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1164U -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1164U
CN220441164U CN202322046100.5U CN202322046100U CN220441164U CN 220441164 U CN220441164 U CN 220441164U CN 202322046100 U CN202322046100 U CN 202322046100U CN 220441164 U CN220441164 U CN 220441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ule
fan assembly
communication devic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61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张伟生
别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wei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wei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61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1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1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1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及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间;所述箱体表面设有出风口以及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都位于由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构成的风道内。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并与进风口导通,其可增加风在箱体内部流过的空间,使得可以同时为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进行散热,最终通过出风口排出热量,其散热效率高,提高了该通信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背景技术
诸如便携式频率干扰仪等通信设备在工作时,其箱体内部由于具有电源组件、功能模块组件等结构,通常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温度,若箱体内部热量不断聚集导致温度过高时,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源组件以及功能模块组件等可能会无法工作,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装置是人们一直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及第一风扇组件;
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间;
所述箱体表面设有出风口以及进风口,且所述通信设备工作时所述进风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都位于由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构成的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沿重力方向上下排布,且所述第一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模块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模块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风扇组件,且沿所述风道的气流路径,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风道的气流路径,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相邻两个所述功能模块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气流通道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沿重力方向,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风道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侧面还设有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覆盖所述进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外侧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导风孔的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具有多个第二导风孔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孔与所述第二导风孔交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孔道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导风孔面向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导风孔另一端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还包括多个凹陷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凹陷部交替设置;所述第二导风部向所述凹陷部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多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所述第二风扇组件相对设置,并罩设于所述出风口。
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一风扇组件及第二风扇组件;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间;所述箱体表面设有高度不同的出风口以及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所述第二风扇组件都位于由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构成的风道内;沿所述风道的气流路径,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或者,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还提供一种频率干扰仪,所述频率干扰仪为上述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并与进风口、出风口导通,其可增加风在箱体内部流过的空间,使得可以同时为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进行散热,最终通过出风口排出热量,其散热效率高,提高了该通信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通信设备的局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通信设备的箱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通信设备的主机在移除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通信设备未安装天线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第一导风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第一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第二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第一导风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第一导风组件的另一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所示箱盖体、第一导风组件、导风罩以及第二风扇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主机在移除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通信设备未安装天线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13中,各部件的标号为:
1-通信设备、10-箱体、20-第一模块、30-第二模块、40-第一风扇组件、50-第二风扇组件、60骨架结构、70-适配器组件、90-天线模组、100-容置空间、110-开口、11-箱本体、12-箱盖体、31-插框、32-功能模块、41-散热风扇、120-进风口、122-出风口、81-风扇罩组件、82-第一导风组件、83-第二导风组件、821-第一导风板、822-第二导风板、8210-第一导风板本体、8211-第一导风部、8212-凹陷部、8213-第一导风孔、8220-第二导风板本体、8221-第二导风部、8223-第二导风孔、8225-排水口、811-导风罩、812-加强件、823-加强件、824-密封件、8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图1及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1,该通信设备1可用于抑制无线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例如,阻断移动电话、传呼机或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等。该通信设备1具体应用包括干扰无线遥控爆炸物,使其不能起爆等。由此,该通信设备1可适用于重要会议会场的保密工作、重要人物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卫以及排爆人员转移或处置可疑爆炸物品等。该通信设备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便携式频率干扰仪,或者便携式频率干扰仪的主体。
