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5912C - 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5912C
CN1195912C CN00135522.8A CN00135522A CN1195912C CN 1195912 C CN1195912 C CN 1195912C CN 00135522 A CN00135522 A CN 00135522A CN 1195912 C CN1195912 C CN 11959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ng
needle
coil
knitting needle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55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6091A (zh
Inventor
H·-G·哈尔滕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 Stoll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 Stoll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296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59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59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2Loop-transfer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针织机上通过移圈元件(5,6)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其中保持在所述织针(3)上等待移圈的线圈(7)通过织针的外伸和/或回缩运动,在针舌(32)上或在滑杆针(30)的滑杆(35)上定位,然后所述移圈元件(5)插到线圈(7)中,并从线圈(7)中抽出织针(3),使线圈(7)独自挂在移圈元件(5)上,并随后移送给同一个或另一个织针(3),或者移交给另一个移圈元件(6)。

Description

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所有公知的线圈移圈方法中,带有需移圈的线圈的织针要向外伸出,使线圈通过打开的针舌或织针的滑杆滑动到针杆上的台肩处。线圈在此处被一个扩张簧张开,然后线圈被转移到对面针床上的一个织针上,也可以转移到移圈杆上。这种方法例如公开在德国专利文献DE-OS2443231和欧洲专利文献EP0103033A1中。
以上公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较大的织针外伸量。为此所需的控制凸缘会造成相应较宽的针织三角座。此外织针外伸量过大会降低针织品的生产速度。
公知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将线圈移交给相邻的织针或移圈杆之前,需要从线圈连接中伸出较多并且张开,从而在使用敏感的纱线时会导致线圈断裂。转移后的线圈还会由于移圈过程而变大,从而在平整织物上,变大的线圈后出现在整个织针图形中,这会降低织针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它可避免较高的纱线受力以及避免针织生产时间的增加。
上述任务在方法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一种在针织机上通过移圈元件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其中所有用于对线圈进行移圈的织针都与一个移圈元件对应,其特征是,所述移圈元件被设置在线圈将被移出的织针的上方,保持在所述织针上等待移圈的线圈通过织针的外伸和/或回缩运动,在针舌上或在滑杆针的滑杆上定位,然后所述移圈元件插到线圈中,此后从线圈中抽出织针,使得线圈独自挂在移圈元件上,并随后移送给同一个或另一个织针,或者移交给另一个移圈元件。
上述任务在装置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一种在针织机上用于对线圈进行移圈的装置,其中所有用于对线圈进行移圈的织针都具有一个对应的移圈元件,所述移圈元件具有至少由一个片簧构成的尖端;其特征是,所述移圈元件被设置在线圈将被移出的织针的上方
线圈在针舌或滑杆上的定位需要最快的织针运动,这和正常的成圈过程所需要的一样。在公知方法中采用较大的外伸量,使织针伸出线圈的做法被本发明所放弃。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线圈被针舌或织针滑杆以足够的张力拉紧,使得移圈元件的尖端能够穿到线圈内。所以与其他不需要移圈的线圈相同,并不需要对线圈进行附加的扩张,故移圈后的线圈也不会有明显的扩大,因此在完成的织物上不会看出变化。
线圈的定位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所述线圈可通过织针的外伸运动以及随后的织针回缩运动在织针的闭合针舌上定位。此时织针的外伸位置只需使线圈处在打开的针舌后面即可。但是所述线圈也可通过织针的外伸运动在织针的开口针舌上定位。线圈不仅在打开的,而且在闭合的针舌上均能以足够的张力拉紧,使移圈元件穿到线圈内。
在使用滑杆针的情况下,所述线圈通过织针的外伸运动在滑杆打开时,以及通过织针随后的回缩运动在滑杆闭合时,在闭合的滑杆上定位。这里可得到类似的移圈过程关系,与线圈在织针的闭合针舌上的定位一样。
