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0289A -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0289A
CN117840289A CN202410263341.1A CN202410263341A CN117840289A CN 117840289 A CN117840289 A CN 117840289A CN 202410263341 A CN202410263341 A CN 202410263341A CN 117840289 A CN117840289 A CN 117840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threaded rod
positiv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33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40289B (zh
Inventor
徐海
燕小磊
王小磊
封坤
刘永祥
翟志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rao Qicheng New Energy Co ltd
Qicheng Shandong Pe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rao Qicheng New Energy Co ltd
Qicheng Shandong Pe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rao Qicheng New Energy Co ltd, Qicheng Shandong Pe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rao Qich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633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0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0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0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40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0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属于铝壳加工领域,包括放置台面、支撑机构、挤压机构,支撑机构通过按压机构固定连接有压板,放置台面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模具槽,放置台面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模块,放置台面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本申请在利用冲压设备对铝片进行折弯成型后,可启动驱动机构的第一伺服电机,使得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固定轮逆时针转动,并利用皮带带动第二固定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第一滚筒同步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滚筒将铝片将模具槽的那侧推进,当其触碰到感应模块,将自动完成补料操作,提高加工效率,避免人工添加加工材料的安全隐患,此自动补料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壳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而电池铝壳是一种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出来的电池外壳,主要应用于方型动力电池上,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保护。
现有的动力电池采用铝壳包装的原因在于铝壳的重量较轻,铝壳由铝板折弯成型,生产铝壳时,需要将铝板多次冲压折弯,为方便拼缝焊接,对模具的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的冲压模具无法将铝壳一次冲压成型;
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2099693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底板、顶板、支撑板、一号气缸、二号气缸、气动手指夹钳和模座,该装置在使用时,不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的操作加工铝壳,铝板的两个对称侧边均被挤压成型,接缝处贴合紧密,铝板的另一侧边在一号模框内折弯成型,与对称侧边贴合紧密,便于焊接接缝,利用长压板定型,成型效果佳,具有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利用冲压设备对铝片进行折弯成型后,需要人工上料,将成型的铝壳从加工台上取下,再将新的铝片材料放置在加工台上,并对新的铝片进行加工操作,此操作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效率较为低下,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放置铝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手部被机器划伤的情况),使得整个加工进度变慢,不利于铝壳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放置台面,所述放置台面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表面的中间处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通过按压机构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放置台面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模具槽,所述放置台面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放置台面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台面上表面另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外圆面的中间处缠绕连接有铝片,所述第一驱动杆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轮,所述第一固定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轮,所述第二固定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外圆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推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台面外表面两侧的第一支撑面板,所述第一支撑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面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面板上,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贯穿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贯穿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内部的第一转杆和多个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杆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杆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第二转杆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齿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外圆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U形板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整边机构,所述整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U形板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圆面均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套。