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571C - 带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 Google Patents

带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71C
CN1183571C CNB011030267A CN01103026A CN1183571C CN 1183571 C CN1183571 C CN 1183571C CN B011030267 A CNB011030267 A CN B011030267A CN 01103026 A CN01103026 A CN 01103026A CN 1183571 C CN1183571 C CN 118357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tube
cathode ray
cathode
heater
coat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30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9412A (zh
Inventor
小泉幸生
小宫寿文
岩村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9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9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35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02Main electrodes
    • H01J1/13Solid thermionic cathodes
    • H01J1/20Cathodes heated indirectly by an electric current; Cathodes heated by electron or ion bombard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02Electrodes; Screens; Mounting, supporting, spacing or insulating thereof
    • H01J29/04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02Main electrodes
    • H01J1/13Solid thermionic cathodes
    • H01J1/20Cathodes heated indirectly by an electric current; Cathodes heated by electron or ion bombardment
    • H01J1/22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01/00Electrodes common to discharge tubes
    • H01J2201/28Heaters for thermionic cathodes
    • H01J2201/2803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ize
    • H01J2201/2867Spiral or helix

Landscapes

  • Electrod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阴极射线管具有:荧光屏和电子枪,后者包括间热式阴极结构及用来把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的多个电极;和让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的偏转线圈。间热式阴极结构包括:具有涂敷在其外顶面上的电子发射材料的基金属;基金属固定在其第一端上的金属筒;部分装在金属筒内的热子,它包括主加热部分和腿部;覆盖主加热部分和每一个腿部的一部分的绝缘薄膜;以及覆盖从主加热部分向每一个腿部延伸的绝缘薄膜的、整个地装在金属筒内的黑色涂敷薄膜。

Description

带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使用间热式阴极的电子枪的阴极射线管,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改进间热式阴极的阴极筒和热子之间的绝缘特性来防止出现漏电流的高可靠性长寿命的阴极射线管。
背景技术
彩色电视接收机和显示监视器等用的阴极射线管,由于它再现高分辨率图像的能力,作为显示装置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领域。
这种类型的阴极射线管包括:由玻屏部分、管颈部分和连接玻屏部分和管颈部分的漏斗部分形成的真空玻壳;由覆盖在玻屏内表面的荧光体形成的荧光屏;安装在管颈部分的电子枪,后者包括多个电极,诸如用于把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的间热式阴极、控制极和加速电极;以及安装在漏斗部分周围让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用的偏转线圈。电子枪通常使用间热式阴极。
