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0736A -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0736A
CN116900736A CN202311184732.6A CN202311184732A CN116900736A CN 116900736 A CN116900736 A CN 116900736A CN 202311184732 A CN202311184732 A CN 202311184732A CN 116900736 A CN116900736 A CN 116900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shaft
rotor
adjusting
brake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47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0736B (zh
Inventor
费城
汪茂雄
宋庆红
朱隆军
石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qiao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qiao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qiao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qiao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47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0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0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0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00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0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包括机械臂,且机械臂的端部设有两个操作机械爪,在机械臂运行轨迹内操作机械爪的操作区域外围设置有轮廓线,且于轮廓线内侧框定的范围内设置有驱动轴杆陈列部、转子套件陈列部、高频加热部、直线度检测仪、分料部、冲压部、冷却架和成品收纳箱。本发明通过直线度检测仪对驱动轴杆本体进行检测,以笔直的驱动轴杆本体为合格品,并在定位机构处对合格品进行定位摆正,实现机械臂对其精准位置的抓取并转移,并在冲压部上进行冲压组合,配合缓冲机构及其定位槽结构,使组合后的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不发生扭转和变形,便于实现后续作业的定位性,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器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是对制动器转子及其内部的轴杆结构进行组合的工序,该工序通常采用冲床将轴杆结构冲压进制动器转子内部。操作工人先将制动器转子摆正在冲床的放置台上,然后再取出轴杆结构,将其对准在制动器转子的轴心孔位置;控制冲床的冲压部对轴杆结构进行下压,将轴杆结构压入制动器转子轴心部位。
上述生产过程,依赖于人工定位,这种人工送料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引入机械手代替人工进行操作;但是,仅仅利用机械手代替人工对于不规则的轴杆结构或者不同型号的轴杆结构不具有适用性,具体操作时,机械手抓取工件并对其进行对接冲压过程中,定位性较差,工序间的连贯性不好,自动化控制的精度较低,且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冲压过程中易发生扭转和变形,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发明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械臂,且机械臂的端部设有两个操作机械爪,在机械臂运行轨迹内操作机械爪的操作区域外围设置有轮廓线,且于轮廓线内侧框定的范围内设置有驱动轴杆陈列部、转子套件陈列部、高频加热部、直线度检测仪、分料部、冲压部、冷却架和成品收纳箱,且驱动轴杆陈列部、转子套件陈列部、高频加热部、冲压部、冷却架和成品收纳箱呈逆时针依次环绕在机械臂安装基座轴心的外侧,所述分料部设置于驱动轴杆陈列部的顺时针方向的尾部位置处,直线度检测仪设置为驱动轴杆陈列部外侧,用于对驱动轴杆陈列部上放置的驱动轴杆本体直线度进行检测;
所述分料部包括分料架,位于分料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机构和下料斜口,定位机构用于对标准化的驱动轴杆本体进行定位,下料斜口用于对不合格的驱动轴杆本体进行下料回收,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支撑驱动轴杆本体的可调节托架组、用于移动驱动轴杆本体的调整组件以及用于对驱动轴杆本体进行定位的摆正组件;
所述驱动轴杆本体的外侧端部开设有平口,用于配合定位机构进行摆正塞轴位置;
调整组件包括升降安装架,所述分料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且升降安装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升降安装架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转向齿轮传动连接有驱动轮组,驱动轮组的中轴线与放置后的驱动轴杆本体的中轴线平行,位于驱动轮组的端部轴心位置延伸出转轴并通过第二转向齿轮传动连接有工字型限位轮组,所述升降安装架远离工字型限位轮组的一端底部转动连接有摩擦轮,且摩擦轮与工字型限位轮组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摩擦轮与工字型限位轮组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摆正组件包括侧边板,且位于侧边板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驱动轴杆本体端部冲击防护的缓冲垫,所述侧边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端部安装有收纳块,且收纳块底端滑动连接有与平口匹配的压片,所述压片的顶端且位于收纳块内侧开槽中设有第一弹簧件;
所述冲压部包括冲压架,冲压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且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贯穿冲压架顶部并与贯穿孔滑动连接,所述冲压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侧边夹板,位于两个侧边夹板之间设有与冲压架嵌设的放置台,用于放置转子套件本体,位于放置台底部与冲压架底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冲压架上设有脱料板,且脱料板边侧开设有与第一气缸输出端匹配的弧形槽口,所述冲压架上且位于放置台一侧位置处设有涡流管冷却器;
缓冲机构包括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的顶端内侧套接有承载件,且承载件于放置台轴心通孔位置滑动连接,承载件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内壁设有与平口匹配的定位槽;
机械臂的连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主机,且控制主机通过设定自动化程序控制机械臂工作,控制主机的连接端设有单片机,且单片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有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直线度检测仪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均与D/A转换器电性连接;
