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5597A - 电摄影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摄影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5597A
CN1185597A CN97115455A CN97115455A CN1185597A CN 1185597 A CN1185597 A CN 1185597A CN 97115455 A CN97115455 A CN 97115455A CN 97115455 A CN97115455 A CN 97115455A CN 1185597 A CN1185597 A CN 1185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carrier
recording medium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42C (zh
Inventor
高桥健史
高野静男
山口淑男
计良浩
长原明
石山义也
釜地英树
远田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5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包括一静电潜像载体、一用于使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一根据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照射装置、一用于将色调剂排放至图像载体上以显影潜像的显影装置、一用于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一记录纸张上的转印装置和一用于除去图像载体上的剩余色调剂的清洁器。从图像载体上除下的色调剂被再循环到显影剂接收盒中。在根据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一位置以外的位置上形成一附加的色调剂图像。由清洁器去除色调剂,使之不被转印到记录纸上并从图像载体再循环至显影剂接收盒中。

Description

电摄影成像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复印机、传真机或任何一种其它的激光打印机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由于办公自动化的最新发展,诸如激光束打印机的电摄影成像设备被广泛地用于计算机输出终端、复印机、传真机或其它打印设备中。
在这种成像设备中,通过下列步骤获得打印件:用充电器以预定的电位对感光鼓充电,通过向其上照射光线在感光鼓上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用粉末即色粉将潜像显影成可见的图像。在将显影图像转印到一记录介质上以后,使记录介质与感光鼓分离,并将显影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然后,用放电器使感光鼓放电,并用清洁器从感光鼓的表面上刮下剩余的色调剂,由此完成在感光鼓上的一个打印操作循环。
作为在感光鼓上显影静电潜像的一种方法,有一种“双组分”型显影方法,其中,含有载体与色调剂的显影剂专门用于高速打印机。在用于向感光鼓供应显影剂的显影磁辊的周围,设有一显影剂接收盒,用于在其中暂时贮存显影剂,而载体的量则根据显影剂接收盒的容积预先确定,以便控制色调剂密度(施加率),从而使具有一定密度的色调剂的体积等于显影剂接收盒的容积。这种方法有下列优点:
(1)一直到设备的使用寿命结束,连续供应的显影剂只是色调剂,因此,在打印机的使用寿命期间并不需要供应载体。这样,可以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
(2)可以机械地控制色调剂的密度,因此,可以省去色调剂密度传感器。
如果采用这样一个系统,其中,在转印过程中收集潜像载体(感光鼓)上的剩余色调剂并将其在显影装置中再次使用,则可以进一步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
但是,在传统的电摄影成像设备中,存在下列向题。如果采用了一个可以控制色调剂的密度(重量比)的系统,则由于色调剂密度控制的特性,显影剂沿设备的轴向即垂直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流动就不能进行。因此,如果对大量的打印纸重复一个打印操作,以及如果相应的打印纸的打印图形在轴向上有较大的偏差,则色调剂沿轴向的消耗率有大的偏差。这样,就会存在一个总是消耗色调剂因此总是供应新的色调剂的部分,以及另外一个几乎不消耗色调剂的部分,因此静止的色调剂滞留在显影磁辊的套筒上和显影剂接收盒中。
在显影磁辊的套筒上和显影剂接收盒中的剩余色调剂会发生电位降低、机械式破裂、载体被清除、色调剂密度偏差或其它问题。在记录介质上的打印可能变模糊或有条纹或者可能产生错点(off-dots)。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尽可能地减小色调剂的特性在设备轴向上的偏差,以获得没有任何模糊、条纹或错点的高打印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一显影装置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它包括:一静电潜像载体;一用于使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用于将光线照射到图像载体上,以按照图像信息在其上形成一静电潜像的装置;一显影装置,包括一显影辊和一显影剂接收盒,用于向图像载体排放色调剂,以便显影潜像并在其上形成一色调剂图像;一转印装置,用于将色调剂图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用于通过转印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装置;以及一清洁装置,用于从图像载体上去除剩余的色调剂;用于将由清洁装置从图像载体上除下的色调剂再循环至显影剂接收盒的装置。
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一色调剂排放合一装置,它包括用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图像载体上的第一部分以外的第二部分上的装置,在该第一部分上,按照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以便在图像载体上显影色调剂,从而使色调剂可以被清洁装置去除而不会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和从图像载体再循环至显影剂接收盒中。
