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7379U -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7379U
CN217427379U CN202221245267.3U CN202221245267U CN217427379U CN 217427379 U CN217427379 U CN 217427379U CN 202221245267 U CN202221245267 U CN 202221245267U CN 217427379 U CN217427379 U CN 217427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power supply
energy storage
air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52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礼
张唯龙
周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52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7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7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7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中,该供电柜组件包括柜体和变压器,所述柜体设置有隔离腔,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隔离腔内,所述柜体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隔离腔相连通;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或者所述出风口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变压器设置在隔离腔内,以与柜体内的其余部件相隔离,变压器的散热和其余部件的散热可以分别进行,可减小其余部件的散热压力;变压器仍是位于柜体内,并未占用额外的空间,在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基本未改变供电柜组件的体积,保证了供电柜组件原有的集成度,进而可以减少对于供电柜组件在储能系统内安装的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主要是以集装箱为载体,并在集装箱内配置有电池、空调、消防系统、汇流柜和供电柜等,其中,供电柜负责整个储能系统的供电,在储能系统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供电柜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供电柜主要包括柜体01,柜体01内设置有变压器02、开关电源03和其他相关的电子器件。由于变压器02的重量较大,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变压器02基本均是放置在柜体01的底部,其余的开关电源03等部件则主要是位于供电柜01的上侧。
柜体01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扇04,用于实施顶部抽风、底部进风的散热方式。但是,变压器02的发热量占整个供电柜发热量的80%左右,当底部的进风经过供电柜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进而形成热风,这部分的热风在经过开关电源03等电子器件时,已经无法很好地实现对于开关电源03等电子器件进行散热,甚至,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地增大开关电源03等电子器件的温度,这显然对于开关电源03等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是不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中,该供电柜组件可以实现变压器的单独散热,并且,变压器仍设置在柜体内,保留了供电柜组件的集成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包括柜体和变压器,所述柜体设置有隔离腔,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隔离腔内,所述柜体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隔离腔相连通;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或者所述出风口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变压器设置在隔离腔内,以与柜体内的其余部件相隔离,这样,变压器的散热和其余部件的散热可以分别进行,以避免相互干扰,并可减小其余部件的散热压力,使得变压器以及其余部件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器仍是位于柜体内,并未占用额外的空间,在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基本未改变供电柜组件的体积,保证了供电柜组件原有的集成度,进而可以减少对于供电柜组件在储能系统内安装的造成影响。
可选地,所述变压器配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围合形成所述隔离腔,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相连通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变压器配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柜体的柜壁围合形成所述隔离腔。
可选地,所述柜体的柜壁中,用于围合形成所述隔离腔的部分所述柜壁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还包括转接风管,所述转接风管位于所述柜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柜体的柜壁相连,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者配置有所述转接风管。
可选地,所述转接风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柔性管。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周壁,所述出风口的所述转接风管包括刚性管和柔性管,所述刚性管覆盖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刚性管具有朝下设置的接口,所述柔性管安装于所述接口。
可选地,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柜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储能器件和供电柜,所述供电柜为上述的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进风口相连,所述出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并且,所述底板的外侧还配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供电柜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储能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能系统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供电柜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侧视视角下的局部视图,并剖视了进风口和出风口;
图7为图6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刚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的变形方案。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柜体、02变压器、03开关电源、04风扇。
图2-图9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柜体、11周壁、111出风口、12底壁、121进风口;
2变压器、21壳体;
3风机;
4第一转接风管;
5第二转接风管、51刚性管、511接口、52柔性管;