机械臂通过两个操作机械爪分别抓取驱动轴杆本体和转子套件本体,转子套件本体进行高频加热后转移至冲压部的放置台区域,并利用直线度检测仪对驱动轴杆本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在分料部实现零部件分选,标准化工件在定位机构处摆正位置,然后精准的对接在转子套件本体轴心通孔处并完成冲压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可调节托架组包括第一调节框,所述第一调节框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调节框,所述分料架上表面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调节框,所述第一调节框内侧底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滑座,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贯穿第一调节框的第一双向丝杆,且两个调节滑座呈对称状螺纹套接在第一双向丝杆外侧,第二调节框和第三调节框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倾斜块,所述倾斜块的底端夹角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滚轮,第二调节框和第三调节框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且相对的两个倾斜块呈对称状螺纹套接在第二双向丝杆外侧;
所述调节滑座的轴心处以及分料架位于第三调节框的底部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多个第二气缸分别调节多个倾斜块所在位置的高度;
所述第一调节框滑动连接于分料架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分料架顶部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外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压板,用于将第一调节框限位在凹槽内,所述限位压板与分料架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一调节框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顶紧螺栓,用于对第一调节框的位置进行限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轴杆陈列部包括带轨安装架以及位于带轨安装架顶部的移动摆放架,且移动摆放架与带轨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摆放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移动摆放架传动连接,多个驱动轴杆本体均匀布设于移动摆放架上,且移动摆放架带着多个驱动轴杆本体依次通过直线度检测仪的检测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子套件陈列部包括桌架以及桌架顶部安装的缓冲板,且桌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液压缸,且第二液压缸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桌架和缓冲板,待加工的转子套件本体陈列于缓冲板顶部并套设于第二液压缸输出端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高频加热部包括高频加热机,且位于高频加热机的感应线圈外侧设置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且第三气缸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
所述第三气缸输出端贯穿隔热罩并延伸至感应线圈的内侧轴心处,且第三气缸输出端外侧并位于感应线圈的内侧设有托盘,用于放置转子套件本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架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销孔,所述冷却架上方设置有多组卡位板,且卡位板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卡位板两侧的通孔与对应的两个销孔之间通过销轴插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成品收纳箱包括带蜂窝状收纳槽的集装箱,且收纳槽内插接有限位套;
所述限位套内侧开设有与制动器转子塞轴成品外部轮廓匹配的放置槽,且限位套由陶瓷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料斜口设置为倒八字状,且下料斜口底部倾斜面设置为光滑面,所述下料斜口两侧顶部均设有防护板,且防护板与分料架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所述防护板贴合在下料斜口的顶部和两侧壁上,且防护板由特氟龙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冲压架的侧面上开设有条形孔,且条形孔内侧及其两侧滑动连接有提拉板,所述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与提拉板传动连接,位于提拉板外侧位置处设有触碰块,所述冲压架的外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且触碰块竖直升降运动中与第一行程开关或第二行程开关相配合,分别用于限定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移动的两个端值,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
使用上述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需要进行组合加工的驱动轴杆本体和转子套件本体分别放置在移动摆放架和缓冲板上,然后利用第一液压缸输出端传动移动摆放架使多个驱动轴杆本体依次通过直线度检测仪的检测区域,并获得驱动轴杆本体的直线度参数,识别出合格品和瑕疵品;
S2:操作机械爪分别抓取驱动轴杆本体和转子套件本体,并由机械臂进行自动转移驱动轴杆本体和转子套件本体,先将转子套件本体转移至高频加热部顶端,第三气缸输出端推动托盘露出感应线圈区域,然后将转子套件本体放在托盘上,随后第三气缸输出端回缩使转子套件本体进入加热区域,且加热温度设置为380-400℃;
S3:由机械臂进行自动转移并将抓取的驱动轴杆本体转移至分料部顶端,根据S1中的识别信息,将瑕疵品从下料斜口处松开滑下,并进行收集,对其后续修正后再次使用,然后重新抓取合格品或者将直接抓取的合格品放置在调整组件处进行调整位置并摆正;
S4:由机械臂转移至高频加热部处,第三气缸输出端推动托盘将S2中加热好的转子套件本体推出感应线圈区域,然后由操作机械爪抓取转子套件本体并放置在放置台上,此时,控制第一气缸输出端推动侧边夹板对转子套件本体进行居中放置并固定;
S5:由机械臂转移至分料部顶端,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提升安装架,使S3中摆正后的驱动轴杆本体能够取出,然后由操作机械爪抓取驱动轴杆本体并竖直放置在S4中放置好的转子套件本体轴心位置处,然后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下行,直至抵接在驱动轴杆本体的顶端,轻微松弛操作机械爪,然后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继续下推,并配合缓冲机构实现转子套件本体与驱动轴杆本体的过盈连接组合,且组合后便于实现组合体的脱出;
S6:在S5中冲压组合成型的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被弹出时,控制涡流管冷却器进行喷气,对着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进行散热降温,同时,冲刷掉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以及放置台表面的杂质;
S7:由机械臂转移至冲压部一侧,并由操作机械爪抓取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送至冷却架上进一步空冷,还可对其进行喷漆或涂油作业;
S8:由机械臂转移至冷却架顶部,并由操作机械爪抓取S7中的成品送至成品收纳箱进行收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直线度检测仪对驱动轴杆本体进行检测,以笔直的驱动轴杆本体为合格品,并在定位机构处对合格品进行定位摆正,包括利用可调节托架组和调整组件对驱动轴杆本体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使其端部抵接缓冲垫并保持平口正向上,实现机械臂对其精准位置的抓取并转移,将驱动轴杆本体的平口部位精准对应转子套件本体的安装位置,并在冲压部上进行冲压组合,配合缓冲机构及其定位槽结构,使组合后的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不发生扭转和变形,便于实现后续作业的定位性,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旋转第二双向丝杆使两侧的倾斜块相对运动,调节间距后配合其斜面及滚轮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驱动轴杆本体进行放置并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根据驱动轴杆本体的外部形状,调节两个第二调节框的位置,旋转第一双向丝杆,使两个调节滑座带着第二调节框相对位移,从而支撑在驱动轴杆本体轴向上的不同位置,根据驱动轴杆本体的实际长度,在凹槽内滑动第一调节框,调节其到第三调节框的位置,并使用顶紧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不同长度产品下的适用性,能够根据驱动轴杆本体与多个滚轮的接触点处的直径情况,对多个第二气缸进行控制,使驱动轴杆本体中轴线呈水平状,提高驱动轴杆本体的平稳性,提高定位和抓取的精准度;