记录介质是切好的纸张,第二部分与在相邻的切好的纸张之间限定的非转印区相对应,以致在打印一定数量的切割纸张以后,色调剂排放合一装置用非转印区的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到图像载体上。
用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图像载体上是用一定的量沿垂直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均匀地进行的。
用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图像载体上要如此进行,以使包括按图像信息排放的色调剂在内的色调剂的总量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和与之垂直的方向上都基本恒定。
将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分成若干区段,它们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以这样一种方式使色调剂由显影辊排放到图像载体上,即使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要按照图像信息计数,同时,根据打印点数确定各个区段的被排放的色调剂量。
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分成了若干个区段,它们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而且以这样一种方式用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图像载体上,即使具有同样图形的色调剂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在相应的区段中显影。
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分成若干个区段,它们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而且以这样一种方式用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图像载体上,即使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按照图像信息计数,而且使具有同样的图形并具有与打印点数相适应的长度的色调剂在相应的区段中显影。
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分成若干个区段,它们在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而且以这样一种方式用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到图像载体上,即使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按照图像信息计数,并且使具有与打印点数相适应的不同打印率的色调剂在相应的区段中显影。
要根据打印点数确定各个区段的被排放的色调剂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它包括:一静电潜像载体;一用于使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用于将光线照射到图像载体上,以按照第一图像信息在其上形成第一静电潜像的装置;用于将光线照射到图像载体上,以按照第二图像信息在其上形成第二静电潜像的装置;一显影装置,它包括一显影辊和一显影剂接收盒,用于将色调剂排放到图像载体上,以便显影第一潜像和第二潜像并在其上形成第一和第二色调剂图像;一转印装置,用于将第一色调剂图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用于通过转印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装置;一清洁装置,用于从图像载体上去除第一色调剂图像的剩余色调剂和第二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用于将由清洁装置从图像载体上除下的色调剂再循环至显影剂接收盒的装置;和用于控制不将第二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是在图像载体上与非转印区或一个在相邻的记录介质之间限定的区域对应的地方形成第二色调剂图像的装置。
下面参考描绘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图中,
图1是采用按照本发明的电摄影设备的打印机的总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显影处理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色调剂再循环系统的平面图;
图4是一平面图,示出了传统系统中打印图形与静止的色调剂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5是一平面图,示出了在此色调剂排放系统(例1)中打印图形与静止的色调剂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是按照例1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在此色调剂排放系统(例2)中打印图形与静止的色调剂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用于控制例2的框图;
图9是按照例2的色调剂排放步骤的时间图;
图10是表示按照例3的纸张之间的显影图形(全幅图像)的视图;以及
图11是表示按照例4的纸张之间的显影图形(调色剂暗/明图像)的视图。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某些优选的实施例。
在图1中,概略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静电照相成像设备(打印机)的结构。通过在一直径为24mm的铝鼓上设置一20μm厚的双层光电导体结构形成一感光鼓20的图像载体,该载体以25mm/sec的圆周速度沿箭头方向旋转。电晕充电器22是一种栅控式电晕充电器,它能将感光鼓20的表面均匀地充至大约-600V的电位。