6箱体、61底板、611进口、612出口、62分隔板、63储能器件、64空调、65供电柜、66汇流柜、67消防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2-图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储能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储能系统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供电柜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在侧视视角下的局部视图,并剖视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图7为图6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刚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的变形方案。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箱体6,箱体6包括顶板、外周板以及底板61(图2为一种倒置的视角),用于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储能系统的各零部件均可以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具体实践中,该箱体6可以是集装箱等,集装箱的外周板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门体,以方便进出该容纳空间。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门体的具体结构以及开合方式,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一般而言,该门体可以为推拉门、旋转门或者卷帘门等,并配合有一定数量的锁件,来实现门体的锁定。
箱体6内所设置零部件的种类也可以不作限定,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储能系统的种类、设置位置、占地面积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设定。
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箱体6内可以设置有储能器件63、空调64、供电柜65、汇流柜66以及消防系统67等。储能器件63具体可以为蓄电池等,用于储存电量。空调64则用于为箱体6内部提供冷量或者热量,以将箱体6的内部温度维持在设定水平。供电柜65负责整个储能系统的供电。汇流箱66则可以实现各储能器件63的汇流。消防系统67可在发生起火事故时启动,以便及时地消除险情。
如背景技术所述,在常规的方案中,供电柜65的散热为一体式的风冷散热,供电柜65下部的变压器以及上部的开关电源等电子器件位于同一风道内,并且,散热风的流向为自下而上。由于变压器的发热量较大,散热风在流经变压器之后会携带大量的热量,已经无法对开关电源等电子器件进行有效散热,甚至还可能会造成开关电源等电子器件的温度的进一步提高,这显然不利于开关电源等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如图5和图6所示,该供电柜组件包括柜体1和变压器2,柜体1内存在有隔离腔,变压器2可以位于隔离腔内,从而可以将变压器2和柜体1内的其余部件(如开关电源等)隔离开,这样,变压器2的散热和柜体1内其余部件的散热可以不存在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上述供电柜组件还包括风机3,柜体1还设置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均可以与隔离腔相连通,风机3与进风口121或者出风口111相连。在需要对变压器2进行散热时,可以启动风机3,风机3可以向隔离腔内进行送风,或者,风机3可以对隔离腔进行抽风,以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变压器2进行散热,并可以将吸收变压器热量后的风通过出风口111排出柜体1的外侧,以避免对柜体1内的其余部件造成影响。
采用上述方案,柜体1内的散热实际上分成了两部分,即变压器2散热和其余部件散热,变压器2的散热单独进行,并和其余部件的散热相隔离,可以减小其余部件的散热压力,使得变压器2以及其余部件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器2仍是位于柜体1内,并未占用额外的空间,在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基本未改变供电柜组件的体积,保证了供电柜组件原有的集成度,进而可以减少对于供电柜组件在储能系统内安装的影响。
进风口121的来风可以为空调风,也可以为自然风,这具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度以及变压器2的温度存在关联。
在条件允许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自然风,以节省空调64的制冷量,进而可以降低能耗。当然,在空调64制冷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变压器2不需要使用空调风,空调的制冷量就可以更多地应用于储能器件63等其他器件的制冷,还有利于保证其他器件的温控效果,以提高其他器件的均温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明确限定了变压器2采用风冷散热,但并未限定柜体1内其余部件的散热方式,在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柜体1内其余部件的散热结构进行设定,例如,柜体1内其余部件也可以采用风冷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离腔的具体结构方式可以不作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将变压器2和柜体1内其余部件相隔离的技术效果即可。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柜体1内可以设置有隔板(图中未示出),该隔板可以将柜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下部可以作为前述的隔离腔,以用于安装变压器2。此种实施方式下,隔离腔是由柜体1提供,变压器2只需要在该隔离腔内安装即可,因此,变压器2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变压器2可以配置有独立的壳体21,该壳体21即能够围合形成隔离腔。此种实施方式下,隔离腔是由壳体21提供,壳体21可以设置有开孔,该开孔可以通过接管与进风口121、出风口111相连,以便将进风口121的来风导入隔离腔内,并通过出风口111将隔离腔内的热空气导出,从而实现隔离腔内空气的循环。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变压器2也可以配置有壳体21,但该壳体21无法独立形成隔离腔,此时,可以是通过壳体21和柜体1的柜壁相配合,以围合形成隔离腔。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6,壳体21可以仅用于形成隔离腔的几个腔壁。
针对第三种实施方式,壳体21的结构形式可以不作限定,在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般而言,隔离腔可以是一个大致呈现为长方体样式的腔体,围合形成该腔体需要六个腔壁,壳体21可以参与提供三个或者四个腔壁。在图6和图7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21可以提供四个腔壁,另外的两个腔壁可以由柜体1的周壁11和底壁12提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不限定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的设置位置,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仍以前述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为例,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可以是设置在用于围合形成隔离腔的部分柜壁上,这样,循环风进出柜体1就相当于是进出隔离腔,无需额外的接管,结构形式可以更为简单;当然,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处的柜壁,此时,则需要在隔离腔的腔壁设置开孔,并通过接管将进风口121/出风口111与相应开孔相连。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供电柜组件还可以包括转接风管,转接风管可以位于柜体1的外侧,并与柜体1的柜壁相连,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中的至少一者配置有转接风管,以便对进风位置和出风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进风和出风。
