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36A - 记录媒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媒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36A
CN1168736A CN95191128A CN95191128A CN1168736A CN 1168736 A CN1168736 A CN 1168736A CN 95191128 A CN95191128 A CN 95191128A CN 95191128 A CN95191128 A CN 95191128A CN 1168736 A CN1168736 A CN 1168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in body
box main
recording medium
connec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79C (zh
Inventor
黑川俊哉
台场丈一
太田聪
坂间满则
前川克己
尾木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7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75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 G11B15/67544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with movement of the cassette parallel to its main side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perpendicular thereto, i.e. front loading
    • G11B15/67547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with movement of the cassette parallel to its main side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perpendicular thereto, i.e. front loading the two movements being made by the cassette holder
    • G11B15/67549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with movement of the cassette parallel to its main side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perpendicular thereto, i.e. front loading the two movements being made by the cassette holder with servo contro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14Auxiliary fea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with provision for auxiliary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with provision for auxiliary signals
    • G11B23/36Signals on record carriers or on containers and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 G11B2220/652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said memory being attached to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220/655Memory in cassette [MI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35Cover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将记录信息信号的磁带收到盒主体内的记录媒体装置。该记录媒体装置设有:盒主体,其将磁带收于其中;接点端子,其暴露在盒主体外面,作为相对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设置在盒主体上,用于开闭接点端子。接点端子通过在盒主体的外周壁上形成的开口部暴露在盒主体外面。封闭件,当盒主体没有放置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保持在封住盒主体上所设的开口部的位置,当盒主体放置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被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封闭件打开操作机构移动至打开上述开口部的位置,而将接点端子暴露在盒主体外面。封闭件,其通常受到施力件的作用,使其在封住暴露出接点端子的开口部的方向上受力。该记录媒体装置的接点端子,由于被封闭件封住,所以,可防止灰尘等附着,被得到有效的保护。

Description

记录媒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媒体装置,该记录媒体装置将记录信息信号的如磁带一类的带状记录媒体和如光盘及磁盘等圆盘状记录媒体收于盒主体内。具体地说,涉及这样的记录媒体装置,该记录媒体装置设有接点端子,当其放置在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的时候,接点端子使设在盒主体内的存储元件等电子元件与记录和/或再生装置电连接。
技术背景
传统上,采用磁带盒作为磁带录音机和磁带录像机等记录和/或再生装置的记录媒体。该磁带盒设有矩形的盒主体,其由上下一对盒盖对接而成,在该盒主体内,收入一对带盘,该带盘可以转动,在这些带盘上绕有记录声音信号及图象信号等信息信号的磁带。而磁带,从其供给侧一方的带盘抽出引向盒主体外面,沿盒主体前侧运行,再回到盒主体内卷绕到卷带侧一方的带盘上。
而且,在磁带从一方带盘抽出绕到另一方带盘时运行的盒主体前侧设有传送用凹部,传送机构的一部分进入该凹部,沿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内的磁带运行路线传送磁带。
另外,在盒主体上安装有前盖,并可转动,用于开闭形成凹部的盒主体前侧,而凹部用于传送从一方带盘抽出的磁带,该前盖被安装成在封闭盒主体前侧的方向上受弹簧件转动力的作用。而且,前盖,在没有放置到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的非使用状态时,封盖住盒主体前侧的磁带,以起到保护磁带的作用。而前盖在放置到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的时候,由设置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的开盖件转动,打开盒主体前侧,可以进行磁带在磁带运行路线上的传送。
但是,这种磁带盒,会出现盒主体大至相同而磁带规格却不同的情况。例如,收入带宽为8mm的磁带的磁带盒,就可提供这样一些记录媒体:在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记录装置(即驱动装置)上使用的记录媒体,专用于记录数字信号的信息信号;以及在录像机上使用的记录媒体,专用于记录图象及声音信号。这两种用于记录数据信号的磁带盒和用于记录图象及声音信号的磁带盒,都是在大小一致、外形大致相同的盒主体内收入带宽为8mm的磁带构成的。因此,靠眼睛来区别这两种用于数据信号记录的磁带盒和用于图象及声音信号记录的磁带盒是很困难的。
而且,用于数据信号记录的磁带盒和用于图象及声音信号记录的磁带盒中收入的磁带,使用的磁性媒体等的规格也各不相同。用于记录数据信号的磁带盒中的磁带,与用于记录图象及声音信号的磁带盒中的磁带相比,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对记录的数据信号的误码率要求也高。因此,在误将用作记录图象及声音信号的磁带盒用于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装置使用的驱动装置上的时候,就会出现因存储量不足而没有记录下必要的数据信号、将其丢失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传统的磁带盒上,于盒主体的一处设有检测孔,用来识别磁带盒是用于数据信号记录还是用于图象及声音信号记录。通过该检测孔,可由目测来识别盒主体内磁带的规格。另外,也可由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侧的机械识别装置来识别所安置的磁带盒的规格。
这样,虽然可提供一种在传统的磁带盒上的盒主体的一处设置的检测孔,用于识别例如磁带规格等的磁带盒,但利用这种机械的识别方法,难以设置更多的识别信息,只可进行极有限的信息的识别显示。
另外,在磁带盒上,对于记录在磁带上的信息信号的内容,可以写在贴于盒主体上的标签等上面。但是,该标签,也由于大小有限,难以记下更多的信息,并且,对于记录有需保密的信息信号的磁带盒,其内容不能写在标签上。这种使用标签的方法,在机架装置等收有多个磁带盒而从中取出所需磁带盒的时候,每从机架上取出一个都必须确认标签。另外,对于标签剥落、污损或没有记录内容的磁带盒,每次都必须放入记录再生装置上进行再生操作以便确认其内容,非常不便。
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磁带盒,在实用新型昭63-105,983号公报上有记载。该公报上提出的磁带盒是在盒主体内装有可记录信息信号的存储元件,即存储器IC。装有该存储器IC的磁带盒,可以将例如磁带规格、使用状况、记录位置或记录的信息信号的内容等各种信息都存储在存储器IC上。
该磁带盒,当放入记录再生装置上时,在磁带的传送操作之前,由辅助记录再生装置读取存储在存储器IC上的识别信息,并且在记录再生操作结束时,由辅助记录再生装置将新的识别信息存入存储器IC上。因此,采用这种磁带盒,依靠利用各种识别信息,可大幅度地扩展磁带的使用范围,并且,极有利于处理大量磁带盒的情况。
例如,装有存储器IC的磁带盒,在利用上述机架装置进行自动再生、记录等操作的时候,不必每次进行磁带的传送操作,从存储器IC上就可简单地得到必要的识别信息,在缩短检索时间等方面是有效的。
但是,装有带存储器IC的辅助存储装置的磁带盒,当存储在存储器IC上的识别信息进行再生或在存储器IC上存入识别信息的时候,都必须与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侧进行电连接。因此,磁带盒,要在盒主体上设置与存储器IC连接的接点端子。而且,磁带盒,在放入记录再生装置上的状态下,辅助记录再生装置的端子元件要与这些接点端子连通,进行识别信息的输入输出。
