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2011A -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2011A
CN1832011A CNA2005101370399A CN200510137039A CN1832011A CN 1832011 A CN1832011 A CN 1832011A CN A2005101370399 A CNA2005101370399 A CN A2005101370399A CN 200510137039 A CN200510137039 A CN 200510137039A CN 1832011 A CN1832011 A CN 1832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salver
valve component
fixator
disc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70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3579C (zh
Inventor
松田干宪
栗田和仁
山田恭弘
福岛贵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2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2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35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357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3Container cases
    • G11B23/03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shap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可稳固地装载于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盘盒,不管其上是否设有活门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片记录和/或播放设备,该设备包括盘盒固定器,盘盒固定器可支承具有本体和活门构件的第一盘盒或者支承本体的第二盘盒;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用于通过压力作用对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以限制活门构件移动的第一盘盒的活门构件进行支承;推压机构,用于对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进行推压;以及推压控制机构,它联接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并能因为由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一盘盒作用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移而移动,从而使推压构件形成位移以卸去施加在第一盘盒上的压力以及推压机构对插入于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进行推压。

Description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包括与2004年12月10日提交于日本专利局的JP 2004-359013日本专利申请有关的主题,其整个内容被援引于此作为参考。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装有容纳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等)的盘盒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有在其本体内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的盘盒的磁盘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在其本体上形成有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通过该开口盘形记录介质在其内径和外径之间范围内被部分地暴露在外侧,并设有使读出和/或写入开口敞开和闭合的活门构件;另外还涉及一种装有在其本体内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的盘盒的磁盘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在其本体上形成有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通过该开口盘形记录介质的一部分其内径和外径之间范围内暴露在在外侧,并且不设有使读出和/或写入开口敞开和闭合的活门构件,由此保持敞开。
背景技术
过去,使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旋转地容纳在本体内并使盘形记录介质保持容纳在盘盒本体内的状态而装载到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中的盘盒被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盘盒可保护容纳于内的盘形记录介质并有利于将盘形记录介质装载至/取出自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上述盘盒中形成有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通过它例如容纳在盘盒本体内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区域在其内径和外径之间的范围被暴露在外侧。设置在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上的写入/读出手段的光拾取器或磁头靠近写入和/或读出开口并扫描光盘的信号记录区域,由此将信息信号记录至/再现自光盘。
然而,如果形成在盘盒本体内的写入和/或读出开口保持敞开,在盘盒的存储过程中,灰尘可能进入盘盒本体并弄脏光盘,或者在将光盘装载至或取出自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的过程中,进入盘盒本体的外来物质可能损伤光盘。
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盘盒上设有活门构件以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和闭合。由于当盘盒被装载到盘片记录写入和/或回放设备时,活门构件闭合,容纳在盘盒本体内的光盘受到积极的保护。
要注意已对盘形记录介质提出要求,特别是要求将信息信号写入或读出的光盘具有更高的记录密度和更大的记录容量。结果,这里提出的光盘被设计成具有较高记录容量和足以由一个手掌握持的小尺寸。本发明申请提出一种容纳日本JP 2004-14091号专利申请类型中所述光盘的盘盒。
发明内容
即使容纳在盘盒内的光盘被设计成小尺寸,仍需要在盘盒上设置活门构件以使形成于盘盒的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闭合,从而保护光盘。
然而,如此设置的活门构件会使制造盘盒变得复杂并同时增加了部件数量,这会使安装盘盒变得困难并增加制造成本。
另外,其中容纳有光盘的盘盒包括那种不是通过活门构件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闭合而保护光盘的盘盒。例如,某些只读出光盘可能无法实现象记录型光盘那样高的保护程度。
当没有活门构件并因此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的盘盒被存贮时或当盘盒不装载于盘片记录和/或设备中时,可将光盘从盘盒中取出并容纳在存储套内以保护。
由此可推断出每个其中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诸如光盘)并安装在一个或相同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上的盘盒包括两种类型:设有活门构件的和不设有活门构件的。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与盘盒兼容,该盘盒设有活门构件,该设备包括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它用来限制活门构件的移动并将活门构件保持在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的位置上,或者活门构件具有活门构件锁定机构,它将设置在盘盒上的活门构件锁定在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闭合的位置上,对活门构件解锁。这种类型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通过弹力推压之类作用而支承活门构件,从而限制活门构件的移动而使后者保持在位以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
