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26A - 利用大小网点记录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大小网点记录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126A CN1174126A CN97114858A CN97114858A CN1174126A CN 1174126 A CN1174126 A CN 1174126A CN 97114858 A CN97114858 A CN 97114858A CN 97114858 A CN97114858 A CN 97114858A CN 1174126 A CN1174126 A CN 11741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data
- record
- jet recording
- j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33—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a head having several actuators per cham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heating elements forming bubb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3—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dro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4—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the variation of dot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istics, e.g. dot number density, dot sha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 B41J2/2128—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by means of energy modul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从记录头的各记录元件中喷墨的方式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改变记录头各记录元件的喷墨量的喷墨量调节机构;用于控制该喷墨量调节机构的喷墨时刻的时间控制器;调制记录数据的调制器;通过与由时间控制器确定的喷墨时刻同时地输出由调制器调制出的记录数据以便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控制机构。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方法、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和一种喷墨记录头,其中通过记录头喷射油墨并将油墨喷在记录介质上而完成记录。
在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记录装置中,根据图像信息,记录元件(如喷嘴、加热元件和针)在纸张和塑料薄片等记录介质上形成点阵,从而记录出点阵组成图像。根据记录方式将这些记录装置分成喷墨式、针式、热打印式、激光打印式等。在这些类型中,喷墨式(喷墨打印机)通过将墨水(记录液)从记录头的喷射部分(喷嘴)中喷到记录介质上来记录图像。
现在,许多记录装置被用作个人电脑和图像处理器的输出终端。人们要求这些记录装置具有高速记录、分辨率高、高图像质量、低噪音等功能。喷墨记录装置就是能够满足上述这些要求的记录装置中的一种。由于喷墨式记录装置是通过从记录头喷出油墨进行记录的,所以可以进行与记录介质非接触式记录,由此形成很稳定的记录图像。
随着近年来出现了各种数字式照相机、数字式照相编码器(camcoders)、CD-ROM等,操作主机的用户能轻松地处理画面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印机这样的输出装置输出画面。过去,画面是由利用数字图像输入的极端复杂的银盐式记录装置记录的,或是由只限于通过采用升华染料产生图像输出的昂贵的升华式记录装置记录的。
这种用于图像的传统记录装置非常昂贵。原因之一是:银盐式记录装置操作复杂且体积大不适于桌面出版使用。另一个原因是:升华式装置使用升华染料,导致设备成本高,并且当记录介质尺寸加大时,此类记录装置的工作成本随之提高。这些传统记录装置对普通用户来说过于昂贵。最显著的缺点是这类装置要求使用特殊的记录介质。因此,这些记录装置不能同时满足普通用户和专业人士。当为了记录下由文字处理器产生的图文原稿和记录下图像画面原稿时,很难也不方便分别使用普通纸张和特殊记录纸。
喷墨打印机是一种以取消对记录介质的限制而闻名的记录装置。为了解决与喷墨打印机有关的上述问题,在图像处理、色剂和记录介质方面进行了改进,所以现在可以打印出质量明显提高的图像画面。
为了提高彩色图像输出的阶调层次,人们搞了多项研究。例如,最近在实际应用中提出的改进方案包括: 与普通彩色记录方式相比得到极大改善的记录分辨率,从而提供更好的性能;利用子象素的多值输出,结果改善了记录分辨率等。
另一种实用的记录方法是:在高分辨率模式中,通过改变记录头的喷墨量而均匀地减少喷墨量。还提出了可在各喷嘴处调整喷墨量的记录头。
但是,上述传统记录方法遇到了以下问题:
1.均匀减少喷墨量的方法在主、副扫描方向上以高分辨率记录图像。因此,主扫描次数增加而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给进量减小,从而记录速率大大降低。当提高记录数据的分辨率时,数据量显著增加,这导致存储器容量显著增加及数据转换量增加和界面所需时间延长以及打印驱动器负担加重等。例如,如果记录数据的分辨率提高两倍,则数据量在主、副扫描方向上都翻一番,结果数据总量变成四倍。由于为了不在低密度区内出现粒状图像质量(异常图像质量)而使记录点很细小,所以尽管粒状图像质量在高密度区内不明显,但在此区内还是记录了许多微点。虽然可以提高整体图像质量,但并未相应提高成象效率。
2.另一种记录方法是使用大、小点组合。该方法可以提高成象效率。如果一个记录喷嘴被用于一种颜色,则此方法易于实施。但如果许多喷嘴被用于一种颜色,由于喷嘴数目增加而使此方法变得复杂。将墨点从各喷嘴中喷出通常是以数千赫兹或更高频率进行的。如果喷嘴数目小,这些喷嘴可直接由一CPU控制。但当喷嘴数目增加时,考虑到处理速率,除了使用CPU外,还必须使用象门阵列电路这样的硬件。为了调整大小点的喷墨量,或是调制喷墨驱动脉冲,或是改变喷嘴中的喷射驱动元件。
如果要改变喷射元件,则必须给记录头配备大小点寄存器。所需的寄存器数目是记录分辨率的整数倍,结果记录头的电路尺寸变大且记录头成本增加。如果要调制驱动脉冲,则为了独立控制各喷嘴而需要信号线。与一条信号线不同的是,需要数百条(与喷嘴数目相等)信号线。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其它元件如信号线触点、与记录头相连的活动电缆、记录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等,这导致成本增加。
如果在记录头的一次扫描过程中未记录下大小点组合,必须使记录头多次扫描以完成大点扫描和小点扫描。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利用简单电路结构记录下大小点组合。但是,这种方法必须要有多次扫描(以后称为“多路扫描”)。例如,即使在同一周期内在大多数位置上记录了小点但只记录下一个大点,无论是否只记录一个大点也必须进行共两次的扫描。另外,由于增加了多路扫描或多路记录次数,致使记录时间延长,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多路记录次数。就此而论,可以考虑用双路记录法复印下由低密度(白)到高密度(黑)之间的变化。当根据低密度进行显色(包括灰色级)时,记录首先从最小点开始。当图像密度增大时,将小点依次记录在可达阵点上(假想记录点位)。在完全记录下小点后,利用大小混合点记录图像,当图像密度进一步增大时,再根据最大密度记录下大点。
为了完成上述记录控制,设有一台记录装置以便在各多路扫描之间交替记录下大点和小点。如果因小点记录在所有可达阵点而无需记录大点,在此条件下的记录可能导致无用扫描。除了此问题外,防止所谓“条纹”出现的作用也失去了,这种条纹是多路分部打印法所特有的,这是因为在双路扫描的一次扫描过程中只用小点进行了100%记录。条纹是记录喷嘴喷射量变化的表现以及进纸量变化等原因的外在表现。此外,由于扫描之间的记录比不一致,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不同记录比而无法在高记录比扫描过程中降低错误率,又如由于高瞬时功率而无法在高记录比扫描过程中降低能耗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和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一种喷墨记录头,本发明能够根据记录数据以不同色调层次记录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和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一种喷墨记录头,它能够利用简单机构在一次扫描过程中调整点的直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和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一种喷墨记录头,即使在多路记录的情况下,它也能利用同一数据控制算法轻松地记录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和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它能够通过在大致相同的象素点喷射出形成具有不同直径的点的墨滴的方式改善图像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过从记录头的每个记录元件中喷射墨水的方式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用来改变记录头的各记录元件的喷墨量的喷墨量调节机构;用来控制喷墨量调节机构的喷墨时刻的时间控制器;调制记录数据用的调制器;通过与由时间控制器确定的喷墨时刻同步地输出由调制器调制出的记录数据以便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控制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过从记录头的每个记录元件中喷射墨水的方式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制记录数据;通过与具有不同喷墨量的记录头各记录元件喷墨时刻同步地输出由调制步骤调制出的记录数据的方式,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过从喷墨口中喷出墨水的方式以便用许多点记录象素的喷墨记录头包括: 用于在预定时刻从喷墨口中依次喷射出所述形成许多象素构成点的多滴墨水中至少两滴墨水的驱动机构;用来改变由驱动机构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中喷射出的至少两滴墨水的喷墨量的调节机构;用来与预定时刻同步地且依次地输出喷墨数据的输出机构,这些数据形成象素并在输墨顺序中包含有喷墨量信息。
