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308A - 电话机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电话机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308A
CN1196308A CN98105868A CN98105868A CN1196308A CN 1196308 A CN1196308 A CN 1196308A CN 98105868 A CN98105868 A CN 98105868A CN 98105868 A CN98105868 A CN 98105868A CN 1196308 A CN1196308 A CN 1196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lephone set
phone holder
portable telephone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5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29C (zh
Inventor
平井宏树
田中彻児
杉本雅司
日浦靖博
堤祐一郎
境茂树
酒井义人
井上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Resear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90721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26473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3116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29144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92061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5537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92667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6890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Research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6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4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5Dash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2Seats or parts thereof
    • B60R2011/0015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64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 B60R2011/0071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using latches, clips, clamps, stra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64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 B60R2011/0075Connection with the article using a containment or docking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任何尺寸,外形的携带电话机,都可以插脱方便且稳定的进行保持的电话机保持器。它在由外盒10等组成的保持器本体上,设置在对插入携带电话机方向直较的方向上,可以移动的侧板62A、62B等的可动部。这些可动部作成,用螺纹轴64等位置条节手段,可调节位置。

Description

电话机保持器
本发明有关为保持汽车车室等中的携带电话机而设置的电话机保持器。
近来,随着携带电话机的普及,已进行了,例如,已公知的,於汽车内为使用及保管携带电话机的,车载电话机保持器的开发。作为这样的电话机保持器,备有可固定携带电话机的底架状等保持器本体,和中介卷软线而安装在保持器本体或车体上的连接器,连接携带电话机和连接器的同时,於保持器本体位置吻合地载置携带电话机,并在该状态下,利用配止手段保持携带电话机。
上述已有的电话机保持器,进行携带电话机和连接器的连接作业,将携带电话机位置吻合地固定於设保持器本体上等作业并不容易,在驾驶中,汽车驾驶者进行这样的作业就更困难。而且,携带电话机的保持状态也并不稳定,因行驶中的振动等,携带电话机很有可能从保持器中脱落。
作为解消这样问题的手段,考虑了将上述保持器的保持器本体的内面形状作成与携带电话机的外面形状略一致,携带电话机就可以几乎无间隙地嵌入保持器本体内的构成,而使携带电话机的保持状态稳定的,但,对这样的电话机保持器,只可能保持适合於该保持器本体内面形状的携带电话机,而对尺寸,外面形状互不相同的复数携带电话机,不可能共同使用,因而有显著降低通用性及批量生产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不管携带电话机的尺寸,形状如何,以简单的操作就可能良好的保持该携带电话机的电话机保持器以及其内壁位置的调节方法。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申请的第1发明,是能插脱地保持携带电话机的电话机保持器,在具有携带电话机插入口的,形成中空状的保持器本体上,相对从上述插入口插入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在与其插入方向成直交的方向上,设置接离可能的可动部,并备有接受外部操作,使上述可动部位置变化的位置调节手段。
如按照该保持器,通过事先将可动部的位置按与可插入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的尺寸,外形吻合地几乎与携带电话机外面接触地进行调节,则不拘上述尺寸,外形如何,都能插脱容易且稳定地保持携带电话机。
但是,对该电话机保持器,需要用手进行移动上述可动部的作业,并在所定位置进行固定。而本申请的第2发明,是以可省略上述调节作业为目的的保持器,备有保持器连接器,在携带电话机与保持器连接器结合状态,保持该携带电话机的电话机保持器中,装备具有可插入携带电话机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保持器本体,和在该保持器本体内,相对插入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携带电话机,於接离的方向移动可能地设置的,在与携带电话机接触或略接触状态,将携带电话机向与连接器结合位置导引的内壁构件,和於内侧方向压靠该内壁构件的压靠手段,以及将上述内壁构件配止於任意位置的配止手段;当携带电话机插入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时,利用该携带电话机,上述内壁构件反抗上述压靠手段的压靠力后,被向外侧推出,并利用上述配止手段而获得於该被推出位置的配止的。
这里,「在任意位置配止内壁构件」的含意,并不限定於可连续调节内壁构件位置的,也包含从所准备的间断排列的复数配止位置的那些配止位置中,可选择任意配止位置的。
按照上述构成,仅仅用将携带电话机插入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反抗压靠力的压靠,而将内壁构件向外侧推出,就可以使内壁构件自动地移动到导引位置(即,接触或略接触携带电话后,将其导引的位置),而后,利用配止手段,配止各内壁构件,就可以固定该内壁构件的位置。因而,之后的再安设携带电话机时,靠上述内壁构件的导引,就可使携带电话机圆滑的与连接器结合,因而结合后就可以稳定地保持携带电话机。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电话机保持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2为上述电话机保持器的组装斜视图。
图3为上述电话机保持器的局部剖面侧面图。
图4为图3的4-4线剖面图。
图5为图3的5-5线剖面图。
图6为图3的6-6线剖面图。
图7为从上述电话机保持器去除顶壁状态的斜视图。
图8为从上述电话机保持器去除顶壁以及外盒状态的斜视图。
图9为图3的9-9线剖面图。
图10为上述电话机保持器连接模件的斜视图。
图11为从上述连接模件去除外侧壳体状态的斜视图。
图12为电话机与上述连接器模件的连接器结合前状态的平面图。
图13为电话机与上述连接器模件的连接器结合后状态的平面图。
图14为上述电话机保持器的插脱模件的平面图。
图15为上述插脱模件的侧面图。
图16为上述插脱模件的正面图。
图17为於上述插脱模件的滑块上形成的被配止突起及导引突起的侧面图。
图18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话机保持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19为从后方所视的有关图18电话机保持器未安装顶壁的组装斜视图。
图20为从前方所视的有关图19电话机保持器的组装斜视图。
图21为有关图19电话机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22为从后方所视的有关图19电话机保持器上安装顶壁的组装斜视图。
图23A为有关图19电话机保持器侧板铰接部的剖面图。
图23B为环的铰接部的剖面图。
图24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电话机保持器的剖面正面图。
图25为有关图24电话机保持器的保持器本体取掉盖状态的斜视图。
图26为有关图24电话机保持器的电话机导引构件安装构造的剖面正面图。
图27为有关图24电话机保持器内部构造的斜视图。
图28为图24的28-28线剖面图。
图29为图24电话机保持器中两门扉安装构造的斜视图。
图30为上述两门扉安装构造的剖面正面图。
图31为上述两门扉安装构造的要部剖面底面图。
图32为於在图24中电话机保持器的保持器本体上,安装盖状态的斜视图。
图33为携带电话机已插入有关图24电话机保持器状态的剖面正面图。
图34为携带电话机已插入有关图24电话机保持器状态的斜视图。
图35为有关图24电话机保持器安设状态的斜视图。
图36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电话机保持器安设状态的斜视图。
图37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的电话机保持器安设状态的斜视图。
图38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中的电话机保持器的整体斜视图。
图39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中的电话机保持器的剖面正面图。
图40A为图39所示电话机保持器局部剖面正面图。
图40B为图39的40B-40B线剖面图。
图41为图39的41-41线剖面图。
图42为图39所示的电话机保持器中已插入携带电话机状态的斜视图。
图43为有关本发明第8实施例电话机保持器的全体斜视图。
图44为图43的44-44线剖面图。
图45为有关图43电话机保持器中连接器模件与图44的状态上下反方向固定状态的剖面图。
图46为有关图43的电话机保持器的回动底壁及升降底壁的斜视图。
图47为有关图43的电话机保持器的剖面侧面图。
图48为有关图46的升降底壁处於最下位置状态的局部剖面侧面图。
图49为有关图46的升降底壁突出状态的局部剖面侧面图。
图50为有关图43的电话机保持器传动机构的局部剖面平面图。
图51为上述传动机构的斜视图。
图52为有关图43的电话机保持器的左右调节钮,沉至阻止回转位置状态的斜视图。
图53为上述左右调节钮上浮到允许回转位置状态的斜视图。
图54为持有电话机侧连接器的携带电话机安装於有关图43电话机保持器中央位置状态的平面图。
图55为持有电话机侧连接器的携带电话机安装於有关图43电话机保持器较靠右位置状态的平面图。
图56为持有电话机侧连接器的携带电话机安装於有关图43电话机保持器较靠左位置状态的平面图。
