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4771A -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4771A
CN116874771A CN202311148283.XA CN202311148283A CN116874771A CN 116874771 A CN116874771 A CN 116874771A CN 202311148283 A CN202311148283 A CN 202311148283A CN 116874771 A CN116874771 A CN 116874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distribution
narrow molecular
temperature
prod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82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4771B (zh
Inventor
王聪
武金丹
郭晓峰
闫伟
董长帅
任丽君
王敬伟
刘华龙
王志明
雍学勇
刘喆
王元平
刘新伟
杨克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anchen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anchen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anchen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anchen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482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4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4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4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4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4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5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amines or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8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8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9/30Solid state polycondens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以有机二元胺、有机二元酸、催化剂、成核剂等为原料,依次经过成盐、预缩聚和固相后缩聚等步骤,得到粘度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其中,在预聚合阶段使用管式反应器并且在管式反应器的出料端安装对冲喷头联合在固相后缩聚阶段采用高温氮气热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反应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尼龙是一类性能优异的聚合物,长期使用温度高达150℃以上,熔点高达290~320℃,而经过玻纤改性的高温尼龙,其热性能更加优良。此外,高温尼龙还具有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油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加工以及电子电气领域等。
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的高温尼龙主要以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PA9T)、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己二酸间苯二甲胺(PAMXD6)等半芳香尼龙为主。但市售的高温尼龙普遍存在分子量分布宽的情况,其中的低聚和高聚组分会明显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在加工过程中,低聚物会影响树脂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高聚物则会使熔体流动性明显下降,增加加工成本。
专利CN115873236A公开了一种连续聚合制备耐高温尼龙的方法及系统,采用管式反应装置实现耐高温尼龙连续聚合,从二元酸、二元胺投料-成盐-聚合连续化操作,极大提升了耐高温尼龙的生产水平,但是该方法制备的预聚物的特性粘度为0.05-0.2dL/g,分子量分布范围宽,增加了低聚物和高聚物的含量,影响不利于后续加工。
专利CN115010921A公开了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分子量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连续化制备方法,以水为溶剂,二元胺、二元羧酸为原料,加入分子量调节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依次进行成盐工艺、脱水浓缩工艺、预聚合工艺、减压闪蒸工艺,再加入分子量调节助剂,与减压闪蒸后的熔融物料一同进行熔融缩聚工艺,该方法通过加入特定的分子量调节剂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加了反应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的连续化生产,得到了相对粘度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有机二元酸溶于水中,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和成核剂,并向体系中滴加有机二元胺,控制滴加终点的pH,形成质量分数为25~60%的盐溶液;
S2:将步骤S1所述的盐溶液进行脱水浓缩,得到盐浓缩液;
S3:步骤S2所述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完成后经管式反应器的对冲喷头喷出,形成预聚体粉末,所述对冲喷头包括N组相对设置的子喷头;所述N≥1;
S4:在惰性气氛气体吹扫下所述预聚体粉末进行固相后缩聚反应,得到所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分子量分布窄是指通过本方法可以缩小生产的高温尼龙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使得生产的高温尼龙的分子量大小更为接近。
