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5664U -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5664U
CN220895664U CN202322400056.3U CN202322400056U CN220895664U CN 220895664 U CN220895664 U CN 220895664U CN 202322400056 U CN202322400056 U CN 202322400056U CN 220895664 U CN220895664 U CN 220895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battery
cabinet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00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军
曾德顺
李一鸣
陈炜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ch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ch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ch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ch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00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5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5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5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包括柜体、温度调节装置和多个电池模块,柜体设有电池舱、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连通所述电池舱;多个电池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池舱,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均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道;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柜体,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被配置为驱使气流流经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示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机柜式储能系统一般设有散热系统,目前常见的散热系统为液冷散热或风冷散热,其中液冷系统需要在电池箱中设置液冷管路,导致电池箱结构复杂,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和维护。而采用风冷系统时,通常是在电池箱之间设置散热风道,通过排风扇驱使外界气流进入散热风道与电池箱外壳进行热交换后排出,从而可以实现对电池箱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方案需要电池箱外壳进行热传递,散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旨在提升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包括:
柜体,设有电池舱、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连通所述电池舱;
多个电池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池舱,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均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以及
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柜体,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被配置为驱使气流流经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包括绑带组件、两个固定端板和多个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之间,所述绑带组件套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和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所述固定端板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绑带组件包括金属绑带和塑料绑带,所述金属绑带和所述塑料绑带均套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和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并在垂直于所述支撑底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舱内设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位,每个所述安装位安装一个所述电池模块,任意一个所述电池模块均与其上方相邻所述电池模块的底板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池舱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风道均自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侧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侧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设有挡板,所述电池舱和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挡板隔开,所述挡板对应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处均设有风机。
可选地,所述柜体具有前侧开口和安装于所述前侧开口的柜门,所述电池舱的第二侧位于所述前侧开口内侧,所述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覆盖于所述电池舱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柜门和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防护板设有若干通风过孔,所述通风过孔连通所述电池舱和所述第二风道。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设有换热风道和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换热装置,所述送风组件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回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以使所述换热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供所述柜体内空气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柜门,并位于所述柜门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包括顶部风道和连通所述顶部风道的竖向风道,所述竖向风道位于所述电池舱背离所述前侧开口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舱连通,所述顶部风道远离所述竖向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换热风道的出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出风嘴,所述出风嘴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并朝所述顶部风道延伸,所述出风嘴对应抵接于所述顶部风道远离所述竖向风道的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柜体的上部设有排氢口,所述排氢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排氢组件,所述排氢组件设于所述排氢口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设置电池舱、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连通电池舱。