由于在将带活门构件的盘盒装载到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被活门构件支承机构推压或支承,它能被稳定地支承在光盘盘盒固定器上并装载入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另一方面,没有这种活门构件并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保持敞开的盘盒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而不受到充分的支承,因为不存在任何活门构件支承机构以通过推压而支承盘盒。无法有效和稳定地定位该盘盒。
因此希望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为此,这里提供一种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其中不管盘盒上是否设置有活门构件,它都能稳定地装载盘盒。
也希望提供一种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其中不管盘盒是否设有活门构件,当将信息信号写入至或读出自容纳在盘盒内的盘形记录介质时,该记录和/或回放装置都能够用打字相同的力来支承被装载的盘盒。
根据本发明,这里提供一种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包括:盘盒固定器,该盘盒固定器用来固定带本体的第一盘盒,该本体内可旋转地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本体具有形成于其内并从平行于第一盘盒被插入到设备中的一个方向的一个侧边开始向其中心延伸的一个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通过开口,盘形记录介质在其内径和外径之间范围被部分地暴露在外侧,第一盘盒还具有活门构件,该活门构件可移动地支承在盘盒本体上以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与闭合;或者盘盒固定器用来固定带本体的第二盘盒,本体内可旋转地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本体具有形成于其内并从平行于盘盒被插入到设备中的一个方向的一个侧边开始向其中心延伸的一个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通过该开口,盘形记录介质在内径和外径之间的范围被部分地暴露在外侧;活门构件支承机构,该活门构件支承机构通过推压作用支承插入到盘盒固定器内的第一盘盒的活门构件,从而限制活门构件的移动;推压机构,该推压机构推压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以及联接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推压控制机构,将第一盘盒插入到盘盒固定器时,该推压控制机构因为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移而移动,使推压机构位移,以将施加于第一盘盒的压力卸去,以及使推压机构推压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
用于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是活门构件支承件,它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具有弹性以使其因为设置在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一盘盒的活门构件而变形。活门构件支承件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的盘盒推压并沿背离盘盒的方向弹性变形。
另外,推压控制机构具有对应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移距离而受到控制的移动距离,该距离的变化取决于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的盘盒的类型是第一或第二盘盒,从而控制施加于正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的第一或第二盘盒的压力。
上述的与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装置兼容的某些第一类型的盘盒包括:活门锁定机构,当活门构件处于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闭合的位置时,它啮合到形成于活门构件的啮合孔中以将活门构件锁定在那个位置。当第一盘盒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同样啮合到形成于活门构件的啮合孔中。在第一盘盒被插入盘片固定器的情况下,活门锁定机构与啮合孔解除啮合以使活门构件相对于盘盒本体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包括误插入限制机构,其中一旦第一或第二盘盒被上下颠倒地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因为设置在第一盘盒上的活门构件而产生位移并啮合在活门构件上,从而对应于由于回到其最初位置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置而限制误插入到架固定件内的第一或第二盘盒的进一步插入。
在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如果具有活门构件的第一盘盒或不具有活门构件的第二盘盒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时,它们可由活门构件支承机构或推压机构所支承。这样,可将盘盒稳定地安置或保持在盘盒固定器内。
另外,由于内置于盘盒固定器的第一或第二盘盒由活门构件支承机构或推压机构压力支承,因此可被施加以大致相同的压力(不管其类型是第一或第二盘盒),并能插入到盘盒固定器并保持在固定条件下。
再有,由于误插入限制件,可防止盘盒被误插入并在误插入时保护盘盒,另外还能保护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以及推压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根据本发明的兼容于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的第一盘盒的从上半部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下半部观察的图1中的第一盘盒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也能与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兼容的第二盘盒的从上半部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下半部观察的图3中的第二盘盒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从显示屏方向观察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立体图;
图6是图5中从盘盒固定器观察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包含在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中的盘盒固定器的盘盒装载机构的平面图;
图8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一盘盒的平面图;
图9是啮合于设置在第一盘盒上的活门构件上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平面图;
图10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一盘盒的平面图;
图11是从盘盒固定器中弹出的第一盘盒的平面图;
图12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的平面图;
图13是部分地插入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的平面图;
图14是进一步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的平面图;
图15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的平面图;以及
图16是从盘盒固定器中弹出的第二盘盒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此后称之为“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兼容于第一盘盒,该第一盘盒包括本体,该本体使诸如光盘的盘形记录介质可旋转地容纳于其内并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写入和/或读出开口以及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和闭合的活门构件,以及不具有任何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和闭合的活门构件的第二盘盒。
在开始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前,需要对与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兼容的第一和第二盘盒进行说明。
