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9687A -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9687A
CN117139687A CN202311431540.0A CN202311431540A CN117139687A CN 117139687 A CN117139687 A CN 117139687A CN 202311431540 A CN202311431540 A CN 202311431540A CN 117139687 A CN117139687 A CN 117139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body
plate
body part
outside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15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uanghai Anticorrosio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uanghai Anticorrosio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uanghai Anticorrosio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uanghai Anticorrosio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315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96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9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1/00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7/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mponent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床的零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台与两个钻座驱动台,两个钻座驱动台之间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顶梁,顶梁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零件上方进行压紧的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紧固板、螺纹杆与第二转动把手,紧固板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圆形泵体零件两边的抵紧组件,紧固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泵体零件夹紧的同向夹持组件,通过将圆形泵体零件在底板上放置并进行侧边固定后,由紧固板对泵体零件的上方进行固定,配合将圆形泵体零件两侧的边缘进行同步抵压,提高了圆形泵体零件在加工时的稳固性,达到无需更换夹持工装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的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在端面上有多个孔的加工件,如泵体或泵体阀门零件端面的多个螺纹孔,多采用卧式钻床,通过夹持工装,将零件夹持在钻床的外部进行固定,采用多轴钻座对零件进行钻孔,由于在钻孔时会对零件产生压力,在目前对圆形泵体零件进行夹持时,仅采用与方形零件相同的侧边固定,这就导致圆形泵体零件受到压力容易晃动,因此需要更换夹持工装来对圆形泵体零件进行稳定,而更换夹持工装的步骤费时费力,增添成本,不利于用户快速对形状不同的泵体零件进行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包括机台与两个钻座驱动台,两个钻座驱动台分别设置在机台外部的两侧,两个钻座驱动台之间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固定连接在机台的外部,安装梁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顶梁,顶梁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零件上方进行压紧的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紧固板、螺纹杆与第二转动把手,螺纹杆螺旋贯穿顶梁的上表面并向下延伸,紧固板设置在螺纹杆的下方,第二转动把手固定连接在螺纹杆外部的上方,紧固板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圆形泵体零件两边的抵紧组件,紧固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泵体零件夹紧的同向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紧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圆槽为T形状槽口,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板,螺纹杆的下端贯穿进入圆槽内并与圆板固定连接,紧固板通过螺纹杆与圆板在顶梁的下方进行上下活动。
优选的,所述紧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远离紧固板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竖槽的内部,限位板的外部设置有扶手,扶手固定连接在紧固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每个所述抵紧组件均包括有抵压槽口,抵压槽口开设在紧固板的外部,抵压槽口与紧固板外部的下方连通,抵压槽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轴,圆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压板,抵压板的外部开设有引导槽口,抵压板外部远离引导槽口的一侧设为弧形状,引导槽口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