图1是表示一主机和带有一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打印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记录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此实施例的打印头盒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一用于电连接此实施例打印头盒和打印机的电接触部的视图;
图5是表示此实施例打印机采用的记录数据处理路线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此实施例的打印头盒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一由此实施例的打印机记录下的点生成例的视图;
图8是表示另一由此实施例的打印机记录下的点生成例的视图;
图9是表示另一由此实施例的打印机记录下的点生成例的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记录头的喷嘴的驱动时刻的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10所示时刻由此实施例的打印机记录下的点位的视图;
图12是表示此实施例的打印机的记录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当此实施例的记录头被驱动时喷嘴的驱动时刻的图表;
图14是表示此实施例的两位记录数据的译码结果的实例的图表;
图15是表示多途径记录方法的简图;
图16是表示此实施例的两位记录数据的译码结果的实例的图表;
图17是表示此实施例的随机蒙版的图表;
图18是表示由此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执行的打印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步骤S3的打印头驱动程序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此实施例的三途径记录方式的流程图;
图21A,21B和21C是表示在先记录大点后记录小点从而用许多点记录象素的情况下是如何消除与这种情况有关的缺陷的视图;
图22A,22B,22C,22D和22E示出了当根据第二实例先记录小点后记录大点时的点位移动的实例;
图23是表示设置在此实施例的喷墨头的喷嘴中的加热器的布置结构实例的视图;
图24A,24B和24C是表示设置在此实施例的喷墨头的喷嘴中的加热器的布置结构实例的视图;
图25A和25B是表示设置在此实施例的喷墨头的喷嘴中的加热器的布置结构实例的视图;
图26A,26B和26C是表示因大小点喷墨速率差引起的图像结构的生成的图表。
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框图。
在图1中,设有主机以便利用在OS系统(操作系统)101上运行的应用软件102处理各种数据。通过举例来描述数据流,其中通过使用应用软件102而经打印驱动器103将图像数据传送给打印机以便将这些数据打印下来。
经应用软件102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是画面数据,这些数据作为多值RGB数据被传送给打印驱动器103。通常,打印驱动器将收自应用软件102的多值RGB数据进行彩色处理和半色调处理,从而转换成两组CMYK数据。经过转换的图像数据作为一份文件经主机打印接口或存储器接口被送出。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图像数据经打印机接口被传送给打印机。
在控制软件104的控制下,打印机接收图像数据并检查打印模式的完整性和墨盒等。随后,收到的图像数据被送给启动软件105。启动软件105接收包含打印模式和由控制软件104指定的数据结构在内的图像数据并根据图像数据产生一被送给喷墨头盒106的喷墨脉冲。
喷墨头盒106根据图像数据喷射出具有相应颜色的油墨以便记录下彩色图像。喷墨头盒106具有一可盛放各种彩色油墨的墨室整体结构和一记录头。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喷墨头盒可移动式喷墨记录装置200的机械结构。
在图2中,参考标记1代表可移动式喷墨头盒(这与图1所示喷墨头盒106是对应的)。此喷墨头盒1具有一盛放墨水的墨室部和一记录头。参考标记2代表一装载喷墨头盒1以便左右移动而进行打印的滑架。参考标记3代表一固定喷墨头盒1用的盒座,此盒座和一根固定杆一起对喷墨头盒进行固定。即在喷墨头盒1已安装在滑架机构2上后,启动固定杆4以便将喷墨头盒1压在滑架机构2上。这样一来,实现了喷墨头盒1的定位并在喷墨头盒1和滑架机构2之间建立了电连接。参考标记5代表一根用于向滑架机构2传递电信号的活动电缆。参考标记6代表一台使滑架机构2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电机。参考标记7代表一条由滑架电机带动以使滑架机构2左右移动的滑架传送带。参考标记8代表一根用于滑动支承滑架机构2的导向轴。参考标记9代表一具有光耦合器以便确定滑架机构2初始位置的初始位置传感器。参考标记10代表一块用于探测初始位置的遮光板。当滑架机构到达初始位置时,遮光板10遮住了装在滑架机构2上的光耦合器,由此探测出滑架机构2已到达初始位置。参考标记12代表一包括重新对喷墨头盒1的记录头加盖的机构在内的初始位置部。参考标记13代表一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排纸辊。此排纸辊由于利用了未示出的排纸齿而压紧记录介质,从而将记录介质排出此记录装置。参考标记14代表一沿副扫描方向定量送入记录介质的LF机构。
图3是此实施例的喷墨头盒1的局部视图。
在图3中,参考标记15代表一活动的黑墨室(BK)。参考标记16代表盛放C、M、Y色油墨的活动墨室。参考标记17代表一与喷墨头盒1连通以便输送色剂的墨室16导管(色剂输送通道)。参考标记18代表一墨室16导管(色剂输送通道)。色剂输送通道17、18与一根供应管20连通以便将色剂供给记录头机构21。参考标记19代表与活动电缆5相连以便将各种信号传给喷墨头盒1的电信号触点部。
图4是喷墨头盒1触点部19的局部视图。
此触点部19设有许多电极焊点,给喷墨头盒1的喷墨信号和ID信号等经这些焊点被传给喷墨记录装置或从喷墨记录装置处传出。
可以通过监视如图4所示的触点的导电状况来检测喷墨头盒是否被更换了。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打印驱动器103的图像处理模式将执行的图像处理过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进行亮度/密度转换程序以便将由R、G、B的8位构成的24位RGB亮度信号转换成由C、M、Y的8位构成的24位CMY密度信号或32位CMYK信号。接着,在步骤S102中进行蒙版处理以便完成对CMY色剂中不需要的色素进行修正的修正处理。在步骤S103中进行UCR/RGB处理以去掉底色并获得黑色素。在步骤S104中,根据不同的喷射量而限定各象素的原色和次色。在此实施例中,原色被限定在接近300%的范围内,次色被限定在接近400%的范围内。
随后,在步骤S105中进行γ输出修正以使输出特性呈线性。在这些步骤中,各种颜色使用的是8位多值输出。随后,在步骤S106中进行8位信号的半色调处理以便将各种颜色的CMYK数据转换成1位或2位的信号。在步骤S106中的半色调处理是通过误差扩散法或频振法进行的。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喷墨头盒的内部数据流的框图。在此实例中为各喷嘴设置了两个具有不同加热量的喷墨加热器。通过调节待驱动加热器而改变喷射墨滴的大小(记录点大小)。可以为每个喷嘴配置许多发热电阻件(加热器),通过改变这些几乎同时被驱动的加热器来控制发热量,从而改变喷墨量。喷墨法可以是其它方式如压电喷墨法。
在图6中,参考标记601代表记录头的加热板。待记录图像数据621与时钟信号622同时从打印机主机中连续送出。此图像数据被传给移位寄存器602并在其中存储起来。当所有将在同一周期内被记录的图像数据被传给移位寄存器602并在其中存储起来时,记录装置主机送来锁存信号623。与此锁存信号623同时,存储在移位寄存器602中的数据被锁存电路603锁定。随后,存储在锁存电路603中的图像数据根据指定的一种方法被分为各自具有经分散处理的点分布的数据区。区选电路604根据区选信号624选择并输出锁存电路603的输出数据。参考标记605代表一用来根据选择信号625选择记录头喷嘴是奇数还是偶数的奇/偶选择器。在此实施例中,一个喷嘴设有两个用于直径不同的大点和小点的喷射加热器A、B。当喷墨量需要调节时,选择正确的一个加热器。最好设置移位寄存器602和锁存电路603,这样它们可以存储两倍于喷嘴数目的位(在此例中,一个象素由两位构成)。
存在各种用于控制由上述记录装置记录下的点的尺寸的方法。在此实施例中,假设点的尺寸是通过以下方法改变的。例如,当热使能信号(HEA)627通过驱动器A606驱动喷嘴1的喷射加热器A607时,从喷嘴1喷出的喷墨量增加以形成大点,而热使能信号(HEB)626通过驱动器B609驱动喷嘴1的喷射加热器B608时,从喷嘴1喷出的喷墨量减少以形成小点。同样当驱动器A610驱动喷嘴2的喷射加热器611时,形成大点,而驱动器B612驱动喷射加热器613时,形成小点。
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记录装置在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上记录下点的条件是:
1.由锁存电路603锁存的、且与每个喷嘴对应的每条记录数据的1位是“1” (表示有数据)。
2.此位对应于区选信号624选出的数据区。