现在参阅图1和图2,它们示意地以立体图的形式图示出第一类型的盘盒。总地由标号101表示的第一盘盒上设有活门构件10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盘盒101包括分别由对接的一对上下半本体103、104组成的本体105。盘盒本体105具有可旋转地容纳于其内的作为盘形记录介质的光盘106。
盘盒101容纳(例如)其中记录有程序数据和视频数据以进行视频游戏的光盘106,被设计地非常小。该盘盒101可容纳例如直径大约为60mm的光盘106并被设计成能由整个手掌握持的小尺寸。
要注意这里结合例子所提到的第一盘盒101将诸如程序数据的信息信号预先记录在内的只读出光盘106容纳于其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盘盒101的盘盒本体105具有圆弧形前端107,在那里盘盒101被首先插入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该圆弧形前端107的形状是将形成在盘盒本体105内的盘片容纳部108内的光盘106的中心作为中心并且半径稍大于光盘106的半径的大致的半圆。也就是说,圆弧形前端107与容纳在盘盒本体105内的光盘106半圈形状相对应。
与盘盒本体105中的圆弧形前端107毗邻的相对端分别形成彼此平行相对的侧面109和110,而且这些侧面109、110毗邻于背向圆弧形前表面107并略为弯曲的后表面111。也就是说,盘盒本体105的后表面111曲率比半圆弧形前端107的小,但半径比半圆弧形前端107的大。
第一盘盒101具有首先被插入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的几乎为半圆形的前端107,以及背向圆弧形前端107的后表面111。因此,可将第一盘盒101的尺寸设计成几乎和容纳于盘盒101内的光盘106一样小。
如图2所示,构成盘盒本体105的底部的下半部分104在其中心上形成有圆形中央开口112,通过该开口112中心孔106a形成在容纳于盘盒本体105的光盘106的中央处,而且其外缘暴露在外侧。设置在装载盘盒101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处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的一部分(例如转台)被插入中央开口112。
如图2所示,构成盘盒本体105底部的下半部分104也可在其中形成写入和/或读出开口113(此后将称为“盘片接近开口”),通过它光学磁头可接近光盘以将信息信号写入和/或读自光盘。盘片接近开口113被定位在盘盒本体105的两个侧面(109、110)的一个侧面(109)上。它被形成矩形,因此具有足够的大小以将容纳在盘盒105中的光盘106的信号记录区域的部分在内径和外径之间暴露在外侧。即,盘片接近开口113沿着盘盒本体105的直而且平的一个侧面109(而不是圆弧形前端107)而形成。另外,通过如图2所示那样在一个侧面109上切割下半部分104而使盘片接近开口113敞开。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盘盒101上设有使盘接近开口113敞开和闭合的活门构件115。活门构件115包括:形成矩形的平坦活门构件116,这使平坦活门构件116具有使盘接近开口113闭合的足够大小;以及形成在活门构件116底部的并大致具有C形截面的支承部分117。
可沿图2中的箭头A、B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活门构件115以敞开和闭合盘接近开口113,活门构件116在盘接近开口113上延伸,在盘盒105的一个侧面109处,支承部分117支承在上半部分103的一部分上。
另外,活门构件115上形成有啮合孔118,在该啮合孔118内啮合有设置在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处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一部分,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啮合孔118被形成在背向盘盒本体105的一个侧面109的支承部分117的一部分上。
再有,包括于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盘盒101上设有活门构件锁定机构119,以在活门构件115移动到使盘片接近开口113闭合的位置时,限制活门构件115的移动。活门构件锁定机构119具有可枢转地支承在盘盒本体105和活门构件115上的锁定杠杆121。锁定杠杆120具有设置在其自由端上的锁定部分120,并受力的作用围绕设置在底部的枢轴120a沿图1中箭头C的方向转动,以使锁定部分121凸出于盘盒本体105的侧面109。当锁定杠杆120沿图1中箭头C的方向枢转时,锁定部分121被啮合在形成于活门构件115中的啮合孔118,其中活门构件115已经移动到使盘片接近开口113闭合的位置并因此将活门构件115锁定在使盘片接近开口113闭合的位置。
在活门构件锁定机构119中,当锁定杠杆120克服施力件的作用力而沿与图1中箭头C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直到其锁定部分121从啮合孔118中脱开时,活门构件115被解除锁定并沿着使盘片接近开口113敞开的方向移动。
要注意的是某些设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类型的盘盒101具有施力件以使活门构件115沿使盘片接近开口113闭合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盘盒本体105的侧面109提供有移动件导向槽122,它啮合于设置在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处的活门构件移动件。移动件导向槽122沿一个侧面109形成,以如图1所示地在圆弧形前端107的一部分上延伸。
在盘盒本体105与支承活门构件115的一个侧面109相对的另一侧面110上设有误插入防止槽123,以防止将第一盘盒101上下颠倒地误插入到记录器/播放器。如图1所示,误插入防止槽123沿另一侧面110形成并一直延伸到侧面107的中间,从而在圆弧形前端107的一部分上延伸。
如果第一盘盒101被上下颠倒地误插入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作为误插入防止件的活门构件移动件插入并啮合于误插入防止槽123,以限制盘盒101在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进一步移动。
接着,将结合图3和图4对前面提到的与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兼容的第二种类型的盘盒进行说明,它也能与具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相互兼容。第二盘盒总地由标号201表示。
第二盘盒201不设有任何活门构件以使盘片接近开口开启和闭合,并因此盘片接近开口保持敞开。由于第二盘盒201被设计成与前述第一盘盒101具有相同外形,它能兼容于(或装入到)与第一盘盒101兼容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第二盘盒201在基本构造方面也类似于第一盘盒101。因此用说明和阐述第一盘盒101时所使用的相同标号来表示与第一盘盒101相同的第二盘盒201部件,另外不再进行多余的说明。
如同第一盘盒101,不设有活门构件的第二盘盒201,包括由一对上、下半本体103、104彼此对接而形成的本体105,并如图3和图4所示将光盘26可旋转地容纳于其内。
另外在该盘盒201中,作为盘盒本体105底部的下半部分104在其中央形成有一个圆形中央开口112,通过该开口中心孔206a形成在容纳于盘盒本体105内的光盘206中心处,且其外缘暴露在外侧,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下半部分104中还形成有盘片接近开口213,通过它光学磁头可接近光盘以将信息信号写至和/或读自光盘。盘片接近开口213类似于形成在第一盘盒101中的盘片接近开口113那样被定位在盘盒本体105的两侧面(109、110)的一个侧面(109)上,并形成为矩形以从靠近中央开口112的位置向侧面109延伸。如图4所示,盘片接近开口213同样敞开于盘盒本体105的一个侧面109上。
由于第二盘盒201不设有任何活门构件,因此它不具有第一盘盒101中的槽之类用于支承活门构件的结构。
另外在第二盘盒201中,在盘盒本体105的一个侧面109处设有移动件导向槽122,它与设置在盘片记录器/播放器的活门构件移动件相互啮合。移动件导向槽122被设想成通过防止盘盒与设置在可兼容于第一盘盒101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的活门构件移动件的相互间的干扰,从而使得其上安装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能被装载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
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二盘盒201没有靠近盘片接近开口213的活门构件,当被装载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时,它不会受到任何来自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压力作用,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另外,第二盘盒201中形成有凹腔202,当被装载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时,用来避开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压力。即,当第二盘盒201被装载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一部分将进入图4所示的凹腔202内。
