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4984A -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4984A
CN117184984A CN202311316240.8A CN202311316240A CN117184984A CN 117184984 A CN117184984 A CN 117184984A CN 202311316240 A CN202311316240 A CN 202311316240A CN 117184984 A CN117184984 A CN 117184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winding
shaf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62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宙
鲍玉章
程剑平
王应程
金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Yuand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Yuand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Yuand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Yuand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62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4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4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4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涉及缠绕膜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边侧固定有座板,且座板的上方设置有收卷筒芯,收卷筒芯会带动托板以轴杆进行适应性的下落和旋转,使限位杆运动到第二滑槽的最下端,此时托板达到一种足够收卷筒芯滚落的角度,因此收卷筒芯会沿着托板的倾斜表面顺势滚落在支撑平台上,在此期间,阻尼器和第二复位弹簧始终相互配合对托板进行缓冲,以此达到一种缓慢放下成型收卷筒芯的效果,有效避免了直接掉落收卷筒芯带来膜体散卷和膜体受损的问题,同时,失去重力加持的托板会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按照下落的轨迹反向向上复位,便于后续安装新的收卷筒芯,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缠绕膜生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背景技术
缠绕膜,早期定义为拉伸膜或者热收缩膜,国内最早以PVC为基材,DOA为增塑剂兼起自粘作用生产PVC缠绕膜,可对零散商品进行整集包装,代替小型集装箱,被广泛应用于五金、矿产、化工、医药、食品、机械等多种产品的整集包装上,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而随着市场的开发,膜体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目前市场上也出现多种多样的缠绕膜,有透明膜,反之也有不透明膜,有较轻便的日常使用膜,也有工厂等使用的大型防水、遮阳或者防腐蚀膜。
常规的缠绕膜生产步骤为挤出机挤出的薄膜通过牵引工位、分切工位等,再通过收卷装置将薄膜缠绕在内芯筒上,形成能以成卷的方式销售的薄膜卷,
如公开号为CN114634049A,授权公告日为2022-06-17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卸卷器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电动推杆对卷芯两侧的驱动轴进行同步式的离合控制,并对收卷芯筒的安装和限位可以同时进行,与此同时适应不同长度的收卷芯筒,操作简单,普适性强,且通过限位抵块的设计,可以对安装在辊轴上的收卷芯筒进行限位,且通过限位抵块的位置可调节设计,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收卷芯筒进行限位。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上述方案中,卸卷后的成品卷筒会直接被断开连接并顺势掉落在平台上,但是在实际收卷过程中,缠绕成型的膜体较为依靠自身的内应力缠绕依附在卷芯上,卸卷阶段分切膜体的外端与主体之间并不存在连接关系,若是成型的卷筒直接掉落不仅容易造成膜体散卷,而且密集缠绕的膜体在落地时其下端完全触地受力容易造成膜体受损,同时会影响卷筒的圆度;
