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9975B -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9975B
CN117819975B CN202410245196.4A CN202410245196A CN117819975B CN 117819975 B CN117819975 B CN 117819975B CN 202410245196 A CN202410245196 A CN 202410245196A CN 117819975 B CN117819975 B CN 117819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solid solution
solution
temperature
ceramic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451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19975A (zh
Inventor
李福平
张鑫媛
赵康
汤玉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4102451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9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9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9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19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9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分子式TaxHf1‑xCyN1‑y,0.2≤x≤0.8,0.2≤y≤1;制备方法:步骤1、TaCl5溶于醇类溶液,加入乙酰丙酮螯合,加入碳源A,得混合溶液A;步骤2、HfCl4溶于醇类溶液,加入乙酰丙酮螯合,加入碳源B,得混合溶液B;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混合,加热干燥,得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步骤4、将陶瓷前驱体高温烧结,得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本发明提供的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具有更高抗氧化烧蚀性,为解决单组元碳化物无法满足航空航天超高温陶瓷温度需求的问题提供了新选择。

Description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温有机陶瓷固溶体技术领域,涉及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飞机需要适应超高声速和长时间飞行、大气层再入以及跨大气层飞行等极端环境,因此飞机鼻锥、机翼前缘等关键零部件,不仅要承受2000℃以上的超高温,还要抗空气氧化、冲刷、热冲击等,常规材料难以满足要求。因此,设计和制备性能良好、具有足够高温强度的隔热材料已成为新型航天飞行器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超高温陶瓷(UHTC)一般是指能够在1800℃以上的温度下长期使用的陶瓷材料,主要是高熔点金属的碳化物、硼化物和氮化物,具有高熔点、高导热性、高弹性模量、低密度等特性,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保持高强度。因此,优异的高温特性使得超高温陶瓷成为了解决飞行器热端部件材料受限这一瓶颈问题的重要选择。
单组元超高温陶瓷容易受其固有的本征脆性的限制,降低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温力学性能。而相较于单组元陶瓷,多元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可以利用固溶中的晶格畸变大幅提高陶瓷的机械性能及热力学性能,通过固溶强化实现材料性能的有效提升,获得更优异的抗氧化烧蚀能力。复相陶瓷碳/碳氮化物固溶体具有极高的熔点,在固溶形成过程中,能够引起晶格畸变,达到固溶强化的效果,用作热端部件的热防护涂层应用时,可具有更高的结合性及热稳定性,并且能有效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在飞行器热防护涂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利用前驱体法制备碳/碳氮化物固溶体时,主要面临两个瓶颈问题,首先,在合成固溶体时往往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即烧结温度大于2000℃,严苛的反应条件对生产设备提出很高的要求,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其次,制备碳/碳氮化物固溶体过程繁琐,工艺复杂,大大增加了生产周期,使得生产效率低下。申请公布号为CN110002892A,申请日为2019年5月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化锆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开了一种铪钽硅三元复相陶瓷前驱体、碳/铪钽碳固溶体-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按摩尔份数计,将四氯化铪、五氯化钽和正丙醇混合,置于0℃的冰水浴中,滴加适量二乙胺反应3小时,然后加入乙酰丙酮,80℃下聚合反应4小时,常压蒸馏5小时,除去多余的正丙醇,得到铪钽配位共聚物树脂。再按摩尔份数计,将得到的铪钽配位共聚物树脂、聚碳硅烷、烯丙基酚醛树脂和二甲苯混合,机械搅拌6小时,静置8小时,过滤,得到均匀的铪钽硅三元复相陶瓷前驱体溶液。但是该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复杂,工艺周期长。申请公布号为CN108947534A,申请日为2018年9月7日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批量合成钽铪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公开了一种批量合成钽铪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其将HfCl4粉体加入到乙酰丙酮中加热搅拌;再将TaCl5粉体和正丁醇混合液,加热搅拌;随后加入酚醛树脂,加热搅拌;再移入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处理;最后经干燥,煅烧,制备得到的粉体为Ta4HfC5单相固溶体,但是该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对前驱体进行水热处理,增加了工艺步骤,增长了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得到具有更高抗氧化烧蚀性的超高温陶瓷固溶体,为解决单组元碳化物无法满足航空航天超高温陶瓷温度需求的问题提供了新选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TaCl5溶于醇类溶液中,反应生成Ta金属醇盐溶液,随后加入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碳源A,得到混合溶液A;
碳源A为酚醛树脂、葡萄糖及甘油中的任意一种,碳源A与TaCl5的质量比为1:6~12;
步骤2、将HfCl4溶于醇类溶液中,反应生成Hf金属醇盐溶液,随后加入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碳源B,得到混合溶液B;
碳源B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及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碳源B与HfCl4的质量比为1:6~12;
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中间物进行干燥,得到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
加热温度为200~210℃或330~350℃,加热时间为1.5~2.5h;