图57A为有关第9实施例的左右钮的通常状态的剖面正面图。
图57B为图57A的57B-57B线剖面图。
图58A为有关第9实施例的左右钮的调节头部被提升状态的剖面正面图。
图58B为图58A的58B-58B线剖面图。
图59为从斜前方所视的有关本发明第10实施例电话机保持器的斜视图。
图60为从斜后方所视的有关本发明第10实施例电话机保持器的斜视图。
图61为图59及图60中所示电话机保持器的剖面侧面图。
图62为图59及图60中所示电话机保持器中插入携带电话机状态的剖面侧面图。
图63为图59及图60中所示电话机保持器的剖面正面图。
图64为图59及图60中所示电话机保持器中设置的运动变换机构的斜视图。
以下将根据图1~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有关本实施例的电话机保持器,如图1所示,是由外盒10,和连接器模件20,和电话机插脱模件30,和内部底架40,和由内侧壁对(可动部)50,60组成的调节模件70以及顶壁80构成的。
外盒10,如图2~图7所示,长手方向的一端侧(图1~图3右侧电话机插入口侧;以下称「电话机入口侧」。)以及在上侧作成开口的中空状。然后,将顶壁80按挡住该外盒10的上侧开口,安装於该外盒10上,形成本发明所说的保持器本体,该保持器本体全体可固定於汽车驾驶室内的适当处所。
外盒10的左右两侧壁上,自上述电话机入口侧,顺序设置圆形的贯穿孔11及缺口12。缺口12为矩形状,且仅在上方被作成开敞状,并形成在后述的连接器模件20配设处的靠手前侧(图1-图3右侧)处。在形成该缺口12处所的外盒10底壁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朝上的突出部13(图5,图6),在该突出部13上,设置於幅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贯穿其的贯穿孔13a。
进而,在外盒10的单侧侧壁的后部,可设置图9所示的,上下方向的贯穿长孔10a。该贯穿长孔10a被设置在,配设连接器模件20处的侧方位置。在形成该贯穿长孔10a盒侧壁的外侧面上,突设从四方包围该长孔10a形状的框体14,在该框体14上可挡住该框体14的安装盖15,於该盖15上,还形成贯穿其的,上下方向的贯穿长孔15a,螺母17被收容在由上述框体14及盖15围取的空间16内。
该螺母17由框体14从保持器的长手方向两侧(图9进深方向)夹住,且,呈由盒侧壁的外侧面和盖15的内侧面,从框体14的高方向(图9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夹持的状态,而且在该螺母17的螺纹孔与上述贯穿长孔10a,15a相吻合的位置,螺母17於上述空间16内仅可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
同样,在顶壁80配设连接器模件20位置的上方位置,可设置图9所示的左右方向的贯穿长孔80a。顶壁180的上面,可突设从四方包围上述贯穿长孔80a形状的框体84,在该框体84上,挡住该框体84地安装盖85,该盖85上也形成贯穿其的,左右方向的贯穿长孔85a。多角形状螺母87,被收容在由上述框体84及盖85围取的空间86内。
该螺母87,由框体84从保持器的长手方向的两侧夹持,且由盒侧壁的外侧面和盖85的内侧面,从上下夹持的状态,且在该螺母87的螺纹孔与上述贯穿长孔80a,85a相吻合的位置,螺母8,在上述空间86中,仅可於图9左右方向移动。
连接器模件20,具有为保持可与携带电话机T连接的保持器连接器C的罩壳。该罩壳作成由外侧壳21和内侧壳22组成的双重构造。
如图9及图10所示,於上述外侧壳21的一侧侧面(详细的话,於上述贯穿长孔10a对应侧的侧面)上,形成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螺母21a。该螺母21a朝上述贯穿长孔10a开口,然后从保持器外侧,经上述贯穿长孔15a螺合插通於螺母17中的螺栓18,进而可螺合插通於上述螺母21a内。即,籍由左右方向的螺拴18,该外侧壳21被连接在外盒10的侧壁上,而且,利用该螺栓18的回转操作,可调节左右方向的位置。
同样,在上述外侧壳21的上面,可形成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螺母21b。该螺母21b朝向上述顶壁80的贯穿长孔80a开口。从保持器外侧,通过贯穿长孔85a与螺母87螺合穿通的螺栓88,进而可螺合穿通於上述螺母21b内。即,该外侧壳21,通过上下方向的螺拴88,被连接在顶壁80上,利用该螺栓88的回转操作,也可调节上下方向的位置。
如图9及图11~图13所示,内侧壳体22按於前后方向(电话机插入的方向)可滑动的保持保持器连接器C的形状,具体,於前侧(图12及图13上侧)开口,且,除顶壁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外的当该部分,作成朝上方被开敞的形状。
自保持器连接器C的后端面(图12及图13下端面)向后方突设左右一对的销23,这些销23可插通设置在内侧壳22里面侧壁22b上的贯穿孔22a。再於各销23的周围,设置螺旋弹簧24,利用这些螺旋弹簧24的弹性变形力,向前方(图12及图13上方)压靠保持器连接器C。
而,图10中的21c是为避免与上述销23干涉,而於外侧壳体21后壁上形成的贯通孔。
在保持器连接器C壳体上,形成上下方向的回转轴25a,并以该回转轴25a为中心回转可能的安装小齿轮25。一方,在内侧壳22顶壁一侧的内缘部,形成与上述小齿轮25啮合的齿条22c,与小齿轮25回转连动后,使保持器连接器C相对内侧壳22前后方向滑动。
进而,该连接器模件20备有由连接棒26以及当接板27组成的驱动传递构件。连接棒26於前后方向延伸,且在其后半部具有齿条26a及3角柱状的被导引部26b,上述齿条26a与上述小齿轮25啮合,而另一方,通过上述被导引部26b嵌入外侧壳21侧的V字状的导引槽21d(图9)内,在前后方向可滑动的导引连接棒26全体。
当接板27以与电话机插入的方向成垂直的朝向,与上述连接棒26的前端成一体连接,具有可通过保持器连接器C的矩形状贯通孔27a。而且,利用图12所示的上述螺旋弹簧24的弹性变形力,将保持器连接器C推出到最前端位置的状态,当接板27位于比保持器连接器C还靠前方的位置,另一方,如图13所示,抵抗螺旋弹簧24的弹性变形力后,保持器连接器C后退到最后端位置的略微靠手前的位置,经上述当接板27的贯穿孔27a,完成保持器连接器C与携带电话机T的结合,以此来设定保持器连接器C的滑动行程。
电话机插脱模件30,是在从保持器装卸携带电话机T时,为使该携带电话机T与保持器连接器C分开,而对携带电话机T付与必要的推出力的,备有如图14~图16所示的底座31和滑块32。
在底座31的适当处所,形成圆筒状安装部31e,其具有上下方向的螺栓穿通孔31d。然后,螺栓穿通於各螺栓穿通孔31d,并通过上述螺栓与设置在前记外盒10底壁侧上的,图略的螺纹孔螺合,而将底座31固定在外盒10底部的适宜处。
在该底座31的上面,形成於电话机插入方向(图14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31a。该导轨31a具有图16所示的略T字状的正面形状,在其中央部形成上方被开敞的,剖面略圆状的槽31f。
滑块32具有水平的本体板32b,在该本体板32b的下面,左右突设一对垂直壁32c。两bm垂直壁32c於电话机插入方向延伸,并且从各垂直壁32c的内侧面,向内侧突设突条32d,利用这些垂直壁32c及突条32d与上述导轨31a上端部的嵌合,滑块32可滑动(於电话机插入方向可滑动)的被支撑在底座31上。而且,在滑块32的本体板32b上,可固定后端部向上方突出的,侧面视为略L字形的臂32a,且,该臂32a的后端作成可与电话机T的后端面当接。
在底座31的后端(图14的左端),耸立后壁31b,且,圆柱状弹簧支撑轴31c自该后壁31b的中央部向前方突出,螺旋弹簧33的后部,外嵌在该弹簧支撑轴31c上,而该螺旋弹簧33的前部嵌於前记导轨31a的槽31f内。而另一方,弹簧支撑板32d可与前记滑块32的下面当接,该弹簧支撑板32d可嵌入前记槽31f内。再在该弹簧支撑板32d和前记后壁31b之间,夹插进螺旋弹簧33,利用该螺旋弹簧33的弹性变形力,可向前方(图14及图15右方)压靠滑块32。而且,在底座31前部的两端,可突设挡块31c,而另一方,自滑块32垂直壁32c,向两外侧突设当接片32e,於该当接片32e和挡块31c当接的位置,设定滑块32的最前端位置(图14的二点划线位置)。
在底座31的后部,可设置用於配止滑块32的配止棒34。该配止棒34是由,在电话机幅方向(图14上下方向)延伸的基轴部34a,和从该基轴部34a两端向前方延伸的一对臂部34b,以及从各臂部34b的前端向内侧延伸的,有端的配止部34c组成的,基轴部34a由前记后壁31b可回动的支撑。而且,配止部34c前端彼此之间的离间尺寸,可按稍大於滑块32两垂直壁32c外侧面彼此间的离间尺寸设定。
与此相对,在两垂直壁32c后部的外侧面上,可形成如图17所示的被配止突起32f及导引突起32g。被配止突起32f作成,后端(图17的左端)的上下方向的略中央部,具有单一的顶点F1,而前端上下方向的两端,具有2个顶点F2,F3,且两顶点F2,F3之间的外周面作成凹陷的略心状的凸轮。而导引突起32g的下面,可作成随着朝前方(图17右方)而向下垂方向倾斜的导引面G1。
然后,插入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T,按压臂32a的后端,滑块32克服螺旋弹簧33弹性变形力后退的同时,该配止棒34的配止部34c,搭乘到该滑块32侧被配止突起32f的上面(图17的箭头A1),进而,在该配止部34c越过被配止突起32f后侧顶点F2的时点,靠上述螺旋弹簧33的弹性变形力,配止部34c嵌入到两顶点F2,F3间的凹部(图17的实线位置),由此滑块32被配止於图14及图15中用实线所示的配止位置。而且,通过将滑块32从该位置推入到更后方的最后端位置,受前方导引突起32g导引面的导引,配止部34c从上述凹部向下方逸脱(箭头A2,A3),而解除上述配止后,滑块32靠上述螺旋弹簧33的弹性变形力,而被向前方推出。
其中,上述滑块32的配止位置被设定在,与当该滑块32臂32a当接的携带电话机T与前记连接器模件20的保持器连接器C完成嵌合的位置;同滑块32的最后端位置被设定在,与上述携带电话机T嵌合的保持器连接器C,后退到如前记图13所示的最后端位置的位置。
返回到图1,前记内侧底架40是敷设在外盒10的底壁上的,该内侧底架40具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单一前骨41,和从该前骨41的中央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本体骨42,在两本体骨42之间,可确保前记滑块32臂32a的后端突出部通过的空间43(参照图4)。
在两本体骨42的前部,设置於左右贯穿其的贯穿孔42a,这些贯穿孔42a被设定在与前记外盒10的贯穿孔11并排的位置。从两本体骨42的后部,在左右两外侧向外伸出支撑板部44,以确保该支撑板部44和前记前骨41之间的空间46,同时,在上述支撑板部44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向左右两外侧开敞的矩形缺口45。该缺口45与前记外盒10的缺口12,具有同样的幅宽尺寸,而且,形成在与该缺口12相一致的位置上。
内侧壁对50是由竖直状态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板52A,52B组成的,在各侧板52A,52B的下端,可形成於电话机幅方向贯设彼此反方向的贯穿螺纹孔的螺母部53A,53B。各螺母部53A,53B前后方向的尺寸取成,几乎能无间隙地嵌入前记内侧底架40空间46内的尺寸,通过该嵌入,各侧板52A,52B,在电话机幅方向可能移动的被收容到外盒10的内侧,而且,在上述嵌入状态,使各螺母部53A,53B的贯穿螺纹孔,与贯穿孔42a,11相吻合地设定该贯穿螺纹孔的位置。
进而,该电话机保持器中作为调节两侧板52A,52B位置的手段,备由螺纹轴54,该螺纹轴54,其中央部作成能插穿上述贯穿孔42a,而左右两侧部,形成可与各螺母部53A,53B螺合的阳螺纹部54A,54B,并在一侧端面(临贯穿孔11侧的端面)上,形成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回转操作的被操作部54C。再通过该螺纹轴54的回转操作,使两侧板52A,52B,於彼此接离的方向同时移动。
和前记内侧壁对50同样,内侧壁对60也是由竖直状态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板62A,62B组成的,在各侧板62A,62B的下端,可形成於电话机幅方向贯设的,彼此反方向贯穿螺纹孔的螺母部63A,63B。各螺母部63A,63B及侧板62A,62B前后方向的尺寸,分别取成可几乎无间隙的嵌入前记内侧底架40的缺口45内以及外盒10的缺口12内的尺寸,通过该嵌入,各侧板62A,62B在电话机幅方向,可能移动的被置位於外盒10中,而且,在上述嵌入状态,各螺母部63A,163B的贯穿螺纹孔,与外盒10底壁突出部13的贯穿孔13a相吻合地设定该贯穿螺纹孔的位置。