卷芯在缠绕膜过程中必然需要旋转驱动力,一般的卸卷器都是采用驱动电机驱动轴体旋转,再将轴体与卷芯连接,上述方案中同样采用该方式实现膜体缠绕,但是对于一些大型膜体而言(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缠绕膜成型卷质量可达几百公斤),随着膜体的逐步缠绕,卷芯处缠绕膜会越发密集,并对驱动轴所受到的纵向荷载会越来越大,会对驱动轴的连接轴承甚至对驱动电机的转子产生较大的单向荷载,长此以往,驱动轴及其相应配件的磨损量较大,寿命降低,而且损伤后的驱动轴及其配件继续在大荷载下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在缠绕膜依次经过牵引工位、分切工位以及收卸卷工位时,各个工位之间的操作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工参与,尤其是在收卸卷阶段,空卷芯两端与输出轴对接主要依靠人工,而上述方案中,通过方形槽对应方形插块的插接方式连接,方形插块位置不可调节,只能通过旋转卷筒对接,由于插接配合是方块对方形槽,因此,在对接时需要大幅度旋转卷筒以保证对接的概率较大,而对于大型缠绕膜来说,其对应的卷芯也较大较重,而且需要保证两端同时对接,因此每次安装卷芯都是对操作人员体力和熟练度的极大考验,要求较为严格。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卸卷后的成品卷筒会直接被断开连接并顺势掉落在平台上,但是在实际收卷过程中,缠绕成型的膜体较为依靠自身的内应力缠绕依附在卷芯上,卸卷阶段分切膜体的外端与主体之间并不存在连接关系,若是成型的卷筒直接掉落不仅容易造成膜体散卷,而且密集缠绕的膜体在落地时其下端完全触地受力容易造成膜体受损,同时会影响卷筒的圆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边侧固定有座板,且座板的上方设置有收卷筒芯,并且侧板的边侧分别安装有用以对收卷筒芯进行连接的输出轴和从动轴,所述输出轴和从动轴的外壁均套设有滑套,所述座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平台,且支撑平台的上方设置有用以对收卷筒芯进行承托的托板,并且托板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轴杆和限位杆,所述轴杆与滑套之间安装有厚度自检离合机构,且托板与支撑平台之间安装有定位导向组件,并且轴杆的两端与座板之间均安装有缓冲支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侧表面固定有安装板,且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侧板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厚度自检离合机构包括腔槽、滑杆、连接杆、插块、异型板和插槽,所述输出轴和从动轴的内部结构关于收卷筒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输出轴和从动轴的内部均开设有腔槽,并且腔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下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均贯穿输出轴固定于滑套的内壁,并且输出轴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对连接杆进行限位滑动的适配槽,所述滑杆端部的中心处固定有插块的一端,且的端部开设有插槽,并且插块的另一端卡合于插槽的内部,所述滑套的下表面固定有异型板,且异型板的一侧与轴杆的端部贴合,并且异型板的另一侧与侧板之间安装有复位组件;
所述插块的截面为正三角形,且插槽是由与插块截面正三角形适配的四个正三角形槽体等角度分布重叠形成,所述四个正三角形槽的十二个端部等角度分布,且相邻两个端点之间均经过倒圆角处理。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框、伸缩杆和第一复位弹簧,且侧板的侧壁固定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的一端,且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框固定于异型板的侧壁,所述伸缩杆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焊接于伸缩杆的端部,并且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框的内壁,所述异型板为菜刀状设置,且异型板靠近轴杆一侧的拐点处均经过倒圆角光滑处理,并且异型板均关于收卷筒芯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轴心位高于轴杆的轴心,且轴杆和限位杆均与托板铰接,并且托板由一块弧形板和一块斜置的平板连接组成。
优选的,所述定位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支撑平台由平台和两个竖板组成,且竖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为竖直设置,且第二滑槽由竖直通槽和弧形通槽两部分构成,并且弧形通槽的半径为轴杆和限位杆的圆心距。
优选的,所述缓冲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板、阻尼器和第二复位弹簧,且轴杆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板,并且缓冲支撑组件关于座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与座板之间设置有阻尼器,且阻尼器的伸缩端固定于连接板的下表面,并且阻尼器的底座固定于座板的上表面,所述阻尼器的外壁缠绕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焊接于连接板的下表面,并且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座板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输出轴和从动轴在与收卷筒芯连接时会承担大部分收卷筒芯的重力,而一旦连接断开,收卷筒芯的重力会全部作用在托板上,从而使得托板会进行适应的下落并带动轴杆和限位杆分别沿着两侧的两组第一滑槽和两组第二滑槽的轨道进行适应性下落,如图所示,轴杆会率先到达第一滑槽的最低点,而此时限位杆恰好位于第二滑槽下端的弧形轨道端口,同时由于此时收卷筒芯还存在下落的动能以及惯性作用,因此收卷筒芯会带动托板以轴杆进行适应性的旋转,使限位杆运动到第二滑槽的最下端,此时托板达到一种足够收卷筒芯滚落的角度,因此收卷筒芯会沿着托板的倾斜表面顺势滚落在支撑平台上,在此期间,阻尼器和第二复位弹簧始终相互配合对托板进行缓冲,以此达到一种缓慢放下成型收卷筒芯的效果,有效避免了直接掉落收卷筒芯带来膜体散卷和膜体受损的问题,同时,失去重力加持的托板会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按照下落的轨迹反向向上复位,便于后续安装新的收卷筒芯,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