优选的,所述紧固板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抵紧组件的调控组件,调控组件包括有压台,压台的下端设为两个端脚,两个端脚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两个传动辊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引导槽口的内部,且传动辊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侧槽的内部,压台通过两个传动辊与两个端脚和两侧抵压板同步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控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套柱,两个套柱分别固定连接在紧固板上表面的两侧,套柱远离紧固板的一端活动贯穿压台并延伸至压台的上方,每个套柱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套簧,套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压台与紧固板相向的一侧,压台通过两个套柱与两个套簧在紧固板上方进行上下垂直运动。
优选的,所述压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口,活动槽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柱,旋柱的上端螺旋贯穿顶梁的下表面并延伸至顶梁的内部,旋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同向夹持组件包括有底板,底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梁的外部,且底板位于两个钻座驱动台之间,底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为U形状槽口,滑槽与底板外部的上方连通,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滑板,两个滑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夹板,侧边夹板通过滑板带动在底板的上方进行移动,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隔板,隔板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内部,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转动杆的内部并延伸至底板的外部,转动杆延伸至底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转动杆外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正螺纹槽与反螺纹槽,两个滑板分别螺旋套在正螺纹槽与反螺纹槽的外部,在第一转动把手带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两个滑板成同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有上槽口,上槽口开设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槽口位于底板的中心处,上槽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轴,中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弹簧,横向弹簧活动套接在中轴的外部,横向弹簧远离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槽口的内部,中轴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撑套,两个撑套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板相向的一侧。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泵体零件预放置:将泵体零件的在两个定位板之间放置,泵体零件将两侧定位板挤推并带动两侧横向弹簧收缩,由两侧定位板对泵体零件表面的两侧挤压,使泵体零件初步在底板上方定位放置,避免泵体零件倾倒,便于对泵体零件的后续夹持固定工作展开。
第二步,泵体零件侧边夹持:将泵体零件在两个定位板之间放置定位后,配合两侧的侧边夹板,将第一转动把手转动带动转动杆使两侧侧边夹板在底板上方进行相向移动,两侧侧边夹板相向移动并对泵体零件的两侧进行夹紧,同时两侧侧边夹板同步相向与移动可以将泵体零件夹紧固定在中心位置,使泵体零件进行以中心点为基准的加工。
第三步,泵体零件顶端固定:将第二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向下传动带动圆板在圆槽内转动并带动紧固板向下移动,紧固板在向下移动时带动限位板在竖槽的内部向下移动,由限位板在竖槽内的移动保证紧固板向下垂直移动,直至紧固板的下表面与泵体零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第四步,圆形泵体零件边缘固定:当将圆形泵体零件在底板上放置并进行侧边固定后,由紧固板对泵体零件的上方进行固定,此时将第三转动把手转动带动旋柱在顶梁内部螺旋向下传动,旋柱的下端带动活动板对压台进行向下推动,压台带动两侧端脚与传动辊在引导槽口内部滑动,抵压板受到端脚向下的推力以圆轴为中心向下转动,抵压板转动与圆形泵体零件的边缘靠近并进行抵压,完成对圆形泵体零件的稳固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圆形泵体零件在底板上放置并进行侧边固定后,由紧固板对泵体零件的上方进行固定,此时将第三转动把手转动带动旋柱在顶梁内部螺旋向下传动,旋柱的下端带动活动板对压台进行向下推动,压台带动两侧端脚与传动辊在引导槽口内部滑动,抵压板受到端脚向下的推力以圆轴为中心向下转动,抵压板转动与圆形泵体零件的边缘靠近并进行抵压,将圆形泵体零件两侧的边缘进行同步抵压,提高了圆形泵体零件在加工时的稳固性,达到无需更换夹持工装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2、该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泵体零件的在两个定位板之间放置,泵体零件将两侧定位板挤推并带动两侧横向弹簧收缩,由两侧定位板对泵体零件表面的两侧挤压,使泵体零件初步在底板上方定位放置,避免泵体零件倾倒,便于对泵体零件的后续夹持固定工作展开。
3、该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泵体零件在两个定位板之间放置定位后,配合两侧的侧边夹板,将第一转动把手转动带动转动杆使两侧侧边夹板在底板上方进行相向移动,两侧侧边夹板相向移动并对泵体零件的两侧进行夹紧,同时两侧侧边夹板同步相向与移动可以将泵体零件夹紧固定在中心位置,使泵体零件进行以中心点为基准的加工,同时达到快速将泵体零件进行侧边夹持固定的效果。
4、该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第二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向下传动带动圆板在圆槽内转动并带动紧固板向下移动,紧固板在向下移动时带动限位板在竖槽的内部向下移动,由限位板在竖槽内的移动保证紧固板向下垂直移动,直至紧固板的下表面与泵体零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此时达到快速将泵体零件顶端固定的效果。
