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1685A - 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1685A
CN117651685A CN202180100411.6A CN202180100411A CN117651685A CN 117651685 A CN117651685 A CN 117651685A CN 202180100411 A CN202180100411 A CN 202180100411A CN 117651685 A CN117651685 A CN 117651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ipe
car
fixing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04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岛诚
饭田真司
福冈宏纪
松本壮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51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1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整风装置的框架所需的部件的种类并且能够使整风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的电梯。电梯具备:轿厢框(7),所述轿厢框(7)具备水平梁,并支承轿厢室(5);以及整风装置(8),所述整风装置(8)支承于水平梁。水平梁在轿厢室(5)的上方和下方中的一方沿着x轴延伸。整风装置(8)具备第一管(19)、第二管(20)及软质材料的罩(16)。第一管(19)具有第一棒状部(21)和第一弯曲部(22)。第二管(20)具有第二棒状部(23)、第二弯曲部(24)及第三弯曲部(25)。罩(16)被设置成从外侧覆盖第一管(19)和第二管(20)。

Description

电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电梯的整风装置。该整风装置具备流线形状的框架和沿着框架的形状的罩。电梯通过具备该整风装置,从而能够降低轿厢以高速升降时的噪音。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31850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整风装置中,在流线形状的框架组合有较多的部件。因此,存在部件的种类变多且构造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整风装置的框架所需的部件的种类并且能够使整风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的电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电梯具备:轿厢室,所述轿厢室形成有出入口;门,所述门设置于出入口;轿厢框,所述轿厢框具备水平梁,并支承轿厢室;以及整风装置,所述整风装置支承于水平梁。水平梁在轿厢室的上方和下方中的一方沿着第一轴延伸。整风装置具备第一管、第二管及软质材料的罩。第一管具有第一棒状部和第一弯曲部。第二管具有第二棒状部、第二弯曲部及第三弯曲部。第一棒状部沿着与第一轴正交且水平的第二轴从门侧的一端部延伸,并在水平梁的一方与水平梁在水平投影面上交叉。第一弯曲部从第一棒状部的另一端部朝向轿厢室弯曲。第二棒状部沿着第一轴延伸,并与第一管在水平投影面上交叉。第二弯曲部从第二棒状部的一端部朝向轿厢室弯曲。第三弯曲部从第二棒状部的另一端部朝向轿厢室弯曲。罩被设置成从外侧覆盖第一管和第二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整风装置具备第一管、第二管及软质材料的罩。因此,能够减少整风装置的框架所需的部件的种类,并能够使整风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装置的整体图。
图2是将电梯轿厢的罩取下时的侧视图。
图3是将电梯轿厢的罩取下时的主视图。
图4是将电梯轿厢的罩取下时的俯视图。
图5是电梯轿厢的侧视图。
图6是电梯轿厢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上升时的气流与罩的形状的关系的电梯轿厢的中央剖视图。
图8是安装于整风装置的框架的软质材料的罩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电梯轿厢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电梯轿厢的主视图。
图11是将电梯轿厢的罩取下时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电梯轿厢的中央剖视图。
图13是电梯轿厢且是示出软质材料的罩的固定方法的侧视图。
图14是电梯轿厢且是示出软质材料的罩的固定方法的侧视图。
图15是电梯轿厢且是示出软质材料的罩的固定方法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部分的重复说明被适当地简化或省略。
实施方式1.
