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0386A -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0386A
CN117550386A CN202410041221.7A CN202410041221A CN117550386A CN 117550386 A CN117550386 A CN 117550386A CN 202410041221 A CN202410041221 A CN 202410041221A CN 117550386 A CN117550386 A CN 117550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membrane material
pick
blank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412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50386B (zh
Inventor
李帅
石彦宇
陈强
周彬
刘枢
吕江波
沈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artm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artm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artm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412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0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0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0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50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0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65H3/0808Suction grippers
    • B65H3/0816Suction grippers separating from the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48Air blast acting on edges of, or unde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膜材搬运组件包括拾取结构、吹扫结构及拍打结构,拾取结构包括载板及间隔设于载板的多个吸附件,吸附件用于吸附拾取膜材;吹扫结构的吹风口朝向待拾取的膜材;拍打结构可动地设于载板用于拍打吸附件所吸附的膜材。通过拍打结构拍打膜材的振动作用并配合吸附件的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地在吸附件所吸附的膜材和与其相邻的另一膜材之间形成初始间隙。从而,该初始间隙能够在吹扫风的分隔作用下进一步扩大。由此,能够提高分离相邻膜材的便利性。下料装置包括上述膜材搬运组件,利用膜材进行分隔时更加方便。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下料装置,下料时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在物料的生产、加工以及检测等产品线上,产品通常被装载在料盘上并通过运载小车等运载工具批量输送料盘。对于一些结构精密、或者材质、性质特殊的产品,通常还在料盘之间设置分隔膜。
然而,由于分隔膜的膜材大多呈薄片状,相邻分隔膜之间不易分离,故制约了产品线上的自动化程度,亟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邻分隔膜不易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膜材搬运组件,所述膜材搬运组件包括拾取结构、吹扫结构及拍打结构,所述拾取结构包括载板及间隔设于所述载板的多个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拾取膜材;所述吹扫结构的吹风口朝向待拾取的所述膜材;所述拍打结构沿第一方向可动地设于所述载板用于拍打所述吸附件所吸附的所述膜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承托架及推顶结构,所述承托架用于承载沿所述第一方向叠放的多个所述膜材,所述推顶结构与所述承托架连接以驱动所述承托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底架及第一搬运结构,所述承托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动地设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搬运结构与所述底架连接以驱动所述底架运动在装载工位和拾取工位之间;当所述底架处于所述拾取工位时,所述承托架和所述拾取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于所述底架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当所述底架处于所述装载工位时,所述承托架用于供所述膜材填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离子风发生器,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出风口朝向处于所述装载工位的所述承托架、处于所述拾取工位的所述承托架,或朝向位于所述装载工位与所述拾取工位之间的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扫结构设于所述底架,所述吹扫结构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和/或所述底架设有分离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分离刷位于所述拾取结构与所述承托架之间,所述分离刷用于接触所述拾取结构所吸附的所述膜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第二搬运结构,所述拾取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搬运结构,所述第二搬运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拾取结构运动于所述承托架和料盘下料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打结构相对于所述吸附件位于所述载板的中心区域,至少一所述拍打结构设于所述载板靠近所述吹扫结构的一