由于有机二元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在成盐反应前它们仅部分溶于水,呈乳白色的悬浊液。滴加有机二元胺后,溶解于水中的有机二元酸立即与有机二元胺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尼龙盐,同时有机二元酸也不断溶于水,继续与有机二元胺反应,最后溶液变澄清。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使尼龙形成盐溶液的过程更加可控,得到质量分数为25~60%的盐溶液,盐溶液的浓度过大时,在反应接近终点时,生成的尼龙盐不能完全溶解,析出的尼龙盐容易包裹未反应的二元酸,导致体系不澄清,影响终点的判断,盐溶液的浓度过低时,不利于尼龙盐的析出,因此控制合适的盐溶液质量分数,对于尼龙的合成至关重要。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通过采用管式反应器实现高温尼龙的连续化生产,并在管式反应器物料出口端增加了对冲喷头的设计,有效防止物料的堆积结块,且物料从喷头出来之后,马上就会有对面的物料和它碰撞,使形成的颗粒均一,从而在固相后缩聚反应后得到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物料完成预缩聚反应后,经管式反应器物料出口端的对冲喷头喷出,形成预聚体粉末,所述预聚体粉末的粒径为40~240μm,通过调整对冲喷头的数量及距离,得到的预聚体粉末的粒径更加均一,所述预聚体粉末的粒径优选为80~200μm。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对冲喷头经管路与管式反应器的出口端相连,连接管路的直径及长度不进行限定,所述对冲喷头的子喷头是经管线弯曲而成,管线弯曲的程度不做限定,只要每组相对设置的子喷头能够形成对冲即可,优选两个子喷头为正对设置。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N为1、2、3、4或5,所述对冲喷头任意一组的子喷头的距离为3.0~10.0cm,优选5.0~8.0cm。当N大于1时,不同组间子喷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为不同组中子喷头的距离相同,不同组之间子喷头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不同组之间子喷头的夹角为相同。
在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子喷头的末端安装背压阀,所述背压阀的出口方向与子喷头的出口方向相同,通过在出口端引入背压阀,使得喷出的预聚体粉末粒径分布范围更窄,从而在固相后缩聚反应后得到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S1步骤中所述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60%,其中,盐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盐溶液的质量分数=(有机二元酸的质量+有机二元胺的质量)/(有机二元酸的质量+有机二元酸的质量+水的质量)*100%。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有机二元酸包括脂肪族二元酸和/或芳香族二元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优选为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碳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优选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有机二元胺包括脂肪族二元胺和/或芳香族二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族二元胺包括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2-甲基-1,5-戊二胺、壬二胺、癸二胺、1,4-环己烷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芳香族二元胺包括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步骤S1形成盐溶液温度为30~100℃,低温不利于成盐反应的进行,即影响成盐反应本身的速度,又会降低二元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低温还会影响有机二元胺在水中的溶解度;而温度过高不但会加快水和有机二元胺的挥发,还会加剧氨基氧化,所以反应温度应使反应快速进行,但又不能太高;因此,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S1形成盐溶液的温度为45~85℃。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控制滴加终点pH为7.15~8.60。
为了获得高分子量的尼龙,需要严格控制二元胺和二元酸等摩尔比反应。因此,尼龙的制备通常是将二元胺和二元酸反应生成它们对应的尼龙盐,然后在高压釜中进行缩聚。尼龙盐的合成主要通过溶液法制得,其盐的特征或纯度对相应尼龙产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尼龙盐中含有过量的有机二元酸时会使缩聚反应提前终止,导致聚合产物分子量不高;而有机二元胺过量时,容易引起氧化反应。通过对尼龙盐水溶液的pH值测定,可以有效调节尼龙盐中有机二元酸与有机二元胺的配比,若pH过高,游离的有机二元胺含量过多,尼龙盐的稳定性差;若pH过低,说明未反应的有机二元酸过多,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就会偏低。因此,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控制滴加终点pH为7.30~8.40。
由于有机二元胺在高温下容易挥发,通常选择有机二元胺的摩尔量比有机二元酸的摩尔量过量2-5%。有机二元酸和有机二元胺反应生成尼龙盐时,不论反应初始温度如何,有机二元胺的加入都会使反应体系的温度迅速升高,说明尼龙盐的成盐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随着初始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体系温升速率加快,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缩短,并且最大温升也相应的增加。初始反应时温度相对就较低,有机二元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有机二元酸的溶解速率小于有机二元酸与有机二元胺的反应速度,使得反应初期存在大量未反应的有机二元酸,所以当有机二元胺加入有机二元酸中时,pH先急剧上升。随着有机二元酸和有机二元胺反应放热,使得有机二元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中和溶液中的有机二元胺,导致pH下降,最后随着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由于水的解离度降低,pH又缓慢上升。而当初始反应温度较高时,有机二元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溶解速度加快,使得有机二元酸的溶解速度大于有机二元酸与有机二元胺的反应速度,当有机二元胺加入到有机二元酸中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机二元酸不断被消耗,pH增加直至达到平衡。因此,对于有机二元胺和有机二元酸反应成盐的过程,反应温度对pH的变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S1形成盐溶液的温度为45~85℃,控制滴加终点pH为7.30~8.40。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不进行限定,本行业中常规催化剂均可满足。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催化剂为磷酸盐、亚磷酸盐、次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体系中二元酸和二元胺总质量的0.1~2.5%。
