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3652A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03652A
CN118103652A CN202280068790.XA CN202280068790A CN118103652A CN 118103652 A CN118103652 A CN 118103652A CN 202280068790 A CN202280068790 A CN 202280068790A CN 118103652 A CN118103652 A CN 118103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plate
high heat
blower
heat condu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87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迫丰志
S·萨蒂亚西兰
A·D·普拉帕达蒂尔
V·戈帕尔
D·韦吕
K·科里提克雷·南朱达帕
P·卡拉蒂尔·贾纳达哈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03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03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排出在鼓风机的风扇壳内产生的除霜水的冷藏库。冷藏库至少包括第1贮藏室和第2贮藏室,该冷藏库还包括:在第1贮藏室的背面侧形成设置有蒸发器的冷却室并分隔出第1贮藏室和冷却室的分隔壁;配置在第1贮藏室的背面侧的鼓风机;配置在鼓风机的外周并引导从鼓风机吹出的空气的大致涡旋状的风扇壳;和对冷却室进行除霜的加热器,分隔壁包括:配置在冷却室的前表面的第1分隔板和配置在第1贮藏室的背面的第2分隔板,在第1分隔板上固定有鼓风机和风扇壳,在第1分隔板上,在风扇壳的下缘形成有排水孔,在排水孔的下方设有排水路径。

Description

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冷藏库,其包括:具有外箱和内箱的冷藏库主体;设置于该冷藏库主体的上部的冷藏室;设置于所述冷藏库主体的下部的蔬菜室;设置于该蔬菜室和所述冷藏室之间的冷冻室;设置于该冷冻室的背面的贮藏室背面部件;设置于该贮藏室背面部件的后方的冷却器罩;设置在该冷却器罩与所述内箱之间的冷却器室;设置于该冷却器室内的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方的除霜加热器;和设置于所述贮藏室背面部件的下部且将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却器室连通的冷冻室返回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60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排出在鼓风机的风扇壳内产生的除霜水的冷藏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在该说明书中,包括2021年10月1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21-171225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的冷藏库至少包括第1贮藏室和第2贮藏室,还包括:在所述第1贮藏室的背面侧形成设置有蒸发器的冷却室并分隔出所述第1贮藏室和所述冷却室的分隔壁;配置在所述第1贮藏室的背面侧的鼓风机;配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外周并引导从所述鼓风机吹出的空气的大致涡旋状的风扇壳;和对所述冷却室进行除霜的加热器,所述分隔壁包括:配置在所述冷却室的前表面的第1分隔板和配置在所述第1贮藏室的背面的第2分隔板,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风扇壳固定于所述第1分隔板,在所述第1分隔板上,在所述风扇壳的下缘形成有排水孔,在所述排水孔的下方设有排水路径。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冷藏库中,在鼓风机的风扇壳内产生的除霜水能够通过排水孔向风扇壳的外部排出。因此,与没有排水孔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排出在鼓风机的风扇壳内产生的除霜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冷却室和管道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图3是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1中的鼓风机部分及其周边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鼓风机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1中的鼓风机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从冷冻室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1中的鼓风机部分的主视图。
