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1913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1913B
CN116871913B CN202311145840.2A CN202311145840A CN116871913B CN 116871913 B CN116871913 B CN 116871913B CN 202311145840 A CN202311145840 A CN 202311145840A CN 116871913 B CN116871913 B CN 116871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line
assembly
flaring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5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1913A (zh
Inventor
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lover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lover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lover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lover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58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1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1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1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1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1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它包括:裁切结构,所述裁切结构包括用于分拣单根管道的上料组件、转移单根管道的转移组件以及裁切单根管道的裁切组件;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包括压位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压位组件两侧的扩口组件,所述压位组件包括下压位板、设置在所述下压位板两侧且将管道调节对中的对中单元以及转动压合在所述下压位板上的上压位板,所述管道置于下压位板与上压位板之间;法兰组装结构,所述法兰组装结构用于将扩口后的管道插装在法兰上;接头组装结构以及间隙检测结构。本发明的整个组装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保证管道的扩口以及组装后的效果,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同时也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管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地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各个方面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管路方面更加直接地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寿命和安全性,尤其是在汽车的自动驾驶冷却系统中,冷却管道内部通有冷却液,用于汽车发动机组正常运行时的冷却,因此冷却管道的组装精度尤为重要,否则会由于冷却液的泄露而带来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为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冷却管道由接头8、法兰9以及管道组成,法兰9上设有两组倾斜设置的连接管,管道插接在两组连接管的端部,管道的另一端插接有接头8,两组管道呈“V”字形,内部的冷却液在两组管道之间循环,从而实现发动机组的冷却。
在现有的冷却管道加工工艺中,需要由操作工进行管道的裁切以及两端的扩口,最后由操作工将法兰以及接头插装在扩口后的管道两端。人工在操作时无法保证管道的裁切长度以及扩口深度,而且人工插装存在插装不到位的情况,组装效率低,无法保证产品的合格率,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人工组装冷却管道带来的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它包括:
裁切结构,所述裁切结构包括用于分拣单根管道的上料组件、转移单根管道的转移组件以及裁切单根管道的裁切组件;
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包括压位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压位组件两侧的扩口组件,所述压位组件包括下压位板、设置在所述下压位板两侧且将管道调节对中的对中单元以及转动压合在所述下压位板上的上压位板,所述管道置于下压位板与上压位板之间;所述扩口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管道两侧的扩柱,所述扩柱插在管道的两端从而实现管道的扩口;
法兰组装结构,所述法兰组装结构用于将扩口后的管道插装在法兰上;
接头组装结构,所述接头组装结构用于接头插装在扩口后的管道另一端;
间隙检测结构,所述间隙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架、固定在所述检测架顶部的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架、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固定架内侧的外反射镜、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固定架外侧的内反射镜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架外侧的多组光模组,所述外反射镜用于反射管道与接头外侧的缝隙,所述内反射镜用于反射管道与接头内侧的缝隙。
优化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板、设置在所述上料板顶部且用于推动多组管道的推料副板、可升降地贯穿上料板且用于抵挡多组管道的第一挡料板、固定在所述上料板顶部的第二挡料板、可移动地设置在管道两侧的分料柱、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管道上方的限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底部的限位弧,所述分料柱用于将最前端的单根管道推向第二挡料板,所述限位板压合在最前端的第二根管道上。
优化地,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移架顶部的转移总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转移总板底部的转移副板、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转移副板底部的转移手指气缸、与所述转移手指气缸相连的转移夹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移夹块内侧的夹持面,所述转移夹块用于夹取第二挡料板处的单根管道。