在更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体系中二元酸和二元胺总质量的0.5~2.0%。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成核剂不进行限定,本行业中常规成核剂均可满足。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成核剂为氧化钙、碳酸钙、硬脂酸钙、醋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成核剂加入量为体系中二元酸和二元胺总质量的0.1~3.0%。
在更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成核剂加入量为体系中二元酸和二元胺总质量的0.3~2.0%。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脱水浓缩的温度为150~210℃,所述脱水浓缩的压力为1.0~2.1MPa,所述脱水浓缩的时间为0.5~4.0h。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脱水浓缩的温度为160~200℃,所述脱水浓缩的压力为1.1~2.0MPa,所述脱水浓缩的时间为1.0~3.5h。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10~270℃,所述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1.8~2.8MPa,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0.2~1.5h。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20~260℃,所述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1.9~2.7MPa,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0.4~1.2h。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温度为220~295℃,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总时间为1.0~8.0h。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温度为230~285℃,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时间为2.0~7.0h。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装置为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转鼓反应器或带搅拌的反应釜中的一种。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中惰性气氛气速为0.01~0.30m/s。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中氮气气速为0.05~0.20m/s。
在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中,所述惰性气氛气体为不参与聚合反应的气体,在本发明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惰性气氛气体为氮气。
上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除了可应用于大部分高温尼龙的生产外,还可应用于长碳链尼龙等其他尼龙产品的生产,因此具有适用范围较广的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通过采用管式反应器实现高温尼龙的连续化生产,并在管式反应器物料出口端增加对冲喷头的设计,有效防止物料的堆积结块,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粒径均一的粉末,有利于在固相后缩聚中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
2、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使尼龙形成盐溶液的过程更加可控,从而得到质量分数为25~60%的盐溶液,盐溶液的浓度过大时,在反应接近终点时,生成的尼龙盐不能完全溶解,析出的尼龙盐容易包裹未反应的二元酸,导致体系不澄清,影响终点的判断,盐溶液的浓度过低时,不利于尼龙盐的析出,因此控制合适的盐溶液质量分数,对于尼龙的合成至关重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4所述的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对冲喷头为1组相对设置的子喷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对冲喷头为3组相对设置的子喷头的示意图;
1:管式反应器,2:对冲喷头,3:子喷头,4:背压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尼龙46的核磁共振氢谱(溶剂:氘代硫酸);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尼龙46的红外吸收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有的数字标识,例如pH、温度、长度、流量,包括范围,都是近似值。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所有的数字标识之前都加上术语“约”。同时也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本文中描述的试剂仅仅是示例,其等价物是本领域已知的。
实施例1:制备尼龙6T/66
S1:将对苯二甲酸0.91kg和己二酸0.66kg溶于3.36kg水中,在保持60℃条件下,加入次磷酸钠28.0g和碳酸钙28.0g,并向体系中滴加1,6-己二胺1.18kg(总胺量过量2mol%),控制溶液终点pH在7.30~7.50之间,最终形成质量分数45.0%的盐溶液。
S2:将步骤S1中的盐溶液进行脱水浓缩,脱水浓缩的温度控制在190~200℃,压力控制在1.1~1.4MPa,停留时间控制在1.0~1.5h,得到盐浓缩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30~240℃,压力控制在1.9~2.1MPa,停留时间控制在36min,然后通过对冲喷头上设置为1组子喷头的背压阀直接喷出粉料至内径为200mm的转鼓反应器,两个子喷头的距离为5.0cm,得到预聚体粉料2.70kg,尺寸为80~160μm;
S4:将转鼓应器的温度控制在250~260℃,在100rpm转动状态下,从转鼓反应器的一侧通入高纯氮气,气体流速控制在0.05~0.10m/s,停留时间控制在2.0~2.5h。反应结束后,将产品迅速转移至水中快速冷却。
产物经红外和核磁检测证明为PA6T/66共聚物,所得产品的相对粘度为3.28(浓硫酸为溶剂),核磁结果表明聚合物中对苯二甲酸链段和己二酸链段摩尔比为55/45,DSC测得熔点为295℃,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测得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1.09。
实施例2:制备尼龙46
S1:将己二酸1.46kg溶于2.39kg水中;在75℃条件下,加入次磷酸钠46.0g和硬脂酸钙46.0g,向体系中滴加丁二胺0.93kg(过量5mol%),控制溶液终点pH在8.30~8.40之间,最终形成质量分数50.0%的盐溶液。