图5是先有技术阴极射线管的间热式阴极主要部分及其邻近部分的剖面图。在图5中,标号51表示间热式阴极结构,间热式阴极结构51包括:管形阴极筒52;固定在阴极筒52端部的帽型阴极帽53;涂覆在阴极帽53顶面的电子发射材料层54;以及热子55,后者的一部分位于阴极筒52内,用来加热阴极帽53。
热子55缠绕成螺旋形的热丝55a部分用主要由氧化铝制成的绝缘薄膜55B和含有氧化铝和钨粉的涂敷薄膜55c覆盖。在绝缘薄膜55b和涂敷薄膜55c中,绝缘薄膜55b覆盖热子55除焊接用的端部55d外延伸至端部55e的全部热丝55a,而涂敷薄膜55c覆盖绝缘薄膜55b的几乎全部,从阴极筒52顶部一侧的线圈部分55f延伸的绝缘薄膜55b的端部55e附近到阴极筒52喇叭口底部52a外面的端部55g的绝缘薄膜55b除外。
如前所述,涂敷薄膜55c包含少量钨粉,因而呈黑色,而绝缘薄膜55b主要由氧化铝制成,因而呈白色,但是热子55整个呈黑色,这种类型的热子一般称作暗热子。
热子55在其焊接用的端部55d上焊接在热子支架56上。阴极筒52固定在阴极圆筒58的直径小的部分上,阴极圆筒58的直径大的部分固定在管状阴极支撑环57上。阴极支撑环57和热子支架56分别通过珠形支架59和热子引线带60固定在一对预成形烧结玻璃61上。标号62表示控制电极,它固定在预成形烧结玻璃上,在它和电子发射材料层54之间留有要求的间隙。
使用这种暗热子的技术例如在以下文献中作了描述。
日本特许公报No.平8-3976(1996年1月17日公布)公开了通过使用指定的平均粒径的绝缘氧化铝粉末防止绝缘氧化铝薄膜变形和开裂来改进耐压特性的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平7-161282(1995年6月23日公开)公开了通过把暗热子与在其内表面上具有碳化硅薄膜的阴极筒结合在一起抑制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的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平11-213859(1999年8月6日公开)公开了通过让钕和钽中至少一种弥散在用钨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制成的薄膜中并涂覆在阴极筒的内表面和热子表面中至少一个来抑制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的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平11-273549(1999年10月8日公开)公开了通过提高热子绝缘用的氧化铝纯度并以此增大氧化铝本身电阻来抑制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的技术。
日本实用新案公报No.绍60-3483(1985年1月31日)公开了通过延伸暗薄膜区以覆盖热子每一个腿部的三层缠绕部分来防止氧化铝开裂的技术。
使用这种暗热子的阴极射线管的特征在于热量可以有效地从热子辐射出去,因为热子的外表面被暗化,因而热子表面的热辐射效率增大,因而其可靠性得以改进。
但是,图5所示的先有技术结构或以上列举的参考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在防止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上都不充分。在用于把阴极电流控制至预定数值并用于彩色电视接收机和显示监视器的自动截止电压控制电路中,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叠加在阴极电流上。因而,存在以下问题:若彩色电视接收机和显示监视器中阴极电流的预定值与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相比不够大,则自动截止电压控制电路便无法控制红、绿和兰三色用的电子束的截止电压,三色之间失去平衡,以致无法得到白平衡,自动截止电压控制电路无法工作,接收机和监视器变得难以控制。
若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开始流动,则用作热子绝缘薄膜的氧化铝薄膜被漏电流加热,氧气受热从氧化铝逸出,在缺氧氧化铝(Al2O2.99)中出现导电性。结果,存在各种问题,并且热子有时由于漏电流进一步增大而破裂,因此从保证阴极射线管可靠性的观点看,防止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是很重要的。
已证实热子和阴极之间漏电流的出现有以下两个原因。
作为这两个原因中的第一个,已经发现,在由于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而成为废品的阴极射线管中,本应呈白色的许多绝缘薄膜已经变成灰色。分析证实,这种变色现象的原因是钨。
出现在阴极射线管内的钨用在热子55的热丝55a和上述涂敷薄膜55c中。若两者相比较,则包含于涂敷薄膜55c中的钨是粒径约为1.0μm(微米)的小粒径粉末,化学活性比热丝55a的高。
在制造工序中阴极射线管的真空度是消气剂刚快速蒸发之后最差,亦即,约为10-2Pa(帕)。消气剂快速蒸发之后,管内的残余气体被电子束分解,残余气体被消气剂薄膜吸收,提供约为10-5Pa的最终真空度。已经发现,在真空度最差(约为10-2Pa)的情况下,残余气体的平均自由程约为几十cm,而且在管内残余气体与钨的已经直接暴露的部分反应。
从上述事实已经证实,尤其是从阴极筒52喇叭口底端52a附近向外伸出的暗涂敷薄膜55c的部分中,残余气体与钨的细粉末碰撞,于是钨便弥散到绝缘薄膜55b的氧化铝中,水的循环现象使氧化铝处于半导体状态(见例如Horikoshi,G.:“Vacuum Technology”(真空工艺(第二版))4.2.8章,85页,Tokyo University Press(东京大学出版社)),从而使氧化铝薄膜产生导电性,并增大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