一同参阅图1、图2及图5,该通信设备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箱体10以及安装于箱体10内的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以及第一风扇组件40。第一风扇组件40位于该第一模块20以及该第二模块30之间。箱体10的表面设有出风口122以及进风口120,且通信设备1工作时进风口120的高度低于出风口122的高度。第一风扇组件40、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都位于由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22构成的风道内。
换言之,从进风口120进入的风可以经过第一风扇组件40、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此处并不限定风先后经过的各模块的顺序),并从出风口122将热量带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块20可以是整个模块都在风道内,也可以是第一模块20的散热部位位于风道内。第二模块30可以是整个模块都在风道内,也可以是第二模块30的散热部位位于风道内,以上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出风口122、进风口120可以设置在箱体10的同一侧面,或者分别设置在箱体10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或者分别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底部。若通信设备1工作时,进风口120位于下方,出风口122则位于上方。其中,由于通信设备1在工作和不工作时可能会改变放置的姿态,如工作时通信设备1竖直放置,不工作时则将通信设备1水平放置,因此,本实施例只关注通信设备1工作时的姿态,包括通信设备1工作时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22之间的高度关系,其中,由于热气流是向上流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出风口122设置为上方,更便于使得热气流最终从出风口120排出。如果通信设备1停止工作,本实施例则并不限定出风口122与进风口120之间的高度关系,例如若通信设备1停止工作时,且通信设备1被平放,此时出风口122与进风口120的高度则可能相同。
该第一模块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电源组件,其可以为该通信设备1提供电能。该第二模块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功能模块组件。第一模块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与第二模块30电性连接,用于为第二模块30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模块20也可以为功能模块组件,第二模块30可以为电源组件。
若通信设备1工作时,第一模块20位于第二模块30的下方,则此时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模块30、第一风扇组件40、第一模块20。若通信设备1工作时,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位于相同的高度,则第一风扇组件40也与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位于相同的高度,并夹设于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之间。不管第一模块20和第二模块30的位置如何,只要第一风扇组件40位于两者之间,就都可以保证同时对两个模块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功能模块组件为该通信设备1的部件,可用于产生多频段干扰信号以及对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进行处理等。一同参阅图5,功能模块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插框31、多个功能模块32(图中省略了部分功能模块)。插框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长方体框状,可用于装载该多个功能模块32,并与该多个功能模块32可拆卸地电性连接。该多个功能模块32可用于产生不同频段的干扰信号。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风扇组件40设置于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之间,并与进风口120、出风口122导通,其可增加风在箱体10内部流过的空间,使得可以同时为第一模块20以及第二模块30进行散热,最终通过出风口122排出热量,其散热效率高,提高了该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此外,本实施例中在通信设备工作时将出风口122设置为进风口120的上方,更便于热气流的排出。
再参阅图1、图3,箱体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箱本体11以及安装在该箱本体11侧面的箱盖体12。箱本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长方体状,并可采用高强度、低电磁波损耗的工程塑料材料制成。箱本体11内形成有容置空间100,容置空间100具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110。该开口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位于但不限于前侧,可以理解地,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位于其他侧部。出风口122、进风口120可以设置在箱盖体12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工作时,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沿重力方向上下排布,且第一模块20位于第二模块30的下方。具体地,第一模块20可以与进风口120相对,这里包括第一模块20的全部部位与进风口120相对,或者第一模块20的部分部位(如散热部位)与进风口120相对。本实施例关注的仅是通信设备1工作时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之间的位置关系。风从进风口120进入,将会依次通过第一模块20、第一风扇组件40、第二模块30。采取上述设置方式,风会经过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更多的区域,从而更便于对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进行通风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11所示,通信设备1还包括第二风扇组件50,且沿风道的气流路径,第二风扇组件50位于第一风扇组件40与出风口122之间。换言之,第二风扇组件50与第一风扇组件10相比更靠近出风口122。具体地,第二风扇组件40与出风口122相对。例如,第二风扇组件50设置在出风口122的位置,并覆盖出风口122。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风扇组件40将风从进风口120吸入并依次经过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除了热气流依靠自身向上流动的特性排出出风口122之外,还可以通过第二风扇组件50来进一步促进热气流从出风口122排出,可以进一步提高通风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模块30如果为功能模块组件,其包括多个功能模块32时,散热量相对较大,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模块30的两侧分别是第一风扇组件40、第二风扇组件50,在两个风扇组件的共同作用下,更利于对散热量较大的第二模块30进行通风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风道的气流路径,第一风扇组件40与进风口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风扇组件40与出风口122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扇组件40更靠近进风口120,例如图2所示,第一风扇组件40位于靠下的位置处,从而更便于将更多的风从进风口120吸入到通信设备1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块30包括多个功能模块32,且相邻两个功能模块32之间并不是紧密设置的,相邻两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空隙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第一风扇组件40与该气流通道相对设置。例如,相邻两个功能模块32平行间隔布置并留有空隙。由第一风扇组件40以及第二风扇组件50驱动吸入的风能够通过该气流通道流动,进而将该第二模块30的更多热量散发出去,使得该第二模块30能够处于一个相对温度较低的工作环境中,从而提高该第二模块30的工作性能,并能够保证其工作安全。如图2、图4所示,该第一风扇组件40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多个散热风扇41,这些散热风扇41可以并排布置在上述实施例提到的插框31的下侧,正对多个功能模块32的气流通道,以驱动气流通过相邻功能模块32之间的气流通道,对功能模块32进行散热。该第二风扇组件50可设置箱盖体12上,并与箱盖体12上的出风口122正对,以将箱体10内的热气排出。