图7是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第1分隔板的后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1分隔板和鼓风机的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部分的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部分的从冷冻室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1中的第1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暖气的移动和除霜水的移动的图。
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风扇壳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等)
在发明人等想到本发明时,已有一种技术,其包括冷藏室、蔬菜室、冷冻室,通过管道将各室和冷却器室分别连接,将从冷却器室产生的冷气输送到冷藏室、蔬菜室和冷冻室。
在现有的技术中,冷藏库内的送风风扇一般为轴流风扇,风扇壳的轴向两侧整体开放。
但是,在使用鼓风机的情况下,风扇壳容易变成包围鼓风机的周围的结构。因此,发明人发现了以下问题:在对鼓风机进行了除霜的情况下,除霜水容易积存在风扇壳内,为了解决该问题,构成了本发明的主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排出在鼓风机的风扇壳内产生的除霜水的冷藏库。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有时省略必要以上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关于已知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实质上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此外,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
[1-1.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图2是表示冷却室和管道的后视图。图3是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鼓风机部分及其周边结构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鼓风机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鼓风机部分的后视图。图6是从冷冻室侧观察到的鼓风机部分的主视图。图7是从冷却室侧观察第1分隔板而得的后视图。图8是第1分隔板和鼓风机的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部分的从冷却室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部分的从冷冻室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第1分隔板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暖气的移动和除霜水的移动的图。
如图1所示,冷藏库10包括前表面开放的箱式壳体11。在壳体11的上方形成有作为第2贮藏室的约2℃~4℃的冷藏室12,在壳体11的下方形成有作为第1贮藏室的约-18℃的冷冻室13。在冷藏室12与冷冻室13之间形成有作为第3贮藏室的约-5℃~约1℃的低温室60。
冷藏库10在冷藏室12的前表面的开口部开闭自如地设置有横开式门14。在冷冻室13的前表面的开口部开闭自如地设置有横开式门61,在内部设置有收纳食品的抽屉盒15。另外,在低温室60的前表面的开口部开闭自如地设置有抽拉式门62,设置有与抽拉式门62的开闭连动的抽屉盒63。
如图2至图10所示,在冷藏库10的冷冻室13的背面侧设置有冷却室20。在冷却室20的上方,位于冷藏室12的背面侧连结有沿上下方向连通的管道21。
在管道21上设置有与冷藏室12连通的未图示的冷藏用吹出口。
在冷冻室13与低温室60之间设置有隔热壁64。在隔热壁64上形成有连通冷却室20和管道21的冷气通路64a。由此,将在冷却室20中生成的冷气经由冷气通路64a导入管道21。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冷气通路64a中设有调节流向冷藏室12和低温室60的冷气量的双风门65。
如图2所示,双风门65包括:在冷藏库10的左右宽度方向上邻接配置的作为第3贮藏室风门的低温室风门65a和作为第1贮藏室风门的冷藏室风门65b。低温室风门65a和冷藏室风门65b根据低温室60和冷藏室12各自的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分别独立地进行风门的开闭动作,调节流向低温室60和冷藏室12的冷气量。
在冷却室20的前表面侧设有第1分隔板30。另外,在冷冻室13的背面侧设有第2分隔板40。在第1分隔板30和第2分隔板40之间形成有冷气通路41。
在第1分隔板30的上部形成有以随着朝向上方而远离第2分隔板40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31。在倾斜面31的背面侧安装有鼓风机32。