3.用于选择喷嘴奇/偶的选择信号625与喷嘴位置是对应的。
4.输入对应的热使能信号626、627。
当满足了上述四个条件时,驱动喷射加热器A、B中相应的一个加热器,从而记录下大点或小点。具体地说,根据输入的热使能信号是HEB信号626还是HEA信号627来决定从喷嘴喷出的墨滴的点径,并且根据记录数据是在哪个数据区的时刻被置为高电平“1”的来决定大点或小点的位置。
以下将参考附图7-9来描述特殊的记录实例。为了简化描述,设记录头只有一个喷嘴。在图7-9中,表示为栅的格示出了用记录头记录下的点位。
在图7中,主扫描方向上的栅间距是720dpi。设喷嘴1属于1#区。由于在此实施例中只用了一个喷嘴,所以1#区所用的区选信号624和喷嘴奇数选择信号625始终取高电平。图像数据“H”代表存在记录数据,而图像数据“L”代表无记录数据。热使能信号A表示将喷射信号(大点)传给驱动器A,而热使能信号B表示将喷射信号(小点)传给驱动器B。
如图7所示,在一个记录扫描过程中以混合方式记录大、小点。即,当输出热使能信号A(与HEA对应)和热使能信号B(对应于HEB)时,大点73、70和小点71、72被分别记录下来。
如果只需要大点,当与喷嘴对应的图像数据如图8那样取高电平(H)时,则输出热使能信号HEA627(A)。
相反,如果只需要小点,当与喷嘴对应的图像数据如图9那样取高电平(H)时,则输出热使能信号HEB626(B)。
接着来描述利用记录头的多个喷嘴的记录。与只用一个喷嘴的记录相比, 当采用许多喷嘴时,需要许多选区信号。存在数种驱动方法。在此实施例中,一个区被定义为一由以奇偶号标志的相邻喷嘴构成的组,从包含喷嘴1的区开始升序排列区号。
如图10所示,带16个喷嘴的记录头区号是“8”。喷嘴1和相邻喷嘴2构成的区为1#区。随喷嘴号增加,区号顺序增加为2,3,4,…。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喷嘴被分为1#区(B1)-8#区(B8)。满足上述四种信号要求的喷嘴,即满足图像信号“H”、热使能信号“ON”、区选信号和奇/偶选择信号要求的喷嘴被驱动,从而墨水从所选定的喷嘴中喷出。
第一实例
图10示出了当墨水在一个周期内从所有喷嘴1-16中喷出而记录下点时的时刻表。
在喷嘴1的时刻80,如果四种信号满足了图像信号“H”、热使能信号“A”、区选信号(1#区:B1)和奇/偶选择信号(奇数:0)条件,则由于热使能信号“A”,提供给与喷嘴1的加热器A相连的驱动器A一个驱动信号以便形成大点。在5#区的喷嘴9的下一时刻,如果四种信号满足了图像信号“H”、热使能信号“B”、区选信号(B5)和奇/偶选择信号(奇数:0)条件,则由于热使能信号“B”,提供给与喷嘴9的加热器B相连的驱动器B一个驱动信号以便形成小点。
接着,以相似方式处理1#区的喷嘴2和5#区的喷嘴10,在8#区的16#喷嘴被驱动后,1#-8#喷嘴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记录大点,9#-16#喷嘴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记录小点。当1#-8#喷嘴的小点和9#-16#喷嘴的大点随后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被记录下来之后(图10部分表示了这种情况),由此完成了两个扫描周期的记录,即就所有喷嘴1#-16#来说,这两个周期包括一个大点扫描周期和一个小点扫描周期。
图11中示出了以上述方式记录下的图像。图11示出了当各喷嘴的喷射时刻根据720dpi×360dpi的分辨率而与各位置协调时的记录介质上的点位。在图11中,各喷嘴的2位记录数据的最大密度对应于“11”,每个喷嘴记录两个象素,总计有两个大点扫描周期(32位)和两个小点扫描周期(32位)。
以下将描述一能够以上述方式记录大小点的打印机实例(用于实际的打印装置)。
图12是表示由打印控制器输出到记录头106的数据流的图表。与上述附图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同一参考标记表示,并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描述。
参考标记200代表控制本实施例整个打印机操作过程的CPU。在图12中,只画出了一条代表本实施例的数据流。参考标记201代表具有存储打印数据的打印缓冲器210、存储象素数据转换用转换数据的转换数据区211、解码表212和工作区213等的RAM。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0内的打印数据是2位象素数据。门阵列202利用直接存储器存取(DMA)读取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0内的打印数据。通常,从打印缓冲器210中读取多字数据(16位)。因而,在如图13所示的数据结构中,门阵列202读取粗线所围的2位数据。参考标记204代表一根据转换数据而转换象素数据以使多路记录被分成各路数据并执行其它操作的数据转换器。参考标记205代表通过参考存储在解码表212内的数据表(调制数据表)解码(调制)2位打印数据的解码器。参考标记206代表用于门阵列202的寄存器,寄存器206包括用于存储大点打印数据的寄存器206a和用于存储小点打印数据的寄存器206b。
图13是表示记录头的各喷嘴的喷墨时刻的视图。大圈表示大点喷射时刻,小图表示小点喷射时刻。在图13所示的实例中,示出了带256个喷嘴的记录头的一部分(仅32个喷嘴)。相对主扫描方向的垂直方向(图13中,水平向左的方向)倾斜预定角度θ地安装此记录头。
参见图13,同时驱动两个喷嘴按下述方式喷墨,在第一周期内以这样的顺序记录下大小点,即喷嘴1和17的大点、喷嘴9和25的小点、喷嘴2和18的大点、喷嘴10和26的小点…喷嘴8和24的大点、喷嘴16和32的小点。在第二周期前,靠近粗线所围数据左端的2位数据被读取,在第二周期内,同时驱动两个喷嘴来如此喷墨,从而记录下喷嘴1和17的小点、喷嘴9和25的大点、喷嘴2和18的小点…。对所有32个喷嘴来说,执行上述过程以便记录下32个最终具有最大密度的象素(大点和小点)。在下一个第三周期内,同时驱动两个喷嘴以如此喷墨,从而记录下喷嘴1和17的大点、喷嘴9和25的小点、喷嘴2和18的大点…。在图13的实例中,所有由喷嘴记录下的2位数据都以最大密度“11”表示。对每个象素而言,先记录小点而后记录大点。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用大小点组合来表示2位打印数据的色调,从打印缓冲器210中读取打印数据并保存在门阵列202的寄存器206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存储数据前,通过数据转换器204和解码器205转换数据。对单路记录和多路记录来说,这种数据转换可以按不同方式进行。首先将描述用于单路记录的数据转换实例。
图14示出了从打印缓冲器210中读取的、且用解码器205以2位表示的各象素的打印数据的实例。
在此实施例的打印机中,从主机的打印驱动器103中输出的4值数据(每个数据由2位代表)被写入打印缓冲器210中。随后,2位解码器205根据图14所示的对应符号对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0内的2位打印数据进行解码,此解码器对存储在解码表212内的内容进行解码并经DMA传给门阵列202的寄存器206。这样,在单路记录过程中,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器204但未受其转换。在图14所示的实例中,2位的高位与大点对准,低位与小点对准。或者通过改变解码表212内容,解码器205可以输出2位对应数据所需的解码数据。一个多值表示的象素由许多点构成,这些点被称为次象素。在图13所示的实例中,次象素是通过先记录小点而后记录大点的方式形成的。
接着来描述多路记录。如图15所示,每当进行一次扫描时,就沿副扫描方向以1/n(在图15所示的实例中,n=3)的喷嘴列长度(记录头高度)送进记录介质,打印互补数据以便形成图像。
在图15中,每当进行一次记录扫描时,就以等于1/3喷嘴列长度的距离送进记录介质以便实现三路记录(对应于一区)。根据传统记录法,在沿主扫描方向的记录扫描过程中打印下窄条图像后,沿副扫描方向送进记录介质以便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下一次记录,从而在先期记录中形成的窄条图像上形成附加图像。在此实施例中,以与上述相似的方式为每次主扫描记录过程输出2位打印数据。因而,除了传统的淡化功能外(在这里,数据转换),采用解译功能以进一步扩宽色调图像。
参考图16来描述此功能。
在此实施例中,2位打印数据表示一个色调层次,而2位组合用于产生窄条数据(用于数据转换)并存储在RAM201的转换数据区211内。在产生这种数据的过程中,如图17所示,在三路记录的情况下3组2位数据被存储于存储区211内,其中包括第一记录道“aa”、第二记录道“bb”和第三记录道“cc”,这些道具有相同的数据单元号。
随后,在3组2位数据中进行内部掉换和混洗。多次(多于预定次数)重复此过程以便用经过内部掉换的三个数据组170、171、172(如图17所示)产生随机数表。如此产生的数据被存在图12所示的转换数据区211内。在三路记录过程中,数据转换电路204根据转换数据将每次记录扫描所需的数据被转换成打印数据。
在图16所示的实例中,160所指的例子示出了由数据“aa”经转换并再由解码器205根据解码表212内容转换而成的2位打印数据。161所指的例子示出了由数据“bb”经转换并再由解码器205根据解码表212内容转换而成的打印数据。162所指的例子示出了由数据“cc”经转换并再由解码器205根据解码表212内容转换而成的打印数据。163所示例子表示通过三次记录扫描而打印出的各象素的打印结果。
在图16所示实例中,打印数据“00”意指代表无记录点的“xx”,打印数据“01”意指在三次记录扫描中只记录下一个小点的最低密度,打印数据“10”意指只记录一个大点,打印数据“11”意指双打印下的两个大点和一个小点。图16只表示特殊实施例,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例子。
通过在RAM101中改变解码表212内容,可以选择多种组合中的一种组合,例如,在图16中示出的四个最后输出结果中的一个结果。
除了上述组合外,也可以如此利用大小点的混合组合,即设定所有表以便记录大点或带有三个大点和一个小点的象素产生最低密度。可以通过相对记录介质适当选择最大喷墨量或通过为各大小点组合适当选择中等密度的亮度变化比等方式来调节这种组合。
在上述位排列情况下,各2位数据被随机地均匀分散到每次扫描中。因此可以大致降低在各自的记录扫描中记录下的点数的差。