加热温度为 200~210℃时,所得前驱体为(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加热温度为 330~350℃时,所得前驱体为(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550~1700℃烧结2~3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即(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或者(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分子式为TaxHf1-xCyN1-y,其中,0.2≤x≤0.8,0.2≤y≤1。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和步骤2中的醇类溶液均为甲醇、乙醇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中每摩尔TaCl5对应的醇类溶液的体积为1000~1100mL,每摩尔TaCl5对应的乙酰丙酮体积为150~450mL。
步骤2中每摩尔HfCl4对应的醇类溶液的体积为1000~1100mL,每摩尔HfCl4对应乙酰丙酮的体积为150~450mL。
步骤1中TaCl5与步骤2中的HfCl4摩尔比为1:0.25~4。
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20~26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更高热力学性能的超高温陶瓷材料,利用碳源A与碳源B所含官能团带电情况的不同,使其通过正-负官能团相连,从而在前驱体中构建连续的微观结构,合成碳/碳氮化物陶瓷前驱体,再经烧结得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简化了前驱体生产工艺,优化了固溶体有机陶瓷前驱体性能,降低了固溶体陶瓷前驱体的热解温度,解决了固溶体陶瓷合成中所面临的合成温度高,设备要求高,合成工艺复杂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合成机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TaCl5溶于醇类溶液中,每摩尔TaCl5对应的醇类溶液的体积为1000~1100mL,反应生成Ta金属醇盐溶液,其中醇类溶液为甲醇、乙醇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随后加入乙酰丙酮进行螯合,每摩尔TaCl5对应的乙酰丙酮体积为150~450mL,螯合后加入碳源A,得到混合溶液A,碳源A为酚醛树脂、葡萄糖及甘油中的任意一种,碳源A与TaCl5的质量比为1:6~12。
步骤2、将HfCl4溶于醇类溶液中,步骤1中TaCl5与HfCl4摩尔比为1:0.25~4,每摩尔HfCl4对应的醇类溶液的体积为1000~1100mL,其中醇类溶液为甲醇、乙醇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反应生成Hf金属醇盐溶液,随后加入乙酰丙酮进行螯合,每摩尔HfCl4对应乙酰丙酮的体积为150~450mL,螯合后加入碳源B,得到混合溶液B,其中碳源B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及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碳源B与HfCl4的质量比为1:6~12。
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并蒸发溶剂,实现金属离子与碳源的交联固化,加热温度为200~210℃或330~350℃,加热时间为1.5~2.5h,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中间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20~26h,得到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加热温度为200~210℃时,所得前驱体为(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加热温度为330~350℃时,所得前驱体为(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550~1700℃烧结2~3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即得到(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或者(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其中,所得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分子式为TaxHf1-xCyN1-y,其中,0.2≤x≤0.8,0.2≤y≤1。
本发明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制备方法的合成机理,如图1所示,利用不同碳源中所含官能团带电情况的不同,使其通过正-负官能团相连,从而在前驱体中构建连续的微观结构,简化前驱体生产工艺,优化固溶体有机陶瓷前驱体性能,降低固溶体陶瓷前驱体的热解温度,在1550~1700℃下合成了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提升超高温陶瓷性能。
实施例1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0.25mol的TaCl5溶于250mL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37.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7.5g酚醛树脂,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2、将0.75mol的HfCl4溶于750mL乙二醇溶液中,随后加入112.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25g脲醛树脂,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时间为1.5h,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中间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干燥时间为20h,得到(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得到(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600℃烧结3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
实验所得前驱体在1600℃下,氩气气氛中经烧结3h后所得热解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2所示,所得热解产物的衍射峰位于TaC、TaN、HfC及HfN之间,并且衍射峰尖锐无分峰,表明前驱体经热解后的产物为(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
实施例2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0.5mol的TaCl5溶于550mL甲醇溶液中,随后加入22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30g葡萄糖,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2、将0.5mol的HfCl4溶于550mL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22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27g三乙胺,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加热温度为350℃,加热时间为2.5h,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中间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6h,得到(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得到(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650℃烧结2.5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
实验所得前驱体在1650℃下,氩气气氛中经烧结4h后所得热解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3所示,所得热解产物的衍射峰位于TaC及HfC之间,并且衍射峰尖锐无分峰,表明经350℃加热后,前驱体中的氮盐被去除,经热解后的产物为(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