而且,设置在盒主体上的接点端子,由于要与辅助记录再生装置的端子元件连接,所以必须暴露在盒主体外面。设置在传统磁带盒上的接点端子,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暴露在外的状态放置的。所以,在传统的磁带盒上,暴露在盒主体外面的接点端子会被灰尘附着,而污损该接点端子,或腐蚀表面的镀金。所以,磁带盒有时会发生这种不良现象:由于与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侧的端子元件接触不良,在存储器IC上存入识别信息或将存储器IC上的识别信息进行再生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并且,磁带盒还存在这样的问题,灰尘等能从接点端子的配置部位进入盒主体内部,附着在磁带上,恶化磁带的记录再生特性。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可防止设置在盒主体上的,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的接点端子受到损伤,以实现在通常情况下能以可靠且稳定的状态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可防止设置在盒主体上的接触端子被灰尘附着和腐蚀等,以实现在长时间内能以可靠且稳定的状态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能使设置在盒主体上的接点端子简便且可靠地暴露在外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在没有放置在驱动装置上,而处于保管期等非使用状态时,使接点端子不暴露在外面,可切实防止灰尘附着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在往驱动装置上安置的过程中顺便打开接点端子使其暴露在外面,从而使接点端子的开闭过程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不用对收于盒主体内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再生操作,就可检索盒主体内所收记录媒体的规格、使用状况、记录位置或所记录信息信号的内容等各种信息,实现了迅速检索各种信息的可能,对所了解的记录媒体的信息信号能准确且迅速地进行记录和/或再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装置。不用将收于盒主体内的记录媒体输入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就可对盒主体内存储元件的信息进行书写或读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媒体装置设有:盒主体,用于收纳记录信息信号的记录媒体;接点端子,其暴露在盒主体外面,并作为相对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配置在盒主体上,用于开闭接点端子。在此,接点端子是通过在盒主体的外周壁上形成的开口部而暴露在盒主体外面的。
封闭件在没有放置到驱动装置上的状态下,保持在封住盒主体上所设的开口部的位置,当安置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由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打开操作机构移至打开上述开口部的位置,使接点端子暴露在盒主体外面。
封闭件在封住使接点端子暴露出的开口部的方向上,总受到施力件的加力作用。
并且,在盒主体内,安装存储元件,并与接点端子电连接,用于存储盒主体内记录媒体所记录信息的内容等识别信息。这时,设置安装存储元件的配线基板,接点端子设置在配线基板上。
在盒主体上设有定位部。利用与驱动装置侧确定安置位置的定位机构的相互配合,而确定接点端子与驱动装置侧接线部的相对接触位置。
并且,在盒主体上一体形成转动操作部,用于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安置的时候,转动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接线端子机构,使其与接点端子连接。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媒体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盒主体,其上形成有通孔;一对带盘,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盒主体内,并设有凸缘;带状记录媒体,其绕在一对带盘上;施力机构;锁盘机构,其设有制动杆和锁盘解除件,其中制动杆被施力机构向与带盘凸缘啮合的方向施加转动力,与凸缘相对啮合,以限制上述带盘的转动,而锁盘解除件,至少有一部分对着盒主体上形成的通孔,使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操作件能够进入,并由从通孔进入的操作件的移动,使其反抗施力机构的力向退出一对带盘凸缘的方向移动;存储元件,其装设在盒主体内,用于存储带状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接点端子,其与存储元件电连接,作为相对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与锁盘机构的锁盘解除件连带移动,用于开闭接点端子。
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媒体装置,由以下各部分构成:盒主体;一对带盘,其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盒主体内,并设有凸缘;带状记录媒体,其绕在一对带盘上;前盖,其可转动地装设在盒主体上,用于开闭盒主体的前侧,而从一对带盘的一方抽出绕到另一方带盘的带状记录媒体沿盒主体前侧伸展;存储元件,其装设在盒主体内,用于存储带状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接点端子,其与存储元件电连接,作为相对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与前盖的转动连动,用于开闭接点端子。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媒体装置,因为其接点端子被设置在盒主体上的封闭件封住,所以,可由封闭件保护其不被外力等损伤,并能防止灰尘附着。因此,接点端子可经常保持清洁的状态。封闭件,在记录媒体装置安置在驱动装置上时,由设置在该驱动装置侧的打开机构移动至接点端子暴露出盒主体外面的状态。因此,与接点端子连接的外部机器的接线装置等,其接线端子不会碰到封闭件而被损坏;能可靠地与接点端子连接。
对于存储在盒主体中记录媒体上的信息信号的内容、记录媒体的规格或使用状况等适宜的识别信息,因为可利用独立于驱动装置(对记录媒体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驱动装置)的辅助存储装置在存储元件上书写或读取,所以,即使不将记录媒体装置放置在驱动装置上进行再生操作,也可由辅助记录再生装置检索到这些识别信息。因此,可利用检索到的这些识别信息。对记录媒体装置进行各种控制。并且,辅助存储装置,可通过作为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点端子,依次将新的识别信息书写入存储元件。
装设在盒主体内的存储元件,因为可安装在基板上并置于盒主体的不影响安置记录媒体的多余空间内,所以,不必改变作为记录媒体装置的磁带盒的基本结构。因此,传统的磁带盒,不用大幅度地更改设计等,即可安装存储元件,提高其性能。
另外,在盒主体上设有定位部,利用与驱动装置侧定位件的相互配合,可以确定在驱动装置上的安置位置。由此,可正确进行接点端子与外部机器接线端子等的电连接。
由锁盘机构(被设置在驱动装置侧的锁盘解除件操作移动)带动封闭件进行开闭的上述记录媒体装置,因为可在安置到记录和/或再生装置的操作中,顺带使接点端子暴露出盒主体外面,所以,能简单而可靠地打开接点端子。
并且,对利用打开盒主体上可转动前盖的过程来移动所设的封闭件的记录媒体装置,也因为可在安置到记录和/或再生装置的操作中,顺带使接点端子暴露出盒主体外面,所以,能简单可靠地打开接点端子。
而且,磁带盒,由于封闭件通常被施力件向封闭接点端子的方向上加力,只有在放置到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时,可使接点端子暴露在盒主体外面,所以,可以实现接点端子的可靠保护。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盒主体内装有存储器IC的磁带盒的透视图;
图2是转动设置在上述磁带盒的前部的可转动前盖的状态示意透视图;
图3是从上述磁带盒后侧看去的透视图;
图4是从上述磁带盒底侧看去的透视图;
图5是上述磁带盒的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上述磁带盒取下上半盖后看去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封闭件及安装该封闭件的盒主体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封闭件装设在盒主体内的状态的侧视断面图;
图9是将本发明涉及的磁带盒安置到驱动装置盒主体安放部的盒主体安置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上述盒主体安置装置的平面图;
图11是盒主体安置装置的侧面图,其显示出盒主体插入盒架,而盒架被送入盒主体安置装置侧的最初状态;
图12是盒主体安置装置的侧面图,其显示出盒架被移到盒主体安置装置侧,盒架倾斜的状态;
图13是盒主体安置装置的侧面图,其显示出盒架在盒主体安放部以大致水平的状态安置的情况;
图14是显示磁带盒安置在盒主体安放部的状态侧视图;
图15是磁带盒安置在盒主体安放部,接点端子与接线端子接触状态的侧断面图;
图16是磁带盒安置在盒主体安放部,接点端子暴露在盒主体外面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17是本发明涉及的磁带盒的又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18是本发明涉及的磁带盒的又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19是本发明涉及的磁带盒的又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20是转动型接线端子机构及用于设有该接线端子机构的驱动装置上的磁盘盒的部分断面侧视图;
图21是显示设置在转动型接线端子机构的接线端子与磁盘盒的接触端子接触状态的部分断面侧视图;
图22是可以受锁盘机构的锁盘解除操作连带而移动封闭件的磁盘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23是上述磁盘盒除去上盖后的平面图;
图24是显示盒主体所设的锁盘机构与辅助存储装置配合关系的平面图;
图25是上述磁带盒从底侧看去的透视图;
图26是显示封闭件使辅助存储装置的接点端子暴露在外面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7是显示封闭件及辅助存储装置装设在盒主体内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28是显示封闭件封住接点端子的状态的侧断面图;