例如,可以在箱体6的箱板设置进口611和出口612,然后,可以通过上述的转接风管将进风口121和进口611相连通、出风口111和出口612相连通,以直接利用箱体6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对变压器2进行冷却散热,并将吸收热量后的空气直接排出至箱体6的外部环境中。这样,变压器2可以直接与箱体6等外部环境进行换热,能够较好地利用自然冷量,以减少对于空调制冷量的消耗,进而降低能耗。
上述转接风管可以全部为刚性管51,也可以存在至少部分管段为柔性管52,以便较好地吸收位置公差和振动,进而可以简化装配过程。
为便于描述,可以将进风口121所配置的转接风管称之为第一转接风管4,并将出风口111所配置的转接风管称之为第二转接风管5。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21设置于柜体1的底壁12,如此,第一转接风管4可以整体设置为柔性管52;出风口111设置于柜体1的周壁11,为了减少对于柔性管52的弯折以及对于柔性管52端部法兰的拉扯,第二转接风管5可以包括刚性管51和柔性管52,刚性管51可以覆盖出风口111,结合图8,刚性管51可以具有朝下设置的接口511,柔性管52可以安装于接口511,以方便柔性管52的安装,并有利于提高柔性管52的连接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风机3可以位于柜体1的外侧,以减少对于柜体1内部空间的侵占。并且,风机3可以是与出风口111相连,以通过抽风的方式实现隔离腔内空气的循环。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进口611和出口612的设置位置。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进口611和出口612均可以设置于底板61,风机3可以设置在出口612内;并且,底板61的外侧还可以配置有分隔板62,分隔板62可以设置在进口611和出口612之间,以避免出风612排出的风直接被进口611吸入。
可以理解的是,隔离腔也可以不是与箱体6的外部环境进行换热,此时,可以不配置上述的转接风管,隔离腔可以直接与箱体6的内部环境进行换热;或者,可以仅是为进风口121配置第一转接风管4,以将箱体6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导入隔离腔内,但出风口111却直接与箱体6的内部相连通,以直接将换热后的空气导入箱体6的内部。这两种实施方式中,风机3均可以直接安装于柜体1,并和出风口111相连通,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9。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包括柜体(1)和变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存在有隔离腔,所述变压器(2)位于所述隔离腔内,所述柜体(1)还设置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11)均与所述隔离腔相连通;
还包括风机(3),所述风机(3)与所述进风口(121)或者所述出风口(1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配置有壳体(21),所述壳体(21)围合形成所述隔离腔,且所述壳体(21)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121)以及所述出风口(111)相连通的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配置有壳体(21),所述壳体(21)和所述柜体(1)的柜壁围合形成所述隔离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柜壁中,用于围合形成所述隔离腔的部分所述柜壁设置有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风管,所述转接风管位于所述柜体(1)的外侧,并与所述柜体(1)的柜壁相连,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11)中的至少一者配置有所述转接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风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柔性管(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1)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周壁(11),所述出风口(111)的所述转接风管包括刚性管(51)和柔性管(52),所述刚性管(51)覆盖所述出风口(111),且所述刚性管(51)具有朝下设置的接口(511),所述柔性管(52)安装于所述接口(511)。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位于所述柜体(1)的外侧。
9.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箱体(6),所述箱体(6)内设置有储能器件(63)和供电柜(65),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柜(65)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包括底板(61),所述底板(61)设置有进口(611)和出口(612),所述进口(611)和所述进风口(121)相连,所述出口(612)和所述出风口(111)相连;
并且,所述底板(61)的外侧还配置有分隔板(62),所述分隔板(62)设置在所述进口(611)和所述出口(612)之间。
CN202221245267.3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Active CN217427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5267.3U CN217427379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5267.3U CN217427379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7379U true CN217427379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9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5267.3U Active CN217427379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7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23106A1 (zh) 一种散热机柜及通信设备
CN108458402B (zh) 组合式空调机组
KR20150000404A (ko) 열원장치
CN219506251U (zh) 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CN217427379U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CN21809624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283870U (zh) 一种节能控制系统、空调及机柜
CN217239575U (zh) 储能集装箱
JP2002242759A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装置の構造
CN114614140A (zh) 储能集装箱
CN208431862U (zh) 一种整体式蜗壳及空调器
CN220958694U (zh) 一体式空调柜机结构
CN219693658U (zh) 冷藏箱的箱体装置及冷藏箱
CN220474437U (zh) 高效散热的海上风电干式变压器
CN114424682A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机柜
CN220895663U (zh)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CN220895664U (zh)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CN215819133U (zh) 高密bbu收容柜
CN218274758U (zh) 储能机柜
CN21768539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874098U (zh) 储能柜
CN218352967U (zh) 一种散热器及标准机柜
CN216693786U (zh) 空调系统以及集装箱
CN220066612U (zh) 电控箱和空调器
CN220554225U (zh) 自备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