而且,作为调节两侧板62A,62B位置的手段,备有螺纹轴64,该螺旋轴64,其中央部作成可插穿上述贯穿孔13a,左右两侧部,形成与各螺母部63A,63B螺合的阳螺纹部64A,64B,并在一侧端面(和前记螺纹轴54的被操作部54c同侧的端面)上,形成可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回转操作的被操作部64C。然后,通过该螺旋轴64的回转操作,使两侧板62A,62B於彼此接离的方向同时移动。而且,各侧板62A,62B的内侧面,被作成随着向电话机入口侧的,而从携带电话机T向其幅方向外侧离间倾向的锥面62c。
进而,在各侧板62A,62B上,上下可动地设置用以自上规制携带电话机T位置的规制突起(副可动部)65A,65B。具体是,在各侧板62A,62B的后部,形成如图6所示的,朝上方开口的筒部62a,62b,另一方,从各规置突起65A,65B,向下方延设柱部66A,66B,这些柱部66A,66B可嵌入上述筒部62a,62b内。各筒部62a,62b内,收容围绕柱部66A,66B的螺旋弹簧67,利用该螺旋弹簧67的弹性变形力,向上方压靠各规制突起65A,65B。各规制突起65A,65B的内侧面作成,从侧板62a,62b内侧面起连续的,且相对携带电话机从侧面起直到上部上面可以当接形状的曲面(参照图5及图6)。
於此相对,前记顶壁80上可连接,用於从上压入上述两规制突起65A,65B的内侧顶板68,该内侧顶板68,也如图3所示,与顶壁80略平行的状态,於电话机插入方向延伸,并在其上面形成朝上开口的圆筒状螺母68a。
一方,於顶壁80上,形成圆形的贯穿孔80b,并在上面形成包围该贯穿孔80b形状的框81,该框81内不能回转的收容螺母82,使该螺母82的螺孔与上述贯穿孔80b相一致,而且,呈於上方露出的状态。再相对该螺母82从上螺合插入螺栓83,而且,通过将该螺栓83的下端部,螺合插入上述螺母68a内,中介该螺栓83,於上下方向连接顶壁80和内侧顶板68的同时,通过该螺栓83的回转操作,就可以调节内侧顶板68的高度位置。
以下,说明该电话机保持器的组装要领,各部调节要领及调节后使用时的作用。
1)在外盒10的底壁上,用螺栓固定插脱模件30的底座31。滑块32配止在如图14及图15中用实线所示的配止位置。即,如图17的实线所示,使底座31侧配止棒34的配止部34c,配止於被配止突起32f后侧的凹部。
2)螺纹轴54插通於内侧底架40的贯穿孔42中,并进行对中心。然后,该螺纹轴54的两阳螺纹部54A,54B上,仅螺合各侧板52A,52B的螺母部53A,53B螺纹孔的同量分,再在两侧板52A,52B竖直的状态,通过转动螺纹轴54,将侧板52A,52B彼此间拉近后,诱导到空间46内。此时,侧板52A,52B彼此间的离间尺寸,作成较携带电话机T的幅尺寸大。
3)在外盒10的底壁上固定内侧底架40。由此,两侧板52A,52B,可被收容於外盒10的内部。
4)於外盒10底壁突出部13的贯穿孔13a中,插通螺纹孔64并进行对中心。然后,将各侧板62A,62B的螺母部63A,63B的螺纹孔,仅同量螺合於该螺旋轴64的两阳螺纹部64a,64b上,进而,在两侧板62A,62B已竖直的状态,通过转动螺旋轴64,使侧板62A,62B彼此间拉近后,诱导到空间46内。此时,侧板52A,52B彼此间的离间尺寸,也作成较携带电话机T的幅尺寸大。
5)从图12所示状态,用携带电话机T的后端部,向后方(图左方)推当接板27的同时,保持器连接器C经上述当接板27的贯穿孔27a,与携带电话机T结合。在该结合操作时,通过与上述当接板27相连的连结棒26,相对内侧壳22的后退,使与连结棒26的齿条26a啮合的连接器侧的小齿轮25回转,随该小齿轮25的回转,保持器连接器C以前记当接板27后退速度的一半速度,进入内侧壳22内(图12的状态)。
6)将上述携带电话机T置位於外盒10内的所定位置,即,携带电话机T的后端面与设置在插脱模件30的滑块32上的臂32a后端当接的位置。
7)螺纹轴54回转后,使侧板52A,52B彼此之间进一步拉近,在侧板52A,52B其内侧面与携带电话机T两侧面当接的阶段(即两侧板52A,52B夹住携带电话机T的阶段),停止螺纹轴54的回转操作。同样,螺旋轴64回转后,使侧板62A,62B彼此之间进一步拉近,在侧板62A,62B其内侧面,与携带电话机T两侧面当接的阶段,停止螺纹轴64的回转操作。由此,各侧板52A,52B,62A,62B,就被固定在与携带电话机T两侧面当接的位置。
8)将螺栓83螺合插通於顶壁80的螺母82内,而且,在该螺栓83的下端部,已螺合插入内侧顶板68螺母68a内的状态下,将该顶壁80安装在外盒10上。然后,下降该内侧顶板68,使上述内侧顶板68的下面,下压规制突起65A,65B,一直下降到与携带电话机T的外面当接的位置为止,并且,拧入螺栓83,直到使螺栓83的头部与框81的上面相碰的状态(图3的状态)为止。由此,各规制突起65A,65B,被固定於,其内侧面与携带电话机T的外侧面当接的高度位置。
9)从贯通长孔15a侧(即从外侧),将螺栓18插穿於框14及盖15内的螺母17中,再将该螺栓18的前端部,插入连接器模件20侧的螺母21a内并与其螺合。然后,拧入螺栓18,直到该螺栓18的头部碰到盖15的外面的位置(图9的位置)为止,由此,可固定连接器模件2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10)和9)同样,从贯通长孔85a侧(即从外侧),将螺栓88插穿於框84及盖85内的螺母87中,再将该螺栓88的前端部,插入连接器模件20侧的螺母21a内并与其螺合。然后,拧入螺栓88,直到该螺栓88的头部碰到盖85的上面的位置(图9的位置),由此,可固定连接器模件2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完成所有的位置调节。
进行以上的调节后,再向插入方向推入携带电话机T,使与携带电话机T当接的,具有臂32a的滑块32,反抗螺旋弹簧32的弹性变形力后,进而向里面滑动,此时已嵌入到被配止突起32f两顶点F2,F3间的凹部的配止部34c,由导引突起32g导引而从上述凹部向下方脱落,利用该配止部34c,可解除滑块32的配止。由此,靠上述螺旋弹簧32的弹性变形力,滑块32前进,利用该滑块32的臂32a,可将携带电话机T被向入口侧推出。
此时,与携带电话机T结合的保持器连接器C,也向罩壳22内前进,而利用设置在该保持器连接器C上的小齿轮25与齿条22c啮合并进行回转,使与该小齿轮25啮合的具有齿条的连结棒26,进而使与该连结棒26相连的当接板27,以保持器连接器C前进速度的倍速前进,由该当接板27推出似地,携带电话机T从保持器连接器C分开(图12的状态)。在此状态,就可以方便的从保持器内抽出携带电话机T。
当想再度将携带电话机T置位於保持器中的情况下,也可以沿保持器内的侧壁52A,52B,进而沿侧壁62A,62B,将携带电话机T插入该保持器内。利用该携带电话机T的插入,与该携带电话机T后端当接的臂32a,进而滑块32全体反抗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力,在基底31上后退,该基底31侧的配止棒34的配止部34c,超越被配止部突起32f的后侧顶点F2,而嵌入其下方的凹部,滑块32可配止於基底31上。
而另一方,对连接器模件20,当接板27被携带电话机T的后端推而后退,保持器连接器C,以该当接板27后退速度的一半速度后退的同时,该保持器连接器C与携带电话机T进行结合。
这样,当插入携带电话机T时,保持器本体内的侧板52A,52B,62A,62B,进而,规制突起65A,65B被定位於,与该携带电话机T的外面略接触的位置,利用这些侧板,可以可靠地将携带电话机T,导引到与保持器连接器C结合的位置,因而,该安装作业就容易进行了。而且,安设后,携带电话机T以非常稳定的状态,保持在保持器中。
如以上所述,通过与携带电话机T的尺寸,外形配合地,预先调节62A,62B等的可动部,规制突起65A,65B等副可动部等的位置,不管外形,尺寸如何,该电话机保持器均可容易插脱且稳定地保持携带电话机T。
而且,对该实施例,由于将侧板62A,62B的内侧面,作成随着向入口侧而扩展的锥面62c,因而能将携带电话机T,圆滑地诱导到侧板62A,62B之间。
尚,有关该第1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取以下的实施例。
(1)对前记实施例中的侧板62A,62B,侧板52A,52B的内侧面,规制突起65A,65B的内侧面等,也可以用弹形材料构成(例如,侧板本体内侧面上,贴附橡胶,海棉等组成的层)。这样的话,就不回损伤携带电话机T,而且,使上述各侧面和携带电话机T可靠地密接,而更能稳定地保持携带电话机T。下记的第2实施例之后的也同样。
(2)可以适宜地设定上述可动部配设处所,个数等,例如,还可以省略内侧侧壁对50,60的任一方,或反之也可以追加内侧壁对。但,应能获得如前记内侧壁对60那样,通过於保持器连接器C配设处所的近手前侧处设置可动部,将携带电话机T较可靠的诱导到与保持器连接器C可能结合的位置的优点。
(3)前记实施例中,例如,携带电话机T厚度尺寸(图3上下方向的尺寸)如几乎没离散的情况,也可以省略自副可动部起的规制突起65A,65B。而且还可以使内侧顶板68的下面直接接触携带电话机T,而将该内侧顶板68作为副可动部,取代这些规制突起65A,65B。但是,前记实施例,如在保持器连接器C近手前侧的可动部的侧板62A,62B上,移动可能的设置副可动部的规制突起65A,65B,就能较可靠的向保持器连接器C导引携带电话机T。
(4)对前记实施例所示的,是利用共通的螺纹轴64(54),同时调节2枚侧板62A,62B(52A,52B)位置,但也可以对各侧板分别设置位置调节手段。而且,利用设置上述螺纹轴64等的共通的位置调节手段,可以获得调节作业较简单的利点。
(5)前记实施例所示的是,於携带电话机T两侧,配置侧板62A,62B(52A,52B)的,但也可以於任一方侧仅设置可动部,利用该可动部,将携带电话机T推向反对侧的保持器本体的内侧面(即,将携带电话机T的插入位置挪到一侧)进行位置调节。但是,如於上述的,在携带电话机T两侧设置可动部,则可以自由的设置携带电话机T的插入位置。从而,例如保持器连接器C的配置位置被固定的情况,也可向该位置的保持器连接器C导引携带电话机T地调节该携带电话机T的插入位置了。
根据图18~图23,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对该实施例,在配置於外盒10的电话机插入口侧的,内侧壁对50两侧板52A,52B下面的端部,分别形成铰接突起52a,52b,该各铰接突起52a,52b,自上方可分别嵌入,於前记内侧底架40上面先端部开的铰接孔40a,40b中,由外盒10於携带电话机T的幅方向,回动可能地支持各侧板52A,52B。
和该内侧壁对50同样,於外盒10的保持器连接器C侧,配置内侧壁对60的侧板62A,62B,如图23(A)详细所示,於各侧板62A,62B的先端缘部的上下位置,可分别形成向下方的铰接轴62a,62b,该各铰接轴62a,62b,可自上方插入,於上述外盒10的内面上形成的,上下位置的铰接穴10b,10c中,该各侧板62A,62B由外盒10,於携带电话机T的幅方向回动可能的支持着。
对该实施例,作为分别调节侧板52A,52B和侧板62A,62B角度位置的手段,如图21所示,备有将一端部90a,90b彼此间用螺栓螺母紧松的一对V字状环90,90,如图23(B)详细所示的,於各环的它端部90b,分别形成向下方伸长的轴部90c。而於各侧板52A,52B和侧板62A,62B后部侧的外面,分别形成具有嵌入的孔部52c,62c的膨出部52d,62d,通过自上方於各孔部52c,62c中,嵌入上述轴部90c,各环90的后端部,分别回动可能的与两侧板52A,52B和侧板62A,62B连接。然后,通过自外部紧松操作螺栓螺母91,调节各环90的V字形角度,使两侧板62A,62B,於相互接离的方向同时移动后,就可以同时变化锥面的角度位置。
尚,上述外盒10的缺口11,12,是为使两侧板52A,52B和62A,62B的各孔部52c,62c的膨出部52d,62d的外壁部分,不与外盒10的内面当接而设置的。
前记螺栓螺母91的螺栓部分,分别贯通前记顶壁80的长孔80a,80b。而且,通过从顶壁80外侧进行紧松螺母部分的操作,可调节各环90的V字形角度。
以下,说明本电话机保持器的组装要领及各部调节要领,以及调节后使用时的作用。
首先,将内侧底架40,固定於外盒10的底壁上,将两侧板52A,52B各铰接突起52a,嵌入内侧底架40的各铰接孔40a中,同时,将两侧板62A,62B的各铰接孔62a,嵌入外盒10的各铰接轴10b上。
而且,将一对环90的它端部90b的轴部90c,嵌入两侧板52A,52B,62A,62B的各孔部52c,62c,同时,自下方使螺栓螺母91的螺栓部分,嵌入一对环90的一端部90a。
另一方,将螺栓83螺合插通於顶壁80的螺母82中,而且,将该螺拴83的下端部螺合插入内侧顶板68的螺母68a中。