随着收卷筒芯外部膜体的缠绕厚度的增加,收卷筒芯会逐渐下压托板,使得托板带动轴杆和限位杆分别沿着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轨道适应性下落并通过连接板同步下压阻尼器和第二复位弹簧,从而利用具有动态平衡效果的托板对收卷筒芯起到一种承托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输出轴和从动轴长期受到纵向荷载受损,同时托板对缠绕的膜体具有一定的捋平作用,利用托板与收卷筒芯的贴合接触能够避免膜体褶皱和叠边;
3、插槽是由四个正三角形槽等角度分布重叠形成的,因此无论收卷筒芯处于何种角度,插槽始终会有三个端部与插块的端部对应或者相邻,在人工对接收卷筒芯时,只需要小角度旋转收卷筒芯或者不用旋转即可直接实现对接,按照概率学分析,现有的方块与方形槽插接配合方式,只有两种,一是方块正向插入方形槽,二是方块旋转一百八十度后插入方形槽;而上述十二个等角度分布的拐点与正三角形之间的插接组合有四组,若不考虑三角形插块的角度固定,则有四乘三等于十二种组合,因此不论是从省力便捷角度还是插接匹配概率角度都要优于现有的方块对接方形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收卷筒芯安装后整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所对应的托板、支撑平台等零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卷筒芯收卷完成后整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所对应的托板、支撑平台等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收卷筒芯卸卷时整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所对应的托板、支撑平台等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支撑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输出轴、滑套、收卷筒芯和从动轴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托板与阻尼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座板;3、输出轴;31、滑套;32、腔槽;33、滑杆;34、连接杆;35、插块;36、异型板;37、固定框;38、伸缩杆;39、第一复位弹簧;4、从动轴;41、安装板;5、收卷筒芯;51、插槽;6、托板;61、轴杆;62、限位杆;63、第一滑槽;64、第二滑槽;65、连接板;66、阻尼器;67、第二复位弹簧;7、支撑平台;8、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包括侧板1,侧板1的边侧固定有座板2,且座板2的上方设置有收卷筒芯5,并且侧板1的边侧分别安装有用以对收卷筒芯5进行连接的输出轴3和从动轴4,输出轴3和从动轴4的外壁均套设有滑套31,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平台7,且支撑平台7的上方设置有用以对收卷筒芯5进行承托的托板6,并且托板6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轴杆61和限位杆62,轴杆61与滑套31之间安装有厚度自检离合机构,且托板6与支撑平台7之间安装有定位导向组件,并且轴杆61的两端与座板2之间均安装有缓冲支撑组件。
侧板1的侧表面固定有安装板41,且从动轴4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板41的一侧,侧板1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输出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利用驱动电机8为输出轴3提供旋转动能,同时当收卷筒芯5与输出轴3和从动轴4同步连接后,收卷筒芯5、输出轴3和从动轴4会同步在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进行旋转。
厚度自检离合机构包括腔槽32、滑杆33、连接杆34、插块35、异型板36和插槽51,输出轴3和从动轴4的内部结构关于收卷筒芯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输出轴3和从动轴4的内部均开设有腔槽32,并且腔槽3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33,滑杆33的上下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34,且两个连接杆34的端部均贯穿输出轴3固定于滑套31的内壁,并且输出轴3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对连接杆34进行限位滑动的适配槽,滑杆33端部的中心处固定有插块35的一端,且的端部开设有插槽51,并且插块35的另一端卡合于插槽51的内部,滑套31的下表面固定有异型板36,且异型板36的一侧与轴杆61的端部贴合,并且异型板36的另一侧与侧板1之间安装有复位组件;