通过对接好驱动轴杆本体和转子套件本体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下行,配合缓冲机构实现转子套件本体与驱动轴杆本体的过盈连接组合,然后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回退,并在脱料板及其弧形槽口作用下,将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上的异物脱下,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回退后,承载件在第二弹簧件的作用下回弹,从而将组合好的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进行上顶与冲压结构实现脱料,且脱料时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不会发生扭转,这一过程中,对设定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的位置,使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根据预定轨迹移动,避免发生挤压力过大的问题,且提高了冲击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在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脱出后控制涡流管冷却器进行喷气,对着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进行散热降温,同时,冲刷掉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以及放置台表面的杂质,便于后续冲压,无需停机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因杂质导致的部件倾斜导致冲压件出现瑕疵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的运行演示平面展示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轴杆陈列部和直线度检测仪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分料部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分料部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分料部的局部剖切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分料部的局部剖切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分料部的局部剖切结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分料部的局部剖切结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调整组件(局部剖切结构)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调整组件(局部剖切结构)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调整组件(传动部分)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调整组件(传动部分)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转子套件陈列部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高频加热部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冲压部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冲压部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爆炸图;
图19为本发明承载件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发明冷却架的立体图;
图21为本发明成品收纳箱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的系统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械臂-1;驱动轴杆陈列部-2;转子套件陈列部-3;高频加热部-4;直线度检测仪-5;分料部-6;冲压部-7;冷却架-8;成品收纳箱-9;驱动轴杆本体-10;单片机-11;限位压板-12;顶紧螺栓-13;防护板-14;提拉板-15;触碰块-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
带轨安装架-201;移动摆放架-202;第一液压缸-203;
桌架-301;缓冲板-302;第二液压缸-303;
感应线圈-401;隔热罩-402;第三气缸-403;托盘-404;
分料架-601;定位机构-602;下料斜口-603;可调节托架组-604;调整组件-605;摆正组件-606;
冲压架-701;第三电动推杆-702;第一气缸-703;侧边夹板-704;放置台-705;缓冲机构-706;脱料板-707;涡流管冷却器-708;
销孔-801;卡位板-802;销轴-803;
集装箱-901;限位套-902;
平口-101;
第一调节框-6041;第二调节框-6042;第三调节框-6043;调节滑座-6044;第一双向丝杆-6045;倾斜块-6046;滚轮-6047;第二双向丝杆-6048;第二气缸-6049;
升降安装架-6051;第一电动推杆-6052;驱动电机-6053;第一转向齿轮-6054;驱动轮组-6055;第二转向齿轮-6056;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摩擦轮-6058;皮带-6059;
侧边板-6061;缓冲垫-6062;第二电动推杆-6063;收纳块-6064;压片-6065;第一弹簧件-6066;
套筒-7061;第二弹簧件-7062;承载件-7063;定位槽-706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2所示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械臂1,机械臂1的端部设有两个操作机械爪,在机械臂1运行轨迹内操作机械爪的操作区域外围设置有轮廓线,于轮廓线内侧框定的范围内设置有驱动轴杆陈列部2、转子套件陈列部3、高频加热部4、直线度检测仪5、分料部6、冲压部7、冷却架8和成品收纳箱9,驱动轴杆陈列部2、转子套件陈列部3、高频加热部4、冲压部7、冷却架8和成品收纳箱9呈逆时针依次环绕在机械臂1安装基座轴心的外侧,分料部6设置于驱动轴杆陈列部2的顺时针方向的尾部位置处,直线度检测仪5设置为驱动轴杆陈列部2外侧,用于对驱动轴杆陈列部2上放置的驱动轴杆本体10直线度进行检测,直线度检测仪5选用非接触式在线直线度检测仪;
作为本发明中分料部6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分料部6包括分料架601,位于分料架60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机构602和下料斜口603,定位机构602用于对标准化的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定位,下料斜口603用于对不合格的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下料回收,下料斜口603底端设置接纳容器,用于回收不合格的驱动轴杆本体10,并转移至矫正机构处进行矫直;
作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602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定位机构602包括用于支撑驱动轴杆本体10的可调节托架组604、用于移动驱动轴杆本体10的调整组件605以及用于对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定位的摆正组件606;
驱动轴杆本体10的外侧端部开设有平口101,用于配合定位机构602进行摆正塞轴位置;