5、该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旋柱转动带动压台向下移动时,压台带动套簧收缩,并在旋柱复位后,套簧产生复位弹力配合活动板的传动带动传动辊与端脚将抵压板拉动恢复原状,达到利于将两侧抵紧组件恢复原状的效果。
6、该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两个撑套将两侧定位板相向的一侧定位,使两侧定位板在横向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下保持张开状态,利于将泵体零件快速在两个定位板之间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紧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紧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压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底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台;11、钻座驱动台;12、安装梁;13、顶梁;14、竖槽;20、底板;21、滑槽;22、滑板;23、侧边夹板;24、转动杆;25、第一转动把手;26、正螺纹槽;27、隔板;28、反螺纹槽;30、上槽口;31、中轴;32、定位板;33、横向弹簧;34、撑套;40、紧固板;41、螺纹杆;42、第二转动把手;43、限位板;44、扶手;45、圆板;46、圆槽;50、压台;51、第三转动把手;52、旋柱;53、套柱;54、套簧;55、活动槽口;56、活动板;57、端脚;58、传动辊;60、抵压槽口;61、引导槽口;62、抵压板;63、侧槽;64、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包括机台10与两个钻座驱动台11,两个钻座驱动台11分别设置在机台10外部的两侧,两个钻座驱动台11之间设置有安装梁12,安装梁12固定连接在机台10的外部,安装梁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顶梁13,顶梁1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零件上方进行压紧的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紧固板40、螺纹杆41与第二转动把手42,螺纹杆41螺旋贯穿顶梁13的上表面并向下延伸,紧固板40设置在螺纹杆41的下方,第二转动把手4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1外部的上方,紧固板40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圆形泵体零件两边的抵紧组件,紧固板4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泵体零件夹紧的同向夹持组件。
紧固板40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46,圆槽46为T形状槽口,圆槽4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板45,螺纹杆41的下端贯穿进入圆槽46内并与圆板45固定连接,紧固板40通过螺纹杆41与圆板45在顶梁13的下方进行上下活动。
紧固板4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限位板43远离紧固板4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竖槽14的内部,限位板43的外部设置有扶手44,扶手44固定连接在紧固板40的上表面。
每个抵紧组件均包括有抵压槽口60,抵压槽口60开设在紧固板40的外部,抵压槽口60与紧固板40外部的下方连通,抵压槽口6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轴64,圆轴6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压板62,抵压板62的外部开设有引导槽口61,抵压板62外部远离引导槽口61的一侧设为弧形状,引导槽口6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63。
紧固板40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抵紧组件的调控组件,调控组件包括有压台50,压台50的下端设为两个端脚57,两个端脚57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辊58,两个传动辊5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引导槽口61的内部,且传动辊58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侧槽63的内部,压台50通过两个传动辊58与两个端脚57和两侧抵压板62同步连接。
调控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套柱53,两个套柱53分别固定连接在紧固板40上表面的两侧,套柱53远离紧固板40的一端活动贯穿压台50并延伸至压台50的上方,每个套柱53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套簧54,套簧5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压台50与紧固板40相向的一侧,压台50通过两个套柱53与两个套簧54在紧固板40上方进行上下垂直运动。
压台50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口55,活动槽口5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6,活动板5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柱52,旋柱52的上端螺旋贯穿顶梁1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顶梁13的内部,旋柱5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把手51。