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出现的两个原因中的第二个原因是由热子和阴极之间的物理接触引起的漏电流的存在。这是由以下事实引起的:当把热子55的腿部焊接在热子支架56上时,热子55的腿部被拉开,于是在阴极筒52喇叭口底端52a附近,热子和阴极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解决先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的优异的阴极射线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异的阴极射线管,它通过规定电子枪的间热式阴极的阴极筒和插入所述阴极筒内的热子的涂敷薄膜的涂敷长度之间关系、以便减少管内残余气体和热子的涂敷薄膜之间的碰撞和随之而来的反应、同时减小热子和阴极筒之间的接触面积,来防止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它具有:抽真空的玻壳,后者包括玻屏部分、管颈部分、连接所述玻屏部分和管颈部分的漏斗部分以及心柱,后者具有多个穿过其间的管脚并在其一端进行密封以封闭管颈部分;在玻屏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屏;安装在管颈部分内的电子枪,所述电子枪具有间热式阴极结构以及位于间热式阴极结构下游的、以规定的顺序沿着轴线布置的、隔开规定距离的、用绝缘棒固定的多个电极,它们用来把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以及安装在管颈部分和漏斗部分之间过渡区域附近的偏转线圈,用来让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所述间热式阴极结构包括:基金属,它具有涂敷在其外顶面上的电子发射材料;金属筒,所述基金属固定到所述金属筒的第一端,而所述金属筒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部分装在金属筒内的热子,热子包括具有缠绕成螺旋形的热丝的主加热部分和连接到主加热部分的相应的端部并且包括缠绕成多层螺旋形的热丝的腿部;覆盖主加热部分和与主加热部分连续的每一个腿部的一部分的绝缘薄膜;以及覆盖从主加热部分向每一个腿部延伸的绝缘薄膜的一部分的黑色涂敷薄膜,黑色涂敷薄膜整个装在金属筒内。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所有图中类似的标号指类似的组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一个实施例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主要部件及其附近的剖面图;
图2A至2C是图1热子一个实例的详图,图2A是其平面图,图2B是图2A的热子沿着剖面线IIB-IIB看的侧立面图,图2C是图2A热子标着“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的剖面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荫罩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一个实例的荫罩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示意的剖面图;以及
图5是先有技术阴极射线管的间热式阴极结构主要部件及其附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一个实施例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主要部件及其附近的剖面图。在图1中,标号1表示间热式阴极结构。该间热式阴极结构1包括:圆柱形筒2;固定在阴极筒2一端的帽型阴极帽3;涂敷在阴极帽3顶面上的电子发射材料层4;以及热子5,它的一部分位于阴极筒2内,用来加热阴极筒2。热子5的缠绕成螺旋形的热丝5a的一部分用主要由氧化铝制成的绝缘薄膜5b和含有氧化铝和细钨粉的涂敷薄膜5c两层覆盖。
阴极筒2的典型的尺寸如下:
壁厚=0.018mm(毫米),
外径=1.6mm
轴长=7mm。
在绝缘薄膜5b和涂敷薄膜5c中,绝缘薄膜5b覆盖热子5从一端5e延伸到阴极筒2顶侧线圈部分5f的整个热丝5a,焊接用的端部5d除外,而涂敷薄膜5c覆盖从阴极筒2的顶侧线圈部分5f延伸到阴极筒2喇叭口底端内的端部5g的绝缘薄膜5b的外表面。
换句话说,为了达到把整个涂敷薄膜5c置于阴极筒2内的目的,涂敷薄膜5c的边缘5g从焊接用的端部5d一侧的绝缘薄膜5b的端部5e移向线圈部分5f,并处在阴极筒2喇叭口底端2a内,使得涂敷薄膜5c的端部5g从底端2a移向电子发射材料层4。
如上所述,涂敷薄膜5c含有氧化铝和钨粉,是呈黑色的黑色涂敷薄膜,而另一方面,绝缘薄膜主要由氧化铝制成,因此是呈白色的白色绝缘薄膜。
在这种结构内,热子的整个黑色涂敷薄膜处于阴极筒内,管内残余气体与黑色涂敷薄膜之间的接触和随之而来的反应都减小,所以钨不会弥散在氧化铝内,因而,氧化铝的介电强度特性不会退化,故能防止漏电流。此外,减小阴极筒的喇叭口部分附近的热子的绝缘薄膜的厚度,因此,减小了阴极筒与热子的接触面积,以便避免漏电流。
例如绝缘薄膜5b可以由多个子层形成,每一个含有粒径不同的氧化铝粉末,涂敷薄膜5c也可以由含有例如粒径不同和钨含量比例不同的氧化铝粉末的多个子层形成。