图29是显示封闭件使接点端子暴露出盒主体外面的状态的侧断面图;
图30是可以受锁盘机构的锁盘解除操作连带而移动封闭件的磁盘盒的另一实施例,该图为除去上盖的平面图;
图31是上述磁带盒的纵断面图;
图32是可受前盖转动操作连带而移动封闭件的磁盘盒的透视图;
图33是上述磁带盒转动前部所设置的可转动前盖时的透视图;
图34是上述磁带盒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5是上述磁带盒的平面图,其显示出辅助存储装置的安装状况;
图36是上述磁带盒上辅助存储装置的放大的侧平面图;
图37是上述磁带盒的侧断面图,其显示出盒主体内辅助存储装置与封闭件的配置关系;和
图38是磁带盒的侧断面图,其显示出转动前盖而移动封闭件,使接点端子暴露在盒主体外面的状态。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图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所示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用于一磁带盒的例子,该磁带盒是将一个作为记录媒体的带状记录媒体,即磁带收置于一盒主体内。
本实施例的磁带盒1收置有一个带宽为8mm的磁带2。该磁带盒1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有一盒主体5,盒主体5是由上、下半个经树脂成形法形成的大致为矩形的盒盖3、4对合,并用多个止动螺钉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在盒主体5内,沿纵向设置有一对卷绕并载运磁带2的带盘,即供带盘6和卷带盘7,该对带盘可自由转动。
盒主体5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形成在构成上表面部分的上盒盖3的顶面上的是一矩形显示窗8,可从外面看到卷绕在设置于盒主体5内的供带盘6和卷带盘7上的磁带2的状况。另外,盒主体5如图4所示那样,在构成底表面部分的下盒盖4上设有盘芯嵌合孔9A、9B,以使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一部分面向外暴露出,并限定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转动。而且,可在下盒盖4的底面上设有各种识别孔,如用于测出磁带2的长度的带长检测孔或用于识别磁带2的种类的磁带规格识别孔等。
供带盘6和卷带盘7分别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卷绕磁带2的圆筒状盘芯;一个设在该盘芯的一侧的圆盘状凸缘。供带盘6和卷带盘7分别由嵌合在盘芯嵌合孔9A、9B内的盘芯可转动地收置于盒主体5内。另外,供带盘6和卷带盘7在盘芯的轴心部分,如图5所示,分别由置于上盒盖3的内侧表面上的盘压簧10A、10B及盘压件11A、11B向下盒盖4侧施加力而予以支承,并防止其在盒主体5内晃动。
磁带2,图中未示出,由一箝位器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盘芯上,从供带盘6抽出引向盒主体5的外面,经与下盒盖4一体形成的磁带导架12A、12B引导,沿盒主体5的前部13行进,再卷绕到卷带盘7上。
盒主体5的前部13在几乎整个幅宽方向上可以打开,并从前部13连续形成磁带引出部14,该磁带引出部形成凹状,使配置在驱动装置上的传送机构的一部分可以进入。盒主体5被一隔板15分隔成收置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内部空间及磁带引出部14。
在盒主体5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前盖16,前盖16将敞开的前部13封闭,其有与盒主体5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在前盖16的两侧端一体形成相向的侧壁17A、17B作为支点部,整个前盖大致呈コ字型。在侧部17A、17B的内表面上,一体形成一对支承轴18A、18B,且两轴在同一轴线上。
在盒主体5的侧面,为了围住敞开的前部13,将下盒盖4的两侧壁突出延长,从而构成支点部19A、19B。在支点部19A、19B上分别设计有对应前盖16的支承轴18A、18B的轴孔20A、20B,两轴孔也在同一轴线上。而且,前盖16通过支承轴18A、18B与轴孔20A、20B的接合可以转动地安装在盒主体5的前部13侧。前盖16在将敞开的盒主体5的前部13封住的方向上被施加一转动力,使其在没有装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如图1所示那样,将前部13封住。
在前盖16上装设有上盖件21和图中未示出的弹性元件,上盖件21将上盒盖3的前方敞开部分封上。上盖件21安装在前盖16的内表面上并可自由转动,当前盖16如图2所示转动而敞开盒主体5的前部13的时候,上盖件21一边支承在前盖16上转动,一边沿上盒盖3的上表面移动。这时,弹性元件(省略详细说明)蓄存弹力,从而沿前盖16向封闭盒主体5的前部13的方向施加转动力。
另外,在前盖16上设有内盖件(省略详细说明)与内侧主表面相向并可转动。该内盖件通常支承在前盖16的内侧主表面的相向侧,并与内侧主表面之间有一定间隙,以引导盒主体5的前部13的磁带2沿该间隙伸展。因此,磁带2一般都被前盖16和内盖件罩住,可保护其不被灰尘附着和外力损伤。内盖件在上述前盖16转动时随之转动,使磁带2在盒主体5的前部13露出。
磁带盒1在没装设到驱动装置上的保存期等非使用状态时,为了防止供带盘6和卷带盘7转动,而使卷绕在带盘6、7上的磁带2松驰脱出,磁带盒1设有一盘锁机构22。锁盘机构22如图6所示,其设置在下盒盖4的后侧的中央部,由以下部分构成:制动杆34A、34B,它们分别与供带盘6的凸缘36A的外周上形成的啮合齿37A及卷带盘7的凸缘36B的外周上形成的啮合齿36B啮合;锁盘解除件33,上述制动杆34可转动地安装在其前端部;盘簧35,其对该锁盘解除件33向供带盘6和卷带盘7侧施加力。
锁盘解除件33装设在由平行导壁31A、31B构成的滑动空间部内并可自由地移动,两平行导壁31A、31B位于供带盘6与卷带盘7之间,并从下盒盖4的底面竖起。而且,锁盘解除件33与穿过设置在下盒盖4的底面上的通孔32而暴露在外面的操作部(图中未示出)一体形成。
锁盘机构22在磁带盒1安装到驱动装置上时,由设置在该驱动装置侧的操作件95穿过通孔32压迫盘簧35,使锁盘解除件33向盒主体5的后侧移动,以此使制动杆退出与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啮合齿37的啮合,解除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盘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磁带盒1中,如图5所示,内藏辅助存储装置50,该装置50内装有作为存储元件的存储器IC52,用以存储例如记录在磁带2上的信息信号的内容、磁带规格或使用状况等识别信息。辅助存储装置50使存储在存储器IC52上的识别信息由通过后述的接插件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辅助记录再生装置或别的装置的辅助记录再生装置读取,并将新的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IC 52上。辅助存储装置50至少由以下部分构成:配线基板51;安装在配线基板51上的存储器IC 52;在配线基板51上形成的多个作为存储器IC 52的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点端子53。配线基板51是一双面基板,如后所述那样,当其安装在盒主体5上的时候,在位于内侧一方的主表面侧安装存储器IC 52,同时在位于外侧的另一方的主表面侧印刷形成接点端子53。
辅助存储装置50位于盒主体5后侧的一个角部39处,如图3、图5、图6所示那样,通过在构成盒主体5的立壁的后壁30上所设的接点开口部41使接点端子53暴露在外面。也即是,在盒主体5上,如图6所示那样,在后侧的两角部形成空间部分,该空间部分由带盘导壁38和构成盒主体5的外周壁的立壁围成大致三角形,其中带盘导壁38从上盒盖3和下盒盖4的底面竖起形成,并围绕在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凸缘36的外周。
而且,在一侧角部的空间部39处,如图6及图7所示那样,设有嵌入槽56A、56B,嵌入槽56A、56B是沿盒主体5的高度方向在与带盘导壁38的外周表面侧和构成盒主体5的立壁的另一侧表壁55相对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在另一侧角部的空间部58处设有识别孔27,识别孔27作为用于检测上述磁带2的长度的带长检测孔和用于识别磁带2的类型的磁带规格识别孔等。
另外,接点开口部41是在构成一侧角部空间部39的盒主体5的后壁30上形成的矩形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足够的开口尺寸,使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53暴露出来。并且,在接点开口部41上设有隔片24,使多个接点端子53分别分开地暴露于盒主体5的外面。而且,辅助存储装置50装设在盒主体5上,是取存储器IC 52置于内侧而接点端子53从接点开口部41暴露出的形式将配线基板51的两侧缘嵌合到嵌入槽56A、56B内进行安装的。
在盒主体5上设有一封闭件40,其将暴露出的接点端子53的接点开口部41封住。封闭件40,如图7所示那样,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矩形的封闭部46,其外形形状足以封住接点开口部41;滑动导片47,其是将封闭部46的一端弯折至与该封闭部46平行而形成的;推压操作片43,其是从滑动导片47的下侧缘突出的。而且,封闭件40是以下面的形式安装在盒主体5上的,即使封住接点开口部41的封闭部46沿盒主体5的后壁30的外侧表面展开,而滑动导片47插过盒主体5的另一侧壁55上设置的插入槽29在盒主体5内伸展,由封闭部46和滑动导片47夹住辅助存储装置50及盒主体5的后壁30的形成接点开口部41的部分。这时,封闭件40配设在盒主体5上,如图3及图6所示那样,是使在封闭部46的一端形成的弯折部45与啮合槽49配合,并将在滑动导片47的一端弯折而成的啮合片28与设置在盒主体5内的止动片57啮合的方式来实现的。啮合槽49是由贯通滑动导槽48一侧的竖起部分形成的,而滑动导槽48是在盒主体5的后壁3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与设置在滑动导片47上的啮合片28啮合的止动片57是从带盘导壁38的外周表面向空间部39内突出形成的。
封闭件40,如上所述的那样,其是将封闭部46的一端形成的弯折部45及滑动导片47的一端形成的止动片28与盒主体5的一部分啮合而装设在盒主体5上的,因此,在盒主体5的高度方向上不能晃动可直线移动。
另外,在封闭件40的滑动导片47的上端缘形成一弹簧止动片42,在弹簧止动片42与下盒盖4的底面之间,如图8所示那样,以伸拉状态架设螺旋弹簧44。封闭件40安装在盒主体5上,经受螺旋弹簧44拉力的作用,使其在封闭部46封住接点开口部41的方向,即沿图3及图8中箭头X所示方向被施加力。