同时每个电池模块均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于支撑底板上的多个电池组,多个电池组沿支撑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使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另一端连通第二风道,这样可以通过送风组件驱使气流流经第一风道、散热风道和第二风道。即在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使用过程中,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自身表面时,当气流流经散热风道,即可直接与电池组进行换热,从而将电池组的热量带走,实现对各个电池组进行散热。如此使得换热气流直接接触电池组进行换热,避免了设置中间热传导件的情况,可以使得电池组的热量快速散发,能提升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而且相较于在电池模块中设置液冷组件的方式,可以简化电池模块的结构,减轻电池模块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柜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机柜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X-X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打开柜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隐藏柜门和部分防护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电池组和支撑底板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柜体;11、电池舱;12、电气舱;121、第一侧;122、第二侧;13、第一风道;131、顶部风道;132、竖向风道;14、第二风道;15、挡板;151、通风口;152、风机;16、前侧开口;17、柜门;18、排氢口;19、排氢组件;20、电池模块;201、散热风道;202、通风间隙;21、支撑底板;22、电池组;221、绑带组件;2211、金属绑带;2212、塑料绑带;222、电池单元;223、固定端板;30、温度调节装置;31、送风组件;32、换热风道;33、换热装置;34、出风口;35、回风口;36、出风嘴;40、防护板;41、通风过孔;50、电池管理模块;60、高压箱;70、消防系统。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该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包括柜体10、温度调节装置30和多个电池模块20,柜体10设有电池舱11,多个电池模块20均安装于电池舱11,温度调节装置30安装于柜体10,温度调节装置30用于调节电池舱11的温度,即温度调节装置30可以用于降低(例如电池舱11内温度过高时)或提升(例如电池舱11内温度过高时)电池舱11的温度。其中,温度调节装置30可以仅具有降低电池舱11温度的功能,也可以在具有降低电池舱11温度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加热功能,以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即温度调节装置30至少均有降低温度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柜体10还设有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均连通电池舱11,每个电池模块20均形成有散热风道201,散热风道201连通在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之间,即散热风道201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13,另一端连通第二风道14,以使气流能够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可以使气流依次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也可以使得气流依次流经第二风道14、散热风道201和第一风道13)。在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使用过程中,电池模块20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散热风道201,而当气流流经散热风道201时,能通过流动的气流将散热风道201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电池模块20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电池模块20沿上下方向间隔安装于电池舱11,以在上下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20之间形成通风间隙202,散热风道201和通风间隙202均连通在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之间;温度调节装置30设有送风组件31,送风组件31被配置为驱使气流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通风间隙202和第二风道14。具体地,送风组件31包括电机和安装于电机的扇叶,通过电机驱动散热转动实现驱使气流流动。当气流从第一风道13流向电池舱11时,部分流向通风间隙202,部分流向散热风道201,最后通风间隙202和散热风道201的气流均流向第二风道14。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通风间隙202,例如将任意相邻两个电池模块20抵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10设置电池舱11、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使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均连通电池舱11,并使至少部分电池模块20沿上下方向间隔安装于电池舱11,以在上下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20之间形成通风间隙202。而每个电池模块20均形成有散热风道201,散热风道201和通风间隙202均连通在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之间。这样可以通过送风组件31驱使气流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通风间隙202和第二风道14。即在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使用过程中,电池模块20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散热风道201和通风间隙202处,而当气流流经散热风道201和通风间隙202时,能通过流动的气流与电池模块20进行换热,从而将电池模块20的热量带走,实现对电池模块20进行散热。如此既通过电池模块20自身形成散热通道,还通过相邻两个电池模块20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202,增大了电池模块20的散热面积,能提升电池模块20的散热效果。而且相较于在电池模块20中设置液冷组件的方式,可以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减轻电池模块20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模块20均包括支撑底板21和安装于支撑底板21上的多个电池组22,多个电池组22沿支撑底板2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电池组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201,散热风道201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13,另一端连通第二风道14;温度调节装置30设有送风组件31,送风组件31被配置为驱使气流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
