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5573A - 真空垫防振机构 - Google Patents

真空垫防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5573A
CN117245573A CN202310709792.9A CN202310709792A CN117245573A CN 117245573 A CN117245573 A CN 117245573A CN 202310709792 A CN202310709792 A CN 202310709792A CN 117245573 A CN117245573 A CN 117245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vacuum pad
expansion plate
main body
pad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97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斋藤优
后藤幸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45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5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 B25J15/061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with vacuum
    • B25J15/0683Details of suction cup structure, e.g. grooves or 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 B25J15/061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with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05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Diaphragms And Bellow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垫防振机构,其中,真空垫(12)具备:具有真空通路(14a)的支承部件(14)和安装于支承部件的波纹管(16),罩体(20)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24、32)、从主体部的一端突出的安装部(26、34)以及从主体部的另一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8、36)。在波纹管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罩体覆盖波纹管的外侧。

Description

真空垫防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防止基于负压(真空压)的吸引力来吸附保持工件的真空垫的振动的真空垫防振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波纹管的内部生成负压,而在波纹管的开口端部吸附保持工件的真空垫。该真空垫具备能够伸缩的波纹管,因此能够追随工件的各种形状而吸附工件,另外,能够容易地吸附以倾斜的状态放置的工件。
在具备波纹管的真空垫中,已知有研究了即使外力作用于工件,也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工件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10-188465号公报记载了将用于防止工件的倾斜的固定杆配置于波纹管式吸附垫的外侧。
在使用具备波纹管的真空垫来高速地输送工件的情况下,在大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作用于工件时,波纹管会一边变形一边强烈振动。日本特开2010-188465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没有着眼于这样的情况,没有充分地开发防止波纹管的振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真空垫防振机构是罩体安装于真空垫的真空垫防振机构,真空垫具备: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具有真空通路;以及波纹管,该波纹管安装于支承部件,罩体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安装部,该安装部从主体部的一端突出;以及凸缘部,该凸缘部从主体部的另一端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波纹管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罩体覆盖波纹管的外侧。罩体通过安装部与支承部件螺合而安装于真空垫,能够调整罩体相对于真空垫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在波纹管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罩体覆盖波纹管的外侧。因此,即使工件被高速输送从而较大的加减速度作用于工件,波纹管的变形也被罩体抑制,从而可靠地防止了波纹管的振动。另外,罩体通过安装部与支承部件螺合而安装于真空垫,能够调整罩体相对于真空垫的安装位置。因此,能够对应于使用的波纹管的长度等,而容易地变更罩体的安装位置。
上述的目的、特征及有点应当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真空垫防振机构的外观图。
图2是沿着II-II线剖开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工件吸附时的与图2对应的图。
图4是关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的罩体示出了安装前的状态的图。
图5是扩张板的外观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扩张板被安装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的罩体的状态的图。