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基座、料盘下料组件及如各实施例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所述料盘下料组件和所述膜材搬运组件均设于所述基座,所述膜材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膜材搬运至所述料盘下料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盘下料组件包括空盘供料结构、下料输送结构及第三搬运结构,所述空盘供料结构用于输送空载料盘,并供工件装载于空载的所述料盘;所述下料输送结构用于输送受填装后的所述料盘,所述下料输送结构与所述空盘供料结构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三搬运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可动,所述第三搬运结构用于从所述空盘供料结构拾取装载所述工件后的所述料盘,并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结构;其中,所述膜材搬运组件将所述膜材搬运至所述下料输送结构,所述膜材搬运组件与所述第三搬运结构交替放置,用于使所述下料输送结构处的所述料盘与所述膜材交替层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盘供料结构包括可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顶升部件,所述顶升部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将空载的所述料盘由顶升位输送至拾取位,处于所述拾取位的所述料盘供所述第三搬运结构拾取以及用于供所述工件填装;所述料盘下料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均可动地设于所述拾取位并环绕所述顶升部件布置的多个定位件,多个所述定位件用于向靠近所述顶升部件的方向抵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三搬运结构的所述料盘,使所述料盘处于预期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定位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下部,所述分隔件向靠近所述顶升部件运动时用于承托在所述定位件所抵推的料盘的底部。
本申请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及如各实施例所述的下料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给所述下料装置。
上述膜材搬运组件中,吹扫结构的吹风口朝向待拾取的膜材,故通过吹扫结构提供吹扫风便于分离相邻设置的膜材。并且,膜材搬运组件还设有拍打结构,通过拍打结构拍打膜材的振动作用并配合吸附件的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地在吸附件所吸附的膜材和与其相邻的另一膜材之间形成初始间隙。从而,该初始间隙能够在吹扫风的分隔作用下进一步扩大。由此,能够提高分离相邻膜材的便利性。
并且,由于拍打结构设于载板,故拍打结构可随载板一同运动,则拍打结构将不会干涉吸附件拾取膜材的过程。换言之,本申请如此设置,无需引入驱动结构带动拍打结构在避让膜材的工位与拍打膜材的工位之间切换,相对简化了膜材搬运组件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膜材搬运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膜材搬运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所示膜材搬运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膜材搬运组件的部分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下料装置中部分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下料装置中空盘供料结构、下料输送结构、定位结构及第三搬运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下料装置中空盘供料结构及定位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空盘供料结构的部分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10为8所示下料装置中定位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定位结构的俯视图。
图12为图7所示下料装置另一视角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下料装置;100、膜材搬运组件;100a、装载工位;100b、拾取工位;110、拾取结构;111、载板;112、吸附件;113、位移部件;120、吹扫结构;130、拍打结构;131、拍打驱动器;132、垫块;140、承托架;150、推顶结构;151、底板;152、第一驱动件;153、推杆;154、导向杆;160、底架;170、第一搬运结构;171、第二驱动件;172、第一导轨;180、第二搬运结构;181、第三驱动件;182、第二导轨;191、离子风发生器;192、分离刷;200、料盘下料组件;210、空盘供料结构;210a、填装位;210b、顶升位;210c、拾取位;211、顶升部件;211a、托台;211b、第一滑轨;212、第一输送部件;213、导向板;214、定位板;220、下料输送结构;220a、叠放位;220b、转运位;220c、下料位;221、下移部件;221a、载台;221b、第二滑轨;222、第二输送部件;230、第三搬运结构;240、定位结构;240a、定位件;241、对向定位件;242、侧推定位件;242a、定位块;242b、侧推驱动器;242c、定位部;243、分隔件;244、立架;250、盖板供料结构;300、基座;20、膜材;30、料盘;31、插槽;S1、第一方向;S2、第二方向;S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膜材搬运组件100包括拾取结构110、吹扫结构120及拍打结构130,拾取结构110、吹扫结构120及拍打结构130均用于设于下述将提到的下料装置10的基座300。拾取结构110包括载板111及间隔设于载板111的多个吸附件112,吸附件112用于吸附拾取膜材20。吹扫结构120的吹风口朝向待拾取的膜材20。拍打结构130沿第一方向S1可动地设于载板111用于拍打吸附件112所吸附的膜材20。
上述膜材搬运组件100中,吹扫结构120的吹风口朝向待拾取的膜材20,故通过吹扫结构120提供吹扫风便于分离相邻设置的膜材20。并且,膜材搬运组件100还设有拍打结构130,通过拍打结构130拍打膜材20的振动作用并配合吸附件112的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地在吸附件112所吸附的膜材20和与其相邻的另一膜材20之间形成初始间隙。从而,该初始间隙能够在吹扫风的分隔作用下进一步扩大。由此,能够提高分离相邻膜材20的便利性。