在构成盒主体5的下盒盖4的底面上,如图4所示那样,设有方形通孔54,其与封闭件40的推压操作片相对。配设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侧的封闭件的推压操作元件96从该通孔54插入。而且,驱动装置侧的封闭件的推压操作元件通过通孔54突入盒主体5内压迫推压操作片43,使封闭件40反抗螺纹弹簧的拉力,向图3及图8中箭头Y所示方向移动。由此将由封闭件40封住的接点开口部41打开,通过接点开口部41使接点端子53暴露在盒主体5的外面。
另外,在盒主体5的后侧的两边,设有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槽59,该槽跨过下盒盖4和上盒盖3,并在下盒盖4的底面上开口。并且,定位槽59在下盒盖4侧的开口部分设计得稍大一些,使其与驱动装置侧定位件的配合容易实现。
具有以上构成的磁带盒1,通过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的安装操作,在打开罩住盒主体5的前侧的前盖16,并解除锁盘机构22对供带盘6及卷带盘7的锁定时,使封闭件40反抗螺旋弹簧44的拉力移动,将接点端子53暴露在盒主体5的外面。
在此,对驱动装置-用作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存储装置等-的盒主体安放装置进行说明。而该信息处理装置以本实施例的磁带盒1作为记录媒体。
该盒主体安放装置,如图9及图10所示那样,包括一插入安放磁带盒1的盒架61和有一对侧板62、63的机壳64。并且,盒主体安放装置设有一带驱动马达65的盒架移动操作机构66,可以驱动盒架61在盒主体抽插位置与盒主体安放位置之间移动。
盒架6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滑动导栓67、68,两个滑动导栓67、68向相向的侧壁的外表面侧突出。盒架61配装在机壳64的两相向的一对侧板之间,使滑动导栓67、68插过并设在于一对侧板62、63上设置的滑动导槽69、70上。而且,通过滑动导栓67、68沿滑动导槽69、70在移动方向上导引,使盒架61在盒主体抽插位置与盒主体安放位置之间移动。
位于装置主体外侧一处的滑动导槽69,如图11所示那样,是由水平导槽69a和倾斜导槽69b连接形成的,倾斜导槽69朝机壳64的底板71上面的盒主体安放部99侧倾斜。而位于装置主体内侧另一处的滑动导槽70,如图11所示那样,是由倾斜导槽70a、水平导槽70b及倾斜导槽70c连接形成的,其中倾斜导槽70a从机壳64的底板71向上方倾斜,倾斜导槽70c向盒体安放部99侧倾斜。在这样形成的滑动导槽69、70上,从盒主体抽插位置侧向盒主体安放位置侧移动的盒架61,以插入一侧的滑动导槽69的滑动导栓67为中心,当其前端侧向上方转动上升、后端部与机壳64的底板71平行时,则向机壳64的底板方向作向下移动。
另外,在盒架61的底板72的前端,即磁带盒1插入方向的前端两侧,设有突出的接片73、73,接片73、73与插入该盒架61的磁带盒1的前侧表面的一部分相接合,以限定磁带盒1的插入位置。在盒架61的底板72上设有接片73的一侧形成竖起的盖锁解除片74,使其转动制动杆(该制动杆将插入并放置在盒架61上的磁带盒1的前盖16锁定在闭合位置),以解除前盖16的锁定状态。
盒架移动操作机构66设有一对滑动板75、76,和限幅板78,滑动板75、76分别配置在两侧板62、63的内侧表面上,限幅板78通过限幅弹簧77与一侧的滑动板75连接。一对滑动板75、76在各上侧缘上沿纵向设有传动齿79,沿滑动板75、76的纵向开设的长孔81插装在侧板62、63突起的支承栓82上,使滑动板75、76可在长孔81的范围内移动。另外,两滑动板75、76通过两端安装的齿轮83、84的驱动力转动轴85连接(齿轮83、84与传动齿79、79啮合),使其相互同时向同一方向滑动。在限幅板78的上缘侧也设有传动齿79,使其与安装在驱动马达65的输出轴65a上的驱动齿轮86啮合,而驱动马达65安装在一方的侧板62上。
另外,通过限幅弹簧77连接在一方滑动板75上的限幅板78,其纵向较长的长孔88支撑在这方滑动板75上突起的支承栓89上,使其在长孔88的范围内可相对这方的滑动板75移动。因此,当向限幅板78施加超额负荷时,限幅弹簧拉长,容许限幅板78移动,抵消其超额负荷。
而且,在两滑动板75、76上分别开设一对凸轮槽91、92。在这些凸轮槽91、92上,插入盒架61的滑动导栓67、68,而滑动导栓67、68支插在侧板62、63的滑动导槽69、70上。凸轮槽91、92用于限制滑动导栓67、68的移动方向,使滑动导栓67、68沿滑动导槽69、70移动。
在另一方侧板63的内侧表面上设有开盖件93,当磁带盒1从盒主体放置位置朝盒主体安放部下降时,开盖件93使磁带盒1的前盖16反抗弹性元件的弹力转动,将盒主体5的前面部分敞开。
在机壳64的底板71的上表面设置操作板95,用于解除安放在盒主体安放部99处的磁带盒1的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定状态。操作件95在磁带盒1放到盒主体安放部99的过程中,其插入设置在盒主体5的底面上的通孔32内,使锁盘解除件33反抗盘簧35的弹力向盒主体5的后侧移动。通过锁盘解除件33向后侧的移动,一对制动杆34A、34B的前端从供带盘6和卷带盘7向离开的方向转动,解除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定状态,使供带盘6和卷带盘7处于可以转动的状态。
而且,在机壳64的底板71上面设有封闭件推压操作元件96,使其插入放在盒主体安放部99上的磁带盒1的底部的通孔32内,通孔32对应封闭件40的推压操作片43。封闭件推压操作元件96在磁带盒1安放到盒主体安放部99的过程中,插入通孔32突入盒主体5内,压迫推压操作片43,使封闭件40反抗盘簧44的弹力向图3及图8中箭头Y所示方向移动,打开被封闭件40封住的接点开口部41,使接点端子53暴露在盒主体5外面。
另外,在机壳64的底板71上设有两对竖立的定位栓97、97和98、98,定位栓97、97是高度定位栓,它们支承安放在盒主体安放部99处的磁带盒1的底部,而定位栓98、98则与设置在磁带盒1的底面上的定位孔23、24配合。
而且,在机壳64的底板71上配置有接线端子机构(图中未示出),以与磁带盒1的接点端子53电连接。
使用具有以上构成的盒主体安放装置将磁带盒1放置到驱动装置的盒主体安放部99处时,如图9所示那样,首先,以前盖16侧作为插入端,将磁带盒1插入盒架61内。这时,磁带盒1插入至前端缘与接片73、73相接。而且,磁带盒1被定位在相对盒架61的插入位置上,这时,磁带盒1被设置在盒架61的顶板101上的板簧102顶住。
磁带盒1一旦插入盒架61,锁盖解除片74即将前盖16的锁定解除。前盖16处于可反抗弹性元件弹力而转动的状态。
一旦检测机构测出磁带盒1已置于盒架61上,驱动马达65则开始作正转驱动。驱动马达65一转动,则带动与驱动齿轮86啮合的限幅板78。限幅板78通过限幅弹簧77与一侧滑动板76相连,所以,滑动板76与限幅板78一起向图11中箭头P所示方向的装置主体的内侧滑动。这时,通过驱动力转动轴85连接的另一侧滑动板75也同时向图11中箭头P所示方向滑动。
两滑动板75、76向图11中箭头P所示方向滑动时,盒架61由滑动导栓67、68沿滑动导槽69、79引导朝同一方向移动。
当盒架61向图11中箭头P所示方向移动时,另一侧的滑动导栓68沿设置在侧板63上的凸轮槽92移动,引向另一侧滑动导槽70的倾斜导槽70a,向上方移动。这时,这一侧的滑动导栓67位于这一侧滑动导槽69的水平导槽69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因此,盒架61以这侧滑动导栓67为中心摇动使前端上升。
当驱动马达65驱动,两滑动板75、76向图11中箭头P所示方向滑动时,插入一侧滑动导槽69中的这侧滑动导栓67,如图12所示那样,从水平导槽69a滑至倾斜导槽69b,再沿设置在侧板63上的凸轮槽91移动,并沿倾斜导槽69b向机壳64的底板71侧下降。这时,另一侧的滑动导栓67位于从水平导槽70b至倾斜导槽70a的部位,所以,盒架61以另一侧的滑动导栓67为中心摇动,使其后端侧下降。
当驱动马达65继续驱动,两滑动板75、76从图12所示状态进一步向图中箭头P所示方向滑动时,各滑动导栓67、68,如图13所示那样,分别沿凸轮槽91、92移动,并沿各滑动导槽69、70的向下倾斜的倾斜导槽69b、70c向机壳64的底板71侧下降。这时,盒架61,如图12所示那样,其前端侧从向上倾斜的状态下降,因此,盒架61以另一侧的滑动导栓67为中心,向图12中箭头R所示方向转动而下降。
当盒架61向图12中箭头R所示方向转动下降时,磁带盒1的前盖16的下端缘触到开盖件93。而且,前盖16随着盒架61的下降被开盖件93推压,反抗弹性元件的弹力转动,打开盒体5的前部13。这时,磁带盒1相对开盖件93转动下降,所以,可由固定配置的开盖件93准确转动装设在盒主体5上的可以转动的前盖16。
另外,在盒架61向如图12中箭头R所示方向转动着下降的时候,锁盘解除件33,如图13所示那样,进入设置在磁带盒1的底面上的通孔32,解除由锁盘机构22对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定状态,使供带盘6和卷带盘7处于可以转动的状态。并且,封闭件推压操作元件96,如图15及图16所示那样,也进入通孔32,压迫推压操作片43,使封闭件40反抗盘簧44的弹力向图15及图16中箭头Y所示方向移动,打开被封闭件40封住的接点开口部41,使接点端子53暴露在盒主体5外面。
当驱动马达继续正转驱动,滑动板75、76从图13所示状态进一步向图13中箭头P所示方向滑动时,盒架61,如图14所示那样,下降至最终位置,使磁带盒1被高度定位栓97、97及定位栓98、98定位支承并安放在盒主体安放部99处。这时,封闭件40维持推压操作片43被封闭件推压操作元件96支持的状态,如图15及图16所示那样,打开接点开口部41,保持接点端子暴露出盒主体5外的状态。
另外,当盒架61降至盒主体安装部99时,磁带盒1的前盖16被开盖件93转动到将盒主体5的前部13完全打开的位置。而且,当磁带盒1被安放到驱动装置的盒主体安放部99时,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传送机构进入磁带引出部14,将磁带2从盒主体5引出,并沿所确定的磁带运行路线运行。
当盒架61降至盒主体安放部99,封闭件移动到使接点端子53暴露出盒主体5外的开放位置时,设置在驱动装置内的接线端子机构105的接线端子106弹性变形地进入接点开口部41,接通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53。
使接线端子106接通接点端子53的接线端子机构105配置在机壳64的底板71上。该接线端子机构105连接在设置于驱动装置侧的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上,该辅助记录再生装置读取存储在存储器IC 52上的识别信息,并将新的识别信息写入存储器IC 52。因此,当磁带盒1放到盒主体安放部99,接点端子53与接线端子106相接时,存储器IC 52与辅助记录再生装置接通。而且,通过辅助记录再生装置读取存储在存储器IC 52上的识别信息并将新的识别信息写入存储器IC 52。
接线端子106,由磷青铜等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金属板制成,并弯折成中央部分鼓出的形状。因此,接线端子106,其鼓出的中央部分以弹性变形的状态进入接点开口部41.,进入接点开口部41后再弹回并与接点端子53相接。