实施例3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0.75mol的TaCl5溶于750mL乙二醇溶液中,随后加入22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25g甘油,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2、将0.25mol的HfCl4溶于250mL甲醇溶液中,随后加入7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20g三乙胺,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时间为2h,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中间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24h,得到(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700℃烧结2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
实施例4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0.5mol的TaCl5溶于550mL甲醇溶液中,随后加入22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22g葡萄糖,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2、将0.5mol的HfCl4溶于550mL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225mL的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20g三聚氰胺,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3、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加热温度为330℃,加热时间为2.5h,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中间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2℃,干燥时间为25h,得到(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得到(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550℃烧结3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
实施例1~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陶瓷前驱体在1550~1700℃下烧结,便能合成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有效解决了固溶体陶瓷在制备中面临的合成温度高、设备要求高及合成工艺复杂的问题,多元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能够提升超高温陶瓷性能,为解决单组元碳化物无法满足航空航天超高温陶瓷温度需求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Claims (6)

1.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TaCl5溶于醇类溶液中,反应生成Ta金属醇盐溶液,随后加入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碳源A,得到混合溶液A;
所述碳源A为酚醛树脂、葡萄糖及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碳源A与TaCl5的质量比为1:6~12;
步骤2、将HfCl4溶于醇类溶液中,反应生成Hf金属醇盐溶液,随后加入乙酰丙酮进行螯合,螯合后加入碳源B,得到混合溶液B;
所述碳源B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及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碳源B与HfCl4的质量比为1:6~12;
步骤3、将所述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得到中间物,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所述中间物进行干燥,得到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
所述加热温度为200~210℃或330~350℃,加热时间为1.5~2.5h;
加热温度为 200~210℃时,所得前驱体为(Ta,Hf)(C,N)有机陶瓷前驱体,加热温度为330~350℃时,所得前驱体为(Ta,Hf)C有机陶瓷前驱体;
步骤4、将所述碳/碳氮化物有机陶瓷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550~1700℃烧结2~3h,随炉空冷后即可得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即(Ta,Hf)(C,N)四元陶瓷固溶体或者(Ta,Hf)C三元陶瓷固溶体,所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分子式为TaxHf1-xCyN1-y,其中,0.2≤x≤0.8,0.2≤y≤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醇类溶液均为甲醇、乙醇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每摩尔TaCl5对应的醇类溶液的体积为1000~1100mL,每摩尔TaCl5对应的乙酰丙酮体积为150~45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摩尔HfCl4对应的醇类溶液的体积为1000~1100mL,每摩尔HfCl4对应乙酰丙酮的体积为150~45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TaCl5与步骤2中的HfCl4摩尔比为1:0.2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20~26h。
CN202410245196.4A 2024-03-05 2024-03-05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819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45196.4A CN117819975B (zh) 2024-03-05 2024-03-05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45196.4A CN117819975B (zh) 2024-03-05 2024-03-05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9975A CN117819975A (zh) 2024-04-05
CN117819975B true CN117819975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52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45196.4A Active CN117819975B (zh) 2024-03-05 2024-03-05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997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1698A2 (de) * 1992-10-06 1994-04-13 INSTITUT FÜR NEUE MATERIALIEN gemeinnützige GmbH Sinterkörper aus Siliciumcarbid oder Borcarbid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2007242554A (ja) * 2006-03-10 2007-09-20 Fujifilm Corp 燃料電池用触媒材料、その製造方法、触媒膜、電極膜接合体および燃料電池
CN101151210A (zh) * 2005-03-30 2008-03-26 福冈县 碳化钛粉末和碳化钛-陶瓷复合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碳化钛粉末的烧结体和碳化钛-陶瓷复合粉末的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88019A (zh) * 2016-11-25 2017-04-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HfxTa1‑xC合金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HfxTa1‑xC合金