插块35的截面为正三角形,且插槽51是由与插块35截面正三角形适配的四个正三角形槽体等角度分布重叠形成,所述四个正三角形槽的十二个端部等角度分布,且相邻两个端点之间均经过倒圆角处理,插槽51是由四个正三角形槽等角度分布重叠形成的,因此无论收卷筒芯5处于何种角度,插槽51始终会有三个端部与插块35的端部对应或者相邻,在人工对接收卷筒芯5时,只需要小角度旋转收卷筒芯5或者不用旋转即可直接实现对接,相比较现有的方块对接方形槽方式,具有便捷操作,省力等优点。
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框37、伸缩杆38和第一复位弹簧39,且侧板1的侧壁固定有固定框37,固定框3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38的一端,且伸缩杆38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框37固定于异型板36的侧壁,伸缩杆38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复位弹簧39,且第一复位弹簧39的一端焊接于伸缩杆38的端部,并且第一复位弹簧39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框37的内壁,异型板36为菜刀状设置,且异型板36靠近轴杆61一侧的拐点处均经过倒圆角光滑处理,并且异型板36均关于收卷筒芯5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该复位组件利用第一复位弹簧39和伸缩杆38的配合为异型板36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复位作用,从而使异型板36与轴杆61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限位杆62的轴心位高于轴杆61的轴心,且轴杆61和限位杆62均与托板6铰接,并且托板6由一块弧形板和一块斜置的平板连接组成。
定位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支撑平台7由平台和两个竖板组成,且竖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轴杆61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第一滑槽63,且限位杆62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第二滑槽64,当缠绕好的收卷筒芯5两端与输出轴3和从动轴4断开连接后,具有一定自重的收卷筒芯5会带动托板6按照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的轨迹定向下落,先竖直下落最后在下落的惯性作用下进行小角度的旋转,从而使得收卷筒芯5缓慢的滚落在平台上。
第一滑槽63为竖直设置,且第二滑槽64由竖直通槽和弧形通槽两部分构成,并且弧形通槽的半径为轴杆61和限位杆62的圆心距。
缓冲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板65、阻尼器66和第二复位弹簧67,且轴杆61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板65,并且缓冲支撑组件关于座板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连接板65与座板2之间设置有阻尼器66,且阻尼器66的伸缩端固定于连接板65的下表面,并且阻尼器66的底座固定于座板2的上表面,阻尼器66的外壁缠绕有第二复位弹簧67,且第二复位弹簧67的一端焊接于连接板65的下表面,并且第二复位弹簧67的另一端固定于座板2的上表面。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时,首先将空的收卷筒芯5对接在输出轴3和从动轴4之间,由于插槽51是由四个正三角形槽等角度分布重叠形成的,因此无论收卷筒芯5处于何种角度,插槽51始终会有三个端部与插块35的端部对应或者相邻,在人工对接收卷筒芯5时,只需要小角度旋转收卷筒芯5或者不用旋转即可直接实现对接,相比较现有的方块对接方形槽方式,具有便捷操作,省力等优点。
紧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当收卷筒芯5安装完毕后,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同步带动输出轴3、收卷筒芯5和从动轴4进行单向旋转,随后人工涂胶粘黏在收卷筒芯5上的膜体会随着收卷筒芯5的旋转逐渐缠绕在收卷筒芯5外壁上,而且如图2所示,随着收卷筒芯5外部膜体的缠绕厚度的增加,收卷筒芯5会逐渐下压托板6,使得托板6带动轴杆61和限位杆62分别沿着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的轨道适应性下落并通过连接板65同步下压阻尼器66和第二复位弹簧67,从而利用具有动态平衡效果的托板6对收卷筒芯5起到一种承托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输出轴3和从动轴4长期受到纵向荷载受损,同时托板6对缠绕的膜体具有一定的捋平作用,利用托板6与收卷筒芯5的贴合接触能够避免膜体褶皱和叠边。