优化地,所述裁切组件包括裁切架、固定在所述裁切架上的托料块、开设在所述托料块内的进料段和切料段、竖直贯穿所述切料段的刀槽、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刀槽内的切刀、用于将管道拉至切料段内的夹板以及开设在所述夹板内侧的夹弧。
优化地,所述压位组件还包括支撑块、一体连接在所述支撑块顶部的定位销、弹性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内的顶板、一体连接在所述顶板上且与下压位板相配合的顶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压位板一侧的枢接头,所述下压位板插接在定位销内,所述上压位板固定在枢接头上。
优化地,所述压位组件还包括开设在下压位板顶部的下管槽、开设在所述下压位板两侧的下侧槽、插设在所述下侧槽内的下垫块、固定在所述下压位板两侧的下侧板、开设在所述下侧板顶部且抵在下垫块外侧的下侧板槽以及开设在所述上压位板底部的上管槽,所述管道置于下管槽内,当所述上压位板翻转压在下压位板上后,所述上管槽扣在管道上。
优化地,所述对中单元包括对中气缸、与所述对中气缸相连的平行气缸以及与所述平行气缸相连的对中板,所述对中板同步向内或者向外运动。
优化地,所述扩柱包括一级扩柱、设置在所述一级扩柱一端且直径减缩的一级斜扩面、一体连接在所述一级扩柱一端的二级扩柱以及设置在所述二级扩柱远离一级扩柱一端的二级斜扩面。
优化地,所述密封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板、固定在所述检测板顶部的产品座、设置在所述检测板底部的封堵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板一侧的补气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接头,所述补气组件用于封堵法兰,且向法兰内补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上料组件将管道单根分拣至裁切组件处,并由裁切组件将管道裁切成规定的长度;在扩口时先由对中单元将下压位板上的管道调节至正中的位置处,上压位板在枢接头的带动下压合在下压位板顶部,最后由扩柱完成管道两端的扩口;在法兰组装结构以及间隙检测结构的配合下,将法兰与接头插装在扩口后的管道两端,在间隙检测结构处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进行内外间隙的检测,整个组装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保证管道的扩口以及组装后的效果,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同时也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装后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裁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料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上料组件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转移组件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转移组件中转移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裁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裁切组件前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裁切组件后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裁切组件中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裁切组件中卡套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裁切组件中托料块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法兰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图19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发明法兰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接头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接头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扩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扩口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压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压位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下压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压位组件中支撑块与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压位组件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扩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扩口组件中扩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法兰组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法兰组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接头组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间隙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间隙检测结构的俯视图;
图41为本发明间隙检测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图41的主视图;
图43为本发明密封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密封检测结构的主视图;
图45为本发明密封检测结构中补气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裁切结构;
11、上料组件;1101、上料板;1102、推料滑台;1103、推料总板;1104、推料副板;1105、推料槽;1106、第一挡料板;1107、载板;1108、压料板;1109、限位槽;1110、限位板;1111、限位弧;1112、第二挡料板;1113、分料滑台;1114、插料气缸;1115、分料手指气缸;1116、分料柱;
12、转移组件;1201、转移架;1202、转移总板;1203、升降板;1204、转移副板;1205、微调块;1206、微调柱;1207、转移手指气缸;1208、转移夹块;1209、夹持面;
13、裁切组件;1301、支撑板;1302、支撑槽;1303、支撑弧;1304、定位珠;1305、调整顶板;1306、调整底板;1307、调整柱;1308、卡套;1309、卡槽;1310、锁槽;1311、锁止螺栓;1312、拉料架;1313、夹取气缸;1314、夹板;1315、夹弧;1316、裁切架;1317、切刀;1318、托料块;1319、刀槽;1320、进料段;1321、切料段;1322、存储槽;1323、承接板;1324、接料板;1325、挡板;1326、接料气缸;1327、接料块;1328、接料弧;