鼓风机32是被分类为送风风扇之一的风扇。在送风风扇中也存在轴流风扇。一般而言,轴流风扇是在框架的中央部安装旋转叶片,从旋转叶片的正面吸入空气并向后方吹出的结构。在现有的冷藏库中,在冷气的循环中多使用轴流风扇。
与此相反,鼓风机32包括:包括旋转叶片33的风扇单元34和覆盖旋转叶片33的风扇壳35,是从旋转叶片33的正面吸入空气并向旋转叶片33的侧方(相当于图5中的上方)吹出的结构。风扇壳35形成为沿着以旋转叶片33的旋转中心C1为基准的渐开线曲线的形状的外壳,换言之,形成为大致涡旋状的外壳。
通过旋转叶片33的旋转,从旋转中心C1向辐射方向流动的风沿着风扇壳35的内表面流动,由此,风从设置于风扇壳35侧方的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设置于上方的第2开口部36)吹出。
一般而言,鼓风机32比同等尺寸的轴流风扇更容易获得高的静压。另外,鼓风机32的旋转叶片33的片数一般比轴流风扇的旋转叶片的片数多,由此也容易获得高的静压。
如图3和图5所示,风扇壳35形成为在顺时针方向上与旋转中心C1的距离逐渐变大的大致涡旋状。在风扇壳35的最上部形成有与冷气通路64a的下端部连通的第2开口部36。在风扇壳35的与鼓风机32的旋转轴相对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将冷却室20的冷气导入风扇单元34的冷气取入口37。
风扇壳35包括连接部70,该连接部70从其上部向风扇壳35的两侧扩展,经由第2开口部36与冷气通路64a连接。
风扇单元34的气流主要从风扇壳35的下游侧外侧到连接部70通过离心力向朝向外侧的方向吹出。
冷藏室风门65b配置在与风扇壳35的下游侧的连接部70的切线方向的第2开口部36对应的位置。低温室风门65a配置在沿着位于气流下游侧的连接部70的方向上的与第2开口部36对应的位置。
即,从风扇壳35吹出的气流的一部分通过离心力向低温室风门65a流动,能够确保流向低温室风门65a的风量。另外,由于在从下游侧外侧到连接部70的部位的切线方向上配置冷藏室风门65b,所以能够利用离心力将从风扇壳35的下游侧朝向风扇壳35的外侧的气流的一部分向切线方向引导,并且能够确保向冷藏室风门65b方向的气流的流量。
由此,当流经风扇壳35的气流从第2开口部36吹出时,能够抑制气流沿着风扇壳35偏向第2开口部36上方的低温室风门65a侧流动,确保流向冷藏室风门65b侧的冷气的流量。另外,将调节向温度比冷藏室低的低温室的冷气量的低温室风门65a配置在与风扇壳35的切线方向上的第2开口部36对应的位置,从而能够确保风量并有效地冷却至适当温度。
驱动风扇单元34使旋转叶片33旋转驱动,由此冷却室20的冷气从风扇壳35的冷气取入口37被吸入风扇单元34,从风扇单元34的外周部被吹出至风扇壳35的内部。被吹出至风扇壳35的内部的冷气沿着风扇壳35被引导,从第2开口部36经由冷气通路64a输送到管道21。
在冷却室20的鼓风机32的下方设置有蒸发器22。在冷藏室12的后方上部配置有压缩机23。压缩机23与未图示的冷凝器及膨胀机构、蒸发器22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构成制冷循环。
通过从压缩机23排出制冷剂,将制冷剂冷却至规定的温度,通过在蒸发器22中与冷却室20的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冷却室20的内部产生冷气。
在第1分隔板30的与风扇壳3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沿着风扇壳35(匹配风扇壳35形状)的大致弧状的第1开口部38。第1开口部38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三个。
三个第1开口部从鼓风机32的气流的上游侧分别为上游侧第1开口部38a、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下游侧第1开口部38c。
上游侧第1开口部38a、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和下游侧第1开口部38c的开口面积形成为分别从气流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开口宽度逐渐变大。另外,上游侧第1开口部38a、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和下游侧第1开口部38c的开口面积形成为从上游侧依次变大。
由此,能够确保流向冷冻室13的风量,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冷却。另外,如果能够确保风量,则至少仅上游侧第1开口部38a也可以构成为逐渐变大。
为了将风扇单元34安装在第1分隔板30上,上游侧第1开口部38a、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和下游侧第1开口部38c之间设为风扇安装部39。在第1分隔板30的风扇安装部39上分别形成有凹部39a。
在风扇单元34的外周,大致等间隔地形成有三处支承风扇单元34的风扇支承部34a。风扇支承部34a是三点支承风扇单元34的大致圆形的支承部,具有防振橡胶而构成。
风扇单元34的风扇支承部34a被插入凹部39a中并用螺钉66固定。另外,也可以将风扇支承部34a压入凹部39a中而不使用螺钉进行固定。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分隔板30的倾斜面31上安装鼓风机32,鼓风机32的旋转轴倾斜地配置。由此,鼓风机32从第1开口部38向上方吹出冷气,能够容易地产生冷气的对流。