如图3和图4所示,随着收卷筒芯5的厚度逐渐增加,托板6也会适应性下落并同步带动轴杆61下落,如图3和图10所示,当轴杆61逐步下落时,轴杆61的外端会同步对两个异型板36的内侧弧面产生挤压推动作用,从而使得两个异型板36同步进行适应性的外扩式移动,且两个异型板36会同步带动两个滑套31进行相互远离的水平滑动,而两个滑套31会同步带动两个滑杆33进行相互远离的水平滑动,进而使得两个插块35逐步从两个插槽51中抽出,在此期间,两个插块35并不会直接从两个插槽51中抽出,当收卷筒芯5收卷完毕后,即收卷筒芯5外围的厚度达到最高时,此时轴杆61恰好从异型板36内侧的弧面下移至异型板36内侧的竖直边,此时两个异型板36外扩大到最大值并且两个插块35恰好从两个插槽51中抽出,从而达到一种缓慢离合的效果,避免快速离合对轴体造成的损伤(一般缠绕膜收卸卷前面一个步骤是定长分切,即到达指定长度后膜体就会被分切开,从而能够定长缠绕在收卷筒芯5上)。
最后,如图5和图6所示,输出轴3和从动轴4在与收卷筒芯5连接时会承担大部分收卷筒芯5的重力,而一旦连接断开,收卷筒芯5的重力会全部作用在托板6上,从而使得托板6会进行适应的下落并带动轴杆61和限位杆62分别沿着两侧的两组第一滑槽63和两组第二滑槽64的轨道进行适应性下落,如图6所示,轴杆61会率先到达第一滑槽63的最低点,而此时限位杆62恰好位于第二滑槽64下端的弧形轨道端口,同时由于此时收卷筒芯5还存在下落的动能以及惯性作用,因此收卷筒芯5会带动托板6以轴杆61进行适应性的旋转,使限位杆62运动到第二滑槽64的最下端,此时托板6达到一种足够收卷筒芯5滚落的角度,因此收卷筒芯5会沿着托板6的倾斜表面顺势滚落在支撑平台7上,在此期间,阻尼器66和第二复位弹簧67始终相互配合对托板6进行缓冲,以此达到一种缓慢放下成型收卷筒芯5的效果,有效避免了直接掉落收卷筒芯5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失去重力加持的托板6会在第二复位弹簧67的复位作用下按照下落的轨迹反向向上复位,便于后续安装新的收卷筒芯5,以此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边侧固定有座板(2),且座板(2)的上方设置有收卷筒芯(5),并且侧板(1)的边侧分别安装有用以对收卷筒芯(5)进行连接的输出轴(3)和从动轴(4),所述输出轴(3)和从动轴(4)的外壁均套设有滑套(31),所述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平台(7),且支撑平台(7)的上方设置有用以对收卷筒芯(5)进行承托的托板(6),并且托板(6)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轴杆(61)和限位杆(62),所述轴杆(61)与滑套(31)之间安装有厚度自检离合机构,且托板(6)与支撑平台(7)之间安装有定位导向组件,并且轴杆(61)的两端与座板(2)之间均安装有缓冲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侧表面固定有安装板(41),且从动轴(4)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板(41)的一侧,所述侧板(1)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输出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自检离合机构包括腔槽(32)、滑杆(33)、连接杆(34)、插块(35)、异型板(36)和插槽(51),所述输出轴(3)和从动轴(4)的内部结构关于收卷筒芯(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输出轴(3)和从动轴(4)的内部均开设有腔槽(32),并且腔槽(3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33),所述滑杆(33)的上下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34),且两个所述连接杆(34)的端部均贯穿输出轴(3)固定于滑套(31)的内壁,并且输出轴(3)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对连接杆(34)进行限位滑动的适配槽,所述滑杆(33)端部的中心处固定有插块(35)的一端,且的端部开设有插槽(51),并且插块(35)的另一端卡合于插槽(51)的内部,所述滑套(31)的下表面固定有异型板(36),且异型板(36)的一侧与轴杆(61)的端部贴合,并且异型板(36)的另一侧与侧板(1)之间安装有复位组件;
所述插块(35)的截面为正三角形,且插槽(51)是由与插块(35)截面正三角形适配的四个正三角形槽体等角度分布重叠形成,所述四个正三角形槽的十二个端部等角度分布,且相邻两个端点之间均经过倒圆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框(37)、伸缩杆(38)和第一复位弹簧(39),且侧板(1)的侧壁固定有固定框(37),所述固定框(3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38)的一端,且伸缩杆(38)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框(37)固定于异型板(36)的侧壁,所述伸缩杆(38)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复位弹簧(39),且第一复位弹簧(39)的一端焊接于伸缩杆(38)的端部,并且第一复位弹簧(39)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框(37)的内壁,所述异型板(36)为菜刀状设置,且异型板(36)靠近轴杆(61)一侧的拐点处均经过倒圆角光滑处理,并且异型板(36)均关于收卷筒芯(5)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