同向夹持组件包括有底板20,底板20固定连接在安装梁12的外部,且底板20位于两个钻座驱动台11之间,底板2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为U形状槽口,滑槽21与底板20外部的上方连通,滑槽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滑板22,两个滑板2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夹板23,侧边夹板23通过滑板22带动在底板20的上方进行移动,滑槽2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隔板27,隔板27固定连接在滑槽21的内部,转动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21的内部,转动杆2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转动杆24的内部并延伸至底板20的外部,转动杆24延伸至底板2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25,转动杆24外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正螺纹槽26与反螺纹槽28,两个滑板22分别螺旋套在正螺纹槽26与反螺纹槽28的外部,在第一转动把手25带动转动杆24转动时带动两个滑板22成同向运动。
底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有上槽口30,上槽口30开设在底板20的上表面,上槽口30位于底板20的中心处,上槽口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轴31,中轴3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定位板32,两个定位板3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弹簧33,横向弹簧33活动套接在中轴31的外部,横向弹簧33远离定位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槽口30的内部,中轴31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撑套34,两个撑套34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板32相向的一侧。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泵体零件预放置:将泵体零件的在两个定位板32之间放置,泵体零件将两侧定位板32挤推并带动两侧横向弹簧33收缩,由两侧定位板32对泵体零件表面的两侧挤压,使泵体零件初步在底板20上方定位放置,避免泵体零件倾倒,便于对泵体零件的后续夹持固定工作展开。
第二步,泵体零件侧边夹持:将泵体零件在两个定位板32之间放置定位后,配合两侧的侧边夹板23,将第一转动把手25转动带动转动杆24使两侧侧边夹板23在底板20上方进行相向移动,两侧侧边夹板23相向移动并对泵体零件的两侧进行夹紧,同时两侧侧边夹板23同步相向与移动可以将泵体零件夹紧固定在中心位置,使泵体零件进行以中心点为基准的加工,同时达到快速将泵体零件进行侧边夹持固定的效果。
第三步,泵体零件顶端固定:将第二转动把手42带动螺纹杆41转动,螺纹杆41向下传动带动圆板45在圆槽46内转动并带动紧固板40向下移动,紧固板40在向下移动时带动限位板43在竖槽14的内部向下移动,由限位板43在竖槽14内的移动保证紧固板40向下垂直移动,直至紧固板40的下表面与泵体零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此时达到快速将泵体零件顶端固定的效果。
第四步,圆形泵体零件边缘固定:当将圆形泵体零件在底板20上放置并进行侧边固定后,由紧固板40对泵体零件的上方进行固定,此时将第三转动把手51转动带动旋柱52在顶梁13内部螺旋向下传动,旋柱52的下端带动活动板56对压台50进行向下推动,压台50带动两侧端脚57与传动辊58在引导槽口61内部滑动,抵压板62受到端脚57向下的推力以圆轴64为中心向下转动,抵压板62转动与圆形泵体零件的边缘靠近并进行抵压,将圆形泵体零件两侧的边缘进行同步抵压,提高了圆形泵体零件在加工时的稳固性。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包括机台(10)与两个钻座驱动台(11),两个钻座驱动台(11)分别设置在机台(10)外部的两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钻座驱动台(11)之间设置有安装梁(12),安装梁(12)固定连接在机台(10)的外部,安装梁(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顶梁(13),顶梁(1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零件上方进行压紧的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紧固板(40)、螺纹杆(41)与第二转动把手(42),螺纹杆(41)螺旋贯穿顶梁(13)的上表面并向下延伸,紧固板(40)设置在螺纹杆(41)的下方,第二转动把手(4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1)外部的上方,紧固板(40)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圆形泵体零件两边的抵紧组件,紧固板(4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泵体零件夹紧的同向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40)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46),圆槽(46)为T形状槽口,圆槽(4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板(45),螺纹杆(41)的下端贯穿进入圆槽(46)内并与圆板(45)固定连接,紧固板(40)通过螺纹杆(41)与圆板(45)在顶梁(13)的下方进行上下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4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限位板(43)远离紧固板(4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竖槽(14)的内部,限位板(43)的外部设置有扶手(44),扶手(44)固定连接在紧固板(40)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抵紧组件均包括有抵压槽口(60),抵压槽口(60)开设在紧固板(40)的外部,抵压槽口(60)与紧固板(40)外部的下方连通,抵压槽口(6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轴(64),圆轴(6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压板(62),抵压板(62)的外部开设有引导槽口(61),抵压板(62)外部远离引导槽口(61)的一侧设为弧形状,引导槽口(6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40)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抵紧组件的调控组件,调控组件包括有压台(50),压台(50)的下端设为两个端脚(57),两个端脚(57)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辊(58),两个传动辊(5