而且,自贯通长孔15a侧(即外侧),将螺栓18螺合插通於框14及盖15内的螺母17中,再将该螺栓18的先端部,螺合插入连接器模件20侧的螺母21a内。然后,拧入螺栓18,直到该螺栓18的头部,与盖15的外面相碰的位置为止。由此,可固定连接器模件20左右方向的位置。
同样,自贯通长孔85a侧(即上侧),将螺栓88,螺合插通於框84及盖85内的螺母87中,再将该螺栓88的先端部,螺合插入连接器模件20侧的螺母21b内。然后,拧入螺栓88,直到该螺栓88的头部,与盖85的外面相碰的位置为止。由此,可固定连接器模件20上下方向的位置。
於此状态,挡住外盒10的上侧开口地安装顶壁80,并将一对环90的螺栓螺母91的螺栓部分,分别插通於顶壁80的长孔80b,80b中,从外侧,可轻微紧螺栓螺母91的螺母部分。
而后将携带电话机T临时插入外盒10后,使两侧板52A,52B侧的一对环90的螺栓螺母91,沿顶壁80的长孔80b移动时,调节一对环90的V字状角度,随之,两侧板52A,52B可进行回动。前记两侧板52A,52B的内侧面,与携带电话机T的两侧面轻微当接的阶段(即,两侧板52A,52B夹着携带电话机T的阶段),停止螺栓螺母91的移动,并按不再使其移动地紧固螺母部分。
同样,将携带电话机T临时插入外盒10后,如使两侧板62A,62B侧的一对环90的螺栓螺母91,沿顶壁80的长孔80b移动,调节一对环90的V字状角度,随之,两侧板52A,52B可进行回动。前记两侧板62A,62B的内侧面,与携带电话机T的两侧面轻微当接的阶段(即,两侧板62A,62B夹着携带电话机T的阶段),停止螺栓螺母91的移动,并按不进行其以上地移动紧固螺母部分。
而,紧松螺栓83,拧入螺栓83,直至上述内侧顶板68与携带电话机T的外面,轻微当接的状态(图3的状态)为止。
之后,如再向进深插入携带电话机T时,携带电话机T的连接器TC,可与外盒10的保持器连接器C可嵌配。此时,如外盒10的保持器连接器C的位置偏离,携带电话机T的连接器TC没能嵌配时,从外盒10的外方回转操作螺栓18,则可调节保持器连接器C外侧壳21左右方向的位置,而如回转操作螺栓88,调节保持器连接器C外侧壳21上下方向的位置,矫正保持器连接器C位置偏离后,携带电话机T和保持器连接器C就可以嵌配。
对於以上的该电话机保持器,通过预先按可与携带电话机T的外形,尺寸配合地调节侧板52A,52B和62A,62B,内侧顶板68,保持器连接器C等的位置,不管其外形,尺寸如何,都可以容易插脱且稳定地保持携带电话机T。
对该实施例,由于将侧板52A,52B,62A,62B的内侧面,作成随着向入口侧而扩展的锥面,因而可能将携带电话机T,圆滑地诱导到侧板52A,52B,62A,62B之间。
而且,将上述一对V字形环90,配置於外盒10上侧的开口内,仅用从一方向的操作(自上壁的上外方,紧松螺栓螺母91的操作),就可进行侧板52A,52B,62A,62B的位置调节,因而提高了作业性。
将根据图24~图35,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图35中,IP是配设於车室前部的仪表配电盘,在该仪表配电盘IP前面的适宜所,中介托座BR可安装有关本实施例电话机保持器的保持器本体110。
如图24所示,保持器本体110由侧壁112,和底部台座114,及顶板116组成,如图25所示,侧壁的3面被托座BR包覆的状态下,可安装於仪表配电盘IP上。这里,托座BR仅包覆保持器本体110的侧面,而开敞其上下面(长手方向两侧面),是因为必须从上方插脱携带电话机T,而保持器连接器的配线於下方导出的缘故。
侧壁112,於长手方向(图例上下方向)两端,作成开口的四角筒状,其下端部嵌入将其挡住的底部台座114进行固定。顶板116可固定於侧壁112上端部的开口上,在该顶板116上可设置,於长手方向使携带电话机T通过形状的贯通穴118。因而该保持器本体110作成上方开口的中空状,并作成於长手方向,可从开口部的贯通穴(插入口)118,向内部插入携带电话机T的形状。
上述底部台座114上可形成凹部,於其中可嵌入保持器连接器120。保持器连接器120具有嵌配部122,该保持器连接器120以朝上的的状态,被固定在上述台座114上,配线W从该保持器连接器120,经底部台座114的贯通孔114b后,自下方导出。而后,在上述嵌配部122和携带电话机T尾端部(图例的下端部)设置的,图略的电话机侧连接器嵌配的状态,经这些连接器及配线W,携带电话机T可与车辆侧的电路连接。即,保持器连接器120可固定在保持器本体110内的插入携带电话机T方向深部的位置,随携带电话机T的插入,维持原状态不变地成与该携带电话机T连接的状态。
保持器本体110内,可设置复数(图例4个)电话机导引构件130,这些电话机导引构件130,是将插入保持器本体110内的携带电话机T,向能与上述保持器连接器120连接的位置导引的构件,并被配置於从前后左右,围住携带电话机T的位置。
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具有上下方向的本体轴132,自各本体轴132的下半部,可向一方向延设导引壁133,而在其反方向上,可突出被导引突起134。各导引壁133,如图27及图28所示的,配设成从四方围着携带电话机T的形状,其内侧面上,可形成与携带电话机T外面能以较大面积接触的台阶部。
图26所示,本体轴132的下端部,可形成向下方突出的被导引部132a,从上端部132b,可形成向上方突出的阳螺纹部132c。与此相对,於底部台座114上面的4处,可形成4条导引槽114a,其相对携带电话机T,於接离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方向(和导引壁133垂直的水平方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延伸,同时,在顶板116的各导引槽114a的上方位置,沿贯通穴(开口部)118周缘,形成与这些导引槽几乎同形状的4个贯通长孔116a,进而,於侧壁112上,形成与导引槽114a同方向延伸的贯通长孔112a。然后,将上述本体轴132的被导引突起132a,嵌入各导引槽114a中;阳螺纹部132c,相对贯通长孔116a自下通过,并且,利用被导引突起134自内侧插入贯通长孔112a,而将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於各导引槽114a及贯通长孔112a,116a的长手方向,滑动可能的安装在保持器本体110上。
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备有安装於各阳螺纹部132c先端部(顶板)的帽(操作部)136。各帽136朝下方开有螺纹孔136a,该螺纹孔可与各阳螺纹部螺合,靠进行上述螺合,使该帽136的下端面至与顶板116的上面压接的位置,顶板116变成由该帽136的下端面,和本体轴132的上端部132b的上端面夹持的状态(图26的状态),由此,电话机导引构件130,就可以以任意位置,固定於保持器本体110上。
上述顶板116上,可安装用於开闭其贯通穴118的,左右一对门扉140。如图29~图31所示,自顶板116的里面(图29手前侧)的左右两侧部分,突出环状的轴支部117,利用将回动轴142插通於各轴支部117中,各回动轴142由顶板116回转可能地支撑着。在各回动轴142的一端部,可形成持有外径较轴支部117的内径大的大径部144,而在他端部固定止脱环146。在大径部144的外周面上,可形成向其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44a,各门扉140的左右两外侧部,可固定於该突出部144a上。从而,各门扉140可以上述回动轴为中心回动,并可对图29记图30所示的闭位置(门扉140的周缘部接触贯通穴118的周缘部,而挡住通穴118的位置),和从该闭位置,向保持器本体110的内方(下方)打开的开位置进行切换。
在轴支部117与止脱环146间的回动轴142的周围,可安装受扭螺旋弹簧148,该受扭螺旋弹簧148呈由轴支部117和止脱环146夹持并於轴方向被压缩的状态,利用该轴方向的弹性反发力,将上述大径部144其侧面保持在与轴支部117侧面当接的位置。该受扭螺旋弹簧148的一端部148a,向保持器本体110的内方延伸后与侧壁的内侧面接触,而他端部148b向保持器本体110的左右方向中央侧延伸后,与门扉140的里面接触,利用该受扭螺旋弹簧148受扭方向的弹性反发力,可向闭位置方向,压靠两门扉140。
两门扉140的中央侧端部即自由端部上,可安装回转体辊149。详细为,於两门扉140的中央侧端部,可形成略コ字状的缺口140a,在从两侧夹住该缺口的位置,形成厚壁的轴支部140b,於此相对,在辊140a轴方向的两侧面上,突设轴部149a,利用将该轴部149a,嵌入设置於上述轴支部140b侧的图略的凹部,可以连接两轴部的直线轴为中心,回转可能地安装辊149。这些辊的外周面稍较两门扉140的中央侧端部突出,辊149的外周面作成相对携带电话机T成接触。
尚,以上说明的两门扉140,在没插入携带电话机T时,是挡住开口部的贯通穴118的,以防止从该贯通穴118,向保持器本体110内侵入异物的,本发明中可以省略。
顶板116的表侧(上侧)可插脱地安装覆盖上述各帽136的盖150。该盖150具有与顶板116的贯通穴118形状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穴152,并安装在贯通穴118的周缘部。从盖150的左右两侧面,向保持器本体110侧延伸挠性片154,在该挠性片154的端部,形成向内侧突出的闩锁爪154a。於此相对,在侧壁112上,形成可嵌入上述闩锁爪154a的贯通孔112b,通过该嵌入可闩锁盖150的安装状态。
以下,说明该电话机使用要领的一例。
用电话机保持器前的阶段,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的导引壁133,被设置於最外侧位置,即,被设置在最远离被插入的携带电话机的位置。而且从保持器本体110上,取下盖150。
将携带电话机T的尾端,按压在闭位置的两门扉140上,靠该按压力,克服受扭螺旋弹簧148的弹性反发力,打开两门扉140的同时,携带电话机T,经贯通穴118可插入到保持器本体110内,并调节其幅方向及厚度方向的位置(即,与插入的方向直交方向的位置)的同时,将其尾端电话机侧连接器,连接到保持器连接器120上。
捏住帽136使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向内侧移动,该导引壁133的台阶部133a,被置位在与携带电话机T的外面接触或近接的位置。於该位置按紧固方向转动帽136,而压接在顶板116的上面,并由该帽136和本体轴132的上端部132b,夹住顶板116。由此,电话机导引构件130,被固定於适应携带电话机T形状的导引位置。
按上述调节各电话机导引构件130的位置后,再安装携带电话机T时,维持导引壁133导引的状态,可仅将携带电话机T笔直插入到其内侧,而且仅靠该插入作业,就可以自动的进行电话机尾端侧电话机侧连接器和保持器连接器120结合。而且,该安设后,携带电话机T成由各导引内壁133密接围住的状态,因而可以稳定的保持携带电话机T。
进而,操作部的帽136已经配设於携带电话机T插入口贯通穴118的周缘部,在车室中处于被开敞的状态,在保持安设的保持器原样的状态就可以操作,因而作业效率佳,而且,操作结束后,通过安装可覆盖其的盖150,不仅能保持良好的外观,而且,盖150的贯通穴152还可起导引携带电话机T的作用。
而且,全部的贯通长孔114a,沿开口部(贯通穴118)的周缘形成的,尽管这些贯通长孔114a个数多,但仍可以效率良好地配设於顶板116的小领域上。
而且,该实施例中,如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上述台阶部133a,按照该台阶部133a弹性变形的程度,该台阶部133a按压携带电话机T上,则有可能提高其保持力。进而,如用氟树脂等包覆该台阶部133a的表面,减少与携带电话机T外表面的摩擦力而减少携带电话机T插脱时的阻力,因而可实现较圆滑的插脱作业。
尚,无论上述保持器本体110具体安设的状况如何,例如,作为第4实施例,如图36所示的,也可安设於车室内椅子背SB的侧面上,而作为第5实施例,如图37所示的,还可以横向安设於仪表盘IP上,并於手前侧开口。不管哪种情况,上述帽136等操作部,如配设於开口部周缘部上,则维持安设状态不变,就能简便的调节电话机导引构件的位置。而,作为横向安设保持器本体110情况的第6实施例,如图38所示,如将盖150贯通穴152的周缘部分中的,贯通穴152下方部分削除而作为切断部156,则事先就能防止尘埃等积存於该部分上。
以下,按照图39-图42,说明第7实施例。
对该实施例,可省略电话机厚度方向(图39的前后方向)的电话机导引构件,而在保持器本体110内,仅设置电话机幅方向的一对电话机导引构件,而,各电话机导引构件是由螺纹轴160,和操作用移动构件162及导引用移动构件164构成。
螺纹轴160,上下贯穿底部台座114(该实施例,与侧壁成整体),并回转可能的保持在该底部台座114上。详细的话,在底部台座114的底部上,形成凹部115,并在左右位置上形成插通孔114d,其从该凹部115一直延伸到底部台座114的上面,螺纹轴160插穿在各插通孔114d中。该螺纹轴160的下端部,作成较上述插通孔114d径大的大径操作部160a,并被收入凹部115内。与此相对,螺纹轴160的上部,作为螺纹轴160c,并较底部台座114之上面还向上方突出。