2)的轴心位高于轴杆(61)的轴心,且轴杆(61)和限位杆(62)均与托板(6)铰接,并且托板(6)由一块弧形板和一块斜置的平板连接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所述支撑平台(7)由平台和两个竖板组成,且竖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所述轴杆(61)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3),且限位杆(62)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63)为竖直设置,且第二滑槽(64)由竖直通槽和弧形通槽两部分构成,并且弧形通槽的半径为轴杆(61)和限位杆(62)的圆心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板(65)、阻尼器(66)和第二复位弹簧(67),且轴杆(61)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板(65),并且缓冲支撑组件关于座板(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65)与座板(2)之间设置有阻尼器(66),且阻尼器(66)的伸缩端固定于连接板(65)的下表面,并且阻尼器(66)的底座固定于座板(2)的上表面,所述阻尼器(66)的外壁缠绕有第二复位弹簧(67),且第二复位弹簧(67)的一端焊接于连接板(65)的下表面,并且第二复位弹簧(67)的另一端固定于座板(2)的上表面。
CN202311316240.8A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Pending CN117184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6240.8A CN117184984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6240.8A CN117184984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4984A true CN117184984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6240.8A Pending CN117184984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49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0160A (zh) * 2024-02-28 2024-04-02 南通双跃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原料丝线绕盘加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0160A (zh) * 2024-02-28 2024-04-02 南通双跃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原料丝线绕盘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84984A (zh) 一种缠绕膜生产用快速卸卷器
CN210286276U (zh) 一种管材收卷机构
CN101722683A (zh) 一种全自动纸管机
CN207129654U (zh) 一种管件夹送机构
CN112744624A (zh) 一种用于薄膜分卷的自动下料上轴装置及方法
CN110802102B (zh) 一种金属罐回收装置中的整理机构
CN201597203U (zh) 一种全自动纸管机
CN214989063U (zh) 一种自动穿卷芯拔芯轴装置
CN104553067A (zh) 塑料袋自动收卷换卷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自动收卷换卷机
CN215592162U (zh) 一种用于薄膜分卷的自动下料上轴装置
CN211077815U (zh) 一种铝箔收卷装置
CN113029057A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钢管表面质量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15797430U (zh) 一种eva太阳能背板薄膜高效收卷装置
CN217700811U (zh) 一种适用于制罐机械的可调式卷口装置
CN210763532U (zh) 一种应用于食品包装膜的分切机送料结构
CN113732127A (zh) 一种带钢拼接制作贮罐卷制装置
CN110314970B (zh) 一种包装桶用卷边成形装置
CN219771341U (zh) 用于光伏胶膜的收卷裁切一体机
CN115924217B (zh) 一种自粘带纸盒自动包装设备
CN110842270A (zh) 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整料型剪板机床
CN217666084U (zh) 适用于大线径弹簧的冷卷加工设备
CN219729995U (zh) 一种喷绘印刷用收卷裁剪装置
CN220144348U (zh) 楔横轧轴件上料装置
CN22105077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管预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20330471U (zh) 一种金属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