并且,由于拍打结构130设于载板111,故拍打结构130可随载板111一同运动,则拍打结构130将不会干涉吸附件112拾取膜材20的过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拍打结构130需要接触并拍打膜材20,故若将拍打结构130设于载板111以外的其他结构上,则在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的过程中拍打结构130将很大几率干涉膜材20的运动。本申请将拍打结构130设于载板111,拍打结构130可随载板111一同运动,故无需引入驱动结构带动拍打结构130在避让膜材20的工位与拍打膜材20的工位之间切换,相对简化了膜材搬运组件100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为降低拍打结构130拍打膜材20时将膜材20从拾取结构110上拍落的几率,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控制拍打结构130对膜材20的拍打力度小于拾取结构110的拾取力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拍打结构130的拍打过程,设置在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但拾取结构110尚未驱动该膜材20运动之时。此时,拍打结构130的拍打作用将作用于整个堆叠的膜材堆,通过拍打结构130提供的拍打振动,使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膜材20和与之相邻另一的膜材20之间产生如前述的初始间隙,从而便于分离。或者,可以将拍打结构130的拍打过程,设置在拾取结构110带动膜材20运动的运动距离小于拍打结构130的拍打行程的时候。也就是说,可以在拾取结构110刚拾起膜材20的时候进行拍打。由此,拍打结构130在拍打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膜材20时,一部分的作用力将由膜材堆承担,以降低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膜材20被拍落的几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降低拍打结构130拍落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工件的几率,在此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膜材20通常呈薄片状结构,故其结构强度低,易在受外力作用时破损、变形。则,可以设置吸附件112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拾取膜材20,以便于稳定拾取膜材20。例如,吸附件112可以采用主动吸附的方式吸附膜材20,即吸附件112可以接入真空发生器,以在吸附件112接触膜材20时在接触处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吸附膜材20。或者,吸附件112也可以采用被动吸附的方式,即吸附件112朝向膜材20的一侧可以设有柔性的吸盘,吸盘朝向膜材20的一侧内凹形成吸附腔。当吸盘与膜材20接触并相互挤压而排出吸附腔内的空气时,吸盘与膜材20的接触处将形成局部负压而使膜材20被吸盘吸附拾取。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打结构130相对于吸附件112位于载板111的中心区域。可以理解的是,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时,载板111大致与膜材20对位,即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时,拍打结构130能够拍打膜材20的中间区域。由此,能够提高拍打结构130所提供的拍打分离效果的均匀性,使膜材20各处区域均具有与相邻的另一膜材20分离的趋势。如此,能够便于位于载板111上相对边缘区域的吸附件112吸附拾取膜材20。
多个吸附件112可以绕载板111的环周方向间隔布置于载板111的边缘区域。例如,以膜材20为矩形薄片状为例,此时载板111也可对应设置为矩形状。从而吸附件112可以为4个,4个吸附件112分别位于载板111的4个顶角处。当然,膜材20不限于为矩形状,膜材20为其他形状时,载板111的形状可对应设计,同时可适应性调整多个吸附件112的分布位置,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拍打结构130设于载板111靠近吹扫结构120的一侧。容易理解的是,拍打结构130通过拍打力作用在膜材20处,以振动等形式使相邻膜材20之间形成如前述的初始间隙。从而,设置至少一拍打结构130设于载板111靠近吹扫结构120的一侧,便于吹扫结构120的吹扫风直接进入初始间隙内而扩大初始间隙,以提高膜材20分离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吹扫结构120可以设置为风机,通过向待拾取的膜材20提供正压风,以辅助膜材20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整吹扫结构120的吹风口的朝向,使吹风口朝向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膜材20的靠近另一膜材20的一侧,以提高吹扫结构120辅助分离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打结构130包括拍打驱动器131及垫块132,拍打驱动器131与垫块132连接,以驱动垫块132在靠近膜材20和远离膜材2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以使垫块132反复拍打膜材20,便于膜材20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块132可以为柔性件。由此,能够降低垫块132拍打膜材20时损伤膜材20的几率。例如,垫块132可以为硅胶、相交等软胶类材质。
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膜材搬运组件100还包括底架160,膜材20用于可动地处于底架160。
膜材搬运组件100还包括离子风发生器191,离子风发生器191用于提供离子风。离子风发生器191出风口朝向膜材20,以向膜材20提供离子风。可以理解的是,膜材20在运输、转移及搬运过程中容易相互摩擦或与其他结构摩擦而产生静电。由于膜材20为薄片状结构,局部区域内膜材20的重量轻,故静电吸附将提高膜材20分离的难度。本实施例中通过离子风发生器191向膜材20提供离子风,通过离子风与静电中和能够降低膜材20处的静电,以降低膜材20分离的难度。离子风发生器191可以设于底架160,或者离子风发生器191可以设于其他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结构。