另外,只要端部5g与阴极筒2的喇叭口底端2a处在一个水平上或者把端部5g置于喇叭口底端2a内就行,在阴极帽一侧,最好把端部5g置于阴极筒2喇叭口部分的始端。
热子5在其焊接用的端部5d焊接在热子支架6上。阴极筒2固定在阴极圆筒8直径小的部分上,阴极筒8的直径大的部分固定在管状阴极支撑环7上。阴极支撑环7和热子支架6分别通过珠状支架9和热子带状引线10固定在预成形烧结玻璃11上。标号12表示控制电极,它固定在预成形烧结玻璃11上,在它与电子发射材料层4之间留有要求的间隙。
图2A至2C是图1热子实例的详图,图2A是其平面视图,图2B是图2A的热子沿着剖面线IIB-IIB看到的侧立面图,而图2C是图2A热子标着“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的剖面图。在图2A至2C中,与图1所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分。
在图2A至2C中,热子5在总长度L1中延伸长度L2的区域用绝缘薄膜5b涂覆,焊接用的端部5d除外,另外,在从线圈部分5f朝着焊接用的端部5d延伸到5g的区域,绝缘薄膜5b的外表面用涂敷薄膜5c覆盖,单层部分L3除外。
参考字符L4表示绝缘薄膜5b和涂敷薄膜5c重叠部分的长度,L5表示热丝5a单层缠绕部分,L6表示热丝5a多层缠绕部分。对于热丝5a的缠绕结构,可以采用1979年4月10日公布的美国专利No.4,149,104(相当于1982年7月30日公布的日本实用新型公报绍57-34671)所公开的三层缠绕配置。
热子三层缠绕配置更多的细节及其制造方法包含于美国专利No.4,149,104中,而该专利为公开的目的包括于此作参考。
在图2A至2C中,参考字符D表示热子中通过溶化缠绕心轴而在热子中形成的空心的直径,d是热丝5a的直径,p是缠绕节距,t1是绝缘薄膜5b的厚度,而t2是涂敷薄膜5c的厚度。
以下解释热子5制造方法的实例。
首先,为了形成单层缠绕部分L5,把热丝5a用的直径0.032mm的钨丝以15圈/mm节距缠绕在0.15mm直径的钼丝制的心轴上,多层缠绕部分L6使用美国专利No.4,149,104(相当于日本实用新型公报绍57-34671)所公开的三层缠绕结构。
三层缠绕结构的实例如下:
第一层(最内层)的缠绕节距=5圈/mm
第二层(中间层)的缠绕节距=5圈/mm
第三层(最外层)的缠绕节距=15圈/mm
其次,把缠绕好的热丝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然后再缠绕成螺旋形,以形成双螺旋状单层缠绕部分L5。
然后,利用电淀积技术在总长度L1中标示为L2的区域用绝缘薄膜5b覆盖热子,焊接用的端部5d除外。电淀积形成的涂层的厚度是这样选择的,使得绝缘薄膜5b在约1600℃焙烧后其厚度变为约80μm。
电淀积绝缘薄膜5b用的溶液,每立升包括670克99.85%纯粉末氧化铝(平均粒径4.4μm)、440ml(毫升)变性酒精和440ml蒸馏水,溶液与起电解质作用的硝酸镁和硝酸铝各14克混合。
将热子连接到70V电源的负端进行电淀积。氧化铝涂敷薄膜的厚度通过调整电淀积的时间长度来控制。电淀积后,利用日本特许公报平6-22095(1994年3月23日公布)中公开的浸涂技术,在绝缘薄膜5b的长度中L4部分上形成黑色涂敷薄膜至约10μm,标为“L3”的单层薄膜部分除外。
涂敷黑色涂敷薄膜5c用的溶液,一立升大致包括450克与电淀积绝缘薄膜5b用的溶液相同的粉末氧化铝、220克平均粒径1μm的细钨粉、700克甲基异丁基酮和110ml乙基醚,并与作为粘结剂的硝化纤维14克混合。浸涂后,用乙醇清洗黑色涂敷薄膜,使涂敷厚度减薄为10μm。涂敷薄膜的涂敷长度很容易通过调整浸入黑色涂敷溶液的深度来控制。
然后,在规定的干燥工序和1600℃的焙烧工序之后,用酸把缠绕心轴溶解,结果,如图2C所示形成呈直径D的空心。
在上述实例中,把细钨粉用于黑色涂敷薄膜5c,但亦可以把碳化钨细粉用于黑色涂敷薄膜5c代替细钨粉。细钨粉和碳化钨细粉的混合物亦可用于黑色涂敷薄膜5c。
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热子5的数值实例如下:
总长度L1=13mm
绝缘薄膜5b的涂敷长度L2=9.5mm
涂敷薄膜5c的涂敷长度=6mm
涂敷厚度t1=80μm
涂敷厚度t2=10μm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图1所示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实例的侧视图,与图1中使用的相同的标号在图3中表示对应的部分。
图3的电子枪包括:控制电极(第一栅极G1)12;加速电极(第二栅极G2)22;聚焦电极(第三栅极G3,第四栅极G4和第五栅极G5)23,24,25;阳极(第六栅极G6)和屏蔽罩27,它们沿着轴以规定次序排列,彼此相隔规定的间距,固定在一对预成形烧结玻璃11上,设置在各自电极上的薄片或连接到各自电极上的引线连接到嵌于心柱28中心柱管脚28a的对应的一根上。
在这种电子枪中,间热式阴极结构1从控制电极12向心柱28靠近,而且热子5安装在间热式阴极结构1内,用来加热结合图2A至2C描述的电子发射材料层。
标号29表示玻壳定位接触片,它用来通过弹性地压在阴极射线管真空外壳管颈部分内壁,使电子枪的轴线对准玻壳的纵轴,并用来把阳极电压从涂敷在真空玻壳漏斗和管颈部分内壁的内导电薄膜引到电子枪上。
控制电极12、加速电极22和间热式阴极1形成电子束产生部分(三极管部分)。聚焦电极23至25对从电子束产生部分发射的电子束进行加速和聚焦,然后构成于聚焦电极25和阳极26之间的主透镜对电子束产生规定的聚焦作用,并把电子束射向荧光屏。
