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5684A - 暖通设备 - Google Patents

暖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5684A
CN117685684A CN202410151137.0A CN202410151137A CN117685684A CN 117685684 A CN117685684 A CN 117685684A CN 202410151137 A CN202410151137 A CN 202410151137A CN 117685684 A CN117685684 A CN 117685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air outlet
control box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511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5684B (zh
Inventor
李小刚
闫丽丽
朱志锦
安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511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568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15113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685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5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5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5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暖通设备,暖通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内形成有间隔开的压缩机腔和风机腔,风机腔内设有气流驱动件,机体设有与风机腔连通的总出风口;电控盒,电控盒安装于压缩机腔内,电控盒内形成有器件腔,器件腔内设有电子元器件,电控盒连接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用于将压缩机腔的外部与器件腔连通,出风管道用于将器件腔与风机腔连通。本发明的暖通设备,通过设置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与电控盒连通,气流驱动件可将外部空气吸进电控盒内对其内部的各器件通风散热,通过气流驱动件实现电控盒内通风循环,保证了电控盒内电子元器件安全运行,且电控盒位于机体内,合理利用机体内部空间,以减小整体尺寸。

Description

暖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R290为A3冷媒,冷媒特性易爆,目前行业R290热泵机组的电控防爆设计,小功率机组一般采用密封电控盒。大功率机组因器件散热较大,一般采用通风设计,因此多将电控盒设置在机组外侧,导致机组尺寸大,且防水结构复杂,密封的电控盒通风散热效果不好,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暖通设备,该暖通设备通过气流驱动件可实现电控盒内通风循环,保证了电控盒内各器件安全运行,且电控盒位于机体内,合理利用了机体内部空间,减小了机体的外形尺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形成有间隔开的压缩机腔和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有气流驱动件,所述机体设有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总出风口;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压缩机腔内,所述电控盒内形成有器件腔,所述器件腔内设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控盒连接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用于将所述压缩机腔的外部与所述器件腔连通,所述出风管道用于将所述器件腔与所述风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通过设置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与电控盒连通,气流驱动件可将外部空气吸进电控盒内对其内部的各器件通风散热,通过气流驱动件实现电控盒内通风循环,保证了电控盒内电子元器件安全运行,且电控盒位于机体内,合理利用了机体内部空间,减小了机体的外形尺寸。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机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压缩机腔和所述风机腔分隔开,所述出风管道贯穿所述隔板;
其中,所述电控盒与所述隔板相连,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密封配合,且所述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盒的盒壁密封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还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与所述隔板相连,所述进风罩形成有进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用于将所述压缩机腔与所述风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进风流道内设有散热翅片,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与所述气流驱动件电连接的驱动板,所述电控盒包括背部板,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驱动板连接于所述背部板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散热翅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间隔开设于所述进风流道内,且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限定出散热间隙,多个所述散热间隙与所述驱动板沿所述背部板的厚度方向正对分布。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进风罩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罩背离所述隔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进风罩与所述隔板相连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电控盒的内腔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所述出风管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隔板将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压缩机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水平方向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电子元器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子元器件沿上下方向分布。