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3324U -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3324U
CN220103324U CN202321391661.2U CN202321391661U CN220103324U CN 220103324 U CN220103324 U CN 220103324U CN 202321391661 U CN202321391661 U CN 202321391661U CN 220103324 U CN220103324 U CN 220103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fan
ventilat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16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强
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engdingt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engdingt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engdingt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engdingt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16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3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3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3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包括:主体、风门板和驱动组件;主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两个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依次连接构成矩形结构,两个端板连接在矩形结构的两端;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室内面进风孔,第二侧板或第三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风门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关孔;风门板具有两种极限状态;处于极限状态一时,开关孔与出风孔重合;处于极限状态二时,开关孔与出风孔不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精确控制出风量,在极限状态一下,通风器全开,最大限度地提供通风。在极限状态二下,关闭通风器,停止通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建筑中,为了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或空气质量,通常会使用通风器来引入或排出空气。传统的通风器主要由风扇、电机和壳体组成,通过电机驱动风扇旋转来产生风力,从而实现空气的流动。
然而,现有的通风器大多没有设置风门开关。这意味着,当通风器工作时,空气会一直从设备中流出,而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出风量。例如,当室内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标准时,如果通风器仍然工作,就会浪费能源,同时也可能会使室内的温度或湿度发生不必要的变化。
另外,如果用户想要暂时关闭通风器,就需要手动去操作电源开关,或者使用遥控器来关闭电源,这既不方便,也不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合下对通风量控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法根据需求调节通风器的出风量,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实现了根据需求改变出风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包括:主体、风门板和驱动组件,所述风门板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两个端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构成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矩形结构的两端;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室内面进风孔,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风门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关孔;
所述风门板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且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门板移动,所述风门板具有两种极限状态;
处于极限状态一时,所述开关孔与所述出风孔重合;
处于极限状态二时,所述开关孔与所述出风孔不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开关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出风孔的尺寸,所述开关孔与所述出风孔对应设置。
可选地,若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内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主体的轴线设置,所述风门板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沿所述主体的轴线滑动;
若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内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主体的轴线设置,所述风门板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沿所述主体的轴线滑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减速电机,其通过连接座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连接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转矩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驱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绕其第一端转动;
驱动件,其与所述风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中轴线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转矩输出轴平行设置;
滚动轴,其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内,且所述滚动轴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移动,所述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同一平面;
当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贴合时,所述风门板处于极限状态一;当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贴合时,所述风门板处于极限状态二。
进一步,所述通风器还包括风机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第一内盖板、第二内盖板和风机板,所述风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盖板和所述第二内盖板连接,所述风机板上设置有多个风机孔;
风机,其与所述风机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的风口与所述风机孔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风机孔的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投影面积内均设置有所述室内面进风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盖板、所述第二内盖板和所述风机板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通风器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风孔处设置风门板,并通过驱动组件来控制风门板的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精确控制出风量。在极限状态一下,出风孔与开关孔重合,通风器全开,最大限度地提供通风。在极限状态二下,出风孔与开关孔不重合,即关闭通风器,停止通风。
在通风器内部设置了风机组件,提高了通风效率。风机组件的设计使得室内面进风孔可以更好地与风机孔对应,进一步提高了通风效率。并且通过设置控制板,可以通过电连接与风机组件和驱动组件进行互动,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通过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可以拆卸连接,方便了设备的维护和清洁。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驱动组件,3-风门板,4-风机组件,5-控制板;