光学组件48是可操作的,以通过图像曝光在均匀充电的感光鼓20上形成一静电潜像。按照此实施例,采用一半导体激光装置作为光学组件48。当电位在-50V和-100V之间时,通过曝光与图像图形一致的图像在感光鼓20上形成静电潜像。
静电潜像由具有显影辊30的显影装置24显影,从而在感光鼓20上形成一色调剂图像。显影辊30的结构为包括一具有多个磁极的磁辊,和一可在磁辊上旋转的套筒。
供自色调剂盒44的色调剂和从色调剂回收机构46回收的剩余色调剂都被送入色调剂室38,这些色调剂通过搅拌器40和42的旋转而彼此均匀地混合。
载体室34在其中容纳预定量的载体,色调剂则从色调剂室38送入载体室34,以使载体室34中的色调剂密度通常保持恒定。
显影辊30上的显影剂层厚度由刮板36控制,由此在显影辊上形成一磁刷。当此磁刷与感光鼓20上的静电潜像接触时,潜像就被显影成色调剂图像。
容纳在纸盒50中的纸质记录介质52通过搓纸辊54的旋转而被从盒中取出并在将其定时调节成与感光鼓20上的色调剂图像相匹配时被输送至转印充电器60。在这方面,还设置了一个手动供纸盘56。
通过转印充电器60的运行,将感光鼓20上的色调剂图像静电地转印到纸52上。转印到纸5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包括一加热辊64和一支承辊66的定影装置62定影。然后,将载有定影图像的纸送至交叠接纸台68上。
感光鼓20上的剩余色调剂被清洁器26的刮板28从感光鼓上刮下并通过色调剂回收机构46返回色调剂室38中。印刷电路板69在其上载有一用于打印机的控制电路。
当色调剂被显影操作消耗时,载体室34中的色调剂量减少,使包括载体与色调剂的显影剂的体积变至最小。于是,与所消耗掉的量相对应的贮存在色调剂室38中的色调剂量就通过搅拌器40和42的转动补充到载体室34中,以使载体室34中的色调剂密度保持恒定。搅拌器40和42校正色调剂室38中的色调剂的轴向分布。
当由于色调剂的消耗而使色调剂室38中的色调剂量变少时,此状况由色调剂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出来并显示在打印机的显示器上。此后,操作人员从显影装置24中取出用完的色调剂盒,并且作为代替,在显影装置24上装上一个装满色调剂的新色调剂盒44,以补充色调剂室38中的色调剂。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在处理装置2的结构中,感光鼓20、显影装置24与清洁器26按整体方式组合,并可作为一个单个的组件从打印机上拆下。
处理装置2的外壳4有一用于安装电晕充电器22的开口6和一用于由光学组件曝光感光鼓20的开口8。电晕充电器22装在处理装置2的外壳4的开口6中。
显影装置24包括一可沿箭头方向旋转的显影辊30和一在显影辊30与装在外壳4上的间隔构件32之间形成的载体室或显影室34。载体室34在其中贮存包括载体与色调剂的显影剂。设有一刮板36,用于控制粘附在显影辊30上的显影剂层的厚度。
设有一色调剂室38,用于在其中贮存色调剂,其中可旋转地装有用于混合贮存在色调剂室38中的色调剂的第一和第二搅拌器40和42。
卡盒44可拆卸地装在盒接纳室10中。清洁器26有一刮板28,它与感光鼓20接触,以从其上刮下剩余的色调剂。
色调剂回收机构46将贮存在清洁器26的外壳27中的剩余色调剂送回显影装置24的色调剂室38中。
下面将参考图3描述色调剂回收机构46的细节。在清洁器26中容纳一螺旋形构件80,其一端与齿轮84连接,而另一端则与螺旋齿轮84连接。
色调剂回收机构46包括一诸如橡胶软管86的软管86和一容纳在软管86中的螺旋形构件88。螺旋形构件88的一端和一与螺旋齿轮90啮合的螺旋齿轮92连接。在与色调剂室38相邻的色调剂返回室39中容纳有一与齿轮98接合的轴94和一与轴94接合的螺旋形构件96。
当与用于驱动感光鼓20的齿轮82啮合的齿轮84转动时,螺旋形构件80也转动,以沿箭头B的方向输送清洁器26中的剩余色调剂。螺旋形构件80的转动通过齿轮90和92传给容纳在软管86中的螺旋形构件88,以转动螺旋形构件88,从而沿箭头C的方向输送剩余的色调剂。
另一方面,螺旋形构件96通过齿轮98旋转,以沿箭头D的方向输送收集在色调剂返回室39中的剩余色调剂并通过开口97和99将色调剂供给色调剂室38,上述开口设置在限定色调剂室38的后板沿宽度方向的中间区中。
按照此实施例的色调剂回收机构,由于使容纳在清洁器26中的剩余色调剂返回色调剂室38的横向中心区,因此可以通过搅拌器42的旋转将供自色调剂盒44的色调剂与剩余色调剂均匀地混合。
如上所述,在连续打印操作中,感光鼓上的剩余色调剂被收集并被再次使用。
图4示出了在感光鼓上的打印图形与静止色调剂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4中,记录纸S上的打印区中的左半部分S1是高打印率区,在打印区中的右半部分S2则是低打印率区,因此,显影辊30设有一与S1对应的、色调剂消耗大的区域30a和另一与S2对应的、色调剂消耗小的区域30b。还有,在色调剂接收盒38中,在与高色调剂消耗区30a对应的区域38a中存在新的色调剂,而与之相反,在与低色调剂消耗区30b对应的区域38b中存在静止的色调剂。
在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系统中,对500张打印纸进行了运行试验,以得到中间色调打印材料。结果发现,在与低打印率区相对应的S2区有黑色条纹而且错点增多,因此,打印质量不好。
现在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例子1。图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色调剂排放方法(例1)在感光鼓上的打印图形和静止色调剂之间的位置关系。就区域S(S1,S2)和30(30a,30b)而言,其情况与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情况相同。按照本发明,为了减少静止色调剂的量,在感光鼓上在受到控制的定时内显影具有一定宽度的黑色色调剂T(全幅(allover)),以致实际上并未将色调剂转印到打印纸S上。
这就是说,在色调剂接收盒38中,在与高色调剂消耗区30a对应的区域38a中存在许多新的色调剂,而在与低色调剂消耗区30b对应的区域38b中存在静止的色调剂。
在图像载体(感光鼓)上显影的全幅均匀黑色色调剂T用如上所述的相同方式由清洁器26(图2)从鼓20上刮下并在连续打印操作中由色调剂再循环机构46收集。
使用于减少静止色调剂的未用过的色调剂从显影装置24(图2)排放至感光鼓20上。应当知道,这种色调剂排放操作是在欲被连续打印的相邻打印纸之间的间歇中进行的。图6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时间图。当用摩擦辊58(图1)输送纸张时,纸张传感器检测纸张的尾端并接通。如图6所示,每次在记录纸通过纸张传感器时,纸张传感器都重复其开/关动作。未用过的色调剂的排放是在已经打印了预定数量(例如500)的纸张之后当纸张传感器检测纸张的尾端(下游信号)时开始的。在预定的时间间隔以后,进行激光曝光,以在感光鼓上形成潜像并用色调剂将潜像显影,如图5所示在相邻的纸张之间形成一全黑的图像(all overblackimage)(打印率恒定的图像)T。