心柱28熔化和粘合到真空外壳管颈部分的敞开端,外部信号和电压通过心柱管脚28a加到对应的电极上。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实施例的荫罩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示意的纵剖面图,用于粗略地说明其总体结构。在图4中,标号31表示玻屏部分,32表示管颈部分,33表示漏斗部分,34表示荧光屏,35表示其上有许多电子束开孔并用作彩色选择电极的荫罩,所述荫罩设置成与荧光膜34同轴并与荧光膜34相隔预定的距离。标号36表示荫罩框,后者用随后将要描述的结构把荫罩35等支持在要求的位置上。
标号37是弹簧,38是玻屏销,39是屏蔽外磁场(地磁场)并防止电子束的轨迹被地磁场改变的磁屏蔽罩,40表示阳极钮,41表示内导电涂层,42表示用于使电子束水平和垂直偏转的偏转线圈,43表示具有间热式阴极的用来发射三束电子束44(一个中央电子束和两个侧电子束)的电子枪。
标号45表示外部磁校正装置(磁铁组件),后者起校正电子枪与玻屏、漏斗部分和荫罩组件之间敏感的偏心或者电子枪与玻屏、漏斗部分和荫罩组件之间旋转位移造成的电子束斑点与荧光单元之间的重合失调的作用。
图4中,在包括在其内表面上具有荧光膜34的玻屏部分31和漏斗部分33的玻壳内,具有固定于其上的荫罩35、磁屏蔽39等的荫罩框36通过弹簧37安装在玻屏销38上,然后玻屏部分31和漏斗部分33用熔化的玻璃料结合在一起,电子枪43密封入管颈部分32内,把由玻屏部分31、漏斗部分33和管颈部分32组成的外壳抽成真空。
从电子枪43发射的电子束44被来自外部信号处理电路(未示出)的视频信号调制,射向荧光屏34,被安装在管颈部分32和漏斗部分33之间的过渡区域周围的偏转线圈42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偏转,然后通过起彩色选择电极作用的荫罩35中的电子束孔,撞击在荧光膜34上形成图像。
作为目前广为应用的平面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和显示监视器,有一种趋势是把为此而使用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玻屏(玻屏玻璃)做成平面的。
本发明示于图4的实施例是荫罩式平屏型彩色阴极射线管。在图4中,玻屏部分31的外表面大致是平的,而其内表面则是凹陷弯曲的。荫罩35是用荫罩毛坯压制成型为具有与玻屏部分31的内表面一致的特定曲率的形状。之所以尽管玻屏部分31的外表面大致是平的,但玻屏部分31的内表面和荫罩35却是弯曲的,原因是用压制成型制造荫罩5的方法简单,荫罩5的成本低廉。
包括形成有大量电子束孔的开孔区域的荫罩35的主表面大致呈矩形,沿着主表面的主轴、短轴和对角线分别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这是想要获得兼容性,以便造成彩色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的图像是平的感觉,而同时又维持所形成的荫罩的机械强度。
本实施例中荫罩35的弯曲表面是非球面的,沿着主表面的长轴、短轴和对角线,随着离开荫罩35的主表面中心向着主表面四周的距离增大,荫罩35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沿着长轴的曲率半径Rx从1450mm变化到1250mm,沿着短轴的曲率半径Ry从2000mm变化到1300mm,而沿着对角线的曲率半径Rd从1600mm变化到1250mm。
这种非球面荫罩的曲率半径可以定义为等效曲率半径Re如下:
Re=(z2+e2)/(2z)
式中e(mm)是垂直于管轴测得的荫罩主表面中心和主表面任意周边位置之间的距离,而
z(mm)是任意周边位置和通过主表面中心且垂直于管轴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尽管沿着长轴的半径略小于沿着短轴的半径,但这并不削弱彩色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的图像是平的感觉,而且为此目的等于或大于1250mm的等效曲率半径已经足够。
把诸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实施例中的间热式阴极的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热子和阴极的温度等各种特性,与图5所示的先有技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特性加以比较,结果可以肯定:诸如电子发射等特性没有问题,因为本发明提供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与先有技术的相比,在本发明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约减小30%,而在本发明和先有技术之间,在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温度没有区别。
当注意阴极筒喇叭口底端附近阴极筒和热子之间的接触状态时,本发明的绝缘薄膜和涂敷薄膜重叠部分的端部处在阴极筒内,并远离阴极筒的喇叭口底端,因而使本发明中阴极筒和热子的接触面积比先有技术的小,可以想见,这个事实也有助于减小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
通过关于连接到准备用来加热阴极的基金属的热子的主加热部分的腿部使用多层缠绕配置的实施例,可以得到以下优点:
(a)由于机械强度增大,热子的断裂得以防止,和
(b)腿部的电阻,亦即热子主加热部分以外的部分的电阻减小,使得热子产生热量的区域集中到热子的顶部,靠近阴极基金属的地方,因而,热子所产生的热量的利用效率提高,热子的功率消耗减小。