膜材搬运组件100还包括分离刷192,分离刷192设于底架160的靠近拾取结构110的部位,分离刷192还用于接触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膜材20。由此,拾取结构110在带动膜材20相对分离刷192运动时,分离刷192能够刷蹭、摩擦膜材20的边缘位置。此时,若存在与被吸附的膜材20粘连的相邻的膜材20,则通过分离刷192的摩擦分离作用,能够使未受拾取结构110吸附的膜材20和受拾取结构110吸附的膜材20分离。换言之,通过分离刷192的阻挡作用能够提高膜材20分离的便利性。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膜材搬运组件100还包括承托架140及推顶结构150。承托架140用于承载沿第一方向S1叠放的多个膜材20,推顶结构150与承托架140连接以驱动承托架140沿第一方向S1运动。如此设置,当承托架140所承载的膜材20中靠近拾取结构110的膜材20被取走后,推顶结构150能够进一步推顶承托架140沿第一方向S1运动,使得第一方向S1上的下一个膜材20处于能够被拾取结构110拾取的位置。由此,简化了拾取结构110的动作。可以理解的是,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后,通常需要携带着膜材20转移(例如配合下述将提到的第二搬运结构180一同转移膜材20)。则本实施例中通过推顶结构150能够在拾取结构110拾取前一膜材20并转移时,同步调整下一膜材20至可被拾取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膜材20搬运的效率。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推顶结构150可以连接在底架160与承托架140之间,以推顶承托架140相对底架160运动。换言之,承托架140可以沿第一方向S1可动地设于底架160。推顶结构150包括底板151、第一驱动件152、推杆153及多根导向杆154,第一驱动件152设于底板151。推杆153一端连接第一驱动件152,另一端穿设底架160并与承托架140连接,第一驱动件152用于驱动推杆153沿第一方向S1运动,以带动承托架140在第一方向S1上运动。多根导向杆154均沿第一方向S1延伸,且导向杆154一端与底板151连接,另一端穿设底架160而与承托架140连接,以提高承托架140沿第一方向S1运动的平稳性。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膜材搬运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搬运结构170,第一搬运结构170与底架160连接以驱动底架160运动在装载工位100a和拾取工位100b之间。由于承托架140设于底架160,故第一搬运结构170驱动底架160运动时可带动承托架140以及位于承托架140的膜材20一同运动。当底架160处于装载工位100a时,承托架140用于供膜材20填装。当底架160处于拾取工位100b时,承托架140和拾取结构110沿第一方向S1于底架16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
结合图2,容易理解的是,如前述膜材20沿第一方向S1叠放,而在第一方向S1上,拾取结构110位于承托架140的其中一侧,用于拾取膜材20。推顶结构150位于承托架140的另一侧,用于推顶承托架140使各膜材20处于便于拾取结构110拾取的位置。从而,若设置底架160为固定不动,则从第一方向S1上填装膜材20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本实施中通过设置第一搬运结构170带动底架160运动,一方面能够便于承托架140与拾取结构110错开,便于在第一方向S1上填装膜材20。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第一搬运结构170将底架160及承托架140转移至便于自外部填装膜材20的位置。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搬运结构170包括第二驱动件171及第一导轨172,底架160与第一导轨172滑动配合,第二驱动件171与底架160连接,以驱动底架160沿第一导轨172运动。第一导轨172可以沿第三方向S3延伸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离子风发生器191的出风口朝向处于装载工位100a的承托架140,或朝向处于拾取工位100b的承托架140,以通过离子风中和膜材20处的静电而便于拾取结构110拾取。
或者,请参阅图1,在另一实施例中,离子风发生器191的出风口可以朝向位于装载工位100a与拾取工位100b之间的区域,以配合第一搬运结构170使承托架140上的膜材20在第一搬运结构170运动方向上的各个区域均接受离子风。
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吹扫结构120设于底架160,吹扫结构120的吹风方向与第一方向S1相交。如此设置,吹扫结构120提供的吹扫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S1及平行于第一方向S1的方向上均有作用效果,以提高辅助膜材20分离的效果。如图3,吹扫结构120的吹风方向如K所示。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S1上,分离刷192位于拾取结构110与承托架140之间,分离刷192用于接触拾取结构110所吸附的膜材20。如此设置,拾取结构110拾取膜材20并带动其运动时,总会经过分离刷192。从而,通过分离刷192的阻挡作用,能够便于膜材20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对分离刷192在第一方向S1上的具体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例如,在垂直于第一方向S1的方向上,分离刷192可以与待拾取的膜材20处于同一位置,由此,拾取结构110在拾取并带动膜材20运动时,分离刷192可同步对受拾取的膜材20的边缘进行摩擦分离。或者,在第一方向S1上,分离刷192可以位于拾取结构110与承托架140之间的其他位置,以在拾取结构110带动膜材20运动的过程中,将粘连在拾取结构110所拾取的膜材20上的其他膜材20刷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离刷192包括若干刷毛,若干刷毛可沿第一方向S1延伸设置,以提高阻挡效果。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拾取结构110包括位移部件113,载板111设于位移部件113,位移部件113能够驱动载板111沿第一方向S1向靠近和远离承托架140的方向运动,以便于准确地拾取膜材20。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膜材搬运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搬运结构180,拾取结构110设于第二搬运结构180,第二搬运结构180用于带动拾取结构110运动于承托架140和料盘下料组件200之间。如此,通过第二搬运结构180能够将膜材20搬运至料盘下料组件200处,以将膜材20放置在料盘30上,用于分隔相邻料盘30。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搬运结构180包括第三驱动件181及第二导轨182,拾取结构110与第二导轨182滑动配合,第三驱动件181用于驱动拾取结构110沿第二导轨182,在拾取膜材20的工位(即拾取工位100a)与放置膜材20的工位(即下述将提到的叠放位220a)之间运动。第二导轨18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导轨172的延伸方向相同。