图1是电梯装置的整体图。
图1的电梯装置具备电梯轿厢1、卷扬机2、控制装置、主吊索3及配重4。升降通路贯通建筑物的各层。机械室设置在升降通路的正上方。层站(日文:乗場)与升降通路相向,并设置在建筑物的各层。
轿厢1在升降通路的内部升降。轿厢1具有轿厢室5、门6、轿厢框7、整风装置8、罩固定部9、地坎(日文:敷居)10及挡板(日文:エプロン)11。
卷扬机2和控制装置设置在机械室。控制装置与卷扬机2和轿厢1的设备电连接。控制装置被设置成对电梯装置进行整体控制。卷扬机2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轿厢室5为长方体形状。在轿厢室5形成有出入口。轿厢1吊挂在主吊索3的一侧。主吊索3卷挂于卷扬机2。通过将主吊索3卷绕于卷扬机2,从而使轿厢室5升降。配重4吊挂在主吊索3的另一侧。配重4沿与轿厢1相反的方向升降。
门6为长方形形状。门6设置于轿厢室5的出入口。门6与设置在各层的层站的门相向。
轿厢框7为长方形形状。轿厢框7支承轿厢室5。轿厢框7具备垂直梁和水平梁。垂直梁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垂直梁具备纵柱12和在图1中未图示的纵柱13。轿厢室5配置在纵柱12与纵柱13之间。水平梁沿着门6的开闭方向延伸。水平梁具备上梁14和下梁15。上梁14连接在纵柱12的上端部与纵柱13的上端部之间。上梁14配置在轿厢室5的上方。主吊索3与上梁14连接。下梁15连接在纵柱12的下端部与纵柱13的下端部之间。下梁15配置在轿厢室5的下方。
为了使以下的说明变得容易,设定x轴及y轴。x轴是与水平梁延伸的方向平行且水平的轴。y轴是与x轴正交且水平的轴。
整风装置8设置在轿厢室5的上方。整风装置8支承于上梁14。整风装置8具备框架和软质材料的罩16。整风装置8抑制轿厢1升降时的风噪声。在罩16的上部形成有供主吊索3通过的吊索孔17。
罩固定部9具备对整风装置8的罩16进行固定的机构。
地坎10和挡板11以防止下落为目的而安装在轿厢室5的层站侧下端部。地坎10配置在门的下方。挡板11配置在地坎10的下方。
此外,轿厢1也可以应用于不具有机械室的电梯装置。在该情况下,卷扬机2和控制装置设置在升降通路的下部或上部。
接着,使用图2至图4,对整风装置8的框架进行说明。
图2是将电梯轿厢1的罩16取下时的侧视图。图3是将电梯轿厢1的罩16取下时的主视图。图4是将电梯轿厢1的罩16取下时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整风装置8的框架具备支承台18、第一管19及第二管20。
支承台18配置在上梁14的上方。支承台18固定于上梁14。
第一管19具有第一棒状部21和第一弯曲部22。第一棒状部21以从门6侧的端部沿着y轴与门6远离的方式延伸。第一棒状部21配置在上梁14的上方。第一棒状部21支承于上梁14。第一弯曲部22从第一棒状部21的另一方的端部朝向轿厢室5而向下方弯曲,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第一管19配置在支承台18的上方。第一管19固定于支承台18。在第一管19的第一弯曲部22侧的端部与轿厢室5之间形成有空间。
如图3所示,第二管20具有第二棒状部23、第二弯曲部24及第三弯曲部25。第二棒状部23沿着x轴延伸。第二弯曲部24从第二棒状部23的一方的端部朝向轿厢室5而向下方弯曲,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第二棒状部23的该端部是从门6侧朝向左侧的端部。第三弯曲部25从第二棒状部23的另一方的端部朝向轿厢室5而向下方弯曲,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第二棒状部23的该端部是从门6侧朝向右侧的端部。第二管20配置在第一管19的上方。第二管20固定于第一管19。在第二管20的第二弯曲部24侧的端部与轿厢室5之间形成有间隙。在第二管20的第三弯曲部25侧的端部与轿厢室5之间形成有空间。
此外,第二管20配置在第一管19的上方是指被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第二棒状部23与轿厢室5的距离比第一棒状部21与轿厢室5的距离长。即,在垂直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的第一棒状部21相比,第二管20的第二棒状部23距轿厢室5远。
如图4所示,第一管19的第一棒状部21与上梁14在水平投影面上交叉。主吊索3与上梁14的中心部连接。第二管20的第二棒状部23与第一管19在水平投影面上交叉。
接着,对第一管19和第二管20的位置进行说明。在图4所示的具体的例子中,整风装置8的框架具备两台支承台18、两根第一管19和三根第二管20。以下,在需要对该两台支承台18进行确定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对支承台18标注附图标记18a~18b。同样地,对第一管19标注附图标记19a~19b。而且,对第二管20标注附图标记20a~20c。另外,在第一管19a的构成要素中,通过在附图标记之后附加英文字母a来确定各要素。同样地,在第一管19b的构成要素中,通过在附图标记之后附加英文字母b来确定各要素。在第二管20a的构成要素中,通过在附图标记之后附加英文字母a来确定各要素。在第二管20b的构成要素中,通过在附图标记之后附加英文字母b来确定各要素。在第二管20c的构成要素中,通过在附图标记之后附加英文字母c来确定各要素。