在盒主体安放部99处设有定位件107,以与在盒主体5的侧壁55上形成的定位槽59结合,当磁带盒1放在盒主体安放部99处时,依靠定位槽59与定位件107的相互配合,可以准确确定接点端子53与接线端子106的相接位置。因此,尽管磁带盒1上的接点端子53的各端子之间间隔很小,也能防止与接线端子机构105的接线端子106发生误连接。
而且,由于实现了接点端子53与接线端子106之间的正确连接,因此,可利用相对驱动装置(进行磁带2上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独立的辅助记录再生装置精确地读取存储器IC 52上,存储的识别信息以及将新的识别信息写入存储器IC 52。
另外,辅助记录再生装置读取识别信息可在驱动装置再生磁带2信息之前或独立进行。因此,有关磁带盒1的必要的信息,可在没有进行磁带2记录再生操作之前由驱动装置侧掌握。磁带盒1,在记录再生操作完成时,通过辅助记录再生装置将新的识别信息经与接点端子53连通的接线端子机构105,录入辅助存储装置50的存储器IC 52内。
在涉及本发明的磁带盒1上,如图17所示那样,也可在盒主体5的后壁30上,相邻接点端子53处设置定位用通孔171。这样,由于设计有定位用通孔171,磁带盒1,在装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定位件与定位用通孔171配合,由此可正确定位。因此,磁带盒170同前述磁带盒1一样,对应的接线端子机构105的接线端子106和接点端子53可分别准确接触。
另外,为了在磁带盒1安放到驱动装置上时能正确定位而设有在盒主体5的后壁30上的机构,如图18所示那样,也可是在盒主体5的底面侧开口的定位槽181。定位槽181,在盒主体5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并与接点端子53相邻设置。磁带盒1也是在装设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由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定位件与定位槽181相结合,进行正确定位。因此,磁带盒170同上述磁带盒1一样,对应的接线端子机构105的接线端子106和接点端子53可分别正确接触。
并且,为了在磁带盒1安放到驱动装置上时能正确定位而设有在盒主体5的后壁30上的机构,如图19所示那样,也可在后壁30的高度方向上连续形成的凸条部分191。磁带盒1也是在装设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由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定位槽与凸条部分191相结合,进行正确定位。
虽然上述各磁带盒1是取接线端子106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并利用接线端子106的弹性变形力接合到接点端子53上而构成,但接线端子机构105并不只限于该例子的形式。
例如,也可采用这样的接线端子机构:在磁带盒1装入驱动装置时被带动转动,而使接线端子接触到接点端子53。
下面,以一具体例子对用于具有这种接线端子机构的驱动装置上的磁带盒进行说明。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略去详细说明。
在构成盒主体5的下盒盖4上设有转动操作部240,用于对应接点开口部41转动接线端子机构260。也就是,如图21及图22所示那样,转动操作部240取这样的构成:为一带圆弧状底面壁的凹部,该圆弧状底面壁从盒主体5的底部连续到后壁30上。并且,转动操作部240在下盒盖4上形成,并与在盒主体5的一角形成的空间部39对应。
而且,在盒主体5的后壁30上,靠近转动操作部240设有定位槽242,定位槽242穿过打开盒主体5的底侧的底部。在磁带盒1装设在驱动装置上的时候,定位槽242与驱动装置内的盒主体安放部设有的定位件相结合。因此,磁带盒1是在定位的状态下装入驱动装置的盒主体安放部的。
而且,在将磁带盒1放置到盒体安放部的时候,由转动操作部240转动接线端子机构260,使接线端子264与接线端子53接触。
在此,说明一下设置在驱动装置侧的接线端子机构260,接线端子机构260接在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上,该装置读取存在辅助存储装置50的存储器IC 52上的识别信息,并将新的识别信息写入存储器IC 52。
而且,接线端子机构260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基部261;一凸轮部262,其在基部261的下端部一体形成;一端子支持部263,其设置在基部261的上端部垂直方向上;栓状的接线端子264,可进退地支持在端子支持部263上;端子弹簧265,其对该接线端子264施加力,使其从端子支持部263突出。
基部261的高度大至等于从磁带盒1的底部到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53的距离。凸轮部262以稍小于磁带盒1的转动操作部240开口幅度的宽度尺寸在基部261上一体形成。接线端子机构260通过在凸轮部262上设置的轴承孔(图中未示出),可转动地支承在设于驱动装置侧的支承轴上。并且,接线端子机构260,通过在基部261上组装的扭簧(图中未示出),借助该扭簧的弹力向图20中箭头T所示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施加转动力。
具有以上构成的接线端子机构260配置在驱动装置盒主体安放部的底侧。具体地说,接线端子机构260可转动地设置在盒主体安放部,并使凸轮262处于与磁带盒200的转动操作部240对应的位置,此时的磁带盒200以定位的状态放置在盒主体安放部。当磁带盒200没有放置在盒主体安放部的时候,接线端子机构260利用安装在基部261处的扭簧的弹力保持接线端子264退出盒主体安放部的状态。
因此,当磁带盒200装设在盒主体安放部并向图21中箭头S所示方向下降时,与转动操作部240的底面相配合的接线端子机构260的凸轮部262沿圆弧面向盒主体5的后壁30侧移动。由此,接线端子机构260反抗扭簧的弹力向图20中反时针方向,即箭头T所示方向转动,支持在端子支持部263上的接线端子264从接点开口部41进入盒主体5内,与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53接触。
这时,磁带盒200利用设置在盒主体5侧壁上的定位槽与定位件相互啮合,以定位状态置于驱动装置的盒主体安放部,使接线端子机构260上的接线端子264与对应的接点端子53正确接触。这样,接线端子264是相对辅助存储装置上的接点端子53转动后接触的,并利用端子弹簧265的弹力保持这种接触的状态。
另外,上述接线端子机构260虽然是取以下的结构形式:与磁带盒200的转动操作部240配合的凸轮部262和与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53连接的接线端子264之间通过基部261连成一体。但也可以采用例如这样的构成形式:利用连杆等连接机构,使接线端子264以垂直方向进入磁带盒200的盒主体5的后壁30上设置的接点开口部41。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磁带盒200上,也可设置封闭件271将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35封闭起来。封闭件271具有足够封住接点开口部41的外形,设置在与接点开口部41相对的盒主体5的后壁30的内表面上,并可转动。封闭件271通常保持在封住接点开口部41的位置上,将辅助存储装置50的接点端子53封闭起来。
封闭件271也同配置在前述磁带盒1上的封闭件一样,随着磁带盒200放入盒主体安放部,因封闭件推压操作元件的压迫,向打开接点开口部41的方向移动,使辅助存储器50上的接点端子53暴露在盒主体5外面。
下面,举例说明具有这种结构的磁带盒,即随着锁定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盘机构的解锁过程,而连带移动封住辅助存储装置接点端子的封闭件的磁带盒。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以同样的标号,不再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磁带盒300,如前述磁带盒1一样,如图22所示,在盒主体5内可转动地装入绕有磁带2的供带盘6和卷带盘7。
而且,在盒主体5内,如图23所示那样,设有锁定上述各盘6、7的锁盘机构322,在磁带盒300没有放入驱动装置内的非使用状态,使绕在盘6、7上的磁带2不会由于不经意而转动供带盘6和卷带盘7并被引出盒主体5之外。
锁盘机构322设置在下盒盖4后侧的中心部位,具体地说,如图24所示那样,在下盒盖4上设有竖起的与底面连成一体的圆弧状盘导壁331A、331B,该盘导壁围绕供带盘6和卷带盘7,并与后壁330连接。
因此,在下盒盖4上,由后壁330和带盘导壁331A、331B在供带盘6和卷带盘7之间构成大至为三角形的空间部。并且,在下盒盖4上的该空间部内,竖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并与底面连成一体的移动导壁333A、333B,该移动导壁与后壁330和盘导壁331A、331B相连;同时,在底面332上位于两移动导壁333A、333B构成的空间部的位置设有通孔334。
在两移动导壁333A、333B构成的空间部装入锁盘解除件335,并可移动。锁盘解除件335由例如有润滑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大至为方筒状,并在后侧设有弹簧安装凹部。并且,在锁盘解除件335的前侧一体形成制动杆安装部338,其从盘导壁331A、331B之间的间隙337伸展到供带盘6和卷带盘7之间。并且,在底部设有操作部339嵌合在通孔334上。
在弹簧安装凹部336与后壁330之间,以压缩状态装入盘簧340。这样,锁盘解除件335,在通常状态下,由于盘簧340的弹力作用,使其前部顶住滑动导壁331A、331B,而设置在前部的制动杆安装部338从滑动导壁331A、331B之间的间隙伸出,置于供带盘6和卷带盘7之间。
在锁盘解除件335上,于制动杆安装部338的两侧分别安装上制动杆341A、341B,并且该制动杆可以转动。当制动杆安装部338从盘导壁331A、331B之间的间隙337突出并置于供带盘6和卷带盘7之间时,制动杆341A、341B受弹簧件(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如图24所示那样,保持相互朝外打开的状态。当依靠后述的锁盘解除件335的移动而使制动杆安装部338退回到盘导壁331A、331B之间的间隙时候,制动杆341A、341B如图26所示那样,变成闭合在制动杆的安装部两侧的状态。
供带盘6和卷带盘7,在各下凸缘342A、342B的外周缘上,如图23所示那样,沿整个周边设有啮合齿343A、343B。在本实施例中,啮合齿为凸齿,但也可采用单向的棘齿。这样,通常可利用制动杆341A、341B与啮合齿343A、343B的啮合,来防止供带盘6和卷带盘7转动。
具有以上构成的锁盘机构322,当使用前述盒主体安放装置将磁带盒装设到驱动装置的盒主体安放部时,设于驱动装置上的操作件95进入开设在盒主体5上的通孔334,与锁盘解除件335的动作部339配合并推压,使锁盘解除件335反抗盘簧340的弹力沿通孔334移动。由于锁盘解除件335的移动,制动杆341A、341B向制动杆的安装部338两侧合拢并后退,解除与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啮合齿343A、343B的啮合状态。因此,使供带盘6和卷带盘7解除由制动杆341A、341B锁定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磁带盒300,当其放置在驱动装置上时,在下盒盖4的底面上的定位孔23与定位栓配合定位后的状态下,驱动装置侧的带盘驱动轴嵌入盘芯嵌孔9A、9B。