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槽的内部设置有托起机构,所述托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模具槽底部中间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贯穿模具槽的底部中间处并固定连接有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模具槽外表面一侧的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L型板固定连接于模具槽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螺纹杆,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贯穿并转动连接模具槽的内部,所述模具槽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正反螺纹杆,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二正反螺纹杆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与第二限位轮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和第二正反螺纹杆外圆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相反的螺纹圈,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和第二正反螺纹杆外圆面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三滚珠螺母座内部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模具槽内部的两侧,相对于第一正反螺纹杆和第二正反螺纹杆上共同连接的两个第三滚珠螺母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U形板上表面中间处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圆面的中间处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杆,所述第一按压杆贯穿限位架前侧的限位槽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滚动连接于螺纹杆外圆面上,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所述第二按压杆贯穿限位架外表面一侧的槽口并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的正下方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靠近于限位架外表面一侧的储存桶,所述储存桶的顶部套设有密封盖,所述储存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储存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一端贯穿密封盖和密封板的内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通过设置有驱动机构、模具槽、推进机构,在利用冲压设备对铝片进行折弯成型后,可启动驱动机构的第一伺服电机,使得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固定轮逆时针转动,并利用皮带带动第二固定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第一滚筒同步逆时针旋转,并利用推进机构使得铝片向感应模块靠近,且当铝片触碰到感应模块,将自动完成补料操作,提高加工效率,避免人工添加加工材料的安全隐患,此自动补料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
(2)通过设置有推进机构,在利用驱动机构将铝片自动向模具槽中推进时,其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铝片卡顿,操作片面折痕较多的情况,影响成品质量,此时在第二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固定连接于其两端的第一齿轮驱使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杆带动主齿轮同步转动,并且可利用齿轮带带动多个从动齿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杆带动第二滚筒同步顺时针转动,进而方便将铝片向前推进,进行加工操作。
(3)通过设置有整边机构,在对铝片推进的过程中,可根据铝片的厚度,启动整边机构的电动伸缩杆,使得压辊放置在铝片的上表面,此时利用压辊对铝片的两边进行修正操作,避免其铝片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翘边的情况,影响后续加工操作。
(4)通过设置有托起机构,在利用压板对铝片进行冲压时,由于模具槽的内部无填充结构,使得在按压过程中,铝片处于悬空状态,使得成型后的铝壳四角处大小不一致,影响正常使用,此时可通过启动托起机构的液压杆,使得托板对铝片进行辅助支撑,并在压板下压的过程中,托板同步下降,从而使得折弯后的铝壳成型效果更佳。
(5)通过设置有挤压机构,在利用压板对铝片进行冲压时,可同时启动挤压机构的第三伺服电机,使得第一正反螺纹杆带动第一限位轮转动,且利用传动带带动第二限位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正反螺纹杆和第一正反螺纹杆上的挤压板向中间靠近,对铝片进行折弯操作,使得成型后的铝壳的使用效果更佳。
(6)通过设置有按压机构、润滑机构,由于对铝片进行冲压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向铝片的上表面添加润滑油,避免其表面出现划痕的情况,此操作过程效率低下,此时可启动按压机构使得按压块对固定杆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密封板在储存桶中同步下压,而由于负压,使得储存桶中的润滑油进入到喷射管中,并利用喷射管自动对铝片的上表面添加润滑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推进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与推进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边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模具槽内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挤压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与润滑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放置台面;2、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面板;22、底板;23、第二支撑面板;24、U形板;
3、支撑座;4、驱动机构;41、第一伺服电机;42、第一驱动杆;43、第一固定轮;44、皮带;45、第二驱动杆;46、第二固定轮;47、第一滚筒;
5、铝片;
6、推进机构;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第一转杆;64、主齿轮;65、第二转杆;66、从动齿轮;67、齿轮带;68、第二滚筒;
7、整边机构;71、固定板;72、电动伸缩杆;73、方形板;74、连接杆;75、压辊;76、锁紧套;
8、模具槽;
9、按压机构;91、限位架;92、第二伺服电机;93、螺纹杆;94、第一滚珠螺母座;95、第一按压杆;96、第二滚珠螺母座;97、第二按压杆;98、按压块;
10、压板;11、托起机构;111、固定架;112、液压杆;113、托板;
12、挤压机构;121、第三伺服电机;122、第一正反螺纹杆;123、第一限位轮;124、传动带;125、第二限位轮;126、第二正反螺纹杆;127、第三滚珠螺母座;128、挤压板;129、限位杆;13、L型板;
14、润滑机构;141、储存桶;142、密封盖;143、固定杆;144、密封板;145、喷射管;
15、感应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放置台面1,放置台面1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上表面的中间处设置有挤压机构12,支撑机构2通过按压机构9固定连接有压板10,放置台面1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模具槽8,放置台面1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模块15,放置台面1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