作为本发明中调整组件605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调整组件605包括升降安装架6051,分料架60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6052,升降安装架6051通过第一电动推杆6052进行高度调节,升降安装架6051远离第一电动推杆60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053,驱动电机6053输出轴通过第一转向齿轮6054传动连接有驱动轮组6055,驱动轮组6055的中轴线与放置后的驱动轴杆本体10的中轴线平行,位于驱动轮组6055的端部轴心位置延伸出转轴并通过第二转向齿轮6056传动连接有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升降安装架6051远离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的一端底部转动连接有摩擦轮6058,摩擦轮6058与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的中轴线平行,摩擦轮6058与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之间通过皮带6059传动连接;
启动驱动电机6053,使其输出轴通过第一转向齿轮6054传动连接驱动轮组6055,驱动轮组6055利用转轴和第二转向齿轮6056传动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并在皮带6059带动下摩擦轮6058同步转动;
驱动轴杆本体10在可调节托架组604上并利用滚轮6047进行灵活支撑,利用调整组件605对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调整时,驱动轮组6055、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和摩擦轮6058均贴合并压紧在驱动轴杆本体10的顶部,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在驱动轴杆本体10两侧卡接并配合摩擦轮6058的摩擦力,对驱动轴杆本体10在轴向上进行移动,驱动轮组6055传动驱动轴杆本体10使其在周向上旋转,以实现驱动轴杆本体10的定位和摆正;
在驱动轴杆本体10放置在可调节托架组604上前,先控制第一电动推杆6052输出端推动升降安装架6051上升,从而使插入口打开,然后驱动轴杆本体10进入可调节托架组604顶部的放置区域,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6052输出端下行回缩升降安装架6051下降,从而使调整组件605底端的轮组压紧在驱动轴杆本体10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中可调节托架组604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可调节托架组604包括第一调节框6041,第一调节框6041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调节框6042,分料架601上表面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调节框6043,第一调节框6041内侧底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滑座6044,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贯穿第一调节框6041的第一双向丝杆6045,两个调节滑座6044呈对称状螺纹套接在第一双向丝杆6045外侧,第二调节框6042和第三调节框6043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倾斜块6046,倾斜块6046的底端夹角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滚轮6047,第二调节框6042和第三调节框6043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6048,相对的两个倾斜块6046呈对称状螺纹套接在第二双向丝杆6048外侧;
调节滑座6044的轴心处以及分料架601位于第三调节框6043的底部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049,第二气缸6049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多个第二气缸6049分别调节多个倾斜块6046所在位置的高度;
第一调节框6041滑动连接于分料架60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分料架601顶部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外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压板12,用于将第一调节框6041限位在凹槽内,限位压板12与分料架601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第一调节框6041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顶紧螺栓13,用于对第一调节框6041的位置进行限定;
旋转第二双向丝杆6048使两侧的倾斜块6046相对运动,调节间距后配合其斜面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放置并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根据驱动轴杆本体10的外部形状,调节两个第二调节框6042的位置,旋转第一双向丝杆6045,使两个调节滑座6044带着第二调节框6042相对位移,从而支撑在驱动轴杆本体10轴向上的不同位置,根据驱动轴杆本体10的实际长度,在凹槽内滑动第一调节框6041,调节其到第三调节框6043的位置,并使用顶紧螺栓13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不同长度产品下的适用性,当驱动轴杆本体10与多个滚轮6047的接触点处的直径不同时,为了提高驱动轴杆本体10的平稳性,对多个第二气缸6049进行分别控制,从而保证驱动轴杆本体10中轴线呈水平状,提高定位和抓取的精准度;
作为本发明中摆正组件606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摆正组件606包括侧边板6061,位于侧边板6061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驱动轴杆本体10端部冲击防护的缓冲垫6062,侧边板606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6063,第二电动推杆6063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横板,横板端部安装有收纳块6064,收纳块6064底端滑动连接有与平口101匹配的压片6065,压片6065的顶端且位于收纳块6064内侧开槽中设有第一弹簧件6066;
被拨动的驱动轴杆本体10撞击到缓冲垫6062上并实现端部定位,然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6063输出端下行,使收纳块6064带着压片6065下压,直至压片6065压紧在平口101处,使驱动轴杆本体10无法继续被传导滚动,此时即可完成驱动轴杆本体10的定位摆正;
作为本发明中冲压部7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冲压部7包括冲压架701,冲压架7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702,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贯穿冲压架701顶部并与贯穿孔滑动连接,冲压架7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703,第一气缸7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两个第一气缸703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侧边夹板704,位于两个侧边夹板704之间设有与冲压架701嵌设的放置台705,用于放置转子套件本体,位于放置台705底部与冲压架701底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706,冲压架701上设有脱料板707,脱料板707边侧开设有与第一气缸703输出端匹配的弧形槽口,冲压架701上且位于放置台705一侧位置处设有涡流管冷却器708;