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端板,16-进风孔,17-出风孔,18-滑槽;
21-减速电机,22-连接件,23-驱动件,24-矩形通槽,25-滚动轴,26-连接座;
31-开关孔;
41-第一内盖板,42-第二内盖板,43-风机板,4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包括:主体1、风门板3和驱动组件2,风门板3和驱动组件2均设置在主体1内;
主体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和两个端板1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依次连接构成矩形结构,两个端板15连接在矩形结构的两端;
主体1由四个侧板和两个端板15组成,形成一个矩形的结构,它为风门板3和驱动组件2提供了一个安装和运行的空间。
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多个室内面进风孔16,第二侧板12或第三侧板13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17,风门板3上设置有多个开关孔31;风门板3上设有多个开关孔31,而主体1的第一侧板11上设有多个进风孔16,主体1的第二侧板12或第三侧板13上设有多个出风孔17。这样的设计使得空气可以从第一侧板11的进风孔16进入,经过风门板3的开关孔31后,再从第二侧板12或第三侧板13的出风孔17出去,实现通风器的通风功能。
风门板3贴合设置在第二侧板12或第三侧板13的内侧,且驱动组件2驱动风门板3移动,在这个过程中,驱动组件2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风门板3的移动。当驱动组件2启动时,它可以使风门板3在第二侧板12或第三侧板13的内侧移动,以改变开关孔31和出风孔17之间的相对位置。
风门板3具有两种极限状态;
处于极限状态一时,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重合;
处于极限状态二时,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不重合。
在极限状态一时,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完全重合,此时通风器处于全开状态,空气可以自由地通过。在极限状态二时,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完全不重合,此时通风器处于关闭状态,阻止空气流过。
极限状态一和极限状态二之间的位置即对应不同的通风量,这样,通过驱动组件2控制风门板3的移动,就可以实现对通风器开启或关闭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调节室内通风的目的。
另外,第二侧板12与第三侧板13固定连接,第三侧板13与第四侧板14固定连接,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和第四侧板14可拆卸连接,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相对设置,第二侧板12与第四侧板14相对设置。
第二侧板12与第三侧板13,以及第三侧板13与第四侧板14之间是固定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框架。而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和第四侧板1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通风器的维护和清洁变得更加容易。如果需要检查或清洁通风器内部,只需要拆除第一侧板11即可。同时,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以及第二侧板12与第四侧板14相对设置,保证了通风器的通风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全通风或全封闭,开关孔31的尺寸不小于出风孔17的尺寸,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对应设置。
风门板3上的开关孔31的尺寸不小于出风孔17的尺寸,并且它们是对应设置的。这样的设计使得在风门板3处于全开的状态时——也就是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完全重合时,通风器可以达到最大的通风效率。而在风门板3处于全关的状态时——也就是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完全不重合时,通风器的通风被完全阻止。
为了实现风门板3的稳定滑动,若出风孔17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第二侧板12内侧面设置有滑槽18,滑槽18沿主体1的轴线设置,风门板3设置在滑槽18内,且通过驱动组件2驱动沿主体1的轴线滑动;
若出风孔17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第三侧板13内侧面设置有滑槽18,滑槽18沿主体1的轴线设置,风门板3设置在滑槽18内,且通过驱动组件2驱动沿主体1的轴线滑动。
当出风孔17设置在第二侧板12或第三侧板13上时,相应的侧板内侧面设置有沿主体1轴线设置的滑槽18。风门板3就是在这个滑槽18内进行移动的。这样的设计保证了风门板3的移动平稳,同时也使得驱动组件2可以准确地控制风门板3的位置,从而精确地控制通风器的开关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对驱动组件2的结构进行说明。
驱动组件2可以直接设置为一个直线电机、直线气缸等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如下的结构。
驱动组件2包括:减速电机21、连接件22、驱动件23和滚动轴25。
减速电机21通过连接座26与主体1固定连接;电机通过一个连接座26与通风器主体1固定连接。电机的角速度通过减速机构减小,转矩增大,因此可以提供较大的驱动力而且转速更稳定,这对于保证通风器的平稳运行是很重要的。
连接件2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件22的第一端与减速电机21的转矩输出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21驱动连接件22的第二端绕其第一端转动,实现了减速电机21转矩到连接件22的传递。
驱动件23与风门板3固定连接,且驱动件23上设置有矩形通槽24,矩形通槽24的中轴线与减速电机21的转矩输出轴平行设置;滚动轴25设置在矩形通槽24内,且滚动轴25与连接件22的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
通过矩形通槽24和滚动轴25的配合,实现了驱动件23能够跟随连接件22的转动而进行平行移动,从而使得整个风门板3可以平移移动。即:当连接件22的第二端绕第一端转动时,由于滚动轴25的存在,驱动件23以及与其连接的风门板3可以沿着主体1轴线方向滑动,同时滚动轴25在矩形通槽24内移动,避免产生干扰。
为了确保风门板3的正确位置和防止过度移动,在驱动组件2上增设限位机构,连接座2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连接件2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移动,限位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位于同一平面;
当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块贴合时,风门板3处于极限状态一;当限位杆与第二限位块贴合时,风门板3处于极限状态二。
当减速电机21驱动连接件22转动,限位杆也会随着移动。当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块接触,风门板3就会处于极限状态一,这个状态下,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重合,空气可以自由通过。相反,当限位杆与第二限位块接触时,风门板3就会处于极限状态二,开关孔31与出风孔17不重合,阻止空气通过。
通过这样的设计,限位杆与限位块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机械限位系统,确保风门板3的位置精度,同时也防止了风门板3的过度移动,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风机组件4的结构,通风器还包括风机组件4,其设置在主体1内且与第一侧板11连接;风机组件4包括:风机44、第一内盖板41、第二内盖板42和风机板43。
风机板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盖板41和第二内盖板42连接,风机板43上设置有多个风机44孔;
风机44与风机板43固定连接,且风机44的风口与风机44孔对应设置,风机44的风口与风机44孔对应设置,以确保风机44抽吸或排出的空气可以通过风机44孔顺利流动。
风机44孔的在第一侧板11上的投影面积内均设置有室内面进风孔16。
第一内盖板41、第二内盖板42和风机板43位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一侧板11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内盖板41、第二内盖板42和风机板43位于同一平面,并且与第一侧板11之间设置有间隙。这个间隙可以提供额外的空气流动路径,增强通风效果。
为了实现智能控制,通风器还包括控制板5,控制板5与风机组件4和驱动组件2电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风门板(3)和驱动组件(2),所述风门板(3)和所述驱动组件(2)均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