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可用于针织横机,而且还可用在圆形针织机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法,在本发明所述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装置中,所有用于对线圈进行移圈的织针都具有一个对应的移圈元件,其中,所述移圈元件具有至少由一个片簧构成的尖端。利用这个片簧尖端可以穿过张紧在针舌或滑杆上的线圈。所述片簧可插在织针的纱线区内,并且从线圈的圈边之间穿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圈元件具有由两个片簧构成的尖端,其中一个片簧可在针舌和织针滑杆的左侧滑动,另一个片簧可在针舌和织针滑杆的右侧滑动,并可在线圈的圈边之间穿过。在这种针尖结构中,线圈左右对称于针杆被捕获,从而更可靠地将线圈移送到移圈元件上。织针从线圈中收回后,两个片簧元件在弹力作用下合拢并共同构成移圈元件的尖端。
在针织横机的一种移圈装置中,所述移圈元件以纵向可滑动方式设置在至少一个针床座上,在所述针床座上至少设置一个针床。其中在至少一个针床上设有凹槽,所述移圈元件可在该凹槽内作纵向滑动,其中所述移圈元件具有与至少一个针床的织针相同的相对间距。通过该结构可保证每个织针精确对应一个移圈元件。
如果针织横机的至少一个针床不能作纵向滑动,则可让至少一个针床座在针织机上作纵向滑动。这样可通过移圈过程实现线圈在侧面的错开布置。在纵向移动的针床上,针床座与移圈元件可以固定安装。
对于多针床针织横机,一种有利的结构是,针织横机的每个针床至少具有一个带所述移圈元件的针床座。该针床座的整个长度上可以设置移圈元件,或者仅在部分区间设置移圈元件。此外,当然也可为每个针床配置多个针床座,其配置范围是需要进行移圈过程的地方。
所述移圈元件最好和针织横机中的织针一样,可通过控制凸轮的控制,钩在设置在移圈元件上的凸缘上。其中合适的结构是,所述控制凸轮设置在针织横机的一个或多个织针控制滑架上。这里不再需要设置独立的驱动装置用于选择所述移圈元件。
下面对照附图所示的移圈过程,对本发明所述方法和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移圈元件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1f表示具有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的针织横机的前部和后部针床的局部剖视图,所述移圈装置具有不同的织针和移圈元件位置,图中表示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将一个线圈移送到移圈元件上;
图2a-2c表示具有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的针织横机的前部针床的局部剖视图,所述移圈装置具有不同的织针位置和移圈元件位置,图中表示将一个线圈移送到前部针床的一个织针上;
图3a-3c表示具有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的针织横机的前部和后部针床的局部剖视图,所述移圈装置具有不同的织针和移圈元件位置,图中表示将一个线圈移送到后部针床的一个织针上;
图4a-4c表示具有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的针织横机的前部和后部针床的局部剖视图,所述移圈装置具有不同的移圈元件位置,图中表示将一个线圈从一个移圈元件移送到另一个移圈元件上;
图5表示针织横机的前部针床的局部剖视图,它具有滑杆针和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
图6表示具有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的针织横机的前部针床的局部剖视图,图中表示将一个位于开口针舌织针上的线圈移送到一个移圈元件上;
图7a,7b表示所述移圈元件的细节视图;
图8表示图7所示通过所述移圈元件进行线圈移交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表示出一台针织横机的前部针床1和后部针床2。在前部针床1上安装了可纵向滑动的针舌式织针3,并且在后部针床2上同样安装了可纵向滑动的针舌式织针4。在针床1和2以及织针3和4上面设置有用于对线圈进行移圈的移圈元件5和6。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织针3上的纱线腔33内有一个线圈7,所述纱线腔是由织针钩31以及闭合的针舌32构成的。所述织针3对应的移圈元件5属于移圈装置150的一部分,该移圈装置在图中未详细画出。所述移圈元件5具有一个尖端51和一个前平面53。在图1a中,织针3处在其基本位置上,也就是说,线圈7在针织张力的作用下,朝箭头71方向贴在前部针床1的挡杆11上。
在图1b中,织针3朝箭头300的方向伸出,使得针舌32被线圈7打开,此时线圈7位于打开的针舌32后面的针杆上。
然后如图1c所示,织针3朝箭头301方向回缩,直到线圈7在织针3上向前滑动过程中将针舌32重新闭合,并且靠在闭合的针舌32上。该位置见图1d所示。所述织针3沿箭头301方向一直向回缩,直到线圈位于其停止位置之前为止(移交位置)。线圈7此时通过针头以及闭合的针舌32的作用被拉紧,使移圈元件5沿箭头方向500伸出,并且穿到线圈7内。所述移圈元件5的尖端51从侧面滑过针舌32的后部,并一直插到织针3的纱线腔33内(图1a),使得该尖端穿过线圈7的圈边内侧。
接着织针3沿箭头方向301回缩到其基本位置,从而将线圈7释放(图1e)。同时移圈元件5沿箭头方向500继续外伸,直到线圈7贴在肩部53上。所述线圈7此时被移圈元件5接过。