但是,腿部的多层缠绕配置有个缺点,就是它使阴极筒底端附近热子的直径增大,因而它使热子和阴极筒的底端附近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
但是,通过减小在热子绝缘薄膜上形成的涂敷薄膜和阴极筒底端附近之间的接触面积,本发明的上述配置已经消除了上述缺点。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配置,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和修改。
如上所述,本发明规定了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的间热式阴极结构中热子和阴极筒的绝缘薄膜和涂敷薄膜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防止热子和阴极之间的漏电流,因而使自动截止电压控制电路在监视器等上的使用成为可能,从而使监视器等易于调整,防止热子的断裂和热子与阴极之间的短路,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性优异的阴极射线管。

Claims (14)

1.一种阴极射线管,它具有:抽成真空的玻壳,所述玻壳包括玻屏部分、管颈部分、连接所述玻屏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漏斗部分以及心柱,所述心柱具有多个穿过其间的管脚并在其一端进行密封以封闭所述管颈部分;在所述玻屏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屏;装在所述管颈部分内的电子枪,所述电子枪具有间热式阴极结构以及位于所述间热式阴极结构下游、以规定的顺序沿着轴线布置、隔开规定距离、用绝缘棒固定的多个电极,所述多个电极用来把电子束投射到所述荧光屏;以及安装在所述管颈部分和所述漏斗部分之间过渡区域附近的偏转线圈,用来让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
所述间热式阴极结构包括:
基金属,具有涂敷在其外顶面上的电子发射材料;
金属筒,所述基金属固定在所述金属筒的第一端上,而所述金属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部分装在所述金属筒内的热子,所述热子包括具有缠绕成螺旋形的热丝的主加热部分和连接到所述主加热部分各端并包括缠绕成多层螺旋形的热丝的腿部,每一个所述腿部的一部分装在所述金属筒内;
覆盖所述主加热部分和与所述主加热部分连续的每一个所述腿部的一部分的绝缘薄膜;以及
覆盖从所述主加热部分向每一个所述腿部伸展的所述绝缘薄膜的一部分的黑色涂敷薄膜,所述黑色涂敷薄膜整个地装在所述金属筒内。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薄膜用氧化铝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涂敷薄膜包含钨粉和碳化钨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2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涂敷薄膜包含钨粉和碳化钨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包括缠绕成三层螺旋形的热丝。
6.按照权利要求2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包括缠绕成三层螺旋形的热丝。
7.按照权利要求3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包括缠绕成三层螺旋形的热丝。
8.按照权利要求4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包括缠绕成三层螺旋形的热丝。
9.按照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是喇叭口。
10.按照权利要求2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是喇叭口。
11.按照权利要求3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是喇叭口。
12.按照权利要求4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是喇叭口。
13.按照权利要求5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是喇叭口。
14.按照权利要求9至13之一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涂敷薄膜不延伸到所述喇叭口的第二端。
CNB011030267A 2000-01-11 2001-01-11 带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5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06163A JP2001195997A (ja) 2000-01-11 2000-01-11 陰極線管
JP6163/2000 2000-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9412A CN1309412A (zh) 2001-08-22
CN1183571C true CN1183571C (zh) 2005-01-05

Family