另外,在第2分隔板40上紧贴地设置有例如由发泡苯乙烯等构成的成型隔热件50。
在第2分隔板40和成型隔热件50的与第1分隔板30的第1开口部38对应的位置上,与第1分隔板30同样地分别形成有三个排出口42、51。该排出口42、51以其至少一部分从前表面看与上游侧第1开口部38a、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和下游侧第1开口部38c重叠的方式而配置。
另外,在第2分隔板40和成型隔热件50的排出口42、51的下方,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第2排出口43、52。
第2排出口43、52将冷冻室13和冷气通路41连通。
在第2分隔板40的排出口42部分可自由旋转地安装有密闭各排出口42的圆盘状的旋转盘44。
在旋转盘44上形成有与排出口42对应且与排出口42大致相同形状的盘开口部45。在旋转盘44的中心部设有操作旋钮46,通过操作旋钮46,能够对旋转盘44进行旋转操作。
即,如果使旋转盘44位于排出口42和盘开口部45一致的状态下的位置,则来自冷却室20的冷气经由第1开口部38直接流入冷冻室13。另外,通过使旋转盘44旋转,将排出口42和盘开口部45的位置错开,减少开口面积,从而能够降低来自第1开口部38的冷气的流入量。
如图9所示,风扇壳35具有周围壁35A。周围壁35A是随着顺时针方向移动而与旋转中心C1的分离距离逐渐变大的壁面。周围壁35A从外周侧覆盖鼓风机32。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周围壁35A是向相对于作为鼓风机32的旋转轴的旋转中心C1而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筒状。在周围壁35A的下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引导面35B。引导面35B将在风扇壳35内产生的除霜水向第1开口部38引导。引导面35B不与鼓风机32的旋转中心C1平行地延伸,而是相对于旋转中心C1倾斜。引导面35B大致水平地延伸。由于引导面35B为大致水平,所以除霜水到达引导面35B后,除霜水容易沿着引导面35B移动,由引导面35B向第1开口部38引导。引导面35B也可以不采用水平方向延伸的结构,而是采用随着从背面侧接近第1开口部38而向下方倾斜的斜坡。
在三个第1开口部38中,在最下方开口的第1开口部38、即本实施方式的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也是将除霜水从风扇壳35排出的排水孔38b。换言之,第1开口部38的一部分是排水孔38b。在最下方开口的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为向下方凹陷的圆弧状,形成于风扇壳35的下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扇壳35与第1分隔板30的连接部位,中流侧第1开口部38b的上缘在比引导面35B靠上方沿着风扇壳35的下缘形成。另外,中游侧第1开口部38b的下缘以至少最下端38b1(参照图4)为引导面35B的高度以下的方式沿着风扇壳35的下绿形成。以下,将中流侧第1开口部38b也称为排水孔38b。
如图4和图9所示,在排水孔38b的下方、即倾斜面31的下方形成有主体面30A。在主体面30A的下部形成有相对于主体面30A而向正面侧突出的突出面30C。突出面30C和主体面30A由随着从主体面30A朝向突出面30C而向正面侧倾斜的突出倾斜面30B连接。如图4所示,突出面30C的上端30D位于比第2排出口52靠上方的位置。突出面30C的上端30D是突出倾斜面30B与突出面30C的连接部。突出面30C通过铝带84与成型隔热件50紧贴。
如图11所示,在成型隔热件50的下部形成有第1分隔板30紧贴的紧贴部53。紧贴部53是向成型隔热件50的左右延伸的棱柱状。紧贴部53设置在比第2排出口52靠下方的位置。通过使紧贴部53与第1分隔板30紧贴,冷气通路41变成密闭的状态。在紧贴部53形成有从上方向下方延伸的贯通孔53A。在贯通孔53A中插入有排水管54。排水管54的上端埋入贯通孔53A的里面。排水管54的下端从贯通孔53A向下方突出。除霜水从排水管54向下方排出。
在紧贴部53的上表面形成有除霜水引导面53B。除霜水引导面53B在三个第2排出口52的下方在左右方向延伸。除霜水引导面53B以越向下方越朝向贯通孔53A的方式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贯通孔53A形成于左右方向中央的第2排出口52的下方,所以除霜水引导面53B随着朝向左右方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由此,即使除霜水到达除霜水引导面53B的左右方向的任意部位,除霜水也被除霜水引导面53B引导到贯通孔53A。
由排水孔38b下方的冷气通路41、贯通孔53A和排水管54的内部空间构成排出除霜水的排水路径55(参照图4)。
由第1分隔板30、第2分隔板40和成型隔热件50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分隔壁75(参照图4)。分隔壁75将冷藏库10内分隔出冷冻室13和冷却室20。