另外在此实施例中,采用2位解码表可以使大小点的排列混洗成2位数据组的组合。因而,即使大小点数目不同,也可以将大小点均匀分配至每次记录扫描中。与在2位打印数据情况下的最大为2个点的传统动态范围和阶调层次为3级相比,采用此实施例的功能可以通过最大为三个大点和三个小点的组合并利用具有打印大小点、多路记录、用2位码解码、随机转换数据等功能的记录头进行打印。另外,根据需要可以选择16种水平中的4种阶调层次。此外,可以通过增加多路记录的道路数目和用如3位或4位码代替2位码的方式来改善色调表现性能并增大动态范围。调制水平数不限于仅包括大小点的两级水平,可以进一步增加水平数。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将实施的打印过程的流程图。此打印过程在CPU控制下进行。当主机送来的数据在打印缓冲器210中至少存储了一组扫描数据或一页数据时,打印过程开始。
首先,滑架马达6在步骤S1中开始转动而打印头盒106开始移动。在步骤S2中,检查是否是记录头的打印时刻。如果是,流程前进到步骤S3以便驱动记录头和利用一系列记录头喷嘴(详见图19的流程图)记录点。在步骤S4检查是否完成了一行打印。如果不是,流程返回步骤S2,而如果完成了,流程前进至步骤S5,滑架在步骤S5中复位而以与记录宽度相应的距离送进记录介质。在步骤S6中检查是否完成一页打印。如果未完成,则流程返回步骤S1,如果完成了,流程前行到步骤S7以便排出打印过的记录介质。
参考图19所示的流程图,以下描述将由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执行的记录头驱动过程。
首先在步骤S11,从打印缓冲器210中读取记录头的一系列喷嘴所需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12,数据送至数据转换器204,但未被其转换,解码器205解译这些数据并通过DMA将这些数据存入门阵列202的寄存器206a、206b中。在步骤S13中,存在寄存器206a、206b中的数据被传给移位寄存器602。在此实施例中,根据记录数据在不同时刻驱动每个喷嘴的加热器A、B以便与记录数据水平相应地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阶调层次(最多包含两个点)的象素。因而,首先在步骤S14中检查是否是加热器A的驱动时刻。如果是,流程前行到B步骤S15,在此步骤中,输出区选信号624和奇/偶信号625以决定待驱动喷嘴的位置,随后输出驱动加热器A所需的信号627。这样一来,如果所选喷嘴的数据是“1”,则打印大点。
在步骤16中,检查是否是加热器B的驱动时刻。如果是,流程前进到步骤S17,在此步骤中,输出区选信号624和奇/偶信号625以决定驱动加热器B的喷嘴的位置,随后输出信号626。这样一来,如果所选喷嘴的数据是“1”,则由所选喷嘴打印小点。
接着流程前进到步骤S18,在此步骤中检查是否记录头的所有喷嘴都已被驱动及喷嘴进行的打印是否都已完成。如果是,流程返回初始程序,如果不是,流程返回步骤S14以检查下一喷嘴的加热器A、B的时刻。这样一来,顺序执行其它喷嘴的打印。
图20是表示在本实施例的三路记录中的打印过程。与在图19所示流程图中的过程相似的过程由同一过程标号表示,对这些过程的描述也就省略了。
在步骤S21中,数字“n”设为“3”。在一次记录扫描后,在步骤S22中进行n=n-1的计算,通过重复S2-S22步骤来驱动记录头,直到在步骤S23中n=0为止。在这种情况下,每此记录扫描所需的记录数据由图12所示的数据转换器204和解码器205产生。
在第一个实例中,包括大小点在内的许多点根据象素色调数据被用于记录2位象素数据。在第一实例中没有特别描述大小点的记录顺序的重要性。但是众所周知,从喷嘴喷出且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大小点的位置轻微移动。因此,大小点的记录位置在记录头的一个记录扫描周期内移动了,尽管这种位移很小,但在打印图像上形成了网格等。
图26A-26C示出了当记录头象图26A-26C所示那样从右向左移动时记录下的点的实例,以及示出了因喷射速率差引起的记录下的大小点的位移。
在图26A中,实线表示的时刻代表大点的真实记录位置。由断续线表示的时刻表示小点的真实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与喷射时刻同时地形成点(相邻点的间距(象素长度)=0)。在图26B中,小点被记录在比真实位置前进了0.5个象素长度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如图26A所示的那样在象素间形成了间距,此间距被补足,大小点的重叠区消失。在图26C中,小点被记录在比真实位置落后0.5个象素长度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个象素的大小点完全相互重合,象素间距非常明显。即,形成一个象素(次象素)的许多点彼此位置靠近是理想的。在第二个实例中,大小点的记录时刻是确定无疑地能防止上述缺点的。
设移动记录头的滑架速率Vc为:
Vc(mm/s)={25.4(mm)/N}×f
其中,f(Hz)是当用同一尺寸的记录头喷嘴记录同一尺寸的点时所用的最高驱动频率;N(dpi)是记录分辨率。
如果记录头喷嘴端和记录纸(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由L代表,从喷嘴喷出的大墨滴(用于大点)速率由V1(mm/s)代表,从喷嘴喷出的小墨滴(用于小点)速率由V2(mm/s)代表,那么在大墨滴从喷嘴中喷到记录纸上所需的时间内,记录头在扫描方向上的位移d1设为:
d1(mm/s)=Vc×L/V1
与此相似地,在小墨滴情况下,记录头在扫描方向上的位移d2设为:
d2(mm/s)=Vc×L/V2
因而,当同时喷射大小墨滴时的位移设为:
d2-d1=Vc×L(1/V2-1/V1)
=(25.4/N)×f×L(1/V2-1/V1)(mm)
由于一个象素的单位长度是25.4/N,所以由象素长度表示的位移(d2-d1)设为:
(d2-d1)/(25.4/N)=f×L(1/V2-1/V1)
=f×L(V1-V2)/(V1×V2) (在象素单元内)
已经证明了,如果两个大小点中心的位移≤0.5个象素,那么即使交替记录大小点,记录图像的质量也不会受到不利影响。当将这种关系替换成上述公式时,得到了以下公式:
-0.5(象素)≤f×L(V1-V2)/(V1×V2)-0.5≤0.5
即0≤f×L(V1-V2)/(V1×V2)≤1.0
如果满足此公式,就可以防止图像质量受损。
图21A-21C是表示当以等时间间隔(与0.5个象素对应)喷墨时按顺序记录下的大小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21A表示点位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先记录大点,然后以相同喷射速率或以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0”间距L(实际是不可能的)记录下小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小点的中心距为0.5个象素。图21 B表示由大小墨滴之间的喷射速率差或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间距L等引起的0.25个象素位移。在此例中,大小点中心距(小点在大点后记录)为0.75个象素。图21C表示由大小墨滴之间的喷射速率差或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间距L等引起的0.5个象素位移。在此例中,大小点中心距(小点在大点后记录)为1个象素。
图22A-22E示出了由大小墨滴之间的喷射速率差或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间距L等将引起的大小点的记录位置移动是通过先记录小点后记录大点的方式被消除的例子。
图22A表示点位关系,其中先记录大点,然后以相同喷射速率或以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0”间距L(实际是不可能的)记录下小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小点的中心距为0.5个象素。图22B表示由大小墨滴之间的喷射速率差或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间距L等引起的0.25个象素位移。在此例中,大小点的中心距(大点在小点后记录)为0.25个象素,并且小点包含在大点内。图22C表示由大小墨滴之间的喷射速率差或喷嘴端和记录纸之间的间距L等引起的0.5个象素位移。在此例中,大、小点的中心(大点在小点后记录)几乎在同一位置。图22D表示0.75个象素位移。在此例中,小点中心与在小点后记录的大点的中心相隔0.25个象素。图22E表示1.0个象素位移。在此例中,小点中心与在小点后记录的大点的中心相隔0.5个象素。
如上所述,在利用许多大小点记录一个象素的过程中,如果先记录下象素所需的大点而后记录下象素所需的小点,那么大小点的间距就象图21A-21C所示的那样加长。因而,图像质量变粗糙且恶化,或在记录图像上形成了带形图案、纹状图案等。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先记录下生成一个象素所需的小点而后记录象素所需的大点,所以两个点通常象图22A-22E所示的那样彼此重合,从而可以在保持象素色调的同时记录下高质量图像。
图23、图24A-24C和图25A-25B表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用的喷墨头的加热器的排列的实例。
图23表示加热器281、282的布局实例,其中这两个加热器通常具有相同的发热量并在喷嘴280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变换位置上。在此例中,可以通过只驱动靠近喷墨口283的加热器281或通过同时驱动加热器281、282而获得不同喷墨量(不同点径)。
图24A-24C所示的各个实例表示小加热器291和大加热器292(具有较高喷墨量)的布局,其中这两个加热器具有不同发热量且在喷嘴内290设置在不同位置上。在此例中,也可以从喷墨口293中喷射出具有示意记录小点、中点和大点的墨量的墨水,或通过只驱动小加热器291或大加热器292或通过同时驱动大、小加热器291、292而喷墨。
图25A所示实例表示加热器301、302的布局,其中这两个加热器通常具有相同的发热量并在喷嘴300内依次串列地伸向喷墨口。可以通过只驱动加热器301或通过同时驱动加热器301、302实现利用两种喷墨量的记录。
图25B所示的实例表示小加热器304和大加热器305的布局,其中这两个加热器具有不同发热量并且串列地伸向喷墨口303。可以通过只驱动小加热器304或大加热器305或通过同时驱动大、小加热器304、305而实现利用三种喷墨量的记录。
于是,通过如上所述的那样在第一和第二实例中在加热A和B的驱动时刻驱动如图23、图24A-24C和图25A-25B所示的加热器,由此可以记录下色彩鲜明的图像。即使在那种情况下(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那样),也可以通过使记录小点用的墨滴喷射时刻先于记录大点用的墨滴喷射时刻而打印出色彩鲜明的图像。