其中,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台面1上表面另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41,第一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42,第一驱动杆42外圆面的中间处缠绕连接有铝片5,第一驱动杆42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轮43,第一固定轮43通过皮带44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轮46,第二固定轮4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45,第二驱动杆45外圆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47,第二驱动杆45的两端均设置有推进机构6。
如图1、图2、图3所示,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台面1外表面两侧的第一支撑面板21,第一支撑面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2,底板22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面板23,底板2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板24,第一伺服电机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支撑座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面板23上,第二驱动杆45的两端均贯穿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铝片5缠绕在第一驱动杆42上,并将其一端放置在放置台面1上,此时可启动驱动机构4的第一伺服电机41,使得第一驱动杆42带动第一固定轮43逆时针转动,并利用皮带44带动第二固定轮46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45带动第一滚筒47同步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一滚筒47对垂落的铝片5进行支撑,同时第一滚筒47的外圆面是光滑的状态,不会对运动过程中的铝片5进行阻挡,再利用推进机构6使得铝片5向感应模块靠近,且当铝片5的一端触碰到感应模块15,第一伺服电机41接收到信号,即可自动关闭,从而完成对铝片5的自动完成补料操作,此时可利用按压机构9,使得压板10对铝片5进行挤压操作,使得铝片5成型后的铝壳被收纳在模具槽8中,此操作过程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还能避免出现人工添加加工材料的安全隐患,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
如图2、图3、图4所示,推进机构6包括贯穿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内部的第一转杆63和多个第二转杆65,第一转杆63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2,第二齿轮62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61,第一齿轮61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杆45的两端。
如图2、图3、图4所示,第一转杆63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64,第二转杆65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6,主齿轮64与从动齿轮66通过齿轮带67转动连接,第二转杆65外圆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驱动机构4将铝片5自动向模具槽8中推进时,其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铝片5卡顿,操作片面折痕较多的情况,影响成品质量,此时在第二驱动杆45转动的过程中,固定连接于其两端的第一齿轮61驱使第二齿轮62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杆63带动主齿轮64同步转动,并且可利用齿轮带67带动多个从动齿轮66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杆65在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中顺时针转动,且使得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65上的第二滚筒68同步顺时针转动,对放置在放置台面1上的铝片5进一步推进,提高推进效率,方便进行加工操作。
如图1、图5所示,U形板24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整边机构7,整边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U形板24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板71,固定板7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2,两个电动伸缩杆72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板73,方形板73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74,连接杆74的外圆面均转动连接有压辊75,连接杆7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套7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铝片5推进的过程中,可根据铝片5的厚度,启动整边机构7的电动伸缩杆72,使其呈伸长状态,从而使得固定连接的方形板73同步下降,且连接杆74也同步下降,进而使得压辊75可平稳的放置在铝片5的上表面,此时铝片5在推进的同时,经过压辊75的抚平,可对铝片5的两边进行修正操作,从而有效地避免铝片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翘边的情况,影响后续加工操作,并且在压辊75在连接杆74上转动的过程中,锁紧套76可防止压辊75从脱落连接杆74,可保证压辊75始终在连接杆74上转动,同时在后期需要更换压辊75时,只需取下锁紧套76,便可将压辊75从连接杆74上取下,进行更换。
如图1、图2、图6所示,模具槽8的内部设置有托起机构11,托起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底部中间处的固定架111,固定架111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12,液压杆112的输出端贯穿模具槽8的底部中间处并固定连接有托板1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压板10对铝片5进行冲压时,由于模具槽8的内部无填充结构,使得在按压过程中,铝片5处于悬空状态,使得成型后的铝壳四角处大小不一致,影响正常使用,此时可在推进铝片5的操作过程中,可同时启动托起机构11的液压杆112,使其呈伸长状态,从而使得托板113上升到合适的高度,与放置台面1平齐,使得对铝片5进行辅助支撑,此时利用压板10对托板113上的铝片5进行下压操作,待到压板10到达铝片5的上表面时,再启动液压杆112,使其收回,从而托板113同步下降,从而使得折弯后的铝壳成型效果更佳。
如图1、图6、图7所示,挤压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外表面一侧的第三伺服电机121,第三伺服电机121通过L型板13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上,第三伺服电机1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螺纹杆122,第一正反螺纹杆122贯穿并转动连接模具槽8的内部,模具槽8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正反螺纹杆126,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轮123,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轮125,第一限位轮123与第二限位轮125通过传动带124转动连接。