如图4所示,在蒸发器22的下方配置有除霜用加热器25。加热器2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加热器25配置在蒸发器22的下方。加热器25在冷却室20中配置在蒸发器2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加热器25配置在与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30E对应的高度。
如图4、图5或图9所示,在第1分隔板30上设置有高热传导部件80。高热传导部件80是采用热传导性比第1分隔板30的材料高的材料形成的片状部件。高热传导部件80包括:设置于第1分隔板30的正面侧的第1高热传导部件81、和设置于第1分隔板30的背面侧的第2高热传导部件8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金属箔的一例的铝箔84A粘贴在第1分隔板30的正面和背面,由此构成高热传导部件80的第1高热传导部件81和第2高热传导部件8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热传导部件80的第1高热传导部件81和第2高热传导部件82是一体的部件。以下,将与第1高热传导部件81对应的部分称为第1高热传导部81,将与第2高热传导部件82对应的部分称为第2高热传导部82。
对于高热传导部件80,具体而言,使用在铝箔84A的背面涂敷了粘接剂的铝带84。铝带84粘贴在突出面30C的正面和背面。铝带84以从第1分隔板30的背面侧向正面侧覆盖下端部30E的方式粘贴。铝带84在图4所示的截面图中以U字状粘贴。铝带84的正面侧的上端、即第1高热传导部81的上端81A位于比第2排出口52靠上方的位置。另外,铝带84的背面侧的上端、即第2高热传导部82的上端82A位于蒸发器22的下端的上方,位于蒸发器2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
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30E在上下方向上与加热器25重叠,第2高热传导部82面向加热器25。第1高热传导部81面向贯通孔53A的部分的紧贴部53。
如图2~图5、图9所示,在风扇壳35的外表面的至少下部,粘贴有作为第3高热传导部件的一例的铝带90。铝带90具有热传导性比风扇壳35的材料高的热传导性。铝带90除了形状等以外,也可以采用与铝带84同样的方式构成。
通过将铝带90贴附在风扇壳35上,容易使除霜用的加热器25的热向风扇壳35传导,并且容易防止风扇壳35的冻结。铝带90也可以粘贴在风扇壳35的整个外表面上,但也可以无需粘贴在整个外表面上,只要粘贴在作为靠近蒸发器22的部分的下部即可。
[1-2.动作等]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压缩机23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通过蒸发器22与冷却室20的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冷气。
驱动鼓风机32,从冷气取入口37取入冷却室20的内部冷气,并吹出至风扇壳35。
被吹出至风扇壳35的冷气的一部分从第2开口部36向管道21送风,由双风门65的冷藏室风门65b进行风量控制从而进行冷藏室12的冷却,另外,由低温室风门65a进行风量控制从而进行低温室60的冷却。
在这种情况下,从风扇壳35吹出的气流的一部分通过离心力而流向低温室风门65a,与冷藏室风门65b相比流向低温室风门65a的风量增多,能够实现低温室60的冷却效率的提高。
另外,由于在从下游侧外侧到连接部70的部位的切线方向上配置冷藏室风门65b,所以能够利用离心力将从风扇壳35的下游侧朝向风扇壳35的外侧的气流的一部分向切线方向引导,并且能够确保向冷藏室风门65b方向的气流的流量。
另外,吹出至风扇壳35的冷气的一部分经由第1开口部38向冷气通路41送风。
被输送到冷气通路41的冷气从第2分隔板40和成型隔热件50的排出口42、51直接输送到冷冻室13内。另外,被输送到冷气通路41的冷气的一部分从第2排出口43、52被输送到冷冻室13,利用从排出口42、51和第2排出口43、52输送的冷气,进行冷冻室13的冷却。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开口部38和排出口42、51的至少一部分以从前表面看重叠的方式而配置,所以从第1开口部38吹出的冷气能够不受损失地从排出口42、51输送到冷冻室13。另外,由于鼓风机32的旋转轴倾斜地配置,所以鼓风机32能够容易使从第1开口部38吹出的冷气形成对流。
因此,能够从排出口42、51极其有效地向冷冻室13的内部输送冷气,由此,在冷冻室13的内部,排出口42、51附近的温度最低。
此处,通过门14、61、62的开闭,湿度高的空气容易进入冷藏库10。由于该湿度高的空气经由返回管道流入冷却室20,所以在蒸发器22和鼓风机32上附着霜。因此,设置于蒸发器22下方的加热器25每隔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通电。
如果对加热器25进行通电,则加热器25周边的冷却室20内的空气被加热。如图12的箭头A1-A2所示,被加热的空气即暖气在冷却室20内上升。利用暖气对蒸发器22进行除霜。暖气一边对冷却室20除霜一边上升。如图12的箭头A3所示,暖气流入风扇壳35内。