根据记录头的实施例,通过改变所加的脉冲而从喷嘴的同一喷射口中喷出不等量的墨滴,并且积极地利用喷墨量和喷射速率的比例关系。于是,可以通过改变喷嘴压电元件的位移量来调整喷墨量。另外,这种记录头也可有利地用于其它喷墨记录装置中如利用热能的记录头和记录装置。
至于这种利用热能形成飞溅液滴的喷墨记录方法的代表结构和原理,例如最好参见利用了披露于如美国专利号US4723129和US4740796中的基本原理的实际中的结构和原理。这种装置适用于所谓的“按需型”或连续式。特别是在按需型装置中很有效,这是因为由于产生了至少一个驱动信号,所以在电热转换器处产生热能以便在记录头的发热面形成薄膜沸腾,结果根据驱动信号在液体(墨水)中逐个产生气泡,其中上述驱动信号根据在与纸张或盛墨槽相应布置的电热转换器中的记录信息产生快速升温。通过从一因气泡长大和收缩而排墨的开口中排射液体(墨水)的方式,至少形成一个墨滴。通过将驱动信号制成脉冲形,可以瞬时和充分地引起气泡的长大和收缩以便最佳地完成特别是响应性能良好的液体(墨水)的排射。
至于脉冲型驱动信号,美国专利US4463359和4345252披露的信号是适用的。由于采用了US4313124发明所述的参数,所以实现了更加优良的记录,US4313124涉及了上述发热面的升温率。
作为记录头结构,除了如上述各说明书部分所述的排墨口、流液槽、电热转换器(线性流液槽或直角流液槽)的组合外,如US4558333或US4459600所披露的、具有设置在弯曲部的发热件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另外,本发明可以有效地用于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59-123670或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59-138461所述的结构,其中JP59-123670公开了一种利用一条众多电热转换器的公用槽作为电热转换器排墨部的结构,JP59-138461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等同于排墨部的热能压力波吸收口的结构。
另外,至于其长度等于可由记录设备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最大宽度的全行式记录头,或者象在上述结构说明中所述的那样通过许多记录头组合来满足长度要求的结构可以采用一整体形记录头。
另外,本发明对自由更换芯片型记录头是有效的,这种类型的记录头可以与主设备电连接或由于记录头装在主设备上而可以从主设备中输墨。本发明对具有与记录头成一体设置的墨室的盒式记录头同样有效。
此外,最好为记录头配备记录头修复机构、最初辅助机构等。这是为了进一步稳定本发明的效果。这些特殊例子可包括由用于记录头的盖帽机构、清理机构、加压或抽吸机构、电热转换器、或其它类型的加热元件、根据这些加热元件组合而成的初始加热元件,进行与记录分开的初始排墨方式对实现稳定记录是有利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墨水被默认为液体,但是也可以使用另一种低于室温时为固体而在室温或高于室温时将液化或软化的墨水,或是当发出所采用的记录信号时将液化的墨水,这就象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常见的那样,即通过在30℃-70℃范围内调节墨水温度以将墨水黏度控制在一定的稳定排墨范围内。
另外,为了避免由于因有效地利用热能作为所需的固态-液态转换能量而引起的升温,或为了防止因使用了在搁置状态下将固化的墨水而引起的脱水,在本发明中也可采用具有只在加热情况下液化的墨水,例如根据记录信号通过加热而液化的墨水,从而排出液体墨水或口子到达记录介质时固化的墨水。在这种情况下,墨水作为液体或固体被保存在多孔纸槽中或由多孔纸孔眼吸附住,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54-56847和60-71260所述的那样,多孔纸设置在压电转换器的对面。薄膜沸腾法可最有效地用于上述的墨水。
本发明不仅可用于利用热能的喷墨装置,还可用于利用压电元件的喷墨装置。
另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试验了传真设备,但很明显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它还可用于与主机相连的打印机或带有阅读器的复印机。
在瞬时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利用扫描记录头而记录下图像的记录装置。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它可用于全行打印装置和记录介质相对记录头移动型装置。
如上所述,即使在单路记录过程中,此实施例的装置也可以利用简单电路结构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下许多大小不同的点。
尽管传统技术中没有这种功能,但是即使大小不同的点数在多路记录过程中不均匀,各点的记录比也能被基本均匀地分散到每个扫描道中。
当点被分散到每个扫描道中时,可以通过通常采用用于多路记录的松弛蒙版方式进行点和数据分布的选择。由此,记录控制变得简单。
由于提供了基本均匀地将点分散到每次扫描道记录中的功能,所以即使大小点数目很不平均,也可以充分利用多路扫描记录功能以消除由记录点增减和不同点径引起的记录不稳定性。
各喷嘴在每次扫描道记录过程中的平均记录比可以不变,并且可以降低错误率如在高记录比时的喷射失效。另外,由于为了各喷嘴而连续改变喷射量,所以即使在高记录比的情况下也可以降低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量。由此可以改善补液频率并降低错误率。还可以降低瞬时能耗,从而可显著降低能耗。通过能量监视器进一步降低能耗。
根据实施例, 当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的相对运动过程中记录图像时,在以高喷射速率记录大点前先以低喷射速率记录下小点。于是,可以在记录介质上以在同一位置上彼此重合的方式形成构成一个象素的大小点,而且可以形成抑制了条纹等的产生的高质量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高保真地复印出具有与记录数据相应的阶调层次的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调整具有不同直径的记录点的墨滴喷射量,在具有理想直径的点的喷墨时刻提供记录数据。由此可以在每次扫描周期内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调整点径。
此外根据本发明,根据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从而即使对多路记录来说也可以采用同一数据控制表。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没有位移的情况下可以记录下表示象素阶调层次的不同直径的点,所以可以形成高质量图像和色彩鲜明的再现性。
Claims (53)
1.一种通过从记录头的各记录元件中喷墨的方式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它包括:
用于改变记录头各记录元件的喷墨量的喷墨量调节机构;
用于控制该喷墨量调节机构的喷墨时刻的时间控制器;
调制记录数据的调制器;
通过与由时间控制器确定的喷墨时刻同步地输出由调制器调制出的记录数据以便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象的控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时间控制器决定至少两个喷墨时刻,一个是用记录元件记录大点的喷墨时刻,另一个是用记录元件记录小点的喷墨时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墨量调节机构包括许多具有不同发热量的、且顺序或同时被驱动的发热电阻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墨量调节机构包括许多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发热电阻件并通过改变将几乎同时被驱动的发热电阻件数目或通过改变其位置来调节喷墨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制器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包括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制器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包括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制器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包括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制器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包括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通过使用大点或小点或大、小点组合以便表现出经调制器调制过的记录数据的阶调层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以产生记录数据的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
根据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记录扫描进行记录的多路控制器。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以产生记录数据的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
根据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记录扫描进行记录的多路控制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以产生记录数据的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
根据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记录扫描进行记录的多路控制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以产生记录数据的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