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出风管道的入口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区域内的上部区域,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连通处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隔板还连接有防水盒,所述防水盒位于所述风机腔内且罩设于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端外,所述防水盒设有气流口。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防水盒内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水盒的内底壁,所述挡水板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防水盒的内底壁朝上延伸且与所述防水盒的内顶壁间隔开以形成过流间隙,所述气流口设于所述防水盒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隔板与所述电控盒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出风管道安装支撑于所述支撑板上。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连接于所述机体的与所述压缩机腔相连的任意一个侧面。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气流驱动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气流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出风管道的高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多个所述气流驱动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风机腔内的上部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机体外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且所述防护罩设有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错开的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压缩机腔内,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机体的内壁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设备,所述进风管道构造为波纹管;和/或,所述出风管道为橡胶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电控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进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机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进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机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进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机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主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截面图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后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的截面图二;
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暖通设备100,
机体1,压缩机腔11,风机腔12,电控盒13,器件腔131,电子元器件132,驱动板133,背部板134,第一区域135,第二区域136,进风管道14,进风口141,出风口142,防护罩143,通风孔1431,固定板144,连接板145,密封圈146,出风管道15,支撑板151,隔板16,防水盒161,挡水板1611,过流间隙1612,进风罩17,第一进风口171,第一出风口172,散热翅片173,散热间隙1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100,该暖通设备100设有将电控盒13的器件腔131与机体1外部连通的通风管道,通过气流驱动件驱动外界空气循环流动,以对器件腔131内各器件循环散热,可提高电控盒13运行的安全性。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暖通设备100,包括:机体1和电控盒13。
机体1内形成有间隔开的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风机腔12内设有气流驱动件,机体1设有与风机腔12连通的总出风口。
具体地,机体1内形成有两个腔体,分别为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且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间隔开分布,如可通过结构件间隔开,且结构件可对机体1内进行支撑加强,提升机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其中,风机腔12内设有气流驱动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动,实际设计中,气流驱动件可为风轮等,且在机体1设有总出风口,如机体1与风机腔12相连的多个侧壁均设有总出风口,这样,风机腔12可通过总出风口与机体1的外部连通,即气流驱动件可驱动风机腔12内的空气从总出风口排出,实现风机腔12的排风。
电控盒13安装于压缩机腔11内,电控盒13内形成有器件腔131,器件腔131内设有电子元器件132,电控盒13连接有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进风管道14用于将压缩机腔11的外部与器件腔131连通,出风管道15用于将器件腔131与风机腔12连通。也就是说,电控盒13通过进风管道14与压缩机腔11的外部连通,且通过出风管道15与风机腔12连通,且风机腔12通过总出风口与机体1的外部连通,由此,在气流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将压缩机腔11外的气体依次流入进风管道14、器件腔131、出风管道15和风机腔12,再从总出风口排出,实现对电控盒13的电子元器件132的通风散热。