如果暖气进入风扇壳35内,则鼓风机32被除霜,在风扇壳35内产生除霜水。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扇壳35上粘贴有铝带90。因此,加热器25的热容易向风扇壳35传导,风扇壳35容易被除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扇壳35产生的除霜水被周围壁35A引导到最下部的引导面35B。如箭头B1所示,除霜水被引导面35B引导到排水孔38b,从排水孔38b向风扇壳35的外部流出。流出到外部的除霜水因自重在排水路径55中向下方移动。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箭头B2-B4所示,除霜水容易从倾斜面31依次沿着主体面30A、突出倾斜面30B、突出面30C向下方移动,并且容易缓慢地到达除霜水引导面53B。因此,除霜水容易被除霜水引导面53B引导,抑制除霜水从第2排出口43、52进入冷冻室13。除霜水被除霜水引导面53B引导到贯通孔53A后,通过排水管54向外部排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分隔板30上设有面向加热器25的第2高热传导部82。因此,在加热器25发热的情况下,第2高热传导部82被相应地加热,容易加热蒸发器22的下部。另外,此时,由于第2高热传导部82变热,其周围也容易被加热,第1高热传导部81也变热。特别是,由于第2高热传导部82与第1高热传导部81连接,所以第1高热传导部81容易变热。因此,由于加热器25的发热,除霜水引导面53B、贯通孔53A的周边、排水管54也容易被加热,排水路径55被霜等堵塞的情况也得到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风扇壳35内产生除霜水,也能够有效地排出在风扇壳35内产生的除霜水。
[1-3.效果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冷藏库10至少包括冷冻室13(第1贮藏室)和冷藏室12(第2贮藏室),还包括:在冷冻室13的背面侧形成设置有蒸发器22的冷却室20并分隔出冷冻室13和冷却室20的分隔壁75;配置在冷冻室13的背面侧的鼓风机32;配置在鼓风机32的外周并引导从鼓风机32吹出的空气的大致涡旋状的风扇壳35;和对冷却室20进行除霜的加热器25。分隔壁75包括:配置在冷却室20的前表面的第1分隔板30和配置在冷冻室13的背面的第2分隔板40。在第1分隔板30上固定有鼓风机32和风扇壳35。在第1分隔板30上,在风扇壳35的下缘形成有排水孔38b。在排水孔38b的下方设有排水路径55。
由此,即使在风扇壳35内产生除霜水,也能够通过排水孔38b使除霜水从风扇壳35流出,然后通过排水路径55排出。因此,能够有效地排出在鼓风机32的风扇壳35内产生的除霜水。
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第1分隔板30上形成有将风扇壳35的内部和冷冻室13连通的第1开口部38,第1开口部38形成为沿着风扇壳35的弧状,排水孔38b也可以由第1开部38的一部分构成。
由此,在压力损失得到抑制的状态下容易将冷气输送到冷冻室13,并且能够使排水孔38b和吹出冷气的开口部38的一部分共用。
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风扇壳35上,也可以在排水孔38b上形成引导除霜水的引导面35B。
由此,能够容易地从风扇壳35排水。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加热器25配置在蒸发器22下方,在第1分隔板30上设置有高热传导部件80,高热传导部件80包括设置于第1分隔板30的正面侧的第1高热传导部81和设置于第1分隔板30的背面侧的第2高热传导部82,第1高热传导部81和第2高热传导部82隔着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端部)30E而配置,第2高热传导部82也可以面向加热器25。
由此,能够提高第1分隔板3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热传导性。因此,利用加热器25的热,能够容易地加热第1分隔板3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第1高热传导部81和第2高热传导部82也可以在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30E连接。
由此,第1高热传导部81和第2高热传导部82在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30E连接,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第2高热传导部82的热传递到第1高热传导部81。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加热器25的热传递到第1分隔板30的正面和背面,并且能够提高除霜效率。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高热传导部件80也可以是作为金属箔的一例的铝箔84A。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高热传导部件80。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作为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示例,说明了实施方式1。然而,本发明的技术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进行了变更、替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风扇壳的主视图。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单风门71的情况的例子。