作为本发明中缓冲机构706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缓冲机构706包括套筒7061,套筒706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件7062,第二弹簧件7062的顶端内侧套接有承载件7063,承载件7063于放置台705轴心通孔位置滑动连接,承载件7063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壁设有与平口101匹配的定位槽7064;
机械臂1的连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主机,控制主机通过设定自动化程序控制机械臂1工作,控制主机的连接端设有单片机11,单片机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有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直线度检测仪5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6052、第二电动推杆6063和第三电动推杆702均与D/A转换器电性连接;
机械臂1通过两个操作机械爪分别抓取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转子套件本体进行高频加热后转移至冲压部7的放置台705区域,并利用直线度检测仪5对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在分料部6实现零部件分选,标准化工件在定位机构602处摆正位置,然后精准的对接在转子套件本体轴心通孔处并完成冲压作业。
作为本发明中驱动轴杆陈列部2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驱动轴杆陈列部2包括带轨安装架201以及位于带轨安装架201顶部的移动摆放架202,移动摆放架202与带轨安装架201滑动连接,移动摆放架2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03,第一液压缸2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第一液压缸203的输出端与移动摆放架202传动连接,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均匀布设于移动摆放架202上,且在移动摆放架20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架,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在支撑架上平行分布,且驱动轴杆本体10的中轴线呈水平状分布,移动摆放架202带着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依次通过直线度检测仪5的检测区域。
作为本发明中转子套件陈列部3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转子套件陈列部3包括桌架301以及桌架301顶部安装的缓冲板302,桌架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液压缸303,第二液压缸3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第二液压缸303的输出端贯穿桌架301和缓冲板302,待加工的转子套件本体陈列于缓冲板302顶部并套设于第二液压缸303输出端外侧,相邻的第二液压缸303之间预留有间隙,使相邻两个转子套件本体之间不会发生碰撞,且第二液压缸303输出端外侧可以套接与转子套件本体内芯孔径匹配的轴套,以提高转子套件本体陈列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中高频加热部4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高频加热部4包括高频加热机,位于高频加热机的感应线圈401外侧设置有隔热罩402,隔热罩402能够减少感应线圈401的热量散失,降低感应线圈401的热量对装置的影响,隔热罩40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403,第三气缸4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
第三气缸403输出端贯穿隔热罩402并延伸至感应线圈401的内侧轴心处,第三气缸403输出端外侧并位于感应线圈401的内侧设有托盘404,用于放置转子套件本体,将转子套件本体套设在第三气缸403输出端外侧,并利用托盘404承载,其能够升降运动,从而在快速升温处理的同时,便于转子套件本体的装卸。
作为本发明中冷却架8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冷却架8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销孔801,冷却架8上方设置有多组卡位板802,卡位板802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卡位板802两侧的通孔与对应的两个销孔801之间通过销轴803插接固定,卡位板802上开设有呈倒八字状分布的卡槽,制动器转子塞轴组合结构在卡槽内能够稳定放置,且多组卡位板80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作为本发明中成品收纳箱9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成品收纳箱9包括带蜂窝状收纳槽的集装箱901,收纳槽内插接有限位套902;
限位套902内侧开设有与制动器转子塞轴成品外部轮廓匹配的放置槽,限位套902由陶瓷材料制成,在制动器转子塞轴成品放置后稳定性较高,便于提高运输时的稳定性,且成品收纳箱9可对其进行码垛。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料斜口603设置为倒八字状,下料斜口603底部倾斜面设置为光滑面,便于瑕疵品滑落,下料斜口603两侧顶部均设有防护板14,防护板14与分料架601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防护板14可进行更换;
防护板14贴合在下料斜口603的顶部和两侧壁上,防护板14由特氟龙材料制成,瑕疵品滑落过程中对其碰撞进行缓冲和防护,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降低对瑕疵品的破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冲压架701的侧面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侧及其两侧滑动连接有提拉板15,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与提拉板15传动连接,位于提拉板15外侧位置处设有触碰块16,冲压架701的外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17和第二行程开关18,触碰块16竖直升降运动中与第一行程开关17或第二行程开关18相配合,分别用于限定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移动的两个端值,第一行程开关17和第二行程开关18均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
使用上述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进行生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需要进行组合加工的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分别放置在移动摆放架202和缓冲板302上,然后利用第一液压缸203输出端传动移动摆放架202使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依次通过直线度检测仪5的检测区域,并获得驱动轴杆本体10的直线度参数,识别出合格品和瑕疵品;
S2:操作机械爪分别抓取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并由机械臂1进行自动转移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先将转子套件本体转移至高频加热部4顶端,第三气缸403输出端推动托盘404露出感应线圈401区域,然后将转子套件本体放在托盘404上,随后第三气缸403输出端回缩使转子套件本体进入加热区域,加热温度设置为380-400℃;
S3:由机械臂1进行自动转移并将抓取的驱动轴杆本体10转移至分料部6顶端,根据S1中的识别信息,将瑕疵品从下料斜口603处松开滑下,并进行收集,对其后续修正后再次使用,然后重新抓取合格品或者将直接抓取的合格品放置在调整组件605处进行调整位置并摆正;
S4:由机械臂1转移至高频加热部4处,第三气缸403输出端推动托盘404将S2中加热好的转子套件本体推出感应线圈401区域,然后由操作机械爪抓取转子套件本体并放置在放置台705上,此时,控制第一气缸703输出端推动侧边夹板704对转子套件本体进行居中放置并固定;