图7是包含图6的带扩张板的真空垫防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5的扩张板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5的扩张板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5的扩张板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4的罩体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中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中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定位前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中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定位后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中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定位前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的真空垫防振机构中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定位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包含真空垫12和罩体20。
真空垫12具备:在内部具有真空通路14a的圆筒状的支承部件14和安装于支承部件14的下部的波纹管16。真空通路14a沿着支承部件14的轴心X延伸,并在支承部件14的上下两端处开口。在真空通路14a的上端被供给来自未图示的真空发生装置的负压。支承部件14遍及规定长度在外周具有外螺纹14b,在外螺纹14b的下方,在外周具有凹槽14c。在支承部件14螺合有锁定螺母18。
波纹管16由硅酮等橡胶材料或树脂材料构成为筒状。波纹管16具有从外壁突出的环状的厚壁部16a和从内壁突出的环状的厚壁部16b交替形成的褶皱结构,能够上下伸缩。波纹管16的内部空间与支承部件14的真空通路14a连通。波纹管16在下端面处与工件接触。波纹管16的上端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16c。波纹管16通过凸缘部16c与支承部件14的凹槽14c嵌合而安装于支承部件14。
如图4所示,罩体20包含能够经由铰链部40相对转动地连结的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具备:半圆筒状的主体部24、32、从主体部24、32的上端缩径并突出的安装部26、34以及从主体部24、32的下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8、36。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的主体部24、32的内径比波纹管16的外径稍大。
以下,可能将第一罩体22的主体部24和第二罩体30的主体部32统称为罩体20的主体部24、32。另外,可能将第一罩体22的安装部26和第二罩体30的安装部34统称为罩体20的安装部26、34。另外,可能将第一罩体22的凸缘部28和第二罩体30的凸缘部36统称为罩体20的凸缘部28、36。
罩体20的安装部26、34具有与支承部件14的外螺纹14b螺合的内螺纹26a、34a。罩体20的凸缘部28、36在下端面处与工件接触。罩体20的主体部24、32具有在靠近铰链部40的位置处彼此对接的第一配合部24a、32a和在远离铰链部40的位置处彼此对接的第二配合部24b、32b。
第一罩体22的主体部24在第一配合部24a的附近具备卡合凹部24c,并且具备从第二配合部24b突出的一对卡合片24d。第二罩体30的主体部32具备从第一配合部32a突出的卡合片32d,并且在第二配合部32b的附近具备一对卡合凹部32c。第一罩体22的各卡合片24d与第二罩体30的各卡合凹部32c卡合。第二罩体30的卡合片32d与第一罩体22的卡合凹部24c卡合。
第一罩体22的主体部24的下部具备从周向中央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片24e和在第一配合部24a的附近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片24f。第一突出片24e和第二突出片24f与凸缘部28隔开规定的间隙地相对。第二罩体30的主体部32的下部具备从周向中央向外侧突出的第三突出片32e、在第一配合部32a的附近向外侧突出的第四突出片32f以及在第二配合部32b的附近向外侧突出的第五突出片32g。第三突出片32e、第四突出片32f及第五突出片32g与凸缘部36隔开规定的间隙地相对。
通过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彼此对接,罩体20的主体部24、32构成为圆筒状。在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彼此对接时,第一罩体22的第二突出片24f和第二罩体30的第四突出片32f形成一个连续的突出片(以下称作“连续突出片”)。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及第五突出片32g彼此是相同形状,在罩体2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隔开90度)配置。
第五突出片32g具备用于将后述的扩张板42定位固定的钩部32h。在钩部32h的顶端形成有能够供螺丝刀等工具插入的狭缝32i(参照图7)。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的主体部24、3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窗部38。操作者能够通过该窗部38确认波纹管16的安装位置。窗部38的侧边显示有刻度39。
罩体20例如通过以下的顺序安装于真空垫12。使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相对转动而将两者较大地打开,将第二罩体30从真空垫12的侧方覆盖真空垫12。接着,为了使第一罩体22覆盖真空垫12,而使第一罩体22向关闭方向转动。
当使第一罩体22向关闭方向转动时,第一罩体22的各卡合片24d与第二罩体30的各卡合凹部32c卡合,第二罩体30的卡合片32d与第一罩体22的卡合凹部24c卡合。另外,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的第一配合部24a、32a彼此对接,并且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的第二配合部24b、32b彼此对接。罩体20的安装部26、34通过螺合安装于支承部件14。此时,罩体20的轴心X与支承部件14的轴心X一致。
接着,调整罩体20相对于支承部件14的安装位置,以使波纹管16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罩体20覆盖波纹管16的外侧。通过真空垫防振机构10,图3示出了例如作为冷冻食品的一种的工件W被吸附保持的样子。在该情况下,使罩体20绕支承部件14的轴心X转动,而调整安装部26、34的螺合位置,以使得在波纹管16的下端面向上方位移波纹管16的收缩量L时罩体20的凸缘部28、36的下端面与波纹管16的下端面整合。