如此,在使用单风门71的情况下,以风扇壳35的气流下游侧的切线为铅垂方向的方式而形成。在该切线方向上配置第2开口部36,并且在第2开口部36配置单风门71。
由此,能够有效地将从鼓风机32输送的气流向第2开口部36和单风门71的方向吹出。
在实施方式1中,对将第1贮藏室作为冷冻室13将第2贮藏室作为冷藏室1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1贮藏室作为冷藏室12、将第2贮藏室作为冷冻室13。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鼓风机32经由第1开口部38、排出口42、51、第2排出口43、52直接冷却冷藏室12,经由管道21冷却冷冻室13。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使鼓风机32的旋转中心C1倾斜地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旋转中心C1大致水平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引导面35B也可以与旋转中心C1平行。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金属箔,对铝箔进行了说明,但作为金属箔的金属,并不限定于铝,也可以是铁或铜等。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高热传导部件80说明了铝带为一片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多片铝带。例如,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分割铝带。即,也可以使用多片带状的铝带将其粘贴在第1分隔板30上。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形成第1高热传导部件81的铝带和形成第2高热传导部件82的铝带这两片铝带。在这种情况下,在以隔着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30E的方式而配置时,也可以通过使两片铝带的下端部彼此重叠而连接两片铝带,或者使下端相互接触而连接两片铝带。另外,例如,在使用形成第1高热传导部件81的铝带和形成第2高热传导部件82的铝带这两片铝带的情况下,在以夹着第1分隔板30的下端部30E的方式配置时,也可以使下端彼此处于分离的状态。优选将铝带彼此连接,由此,能够提高第1分隔板3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热传导性。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第1高热传导部件81和第2高热传导部件82以夹着第1分隔板30下端部30E的方式而配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以夹着左端部、右端部、上端部等任意的第1分隔板30的端部的方式而配置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冷藏库能够适用于由鼓风机输送冷气的冷藏库。
附图标记说明
10 冷藏库
11 壳体
12 冷藏室
13 冷冻室
14 门
15 抽屉
20 冷却室
21 管道
22 蒸发器
23 压缩机
25 加热器
30第1分隔板
31 倾斜面
32 鼓风机
33 旋转叶片
34 风扇单元
35 风扇壳
35B 引导面
36第2开口部
37冷气取入口
38第1开口部
39风扇安装部
40第2分隔板
41 冷气通路
42 排出口
43第2排出口
44 旋转盘
45 盘开口部
46 操作旋钮
50 成型隔热件
51排出口
52第2排出口
55 排水路径
75 分隔壁
80 高热传导部件
81第1高热传导部(第1高热传导部件)
82第2高热传导部(第2高热传导部件)
84铝带(金属箔)。

Claims (6)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第1贮藏室和第2贮藏室,并且还包括:
在所述第1贮藏室的背面侧形成设置有蒸发器的冷却室并分隔出所述第1贮藏室和所述冷却室的分隔壁;
配置在所述第1贮藏室的背面侧的鼓风机;
配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外周的、用于引导从所述鼓风机吹出的空气的大致涡旋状的风扇壳;和
对所述冷却室进行除霜的加热器,
所述分隔壁包括:配置在所述冷却室的前表面的第1分隔板和配置在所述第1贮藏室的背面的第2分隔板,
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风扇壳固定于所述第1分隔板,
在所述第1分隔板上,在所述风扇壳的下缘形成有排水孔,
在所述排水孔的下方设有排水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分隔板上形成有将所述风扇壳的内部和所述第1贮藏室连通的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匹配所述风扇壳形状的弧状,
所述排水孔由所述开口部的一部分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扇壳上形成有将除霜水向所述排水孔引导的引导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配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
