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1665B -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1665B
CN116901665B CN202311103601.0A CN202311103601A CN116901665B CN 116901665 B CN116901665 B CN 116901665B CN 202311103601 A CN202311103601 A CN 202311103601A CN 116901665 B CN116901665 B CN 116901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ir
air plate
driving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36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1665A (zh
Inventor
宓文龙
颜磊
厉耿宏
汶博
陈耀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36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1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1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1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01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1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领域,提供了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包括:主体件,主体件内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主体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风板和第二风板;驱动盘,驱动盘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第二风板前部设置有第三轨迹槽,位于第二轨迹槽一侧的驱动盘上设置有推动部,第一轨迹槽用于驱动第一风板在主体件内转动,第二轨迹槽用于驱动第二风板在主体件内转动,当推动部转动到第三轨迹槽内后推动部能够控制第二风板的转动进而使第一风板和第二风板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风门运动结构简单,只需一个驱动盘能够实现第一风板与第二风板单独开启关闭或者全开全关。

Description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汽车空调领域,空调出风管道一端连接空调本体,另一端延伸到仪表台位置,从而供应风量到车内。现有技术有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两个风板进行转动的,但是该种结构太复杂,内部零件设置比较多,不仅成本高,且其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不方便在小空间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包括: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内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下端与所述第二风道下端连接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上端与所述第二风道上端连接形成出风口;
所述主体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风板和第二风板,所述第一风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道的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二风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道的开启或者关闭;
驱动盘,其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件上,所述驱动盘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所述第二风板前部设置有第三轨迹槽,位于所述第二轨迹槽一侧的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推动部,所述第一轨迹槽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板在所述主体件内转动,所述第二轨迹槽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风板在所述主体件内转动,当所述推动部转动到所述第三轨迹槽内后所述推动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风板的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一风板和所述第二风板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第一风板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卡接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入到所述第一轨迹槽上的第一驱动柱。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第一轨迹槽依次由第一弧形槽、第一推动槽和第三弧形槽组成,所述第一推动槽的前端沿着所述第一弧形槽后端的转角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推动槽后端靠近所述驱动盘转动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推动槽后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前端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三弧形槽均与所述驱动盘为同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一驱动柱在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推动槽和所述第三弧形槽中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第二风板上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套筒前端卡接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外,所述第二驱动臂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入到所述第二轨迹槽上的第二驱动柱,所述第三轨迹槽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臂另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