全黑的图像T并不转印到记录纸上,而是如上所述由清洁器26收集,然后由再循环机构46再循环。因此,这种色调剂并没有被浪费。由于未用过的色调剂是如此周期地从显影装置24排放至感光鼓20上的,因此可有效地防止记录纸上的打印被用过的色调剂损坏。
试验数据的结果也已证明,这一操作可如下所述的有效防止打印被色调剂损坏。
(1)对于一种打印介质而言,为了减少静止色调剂的量,在未将色调剂转印到纸张上并收集未用过的色调剂时,沿纸张输送方向在潜像载体上显影一宽度为20mm的全幅黑色图形。对500张纸实施了这种运行试验,结果,未产生黑色条纹,并且未发现错点的增加。
(2)对于十种打印介质,为了减少静止色调剂的量,在未将色调剂转印到纸张上和收集未用过的色调剂时,沿纸张输送方向在潜像载体上显影一宽度为200mm的全幅黑色图形。对500张纸实施了这种运行试验。结果,未产生黑色条纹,并且未发现错点的增加。
(3)对于50种打印介质,为了减少静止色调剂的量,在未将色调剂转印到纸张上和收集未用过的色调剂时,沿纸张输送方向在潜像载体上显影一宽度为200mm的全幅黑色图形。对500张纸进行了这种运行试验。结果,未产生黑色条纹,并且未发现错点的增加。
现在描述本发明的例子2。
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色调剂排放方法(例2)在感光鼓上的打印图形与静止的色调剂(非静止的色调剂)之间的位置关系。记录纸S上的S1代表高打印率区,S2代表中等打印率区,而S3则代表低打印率区。但是,在此例子中,用于排放未用过的色调剂的打印图形并不是与例1相似的具有一定宽度和恒定的密度的全幅黑色调剂图像,而是一种通过如下文中将要提到的那样计数点数而在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具有同样的累积的色调剂量的打印图形T。
因此,在显影辊30与之接触的色调剂接收盒38中,在任何位置38a-38c都不存在静止的色调剂。
这样,就未用过的色调剂在相邻的打印纸张之间的位置上排放这一意义而言,例2与例1是相同的,但它与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排放未用过的色调剂的激光束曝光方法。
图8示出了例2的控制流程图,图9示出了其的控制框图。现在参考图8和9描述用于排放未用过的色调剂的过程。
在打印操作开始(S1)以后,从主机设备101传送来的打印数据首先加到位图存贮器102上(S2)。与此同时,要计数各条线的打印点数(沿记录纸张输送方向)(S3)并将其贮存在打印点数存贮器部分103中。当打印操作处于其“准备”状态(S4)时,一机械控制器104将位图存贮器102的数据转换成“视频”数据,并将其传送至一激光驱动器105(S5),以便进行激光曝光。当完成预定数量的打印纸的打印操作时(S6),在光发射数据段106中准备曝光数据,以用于色调剂排放(S7)。
现在描述准备曝光数据的方法。确定为各条线所计数的点数中的最大值M和各条线的计数数L。准备其中的在相邻纸张之间各条线的打印点数(P)为(P=)M-L点的曝光数据并将其传送给激光驱动器105(S8)。有了如此准备的数据,则各条线的总打印点数为M。因此,沿轴向(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的色调剂消耗基本上恒定,这样,就可以消除未用过的色调剂的产生。
下面将描述按照例2的试验结果。
(1)对于一种打印介质而言,为了消除静止色调剂的量,在硬件上以这样一种方式计算欲被排放的未用过的色调剂的量,以使累积的色调剂消耗沿轴向基本恒定。在未将色调剂转印到纸张上和收集未用过的色调剂时,在潜像载体上显影相对应的图形。对500张纸实施了这种运行试验,结果,未产生黑色条纹,并且未发现错点的增加。
(2)对于十种打印介质,为了消除静止色调剂的量,在硬件上以这样一种方式计算欲被排放的未用过的色调剂的量,以使累积的色调剂消耗沿轴向基本恒定。在未将色调剂转印到纸张上和收集未用过的色调剂时,在潜像载体上显影相应的图形。对500张纸实施了这种运行试验。结果,未产生黑色条纹,并且未发现错点的增加。
(3)对于50种打印介质,为了消除静止色调剂的量,在硬件上以这样一种方式计算欲被排放的未用过的色调剂的量,以使累积的色调剂消耗沿轴向基本恒定。在未将色调剂转印到纸张上和收集未用过的色调剂时,在潜像载体上显影相对应的图形。对500张纸实施了这种运行试验。结果,未产生黑色条纹,并且未发现错点的增加。
现在参考图10和11描述例3和4。
将记录纸的打印区S沿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的方向分成多个区段(在所示例子中有十个等分的区段)。分别计数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并将具有根据计数所得的点数预先确定的相应步长的全幅图像(即恒密度图像)转印至各个区域的感光鼓上(例3)。如图10所示,全幅图像的色调剂密度是恒定的,但是各个区段中的宽度(即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不过,应当指出,最大宽度小于相邻纸张之间的距离。
在例4中,色调剂图像并不是具有恒定密度的全幅图像,而是具有不同密度(不同打印率)的打印图形,它的各个区段具有恒定的宽度。这就是说,用与例3相同的方式,分别计数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并将具有根据计数所得的点数预先确定的不同色调剂密度的全幅图像转印至位于相邻纸张间的距离中的各个区段的感光鼓上。这样,可以减少在显影装置中未用过的色调剂的产生。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前述描述只涉及所公开的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各种更改与改进。也就是说,本发明可用于改进任何类型的具有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具有一定量载体的双组分型)、转印装置、清洁装置和一色调剂再循环装置的电摄影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Claims (17)