支承台18a在水平投影面上与主吊索3相比从门6侧朝向左侧地配置。支承台18a在水平投影面上设置在轿厢室5的区域内。支承台18b在水平投影面上与主吊索3相比从门6侧朝向右侧地配置。支承台18b在水平投影面上设置在轿厢室5的区域内。
第一管19a配置在支承台18a的上方。第一管19a的第一棒状部21a固定于支承台18a。第一管19a被固定在与上梁14交叉的交叉部位。第一管19b配置在支承台18b的上方。第一管19b的第一棒状部21b固定于支承台18b。第一管19b被固定在与上梁14交叉的交叉部位。第一管19a与第一管19b配置在相同的高度。
第二管20a配置在第一棒状部21a的门6侧的端部的上方。第二管20a配置在第一棒状部21b的门6侧的端部的上方。第二管20a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a交叉。第二管20a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b交叉。第二管20a在与第一管19a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a。第二管20a在与第一管19b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b。第二管20b在水平投影面上配置在第二管20a与支承台18a及支承台18b之间。第二管20b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a交叉。第二管20a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b交叉。第二管20b在与第一管19a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a。第二管20b在与第一管19b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b。第二管20c被配置成在水平投影面上与主吊索3和上梁14的连接部位相比成为第一弯曲部22a侧及第一弯曲部22b侧。第二管20c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a交叉。第二管20c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b交叉。第二管20b在与第一管19a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a。第二管20b在与第一管19b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b。
作为第一管19及第二管20的材料,使用圆管的空中管。此外,也能够使用具有棱边的方管,但由于软质材料的罩16有可能会开孔或破裂,因此,优选使用不具有棱边的带圆度的材料。
第一管19具有将支承台18与第二管20连结的作用。第一弯曲部22的形状具有决定罩16的y轴方向的形状的作用。第二弯曲部24及第三弯曲部25的形状具有决定罩16的x轴方向的形状的作用。因而,罩16的形状能够由第一管19和第二管20这两种部件来决定。因此,能够削减部件的种类,并提高安装性。而且,构造变得简单,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使用图5,对罩16进行说明。图5是电梯轿厢1的侧视图。
罩16为沿着整风装置8的内部的框架的形状。罩16被设置成从外侧覆盖第一管19和第二管20。在罩16的下部形成有开口。在罩16中,在沿着x轴方向的侧面形成有凹型的切口。切口在从门6朝向右侧的罩16的侧面形成有一个,在从门6朝向左侧的罩16的侧面形成有一个。切口为罩16不与轿厢框7重叠的深度。上梁14通过切口。罩16在切口的下端角部和在水平投影面上成为角部的位置的端部这至少八处分别具有连结部26。
作为罩16的材料,可以使用布材料、树脂材料及纸材料等能够沿着整风装置8的内部的框架形状的软质材料。在使用金属板作为罩16的材料的情况下,需要多个板金部件和螺栓等部件。而且,板金部件需要进行弯曲加工。因而,制作成本变高,且组装作业会花费时间。通过使用软质材料,无需板金部件和弯曲加工。另外,与使用金属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螺栓等部件。因而,通过使用软质材料的罩16,与使用金属板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安装性及维护性提高。
接着,还使用图5及图6,对罩固定部9进行说明。图6是电梯轿厢1的主视图。
罩固定部9设置在罩16的上部和罩16的下部。罩16的上部的罩固定部9具备螺栓等第一固定部件27。罩16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二管20b重叠。罩16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二管20c重叠。罩固定部9设置在罩16与第二管20b重叠的部位。罩固定部9设置在罩16与第二管20c重叠的部位。罩16由第一固定部件27从上方固定。罩16固定于第二管20b。罩16固定于第二管20c。第一固定部件27在水平投影面上配置在比第二管20a靠上梁14侧的位置。