S2:将步骤S1中的盐溶液进行脱水浓缩,脱水浓缩的温度控制在180~190℃,压力控制在1.3~1.6MPa,停留时间控制在2.0~2.5h,得到盐浓缩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进行预缩聚反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40~250℃,压力控制在2.3~2.5MPa,停留时间控制在60min,然后通过对冲喷头上设置为2组子喷头的背压阀直接喷出粉料至内径为100mm的流化床反应器,每一组对冲喷头的距离为8.0cm。得到预聚体粉料2.38kg,尺寸为120~200μm。
S4:将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260~275℃,从流化床反应器的底部通入高纯氮气,将气体流速控制在0.15~0.20m/s,停留时间控制在5.0~7.0h。反应结束后,将产品迅速转移至水中快速冷却。
产物经红外和核磁检测证明为PA46聚合物,所得产品的相对粘度为3.35(浓硫酸为溶剂),DSC测得熔点为287℃,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测得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1.06。
实施例3:制备尼龙12T
S1:将对苯二甲酸1.66kg溶于4.34kg水中;在55℃条件下,加入磷酸钠37.0g和醋酸钙37.0g,向体系中滴加十二烷二元胺2.04kg(过量2mol%),控制溶液终点pH在7.50~7.80之间,最终形成质量分数46.0%的盐溶液。
S2:将步骤S1中的盐溶液进行脱水浓缩,脱水浓缩的反应温度控制在170~180℃,压力控制在1.1~1.3MPa,停留时间控制在2.0~2.5h,得到盐浓缩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20~230℃,压力控制在2.0~2.2MPa,停留时间控制在60min,然后通过对冲喷头上设置为1组子喷头的背压阀直接喷出粉料至内径为120mm的流化床反应器,1组子喷头的距离为3cm。共得到粉料3.24kg,尺寸为100~200μm。
S4:将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240~255℃,从流化床反应器的底部通入高纯氮气,将气体流速控制在0.15~0.20m/s,停留时间控制在5.0~7.0h。反应结束后,将产品迅速转移至水中快速冷却。
产物经红外和核磁检测证明为PA12T聚合物,所得产品的相对粘度为3.45(浓硫酸为溶剂),DSC测得熔点为310℃,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测得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1.08。
实施例4:制备尼龙MXD6
S1:将己二酸1.46kg溶于3.54kg水中;在85℃条件下,加入次磷酸钾45.0g和硬脂酸钙45.0g,向体系中滴加间苯二甲胺1.91kg(过量3mol%),控制溶液终点pH在7.30~7.40之间,最终形成质量分数48.8%的盐溶液。
S2:将步骤S1中的盐溶液进行脱水浓缩,脱水浓缩的反应温度控制在190~200℃,压力控制在1.8~2.0MPa,停留时间控制在2.5~3.5h,得到盐浓缩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进行预缩聚反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50~260℃,压力控制在2.5~2.7MPa,停留时间控制在72min,然后通过对冲喷头上设置为3组子喷头的背压阀直接喷出粉料至内径为200mm转鼓反应器,每一组子喷头的距离为3cm。共得到粉料2.99kg,尺寸为120~200μm。
S4:将转鼓反应器的反应温度控制在275~285℃,在100rpm转动状态下,从转鼓反应器的一侧通入高纯氮气,将气体流速控制在0.05~0.10m/s,停留时间控制在2.0~2.5h。反应结束后,将产品迅速转移至水中快速冷却。
产物经红外和核磁检测证明为PAMXD6聚合物,所得产品的相对粘度为2.75(浓硫酸为溶剂),DSC测得熔点为250℃,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测得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1.09。
对比例1
在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反应结束后直接喷出粉料至转鼓反应器,未在管式反应器的末端安装对冲喷头,得到的粉料尺寸为60~260μm;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在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盐浓缩液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反应结束后经泄压、出料,将得到的粒料用切粒机破碎,烘干备用;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在管式反应器的物料出口端安装对冲喷头后,能有效防止物料的堆积结块,且物料从喷头出来之后,马上就会有对面的物料和它碰撞,使形成的颗粒均一,得到了相对粘度较高的产品,且产品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窄,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实施例2与对比例2对比可以看出,与传统的釜式反应器相比,管式反应器结合特殊的对冲喷头设计,不仅可以实现高温尼龙的连续化生产,还能得到相对粘度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
综上所述,通过在预聚合阶段使用管式反应器和安装特殊的对冲喷头设计配合在固相后缩聚阶段的高温氮气热处理工艺,可以增加喷出的预聚体粉末的碰撞过程,从而使喷出的预聚体粉末粒径更加均一,进而可以得到相对粘度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聚合物。另外,还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反应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有机二元酸溶于水中,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和成核剂,并向体系中滴加有机二元胺,控制滴加终点的pH,形成质量分数为25~60%的盐溶液;
S2:将步骤S1所述的盐溶液进行脱水浓缩,得到盐浓缩液;
S3:将步骤S2所述盐浓缩液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完成后经管式反应器物料出口端的对冲喷头喷出,形成预聚体粉末,所述对冲喷头包括N组相对设置的子喷头;所述N≥1;