1.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包括:一静电潜像载体;一用于使所述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用于将光线照射到所述图像载体上,以按照图像信息在其上形成一静电潜像的装置;一显影装置,它包括一显影辊和一显影剂接收盒,用于向所述图像载体排放色调剂,以便显影所述潜像并在其上形成一色调剂图像;一转印装置,用于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转印到一记录介质上;用于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装置;以及一清洁装置,用于清除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剩余色调剂;用于将由所述清洁装置从所述图像载体上除下的所述色调剂再循环至所述显影剂接收盒的装置;
上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一色调剂排放合一装置,它包括用所述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的除第一部分以外的第二部分上的装置,在该第一部分上,按照所述图像信息形成所述静电潜像,以便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显影所述色调剂,从而使所述色调剂由所述清洁装置除去而不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并从所述图像载体再循环至所述显影剂接收盒中。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记录介质是切好的纸张,所述第二部分与在相邻的切好纸张之间限定的非转印区相对应,以致在一定数量的切割纸张被打印以后,所述色调剂排放合一装置用在所述非转印区的所述显影辊将色调剂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由所述显影辊将所述色调剂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操作是以一定的量沿垂直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均匀地进行的。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的由所述显影辊将所述色调剂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操作要如此进行,以使包括按所述图像信息排放的色调剂在内的色调剂总量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和与之垂直的方向都基本上恒定。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分成沿一个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的几个区段,而且由所述显影辊将所述色调剂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操作要如此进行,由此按照所述图像信息计数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同时,根据所述打印点数确定各个区段的欲被排放的色调剂量。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分成沿一个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的几个区段,而且由所述显影辊将所述色调剂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色调剂排放要如此进行,以使具有同样图形的色调剂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在所述的相应区段中显影。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沿一个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分成若干个区段,而且由所述显影辊排放到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色调剂的排放要如此进行,由此按照所述图像信息计数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而且显影所述相应区域的具有同样的图形但具有与所述打印点数相适应的不同长度的色调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打印区被沿一个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分成若干区段,而且由所述显影辊排放至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色调剂的排放要如此进行,由此按照所述图像信息计数各个区段的打印点数,而且显影所述相应区段的具有与所述打印点数相适应的不同打印率的调色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根据所述打印点数确定相应区段的欲被排放的色调剂的量。
10.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包括:
一静电潜像载体;
一用于使所述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
用于将光线照射到所述图像载体上,以按照第一图像信息在其上形成一第一静电潜像的装置;
用于将光线照射到所述图像载体上,以按照第二图像信息在其上形成一第二静电潜像的装置;
一显影装置,它包括一显影辊和一显影剂接收盒,用于向所述图像载体排放色调剂,以便显影所述第一潜像和第二潜像并在其上形成第一和第二色调剂图像;
一转印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色调剂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转印至一记录介质上;
用于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装置;
一清洁装置,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除去所述第一色调剂图像的剩余色调剂和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
用于将由所述清洁装置从所述图像载体上除下的所述色调剂再循环至所述显影剂接收盒的装置;以及