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引导槽口(61)的内部,且传动辊(58)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侧槽(63)的内部,压台(50)通过两个传动辊(58)与两个端脚(57)和两侧抵压板(62)同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套柱(53),两个套柱(53)分别固定连接在紧固板(40)上表面的两侧,套柱(53)远离紧固板(40)的一端活动贯穿压台(50)并延伸至压台(50)的上方,每个套柱(53)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套簧(54),套簧(5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压台(50)与紧固板(40)相向的一侧,压台(50)通过两个套柱(53)与两个套簧(54)在紧固板(40)上方进行上下垂直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台(50)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口(55),活动槽口(5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6),活动板(5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柱(52),旋柱(52)的上端螺旋贯穿顶梁(1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顶梁(13)的内部,旋柱(5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把手(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向夹持组件包括有底板(20),底板(20)固定连接在安装梁(12)的外部,且底板(20)位于两个钻座驱动台(11)之间,底板(2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为U形状槽口,滑槽(21)与底板(20)外部的上方连通,滑槽(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滑板(22),两个滑板(2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夹板(23),侧边夹板(23)通过滑板(22)带动在底板(20)的上方进行移动,滑槽(2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隔板(27),隔板(27)固定连接在滑槽(21)的内部,转动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21)的内部,转动杆(2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转动杆(24)的内部并延伸至底板(20)的外部,转动杆(24)延伸至底板(2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25),转动杆(24)外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正螺纹槽(26)与反螺纹槽(28),两个滑板(22)分别螺旋套在正螺纹槽(26)与反螺纹槽(28)的外部,在第一转动把手(25)带动转动杆(24)转动时带动两个滑板(22)成同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有上槽口(30),上槽口(30)开设在底板(20)的上表面,上槽口(30)位于底板(20)的中心处,上槽口(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轴(31),中轴(3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定位板(32),两个定位板(3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弹簧(33),横向弹簧(33)活动套接在中轴(31)的外部,横向弹簧(33)远离定位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槽口(30)的内部,中轴(31)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撑套(34),两个撑套(34)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板(32)相向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泵体零件预放置:将泵体零件的在两个定位板(32)之间放置,泵体零件将两侧定位板(32)挤推并带动两侧横向弹簧(33)收缩,由两侧定位板(32)对泵体零件表面的两侧挤压,使泵体零件初步在底板(20)上方定位放置,避免泵体零件倾倒,便于对泵体零件的后续夹持固定工作展开;
第二步,泵体零件侧边夹持:将泵体零件在两个定位板(32)之间放置定位后,配合两侧的侧边夹板(23),将第一转动把手(25)转动带动转动杆(24)使两侧侧边夹板(23)在底板(20)上方进行相向移动,两侧侧边夹板(23)相向移动并对泵体零件的两侧进行夹紧,同时两侧侧边夹板(23)同步相向与移动可以将泵体零件夹紧固定在中心位置,使泵体零件进行以中心点为基准的加工;
第三步,泵体零件顶端固定:将第二转动把手(42)带动螺纹杆(41)转动,螺纹杆(41)向下传动带动圆板(45)在圆槽(46)内转动并带动紧固板(40)向下移动,紧固板(40)在向下移动时带动限位板(43)在竖槽(14)的内部向下移动,由限位板(43)在竖槽(14)内的移动保证紧固板(40)向下垂直移动,直至紧固板(40)的下表面与泵体零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第四步,圆形泵体零件边缘固定:当将圆形泵体零件在底板(20)上放置并进行侧边固定后,由紧固板(40)对泵体零件的上方进行固定,此时将第三转动把手(51)转动带动旋柱(52)在顶梁(13)内部螺旋向下传动,旋柱(52)的下端带动活动板(56)对压台(50)进行向下推动,压台(50)带动两侧端脚(57)与传动辊(58)在引导槽口(61)内部滑动,抵压板(62)受到端脚(57)向下的推力以圆轴(64)为中心向下转动,抵压板(62)转动与圆形泵体零件的边缘靠近并进行抵压,完成对圆形泵体零件的稳固固定。
CN202311431540.0A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71396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1540.0A CN117139687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1540.0A CN117139687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9687A true CN117139687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0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1540.0A Pending CN117139687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9687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67519U (zh) * 2015-08-14 2015-12-16 河北豪阳泵业有限公司 泵壳双向同步打眼加工仪