具体地,支撑底板2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柜体10的上下方向,电池组22主要由多个电池单元222构成,同一电池组22的多个电池单元222依次串联,同一电池模块20的多个电池组22依次串联,多个电池模块20依次串联。相邻两个电池组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201时,即电池组22暴露在散热风道201内,这样可以电池组22产生的热量能直接传递至散热风道201内。该实施例中,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电池模块20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202,也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电池模块20相抵接在一起。其中,送风组件31可以设于第一风道13、第二风道14或散热风道201。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同一电池模块20的多个电池组22也可以并联,多个电池模块20也可以并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串并组合。另外,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电池模块20上设置罩设于多个电池组22外的外壳,外壳形成多个散热风道20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10设置电池舱11、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使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均连通电池舱11。同时每个电池模块20均包括支撑底板21和安装于支撑底板21上的多个电池组22,多个电池组22沿支撑底板2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使相邻两个电池组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201,散热风道201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13,另一端连通第二风道14,这样可以通过送风组件31驱使气流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即在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使用过程中,电池组2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自身表面时,当气流流经散热风道201,即可直接与电池组22进行换热,从而将电池组22的热量带走,实现对各个电池组22进行散热。如此使得换热气流直接接触电池组22进行换热,避免了设置中间热传导件的情况,可以使得电池组22的热量快速散发,能提升电池模块20的散热效果。而且相较于在电池模块20中设置液冷组件的方式,可以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减轻电池模块20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30设有换热风道32和位于换热风道32内的换热装置33,换热风道32的出风口34与第一风道13连通,换热风道32的回风口35与第二风道14连通,以使换热风道32、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形成供柜体10内空气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即柜体10内空气能够换热风道32依次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后回流至换热风道32,而当气流在换热风道32内经过换热装置33时,气流与换热装置33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气流的温度,当低温气流再次经过第一风道13流向散热风道201时,又能与电池模块20进行换热,实现电池模块20散热。其中,换热装置33可以采用半导体换热装置33或压缩机式换热装置33(如一体式空调)等等,具体地,换热装置33的制冷端(如蒸发器)位于换热风道32内,换热装置33的散热端(如冷凝器)所在风道与柜体10外界空气连通,以通过外接空气与散热端热交换。可选地,换热风道32内设有送风组件31。
该实施例中,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电池模块20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202,也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电池模块20相抵接在一起。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排风扇来驱使机柜外界空气依次流经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后再排出至机柜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10设置电池舱11、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使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均连通电池舱11,并在每个电池模块20均形成有散热风道201,使散热风道201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13,另一端连通第二风道14。还在温度调节装置30设置换热风道32和位于换热风道32内的换热装置33,使换热风道32的出风口34与第一风道13连通,换热风道32的回风口35与第二风道14连通,使得换热风道32、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形成供柜体10内空气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这样柜体10内的气流经过散热风道201与电池模块20进行热交换后流向换热风道32时,可以使得气流与换热风道32内的换热装置33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气流温度降低,而当低温气流再次经过第一风道13流向散热风道201时,又能与电池模块20进行换热,这样可以循环对电池模块20进行散热。一方面利用换热装置33能降低待流向散热风道201的散热气流的温度,可以增大流向散热风道201的散热气流与电池模块20之间的温度差,从而能增大散热气流与电池模块20之间的热交换速率;另一方面,柜体10内的散热气流在换热风道32、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循环流动,而不与柜体10外界空气进行交换,既可以减少散热气流的冷量损耗,降低能耗,还能便于电池舱11进行密封设计,提升电池舱11的密封性能。即本方案在提升电池模块20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提升电池舱11的密封性,降低电池舱11进水短路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22包括绑带组件221、两个固定端板223和多个电池单元222,多个电池单元222设于两个固定端板223之间,绑带组件221套设于两个固定端板223和多个电池单元222,固定端板223与支撑底板21连接。具体地,绑带组件221绑在两个固定端板223和多个电池单元222的周侧,如此通过绑带组件221和两个固定端板223固定多个电池单元222的形式,可以使得电池单元222的侧面尽可能暴露在散热风道201中,可以使得电池组22的热量快速散发,能提升电池模块2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带组件221包括金属绑带2211和塑料绑带2212,金属绑带2211和塑料绑带2212均套设于两个固定端板223和多个电池单元222,并在垂直于支撑底板21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电池模组还包括金属绑带2211和塑料绑带2212,金属绑带2211和塑料绑带2212均套设于两个固定端板223和两个固定端板223之间的多个电池单元222,金属绑带2211和塑料绑带221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具体地,金属绑带2211采用钢材制成,其起到主要固定作用,而塑料绑带2212起到辅助固定作用,这样既能保证电池单元222固定可靠性,也能减轻电池组22的重量,即可以减小整个电池模块20的重量,便于搬运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1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安装一个电池模块20,任意一个电池模块20均与其上方相邻电池模块20的底板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202,通风间隙202与散热风道201连通,即电池模块20上多个电池组22与上方相邻电池模块20的底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202,通风间隙202与其下方的散热风道201连通。这样通风间隙202上方的电池模块20中,电池组22可以将热量传导至底板下表面,当气流经过通风间隙202时,可以将上方电池模组的底板热量和下方电池模块20的热量带走。由于通风间隙202与散热风道201连通,相当于扩大了通风间隙202或散热风道201的尺寸,有利于增大通风量,而且不需要在电池组22上方设置隔板来与上方电池模块20形成通风间隙202,可以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减轻电池模块20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每个电池模块20的散热风道201均自第一侧121延伸至第二侧122,第一风道13与第一侧121连通,第二风道14与第二侧122连通。