根据记录扫描数据发生器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记录扫描进行记录的多路控制器。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记录下某象素所需大点之前,时间控制器控制以便记录下此象素所需的小点。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利用热能喷墨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加热墨水用热能的热能发生器。
29.一种通过从记录头的各记录元件中喷墨的方式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调制记录数据;
通过与具有不同喷墨量的记录头的各记录元件的喷墨时刻同步地输出在调制步骤中调制出的记录数据以便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象。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时刻至少两个喷墨时刻,其中一个是用记录元件记录大点的喷墨时刻,另一个是用记录元件记录小点的喷墨时刻。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头的喷墨量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发热量的、且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发热电阻件调节的,或是通过改变将几乎同时被驱动的发热电阻件数目或通过改变其位置来调节喷墨量。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步骤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且包括一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步骤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且包括一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步骤根据可重写的调制数据调制记录数据并且包括一用于存储调制数据的存储器。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制步骤中经过调制的记录数据的阶调层次是用大点、小点或大点和小点的组合表现的。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而产生记录数据;
根据在记录扫描数据产生步骤中所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次记录扫描而进行记录。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而产生记录数据;
根据在记录扫描数据产生步骤中所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次记录扫描而进行记录。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记录数据分成各记录扫描所用数据并根据调制数据改变分离数据而产生记录数据;
根据在记录扫描数据产生步骤中所产生的记录数据通过许多次记录扫描而进行记录。
3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至于喷墨时刻,在记录下某象素所需的大点之前,先用记录元件记录下此象素所需的小点。
40.一种利用带喷墨口的记录头通过使用许多点而记录象素的喷墨记录装置,它包括:
根据喷墨口而设置的驱动器,它用于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的喷墨口中依次喷射出形成许多象素构成点的许多墨滴中的至少两滴墨水;
用于改变由驱动器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中喷出的至少两滴墨水的喷墨量的调节机构;
用于与预定时刻同步地且依次地输出喷墨所需数据,这些数据形成象素且在输墨顺序中包含喷墨量信息的输出机构。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改变至少两滴墨水的喷墨量以便形成大点和小点。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口处设置了许多具有不同发热量的发热电阻件,所述调节机构顺序驱动或同时在预定时刻驱动许多发热电阻件。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口处设置了许多安装在不同位置上的发热电阻件,所述调节机构通过改变其位置或数目而在预定时刻驱动许多发热电阻件。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改变至少两滴将在预定时刻顺序喷射的墨水的喷墨量以便在记录下某象素所需的大点之前先记录下此象素所需的小点。
45.一种通过从喷墨口中喷墨而用许多点记录象素的喷墨记录装置,它包括:
用于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的喷墨口中依次喷射出形成许多象素构成点的许多墨滴中的至少两滴墨水的驱动器;
用于改变由驱动器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中喷出的至少两滴墨水的喷墨量的调节机构;
用于与预定时刻同步地且依次地输出喷墨所需数据,这些数据形成象素且在输墨顺序中包含了喷墨量信息的输出机构。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改变至少两滴墨水的喷墨量以便形成大点和小点。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口处设置了许多具有不同发热量的发热电阻件,所述调节机构顺序驱动或同时在预定时刻驱动许多发热电阻件。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口处设置了许多装在不同位置上的发热电阻件,所述调节机构通过改变其数目或位置而在预定时刻驱动许多发热电阻件。
49.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改变至少两滴将在预定时刻顺序喷射的墨水的喷墨量以便在记录下某象素所需的大点之前先记录下此象素所需的小点。
50.一种通过具有喷墨口的记录头而用许多点记录象素的喷墨记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的喷墨口,相应于记录头的所有喷射口,中顺序喷射出形成许多象素构成点的许多墨滴中的至少两滴墨水;
改变至少两滴将在预定时刻从记录头中顺序喷射出的墨水的喷墨量;
与预定时刻同步地且依次地输出喷墨所需数据,这些数据形成象素并且在输墨顺序中包含了喷墨量信息。
51.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步骤改变至少两滴墨水的喷墨量以便形成大点和小点。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口处设置了许多具有不同发热量的发热电阻件,所述调节机构顺序驱动或同时在预定时刻驱动许多发热电阻件。
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口处设置了许多安装在不同位置上的发热电阻件,所述调节机构通过改变其位置或数目而在预定时刻驱动许多发热电阻件。
54.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步骤改变至少两滴将在预定时刻顺序喷射的墨水的喷墨量以便在记录下某象素所需的大点之前先记录下此象素所需的小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67752/1996 | 1996-06-27 | ||
JP167752/96 | 1996-06-27 | ||
JP16775296 | 1996-06-27 | ||
JP151359/1997 | 1997-06-09 | ||
JP151359/97 | 1997-06-09 | ||
JP9151359A JPH1071730A (ja) | 1996-06-27 | 1997-06-09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26A true CN1174126A (zh) | 1998-02-25 |
CN1077043C CN1077043C (zh) | 2002-01-02 |
Family
ID=2648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148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043C (zh) | 1996-06-27 | 1997-06-27 |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83569B1 (zh) |
EP (1) | EP0816102B1 (zh) |
JP (1) | JPH1071730A (zh) |
KR (1) | KR100242783B1 (zh) |
CN (1) | CN1077043C (zh) |
AU (1) | AU733178B2 (zh) |
CA (1) | CA2208831C (zh) |
DE (1) | DE69724195T2 (zh) |
TW (1) | TW47343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646C (zh) * | 2003-11-19 | 2007-05-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系统 |
WO2013044689A1 (zh) * | 2011-09-30 | 2013-04-04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30717B2 (ja) * | 1997-06-19 | 2004-05-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