S4:在惰性气氛气体吹扫下所述预聚体粉末进行固相后缩聚反应,得到所述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体粉末的粒径为40~24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2、3、4或5,所述对冲喷头任意一组的两个子喷头的距离为3.0~1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喷头的末端安装背压阀,所述背压阀的出口方向与子喷头的出口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二元酸为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碳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二元胺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2-甲基-1,5-戊二胺、壬二胺、癸二胺、1,4-环己烷二甲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温度为30~100℃;滴加终点pH为7.15~8.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温度为45~85℃;滴加终点pH为7.30~8.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磷酸盐、亚磷酸盐、次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加入量为体系中二元酸和二元胺总质量的0.1~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氧化钙、碳酸钙、硬脂酸钙、醋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成核剂加入量为体系中二元酸和二元胺总质量的0.1~3.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浓缩的温度为150~210℃,所述脱水浓缩的压力为1.0~2.1MPa,所述脱水浓缩的时间为0.5~4.0h。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10~270℃,所述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1.8~2.8MPa,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0.2~1.5h。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温度为220~295℃,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时间为1.0~8.0h。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装置为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转鼓反应器或带搅拌的反应釜中的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后缩聚反应中惰性气氛气速为0.01~0.30m/s。
CN202311148283.X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Active CN116874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283.XA CN116874771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283.XA CN116874771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4771A true CN116874771A (zh) 2023-10-13
CN116874771B CN116874771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26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8283.XA Active CN116874771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47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5375A (zh) * 2020-08-24 2022-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窄分子量分布聚酰胺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4984A (en) * 1989-01-20 1993-09-14 Daicel Hul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 powder
EP0693515A1 (de) * 1994-07-14 1996-01-24 Ems-Inventa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orkondensaten teilkristalliner oder amorpher, thermoplastischer teilaromatischer (co)Polyamide
DE19722135A1 (de) * 1996-07-09 1998-01-15 Inventa Ag Witterungsstabile Polyamid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930209A (zh) * 2004-03-12 2007-03-14 比勒股份公司 制备部分结晶的缩聚物的方法
CN103102486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9951A (zh) * 2011-12-13 2013-06-19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温尼龙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30133A (zh) * 2013-05-01 2014-11-05 英威达科技公司 尼龙盐溶液制备方法中的前馈工序控制
CN104530421A (zh) * 2015-01-05 2015-04-22 无锡殷达尼龙有限公司 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6029237A (zh) * 2013-12-17 2016-10-12 巴斯夫欧洲公司 借助用于碰撞喷雾射流的喷嘴装置制备聚酰胺的方法
CN107849241A (zh) * 2015-07-29 2018-03-27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制备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能够获得的聚合物组合物
CN112358611A (zh) * 2020-11-02 2021-02-1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耐高温尼龙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09594A (zh) * 2020-11-10 2021-02-26 郑州大学 一种缩聚制备短碳链尼龙的方法
CN112430321A (zh) * 2020-11-26 2021-03-0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尼龙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粉末尼龙
CN112592472A (zh) * 2020-12-16 2021-04-02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聚物含量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连续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346153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合成尼龙盐溶液的方法