ID=1853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30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571C (zh) 2000-01-11 2001-01-11 带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14147B2 (zh)
EP (1) EP1117116A3 (zh)
JP (1) JP2001195997A (zh)
KR (1) KR100402042B1 (zh)
CN (1) CN1183571C (zh)
TW (1) TW480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09420A (ko) * 2003-07-16 2005-01-25 엘지.필립스 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고효율 히터가 구비된 전자총을 포함하는 음극선관
US7791047B2 (en) * 2003-12-12 2010-09-07 Semequi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ions from an ion source for use in ion implantation
US8477908B2 (en) * 2009-11-13 2013-07-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focusing and control in an indirectly heated cathode
KR101726191B1 (ko) 2017-01-17 2017-04-12 주식회사 세움이앤씨 건축사사무소 Pc슬래브의 인장 보강 기능을 겸비한 건축물 소방용 스프링클러 연결 박스
KR101726190B1 (ko) 2017-01-17 2017-04-12 주식회사 세움이앤씨 건축사사무소 스프링클러 이동설치가 가능한 건축물 소방용 스프링클러 연결 박스
CN112103154B (zh) * 2020-09-22 2023-11-14 成都创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间热式六硼化镧阴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3911B2 (de) 1973-03-20 1975-09-25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Schnell anheizende Kathode für Kathodenstrahlröhren
US4149104A (en) * 1976-12-15 1979-04-10 Hitachi,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il heater of an indirectly-heated type cathode electrode of electronic tubes
JPS5734671A (en) 1980-08-07 1982-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ell
US4611146A (en) 1981-12-31 1986-09-09 Raytheon Company Indirectly heated cathode
JPS603483A (ja) 1983-06-20 1985-01-09 Nissan Motor Co Ltd 点火配電器
GB8701289D0 (en) * 1987-01-21 1987-02-25 Philips Nv Electron beam device
GB8707169D0 (en) * 1987-03-25 1987-04-29 Philips Nv Electron beam device
GB8707170D0 (en) * 1987-03-25 1987-04-29 Philips Nv Electron beam device
KR900003176B1 (ko) 1987-07-29 1990-05-09 주식회사 금성사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의 히터
JPH02160332A (ja) 1988-12-12 1990-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管用ヒータ
JPH0384827A (ja) 1989-08-29 1991-04-10 Hitachi Ltd 陰極線管用ヒータの製造方法
US5229691A (en) * 1991-02-25 1993-07-20 Panocorp Display Systems Electronic fluorescent display
JPH04292830A (ja) 1991-03-20 1992-10-16 Toshiba Corp 電子管用ヒータおよび傍熱型陰極構体
JP3084827B2 (ja) 1991-09-20 2000-09-04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機械式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JP3438236B2 (ja) 1992-06-29 2003-08-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H0621145A (ja) 1992-06-29 1994-01-28 Nippon Steel Corp 半導体装置