US9919973B1 (en) * 2017-03-31 2018-03-20 Th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Synthesis of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 powders
CN108947534A (zh) * 2018-09-07 2018-12-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批量合成钽铪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0002892A (zh) * 2019-05-08 2019-07-1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铪钽硅三元复相陶瓷前驱体、碳/铪钽碳固溶体-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050A (zh) * 2020-10-13 2021-01-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Hf-Ta-C陶瓷固溶体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1233A (zh) * 2020-11-19 2021-02-09 西北工业大学 多元单相超高温陶瓷TaxHf1-xC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8421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Edward E. Parsonage Surface functionalized ceramic nano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1698A2 (de) * 1992-10-06 1994-04-13 INSTITUT FÜR NEUE MATERIALIEN gemeinnützige GmbH Sinterkörper aus Siliciumcarbid oder Borcarbid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01151210A (zh) * 2005-03-30 2008-03-26 福冈县 碳化钛粉末和碳化钛-陶瓷复合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碳化钛粉末的烧结体和碳化钛-陶瓷复合粉末的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42554A (ja) * 2006-03-10 2007-09-20 Fujifilm Corp 燃料電池用触媒材料、その製造方法、触媒膜、電極膜接合体および燃料電池
CN106588019A (zh) * 2016-11-25 2017-04-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HfxTa1‑xC合金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HfxTa1‑xC合金
US9919973B1 (en) * 2017-03-31 2018-03-20 Th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Synthesis of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 powders
CN108947534A (zh) * 2018-09-07 2018-12-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批量合成钽铪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0002892A (zh) * 2019-05-08 2019-07-1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铪钽硅三元复相陶瓷前驱体、碳/铪钽碳固溶体-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050A (zh) * 2020-10-13 2021-01-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Hf-Ta-C陶瓷固溶体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1233A (zh) * 2020-11-19 2021-02-09 西北工业大学 多元单相超高温陶瓷TaxHf1-xC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f-Ta-C-N 四元化合物的结构、力学及电子性质 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程翔等;计算物理;20230131;第40卷(第1期);4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9975A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0419B2 (e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dense HfC(Si)—HfB2 composite ceramic
CN109516812A (zh) 一种超细高熵固熔体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5359B (zh) 一种利用固溶耦合法制备高强韧复相高熵陶瓷的方法和应用
CN111056826A (zh) 具有超高温稳定性的γ型高熵稀土双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8420B (zh) 一种SiC掺杂TaxHf1-xC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6827B (zh) 高温相稳定多组元稀土硅酸盐固溶体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377A (zh) 一种高β相致密氮化硅陶瓷及低温制备方法
CN109180161B (zh) 一种高纯钛硅化碳/氧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2437A (zh) 超高温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致密化工艺
CN113121237A (zh) 一种碳化硼基复合陶瓷及其制备工艺
CN111777415B (zh) 一种碳化硼防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6504A (zh) 一种含钽的SiC陶瓷先驱体的合成方法
CN117819975B (zh) 碳/碳氮化物超高温陶瓷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CN100422113C (zh) 一种硅铝碳化钛锆固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664B (zh) 一种五组分SiBCNZr陶瓷先驱体的合成方法
CN113149014A (zh) 采用有机碳源制备碳化硼粉体的方法
CN115057709B (zh) 一种高熵过渡金属二硼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3089A (zh) 具有层状结构的三元硼化物陶瓷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12830792B (zh) 一种高硬度的铪基三元固溶体硼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55996B (zh) 一种纳米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8658606B (zh) 可快速烧结成型的氮化硅陶瓷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64363B (zh) 一种高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2436A (zh) 易烧结钛和钨共掺杂碳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4804A (zh) 一种高熵硼化物陶瓷前驱体、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13941B (zh) 一种BCN纳米非晶相强韧化TiB2-B4C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