操作者能够通过第一罩体22或第二罩体30的窗部38确认波纹管16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进行上述调整操作。之后,拧紧锁定螺母18而将锁定螺母18压接于罩体20的安装部26、34,完成罩体20的安装。
此外,在波纹管16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不限于罩体20的凸缘部28、36的下端面与波纹管16的下端面整合。例如,在工件为袋状从而工件自身会变形的情况下,在吸附保持工件时,工件的一部分进入罩体20的内侧,因此罩体20的凸缘部28、36的下端面与波纹管16的下端面相比向下方突出。
真空垫12在支承部件14的上端安装于未图示的真空发生装置。由于从不会妨碍罩体20的安装的方向即真空垫12的侧方覆盖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因此不用将真空垫12从真空发生装置取下,而能够仅装卸罩体20。
优选将对应于工件W的形状、大小等的扩张板安装于罩体20。图5示出了圆形的扩张板42。扩张板42在中央具有孔部44。孔部44包含:能够供罩体20的主体部24、32插通的中心孔部44a以及从中心孔部44a十字状地扩张的四个周边孔部44b。四个周边孔部44b彼此是相同的形状,具有能够供罩体20的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及第五突出片32g插通的形状。另外,各周边孔部44b具有足够铰链部40插通的大小。
扩张板42在相邻的周边孔部44b之间具有插入部48。在各插入部48形成有大致沿径向延伸的狭缝46。扩张板42的厚度大致等于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及第五突出片32g与罩体20的凸缘部28、36相对的间隙。
接着,参照图6和图7,对将扩张板42安装于罩体20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从罩体20的上方将扩张板42嵌入罩体20。即,将罩体20的主体部24、32插通于扩张板42的中心孔部44a,并且将铰链部40、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及第五突出片32g插通于扩张板42的各周边孔部44b。在该情况下,四个突出片是相同的形状,四个周边孔部44b也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将各突出片插通于任意的周边孔部即可。此外,铰链部40和连续突出片插通于一个周边孔部44b。
当扩张板42嵌入罩体20时,扩张板42的下表面与罩体20的凸缘部28、36的上表面抵接。之后,将未图示的螺丝刀的顶端插入钩部32h的狭缝32i,一边提起钩部32h,一边使扩张板42绕罩体20的轴心X旋转。扩张板42的插入部48进入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及第五突出片32g与罩体20的凸缘部28、36相对的间隙。当使扩张板42旋转大致45度旋转时,钩部32h与扩张板42的狭缝46之一弹性地卡合。由此,扩张板42被定位而固定于罩体20。此外,使扩张板42绕罩体20的轴心X旋转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在将扩张板42从罩体20取下的情况下,将螺丝刀的顶端插入钩部32h的狭缝32i而提起钩部32h,并使扩张板42旋转。当使扩张板42旋转大致45度时,扩张板42的各周边孔部44b与罩体20的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及第五突出片32g整合。由此,能够将扩张板42从罩体20取下。本实施方式的扩张板42是圆形的,但扩张板的形状能够根据工件的形状设为矩形状等,进行各种设计。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在波纹管16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波纹管16的外侧隔着极小的间隙而被罩体20覆盖。因此,即使工件W被高速输送从而较大的加减速度作用于工件W,波纹管16的变形也被罩体20抑制,能够可靠地防止波纹管16的振动。
另外,罩体20通过安装部26、34与支承部件14螺合而安装于真空垫12,能够调整罩体20相对于真空垫12的安装位置。而且,罩体20的主体部24、32具有能够从外部确认波纹管16的安装位置的窗部38。因此,根据被使用的波纹管16的长度等,能够容易地调整罩体20的安装位置。
另外,能够从真空垫12的侧方依次将能够经由铰链部40相对转动地连结的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覆盖真空垫12,因此能够容易地仅装卸罩体20。
(扩张板的第一变形例)
图8示出了具备第一变形例的扩张板50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该扩张板50由圆形的板部52和从板部52的外周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裙部54构成。能够通过裙部54覆盖工件的侧方,因此能够防止在工件的吸附时和工件的输送时工件向输送的方向侧滑。另外,在吸附柔软且容易破损的工件时,能够保护工件而防止工件被压扁。另外,能够防止在工件的输送时工件与周围的装置等接触。
(扩张板的第二变形例)
图9示出了具备第二变形例的扩张板60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该扩张板60由圆形的板主体62与在垂直于板主体62的板面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引导轴66组合而构成。板主体62具有从外周缘朝向径内侧切口的多个狭缝64。多个狭缝64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配置。
具有外螺纹的引导轴66插通于各狭缝64,并用一对螺母68固定于板主体62。具体而言,螺合有一对螺母68的引导轴66插通于狭缝64,板主体62被一对螺母68夹持。由此,引导轴66在狭缝64上的所希望的位置固定于板主体62,且以从板主体62向下方突出所希望的长度的状态固定于板主体62。
根据扩张板60,在工件的外侧配置有多个引导轴66,因此能够在工件的吸附时和工件的输送时保护工件,并且能够防止工件的侧滑。而且,由于能够调整多个引导轴66的位置和高度,因此不需要更换板主体62,就能够对应不同的形状、大小等的工件。
(扩张板的第三变形例)
图10示出了具备第三变形例的扩张板70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该扩张板70具有规则地排列的多个孔部44。多个真空垫防振机构10的罩体20安装于一个扩张板70。在本变形例中,配置有合计六个真空垫防振机构10。根据扩张板70,能够将多个真空垫防振机构10以正确的规则排列。
(罩体的变形例)