如图1、图6、图7所示,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和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外圆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相反的螺纹圈,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和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外圆面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珠螺母座127,第三滚珠螺母座127内部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杆129,限位杆129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内部的两侧,相对于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和第二正反螺纹杆126上共同连接的两个第三滚珠螺母座127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压板10对铝片5进行冲压时,可根据动力电池的不同型号,所需要的不同尺寸大小的铝壳,可启动挤压机构12的第三伺服电机121,使得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带动第一限位轮123转动,且利用传动带124带动第二限位轮125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和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均在模具槽8中转动,同时在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和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外圆面两端的第三滚珠螺母座127可在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和第一正反螺纹杆122上同步转动,而由于限位杆129的存在,使得第三滚珠螺母座127可带动挤压板128向中间靠近,并对铝片5进行折弯操作,使得成型后的铝壳的使用效果更佳。
如图1、图8所示,按压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U形板24上表面中间处的限位架91,限位架9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92,第二伺服电机9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3,螺纹杆93外圆面的中间处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座94,第一滚珠螺母座94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杆95,第一按压杆95贯穿限位架91前侧的限位槽并固定连接有压板10,第一滚珠螺母座94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滚珠螺母座96,第二滚珠螺母座96滚动连接于螺纹杆93外圆面上,第二滚珠螺母座96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97,第二按压杆97贯穿限位架91外表面一侧的槽口并固定连接有按压块98。
如图1、图8所示,按压块98的正下方设置有润滑机构14,润滑机构14包括靠近于限位架91外表面一侧的储存桶141,储存桶141的顶部套设有密封盖142,储存桶1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44,密封板144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3,储存桶14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喷射管145,喷射管145的一端贯穿密封盖142和密封板144的内部。
由于对铝片5进行冲压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向铝片5的上表面添加润滑油,避免其表面出现划痕的情况,此操作过程效率低下,此时可启动按压机构9的第二伺服电机92,使得螺纹杆93在限位架91中转动,而由于限位架91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从而使得第一滚珠螺母座94带动第一按压杆95在滑槽中同步下移,进而使得压板10同步下移,并且在螺纹杆93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滚珠螺母座96带动第二按压杆97同步下移,且当压板10离放置台面1还有一定距离时,按压块98对固定杆14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密封板144在储存桶141中同步下压,而由于负压,使得储存桶141中的润滑油进入到喷射管145中,并利用喷射管145自动对铝片5添加润滑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使用方法:将铝片5缠绕在第一驱动杆42上,并将其一端放置在放置台面1上,此时可启动驱动机构4的第一伺服电机41,使得第一驱动杆42带动第一固定轮43逆时针转动,并利用皮带44带动第二固定轮46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45带动第一滚筒47同步逆时针旋转,并且在第二驱动杆45转动的过程中,固定连接于其两端的第一齿轮61驱使第二齿轮62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杆63带动主齿轮64同步转动,并且可利用齿轮带67带动多个从动齿轮66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杆65在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中顺时针转动,且使得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65上的第二滚筒68同步顺时针转动,对防止在放置台面1上的铝片5进一步推进,提高推进效率,方便进行加工操作,同时当铝片5经过第一转杆63时,可根据铝片5的厚度,启动整边机构7的电动伸缩杆72,使其呈伸长状态,从而使得固定连接的方形板73同步下降,且连接杆74也同步下降,进而使得压辊75可平稳地放置在铝片5的上表面,此时铝片5在推进的同时,经过压辊75的抚平,可对铝片5的两边进行修正操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其铝片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翘边的情况,而在利用压板10对铝片5进行冲压时,可启动托起机构11的液压杆112,使其呈伸长状态,从而使得托板113上升到合适的高度,与放置台面1平齐,使得对铝片5进行辅助支撑,此时利用压板10对托板113上的铝片5进行下压操作,待到压板10到达铝片5的上表面时,再启动液压杆112,使其收回,从而托板113同步下降,从而使得折弯后的铝壳成型效果更佳,同时在铝片5下压过程中,可启动挤压机构12的第三伺服电机121,使得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带动第一限位轮123转动,且利用传动带124带动第二限位轮125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和第一正反螺纹杆122上的挤压板128向中间靠近,对铝片5进行折弯操作,而由于对铝片5进行冲压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向铝片5的上表面添加润滑油,避免其表面出现划痕的情况,此操作过程效率低下,此时可启动按压机构9使得按压块98对固定杆14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密封板144在储存桶141中同步下压,而由于负压,使得储存桶141中的润滑油进入到喷射管145中,并利用喷射管145自动对铝片5添加润滑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放置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面(1)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上表面的中间处设置有挤压机构(12),所述支撑机构(2)通过按压机构(9)固定连接有压板(10),所述放置台面(1)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模具槽(8),所述放置台面(1)