第二轨迹槽由第二弧形槽和第二推动槽组成,所述第二推动槽的前端沿着所述第二弧形槽后端的转角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推动槽后端靠近所述驱动盘转动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驱动盘为同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二驱动柱在所述第二弧形槽和所述第二推动槽之间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第三轨迹槽包括连通的第三推动槽和进入槽,所述进入槽与所述驱动盘为同一转动中心,所述进入槽上部与外界连通,所述推动部能够从所述进入槽进入所述第三推动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转动轴一端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转动轴一端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连接的卡接槽,所述第一驱动臂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弹性块。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转动套筒包括前套筒和半套筒,所述前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外部,所述前套筒外壁至少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第二驱动臂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卡接的卡接孔,所述半套筒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中,所述驱动盘的转动中心设置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连接有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优点有第一轨迹槽与第二轨迹槽分别带动第一风板与第二风板单独实现开启或者关闭,推动部在第三轨迹槽内时能够实现第一风板与第二风板的全开或者全关的状态,风门结构零件较少,结构简单进而只需一个驱动盘就能使第一风板与第二风板单独开启关闭及全开全关状态,且有利于在在小空间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未装电机的风门运动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未装电机的风门运动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4是驱动盘中第一轨迹槽一面的立体视图;
图5是驱动盘中第二轨迹槽一面的立体视图;
图6是第一风板与第二风板套接的立体视图;
图7是驱动盘带动第一风板运动的立体视图;
图8是第一驱动臂与第一风板连接的爆炸图;
图9是第二风板的立体视图;
图10是第二驱动臂的立体视图;
图11是风门运动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中,1、主体件;2、第一风道;3、第二风道;4、进风口;5、出风口;6、第一风板;7、第二风板;8、驱动盘;9、转动轴;10、第一驱动臂;11、第一驱动柱;12、第一弧形槽;13、第一推动槽;14、第二驱动臂;15、第二驱动柱;16、第二弧形槽;17、第二推动槽;18、连接槽;19、卡接槽;20、弹性块;21、前套筒;22、半套筒;23、卡块;24、卡接孔;25、花键轴;26、电机;27、第三弧形槽;28、推动部;29、第三推动槽;30、进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包括:主体件1,主体件1内设置有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第一风道2下端与第二风道3下端连接形成进风口4,第一风道2上端与第二风道3上端连接形成出风口5;主体件1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风板6和第二风板7,第一风板6用于控制第一风道2的开启或者关闭,第二风板7用于控制第二风道3的开启或者关闭;驱动盘8,其转动设置于主体件1上,驱动盘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第二风板7前部设置有第三轨迹槽,位于第二轨迹槽一侧的驱动盘8上设置有推动部28,第一轨迹槽用于驱动第一风板6在主体件1内转动,第二轨迹槽用于驱动第二风板7在主体件1内转动,当推动部28转动到第三轨迹槽内后推动部28能够控制第二风板7的转动进而使第一风板6和第二风板7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
如图1所示,此时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均处于打开状态,则风能够从进风口4处进入然后分别从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流出,最后在出风口5处汇成一股进而将风吹出,由于驱动盘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迹槽、第二轨迹槽和推动部28,故驱动盘8在转动时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呈相反方向,从图2所示的正面方向看,当驱动盘8进行转动时,第一轨迹槽进行同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单独驱动第一风板6在主体件1内转动进行开启或者关闭的操作,与此同时,从图3所示的正面方向看,第二轨迹槽相对于第一轨迹槽进行相反方向转动,第二轨迹槽能够单独驱动第二风板7在主体件1内转动进行开启或者关闭的操作,同时的,推动部28也随着驱动盘8一起转动,第二风板7前部设置有第三轨迹槽,当推动部28转动到第三轨迹槽内后推动部28能够控制第二风板7转动,此时第二轨迹槽不对第二风板7进行驱动,而是由推动部28带动第二风板7的开合进而使第二风板7与第一风板6实现全关或者全开的状态,本方案的风门结构零件较少,第一轨迹槽与第二轨迹槽分别带动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单独实现开启或者关闭,推动部28在第三轨迹槽内时能够实现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的全开或者全关,故风门运动结构简单进而只需一个驱动盘8就能使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单独开启关闭及全开全关的状态,且有利于在在小空间内使用。
如图1图2、图3和图8所示,第一风板6上设置有转动轴9,转动轴9一端卡接有第一驱动臂10,第一驱动臂10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入到第一轨迹槽上的第一驱动柱11,第一驱动柱11在第一轨迹槽上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驱动臂10转动或者不转动,故第一驱动臂10能够带动转动轴9进行转动或者不转动,进而实现第一风板6在第一风道2上的开启或者关闭。
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轨迹槽依次由第一弧形槽12、第一推动槽13和第三弧形槽27组成,第一推动槽13的前端沿着第一弧形槽12后端的转角方向形成,第一推动槽13后端靠近驱动盘8转动中心的一侧,第一推动槽13后端与第三弧形槽27前端连通,第一弧形槽12和第三弧形槽27均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第一驱动柱11在第一弧形槽12、第一推动槽13和第三弧形槽27中移动。