CN211889081U (zh) * 2019-12-30 2020-11-10 大连林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管件打孔加工固定平台
CN212705630U (zh) * 2020-08-05 2021-03-16 苏州森创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夹持工件的机床
CN214025429U (zh) * 2020-11-30 2021-08-24 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灯条组装限位治具
CN214349810U (zh) * 2020-12-31 2021-10-08 吉林省新域光电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加工用定位组件
CN215998788U (zh) * 2021-10-15 2022-03-11 荆州市晨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圆柱形工件加工的钻孔机床
CN217776339U (zh) * 2022-08-04 2022-11-11 重庆威励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顶盖生产设备
CN218533654U (zh) * 2022-08-29 2023-02-28 杭州易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夹具
CN116748563A (zh) * 2023-08-24 2023-09-15 江苏精科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泄漏气液混合泵体加工用钻孔设备
CN219901182U (zh) * 2023-05-15 2023-10-27 聊城泰通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钻孔夹具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67519U (zh) * 2015-08-14 2015-12-16 河北豪阳泵业有限公司 泵壳双向同步打眼加工仪
CN211889081U (zh) * 2019-12-30 2020-11-10 大连林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管件打孔加工固定平台
CN212705630U (zh) * 2020-08-05 2021-03-16 苏州森创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夹持工件的机床
CN214025429U (zh) * 2020-11-30 2021-08-24 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灯条组装限位治具
CN214349810U (zh) * 2020-12-31 2021-10-08 吉林省新域光电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加工用定位组件
CN215998788U (zh) * 2021-10-15 2022-03-11 荆州市晨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圆柱形工件加工的钻孔机床
CN217776339U (zh) * 2022-08-04 2022-11-11 重庆威励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顶盖生产设备
CN218533654U (zh) * 2022-08-29 2023-02-28 杭州易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夹具
CN219901182U (zh) * 2023-05-15 2023-10-27 聊城泰通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钻孔夹具
CN116748563A (zh) * 2023-08-24 2023-09-15 江苏精科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泄漏气液混合泵体加工用钻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4384B (zh) 一种铰轴的定位钻孔装置
CN112170882B (zh) 一种带有限位夹紧功能的自动钻床
CN112916913B (zh) 一种高速加工管形工件钻削设备
CN116944754B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焊接机床
CN114850743A (zh) 斜角管材焊接设备
CN115781235A (zh) 一种半导体精密零件的定位装配方法
CN112077576A (zh) 一种精密轴承压装机及其轴承压装方法
CN117139687A (zh) 一种用于泵体加工的卧式钻床及其使用方法
CN116586890A (zh) 一种风电塔筒焊接辅助加工装置
CN117358986A (zh) 一种数控台钻
CN217370549U (zh) 一种土建装饰工程用板材打孔装置
CN115415821B (zh) 一种铝型材钻孔加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62034A (zh) 一种周面开孔工件的珩磨工装
CN114473810A (zh) 木塑地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及其方法
CN215395714U (zh) 一种木板加工用多轴钻床
CN113478581B (zh) 一种实木板材家具生产用自动钻孔设备及钻孔方法
CN213437356U (zh) 一种加工角度可调的钻床
CN116713535B (zh) 一种轮毂轮辐自动倒角设备
CN220560793U (zh) 一种带有辅助夹持定位结构的焊接机
CN219093536U (zh) 一种用于铆接设备的产品定位装置
CN212371208U (zh) 一种用于孔的机加工的钻模装置
CN117245106B (zh) 基于加工面自动定位的车削设备及自动定位方法
CN215141692U (zh) 一种可调节淋涂治具
CN209532168U (zh) 一种便携式镗孔机
CN217992809U (zh) 一种快速加工榫头和榫槽的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