2、上料结构;
21、法兰上料组件;2101、楔块;2102、前推气缸;2103、法兰夹取气缸;2104、法兰夹爪;2105、角度架;2106、容置槽;2107、双通相机;
22、接头上料组件;2201、振动盘;2202、上料通道;2203、一级暂存板;2204、一级暂存槽;2205、二级暂存板;2206、二级暂存槽;
3、扩口结构;
31、压位组件;3101、压位底板;3102、压位顶板;3103、压位气缸;3104、枢接头;3105、下压位板;3106、下管槽;3107、下侧槽;3108、下垫块;3109、下垫槽;3120、下侧板;3121、下侧板槽;3122、上压位板;3123、上管槽;3124、上侧槽;3125、对中气缸;3126、平行气缸;3127、对中板;3128、支撑块;3129、定位销;3130、销槽;3131、弹簧;3132、顶板;3133、顶杆;
32、扩口组件;3201、扩口架;3202、扩口气缸;3203、推块;3204、扩柱;32041、一级扩柱;32042、一级斜扩面;32043、二级扩柱;32044、二级斜扩面;3205、接触板;3206、油压缓冲器;3207、限位螺钉;
4、法兰组装结构;
41、法兰组装组件;4101、法兰支撑座;4102、组装底板;4103、组装气缸;4104、力传感器;4105、组装滑板;
42、压合组件;4201、压合气缸;4202、推动气缸;4203、压板;
5、接头组装结构;
6、间隙检测结构;
6101、检测架;6102、法兰定位座;6103、接头定位座;6104、管道定位座;6105、管道定位槽;6106、外固定架;6107、内固定架;6108、外反射镜;6109、内反射镜;6110、楔板;6111、压柱;6112、光模组;
7、密封检测结构;
7101、检测板;7102、产品座;7103、封堵组件;7104、补气组件;71041、补气主板;71042、补气副板;71043、主气道;71044、副气道;71045、插孔;
8、接头;
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3所示,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用于组装图1所示的冷却管路,该冷却管路用于自动驾驶的冷却系统中,内部通有冷却液,从而对发动机等机组进行冷却。冷却管路由接头8、法兰9以及管道组成。法兰9上设有两组倾斜设置的连接管,管道插接在两组连接管的端部,管道的另一端插接有接头8。本发明包括裁切结构1、上料结构2、扩口结构3、法兰组装结构4、接头组装结构5、间隙检测结构6和密封检测结构7。
裁切结构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用于单次输送单根管道,并且将其裁切成指定的长度,为后续管路的安装做准备,如图4所示,裁切结构1包括上料组件11、转移组件12和裁切组件13,其中上料组件11用于向转移组件12单次输送单根管道,转移组件12将上料组件11输送的单根管道夹取至裁切组件13处,最后由裁切组件13将其裁切成指定的长度。上料结构2用于输送法兰和接头8,方便进行后续管道的组装。扩口结构3固定在加工机台上,用于对裁切结构1裁切而成的管道进行扩口处理,方便后续进行法兰和接头8的组装。法兰组装结构4用于将法兰插装在扩口后管道的一端。接头组装结构5用于将接头8插装在扩口后管道的另一端。间隙检测结构6用于对组装之后的成品进行间隙检测。密封检测结构7用于检测管道内部是否有泄露,在后续驾驶冷却系统中避免冷却液的泄露。
如图5-7所示,上料组件11包括上料板1101、推料滑台1102、推料总板1103、推料副板1104、推料槽1105、第一挡料板1106、载板1107、压料板1108、限位槽1109、限位板1110、限位弧1111、第二挡料板1112、分料滑台1113、插料气缸1114、分料手指气缸1115和分料柱1116。上料板1101通过两块立板固定在加工机台上,上料板1101成矩形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长侧边和两组短侧边,推料槽1105贯穿上料板1101,且与上料板1101的短侧边相平行,多组推料槽1105在上料板1101长侧边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推料滑台1102固定在加工机台上,且位于上料板1101的下方,推料总板1103与推料滑台1102相连,可移动地设置在上料板1101的下方,为提高推料总板1103移动的稳定性,推料总板1103与加工机台之间通过滑轨滑块相连接。在推料滑台1102的驱动下,推料总板1103沿着上料板1101的短侧边移动。推料副板1104有多组,通过升降气缸固定在推料总板1103上,且与推料槽1105相配合,通过升降气缸带动推料副板1104上升穿在推料槽1105内,而后在推料总板1103的带动下向前移动,从而推动载板1107上承载的多根管道。
第一挡料板1106通过升降气缸固定在上料板1101底部,且与推料副板1104相对设置,通过升降气缸带动第一挡料板1106上升穿在推料槽1105内,紧密分布的多根管道位于第一挡料板1106和推料副板1104之间,当第一挡料板1106处的首根管道被转移组件12拿走之后,由推料副板1104向前推动管道,来弥补第一挡料板1106处管道的空缺,方便转移组件12进行下一次的管道转移工作。
载板1107有多组,沿着上料板1101长侧边的方向间隔设置,紧密分布的多根管道置于载板1107上,在推料副板1104的推动下,管道在载板1107上向前输送(在上料板1101上固定间隔设置的多根载板1107来支撑管道,方便后续转移组件12的夹取工作,因为相邻两块载板1107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且载板1107是有一定厚度的,因此管道与上料板1101之间留有夹取空隙,转移组件12的转移夹块1208在夹取载板1107上的管道时,由于空隙的存在,可以将管道夹持在转移夹块1208的夹持面1209上,而如果直接将管道放置在上料板1101上,此时管道与上料板1101之间紧密接触,没有夹取的空隙,转移组件12在夹取时无法将管道夹在转移夹块1208的夹持面1209上,存在夹取不牢或者放置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影响后续裁切的准确度)。
压料板1108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设置在载板1107的上方,且压料板1108与载板1107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管道的外径,推料副板1104向前推动管道时,在压料板1108的作用下,可以避免管道发生层叠堆积,而且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可以根据所裁切的管道直径适当调整压料板1108的高度。
限位槽1109贯穿压料板1108,限位板1110通过升降气缸固定在压料板1108上,且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穿过限位槽1109而压在下方的管道上。如图8所示,限位板1110的底部设置有与管道相配合的限位弧1111,待裁切的管道紧密分布在第一挡料板1106和推料副板1104之间,当分料柱1116插在第一根管道的两端后,从而带动第一根管道向前输送过程中,由于第二根管道与第一根管道之间相互接触,容易带动第二根管道发生偏移,因此需要由升降气缸带动限位板1110下降,在限位弧1111的作用下,夹住第二根管道,此时再由分料柱1116将第一根管道拉走(第一根管道为靠近第一挡料板1106的那根管道)。
第二挡料板1112固定在载板1107的一侧,在筛分单根管道时,分料柱1116将第一根管道推动抵在第二挡料板1112上,方便转移组件12将其取走。分料滑台1113固定在上料板1101上,且位于管道的两端,插料气缸1114固定在分料滑台1113上,在分料滑台1113的带动下推动第一根管道移动抵至第二挡料板1112处。分料手指气缸1115固定在插料气缸1114上,由插料气缸1114带动分料手指气缸1115靠近或者远离管道,从而使得分料手指气缸1115前端的分料柱1116插在管道两端或者从管道两端抽出,通过设置分料手指气缸1115,可以改变两根分料柱1116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满足不同直径的管道筛分工作。