所述主体(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和两个端板(15),所述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三侧板(13)和所述第四侧板(14)依次连接构成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端板(15)连接在所述矩形结构的两端;
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多个室内面进风孔(16),所述第二侧板(12)或所述第三侧板(13)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17),所述风门板(3)上设置有多个开关孔(31);
所述风门板(3)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2)或所述第三侧板(13)的内侧,且所述驱动组件(2)驱动所述风门板(3)移动,所述风门板(3)具有两种极限状态;
处于极限状态一时,所述开关孔(31)与所述出风孔(17)重合;
处于极限状态二时,所述开关孔(31)与所述出风孔(17)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2)与所述第三侧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13)与所述第四侧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2)和所述第四侧板(1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三侧板(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2)与所述第四侧板(14)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孔(31)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出风孔(17)的尺寸,所述开关孔(31)与所述出风孔(17)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出风孔(17)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2)上,所述第二侧板(12)内侧面设置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沿所述主体(1)的轴线设置,所述风门板(3)设置在所述滑槽(18)内,且通过所述驱动组件(2)驱动沿所述主体(1)的轴线滑动;
若所述出风孔(17)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13)上,所述第三侧板(13)内侧面设置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沿所述主体(1)的轴线设置,所述风门板(3)设置在所述滑槽(18)内,且通过所述驱动组件(2)驱动沿所述主体(1)的轴线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
减速电机(21),其通过连接座(26)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
连接件(22),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件(22)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21)的转矩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21)驱动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绕其第一端转动;
驱动件(23),其与所述风门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件(23)上设置有矩形通槽(24),所述矩形通槽(24)的中轴线与所述减速电机(21)的转矩输出轴平行设置;
滚动轴(25),其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24)内,且所述滚动轴(25)与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件(2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移动,所述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同一平面;
当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贴合时,所述风门板(3)处于极限状态一;当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贴合时,所述风门板(3)处于极限状态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组件(4),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侧板(11)连接;所述风机组件(4)包括:
第一内盖板(41)、第二内盖板(42)和风机板(43),所述风机板(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盖板(41)和所述第二内盖板(42)连接,所述风机板(43)上设置有多个风机(44)孔;
风机(44),其与所述风机板(43)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44)的风口与所述风机(44)孔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4)孔的在所述第一侧板(11)上的投影面积内均设置有所述室内面进风孔(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盖板(41)、所述第二内盖板(42)和所述风机板(43)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第一侧板(11)之间设置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5),所述控制板(5)与所述风机组件(4)和所述驱动组件(2)电连接。
CN202321391661.2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Active CN220103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1661.2U CN22010332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1661.2U CN22010332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3324U true CN220103324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1661.2U Active CN22010332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3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0693B2 (en) Interior panel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2007101171A (ja) 風向調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器
KR20070101616A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KR101191417B1 (ko) 다방향 토출형 에어컨
JPH0740903Y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WO2022242114A1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03907790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WO2022242113A1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KR100964979B1 (ko) 하이브리드 환기 장치
CN220103324U (zh) 一种具有风门开关的通风器
CN105202625A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KR20160049185A (ko) 힌지형 전동댐퍼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KR20090008629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9116447U (zh) 一种双出风口型空调内机
CN208983476U (zh) 风管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JPH0424350Y2 (zh)
WO2022227530A1 (zh) 一种空调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793339U (zh) 一种新风机及空调器
CN2205069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296047U (zh) 新风调湿一体式空调器
CN109237615A (zh) 风管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KR200164654Y1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토출구 개폐장치
CN220567364U (zh) 空调器
CN219868113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