螺纹轴160的下部,形成较其他部分的直径小的小径部160b。与其相对,底部台座114上,形成从前后侧夹住上述小径部160b,且由保持器本体110的左右两侧面,形成连接的U字形的凹部114c,与该凹部同形状的销166可插於该凹部114c内,并进行固定。而后,利用该销166的两端部嵌入小径部160b的周围,各螺纹轴160成,於轴方向上不能移动,而可围绕自轴回转的保持在保持器本体110中的状态。
操作用移动构件162,能升降的配置於密接侧壁112内侧面的位置。该操作用移动构件162的上面,被作成随着向保持器的中央而变低方向的锥面,在该锥面的中央部,形成较其他部分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163。在该突出部163的上面(锥面)上,沿着其可形成前后一对(图41左右一对)突条162a,在突出部163左右两侧的根部分,形成和上述锥面同方向倾斜的凹槽162b。而,该操作用移动构件162上,可设置向下方开口的螺纹孔162c,上述螺纹轴160的螺纹部160c,可边螺合边插入到该螺纹孔162c内。
导引用移动构件164,被夹在上述操作用移动构件162和顶板116中的状态,可左右方向移动地配置於保持器本体11内。该导引用移动构件164下部的中央,形成嵌入上述操作用移动构件162突出部163的凹部165,该凹部165的底面,作成与上述突条162a同方向倾斜的锥面164a。并且,在夹住凹部165的两侧面的下端,形成向内侧突出的突条164b,通过将该突条164b嵌入上述操作用移动构件162的凹槽162b内,在和突条162b的顶部接触的状态,可保持上述锥面164a(即,可阻止两移动构件162,164上下相对移动)。
两操作用移动构件162的内侧面(对向携带电话机T)的下部,作成於上下方向导引携带电话机T的铅直面164c,而上部作成用於将携带电话机T,圆滑的诱导到保持器本体内的锥面164d。
这样的构成中,如捏住保持器底部的操作部160a,回转操作螺纹轴160,升降与该螺纹轴160螺合的操作移动构件162,则接触锥面164的导引用移动构件164,於该操作移动构件162的锥状突条162a上,进行左右移动。即,操作移动构件162,与操作部160a的回转操作连动后进行左右滑动。因而,通过将这些导引用移动构件164的位置,调节到铅直面(导引面)164与携带电话机T两侧面接触,或近接的位置(图42),则可和前记第3实施例同样,容易进行插脱作业,而且,在安装状态,可以稳定的保持携带电话机T。
该实施例所示,携带电话机T的厚度尺寸几乎不离散的情况,也可以仅调节幅方向的位置。而且,该操作也可能是在,使操作部160a突出於开口部贯通穴118的反对侧面,即,与保持器连接器120近侧的端面(图42下端面)。因配线的关系,该端面一般也处于开敞状态,因此,在安设保持器的状态下,可操作配设於该端面上的操作部160a。
但,如前记第3实施例,所有的操作部,已配设於携带电话机T入口的贯通穴118的周缘,则如前记图37所示,保持器本体110,被安设在开口状态的手前侧的,即,还可适用於设置保持器连接器120的深部,位置於仪表盘IP的里侧,而不露出於车室内的,因而,安设状态的自由度高。而且,上述贯通穴118,为了容易插脱携带电话机T,一般是朝最方便的方向(上方,手前方向),因此,从容易进行该操作的观点,最理想是将操作部集中於该贯通穴118的周缘。
尚,第3实施例所示的,所有的电话机导引构件,在与其移动方向的同方向,被直线操作的,第4实施例中所示的,所有的电话机导引构件,是被回转操作的,但,也可以使用第3实施例所示的直线操作形式的电话机导引构件和第4实施例中所示的,回转操作形式的电话机导引构件的组合。而且,本发明也可将一部的操作部配置於开口部(电话机插入口)的周缘,而其余的操作部於开口部的反对侧进行分开配置。但,如将所有的操作部集中配置於任一侧,因所有的电话机导引构件的位置调节作业,能集中於一处进行,因而,有位置调节作业效率较高的利点。
按照图43~图56,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
其中所示的电话机保持器,备有,底座210,连接器模件220,电话机导引装置240,由底座210和电话机导引装置240构成保持器本体。
连接器模件220,是按保持器连接器223,被保持在盒221内,在保持器连接器223的前端,可设置与设置在携带电话机T后端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嵌合的嵌合部223a。在保持器连接器223的周围,设置电话机推出构件222,该电话机推出构件222,在设置於携带电话机T后端(长手方向一端)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参照图54~图56)和上述保持器连接器223结合的状态,与携带电话机T后端面接触,进而,自该状态向后方推压携带电话机T情况下,靠弹簧力,将携带电话机T向前方推回后,携带电话机T与保持器连接器223分开地被安装在盒221中。
尚,对本发明,是有可能省略该电话机推出构件222的,例如,也可以用手动进行保持器连接器223和携带电话机T的插脱。
上述连接器模件220,由连接器固定钮231,固定於底座210上,详细的话,作成如图44所示的,在盒221右侧壁的下部,可向侧方突设,持有上下方向贯通孔的耳部221a,同样,於盒221左侧壁的上部,与上述耳部221a成点对称的位置,可突设和该耳部221a同形状的耳部221b。底左210的底壁上,向上突设左右一对的连接器支撑部211,在右侧的连接器支撑部221的靠右方,形成向上开口的,具有螺纹孔212a的螺母部212。与此相对,连接器固定扭231,具有向上下延伸的本体轴,於其上部,形成操作头部231a,下端部形成阳螺纹部231c,於其正上方的位置,形成大径的凸缘部231b。
而后,如图44所示,在耳部221a的贯通孔和螺纹孔212a一致的位置,载置连接器模件220,并通过将连接器固定钮231的阳螺纹部231c,拧入到螺纹孔212a中,直碰到上述耳部221a上面的凸缘部231b位置为止,就可以朝上状态,将连接器模件220,固定於连接器支撑部211上。而反之,如图45所示,将连接器模件220,载置在耳部221b的贯通孔和螺纹孔212a一致的位置,通过将连接器固定钮231的阳螺纹部231c,拧入到螺纹孔212a中,直碰到上述耳部221b上面的凸缘部231b位置为止,就可以朝下状态,将连接器模件220,固定於连接器支撑部211上。
即,该保持器,在将连接器模件220向上的状态或向下的状态的任一状态下,都可固定於底座210上。
电话机导引装置240,在上述连接器模件220的前方(图47左方),形成上方被开敞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且,是起将插入该空间的携带电话机T,向连接器模件220侧导引的作用的装置,其由图46~图49所示的,回动底壁(回动部)241,升降底壁(升降部)242及左右一对可动侧壁243组成的。
升降底壁242具有成一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基框242a,和从该基框242a,从左右两端向前方延伸的一对臂部242b,和由基框242a的左侧部分(图46由右侧的部分),向后方延伸的螺母部242d,在两臂部242b的前端部,及螺母部242d上,分别设置左右方向的贯通孔242c及上下方向的螺纹孔242e。
於此相对应,底座210上,设置用於使上述升降底壁升降的上下调节钮(操作螺纹构件)232。该上下调节钮232分别由,於上下延伸的本体轴上端部的操作头部232a,於中间部的上下一对凸缘部232b,232c,於下端部的阳螺纹部232d形成的,且阳螺纹部232d螺合到上述升降底壁242的螺纹孔242e中。而且,底座210上比其底壁还高出一段位置,形成向水平延伸的上壁215,该上壁215上,以较上述凸缘部232b,232c外径还小的幅,形成比本体轴的直径幅还宽的切口215b,并且,通过凸缘部232b,232c间的部分,从侧方插入该切口215b中,上下调节钮232回动可能但不能上下动地,被保持於底座210侧。因此,通过回转操作上下调节钮232,与其螺合的升降底壁242全体,进行升降运动。
进而,对该实施例,如图44所示,连接器模件220的耳221a部固定於螺母部212上的状态,上述上下调节钮232的操作头部232a,插穿耳部221b的贯通孔,反之,如图45所示,耳部221b,固定於螺母部212的状态,按上述上下调节钮232的操作头部232a,插穿耳部221b的贯通孔,设定上下调节钮232的保持位置,在该插通状态,可防止操作头部232a於水平方向进行晃动。
回动底壁241,位置於上述升降底壁242的前方,并向前后方向(携带电话机的长手方向)延伸着。在该回动底壁241的后端,左右方向贯设横长方向的长孔241c,通过插穿於该长孔241c和上述升降底壁242的两贯通孔242c中的回动连接轴244,升降底壁242和回动底壁241,以该回动连接轴244为中心,回动可能的进行连接。
回动底壁241的左右两侧面的前端,向侧方突设回动轴241a。与此相对,底座210的前部(於前方远离连接器模件220的部分),立设左右一对导引侧壁214,在两导引侧壁214前端的下部,设置左右方向的贯通孔213,回动底壁241插入两导引侧壁214之间,同时通过从内侧,将该回动轴241a嵌於各贯通孔213内,回动底壁241的前端,围绕回动轴241a,回动可能的连接於底座210侧。因此,如图48所示,升降底壁242位于最下端位置的状态,回动底壁241变成略水平,如图49所示,随升降底壁242上升,回动底壁241,变成仅按该上升分向前下垂(图49左下)的进行倾斜。
尚,图中241b,是在回动底壁241左右两缘部,向上突设的导引用突条。
左右可动侧壁243,安装於上述回动底壁241的后部。详细的话,在该回动底壁241的后部,形成从其左右两侧壁向中央侧切入的,矩形状的缺口241e,在该缺口241e前后的周缘部,形成槽241d,另一方,在可动侧壁243的下部,形成自该本体壁,向中央侧突出的突出部243a,在该突出部243a前后端面上,形成突条243b,通过将这些突条243b,分别嵌入上述槽241d中,各可动侧壁243,左右方向可滑动地安装於回动底壁241上。
上述底座210中,於上述连接器固定钮231及上下调节钮232后方近接的位置上,分别配设左右调节钮(回转操作构件)233,利用这些左右调节钮233的回转操作,该回转力经变换机构250后,可传递到各可动侧壁243,这些可动侧壁243,就可分别相对回动壁241进行滑动移动。
上述变换机构250,由图50以及图51等所示的,第1传递构件251,小齿轮252,第2传递构件253构成的。底座210的左右两侧可形成变换机构保持部218,利用该变换机构保持部218,左右方向可滑动的保持第1传递构件251的外侧部分,同时,前后方向可滑动的保持第2传递构件253的前侧部分。而且,齿轮支撑臂217的端部,从底座210向上方离间的状态,被配置於变换机构保持部218的前方位置,利用该齿轮支撑臂217和底座210的底壁,可回动的支撑小齿轮252中心轴254的上下两端部。
第1传递构件251,於保持器的左右方向延伸,其内侧端部上,外侧端部上,分别形成凸缘部251,齿条251b,齿条251b与上述小齿轮252上侧部分啮合。可动侧壁243的外侧面上,以较凸缘部251小的幅,形成比第1传递构件251本体部分幅广的,上下方向的入口侧槽243c,并於其进深,形成比上述凸缘部251幅广的,进深侧槽243d,两槽243c,243d於下方成开敞状态。然后,上述第1传递构件251的凸缘部251,可从下方插入上述进深侧槽243d内,第1传递构件251的内侧端部,相对上述可动侧壁243可上下方向移动,且於左右方向不能相对移动的进行连接。
第2传递构件253,具有自上述变换机构保持部218的配置位置,直到左右调节钮233为止的形状。於该第2传递构件253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於前后方向形成齿条253a,前侧的齿条253a,与上述小齿轮252的下侧部分啮合,而下侧的齿条253b,与左右的各左右调节钮233结合。
如图52记图53所示,左右调节钮233,是於上下方向延伸的本体轴的上端部,先端部上,分别形成操作头部233a,小齿轮233b的,小齿轮233b与上述齿条253b啮合。壳体210的上壁215,形成向中央部开敞的矩形状的缺口215a,左右调节钮233的本体轴,可从侧方插入该缺口215a中,该左右调节钮233,可回转且可上下动的保持於上壁215上。
左右调节钮233的配置位置,於底座210的底壁上,形成可嵌入上述小齿轮233b形状的穴216,对小齿轮233b,自上已嵌入该穴216中的状态(即,左右调节钮233,下沉於最下位置的状态),利用上述嵌入,可阻止左右调节钮233的回转,另一方,小齿轮233b自该穴216浮出的情况,则允许左右调节钮233回转,该回转运动可变换为,第2传递构件253的前后运动,小齿轮252的回转运动,以及第1传递构件251的左右运动,与该第1传递构件251连接的可动侧壁243,也就可以在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即,左右调节钮233位于允许回转位置时,利用该回转操作,可自由调节各可动侧壁243的左右位置。