即电池组22沿第一侧121指向第二侧122的方向延伸,使得散热风道201自第一侧121径直延伸至第二侧122,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电池模块20上多个电池组22排布整齐,便于组装,还能利于气流快速流经散热风道201,提升散热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电池组22的多个电池单元222沿第一侧121指向第二侧122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11的一侧设有挡板15,电池舱11和第一风道13通过挡板15隔开,挡板15对应每个电池模块20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151,每个通风口151处均设有风机152。如此设置,可以通过风机152驱使第一风道13的气流快速流向电池舱11内,能够提升气流流速,提升散热气流与电池模块20之间的换热效果。其中,可以在挡板15上对应每个电池模块20的位置设有一个或两个通风口151,也可以在挡板15上对应每个散热风道201的位置设有一个通风口15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121设有该挡板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具有前侧开口16和安装于前侧开口16的柜门17,电池舱11与前侧开口16连通,即电池模块20通过前侧开口16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舱11内。可选地,柜体10还设有电气舱12,电气舱12位于电池舱11的一侧,并与前侧开口16连通,即在打开柜门17时可以同时打开电池舱11和电气舱12,可以减少柜门17数量,简化电池柜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应电池舱11和电气舱12的位置分别设有柜门17。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11的第二侧122位于前侧开口16内侧,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防护板40,防护板40覆盖于电池舱11的第二侧122,第二风道14至少部分位于柜门17和防护板40之间,防护板40设有若干通风过孔41,通风过孔41连通电池舱11和第二风道14。具体地,柜门17可开合地安装于前侧开口16处,用于打开或闭合前侧开口16,以便于拆装电池模块20。通过在柜门17和电池舱11之间防护板40,这样在打开柜门17后对电池舱11之外的部分进行维护检修时,可以通过防护板40保护电池舱11内的电池模块20,避免在维护检修过程中误触电池模块20的情况。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电池舱11的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在前侧开口16的宽度方向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护板40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以共同覆盖第二侧122,每个防护板40均独立地可拆卸安装于柜体10。如此可以减小每个防护板40的尺寸和重量,便于防护板40的拆装,而且在需要对电池舱11中的部分电池模块20进行维护时,只需要对应的防护板40即可,而不需要拆除所有防护板40,便于维护检修。可选地,防护板40通过螺钉固定在柜体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多个电池管理模块50(BMU,BatteryManagement Unit),多个电池管理模块50与多个电池模块20一一对应,电池管理模块50安装于电气舱12与电池舱11之间的隔板,并位于柜门17和防护板40之间。如此利用电气舱12与电池舱11之间的隔板、以及柜门17和防护板40之间的位置安装电池管理模块50,能提升柜体10内空间利用率,同时能简化电池模块20的结构,而且一般情况下在对电池管理模块50维护检修时只需要打开柜门17即可,便于维护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30还设有换热风道32和位于换热风道32内的换热装置33,送风组件31位于换热风道32内,换热风道32的出风口34与第一风道13连通,换热风道32的回风口35与第二风道14连通,以使换热风道32、第一风道13、散热风道201和第二风道14形成供柜体10内空气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温度调节装置30安装于柜门17,并位于柜门17外侧。具体地,在放置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时,通常将柜体10的背面或侧面靠墙放置,在前侧柜门17处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因此将温度调节装置30安装于柜门17,并位于柜门17外侧,可以利用柜门17前侧的空间,能提升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便于对温度调节装置30进行维护。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温度调节装置30设于柜体10的底部、顶部或背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3包括顶部风道131和连通顶部风道131的竖向风道132,竖向风道132位于电池舱11背离前侧开口16的一侧,并与电池舱11(通风口151)连通,顶部风道131远离竖向风道132的一端与换热风道32的出风口34连通。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自换热风道32流出的冷气流经过顶部风道131后沿着竖向风道132朝下流动,尽可能让冷气流流到竖向风道132的底部位置,使得位于电池舱11底部的电池模块20也能有冷气流经过,能提升电池舱11上下位置的散热均匀性。该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30可以设于柜门17,也可以设于柜体10的顶部或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30设于柜门17,温度调节装置30还包括出风嘴36,出风嘴36安装于出风口34处,并朝顶部风道131延伸,出风嘴36对应抵接于顶部风道131远离竖向风道132的开口处。即在打开柜门17时,出风嘴36随柜门17远离顶部风道131,而在关闭柜门17后,出风嘴36对应抵接于顶部风道131远离竖向风道132的开口处,从而使得出风嘴36与顶部风道131的开口对接,以保证从出风嘴36流出的气流流向顶部风道131。可选地,出风嘴36与顶部风道13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抵接在出风嘴36与顶部风道131之间,以避免冷气流泄漏至第二风道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风道32的出风口34位于柜体10的上部位置,电池舱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第一风道13包括顶部风道131和连通顶部风道131的竖向风道132,顶部风道131与出风口34连通,竖向风道132位于电池舱11的第一侧121,并与电池舱11连通,电池舱11的第二侧122与第二风道14连通。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自换热风道32流出的冷气流经过顶部风道131后沿着竖向风道132朝下流动,尽可能让冷气流流到竖向风道132的底部位置,使得位于电池舱11底部的电池模块20也能有冷气流经过,能提升电池舱11上下位置的散热均匀性。该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30可以设于柜门17,也可以设于柜体10的顶部或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的上部设有排氢口18,排氢口18与第一风道13连通,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排氢组件19,排氢组件19设于排氢口18处。具体地,排风组件可以为排风扇或活动百叶,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氢气时,位于柜体10上部的排氢口18能较好地将氢气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舱1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安装一个电池模块20,任意一个电池模块20均与其上方相邻电池模块20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202。具体地,可以在电池舱11内仅设置一列安装区,也可以设置多列安装区,每列安装区均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位。