请参阅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料装置10,下料装置10包括基座300、料盘下料组件200以及如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100,料盘下料组件200和膜材搬运组件100均设于基座300。料盘下料组件200用于叠放料盘30并输送料盘30下料,膜材搬运组件100用于将膜材20搬运至料盘下料组件200,以将膜材20放置在相邻料盘30之间,从而起到分隔料盘30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些结构精密,或包括有特殊性质的工件,其在转运输送时所受到的振动将可能导致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对于有磁性的工件,由于料盘30采用叠放的方式,则在转运输送时由于振动等影响,相邻设置的料盘30中的下一料盘30所放置的工件将可能吸附至上一料盘30,使得工件位置具有不确定的,容易发生损坏。本申请通过膜材搬运组件100将膜材20布置在相邻料盘30之间,能够提高料盘30所对应承载的工件的位置稳定性,以降低工件受损的几率。
请参阅图5及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料盘下料组件200包括空盘供料结构210、下料输送结构220及第三搬运结构230,空盘供料结构210、下料输送结构220及第三搬运结构230可以均设于基座300。
结合图7,其中,空盘供料结构210用于输送空载料盘30,并供工件装载于空载的料盘30。如此,通过搭配下料机械手等用于物料转移的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件的持续自动填装。下料输送结构220用于输送受填装后的料盘30,下料输送结构220与空盘供料结构210沿第二方向S2并排设置。第三搬运结构230沿第二方向S2可动,第三搬运结构230用于从空盘供料结构210拾取装载工件后的料盘30,并放置于下料输送结构220。也就是说,通过第三搬运结构230能够将已经在空盘供料结构210处填装完工件后的料盘30转移至下料输送结构220处,实现下料。
进一步地,膜材搬运组件100将膜材20搬运至下料输送结构220,膜材搬运组件100与第三搬运结构230交替放置,用于使下料输送结构220处的料盘30与膜材20交替层叠。由此,通过膜材搬运组件100与第三搬运结构230交替运行,使得最终下料时的料盘30堆垛中相邻料盘30间布置有膜材20。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搬运结构230包括第三驱动器(图未示,下同)、第三滑轨(图未示,下同)以及拾取件(图未示,下同),第三滑轨沿第三方向S3延伸设置,第三驱动器与拾取件连接,以驱动拾取件沿第三方向S3运动在空盘供料结构210与下料输送结构220之间。拾取件用于拾取料盘30,以带动料盘30一同运动。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空盘供料结构210包括顶升部件211及第一输送部件212,第一输送部件212及顶升部件211均可动地设于基座300。第一输送部件212用于将料盘30由填装位210a输送至顶升位210b,顶升部件211用于沿第一方向S1将空载的料盘30由顶升位210b输送至拾取位210c,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用于供工件填装以及供第三搬运结构230拾取。可以理解的是,顶升部件211的部分结构可以外露于基座300的上端面,顶升部件211的另一部分结构以及第一输送部件212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内收于基座300内,以便于节省基座300上端面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示出基座300的顶板,基座300可以中空的箱体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输送部件212与顶升部件211配合,能够依次将空载料盘30输送至填装位210a、顶升位210b及拾取位210c。其中,填装位210a可以是对下料装置10整体而言,便于填装空载的料盘30的位置,拾取位210c则如前述,为便于第三搬运结构230拾取以及便于工件填装的位置。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输送部件212沿第三方向S3将料盘30由填装位210a输送至顶升位210b为例,第一方向S1、第二方向S2及第三方向S3可以两两垂直设置。第一输送部件212可以包括至少两间隔布置的同步带传动机构,以采用同步带传动的方式输送料盘30。顶升部件211可以包括托台211a、第一驱动器(图未示,下同)以及沿第一方向S1延伸的第一滑轨211b,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托台211a沿第一滑轨211b运动在顶升位210b和拾取位210c之间。处于顶升位210b的托台211a位于至少两同步带传动机构之间,故托台211a沿第一方向S1朝向拾取位210c运动时,能够托起位于同步带机构上且处于顶升位210b的空载料盘30,以将料盘30由第一输送部件212转移至顶升部件211。
请参阅图8及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空盘供料结构210处的料盘30可以沿第一方向S1叠放。从而,当拾取位210c处的料盘30被第三搬运结构230转移走后,顶升部件211可以进一步顶升,以使下一料盘30处于拾取位210c。
请继续参阅图8及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空盘供料结构210还包括多个导向板213,多个导向板213均沿第一方向S1延伸设置,且多个导向板213绕第一方向S1环绕在托台211a的外周,以围护托台211a及托台211a所承载的料盘30堆垛,从而提高托台211a的运动精度并降低料盘30出现脱落的几率。