凹腔202作为切口形成在盘盒本体105一个侧面109的下半部分104的一部分上。为了避开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压力,将凹腔202的形状和深度设计成防止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一部分接触到盘盒本体105的样子。
如同第一盘盒101中那样,第二盘盒201在盘盒本体105背向一个侧面109的另一侧面110处设有误插入防止槽123,以防止第二盘盒201被上下颠倒地误插入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
接着,将要例示和说明与上述构成的第一和第二盘盒101、201兼容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
如图5和图6所示,总地由标号50表示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包括盘片驱动器51,其中可选择地装载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盘片驱动器51包括写入和/或读出单元以将信息信号写入到容纳于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的光盘106或206或读出记录在光盘106或206中的信息信号。
如图5所示,盘片驱动器51具有显示屏52以显示来自光盘106或206的图像数据和字符数据。
盘片驱动器51具有控制器以控制盘片驱动器51的全局操作。盘片驱动器51控制写入和/或读出单元和显示屏52。
盘片驱动器51包括装载机构1(见图7),用来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装载到写入和/或读取单元。如后面详细说明那样,装载机构1包括盘盒固定器2,以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固定和装载于写入和/或读取单元。盘盒固定器2被支承在底部上,从而在插入或弹出第一或第二盘盒101、201的位置和将光盘101或102装载到设置于盘片驱动器51中的写入和/或读取单元的位置之间移动。
盘片驱动器51具有覆盖盘盒固定器2的盖53。当盘盒固定器2已枢转到可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装载到写入和/或读取单元内的位置时,盖53覆盖盘盒固定器2以覆盖盘片驱动器51。
要注意的是,盘片驱动器51上设有弹出按钮(未图示)以将盘盒101或102从盘盒固定器2弹出。
在盘片驱动器51的横跨显示屏52的相对的两个前侧上提供多个用于执行由写和/或读单元读出的程序的控制按钮56、57以及使显示在显示屏52上的图像滚动的控制键58。
另外,光盘51上设有用于控制盘片驱动的写或读控制按钮以及电源通/断按钮(未图示)。
下面将详细说明设置在前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用于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装载入写和/或读单元的机构。
如图7所示,装载机构1包括盘盒固定器2,用来使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保持在位并将容纳在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中的光盘106或206装载入写和/或读单元中。盘盒固定器2被设置在底部(未图示),其上设有写和/或读单元。盘盒固定器2被支承在底部上以在插入或弹出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的位置和将光盘106或206装载入写和或读单元中的位置之间移动。
盘盒固定器2具有盘盒槽3,通过它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被插入或弹出。盘盒固定器2将通过盘盒槽3插入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保持在位,将其安装在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盘盒固定器上,并将容纳于第一或第二盘盒101、102中的光盘106、206装载入写和/或读单元。
盘盒固定器2在其一个侧面设置有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当插入第一盘盒101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啮合于设置在第一盘盒101上的活门构件115,从而限制活门构件115的移动。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包括由如图7所示弹性材料的片簧组成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活门构件支承件6在其自由端上设有推压件7,该推压件7由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并啮合于形成在设置于第一盘盒101上的活门构件115中的啮合孔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推压。
如图7所示,活门构件支承件6由盘盒槽3的侧面定位并在自由端被安装有推压件7,其底部被固定在盘盒固定器2的一个侧面。要注意的是活门构件支承件6被安装在盘盒固定器2的一个侧面的外侧,该盘盒2带有凸出于盘盒2的推压件7。由于推压件7由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一或第二盘盒固定器101或201推压,活门构件支承件6以固定于盘盒固定器2的底部为中心、沿着背离盘盒固定器2的方向弹性变形(图7中的箭头E的方向)。
这里要注意,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活门构件支承件6将比至少插入第二盘盒201时变形地更厉害。更特别地,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时,如后面说明那样,推压件7会横跨在使盘片接近开口113闭合的活门构件115上,由此活门构件支承件6比在插入不具有任何活门构件的第二盘盒201时变形地更厉害。
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时,活门构件支承件6会横跨在设置于第一盘盒101的活门构件115上并因此弹性变形。然后,当第一盘盒101被进一步插入盘盒固定器2时,活门构件支承件6将弹性地返回其初始位置以使推压件7啮合于形成在活门构件115中的啮合孔118中并支承活门构件115,由此限制活门构件115相对于盘盒本体105移动。
另外,当设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推压件7将挤压锁定部分121并同时啮合于啮合孔118以沿图1箭头C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锁定杠杆120,并因此解除对活门构件115的锁定以相对于盘盒本体105移动。
在设有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盘盒固定器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活门构件移动件8,该活门构件移动件8啮合在形成于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的移动件导向槽122中。
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推压件7,活门构件移动件8被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的较深位置。
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时,活门构件移动件8支承活门构件并相对于盘盒本体105移动以使盘片接近开口113敞开。另外,当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被颠倒地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活门构件移动件8将啮合于误插入防止槽123以防止进一步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插入到盘盒2。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播放器包括推压机构10以推压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二盘盒201。推压机构10被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上的与盘盒固定器2的安装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一个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在该侧面上如图7所示。如图7所示,推压机构10包括可绕枢轴11枢转地支承的枢转杠杆12。枢转杠杆12在其一端上设有进入盘盒固定器2的推压件13。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包括推压控制机构15,该机构15根据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盘盒类型而控制推压机构10的位置并,籍由推压机构10推压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盘盒101或卸去由推压机构10施加的压力。