可选地,每个电池模块20均包括支撑底板21和安装于支撑底板21上的多个电池组22,多个电池组22沿支撑底板2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电池组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201,散热风道201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13,另一端连通第二风道14;任意一个电池模块20均与其上方相邻电池模块20的底板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202,通风间隙202与散热风道20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高压箱60和消防系统70,消防系统70包括消防容器和消防管路,消防管路连接于消防容器,并延伸至电池舱11,消防容器和高压箱60均安装于电气舱12,高压箱60与多个电池模块20电连接。其中,高压箱60和消防系统7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内侧设有隔热层,电池舱11、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均位于隔热层内侧的空间中,这样可以减小气流冷量损耗,提升换热效率。其中,隔热层可以采用隔热泡棉或塑料泡沫等等材质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设有电池舱、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连通所述电池舱;
多个电池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池舱,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均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以及
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柜体,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被配置为驱使气流流经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绑带组件、两个固定端板和多个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之间,所述绑带组件套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和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所述固定端板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组件包括金属绑带和塑料绑带,所述金属绑带和所述塑料绑带均套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和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并在垂直于所述支撑底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内设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位,每个所述安装位安装一个所述电池模块,任意一个所述电池模块均与其上方相邻所述电池模块的底板之间间隔形成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风道均自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侧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侧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设有挡板,所述电池舱和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挡板隔开,所述挡板对应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处均设有风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具有前侧开口和安装于所述前侧开口的柜门,所述电池舱的第二侧位于所述前侧开口内侧,所述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覆盖于所述电池舱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柜门和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防护板设有若干通风过孔,所述通风过孔连通所述电池舱和所述第二风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设有换热风道和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换热装置,所述送风组件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回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以使所述换热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供所述柜体内空气循环流动的循环风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柜门,并位于所述柜门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顶部风道和连通所述顶部风道的竖向风道,所述竖向风道位于所述电池舱背离所述前侧开口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舱连通,所述顶部风道远离所述竖向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换热风道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出风嘴,所述出风嘴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并朝所述顶部风道延伸,所述出风嘴对应抵接于所述顶部风道远离所述竖向风道的开口处;
所述柜体的上部设有排氢口,所述排氢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还包括排氢组件,所述排氢组件设于所述排氢口处。
CN202322400056.3U 2023-09-01 2023-09-01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Active CN220895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0056.3U CN220895664U (zh) 2023-09-01 2023-09-01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0056.3U CN220895664U (zh) 2023-09-01 2023-09-01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5664U true CN22089566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0056.3U Active CN220895664U (zh) 2023-09-01 2023-09-01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5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31084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0265749B (zh) 一种电池箱
CN106839164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1697287A (zh)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CN218976549U (zh) 储能电源
CN111403643A (zh) 一种电池箱
CN114069090A (zh) 一种移动式储能集装箱散热装置及移动式储能集装箱
CN212161902U (zh) 一种小型储能电池柜
CN220895664U (zh)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CN113131039A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散热方法
CN220895663U (zh)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10785064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17013142A (zh) 机柜式风冷储能系统
CN217239575U (zh) 储能集装箱
CN217426890U (zh) 储能柜和储能装置
CN216015490U (zh) 换电柜及换电系统
CN114614140A (zh) 储能集装箱
CN212324615U (zh) 一种机柜散热结构及电源系统
CN219329944U (zh) 冷媒冷却ip54防护等级变频柜壳体及变频柜
CN220731625U (zh) 一种电池包喷淋式冷却机构
CN21768539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27379U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CN221009620U (zh) 一种高防护隔离和散热快的消防应急电源
CN218241983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池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