining and release device for removable computer components
US5483419A (en) * 1991-09-24 1996-01-09 Teac Corporation Hot-swappable multi-cartridge docking module
US5147213A (en) * 1991-10-24 1992-09-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Zero insertion pressure test socket for pin grid array electronic packages
JP2830634B2 (ja) * 1992-08-05 1998-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基板
JP3397345B2 (ja) * 1992-08-31 2003-04-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2500088B2 (ja) * 1992-10-29 1996-05-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池有無検出装置
DE4307136A1 (de) * 1993-03-06 1994-09-08 Bosch Gmbh Robert Lösbare Steckverbindung
DE9314935U1 (de) * 1993-10-01 1994-04-28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m Eindrücken von elektrischen Steckbaugruppen
JPH07122057A (ja) 1993-10-22 1995-05-12 Ricoh Co Ltd 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5899763A (en) * 1993-11-19 1999-05-04 Berg Technology, Inc. Data processing medium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ans
JP2739627B2 (ja) * 1993-12-20 1998-04-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結合機構
DE9411509U1 (de) * 1994-07-15 1994-09-22 Siemens Ag Steckverbindergehäuse
JP3068754B2 (ja) * 1994-09-16 2000-07-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グインsimの接続装置
JP2717364B2 (ja) 1994-09-30 1998-02-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236753B2 (ja) 1995-03-03 2001-12-10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カード保持装置
JP2809339B2 (ja) 1995-03-10 1998-10-08 ケル株式会社 エッジコネクタ
JPH08305464A (ja) * 1995-04-28 1996-11-22 Toshiba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外部拡張装置
US5721669A (en) * 1995-09-15 1998-02-24 Apple Computer, Inc. Gear-driven docking apparatus for removable mass-storage drives
JP3213801B2 (ja) * 1996-09-27 2001-10-02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687874B2 (ja) * 1996-10-31 2005-08-2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H10144390A (ja) * 1996-11-08 1998-05-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メモリカード装着装置
JPH10144391A (ja) * 1996-11-12 1998-05-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メモリカード装着装置
US5841686A (en) * 1996-11-22 1998-11-24 Ma Laboratories, Inc. Dual-bank memory module with shared capacitors and R-C elements integrated into the module substrate
JPH10261469A (ja) * 1997-03-19 1998-09-29 Fujitsu Takamizawa Component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293063B2 (ja) * 1997-12-08 2002-06-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蓋体の開閉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544061B1 (en) 2003-04-08
CN1293468A (zh) 2001-05-02
DE60019059D1 (de) 2005-05-04
KR100505788B1 (ko) 2005-08-03
EP1094564A2 (en) 2001-04-25
DE60019059T2 (de) 2006-02-02
TW497298B (en) 2002-08-01
EP1094564B1 (en) 2005-03-30
EP1094564A3 (en) 2001-11-07
JP2001118618A (ja) 2001-04-27
KR20010040115A (ko) 2001-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7207C (zh) 连接器
CN1270502C (zh) 携带式机器
CN200956320Y (zh) 信息设备
CN1802747A (zh)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器及电磁辐射抑制组件
CN1671008A (zh) 电子部件安装插座
CN1442773A (zh) 连接部件
CN1215610C (zh) 卡用连接装置
CN1226016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电池
CN1574562A (zh) 电动机械的刷握装置
CN1518170A (zh) 卡用连接装置
CN1482641A (zh) 具有多路切换通道的小型电开关
JP2018518807A (ja) 充電回路が内蔵された二次電気化学電池
CN1914767A (zh) 天线和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254885C (zh) 卡适配器
US8439694B2 (en) Socket with pick up cap with a pivot having a long side and a short side
CN1258200C (zh) 杠杆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检测装置
CN1306630C (zh) 移动终端的电池和电池锁定装置
CN1218341C (zh)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CN1400691A (zh) 卡适配器
CN1293439A (zh) 复合操作型电子部件
CN1150867A (zh) 具有电池容纳部的电子装置
CN1402283A (zh) 开关装置
CN1945895A (zh) 具备有多重天线的便携终端
CN1270669C (zh) 脉搏波测定装置
CN116134627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