更特别地,推压控制机构15被联接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产生位移以移动推压控制机构15并随后改变推压机构10的位置,由此卸去施加在第一盘盒101上的压力。当第二盘盒2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推压控制机构15对推压机构10进行控制以推动第二盘盒201。
上述推压控制机构15包括控制杠杆16,该控制杠杆16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上并位于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一个侧面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和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另一侧的推压构件10之间。控制杠杆16被安装成将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上的多个滑动导向杆17分别啮合于多个狭长的滑动导向孔18内,并在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和推压机构10之间移动。也就是说,控制杠杆16被安装在盘盒固定器2上,可沿图7中箭头G和H的方向移动。
控制杠杆16的一端形成有联接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控制杠杆移动件19。将控制杠杆16的一端折弯并搭接在形成推压件7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自由端上,由此形成控制杠杆移动件19。
另外,推压机构10的枢转杠杆12的另一端连接于控制杠杆16的另一端。枢转杠杆12在其另一端安装有连接销20,该连接销20啮合在控制杠杆16的另一端的狭长的连接孔21内。当控制杠杆16沿图7中箭头G或H的方向移动时,连接于控制杠杆16的枢转杠杆12绕枢轴11沿图7中箭头K的方向转动。
要注意,控制杠杆16受到设置在控制杠杆16和盘盒固定器2之间的张力弹簧22沿图7中箭头H的方向的作用,从而使控制杠杆移动件19紧靠活门构件支承件6。也就是说,控制杠杆16通过推压支承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自由端,以使推压件7凸入盘盒固定器2内。
当沿图7的箭头方向移动控制杠杆16时,枢转杠杆12绕枢轴11沿图7中箭头L的方向转动,以使推压件13从盘盒固定器2内凸出。因此,推压控制机构15可如上所述地籍由枢转杠杆12推压盘盒101以使其插入盘盒固定器2。
另外,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并且活门构件支承件6因为设置在盘盒101上的活门构件115而沿图7中箭头E的方向弹性地形成位移时,控制杠杆移动件19被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自由端推压,且控制杠杆16克服张力弹簧22沿图7中箭头G的方向移动。当控制杠杆16沿图7中箭头G的方向移动时,枢转杠杆12围绕枢轴11沿图7中箭头K的方向转动以使推压件13脱出盘盒固定器2以卸除施加到插入于盘盒固定器2的第一盘盒101的压力。
如上所述,推压控制机构15根据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位移距离而控制推压机构10,从而检测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中的哪种盘盒正被插入和被推压。更特别地,由于当将第一盘盒101插入盘盒固定器2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位移距离不同于插入第二盘盒201的情况,因此检测第一(101)或第二(201)盘盒中的哪种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即,选择正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盘盒是否要被推压。
如上所述,当将第一盘盒101插入盘盒固定器2时,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位移距离不同于插入第二盘盒201的情况,而推压控制机构15的控制杠杆16在对应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位移距离的距离内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还包括控制杠杆锁定机构25,根据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盘盒是第一还是第二盘盒,将控制杠杆16锁定在控制杠杆16已移动到的位置。
控制杠杆锁定机构25包括:滑动杠杆26,它安装于盘片固定器2以被正在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推压着滑动;以及第一和第二啮合槽28、29,它选择地与设置于滑动杠杆26的啮合凸缘27中的一个啮合。
滑动杠杆26可移动地安装在盘盒固定器2上。更特别地,滑动杠杆26中形成有一对狭长的滑动导向孔32,并被安装成可沿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向/从盘盒固定器2的插入/弹出方向移动,其中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的一对滑动导向杆31分别啮合于一对滑动导向孔32。滑动杠杆26的一端设有推压件33,该推压件35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的首先插入侧推压。推压件33被形成与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前端107相对应的圆形,在该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被首先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滑动杠杆26受到设置在滑动杠杆26和盘盒固定器2之间的张力弹簧34的作用以沿与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插入到盘盒2的方向相反的弹出方向(图7中箭头M的方向)移动。
通过切割控制杠杆16的一部分而形成啮合于一个凸缘27的第一和第二啮合槽28、29。第一和第二啮合槽28、29形成在垂直于控制杠杆16移动方向的滑动杆26的移动方向上。将第一啮合槽28设计成下列结构:即当由插入于盘盒固定器2的第一盘盒101上的活门构件115推动推压件7时,活门构件移动件8沿图7中箭头E的方向弹性地形成位移,并且控制杠杆16沿图7中的箭头G的方向移动,滑动杠杆26上的啮合凸缘27将面对敞开端。另外,第二啮合槽29被设计成下列结构:即当控制杠杆16处于活门构件移动件8不产生弹性位移的初始位置时,滑动杠杆26上的啮合凸缘27将面对敞开端。
要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啮合槽28和29的底部作为槽30被形成在一起,该槽30中将啮合有啮合凸缘27。即,第一和第二啮合凸缘28、29各自作为槽30的一个分支而形成。
当因为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滑动的而滑动杠杆26上的啮合凸缘27啮合入第一或第二啮合槽28、29中的任何一个中时,控制杠杆16被固定在已因为活门构件而移动到的位置或被固定在其初始位置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包括弹出杠杆35以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从盘盒2中弹出。弹出杠杆35被安装在可绕枢轴36枢转的底部上。当弹出杠杆35被插入到盘盒2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推压而枢转时,联接于弹出杠杆35的弹簧构件因此蓄力,所蓄的力沿从盘盒固定器2中弹出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的方向进行作用。弹出杠杆35在来自弹簧构件从盘盒固定器2中弹出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所释放力的作用下枢转。
接着将说明将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装载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过程。
首先,设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被装入盘片记录器/播放器。
首先将第一盘盒101的圆弧形前端107从盘盒槽3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