接着,还使用图5及图6,对罩16的下部的罩固定部9进行说明。
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轿厢1具备固定吊索28。罩固定部9具备第二固定部件29。固定吊索28的一侧与罩16的连结部26连接。第二固定部件29为钩状。第二固定部件29固定于轿厢框7。固定吊索28的另一侧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件29。因而,罩下部在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固定于轿厢1。在罩16的下部的边缘与轿厢室5之间形成有空间。
接着,对罩16的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说明。在与层站的高度相匹配地配置轿厢室5时,门6在水平投影面上配置在比罩16靠近层站的位置。因此,在水平投影面上,在罩16与升降通路内的设备之间形成有空间。因而,能够防止罩16与升降通路内的设备的干涉。
接着,对罩固定部9的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说明。罩16具备面30。面30是在轿厢1升降时与设置在层站的门相向的面。门6具备面31。面31是在轿厢1升降时与设置在层站的门相向的面。面31是在水平投影面上在门6所具备的面中最远离轿厢框7的面。面30在水平投影面上设置在比面31靠上梁14侧的位置。面30在罩16所具备的面中与升降通路内的设备的距离最近。为了防止罩16与升降通路内的设备的干涉,面30需要减小挠曲。罩固定部9在水平投影面上设置在比第二管20a靠上梁14侧的位置。因此,会在面30中产生张力而难以挠曲。另外,通过在罩16的固定中利用张力,从而能够削减罩16的固定部位。因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安装性提高。
接着,对整风装置8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升降时产生的噪音容易从轿厢室5与门6的间隙流入到轿厢室5内。为了抑制噪音,需要降低向门6侧流动的空气。整风装置8的形状由第一管19的形状和第二管20的形状决定。第一管19具有第一弯曲部22,门6侧的端部不具有弯曲部。第二管20具有第二弯曲部24和第三弯曲部25。整风装置8的罩16通过第一管19的形状和第二管20的形状而使面30以外的侧面的上部弯曲并具有流线形状。因此,轿厢1上升时的罩16的表面附近的空气容易沿着面30以外的面流动。因而,能够抑制沿着面30流动的空气。因而,整风装置8能够降低向门6侧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由此,能够降低轿厢室5内的噪音。
接着,对组装时的第一管19与第二管20的位置关系的优越性进行说明。轿厢框7在轿厢1的部件中为强度较高的部件之一。因而,整风装置8安装于轿厢框7。整风装置8的框架具备支承台18、第一管19及第二管20。支承台18固定于上梁14。第一管19配置在支承台18的上方。第一管19在水平投影面上沿着y轴配置。因而,第一管19在水平投影面上与上梁14交叉。因此,第一管19能够在与上梁14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支承台18。第二管20配置在第一管19的上方。第二管20在水平投影面上沿着x轴配置。因而,第二管20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交叉。因此,第二管20能够在与第一管19交叉的交叉部位固定于第一管19。另一方面,第二管20不与上梁14交叉。因而,在将第二管20安装在第一管19的下方的情况下,需要固定用的追加的部件。因此,与在第一管19的下方配置有第二管20的框架相比,在第一管19的上方配置有第二管20的框架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安装性提高。而且,构造变得简单,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使用图7,对轿厢1升降时的第一管19与第二管20的位置关系的优越性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上升时的气流与罩16的形状的关系的电梯轿厢1的中央剖视图。
如图7所示,第二管20配置在第一管19的上方。在轿厢1上升时会产生朝下的气流A。通过由气流A产生的朝下的压力,罩16的上部在第二管20a与第二管20b之间及第二管20b与第二管20c之间沿着x轴方向挠曲。其结果是,挠曲的部分发挥槽那样的作用。因此,在罩16的上部的表面附近,容易产生x轴方向的气流B,难以产生y轴方向的气流C。因而,能够降低成为噪音的一个原因的朝向门6侧产生的气流C。另一方面,在第一管19与第二管20的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罩16的上部沿着x轴方向及y轴方向呈四边形形状挠曲。因此,在罩16的上部的表面附近,气流B和气流C会产生同等程度的气流。因而,不会形成难以产生y轴方向的气流C的状态。另外,在将第一管19配置在第二管20的上方的情况下,罩16的上部会在第一管19a与第一管19b之间沿着y轴方向挠曲。因此,在罩16的上部的表面附近,容易产生y轴方向的气流C,难以产生x轴方向的气流B。因而,不会形成难以产生y轴方向的气流C的状态。由此,通过将第二管20配置在第一管19的上方,从而能够抑制向门6侧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由此,能够降低轿厢室5内的噪音。