进而,在上述小齿轮233b的上面,和上壁215下面间,中介压缩螺旋弹簧(压靠手段)234,靠该压缩螺旋弹簧234的弹性反发力,通常左右调节钮233成被保持在最下位置(即,阻止回转位置)的状态。
以下,说明该电话机保持器的定位要领及该定位后的作用。
与使用的携带电话机T上设置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的上下朝向一致,决定连接器模件220的上下朝向,在该方向,将连接器模件220固定於底座210上。例如,图44所示,连接器模件220在向上的状态,该保持器连接器223和携带电话机T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可能嵌合的情况下,同图所示,将耳部221a与螺纹穴212a吻合后,用连接器固定钮231将其固定。反之,如图45所示,在连接器模件220向下的状态,该保持器连接器223和携带电话机T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可能嵌合的情况下,同图所示,将耳部221b与螺纹穴212a吻合后,用连接器固定钮231将其固定。
如图48所示,使升降底壁242下沉到最下位置,如图43所示,两可动侧壁243已扩宽到最外侧位置的状态,自上以略水平的状态,将携带电话机T插入,两可动侧壁243形成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且该后端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与保持器连接器223结合。在此阶段,携带电话机T置位於,从升降底壁242及回动底壁241,已向上方浮出的位置。
回转操作上下调节钮232,使升降底壁242上升,在该升降底壁242的上面,碰到上述携带电话机T下面的时点,停止上述回转操作。由此,升降底壁242就被定位於,和已结合保持器连接器223状态的携带电话机T的下面接触的位置。
把持一方的左右调节钮233,自图52所示的回转阻止位置(即,小齿轮233已嵌入穴216的位置),反抗压缩螺旋弹簧234的弹性反发力提升,而保持在图53所示的容许回转位置(即,小齿轮233已从穴216上浮的位置)。在该状态,回转操作该左右调节钮233,使一方的可动侧壁243,滑动移动到中央侧,即靠近携带电话机T侧,在该可动侧壁243的内侧面,碰到携带电话机T侧面的时点,停止上述回转操作。另一方的左右调节钮233,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另一方的可动侧壁243的内侧面,也碰到携带电话机T侧面,由此,两可动侧壁243,被定位於和已结合保持器连接器223状态的携带电话机T的侧面接触的位置。
定位作业结束后,停止把持操作头部233,用压缩螺旋弹簧234的弹性反发力,小齿轮233b,再次嵌入穴216内,由此,在保持小齿轮233b和齿条253b啮合状态,阻止左右调节钮233的回转经,中介该左右调节钮233和传动机构250连接的可动侧壁243,则被固定於现状的位置,而结束电话机连接器的定位。
定位后,当再度将携带电话机T安设在保持器上时,也可以将携带电话机T无间隙嵌入电话机导引装置240的可动侧壁234之间,再载置於底壁241,242上,而后,仅用维持由可动侧壁234及底壁241,242导引的状态,使该携带电话机T向后方移动,就可以简单地将携带电话机T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与保持器连接器223结合。
即,对该电话机连接器,围取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底壁241,242,侧壁243作成可动,且将这些位置作成,可相应携带电话机T的形状调节,因此,不管携带电话机T的形状,大小等如何,都可以将该携带电话机T,可靠的导引到与保持器连接器223结合的位置,因而可提高携带电话机T的插脱操作性。而且,通过使升降底壁242,可动侧壁234略接触携带电话机T的外面,可以稳定该保持状态。
进而,对该实施例,上下调节钮232和左右调节钮233被集中配置於相互近接的位置(图例靠近连接器模件220的位置),因而用在一处的操作,就可以高效率进行所有的位置操作。
第9实施例如图57及图58所示。
其中,作为防止左右调节钮233的误操作,操作头部233相对本体轴135可上下动,操作头部233被作成,具有弹簧收容室236a以及於其下方的出口穴236b的中空状,在本体轴235上,按从上的顺序,形成大径圆板部235a,比该大径圆板部235a还小一圈的矩形剖面部(回转传递部)235b,和比该矩形剖面部235b还大一圈,比大径圆板部235a径还小的圆轴部(非回转传递部)235c。弹簧收容室236a作成能收容上述大径圆板部235a的大小,出口穴236b作成与上述矩形剖面部235b几乎可无间隙嵌配的形状。然后,在弹簧收容室236a的底面和大径圆板部235a之间,介设压缩螺旋弹簧(压靠手段)237,利用该压缩螺旋弹簧237的弹性力,如图57所示,可在和出口穴236b和圆轴部235c作成同高的位置上,保持操作头部233。即,对操作头部233向下方压靠。
按照这样的左有调节钮233,在图57(A),(B)所示的通常状态,操作头部233相对本体轴235空转,该操作头部233转但本体轴不转,因而可动侧壁243不动。使用者有意识的克服压缩螺旋弹簧237的弹性力,将操作头部233提升到图58(A),(B)的位置,如出口穴236b和矩形剖面部235b嵌配,操作头部233的回转传到本体轴上,可动侧壁243的位置调节成为可能。因此,可以防止因操作头部233的误操作所造成的可动侧壁243的位置失常。
另,对该实施例,也可以用具有其他的异形断面(例如,多角形),代替矩形剖面部235b。而且,也可以上下矩形剖面部235b和圆轴部235c,也可以上下轮换,此情况,例如,在大径圆板部235a的上面与弹簧收容室236a顶面之间,中介压缩螺旋弹簧237,而向上压靠操作头部233也可以。
而且,以上的构造不仅限于左右调节钮233,也适用於上下调节钮232。即,上下调节钮232,该操作头232a和本体轴作成不同体,两者按与图57,图58所示的作成同等的构造,而可以防止因操作头部233的误操作所造成的升降底壁242高度位置的失常。
根据图59~图64说明第10实施例。
其中,传动轴243r,从电话机导引装置240的左右一对可动侧壁243,可向前方延伸,贯穿底座的前壁219上形成的,左右方向的贯穿长孔219a后,向前方突出,在该突出部分上,形成从外部可操作的钮部243s。然后,捏住该钮部243S,并延贯穿长孔219a左右方向进行操作,就可能直接改变各可动侧壁243的左右位置,再利用图略的固定手段,就可适宜固定该位置。
另一方,作为电话机导引装置240的的底壁,可在底座上,仅安装单一升降底壁242′。从该升降底壁242′的下面,可向下突出大径的螺纹轴242g,和复数根的被导引轴242h,将各被导引轴242h,插入设置於底座210上的朝上开口的导引孔(未图示),升降底壁242′可升降的安装在底座210上。
另一方,底座210上可安装第1传递构件245,第2传递构件247,以及螺纹轴(操作构件)246。
第1传递构件245具有成一体的持向上开口的螺纹孔的螺母部245a,和与从该螺母部245a的下面突出的小齿轮245b,上述螺母部245a,在与上述升降底壁242′的螺纹轴242g螺合的状态,将第1传递构件245全体,可围绕垂直轴回转的,被收容在底座210上。
第2传递构件247在保持器前后方向延伸,别在同方向上可滑动的,被收容在底座210上。在该第2传递构件247的中心轴上,形成於前方开口的螺纹孔247a,侧面上形成齿条部247b。然后,该齿条部247b与上述第1传递构件245的小齿轮245b螺合,同时,螺纹轴246可螺合插入上述螺纹孔247a内。
螺纹轴246其前端部具有钮部246a,该钮部246a和螺纹轴本体间,可形成凸缘部246b。一方,底座210的前壁上,形成前后方向可贯穿上述螺纹轴246的贯通孔,同时,在该贯通孔的一部上,形成图61所示的大径部219b,并通过於该大径部219中嵌入上述凸缘部246b,上述钮部246a在较前壁还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可固定螺纹轴246前后方向(即轴方向)的位置。
因此,当把持上述钮部246a,回转操作螺纹轴246时,与其螺合的第2传递构件247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与该第2传递构件247的齿条部247a啮合的,具有小齿轮部245b的第1传递构件245进行回转运动,而与该第传递构件245的齿条部247a螺合的,具有螺纹轴242g的升降底壁242′则进行升降。即,可构成利用上述第1传递构件245以及第2传递构件247,将操作部的螺纹轴246的回转运动,变换成升降底壁242′升降运动的变换机构,朝座螺纹轴246就可以方便的调节升降底壁242′的上下位置。
而且,这里所示的保持器,备有在前壁的更前方安装的盖260。在该盖260的下端部上,形成收容上述钮243s,246a的凹部261,在安装了盖的状态,则可覆盖各钮部。在盖260的中央部,可形成从前方插入携带电话机T的开口部,同时,开闭该开口部的左右一对门扉264,可围绕左右连端的垂直轴262回转地安装与盖260上。而且,各门扉264地自由端上,回转可能地安装辊266。
因此,回转操作各钮部243s,246a,调节电话机导引装置240的可动侧壁243,升降底壁242′的位置后,通过安装盖260而覆盖钮部243s,246a,就能保护其,并防止误操作其等,进而还可以改善该电话机保持器的外观。
如该第10实施例所示,对于本发明,也可以左右方向滑动操作左右调节233钮,而使可动侧壁243在同方向移动,但如采用上述的回转操作左右调节钮的构成,就不需要该操作行程,保持器就可以归纳紧凑些,因而可以获得容易进行可动侧壁243位置的微调整的利点。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形态。
(1).对于本发明,不管保持器连接器223的固定构造如何,也可以不使用上述壳221,而将保持器连接器直接固定於保持器本体上。
(2).前述实施例,左右可动侧壁243是个别的动的,但,例如,也可以是两端部具有相互反向的阳螺纹部的螺纹轴,回转可能的配置在底座210上,在各可动侧壁243的下部设置螺母部,并将上述阳螺纹螺合於其内,单用螺纹轴的操作,使两可动侧壁243同时相互接离移动的构成。而且,仅左侧或者右侧为可动侧壁,而对另一侧壁(固定侧壁),按逼入携带电话机T进行定位也行。但是,对这些情况,只可能对应携带电话机T幅尺寸的变化,而作成如前记实施例左右可动侧壁243分别移动的话,则不仅限于图54所示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位于电话机本体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携带电话机T,对图55及图56所示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配设於左侧或右侧的携带电话机T,也可能使用,因而进一步提高了通用性。
(3).前述实施例所示的侧壁及底壁双方作成可动的,但对携带电话机T中的电话机侧连接器TC的高度位置不离散的情况,仅侧壁作成可动也行,反之,携带电话机T的幅尺寸,电话机侧连接器TC左右方向的位置不离散等情况下,作成仅底壁可动也可以。
(4).可以适宜地选择如前述第8实施例的,将两可动侧壁243,左右可移动地安装在回动底壁241上,或如第10实施例的,将可动侧壁243安装在底座210上。然而,如将可动侧壁243,安装在回动底壁241,升降底壁242等上,随着底壁241,242的上下动,两可动侧壁243也进行上下,因而可获得在已稳定的状态下,使这些可动侧壁243,略接触携带电话机T的利点。
(5).如前述第8实施例的,以左右调节钮233,作为回转操作构件的情况下,变换机构不止限于上述的齿条-齿轮机构,例如,也可以使用齿轮系。
(6).还可以适宜地设定如前述第8实施例的,仅使后侧的升降底壁242′升降,或如第10实施例的,使底壁的全体升降(即,仅由升降底壁242′构成底壁)。然而,如前者的,仅将靠近保持器连接器223的部分,作为升降底壁242,则升降部分作成轻量,因而可获得较轻松操作的利点。而且,通过回动可能的连接该升降底壁242和回动底壁241,还可以获得使两底壁241,242,无论升降底壁242在什麽高度位置,都能连续地圆滑导引携带电话机T的利点。
(7).前述第8实施例及第9实施例所示的,左右调节钮233的回转阻止位置设定在下侧,而允许回转位置设定在上侧,但,反之,也可以将阻止回转位置设定在上侧,而允许回转位置设定在下侧。例如,在上壁215上,设置可能嵌入上述小齿论233b的穴,并以该嵌入位置,作为阻止回转位置,向上压靠左右调节钮233,通常也可以保持在上述阻止回转的位置。这种情况下,使用者有意识地下压座有调节钮233,允许左右调节钮回转后,则就可以进行可动侧壁243的左右位置调节。