用于控制不将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是在所述图像载体上与一非转印区或一在相邻的所述记录介质之间限定的区域相对应的地方形成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的装置。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记录介质是切好的纸张,所述非转印区在相邻的所述切好的纸张之间限定,这样在一定数量的切割纸张被打印以后,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与所述非转印区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要如此形成,以致能以一定的宽度沿一个垂直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延伸。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要如此形成,以使包括所述第一色调剂图像在内的色调剂总量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和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上都基本上恒定。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是具有一恒定的打印率的全幅图像。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沿一个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将所述图像载体上的一个打印区分成几个区段,按照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计数相应区段的打印点数,以便根据所述打印点数确定各个区段的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的所述全幅图像的面积。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包括在所述非转印区内具有不同打印率的图像图形.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沿一个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将所述图像载体上的一个打印区分成几个区段,并按照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计数相应区段的打印点数,以便根据所述打印点数确定各个区段的所述第二色调剂图像的打印率。
CN97115455.4A 1996-12-20 1997-07-24 电摄影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9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211996A JP3285784B2 (ja) 1996-12-20 1996-12-20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2119/1996 1996-12-20
JP342119/96 1996-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597A true CN1185597A (zh) 1998-06-24
CN1103942C CN1103942C (zh) 2003-03-26

Family

ID=18351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54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942C (zh) 1996-12-20 1997-07-24 电摄影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848343A (zh)
EP (1) EP0849646B1 (zh)
JP (1) JP3285784B2 (zh)
CN (1) CN1103942C (zh)
DE (1) DE69725107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2570B4 (de) * 1996-10-15 2007-08-16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Vorrichtungen zur Tonerzuführung
EP0908795B1 (en) * 1997-10-07 2003-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method
JP3352399B2 (ja) * 1998-07-24 2002-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769901B2 (en) * 2000-04-12 2004-08-03 Mold-Masters Limited Injection nozzle system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6771918B2 (en) * 2001-09-21 2004-08-03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DE10392298B4 (de) * 2002-02-21 2016-04-28 Mold-Masters (2007) Limited Spritzgießvorrichtung mit einer Ventilnadelführung für eine ventilbetätigte Düse
JP4554336B2 (ja) * 2004-11-12 2010-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8145A (ja) * 2005-11-29 2007-06-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46061B2 (ja) * 2006-01-11 2012-06-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558522B2 (en) * 2006-04-04 2009-07-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cleaner and toner cleaning method