JPH11348319A (ja) * | 1998-06-03 | 1999-12-21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00103089A (ja) * | 1998-07-31 | 2000-04-11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US6257690B1 (en) | 1998-10-31 | 2001-07-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ejection element firing order to minimize horizontal banding and the jaggedness of vertical lines |
JP2001010088A (ja) | 1999-07-02 | 2001-01-16 | Seiko Epson Corp | ドットの形成位置のずれを抑制可能な印刷装置、調整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6805422B2 (en) * | 2000-06-27 | 2004-10-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
US6900907B2 (en) | 2000-12-08 | 2005-05-31 | Xerox Corporation | Overlapping drop assignment for multi-level ink jet printing |
US6488351B1 (en) * | 2001-08-27 | 2002-12-03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number of available printing gradations on an ink jet printer |
GB2382905B (en) * | 2001-12-04 | 2005-08-31 | Software 2000 Ltd | Printer ink reduction |
TWI225743B (en) * | 2002-03-19 | 2004-12-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Mobile telephone device having camera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camera |
JP2004160970A (ja) | 2002-09-19 | 2004-06-10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方法、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プリンタドライバ、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EP1405724B1 (en) * | 2002-10-03 | 2008-09-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printing metho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8491076B2 (en) | 2004-03-15 | 2013-07-23 | Fujifilm Dimatix, Inc. | Fluid droplet eje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
US7281778B2 (en) | 2004-03-15 | 2007-10-16 | Fujifilm Dimatix, Inc. | High frequency droplet e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
JP5004806B2 (ja) | 2004-12-30 | 2012-08-22 | フジフィルム ディマティ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法 |
JP4639863B2 (ja) * | 2005-03-10 | 2011-02-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KR100612026B1 (ko) | 2005-05-10 | 2006-08-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잉크젯 헤드와 이를 구비하는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불량노즐 보상 방법 |
JP4850626B2 (ja) | 2006-08-23 | 2012-01-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
WO2008035790A1 (en) * | 2006-09-19 | 2008-03-27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
JP2008073852A (ja) * | 2006-09-19 | 2008-04-03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画像形成方法 |
US7988247B2 (en) | 2007-01-11 | 2011-08-02 | Fujifilm Dimatix, Inc. | Ejection of drops having variable drop size from an ink jet printer |
US20090059248A1 (en) * | 2007-09-03 | 2009-03-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
US8011771B2 (en) | 2008-02-11 | 2011-09-06 | Wazana Brothers International, Inc. | Remanufactured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 system and process |
US8393702B2 (en) | 2009-12-10 | 2013-03-1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Separation of drive pulses for fluid ejector |
JP5682126B2 (ja) * | 2010-03-18 | 2015-03-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8596748B2 (en) * | 2010-03-30 | 2013-12-0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ing precoat liqui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herefor |
JP6323039B2 (ja) * | 2014-02-12 | 2018-05-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127227A (en) | 1977-10-03 | 1982-07-06 | Ichiro Endo |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S5936879B2 (ja) | 1977-10-14 | 1984-09-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熱転写記録用媒体 |
US4330787A (en) | 1978-10-31 | 1982-05-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
US4345262A (en) | 1979-02-19 | 1982-08-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
US4463359A (en) | 1979-04-02 | 1984-07-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oplet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US4313124A (en) | 1979-05-18 | 1982-01-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head |
US4558333A (en) | 1981-07-09 | 1985-12-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jet recording head |
JPS59123670A (ja) | 1982-12-28 | 1984-07-17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エツトヘツド |
JPS59138461A (ja) | 1983-01-28 | 1984-08-08 | Canon Inc |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
US4683492A (en) | 1983-03-08 | 1987-07-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 full-color image with a plurality of colorants on the basis of a set of area factors for the colorants selected from a plurality of sets of area factors calculated from a plurality of sets of equations |
JPS6071260A (ja) | 1983-09-28 | 1985-04-23 | Erumu:Kk | 記録装置 |
EP0162963B1 (de) | 1984-04-27 | 1989-03-0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Tintenschreibeinrichtung zur Darstellung mehrfarbiger Zeichen und/oder Muster |
US5140339A (en) | 1987-03-23 | 1992-08-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with equal amounts of mono- and mixed color droplets |