具体地,电控盒13位于压缩机腔11内,且与压缩机腔11可拆卸地相连,电控盒13内形成有器件腔131,用于安装不同的电子元器件132。其中,器件腔131形成有安装口,电控盒13内多种电子元器件132安装完成后,安装口与封板连接以封闭器件腔131,可避免压缩机腔11内泄露的制冷剂进入电控盒13内,出现爆炸等危险事件,在暖通设备100工作时,电控盒13内的电子元器件132工作后会产生热量,通过气流驱动件驱动,可在风机腔12内形成负压,机体1外为高压区域,将机体1外的空气从进风管道14吸入电控盒13内,带走电控盒13内的热量,再从出风管道15进入风机腔12内从总出风口排到机体1外,实现电控盒13的通风散热。且电控盒13设于机体1内,利用了机体1内腔的空间,相比将电控盒13设于机体1外,可减小机体1的整体尺寸,且利用电控盒13自身的空间作为散热空间,减少了额外的冷却结构的设置,降低了设置成本,解决了机组尺寸偏大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剂可采用R290,暖通设备100在工作时,电控盒13为密封状态,避免制冷剂进入到电控盒13内,且通过上述的通风管道,可实现对电控盒13内电子元器件132的有效通风散热,实现了电控系统的密封和通风需求,提升了暖通设备100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暖通设备1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设备100,通过设置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与电控盒13连通,气流驱动件可将外部空气吸进电控盒13内对其内部的各器件通风散热,通过气流驱动件实现电控盒13内通风循环,保证了电控盒13内各器件安全运行,且电控盒13位于机体1内,合理利用了机体1内部空间,减小了机体1的外形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1内设有隔板16,隔板16将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分隔开,出风管道15贯穿隔板16,具体地,可将隔板16可拆卸地安装于机体1内,且机体1内的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通过隔板16分隔开,以在隔板16的两侧分别形成单独的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其中,出风管道15连接于电控盒13与隔板16之间,出风管道15的两端分别贯穿电控盒13和隔板16,可将电控盒13与风机腔12连通。
其中,电控盒13与隔板16相连,出风管道15的一端与隔板16密封配合,且出风管道15的另一端与电控盒13的盒壁密封配合。
具体地,电控盒13位于隔板16的右侧,且与隔板16可拆卸地间隔开连接,出风管道15的一端与隔板16密封相连,且另一端与电控盒13的盒壁密封相连,实际设计中,可在出风管道15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密封垫,通过密封垫分别与隔板16和电控盒13的盒壁抵压配合,可实现出风管道15两端的密封连接,可保证出风管道15的端部的密封需求,避免风机腔12内的气体进入出风管道15,且避免压缩机腔11内的气体进入电控盒13内,由此,可使气体从电控盒13、出风管道15流入风机腔12内,实现电控盒13的有效通风。
其中,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可连接于电控盒13的不同侧盒壁,如图2所示,进风管道14连接于电控盒13的下侧盒壁,出风管道15连接于电控盒13的左侧盒壁的偏上区域,即出风管道15的进风端位于进风管道14的出风端的上方,且进风管道14与电控盒13密封相连,实际设计中,进风管道14的出风端贯穿电控盒13的盒壁,如图6所示,可在进风管道14的出风端套设有连接板145和密封圈146,连接板145与电控盒13的盒壁外侧面可拆卸地相连,实现进风管道14与电控盒13的连接固定,且将密封圈146抵压于连接板145与电控盒13的盒壁外侧面之间,可起到密封效果,这样,可防止压缩机腔11内的气体从进风管道14的连接处进入器件腔131内,保证电控盒13内干燥、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暖通设备100还包括进风罩17,进风罩17与隔板16相连,进风罩17形成有进风流道,进风流道用于将压缩机腔11与风机腔12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进风流道可将压缩机腔11内的气体通过进风流道输送至风机腔12内,实现压缩机腔11内气体的排放。
具体地,进风罩17可位于电控盒13的后侧,且进风罩17与电控盒13贴合相连,可与电控盒13或隔板16可拆卸地相连,可实现进风罩17的连接固定,其中,如图4所示,进风罩17可构造为盒状结构,进风罩17内形成有进风流道,进风流道的入口端与压缩机腔11连通,进风流道的出风端与风机腔12连通,这样,通过进风流道可将压缩机腔11与风机腔12连通。
且在气流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可将压缩机腔11内的气体从进风流道吸入风机腔12内,从总出风口排出,实现对压缩机腔11的通风和散热,同时,进风罩17贴合连接于电控盒13的后侧面,在气流经过进风流道内,可带走电控盒13后侧的热量,也能实现对电控盒13的散热,由此,实现两种外侧风冷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流道内设有散热翅片173,电子元器件132包括与气流驱动件电连接的驱动板133,电控盒13包括背部板134,散热翅片173与驱动板133连接于背部板134的两侧,也就是说,散热翅片173与驱动板133通过背部板134间隔开分布,实现对驱动板133的散热。
具体地,散热翅片173用于将进风流道内的气流分流后排出,电子元器件132包括驱动板133,驱动板133位于电控盒13内,驱动板133与气流驱动件电连接,实现气流驱动件的工作,如图4所示,电控盒13包括背部板134,散热翅片173与驱动板133分别连接于背部板134的两侧,具体为,驱动板133位于背部板134的前侧,散热翅片173位于背部板134的后侧,且二者均可与背部板134的两侧面贴合在一起。在暖通设备100工作时,电控盒13内的驱动板133工作后会持续产生热量,驱动板133的热量传给背部板134,通过气流驱动件驱动作用,可将压缩机腔11内的气体吸入进风流道内,且通过散热翅片173分流后,带走驱动板133上的热量,即可实现对电控盒13的驱动板133的风冷散热,避免驱动板133的过热,可弥补器件腔131内气流不能对驱动板133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翅片173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173间隔开设于进风流道内,且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73之间限定出散热间隙174,多个散热间隙174与驱动板133沿背部板134的厚度方向正对分布。
具体地,散热翅片173可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173沿间隔开分布于进风流道内,如图4所示,多个散热翅片173沿上下方向均匀地间隔开分布,且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73之间形成散热间隙174,用于空气流通,多个散热间隙174沿气流的流向方向延伸,且相邻的两个散热间隙174的间隙相同,多个散热间隙174分布于背部板134的后侧,且与驱动板133正对分布,这样,在气流经过多个散热间隙174后,气流均匀地从背部板134的后侧流通,可将驱动板133整个面板上的热量吸走,使得驱动板133的散热更快,其散热效果好,可保证驱动板133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罩17设有第一进风口171和第一出风口172,进风流道连通于第一进风口171和第一出风口172之间,第一进风口171设于进风罩17背离隔板16的侧面,第一出风口172设于进风罩17与隔板16相连的侧面。
具体地,进风罩17的两端设有第一进风口171和第一出风口172,第一进风口171和第一出风口172位于进风流道的入口端和出风端,可将进风流道连接于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之间,如图4所示为电控盒13后侧视图,第一进风口171设于进风罩17的左端面,即在进风罩17背离隔板16的侧面,其中,第一进风口171可构造为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匀地间隔开分布,且第一出风口172设于进风罩17的右端面,即在进风罩17与隔板16相连的侧面,第一出风口172可构造为多个通孔,也可构造为一个或多个槽孔,可实现在进风流道左侧进风、右侧出风。