当从图2所示的正面看过去,驱动盘8进行顺时针转动时,第一驱动柱11从图2的位置进入第一推动槽13,从第一推动槽13的前端移动到后端的过程中时能够带动第一驱动臂10转动,第一驱动臂10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风板6进行逆时针转动并实现关闭第一风道2的功能,若驱动盘8继续顺时针转动,则第一驱动柱11进入第三弧形槽27,由于第三弧形槽27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故此时第一驱动臂10不转动,则第一风板6保持关闭的状态,若第一驱动柱11不进入第三弧形槽27,驱动盘8直接往相反方向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驱动柱11从第一推动槽13的后端移动到前端的过程中时能够带动第一驱动臂10转动,第一驱动臂10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风板6转回来并实现开启第一风道2的功能,之后驱动盘8继续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驱动柱11会进入第一弧形槽12,由于第一弧形槽12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故此时第一驱动臂10不转动,则第一风板6保持开启的状态。
如图1至图8所示,第二风板7上设置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套接在转动轴9上,转动套筒前端卡接有第二驱动臂14,第二驱动臂14一端套接在第一驱动臂10外,第二驱动臂14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入到第二轨迹槽上的第二驱动柱15,第三轨迹槽位于第二驱动臂14另一侧。
第二驱动柱15在第二轨迹槽上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或者不转动,故第二驱动臂14能够带动转动套筒进行转动或者不转动,进而实现第二风板7在第二风道3上的开启或者关闭,且第二风板7通过转动套筒套接在第一风板6的转动轴9上,故在第一驱动臂10带动第一风板6转动时第二风板7不会跟随一起转动,实现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的单独开启或者关闭,推动部28进入第三轨迹槽后能够单独第二驱动臂14转动进而控制第二风板7的转动,使第一风板6和第二风板7能够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
如图1至图11所示,第二轨迹槽由第二弧形槽16和第二推动槽17组成,第二推动槽17的前端沿着第二弧形槽16后端的转角方向形成,第二推动槽17后端靠近驱动盘8转动中心的一侧,第二弧形槽16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第二驱动柱15在第二弧形槽16和第二推动槽17之间移动。
当从图11所示的正面看过去,此时处于第一风板与第二风板均打开的状态,驱动盘8进行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驱动柱15从图11的位置进入第二推动槽17,从第二推动槽17的前端移动到后端的过程中时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风板7进行逆时针转动并实现关闭第二风道3的功能,接下来驱动盘8若往相反方向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驱动柱15从第二推动槽17的后端移动到前端的过程中时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风板7进行顺时针转动并实现开启第二风道3的功能,之后驱动盘8继续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驱动柱15会进入第二弧形槽16,由于第二弧形槽16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故此时第二驱动臂14不转动,则第二风板7保持开启的状态。
如图1至图7、图10和图11所示,第三轨迹槽包括连通的第三推动槽29和进入槽30,进入槽30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进入槽30上部与外界连通,推动部28能够从进入槽30进入第三推动槽29内。
从图2正面看过去,驱动盘8顺时针转动,第一驱动柱11进入第一推动槽13后第一风板6关闭,此时推动部28移动到图6的进入槽30内,由于进入槽30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第二驱动柱15也还处于第二弧形槽16内不会带动第二风板7转动,故此时的第二风板7不转动处于打开的状态,实现了第一风板6关闭但第二风板7打开的情形,驱动盘8继续顺时针转动,第一驱动柱11进入第三弧形槽27,则第一风板6依旧处于关闭的状态,同时,推动部28进入第三推动槽29后会带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则第二驱动臂14带动第二风板7进行如图2所示的进行顺时针转动将第二风道3关上,此时就实现了第一风板6和第二风板7全关的状态,然后驱动盘8进行相反方向逆时针转动,第一驱动柱11从第三弧形槽27移动到第一推动槽13与第三弧形槽27的交界点且未进入第一推动槽13前,第一风板6不转动处于关闭的状态,而第二驱动柱15这个阶段依旧在第二弧形槽16内转动对第二风板7不进行干涉转动,但推动部28会从第三推动槽29移出转向进入槽30,则推动部28在第三推动槽29移出来的过程中会使第二驱动臂14转动,第二驱动臂14会带动第二风板7打开,驱动盘8继续逆时针转动,推动部28移动至进入槽30内,则第二风板7不转动保持打开的状态,同时,第一驱动柱11从第三弧形槽27进入第一推动槽13,然后第一驱动柱11再从第一推动槽13移出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风板6打开,此时实现了第一风板6和第二风板7全开的状态,然后驱动盘8依旧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一驱动柱11从第一推动槽13进入第一弧形槽12,进入第一弧形槽12后第一风板6停止转动保持打开的状态,而推动部28远离进入槽30不会干涉第二风板7的转动情况,但同时,第二驱动柱15从第二弧形槽16进入第二推动槽17会带动第二驱动臂14转动,第二驱动臂14带动第二风板7关闭,则实现了第一风板6打开但第二风板7关闭的状态,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第二弧形槽16由第一部分和第二分别组成,第一部分为与第一弧形槽12类似的弧形结构且与驱动盘8为同一转动中心,故第二驱动柱15在第一部分移动时不会带动第二风板7转动,第二部分为避位槽,形状可以如图5所示的弧形块形状,也可以设置其他形状的避位槽,使推动部28在第三推动槽29内移动控制第二风板7的开合时,第二驱动柱15在第二部分内移动不会与第二部分的上下侧边碰撞,保证推动部28与第二轨迹槽对第二风板7的控制处于错开状态防止二者产生干涉,实现第一风板6和第二风板7单独开启关闭及全开全关状态,风门运动结构零件少且结构简单进而且有利于在较小空间下的排布。
如图7和图8所示,转动轴9一端内开设有连接槽18,转动轴9一端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槽18连接的卡接槽19,第一驱动臂10一端设置有与卡接槽19卡接的弹性块20,第一驱动臂10一端进入连接槽18的过程中弹性块20处于压着的状态,在弹性块20移动到连接槽18与卡接槽19的连通处时,弹性块20弹开卡在卡接槽19的壁上形成固定连接。