如图9、10所示,转移组件12用于将推送至第二挡料板1112处的单根管道转移至裁切组件13处进行裁切,转移组件12包括转移架1201、转移总板1202、升降板1203、转移副板1204、微调块1205、微调柱1206、转移手指气缸1207、转移夹块1208和夹持面1209。转移架120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且位于上料组件11的一侧,转移总板1202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两组转移架1201的顶部。升降板1203可升降地设置在转移总板1202的底部,升降板1203与转移总板1202之间通过升降气缸相连,为提高升降板1203升降运动的稳定性,升降板1203与转移总板1202之间还设置有导向柱和导向套。
转移副板1204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升降板1203的底部,随着升降板1203同步升降,转移副板1204与转移总板1202之间也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套相连。微调块1205固定在转移副板1204上,微调柱1206可调节地设置在微调块1205上(微调块1205上竖直开设有用于穿设微调柱1206的通孔,微调块1205上还竖直开设有与上述通孔相连通的微调柱1206锁槽1310,微调块1205上还开设有贯穿微调柱1206锁槽1310的螺纹槽,将螺栓穿过螺纹槽,另一侧辅以螺母,在旋拧螺母的过程中,将微调柱1206锁紧在微调块1205内)。通过设置微调块1205和微调柱1206,可以确保下方的转移手指气缸1207在同一平面内,在后续夹取管道时,避免出现夹持不到位的情况。
转移手指气缸1207固定在微调柱1206的底部,转移夹块1208固定在转移手指气缸1207上,如图11所示,转移夹块1208的内侧开设有“V”形设置的夹持面1209,两组转移夹块1208向内移动夹取管道时,两组“V”形夹持面1209将管道夹在中间,在此过程中夹持面1209的两侧均与圆形的管道截面相切,依靠夹持面1209可以实现管道的对中,在后续转移管道时,可以将管道准确地放置在裁切组件13的支撑槽1302内,而且在转移管道时,“V”形的夹持面1209可以对管道起支撑的作用,防止管道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V”形的夹持面1209同样可以满足夹取对中需求,提高通用性。
裁切组件13设置在转移组件12下方,用于对转移组件12转移至此的管道进行裁切。如图13所示,支撑槽1302开设在支撑板1301的顶部,支撑弧1303开设在支撑槽1302的底部,且与管道相配合,转移组件12夹取管道之后,转移至裁切组件13上方,而后将管道放在支撑槽1302内,最后落至支撑弧1303内。支撑板130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调整顶板1305的顶部,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可以更换不同槽宽的支撑板1301。定位珠1304弹性设置在支撑板1301的侧壁上,且朝向支撑槽1302,用于对落在支撑槽1302内的管道进行限位(定位柱穿设在支撑板1301上,且定位柱的内侧与支撑板1301的内侧相齐平,因此定位柱不会对放置在支撑槽1302内的管道产生干涉,定位柱内开设有弹簧槽,定位珠1304通过弹簧3131设置在弹簧槽内,定位珠1304与弹簧3131的一侧固定,弹簧3131的另一侧固定在弹簧槽内,当转移组件12将管道放置在支撑槽1302内时,会向外挤压定位珠1304致使弹簧3131变形压缩,管道放置完成后,弹簧3131复位又将定位珠1304弹出,从而将定位珠1304压在管道上,切刀1317对管道进行裁切时,依靠定位珠1304对管道的抵压作用,可以避免管道发生倾斜,从而影响裁切精度)。
调整底板1306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加工机台上,调整柱1307的顶部固定在调整顶板1305上,调整柱1307的底部贯穿调整底板1306。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可以向下调整调整柱1307的高度,从而保证管道与接料弧1328仍然处于同轴的位置,提高通用性,卡套1308固定在调整底板1306上,用于锁合调整柱1307。如图16、17所示,卡套1308内开设有卡槽1309,在实际调节时调整柱1307穿设在卡槽1309内。锁槽1310开设在卡套1308上且与卡槽1309相连通,锁止螺栓1311旋拧在卡套1308的一侧,用于调节锁槽1310的宽度,从而将调整柱1307锁合在卡槽1309内,锁合完成后,将卡套1308固定在调整底板1306上即可。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调整调整柱1307的高度即可,不需要对原始设备进行大量的调整,仍然可以保证管道与后续接料弧1328之间的同轴位置关系。
如图14、15所示,拉料架1312在直线滑台的带动下,可移动地设置在加工机台上,且移动方向与管道的长度方向相同,夹取气缸1313固定在拉料架1312的顶部,夹板1314固定在夹取气缸1313上,且在夹取气缸1313的带动下同步向内或者向外移动。夹弧1315设置在两块夹板1314的内侧,用于夹取管道的前端,并且在拉料架1312的带动下,将管道朝向切刀1317的一侧拉动。因为切刀1317将管道的前端切掉一部分,需要由拉料架1312将剩余的管道继续拉向切刀1317的下方进行裁切。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调整柱1307向下调整适当的距离,由于夹板1314内侧设置有夹弧1315,管道仍然与夹弧1315处在同轴的位置上,不会对后续的裁切产生任何的影响。
裁切架1316固定在加工机台上,裁切架1316的顶部固定有升降气缸,切刀1317与升降气缸的导向杆相连,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带动切刀1317下降以切断管道。托料块1318固定在裁切架1316上,且位于切刀1317的下方,夹板1314夹取管道之后,在拉料架1312的带动下,将管道拉动至托料块1318内,由下降的切刀1317裁切管道。
托料块1318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裁切架1316上,面对不同直径管道的裁切任务时,可以更换不同的托料块1318。如图18所示,切料段1321水平贯穿托料块1318,且与管道同轴设置,进料段1320开设在托料块1318靠近管道的一侧,且与切料段1321相连通,进料段1320从左向右直径渐扩,用于对伸入的管道进行导向,确保管道正常插在切料段1321中。
刀槽1319竖直开设在托料块1318上,且贯穿切料段1321,管道输送至切料段1321内后,切刀1317下降插在刀槽1319内而将管道切断。存储槽1322开设在托料块1318内,且与刀槽1319相连通,存储槽1322用于存储裁切产生的碎屑。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更换不同切料段1321直径的托料块1318,通过调节调整柱1307的高度,可以保证管道与切料段1321处于同一轴线上,不会对后续的裁切产生任何的影响。
承接板1323滑动安装在加工机台上,且位于裁切架1316的一侧,加工机台上固定有与承接板1323相连的气缸。接料板1324通过直线滑台滑动连接在承接板1323上,在直线滑台的带动下,接料板1324靠近或者远离裁切架1316,从而实现不同长度管道的裁切。挡板1325竖直固定在接料板1324上,拉料架1312带动管道向前移动至管道抵在挡板1325上,而后由切刀1317将管道切断,通过调节接料板1324的位置,可以改变挡板1325相对于裁切架1316的位置,从而改变管道的裁切长度。