JP5119643B2 (ja) * 2006-10-13 2013-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1832B2 (ja) * 2007-03-14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潤滑剤塗布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039498B2 (ja) * 2007-10-09 2012-10-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2938B2 (ja) * 2008-02-04 201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98697A (ja) * 2008-02-20 2009-09-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1601A (ja) * 2009-05-22 2010-12-02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569B2 (ja) * 2010-12-10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4688A (en) * 1987-03-03 1990-01-16 Mita Industrial Co., Ltd. Device f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US4980723A (en) * 1989-11-17 1990-12-25 Xerox Corporation Horizontal image shift by shifting to a slower copying rate
JPH03175473A (ja) * 1989-12-05 1991-07-30 Fujitsu Ltd トナー濃度制御装置
US5122835A (en) * 1991-05-06 1992-06-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ensating densitometer readings for drifts and dusting
JP3126567B2 (ja) * 1993-10-19 2001-01-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H07219348A (ja) * 1993-12-07 1995-08-18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H08123174A (ja) * 1994-10-24 1996-05-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0186852A (ja) 1998-07-14
EP0849646B1 (en) 2003-09-24
DE69725107T2 (de) 2004-07-22
EP0849646A2 (en) 1998-06-24
JP3285784B2 (ja) 2002-05-27
DE69725107D1 (de) 2003-10-30
EP0849646A3 (en) 1999-03-24
US5848343A (en) 1998-12-08
CN1103942C (zh) 2003-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42C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US8135314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developing latent image
US8374528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house a developing agent for forming an image
CN1758153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2682C (zh) 成象设备
CN1166632A (zh) 电照相成像装置
CN163765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A1223297A (en) Xerographic apparatus and process with backside photoconductor imaging
US647016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development device having a discharge port for a developing solution
JPH082974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92283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731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150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42656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29837A1 (en) Developing device using recycled toner
JP43128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0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47456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4634A (ja) トナー飛散防止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46467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46466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474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907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243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70385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