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转动套筒包括前套筒21和半套筒22,前套筒21套接在第一驱动臂10外部,前套筒21外壁至少设置有两个卡块23,第二驱动臂14一端设置有与卡块23卡接的卡接孔24,半套筒22套接在转动轴9上,第二驱动臂14一端与卡块23卡接后能够带动第二风板7转动,半套筒22在转动轴9上转动,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的转动不产生干涉。
如图1和图7所示,驱动盘8的转动中心设置有花键轴25,花键轴25上连接有电机26,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机26外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主体件1固定连接,电机26带动花键轴25转动进而带动驱动盘8进行转动,实现第一风板6与第二风板7的开启或者关闭。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内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下端与所述第二风道下端连接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上端与所述第二风道上端连接形成出风口;
所述主体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风板和第二风板,所述第一风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道的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二风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道的开启或者关闭;
驱动盘,其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件上,所述驱动盘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所述第二风板前部设置有第三轨迹槽,位于所述第二轨迹槽一侧的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推动部,所述第一轨迹槽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板在所述主体件内转动,所述第二轨迹槽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风板在所述主体件内转动,当所述推动部转动到所述第三轨迹槽内后所述推动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风板的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一风板和所述第二风板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
所述第一风板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卡接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入到所述第一轨迹槽上的第一驱动柱;
所述第一轨迹槽依次由第一弧形槽、第一推动槽和第三弧形槽组成,所述第一推动槽的前端沿着所述第一弧形槽后端的转角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推动槽后端靠近所述驱动盘转动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推动槽后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前端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三弧形槽均与所述驱动盘为同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一驱动柱在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推动槽和所述第三弧形槽中移动;
所述第二风板上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套筒前端卡接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外,所述第二驱动臂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入到所述第二轨迹槽上的第二驱动柱,所述第三轨迹槽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臂另一侧;
所述第二轨迹槽由第二弧形槽和第二推动槽组成,所述第二推动槽的前端沿着所述第二弧形槽后端的转角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推动槽后端靠近所述驱动盘转动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驱动盘为同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二驱动柱在所述第二弧形槽和所述第二推动槽之间移动;
所述第三轨迹槽包括连通的第三推动槽和进入槽,所述进入槽与所述驱动盘为同一转动中心,所述进入槽上部与外界连通,所述推动部能够从所述进入槽进入所述第三推动槽内;
当所述推动部转动到第三轨迹槽内后所述推动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风板转动,此时所述第二轨迹槽不对所述第二风板进行驱动,而是由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第二风板的开合进而使所述第二风板与所述第一风板实现全关或者全开的状态,所述第一轨迹槽与所述第二轨迹槽分别带动所述第一风板与所述第二风板单独实现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推动部在所述第三轨迹槽内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风板与所述第二风板的全开或者全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一端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转动轴一端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连接的卡接槽,所述第一驱动臂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弹性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包括前套筒和半套筒,所述前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外部,所述前套筒外壁至少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第二驱动臂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卡接的卡接孔,所述半套筒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的转动中心设置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连接有电机。