请参阅图10及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料盘下料组件200还包括定位结构240,定位结构240设于基座300。定位结构240包括多个定位件240a,多个定位件240a均可动地设于拾取位210c并环绕顶升部件211布置。多个定位件240a用于向靠近顶升部件211的方向,抵推位于第一方向S1上最靠近第三搬运结构230的料盘30,使料盘30处于预期位置。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一方向S1上最靠近第三搬运结构230的料盘30为位于最顶部的料盘30,即是第三搬运结构230即将拾取的料盘30,也即是即将接受工件填装的料盘30。由此,通过多个定位件240a相互配合,一方面,能够对该料盘30进行定位,便于工件准确填装;另一方面,对该料盘30进行定位,还能够便于第三搬运结构230准确拾取该料盘30。
请参阅图8及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空盘供料结构210还包括定位板214,定位板214位于拾取位210c并用于与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抵接。如图10,定位结构240包括至少一个与定位板214相向设置的定位件240a,为便于区分,将该定位件240a记为对向定位件241。对向定位件241设置在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的背离定位板214的一侧,故对向定位件241向靠近料盘30运动时能够推动料盘30与定位板214接触,使处于拾取位210c的工件在该方向上定位。结合图11,以对向定位件241沿第三方向S3运动为例,对向定位件241能够沿第三方向S3抵推工件与定位板214接触,使处于拾取位210c的工件在第三方向S3上被定位。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240a还包括两个运动方向与对向定位件241运动方向垂直的定位件240a,为便于区分,将该两个定位件240a记为侧推定位件242。例如,侧推定位件242可以沿第二方向S2运动,两侧推定位件242分别沿第二方向S2设于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的两侧。两侧推定位件242向靠近料盘30运动时,也即是向靠近彼此时用于抵推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在第二方向S2上被定位。由此,通过对向定位件241和定位板214,以及两侧推定位件242的两两配合,能够使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S1的平面上被完全定位。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40还包括分隔件243,分隔件243位于定位件240a在第一方向S1上的下部,分隔件243向靠近顶升部件211运动时用于承托在定位件240a所抵推的料盘30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在目前的料盘30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中,通常一侧设有凸部,一侧设有凹部,通过凸部与凹部的定位配合能够便于上下叠放的料盘30快速定位,以提高料盘30堆叠后的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通过设置分隔件243承托料盘30的底部以托起料盘30,能够降低待定位的料盘30和与其相邻的料盘30之间的相互限位作用,以提高定位件240a抵推料盘30的便利性。换言之,若不设置分隔件243托起待定位的料盘30,则定位件240a推动料盘30定位时,基于堆叠料盘3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对待拾取的料盘30进行抵推定位时将受到其他料盘30的阻碍,并且定位件240a的定位作用将有可能导致料盘30堆垛整体晃动,影响料盘30的位置稳定性。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40包括两立架244,沿第三方向S3,两立架244分别处于拾取位210c的料盘30的两侧。侧推定位件242设于立架244的顶板的顶面并沿第三方向S3可动。分隔件243设于立架244的顶板的底面,同样沿第三方向S3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推定位件242包括定位块242a及与定位块242a连接的侧推驱动器242b,侧推驱动器242b用于驱动定位块242a沿第三方向S3运动,以抵推料盘30而使其被定位。料盘30在第二方向S2上相背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槽31,定位块242a的端部设有与插槽31形状相匹配的定位部242c。由此,定位块242a在抵推料盘30的同时定位部242c还可以与插槽31插接配合,以对料盘30进一步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下料装置10对下料输送结构220的功能性要求与对空盘供料结构210的功能性需求大致相同,故下料输送结构220可以与空盘供料结构210具有相同的结构。下料输送结构220与空盘供料结构210的区别在于对料盘30的输送方向不同。
请参阅图7及图1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料输送结构220包括下移部件221及第二输送部件222,第二输送部件222及下移部件221均可动地设于基座300。第三搬运结构230用于将拾取位210c的料盘30转移至叠放位220a,处于叠放位220a的料盘30还用于供膜材20叠放。下移部件221用于沿第一方向S1将叠放好的满载料盘30由叠放位220a输送至转运位220b,第二输送部件222用于将工件由转运位220b输送至下料位220c。可以理解的是,与顶升部件211类似地,下移部件221的部分结构可以外露于基座300的上端面,下移部件221的另一部分结构以及第二输送部件222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内收于基座300内,以便于节省基座300上端面的空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输送部件222与下移部件221配合,能够依次将叠放好的料盘30和膜材20的堆垛由叠放位220a输送至转运位220b、下料位220c。其中,下料位220c可以是便于将人工或运载工件取走料盘30堆垛的位置,叠放位220a则如前述,为便于第三搬运结构230放置料盘30以及膜材20叠放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7及图12,第二输送部件222同样可以沿第三方向S3将工件由转运位220b输送至下料位220c。第二输送部件222同理可包括至少两间隔布置的同步带传动机构,以采用同步带传动的方式输送料盘30。下移部件221可以包括载台221a、第二驱动器(图未示,下同)以及沿第一方向S1延伸的第二滑轨221b,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载台221a沿第二滑轨221b运动在转运位220b和叠放位210a之间。处于转运位220b的载台221a位于至少两同步带传动机构之间,故载台221a沿第一方向S1运动至转运位220b时,能够将满载料盘30堆垛放置在同步带机构上,以将满载料盘30堆垛由下移部件221转移至第二输送部件222。