接料气缸1326固定在接料板1324上,接料块1327固定在接料气缸1326上,通过接料气缸1326带动接料块1327向内移动,从而夹取裁切后的管道,而且切刀1317在裁切管道时,通过夹板1314和接料块1327将管道的两端夹紧,可以避免裁切时管道发生倾斜。接料弧1328开设在两块接料块1327的内侧,且与管道同轴设置,用于夹取管道。当需要裁切不同直径的管道时,通过适当调节调整柱1307的高度,可以保证管道、夹弧1315、切料段1321和接料弧1328处于同一轴线上,不需要对原始设备进行大量的调整,仍然可以实现管道的裁切工作。
如图19-21所示,上料结构2包括法兰上料组件21和接头上料组件22,法兰上料组件21用于法兰的上料,接头上料组件22用于接头8的上料。法兰上料组件21包括楔块2101、前推气缸2102、法兰夹取气缸2103、法兰夹爪2104、角度架2105、容置槽2106和双通相机2107,机械臂固定在加工机台上,用于将法兰转移至法兰组装工装处,机械臂的前端部固定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通过支撑肋固定有楔块2101,楔块2101具有一组倾斜朝外的固定面。前推气缸2102固定在楔块2101倾斜设置的固定面上,法兰夹取气缸2103与前推气缸2102相连,在前推气缸2102的推动下,靠近载有法兰的载盘上。法兰夹爪2104固定在法兰夹取气缸2103上,用于夹取载盘上的法兰,由于法兰的两组管路倾斜设置,因此通过楔块2101来保证法兰夹爪2104也呈倾斜状态,夹取法兰之后,仍然可以将法兰水平放置在后续的角度调整组件处进行角度调整。
角度架2105固定在加工机台上,且靠近机械臂,角度架2105的顶部开设有与法兰形状匹配的容置槽2106,法兰经过角度调整之后,放置在容置槽2106内,而后再由机械臂将其转移至后续的组装工位上。双通相机2107固定在角度架2105的底部,且双通相机2107的光线穿过角度架2105,机械臂将法兰夹取至角度架2105上方后,由旋转电机带动法兰转动,转动过程中由下方的双通相机2107进行角度的检测,当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后,将其放置在容置槽2106内,而后再从容置槽2106内将其转移至后续的组装工位上(双通相机2107选用市售的CCD相机即可)。
如图22、23所示,接头上料组件22包括振动盘2201、上料通道2202、一级暂存板2203、一级暂存槽2204、二级暂存板2205和二级暂存槽2206。振动盘220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待上料的接头8位于振动盘2201中,且在振动盘2201的振动下,输送至上料通道2202内(上料通道2202中设置有CCD相机以及喷嘴,用于将倒置或者角度倾斜的接头8喷落回振动盘2201内)。
一级暂存板2203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加工机台上,且靠近上料通道2202,一级暂存槽2204开设在一级暂存板2203的顶部,且与上料通道2202相连通,振动盘2201内的接头8通过上料通道2202输送至一级暂存槽2204内。二级暂存板2205通过直线滑台设置在一级暂存板2203远离上料通道2202的一侧,二级暂存槽2206开设在二级暂存板2205上,在实际输送接头8时,振动盘2201内的接头8通过上料通道2202输送至一级暂存槽2204内,二级暂存板2205回退至二级暂存槽2206与一级暂存槽2204相抵,此时一级暂存槽2204内的接头8输送至二级暂存槽2206内,然后二级暂存板2205向前移动至超出一级暂存板2203,由另一组机械臂将二级暂存槽2206内的接头8取走即可。因为接头8呈“L”形,因此接头8的一边插在一级暂存槽2204内,而接头8的另一边抵在一级暂存板2203的顶部,此时夹爪是无法完成接头8夹取步骤的,即使夹取接头8的另一边,也无法完全夹持牢固,在转移时存在掉落的可能,因此通过增设可移动的二级暂存板2205,来推动“L”形接头8的另一边离开一级暂存板2203,方便后续的夹取,而且也可以将接头8准确地放置在后续组装工位上。
如图25、26所示,扩口结构3包括压位组件31和扩口组件32,压位组件31用于压合待扩口的管道,扩口组件32用于管道两端管口的扩口处理。如图27、28所示,压位组件31包括压位底板3101、压位顶板3102、压位气缸3103、枢接头3104、下压位板3105、下管槽3106、下侧槽3107、下垫块3108、下垫槽3109、下侧板3120、下侧板槽3121、上压位板3122、上管槽3123、上侧槽3124、对中气缸3125、平行气缸3126和对中板3127。压位底板310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加工机台上,压位顶板3102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压位底板3101的顶部。压位气缸3103的底部枢接在加工机台上,枢接头3104一侧与压位顶板3102相枢接,枢接头3104另一侧与压位气缸3103的活塞杆相枢接,在压位气缸3103的带动下,枢接头3104会在压位顶板3102上转动(压位气缸3103选择常见的伸缩气缸即可)。
如图33所示,支撑块3128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压位顶板3102的顶部,下压位板3105固定在支撑块3128上,用于承载管道的下半部。定位销3129一体连接在支撑块3128的顶部,用于对下压位板3105进行定位,定位销3129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与支撑块3128的上表面相抵。支撑块3128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弹簧3131以及顶板3132的凹槽,定位销3129上竖直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通孔,用于穿设顶杆3133。
顶板3132设置在支撑块3128的凹槽内,顶板3132的底部通过弹簧3131与压位顶板3102相连,在弹簧3131的作用下,顶板3132在凹槽内可以弹性升降。顶杆3133一体连接在顶板3132上且穿在定位销3129的通孔内,用于定位下压位板3105。下压位板3105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销3129相配合的销槽3130,在组装时,先向下按压顶板3132,利用定位销3129与销槽3130的配合,将下压位板3105插在支撑块3128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松开顶板3132,在弹簧3131的作用下带动顶板3132复位,与此同时,顶杆3133穿过定位销3129的通孔而插在下压位板3105底部的定位孔内。
下管槽3106开设在下压位板3105的顶部,用于容纳裁切之后的管道。下侧槽3107开设在下压位板3105的两侧,下侧槽3107呈“凸”字形,用于安装弹性材质的下垫块3108。下垫块3108与下侧槽3107的形状相同,插设在下侧槽3107内,在扩口时,利用下垫块3108包裹住扩口的部分,避免扩口处发生裂痕(由于下侧槽3107特殊结构的设计,使得下垫块3108只能从两侧插在下侧槽3107内,而不能从上往下进行插装,因为在扩口时,管道的两端由于膨胀会出现外扩的情况,与此同时包覆在管道两端的下垫块3108也会同步被挤压,在下侧槽3107特殊结构的保护作用下,可以避免下垫块3108在膨胀时出现外翻,从而影响扩口的效果;但是如果将下侧槽3107设计成矩形状,下垫块3108插在下侧槽3107内后,在扩口时,下垫块3108很容易向外压弯,会直接影响扩口的效果)。下垫槽3109开设在下垫块3108的顶部,用于承载管道的待扩口的两端。
下侧板3120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下压位板3105的两侧,下侧板槽3121开设在下侧板3120的顶部,且抵在下垫块3108的外侧,避免管道扩口时,下垫块3108向外弯曲变形。在面对不同扩口深度的要求时,可以更换不同厚度的下垫块3108,然后将下侧板3120固定在下垫块3108的外侧即可。在下侧槽3107特殊结构以及下侧板3120的双重作用下,避免下垫块3108向外发生弯曲。上压位板3122固定在枢接头3104的内侧,且在压位气缸3103的作用下,翻折扣在下压位板3105上,上管槽3123开设在上压位板3122的底部,用于容纳管道的上半部分。在上压位板3122与下压位板3105的作用下,扩口时可以避免管道发生倾覆。上侧槽3124开设在上压位板3122的两侧,作用与下侧槽3107相同,且上压位板3122的两侧也固定有上垫块与上侧板。