图2至图7示出在整风装置8设置有两根第一管19和三根第二管20的例子。作为其他例子,整风装置8也可以分别仅具备一根第一管19和一根第二管20。此外,为了成为在轿厢1上升时在罩16的上部的表面附近容易产生x轴方向的气流B的构造,整风装置8优选具备多根第一管19和多根第二管20。例如,整风装置8也可以具备两根第一管19和两根第二管20。
在图2至图7中,记载了在上梁14与第一管19之间设置有支承台18的框架的结构,但也可以不使用支承台18地将第一管19固定在上梁14的上方。
此外,整风装置8也可以设置在轿厢室5的下方。另外,整风装置8也可以设置在轿厢室5的上方及下方这两者。在将整风装置8设置在轿厢室5的下方的情况下,整风装置8上下相反地设置。另外,支承台18或第一管19固定在下梁15的下方。通过将整风装置8安装在轿厢室5的下方,从而能够抑制轿厢1降下时的噪音。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整风装置8具备罩16和框架。整风装置8的框架的形状由第一管19和第二管20的形状决定。在水平投影面上,第一管19与第二管20交叉。整风装置8的框架通过使两种部件交叉来进行制作。因而,能够削减部件的种类,并且安装性提高。而且,构造变得简单,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第一管19配置在比第二管20靠下方的位置。第一管19在水平投影面上交叉。第二管20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管19交叉。因而,第一管19能够固定在与上梁14或支承台18交叉的交叉部位。另外,第二管20能够固定在与第一管19交叉的交叉部位。因此,能够削减固定所需的部件个数。由此,安装性进一步提高,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第一管19具备第一棒状部21和第一弯曲部22。第二管20具有第二棒状部23、第二弯曲部24及第三弯曲部25。由此,能够抑制成为噪音的原因的向门6侧产生的气流。
第一管19配置在比第二管20靠下方的位置。因而,容易沿x轴方向产生气流,难以沿y轴方向产生气流。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成为噪音的原因的向门6侧产生的气流。
罩16由罩固定部9固定。因而,会对罩16施加张力,能够防止挠曲。因此,整风装置8能够削减罩16的固定部件。由此,安装性进一步提高,组装时的作业变得容易。
在与层站的高度相匹配地配置轿厢室5时,门6在水平投影面上配置在比罩16靠近层站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罩16与升降通路内的设备的干涉。
罩16使用作为软质材料的材料。由于能够沿着整风装置8的框架,因此,在制作时无需施加弯曲加工等。另外,罩16能够折叠。因而,罩16的运输变得容易。而且,罩16能够从折叠的状态起在轿厢1的上方展开并安装于框架。由此,可搬运性及安装性提高,组装时的作业变得容易。
实施方式2.
图8是安装于整风装置8的框架的软质材料的罩16的立体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部分的说明被省略。
如图8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罩16具有能够在将吊索孔17与罩16的端部连结的线上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32。开闭机构32是能够将罩16打开及关闭的机构。开闭机构32例如可以使用拉链、纽扣及螺栓等。开闭机构32设置于面30。运用电梯装置时的开闭机构32被关闭。因而,整风装置8在运用电梯装置时能够保持整风功能。另一方面,在电梯装置的维护检查时等需要拆装罩16时,能够将开闭机构32打开。此外,开闭机构32也可以设置在面30以外的侧面,但从能够从层站进行开闭机构32的开闭作业以及通过将开闭机构32局部地打开而从层站向轿厢室5的上方进行乘降的作业变得容易的观点出发,优选设置于面30。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2,罩16在面30具备开闭机构32。因而,能够将罩16打开。由此,即使在将主吊索3附加到轿厢框7的状态下,罩16也能够相对于框架进行拆装。而且,轿厢1能够从层站进行罩16的开闭作业。另外,罩16能够局部地打开。由此,轿厢1的维护性提高,从层站向轿厢室5的上方进行乘降的作业变得容易。因而,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轿厢1相比,安装性及维护性提高。
实施方式3.