请参阅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40还可以包括多个环绕下移部件221布置的定位件240a,以对叠放位220a处的料盘30进行定位,便于准确叠放。定位件240a对叠放位220a处的料盘30进行定位的方式参见前述定位件240a对拾取位210c处的料盘30进行定位的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料盘下料组件200还包括盖板供料结构250,盖板供料结构250用于容置盖板,第二搬运结构180还用于从盖板供料结构250拾取盖板并放置于下料输送结构220。如此,通过第二搬运结构180能够将盖板布置在位于顶部的满载的料盘30上。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及如各实施例所述的下料装置10,检测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给下料装置10,以通过下料装置10对完成检测的工件进行下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设备还包括机械手,机械手用于拾取工件并放置于空盘供料结构210处的料盘30上,以实现料盘30的自动填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搬运组件包括:
拾取结构,所述拾取结构包括载板及间隔设于所述载板的多个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拾取膜材;
吹扫结构,所述吹扫结构的吹风口朝向待拾取的所述膜材;
拍打结构,所述拍打结构沿第一方向可动地设于所述载板用于拍打所述吸附件所吸附的所述膜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承托架及推顶结构,所述承托架用于承载沿所述第一方向叠放的多个所述膜材,所述推顶结构与所述承托架连接以驱动所述承托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底架及第一搬运结构,所述承托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动地设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搬运结构与所述底架连接以驱动所述底架运动在装载工位和拾取工位之间;
当所述底架处于所述拾取工位时,所述承托架和所述拾取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于所述底架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当所述底架处于所述装载工位时,所述承托架用于供所述膜材填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离子风发生器,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出风口朝向处于所述装载工位的所述承托架、处于所述拾取工位的所述承托架,或朝向位于所述装载工位与所述拾取工位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结构设于所述底架,所述吹扫结构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和/或
所述底架设有分离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分离刷位于所述拾取结构与所述承托架之间,所述分离刷用于接触所述拾取结构所吸附的所述膜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搬运组件还包括第二搬运结构,所述拾取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搬运结构,所述第二搬运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拾取结构运动于所述承托架和料盘下料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结构相对于所述吸附件位于所述载板的中心区域,至少一所述拍打结构设于所述载板靠近所述吹扫结构的一侧。
8.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基座、料盘下料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膜材搬运组件,所述料盘下料组件和所述膜材搬运组件均设于所述基座,所述膜材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膜材搬运至所述料盘下料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下料组件包括:
空盘供料结构,所述空盘供料结构用于输送空载料盘,并供工件装载于空载的所述料盘;
下料输送结构,所述下料输送结构用于输送受填装后的所述料盘,所述下料输送结构与所述空盘供料结构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以及
第三搬运结构,所述第三搬运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可动,所述第三搬运结构用于从所述空盘供料结构拾取装载所述工件后的所述料盘,并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结构;
其中,所述膜材搬运组件将所述膜材搬运至所述下料输送结构,所述膜材搬运组件与所述第三搬运结构交替放置,用于使所述下料输送结构处的所述料盘与所述膜材交替层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盘供料结构包括可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顶升部件,所述顶升部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将空载的所述料盘由顶升位输送至拾取位,处于所述拾取位的所述料盘供所述第三搬运结构拾取以及用于供所述工件填装;
所述料盘下料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均可动地设于所述拾取位并环绕所述顶升部件布置的多个定位件,多个所述定位件用于向靠近所述顶升部件的方向抵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三搬运结构的所述料盘,使所述料盘处于预期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定位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下部,所述分隔件向靠近所述顶升部件运动时用于承托在所述定位件所抵推的料盘的底部。