且在气流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压缩机腔11内的气体从第一进风口171进入进风罩17内,从第一出风口172进入风机腔12内,可实现压缩机腔11与风机腔12内的气体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13的内腔包括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第一区域135与第二区域136为沿远离隔板16的方向分布,第一区域135内的电子元器件132的数量大于第二区域136内的电子元器件132的数量,出风管道15的入口端位于第一区域135内。
具体地,电控盒13的内腔包括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第一区域135与第二区域136沿远离隔板16的方向分布,即在远离隔板16的方向上可以依次分布为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内均安装有电子元器件132,且在第一区域135内的电子元器件132的数量较多,第二区域136内的电子元器件132数量较少,将电控盒13内的电子元器件132进行合理布置,且利于不同电子元器件132的线路分布,其中,出风管道15的入口端连接于第一区域135内,电控盒13内的第二区域136的气流从第一区域135的空间经过再流入出风管道1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6将风机腔12与压缩机腔11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沿水平方向分布,其中,水平方向包括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隔板16将压缩机腔11和风机腔12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其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压缩机腔11位于隔板1616右侧,风机腔12位于隔板1616左侧,气流的整体流向从机体的右侧流入压缩机腔11内,经过电控盒13后流入左侧的风机腔12内,从机体的左侧流出,且第一区域135与第二区域136沿左右方向分布,如图2所示,第一区域135位于第二区域136的左侧。
其中,第一区域135内的电子元器件132为多个,且多个电子元器件132沿上下方向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区域135沿上下方向可分为三个区域,且三个区域内分别安装有不同的电子元器件132,将不同的电子元器件132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使得不同的电子元器件132的分布更合理,且占用的空间更小,由此,可减小电控盒13的体积,且减小电控盒13在压缩机腔11内的布置空间。
具体地,位于第一区域135内的电子元器件132可分别为保险板、滤波板和电抗器,且电抗器、滤波板和保险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于第一区域135内,同时,位于第二区域136内的电子元器件可设置为驱动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管道15的入口端连通至第一区域135内的上部区域,进风管道14的出风端连通至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的连通处的底部。
具体地,如图2所示,进风管道14连接于电控盒13的下侧盒壁,出风管道15连接于电控盒13的左侧盒壁的偏上区域,即出风管道15的进风端位于进风管道14的出风端的上方,且电控盒13的第一区域135的上部区域设有连接孔,出风管道15的入口端贯穿连通于连接孔处,电控盒13在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的连通处的底部设有连接孔,即连接孔可设于电控盒13底部的中心处,进风管道14的出风端贯穿连通于连接孔处,即空气从电控盒13的底部流进电控盒13,从电控盒13的上侧流入出风管道15。
由此,从进风管道14进入到电控盒13内的气流可更多地流向第一区域135内,进而使得第一区域135内的电子元器件132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散热,利于提高散热效果,更利于均衡第一区域135和第二区域136内的电子元器件132的散热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6还连接有防水盒161,防水盒161位于风机腔12内且罩设于出风管道15的出风端外,防水盒161设有气流口,以将出风管道15内的空气吸入风机腔12内。
具体地,隔板16的左侧面连接有防水盒161,即防水盒161位于风机腔12内,防水盒161与隔板16可拆卸地相连,且防水盒161罩设于出风管道15的出风端,防水盒161用于阻止液态水进入到出风管道15内,且防水盒161设有多个气流口,用于气流的流通。
实际设计中,如图6所示,防水盒161的外形结构可构造为“7”字型,安装时,“7”字型的表面朝向左侧,在暖通设备100长时间运行中,气流驱动件转动后,可能会将水滴甩到防水盒161处,在防水盒161的左侧斜面水滴直接滑落,不会进入到出风管道15内,可实现防水盒161的防水作用,其结构简单、巧妙,且成本低。其中,防水盒161可构造为镂空结构,具体地,防水盒161的表面设有多个镂空孔,多个镂空孔即为多个气流口,可将出风管道15的空气通入风机腔12内,实现空气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盒161内设有挡水板1611,挡水板1611的一端连接于防水盒161的内底壁,挡水板1611的另一端相对于防水盒161的内底壁朝上延伸且与防水盒161的内顶壁间隔开以形成过流间隙1612,气流口设于防水盒161的底部。
具体地,挡水板1611用于阻挡液态水进入出风管道15内,实际设计中,可将挡水板1611朝上倾斜设置,如图6所示,挡水板1611的下端连接于防水盒161的内底壁,且挡水板1611的上端相对于防水盒161的内底壁朝上延伸,且可朝向远离隔板16的方向延伸,挡水板1611的上端与防水盒161的内顶壁间隔开,可形成过流间隙1612,用于出风管道15内的气流通过,且气流口可设于防水盒161的底部,实现出风管道15与风机腔12的连通。
在出风管道15的空气进入防水盒161内经过过流间隙1612,从防水盒161的气流口流入风机腔12内,可实现气流的流通,且当液态水进入防水盒161后,可通过挡水板1611的阻挡,使得液态水不能进入出风管道15内,从而不会进入电控盒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6与电控盒13之间设有支撑板151,出风管道15安装支撑于支撑板151上,具体地,如图6所示,支撑板151位于隔板16与电控盒13之间,如支撑板151可设于电控盒13,也可设于隔板1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51连接于电控盒13的左侧面,其连接方式可为焊接,也可为螺栓等连接件等可拆卸地相连,且支撑板151的表面位于出风管道15的下侧,且支撑板151与出风管道15接触连接,使得出风管道15支撑于支撑板151上,可防止出风管道15的弯曲,避免出风不及时,影响电控盒13内腔的通风散热。
由此,通过在出风管道15的下侧设置支撑板151,可保持出风管道15的水平分布,进而保证空气沿直线方向从出风管道15流出,利于电控盒13的通风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道14的进风口141连接于机体1的与压缩机腔11相连的任意一个侧面,也就是说,进风管道14的进风口141的设置方式不唯一,可在压缩机腔11的多个侧面中的一个设置,可实现进风管道14与机体1外部连通即可。