CN202311103601.0A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Active CN116901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3601.0A CN116901665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3601.0A CN116901665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1665A CN116901665A (zh) 2023-10-20
CN116901665B true CN116901665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360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3601.0A Active CN116901665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166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6158A (zh) * 2010-05-31 2012-09-1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JP2015182649A (ja) * 2014-03-25 2015-10-22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3002267A (zh) * 2021-03-31 2021-06-22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风门运动装置
CN214138166U (zh) * 2020-12-28 2021-09-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内外循环风门控制机构
CN216507814U (zh) * 2022-01-14 2022-05-13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CN114889407A (zh) * 2022-06-21 2022-08-12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叶片调节机构、电动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CN217396168U (zh) * 2022-05-19 2022-09-09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出风口
CN218477397U (zh) * 2022-11-30 2023-02-14 四川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箱出风模式切换结构
CN116572711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以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6158A (zh) * 2010-05-31 2012-09-1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JP2015182649A (ja) * 2014-03-25 2015-10-22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4138166U (zh) * 2020-12-28 2021-09-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内外循环风门控制机构
CN113002267A (zh) * 2021-03-31 2021-06-22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风门运动装置
CN216507814U (zh) * 2022-01-14 2022-05-13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CN217396168U (zh) * 2022-05-19 2022-09-09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出风口
CN114889407A (zh) * 2022-06-21 2022-08-12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叶片调节机构、电动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CN218477397U (zh) * 2022-11-30 2023-02-14 四川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箱出风模式切换结构
CN116572711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1665A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5437U (zh) 出风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送风系统、车辆空调系统
CN216424023U (zh) 窄型空调出风口
CN116572711B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以及车辆
CN105674529A (zh) 驱动装置和空调柜机
CN116901665B (zh) 一种出风口上的风门运动结构
CN112361571B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室内机和空调
KR101241778B1 (ko) 차량 공조장치용 도어 조작 장치
CN116788006B (zh) 一种风门驱动结构
CN221067724U (zh) 一种出风口调节机构及汽车
CN221113442U (zh) 一种电动出风口机构、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CN208602276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箱
JPS6233604Y2 (zh)
JPH09263123A (ja) ベンチレータ
CN220852531U (zh) 折叠导风门及空调器
JPH04260748A (ja)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調整装置
CN215260088U (zh) 室内空调器
CN220507192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20103324U (zh)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CN218781426U (zh) 一种空调用出风组件
JPH0658181B2 (ja) 吸込グリルの風量調整装置
CN112622576B (zh) 一种空调风门结构及安装方法
JPH01186414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内外気取入装置
CN2295951Y (zh) 散流器风量调节阀
JP2513992Y2 (ja) ドア開閉用リンク機構
CN115235105A (zh) 导风板驱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