在所述第1分隔板上设置有高热传导部件,
所述高热传导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1分隔板的正面侧的第1高热传导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1分隔板的背面侧的第2高热传导部件,
所述第1高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2高热传导部件隔着所述第1分隔板的端部配置,
所述第2高热传导部件面向所述加热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高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2高热传导部件在所述第1分隔板的端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热传导部件是金属箔。
CN202280068790.XA 2021-10-19 2022-10-05 冷藏库 Pending CN1181036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1225A JP2023061306A (ja) 2021-10-19 2021-10-19 冷蔵庫
JP2021-171225 2021-10-19
PCT/JP2022/037258 WO2023068047A1 (ja) 2021-10-19 2022-10-05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3652A true CN118103652A (zh) 2024-05-28

Family

ID=8605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8790.XA Pending CN118103652A (zh) 2021-10-19 2022-10-05 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61306A (zh)
CN (1) CN118103652A (zh)
WO (1) WO20230680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4994B2 (ja) * 2007-09-07 2010-10-2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3002663A (ja) * 2011-06-14 2013-01-0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19138479A (ja) * 2018-02-06 2019-08-22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10375494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带蜗壳离心风机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61306A (ja) 2023-05-01
WO2023068047A1 (ja)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83017C (en) Refrigerator integrated with ice maker
KR101637443B1 (ko) 냉장고용 제상히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JP2017141975A (ja) 冷蔵庫
JP2017020754A (ja) 冷蔵庫
JP7126675B2 (ja) 冷蔵庫
JP2020101299A (ja) 冷蔵庫
JP5879501B2 (ja) 冷蔵庫
CN118103652A (zh) 冷藏库
JP7535437B2 (ja) 冷蔵庫
JP2019138514A (ja) 冷蔵庫
JP2019138512A (ja) 冷蔵庫
KR100760128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1132554B1 (ko) 냉장고
JP2017072314A (ja) 温度調和空間内包設備、冷凍冷蔵庫、冷凍冷蔵装置、冷凍冷蔵倉庫
JP7534917B2 (ja) 冷蔵庫
JP2020106214A (ja) 冷蔵庫
WO2022168347A1 (ja) 冷蔵庫
WO2024029225A1 (ja) 冷蔵庫
WO2023067948A1 (ja) 冷蔵庫
TW201827774A (zh) 冰箱
CN118103649A (zh) 冷藏库
CN111473574B (zh) 冰箱
WO2024029238A1 (ja) 冷蔵庫
US20230060743A1 (en)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equipped with a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fan for circulating air
JP2024064113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