由于首先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第一盘盒101的前端107是圆弧形的,推压件7将面对圆弧形前端107而尚未接触第一盘盒101,而且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在插入盘盒2的最初阶段不产生作用。
如图8所示,当第一盘盒101被进一步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中间时,推压件7会跨于活门构件115上,而活门构件支承件6在图8中箭头E的方向上弹性地产生位移。由于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弹性位移,控制杠杆16将沿图8中箭头G的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杠杆16沿图8中箭头G方向的移动,推压机构10的枢转杠杆12绕枢轴11沿图8中箭头K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推压件13从盘盒固定器2中脱出,由此不向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一盘盒101施加压力。
这时,滑动杠杆26使其推压件33被第一盘盒101的圆弧形前端107推压,以使啮合凸缘27滑动到面向形成在控制杠杆16的第一啮合槽28的敞开端的位置,如图8所示。
如图9所示,当第一盘盒101被进一步插入于盘盒固定器2时,形成自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推压件7被啮合于形成在活门构件115的啮合孔118中。也就是说,推压件7横跨在活门构件115上,受大弹性位移作用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弹性作用地向其初始位置回归,推压件7被啮合到啮合孔118以限制活门构件115的移动。
要注意在推压件7啮合于啮合孔118的情况下,第一盘盒101仍然被施加以来自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压力。即,在该实施例中,当推压件7被啮合于啮合孔118时,活门构件支承件6略微形成弹性位移以通过推压作用支承第一盘盒101。
当推压件7被插入到啮合孔118中时,锁定部分121由推压件7推动,锁定杠杆120沿与图1中箭头C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以解除对活门构件115的锁定并由此使活门构件115可相对于盘盒本体105移动。
如图9所示,从第一盘盒101被插入到盘盒2开始到推压件7啮合于啮合孔118的时候,滑动杠杆26也由第一盘盒101推动以在插入方向上滑动并使啮合凸缘27啮合入第一啮合槽28。这样,即使活门构件支承件6受弹性作用而回到其初始位置,控制杠杆16被固定在由活门构件支承件6所移动到的位置上。由于控制杠杆16被固定于沿图9中箭头G的方向移动的位置上,可限制将来自推压机构10的压力施加到第一盘盒101上。
推压件7啮合于啮合孔118后,当第一盘盒101被进一步插入于盘盒2时,活门构件移动件8进入形成在盘盒105中的移动件导向槽122,以压力支承未解除锁定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115,如图10所示。当第一盘盒101被进一步插入于盘盒2时,盘盒本体105相对于活门构件115移动,盘片接近开口113敞开而第一盘盒101在盘盒固定器2中设置就位。
由于啮合凸缘27这时被啮合在第一啮合槽28中,控制杠杆16被固定在已由活门构件支承件6移动到的位置,由此限制第一盘盒101被推压机构10推压。
另外,由于活门机构115由活门构件支承件8推压地支承,同时推压件7啮合于啮合孔118中,活门构件115无法自由移动,被确实地保持在位以使盘片接近开口113敞开,而带有活门构件支承机构119的第一盘盒101将其固定件121保持在从啮合孔118脱开的位置上。
当第一盘盒101被进一步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位置中时,弹出杠杆35绕枢轴36沿图10中箭头P的方向转动,而且与弹出杠杆35相联的弹簧构件相应地蓄力。
为将第一盘盒101从盘盒固定器2中弹出,设置在盘片记录器/播放器的弹出机构被驱动以释放积蓄在弹簧构件中的力以使弹出杠杆35沿图11中箭头Q的方向枢转。当弹出杠杆35沿图11中箭头Q的方向枢转时,它推压第一盘盒101。因此,第一盘盒101将从盘盒固定器2中沿弹出方向移动。由于推压件7此时仍然啮合在啮合孔118中,活门构件支承机构115被限制移动,只有盘盒本体105沿弹出方向从盘盒固定器2移动而且活门构件115闭合盘片接近开口113,如图11所示。
另外,由于在第一盘盒101被弹出杠杆35推压至从盘盒固定器2中弹出的位置之前,啮合凸缘27保持啮合于第一啮合槽28的状态,控制杠杆6被固定在已因为活门构件支承件6而移动到的位置,从而限制来自推压机构10的压力作用于第一盘盒101。
如图11所示,为了从盘盒固定器2弹出已移动到弹出位置的第一盘盒101,推压件7从啮合孔118中脱开并跨于活门构件115之上,从而使活门构件支承件6形成大位移。另外,如图7所示,当将第一盘盒101从盘盒固定器2中拉出时,推压件7离开活门构件115并使活门构件支承件6由弹性作用而回到其初始位置。然后,控制杠杆16也在张力弹簧22的作用下回到其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推压件13从盘盒固定器2中凸出。另外,控制杠杆锁定机构25的滑动杠杆26回到其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当第一盘盒101被插入于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的盘盒固定器2时,推压机构10受控以不对第一盘盒101施力。因此,第一盘盒101受到来自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压力作用并因此如传统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那样被装载到盘盒固定器2中。
接着,将对不具有活门构件以闭合盘片接近开口213的第二盘盒201装载入根据本发明的如上构成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过程进行说明。
与第一盘盒101类似,第二盘盒201的圆弧形前端107通过盘盒槽3被首先插入到盘片固定器2。
因为首先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第二盘盒201的前端107是圆弧形的,推压件7将面对圆弧形前端107而尚未接触第二盘盒201,而且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在插入盘盒2的最初阶段不产生作用。
如图12所示,由于即便当第二盘盒201已被插入到使推压件7面对盘片接近开口213的位置中,推压件7向盘片接近开口213凸出,活门构件支承件6不产生弹性位移地位于其初始位置。
要注意由于在第二盘盒201中的盘片接近开口213在一个侧面109敞开,面对盘片接近开口213的推压件7将受到推压,并因此活门构件支承件6将不产生弹性位移。
即使推压件7被插入到面向盘片接近开口213的位置,其中第二盘盒201已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也不会产生任何推压作用。由此,活门构件支承件6将产生弹性位移以将控制杠杆16固定在其初始位置,而不是克服张力弹簧22力作用方向而移动。这样,在推动控制杠杆16的张力弹簧22的力的作用下,推压机构10的枢转杠杆12绕枢轴11沿图14中箭头L的方向转动,推压件13在盘盒固定器2中凸出以将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的第二盘盒201推向后者的一个侧面。
如图12所示,当第二盘盒201被插入到当推压件7面向盘片接近开口213的位置时,推压件33被第二盘盒201的圆弧形前端107推压,而滑动杠杆26还具有由第二盘盒201的圆弧形前端107推压以滑动到使啮合凸缘27面向形成于控制杠杆16的第二啮合槽29的敞开端的位置的啮合凸缘27。
要注意直到推压件7面对盘片接近开口213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盘盒201才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推压件7一旦与位于圆弧形前端107的一个侧面109对接时,推压件7则面对盘片接近开口213内。这时,活门构件支承件6略微地形成弹性位移,并且控制杠杆16克服张力弹簧22的力而沿图13中箭头G的方向移动。然而,由于控制器杠杆16可不被控制杠杆锁定机构25锁定地移动,第二盘盒201被进一步插入到盘盒2而推压件7面向盘片接近开口213。然后,推压件7在张力弹簧22的作用下沿图12中箭头H的方向移动并保持在其初始位置。因此,枢转杠杆12绕枢轴11沿图13中的箭头L方向转动以使推压件13在盘盒固定器2中凸出,推压件13将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二盘盒201朝向盘盒固定器2的一个侧面而推动,并使第二盘盒201保持在受压状态。
如图13所示,当第二盘盒201被进一步插入到盘盒2中时,它推压滑动杠杆26,滑动杠杆因此沿插入方向移动并使其啮合凸缘27啮合于第二啮合槽29中。然后,控制杠杆16由张力弹簧22沿图14中箭头H的方向移动并由此固定在初始位置。
当第二盘盒201从推压件7面向盘片接近开口213的位置开始被进一步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推压件7从该位置移动并跨于后表面111上,由于推压件7被盘盒本体105的一个侧面109推压,活门构件支承件6受压而在图14中箭头E所示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控制杠杆16被施加以克服张力弹簧22力而使其沿箭头G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但由于滑动杠杆26的啮合凸缘27啮合于第二啮合槽29,它将回到其初始位置。