对中气缸3125固定在压位底板3101的顶部,且竖直设置,平行气缸3126固定在对中气缸3125的滑动部上,且水平设置,平行气缸3126在对中气缸3125的作用下,可在压位底板3101上做升降运动。对中板3127有两块,与平行气缸3126相连,在平行气缸3126的带动下,两块对中板3127同步向内或者同步向外移动,用于将下管槽3106上的管道推至中间,确保两端的扩口位置相同。
扩口组件32固定在加工机台上,且位于压位组件31的两侧,用于对管道的两端进行扩口处理,如图34所示,扩口组件32包括扩口架3201、扩口气缸3202、推块3203、扩柱3204、接触板3205、油压缓冲器3206和限位螺钉3207。扩口架320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推块3203通过滑轨滑块连接在扩口架3201的顶部,扩口气缸3202固定在扩口架3201上,且与推块3203相连,从而带动推块3203移动。扩口架3201的顶部固定有油压缓冲器3206以及限位螺钉3207,接触板3205固定在推块3203的两侧,且分别与油压缓冲器3206和限位螺钉3207相配合。限位螺钉3207可在推块3203一侧的立板上进行调节,从而对推块3203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满足不同扩口深度的调节需求。
扩柱3204固定在推块3203的前端,在推块3203的推动作用下,插在管道的两端,从而完成扩口操作。如图35所示,扩柱3204包括一级扩柱32041、一级斜扩面32042、二级扩柱32043和二级斜扩面32044。一级扩柱32041固定在推块3203的前端,一级斜扩面32042直径减缩地设置在一级扩柱32041远离推块3203的一端。二级扩柱32043一体连接在一级斜扩面32042的端部,且二级扩柱32043的直径小于一级扩柱32041的直径,二级斜扩面32044直径减缩地设置在二级扩柱32043远离一级扩柱32041的一端。在实际扩口处理时,在二级斜扩面32044的导向作用下,将管道的两端导至二级扩柱32043上,从而完成管道的扩口处理;如果还需要继续进行更大直径的扩口处理,继续向前推动推块3203,至管道的两端通过一级斜扩面32042,而导至一级扩柱32041上,经过两次扩口,可以避免单次扩张直径太大从而导致裂痕的出现。
法兰组装结构4固定在组装机台上,用于将法兰插装在扩口管道的一端,如图36、37所示,法兰组装结构4包括法兰组装组件41和压合组件42,法兰组装组件41包括法兰支撑座4101、组装底板4102、组装气缸4103、力传感器4104和组装滑板4105。法兰支撑座410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法兰支撑座4101的顶部开设有法兰槽,法兰上料组件21夹取法兰并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之后,将法兰放在法兰支撑座4101上。组装底板4102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加工机台上,组装滑板4105通过滑轨与滑块连接在组装底板4102上,组装气缸4103的缸体固定在组装底板4102上,组装气缸4103的导向杆与组装滑板4105相连,用于带动组装滑板4105移动。力传感器4104设置在组装气缸4103和组装滑板4105之间,在组装时,用于实时检测当前的推力,从而确保管道压装到位,避免出现压装过度或者压装太浅的情况发生。
组装滑板410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扩口后管道的组件,该组件与扩口结构3的压位组件31几乎相同(区别之处即压位组件31设置有用于对中管道的对中单元,而该结构没有对中单元,因为在扩口时需要对管道的两端进行扩口,对中可以保证两端的扩口深度相同,而在法兰组装组件41中,只需要组装管道的一端,因此也就不需要对中单元)。
压合组件42用于压住法兰,从而避免组装管道时,法兰被顶起的情况发生。压合气缸4201竖直固定在加工机台上,推动气缸4202与压合气缸4201的滑动部相连,通过压合气缸4201带动推动气缸4202做升降运动。压板4203固定在推动气缸4202的端部,用于压住待组装的法兰,避免组装时法兰发生松动。
接头组装结构5固定在加工机台上,用于承载接头上料组件22夹取至此的接头8,并将其插装在扩口管道的另一端。接头组装结构5与法兰组装结构4类似,法兰组装结构4完成法兰的组装之后,由夹取机构将组装好的半成品夹取至接头组装结构5的放置座上,同样由气缸推动,使得接头8插在扩口后管道的另一端,此时管道的两端分别插有法兰和接头8,进行后续的检测步骤即可。
间隙检测结构6固定在组装机台上,产品组装完成之后,由夹取组件将其夹取至间隙检测结构6处进行间隙检测,如图39-42所示,间隙检测结构6包括检测架6101、法兰定位座6102、接头定位座6103、管道定位座6104、管道定位槽6105、外固定架6106、内固定架6107、外反射镜6108、内反射镜6109、楔板6110、压柱6111和光模组6112。检测架6101固定在组装机台上,法兰定位座6102、接头定位座6103和管道定位座6104固定在检测架6101的顶部,法兰定位座6102上开设有用于卡设法兰的法兰定位槽,管道定位座6104上设有用于卡合管道的管道定位槽6105。产品组装完成之后,夹取组件将其夹取至法兰定位座6102、接头定位座6103和管道定位座6104上。
光模组6112由CCD相机以及光源组成,CCD相机用于捕捉拍摄缝隙连接处,光源用于为CCD相机的拍摄提供足够的光源。其中一组光模组6112位于检测架6101的下方,透过检测架6101上的通孔来检测法兰与管道连接处底部的缝隙。还有两组光模组6112位于检测架6101的两侧,用于检测法兰与管道连接处外侧的缝隙(通过上述三组光模组6112,可以实现法兰与管道之间底部以及外侧部的间隙检测)。
由于产品整体呈“V”字形,因此法兰处可以通过三组光模组6112进行检测,而两处接头8处由于空隙较小,因此检测架6101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光模组6112,因此本申请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完成接头8处的缝隙检测。还有一组光模组6112固定在组装机台上,且与检测架6101留有一定的距离,用于检测法兰与管道连接处内侧的缝隙。
外固定架6106有两组,固定在检测架6101上,且位于两组管道的外侧,内固定架6107也有两组,固定在检测架6101上,且位于两组管道的内侧(两组外固定架6106呈“八”字排布且分别于管道相平行,两组内固定架6107也呈“八”字排布,且分别与管道相平行,内固定架6107、外固定架6106与管道必须平行,才能保证足够光线的正常反射,否组反射的光线会有所缺失,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外反射镜6108可转动地安装在两组外固定架6106的内侧,且朝向管道的外侧,内反射镜6109可转动地安装在两组内固定架6107的外侧,且朝向管道的内侧,通过外反射镜6108和内反射镜6109来反射管道与接头8之间的缝隙情况。检测架6101的上方通过立板固定有CCD相机,用于检测外反射镜6108和内反射镜6109反射的光源,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外反射镜6108和内反射镜6109,在面对不同管径的管道检测时,适当调节反射镜的转动角度即可(外反射镜6108与内反射镜6109通过市售常规的支柱固定夹与检测架6101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外反射镜6108与内反射镜6109的转动调节)。
升降气缸设置在检测架6101的一侧,楔板6110固定在升降气缸的升降板1203上,移动气缸固定在楔板6110上,由于楔板6110具有一倾斜的楔面,因此移动气缸倾斜设置在升降气缸的顶部(设置楔板6110,是为了匹配法兰处倾斜的管路结构)。压动气缸固定在移动气缸的移动部上,压柱6111与压动气缸相连,在检测时由夹取机构将成品放置在检测架6101上,通过压柱6111将产品压到位,再进行后续的检测。