并且,本实施例的磁带盒300,同前述磁带盒一样,如图22所示,为了存储磁带盒2上录入的信息信号的内容、磁带规格或使用状况等识别信息,也在盒主体5内配置辅助存储装置350。辅助存储装置350,如图23及图24所示那样,至少由以下部分构成:一配线基板351;装在配线基板351上的存储器IC 352;在配线基板上形成的作为该存储器IC 352的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接点端子353。配线基板351为双面基板,如后面所述那样,其安装在盒主体5上,且位于内侧的一面上安装存储器IC 352,而位于外侧的一面上印刷形成有接点端子353。
辅助存储装置350的配置,如图25所示那样,使接点端子353通过多个端子开口部357暴露出,而端子开口部357沿构成盒主体5的下盒盖4的底部332设置,并与上述锁盘机构322相邻,这时,辅助存储装置350,如图29所示那样,是取配线基板351的一端插入下盒盖4的后壁30上形成的嵌入槽358的方式组装在下盒盖4上的。并且,端子开口部357,如图25所示那样,是在下盒盖4的底部332上纵向并列的多个矩形透孔,透孔的尺寸足够使各接点端子353暴露出。这些端子开口部357,如后面所述那样,通常都被封闭件354的封闭部356封住。
封闭件354,如图27所示那样,是将薄壁板材弯曲成断面大至为曲柄状的构件,作为其一端的上侧水平部355固定在锁盘机构322的锁盘解除件335的上部,同时,其竖直部分沿一方滑动导壁333A的外侧延伸至下盒盖4的底部332,而作为其另一端的下侧水平部则成为封闭部356。封闭部356在辅助存储装置350的配线基板351与底部332之间伸展而辅助存储装置350是沿下盒盖4的底部332配置的。并且,封闭部356具有足以封住端子开口部357的外形尺寸。
磁带盒300,当其使用前述盒主体安放装置安置在驱动装置上时,利用配置在驱动装置上的操作件95使作锁盘解除件335移动,而解除制动杆341A、341B对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定状态。封闭件354,由于锁盘解除件335的移动,如图26所示那样,是向盒主体5的后侧移动。利用封闭件354整体的移动,封闭部356从封住接点端子353的状态移到使这些接点端子353通过端子开口部357暴露出盒主体5外面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9所示那样,对应驱动装置上磁带盒300的端子开口部357,配置有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侧的接线端子机构360。接线端子机构360连接辅助记录再生装置,该装置用于读取存储在存储器IC 352上的识别信息并将新的识别信息存到存储器IC 352上。而且,接线端子机构360使接线端子361从端子开口部357进入,并与辅助存储装置350的接点端子353接触,此时接点端子353已由于上述动作而解除被封闭件354封住的状态。另外,当磁带盒300置于驱动装置上时,磁带盒300与接线端子机构360由图中未示出的定位机构定位在相对的位置上。
辅助记录再生装置,利用磁带盒300放置到驱动器上的安置操作,并通过与接点端子353连通导电的接线端子360读取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350的存储器IC352上的识别信息。该辅助记录再生装置对识别信息的读取,在上述磁带2录入之前或独立进行。因此,有关磁带盒300的必要的信息,可在磁带2没有进行录入再生操作之前,由驱动装置侧掌握。而磁带盒300,在对磁带2的信息信号录入再生操作结束时,利用辅助记录再生装置将新的识别信息通过与接点端子353接通导电的接线端子机构360存入到辅助存储装置350的存储器IC 352。
磁带盒300,当以与盒主体安放装置装入磁带盒300的动作相反的抽出动作取出磁带盒300的时候,锁盘机构322的锁盘解除件335由于盘簧340的弹力而回复最初的位置,制动杆341A、341B再次与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啮合齿343A、343B啮合,将供带盘6和卷带盘7锁定。封闭件354因锁盘解除件335的回归动作连动而回复到最初位置,由封闭部356将接点开口部357封住。由此,辅助存储装置350的接点端子353被封闭件354遮住,可防止不必要的外力触及和灰尘附着。
下面,参照图30及图31对这类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即由锁盘机构322对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解锁动作连带而使辅助存储装置350的接点端子353暴露在盒主体5外面的这种形式的其他实施例。
磁带盒370,与上述磁带盒300一样,设有封闭辅助存储装置350的接点端子353的封闭件373,封闭件373通过带盘锁定机构322的锁盘解除件335移动。而且,磁带盒370的构成具有这样的缺点,即辅助存储装置350沿盒主体5的后壁330设置在供带盘6侧一方的角部,并且,虽然磁带盒370的角部是一可在其底部上设有例如磁带识别孔等的部位,但在内部空间有限的磁带盒370上,用于配置辅助存储装置350也是非常好的空间。
辅助存储装置350组装在盒主体5上,其是将装设IC存储器352一方的主表面置于内侧,而将印刷接点端子353的另一方的主表面与盒主体5的后壁330相向设置。辅助存储装置350是以配线基板351嵌入设置在角部圆弧状带盘的导壁上的嵌入槽(图中未示出)而组装的。在后壁330上,对应接点端子353设有接点开口部357,并在与辅助存储装置350的配线基板之间形成插入封闭件373的封闭部374的间隙。
磁带盒370,如上所述那样,在一侧角部配置辅助存储装置350,而在封闭接点端子353的封闭件373与锁盘机构322之间设有连杆机构371,其由第1及第2连杆构成,锁盘机构322为了带动封闭件373而被设置在磁带盒370的大至中央部位,即构成连杆机构371的第1连杆371a的一端接装在带盘锁定机构322的锁盘解除件335上,第1连杆371a的另一端与盒主体5的后壁330相接,同时,在大致中间部位连接第2连杆371b的一端。第2连杆371b的另一端与后壁330相连。
在第1连杆371a与第2连杆371b之间,以伸张状态装设有盘簧372。封闭件373利用盘簧372的弹力向图30中右方施加力,而使封闭部374封住与接点端子353对应的端子开口部357。封闭部374由多个封闭片构成梳齿状,封闭片具有足以封住多个端子开口部357的外形。
如上构成的磁带盒370,同前述一样,当用盒主体安置装置装入驱动装置上时,利用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操作件95使锁盘解除件335移动,从而解除制动杆341A、341B对供带盘6和卷带盘7的锁定状态。而封闭件373随着锁盘解除件335的移动,通过连杆机构371反抗盘簧372的弹力向图30中左方移动。封闭部374,随着封闭件373整体的移动,其各封闭片从位于各端子开口部357将接点端子封闭的状态变成将这些接点端子353通过端子开口部357暴露在盒主体5外面的状态。
接线端子机构360的接线端子361从端子开口部357进入,并与暴露在盒主体5之外的接点端子353接触。辅助记录再生装置利用磁带盒370往记录再生装置上的装入作业,并通过与接点端子353连接通电的接线端子机构读取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350的IC存储器352上的识别信息。
当从驱动装置上取出磁带盒370的时候,带盘锁定机构322的锁盘解除件335利用盘簧340的弹力回复最初位置,制动杆341A、341B再次与供带盘6和卷带盘7啮合而使供带盘6和卷带盘7处于锁定状态。而封闭件354受锁盘解除件335的回复动作带动,利用设置在连杆371上的盘簧372的弹力回复最初位置,由封闭部356封住端子开口部357。这样,辅助存储装置350的接点端子353被封闭件354封住,可防止不必要的外力触及和灰尘附着。
下面,举例说明以下构成的磁带盒,即封住辅助存储装置接点端子的封闭件的移动,与遮住盒主体5的前部13的前盖16的转动相关连,而从盒主体5的供带盘6抽出的磁带2沿盒主体5的前部13运行。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前述实施例共同的部分标以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磁带盒400,其用于记录录于磁带2上的信息信号的内容、磁带规格或使用状况等识别信息的辅助存储装置430,如图32、图33及图34所示那样,沿盒主体5一方的侧壁401的内表面配置。
在此使用的辅助存储装置430,同前述辅助存储装置430一样,如图34所示,至少由以下部分构成:配线基板431;装设在配线基板431上的存储器IC 432;在配线基板431上形成的,作为存储器IC 432的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点端子433。配线基板431为两面基板,其安装在盒主体5上的状态,如后述那样,是在内侧方的主表面上安装存储器IC 432,而在外侧方的主表面上印刷形成有接点端子433。
辅助存储装置430,如图33及图34所示那样,是以接点端子433通过设于盒主体5的一方侧壁401上的端子开口部434露向外方的形式配置的。也就是,端子开口部434是设置在盒主体5的上盒盖3和下盒盖4的侧壁上的相向的两コ字状开口部434A、434B对接而形成的,通常,端子开口部434由封闭件436的封闭部437封住。
在构成端子开口部434的下盒盖4上及位于端子开口部434的旁边的侧壁4A内表面上形成有高度方向的基板嵌入槽423。具体地说,基板嵌入槽423,如图36所示那样,是在下盒盖4的一角上,并利用围绕卷带盘7的凸缘外周部的圆弧状角壁424形成的。配线基板431以基端部嵌入基板嵌入槽423,并使接点端子433暴露出端子开口部434的形式组装在下盒盖4上。
封闭件436,沿盒主体5的侧壁401伸向前侧,而在前端弯折形成的结合部438与在前盖16一侧的侧壁17B内表面上形成的结合栓435结合。封闭件436,全部由薄壁板材形成,如图35所示那样,在一端侧形成足以封住全部端子导孔434且呈コ字状的封闭部437,同时,在另一端弯折形成结合部438。另外,在封闭件436上下端缘的一处,设有切槽439。在切槽439上挂接扭转螺旋弹簧440的一端。受扭转螺旋弹簧440,如图38所示那样,其另一端挂接上盒盖3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的止动挂栓441上。
磁带盒400,当如前所述那样通过盒主体安置装置放置到驱动装置上时,前盖16由开盖件93推压着沿图38中箭头V所示方向转动,打开盒主体5的前部13。封闭件436,由于前盖16的转动,如图38所示那样,利用与结合部438结合的结合栓435的移动,随着前盖16的转动向盒主体5的前侧即图中箭头W所示方向移动。封闭部437,由于封闭件436的移动,而从封住接点端子433的状态变成使这些接点端子433通过端子开口部434暴露在盒主体5之外的状态。