图11示出了罩体20的变形例。上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的罩体20具有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能够经由铰链部40相对转动地连结的结构。但是,如图11所示,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也可以是能够分离的不同部件。
(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一变形例)
图12示出了第一变形例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第二罩体30的第五突出片32g具备:用于将扩张板42定位固定的钩部32h以及用于提起钩部32h的杆部32j。使杆部32j向规定方向倒下就能够提起钩部32h。
(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二变形例)
图13和图14示出了第二变形例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第一罩体22的主体部24的下部具备具有规定的弹性的卡合杆32k。在卡合杆32k的下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球状的突部。扩张板42的各周边孔部44b是能够同时插通第五突出片32g和卡合杆32k的大小。在扩张板42的插入部48形成有能够供卡合杆32k的突部卡合的销孔47。
在将扩张板42安装于罩体20时,将罩体20的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第五突出片32g及卡合杆32k插通于扩张板42的各周边孔部44b。之后,对卡合杆32k的顶端施力而一边提起卡合杆32k,一边使扩张板42旋转。当使扩张板42旋转大致45度时,卡合杆32k的突部与扩张板42的销孔47卡合。由此,扩张板42被定位而固定于罩体20(参照图14)。
(扩张板定位结构的第三变形例)
图15和图16示出了第三变形例的扩张板定位结构。第一罩体22的主体部24的下部具备具有规定的弹性的卡合杆32m。卡合杆32m具备:具有屈曲形状,并沿着宽度方向向下方突出的肋32n。扩张板42的各周边孔部44b是能够同时插通第五突出片32g和卡合杆32m的大小。另外,扩张板42的狭缝46具有与卡合杆32m的肋32n相同的宽度。
在将扩张板42安装于罩体20时,将罩体20的第一突出片24e、连续突出片、第三突出片32e、第五突出片32g及卡合杆32m插通于扩张板42的各周边孔部44b。之后,对卡合杆32m的顶端施力而一边提起卡合杆32m,一边使扩张板42旋转。当使扩张板42旋转大致45度时,卡合杆32m的肋32n与扩张板42的狭缝46卡合。由此,扩张板42被定位而固定于罩体20(参照图16)。
本发明的真空垫防振机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Claims (17)

1.一种真空垫防振机构,是罩体(20)安装于真空垫(12)的真空垫防振机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垫具备:支承部件(14),该支承部件具有真空通路(14a);以及波纹管(16),该波纹管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所述罩体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24、32);安装部(26、34),该安装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突出;以及凸缘部(28、36),该凸缘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所述波纹管收缩而吸附保持工件时,所述罩体覆盖所述波纹管的外侧,所述罩体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支承部件螺合而安装于所述真空垫,能够调整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真空垫的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的所述主体部具有窗部(38),该窗部能够从外部确认所述波纹管的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包含第一罩体(22)和第二罩体(30),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具备半圆筒状的主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能够经由铰链部(40)相对转动地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是能够彼此分离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的所述主体部具备卡合片(24d)和卡合凹部(24c),所述第二罩体的所述主体部具备卡合片(32d)和卡合凹部(32c),所述第一罩体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卡合片与所述第二罩体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卡合凹部卡合,所述第二罩体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卡合片与所述第一罩体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卡合凹部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孔部(44)的扩张板(42、50、60、70)安装于所述罩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的所述主体部具备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24e、24f、32e、32f、32g),所述多个突出片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并与所述凸缘部隔开规定的间隙地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板的所述孔部包含中心孔部(44a)和多个周边孔部(44b),该中心孔部能够供所述罩体的所述主体部插通,该多个周边孔部能够供所述多个突出片插通,所述扩张板在所述多个周边孔部中的彼此相邻的所述周边孔部之间具有插入部(48),所述插入部进入所述多个突出片与所述罩体的所述凸缘部相对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片之一具有钩部(32h),该钩部在顶端形成有狭缝(32i),在所述扩张板位于绕所述罩体的轴心的规定位置时,所述钩部与形成于所述扩张板的所述插入部的狭缝(46)弹性地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出片之一具备钩部(32h)和杆部(32j),该杆部用于提起所述钩部,在所述扩张板位于绕所述罩体的轴心的规定位置时,所述钩部与形成于所述扩张板的所述插入部的狭缝(46)弹性地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的所述主体部具备卡合杆(32k),在所述扩张板位于绕所述罩体的轴心的规定位置时,形成于所述卡合杆的球状的突部与形成于所述扩张板的所述插入部的销孔(47)卡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的所述主体部具备卡合杆(32m),在所述扩张板位于绕所述罩体的轴心的规定位置时,所述卡合杆的肋(32n)与形成于所述扩张板的所述插入部的狭缝(46)卡合。