(8).前述实施例所示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其上方的全领域都是开敞的,但本发明并不为其所限,也可以是只把插入将携带电话机T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范围的该一部分空间,上方被开敞,而其余部分由保持器顶壁等挡住的。
有关本发明的所有的实施例涉及本发明的电话机保持器的,不管其具体用途如何,只要是在连接器和携带电话机已结合的状态,保持该携带电话机的情况,都能广泛的适用。

Claims (34)

1.插脱可能地保持携带电话机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携带电话机插入口形成中空状的保持器本体上,相对从上述插入口插入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的与其插入方向成直交的方向上,设置接离可能的可动部,同时,备有接受外部操作,使上述可动部位置变化的位置调节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器本体上,设置可与插入该保持器本体中的携带电话机结合的保持器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部的内侧面作成,随着向携带电话机插入方向的手前侧,向从携带电话机离间的方向倾斜的锥面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以用弹性材料构成上述可动部的内侧面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以上述可动部配置在插入上述电话机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的两外侧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接受外部操作后,於相互接离的方向,同时使两可动部移动地构成上述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两可动部上,於电话机长手方向,穿设相互反向的螺纹孔,同时,装备螺纹轴,其在两端部具有可螺合於各可动部螺纹孔中的阳螺纹,并使该螺纹轴的被操作部,露出於保持器外部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的一端侧,按具有上述插口的形状,形成上述保持器本体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上述保持器本体电话机插入方向深部,设置保持器连接器,插入该保持器本体的携带电话机,於该插入方向,可与上述保持器连接器结合地构成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上述保持器连接器的手前侧近处,配置上述可动部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部分别设置在上述保持器连接器的手前侧近处,及比该处所还靠近携带电话机插入方向手前侧处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器本体上,於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和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方向的双方成直交的方向,设置可能移动的副可动部,同时备有接受外部操作,使上述副可动部位置变化的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器连接器手前侧近处设置的可动部上,於相对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的上述可动部移动方向成直交的方向上,接离可能地设置副可动部,其具有从该可动部的内面连续地沿上述携带电话机外面的内面形状,并且备有,接受外部操作,使上述副可动部的位置变化的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部配置於插入上述保持器本体内的携带电话机的两外侧,这些可动部的插入口侧的先端部,回动可能的结合在保持器本体上,且两可动部的内侧面,随着向携带电话机插入方向的手前侧,向从携带电话机离间的方向呈倾斜锥面地进行接离回动,一方,设置用螺栓螺母可紧松一端部彼此之间的一对V字状环,并将该各环的另一端部,分别回动可能地与上述两可动部的后端部连结,通过从外部进行紧松螺栓螺母的操作,调节各环的V字状角度,可使上述两可动部锥面的角度位置同时变化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器本体上,在和该携带电话机插入的方向成直交的方向,移动可能的设置作为上述可动部的复数电话机导引构件,其将插入的携带电话机,导引到可与上述保持器连接器接触的位置,同时,於保持器本体长手方向两端面中之任一面上,设置用於调节使各电话机导引构件於上述方向移动的该位置的操作部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上述保持器本体长手方向两端面中之一方端面上,集中配置所有的操作部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上述保持器本体的开口部周缘上,配置所有的操作部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开口部略吻合形状的贯穿穴,并备有盖,其包覆全操作部,并可能装拆地安装於开口部的周缘上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上述保持器本体的长手方向两端壁中的任一壁上,设置沿与各电话机导引构件的移动方向同方向延伸的贯通长孔,电话机导引构件通过该贯穿长孔,并使其端部突出於保持器本体的外部,於该端部上,设置上述操作部,该操作部和上述电话机导引构件本体一体地同方向移动的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按从四方包围上述携带电话机配置电话机导引构件,同时,将与各电话机导引构件对应的贯穿长孔,全部沿上述开口部的周缘设置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以突出於上述保持器本体外部的电话机导引构件的端部,作为阳螺纹部,并於上述操作部上,设置可与该阳螺纹部螺合的螺纹孔,通过紧固该操作部,使该操作部和上述电话机导引构件的本体,可从表里两侧夹住形成上述贯通长孔的保持器本体壁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电话机导引构件,其面向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作成相对该方向倾斜的锥部,并备有导引用移动构件,其在与上述携带电话机的插入方向成直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於保持器本体上,和在与上述锥部的反对侧设置螺纹孔的操作用移动构件,其具有与上述锥部接触的锥部,且在携带电话机的插入方向的平行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於保持器本体内,以及阳螺纹部,其具有与上述螺纹孔螺合的阳螺纹部,并於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的平行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可回转地被支撑於保持器本体上,并且,以突出於保持器本体外部的该阳螺纹部的端部,作为上述操作部,通过该操作部的回转操作,上述导引用移动构件,可於携带电话机的插入方向成直交的方向移动来设定上述两锥部的形状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器本体被作成至少一部於上方开敞,并持有於略水平方向能插入携带电话机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形状,保持器连接器固定於该保持器本体上,该保持器连接器可与,设置在插入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中的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一端部的电话机侧连接器连接,同时,将从左右方向两侧,夹住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侧壁的至少一部,作为在左右方向可能移动的可动部,并备有调节该可动部位置的左右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可动部设置於携带电话机的左右两侧,而且,按可个别调节这些可动部位置构成上述左右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器本体上,朝上突设可围绕略垂直方向的轴回转操作的回转操作构件,并备有将该回转操作构件的回转运动,变换为上述可动部左右方向运动的变换机构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被上述保持器本体配止而阻止回转的不能回转位置和,从上下方向脱离不能回转位置的位置,而解除与上述保持器本体配止的容许回转的位置之间,可上下动地构成上述回转操作构件,并备有向上述不能回转位置侧,压靠该回转操作构件的压靠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回转操作构件分割成操作头部和本体轴,在该本体轴上,上下并列地形成回转传递部和非回转传递部,该回转传递部具有与上述操作头部嵌合后,将该操作头部的回转,传递给本体轴的剖面形状,该非回转传递部具有相对上述操作头部可相对回转的剖面形状,并且,备有向上述非回转传递部侧,压靠上述操作头部的压靠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器本体至少一部上方被开敞,并具有於略水平的状态,可插入携带电话机的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形状,保持器连接器固定於该保持体本体上,该保持器连接器与被设置在插入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一端部的电话机侧连接器连接,并且,将位于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下方底壁的,至少在连接器近旁的部分,作成升降可能的升降部,并备有调节该升降部高度位置的上下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壁由上述升降部和回动部构成,该回动部配置於比该升降部还远离上述保持器连接器的位置,且可围绕与保持器本体中的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略直交的水平轴回动地安装於保持器本体上,并且,将回动部和上述升降部,围绕与携带电话机长手方向略直交的水平轴,可相对回动地进行连接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操作构件可围绕略水平轴回动地安装於上述保持器本体上,并备有将该操作构件的回转运动,变换为上述升降部的升降运动的运动变换机构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於上述升降部设置略垂直方向的螺纹孔,另一方,将可与该螺纹孔螺合的,具有阳螺纹部的操作螺纹构件,可围绕略垂直轴回动地安装於保持器本体上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32,根据请求项28记载的电话机保持器中,将从两侧夹住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侧壁的至少一部,作为於相对携带电话机接离方向进行移动的可动部,而且,备有调节该可动部位置的左右位置调节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将从两侧夹住上述携带电话机插入空间的侧壁的至少一部,作为於相对携带电话机接离方向进行移动的可动部,於上述保持器本体上,向上方突设可围绕略垂直方向轴回转操作的回转操作构件,并备有将该回转操作构件的回转运动,变换为上述可动部运动的变换机构,而且,上述回转操作构件以及上述操作螺纹构件,被集中配置在彼此近接的位置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话机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操作螺纹部分割为操作头部和本体轴,於该本体轴上,上下并列地形成回转传递部和非回转传递部,该回转传递部具有与上述操作头部嵌合后,将该操作头部的回转传递给本体轴的剖面形状,该非回转传递部具有相对上述操作头部,可相对回转的剖面形状的,并备有向上述非回转传递部侧,压靠上述操作头部的压靠手段为特征的电话机保持器。