12.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及如权利要求8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料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给所述下料装置。
CN202410041221.7A 2024-01-11 2024-01-11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117550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1221.7A CN117550386B (zh) 2024-01-11 2024-01-11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1221.7A CN117550386B (zh) 2024-01-11 2024-01-11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0386A true CN117550386A (zh) 2024-02-13
CN117550386B CN117550386B (zh) 2024-05-14

Family

ID=8981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41221.7A Active CN117550386B (zh) 2024-01-11 2024-01-11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038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77520U (zh) * 2015-04-24 2015-08-19 湖北圣融科技有限公司 叠层式超级电容器组、电池组自动叠片机
CN107539779A (zh) * 2016-06-27 2018-01-05 天津中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分拣机构
CN208054458U (zh) * 2018-01-26 2018-11-06 鸿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CN208224725U (zh) * 2018-04-09 2018-12-11 青岛祥坤源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激光打印机
CN109319494A (zh) * 2018-11-28 2019-02-12 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组装治具回流及循环下料装置
CN110282414A (zh) * 2019-07-04 2019-09-27 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分盘机构及分盘方法
CN210140283U (zh) * 2019-04-12 2020-03-13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装置和撕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77520U (zh) * 2015-04-24 2015-08-19 湖北圣融科技有限公司 叠层式超级电容器组、电池组自动叠片机
CN107539779A (zh) * 2016-06-27 2018-01-05 天津中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分拣机构
CN208054458U (zh) * 2018-01-26 2018-11-06 鸿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CN208224725U (zh) * 2018-04-09 2018-12-11 青岛祥坤源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激光打印机
CN109319494A (zh) * 2018-11-28 2019-02-12 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组装治具回流及循环下料装置
CN210140283U (zh) * 2019-04-12 2020-03-13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装置和撕膜设备
CN110282414A (zh) * 2019-07-04 2019-09-27 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分盘机构及分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0386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86354B1 (ko) 기판 이송 장치, 상기 기판의 반출 방법 및 상기 기판의 수납 방법
KR101329073B1 (ko) 이차 전지용 극판 스태킹 장치
CN212639041U (zh) 一种翻面抓取机构及上料装置
CN110304441B (zh) 一种自动分料机构
CN212639185U (zh) 一种分盘上料机构及上料装置
CN110421587B (zh) 装盒三轴机械手
CN112456087A (zh) 电池中转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CN112478285A (zh) Fosb全自动撑袋套袋装置
CN113666115B (zh) 一种连接片上料设备
CN113277324A (zh) 一种三轴码垛机
CN117550386B (zh) 膜材搬运组件、下料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09941762B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码卸垛装置和码卸垛方法
CN218878739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下料码垛装置
CN109335125B (zh) 自动装袋机
CN214878547U (zh) 一种三轴码垛机
CN212981840U (zh) 一种用于薄膜的吸附运输装置
CN213036150U (zh) 一种纽扣电池包装设备
CN214398956U (zh) Tray盘自动化码垛装置
JPH0822696B2 (ja) 板状材移送方法
CN211254397U (zh) 托盘取产品设备
JP2592514Y2 (ja) 長尺物箱詰め装置
CN218579021U (zh) 一种用于吸塑盒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20555505U (zh) 一种电池检测的自动化上料装置
JPH10269U (ja) 青果物吸着装置
CN219968648U (zh) 一种注塑机的下料装置及下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