一同参阅图5至图11,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可包括风扇罩组件81及第一导风组件82以及第二导风组件83。该风扇罩组件81罩设于箱盖体12外部,并与第二风扇组件50以及第二导风组件83相对设置,其可用于防止异物进入等。该第一导风组件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矩形,其可设置于箱盖体12的侧面并覆盖该进风口120,以导引环境中的冷空气进入箱体10中,并具有防水、防尘效果。该第二导风组件83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呈矩形,其可设置于出风口122中,以在实现导风的过程中,提升防水、防尘性能。
如图6至图10所示,该第一导风组件8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导风板821以及安装于第一导风板821外侧的第二导风板822。该第一导风板821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导风孔8213的第一导风部8211,所述第二导风板822包括具有多个第二导风孔8223的第二导风部8221,所述第一导风孔8213与所述第二导风孔8223交错设置。
具体地,该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安装在一起,以实现导风并防水防尘的效果。具体地,第一导风板821位于靠近第一模块20的一侧,其位于第二导风板822与第一模块20之间。
如图7所示,该第一导风板8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导风板本体8210。该第一导风板本体8210上设有多数个第一导风部8211以及多数个凹陷部8212,多数个第一导风部8211以及多数个凹陷部8212交替设置,该第二导风部8221向该凹陷部8212延伸。每一第一导风部8211由多数个第一导风孔8213形成,多数个第一导风孔8213为均匀排布并呈倾斜的通孔。多数个凹陷部8212由第一导风板本体8210向箱本体11内凹陷形成。
如图8所示,第二导风板8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二导风板本体8220。该第二导风板本体8220上包括多数个第二导风部8221。第二导风板本体8220呈板状,并竖直设置,其周缘向垂直于第二导风板本体8220的方向向第一导风板82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围壁,该围壁与第一导风板本体8210以及第二导风板本体8220一道形成一个导风空间。
第二导风部8221的宽度与凹陷部8212的宽度相适配。第二导风部8221向第一导风板821的方向延伸,并对应第一导风板821的多数个凹陷部8212。此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导风板821的第一导风部8211与第二导风板822的第二导风部8221能够交错分布。
同时,由于第二导风部8221对应多数个凹陷部8212设置,并向凹陷部8212延伸,少量从第二导风部8221进入的雨水等环境中的水分能够被凹陷部8212阻挡,并收容与其内,从而有效防止雨水等环境中的水分进入箱本体11内。第二导风部8221由多数个第二导风孔8223形成,多数个第二导风孔8223同多数个第一导风孔8213相同,均呈均匀分布并呈倾斜设置。具体地,该第二导风孔8223的孔道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导风孔8223面向所述第一导风板821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导风孔8223另一端的高度。该第二导风孔8223与第一导风孔8213交错设置。
如图6、图8、图9所示,第二导风板82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多个排水口8225,该多个排水口8225设置于第二导风板822的底部,例如第二导风板本体8220的围壁的底端,其可位于该导风空间的底部,并与多数个凹陷部8212对应设置,以排出可能进入的水分,保证箱本体11内的干燥。具体地,该排水口8225位于凹陷部8212的下方。
如图1、图11所示,风扇罩组件8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多数个导风罩811、加强件812以及密封件(图中省略了密封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风罩811与第二风扇组件50相对设置,导风罩811罩设于出风口122上,其数量与第二风扇组件50相对应,例如均为三个,并与该第二风扇组件50相对设置。其形式可为以具有向下开口的罩体,箱本体11内的热气流通过该导风罩811向下排出,增加了外界环境中的水分进入的难度。
加强件812相对于导风罩811设置于箱盖体12的另一侧,以提升箱盖体12和导风罩811的固定强度,并能与导风罩811配合将密封件压紧在箱盖体12的外侧面上,密封件设置于导风罩811以及箱盖体12之间,以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加强件812还可供第二风扇组件50安装于其上。
如图11所示,第一导风组件8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加强件823以及密封件824,该加强件823以及密封件824呈环形,并与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的轮廓形状相同。其中加强件823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可用于固定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以增强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与箱盖体12的固定强度。
具体地,该加强件823相对于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设置在箱盖体12的内侧,并可通过锁固件与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相锁固,并使得密封件824能够压紧在箱盖体12上。
密封件824沿着第一导风板821的边缘设置,并朝向箱盖体12。该密封件824采用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并抵接于箱盖体12,使得第一导风板821以及第二导风板822与箱盖体12之间具有良好的气体及液体密封性。
如图5所示,风扇罩组件81及第一导风组件82以及第二导风组件83设置于箱体10上,外界的冷空气通过第一导风组件82由第一风扇组件40吸入到箱本体11的内部,经第一模块20以及第二模块30后,通过第二风扇组件50抽出热气流,并经由第二导风组件83排出。如此,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
一同参阅图4,该通信设备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骨架结构60以及适配器组件70。该骨架结构60安装于箱体10内,其可用于固定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及第一风扇组件40。适配器组件70可安装在骨架结构60上,该适配器组件7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与第一模块20电性连接,用于为第一模块20充电。
该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第一风扇组件40以及第二风扇组件50等收容于该容置空间100中。箱盖体12安装在箱本体11的侧面并覆盖该开口110,该箱盖体12与箱本体11共同限定出该容置空间100。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11所示,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1,包括箱体10以及安装于箱体10内的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第一风扇组件40及第二风扇组件50。第一风扇组件40设置于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之间。箱体10表面设有高度不同的出风口122以及进风口120,第一风扇组件40、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第二风扇组件50都位于由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22构成的风道内。沿风道的气流路径,第二风扇组件50位于第一风扇组件40与出风口122之间,或者,第二风扇组件50与出风口122相对。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风扇组件40设置于第一模块20与第二模块30之间,并与进风口120、出风口122导通,其可增加风在箱体10内部流过的空间,使得可以同时为第一模块20以及第二模块30进行散热,最终在第二风扇组件50的作用下可以将热气流从出风口122排出,其散热效率高,提高了该通信设备1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工作时进风口120的高度低于出风口122的高度。其中,由于热气流是向上流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出风口122设置为上方,更便于使得热气流最终从出风口120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第一风扇组件40、第二风扇组件50、第一导风组件82、导风罩811等各部件的具体结构都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13所示,通信设备1还包括挡板825,该挡板825设置在箱体10内,且沿重力方向,挡板825位于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22之间,且挡板825位于风道外。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板825,可以避免从进风口120进入的空气直接从出风口122排出,而没有经过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并且挡板825没有位于风道内,对风道的空气流通不会产生影响。