密封检测结构7用于检测管道内部是否有泄露,在后续驾驶冷却系统中避免冷却液的泄露。如图43-44所示,密封检测结构7包括检测板7101、产品座7102、封堵组件7103和补气组件7104。检测板710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组装机台上,产品座7102固定在检测板7101的顶部,用于承载夹取组件夹取至此的产品。封堵组件7103固定在组装机台上,且位于接头8的下方,封堵组件7103由升降气缸以及与升降气缸相连的封堵柱组成,当产品放置在产品座7102上后,由升降气缸带动封堵柱上升,进而将封堵柱插在接头8的内侧,完成接头8处的封堵工作。
补气组件7104设置在检测板7101的一侧,用于向接头8处通气,从而确保该产品是否泄露。补气组件7104包括补气主板71041、补气副板71042、主气道71043、副气道71044和插孔71045。补气架上倾斜固定有推动气缸4202、推动气缸4202前端固定有压合滑台气缸,补气主板71041固定在压合滑台气缸的端部,补气副板71042固定在补气主板71041的底部,插孔71045开设在补气副板71042的底部,在推动气缸4202以及压合滑台气缸的作用下,带动补气主板71041和补气副板71042靠近法兰并且将插孔71045插在法兰上的两条管道内。
如图45所示,补气主板71041内开设有主气道71043,补气副板71042内开设有连接主气道71043和插孔71045的副气道71044,在实际检测时,向主气道71043内通气,如果管道有泄露,则气体会从管道的缝隙中漏出,从而被检测板7101上的测漏仪检测到。检测板7101的另一侧还固定由移动气缸、下压气缸以及橡胶压块组成的下压单元,夹取组件将成品夹取至检测板7101上后,先有下压单元进行压合,确保压装到位,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补气测漏检测。
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由裁切结构1将管道裁切成规定的长度,然后由夹取组件将裁切后的管道夹取至扩口结构3处,进行管道两端的扩口处理;与此同时上料结构2将接头8以及法兰分别上料至法兰组装结构4以及接头组装结构5处,夹取组件将扩口之后的管道夹取至法兰组装结构4处进行组装,组装完成之后由夹取组件将半成品夹取至接头组装结构5处进行组装;成品组装之后夹取至间隙检测结构6进行装配间隙检测,而后转移至密封检测结构7处进行补气密封测漏检测,最后由激光打标机对合格品进行打标即可(如图24所示,为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夹取组件由常规的龙门架、直线滑台、坦克链、升降滑台以及夹爪组成,用于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转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裁切结构(1),所述裁切结构(1)包括用于分拣单根管道的上料组件(11)、转移单根管道的转移组件(12)以及裁切单根管道的裁切组件(13);
所述上料组件(11)包括上料板(1101)、设置在所述上料板(1101)顶部且用于推动多组管道的推料副板(1104)、可升降地贯穿上料板(1101)且用于抵挡多组管道的第一挡料板(1106)、固定在所述上料板(1101)顶部的第二挡料板(1112)、可移动地设置在管道两侧的分料柱(1116)、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管道上方的限位板(1110)、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110)底部的限位弧(1111)以及沿着上料板(1101)长侧边的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载板(1107),紧密分布的多根管道置于载板(1107)上,所述分料柱(1116)用于将最前端的单根管道推向第二挡料板(1112),所述限位板(1110)压合在最前端的第二根管道上;
所述转移组件(12)包括转移架(120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移架(1201)顶部的转移总板(120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转移总板(1202)底部的转移副板(1204)、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转移副板(1204)底部的转移手指气缸(1207)、与所述转移手指气缸(1207)相连的转移夹块(1208)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移夹块(1208)内侧的夹持面(1209),所述转移夹块(1208)用于夹取第二挡料板(1112)处的单根管道;
扩口结构(3),所述扩口结构(3)包括压位组件(31)以及设置在所述压位组件(31)两侧的扩口组件(32),所述压位组件(31)包括下压位板(3105)、设置在所述下压位板(3105)两侧且将管道调节对中的对中单元、转动压合在所述下压位板(3105)上的上压位板(3122)、开设在下压位板(3105)顶部的下管槽(3106)、开设在所述下压位板(3105)两侧的下侧槽(3107)、插设在所述下侧槽(3107)内的下垫块(3108)、固定在所述下压位板(3105)两侧的下侧板(3120)、开设在所述下侧板(3120)顶部且抵在下垫块(3108)外侧的下侧板槽(3121)以及开设在所述上压位板(3122)底部的上管槽(3123),所述管道置于下管槽(3106)内,当所述上压位板(3122)翻转压在下压位板(3105)上后,所述上管槽(3123)扣在管道上,所述下侧槽(3107)呈“凸”字形,用于安装弹性材质的下垫块(3108);
所述压位组件(31)还包括支撑块(3128)、一体连接在所述支撑块(3128)顶部的定位销(3129)、弹性设置在所述支撑块(3128)内的顶板(3132)、一体连接在所述顶板(3132)上且与下压位板(3105)相配合的顶杆(3133)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压位板(3105)一侧的枢接头(3104),所述下压位板(3105)插接在定位销(3129)内,所述上压位板(3122)固定在枢接头(3104)上;
所述对中单元包括对中气缸(3125)、与所述对中气缸(3125)相连的平行气缸(3126)以及与所述平行气缸(3126)相连的对中板(3127),所述对中板(3127)同步向内或者向外运动从而将管道调节对中;
所述扩口组件(32)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管道两侧的扩柱(3204),所述扩柱(3204)插在管道的两端从而实现管道的扩口;
法兰组装结构(4),所述法兰组装结构(4)用于将扩口后的管道插装在法兰(9)上;
接头组装结构(5),所述接头组装结构(5)用于将接头(8)插装在扩口后的管道上,所述法兰(9)与接头(8)分别插装在管道的两端;