US5617123A (en) * | 1987-05-20 | 1997-04-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tilizing multiple binarizing and recording agent depositing steps |
JP2859296B2 (ja) | 1989-06-01 | 1999-02-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US5146236A (en) * | 1989-12-14 | 1992-09-08 | Ricoh Company, Ltd. | Ink jet record apparatus |
EP0439153B1 (en) | 1990-01-24 | 1995-06-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lor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
JPH0531920A (ja) | 1991-08-01 | 1993-02-09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
JPH0671875A (ja) | 1992-06-30 | 1994-03-15 | Fuji Xerox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3339724B2 (ja) * | 1992-09-29 | 2002-10-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EP0628415A3 (en) | 1993-03-29 | 1995-03-29 | Hewlett Packard Co | High fidelity recording modes. |
JPH08118641A (ja) | 1994-10-20 | 1996-05-1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が再注入さ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用インク容器 |
JP3715696B2 (ja) * | 1994-10-20 | 2005-1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H08156310A (ja) | 1994-12-05 | 1996-06-18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単位ドットを複数個組み合わせてなる網点の記録方法 |
JPH09118025A (ja) | 1995-10-24 | 1997-05-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階調印字ヘッド |
-
1997
- 1997-06-09 JP JP9151359A patent/JPH1071730A/ja active Pending
- 1997-06-25 US US08/882,033 patent/US628356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6-25 CA CA002208831A patent/CA2208831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6-26 TW TW086108995A patent/TW47343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6-26 AU AU27534/97A patent/AU733178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7-06-26 EP EP97304576A patent/EP081610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6-26 DE DE69724195T patent/DE69724195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6-27 CN CN97114858A patent/CN107704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6-27 KR KR1019970028336A patent/KR10024278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646C (zh) * | 2003-11-19 | 2007-05-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系统 |
WO2013044689A1 (zh) * | 2011-09-30 | 2013-04-04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29455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29455B (zh) * | 2011-09-30 | 2015-04-22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9073316B2 (en) | 2011-09-30 | 2015-07-07 |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 Inkjet printing position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X9704809A (es) | 1998-07-31 |
DE69724195D1 (de) | 2003-09-25 |
DE69724195T2 (de) | 2004-06-09 |
CA2208831A1 (en) | 1997-12-27 |
EP0816102B1 (en) | 2003-08-20 |
KR980000921A (ko) | 1998-03-30 |
EP0816102A3 (en) | 1998-11-25 |
US6283569B1 (en) | 2001-09-04 |
EP0816102A2 (en) | 1998-01-07 |
JPH1071730A (ja) | 1998-03-17 |
CA2208831C (en) | 2002-04-09 |
KR100242783B1 (ko) | 2000-03-02 |
CN1077043C (zh) | 2002-01-02 |
TW473435B (en) | 2002-01-21 |
AU733178B2 (en) | 2001-05-10 |
AU2753497A (en) | 1998-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43C (zh) |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 |
JP3530717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82963C (zh) | 喷墨打印机 | |
US6783203B2 (en) | Printing with multiple pixels as unit of gradation reproduction | |
US20130271520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
US6705695B2 (en) | Combination of bidirectional-and unidirectional-printing using plural ink types | |
JP3308815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US8366226B2 (en) | 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ata generation method | |
CN102256798B (zh) |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
CN1310758C (zh) | 喷墨记录方法、系统、装置及数据生成方法 | |
CN1906923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成像装置和程序 | |
JP4078811B2 (ja) | 画素ブロック単位で濃淡インクによる階調再現を行う印刷 | |
US6217149B1 (en) | Ink jet printer | |
US8534788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US6665091B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printing, and recording medium to actualize the printing apparatus | |
CN1120999A (zh) | 具有螺旋式打印缓冲器的打印机及打印方法 | |
JP7151239B2 (ja) | 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
CN1163358C (zh) | 图象处理方法、图象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00643A (zh) |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输出系统 | |
JP2022025484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4154865B2 (ja) | 複数画素を階調再現の1単位とする印刷 | |
JP2012153119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JP5564771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印刷媒体、および、プリンタ | |
CN1178739A (zh) | 打印机 | |
JP2023072504A (ja) | 記録制御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