CN98105868A 1997-03-25 1998-03-25 电话机保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0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2112/1997 1997-03-25
JP72112/97 1997-03-25
JP9072112A JPH10264733A (ja) 1997-03-25 1997-03-25 電話機ホルダー
JP10311697A JPH10291445A (ja) 1997-04-21 1997-04-21 電話機ホルダー
JP103116/97 1997-04-21
JP103116/1997 1997-04-21
JP152223/97 1997-06-10
JP15222397 1997-06-10
JP152223/1997 1997-06-10
JP206110/1997 1997-07-31
JP206110/97 1997-07-31
JP9206110A JPH1155377A (ja) 1997-07-31 1997-07-31 電話機ホルダー
JP9266780A JPH1168907A (ja) 1997-06-10 1997-09-30 電話機ホルダー
JP266780/97 1997-09-30
JP266780/1997 1997-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6308A true CN1196308A (zh) 1998-10-21
CN1073029C CN1073029C (zh) 2001-10-17

Family

ID=2752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5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029C (zh) 1997-03-25 1998-03-25 电话机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097810A (zh)
EP (1) EP0867341B1 (zh)
CN (1) CN1073029C (zh)
DE (1) DE69816161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1132A (zh) * 2012-12-19 2019-01-04 骆驼Ip私人有限公司 电话保持器
CN115817358A (zh) * 2023-01-10 2023-03-21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可拆卸式分仓储物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59046B1 (ko) * 1998-03-05 2000-06-15 윤종용 핸즈 프리 카 킷트용 휴대폰의 거치대
AU4485199A (en) * 1999-08-30 2001-03-08 Citech Co., Ltd. Mobile phone holder
US7155632B2 (en) * 2002-06-27 2006-12-26 Noki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S-IS protocol redundancy
US20040166910A1 (en) * 2003-02-25 2004-08-26 Ha Myung Sub Case for cellular phone
US7669816B2 (en) * 2005-04-15 2010-03-02 Seco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Clamp for mount system
US8490937B2 (en) * 2005-04-15 2013-07-23 Seco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Mount system for handheld electrical device
US7441981B2 (en) * 2005-04-15 2008-10-28 Crain Enterprises, Inc. Coupler for a mount system
US20090294617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Acco Brands Usa Llc Gripping mechanism for gripping portable object
US8867202B2 (en) 2011-08-23 2014-10-21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Docking station
US8929065B2 (en) 2011-08-23 2015-01-0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Docking station with ruggedized case
FR3024091A1 (fr) * 2014-07-22 2016-01-2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accueil d'un appareil electronique tacti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9685986B2 (en) 2015-11-05 2017-06-20 Htc Corporation Device cover for accessory attachment
JP6990557B2 (ja) * 2017-10-11 2022-01-12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マイクロホン用充電器
CN109462299B (zh) * 2018-11-02 2021-08-10 徐州惠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内置弹性调节机构的马达电机用安装支架
CN109532697B (zh) * 2018-11-29 2020-05-01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储物盒
USD890740S1 (en) 2020-01-17 2020-07-21 Davinci Ii Csj, Llc Appliance holder
US10933815B1 (en) 2020-02-04 2021-03-02 Da Vinci II CSJ, LLC Apparatus for holding mobile device
USD907029S1 (en) 2020-04-09 2021-01-05 Davinci Ii Csj, Llc Device holder and stand combination
CN212343835U (zh) * 2020-09-01 2021-01-12 罗蒙明 一种薄片型手机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7619A (zh) * 1973-08-06 1975-04-08
JPS6132869A (ja) * 1984-07-26 1986-02-15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静電記録装置
JPH04233797A (ja) * 1990-12-28 1992-08-21 Sony Corp 電子機器保持装置
JP3074204B2 (ja) * 1991-08-02 2000-08-07 国際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電子機器の保持装置
US5282246A (en) * 1991-11-08 1994-01-25 Yang Chao Ming Handsfree mobile telephone rack
FI108492B (fi) * 1995-01-20 2002-01-31 Nokia Corp Puhelimen teline
US5555302A (en) * 1995-07-18 1996-09-10 Wang; Chin-Yang Mobile telephone hold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1132A (zh) * 2012-12-19 2019-01-04 骆驼Ip私人有限公司 电话保持器
CN109131132B (zh) * 2012-12-19 2022-06-14 骆驼Ip私人有限公司 电话保持器
CN115817358A (zh) * 2023-01-10 2023-03-21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可拆卸式分仓储物盒
CN115817358B (zh) * 2023-01-10 2023-04-25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可拆卸式分仓储物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9C (zh) 2001-10-17
EP0867341A2 (en) 1998-09-30
DE69816161T2 (de) 2004-01-29
EP0867341A3 (en) 2000-02-23
US6097810A (en) 2000-08-01
DE69816161D1 (de) 2003-08-14
EP0867341B1 (en) 200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308A (zh) 电话机保持器
CN1083358C (zh) 电话机保持器
CN1168590C (zh) 与金属构件形成一体的合成树脂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76524C (zh) 端子和要装载部件的结构
CN1961491A (zh)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CN1268148C (zh) 滑动型蜂窝电话及其滑动方法
CN101043114A (zh) 复合电连接器、用于其的保持台、荧光管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93455A (zh) 两轴承型卷线机的钓线导引装置
CN1236583A (zh) 带子和腕上装置
CN1098797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127072C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66388C (zh) 与金属构件形成一体的合成树脂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977463A (zh) 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器摆动机构
CN1691190A (zh) 车载播放器
CN101043106A (zh) 复合接触件
CN1255911C (zh) 端子安装方法和装置
CN1091708C (zh) 带有可伸缩车顶的摩托车
CN1229250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座安装构造
CN1238863C (zh) 扁平电缆的折叠方法和装置
CN1332499A (zh) 插座
CN1317725C (zh) 琴键式开关
CN1295699C (zh) 盘变换设备
CN101079985A (zh) 薄型显示装置
CN1909701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程序
CN200962610Y (zh) 一种带轮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