当此时挂在移圈元件5上的线圈7暂时未参加针织过程时,所述移圈元件5朝箭头方向501回缩,使线圈7继续挂在尖端51上,而尖端51则位于针织机的中心线100的后面。此外所述移圈元件5在织针3的侧面错开半个节距,使得织针3能继续参加针织过程,而不会使处在移圈元件5上的线圈7阻碍针织过程(图1f)。
图2、3和4表示挂在移圈元件5上的线圈7被移送到同一个织针3上,或者移送到同一个针床1的另一个织针上(图2),或者移送到位于对面的针床2的织针4上(图3)以及移送到位于对面的一个移圈元件6上(图4)。
在图2a中,移圈元件5朝箭头方向500外伸到其移交位置上,用于向同一个针床1的织针3移交。所述织针3朝箭头方向300伸出,直到针钩31进入移圈元件5的范围52内,从而处在尖端51的范围内。通过该过程,针钩31穿过了线圈7的圈边。如图2b所示,移圈元件5随后朝箭头方向501完全缩回,此时线圈7被挂在织针3上。然后织针3朝箭头方向301运动,重新回到其初始位置,使线圈挂在针钩31上,并且贴在挡杆11上(图2c)。
在图3所示的线圈7向对面针床的织针4的移交过程中,织针4沿图3a中的箭头方向400向外伸出,使织针与其针钩41插到移圈元件5的肩部52内,所述移圈元件此时处在对面针床的织针的移交位置上。在该过程中,针钩41也穿入线圈7的圈边内。接着如图3b所示,移圈元件5朝箭头方向501缩回,使线圈7独自挂在织针4上。该织针4随后(图3c)沿箭头方向401回缩到其基本位置,使线圈7贴在后部针床2的挡杆上。
在移圈元件5将线圈7移交给位于对面的移圈元件6时,如图4所示,两个移圈元件5和6朝箭头方向500和600向外伸出,使移圈元件6的尖端61插入移圈元件5的肩部52内,从而使其尖端穿入线圈7的圈边,随后如图4b所示,移圈元件5朝箭头方向501完全缩回,使线圈7独自挂在移圈元件6上。如图4c所示,移圈元件6接着朝箭头方向601缩回,使线圈7虽然继续挂在尖端61上,但是该尖端61则处在针织机的中心线100后面。如果与移圈元件6对应的织针4要继续参加针织过程,而线圈7要暂时保持在移圈元件6上,则织针4和移圈元件6可相互错开半个节距,使线圈7释放织针4的外伸空间。
图5表示线圈7被一个组合针30所接收。织针30的滑杆35以及纱线腔36也是闭合的。织针30朝箭头方向331缩回,进入其移交位置,也就是说,线圈7处在闭合的滑杆35上。所述移圈元件5朝箭头方向500向外伸出,使其尖端51进入纱线腔36,并且穿过线圈7的圈边之间。通过移圈元件5的尖端51穿过纱线腔36,可使本发明所述移圈方法和本发明所述移圈装置不仅能用于针舌式织针,也能用于滑杆式织针。
图6表示另一种方案,用于通过移圈元件5向针舌式织针3转移线圈7。织针3朝箭头方向300伸出到其线圈移交位置,在该位置上线圈7贴在打开的针舌32上。在该位置上,线圈7也被张紧。此外在打开的针舌32和针杆之间有一个自由区。在该自由区内,移圈元件5沿箭头方向500伸出其尖端51。该尖端51此时插在线圈7的圈边之间,从而将线圈接过。
图7a。7b和8表示所述移圈元件5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7a是所述移圈元件5的侧视图,图7b是俯视图。图7b表示的是所述移圈元件5的尖端是由两个片簧元件51和51′构成的双重尖端。在该尖端上片簧元件51和51贴在一起。在其后部区域,两者围成一个空腔52,在该空腔内可插入织针3、4的针头,从而移交位于移圈元件5上挂着的线圈7。移交完成后,线圈7支承在凸起面53上。所述移圈元件5还具有一个实心杆54,它可沿纵向在一个槽内滑动,该槽位于一个未详细画出的针床座内,而且所述移圈元件可由一个控制三角座控制。
图8表示线圈7从织针3转移到移圈元件5上的立体图。所述移圈元件5的尖端51、51′此时插入织针3的纱线腔内。

Claims (12)

1、在针织机上通过移圈元件(5,6)对线圈(7)进行移圈的方法,其中所有用于对线圈(7)进行移圈的织针(3,4,30)都与一个移圈元件(5,6)对应,其特征是,所述移圈元件(5,6)被设置在线圈将被移出的织针的上方,保持在所述织针(3,4,30)上等待移圈的线圈(7)通过织针的外伸和/或回缩运动,在针舌(32)上或在滑杆针(30)的滑杆(35)上定位,然后所述移圈元件(5,6)插到线圈(7)中,此后从线圈(7)中抽出织针(3,4,30),使得线圈(7)独自挂在移圈元件(5,6)上,并随后移送给同一个或另一个织针(3,4,30),或者移交给另一个移圈元件(5,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线圈(7)通过织针的外伸运动以及随后的织针回缩运动在织针(3)的闭合针舌(32)上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线圈(7)通过织针的外伸运动在织针(3)的开口针舌(32)上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使用滑杆针(30)的情况下,所述线圈(7)通过织针的外伸运动在滑杆(35)打开以及通过织针随后的回缩运动在滑杆(35)闭合时,在闭合的滑杆(35)上定位。
5、在针织机上用于对线圈(7)进行移圈的装置,其中所有用于对线圈进行移圈的织针(3,4,30)都具有一个对应的移圈元件(5,6),所述移圈元件(5,6)具有至少由一个片簧(51,51′)构成的尖端;其特征是,所述移圈元件(5,6)被设置在线圈将被移出的织针的上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圈元件(5,6)具有由两个片簧(51,51′)构成的尖端,其中一个片簧(51′)在针舌和织针滑杆的左侧滑动,另一个片簧(51)在针舌和织针滑杆的右侧滑动,并在线圈的圈边之间穿过。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是在具有至少一个针床(1,2)的针织横机上对线圈(7)进行移圈的,所述移圈元件(5,6)以纵向可滑动方式设置在至少一个针床座上,在所述针床座上至少设置一个针床(1,2)。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针床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移圈元件(5,6)可在凹槽内作纵向滑动,其中所述移圈元件(5,6)具有与至少一个针床(1,2)的织针(3,4,30)相同的相对间距。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针床座可在针织机上作纵向滑动。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针织横机的每个针床(1,2)至少具有一个带所述移圈元件(5,6)的针床座。