具体地,机体1的外形结构可为方体结构,压缩机腔11与机体1相连的侧面包括三个,分别为前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如图2-图4所示,进风管道14可与压缩机腔11的前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中的一个相连,在实际设计中,进风管道14的进风口141可贯穿连接于压缩机腔11所在机体1的前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中的一个,这三种设置方式,都可实现进风口141与机体1外部连通,以将机体1外部空气吸入电控盒13内,实现新风对电控盒13的通风散热,设置方式多样、选择性多,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设计需求进行灵活选择,且进风管道14的进风口141的连接位置不限于上述所述,也可设于压缩机腔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等都可以。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驱动件为多个,且多个气流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出风管道15的高度相同。
具体地,风机腔12内的气流驱动件可为多个,气流驱动件可设为两个、三个等,其中,至少一个气流驱动件设为与出风管道15的高度相同,实际设计中,在隔板16的延伸方向上,根据出风管道15的高度设置气流驱动件的安装高度,可将一个气流驱动件与出风管道15的高度设为一致,或者,将两个气流驱动件与出风管道15的高度设为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可将一个气流驱动件的高度与出风管道15的高度设为一致,这样,可使气流驱动件转动时,能有效驱动将出风管道15内的空气吸入风机腔12内,且设置多个气流驱动件可满足气流驱动的需求,保证对电控盒13进行有效通风,且气流驱动件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能满足电控盒13通风需求和风机腔12内的散热需求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气流驱动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出风管道15的出风端连通至风机腔12内的上部区域。
具体地,多个气流驱动件设于风机腔12的中部区域,且多个气流驱动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出风管道15的出风端贯穿连接于隔板16的上侧区域,使得风机腔12的上部区域与出风管道15的出风端连通,如图5所示,上侧区域的气流驱动件与出风管道15的高度相同,即出风管道15的空气从出风端出风口进入风机腔12的上部区域,且在气流驱动件转动时,因出风管道15的设置高度较高,可减少气流驱动件的水滴甩到防水盒161处,且当甩到防水盒161处的水滴可滑落,不会进入出风管道15内。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气流驱动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可保证多个气流驱动件同时工作时,能驱动风机腔12内所有气体的流动,实现有效通风和散热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1外设有防护罩143,防护罩143罩设于进风管道14的进风端,且防护罩143设有与进风管道14的进风口141错开的通风孔1431。
具体地,如图7所示,机体1的外部连接有防护罩143,如防护罩143与机体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可拆卸地相连,其中,进风管道14的进风端贯穿于机体1,且防护罩143罩设于进风管道14的进风端,防护罩143用于阻止雨水、虫子以及其他颗粒杂质等进入到进风管道14内,而影响空气的纯净度,且防护罩143设有通风孔1431,用于空气流通。
实际设计中,如图8和图9所示,防护罩143的外形结构可构造为方盒状,其中,通风孔1431与进风管道14的进风口141错开设置,优选地,通风孔1431设于防护罩143的下侧,在暖通设备100工作后,通风孔1431进入的空气中混合的雨水、虫子、颗粒等留在防护罩143的底部,干净的空气从进风口141进入进风管道14内,进而进入电控盒13内实现通风、散热,这样,可使电控盒13的散热过程更安全、可靠,如此设置,可避免在天气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雨水和虫子等进入到进风管道14内,造成进风管道14堵塞等问题,影响通风散热质量,从而使得暖通设备100工作更安全。
其中,通风孔1431可构造为圆孔、槽孔等其它形状,且通风孔1431可为多个,多个通风口均匀地间隔开分布,可增加进风管道14的进风量,从而提高通风效果,其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成本低,且通孔的形状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道14的进风端套设有固定板144,固定板144位于压缩机腔11内,且固定板144与机体1的内壁相连,具体地,进风管道14的进风端设有固定板144,固定板144可为方形、圆形等其它形状,实际设计中,如图1所示,固定板144设有连接通孔,通过连接通孔套设于进风管道14的端部,固定板144上还设有多个连接孔,用于穿设螺栓等连接件,安装时,将固定板144与机体1的内壁贴合,再将多个螺栓分别穿设于多个连接孔与机体1相连,可将进风管道14与机体1连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拆装以及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道14构造为波纹管,其中,如图1所示,进风管道14可构造为弯管,且进风管道14可为柔性管或者拼接的管道,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进风管道14为波纹管,波纹管的内壁光滑平整,利于气流的流通。且波纹管的种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材料进行选择,即进风管道14可选择橡胶管、塑料管以及采用钣金折弯焊接等方式制成的管道,其选择方多样,可怜灵活选择。
和/或,出风管道15为橡胶材质制成,出风管道15的长度较短,出风管道15采用橡胶材质制造,优选软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出风管道15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线,且在橡胶的两端分别设置导向面,便于出风管道15与电控盒13和隔板16的安装,且通过导向面在背离端面的一侧分别与电控盒13的盒壁和隔板16抵压配合,实现出风管道15端部的密封,可不用单独设置密封圈146等结构进行密封,作为出风管道15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由此,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的选用材质可均选为橡胶材质,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材质,实现不同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形成有间隔开的压缩机腔和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有气流驱动件,所述机体设有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总出风口;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压缩机腔内,所述电控盒内形成有器件腔,所述器件腔内设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控盒连接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用于将所述压缩机腔的外部与所述器件腔连通,所述出风管道用于将所述器件腔与所述风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压缩机腔和所述风机腔分隔开,所述出风管道贯穿所述隔板;