S5:由机械臂1转移至分料部6顶端,第一电动推杆6052输出端提升安装架,使S3中摆正后的驱动轴杆本体10能够取出,然后由操作机械爪抓取驱动轴杆本体10并竖直放置在S4中放置好的转子套件本体轴心位置处,然后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下行,直至抵接在驱动轴杆本体10的顶端,轻微松弛操作机械爪,然后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继续下推,并配合缓冲机构706实现转子套件本体与驱动轴杆本体10的过盈连接组合,组合后便于实现组合体的脱出;
S6:在S5中冲压组合成型的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被弹出时,控制涡流管冷却器708进行喷气,对着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进行散热降温,同时,冲刷掉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以及放置台705表面的杂质;
S7:由机械臂1转移至冲压部7一侧,并由操作机械爪抓取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送至冷却架8上进一步空冷,还可对其进行喷漆或涂油作业;
S8:由机械臂1转移至冷却架8顶部,并由操作机械爪抓取S7中的成品送至成品收纳箱9进行收集。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械臂(1),且机械臂(1)的端部设有两个操作机械爪,其特征在于:在机械臂(1)运行轨迹内操作机械爪的操作区域外围设置有轮廓线,且于轮廓线内侧框定的范围内设置有驱动轴杆陈列部(2)、转子套件陈列部(3)、高频加热部(4)、直线度检测仪(5)、分料部(6)、冲压部(7)、冷却架(8)和成品收纳箱(9),且驱动轴杆陈列部(2)、转子套件陈列部(3)、高频加热部(4)、冲压部(7)、冷却架(8)和成品收纳箱(9)呈逆时针依次环绕在机械臂(1)安装基座轴心的外侧,所述分料部(6)设置于驱动轴杆陈列部(2)的顺时针方向的尾部位置处,直线度检测仪(5)设置为驱动轴杆陈列部(2)外侧,用于对驱动轴杆陈列部(2)上放置的驱动轴杆本体(10)直线度进行检测;
所述分料部(6)包括分料架(601),位于分料架(60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机构(602)和下料斜口(603),定位机构(602)用于对标准化的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定位,下料斜口(603)用于对不合格的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下料回收,定位机构(602)包括用于支撑驱动轴杆本体(10)的可调节托架组(604)、用于移动驱动轴杆本体(10)的调整组件(605)以及用于对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定位的摆正组件(606);
所述驱动轴杆本体(10)的外侧端部开设有平口(101),用于配合定位机构(602)进行摆正塞轴位置;
调整组件(605)包括升降安装架(6051),所述分料架(60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6052),且升降安装架(6051)通过第一电动推杆(6052)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升降安装架(6051)远离第一电动推杆(60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053),所述驱动电机(6053)输出轴通过第一转向齿轮(6054)传动连接有驱动轮组(6055),驱动轮组(6055)的中轴线与放置后的驱动轴杆本体(10)的中轴线平行,位于驱动轮组(6055)的端部轴心位置延伸出转轴并通过第二转向齿轮(6056)传动连接有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所述升降安装架(6051)远离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的一端底部转动连接有摩擦轮(6058),且摩擦轮(6058)与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摩擦轮(6058)与工字型限位轮组(6057)之间通过皮带(6059)传动连接;
摆正组件(606)包括侧边板(6061),且位于侧边板(6061)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驱动轴杆本体(10)端部冲击防护的缓冲垫(6062),所述侧边板(606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6063),且第二电动推杆(6063)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端部安装有收纳块(6064),且收纳块(6064)底端滑动连接有与平口(101)匹配的压片(6065),所述压片(6065)的顶端且位于收纳块(6064)内侧开槽中设有第一弹簧件(6066);
所述机械臂(1)的连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主机,且控制主机通过设定自动化程序控制机械臂(1)工作,控制主机的连接端设有单片机(11),且单片机(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有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直线度检测仪(5)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052)和第二电动推杆(6063)均与D/A转换器电性连接;
机械臂(1)通过两个操作机械爪分别抓取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转子套件本体进行高频加热后转移至冲压部(7)的冲压区域,并利用直线度检测仪(5)对驱动轴杆本体(10)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在分料部(6)实现零部件分选,标准化工件在定位机构(602)处摆正位置,然后精准的对接在转子套件本体轴心通孔处并完成冲压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7)包括冲压架(701),冲压架(7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702),且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贯穿冲压架(701)顶部并与贯穿孔滑动连接,所述冲压架(7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703),且第一气缸(7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气缸(703)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侧边夹板(704),位于两个侧边夹板(704)之间设有与冲压架(701)嵌设的放置台(705),用于放置转子套件本体,位于放置台(705)底部与冲压架(701)底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706),所述冲压架(701)上设有脱料板(707),且脱料板(707)边侧开设有与第一气缸(703)输出端匹配的弧形槽口,所述冲压架(701)上且位于放置台(705)一侧位置处设有涡流管冷却器(7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706)包括套筒(7061),套筒(706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件(7062),所述第二弹簧件(7062)的顶端内侧套接有承载件(7063),且承载件(7063)于放置台(705)轴心通孔位置滑动连接,承载件(7063)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内壁设有与平口(101)匹配的定位槽(70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托架组(604)包括第一调节框(6041),所述第一调节框(6041)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调节框(6042),所述分料架(601)上表面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调节框(6043),所述第一调节框(6041)内侧底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滑座(6044),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贯穿第一调节框(6041)的第一双向丝杆(6045),且两个调节滑座(6044)呈对称状螺纹套接在第一双向丝杆(6045)外侧,第二调节框(6042)和第三调节框(6043)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倾斜块(6046),所述倾斜块(6046)的底端夹角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滚轮(6047),第二调节框(6042)和第三调节框(6043)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6048),且相对的两个倾斜块(6046)呈对称状螺纹套接在第二双向丝杆(6048)外侧;