图9是示出电梯轿厢1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电梯轿厢1的主视图。图11是电梯轿厢1且将软质材料的罩16取下时的侧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部分中的任一个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部分的说明被省略。
在实施方式3中,轿厢1的整风装置8具备第一管19、第二管20及罩16。
如图9所示,罩16的上部以门6侧变高的方式具有倾斜面。
如图10所示,在罩16的面30形成有用于进行维护作业的开口33。
如图11所示,第一棒状部21具有朝向门6侧的端部而向上倾斜的倾斜部34。伴随着第一棒状部21的形状,固定于倾斜部34的第二管20b配置在比第二管20c高的位置。与第二弯曲部24c相比,第二弯曲部24b的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较长。与第三弯曲部25c相比,第三弯曲部25b的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较长。同样地,固定于倾斜部34的第二管20a配置在比第二管20b高的位置。与第二弯曲部24b相比,第二弯曲部24a的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较长。与第三弯曲部25b相比,第三弯曲部25a的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较长。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3,罩16在面30形成有开口33。因而,与实施方式1的罩16相比,罩16的沿着框架的面积变小。另外,与在实施方式1公开的例子中进行的作业相比,从层站向轿厢室5的上方进行乘降的作业变得容易。由此,安装性及维护性比实施方式1高。罩16的上部以门6侧变高的方式具有倾斜面。罩16的表面附近的空气在轿厢1升降时容易沿着罩16的上部的倾斜面朝下流动,难以向面30流动。因而,能够抑制气流从面30的开口33流入到罩16的内部。由此,能够抑制升降时的轿厢室5内的噪音。此外,虽然也可以在上表面不倾斜的罩16形成开口33,但由于气流容易从开口33进入到罩16的内部,因此,罩16优选为以门6侧变高的方式倾斜的形状。
实施方式4.
图12是示出电梯轿厢1的中央剖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部分中的任一个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部分的说明被省略。
如图12所示,在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罩16的面30形成有开口33。罩16的端部由罩固定部9固定于轿厢室5。
罩固定部9具备L字型固定部件35和螺栓36。罩固定部9设置在轿厢室5与罩16的端部之间。
L字型固定部件35固定于轿厢室5。在罩16的端部,为了固定螺栓36而形成垂直方向的长孔。罩16由螺栓36固定于L字型固定部件35。螺栓36通过罩16的长孔。螺栓36与L字型固定部件35紧固连结。螺栓36并未被完全紧固连结。螺栓36被紧固连结成罩16能够上下移动与长孔的垂直方向的长度相应的量。因而,罩16并未被完全固定。罩16以在与轿厢室5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被固定。
轿厢室5经由防振橡胶支承于轿厢框7。防振橡胶可以抑制在乘客向轿厢室5内进行乘降等时在轿厢室5产生的晃动。根据乘客人数,轿厢框7有时会与轿厢室5不同地进行与防振橡胶的位移量相应的量的移动。在将螺栓36完全拧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施加使罩16破损的程度的张力。通过将用于供罩16的螺栓36通过的孔设为长孔并调整螺栓36的紧固连结强度,从而能够防止罩16的破损。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4,罩16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面30形成有开口33。因而,罩16的沿着框架的面积比实施方式1的罩16小。另外,与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的作业相比,从层站向轿厢室5的上方进行乘降的作业变得容易。由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安装性及维护性进一步提高。利用罩固定部9将罩16的端部固定于轿厢室5。因而,不具有在轿厢室5与罩16之间通过的空气的流路。由此,即使形成有开口33,也能够抑制从开口33向罩16的内侧流动的空气。由此,不用变更第一管19的形状和第二管20的形状,就能够降低噪音。因而,与实施方式3相比,构造变得简单。因而,与实施方式3相比,安装性提高。另外,罩16以在其与轿厢室5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被固定。因而,在将整风装置8配置在轿厢1的上方的情况下,无需用于防止跌倒的扶手。
实施方式5.