其中,所述电控盒与所述隔板相连,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密封配合,且所述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盒的盒壁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与所述隔板相连,所述进风罩形成有进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用于将所述压缩机腔与所述风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流道内设有散热翅片,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与所述气流驱动件电连接的驱动板,所述电控盒包括背部板,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驱动板连接于所述背部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间隔开设于所述进风流道内,且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限定出散热间隙,多个所述散热间隙与所述驱动板沿所述背部板的厚度方向正对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罩背离所述隔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进风罩与所述隔板相连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内腔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所述出风管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将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压缩机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水平方向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电子元器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子元器件沿上下方向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的入口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区域内的上部区域,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连通处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连接有防水盒,所述防水盒位于所述风机腔内且罩设于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端外,所述防水盒设有气流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盒内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水盒的内底壁,所述挡水板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防水盒的内底壁朝上延伸且与所述防水盒的内顶壁间隔开以形成过流间隙,所述气流口设于所述防水盒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电控盒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出风管道安装支撑于所述支撑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连接于所述机体的与所述压缩机腔相连的任意一个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气流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出风管道的高度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流驱动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风机腔内的上部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且所述防护罩设有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错开的通风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压缩机腔内,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机体的内壁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构造为波纹管;
和/或,所述出风管道为橡胶材质制成。
CN202410151137.0A 2024-02-02 暖通设备 Active CN117685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51137.0A CN117685684B (zh) 2024-02-02 暖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51137.0A CN117685684B (zh) 2024-02-02 暖通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5684A true CN117685684A (zh) 2024-03-12
CN117685684B CN117685684B (zh) 2024-04-26

Family

ID=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2145A (ja) * 2008-02-14 2009-08-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0261601A (ja) * 2009-04-30 2010-11-18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2998705U (zh) * 2012-11-22 2013-06-12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盒和具有它的空调器室外机
CN103363597A (zh) * 2013-07-26 2013-10-23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10425152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