所述调节滑座(6044)的轴心处以及分料架(601)位于第三调节框(6043)的底部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049),且第二气缸(6049)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多个第二气缸(6049)分别调节多个倾斜块(6046)所在位置的高度;
所述第一调节框(6041)滑动连接于分料架(60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分料架(601)顶部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外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压板(12),用于将第一调节框(6041)限位在凹槽内,所述限位压板(12)与分料架(601)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一调节框(6041)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顶紧螺栓(13),用于对第一调节框(6041)的位置进行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杆陈列部(2)包括带轨安装架(201)以及位于带轨安装架(201)顶部的移动摆放架(202),且移动摆放架(202)与带轨安装架(20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摆放架(2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03),且第一液压缸(2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所述第一液压缸(203)的输出端与移动摆放架(202)传动连接,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均匀布设于移动摆放架(202)上,且移动摆放架(202)带着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依次通过直线度检测仪(5)的检测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套件陈列部(3)包括桌架(301)以及桌架(301)顶部安装的缓冲板(302),且桌架(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液压缸(303),且第二液压缸(3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所述第二液压缸(303)的输出端贯穿桌架(301)和缓冲板(302),待加工的转子套件本体陈列于缓冲板(302)顶部并套设于第二液压缸(303)输出端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加热部(4)包括高频加热机,且位于高频加热机的感应线圈(401)外侧设置有隔热罩(402),所述隔热罩(40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403),且第三气缸(403)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
所述第三气缸(403)输出端贯穿隔热罩(402)并延伸至感应线圈(401)的内侧轴心处,且第三气缸(403)输出端外侧并位于感应线圈(401)的内侧设有托盘(404),用于放置转子套件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架(8)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销孔(801),所述冷却架(8)上方设置有多组卡位板(802),且卡位板(802)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卡位板(802)两侧的通孔与对应的两个销孔(801)之间通过销轴(803)插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收纳箱(9)包括带蜂窝状收纳槽的集装箱(901),且收纳槽内插接有限位套(902);
所述限位套(902)内侧开设有与制动器转子塞轴成品外部轮廓匹配的放置槽,且限位套(902)由陶瓷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斜口(603)设置为倒八字状,且下料斜口(603)底部倾斜面设置为光滑面,所述下料斜口(603)两侧顶部均设有防护板(14),且防护板(14)与分料架(601)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所述防护板(14)贴合在下料斜口(603)的顶部和两侧壁上,且防护板(14)由特氟龙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架(701)的侧面上开设有条形孔,且条形孔内侧及其两侧滑动连接有提拉板(15),所述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与提拉板(15)传动连接,位于提拉板(15)外侧位置处设有触碰块(16),所述冲压架(701)的外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17)和第二行程开关(18),且触碰块(16)竖直升降运动中与第一行程开关(17)或第二行程开关(18)相配合,分别用于限定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移动的两个端值,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7)和第二行程开关(18)均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702)与D/A转换器电性连接。
12.使用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将需要进行组合加工的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分别放置在移动摆放架(202)和缓冲板(302)上,然后利用第一液压缸(203)输出端传动移动摆放架(202)使多个驱动轴杆本体(10)依次通过直线度检测仪(5)的检测区域,并获得驱动轴杆本体(10)的直线度参数,识别出合格品和瑕疵品;
S2:操作机械爪分别抓取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并由机械臂(1)进行自动转移驱动轴杆本体(10)和转子套件本体,先将转子套件本体转移至高频加热部(4)顶端,第三气缸(403)输出端推动托盘(404)露出感应线圈(401)区域,然后将转子套件本体放在托盘(404)上,随后第三气缸(403)输出端回缩使转子套件本体进入加热区域,且加热温度设置为380-400℃;
S3:由机械臂(1)进行自动转移并将抓取的驱动轴杆本体(10)转移至分料部(6)顶端,根据S1中的识别信息,将瑕疵品从下料斜口(603)处松开滑下,并进行收集,对其后续修正后再次使用,然后重新抓取合格品或者将直接抓取的合格品放置在调整组件(605)处进行调整位置并摆正;
S4:由机械臂(1)转移至高频加热部(4)处,第三气缸(403)输出端推动托盘(404)将S2中加热好的转子套件本体推出感应线圈(401)区域,然后由操作机械爪抓取转子套件本体并放置在放置台(705)上,此时,控制第一气缸(703)输出端推动侧边夹板(704)对转子套件本体进行居中放置并固定;
S5:由机械臂(1)转移至分料部(6)顶端,第一电动推杆(6052)输出端提升安装架,使S3中摆正后的驱动轴杆本体(10)能够取出,然后由操作机械爪抓取驱动轴杆本体(10)并竖直放置在S4中放置好的转子套件本体轴心位置处,然后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下行,直至抵接在驱动轴杆本体(10)的顶端,轻微松弛操作机械爪,然后第三电动推杆(702)输出端继续下推,并配合缓冲机构(706)实现转子套件本体与驱动轴杆本体(10)的过盈连接组合,且组合后便于实现组合体的脱出;
S6:在S5中冲压组合成型的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被弹出时,控制涡流管冷却器(708)进行喷气,对着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进行散热降温,同时,冲刷掉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以及放置台(705)表面的杂质;