另一方面,对应驱动装置上的磁带盒400的端子开口部434设置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侧的接线端子机构435。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与该接线端子机构425相连,读取存储器IC 432上的识别信息并将新的识别信息存入存储器IC 432,而且,接线端子机构425,使弹簧端子426从端子开口部434进入,并利用上述动作与辅助存储装置430的接点端子433接触,此时接点端子433已解除被封闭件436封住的状态。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开闭接点端子的封闭件436是一个与前盖16直接连接的元件,但也可取这种构成,即利用接点端子433的配置位置,通过连接机构来驱动封闭部437。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是关于内装磁带带宽为8mm的磁带盒的说明,但本发明同样也能适用于装有其他规格磁带的磁带盒,或者盒体内吸入其他信息信号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装置。
并且,识别信息,也可存入存储器IC以外的其他存储元件上。
对于辅助记录再生装置,不限于内装在驱动装置的形式,也可取独立于驱动装置的专用辅助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例如设置在设有多个磁带盒的储备装置等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涉及本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其接点端子被设置在盒主体上的封闭件遮盖,因此,由于封闭件的保护,使其不会受到外力的损坏,并能防止灰尘附着,接点端子能经常保持清洁。当记录媒体装置装设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时,该封闭件受到配置在该记录和/或再生装置上的打开机构的作用而移动,使接点端子暴露出盒主体之外。因此,与接点端子连接的外部机器的接插件等,其接线端子不会碰到封闭件而被损坏,能切实与接点端子连接。

Claims (25)

1.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盒主体,它用于安装记录信息信号的记录媒体;接点端子,它以暴露在上述盒主体外面的形式装设在盒主体上,作为相对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它设置在上述盒主体上并用于开闭上述接点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点端子,通过上述盒主体的外周壁上形成的开口部暴露在上述盒主体外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封闭件,当没有放置到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保持在封住上述开口部的位置,当放置到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由设置在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打开操作机构移至打开上述开口部的位置,使上述接点端子暴露在上述盒主体外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封闭件设置施力机构,以对其向封住上述开口部的方向加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主体上设有存储元件,以存储上述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并与上述接点端子电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配置上述存储元件上的配线基板,并且上述接点端子也设置在该配线基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是绕在一对带盘上的磁带,这对带盘装设在上述盒主体内并可转动;而上述配线基板设置在上述盒主体内的一个角部空间内,该角部空间是由围绕上述带盘外周的盘导壁和上述盒主体的外周壁构成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主体上设有定位机构,利用与设置在上述驱动装置上、确定上述盒主体安置位置的定位机构的配合,来确定上述接点端子与设置在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接线机构相对接触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主体上一体形成转动操作部,在盒主体放置到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将配置在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接线端子机构转到上述接点端子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操作部是从上述盒主体后部到底部连续的,并在角部形成的圆弧状部分。
11.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盒主体,其上形成有通孔;一对带盘,它们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盒主体内,并设有凸缘;带状记录媒体,其绕在上述一对带盘上;施力机构;锁盘机构,其设有制动杆和锁盘解除件,其中制动杆被上述施力机构向与上述一对带盘的上述凸缘啮合的方向上施加转动力,并与上述凸缘相对啮合来限制上述带盘的转动,而锁盘解除件,至少有一部分对着上述盒主体上形成的上述通孔,使设在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操作件能够进入,并由进入上述通孔的上述操作件移动,使其反抗上述施力机构的力向退出上述一对带盘的凸缘的方向移动;存储元件,其装设在上述盒主体内,用于存储上述带状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接点端子,其与上述存储元件电连接,作为相对上述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与上述锁盘机构的上述锁盘解除件连带移动,用以开闭上述接点端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封闭件,当上述盒主体没有放置到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保持在遮住上述接点端子的位置,当上述盒主体放置到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受上述锁盘解除件移动的带动,而移到打开上述接点端子的位置,上述锁盘解除件的移动是由设置在上述驱动装置上的操作件进入设置在盒主体上的通孔进行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施力机构,对上述封闭件向遮住上述接点端子的方向加力。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点端子,从上述盒主体的底部露向外方,上述封闭件,其一端与上述锁盘解除件连接,而另一端形成的封闭部被上述锁盘解除件连带,沿上述盒主体的底面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构成上述锁盘机构的上述制动杆和上述锁盘解除件以及上述封闭件由一个件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安装上述存储元件的配线基板,上述接点端子设置在上述配线基板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点端子,通过在上述盒主体的底壁形成的开口暴露在外面。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点端子,通过在上述盒主体后侧形成的开口部暴露在外面,并且,在上述锁盘机构的锁盘解除件与封闭件之间设有连接机构,使上述封闭件与上述锁盘解除件连带移动,而封闭件沿上述盒主体后壁面移动,以开闭上述接点端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盘解除件和上述封闭件,由上述连接机构连接成可向相互垂直的方向移动。
20.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盒主体;一对带盘,它们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盒主体内,并设有凸缘;带状记录媒体,其绕在上述一对带盘上;前盖,其可转动地装设在上述盒主体上,用以遮住或打开上述盒主体的前侧,而从上述一对带盘的一方抽出绕到另一方带盘的带状记录媒体沿上述盒主体的前侧延展;存储元件,其装设在上述盒主体内,用于存储上述带状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接点端子,其与上述存储元件电连接,作为相对上述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与上述前盖的转动连动,用以打开或封住上述接点端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施力机构,对上述封闭件向封住接点端子的方向加力,上述封闭件,随着上述前盖向打开上述盒主体前侧的位置转动而反抗上述施力机构的力移动,打开上述接点端子。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盖设有操作件,而上述封闭件,在其一端侧形成被推压部,当上述前盖向打开上述盒主体前侧的方向转动的时候,由上述操作件推压被推压部。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安装上述存储元件的配线基板,上述接点端子设置在上述配线基板上。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点端子,其通过上述盒主体一侧壁上形成的开口部暴露在外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开口部的上述盒主体的侧壁上,位于上述开口部的两侧设有啮合支持部,与上述配线基板的两侧啮合。
CN95191128A 1994-09-06 1995-09-06 带有记忆端子和封闭件的记录媒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3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2758/94 1994-09-06
JP21275894 1994-09-06
JP212759/94 1994-09-06
JP212756/94 1994-09-06
JP21275794 1994-09-06
JP212757/94 1994-09-06
JP21275994 1994-09-06
JP21275694 1994-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36A true CN1168736A (zh) 1997-12-24
CN1085379C CN1085379C (zh) 2002-05-22

Family