CN114106319A (zh) * 2021-11-18 2022-03-01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凝胶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聚酰胺的方法及其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4984A (en) * 1989-01-20 1993-09-14 Daicel Hul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 powder
EP0693515A1 (de) * 1994-07-14 1996-01-24 Ems-Inventa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orkondensaten teilkristalliner oder amorpher, thermoplastischer teilaromatischer (co)Polyamide
DE19722135A1 (de) * 1996-07-09 1998-01-15 Inventa Ag Witterungsstabile Polyamid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930209A (zh) * 2004-03-12 2007-03-14 比勒股份公司 制备部分结晶的缩聚物的方法
CN103102486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9951A (zh) * 2011-12-13 2013-06-19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温尼龙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30133A (zh) * 2013-05-01 2014-11-05 英威达科技公司 尼龙盐溶液制备方法中的前馈工序控制
CN106029237A (zh) * 2013-12-17 2016-10-12 巴斯夫欧洲公司 借助用于碰撞喷雾射流的喷嘴装置制备聚酰胺的方法
CN104530421A (zh) * 2015-01-05 2015-04-22 无锡殷达尼龙有限公司 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7849241A (zh) * 2015-07-29 2018-03-27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制备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能够获得的聚合物组合物
CN112358611A (zh) * 2020-11-02 2021-02-1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耐高温尼龙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09594A (zh) * 2020-11-10 2021-02-26 郑州大学 一种缩聚制备短碳链尼龙的方法
CN112430321A (zh) * 2020-11-26 2021-03-0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尼龙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粉末尼龙
CN112592472A (zh) * 2020-12-16 2021-04-02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聚物含量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连续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346153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合成尼龙盐溶液的方法
CN114106319A (zh) * 2021-11-18 2022-03-01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凝胶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聚酰胺的方法及其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5375A (zh) * 2020-08-24 2022-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窄分子量分布聚酰胺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4771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74771B (zh) 一种分子量分布窄的高温尼龙粉末连续化生产方法
JP4179703B2 (ja)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CN102356113B (zh) 聚酰胺制备方法
KR101351763B1 (ko) 개질된 폴리아미드,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폴리아미드로 수득된 물품
CN111019122B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连续生产方法
KR102662924B1 (ko) 폴리아미드 수지의 친환경적인 제조방법
JP5667291B2 (ja)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CN112920596A (zh) 一种高透明度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
EP1007582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mides
JP5861966B2 (ja) Pa−4xを調製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pa−410
KR101584494B1 (ko) 폴리아미드 제조 방법
JP5857391B2 (ja) Pa−410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pa−410
CN107778477A (zh) 一种低分子量聚己内酰胺的制备方法
JPH0841196A (ja) α,ω−ジニトリルに基づく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US6509439B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amides from dinitriles and diamines
JPH0493323A (ja) 3次元化が抑制されたポリヘキサメチレンアジパ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903849A (zh) 一种高温尼龙pa6t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高温尼龙pa6t共聚物
CN114702664A (zh) 一种高熔点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11181084A (ja) 多孔質ポリアミド粒状物の製造方法
JPH10226725A (ja) ポリアミド粒状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