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板由板部(52)和筒状的裙部(54)构成,该裙部从所述板部的外周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板由板主体(62)和多个引导轴(66)组合而构成,该多个引导轴在与所述板主体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主体具有从外周缘朝向内侧切口的多个狭缝(64),具有外螺纹的所述引导轴插通于所述多个狭缝,并使用一对螺母(68)固定于所述板主体。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垫防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罩体安装于一个扩张板。
CN202310709792.9A 2022-06-16 2023-06-15 真空垫防振机构 Pending CN1172455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7093A JP2023183530A (ja) 2022-06-16 2022-06-16 真空パッド振れ防止機構
JP2022-097093 2022-06-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5573A true CN117245573A (zh) 2023-12-19

Family

ID=86693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9792.9A Pending CN117245573A (zh) 2022-06-16 2023-06-15 真空垫防振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5840A1 (zh)
EP (1) EP4292780A1 (zh)
JP (1) JP2023183530A (zh)
KR (1) KR20230173027A (zh)
CN (1) CN11724557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8465A (ja) 2009-02-18 2010-09-02 Kanto Auto Works Ltd ロボットハンド
JP2019010719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ライフロボティクス株式会社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
JP2020192648A (ja) * 2019-05-29 2020-12-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及び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21032345A (ja) * 2019-08-26 2021-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吸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5840A1 (en) 2023-12-21
JP2023183530A (ja) 2023-12-28
EP4292780A1 (en) 2023-12-20
KR20230173027A (ko)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8867B1 (ko) 기판 수납 용기
US20030190183A1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fan motor assembly to downro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11313483B2 (en) Valve core
US10036315B2 (en) Sen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US4561558A (en) Vent cover
JP4512634B2 (ja) 弾性位置決め構造体を有するクリーン容器
US11219975B2 (en) Device for inserting coil inserts
KR101912025B1 (ko) 하단 부재의 고정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유체 제어 장치
US5498092A (en) Protective cover for a ball joint assembly
CN117245573A (zh) 真空垫防振机构
WO2007116527A1 (ja) Foupオープナのfoupドア位置決め装置
EP1840954A1 (en) Pod cramping unit, load port equipped with pod cramping unit and mini-environment system including pod and load port
US6926286B2 (en) Gasket holding device
US20230249360A1 (en) Robotic end effector equipped with replaceable wafer contact pads
JPH0629804B2 (ja) 力センサの過負荷保護装置
KR20180119586A (ko) 기판 용기용 쿠션 리테이너
EP0698544A1 (en) Plugs for apertures
JP2022037330A (ja) 吸着部材
JP2015222093A (ja) ガスケット及びガスケットの取付け構造
CN114454182B (zh) 工业用机器人的示教方法
JP2006288190A (ja) 電気接続箱
JP7306555B2 (ja) スタッドピン
WO2022038912A1 (ja) 部品組付治具及び部品組付方法
CN116261504A (zh) 用于改善机器人的清洁度的装置以及相关联的机器人
KR20080094371A (ko) 소음 및 이탈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한 맨홀뚜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