由横跨在盘盒本体105的后表面111上的推压件7所造成的在一个侧面109上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弹性变形将由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变形所吸收,这种变形是由弹性件或啮合凸缘27和第二啮合槽29之间的间隙所产生的。因此,即使克服张力弹簧22的力沿箭头G的方向移动,控制杠杆16仍被保持在其初始位置。
当第二盘盒201进一步被插入于盘盒固定器2,如图15所示,推压件7将进入形成在一个侧表面109上的凹腔202,并且如图14所示,沿图14中箭头方向而形成弹性位移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受弹性作用而返回。此时,第二盘盒201在盘盒固定器2中被保持在位。
此时,控制杠杆16受张力弹簧22作用而沿图11、15中箭头H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枢转杠杆12绕枢轴11沿图15中箭头L的方向转动,并因此使推压件13从盘盒固定器2中凸出,其结果是推压件13将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二盘盒201朝向盘盒固定器2的一个侧面而推动。
这样,即使当没有如第一盘盒101那样被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压力支承的活门构件115的第二盘盒201被插入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时,它被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中,同时由推压机构10推压。这样,第二盘盒201被推压并因此被牢固地设置在盘盒固定器2中,这与提供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一样。
要注意当第二盘盒201被插入到使推压件7进入到凹腔202的位置时,弹出杠杆35绕枢轴沿图15中箭头P的方向转动,与装载第一盘盒101的情况一样,而联接于弹出杠杆35的弹簧构件蓄力。
要注意为了减少由横跨在盘盒105后表面111上的推压件7在一个侧面109所产生的活门构件支承件6的弹性变形,可在推压件7横跨的位置上形成凹腔。
为如图15所示那样将第二盘盒201从盘盒固定器2中弹出,操作设置在盘盒记录器/播放器的弹出机构以释放积蓄在弹簧构件中的力,从而使弹出杠杆35沿图16中箭头Q的方向枢转。当弹出杠杆35沿图16中箭头Q的方向枢转时,第二盘盒201由弹出杠杆35推压以从盘盒固定器2沿推出方向移动。
如图16所示,在第二盘盒201被弹出杠杆35推压并因此盘盒本体105的后表面111被移动到从盘盒固定器2中弹出的位置之前,设置在滑动杠杆26上的啮合凸缘27保持啮合于第二啮合槽29。由于啮合凸缘27被啮合在第二啮合槽29中,控制杠杆16被保持自初始位置上。另外,由于控制杠杆16处于初始位置,则通过推压机构10压力支承第二盘盒201。因此第二盘盒201受到推压,直至它被弹出杠杆35推压以移动到推压位置,因此能防止第二盘盒201从盘盒固定器2中突然被弹出。
通过握住盘盒本体105的后表面111,用户可从盘盒固定器2中取出随后移动到弹出位置的第二盘盒201。
就象前面已经说明的那样,不管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盘盒是提供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还是不提供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二盘盒201,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能分别将通过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或推压构件10将盘盒稳固地支承于盘盒固定器2中。
另外,分别通过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或推压构件10压力支承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这样,不管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的盘盒是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它都能被施加予大致相等的压力并因此在固定状态下保持盘盒固定器2。
另外,在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当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被上下颠倒地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活门构件移动件8进入并啮合于形成于盘盒本体105中的误插入防止槽123。因此,可防止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被继续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由此可防止将盘盒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当提供有活门构件115的第一盘盒101被装载时,它被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压力支承。在没有任何活门构件的第二盘盒201被插入时,它受到由推压机构10所作用的压力而被支承。因此,装载于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盘盒可确实地保持在盘盒固定器2中,不管它是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
另外,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所装载的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201分别由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或推压构件10支承。由此,不管是第一或第二盘盒101或102都能被施加予几乎相同的压力并由此在稳定状态下支承在盘盒固定器2中。
要注意与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兼容的第二盘盒201并不局限于前述例子,而可以是当插入到盘盒固定器2时不受来自设置于盘片记录器/播放器处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5的任何压力作用的任何种类盘盒。因此,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记录器/播放器的盘盒不局限于那些首先被插入到盘片记录器/播放器中的前端是半圆形的其中任何一种,而可以是矩形前端。
要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种种因素,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作出多种修正、组合、子项组合以及改变,它们都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包括:盘盒固定器,所述盘盒固定器用来固定带本体的第一盘盒,所述本体内可旋转地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所述本体具有形成于其内并从平行于第一盘盒被插入到设备中的一个方向的一个侧边开始向其中心延伸的一个写入和/或读出开口侧,通过所述开口,盘形记录介质在其内径和外径之间的范围被部分地暴露在外侧,第一盘盒还具有活门构件,所述活门构件可移动地支承在盘盒本体上以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敞开与闭合;或者盘盒固定器用来固定带本体的第二盘盒,所述本体内可旋转地容纳有盘形记录介质,所述本体具有形成于其内并从平行于盘盒被插入到设备中的一个方向的一个侧边开始向其中心延伸的一个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通过所述开口,盘形记录介质在其内径和外径之间的范围被部分地暴露在外侧;
活门构件支承机构,所述活门构件支承机构通过推压作用支承插入到盘盒固定器内的第一盘盒的活门构件,从而限制活门构件的移动;
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推压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以及