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模块(15),所述放置台面(1)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台面(1)上表面另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4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42),所述第一驱动杆(42)外圆面的中间处缠绕连接有铝片(5),所述第一驱动杆(42)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轮(43),所述第一固定轮(43)通过皮带(44)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轮(46),所述第二固定轮(4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45),所述第二驱动杆(45)外圆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47),所述第二驱动杆(45)的两端均设置有推进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台面(1)外表面两侧的第一支撑面板(21),所述第一支撑面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2),所述底板(22)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面板(23),所述底板(2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板(2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面板(23)上,所述第二驱动杆(45)的两端均贯穿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6)包括贯穿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面板(21)和第二支撑面板(23)内部的第一转杆(63)和多个第二转杆(65),所述第一转杆(63)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2),所述第二齿轮(62)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61),所述第一齿轮(61)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杆(45)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63)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64),所述第二转杆(65)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6),所述主齿轮(64)与从动齿轮(66)通过齿轮带(6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65)外圆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6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24)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整边机构(7),所述整边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U形板(24)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板(71),所述固定板(7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72)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板(73),所述方形板(73)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74),所述连接杆(74)的外圆面均转动连接有压辊(75),所述连接杆(7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套(7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8)的内部设置有托起机构(11),所述托起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底部中间处的固定架(111),所述固定架(111)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12),所述液压杆(112)的输出端贯穿模具槽(8)的底部中间处并固定连接有托板(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外表面一侧的第三伺服电机(121),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21)通过L型板(13)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螺纹杆(122),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122)贯穿并转动连接模具槽(8)的内部,所述模具槽(8)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正反螺纹杆(126),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轮(123),所述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外圆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轮(125),所述第一限位轮(123)与第二限位轮(125)通过传动带(124)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和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外圆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相反的螺纹圈,所述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和第二正反螺纹杆(126)外圆面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滚珠螺母座(127),所述第三滚珠螺母座(127)内部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杆(129),所述限位杆(129)固定连接于模具槽(8)内部的两侧,相对于第一正反螺纹杆(122)和第二正反螺纹杆(126)上共同连接的两个第三滚珠螺母座(127)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U形板(24)上表面中间处的限位架(91),所述限位架(9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9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3),所述螺纹杆(93)外圆面的中间处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座(94),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94)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杆(95),所述第一按压杆(95)贯穿限位架(91)前侧的限位槽并固定连接有压板(10),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94)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滚珠螺母座(96),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96)滚动连接于螺纹杆(93)外圆面上,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96)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97),所述第二按压杆(97)贯穿限位架(91)外表面一侧的槽口并固定连接有按压块(9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98)的正下方设置有润滑机构(14),所述润滑机构(14)包括靠近于限位架(91)外表面一侧的储存桶(141),所述储存桶(141)的顶部套设有密封盖(142),所述储存桶(1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44),所述密封板(144)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3),所述储存桶(14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喷射管(145),所述喷射管(145)的一端贯穿密封盖(142)和密封板(144)的内部。