1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圈元件(5,6)可通过控制凸轮的控制,钩在设置在移圈元件(5,6)上的凸缘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凸轮设置在针织横机的一个或多个织针控制滑架上。
CN00135522.8A 1999-11-12 2000-11-11 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959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54477.8 1999-11-12
DE19954477A DE19954477A1 (de) 1999-11-12 1999-11-12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hängen von Maschen auf einer Stri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6091A CN1296091A (zh) 2001-05-23
CN1195912C true CN1195912C (zh) 2005-04-06

Family

ID=792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35522.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5912C (zh) 1999-11-12 2000-11-11 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381992B1 (zh)
EP (1) EP1099786B1 (zh)
JP (1) JP3870332B2 (zh)
CN (1) CN1195912C (zh)
DE (2) DE19954477A1 (zh)
ES (1) ES2288827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963A (zh) * 2012-01-26 2014-10-01 斯泰格尔合作公司 用于针织横机的针织方法以及针织横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5705B (en) * 2000-03-30 2004-02-11 Shima Seiki Mfg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TW584684B (en) * 2000-05-18 2004-04-21 Shima Seiki Mfg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 mechanism
DE502004007675D1 (de) * 2004-07-14 2008-09-04 Groz Beckert Kg Maschinenbildungssystem und Platine für ein solches
CN100500968C (zh) * 2004-11-26 2009-06-17 H.斯托尔两合公司 在针织机的移圈针上的部件的固定装置
CN100485105C (zh) * 2004-11-26 2009-05-06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移圈针
CN105133168B (zh) * 2014-06-09 2017-12-12 冯加林 一种横编织机
CN109056176A (zh) * 2018-10-11 2018-12-2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中的移圈针
CN109056177A (zh) * 2018-10-11 2018-12-2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中的移圈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7091C (de) * 1937-12-19 1940-01-22 Walter & Co Jacquard-Flachstrickmaschine zur selbsttaetigen Herstellung von einbettiger Petinetstrickware
DE705199C (de) * 1939-01-22 1941-04-19 Reutlinger Strickmaschinenfabr Strickmaschine, insbesondere Flachstrickmaschine, zum UEberhaengen von Maschen
DE1773828U (de) * 1957-02-20 1958-09-11 Stoll & Co Strickmaschinenfabr Vorrichtung zur selbsttaetigen herstellung von strickstuecken mit veraenderlicher breite auf flachstrickmaschinen.