其中,挡板825的具体形状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为板状结构。若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22沿重力方向上下排布,则挡板825可以水平安装。此外,挡板825与进风口120的距离可以小于挡板825与出风口122的距离,即挡板825更靠近进风口120。挡板825的高度可以低于第一风扇组件40。挡板825在水平面的投影与第一模块20、第二模块30、第一风扇组件40在水平面的投影都没有交叉,从而可以保证挡板825位于风道外。例如图12、图13所示,若第一模块20、第一风扇组件40、第二模块30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骨架结构60内,且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22都安装于箱体10的同一侧(例如箱体10的前侧),则挡板825可以安装于骨架结构60与箱体10的前侧之间,且挡板825的高度低于第一风扇组件40的高度。另外,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率干扰仪,其为上述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其中,第一模块20可以为电源组件,第二模块30可以为功能模块组件。该通信设备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天线模组90。该天线模组90可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并通过信号传输组件与功能模块组件电连接,用以将功能模块组件产生的多频段干扰信号发射出去以及可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及第一风扇组件;
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间;
所述箱体表面设有出风口以及进风口,且所述通信设备工作时所述进风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都位于由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构成的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沿重力方向上下排布,且所述第一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模块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模块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风扇组件,且沿所述风道的气流路径,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的气流路径,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相邻两个所述功能模块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气流通道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条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沿重力方向,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风道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面还设有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覆盖所述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外侧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导风孔的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具有多个第二导风孔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孔与所述第二导风孔交错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孔道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导风孔面向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导风孔另一端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还包括多个凹陷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凹陷部交替设置;所述第二导风部向所述凹陷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多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所述第二风扇组件相对设置,并罩设于所述出风口。
1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一风扇组件及第二风扇组件;
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间;
所述箱体表面设有高度不同的出风口以及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所述第二风扇组件都位于由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构成的风道内;沿所述风道的气流路径,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或者,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17.一种频率干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干扰仪为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设备。
CN202322046100.5U 2023-07-31 2023-07-31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Active CN220441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6100.5U CN220441164U (zh) 2023-07-31 2023-07-31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6100.5U CN220441164U (zh) 2023-07-31 2023-07-31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1164U true CN220441164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6100.5U Active CN220441164U (zh) 2023-07-31 2023-07-31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1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4816B2 (en) Water-proof cover for an inverter unit
EP1716636B1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cooling system
US10039215B2 (en) Power converter
US200400073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eatherproof cabinets with multiple compartment cooling
JPWO2005031219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13764774B (zh) 散热箱、电池组系统及用电设备
CN113133279A (zh) 电子设备
CN220441164U (zh)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CN220441122U (zh)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CN113678059B (zh) 云台相机及其机壳、可移动平台
CN213042101U (zh) 云台相机及可移动平台
JP2020036456A (ja) 設置型電力変換装置
CN117098339A (zh) 通信设备及频率干扰仪
CN217769122U (zh) 电子承载组件、控制柜和打磨机器人
CN112928522A (zh) 连接器组件
KR20180026026A (ko) 자연 및 강제식 배출구를 이용한 태양광발전장치
KR200235475Y1 (ko) 이동통신 중계기용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냉각장치
KR100918832B1 (ko) 무선통신 중계기
JP2003110266A (ja) 電子ユニットの格納箱
CN219679064U (zh) 一种防干扰散热结构及超声波装置
CN112087893B (zh) 一种干扰器
CN219228084U (zh) 呼吸机壳及呼吸机
CN219919262U (zh) 储能电源及其线路板模组
CN219088332U (zh) 一种安装壳、射频发生装置、射频解冻装置以及冰箱
KR100570257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