CN202410263341.1A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Active CN117840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3341.1A CN117840289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3341.1A CN117840289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0289A true CN117840289A (zh) 2024-04-09
CN117840289B CN117840289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536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3341.1A Active CN117840289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028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85817U (zh) * 2015-06-18 2015-10-07 宁波富邦精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片自动加工装置
CN109093016A (zh) * 2018-10-31 2018-12-28 扬中市佳阳氟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夹取上料功能的冲压模具
KR20190055330A (ko) * 2017-11-15 2019-05-23 김영희 톰슨 프레스의 이송 테이블 구동장치
CN213350360U (zh) * 2020-09-27 2021-06-04 天津群利京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制品冲压台
CN113714384A (zh) * 2021-07-29 2021-11-30 苏州锟荣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冲压成型机构
CN114762879A (zh) * 2021-01-15 2022-07-19 泰兴市凯力特弹簧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用挤压装置
CN116652042A (zh) * 2023-06-13 2023-08-29 无锡迈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的定位加工工装
CN116689629A (zh) * 2023-05-17 2023-09-05 冉光武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9766433U (zh) * 2023-05-05 2023-09-29 枣庄金万通电子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薄壁铝壳用加工装置
CN219899824U (zh) * 2023-05-23 2023-10-27 苏州辉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背板的半剪加工的冲压模
CN117444617A (zh) * 2023-10-27 2024-01-26 南通鑫马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折弯冲压成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85817U (zh) * 2015-06-18 2015-10-07 宁波富邦精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片自动加工装置
KR20190055330A (ko) * 2017-11-15 2019-05-23 김영희 톰슨 프레스의 이송 테이블 구동장치
CN109093016A (zh) * 2018-10-31 2018-12-28 扬中市佳阳氟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夹取上料功能的冲压模具
CN213350360U (zh) * 2020-09-27 2021-06-04 天津群利京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制品冲压台
CN114762879A (zh) * 2021-01-15 2022-07-19 泰兴市凯力特弹簧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用挤压装置
CN113714384A (zh) * 2021-07-29 2021-11-30 苏州锟荣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冲压成型机构
CN219766433U (zh) * 2023-05-05 2023-09-29 枣庄金万通电子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薄壁铝壳用加工装置
CN116689629A (zh) * 2023-05-17 2023-09-05 冉光武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9899824U (zh) * 2023-05-23 2023-10-27 苏州辉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背板的半剪加工的冲压模
CN116652042A (zh) * 2023-06-13 2023-08-29 无锡迈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的定位加工工装
CN117444617A (zh) * 2023-10-27 2024-01-26 南通鑫马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折弯冲压成型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0289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6045U (zh) 锂电池全自动转盘式包装成型设备
CN211789326U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加工的二封自动线
CN117840289B (zh)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3559602U (zh) 一种铝拉伸锅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14919834U (zh) 一种手机外壳冲压模具
CN212822041U (zh) 一种具有自动移动工件功能的高速冲压装置
CN206382427U (zh) 带有预压块的拉延模具
CN202387830U (zh) 一种布衣柜金属挂衣钩的全自动成型装置
CN112170689A (zh) 一种铝拉伸锅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06983062U (zh) 一种直线输送式固态硅胶平板硫化机
CN215467828U (zh) 一种弧齿锥齿轮温墩成型模具
CN213469194U (zh) 一种圆管端面加工的咬口机
CN215508723U (zh) 膨胀水箱下盖卷边机
CN220112038U (zh) 动力电池超大尺寸铝塑膜自动冲壳成型机
CN210052637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片的压制装置
CN214024494U (zh) 一种水壶加工系统
CN219745963U (zh) 一种快速压边机
CN216096216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电力铁塔角钢配件锻造用的曲柄压力机
CN213645657U (zh) 一种冲压机用具有自动补料机构的送料装置
CN215844987U (zh) 一种钢网去应力碾压机
CN218142347U (zh) 一种带有升降结构的食用菌装箱机
CN213971521U (zh) 一种杯盖加工用成型装置
CN218313940U (zh) 一种工作高效的铜箔剪切包装设备
CN218903311U (zh) 一种可保护模具的自动成型机
CN215043951U (zh) 一种用于葵花打包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