DE1635965C3 (de) * 1963-12-23 1975-01-09 Universal-Maschinenfabrik Dr. Rudolf Schieber Kg, 7081 Westhausen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Vorrichtung zum Umhängen von Maschen von einer Nadel zu einer Nachbarnadel des gleichen Nadelbetts
CH431790A (de) * 1964-07-22 1967-03-15 Erba Maschinenbau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von Maschen in lateraler bzw. transversaler Richtung auf Handstrickmaschinen
BE793454A (fr) * 1972-07-20 1973-04-16 Abril Cullell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mecanismes de transfert lateral automatique des mailles dans les machines a tricoter
EP0103033A1 (de) * 1982-09-09 1984-03-21 COMET MARTINELLI S.r.l. Vorrichtung zum Umhängen von Nadelmaschen in Flachstrick-maschinen
DE3327093C2 (de) * 1983-07-27 1986-05-22 Universal Maschinenfabrik Dr. Rudolf Schieber GmbH & Co KG, 7081 Westhausen Kombiniertes Strick-Umhhängeschloß für R-R-Flachstrickmaschinen mit V-förmig angeordneten Nadelbetten und mit Schiebernadeln
IT1208272B (it) * 1987-04-10 1989-06-12 Martinelli Comet Srl Apparato di trasporto laterale per le macchine rettilinee da maglieria
SU1652401A1 (ru) * 1989-04-03 1991-05-30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Трикотажных Машин Движкова игла дл переноса петель на трикотажной машине
US5305619A (en) * 1990-03-26 1994-04-26 Shima Seiki Mfg. Ltd. Stitch increasing method and cams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stitch increasing function
JP2700203B2 (ja) * 1991-10-04 1998-01-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トランスファーの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794144B2 (ja) * 1992-10-22 1998-09-0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目移し装置を有する横編機
JP3498270B2 (ja) * 1994-04-28 2004-02-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糸案内方法及び装置
DE4437583C1 (de) * 1994-10-20 1996-03-21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Flachstrickmaschine
US6047569A (en) * 1997-05-27 2000-04-1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Method for holding a stitch loop
US6018966A (en) * 1997-07-11 2000-02-0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Stitch forming method and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therefor
JP3408735B2 (ja) * 1997-12-19 2003-05-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トランスファージャック目移し機構を備えた横編機
JP2995464B2 (ja) * 1998-05-15 1999-12-2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編目ループの預け置き装置
JP3158109B2 (ja) * 1999-02-12 2001-04-2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よる編目係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963A (zh) * 2012-01-26 2014-10-01 斯泰格尔合作公司 用于针织横机的针织方法以及针织横机
CN104080963B (zh) * 2012-01-26 2016-01-20 斯泰格尔合作公司 用于针织横机的针织方法以及针织横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200453A (ja) 2001-07-27
EP1099786B1 (de) 2007-08-15
EP1099786A3 (de) 2002-07-03
DE19954477A1 (de) 2001-06-07
DE50014566D1 (de) 2007-09-27
JP3870332B2 (ja) 2007-01-17
US6381992B1 (en) 2002-05-07
CN1296091A (zh) 2001-05-23
ES2288827T3 (es) 2008-02-01
EP1099786A2 (de) 2001-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1922A (en) Method of knitting inlaid fabric and inlaid fabric knitted by the method
CN1195912C (zh) 在针织机上对线圈进行移圈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80132B1 (ko) 가로 편물기
JP2003522855A (ja) 横編機および編成法
CN1072740C (zh) 用于生产一种提花毛绒织物的方法和圆型针织机及其用于它的毛绒元件
CN1018370B (zh) 平型针织机的织物起口方法及装置
CN1283866C (zh) 关边处理的织物和关边处理方法
KR101061821B1 (ko) 횡편기에 의한 파일 편성방법
CN1008753B (zh) 皮革等缝件用的改进的自动缝纫机
CN1396968A (zh)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衣领针织方法和用于产生衣领的针织方法的针织设计装置
US4827739A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10106622B (zh) 一种经编机的接线装置
CN107663709B (zh)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CN1023906C (zh) 一种起口针
JP2001511488A (ja) たて編み機、特に、クロッシェガルーン編み機
CN1833062A (zh) 带有附属的成圈元件的用于机器成圈的针织机或经编机
JPH03220348A (ja) 横編機
CN1175986A (zh) 经纱穿筘方法以及采用同样方法的高精度穿筘机
CN1089457A (zh) 将连裤袜由直线缝合机转换到脚尖缝合机的方法及设备
US5501085A (en) Fabric holding-down mechanism for double knit machines
CN1727544A (zh) 成圈系统和用于这种系统的沉降片
CN112553773A (zh) 具有织针引导功能的拾取转移针及织物拾取转移方法
CN1690281A (zh) 用于增加领口边缘网孔数的方法
CN1936142A (zh) 针织工具
CN113950546B (zh) 用于在装配有复合针的圆形针织机上添纱的方法和针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