TW259878B (zh) 1993-03-17 1995-10-11 Toshiba Co Ltd
JPH07161282A (ja) 1993-12-10 1995-06-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含浸型陰極構体
JPH07254352A (ja) 1994-03-17 1995-10-03 Hitachi Ltd 傍熱形陰極用コイルヒータを備えた陰極線管
JP2770215B2 (ja) 1994-06-16 1998-06-25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バーチカルドレーン工法
WO1997022131A1 (en) 1995-12-11 1997-06-19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athode ray tube comprising a heating element
KR19980013749A (ko) 1996-08-02 1998-05-15 구자홍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의 히터 코팅 재료의 구성
JPH10289645A (ja) * 1997-04-11 1998-10-27 Hitachi Ltd 陰極加熱用ヒ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ラウン管
JPH11185649A (ja) * 1997-12-22 1999-07-09 Hitachi Ltd 陰極線管の傍熱型陰極構体
JPH11273549A (ja) 1998-01-20 1999-10-08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傍熱型陰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陰極線管
JPH11213859A (ja) 1998-01-27 1999-08-06 Toshiba Corp 陰極構体、電子銃構体および電子管
JPH11354041A (ja) * 1998-06-05 1999-12-24 Hitachi Ltd 陰極線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195997A (ja) 2001-07-19
EP1117116A2 (en) 2001-07-18
EP1117116A3 (en) 2003-10-15
US6614147B2 (en) 2003-09-02
KR20010070478A (ko) 2001-07-25
TW480523B (en) 2002-03-21
CN1309412A (zh) 2001-08-22
KR100402042B1 (ko) 2003-10-17
US20010015613A1 (en) 2001-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14C (zh) 具有小直径颈的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83571C (zh) 带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CN1073275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04019C (zh) 具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的阴极射线管
CN1061463C (zh) 电子枪和阴极射线管
KR100259704B1 (ko) 음극선관
CN1423822A (zh) 阴极结构体与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枪和阴极射线管
CN1165936C (zh) 具有改进的间接加热阴极的阴极射线管
CN1182278A (zh) 具有较小直径管颈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85672C (zh) 有改进过的加热器的阴极射线管
CN1272679A (zh) 阴极射线管
US7078851B2 (en) Cathode ray tube
CN1344007A (zh) 有内分压电阻器的阴极射线管
CN1118848C (zh) 清晰度得以改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36471C (zh) 阴极射线管
CN1620710A (zh) 适用于电子枪组件的电阻器,具有电阻器的电子枪组件,以及具有电阻器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JP2002093336A (ja) 陰極線管
CN1221005C (zh) 具有改进的间接加热阴极的阴极射线管
CN1341948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和蒸镀用复合材料
JP2003123661A (ja) 陰極線管
JPH08212906A (ja) 陰極線管
JP2001110298A (ja) 酸化物陰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陰極線管
JPS58175245A (ja) 陰極線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