ID=2747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11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379C (zh) 1994-09-06 1995-09-06 带有记忆端子和封闭件的记录媒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91578A (zh)
KR (1) KR960706171A (zh)
CN (1) CN1085379C (zh)
TW (1) TW278181B (zh)
WO (1) WO19960080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5508A (zh) * 2017-12-26 2018-07-20 胡学萍 一种便携式英语听力辅助设备
CN10931861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323663T2 (de) * 1992-07-24 1999-09-09 Sony Corp Aufzeichnungsmediumkassette
US6160679A (en) * 1995-06-30 2000-12-12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device for use with a tape cartridge having an auxiliary memory viewable through a cartridge discrimination opening
JPH10172262A (ja) * 1996-12-11 1998-06-26 Sony Corp 識別用基板を備えた記録再生用カセット
KR100680660B1 (ko) * 1998-09-21 2007-02-08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기록매체를 수납한 기록매체장치 및 기록 및/또는 재생장치
JP2000348463A (ja) * 1999-06-07 2000-12-15 Tdk Corp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6299088B1 (en) * 1999-12-30 2001-10-09 Imation Corp. Memory chip retainer for a data storage cartridge
JP4037068B2 (ja) * 2001-06-28 2008-01-23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収納装置の固定構造
US20070061508A1 (en) * 2005-09-13 2007-03-15 Quantum Corporation Data storage cartridge with built-in tamper-resistant clock
US20070130477A1 (en) * 2005-12-05 2007-06-07 Barbian Douglas F Secure tape
US20070213640A1 (en) * 2006-02-26 2007-09-13 Hebah Noshy Mansour Measurement aid for digital cervix examination
WO2009005622A1 (en) * 2007-06-27 2009-01-08 Tandberg Data Corporation Media preservation for information transducing dr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85102R (fr) * 1978-10-27 1980-12-31 Staar Sa Dispositif de memorisation de la position instantanee d'une bande magnetique contenue dans une cassette
JPS60102780U (ja) * 1983-12-20 1985-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プカセツト
US5255144A (en) * 1986-07-18 1993-10-19 Sony Corporation Brake device for tape reel in magnetic tape cassette
JP2600264B2 (ja) * 1988-03-31 1997-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リールの回転防止装置
JP2874268B2 (ja) * 1990-04-06 1999-03-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DE9110112U1 (zh) * 1991-08-16 1991-11-14 Basf Magnetics Gmbh, 6800 Mannheim, De
EP0791920A3 (en) * 1992-06-01 1997-11-19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cassette and a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0668644A (ja) * 1992-06-19 1994-03-11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H0644733A (ja) * 1992-07-24 1994-02-18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3287423B2 (ja) * 1992-11-25 2002-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333258B2 (ja) * 1992-11-30 2002-10-1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カートリツジ
JP3351011B2 (ja) * 1993-03-15 2002-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TW230252B (en) * 1993-03-17 1994-09-11 Sony Co Ltd A cassette having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the cassette
JPH06349239A (ja) * 1993-06-02 1994-12-22 Hitachi Maxell Ltd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3141126B2 (ja) * 1993-06-15 2001-03-0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H076464A (ja) * 1993-06-18 1995-01-10 Hitachi Ltd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テープカセット
JPH0785636A (ja) * 1993-07-30 1995-03-31 Canon Inc テープカセット装置
JP3413903B2 (ja) * 1993-09-14 2003-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カセット
JPH07240082A (ja) * 1994-02-25 1995-09-12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61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9318611B (zh) * 2017-07-31 2022-01-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
CN108305508A (zh) * 2017-12-26 2018-07-20 胡学萍 一种便携式英语听力辅助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6008013A1 (fr) 1996-03-14
KR960706171A (ko) 1996-11-08
US5791578A (en) 1998-08-11
CN1085379C (zh) 2002-05-22
TW278181B (zh) 1996-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79C (zh) 带有记忆端子和封闭件的记录媒体装置
CN1169146C (zh) 盘盒
CN1174421C (zh) 磁带盒
CN1175767A (zh) 盘形记录载体的放/录设备、容纳设备以及放/录头机架
CN1658309A (zh) 记录介质安装装置
CN1096677C (zh) 盘盒
CN1652232A (zh) 盘录-放设备
CN1201319C (zh) 记录/重放装置和数据文件库
CN1253889C (zh)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CN1231915C (zh) 装有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832011A (zh)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CN1154993C (zh) 使用盘片盒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CN1771562A (zh) 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CN1224033C (zh) 盘驱动装置
CN1237542C (zh) 盘盒、盘片记录介质装置和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US20050262523A1 (en) Disk drive
CN1080432C (zh) 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CN1160721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CN1300065A (zh) 盘转接器
CN1314035C (zh) 盘移送装置
CN1701378A (zh) 盘储存盒及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CN1608292A (zh) 盘移送装置
CN1540651A (zh) 托盘和记录再现装置
JP2012243344A (ja) 機構体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CN1734648A (zh) 盘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