CN106440101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839164A (zh) * 2017-03-27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7023904A (zh) * 2017-05-23 2017-08-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211233118U (zh) * 2019-12-03 2020-08-11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压缩机腔和电控盒散热结构
WO2021227434A1 (zh) * 2020-07-31 2021-11-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
CN215723714U (zh) * 2021-05-13 2022-02-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479330A (zh) * 2021-05-31 2022-12-1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CA3219926A1 (en) * 2021-08-07 2023-02-16 Guochun WANG Electric control box,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8888889U (zh) * 2022-08-27 2023-04-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盒及空调装置
CN219624176U (zh) * 2023-02-08 2023-09-01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220017541U (zh) * 2023-05-24 2023-11-14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062200U (zh) * 2023-05-09 2023-11-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暖通设备
CN220061962U (zh) * 2023-05-09 2023-11-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2145A (ja) * 2008-02-14 2009-08-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0261601A (ja) * 2009-04-30 2010-11-18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2998705U (zh) * 2012-11-22 2013-06-12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盒和具有它的空调器室外机
CN10425152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
CN103363597A (zh) * 2013-07-26 2013-10-23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106440101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839164A (zh) * 2017-03-27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7023904A (zh) * 2017-05-23 2017-08-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211233118U (zh) * 2019-12-03 2020-08-11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压缩机腔和电控盒散热结构
WO2021227434A1 (zh) * 2020-07-31 2021-11-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
CN215723714U (zh) * 2021-05-13 2022-02-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479330A (zh) * 2021-05-31 2022-12-1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CA3219926A1 (en) * 2021-08-07 2023-02-16 Guochun WANG Electric control box,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8888889U (zh) * 2022-08-27 2023-04-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盒及空调装置
CN219624176U (zh) * 2023-02-08 2023-09-01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220062200U (zh) * 2023-05-09 2023-11-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暖通设备
CN220061962U (zh) * 2023-05-09 2023-11-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20017541U (zh) * 2023-05-24 2023-11-14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210244288U (zh) 一种存储服务器的散热系统
CN117685684B (zh) 暖通设备
CN117685684A (zh) 暖通设备
JP200027537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9938759U (zh) 通讯机柜及数据机房
CN217270824U (zh) 鼓风机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4492460U (zh) 驻车空调
CN111266716B (zh) 电焊机
CN211119714U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室外机
JP2022149588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冷却構造
CN218085066U (zh) 电动行走机械的机仓冷却结构
CN21552825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低压柜
CN219959139U (zh) 风冷电池包
CN211653581U (zh) 密封加固机箱
CN217546527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防尘装置
CN217979205U (zh) 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892527U (zh) 一种取暖器
CN220441164U (zh)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CN220586077U (zh) 电机冷却罩和电机
CN219457781U (zh) 散热风道及箱体、电池包、用电设备
CN21768539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27379U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CN220062202U (zh) 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