间隙检测结构(6),所述间隙检测结构(6)包括检测架(6101)、固定在所述检测架(6101)顶部的外固定架(6106)和内固定架(6107)、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固定架(6106)内侧的外反射镜(6108)、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固定架(6107)外侧的内反射镜(6109)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架(6101)外侧的多组光模组(6112),所述外反射镜(6108)用于反射管道与接头(8)外侧的缝隙,所述内反射镜(6109)用于反射管道与接头(8)内侧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组件(13)包括裁切架(1316)、固定在所述裁切架(1316)上的托料块(1318)、开设在所述托料块(1318)内的进料段(1320)和切料段(1321)、竖直贯穿所述切料段(1321)的刀槽(1319)、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刀槽(1319)内的切刀(1317)、用于将管道拉至切料段(1321)内的夹板(1314)以及开设在所述夹板(1314)内侧的夹弧(1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柱(3204)包括一级扩柱(32041)、设置在所述一级扩柱(32041)一端且直径减缩的一级斜扩面(32042)、一体连接在所述一级扩柱(32041)一端的二级扩柱(32043)以及设置在所述二级扩柱(32043)远离一级扩柱(32041)一端的二级斜扩面(320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管道内部是否有泄露的密封检测结构(7),所述密封检测结构(7)包括检测板(7101)、固定在所述检测板(7101)顶部的产品座(7102)、设置在所述检测板(7101)底部的封堵组件(7103)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板(7101)一侧的补气组件(7104),所述封堵组件(7103)用于封堵接头(8),所述补气组件(7104)用于封堵法兰(9),且向法兰(9)内补气。
CN202311145840.2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Active CN116871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5840.2A CN116871913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5840.2A CN116871913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1913A CN116871913A (zh) 2023-10-13
CN116871913B true CN116871913B (zh) 2023-11-21

Family

ID=88259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5840.2A Active CN116871913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1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61493B (zh) * 2024-03-28 2024-05-28 苏州格洛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接头组装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802A (zh) * 2013-06-25 2013-09-11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集成装置及切断扩口装配方法
CN112475069A (zh) * 2020-12-04 2021-03-12 王菊英 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
CN113275890A (zh) * 2021-05-14 2021-08-20 杜洋 一种铜管扩口、倒角加工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N113275891A (zh) * 2021-05-14 2021-08-20 杜洋 一种铜管扩口装置、方法以及铜管加工设备
CN113635064A (zh) * 2021-08-23 2021-11-12 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管加工生产线
CN219473071U (zh) * 2023-03-08 2023-08-04 陕西腾龙泰德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气密性检测用封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4009B2 (en) * 2001-05-16 2006-02-07 Sam W. Carter Powered pipe cut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802A (zh) * 2013-06-25 2013-09-11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集成装置及切断扩口装配方法
CN112475069A (zh) * 2020-12-04 2021-03-12 王菊英 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
CN113275890A (zh) * 2021-05-14 2021-08-20 杜洋 一种铜管扩口、倒角加工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N113275891A (zh) * 2021-05-14 2021-08-20 杜洋 一种铜管扩口装置、方法以及铜管加工设备
CN113635064A (zh) * 2021-08-23 2021-11-12 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管加工生产线
CN219473071U (zh) * 2023-03-08 2023-08-04 陕西腾龙泰德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气密性检测用封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1913A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7191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管路制作生产线
CN111250984A (zh) 一种多工位端子组装机
CN107275135B (zh) 定时盘自动组装机
CN111167740B (zh) 一种轴瓦多工位尺寸智能检测系统
CN111674912B (zh) 一种C-lens透镜加工用成品自动卸料装置
CN215918061U (zh) 顶升旋转装置
CN113681285A (zh) 一种单向阀组装测试设备
CN212884577U (zh) 一种管端机
CN210293111U (zh) 一种手机零配件的自动检测机
CN113086309A (zh) 胶水自动化生产制备系统
CN215572699U (zh) 一种产品尺寸检测设备
CN211700869U (zh) 五孔插座全自动组装线
CN215316773U (zh) 一种汽车储物盒滑盖部件的自动装配设备
CN115963616A (zh) 一种无花瓣镜头模组的调焦设备
CN113732690B (zh) 一种磁钢片上料机构
CN111162424A (zh) 五孔插座全自动组装线
CN112355466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卡盘机构
CN112291945A (zh) 一种保险管插装装置
CN113579730B (zh) 一种快速接头装配装置
CN215316962U (zh) 一种空调四通阀贴标加防尘盖机
CN220717648U (zh) 螺杆自动铆压机构
CN213888639U (zh) 一种高效率的保温杯割头机
CN117341209B (zh) 一种电池盖板下塑胶组装及热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20333777U (zh) 一种三分体接线盒贴片生产线
CN217585682U (zh) 一种衬套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