S7:由机械臂(1)转移至冲压部(7)一侧,并由操作机械爪抓取制动器转子塞轴结构送至冷却架(8)上进一步空冷,还可对其进行喷漆或涂油作业;
S8:由机械臂(1)转移至冷却架(8)顶部,并由操作机械爪抓取S7中的成品送至成品收纳箱(9)进行收集。
CN202311184732.6A 2023-09-14 2023-09-14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16900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4732.6A CN116900736B (zh) 2023-09-14 2023-09-14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4732.6A CN116900736B (zh) 2023-09-14 2023-09-14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0736A true CN116900736A (zh) 2023-10-20
CN116900736B CN116900736B (zh) 2023-12-08

Family

ID=8836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4732.6A Active CN116900736B (zh) 2023-09-14 2023-09-14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073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864A (zh) * 2017-09-30 2017-12-15 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加工线
CN109158894A (zh) * 2018-08-08 2019-01-08 留丹翠 一种刀片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1146911A (zh) * 2020-01-07 2020-05-12 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卧式转子塞轴机构
CN210588124U (zh) * 2019-09-25 2020-05-22 宁波瀚朗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子的压轴与精车一体机
CN111331588A (zh) * 2020-03-05 2020-06-26 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工业机械臂
CN111975386A (zh) * 2020-08-13 2020-11-24 杭州佰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转子加工组装装置
CN113085206A (zh) * 2021-03-26 2021-07-0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化妆品容器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7307482U (zh) * 2022-03-18 2022-08-26 浙江兆盛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旋转上料机构
CN115138714A (zh) * 2022-07-23 2022-10-04 江阴市春燕轻工配件有限公司 钣金冲压成型自动化生产线
CN115213340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寿光市龙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链轮生产用铆钉自动装配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864A (zh) * 2017-09-30 2017-12-15 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加工线
CN109158894A (zh) * 2018-08-08 2019-01-08 留丹翠 一种刀片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0588124U (zh) * 2019-09-25 2020-05-22 宁波瀚朗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子的压轴与精车一体机
CN111146911A (zh) * 2020-01-07 2020-05-12 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卧式转子塞轴机构
CN111331588A (zh) * 2020-03-05 2020-06-26 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工业机械臂
CN111975386A (zh) * 2020-08-13 2020-11-24 杭州佰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转子加工组装装置
CN113085206A (zh) * 2021-03-26 2021-07-0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化妆品容器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7307482U (zh) * 2022-03-18 2022-08-26 浙江兆盛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旋转上料机构
CN115138714A (zh) * 2022-07-23 2022-10-04 江阴市春燕轻工配件有限公司 钣金冲压成型自动化生产线
CN115213340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寿光市龙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链轮生产用铆钉自动装配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0736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2779U (zh) 一种o型圈装配机
CN210208503U (zh) 一种大型工件的液压铆接装置
CN205128933U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113477875A (zh) 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及方法
CN113720905B (zh) 一种刹车盘涡流检测机
US4150936A (en) Apparatus for press forming shadow masks
CN219254537U (zh) 多工位激光打标机
CN110918903B (zh) 全自动覆砂造型机
CN110142561B (zh) 一种柔性钣金生产线送料机用浮动夹钳
CN116900736B (zh) 制动器转子塞轴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14309254A (zh) 集上料、取料、冲压一体的金属板材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8588347B (zh) 一种改进的全自动超音频淬火机
CN108500874B (zh) 一种用于轮胎锥度点匹配的定心总成
CN111420891A (zh) 轮毂圆度自动检测分料装置
CN215144404U (zh) 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
CN21303479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结构的数控钻孔装置
CN212600113U (zh) 一种全自动外球面球轴承紧定螺钉装配机
CN2039131U (zh) 伞管自动组合加工机
CN208826020U (zh) 一种头枕杆加工用设备
CN110681735A (zh) 一种用于焊接框架校型的检测装置
CN219901421U (zh) 干式气缸套外圆磨削加工用送料装置
CN114042814B (zh) 铆压装置及具有其的装配生产线
CN114683058B (zh) 一种用于熔断器的生产工艺及系统
CN115255648B (zh) 一种精切线阀体激光打标机
CN216780932U (zh) 汽车雨刮总成机构的支座压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