图13是电梯轿厢1且是示出软质材料的罩16的固定方法的侧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部分中的任一个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部分的说明被省略。
如图13所示,在实施方式5中,固定吊索28具备张力调整机构37。张力调整机构37使用弹簧等能够调整固定吊索28的张力的构件。固定吊索28通过利用张力调整机构37调整张力,从而对罩16施加张力。
此外,也可以不使用张力调整机构37,而是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吊索作为固定吊索。
此外,第二固定部件29也可以固定于轿厢室5。在将第二固定部件29固定于轿厢室5的情况下,第二固定部件29在水平投影面上固定在比第二管20a靠上梁14侧的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5,固定吊索28具备张力调整机构37。固定吊索28利用张力调整机构37来调整张力。通过固定吊索28的张力,对罩16施加张力。能够利用施加于罩16的张力来防止由于在升降时产生的风压而产生的罩16的挠曲。因此,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能够减少第一固定部件27的紧固连结个数。而且,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能够减少固定吊索28的根数。由此,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因此,安装性及维护性提高。
实施方式6.
图14是电梯轿厢1且是示出软质材料的罩16的固定方法的侧视图。图15是电梯轿厢1且是示出软质材料的罩16的固定方法的主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的部分中的任一个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该部分的说明被省略。
如图14所示,在实施方式6中,轿厢室5具备扶手38。扶手38设置在轿厢室5的上方。扶手38是以防止跌倒为目的而设置的。另外,固定吊索28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具备张力调整机构37。罩固定部9具有将固定吊索28与扶手38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机构。固定吊索28通过罩固定部9固定于扶手38。罩固定部9在水平投影面上设置在比第二管20a靠上梁14侧的位置。此外,整风装置8设置在轿厢室5的上方。整风装置8支承于上梁14。
如图14及图15所示,当在轿厢室5的上方具备扶手38的情况下,扶手38设置在成为罩16的端部的正下方的位置。因而,第一管19的第一弯曲部22能够使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比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短。第二管20的第二弯曲部24能够使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比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短。第二管20的第三弯曲部25能够使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部分比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短。固定吊索28通过利用张力调整机构37调整张力,从而对罩16施加张力。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6,固定吊索28具备张力调整机构37。轿厢室5具备扶手38。固定吊索28固定于扶手38。扶手38设置在成为罩16的端部的正下方的位置。因而,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整风装置8能够缩短第一管19的长度和第二管20的长度。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削减第一管19的重量和第二管20的重量。由此,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安装性和维护性提高。另外,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固定吊索28通过张力调整机构37来调整张力。因而,通过固定吊索28的张力而对罩16施加张力。能够利用施加于罩16的张力来防止由于在升降时产生的风压而产生的罩16的挠曲。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能够减少第一固定部件27的紧固连结个数。而且,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能够减少固定吊索28的根数。由此,由于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因此,安装性及维护性提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那样,本公开的电梯轿厢能够用于电梯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轿厢
2 卷扬机
3 主吊索
4 配重
5 轿厢室
6 门
7 轿厢框
8 整风装置
9 罩固定部
10 地坎
11 挡板
12 纵柱
13 纵柱
14 上梁
15 下梁
16 罩
17 吊索孔
18 支承台
19 第一管
20 第二管
21 第一棒状部
22 第一弯曲部
23 第二棒状部
24 第二弯曲部
25 第三弯曲部
26 连结部
27 第一固定部件
28 固定吊索
29 第二固定部件
30 面
31 面
32 开闭机构
33 开口
34 倾斜部
35 L字型固定部件
36 螺栓
37 张力调整机构
38 扶手。

Claims (13)

1.一种电梯,其中,所述电梯具备:
轿厢室,所述轿厢室形成有出入口;
门,所述门设置于所述出入口;
轿厢框,所述轿厢框具备水平梁,并支承所述轿厢室;以及
整风装置,所述整风装置支承于所述水平梁,
所述水平梁在所述轿厢室的上方和下方中的一方沿着第一轴延伸,
所述整风装置具备第一管、第二管及软质材料的罩,
所述第一管具有第一棒状部和第一弯曲部,
所述第二管具有第二棒状部、第二弯曲部及第三弯曲部,
所述第一棒状部沿着与所述第一轴正交且水平的第二轴从所述门侧的一端部延伸,并在所述水平梁的所述一方侧在水平投影面上与所述水平梁交叉,
所述第一弯曲部从所述第一棒状部的另一端部朝向所述轿厢室弯曲,
所述第二棒状部沿着所述第一轴延伸,并在水平投影面上与所述第一管交叉,
所述第二弯曲部从所述第二棒状部的一端部朝向所述轿厢室弯曲,
所述第三弯曲部从所述第二棒状部的另一端部朝向所述轿厢室弯曲,
所述罩被设置成从外侧覆盖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第一管支承于所述水平梁,所述第二管在所述第一管的所述一方固定于所述第一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被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所述第二棒状部与所述轿厢室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棒状部与所述轿厢室的距离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还具备罩固定部,所述罩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罩的端部与所述轿厢室之间,将所述罩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轿厢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还具备罩固定部,所述罩固定部将所述罩从所述一方固定于所述第二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具备:
固定吊索,所述固定吊索与所述罩的端部连接;以及
罩固定部,所述罩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轿厢框或所述轿厢室,
所述罩固定部具备对所述固定吊索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具备:
扶手,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上方;
罩固定部,所述罩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罩;以及
固定吊索,所述固定吊索与所述罩的端部连接,
所述整风装置支承于配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上方的所述水平梁,
所述罩固定部具备将所述扶手与所述固定吊索之间连接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固定吊索具备能够调整所述固定吊索的张力的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第二管在水平投影面上固定于所述第一棒状部的所述一端部,
所述罩固定部在水平投影面上设置在比所述第二管靠所述水平梁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罩形成有供电梯的主吊索通过的吊索孔,并能够在将所述吊索孔与所述罩的端部连结的线上开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第一棒状部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向所述门侧而向所述一方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
在所述罩的所述门侧的面形成有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
在与层站的高度相匹配地配置所述轿厢室时,所述门在水平投影面上配置在比所述罩靠近所述层站的位置。
CN202180100411.6A 2021-07-15 2021-07-15 电梯 Pending CN1176516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26623 WO2023286244A1 (ja) 2021-07-15 2021-07-15 エレベー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1685A true CN117651685A (zh) 2024-03-05

Family

ID=8491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0411.6A Pending CN117651685A (zh) 2021-07-15 2021-07-15 电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52767B2 (zh)
CN (1) CN117651685A (zh)
WO (1) WO20232862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9469U (ja) * 1992-12-15 1994-07-08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サービス エレベータ乗かごの冠水被害防止装置
JP2008074580A (ja) * 2006-09-22 2008-04-0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整風装置
JP2011121747A (ja) * 2009-12-11 2011-06-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JP6165338B2 (ja) * 2014-07-11 2017-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JP6783705B2 (ja) * 2017-06-08 2020-11-1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6244A1 (ja) 2023-01-19
JPWO2023286244A1 (zh) 2023-01-19
JP7452767B2 (ja)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9133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7254053A (ja) エレベータ
JPH10279230A (ja) カバー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ー
JP2011121747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JP539313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EA014743B1 (ru) Лифт с канатоведущим шкивом без противовеса
JPH06329372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H11106159A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107108168B (zh) 电梯系统
CN105692405A (zh) 电梯轿厢
CN117651685A (zh) 电梯
JP367337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つり合いおもり
JP615796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6056004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414485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180101486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485560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639773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18110380A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307406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整風装置
JP405647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599659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テールコードの取付構造
JP7352223B1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2815798B2 (ja) レー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JPH05789A (ja) 高速エレベーターの整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