联接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推压控制机构,将第一盘盒插入到盘盒固定器时,所述推压控制机构因为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移而移动,使推压机构位移,以将施加于第一盘盒的压力卸去,以及使推压机构推压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二盘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可因为设置在插入于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一盘盒上的活门构件而弹性地形成位移,从而通过推压作用而支承第一盘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活门构件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由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的盘盒推压并沿背离盘盒的方向弹性地产生位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活门构件支承件可在设置于正被插入于盘盒固定器中的第一盘盒上的活门构件上弹性地产生位移并弹性地返回到其初始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和推压机构被分别定位在盘盒固定器的一个和另一个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控制机构具有对应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移距离而受到控制的移动距离,所述移动距离的变化取决于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的盘盒的类型是第一或第二盘盒,从而控制施加于正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的第一或第二盘盒的压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控制机构具有对应活门构件支承机构的位移距离而受到控制的移动位置,所述移动位置的变化取决于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的盘盒的类型是第一或第二盘盒,所述推压控制机构被固定在当第一或第二盘盒被插入到盘盒固定器时所移动到的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盒包括活门锁定机构,当所述活门构件处于使写入和/或读出开口闭合的位置上时,所述活门锁定机构啮合于形成在活门构件中的啮合孔中并将活门构件锁定在那个位置,当第一盘盒被插入于盘盒固定器时,由啮合在形成于活门构件中的啮合孔中的活门构件支承机构使活门锁定机构位移并从活门构件中脱开,由此使得活门构件相对于盘盒本体而移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误插入限制机构,一旦第一或第二盘盒被上下颠倒地误插入到盘盒固定器中时,对应于因为设置在第一盘盒上的活门构件而使活门构件支承机构形成位移并由于啮合在活门构件上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位置,所述误插入限制机构限制第一或第二盘盒的进一步插入。
CNB2005101370399A 2004-12-10 2005-12-12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5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9013A JP4207887B2 (ja) 2004-12-10 2004-12-10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4359013 2004-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2011A true CN1832011A (zh) 2006-09-13
CN100533579C CN100533579C (zh) 2009-08-26

Family

ID=36673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703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579C (zh) 2004-12-10 2005-12-12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75410B2 (zh)
JP (1) JP4207887B2 (zh)
CN (1) CN10053357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8336B1 (ko) * 2009-05-29 2016-0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간리모콘의 페어링방법 및 동작방법
KR20100128958A (ko) * 2009-05-29 2010-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00306688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Cho Su Yeo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8704958B2 (en) * 2009-06-01 2014-04-22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572843B1 (ko) * 2009-06-03 2015-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6152687B2 (ja) * 2013-04-17 2017-06-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159A (ja) * 1994-06-29 1996-01-19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0991824A (ja) * 1995-09-26 1997-04-04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
JPH09106605A (ja) * 1995-10-06 1997-04-2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
JP2003263819A (ja) * 2002-03-12 2003-09-19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67826A (ja) * 2004-02-18 2005-09-29 Sony Corp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記録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EP1653465B1 (en) * 2004-04-08 2010-05-05 Sony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and dis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168971B2 (ja) * 2004-05-10 2008-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33579C (zh) 2009-08-26
US20060184955A1 (en) 2006-08-17
US7475410B2 (en) 2009-01-06
JP4207887B2 (ja) 2009-01-14
JP2006172520A (ja) 200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218C (zh) 盒式盘
CN1832011A (zh)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CN1169146C (zh) 盘盒
CN1607601A (zh) 盒式盘、盒式盘的模制件和盒式盘内壳的制作方法
CN1249720C (zh) 盒式盘
CN1211793C (zh) 盘驱动装置
CN1658309A (zh) 记录介质安装装置
CN1253889C (zh)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CN1221181A (zh) 盘设备
CN1320551C (zh) 盒式记录盘
CN1251229C (zh) 用于可更换地封装记录介质的盒
CN1855267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253864C (zh) 活门关闭机构和盘片驱动装置
CN1088236C (zh) 光盘和盘盒
CN1143295C (zh) 盘盒装置
TWI344135B (en)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224033C (zh) 盘驱动装置
CN1826654A (zh) 盘盒的活门件、盘盒和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175772A (zh) 盘式存储器的存放盒及其索引卡片
CN1252691C (zh) 盘驱动装置
CN1229244A (zh)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860541A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251216C (zh)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658323A (zh) 磁存储装置
CN1867994A (zh) 盘片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